睡前故事河 狸 情
河 狸 情
英国爱丽斯湖畔生活着一群河狸。我们将其中一只最小的称作帕蒂,然后讲一讲它跟动物学家劳伦斯之间的一段友情。
小河狸帕蒂是个天生的游泳家,它的脑袋宽宽的,面孔大大的,后肢上长着鸭子样的游泳蹼,尾巴扁平宽阔,像一张能保持水平静止的舵,一眨眼,它就离开筑在湖畔的巢,钻进水里潜泳起来。
不过,它还没长出锐利的门牙,随时会受到别的动物的伤害。
这一天,它从母河狸的身边偷偷溜走,跳进凉快的湖里游起水来。水里有许多透明的跳蚤,它们是虾的儿女。小河狸帕蒂还不会吃东西,但它很喜欢跟小鱼小虾玩耍,和它们比赛谁游得快。它潜下水去,先是超过了那些小跳蚤,接着,又赶上一条红尾巴的小鲤鱼。但是,当它冒出水面换气时,天空中有只雄鹰俯冲下来,猛地伸出利爪,准确地向它的脑袋狠狠抓来。
正在这危急的时候,母河狸在树枝堆筑的巢上尖叫一声,随即跳到水里。
小河狸帕蒂一证,猛地往下一沉,雄鹰的利爪抓了个空。但是,帕蒂慌忙得弄不清方向了,它朝着树枝巢相反的方向游去,还在湖面上弄出很大的水花。
这时,母河狸只得循着水花和泡沫潜泳追踪过去。空中的雄鹰盯着目标,盘旋着准备随时冲下来。
母河狸终于追上了小河狸帕蒂,咬住它的前肢,带着它往回游。但是,离巢穴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别说小河狸帕蒂,就是身强力壮的母河狸,也觉得不换一口气非憋死不可。
母河狸也清楚地知道,雄鹰在空中严密注视着它们母子俩,要逃脱它的利爪,就得冒险了!它从水中一跃而起,甩开小河狸帕蒂,让它能迅速换一口气。母河狸也深吸了一口气,正准备潜泳逃跑时,雄鹰已经不顾浪花的溅击,扑到湖水里,把它奋力提了出来。
小河狸帕蒂看清了树枝巢的方向,也看见了母河狸在鹰爪下苦苦挣扎的惨景。它嚎叫一声,拚命向巢穴游去。
雄鹰在岩石上吃掉了母河狸,又把目光投向湖堤旁树枝堆成的巢穴。
小河狸瑟瑟发抖,一动不动地蹲在巢穴里。它又累又饿,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动物学家劳伦斯循着爱丽斯湖陡峭的石岸搜索而来。突然,他在一块巨大的岩石边发现了血迹。接着,他又见到散落在附近的一团河狸毛、骨头和兽皮。兽皮上有个乳头,他断定,这只河狸临死前还带着充满腥味的乳汁,现在它死了,它用乳汁喂养的幼兽一定在挨饿,那只小东西在哪儿呢?
劳伦斯向前寻找起来。走出没几步,他听到雄鹰发现猎物时发出的那种刺耳叫声。这只强健的雄鹰在一个河狸巢穴的上空盘旋着,它的注意力集中在湖岸上的一棵大树周围。
目光敏锐的劳伦斯立即看见树根旁有一团黑色的毛绒绒的东西,像个影子似的静止不动,他知道那就是被害的母河狸的孩子。他立刻大声叫喊着,爬上停在附近的独木舟,拚命划过去。船离大树很近,但鹰还是毫不犹豫地向下俯冲。劳伦斯再次大喊大叫,用木桨拍打船壳,响得像开机关枪。鹰终于迟疑了一下,无可奈何地飞走了。
独木舟“嘭”的一声撞在树干上,劳伦斯马上看见了可怜的小河狸帕蒂。
它的两只乌黑的眼睛流露着无依无靠、惊恐万分的神情。劳伦斯慢慢地向这缩成一团的小东西走去。小河狸帕蒂一点儿也不想逃跑。这个人眼睛里充满温柔,使它想起刚失去的母河狸。当他的双手伸过来时,小河狸向前一蹬腿,马上滚到这双大手里。就是这个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帕蒂。
不一会儿,长着软毛的小河狸帕蒂已经舒服地贴在劳伦斯温暖的肚皮上了。劳伦斯不断用手抚摸它,说话的声音尽可能轻柔。小家伙蜷伏着,渐渐安静下来,饥饿的嘴唇开始吮吸劳伦斯的衬衫,还轻轻地用鼻子在他身上摩擦,发出轻微的抽泣声。
劳伦斯明白,现在,小河狸把他当成失踪多时的妈妈了。他从帐篷里倒了半瓶牛奶,让它喝了个饱。
第二天,当小河狸帕蒂醒来时,它找了一会儿妈妈,但它马上记得了劳伦斯身上的气味,并对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从他的肚皮上爬到胸脯上,有时就在他那宽厚的胸脯上睡觉。
十天以后,小河狸帕蒂长得更壮实了,它被允许独自在不远的溪流里玩耍。只要劳伦斯呆在附近,它会兴致勃勃没完没了地玩下去。而如果劳伦斯躲起来,小河狸帕蒂就会悲伤地小声哭着,爬出水面,漫无目的地乱找。一旦找到他,又会兴奋地抖动着身体,摇摇摆摆跟定了他。
劳伦斯先生为了考察爱丽斯湖动物种类,才来这儿的。他在湖堤上扎下帐篷,一住就是半年。没料到才来没几天,就碰上了可爱的小河狸,小河狸帕蒂完全把劳伦斯先生当成了亲人,一有空就依偎在他身边,依依呜呜地向他诉说着什么。
有一天,劳伦斯用望远镜观察着湖面,突然,他发现小河狸帕蒂尾巴迅速扑动着,惊慌不安地向他身边游来。
劳伦斯想,一定有什么东西使它受了惊吓。他一面架好枪做好射击准备,一面又举起望远镜向水里细细观察。
终于,他发现,小河狸帕蒂身旁的湖水里,出现了一只雄河狸的头部和肩部在向小帕蒂靠近。当两只河狸差不多要相互接触时,帕蒂发出了婴儿般的尖叫,头转向雄河狸,露出尖利的门牙,嘶嘶叫着威胁它。但是,雄河狸并不理会它的威胁,继续保持不即不离的位置,与它一起向前游了好几米。
接着,雄河狸向前快速划了几下,靠拢小河狸帕蒂,用鼻子在它背部轻轻推了一下,又推了一下。小河狸帕蒂似乎感到了一种友谊,不再恐怖地尖叫,游泳速度也放慢了。雄河狸不时用鼻子推推帕蒂,直到离岸二、三米处,雄河狸才返身潜入水中,游开去了。
小河狸帕蒂爬到劳伦斯身边,用嘴唇嗅着他的手,又直立起来,要嗅他的脸,喉咙里发出依依呜呜的叫声,接着,又咬住他的衣服,要他快与自己一起钻到帐篷里去。
不过,它又回头望望雄河狸消失的那片水域,显出一种难言的留恋。
劳伦斯明白了。自己不能永远做小河狸帕蒂的“母亲”,从现在起,最要紧的是使帕蒂信任其他河狸,就像信任自己一样,使它把对自己的珍爱转移给那些河狸身上。它应该属于它们那个群体。
劳伦斯给小河狸帕蒂搭建了一座小房子,并把它固定在爱丽斯湖旁边。
但是,小河狸帕蒂说什么也不肯进去,它要呆在劳伦斯身边。每当劳伦斯要把它捉住塞迸小房子,它就又咬又叫,眼眶里甚至盈出泪水。劳伦斯没办法,只得拿起一条毯子,铺在小房子旁,让小河狸习惯几天,再把它送进去。不过,当小河狸帕蒂听见劳伦斯拔腿离开时,又在里面尖叫狂跳,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
劳伦斯只得往返走动,直到小河狸帕蒂习惯单独呆在湖边,才真正住回帐篷。
小河狸帕蒂很快就听见小房子外面经常有陌生的河狸来拜访,它们在铁丝网外用河狸的语言和它交谈,邀请它加入河狸群。
劳伦斯每天都仔细检查,常常发现帕蒂住处铁丝网围栏边上有河狸们的足迹。他在夜间也细听着河狸们的叫声,渐渐地,他听出小河狸帕蒂不再尖叫了,它和河狸们慢慢地熟悉起来了。
终于,劳伦斯决定拆去铁丝网围栏,给小河狸帕蒂充分的自由,他相信,帕蒂越小,越有可能被其它河狸接受。
不出所料,拆去围栏后,小河狸帕蒂几乎立刻成了河狸大家庭中的一员,每天晚上,它仍然要四处寻找劳伦斯,向他讨东西吃,又抓又逗地玩一会儿。
劳伦斯感到无比幸福,但他总是理智地逐渐减少这种人兽交往的时间。
小河狸帕蒂很快学会了怎样和其它河狸相处,有时,它还玩弄小聪明,表现出很高的智力。有一次,劳伦斯切了些苹果放任外面,请河狸们享用。
好些河狸挤在盘子边抢着吃,小河狸帕蒂挤不进去,急得乱叫乱嚷,但别的河狸仍不理睬它。忽然,它转身来到水边,用覆盖着鳞片的尾巴狠狠拍打水面。这是河狸发现危险时的报警信号,通知大家立即潜水逃避。那些抢吃苹果的河狸上当了,立刻慌慌张张地跳进湖里潜逃,小河狸帕蒂却得意洋洋地爬到盘子边,捧起苹果吃起来。
劳伦斯看了,不由哈哈大笑。他对小河狸帕蒂重返河狸群的信心更足了。
但是,一天夜里,劳伦斯又被小河狸帕蒂吵醒了。它钻进帐篷,对他又叫又咬,逼着他穿起衣服往外走。
黑暗中,帐篷附近像有什么动物在打架,劳伦斯打开电筒,看见那些已经熟悉的河狸,在它们对面,是几头样子很凶的水獭,显然河狸在跟水獭打架。但是,小河狸帕蒂为什么惊慌地叫醒自己呢?
劳伦斯在黑暗中思考了好久。突然,他看见河狸们咬起树枝,扑通扑通跳进湖水,向脚下的堤坝游去。这时,他终于想到,是堤坝被水獭们打了洞,河狸是来让他迅速离开的。
他急忙跑回建在堤坝上的帐篷里,把必需的物品抢搬到安全地带,小河狸帕蒂也跑进跑出,衔起一些小件物品送过去。当帐篷快搬空的时候,“轰隆”一声,堤坝倒坍了,帐篷顿时消失在打着漩涡的湖水中。
劳伦斯激动万分。他抱起小河狸帕蒂,把它当着自己的孩子,亲了起来。
爱情故事我和你在河两岸,但河终有尽头
“曲曲池边路,春来少人行。……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这首《无题》于2005年首发于北大未名BBS诗词歌赋版,曾一度被误传为“中国最美古诗词”之一。结尾一句“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更是让无数两地分離的恋人咀嚼回味、唏嘘不已。
后来有人将原作改为“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一字之差,已不再是屈从命运感慨落泪,而是坚定昂扬直抒心志。
只是“不”也好,“皆”也罢,真正分开我们的从来就不是山海。对的人不会单纯因为相隔万里而放开彼此,错的人也不会仅仅因为勇于对抗距离就修成正果。
独自旅居国外的第一年,我遇到了M先生。最初不过是在网上认错了人,后来这认错的人就将错就错地留在了生命里。与M先生相隔的2094公里并没能阻止我们从早到晚地发消息、传照片、通视频,以及满腔热情地计划共同的未来。然而渐渐地,争吵后的互相安慰变成了两相沉默,意见相左时的相互倾听变成了刀枪攻伐。M先生先是想要独自重返校园再读8年书,再是想要一辈子环游世界四海为家。每个愿景都有各自的动心处,只是我已经不再在他所谓的未来里。
告别M先生的一年后,L先生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对于又一段相隔6054公里的异地恋,我迟疑,L先生也并非全无犹豫。然而担忧是真,想留住对方在身边的愿望也是真。直到一个闷热无比的夏夜,L先生发了长长的语音消息给我:“一开始我没提出确立关系,是怕你想着我在这里等你,会觉得有压力。我怕这份压力会让你慢慢地不再喜欢我,最后让我失去你,于是想着先就这样陪着你。可是后来想想,你孤身在外无依无靠,压力也不会小。如果是这样,那就和我在一起吧。总之无论如何,我只希望和我在一起你不会有任何压力。”
还没彻底回过神来,他的又一条消息跟过来:“没有必要惧怕未来。只要现在喜欢,现在爱,就好好在一起。否则,连现在都把握不住,还谈什么未来?”手机那一边他坚定的语气,就这样抚平了夏日带来的燥热和未来给予的不安。
是的,我没法在他加班到深夜时为他揉揉肩膀,他也没法在我生病时为我端水递药。可我会在拿到第一笔工资的日子,冲到商店买下心仪已久想要送给他的礼物;他会在冬夜里开车回家的路上,孩子气地把我的名字写在窗玻璃的雾气上,好像我就陪在他身旁。
在这个异地恋越来越普遍的时代,距离会锐化一些问题,也会掩饰一些问题,许多时候,“对”与“错”不再那么容易分辨。然而,即便两地分隔的现状暂时无法改变,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它的态度——可以让抱怨、猜忌和疏远摧毁彼此也耗尽自己,也可以利用分开的每一天充实自己、关心对方,共同等待重逢的那一日。这个年代最美的爱情,莫过于分开时各自精彩,一起时天下无敌。
《阿狸·梦之城堡》中有这样一句话:“阿狸妈妈和爸爸在结婚前曾经分开两地,阿狸爸爸在写给妈妈的信里有一句话:‘我和你在两岸,但都要相信河终有尽头。’”惟愿河终到尽头时,我能在你脸上看到期待已久的微笑,在你眼中看见变得更好的自己。
人生故事跳河自杀
“妈妈,你要总是这样!我就跳河自杀!”只见一个八九岁的穿着红衣的小男孩一边向一条河边跑着,一边回头向正坐在一间屋里打牌的年轻妇女大声叫道。
“我看你翻上天了,看你今晚回来我不收拾你。”杨琴一手拿着牌,一边恶唬他渐渐跑远的儿子刘名宣。
小河离杨琴打牌的屋不远,刘名宣拐过河边一丛茂密的树木就看不到了。也就过一二分钟的功夫,杨琴和打牌的邻居听到河边传来重物落入水里的扑嗵声。
“这是什么声音,莫不是你崽伢子真跳河了吧?”一个邻居说道。
杨琴怔了一下,随即丢下手中即将胡牌的天牌,往河边狂奔而去。
当杨琴跑到水边时,没有看到衣服,鞋子,更没有看见人,只看到离岸边一两米的地方巨大的水圈正向消散。杨琴急得大喊:“宣伢子!宣伢子!”见连喊了几句没有反应。杨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自己卷起衣服准备下水。尾随而来的一个男邻居急喊道:“你不晓得洗冷水澡,我来!”几个听到消息急忙赶来的年轻人拿的拿竹竿往河里四处捅,看能不能撞到水里宣伢子;几个懂水性的人忙脱掉衣服潜到水里四处摸索。
这样持续了一二十分钟,把落水的地方翻来覆去找了几遍,一点也没有捞到。“莫不是让水冲走了吧?”邻居里有人满脸担扰的念道。“那就往下游找”,又一个邻居忙道。
见找了这么没有一点反应,又听到这些议论以后,杨琴整个人瘫在地上,绝望地大哭起来,泥土地面都让眼泪落湿了,“宣伢子!都怪妈不好,妈以后再不打牌了,你快回来啊!我的崽嘢,你咋想不通,要咯样做喔。”在一起的邻居听到杨琴伤心绝望的哭声,有一些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这时,一个四五岁的小孙子扯着他奶奶的衣服指着三四十米的一个小树丛问:“奶奶,那个叶子为什么有红色的?”奶奶顺着孙子指着的地方看去,只见小树丛里有一块红色的东西在动。
原来,刘名宣为了警醒他妈妈,跑到河边搬起一块大石头扔到河里,然后,躲到岸边的一丛树木里,让他妈妈误认为他跳水。
从这件事以后,他妈妈戒了赌,操持家务,用心教育儿子。刘名宣努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民间故事阴阳河
云阳山在方圆百十里非常出名。出名就出在这座山上上下下尽是药材,贵重的、一般的应有尽有。当地人将这座山称作药王山。
药王山的地理位置十分奇特-两条小溪分别从山脚的两侧流下,在进山处汇成一条河,叫阴阳河。从西边山脚流下来的溪河叫阴河,从东边山脚流下来的溪河叫阳河-阴河水不能饮用,人喝了会得软骨病,牲畜喝了长不大。阳河水清醇可口,甘甜无比。两条河合二为一后,阴河水的毒性被中和、缓解,水不仅可以饮用,而且还可用来灌溉。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的解释是:药王山东边山上长出的药材全是补药,西边山上长出的药材全是毒药,因而两条河的水质迥然不同。
药王山下住着一位叫扛春的汉子,四十上下仍单身一个,一年四季靠采药为生。他家祖祖辈辈都是药师。受先辈熏陶,江春遍尝百草后,练就了一手绝招。他能根据药材茎叶散发的气味,摸黑上山采集到所需要的各种草药。
当年,曾国藩为攻打太平天国,率部在药王山下训练湘军。因日晒雨淋、训练量超负荷,加之水土不服,大部分土兵患了伤寒,上吐下泻、头晕乏力、饮食不畅。曾国藩急命寻找名医救治,江春曾祖父的曾祖父被请了来。老人上山采来一味中药,放入当地的一道名菜“三合汤”中,土兵们喝了,第二天使一个个生龙活虎般奔跑在训练场上。曾国藩大喜,当即将那座药王山赏赐给江家,并让居住在药王山附近三里地的其他人家统统搬出。到了江春这一代,药王山下只有一座草房茅屋,陪伴江春苦度岁月。
转眼到了1944年秋天,一支从湘西雪峰山会战中侥幸逃生的鬼子兵队伍,由板田桓少佐率领,一路烧杀奸淫、枪掳劫掠,日战且退,狼狈逃窜至药王山下。一天之内,药王山附近大小村庄被鬼子洗劫一生,一百四十七十鲜活的生市,成了鬼子刀枪之下的冤魂,阴阳河河水被染成了暗红色。过了些天,药王山忽而烈日暴晒,忽而秋雨连绵,加卜山区昼夜温差大、吸血蚊子多,鬼子兵一个个重呕狂泻、无精打彩。随队军医加大剂量用西药,也无济于事。板田桓命人将当地的胡三知保长捆了来。
胡保长起先还想装一下硬,说太君得的是仙病,这里穷乡僻壤无法治,得一个个赶快往省城长沙送。板田桓“啪"的一声,给了胡保长一记响亮的耳光。 “你是想在半路拖死我的弟兄?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说完,七八个病得稍轻一点的鬼子兵一拥而上,将胡保长打了个半死。胡保长屈打成招,供出了药师江春。
板田桓闻知有如此精良妙法的药师,欣喜异常,忙命人去请江春。其实,江春的住房就挨着鬼子兵的营地,他猜想鬼子兵驻扎在药王山下阴阳河边,一是依山傍水自然条件好,二是进退自如易攻易守,无论从战略战术方面考虑,还是从野战生活方面着想,都是利大于弊,不愧一着妙棋。“是祸躲不脱,躲脱不是祸。”江春不假思索,跟着鬼子兵来见板田桓。
“我的弟兄们病了,想麻烦你熬一锅汤驱驱寒、散散热。”板田桓和颜悦色地说。
江春装着不解地问: “什么汤?我只知道采药,不会熬什么汤。”
板田桓怒而不发,仍然和气地说: “不必兜圈子了,胡保长把什么都告诉了我。你不光是采药高手,还是熬汤高手、杀牛高手!”
江春暗暗叫苦,在心里直捅胡保长的娘,这个挨千刀的,把什么都说出去了,甚至没留丁点余地,现在想扯谎都扯不圆顺了,只好说: “先辈才是熬汤高手,本良民无才无学,只怕难得熬好。”
板田桓笑了: “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这句话表明了你的诚心诚意。我没有想到,你熬的‘三合汤’有如此大的功效。当年,你的祖先熬‘三合汤’,救了曾国藩将军和他的士兵:今天,我和我的士兵也等着你的‘三合汤’救命。我要亲手跟你学着做‘三合汤’,让它有朝一日上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宴席!”
板田桓看中的“三合汤”神在哪里?原来, “三合汤”是用公黄牛血、母水牛肚、子黄牛肉掺拌酸辣椒、胡椒、葱、蒜、姜等,用阳河水熬制而成,再加上药王山上一味叫“还原十三春”的中草药,用米治疗伤寒、流感等急症,绝对汤到病除。平时不用阳河水,不加“还原十三春”,熬出的“三合汤”依然鲜辣可口,仍可驱寒散热,解乏壮阳添力。
吃罢中午饭,三个鬼子兵押着胡保长,到村子里走了一遭,牵来一头壮实的公黄牛、一头肚子滚圆的母水牛和一头稚气可掬的子黄牛。另外,军厨带两个鬼子兵还专程跑到集市,抢来油盐
酱醋及各种佐料。板田桓命江春在阴阳河边宰牛,并就地埋锅摆下碗筷,等着吃肉喝汤。
江春长得牛高马大,不但采得一手好药、熬出的“三合汤”香飘十里,而且还是杀猪宰牛的行家里手。答应板田桓宰牛熬“三合汤”后,江春提出要回家取牛刀。板田桓防着这一招,怕他在牛刀子上涂药,将手一摆,让士官递过一把匕首,说: “将就了,就用这个吧。”
江春宰牛别具一格。只见他牵来那头黄公牛,再将两副箩索连起,一头拴住牛鼻子,一头套入铁桩钉在阴阳河岸边的晒谷场中央,然后让胡保长赶着牛围着谷场转圈。等公黄牛跑花了眼、累得气喘吁吁时,江春冷不防从后面撵上,双手死劲掘住公黄牛的两只脚,像斗牛士般把那千把斤的活物扳倒在地。还容不得公黄牛抖动两条垂死挣扎的后腿,江春的匕首早从牛的颈处刺了进去。血像离弦之箭般迸出,射入板田桓端来的军用大菜盆里。匕首仍在向纵深挺进。最后,江春的右手也进到里面,握着匕首在公黄牛体内画了一根漂亮的弧线,紧接着于出刀出,顺便还将牛的心肝肺腑全带了出来。
板田桓和他手下的鬼子兵全看傻了眼。江春如法炮制,约摸两支烟的功夫,又将那母水牛和子黄牛杀了个窍死。
辣椒、葱、蒜、姜等佐料由日军厨师料理,江春由日军军医陪同,上药王山采来两株“还原十三春”草药。板田桓留下一半主料、配料和佐料,说是要自己学着做“三合汤”。一个时辰过去,江春掌勺的一大锅色、香、味俱全的“三合汤”熬出来了。
锅中公黄牛血细腻滑亮、母牛肚丝脆嫩带响、子黄牛肉片嚼咽自如,尤其那股奇特的鲜肉汤味道,四下弥漫开来,把个药于山笼罩在一片浓香之中。
江春告诉板田桓, “三合汤”已熬好,如若治病最好赶在饭前食用。板田桓递过一把椅子,让江春坐下,笑着说: “你的手艺大大的好!”然后派出一小队鬼子兵,由胡保长带路,将三里外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押到阴阳河边的晒谷场来。
狡猾的板田桓生怕江春在“三合汤”里动了手脚,便使小一计,让老百姓赶在前面先喝先尝。即使江春胆敢使坏,也害不着自己的部下。不一会,村子里的老老小小全来了。鬼子兵血洗药王山后,青壮年大都逃走,年轻的姑娘大姐躲进了远处的深山老林,被鬼子抓来的拿是些在村子里守屋的老弱病残。
“乡亲们——”板田桓装出一副笑脸: “你们都是大大的良民!为了感谢你们对大东亚圣战的支持,我们熬了一锅‘三合汤’,请你们前来品尝。”板田桓稍作停顿,将脸阴下来: “皇军是不讲客气的,淮要是胆敢不喝这锅‘三合汤’,死了死了的!”
几个鬼子兵往碗里盛“三合汤”,村子里的五十六名老少男女,排着队往前拿筷接豌喝汤。每个人走到江春跟前,总要用愤怒、鄙夷的眼神盯他一眼。人们都在怪罪江春不该为日本人做事,到头来害不着别人,倒害了自己。江春理解乡亲们的心情,但自己也是出于无余,因而神情自如、悲愁皆无。
乡亲们端着碗,一个个不敢动筷子。板田桓让几个走得动的鬼子兵,端着枪由胡保长领着,挨个连哄带吓,硬逼着他们将“三合汤”喝了下去。
板田桓让喝了“三合汤”的男女老少在晒谷场上坐好,又让军厨洗净那口大锅,端来留下的一半主料、配料和佐料,再让军医陪江春到药王山采来两株“还原十三春”,最后对江春说: “辛苦你,再给皇军做一锅‘三合汤’。”
江春不慌不忙,盛水投料,添油加醋,细火慢煮一个时辰,熬好了第二锅“三合汤”。
板田桓看看晒谷场上喝丁“三合汤”的男女老少们,一个个气色如常、若无其事,全都望着第二锅“三合汤”垂涎欲滴,便知没有出事。他对着江春打了一个响指,说:“你的,大大的忠于皇军!现在,我赏赐你和胡保长,最先喝这一锅‘三合汤’!”
江春仍不做声,只是微笑着点点头,拿来两只碗,盛了两个满碗的“三合汤”。胡保长死命都不肯先吃。江春全不理会,一边喝汤一边将牛肚丝嚼得脆崩崩响。板田桓将指挥刀顶住胡保长那只碗,胡保长这才颤颤惊惊地吃了起来。
待两人吃到一半时,板田桓大喝一声: “停住!”他让卫士拿来一只豌,将江春、胡保长碗里剩下的汤和肉倒在了一起。
半个小时过去,板田桓见江春、胡保长平安无事,就将他俩吃剩的“三合汤”三下五除二喝了个精光。即便是碗二手汤,板田桓也觉得这是自己有生以来所吃的最绝妙的菜肴。他已打定主意,让江春跟随部队当军厨,天天都喝上一豌“三合汤”。板田桓兴奋异常,对躺坐在晒谷场另一边的三十三名鬼子兵说: “弟兄们,都起来喝‘三合汤’,你们所有的不舒适之处,定能汤到病除!”
晒谷场一阵忙乱,鬼子兵一人端一碗“三合汤”,狠吞虎咽般海吃海喝起来。一大锅热气腾腾喷喷香的“三合汤”,三两下被鬼子兵吃了个精光。
这时夕阳正衔在药王山山顶,千万道霞光喷射开来,将阴阳河衅的晒谷场装扮得十分壮丽。不料,在这般美妙的背景映衬下,惊心动魂的一幕发生了:吃了第二锅“三合汤”的三十三名鬼子兵,一个个七窍流血,抱着肚子在晒谷场上翻过来,滚过去,哭爹喊娘,叫骂不停,不一会全都直挺挺地没了丁点声息。
板田桓被跟前的一幕吓呆了,他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是江春这个宰牛熬汤的在他眼皮底下耍弄了他!板田桓青筋暴露,“嗖”地抽出雪亮的指挥刀,朝江春步步紧逼过来。“我要拿你抵我三十三个弟兄的性命!”板田桓咆哮着、哆嗦着,离江春越来越近。手无寸铁的江春神态自若,发出一声大笑:“我一个抵你们三十三个,值得!板田桓,我要叫你到临死那天,都弄不明白你的弟兄是怎么死在你的前头的!”
板田桓举起了指挥刀,江春视死如归,勇敢地将头迎了上去。老老少少的村民都不敢看这悲壮的一幕,晒谷场上的空气快要凝固了。忽然,“啪”的传来一声枪响,板田桓被从背后射来的一颗子弹击倒在地。
是胡保长一枪将板田桓少佐送去见了阎王。
江春感谢胡保长刀下救人,胡保长说: “我得感谢你,是你先救了我一命。”
原来,板田桓一提出要江春宰牛熬“三合汤”治病,江春就料到,老奸巨滑的鬼子少佐一定会在第一锅汤上做文章,就采来药王山东边山上的“还原十三春”,并用阳河水原汁原味地熬了一锅“三合汤”。谢天谢地,这锅汤让乡亲们大饱了口福。第二锅汤是为鬼子兵准备的,江春采的是药王山西边山上的“还原十三春》,用的是阴河水,熬出的“三合汤”就像毒老鼠的“三不倒”,只要汤下了肚,保准有去无回。
胡保长问: “我们两个喝的是第二锅‘三合汤’,怎么又有去有回了呢?”
江春伸出左手,让胡保长看了看戴在中指上的银戒指,说:“我料到板田桓会让我先尝第二锅汤,就事先在戒指上涂了解药。在盛头两碗‘三合汤’时,我乘板田桓不备,转身时将戴戒指的中指在汤碗里浸了一下,将阴河水和西边山上的‘还原十三春’的毒性化解了。”
夕阳西坠,晒谷场一片红光。乡亲们卸下死鬼子的长枪短枪军刀,簇拥着江春,朝药王山对面的小熊山抗日游击队营地走去。
经典童话牛奶河
儿童小故事——牛奶河
一天早晨,乐乐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洒到地上,牛奶流了一地。浓浓的奶香招来了一大群蚂蚁兵:嘀嘀嘀——嘀嘀嘀,“哎呀,好香的牛奶河啊。”小蚂蚁们有的拿盆,有的拿桶,还有的拿着杯忙把牛奶搬进洞里。洞里还有好多好吃的呢!有香香的饼渣,肥肥的红烧肉,还有一粒粒诱人的饭干……
蚂蚁女王可高兴了,召集大家开了个大会:“乐乐小朋友真是好样的,每天吃饭都会掉很多饭粒,很多菜,吃饼干也会掉很多饼渣。今天他又做了件好事,洒了这么多牛奶为我们送了一条牛奶河,让我们有丰富的食物,我们决定在这儿长住下去。”
女皇喝了一口牛奶润了润喉:“不过我们住的地方还是窄了点,等会儿你们这几个壮小伙再在墙角多挖几个洞,再建几间房。通讯员去通知苍蝇大哥,蟑螂小弟也搬过来住,有福要同享嘛!”哗哗哗——女皇的话引来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现在乐乐家可热闹了,除了好多蚂蚁,还有成群的苍蝇,蟑螂。听说再过几天老鼠也要搬过来住呢!
小朋友,你的家有没有这么热闹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