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短小的成语故事寓意深刻的道理,经典的成语故事有刻舟求剑、画蛇添足、三顾茅庐、道听途说、按图索骥、买椟还珠、邯郸学步等。
松柏之志的故事

松柏之志的故事

成语故事松柏之志的故事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宗世林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总不想与他交往。曹操深为恼火,直到担任司空总揽朝政事务时,来问宗世林能否交往了吗?宗世林回答说:松柏之志犹存。后来曹操掌握政权后……
2023-03-24
阅读全文
死不旋踵的故事

死不旋踵的故事

成语故事死不旋踵的故事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司隶校尉李膺反对宦官专权,当着汉桓帝宠信宦官张让的面逮捕横行霸道的野王县令张朔,并将他斩首示众。张让在汉桓帝面前告李膺杀他弟弟。李膺理直气壮地说就是杀他也不会旋……
2023-03-24
阅读全文
捕风捉影的故事

捕风捉影的故事

成语故事捕风捉影的故事        捕风捉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或无事生非。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谷永,字子云,长……
2023-03-23
阅读全文
同病相怜的故事

同病相怜的故事

成语故事同病相怜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听到消息,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
2023-03-23
阅读全文
前倨后恭的故事

前倨后恭的故事

成语故事前倨后恭的故事        对人先前非常倨傲,而后来却又万分恭敬,在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前倨后恭或前倨后卑。下面是这个成语故事的来由。        公元前五世纪中国战国时期,并存着许多国家,其中主要的……
2023-03-23
阅读全文
七步成诗的故事

七步成诗的故事

成语故事七步成诗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曹植(字子建)的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着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不难看出他的才华横溢。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时侯……
2023-03-23
阅读全文
鸿鹄之志的故事

鸿鹄之志的故事

成语故事猛志常在《山海经?北海经》中记载: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泳时不幸淹死了。她死后变成了叫精卫的鸟,常常从远隔千里的西山衔来木石,投到东海里,想把它填平。《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讲:刑天与黄帝争天下,最后被砍了头,扔……
2023-03-22
阅读全文
鸡犬不宁的故事

鸡犬不宁的故事

成语故事鸡犬不宁的故事        【成语故事】公元805年,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他目睹了民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写了一篇《捕蛇者说》。该散文描述一个捕蛇者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愿种地,因为贪……
2023-03-22
阅读全文
豁然开朗的故事

豁然开朗的故事

成语故事豁然开朗的故事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毅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他在《桃花源记》中构想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太平世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2023-03-22
阅读全文
目瞪口呆的故事

目瞪口呆的故事

成语故事目瞪口呆【注音】mù dèng kǒu dāi 【典故】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 【释义】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獃: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用法】作谓语、定语……
2023-03-22
阅读全文
手机扫码阅读《幼儿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