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爱心义卖教案反思

中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09-02 18:23:02

中班爱心义卖教案反思

1、中班爱心义卖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懂得关心、同情有困难的伙伴,愿意帮助伙伴,具有初步爱的情感。

  2、打破班级界限,与同伴协商、分享、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礼貌待人。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 前期经验准备:

  1、谈话活动《六一畅想》

  2、给幼儿与家长的倡议书

  3、游戏活动:购物

  4、认识一元硬币

  (二) 前期材料准备:

  1、分班准备:比较完整干净(八成新)的玩具、图书、文具……

  2、申请幼儿园提供:氢汽球、普通汽球、彩带、彩旗、灯笼、纸做的烟花。

  3、年段教师共同布置会场。

  活动方式:

  地点设在礼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儿担售货员,买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币购买;半小时后互换。各班教师在场管理、协调幼儿活动。最后,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过程:

  (一)幼儿集中礼堂,园长“六一” 祝词,拉开六一节“爱心义卖”活动。

  (二)全年段幼儿“爱心义卖”活动。

  (三)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活动反思:

  第一次组织义卖活动虽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整个义卖活动井然有序,家长与老师通力合作,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这些都是义卖的收获。另外,家长们对本次义卖活动十分支持,感兴趣,增进了家园合作。孩子们树立了关爱意识,学会了乐于助人。同时,孩子们通过义卖活动增强了社会交往技能。虽然本次活动中,我们的义卖物品价格定位有点不到位但是我们仍旧筹到了许多善款,可以帮助到一些贫困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生活,许多家长都希望幼儿园能够多开展这类活动。

2、中班社会优秀教案《爱心义卖》含反思

  活动目的:

  1、懂得关心、同情有困难的伙伴,愿意帮助伙伴,具有初步爱的情感。

  2、打破班级界限,与同伴协商、分享、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礼貌待人。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爱心义卖》

  活动准备:

  (一) 前期经验准备:

  1、谈话活动《六一畅想》

  2、给幼儿与家长的倡议书

  3、游戏活动:购物

  4、认识一元硬币

  (二) 前期材料准备:

  1、分班准备:比较完整干净(八成新)的玩具、图书、文具……

  2、申请幼儿园提供:氢汽球、普通汽球、彩带、彩旗、灯笼、纸做的烟花。

  3、年段教师共同布置会场。

  活动方式:

  地点设在礼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儿担售货员,买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币购买;半小时后互换。各班教师在场管理、协调幼儿活动。最后,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过程:

  (一)幼儿集中礼堂,园长“六一” 祝词,拉开六一节“爱心义卖”活动。

  (二)全年段幼儿“爱心义卖”活动。

  (三)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小店主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摆好各自摊位,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店名、爱心钱箱以及各种叫卖用的举牌道具一应俱全,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已经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围观,摊位上的小店主们也是兴致勃勃,期待着店铺开张。随着主持人宣布义卖开始,孩子们摇身一变,瞬间变成了有经验的售货员和推销员。义卖现场,小小导购员的吆喝声、小店主们热情的叫卖声,家长孩子选购的讨论声、淘到喜欢东西的欢笑声,气氛十分热烈,感人的话语时时响起,感人的情景幕幕呈现……

3、中班六一节社会活动教案《爱心义卖》含反思

活动目的:

  1、懂得关心、同情有困难的伙伴,愿意帮助伙伴,具有初步爱的情感。

  2、打破班级界限,与同伴协商、分享、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礼貌待人。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准备:

  1、谈话活动《六一畅想》

  2、给幼儿与家长的倡议书

  3、游戏活动:购物

  4、认识一元硬币

  前期材料准备:

  1、分班准备:比较完整干净(八成新)的玩具、图书、文具……

  2、申请幼儿园提供:氢汽球、普通汽球、彩带、彩旗、灯笼、纸做的烟花。

  3、年段教师共同布置会场。

活动方式:

  地点设在礼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儿担售货员,买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币购买;半小时后互换。各班教师在场管理、协调幼儿活动。最后,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过程:

  (一)幼儿集中礼堂,园长"六一" 祝词,拉开六一节"爱心义卖"活动。

  (二)全年段幼儿"爱心义卖"活动。

  (三)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活动反思:

  第一次组织义卖活动虽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整个义卖活动井然有序,家长与老师通力合作,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这些都是义卖的收获。另外,家长们对本次义卖活动十分支持,感兴趣,增进了家园合作。孩子们树立了关爱意识,学会了乐于助人。同时,孩子们通过义卖活动增强了社会交往技能。虽然本次活动中,我们的义卖物品价格定位有点不到位但是我们仍旧筹到了许多善款,可以帮助到一些贫困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生活,许多家长都希望幼儿园能够多开展这类活动。

4、幼儿园大班六一节教案《爱心义卖》反思

  幼儿园大班六一节教案:爱心义卖

  活动目的:

  1、懂得关心、同情有困难的伙伴,愿意帮助伙伴,具有初步爱的情感。

  2、打破班级界限,与同伴协商、分享、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礼貌待人。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一)前期经验准备:

  1、谈话活动《六一畅想》

  2、给幼儿与家长的倡议书

  3、游戏活动:购物

  4、认识一元硬币

  (二)前期材料准备:

  1、分班准备:比较完整干净(八成新)的玩具、图书、文具……

  2、申请幼儿园提供:氢汽球、普通汽球、彩带、彩旗、灯笼、纸做的烟花。

  3、年段教师共同布置会场。

  活动方式:

  地点设在礼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儿担售货员,买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币购买;半小时后互换。各班教师在场管理、协调幼儿活动。最后,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活动过程:

  (一)幼儿集中礼堂,园长“六一”祝词,拉开六一节“爱心义卖”活动。

  (二)全年段幼儿“爱心义卖”活动。

  (三)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活动反思:

  第一次组织义卖活动虽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整个义卖活动井然有序,家长与老师通力合作,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这些都是义卖的收获。另外,家长们对本次义卖活动十分支持,感兴趣,增进了家园合作。孩子们树立了关爱意识,学会了乐于助人。同时,孩子们通过义卖活动增强了社会交往技能。虽然本次活动中,我们的义卖物品价格定位有点不到位但是我们仍旧筹到了许多善款,可以帮助到一些贫困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生活,许多家长都希望幼儿园能够多开展这类活动。

5、大班重阳节教案《重阳义卖献爱心》含反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2、通过此次义卖活动,让幼儿知道钱使用的意义,丰富幼儿角色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提高。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身边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人。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师生、幼儿家长活动准备:

  1、大班、中班幼儿每人捐赠玩具 2-3 件学习用品或玩具或小摆件 。

  2、 小、 中、大班幼儿每人自带 20 元钱币,自主参加义卖活动(家长从旁协助)。

  3、 活动前召开家长短会,介绍活动思路和目的, 发动家长给孩子准备 2-3 件捐赠物品 。

  4、活动前两天中、大班收集准备义卖物品。

  5、班主任老师检验物品质量把好消毒关,统计物品名称, 规定合理价格,并贴好标签。

  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3日下午3:00活动地点:

  幼儿园正门活动场活动规定:

  1、每班设立一个展台,并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爱心超市"等2、每班的展台部署 5-9 位服务员(可佩带自己统一的标记、帽子、头饰或 服装等)义卖物品规定:

  1、所有物品规定品质完好,必须保持七、八成新。

  2、可以是学习用品,用过的玩具及多余的小摆设等。

  3、义卖物品规定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开展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4、每位幼儿准备 2-3 件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经家长同意。

  活动过程:

  1、2015年 10月23 日,周五下午 14:00,各班布置好义卖展台,玩具分类摆放, 按统一时间开始活动。

  2、购买的幼儿按价购买,以公道的价格将物品卖出。

  3、活动中所有服务人员规定对顾客做到微笑服务、优质服务,让顾客买得称心。

  4、剩余商品整理回收。

  5、结帐,点钞,装袋,写明班级及所捐款额,向家长公布本次义卖活动的总金额。

  6、全部义卖活动捐款由园领导捐赠给南大港产业园区敬老院。

  7、各级组整理自己场地。

  活动提示:

  1、教师对售卖商品价格作适当指导2、班主任要注意和处理好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3、在活动中还需要保持环境卫生,不乱丢纸屑,各展台活动后搞好场地卫生。

  教学反思: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次活动我们本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幼儿从小尊敬老人,热爱老人,关心老人的思想。

6、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重阳义卖献爱心》含反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2、通过此次义卖活动,让幼儿知道钱使用的意义,丰富幼儿角色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提高。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师生、幼儿家长

  活动准备:

  1、大班、中班幼儿每人捐赠玩具 2-3 件学习用品或玩具或小摆件 。

  2、小、 中、大班幼儿每人自带 20 元钱币,自主参加义卖活动(家长从旁协助)。

  3、活动前召开家长短会,介绍活动思路和目的, 。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发动家长给孩子准备 2-3 件捐赠物品 。

  4、活动前两天中、大班收集准备义卖物品。

  5、班主任老师检验物品质量把好消毒关,统计物品名称, 规定合理价格,并贴好标签。

  活动规定:

  1、每班设立一个展台,并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爱心超市"等

  2、每班的展台部署 5-9 位服务员(可佩带自己统一的标记、帽子、头饰或 服装等)

  义卖物品规定:

  1、所有物品规定品质完好,必须保持七、八成新。

  2、可以是学习用品,用过的玩具及多余的小摆设等。

  3、义卖物品规定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开展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4、每位幼儿准备 2-3 件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经家长同意。

  活动过程:

  1、2015年 10月23 日,周五下午 14:00,各班布置好义卖展台,玩具分类摆放, 按统一时间开始活动。

  2、购买的幼儿按价购买,以公道的价格将物品卖出。

  3、活动中所有服务人员规定对顾客做到微笑服务、优质服务,让顾客买得称心。

  4、剩余商品整理回收。

  5、结帐,点钞,装袋,写明班级及所捐款额,向家长公布本次义卖活动的总金额。

  6、全部义卖活动捐款由园领导捐赠给南大港产业园区敬老院。

  7、各级组整理自己场地。

  活动提示:

  1、教师对售卖商品价格作适当指导。

  2、班主任要注意和处理好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3、在活动中还需要保持环境卫生,不乱丢纸屑,各展台活动后搞好场地卫生。

  教学反思: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次活动我们本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幼儿从小尊敬老人,热爱老人,关心老人的思想。

7、中班教案《爱心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制做 爱心卡的方法,体验乐趣。

  2、激发对纸工的兴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纸工第4页《爱心卡》、幼儿照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啊?(爱心)

  2、拿出纸工材料,我们看看这上面有什么啊?(小爱心、人……)里面有什么啊?你们想不想做漂亮的爱心卡啊?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啊?作剪的动作。

  要沿着什么剪啊?(黑色的实线,剪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边缘剪破了。)

  剪下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开始做漂亮的爱心卡了。

  2、沿实线剪下图形及纸条,剪去心形图中的圆形(教师示范操作)。

  3、沿着中间的对角线,把两边都往里折轻轻地往两边压,将两个变成一个?在爱心卡内两侧两面粘贴上纸条,再在?中贴上照片,一张可爱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纸工常规,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贴上照片后可将爱心卡画上自己的东西再赠送他人(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让幼 儿欣赏他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把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

8、中班教案《爱心礼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通过倾听故事,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课件《爱心礼物》、黑板两块、操作表格数份、红五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大和小小》导入

  二、大大选裙子(在贴一贴的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不受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影响的守恒关系。)

  1、观察裙子(裙子有什么不一样?裙子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数字是裙子上的编号,上面有数字1的说明是1号裙子。

  2、帮助大大选花最多的裙子送给妈妈,让孩子思考选择。

  3、贴一贴:你认为花最多的是哪条裙子?为什么?

  (孩子观察表格后再贴)

  4、讨论验证:(活动的关键,引发幼儿争论通过验证来解决问题)

  (1) 到底是哪一条呢?你是怎么知道这条裙子上的小花是最多的?

  (2) 产生解决办法(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

  (3) 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你们用数一数的办法找到了正确答案,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花的大小、排列方式来决定花朵的多少而是要用数数的方法。

  三、小小选裙子(迁移运用,继续感知物体数量的守恒)

  1、帮助小小选花最少的裙子送给妈妈。(把五角星贴在相应的框里)

  2、填表格最后一格:裙子上花有几朵?

  3、验证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用眼睛看的办法,有时

  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自己,我们就需要用数一数的办法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

  四、为自己的妈妈选一条裙子,说说理由(情感延伸)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来源于我们班级孩子在玩自带玩具时候我所观察到的元素:选出三排花中最多的一排。三排花分别是有小和大的区别,排列有疏密的区别,而孩子们基本都选错了,选了一排排得最长的花,而其实这一排只有6朵花,另外两排虽然小但是有7朵和8朵,而且排得紧密,所以给了孩子错觉,都选择了排得最长的6朵。由此我想到了应该让孩子感知数的守恒,而数的守恒有好几种情况。这个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已有的数数经验和主题内容设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教高。 1、从活动设计角度考虑,还可以有分组帮助大大和小小为妈妈选礼物,那么在教学节奏上可以更紧凑一点,孩子在小组活动时候可以有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2、在“帮助大大”这个环节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点操之过急,让可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和验证到底哪条裙子上的花是最多的?然后孩子对每一条裙子上的花才会一一关注,去认真地数一数。 3、在最后的延伸活动我做了调整:请孩子们给大大和小小的妈妈想办法最多和最少的花的裙子,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办法用“添上1“和“去掉1”最后帮了大大和小小的忙,使得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故事有了完整性,故事的教育性也就体现了。 4、这个活动我教学的对象基本上在数方面经验不够好的一个群体,在活动中与老师的互动不够,孩子的思维较好,但把自己考虑问题的过程(思维)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老师一直长期需要思考的:在积累孩子数经验的同时怎么让孩子自己提升、梳理已经习得的经验,使得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9、中班教案《爱心小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看情境表演,体验社区生活中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

  2.愿意在别人有困难的时侯帮助别人,感受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我的好邻居。

  2.请家长向孩子讲一些有关邻居间的好人好事。

  3.《幼儿画册》第2册第17页,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

  一、讨论:如果你在家里遇到了困难,家里又没有大人,你会怎么办?

  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了解表演内容。表演后,请幼儿思考。

  1.红红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2.邻居之间应该怎么互相帮助呢?

  3.如果你开一个爱心小屋,你会帮助别人做些什么呢?

  二、操作

  1.构想自己的爱心小屋

  2.设计自己心中的“爱心小屋”

  3.教师观察幼儿。

  三、作品展示

  1.幼儿互相评价作品。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首先让幼儿观察爱心小屋,猜想名称的意思:为什么叫它爱心小屋?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及自己生活经验来理解邻居的意思,从而导出故事《我的好邻居》,教师边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相关内容:红红遇到什么困难了?阿姨会怎么说怎么做?换成是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引导幼儿猜猜、说说理解故事情节,其实也是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遇到困难的朋友,这为幼儿理解故事核心道理作了铺垫。活动中幼儿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感受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10、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爱心花朵》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的意义,体验母亲节文化。

  2.让孩子懂得体贴、关爱妈妈,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妈妈过一个开心的节日。

  3.通过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共同度过全世界母亲共同的节日,教育学会感恩。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7.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泡沫垫32个,在教室里摆放成U字形,并在上面贴上幼儿姓名。

  2.《默契大考验》家长自备材料:A4白纸5张,签字笔或圆珠笔一根,贴片若干。

  3.亲子游戏《找妈妈》准备材料:眼罩6个,奖励小贴片若干。

  4.制作《爱心花朵》材料:剪刀、卡纸、双面胶、水彩笔。

  5.音乐:《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幼儿搬小椅子入活动室,面对家长站好,一起向家长说一句感谢的话。

  2.母亲节介绍:以谈话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母亲节的时间、意义等。

  3.感谢妈妈:

  (1)引导幼儿回忆父母爱护、照顾自己的难忘事情。如:自己生病时,妈妈如何照顾自己。

  小结:小朋友从一生下来就开始照顾着你,爱着你,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那小朋友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给妈妈捶背、给妈妈唱歌、给妈妈倒水……)

  小朋友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清清楚楚地印在妈妈的脑海里,小朋友的一点进步都会使妈妈高兴、喜悦好久。小朋友的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妈妈感动很久很久。

  4.游戏《默契大考验》

  (妈妈和孩子相对站成两排,妈妈坐着,主持人提问:妈妈和孩子同时答题,妈妈在纸上写好答案,孩子口述,揭晓答案。答对了就给孩子小小的奖励。)

  5.亲子游戏《找妈妈》

  6个家庭为一组,6个妈妈坐在椅子上,6个孩子眼睛被蒙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妈妈面前,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妈妈。选定妈妈后,同时摘下自己的眼罩,看看结果。(游戏时,妈妈不可以发出声音提示,找到妈妈的可得贴片一个)

  活动反思: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你们的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愿望,父母为了孩子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我们应当感谢父母为了我们所付出的辛劳。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

11、中班主题教案《爱心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角对角、角对中线的折叠方法。

  2.能够有主题地装饰爱心杯。

  3.愿意用折纸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过看范图的经验,并知道范图中虚线、实线和箭头的含义。

  2.物质准备:展示折纸范图的课件,“爱心杯”范例,正方形纸张、水彩笔等美工材料若干,音乐《我的老师像妈妈》,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爱心杯,激发兴趣。

  引导语:这是什么?(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杯子上画着谁?这是小朋友送给老师的礼物——爱心杯。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图,学习折叠爱心杯的步骤和方法。

  1.学看范图。

  复习折纸符号:虚线表示要折的线,实线表示中心线,箭头表示要折的方向,

  重点学看角对角、角对中线的折纸符号。

  2.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纸,教师带领幼儿按范图的顺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折叠。

  提醒幼儿一定要角与角对齐,边与边对齐,并强调将纸缝压平。

  3.重点帮组能力弱的幼儿解决折叠中的困难,使之跟上折叠的进度。鼓励幼儿互相帮助,但不可包办代替。

  4.鼓励幼儿自己看图往下折,教师协助个别看图折叠有困难的幼儿。

  5.鼓励幼儿每人折叠2—4个爱心杯。

  三、启发幼儿装饰爱心杯。

  1.讨论主题,分享交流。

  引导语:这个爱心杯要送给谁?想一想,你要怎么装饰你的爱心杯?

  2.幼儿装饰,教师观察指导。

  四、鼓励幼儿送礼物。

  1.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作品,介绍自己爱心杯的主题。

  2.播放音乐《我的老师性妈妈》,鼓励幼儿将礼物送给自己想感谢的老师,并对敬爱偶是说一句祝福或感谢的话。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12、中班主题教案《爱心礼物》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认知事物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是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10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感知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整个活动是以故事《爱心礼物》为线索,将数元素融入其中,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过程中初步感知数的守恒。两次为妈妈选衣服的的环节,是为了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了解判定物体总数的时候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而不只是单凭眼睛看。整个活动将数经验与情感线紧紧地串在一起、,让幼儿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孩子和母亲之间甜甜蜜蜜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通过倾听故事,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课件《爱心礼物》、黑板两块、操作表格数份、红五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大和小小》导入

  二、大大选裙子(在贴一贴的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不受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影响的守恒关系。)

  1、观察裙子(裙子有什么不一样?裙子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数字是裙子上的编号,上面有数字1的说明是1号裙子。

  2、帮助大大选花最多的裙子送给妈妈,让孩子思考选择。

  3、贴一贴:你认为花最多的是哪条裙子?为什么?

  (孩子观察表格后再贴)

  4、讨论验证:(活动的关键,引发幼儿争论通过验证来解决问题)

  (1) 到底是哪一条呢?你是怎么知道这条裙子上的小花是最多的?

  (2) 产生解决办法(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

  (3) 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你们用数一数的办法找到了正确答案,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花的大小、排列方式来决定花朵的多少而是要用数数的方法。

  三、小小选裙子(迁移运用,继续感知物体数量的守恒)

  1、帮助小小选花最少的裙子送给妈妈。(把五角星贴在相应的框里)

  2、填表格最后一格:裙子上花有几朵?

  3、验证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用眼睛看的办法,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自己,我们就需要用数一数的办法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

  四、为自己的妈妈选一条裙子,说说理由(情感延伸)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来源于我们班级孩子在玩自带玩具时候我所观察到的元素:选出三排花中最多的一排。三排花分别是有小和大的区别,排列有疏密的区别,而孩子们基本都选错了,选了一排排得最长的花,而其实这一排只有6朵花,另外两排虽然小但是有7朵和8朵,而且排得紧密,所以给了孩子错觉,都选择了排得最长的6朵。由此我想到了应该让孩子感知数的守恒,而数的守恒有好几种情况。这个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已有的数数经验和主题内容设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教高。

  1、从活动设计角度考虑,还可以有分组帮助大大和小小为妈妈选礼物,那么在教学节奏上可以更紧凑一点,孩子在小组活动时候可以有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2、在“帮助大大”这个环节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点操之过急,让可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和验证到底哪条裙子上的花是最多的?然后孩子对每一条裙子上的花才会一一关注,去认真地数一数。

  3、在最后的延伸活动我做了调整:请孩子们给大大和小小的妈妈想办法最多和最少的花的裙子,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办法用“添上1“和“去掉1”最后帮了大大和小小的忙,使得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故事有了完整性,故事的教育性也就体现了。

  4、这个活动我教学的对象基本上在数方面经验不够好的一个群体,在活动中与老师的互动不够,孩子的思维较好,但把自己考虑问题的过程(思维)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老师一直长期需要思考的:在积累孩子数经验的同时怎么让孩子自己提升、梳理已经习得的经验,使得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13、中班社会教案《爱心天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对“爱心”的理解协商并讨论出评选“爱心天使”的标准。

  2、能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爱心事例。

  3、善于发现身边的爱心事例并积极向同伴介绍。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家长根据幼儿在家表现,将爱心事例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2、“爱心天使”奖状及标志。

  3、爱心标志,各种人物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爱心天使标志:这像什么?

  (爱心上面有一对翅膀)教师介绍爱心天使的含义:爱心天使不但会爱自己,爱身边的人,还会把自己的爱心插上飞翔的翅膀,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二、幼儿讲述自己对爱心的理解。

  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班里的爱心天使?

  幼儿讲述自己的理解,教师将幼儿的讲述以围绕爱心为中心的展开式图标进行记录。

  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标准进行小结:爱心天使就是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是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

  三、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身边的爱心事件。

  师: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在教室里,你接收过别人的帮助吗?

  幼儿讲述生活中自己的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帮助他人的小朋友也是爱心小天使。

  四、幼儿自评或他评。

  师:你觉得我们班里谁是爱心天使?为什么?

  幼儿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进行自评或者他评。

  五、教师评价并颁奖。

  1、教师将幼儿名字记录在黑板上,大家举手表决,得到大部分小朋友认可的就可以成为“爱心天使”。

  2、为当选的爱心天使颁发奖状。

  3、教师小结:让我们以掌声祝贺这些爱心小天使,老师相信其他小朋友们以后也会学着爱身边的人,做很多有爱心的事情,成为真正的爱心天使。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14、中班主题教案《爱心礼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通过倾听故事,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3、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课件《爱心礼物》、黑板两块、操作表格数份、红五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大和小小》导入

  二、大大选裙子(在贴一贴的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不受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影响的守恒关系。)

  1、观察裙子(裙子有什么不一样?裙子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数字是裙子上的编号,上面有数字1的说明是1号裙子。

  2、帮助大大选花最多的裙子送给妈妈,让孩子思考选择。

  3、贴一贴:你认为花最多的是哪条裙子?为什么?

  (孩子观察表格后再贴)

  4、讨论验证:(活动的关键,引发幼儿争论通过验证来解决问题)

  (1) 到底是哪一条呢?你是怎么知道这条裙子上的小花是最多的?

  (2) 产生解决办法(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

  (3) 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你们用数一数的办法找到了正确答案,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花的大小、排列方式来决定花朵的多少而是要用数数的方法。

  三、小小选裙子(迁移运用,继续感知物体数量的守恒)

  1、帮助小小选花最少的裙子送给妈妈。(把五角星贴在相应的框里)

  2、填表格最后一格:裙子上花有几朵?

  3、验证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用眼睛看的办法,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自己,我们就需要用数一数的办法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

  四、为自己的妈妈选一条裙子,说说理由(情感延伸)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来源于我们班级孩子在玩自带玩具时候我所观察到的元素:选出三排花中最多的一排。三排花分别是有小和大的区别,排列有疏密的区别,而孩子们基本都选错了,选了一排排得最长的花,而其实这一排只有6朵花,另外两排虽然小但是有7朵和8朵,而且排得紧密,所以给了孩子错觉,都选择了排得最长的6朵。由此我想到了应该让孩子感知数的守恒,而数的守恒有好几种情况。这个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已有的数数经验和主题内容设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教高。

  1、从活动设计角度考虑,还可以有分组帮助大大和小小为妈妈选礼物,那么在教学节奏上可以更紧凑一点,孩子在小组活动时候可以有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2、在“帮助大大”这个环节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点操之过急,让可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和验证到底哪条裙子上的花是最多的?然后孩子对每一条裙子上的花才会一一关注,去认真地数一数。

  3、在最后的延伸活动我做了调整:请孩子们给大大和小小的妈妈想办法最多和最少的花的裙子,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办法用“添上1“和“去掉1”最后帮了大大和小小的忙,使得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故事有了完整性,故事的教育性也就体现了。

  4、这个活动我教学的对象基本上在数方面经验不够好的一个群体,在活动中与老师的互动不够,孩子的思维较好,但把自己考虑问题的过程(思维)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老师一直长期需要思考的:在积累孩子数经验的同时怎么让孩子自己提升、梳理已经习得的经验,使得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15、中班美术教案《爱心卡》含反思

  活动意图:

  手工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手工材料五花八门,方法多种多样,一张纸、一块布、一个盒子、一片树叶,都可以信手拈来,随意制作,而且其中蕴涵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作等多种教育契机。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动力。有了兴趣就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能活跃思维,丰富想象。而游戏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爱心卡》。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挖掘手工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培养“心灵手巧”的幼苗。

  活动目标:

  1、制做爱心卡的方法,体验乐趣。

  2、激发对纸工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纸工第4页《爱心卡》、幼儿照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啊?(爱心)

  2、拿出纸工材料,我们看看这上面有什么啊?(小爱心、人……)里面有什么啊?你们想不想做漂亮的爱心卡啊?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啊?作剪的动作。

  要沿着什么剪啊?(黑色的实线,剪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边缘剪破了。)

  剪下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开始做漂亮的爱心卡了。

  2、沿实线剪下图形及纸条,剪去心形图中的圆形(教师示范操作)。

  3、沿着中间的对角线,把两边都往里折轻轻地往两边压,将两个变成一个?在爱心卡内两侧两面粘贴上纸条,再在?中贴上照片,一张可爱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纸工常规,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贴上照片后可将爱心卡画上自己的东西再赠送他人(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让幼 儿欣赏他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把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

16、幼儿园中班美术《爱心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制作爱心卡的方法,体验乐趣。

  2、激发对纸工的兴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6、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7、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纸工第4页《爱心卡》、幼儿照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啊?(爱心)

  2、拿出纸工材料,我们看看这上面有什么啊?(小爱心、人……)里面有什么啊?你们想不想做漂亮的爱心卡啊?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啊?作剪的动作。

  要沿着什么剪啊?(黑色的实线,剪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边缘剪破了。)

  剪下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开始做漂亮的爱心卡了。

  2、沿实线剪下图形及纸条,剪去心形图中的圆形(教师示范操作)。

  3、沿着中间的对角线,把两边都往里折轻轻地往两边压,将两个变成一个?在爱心卡内两侧两面粘贴上纸条,再在?中贴上照片,一张可爱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纸工常规,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贴上照片后可将爱心卡画上自己的东西再赠送他人(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让幼 儿欣赏他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把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

17、中班数学教案《爱心礼物》含反思

  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认知事物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是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10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感知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整个活动是以故事《爱心礼物》为线索,将数元素融入其中,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过程中初步感知数的守恒。两次为妈妈选衣服的的环节,是为了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了解判定物体总数的时候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而不只是单凭眼睛看。整个活动将数经验与情感线紧紧地串在一起、,让幼儿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孩子和母亲之间甜甜蜜蜜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通过倾听故事,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爱心礼物》、黑板两块、操作表格数份、红五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大和小小》导入

  二、大大选裙子(在贴一贴的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不受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影响的守恒关系。)

  1、观察裙子(裙子有什么不一样?裙子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数字是裙子上的编号,上面有数字1的说明是1号裙子。

  2、帮助大大选花最多的裙子送给妈妈,让孩子思考选择。

  3、贴一贴:你认为花最多的是哪条裙子?!来自快思老师教案.!为什么?

  (孩子观察表格后再贴)

  4、讨论验证:(活动的关键,引发幼儿争论通过验证来解决问题)

  (1) 到底是哪一条呢?你是怎么知道这条裙子上的小花是最多的?

  (2) 产生解决办法(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

  (3) 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你们用数一数的办法找到了正确答案,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花的大小、排列方式来决定花朵的多少而是要用数数的方法。

  三、小小选裙子(迁移运用,继续感知物体数量的守恒)

  1、帮助小小选花最少的裙子送给妈妈。(把五角星贴在相应的框里)

  2、填表格最后一格:裙子上花有几朵?

  3、验证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用眼睛看的办法,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自己,我们就需要用数一数的办法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

  四、为自己的妈妈选一条裙子,说说理由(情感延伸)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来源于我们班级孩子在玩自带玩具时候我所观察到的元素:选出三排花中最多的一排。三排花分别是有小和大的区别,排列有疏密的区别,而孩子们基本都选错了,选了一排排得最长的花,而其实这一排只有6朵花,另外两排虽然小但是有7朵和8朵,而且排得紧密,所以给了孩子错觉,都选择了排得最长的6朵。由此我想到了应该让孩子感知数的守恒,而数的守恒有好几种情况。这个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已有的数数经验和主题内容设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教高。

  1、从活动设计角度考虑,还可以有分组帮助大大和小小为妈妈选礼物,那么在教学节奏上可以更紧凑一点,孩子在小组活动时候可以有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2、在“帮助大大”这个环节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点操之过急,让可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和验证到底哪条裙子上的花是最多的?然后孩子对每一条裙子上的花才会一一关注,去认真地数一数。

  3、在最后的延伸活动我做了调整:请孩子们给大大和小小的妈妈想办法最多和最少的花的裙子,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办法用“添上1“和“去掉1”最后帮了大大和小小的忙,使得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故事有了完整性,故事的教育性也就体现了。

  4、这个活动我教学的对象基本上在数方面经验不够好的一个群体,在活动中与老师的互动不够,孩子的思维较好,但把自己考虑问题的过程(思维)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老师一直长期需要思考的:在积累孩子数经验的同时怎么让孩子自己提升、梳理已经习得的经验,使得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18、中班美术教案《爱心送给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妇女节是妇女们的节日,并用言语庆祝身边的妈妈和长辈们。

  2、感受自己动手与妈妈或奶奶共同制作作品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撕纸的经验,大的心形图三张。

  2、小篓子、画有心形图案的色纸(用缝纫机给图案打上细密的洞眼)、胶水、抹布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三八”妇女节的含义。

  1、师:你们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妇女节!)

  2、向幼儿介绍国际妇女节,并了解是全世界妇女们的节日。

  师:是谁的节日呢? 幼:妈妈、奶奶!

  师:不是仅是你的妈妈、奶奶的节日,还是姑姑、小姨、老师们的节日,是全世界妈妈、奶奶的节日,是全世界女性的节日!

  3、在今天我们可以对她们说什么祝福的话吗?

  师:你们今天对自己身边的妈妈、奶奶准备了节日祝福的话吗?

  幼:我准备了!(孩子争相说出自己的祝福)

  二、与妈妈共同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一)观察制作材料,讨论制作方法。

  1、出示大的心形底图。

  师:这是什么?像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爱心?(大大的、红红的。)

  2、寻找小爱心图。

  师:这个大大的爱心就像妈妈一样,宝宝的爱心在哪里?藏在桌上的小篓子里,大家找一找,找到了吗?藏在哪里?(一张方方的纸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红红的。)

  (二)讨论撕纸的方法并进行尝试。

  1、出示幼儿操作用纸。师:怎么把这个爱心从方方的纸上取下来呢?仔细看看爱心的旁边有什么?(轮廓线。)要沿着这个线撕,你们会吗?怎么撕?(小手捏着线的两边,一前一后慢慢撕。)

  2、幼儿尝试自己撕。(多提供一些操作用纸,给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

  (三) 爱心送给谁?

  讨论:爱心送给谁?师:这是爱心妈妈,怎么把小爱心贴到妈妈的爱心上?还要对妈妈说些什么?

  三、结束活动:全体幼儿演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是一次“三八”亲子活动。孩子不但用言语祝福妈妈和奶奶们,还亲手制作了爱心送给她们。有的孩子也送了爱心给老师,这让我格外感动。因为这些小爱心事先已打好了孔,幼儿很容易就撕下来了,孩子和妈妈一起把小爱心贴在了大爱心上。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与妈妈的感情,还缩短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

19、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爱心花朵》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的意义,体验母亲节文化。

  2.让孩子懂得体贴、关爱妈妈,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妈妈过一个开心的节日。

  3.通过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共同度过全世界母亲共同的节日,教育学会感恩。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小泡沫垫32个,在教室里摆放成U字形,并在上面贴上幼儿姓名。

  2.《默契大考验》家长自备材料:A4白纸5张,签字笔或圆珠笔一根,贴片若干。

  3.亲子游戏《找妈妈》准备材料:眼罩6个,奖励小贴片若干。

  4.制作《爱心花朵》材料:剪刀、卡纸、双面胶、水彩笔。

  5.音乐:《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幼儿搬小椅子入活动室,面对家长站好,一起向家长说一句感谢的话。

  2.母亲节介绍:以谈话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母亲节的时间、意义等。

  3.感谢妈妈:

  (1)引导幼儿回忆父母爱护、照顾自己的难忘事情。如:自己生病时,妈妈如何照顾自己。

  小结:小朋友从一生下来就开始照顾着你,爱着你,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那小朋友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给妈妈捶背、给妈妈唱歌、给妈妈倒水……)

  小朋友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清清楚楚地印在妈妈的脑海里,小朋友的一点进步都会使妈妈高兴、喜悦好久。(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小朋友的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妈妈感动很久很久。

  4.游戏《默契大考验》

  (妈妈和孩子相对站成两排,妈妈坐着,主持人提问:妈妈和孩子同时答题,妈妈在纸上写好答案,孩子口述,揭晓答案。答对了就给孩子小小的奖励。)

  5.亲子游戏《找妈妈》

  6个家庭为一组,6个妈妈坐在椅子上,6个孩子眼睛被蒙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妈妈面前,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妈妈。选定妈妈后,同时摘下自己的眼罩,看看结果。(游戏时,妈妈不可以发出声音提示,找到妈妈的可得贴片一个)

  活动反思: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你们的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愿望,父母为了孩子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我们应当感谢父母为了我们所付出的辛劳。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

20、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爱心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制作爱心卡的方法,体验乐趣。

  2、激发对纸工的兴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纸工第4页《爱心卡》、幼儿照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啊?(爱心)

  2、拿出纸工材料,我们看看这上面有什么啊?(小爱心、人……)里面有什么啊?你们想不想做漂亮的爱心卡啊?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啊?作剪的动作。

  要沿着什么剪啊?(黑色的实线,剪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边缘剪破了。)

  剪下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开始做漂亮的爱心卡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2、沿实线剪下图形及纸条,剪去心形图中的圆形(教师示范操作)。

  3、沿着中间的对角线,把两边都往里折轻轻地往两边压,将两个变成一个?在爱心卡内两侧两面粘贴上纸条,再在?中贴上照片,一张可爱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纸工常规,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贴上照片后可将爱心卡画上自己的东西再赠送他人(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让幼 儿欣赏他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把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

手机扫码阅读中班爱心义卖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