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母亲节教案我也爱妈妈教案反思
1、中班母亲节教案我也爱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与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妈妈养育自己的辛劳。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1.一定数量的水果、果盘、牙签。
2.有关宝宝生长及妈妈爱护宝宝的图片。
3.音乐磁带《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任选两首。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都知道今周星期日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妈妈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很多,非常辛苦,所以呢,在母亲节就要到来的时候,老师把小朋友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我们借此机会好好的疼爱一下自己的妈妈、亲亲自己的好妈妈。
大家就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妈妈的到来吧……
2.谈妈妈、说孩子。
(1)老师讲述一件妈妈养育自己的难忘之事。(略)
(2)请幼儿看图片回忆、讲述妈妈养育自己的难忘事情。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妈妈的爱和照顾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幸福,小朋友和妈妈之间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事情,现在就请小朋友说说和妈妈之间难忘的事。
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真懂事,刚才说的真好!别看我们小,但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都牢记在心里,对不对?
(3)请妈妈说一件对孩子印象最深、能体现孩子懂事的事情。(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妈妈)
(3)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当辛苦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家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游戏:做妈妈
(1)找几个能力较强的孩子来扮妈妈,请几个个子小点且聪明有花招的孩子来做妈妈的孩子,引导幼儿体验做妈妈的辛劳,及怎样喂孩子、搂着孩子睡觉,陪孩子画图画。
(2)谈谈做妈妈的感受。
小朋友当妈妈,非常开心,当了妈妈之后你做事情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想问小朋友:“你们做妈妈,累不累?”
(3)讲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小朋友做了一会妈妈都感到非常的辛苦,可妈妈要做10个月才能生下宝宝,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宝宝生长及妈妈爱护宝宝的图片,并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妈妈爱孩子的故事。(故事略)
4、谢妈妈:
每个妈妈身上都会有很多感人的事,妈妈是守护我们的天使,她会用所有的爱来呵护我们,小朋友也要把妈妈的爱永远记在心里,用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妈妈的爱,长大后回报妈妈的爱。
(1)面对妈妈露出最甜美的笑容,齐声说:“妈妈!我爱您”
(2)亲亲妈妈,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句心里话。
(3)集体表演:《感恩的心》。
(4)动手操作:做水果拼盘给妈妈吃。
教学反思:
通过家长反馈,小孩回家会说关心妈妈的话,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一个小故事,一首歌也能让家长心里甜滋滋的。
2、中班母亲节感恩教案《妈妈,我永远爱您》含反思
活动主题:妈妈,我永远爱您
活动目的: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修养,一个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之心的人,必定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又到一年一度的母亲节(5月9日),借助这一节日我们在幼儿中间开展了“妈妈,我永远爱您”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活动。通过家园共同教育,创设感恩氛围,实施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激发幼儿热爱母亲的情感,抒发幼儿对妈妈的浓浓爱意,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感情。
活动时间:5月9日这段时间。
活动负责人:中班组每位教师。
活动参与者:中班组全体幼儿。
活动流程:
1、结合主题“我有多爱你”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想要妈妈的木木鸭》、社会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她》、艺术活动《母鸭带小鸭》等。
2、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围绕感恩话题进行“妈妈,我永远爱您”的主题谈话。
3、这段时间在班级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积极营造感恩氛围。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结合教学活动《给妈妈的心愿卡》,幼儿绘制简单的心愿卡送给妈妈。
6、回家开展“我送妈妈一个吻”活动,唱一首感谢妈妈的歌曲,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7、开展“妈妈,您辛苦了”主题摄影展。
教学反思: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让小朋友们感恩母亲,说出温馨的母亲节祝福,送上浪漫的母亲节礼物,瞧...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在为妈妈们准备自己的礼物呢!
3、中班社会教案《母亲节更爱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
2、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制作“鸡蛋不碎”的方法,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3、让孩子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感激身边的亲人。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发放调查表以及邀请函。
2、请家长预先在家与孩子一起探讨并且制作“鸡蛋不碎”的包裹 ,活动时带来幼儿园。
3、做好活动时的座位安排。
4、准备游戏的材料。
5、预先与几位家长代表联系,请她们准备交流材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教师开场白:教师手拿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一首大家熟 悉的歌曲《感恩的心》响起,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花?(康乃馨) 你们知道后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这朵花就是要送给妈妈的花。
2、幼儿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家长代表上前来交流育儿经验
三、集体活动: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鼓声停止时手拿到花者(无论是幼儿还是家长)都必须进行两人亲子表演。[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表演内容任选(可以是幼儿在园学到的本领,也可 是家长的才艺特长)
四:智力大冲浪:鸡蛋不碎
游戏规则:
1、包裹鸡蛋的过程必须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完成;鸡蛋必须是生的。
2、家长从高处扔下去的包裹必须由幼儿认领,打开包裹鸡蛋不碎者讲述原因,颁发奖品。
活动反思: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爱纯洁而无私的沐浴下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骄纵,造成了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爱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更谈不上关心母亲,感恩母亲了,这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小朋友的妈妈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联欢,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劳,体会妈妈的爱,进而从感恩母亲开始,懂得知恩图报,成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
4、大班母亲节教案《我也爱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与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妈妈养育自己的辛劳。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定数量的水果、果盘、牙签。
2.有关宝宝生长及妈妈爱护宝宝的图片。
3.音乐磁带《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任选两首。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都知道今周星期日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妈妈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很多,非常辛苦,所以呢,在母亲节就要到来的时候,老师把小朋友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我们借此机会好好的疼爱一下自己的妈妈、亲亲自己的好妈妈。
大家就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妈妈的到来吧……
2.谈妈妈、说孩子。
(1)老师讲述一件妈妈养育自己的难忘之事。(略)
(2)请幼儿看图片回忆、讲述妈妈养育自己的难忘事情。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妈妈的爱和照顾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幸福,小朋友和妈妈之间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事情,现在就请小朋友说说和妈妈之间难忘的事。
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真懂事,刚才说的真好!别看我们小,但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都牢记在心里,对不对?
(3)请妈妈说一件对孩子印象最深、能体现孩子懂事的事情。(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妈妈)
(3)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当辛苦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家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游戏:做妈妈
(1)找几个能力较强的孩子来扮妈妈,请几个个子小点且聪明有花招的孩子来做妈妈的孩子,引导幼儿体验做妈妈的辛劳,及怎样喂孩子、搂着孩子睡觉,陪孩子画图画。
(2)谈谈做妈妈的感受。
小朋友当妈妈,非常开心,当了妈妈之后你做事情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想问小朋友:“你们做妈妈,累不累?”
(3)讲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小朋友做了一会妈妈都感到非常的辛苦,可妈妈要做10个月才能生下宝宝,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宝宝生长及妈妈爱护宝宝的图片,并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妈妈爱孩子的故事。(故事略)
4、谢妈妈:
每个妈妈身上都会有很多感人的事,妈妈是守护我们的天使,她会用所有的爱来呵护我们,小朋友也要把妈妈的爱永远记在心里,用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妈妈的爱,长大后回报妈妈的爱。
(1)面对妈妈露出最甜美的笑容,齐声说:“妈妈!我爱您”
(2)亲亲妈妈,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句心里话。
(3)集体表演:《感恩的心》。
(4)动手操作:做水果拼盘给妈妈吃。
教学反思:
通过家长反馈,小孩回家会说关心妈妈的话,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一个小故事,一首歌也能让家长心里甜滋滋的。
5、中班亲子活动《母亲节更爱妈妈》母亲节教案
《母亲节更爱妈妈》这是一节适合中班幼儿的母亲节亲子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在亲子游戏中增加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
2、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制作“鸡蛋不碎”的方法,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3、让孩子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感激身边的亲人。
活动准备:
1、发放调查表以及邀请函。
2、请家长预先在家与孩子一起探讨并且制作“鸡蛋不碎”的包裹 ,活动时带来幼儿园。
3、做好活动时的座位安排。
4、准备游戏的材料。
5、预先与几位家长代表联系,请她们准备交流材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教师开场白:教师手拿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一首大家熟 悉的歌曲《感恩的心》响起,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花?(康乃馨) 你们知道后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这朵花就是要送给妈妈的花。
2、幼儿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家长代表上前来交流育儿经验
三、集体活动: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鼓声停止时手拿到花者(无论是幼儿还是家长)都必须进行两人亲子表演。表演内容任选(可以是幼儿在园学到的本领,也可 是家长的才艺特长)
四:智力大冲浪:鸡蛋不碎
游戏规则:
1、包裹鸡蛋的过程必须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完成;鸡蛋必须是生的。
2、家长从高处扔下去的包裹必须由幼儿认领,打开包裹鸡蛋不碎者讲述原因,颁发奖品。
6、中班三八妇女节教案《妈妈,我爱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女人节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剪纸,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活动准备
1. 布置活动场地。
2、小剪刀、胶水、各色彩纸三、活动过程1、说说三·八妇女节的由来,让孩子们知道三·八节是妇女的节日。
2、全体幼儿在歌颂妈妈的乐曲《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中表达对妈妈的爱。
2、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3、老师小结: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老师记录。
制作礼物----漂亮的剪纸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
1、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剪纸说明:幼儿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都是那么的细心、持之以恒。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送礼物本次活动的亮点:幼儿在活动中讲述了妈妈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妈妈在家里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在讲述中,幼儿体验到了妈妈的辛苦,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在制作礼物的环节中平时不愿意动手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都能一步一步坚持完成,每个孩子都希望妈妈能够收到礼物。
结束语:
快乐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浓浓的亲情总是这样让人留恋,小朋友们,今天你们玩的高兴吗?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感触很深。小朋友们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又互相一起展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最后也祝愿所有的小朋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谢谢,再见!
教学反思:
幼儿教学,关键是爱心和耐心,还有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
7、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幼儿教案小班中班手工教案:送给妈妈的小红花折纸反思
《送给妈妈的花》是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教案,在迁移小扇子的正反折叠经验的基础上,完成小红花的折叠过程,你们猜猜这朵小红花是送给谁的?我要送给我最爱的妈妈,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折好的幼儿在扇子中间系上红绳子。
《送给妈妈的花》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封闭圆,尝试用圆形的组合来表现花朵的外形特征。
2、体验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3、在创作时体验**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6、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三八”妇女节2、物质准备:ppt课件、画纸、炫*棒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ppt课件关键提问:你知道“三八”妇女节吗?是谁的节日?小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2、关键提问:猜猜小兔会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小结:原来小兔乖乖送给妈妈一束花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二、自制花束
1、出示花朵关键提问: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同?(颜*、形状不同)小结:这些花五颜六*的,形状也不一样,高高低低的真漂亮。
2、教师示范:用炫*棒在画纸上画圈圈花、卷卷花、花瓣花,再添上茎和叶,最后将画纸下端卷起来固定,绑上丝带。
3、过渡语:这么漂亮的鲜花,小朋友们也来画画五颜六*的花朵送给妈妈吧!
4、幼儿*作、教师关注:(1)幼儿使用炫*棒的方法(2)幼儿能否画出封闭的圆
三、分享交流
1、关键提问:说说你最喜欢谁的花?为什么?(颜*形状)把花送给妈妈的时候,还可以说些好听的祝福?
2、小结:漂亮的花送给最爱的妈妈,加上祝福的话,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进步之处:1、提问和小结较清楚。2、活动环节设计流畅。3、师幼互动较有效。
不足之处:
1、仔细观察不够:欣赏“花”时,教师可以用多种语言鼓励幼儿说说花的样子。
2、评价可以更具体:评价作品时出了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还可以由重点地让幼儿围绕一个作品讨论,做到更好的提升。
活动反思:
值得肯定之处:能够根据节日来调整学习活动的内容,很应景。既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三八妇女节是什么节日,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对于妈妈的爱。用小兔的故事作为导入,能很好的吸引到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计入儿歌,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绘画的步骤,同时在绘画的过程中强调常规的培养。
需要改进之处: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不够详细和面面俱到。在教师教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再强调边念儿歌边画画,提醒幼儿在绘画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念一边画。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从画纸的中间部分开始画,应该在示范制作的时候提醒幼儿小花是开在画纸的上端的,细节仍需加强把握。
8、小班母亲节教案《妈妈我爱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知道母亲节到了,要让妈妈更高兴。
2、快乐地寻找礼物送给妈妈,能用简短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3、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PPT;每个妈妈的照片;事先录制好妈妈期望得到的礼物。
活动过程:
一、母亲节到了——妈妈真高兴
目的:了解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在倾听中知道妈妈真高兴,因为母亲节快到了。
1、(出示一张照片)这是谁?(妈妈)
2、(不断变化的妈妈照片)看看她们又是谁?
l鼓励幼儿指指说说这是谁的妈妈,了解和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
3、妈妈们今天真高兴,你们觉得妈妈遇到什么事情会很高兴呢?
l猜猜说说让妈妈高兴的事情。
4、你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她为什么很高兴?
lPPt的录音(最近我特别高兴,因为我要过节了,你们猜猜我要过什么节?)
l引导——母亲就是妈妈的意思,母亲节就是所有妈妈的节日。
5、谁可以过母亲节呢?
l快乐对话顺口溜:妈妈妈妈要过节,什么节?“母亲节”
小结:知道所有的妈妈都可以过母亲节,所以每个妈妈都很快乐。
二、选礼物给妈妈——让妈妈开心
目的:快乐地寻找和选择礼物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
1、母亲节到了,怎么才能使妈妈更高兴呢?
2、你想给妈妈送什么礼物?
l(PPT很多礼物)快乐的看看说说名字?
3、幼儿挑选一样礼物送给妈妈。
l有这么多的礼物,你想给妈妈送什么礼物?
l引导——幼儿能用简短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l画面互动:用不同的画面来回应幼儿的选择,加深幼儿选送礼物的兴趣。(如:妈妈的笑脸、吻、掌声等)
l重点指导——教师随机牵引,根据幼儿的选择用短小儿歌回应,如:妈妈妈妈我爱你,送你……,妈妈拍拍手(亲亲你、抱抱你)真开心。
三、听听说说——妈妈最喜欢的礼物
目的:倾听妈妈的声音,感知让妈妈高兴的不同方法。
1、宝贝们给妈妈送的礼物,妈妈都很高兴。问问妈妈还想要什么礼物让自己更高兴呢?
2、幼儿倾听妈妈的声音
l播放妈妈的录像,听听说说妈妈还想要什么礼物。
(妈妈想要的礼物是紧紧地抱抱她;妈妈想要的礼物是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
小结:原来一个拥抱、一句话……都是礼物,都能让妈妈更高兴、更幸福。
3、还有很多妈妈也想说话,我们到教室里去听一听。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开展的庆祝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体会 到妈妈工作很辛苦,要从内心去体谅妈妈,理解妈妈的付出,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是让孩子体会爱、接受爱,让孩子更多的去爱他人,从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主动性。我们感受到德育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让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懂得回报.....让感恩教育多溶于生活学习中!让家长渐渐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9、幼儿园小班母亲节主题教案《我爱妈妈》反思
活动名称:《我爱妈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母亲节,知道妈妈的辛苦。
2、鼓励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儿爱妈妈,感恩妈妈的情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制作一件礼物送给妈妈,祝妈妈节日快乐。
活动难点:
知道爱护妈妈,并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彩色编织线人手一根、串珠若干(可用剪短的彩色吸管代替)
2、收集妈妈和宝贝的照片。
3、项链范例。
活动过程:
(一)妈妈和宝贝的图片导入,并引导幼儿知道妈妈对我们的爱。
1、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数三下,你们就一起睁开眼看神秘礼物,好吗?
2、师:1、2、3看,这都是谁和谁一起的照片呀?(我和妈妈)你爱妈妈吗?(爱)妈妈爱我们吗?(爱)谁来说一说妈妈是怎么样爱护我们的?
3、师小结:我们很爱妈妈,妈妈也很爱我们,她会为我们做许多事情,比如:洗衣服、做饭、扫地、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玩的等。(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了解母亲节,并知道爱护妈妈。
1、师:我们都知道妈妈很爱我们,那你们知道妈妈的节日吗?(不知道)妈妈有一个节日,它叫做母亲节,母亲节是一个感谢妈妈的节日。
2、师:马上就要到母亲节这个感谢妈妈的节日了。我们很爱妈妈,妈妈的节日到了,我们可以怎么爱护妈妈呢?
3、小结:我们爱护妈妈,我们可以帮助妈妈扔垃圾,拿东西,给妈妈捶捶背等。(根据幼儿回答做小结)
(三)、为妈妈制作“项链”,感恩母亲。
1、师:我们都很爱妈妈,妈妈也很爱我们。我们今天悄悄的制作一件漂亮的礼物送给她,谢谢她对我们的爱护好吗?
2、师:我们要制作什么礼物送给她呢?(出示项链范例)给妈妈制作一条美丽的项链。(幼儿已有串珠经验)
3、注意事项:制作项链时,我们要注意,小朋友们不争不抢,一个一个的从盘子里取出珠子制作项链。
4、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制作的项链真漂亮,妈妈一定会喜欢的,今天我们回家既帮助妈妈做事情,也把美丽的项链送给妈妈,祝她母亲节快乐,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着“爱”的情感线,在爱中生成、在爱中体验、在爱中升华。如何培养幼儿感受爱、学会爱、表达爱,引导他们知道:爱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进行表达,而不单单只是语言,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10、中班母亲节教案《妈妈,我永远爱您》
活动目标
1、让了解“母亲节”,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更加爱自己的母亲。
2、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感激身边的亲人。
3、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知道爱自己的妈妈,懂得回报。并能为妈妈做一件事或送一件小礼物。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通过提问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开场白:
教师手拿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响起,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花?(康乃馨)
你们知道这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
2、母亲节是谁的节日?这朵花就是要送给妈妈的花。
3、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对妈妈的爱?
4、如果我们想在妈妈进门的时候,给妈妈递上拖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关键步骤
1、由老师示范正确的方法,邀请一位幼儿或教师一起做示范。
老师可向示范者提示表演的步骤: 妈妈开门进来,双方互相注视对方微笑、问好: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
小朋友从鞋柜取出拖鞋,放到地上(鞋跟的方向朝向妈妈):您辛苦了,我帮您拿拖鞋。
2、幼儿学习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幼儿讨论
1、平时你都帮妈妈做些什么?
2、在什么时候做的?
3、你还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4、除了帮妈妈做事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
(送一个自己做的小礼物、给妈妈表演个节目等)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结合主题“妈妈,我永远爱您”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想要妈妈的木木鸭》、社会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她》、艺术活动《感恩的心》等。
2、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围绕感恩话题进行“妈妈,我永远爱您”的主题谈话。
3、这段时间在班级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积极营造感恩氛围。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结合教学活动《给妈妈的心愿卡》,幼儿绘制简单的心愿卡送给妈妈。
6、回家开展“我送妈妈一个吻”活动,唱一首感谢妈妈的歌曲,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11、中班节日活动《妈妈我永远爱您》母亲节教案
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幼儿园如何利用母亲节教育幼儿学会感恩,做一个感恩的人?欢迎查看以下由整理的中班母亲节教案《妈妈我永远爱您》
一、设计意图
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修养,一个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之心的人,必定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又到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今年是5月13日),借助这一节日我们在幼儿中间开展了“妈妈,我永远爱您”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活动。为了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妈妈。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孩子们用歌声和鲜花传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家园共同教育,创设感恩氛围,实施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激发幼儿热爱母亲的情感,抒发幼儿对妈妈的浓浓爱意,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感情。
二、活动目标
1、让了解“母亲节”,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更加爱自己的母亲。
2、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感激身边的亲人。
3、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知道爱自己的妈妈,懂得回报。并能为妈妈做一件事或送一件小礼物。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通过提问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开场白:
教师手拿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响起,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花?(康乃馨)
你们知道这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
2、母亲节是谁的节日?这朵花就是要送给妈妈的花。
3、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对妈妈的爱?
4、如果我们想在妈妈进门的时候,给妈妈递上拖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关键步骤
1、由老师示范正确的方法,邀请一位幼儿或教师一起做示范。
老师可向示范者提示表演的步骤:妈妈开门进来,双方互相注视对方微笑、问好: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
小朋友从鞋柜取出拖鞋,放到地上(鞋跟的方向朝向妈妈):您辛苦了,我帮您拿拖鞋。
2、幼儿学习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幼儿讨论
1、平时你都帮妈妈做些什么?
2、在什么时候做的?
3、你还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4、除了帮妈妈做事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
(送一个自己做的小礼物、给妈妈表演个节目等)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结合主题“妈妈,我永远爱您”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想要妈妈的木木鸭》、社会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她》、艺术活动《感恩的心》等。
2、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围绕感恩话题进行“妈妈,我永远爱您”的主题谈话。
3、这段时间在班级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积极营造感恩氛围。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结合教学活动《给妈妈的心愿卡》,幼儿绘制简单的心愿卡送给妈妈。
6、回家开展“我送妈妈一个吻”活动,唱一首感谢妈妈的歌曲,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12、中班三八妇女节教案《我帮妈妈来捶背》含反思
活动内容:我帮妈妈来捶背
活动目的: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妈妈的爱。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过程:
教师在幼儿园叮嘱幼儿回家通过为妈妈洗脚、捶背、按摩等的方式献上一份爱心,让妈妈意识到自己的宝贝长大了。妈妈可以通过纸条的形式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反馈给班内的老师。
教学反思:
所以,在庆祝妇女节之际,我们需要反思:大到社会,小到家庭,我们有没有建立起一种基于人道与理性的男女关系?今天,恐怕再难听到有人想孔子那样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恐怕也很少有人再像辜鸿铭那样,用一些经不起逻辑推敲的理由,振振有辞地为男尊女卑进行辩护。有些人把女生称为“女王”,这种表面上的高度尊重其实是“男尊女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况且,在欧洲君主立宪制国家,尽管仍有女王在位,但是,她们早已不是古代政治中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生杀予夺的女王,而是形式上至尊,实质上与国民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象征性君主。在强调女性尊严和权利的同时,我希望补充一点: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的尊严和权利;无论是男尊女卑,还是女尊男卑,都是不正常的关系定位,都不是出于健全理智,都不符合人道。
13、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妈妈爱我我爱妈妈》含反思
活动思路
延续三八节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设计了次节课。
活动目标
1、能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让幼儿懂得爱护妈妈。
活动准备
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
2、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3、邀请家长1—2名。
活动过程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1)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与现在进行对比
(2)听妈妈谈一谈怀孕时的感受,“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知道妈妈怀孕时的不便与辛苦。
2、幼儿看录象,妈妈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我们出生后,他又细心的照顾我们,因为妈妈爱我们。
3、谈论如何关心爱护妈妈。
(1)孩子们我们的妈妈那么的爱我们,那么的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幼儿互相交流
(2)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妈妈的。
(3)自由谈谈妈妈和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关心。
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她爱她,帮助妈妈,听妈妈的话。
活动反思
本节课邀请家长讲述自己怀孕以及哺育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们听的非常认真,同时更增加了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不足之处是以后对家长参与的讲话内容要进行商讨、研究,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14、中班教案《母亲节》含反思
活动程序:
1、幼儿倒杯水给妈妈喝,给妈妈捶捶背,敲敲腿,对妈妈说一句暖心的话。
2、诗朗诵:《游子吟》
3、歌表演《好妈妈》
4、诗歌祝福:妈妈节日快乐!
5、送礼物《美丽的帽子》
活动延伸: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倡议妈妈将孩子做的事情发表论坛共分享。
附祝福诗歌:
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祝妈妈节日快乐!
活动效果及反思:
当晚的活动效果非常好,妈妈们都很感动,特别是孩子们在配乐朗诵环节,有的家长都流泪了。在收到孩子们的亲手制作的精美礼物时家长的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果我们在孩子制作的帽子上再钉两条带子能系在家长的头上整个活动中都不掉下来就更好了。活动的延伸——我为妈妈做一件事,很多家长都积极响应,特别是XX和XX的妈妈当晚就把自已的感动和孩子的懂事分享到论坛,然后陆续很多家长都参与了进来。我们也把家长写的这些,与孩子们分享,让他们也感受到妈妈的爱与幸福。
15、中班教案《我爱妈妈》含反思
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妈妈的辛苦,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准备:
1、PPT《妈妈的爱》
2、歌曲磁带《烛光里的妈妈》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妈妈的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ppt)
提问:1、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
2、你听了以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3、诗歌里哪件事情、哪些话让你很感动?
师: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其实,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爱你吗?
二、中间部分
1、谁先来介绍一下妈妈的样子。
2、说一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师:妈妈真是太爱孩子了,妈妈虽然没有说太多“我爱你”,但是妈妈的爱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需要爱,妈妈也需要爱。
3、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4、妈妈的爱象什么?
三、结束部分
师: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崇高的,也是甜蜜的,温馨的,我们也要象妈妈爱我们那样去爱妈妈,让我们把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来:妈妈,我爱你!(音乐起---《烛光里的妈妈》)
反思:
这节课的效果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很大关系。中班初期上过,孩子们可以说的内容很少,表达不出来,别人说啥他说啥,干巴巴的,讲述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中班后期再上时,孩子们生活经验丰富了,语言能力提高了,教师设计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紧扣,幼儿能围绕提问进行回忆、讲述,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内容,有的女孩讲到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让人感到很幸福很感动,课的开始与结束部分都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这节课不仅仅是一节语言课,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活动中融入了情感的教育,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我感觉到一节成功的讲述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词汇句子的丰富有很大关系的。
16、中班社会教案反思《欢欢喜喜母亲节》
活动目标:
1.准备并参加母亲节庆祝活动,感受温馨的节日氛围。
2.为妈妈送上充满浓浓爱意的"亲亲妈妈爱心盒",加深母子亲情。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亲亲妈妈爱心盒"。
2、制作并张贴大海报;制作邀请函邀请妈妈参与活动,讲清时间和地点。
3、布置活动场地:
(1)制作背景画面--欢欢喜喜母亲节。
(2)座位安排:内圈为小椅子,外圈为大椅子,母子一一对应入座。
(3)准备茶水、点心、纸巾、幕布、手印画材料等。
4、人员分工:迎宾员、招待员、主持人。迎宾员佩戴绶带,招待员戴工作帽,主持人简单化妆。
5、音响设备,抒情音乐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迎接妈妈。
由迎宾员引领妈妈们入座。主持人: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们有妈妈的爱。我们天天享受着妈妈辛勤的付出,在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现在,我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好好地为我们的妈妈服务吧。
(请幼儿端上准备好的饮料、点心让妈妈们品尝,并与妈妈们自由交谈。
2、演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主持人: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妈妈们的节目,让我们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妈妈。请听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集体唱。
3、亲子游戏。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做几个游戏。请老师来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一:宝宝的呼唤师:请所有的妈妈上来,背对着犬家。老师任意摸一位小宝宝的头,这个小宝宝就叫两声"妈妈".如果妈妈听出来是自己宝宝的叫声.就请举起手来。
游戏二:妈妈的手师:刚才妈妈听了宝宝的声音.都能猜出谁是自己的宝宝。现在,请宝宝来找找自己妈蚂的手。<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妈妈站在幕布后,将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来仔细观察,找一找哪双手是自己妈妈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后,主持人会将幕布拉开.小朋友看看是否找对了。(游戏分批进行。 4、亲子制作:大手牵小手。
妈妈和孩子先后在纸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叠,然后沿轮廓剪下手印,制成"大手牵小手",写上"某某和妈妈"。
5、给妈妈献爱心。
主持人:为了迎接母亲节的到来,我们小朋友一直在想办法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礼物,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亲亲妈妈爱心盒"。现在请大家将礼物送给妈妈吧。
(音乐响起,孩子们给妈妈送上"亲亲妈妈爱心盒",并与妈妈相拥着观看盒中的礼物,享受爱的快乐。)
6.集体朗诵。全班幼儿一起朗诵创编的儿歌《妈妈,我爱你》(在静静的夜晚,我依偎在你身旁。/亲爱的妈妈,你叫我快快长大。/你说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好。/我说:来了,来了,我是你的小宝贝。/妈妈的怀里最温暖./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全给了我,/让我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
延伸活动:
1、全体妈妈和全体幼儿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妈蚂合影。
活动反思: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爱纯洁而无私的沐浴下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骄纵,造成了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爱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更谈不上关心母亲,感恩母亲了,这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小朋友的妈妈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联欢,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劳,体会妈妈的爱,进而从感恩母亲开始,懂得知恩图报,成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
17、中班主题教案《我爱爸爸妈妈》反思
教育意图: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亲子的甜蜜和默契。
2、尝试用符号记录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并大胆讲述记录内容。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6、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7、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一组亲子的照片,视频转换仪,记录卡,笔等。
活动过程:
一、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1、听录音引出爸爸妈妈。(内容见反面)
2、欣赏照片。照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二、我的爸爸妈妈。
1、教师记录自己的爸爸,主要内容是身高、属相、工作以及一起玩时最开心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讨论记录妈妈的符号并加以记录。
谁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长得高吗? 爸爸(妈妈)的属相是什么? 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 爸爸(妈妈)最喜欢的人是谁?
3、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画下来的爸爸和妈妈。
4、个别幼儿根据记录卡有顺序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三、我爱爸爸妈妈。
1、 大胆地将自己的甜蜜与他人分享。
2、 倾听录音,体验温馨的亲子情感。
附: 我的爸爸妈妈是一棵棵高高的大树
我总是象小动物一样趴在他们的身上
我的爸爸是只老虎 我的妈妈是只老鼠
嘿嘿 别怕别怕 这是他们的属相
我的爸爸是篮球教练 还是个灌篮高手呢
我的妈妈是警察 专门抓小偷
……
要说我爸爸喜欢谁 当然是我和妈妈喽
我爱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也爱我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使孩子懂得了“爱”的含义。本活动以幼儿为主题这一准则表现的最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引导幼儿自己去感知、体验,同时,给孩子自由活动,勇于发言,大胆想象的空间,教师主要运用多种途径来让幼儿感知父母的爱,教师巧妙地又把幼儿引导到:你对父母的爱,最后,给爸爸妈妈制**心卡。并用唱歌表演的方式来延伸对爸爸妈妈的爱。此活动设计环环相扣,语言精炼,紧紧围绕主题教学。
18、中班社会《我爱爸爸、妈妈》教案反思
教材版本:
《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第 2 版)
课前活动设计:
1.课前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和幼儿聊一聊爸爸妈妈,说一说和爸爸妈妈一起的开心事,谈一谈爸爸妈妈的工作、本领、爱好等,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2.请幼儿做小记者采访爸爸妈妈,初步了解父母的职业、本领和爱好等,并设计《我的好爸爸(妈妈)》调查问卷,请爸爸妈妈和幼儿用简单的绘画、符号进行表征记录。
3.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共同生活和游戏的照片,说一说亲子相处中的开心事。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的主要特点、爱好及工作内容,了解父母工作的忙碌与辛苦。
2.能大胆讲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能够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和敬意。
3.愿意了解、关心父母,体会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懂得感恩。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父母的主要特点、爱好及工作内容,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
活动难点:能大胆讲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能够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和敬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前期请幼儿做小记者采访爸爸妈妈,初步了解父母的职业、本领和爱好等。
2.物质准备:布置“爸爸、妈妈和我”摄影展(黑板上张贴幼儿和父母一起生活与游戏的照片),自制视频“爸爸妈妈的爱”“让爱住我家”,课件“我的爸爸妈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交互式液晶屏电视,轻音乐。
3.场地准备:幼儿围半圆就座。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爸爸妈妈的职业”,了解爸爸妈妈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内容。出示课件“爸爸妈妈的职业”,提问:谁能上来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你可以说一说爸爸妈妈的样子、介绍一下他们的工作。教师鼓励幼儿介绍爸爸妈妈的工作,及时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职业概念。
小结:爸爸、妈妈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庭努力,为社会贡献。他们都很棒!
2.参观“爸爸、妈妈和我”摄影展,大胆讲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1)幼儿互相讲述照片里的故事,与同伴分享亲子甜蜜时光。
引导语:今天阎老师布置了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的摄影展,请小朋友们把照片里的趣事和伙伴们分享一下吧。
(2)游览摄影展,重温与爸爸妈妈一起的美好回忆。
提问:你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强壮、勇敢的爸爸们,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温柔、细心的妈妈们让我们的生活很温馨、很舒服。
3.欣赏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妈妈》,了解爸爸妈妈的本领,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付出。
(1)分享故事《我的爸爸妈妈》,进一步感知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引导语:有一位叫布朗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有个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布朗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他的爸爸妈妈像什么一样?他们有什么本领?为什么说有时妈妈像狮子一样强悍?你觉得布朗爱他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严厉也是一种爱。故事里的爸爸妈妈本领强大,他们为布朗付出了很多很多。
(2)讨论交流“爸爸妈妈的本领”,表达对爸爸妈妈的喜欢。
提问: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本领?他们都为你做过哪些事情?想一想,和我们大家说一说。
小结:在生活中,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很多,有甜蜜的爱、有严厉的爱。
4.观看视频“爸爸妈妈的爱”,了解父母的忙碌与辛苦,学会感恩。
(1)播放视频“爸爸妈妈的爱”,感受默默付出的爱。
提问:孩子们,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学习感恩父母,学会感恩父母的方式。
提问:你会怎样爱爸爸妈妈?你能帮他们做哪些事?
小结:快乐的陪伴、贴心的照顾、分担家务劳动就是对爸爸妈妈深深的爱。
5.视频通话“说说心里话”,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1)视频连线,鼓励幼儿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表达爱的情感。
提问: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不想把你对爸爸妈妈的爱说给他们听呀?阎老师今天就拨打视频电话,让你们大声说出来,谁想试试?
(2)播放视频“让爱住我家”,升华幼儿爱爸爸妈妈的情感。教师以播放视频、演唱《让爱住我家》的方式自然结束活动。
结语:小朋友们,我们都被浓浓的爱包围着,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让我们给家人更多的关心与陪伴,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关爱,如倒一杯水、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送一个拥抱、做一次家务等。
2.在区角中布置“爸爸妈妈和我”摄影展,投放爸爸妈妈和幼儿生活、游戏的照片,请幼儿互相分享交流。
附故事:我的爸爸妈妈
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他们真的很棒!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我妈妈什么都会做,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房子一样高大。我妈妈向蝴蝶一样美丽,像猫咪一样温柔,又像狮子一样强悍。我爸爸敢跟大力士摔跤,在运动会比赛中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我妈妈是个好心的仙子,我难过时,总把我变得很开心。我爱他们,而且你知道吗?他们也爱我,永远爱我。
附视频解说词:爸爸妈妈的爱
亲爱的宝贝,你知道吗?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在爱你。我们会温柔地为你整理衣服、系鞋带,牵着你的小手送你去幼儿园,和你依依不舍地说再见。即使家务再多,爸爸妈妈也想为你讲故事、陪你做游戏。
亲爱的宝贝,你可能不知道。爸爸妈妈会在你还没睡醒的时候,为你制作丰盛的早餐;会在忙碌的工作中默默牵挂着你;即使你进入了梦乡,爸爸妈妈也会守护在你身旁。就算到了深夜,爸爸妈妈依然在努力工作,因为我们想给你更好的生活,更多的爱。
由情入理,因理动情
——中班社会《我爱爸爸、妈妈》课后反思:
社会性养成具有随机性、生活性、长期性的特点,随着中班幼儿社会性的不断发展,他们逐渐对周围的人和事形成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爸爸妈妈是幼儿生活中最亲近的人,也正是这份依赖以及幼儿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幼儿常常不顾爸爸妈妈的忙碌提出各种任性的要求,让幼儿难以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严厉的爱,让幼儿无法看到爸爸妈妈默默的付出。基于对班级幼儿这样的观察与了解,我展开了对这节活动的研究,更多依托于家长和幼儿共同的生活经验来展开,通过情境再现——绘本感染——移情训练——互动体验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引导幼儿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表达爱。
一、情景再现,感受美好
社会领域的活动注重情绪情感的体验,活动开始,我就创设了“爸爸妈妈和我”摄影展,张贴了每位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游戏、生活的片段,有的是一张开心的自拍,有的是在爸爸胳膊上“打提溜”,有的是妈妈贴心的照顾……这个环节我就让孩子们来说,在讲述的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初步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二、绘本感染,澄清价值
渗透性、伴随性是社会领域学习的基本特征,情感丰富的艺术作品贴合领域特征,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习者。为了使艺术作品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我精心的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有启迪性的作品,力求代入幼儿的情感。我将绘本《我爸爸》《我妈妈》进行整合,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的片段,再现了爸爸妈妈各自的本领。为了使其更好的从中领悟到道理,我给予适时的讲解启发,“妈妈为什么有时像狮子一样强悍?”“你的爸爸妈妈因为什么事情发脾气?”在层层推进的交流中让幼儿理解爸爸妈妈发脾气背后的爱,再来小结提升:“原来严厉也是一种爱。”
三、移情训练,互通情感
克服自我中心思维,学会“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的感受是幼儿形成良好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父母默默付出的爱常常是最多的,又是最容易被幼儿忽视的,因此,我采集了许多幼儿平常看不见的镜头,如爸爸妈妈忙碌工作的身影、清晨天未亮的早餐、深夜继续进行的工作……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孩子看完后说“我不想爸爸妈妈上班了”“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休息会吧,我来洗盘子”,这大概就是被感动的心声。
四、互动体验,内化行为
“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像本次活动这样的情感态度类的学习。态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脱离其他内容而单独存在的,它是伴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通过前两个环节的交流、碰撞,“互动体验”策略就是创设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情境,将幼儿从活动拉到现实,将前面学习、感悟到的经验内化为行为。在这里,我选择了视频通话的方式,鼓励幼儿大声说出对爸爸妈妈的爱,同时,也让他们再次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妈妈,我来帮你干家务”“妈妈,我也能照顾弟弟”“妈妈,我爱你”简单的几句话,我却看到了孩子们在这一节活动中的收获,他们懂得了感恩,是真真实实地在付出爱。因为这次契机,我也能够认真审视自己的教态以及对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我发现自己及时回应幼儿的语言还应该进一步提升价值性,在站姿和教态方面也应当不断揣摩与练习,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卢赫所言,个人的情绪经验,越是多样化,就越容易体会了解想象别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会有密切的情感交流。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抓住一切社会教育的契机,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技能,并增进亲子的相关知识,激发亲子的社会情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只有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进行现实生活的亲子社会教育,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
19、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我爱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亲情的温暖。
3、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大型楼房(门上标有1—10的数字)、不同表情的妈妈、魔法书2本;
2、幼儿操作纸、2—8数字卡人手一套、水果图片、裙子(上有不同数量装饰物)若干、魔袋3只(每袋内装妈妈日用品如口红、镜子等5样实物);
3、录音机、磁带《只要妈妈露笑脸》、幼儿自带妈妈生活照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赏照片。
今天我们都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妈妈的照片,谁来说说你的妈妈有些什么本领?(幼儿讲述)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妈妈平时是怎么爱我们的?(幼儿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妈妈平时除了上班外,还要帮我们小朋友做许多事情,如果我们生病了妈妈还要照顾我们,妈妈多爱我们呀。
想一想我们能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呢?(幼儿互相交流)
二、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今天很多妈妈要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出示房子,引导幼儿知道门上的数字就是房间的门牌号码。)妈妈们躲在几号房间里呢,魔法书可以告诉我们。
1、绿色魔法书(6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呢?(6)请出6号房间的大肚子妈妈,师送6种水果,从左至右,幼儿集体点数。
2、红色魔法书(8只小鸭)用数字几来表示呢?(8)请出8号房间的漂亮妈妈,她说想买一条花裙子,8是她的幸运数字,请小朋友帮她挑选一条最合适的(小组操作,集体点数)。
三、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还有的妈妈躲在几号房间呢?魔袋里的小秘密可以告诉我们,请你们来摸一摸,数一数。(分发魔袋,小组感知)请出5号房间的伤心妈妈,妈妈掉了几样东西,也在魔袋里,请我们帮她找一找(幼儿操作)妈妈掉了几样东西呢,我们一起摸一样,数一样。(5样)
四、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还有一位妈妈躲在几号房间呢,请小铃来告诉我们吧。(师击7下小铃)请幼儿按铃数举起相应的数字卡7,请出7号房间的生气妈妈,猜猜妈妈为什么生气了,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幼儿交流)我们送爱心给她,送的时候,先找一下妈妈身上的小秘密,每个妈妈身上的小秘密都不一样,想想送几颗爱心她才开心呢?
幼儿集体操作练习。
五、体验快乐。
歌表演《只要妈妈露笑脸》。
反思: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枯燥的,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听指令玩夹子游戏,为图形宝宝夹夹子,看点卡看数字听声音夹夹子等,从而使幼儿通过多角度掌握数学知识。这节课上下来,我觉得离我的预想目标还有距离,活动中有多处细节地方未注意到,孩子有质疑的地方,我没有让孩子主动去探索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而是直接代孩子说出来,孩子的主动学习被老师替代了。另外,活动中我让孩子说的机会体现不多,有的只是叫了2-3个小朋友说说,就草草了事,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示。
20、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妈妈我爱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绘本故事感受妈妈的爱并且表达出来。
2、了解妈妈的辛苦,能够用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妈妈。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PPT绘本故事《我妈妈》
2、视频
3、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母爱的伟大、我们对妈妈的爱)
二、听绘本故事,说说我们的妈妈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
(小朋友们要竖起耳朵来听,等故事听完了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1、故事里的小朋友说他的妈妈是什么呢?老师先来说,故事里面说他的妈妈是个大厨师……是个神奇的画家……是个大力士……还有什么呢,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2、现在让我们再回顾一遍故事,看看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对……(真棒,小朋友们给自己鼓鼓掌)
3、听完了故事,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妈妈。
4、最后我们要跟我们的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呢?(我爱她,永远爱她)
三、看视频,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
1、小朋友们说一说两个视频分别讲的什么内容。
视频一:小朋友的妈妈给他送牛奶
视频二:妈妈给奶奶洗脚,小朋友给妈妈洗脚,还给她讲小鸭子的故事
2、教师:"视频里的小朋友爱他的妈妈,所以给她妈妈洗脚,那我们也爱我们的妈妈,我可以为我们的妈妈做些什么呢?"…… 比如妈妈下班回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听歌做动作
结束语:今天我们从绘本故事还有视频里都知道了妈妈对我们的爱,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很爱自己的妈妈呀?可是我们有些小朋友的妈妈都不知道呢,所以我们也要大声说出我们对她们的爱。今天回到家看到妈妈,我们要对妈妈说什么呢?让我们大声说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开展的庆祝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体会到妈妈工作很辛苦,要从内心去体谅妈妈,理解妈妈的付出,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是让孩子体会爱、接受爱,让孩子更多的去爱他人,从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主动性。我们感受到德育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让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懂得回报.....让感恩教育多溶于生活学习中!让家长渐渐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1、中班社会教案《妈妈我永远爱您》含反思
设计意图
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修养,一个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之心的人,必定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又到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今年是5月13日),借助这一节日我们在幼儿中间开展了“妈妈,我永远爱您”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活动。为了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妈妈。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孩子们用歌声和鲜花传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家园共同教育,创设感恩氛围,实施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激发幼儿热爱母亲的情感,抒发幼儿对妈妈的浓浓爱意,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感情。
活动目标
1、让了解“母亲节”,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更加爱自己的母亲。
2、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感激身边的亲人。
3、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知道爱自己的妈妈,懂得回报,并能为妈妈做一件事或送一件小礼物。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通过提问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开场白:
教师手拿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响起,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花?(康乃馨)
你们知道这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
2、母亲节是谁的节日?!.快思.教案网!这朵花就是要送给妈妈的花。
3、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对妈妈的爱?
4、如果我们想在妈妈进门的时候,给妈妈递上拖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关键步骤
1、由老师示范正确的方法,邀请一位幼儿或教师一起做示范。
老师可向示范者提示表演的步骤:妈妈开门进来,双方互相注视对方微笑、问好: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
小朋友从鞋柜取出拖鞋,放到地上(鞋跟的方向朝向妈妈):您辛苦了,我帮您拿拖鞋。
2、幼儿学习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幼儿讨论
1、平时你都帮妈妈做些什么?
2、在什么时候做的?
3、你还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4、除了帮妈妈做事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
(送一个自己做的小礼物、给妈妈表演个节目等)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结合主题“妈妈,我永远爱您”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想要妈妈的木木鸭》、社会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她》、艺术活动《感恩的心》等。
2、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围绕感恩话题进行“妈妈,我永远爱您”的主题谈话。
3、这段时间在班级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积极营造感恩氛围。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结合教学活动《给妈妈的心愿卡》,幼儿绘制简单的心愿卡送给妈妈。
6、回家开展“我送妈妈一个吻”活动,唱一首感谢妈妈的歌曲,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反思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爱纯洁而无私的沐浴下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骄纵,造成了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爱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更谈不上关心母亲,感恩母亲了,这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小朋友的妈妈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联欢,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劳,体会妈妈的爱,进而从感恩母亲开始,懂得知恩图报,成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
22、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妈妈孕育我—母亲节》活动反思
设计意图:
外出散步时,孩子们发现了一位怀孕的阿姨,许多幼儿对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的、如何长大的非常感兴趣,因此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重点放在幼儿收集妈妈十月怀胎的资料,(包括图片、照片、文字资料)和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上,让幼儿了解胎儿的生长过程。本次活动以幼儿主动参与为主,自己收集、寻找获得信息,(家长协助幼儿上网、去书店、咨询医生等,让幼儿获得知识),在收集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通过集体活动,详细了解胎儿在母体中是如何长大的。让幼儿尝试获得知识的各种途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途径获得知识。
2、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知道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
3、教育幼儿尊敬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6、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7、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收集大量的关于母亲十月怀胎的资料,可由家长协助幼儿上网、去书店、咨询医生等方法获得信息。
2、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真实的影像资料、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影像资料、胶水、泡沫板
3、一位怀孕的母亲
活动过程:
一、主题讨论
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问题: (1)、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会有什么反应?
(2)、你在妈妈肚子里,饿了怎么办?
(3)、你在妈妈肚子里,怎样活动和长大的?
(4)、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1、请一位怀孕的母亲
让幼儿有个直观的了解,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自己没出生前也是在妈妈肚子里渐渐长大直至出生的,激发幼儿想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愿望。
2、影像资料
通过影像资料,让幼儿看到自己在母亲肚子里的真实影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渐渐长大的。
3、卡通形象
进一步加深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初步体会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布置主题墙:妈妈孕育我
1、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妈妈的观察,夸夸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最能干”。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幼儿自己动手把收集的资料贴在主题墙上,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延伸:
回家后做几件爱妈妈的事情,第二天开展主题讨论:你是如何爱妈妈的。
活动反思:
小朋友们,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希望大家学会感谢妈妈、关爱妈妈,体会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23、母亲节亲子活动教案《打扮我的好妈妈》含反思
活动名称:打扮我的好妈妈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2、通过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打扮妈妈的饰品及化妆品、音乐三首。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2、和妈妈一起进行歌表演:爱我你就抱抱我
3、宝贝将带来的饰品打扮自己的好妈妈。
4、随音乐和妈妈一起走模特步。
5、活动结束。
为了“弘扬母爱,感恩母亲”,我们特在今天早上开展了母亲节的亲子活动。
此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1、亲子舞蹈:《爱我你就抱抱我》
2、打扮我的好妈妈
3、区角游戏展示
很感谢每位妈妈的参与与支持,此次活动,不仅让幼儿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更促进了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沟通。让幼儿深刻理解到在成长的道路上,妈妈对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无私的付出。更让孩子学会了大声的说出对妈妈的爱,学会关怀,体贴妈妈,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反思:
让孩子了解从妈妈怀孕到你出生,是怎么一点一点把你养大,以及妈妈的工作、爱好和艰辛。让孩子回家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来感恩妈妈。
24、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妈妈孕育我―母亲节》含反思
设计意图:
外出散步时,孩子们发现了一位怀孕的阿姨,许多幼儿对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的、如何长大的非常感兴趣,因此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重点放在幼儿收集妈妈十月怀胎的资料,(包括图片、照片、文字资料)和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上,让幼儿了解胎儿的生长过程。本次活动以幼儿主动参与为主,自己收集、寻找获得信息,(家长协助幼儿上网、去书店、咨询医生等,让幼儿获得知识),在收集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通过集体活动,详细了解胎儿在母体中是如何长大的。让幼儿尝试获得知识的各种途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途径获得知识。
2、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知道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收集大量的关于母亲十月怀胎的资料,可由家长协助幼儿上网、去书店、咨询医生等方法获得信息。
2、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真实的影像资料、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影像资料、胶水、泡沫板
3、一位怀孕的母亲
活动过程:
一、主题讨论
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问题: (1)、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会有什么反应?
(2)、你在妈妈肚子里,饿了怎么办?
(3)、你在妈妈肚子里,怎样活动和长大的?
(4)、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1、请一位怀孕的母亲
让幼儿有个直观的了解,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自己没出生前也是在妈妈肚子里渐渐长大直至出生的,激发幼儿想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愿望。
2、影像资料
通过影像资料,让幼儿看到自己在母亲肚子里的真实影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渐渐长大的。
3、卡通形象
进一步加深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初步体会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布置主题墙:妈妈孕育我
1、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妈妈的观察,夸夸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最能干”。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幼儿自己动手把收集的资料贴在主题墙上,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延伸:
回家后做几件爱妈妈的事情,第二天开展主题讨论:你是如何爱妈妈的。
活动反思:
小朋友们,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希望大家学会感谢妈妈、关爱妈妈,体会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25、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爱爸爸、妈妈》公开课教案反思
教材版本:
《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第 2 版)
课前活动设计:
1.课前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和幼儿聊一聊爸爸妈妈,说一说和爸爸妈妈一起的开心事,谈一谈爸爸妈妈的工作、本领、爱好等,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2.请幼儿做小记者采访爸爸妈妈,初步了解父母的职业、本领和爱好等,并设计《我的好爸爸(妈妈)》调查问卷,请爸爸妈妈和幼儿用简单的绘画、符号进行表征记录。
3.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共同生活和游戏的照片,说一说亲子相处中的开心事。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的主要特点、爱好及工作内容,了解父母工作的忙碌与辛苦。
2.能大胆讲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能够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和敬意。
3.愿意了解、关心父母,体会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懂得感恩。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父母的主要特点、爱好及工作内容,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
活动难点:能大胆讲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能够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和敬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前期请幼儿做小记者采访爸爸妈妈,初步了解父母的职业、本领和爱好等。
2.物质准备:布置“爸爸、妈妈和我”摄影展(黑板上张贴幼儿和父母一起生活与游戏的照片),自制视频“爸爸妈妈的爱”“让爱住我家”,课件“我的爸爸妈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交互式液晶屏电视,轻音乐。
3.场地准备:幼儿围半圆就座。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爸爸妈妈的职业”,了解爸爸妈妈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内容。
出示课件“爸爸妈妈的职业”,提问:谁能上来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你可以说一说爸爸妈妈的样子、介绍一下他们的工作。
教师鼓励幼儿介绍爸爸妈妈的工作,及时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职业概念。
小结:爸爸、妈妈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庭努力,为社会贡献。他们都很棒!
2.参观“爸爸、妈妈和我”摄影展,大胆讲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1)幼儿互相讲述照片里的故事,与同伴分享亲子甜蜜时光。
引导语:今天阎老师布置了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的摄影展,请小朋友们把照片里的趣事和伙伴们分享一下吧。
(2)游览摄影展,重温与爸爸妈妈一起的美好回忆。
提问:你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强壮、勇敢的爸爸们,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温柔、细心的妈妈们让我们的生活很温馨、很舒服。
3.欣赏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妈妈》,了解爸爸妈妈的本领,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付出。
(1)分享故事《我的爸爸妈妈》,进一步感知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引导语:有一位叫布朗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有个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布朗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他的爸爸妈妈像什么一样?他们有什么本领?为什么说有时妈妈像狮子一样强悍?你觉得布朗爱他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严厉也是一种爱。故事里的爸爸妈妈本领强大,他们为布朗付出了很多很多。
(2)讨论交流“爸爸妈妈的本领”,表达对爸爸妈妈的喜欢。
提问: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本领?他们都为你做过哪些事情?想一想,和我们大家说一说。
小结:在生活中,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很多,有甜蜜的爱、有严厉的爱。
4.观看视频“爸爸妈妈的爱”,了解父母的忙碌与辛苦,学会感恩。
(1)播放视频“爸爸妈妈的爱”,感受默默付出的爱
提问:孩子们,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学习感恩父母,学会感恩父母的方式。
提问:你会怎样爱爸爸妈妈?你能帮他们做哪些事?
小结:快乐的陪伴、贴心的照顾、分担家务劳动就是对爸爸妈妈深深的爱。
5.视频通话“说说心里话”,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1)视频连线,鼓励幼儿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表达爱的情感。
提问: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不想把你对爸爸妈妈的爱说给他们听呀?阎老师今天就拨打视频电话,让你们大声说出来,谁想试试?
(2)播放视频“让爱住我家”,升华幼儿爱爸爸妈妈的情感。教师以播放视频、演唱《让爱住我家》的方式自然结束活动。
结语:小朋友们,我们都被浓浓的爱包围着,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让我们给家人更多的关心与陪伴,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关爱,如倒一杯水、
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送一个拥抱、做一次家务等。
2.在区角中布置“爸爸妈妈和我”摄影展,投放爸爸妈妈和幼儿生活、游戏的照片,请幼儿互相分享交流。
附故事:
我的爸爸妈妈
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他们真的很棒!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我妈妈什么都会做,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我爸
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房子一样高大。我妈妈向蝴蝶一样美丽,像猫咪一样温柔,又像狮子一样强悍。我爸爸敢跟大力士摔跤,在运动会比赛中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我妈妈是个好心的仙子,我难过时,总把我变得很开心。我爱他们,而且你知道吗?他们也爱我,永远爱我。
附视频解说词:
爸爸妈妈的爱
亲爱的宝贝,你知道吗?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在爱你。我们会温柔地为你整理衣服、系鞋带,牵着你的小手送你去幼儿园,和你依依不舍地说再见。即使家务再多,爸爸妈妈也想为你讲故事、陪你做游戏。
亲爱的宝贝,你可能不知道。爸爸妈妈会在你还没睡醒的时候,为你制作丰盛的早餐;会在忙碌的工作中默默牵挂着你;即使你进入了梦乡,爸爸妈妈也会守护在你身旁。就算到了深夜,爸爸妈妈依然在努力工作,因为我们想给你更好的生活,更多的爱。
26、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关心尊重他人”中的教育建议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鼓励幼儿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4-5岁幼儿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劳动,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能体验父母和亲人对自己的爱,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热爱”。
而近段时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严重,人人居家隔离、做好防护,幼儿和爸爸妈妈有较长的时间呆在家里,幼儿能够亲眼看、亲身感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每天在陪伴自己学习之余,还要花很长时间做家务的辛劳,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通过同伴间的视频分享(同伴榜样)、幼儿的亲身实践,感受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主动关心感谢爸爸妈妈,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健全幼儿的身心发展。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家务活有哪些,愿意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2.通过观看视频、同伴分享,学习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劳动内容。
3.愿意制定一周劳动计划表,在快乐劳动中体验家人做家务的辛苦,主动关心感谢爸爸妈妈。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满桌好吃的饭菜、温馨整洁的家庭环境、整理干净漂亮的衣物、整齐的书房等幼儿家庭照片、三名幼儿做家务范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温馨、整洁的家庭照片若干,谈话导入活动。
师:这是谁的家?家里怎么样?(干净、漂亮。)
师:这么漂亮的家庭环境,都是谁打扫的呢?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回来还要做哪些家务活呢?(做饭、整理书柜、鞋架、叠衣服等等,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图片)
师:那爸爸妈妈完成这些家务活需要多长时间?做家务活时又是什么感觉呢?
二、播放个别幼儿帮助家人做家务的视频,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爸爸妈妈做家务的辛苦;学习制定一周劳动计划表,尝试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劳动内容。
1.分享个别幼儿做家务的视频,同伴学习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劳动内容。
师:今天就有几位小朋友带来了他们做家务的视频分享,我们看看她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
师:首先请XXX来分享。(幼儿个别分享。)
师:XXX在家帮助爸爸妈妈洗碗,请问XXX是怎么介绍她洗碗的?(幼儿自由回答,集体学说句式)
师:还有两位小朋友也带来了他们叠衣服、扫地的视频,我们看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吧!
(通过再次观看视频,巩固练习用“先XXX,再XXX,最后XXX”的句式介绍做家务。)
2.集体讨论做家务的时长及感受。
师:刚才视频里每个小朋友在做家务时妈妈都帮忙计时了,请问你们用了多长时间,做完家务活是什么感受。
(幼儿自由分享感受。)
师小结:是的,做好满桌的饭菜、每个房间打扫干净,每个家人的衣服洗晒叠好,书柜鞋架整理整齐,都要花费爸爸妈妈很多的时间,都需要做很多的准备,为了让咱们生活在干净漂亮的环境里,爸爸妈妈经常累得腰酸背痛,话都不愿多说。我们现在长大了,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
3.学习制定劳动计划表,帮助爸爸妈妈共同分担家务活,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师: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XXX制定的一周劳动计划表,引导幼儿讨论。)
师:这是XXX自己制定的一周劳动计划表,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点点家务活,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我们也学会更多的生活本领,真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呢!我们向她学习,一起来制定劳动计划表吧。
(幼儿分组制定自己的劳动计划表,选一名代表向其他组的同伴介绍。)
三、爱的表达。
师:刚才我们看到XXX不但帮助家人做了自己能做的家务活,还拥抱亲吻了爸爸妈妈,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真是一个懂得关心爸爸妈妈,愿意表达爱的小朋友呢!希望我们所有小朋友在做完家务活后都能拥抱、感谢爸爸妈妈,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谢谢您,您辛苦啦!”一起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吧!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幼儿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们往往是怕麻烦和害怕家长的不理解,极少展开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明白作为幼儿教师,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传授给他们生活的本领及增强动手的能力。
27、中班美术母亲节教案《我妈妈》
活动目标
(1)熟悉妈妈的特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妈妈的特别之处。
(3)激发对妈妈的爱,体验画画的乐趣。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妈妈的特别之处。
材料准备: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班级博客上幼儿妈妈的照片。
重点:熟悉妈妈的特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妈妈的特别。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妈妈的特别之处。
(1)师:你的妈妈最喜欢什么?(炒菜、滑冰、游泳等)
(2)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妈妈做事情的照片。
重点:理解每一个妈妈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2.幼儿画《我妈妈》,教师指导
重点:先想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画出妈妈的特别之处。
3.分享与交流
师:请介绍你的妈妈有什么不—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将幼儿画的《我妈妈》放在班级博客上。
28、中班妇女节教案《妈妈的节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小乌鸦爱妈妈》等2、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鲜花,小奖品3、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出活动主题1、谈话活动师:"今天我们幼儿园里来了这么多的妈妈,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呀?"幼儿答。
师:"对,三八妇女节到了,今天是全世界妈妈,还有阿姨,奶奶的节日,今天我欢聚在一起,来庆祝妈妈的节日,你们开心吗?"2、歌唱活动师:"我们一起拍手来欢迎我们的妈妈(幼儿园拍手)"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吧,名字叫"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幼儿集体唱) "二、进行部分1、请幼儿起来介绍自己的妈妈名字及工作师:"小朋友,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在哪里工作呢?(个别幼儿介绍)2、猜猜妈妈喜欢吃的水果"你爱自己的妈妈吗?那你知道你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小朋友先想一下,不要说出来,我请妈妈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写在纸上,再请小朋友来说一说,看看有没有猜对。"猜对发奖品。
3、游戏:抢椅子、亲子合作抛接纸团比赛,夹黄豆比赛,剥桂圆给妈妈吃比赛三、结束部分:鲜花献给好妈妈幼儿每人手捧红色康乃馨献给妈妈.要求幼儿大方地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活动小结:
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谢谢妈妈:"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你!妈妈您真好!"教师请幼儿和妈妈说说悄悄话,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五、延伸:
回家可以给辛苦一天的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教学反思:本周主题配合"三八"妇女节开展的活动。让幼儿较多地以妈妈为主题进行谈话,如:妈妈的姓名、职业、长相、发型、服饰、喜好,常和自己做些什么游戏,在谈话中,升华对妈妈的爱。
在《世上只有妈妈好》歌声氛围中,引导幼儿在被爱和关爱亲人两个方面去强化这种情感体验。在刚开始引题提问:妈妈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时,幼儿的回答声很响亮、热烈。我利用游戏,调动了气氛,然后又继续提问:如果妈妈累了怎么办?幼儿受到了游戏的启发,发言就非常积极热烈,也像在表决心似的:"妈妈累了,我会给妈妈敲敲背!""我要给妈妈倒水喝。""我给妈妈买好吃的东西!" "我……"浓厚的课堂气氛,让我暗暗欣慰,今天的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并让幼儿充分体验了爱和被爱的幸福感。
从这节课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关注妈妈的喜好,还学会了关心自己的妈妈。同时我也感受到在课堂中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需要我们积累好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吸收新的教学知识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啊!
29、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班里的刘彩萍从家里带来了粽子,其他孩子围着她转,只听见她说:“这是我妈妈自己包的粽子,不是买的,很好吃的。另一个说:“要蘸白糖才好吃”、“蜜糖也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民俗民风。
2. 自制自玩龙舟,
活动准备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
讲讲来历 包粽子、看图片 采艾草 制作 玩划 学读《过端午》 ( 延伸)------- ─→ ------------- ─→? ─→? ─→? 画画故事儿歌 生 活 龙舟 龙舟 赛龙舟
A、师读儿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师读: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
B、包粽子、看图片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糯米,线)。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4)吃粽子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白糖,这样吃起来更香。
C、采艾草、用途
(1)师出示艾草,让小朋友们观看。在我们农村地区,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
(2)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插在门上。
D、制作龙舟
(1)让幼儿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舟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F、延伸通过学念《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最后,请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过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教学反思
1.本课是一节社会课,我把这一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引导幼儿通过学习以多种表现形式创造端午节气氛。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也有一定的条理,首先我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幼儿的儿歌作为课题切入点,一开始就给幼儿创造美好的情境。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以多种形式表现端午节来开阔幼儿眼界,增加幼儿的学习热情,比如,包粽子,做龙舟,划龙舟等。
2.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感受“做龙舟”的环节中,由于一些需要活动内容设计不全面,幼儿感受的过程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示范不够;另外,幼儿视觉感受的第一资料.图片的制作上也有一些缺点。这首儿歌简洁押韵,琅琅上口,深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津津乐道的是吃粽子,赛龙舟,以及门上插起来的艾草。但是对端午节的来历,对屈原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感兴趣。意识到孩子们的不足,我要给幼儿讲述屈原爱国的故事,还要通过音像资料,图片,加深孩子们对屈原的认识。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多方位地去了解孩子的认知以及知识上的储备,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制作合理的教学计划,促建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