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文具店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2-21 11:22:05

大班科学文具店教案反思

1、大班科学文具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装有各种文具的小书包。

  2、笔、记录板

  3、标签纸、各种自制纸币若干

  4、售货员标志

  活动过程:

  1、介绍我的文具——幼儿分小组结伴,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文具。

  ——代表介绍。

  2、布置文具店——每组布置一个“文具店”,讨论:怎样分类摆放。

  ——幼儿分组布置,并贴上自制的价格标签。

  ——给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况。

  3、统计文具——幼儿作文具店统计员,统计并记录本店的文具数量。

  ——同伴相互交流、检查。

  4、游戏;小小文具店——选出一个售货员,顾客自由地到各个文具店用“十元钱”购买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归放到自己的小书包中。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2、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文具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装有各种文具的小书包。

  2、笔、记录板

  3、标签纸、各种自制纸币若干

  4、售货员标志

  活动过程:

  1、介绍我的文具——幼儿分小组结伴,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文具。

  ——代表介绍。

  2、布置文具店——每组布置一个“文具店”,讨论:怎样分类摆放。

  ——幼儿分组布置,并贴上自制的价格标签。

  ——给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况。

  3、统计文具——幼儿作文具店统计员,,!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统计并记录本店的文具数量。

  ——同伴相互交流、检查。

  4、游戏;小小文具店——选出一个售货员,顾客自由地到各个文具店用“十元钱”购买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归放到自己的小书包中。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3、大班教案《文具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学习分类、统计,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培养幼儿对文具店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的图片,文具实物,幼儿活动手册一第31页。

活动重难点:

  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过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们都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介绍自己知道的学习用品。

  师幼集体观察、认识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

  2、出示学习用品图片,讨论文具应该怎样分?

  3、根据文具类别,个别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将学习用品找出来,分类

  并圈出来 统计并记录学习用品的情况。

  4、教师示范在相应的空格里统计出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

  应区分汽车、牛奶、皮球、毛巾不属于学习用品之中。

  三、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互相交流、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4、大班主题教案《文具店》含反思

  活动意图: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即将进入小学。让幼儿开阔思路,通过分类、统计等手段培养幼儿的数学综合能力以及一种实践运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激发幼儿思考、分析、记录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服务能力等,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目标:

  1、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学习分类、统计,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的图片,文具实物,幼儿活动手册一第31页。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活动难点:

  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过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们都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介绍自己知道的学习用品。

  师幼集体观察、认识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2、出示学习用品图片,讨论文具应该怎样分?

  3、根据文具类别,个别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将学习用品找出来,分类

  并圈出来 统计并记录学习用品的情况。

  4、教师示范在相应的空格里统计出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

  应区分汽车、牛奶、皮球、毛巾不属于学习用品之中。

  三、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互相交流、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5、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店购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交流,懂得爱护人民币,感受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游戏,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及简单的付钱方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表格、幻灯片、文具实物等。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

  2、难点: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掌握简便的付钱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

  1.出示钱包,提问:“这是什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钱包,请你看看钱包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钱可以买什么?

  小结:钱可以买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我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字等。他们也有许多的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文字、数字也不同。(图案渗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观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峡。)

  二、创设坐公交车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带领幼儿坐公交车,并在公交站牌兑换人民币。

  小结:5元等于5个1元,10元等于10个1元或是2个5元,1个5元和5个一元合起来也是10元。

  三、创设“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1.出示海报,设计购物计划表。

  2.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

  3.提问:谁买的5元的文具?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小结:5元有两种付款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

  提问:谁买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小结:10元有四种付款方式,可以用1个10元、可以用2个5元,可以用10个1元、还可以用1个5元和5个1元来付钱。

  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钱方式。

  1.第二次限时抢购活动马上开始了,请看第二期海报(出示PPT)

  海报上有几元的文具,如果买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钱,请你拿出你的钱试一试。

  小结:买6元的商品有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一元的来付钱,或是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种付钱方法比较简便。(出示PPT)

  2.请在海报上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商品用最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讲解记录纸使用)

  小朋友让我们拿着自己的计划表去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吧!

【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多种付钱方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6、大班数学教案《去文具店购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

  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买文具的游戏,掌握简单的付钱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一个“文具店”,分别摆放各种文具及价格牌,价格均为1元、5元钱、10元。

  2、教师教学资源(认识人民币)。

  3、幼儿每人自备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

  4、每人一存折(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自己钱包里的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

  1、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们买东西用的钱,我们穿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都是要用钱买的。外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中国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子等。他们也有许多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数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2、游戏:看谁找得快。

  玩法:教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相应的人民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如教师说:“请找出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人民币。

  二、出示教师教学资源,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学资源,初步理解5元=5个1元的换算关系,鼓励幼儿自主探索10元与1元和5元的换算关系。

  三、第一次“文具店”购物,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1、玩法:幼儿带着钱包,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没人一件,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教师担任,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2、建议提问:5元(10元)的商品有几种付钱方式?如5元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10元有三种付钱方式。

  四、第二次购物,发现很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儿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每人两件,收银员可由能力较强的幼儿或老师担任,教师重点观察提升幼儿付钱方法。

  2、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可以涉及以下问题:“你买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钱?你是怎么样付钱的?”如6元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元的来付钱,或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中付钱方法简便多了。

  3、出示“存折”,介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每位幼儿一个“存折”,教师根据幼儿日常的各种表现,奖励小印章,每个小印章在角色游戏时可以到“银行”兑换“1元钱”,并在游戏中使用。

【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及时督促幼儿洗手,并提醒幼儿人民币上有许多细菌,要认真洗手。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⑥第6~7页,巩固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使用方法。

  3、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各种付钱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元,角,分为背景,结合购物情景,初步认识小数。我在设计本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借助购物情景,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验,突破重难点,达到学习目标。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读法的学习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小数,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读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纠正,互相促进,从而互相分享知识经验,初步建立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找自己喜欢的小数读一读来巩固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最后用小老师的考一考进一步熟悉小数读法,形成正确的知识经验。这样就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在潜移默化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不足之处:练习题的设计不够多样化,也没有体现出层次。再者是对孩子的评价语言单薄,没有针对性,新的教学评价观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一点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7、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大班科学:物体间的空隙》含反思

  一、活动题目

  物体间的空隙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三、适用对象

  大班

  四、活动所需资源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五、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8、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中草药科学领域反思

  【教材分析】

  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费财富,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幼儿在生活中应该接触过菊花、构杞、山楂等中草药,生病时,家长也会带幼儿看中医、吃中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 引导幼儿感知观察、探索体验,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神奇,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草药的探究兴。

  【活动准备】

  1.杯子、句子幼儿每人 1 套,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莲子心、陈皮等常见的中草药。

  2.视:《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药》、《走进大药房》,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 8,“幼儿学习材料《我爱你中国》

  3.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帮助幼儿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根据药方简单配药、泡药、尝药。

  3.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建议】

  1.请幼儿观看《鹿救母》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

  (1)播放故事视频,幼儿观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导幼儿回忆《鹿茸救母》的故事。

  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亲的病?

  小结:青阳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药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治好了。鹿真神奇。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认识菊花、构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

  (1)请幼儿运用看、捏、闻、尝等方法观察中草药,引导幼儿说出中草药的名称、外形、味道等。

  (2)请幼儿结合课件(常见的中草药)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讲述菊花、构杞、胖大海等中草药的简单特征。

  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中草药?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

  小结:中草药中有红有绿;有的捏上去软软的,有的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酸的,有的闻起来还有清香味呢。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感受普通的植物经过加工能变成中草药的神奇性。提问:你发现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生活中一些普通植物的花、果实等,经过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药

  3 引导幼儿和“老中医”互动,知道中草药的保健、治病作用,根据药方会配药、泡药、尝药。

  (1)请幼儿猜想并咨询“老中医”,结合课件介绍构杞、胖大海等常见中草药的作用。

  (2)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治病的经历,猜想中草药搭配治病的作用,观看(药配图》,知道药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小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吃几副中药可以治好病。

  (3)出示老中医的药方,指导幼儿看懂药方并尝试配药、泡药。

  要求:根据药方准确配药;泡药时,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细观察中草药在水里的变化。

  (4)请幼儿观察、品尝,相互交流中草药在水中的变化,了解中草药的保健作用。小结:中草药是不能随便吃的

  4.请幼儿观看课件《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奇特的中草药,感受中草药的神奇,激发幼儿对中草药的兴趣。

  (1)请幼儿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中草药的奇特之处。

  (2)引导幼儿说出人参、蜈蚣、蝉衣等几种中草药在外形、毒性、蜕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结:中药不仅有植物药、动物药,还有一些石头矿物也是珍贵的中药。因为植物药最多, 所以中药也叫中草药

  5.播放视《走进大药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草药的兴趣。

  (1)请幼儿观看视(走进大药房),了解存药、抓药、配药、包药、熬药等情节,激发幼儿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2)引导幼儿简单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活动反思:

  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9、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宝宝看店》含反思

  目标:

  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

  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准备:

  操作材料

  过程:

  1、欣赏与引疑: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一)--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办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

  2、讨论与尝试: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办法?

  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

  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

  3、实践与思考: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二)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比比哪个人数得快。

  操作实践,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相互启发。

  4、迁移与创造: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三):--"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算式宝宝找家》,让幼儿充满兴趣的完成学习任务。在玩中认真地学,在学中快乐地玩。本次教学,我能把握住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致是我最大的收获。在教学上还有令我深思的地方。目标达成度高的同时,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绳索,绳索的一头被老师牵引着,绳索的另一头是孩子正在一步一步完成老师早就设计好的路。在最后的一个操作环节中,老师设计的操作量比较多,这个也是我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10、大班教案《文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学习分类、统计,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的图片,文具实物,幼儿活动手册一第31页。

活动重点:

  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活动难点:

  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过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们都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介绍自己知道的学习用品。

  师幼集体观察、认识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

  2、出示学习用品图片,讨论文具应该怎样分?

  3、根据文具类别,个别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将学习用品找出来,分类

  并圈出来 统计并记录学习用品的情况。

  4、教师示范在相应的空格里统计出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

  应区分汽车、牛奶、皮球、毛巾不属于学习用品之中。

  三、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互相交流、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11、大班教案《文具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文具盒。

  2、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能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

  3. 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述,尝试发现讲述的不同之处。

  4. 探索、发现生活中文具盒的多样性及特征。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布置“文具盒”商店、实物投影仪一台、图标(形状、颜色、图案、功能)黑板,电视机布、篓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高兴吗?(高兴)上小学要准备什么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二、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具盒)

  这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呢!

  文具盒有什么用呢?(装铅笔、橡皮)

  2、幼儿自由参观“文具商店”,每人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文具盒回到座位。

  师:“你们想不想要文具盒呢(想)。当……当……当,有这么多文具盒呀,现在我们小朋友轻轻地上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具盒。”

  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幼儿先与身旁的同伴自由交流自己选择的文具盒。

  师:“好,每个小朋友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具盒了吧,现在我们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手中的文具盒。

  2、个别讲述。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跟大家说一说。注意哦小朋友在说的时候,我们的小观众们要认真听,尊重他们哦。

  四、引入新经验。

  1、从实物投影仪里观察老师选择的文具盒,听老师用句式来介绍文具盒上的图案。

  师:“我的文具盒的形状是XX;颜色是XX;图案有XX、有XX、还有XX;打开里面有放……我很喜欢我的文具盒。”

  师:我是怎么说的,我先讲的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标帮幼儿获得新的讲述经验。)

  2、幼儿自由练习按序讲述。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着顺序说一说你的文具盒,记住要先说形状、颜色,再说图案,最后说功能,别忘了介绍完以后说一说对他的喜爱。”

  五、迁移新经验。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文具,有铅笔、橡皮、刨刀和尺子。请你们每人来选一样文具给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记住要按刚才的顺序说。”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把文具介绍的很清楚,让客人老师都知道了应该如何使用。可是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我们去给他们说一说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让我觉得教学活动确实能整合各种各样的内容,需要老师时刻要有这种整合的理念。活动的选材一定要具有生活化,如果这次的铅笔盒小朋友没有实物,没有对铅笔盒的了解,孩子们是无法做到如此细致的比较的。因为所选择的是孩子们所生活化的,运用的手段也是贴近幼儿生活方式的,所以更能让幼儿所接受。使孩子们在比比讲讲中学到各种知识。

12、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活动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6~10各数的书写

  6~10各数的书写

活动准备

  “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二、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师: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

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

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数出来的。

  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

  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

  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写一写,说一说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

  2.指导学生写。

  (1)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2) 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练一练

  摆一摆,说一说

  (1)分小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

教学反思

  "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通过创设小小文具店这一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同时进一步认识到物体的个数是几就用几表示,体会数的产生,加强数与形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实践活动,其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其二在活动中加强交流的意识,善于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

  "写一写,说一说” 在学生已掌握了书写格式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各数书写要点。通过想像、儿歌帮助学生记忆1~10各数的特征,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数字的笔顺方向和布局,并通过小比赛、小评价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力图把数字写得整齐美观。

  孩子的兴趣比较容易变化和转移,也就是稳定性不高。与孩子的年龄特征有关。大班孩子的注意力持续20至25分钟。今后我要在“兴趣培养中的误区”得以加强。

13、大班教案《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游戏活动、练习总结几个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4、大班安全教案《文具安全》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遵守班级安全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6、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7、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游戏活动、练习总结几个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5、大班安全教案《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6、大班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习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习: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习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习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17、大班安全教案《关于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18、大班安全课教案《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求。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9、大班安全优秀教案《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课后反思:

  1、重视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象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为某一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甚至会结合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比较零散,大班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总会结合角色游戏。例如在数学活动“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开:小猪有一张一次性消费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买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价格的牙膏,小猪想了想,买了2支4元的牙膏。

  这时老师提问:“小猪券上的钱用完了吗?你觉得怎样买才更加合理?”

  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

  1.券上还剩1元钱,小猪这样买就浪费了。

  2.小猪应该买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这样正好是9元。

  3.买1支4元和1支5元。

  3、让幼儿与材料互动。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经验的。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数的组成,经过老师的点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21、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2、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习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23、大班安全公开课教案《文具安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培养表演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板书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出示幻灯片。

  (1)教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逐一讨论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②讨论其他内容。

  ③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与幼儿集体讨论。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并把讨论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科学文具店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