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谁是猜拳高手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3-01-01 14:47:02

大班数学谁是猜拳高手

1、大班数学谁是猜拳高手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主要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
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
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四、活动过程

2、大班数学观摩课教案:谁是猜拳高手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四、活动过程主要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3、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

  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主要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5、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3、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师: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师:“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2、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师: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4、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

  (1)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快思 www.banzhuren.cn)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2)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3)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4)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5、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6、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1)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2)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3)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6、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主要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 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 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7、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猜拳赢气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玩玩记记中感知5的分合方法。

  2.体验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气球若干,画有气球图案的记录纸,红、绿两色蜡笔,5以内的数字卡片。

  2.将若干气球图片藏于气球中,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活动过程:

  一、猜拳赢气球

  1.教师与一幼儿示范游戏“猜拳赢气球”的玩法: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猜拳。第一次由赢者用自选的蜡笔从记录纸左边开始涂一个气球,另一方赢时则用自选的蜡笔从右边开始涂一个气球,直到把一排气球涂完。

  2.师:记录纸上共有四排气球,所以比赛共有四次。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吧,看看每次自己赢了几个气球。

  3.幼儿两两结伴游戏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二、交流结果,统计数量

  1.师:每排一共有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第一次你赢了几个气球?朋友赢了几个?用什么记录方法能让别人看懂?(教师出示分合符号“八”,并在下面放上相应数字卡片。)

  2.幼儿依次交流赢气球的数量以及记录方法,教师一一呈现!的分法并小结归纳。

  3.幼儿闭眼或蒙眼,教师每次拿走5的分法中的一个数字或一组数字,让幼儿猜猜少了哪个数或哪组数,帮助幼儿记忆5的分合方法。

  三、帮气球找朋友

  1.师:活动室里有很多美丽的气球,里面藏着小秘密,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呢?(把气球踩破、挤破等。)

  2.师:原来气球里面还有图片,有的上面有数字,有的上面有点子,我们帮它们找到合起来是5的好朋友好吗?

  3.让幼儿尝试踩一踩、挤一挤气球,找出气球卡片,并帮它们找到数量或数字合起来是5的卡片朋友。用气球奖励找得又对又多的幼儿。

  活动反思:

  “能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该活动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幼儿在氘气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数的分合关系;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了记录方法并内化数的分合知识:在帮气球找朋友时运用已有经验解决了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数学是抽象的,需要幼儿通过游戏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提供气球记录纸让幼儿操作与记录,同时通过猜拳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猜拳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活动过程充满挑战,幼儿跃跃欲试;猜拳过程需要两人的磨合,能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幼儿只有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中,才能逐渐体验到数学的意义。幼儿只有在不断接受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信心,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帮气球找朋友”的游戏任务是让幼儿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当教师问及怎样才能知道气球中的秘密时.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完成了任务,满足感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气球的活动远没有结束,教师可以在节日里提供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气球让幼儿分类、数数,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悬挂气球,统计不同特征和种类的气球,并进行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教师应努力让数学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核心,将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有机整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相关经验,并逐步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8、大班数学教案《谁是单数谁是双数》含反思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数为一对,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第三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

  区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孩子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数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我就想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与孩子的游戏相结合,(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并利用农村的一些乡土资源材料配合教学,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谁是单数谁是双数”的数活动,让孩子在玩竹签、两个、两个数竹签、找图片上的竹签数等游戏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探索区分单双数。

  2、能运用单双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竹签、数卡、房子2幢、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你争我夺(在巩固幼儿已有数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单双数)

  1、幼儿两人一组玩竹签,用数卡纪录每次游戏结果。

  2、幼儿交流:你和谁玩的?你们玩了几次?谁赢了?赢了几根竹签?

  3、你们刚才上用什么方法知道自己赢了几根竹签的?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4、请幼儿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借助竹签,数手中赢取的数卡,把能两个、两个数完的数字送到红家,把不能两个、两个数完数字送到蓝家。

  5、和幼儿一起检查送的数字是否正确。

  6、师小结:能2个、2个数完的数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2个、2个数到最后还剩下孤单1个的数字叫单数。

  7、除了这些数字你还知道哪些数字是单数或双数?

  二、分辨单双(联系操作材料进一步区分单双数)

  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三、寻单觅双(在生活中分辨和运用单双数)

  1、请幼儿寻找自己身上或教室里的单双数。

  2、看PPT,寻找生活中的单双数。

  活动反思

  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世界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对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主张,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教学活动,拚弃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9、大班数学教案《购物高手》

  活动目标:

  1、能注意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进行10元以内的买卖游戏。

  2、能说出要买的物品与数量,学会用同样多的钱买不同的物品。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购物小超市ppt。

  2、学具:与超市里玩具相对应的图片卡若干;1元、2元、10元的钱币若干;购买玩具的表人手一张;骰子一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掷筛子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出示筛子: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骰子)上面有什么?(点子)

  师:我们来玩掷筛子游戏,一组上的小朋友轮流,掷到数字几你就从盘子里拿出与点子数一样的钱,如我掷到点子4,就拿4元钱。

  2、幼儿轮流掷筛子。

  3、交流。

  师:小朋友说说你掷到数字几,拿了几元钱,是几元钱和几元钱合起来的?

  幼儿:4元钱,是两个一元和一个两元合起来的。

  二、10以内物品的买卖。

  1、出示ppt。

  师:在我们小区里开了一个超市,我们一起去看看超市里有哪些物品,是多少钱呢?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物品的价格。

  3、6元以内的买卖游戏。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掷筛子的方法获得了一些钱币,现在就用你手里的钱来超市买东西吧,你想买什么呢?

  幼儿说说自己想买的东西,并说说够不够,说对的把相应的物品的图片拿走。

  4、10元以内的买卖游戏。

  师:老师给小朋友每人10元钱,你还要从盘子里拿多少钱才凑满10元呢?请小朋友从盘子里继续拿钱凑满10元。

  师:现在小朋友的钱更多了,每人买一个物品,想想你可以买什么呢?

  请幼儿带上10元钱来买东西,如果是一张整的10元,让幼儿自己想还要找多少钱?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同样多的钱买不同的物件 。

  1、交代游戏名称及玩法。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购物高手”。(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发一张10元钱的记录单,我们要把10元都用完,所买东西不能超过10元,想一想可以买些什么?能买几样物品呢?

  师:请小朋友选择想要买的东西,贴在记录单里。

  2、交流。

  师:你买了几样,买了哪些物品,有没有超过10元?

  幼儿介绍自己的各种购物方法。

10、大班数学《破译高手》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破译高手》

  年龄段:大班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简便口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自编 5 以内数的加减。

  2.理解 5 以内数的加减和运算,能熟练说出 5 以内加减的数值。

  3.体验自己和同伴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体验破译密码的快乐,能正确进行 5 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够观察和总结出破译密码的简便方法。

  活动准备:白色、粉色、红色密码条每人一份,空白密码条三张、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破译一份密码,复习 5 以内的加减。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每人选择一份白色密码条,试着破译,幼儿破译完毕后,根据老师提供的答案检验自己破译的密码是否正确,正确的就是班级的“破译专家”。

  二、请幼儿破译一份更难的密码条,总结破译的简便方法。

  1.请幼儿每人破译一份粉色密码条,破译完成的举手示意。

  2.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破译结果是否正确,请破译的又快又对的幼儿说说为什么能破译的这么快。

  3.与幼儿一起找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相同的算式。

  小结:算式相同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就行,这样会破译的快一点。

  4.与幼儿一起找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特殊的算式。

  小结:只是加号前后两个数交换位置的算式,也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这样也会破译的快一点。

  三、请幼儿破译红色密码,运用刚才的经验,又快又对的就是班级“破译高手”。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测,巩固经验。

  四、请幼儿自编“密码”。

  三组幼儿分组讨论编出一组“密码”。然后三组交换密码条,进行破译。破译又快又对的那一组就是班级的“冠军组”。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自己编的密码投放到游戏区,继续进行破译游戏。

  课后反思: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这节以破译密码为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的大班数学活动《破译高手》。本活动主要是根据两点来设计的:

  一、创设融洽、愉悦的氛围,诱发幼儿自主学习。

  二、层层挑战,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在整个活动中,采取了层层挑战的方式,从“小小科学家”到“破译专家”再到“破译高手”,幼儿紧跟老师思路,层层递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探究精神、主动性、自尊自信、交往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发展。但是活动中游戏化,情景性不够,环节设计上过于简单,幼儿主动性应该更深层次挖

  掘。幼儿将白色密码条破译完成后,老师应该带着一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11、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购物高手》含反思

设计意图:

  如何让幼儿的数学学习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即数学活动生活化是这节课的宗旨。活动中我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将购物情境中的购物行动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宝宝超市”中物品名称与价格的介绍,到用5元可以买一样、两样东西的层层递进,都是“生活数学”精神的体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手指偶、每位幼儿一张5元钱、画纸、彩笔。

  2、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复习5的组成,导入活动。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游戏吗?

  教师介绍游戏做法:师说:动动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说:我出4,4和1组成5.

  师幼齐说:5个手指做游戏。以此类推。

  (分析:游戏可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钱买一样、两样不同的商品。

  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5元钱)?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们用钱来干什么?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是自己去还是跟爸妈去?

  2、第一次购物:下面我就来考考小朋友,如果给你5元钱,找出用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翻开超市商品图,先认识一下商品和标价)

  幼:可以买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6元的不能买,别的可以买,强调“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3、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不同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可以买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的找,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全。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让没找全的小组再尝试一下)

  (分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4、能不能用5元钱在商品图上买三样不一样的商品?

  幼:不能,钱不够。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刚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现在,老师每人给你5元钱,到我们的超市里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商品上都有标价,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钱,买一样也可以,买两样也可以,我特意请了张老师当收银员,你们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儿去付钱,付完钱就拿着东西到我这边来,我有奖励,买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总结: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购物高手,以后就能帮爸妈到超市买东西了,但要买我们需要的,千万别浪费钱。

  (分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延伸:现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买光了,我们班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来参加购物活动,我还得去进货,这样吧,为你的好朋友画一张购物单,购物单就是画出商品并标出价格(可以只写上数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画一件、也可以两件商品),可以画跟自己一样的,也可以另外挑选,这样画清楚了,我就可以进货了。

  你们回去告诉其他小朋友,我去进货了,让他们一会来买我新进的商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通过提供给孩子们可以反复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没有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

12、大班优质数学教案《购物高手》含反思

  【设计意图】

  如何让幼儿的数学学习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即数学活动生活化是这节活动的宗旨。活动中我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将购物情境中的购物行动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娃娃超市”中物品名称与价格的介绍,到用5元、7元可以买一样、两样甚至三样东西的层层递进,都是“生活数学”精神的体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的展示板上超市商品图一张;

  2.小的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导入活动。

  师:合起来是5。(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1球碰4球。

  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

  幼:嗨!嗨!我的3球碰2球。

  合起来是7。嗨!嗨!我的4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3球碰4球。

  嗨!嗨!我的6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6球碰1球。

  (评析:游戏可以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7元购买一样、两样、三样不同的商品

  1.第一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

  师:如果你有5元钱,想买这里一样东西,可以买哪些?

  幼:5元的橙子、3元的苹果、1元的草莓、2元的香蕉、4元的……都可以买;7元钱的不能买。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只有7块钱的商品不可以买,别的都可以买?

  (评析:此环节是为了让孩子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

  2.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

  (评析: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们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得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苹果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地找,能够一个不漏地找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

  (评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3.第三次购买:找出7元钱可以买两样的商品。

  (1)要求: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

  师:这一次更有难度了,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2)小组介绍

  (评析:大班下学期的孩子特别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所以这时候的难度递进很符合孩子的特点,且因为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难点。)

  4.第四次购买:找出7元钱可以买三样的商品。

  师:动脑筋想一想,7元钱买三样东西,你们能不能很快地找出来呢?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先去取款机前排队取一张钱,然后去超市买两样不同的东西,再去收银员那里结帐,最后看看自己剩余多少钱。如果还想买第二次,取完钱去超市买三样或者四样不同的东西。

  (评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通过提供给孩子们可以反复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没有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

13、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解码高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8以内数的加减,能利用花片独自解决8以内数的加减问题。

  2.在情境中积极克服困难,完成解决解码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投影仪,课件,幼儿花片人手8个 ,解码题若干,庆祝音乐一首

  三把不同颜色的钥匙

  奥特曼玩具像一个出事背景图二:怪兽星球。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出示大屏幕赛尔号图像)师:小朋友们,他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勇士,他能打败怪兽,解决好多好多的困难。)今天我们要和赛尔号一起完成几项任务。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码活动:

  1.情景表演:赛尔号抓怪兽的情景,学习破解密码

  师:(出示背景图一:背景图中有好多的巢穴,巢穴上面有不同的号码)(两教师扮演怪和赛尔号)。"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怪兽慌慌张张地跑出来,对着小朋友说:“我是一个大怪兽,什么坏事我都干,拐骗、偷盗、抢银行,赛尔号想抓住我,没那么容易,”说完跑向后面巢穴,藏起来。

  师问:藏在哪个巢穴里?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抓怪兽可不能出错,得准确。我这儿有一份密码情报。 只要破译了他的密码,就会得到怪兽的门牌号码。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密码题1)

  4+3=(7) 6+2=(8) 3+3=(6) 1+2=(3)

  小结,得到的密码是:7863。现在我们可以让赛尔号将怪兽抓走。(赛尔号从7863号巢穴将怪兽带走)。你们真了不起,很准确地破解了密码,帮助赛尔号完成了一项任务。

  2.可是赛尔号的工作不能停止,还要去怪兽星球夺回珍贵的水晶球,可是水晶球被怪兽藏在了悬崖峭壁的山上,(出事背景图二:怪兽星球。)在哪里呢?(出示第二份情报)在你们的桌上有一张小纸条那就是水晶球藏匿的情报,试一试我们能不能破解。

  8—3=(5) 7—4=(3) 7—6=(1) 8—2=(6)

  小结,得到的密码是:5316。水晶球藏在了5316号山上,我们来看看。赛尔号在你们的帮助下拿到了水晶球。新的任务又在等着他去完成,你们看:

  (出示第三幅背景图)星球上的人们被怪兽变成了怪石,为了营救他们,赛尔号必须取得五颗红色的宝石,可是这五颗宝石被怪兽设计了密码,我们的任务可越来越难,越来越重喽,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关于红宝石的情报,打开看一看:

  5+(3)=8 3+(4)=7 3+(3)=6 7+(1)=8

  6—(3)=3 8—(4)=4 8—(6)=2 4—(2)=2

  (2)+ 6 = 8 (5)+2=7 (6)+ 1 = 7 (1)+4 = 5

  8—(2)=6 (3)+4=7 6—(4)=2 5+1=( 6)

  (6)—4 = 2 (8)— 5 = 3 (6)—5=1 (7)—3=4

  能不能拿到红宝石,解救星球上的人们就靠你们啦,你们可一定要认真,看清楚情报的内容,如果有困难要利用盒子中的花片。

  得到的密码分别是:3431、3462、2561、2346、6867。

  哟!你们可真棒,一次帮赛尔号拿到了五颗红宝石,你们已经成为解码高手喽。恭喜你们。(放音乐庆祝)。

  3.星球的人们获救了,赛尔号可真想和你们交朋友,他来到我们城市的上空,发现只有取得这三把钥匙,才能打开时空隧道,穿越时空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帮帮他好吗?(强调:这三把钥匙的密码有点难度,要注意喽!)

  第一把:(8)—4=4 (8)—5=3 (8)—2=6 ( 8)—1=7

  第二把:(7)–3=4 (7)–6=1 (7)–2=5 (7)–5=2

  第三把:(6)–5=1 (6)–4=2 (6)–3=3 (6)–2=4

  小结,得到的密码是:8888、7777、6666。

  (出现赛尔号)看,赛尔号穿越时空来到我们中间喽!它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今天不怕困难,和我一起战斗,圆满完成任务。成为解码高手,谢谢你们。”(放赛尔号音乐),赛尔号和小朋友一起听音乐转圈舞蹈。

  活动反思:

  《解码高手》是我在前年的国培活动中观摩过的一节教育活动。当时刚过“国庆节”,人家的这节活动就是根据时节的变化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一方面教育幼儿热爱祖国,另一方面学习5的分解组成。而我的这节活动是在原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我是将大班幼儿好思、好问、好解决问题的年龄特点和他们所看动画片《赛尔号》战胜怪兽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领域的目标相结合来设计的这节活动。我觉得 我设计的这节活动符合《纲要》精神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8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是大班下学期末的教学内容,是加减复习运算,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所以我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注重了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又少到多。而且通过这个解密码的办法培养了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品质。所以我认为,我设计的这次活动适合我们大班幼儿,而且所有孩子都乐意参加。因为它趣味性强,富有儿童情趣;目标合理,适合幼儿的发展;接近幼儿生活,幼儿易于接受;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乐于参与。

14、大班教案《猜拳歌》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学唱歌曲,并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游戏。

  2.引导幼儿两两结伴游戏,掌握在“嘿”的地方出拳的游戏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 . 图谱

  2 .《猜拳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和老师学本领吗?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首新歌,叫《猜拳歌》,叫什么呀?你们想听吗?仔细听老师唱。

  师:好听吗?

  2.师:想再听一遍吗?不过这次请你们仔细听,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师范唱音乐伴奏)

  师:在歌里你们听到了什么?

  3.师:歌词都在黑板上了,可是它们的位置怎么排列呢?再听老师给你们唱一遍,然后我请你们上来排一排。(音师范唱音乐伴奏)

  4.师:歌词我们已经排对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学唱这首歌。(集体学唱歌)

  5.师:学会了吗?现在我们在加上动作,听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集体边做动作边唱歌)

  二、玩游戏《猜拳》

  1.师:《猜拳歌》这首好听的歌呀,我们还可以用它来玩游戏呢!可是怎么玩呢?

  规则:剪刀可以剪布;布可以包石头;石头可以敲剪刀

  2 . 师:游戏规则我们都了解了,现在我们和旁边的小伙伴两两听着音乐边唱边玩游戏吧。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师:老师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出拳快,有的出拳慢,有点不公平,怎么才可以公平呢?(说明有戏规则:唱“嘿”的时候在进行猜拳。出相同的动作时候要再次唱“剪刀石头布,嘿”)

  3.再次进行游戏,强调在“嘿”的时候出拳

  4.师:现在我们来用这个猜拳歌玩一个新的游戏,两个小朋友一组,面对面听音乐进行游戏,猜拳赢的小朋友做火车头,猜拳输的小朋友做火车尾。别忘了,在什么时候出拳啊?好,听音乐,做游戏啦!

  5.师:小火车头们,恭喜你们,你们胜利啦,现在请火车头带着你们的火车在去找一列火车进行游戏,赢的火车坐火车头,输的就只能做火车尾。(直到所有的孩子排成一列火车)

  三、结束

  师:小火车们,我们要出发啦!不过,出发之前请你们想一想,今天我们是用手来玩猜拳游戏的,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玩呢?你们回去想一想,下次再和你们玩,好吗?师:好,我们一边唱猜拳歌,一边去找其他小朋友玩。

15、大班教案《猜拳跨步》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学习正确的猜拳与跨步。

  2、两两合作,配合协调。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场地上贴好起止线、红蓝标记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操。(队形:半圆形,看到每一个幼儿)

  喜欢运动吗?这儿有一段适合的音乐,找个空的地方跟着我一起动起来!

  二、谈话导入。

  师:哇,运动的感觉真好!知道吗?我小时候除了和你们一样喜欢做运动,还喜欢玩各种有趣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踢毽子,还有猜拳跨步。你们想玩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猜拳跨步的游戏,好吗?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队形:两竖排,让每一个幼儿看清楚游戏的玩法)

  1、玩这个游戏必须会猜拳会跨步,你们都会吗?

  ①猜拳怎么猜?剪刀赢?布赢?石头赢?非常清楚,真棒!

  ②跨步会吗?试试看?跨得又大又稳,真不错!

  2、怎么玩呢?请一个孩子和我一起先来玩一下!看仔细,我们是怎样玩的!

  这是起跑线,那是终点线。两个人站在起跑线上,(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然后猜拳,谁赢了,谁就往前跨一步,跨好后站着不能动,然后继续猜拳,最先到达终点的就是胜利者。明白了吗?

  (注意:只有猜拳胜出的才能向前跨一步,然后向原地后转再进行猜拳,没有决定胜负前,不能移动。)

  3、我和他谁会先到到终点呢?请看仔细!

  四、幼儿自主游戏两遍,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第一次两两合作玩游戏。

  知道怎么玩了吗?找一个朋友,一起来玩一玩!

  2、交流遇到的问题,重申活动规则。

  刚才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谁来说一说?

  3、幼儿第二次两两合作玩游戏。

  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快乐。换个朋友再来玩一玩。

  五、游戏《猜拳跨步之红蓝大对抗》。

  1、介绍比赛内容。

  ①这个游戏好玩吗?喜欢吗?这样,我们来个《猜拳跨步之红蓝大对抗》吧!红队队员和蓝队队员猜拳跨步,胜利的获得一颗星,比比哪个队的星星多!

  ②红队队员在哪里?蓝队呢?开始组合。

  2、红蓝对抗第一轮。

  3、红蓝对抗第二轮。

  换个对手,重新组合!

  六、放松活动。

  多优美的乐曲啊,跟着旋律一起放松我们的肢体。

16、大班游戏教案《猜拳跨步》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学习正确的猜拳与跨步。

  2、两两合作,配合协调。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场地上贴好起止线、红蓝标记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操。(队形:半圆形,看到每一个幼儿)

  喜欢运动吗?这儿有一段适合的音乐,找个空的地方跟着我一起动起来!

  二、谈话导入。

  师:哇,运动的感觉真好!知道吗?我小时候除了和你们一样喜欢做运动,还喜欢玩各种有趣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踢毽子,还有猜拳跨步。你们想玩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猜拳跨步的游戏,好吗?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队形:两竖排,让每一个幼儿看清楚游戏的玩法)

  1、玩这个游戏必须会猜拳会跨步,你们都会吗?

  ①猜拳怎么猜?剪刀赢?布赢?石头赢?非常清楚,真棒!

  ②跨步会吗?试试看?跨得又大又稳,真不错!

  2、怎么玩呢?请一个孩子和我一起先来玩一下!看仔细,我们是怎样玩的!

  这是起跑线,那是终点线。两个人站在起跑线上,然后猜拳,谁赢了,谁就往前跨一步,跨好后站着不能动,然后继续猜拳,最先到达终点的就是胜利者。明白了吗?

  (注意:只有猜拳胜出的才能向前跨一步,然后向原地后转再进行猜拳,没有决定胜负前,不能移动。)

  3、我和他谁会先到到终点呢?请看仔细!

  四、幼儿自主游戏两遍,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第一次两两合作玩游戏。

  知道怎么玩了吗?找一个朋友,一起来玩一玩!

  2、交流遇到的问题,重申活动规则。

  刚才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谁来说一说?

  3、幼儿第二次两两合作玩游戏。

  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快乐。换个朋友再来玩一玩。

  五、游戏《猜拳跨步之红蓝大对抗》。

  1、介绍比赛内容。

  ①这个游戏好玩吗?喜欢吗?这样,我们来个《猜拳跨步之红蓝大对抗》吧!红队队员和蓝队队员猜拳跨步,胜利的获得一颗星,比比哪个队的星星多!

  ②红队队员在哪里?蓝队呢?开始组合。

  2、红蓝对抗第一轮。

  3、红蓝对抗第二轮。

  换个对手,重新组合!

  六、放松活动。

  多优美的乐曲啊,跟着旋律一起放松我们的肢体。

17、大班数学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初步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3、发展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2顶帽子图片大小不同的2件衣服图片,宝宝、妈妈、爸爸头像图片各一。

  2、大小明显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皮球、积木、娃娃等,装玩具用的大筐、口袋各一个。

  3、大中小鞋子图片各一,大中小不同的几组物品:如皮球、花朵、玩具汽车等。

  4、每组幼儿一盒油画棒。

  5、练习册。

  活动过程:

  1、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辨认大小。

  --出示两顶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帽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顶帽子的大小不同。

  教师:这两顶漂亮的帽子一样吗?(他们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是谁呢?哦!大的是妈妈的,小的是宝宝的。(教师出示妈妈和宝宝的头像并为他们戴上帽子。)

  --出示两件大小不同的衣服,请幼儿说一说他们的大小。

  教师:这两件大小不同的衣服是谁的?(引导幼儿操作大的送给妈妈。小的送给宝宝)为什么呢?(请幼儿用"大""小"来描述)

  --游戏:看谁找得快。看一看,摸一摸比较大小。

  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大小不一的物品,分别放置在玩具筐和口袋里。请幼儿自由选择,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找出玩具筐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或者摸出口袋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将大的送给妈妈,小的送给宝宝,比一比,看谁送得对。

  2、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出示三双颜色、大小不一的鞋子,辨认最大的和最小的。

  教师:哇!这里有三双鞋子,他们是爸爸的、妈妈、宝宝的。(教师出示爸爸、妈妈、宝宝的头像。)哪一双是爸爸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这是最大的。那一双的宝宝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小的。)

  --教师分别出示几组大中小不一的皮球、花朵、玩具汽车等,幼儿看老师拿相应大小的物品,快速说出"最大的"、"最小的"。

  3、操作练习册,巩固对大小的辨识。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8、大班数学教案《谁轻谁重》含反思

教学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谁轻谁重》是大班的数学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自然测量方法了解物体的轻重并且能够正确的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从而感知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目测、体验和操作感受两个物体的轻重。

  2、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感受轻和重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以及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1、各类轻重不同的物品。

  2、翘翘板教具二个,小动物卡通形象若干。数字及轻重标记若干。

  3、课前组织小朋友到户外玩跷跷板,体验平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轻与重的问题。

  二、感知体验

  引导幼儿用提一提、掂一掂等办法感知哪个物品重,哪个物品轻。

  三、交流讨论:

  1、通过幼儿玩翘翘板的经验,引导幼儿将轻重不同的物品放在翘翘板上会怎样?为什么?有何办法可以让翘起的一边沉下去?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

  2、说一说,两个物体之间谁重谁轻?

  3、比一比,三个事物之间比较谁最重,谁最轻?引导他们将其排序。

  四、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五、拓展幼儿思维

  生活中如何知道物体的重量呢?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师小结:

  大小一样,材料不同轻重也不一样、材料相同,大小不一样,轻重也不一样。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生活中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跷跷板,并比较三人中谁最重谁最轻,请幼儿排序。

教学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19、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是第一》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第一到第十的顺序,土灰顺序的相对性。

  2、介绍物品排列的位置,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分辨快慢。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提前把10块地垫在地上铺成一直行。

  2、音乐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数数地上有多少块地垫,告诉幼儿这是一列小火车。

  2、请10位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师播放音乐,请幼儿绕着地垫踏步行走。当音乐停下,请幼儿立即站在地垫上。

  3、师告诉幼儿哪一边是火车头,然后告诉幼儿站在该地垫上的幼儿是第一,请幼儿看看谁是第一,并用“第……是……”介绍幼儿排列的位置。

  师可以把火车尾改为火车头,引导幼儿发现他们排列的顺序会不同。

  4、与幼儿重复进行游戏,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站在地垫上。

  四、活动评价

  1、能说出第一到第十的顺序。

  2、能运用“第……是……”介绍幼儿的排列位置

20、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初步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2顶帽子图片大小不同的2件衣服图片,宝宝、妈妈、爸爸头像图片各一。

  2、大小明显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皮球、积木、娃娃等,装玩具用的大筐、口袋各一个。

  3、大中小鞋子图片各一,大中小不同的几组物品:如皮球、花朵、玩具汽车等。

  4、每组幼儿一盒油画棒。

  5、练习册。

  活动过程:

  1、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辨认大小。

  --出示两顶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帽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顶帽子的大小不同。

  教师:这两顶漂亮的帽子一样吗?(他们一个大,一个小。)"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它们是谁呢?哦!大的是妈妈的,小的是宝宝的。(教师出示妈妈和宝宝的头像并为他们戴上帽子。)

  --出示两件大小不同的衣服,请幼儿说一说他们的大小。

  教师:这两件大小不同的衣服是谁的?(引导幼儿操作大的送给妈妈。小的送给宝宝)为什么呢?(请幼儿用"大""小"来描述)

  --游戏:看谁找得快。看一看,摸一摸比较大小。

  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大小不一的物品,分别放置在玩具筐和口袋里。请幼儿自由选择,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找出玩具筐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或者摸出口袋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将大的送给妈妈,小的送给宝宝,比一比,看谁送得对。

  2、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出示三双颜色、大小不一的鞋子,辨认最大的和最小的。

  教师:哇!这里有三双鞋子,他们是爸爸的、妈妈、宝宝的。(教师出示爸爸、妈妈、宝宝的头像。)哪一双是爸爸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这是最大的。那一双的宝宝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小的。)

  --教师分别出示几组大中小不一的皮球、花朵、玩具汽车等,幼儿看老师拿相应大小的物品,快速说出"最大的"、"最小的"。

  3、操作练习册,巩固对大小的辨识。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们小朋友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并学会了在活动中运用。知道,张大嘴巴的那面要朝大数。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数学谁是猜拳高手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