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小鸟的天堂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3-01-25 18:23:06

大班美术小鸟的天堂教案反思

1、大班美术小鸟的天堂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画面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2、再简单分析造型和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技巧。

  3、能专心、有兴趣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鸟天堂》。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小鸟天堂》。

  教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2、引导幼儿分层欣赏。

  教师:仔细看看画上画了什么?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用动作变现画面中得小鸟,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树的不同造型,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表现方法。

  3、再次整体欣赏画面并进行知识拓展。

  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多通道感受画面的欢快气氛。

  给作品起名,并进行知识拓展。

  出示齐白石作品《群虾》引导幼儿回忆并比较。

  活动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2、大班优质美术教案《小鸟天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画面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2、再简单分析造型和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技巧。

  3、能专心、有兴趣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积极参与讨论。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鸟天堂》。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小鸟天堂》。

  教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2、引导幼儿分层欣赏。

  教师:仔细看看画上画了什么?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用动作变现画面中得小鸟,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树的不同造型,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表现方法。

  3、再次整体欣赏画面并进行知识拓展。

  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多通道感受画面的欢快气氛。

  给作品起名,并进行知识拓展。

  出示齐白石作品《群虾》引导幼儿回忆并比较。

活动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鸟的家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6、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7、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教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教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二、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教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教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教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教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教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大班美术教案《小鸟的家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教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教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二、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教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教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教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教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教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小鸟的家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2、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4、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树枝上的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石头原有外形基础上想象添画,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乐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

  3、体验参加创意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自由创作各种形态的小鸟。

【活动准备】

  石头,画纸,双面胶,魔术袋,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石头。

  ●摸一摸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术袋,(教师摇晃袋子),请你猜一猜里面会是谁呢?(请幼儿伸进袋子里摸一摸,猜一猜,两名幼儿)

  ●比一比

  1、这两块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大小,比较颜色,比较光滑和粗糙)

  2、教师小结: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魔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感知石头,有了玩石头的经验,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二、石头联想。

  1、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石头?

  2、这些石头有什么作用?重要吗?(PPT欣赏)

  3、这些石头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平时是怎么和石头做游戏的呢?可以想到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幼儿回忆之前的活动经验,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进行更新的创作。)

  三、创作石头。

  1、教师出示范作,看一看,老师把石头变成什么了?我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出示空树枝画,还有好多小鸟也想停下来休息休息,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3、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①选一块合适的石头。

  ②用双面胶站在树枝上。

  ③帮他添上小脚小嘴。

  4、幼儿进行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作,让幼儿仔细观察,说说小鸟的各种形态,充分发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石头故事。

  1、幼儿作品展示。

  2、教师示范说一说作品中有趣的故事。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作品中的故事。

  (设计意图:幼儿大胆创作,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说说作品的故事,培养孩子语言能力。能让幼儿有目的性的去创作。)

【活动反思】

  教师能很好的将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与特色活动相结合。活动中,因为孩子有创作石头画的经验,所以孩子流露出很浓的创作欲望,活动开展的也比较顺利。活动中,孩子能较清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大胆创作。每一幅作品都有孩子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能说出小鸟不同的姿态并进行自由创作。教师合理的知道是幼儿体验创作成功的保证。

7、大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小鸟》 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可爱的小鸟”是两个人集体备课的一个美术活动,第一次讨论备课时,教师们说为孩子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如圆形(鸟的头)、椭圆形(鸟的身体)、半圆形(鸟的两个翅膀)、三角形(鸟的尾巴)。这样准备,对孩子来说操作起来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困难,也没有很大的挑战(就是摆图形的各个造型)但是对于老师来说,要剪出这么多的几何图形,工作量肯定很大,两个很大的弊端。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讨论:在纸上画出鸟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幼儿人数进行复印,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进行涂色和剪下来,再进行拼图和粘贴。这样做了,幼儿剪、涂色、拼图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应该来说幼儿肯定喜欢,也在这时减轻了教师的准备,把美丽的过程送给幼儿来完成。反复地思索了两个不同的讨论过程和结果,我突发奇想,其实想得再周全一点,两种准备过程都把幼儿的能力框住和约束了,怎样充分地启动幼儿自身所拥有的能力,让他们在自主、自乐的情况下,把过程进行得更加完美,我想到了让幼儿自己来设计鸟的各种组成部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瓶盖来画鸟的头和身体,用能用剪刀剪出波浪型的花纹作翅膀。

  2、培养幼儿合作完成作品,并耐心制作作品的能力。

  3、能在制作粘贴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添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彩色的纸、瓶盖(大小均一、铅笔、剪刀和固体胶、蜡笔一份

  2、每4到5人一张4K的背景纸(牛皮纸)

  3、教师范画一张,操作材料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鸟宝宝,今天老师把他们带来了。(出示教师的范画),请你仔细看看这些小鸟是怎样做出来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请幼儿观察讲述)

  教师讲解鸟的组成、鸟的颜色的不同,鸟的不同飞行形态。这么漂亮的小鸟,你想做吗?

  二、教师示范制作。

  1、用瓶盖放在彩色纸上,画出两个轮廓,一个做鸟的头,一个做鸟的身体,再画一个圆形,中间剪开做鸟的翅膀。

  2、剪下后,按照飞行的形态粘贴好。然后剪一个三角形做鸟的尾巴,用蜡笔画一个眼睛和嘴巴。

  重点:把瓶盖放在纸上进行画轮廓的时候,要注意用手摁住瓶盖。 尝试把圆剪开后用波浪线、齿轮形状等表现。

  三、幼儿绘画制作。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在做好一只鸟的基础上,学做多只鸟。

  四、互相展览介绍。

  活动反思:

  多从孩子的角度和能力出发,准备充足和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学会表达,并能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造,这就是美术要获得的一种提高。我想,在本次活动中,我做到了,虽然准备的过程中,我思考得更多,思索着行动和准备,但看着孩子们那样尽情地表达着,快乐于美术活动之中,我心满意足了。

8、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小鸟的天堂》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云雀”,感受乐曲表现的快乐小鸟形象,能用身体动作进行模仿,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给予展现。

  2.认识口笛,了解口笛的音色,感受丝竹乐丰富的表现手法。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笛子曲“云雀”、画有背景的画纸四张、笔和颜料。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倾听笛子曲“云雀”。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听一听是谁来了?

  2)幼儿欣赏。

  3)提问:A.谁来了?

  B.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鸟来了? 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C.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是什么乐器能演奏出像小鸟的音乐)

  4)看图片了解口笛:

  a.你认识这种乐器吗?

  b.你觉得它和什么乐器比较像?哪里像?哪里不同?

  c.老师介绍口笛:是最小的笛子,音色比笛子还要高。

  d.师:口笛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细细高高)小鸟的声音呢?(也是细细高高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口笛来表演了吗?(引导幼儿说说口笛的音色与小鸟的匹配)

  二、倾听音乐,模仿表演,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1)你好象听到小鸟在干什么?

  请幼儿大胆模仿小鸟的各种动作。(老师可重点指导几个动作如:飞翔、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等,为下面绘画作铺垫)

  2)学一学个别表演得好的小朋友。

  师:刚才某某小鸟飞得可开心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飞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还看见某某小鸟和某某小鸟在一起,你们来表演一下好吗?我们找个好朋友一起学一学……

  三、进一步理解乐曲。

  1)教师小结:这首曲子叫“云雀”,是用江南丝竹里的口笛来演奏的。听了这首曲子啊,我们就好象看到了小鸟在蓝天上飞翔,在树林里舞蹈,特别地开心。

  2)请幼儿听乐曲,模仿表演小鸟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四、引导幼儿将小鸟欢快飞舞、嬉戏的形象画下来。

  1)师:快乐的小鸟们,你们刚才是在哪里跳舞的呀?

  2)师:对,树林、花园、草地都是小鸟喜欢的地方,是小鸟的天堂。瞧!这里也有小鸟喜欢的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带幼儿到底稿前,稍稍欣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我们让小鸟们飞上去吧,让这里也成为小鸟的天堂吧。

  3)幼儿合作绘画小鸟,教师播放“云雀”,巡视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适当讲评。

  师:你的小鸟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只小鸟?为什么??

  五、再次欣赏。

  1.师:小鸟的天堂里真幸福啊!我也想去小鸟的天堂了,你们和我一起去吗?

  2.师:轻轻闭上眼睛,安静地听着音乐,想象一下,我们变成了小鸟,在小鸟的天堂里快乐地游戏、生活。(幼儿安静欣赏音乐)

  3.结束课时。

活动评析:

  音乐欣赏,我们应该在“赏”字上多动脑筋,达到赏乐、赏情而赏心悦目;整合教学,我们应该在“合”字上多下功夫,达到合理、合情、合和而天衣无缝。

9、小班美术欣赏教案《小鸟天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多通道欣赏画作,充分感受画作蕴含的大自然和谐之美。(重点)

  2、乐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感受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师幼合作,(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用水墨画的方法共同表现《小鸟的天堂》。(难点)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小步舞曲。

  2、教学挂图:《小鸟天堂》。下载小鸟声音,下载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起兴趣

  老师带来的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听听音乐里有谁?(播放音乐)

  二、出示图片,分层次欣赏作品

  找找看,小鸟藏在哪里?(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1.感受小鸟的色彩

  幼儿自由讲述在哪里找到了小鸟。

  师:你怎么会一下子就找到小鸟呢?小鸟的身体上有哪些好看的颜色?

  师:画上最多的是什么颜色?(黑、灰)(感受色彩的对比,小鸟的颜色鲜艳、突出)

  2.感受小鸟的动态

  幼儿大胆想象小鸟的活动

  师将小鸟局部放大,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猜测,大胆描述

  3.模仿小鸟的动作

  4.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树的不同造型,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的表现方法。

  师:“小鸟们在哪里唱歌呢?”“哪些是画家画的树呢”

  引导观察发现画家用浓淡不一的墨表现树。

  师:“这棵树长得什么样呢?”

  引导幼儿感受画家表现树的丰富姿态,或直或弯,或粗或细,或长或短。

  三、播放视频,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

  1.欣赏视频“小鸟的天堂”,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美丽的树林是鸟儿的天堂。

  2.幼儿尝试给画作起名字。

  3.教师初步介绍水墨画。

  四、幼儿用水墨尝试表现“树林里的小鸟”

  1.教师用儿歌的形式示范介绍小鸟的画法

  2.出示背景

  师:“这片小树林也想听小鸟快乐的歌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请小鸟在这里安家吧!”

  3.幼儿小组合作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颜料的使用,不混用色彩,可以和同伴交换毛笔。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10、大班音乐教案《小鸟小鸟》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 大,幼儿较难掌握。本课的设计 (听听-----说说----玩玩---- 演演几个环节)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让幼儿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据音乐设计了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有趣的生日晚会》。

  2.物质准备:《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狮王头像一个、披(绿巾一条、小号4个、小鼓4个、鼓锤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条、孔雀、长颈鹿、眼睛蛇等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创编神气、害怕、高兴三种个性化动

  师: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

  幼儿:有趣的生日晚会。

  师:谁过生日?

  幼儿:狮子王。

  师:狮子是森林之王,它长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表现狮子神气的样子?(引导幼儿表现“神气”)

  师:小动物听到狮子王的吼叫心里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害怕?(引导幼儿表现“吼叫”和“害怕”)

  师:狮子王告诉小动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动物了,小动物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高兴?(引导幼儿表现“高兴”)

  2.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

  (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结构。

  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么地方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乐器—哒哒哒、鼓—1234567、脚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

  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表现兴奋与激动?(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出弹钢琴、敲鼓、吹笛、弹手风琴等动作欢迎狮子王的到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

  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王威风凛凛的摸样)

  (3)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

  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

  (4)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高兴的情绪?(幼儿纷纷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镜蛇在扭动、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4.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赏,边听边用动作来讲述这个故事,将动作和音乐匹配起来

  (2)幼儿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儿注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不断提醒幼儿把刚才的感受和创造表现出来)

  5.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玩法。

  提问:当狮子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声小动物会怎样?(“又都跑了”、“吓得一动不动”“晕到了”“躲起来”等)。

  (2)请一幼儿扮演狮子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鼓励大胆、大方表演。

  教学反思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11、大班教案《小鸟小鸟你真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12、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小鸟天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水墨画中树的美,初步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如:淡浓墨技法,点、洒、流等表现手法。)

  2.通过看、想、说、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3.欣赏作品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毛笔、宣纸

  【活动过程】

  1.欣赏榕树实物照片,获得关于榕树外形的经验。

  (1)(展示榕树照片,让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的是什么?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颗树是什么样的吗?这棵树上有什么颜色?

  (2)树干是什么形状的“树枝是什么形状的?那些长长的从树枝上垂下来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们猜这里有几棵树?(引起幼儿好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幼儿自主欣赏作品,留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吴冠中的《小鸟天堂》,(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在榕树实物照片和水墨画作品的比较中感受榕树的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2)幼儿自主欣赏,说一说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3.师幼共同欣赏作品,体验小鸟与树的和谐美。

  通过猜测,发现画中的小鸟,体验作品细节带来的惊喜,感受小鸟与大树的亲密关系,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除了大榕树的弯弯曲曲的线条,画中还有什么?你们猜这些小点是什么?

  (2)怎么有这么多的小鸟在这棵大榕树上?为什么小鸟喜欢和这棵大树在一起?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4.对比欣赏,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表现手法。分三步来对比欣赏:

  (1)整体对比欣赏

  (2)局部对比欣赏

  (3)再次整体欣赏

  5.角色表演

  “你能用动作来表现画中的树和小鸟吗?”

  6.介绍水墨画画及作品的作者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使用毛笔、水和墨汁画出来的,叫做水墨画,是中国古代的画画的方法,所以又叫中国画。创作这幅作品的画家叫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喜欢画水墨画,他在70岁的时候创作了这幅画。

  7.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给这幅画起名字,然后说出真正的作品名称。

  8.延伸活动:

  让我们也来当小画家,把你心中的小鸟天堂画下来吧!

  推荐理由:

  美术欣赏《小鸟天堂》是中班《快乐时光》主题活动中的内容。《小鸟天堂》这幅画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代表作之一,(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画面充满诗意,秀雅清新,表现方法独特,能给幼儿充满想象的空间和宁静幽美的审美感受。《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中班孩子平时对水墨画接触很少,但孩子们对颜色、线条、表演极有兴趣,也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初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感受画面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1.多元欣赏方式

  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多元欣赏方式,让幼儿在榕树原型图片和水墨画作品的比较中体会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中画家用淡浓不同的墨色,粗细、长短不同的线条来画树,树枝用流的方法来表现,画中彩色的小点是画家用颜料点上去、洒上去的。多元欣赏方式化解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目标。

  2.表演表现表达

  《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中的角色表演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幼儿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他们在愉快的表演中体验小鸟与树的和谐美。同时起名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名字,体验参与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13、大班音乐教案《小鸟小鸟你真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14、大班民间艺术活动《有趣的扎染》二等大班美术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扎染是我国民间艺术,在云南大理的历史已有千年,由于保山和大理相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见过扎染作品,扎染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色彩变化的神秘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此我设计了这节扎染活动,这节扎染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让幼儿在自主的扎染活动中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感受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欣赏并感受扎染色彩的艳丽和形象的造型美。

  能力目标:学习观看扎染步骤图,能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尝试做出扎染作品。

  情感目标:感受民间艺术的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观看扎染步骤图,尝试做出扎染作品。

  难点:能运用各种工具完成扎染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裁剪好未扎染的衣物、包包、手帕、剪刀,展示板、橡皮筋、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扎染成品,引起孩子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董老师身上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幼儿自由回答)董老师在里面也准备了许多和我衣服一样漂亮的作品,我想请小朋友去看看,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作品都有哪些图案?和有哪些漂亮的颜色。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幼儿参观。

  师:小朋友看这些作品漂亮吗?其实它们都是用你们穿旧的白色衣服改造的,有包包、围巾、手帕等等。

  2、提问:现在我要请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刚刚都看到了哪些图案?有哪些颜色?(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其实这些美丽的作品都是扎染出来的(出示扎染PPT),扎染是我们云南白族地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因为它独特的扎染方法和它颜色的艳丽在近几年深受人们的喜欢。

  (二)了解扎染,学习扎染。

  1、播放课件,学习捆扎方法

  师:小朋友们看董老师身上这件扎染衣服的图案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其实这个图案叫螺旋状,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螺旋状是怎么扎染出来的。(观看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是怎么扎染出来的?(幼儿回答)观看PPT捆扎法操作流程图,教师做示范讲解。

  2、幼儿自主学习包扎法

  师:刚刚我们学习的捆扎法是扎染中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第二种方法包扎法,董老师已经把这种方法的视频放在了桌子上的平板电脑里,我要请小朋友自学,在学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再把材料拿出来跟着视频边学边做,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做轻声的交流,待会儿我要请小朋友和我们做一个分享。

  3、幼儿分享包扎法过程,教师讲解操作流程图,加深学习。

  师:视频看完了,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说的对不对?依次讲解操作流程图,教师边说边操作。

  (三)幼儿尝试扎染(配乐)

  师:小朋友真棒,接下来就到你们操作的时间了,但是在操作前董老师有四点要求:1、董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操作流程图,你们可以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忘记了步骤它可以提示你哟。2、我给你们准备的材料有包包、衣服、手帕小朋友待会儿可以到这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操作。3、小朋友选择的材料可以在桌面上进行操作,带作品包扎或者捆扎好请你们戴上手套把作品放在盘子上进行染色。4、染色完成后请小朋友举手示意,董老师会帮助你把作品上的水拧干和晾晒。现在请小朋友有序的到材料区领取物品。

  (四)晾晒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学习中,我注意安排了观察、比较、归纳、演示、组合创作、总结等环节,帮助幼儿学会观察方法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做,这样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幼儿对老师有亲切感,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15、大班美术教案:我的妈妈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与爸爸妈妈亲密地相处了一个多月,新学期,刚入学,妈妈的影像一直在幼儿的脑海,妈妈在孩子的眼中是个什么样?让孩子们画一画,开心的说一说。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己的画作来介绍自己眼中的妈妈,表达母子亲情。

  2、积极地与同伴交流、分享。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妈妈的生日、喜好以及对自己的最大心愿等。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7、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敢于说出心中的妈妈。

  难点:感受妈妈的爱,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写生画我的妈妈。

  2、记录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3、每个幼儿利用废旧纸盒装饰制作“亲亲妈妈爱心盒”。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热情。

  师: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妈妈。现在就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妈妈,比如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工作,平时最喜欢干什么,生日是哪一天.妈妈对你的最大心愿是什么,等等。

  2、幼儿分组交流“我的好妈妈”。

  3、幼儿集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妈妈?

  幼:这是我画的妈妈,她有着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卷卷的头发。妈妈每天下班都要亲亲我。你们看,我把妈妈最大的心愿记录下来了,她希望我将来有出息,所以我画了好多好多奖状。

  幼:这是我的妈妈,皮肤白白的,脸蛋圆圆的,总喜欢看着我笑。我妈妈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吃饭多一点,将来长得高一点。我爱我的妈妈。

  4、为“亲亲妈妈爱心盒”添加“爱”。

  师:这个“亲亲妈妈爱心盒”是用来收集习这些表达对妈妈的爱的物品的。你们想在里面放些什么呢?(与妈妈的合影,妈妈的画像,妈妈喜欢读的书,等等。)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我提议每个人将妈妈的心愿、生目、喜好等用图画或符号记录下来.再把它们和其他材料一起放进“亲亲妈妈爱心盒”里,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过程比较完备,幼儿利用上绘画课的时候画一张妈妈的像,上课的时候展示出画,说一说心中的妈妈。 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说一说,教师边引导补充鼓励,较好。“亲亲妈妈爱心盒”这一环节幼儿也能踊跃的参加。我觉得应该再做好后续的活动:“三八”节到了,小朋友们怎样表示对妈妈节日的祝贺?

16、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教学反思:有趣的图案

  目标:

  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动方案:

  目标与上面同。

  准备: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设计的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活动过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17、教案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牙刷喷画》反思

  牙刷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制作美的事物,是我们艺术领域的关键,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能够创造美,欣赏美,同时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提高参加美劳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牙刷喷洒成画的方法。

  2.通过组合不同的树叶,制作出图案不同的牙刷喷画。

  3.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提高参加美劳的兴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白纸、颜料、树叶、牙刷、小棍子、重物(小石头)、吸水纸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牙刷。

  师:小牙刷除了牙刷还有什么用途?

  2.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

  师:你在画上看见了什么?你知道这是怎么画的吗?

  3.教师讲解牙刷喷画的步骤与要求。

  方法步骤:

  (1)将白纸对折,在上面摆放树叶。

  (2)用重物压住树叶,使它不容易移位。

  (4)牙刷蘸少许颜料。在小棍子上面刮一刮,让色料喷出。(颜料不能蘸太多,可以轻按在吸水纸上。不然色就不均匀了)

  (5)可以用几片树叶组合作画

  4.幼儿作画。

  5.作品分享。

  活动延伸

  尝试用纸卡剪出各种模板做牙刷画。

  活动反思:

  因为初次尝试用牙刷刷色喷画的作画形式。小朋友都很有兴趣。这种喷画活动比较适合中大班年龄段的幼儿,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具有很大应用价值,此活动操作性强又极富乐趣,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对这种作画形式非常感兴趣,忙的不亦乐乎!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作画形式,孩子们的作画技巧掌握的不太好,画面效果一般,相信孩子们多次尝试以后,一定会喷画出美丽的画面。

18、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鱼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本月我班主题是《海底世界》,幼儿对小动物们有着与身俱来的好奇心,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鱼,产生浓厚的兴趣。鱼类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各种各样不同的花纹,这些花纹单纯用水彩笔、水粉、油画棒色块的对比,涂色是很难充分表现出来。而线描画这一形式,对大班孩子的画画有很大的质的提高,尤其对孩子想象力和表现力。并且我班的孩子对画画兴趣都很浓厚。

  本次活动正是抓住幼儿感兴趣、喜爱的物品。让幼儿通过自己细致观察、敏锐的触觉,独特的视角,自由进行创作发挥,并把单纯的班级环境布置与课堂与主题衔接,让幼儿参与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并对幼儿从小进行环保教育,进行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活动目标:

  1、运用点、线、形来装饰鱼和表现鱼不同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6、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7、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用点、线、形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活动准备:

  1、投影机、下载各种鱼的照片

  2、白纸、记号笔。

  3、各种点、线、面的范例,教师画好的鱼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猜谜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有嘴不说话,没脚会玩耍。

  小孩见了它,心里乐哈哈。

  小猫见了它,伸手就要抓。(鱼)

  生:小鱼

  (2)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

  (3)通过投影,让幼儿更仔细观看各种鱼的照片,让幼儿进一步感知鱼的外形和花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美丽的鱼,让我们也一同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4)引出海底世界背景图(珊瑚,水草及一条哭泣的鱼妈妈),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引入课题。

  教师语:可是突然有一天,海洋里的鱼都消失了,只剩下鱼妈妈和漂浮着的塑料袋,饮料瓶,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向幼儿进行环保知识教育。)那我们一起来帮助鱼妈妈找回她的孩子好吗?

  二、教师展示线描画的(点、线、面)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出自己不懂和不会画的(点、线、面),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点画法。

  展示点的种类:圆点、短点、雨点、正方形点、三角形点、空心点、沙点、十字点

  2、勾线画法。

  线的种类:横线、竖线、斜线、交叉线、波浪线、折线、凹凸线、卷曲线、弧线、鱼鳞线、三角螺旋线、方螺旋线

  3、面的画法。(点和线的排列组合)

  面的种类:正方形组成的面、圆形组成的面、半圆形组成的面、三角形组成的面、长方形组成的面。

  三、欣赏教师画的鱼的范例,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师:老师画的这条鱼是什么形状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四、示范讲解如何对鱼进行装饰?如何处理分割画面?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的画法:

  (1)教师出示小朋友的作品讲解如何在鱼身上分割画面的块,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

  (2)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五、师提出作画要求:

  (1)在作画前先想一想:自己要画什么样的鱼?可以看看周围鱼的照片,要用什么线条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要求构图大。

  (3)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4)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六、幼儿分小组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七、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把自己想对鱼宝宝说的话和自己画画中的感受,告诉老师写成“悄悄话”的形式粘贴在作品上。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点、线、面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用故事把握住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有的说:鱼妈妈看到鱼走了伤心的;有的说:水太脏了,鱼都死了;有的说:水里都是塑料袋和牛奶瓶……我没有否定孩子的回答,一直根据孩子的问题启发幼儿,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为后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我向幼儿展示大量不同的图片,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孩子在观察电视、投影等多种图片的直观感知下,对鱼的形态和线条能很好的把握,活动兴趣一次比一次高涨。在绘画前我的要求明确,对线描画的技法和点、线、面讲解清楚,孩子在绘画时能很好地运用,并向我们展示不同形态的鱼。虽然整节课的授课时间较长,但孩子的完成情况和热情高涨,尤其在活动结束,孩子们都有很多的话对小鱼叮咛,有的幼儿说:小鱼你要和妈妈在一起不要乱跑,不然会被大鱼吃掉。有的幼儿说:小鱼我下次到海底世界和你一起玩。

  本次活动不仅将主题与班级布置结合,美化班级环境,让孩子自己成为班级的主人,参与其中,而且对孩子进行人与动物的和谐教育。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介绍点、线、面中,我的讲解过于罗嗦,应该出示点、线、面,介绍画法和技法后,应让幼儿自己提出疑惑或问题?

19、大班美术含反思教案《有趣的石头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利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

  3.体验创作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

  难点:利用石头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形状的石头若干。

  2.颜料、毛笔、水桶、纸盘、双面胶、塑料垫板。

  3.石头创意电子稿图片若干张。

  4.《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CD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交流讨论师:小朋友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石头)你还在哪里见过它?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小朋友说出石头有这么多用途,石头还可以做成什么呢?

  二、示范欣赏提出要求1.出示石头范画,说一说石头画是怎样做成的。

  2.教师示范 ,提出要求。

  师:有些石头画是根据石头形状来想像绘画图案、有些石头画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组合粘贴造型而完成的。所以首先要选择石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看石头像什么,能做什么画。然后在石头上涂一层漂亮的颜色,换颜色时一定要把笔在水桶里涮干净,涮笔时要轻轻的,不要甩到别人的身上,把毛笔头上的水在桶边挡掉,再在干毛巾上把水吸干净。再蘸上颜料画上漂亮的图案,如果有颜色碰到手上要用湿毛巾及时擦手。将石头放到盘子里,添画上漂亮的的花边,一幅石头画就画好了。

  3.播放好看的石头画,请幼儿欣赏石头画作品。

  师:老师这里还有好看的石头画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启发引导,拓展想象1.交流、想象。

  师:你想做什么样的石头画?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造型,说给同伴听一听。

  2.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师:石头王国要举办一个"石头创意展"需要许多奇特的石头画作品,小朋友们都是小小艺术家,快来大显身手吧。

  活动反思:

  1、 这堂课孩子们非常喜欢,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

  2、 只是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幼儿不愿大胆想象,看见别人装饰什么他就装饰成什么,没有创新。

  3、 在创编故事这个环节,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丰富,表达力欠缺。

20、大班教案《小鸟的家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教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教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二、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教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教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教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教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教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大班教案《小鸟的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说说感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结合已有经验仿编散文。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鸟的意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领会散文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小鸟图片一张;实物投影仪一 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 台、图片各一 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出示小鸟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

  2.师:小鸟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小鸟最喜欢做什么?

  3、师: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

  1、师(配乐朗诵散文)提问: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你听到了什么?

  2、师:到底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那里变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听散文。

  (师再次配乐朗诵散文 。)

  (1)出示图一:森林里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小鸟的歌洒向哪里?在树枝的缝隙里泻成了什么?

  (2)出示图二:小鸟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结出了什么?

  (3)出示图三:小鸟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什么?

  (4)出示图四:小鸟的歌投进溪水里,游成了欢蹦乱跳的什么?

  3、师:你听,森林里到处都是小鸟的歌。小鸟的歌真好听,落到哪里,那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我们一起来说说小鸟的歌落到了哪里?

  三:理解散文内容,学习朗诵散文。

  (1) 幼儿一起跟老师看着图片朗诵散文。

  (2)

  师:你喜欢小鸟的歌落在哪里?你可以看着图来说说。鼓励幼儿自由讲述画面的内容。

  (3)幼儿完整念散文一遍。

  四:创编散文。

  (1)师:小鸟的歌还会落在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你跟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2)幼儿讨论,师个别倾听指导。

  (3)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来把自己编的散文朗诵给大家听。

  五:延伸活动。

  师:小鸟的歌还在森林里唱着,响着,小鸟的歌还会落到哪里呢?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小朋友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更发散,所以在最后绘画环节中我引导孩子们画完小鸟以后,在进行添画,想一想:你觉得小鸟的歌声像什么,就在旁边画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画的非常好,说的也非常好。例:浩洋画上了太阳,我先是引导他说:小鸟的歌像太阳,暖暖的。接下来很多小朋友就有了想法,画了棉花糖,就说:小鸟的歌像棉花糖,甜甜的;画了冰糕,就说:小鸟的歌像冰糕,凉凉的------

22、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向日葵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梵高的“向日葵”是精典中的精典,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到画面的布局,颜色,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向日葵》。旨在培养幼儿欣赏与观察能力。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2、学画向日葵,能够合理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3、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5、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7、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关键点:

  高低错落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准备:

  梵高名画,纸,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

  1、 你喜欢这篇画吗?为什么?

  2、 画中有几朵花?

  3、 每朵花都一样吗?

  4、 他们是怎么插在花瓶里的?

  小结:这幅画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梵高绘画的,他画的向日葵每一朵都不一样,栩栩如生。

  二、教师示范,学画向日葵

  1、每朵花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分别中花的哪里呢?

  2、朝前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圆圆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样大的。

  3、朝旁边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扁扁的,花瓣一边长一边短。

  4、朝后的向日葵看到的只有花的后面。

  小结:摆放的角度不同,看到花的部位也不同。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幼儿尝试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欣赏:表扬能够绘画不同角度的向日葵。

  教学总结:

  小朋友绘画的向日葵姿态各异,象真的向日葵一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并没有运用范画,而是让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让幼儿观察向日葵颜色,构图,摆放等,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发现向日葵花盘朝着不同的方向,颜色也并不都是一样的,向日葵的状态也不同,有的开的很大,有的开的很小,还有的花瓣已经凋谢了,幼儿知道梵高爷爷是一个很著名的大画家,他能够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师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物体。幼儿在绘画时能够合理构图,花瓶里插的花有高有低,朝着不同的方位,颜色也不同。

  不足之处:

  前面讲得有点久,到后来小朋友画的时间有些来不及。另外有的幼儿绘画的向日葵花盘较小,涂颜色的时候不清楚。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让幼儿观察向日葵真正的模样,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大小,颜色,以及各部位的细节之处,这样幼儿绘画就会更形象。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让他们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会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23、大班教案《树上的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石头原有外形基础上想象添画,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乐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

  3.体验参加创意活动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能自由创作各种形态的小鸟。

活动准备:

  石头,画纸,双面胶,魔术袋,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石头

  ●摸一摸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术袋,(教师摇晃袋子),请你猜一猜里面会是谁呢?(请幼儿伸进袋子里摸一摸,猜一猜,两名幼儿)

  ●比一比

  1.这两块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大小,比较颜色,比较光滑和粗糙)

  2.教师小结: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魔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感知石头,有了玩石头的经验,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二、石头联想

  1.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石头?

  2.这些石头有什么作用?重要吗?(PPT欣赏)

  3.这些石头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平时是怎么和石头做游戏的呢?可以想到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幼儿回忆之前的活动经验,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进行更新的创作。

  三、创作石头

  1.教师出示范作,看一看,老师把石头变成什么了?我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出示空树枝画,还有好多小鸟也想停下来休息休息,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3.教师交代作画要求:①选一块合适的石头。②用双面胶站在树枝上。③帮他添上小脚小嘴。

  4.幼儿进行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作,让幼儿仔细观察,说说小鸟的各种形态,充分发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石头故事

  1.幼儿作品展示。

  2.教师示范说一说作品中有趣的故事。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作品中的故事。

  【设计意图】幼儿大胆创作,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说说作品的故事,培养孩子语言能力。能让幼儿有目的性的去创作。

活动反思:

  教师能很好的将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与特色活动相结合。活动中,因为孩子有创作石头画的经验,所以孩子流露出很浓的创作欲望,活动开展的也比较顺利。活动中,孩子能较清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大胆创作。每一幅作品都有孩子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能说出小鸟不同的姿态并进行自由创作。教师合理的知道是幼儿体验创作成功的保证。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美术小鸟的天堂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