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一分钟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3-01-29 14:47:03

大班数一分钟教案反思

1、大班数一分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一分钟2、拼图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1、我们都认识时钟,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2、分针走多少也是一分钟呢?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3、你们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让秒针走一圈,一起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总结: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分钟长,有的认为一分钟短。

  二、体验一分钟的长与短(感受不同场景下的一分钟)过渡:接下来,我们做一个一分钟的游戏,到底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1)木头人※规则:1、做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造型2、当念完儿歌做好造型,开始计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一分钟不能动,不能说,就会觉得时间走的很慢,一分钟变得很长!

  (2)拼图※规则:1、独立完成拼图。

  2、听到开始开始游戏,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同样是一分钟,当大家专心的完成任务时就会觉得时间走得好快,一分钟变得很短!

  三、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1、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但是我们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你觉得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2、一分钟在生活中有时会变得非常的宝贵和神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播放录像:一分钟)3、刚才的影片中,你记住了哪几件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幼儿根据数字提示回答,师提炼)(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一分钟大树可以释放1斤氧气,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4、看了发生在同一分钟里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你想说什么?

  小结:一分钟虽然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就是由每一个一分钟连接起来的,这些不同的一分钟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会让世界发生奇迹,会让生命呈现精彩。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做好每个一分钟吧!

  5、我也抓紧一分钟刚才在拼图游戏的时候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成,我们再用一分钟把刚才没有完成的拼图认真完成吧!

  四、 延伸活动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和好朋友讨论一下怎样合理安排好课间十分钟。

  活动反思:

  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看大钟体验一分钟中,了解到了一分钟就是60秒,在尝试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时,孩子通过自己做事,体验到了短短的一分钟,却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在活动中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许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

2、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 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例中三者之间的等差关系(及多1和少1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学图卡组(数字卡若干)

  2、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呈现已有经验。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小朋友就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2)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教师: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教师出示房子和数字图卡请小朋友来给数字宝宝搬家,并找邻居。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2、探索相邻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1)请你仔细看一看,邻居和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

  (2)前面的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后面的呢?

  教师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前一个数比中间的小1,是它的小邻居,后面的一个数比中间的大1,是它的大邻居,前后两个数就是中间这个数的相邻数。

  3、实际操作,让幼儿运用新经验为数字(3、5、7、)找邻居。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为3、5、7、这些数字宝宝找小邻居和大邻居。

  (2)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同伴交流)

  4:拓展:为相邻数找共同的邻居。

  (1)教师出示两张数卡提问:谁是5的邻居,又是7的邻居呢?

  (2)幼儿操作,举卡回答。

  教师小结:6是他们的共同邻居。它是5的大邻居,7的小邻居。

  5: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引导幼儿填空。

  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2)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4、大班数学教案《圈一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我给

  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 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 我说二,你说二, 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 身上长着许多二, 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 我说五,你说五, 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 五星红旗迎风舞, 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 我说八,你说八, 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帮老大妈, 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

  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 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5、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圈一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 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 我说二,你说二, 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 身上长着许多二, 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 我说五,你说五, 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 五星红旗迎风舞, 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 我说八,你说八, 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帮老大妈, 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 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6、大班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7、大班音乐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绕口令歌曲,注意唱准虎、鹿、兔、狐、鼠的发音。

  2、通过图片的帮助记忆歌词内容,尝试改变图片顺序、改变动物位置进行创编活动。

  3、学唱的过程中感受绕口令歌曲的趣味。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的过程中感受绕口令歌曲的趣味。

活动准备

  1、 挂图。

  2、 自制小图卡。

  3、 动物头饰、红花三朵。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内容。

  (l)师:今天老师有一个最新消息告诉你们,食指1号火箭炮将在我们班点火发射。请小朋友一起来倒计时,三——二——一——,点火——发射,(指眼睛)火箭炮发射到哪儿?(眼睛)请小朋友睁大眼睛接受火箭炮发出的能量吧!(唰——唰——)刚才,小朋友的眼睛都接受到了火箭炮的能量,看东西就能看得特别清楚了,对吧?好,请看,谁来了?(出示图片1是谁呀?它在什么地方?山上一只虎,咦,我只用了五个字就把图片上的内容说出来了,你会吗?

  (2) 接下来谁来了呢?小朋友把眼睛睁大点噢,(同法出示每幅图片,要求幼儿能用五个字的句子讲述图片内容)。

  (3) 、学念绕口令,送红花找“呀”的规律。师:老师这儿有三朵花,要请小朋友来送给小动物们,有一个要求,听老师念儿歌,哪个动物后面有“呀”,就把红花放在它的后面。(教师念绕口令,请一个小朋友送花)

  (4) 、幼儿学说绕口令3遍,速度由慢变快。

  (5)、学唱歌曲。

  (6)、教师范唱,老师把绕口令唱了出来,好听吗?你想来试试吗?

  (7)、幼儿轻声唱2遍。

  2、 引导幼儿尝试改变图卡顺序进行演唱。

  (1)、老师调换图卡位置幼儿演唱。

  (2)、幼儿自主调换图卡演唱

  3、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表演头饰进行表演活动

  选五名有二代表戴上头饰其他小朋友自主选择,边唱边表演,表演开始时所有小动物都蹲下,尝到那个小动物他就站起来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而不再是学习的容器。在唱歌教学中最难的解决的是幼儿机械记忆歌词的环节。以前很多教学中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有写歌词幼儿怎么听都不懂,只要音似胡乱唱一通的现象存在得不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在设法将自己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即利用视觉符号或运动觉符号,利用创造或利用教师暗示的线索等。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图例的运用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并为下面幼儿创编歌曲作了准备,使幼儿的思维、记忆有了形象、具体的依据。歌曲结构中休止符的区别则用“红花”来代表,即帮助幼儿区分又帮助幼儿记忆对比,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区分结构中的难点。设计理念中另一方面是在唱歌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本次活动所提供的歌曲是在学习绕口令的基础上,由此记忆歌词,熟悉曲调并不难,幼儿能较容易掌握。由于歌词内容呈并列形式存在,无逻辑关系,所以能任意调换顺序,根据排列组合规则。前五句歌词能唱出几百种变化,留给幼儿广阔的创造空间。最后一句歌词因为不停地调换次序而产生地挑战性与诙谐感,更是为幼儿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一笔意外的财富。

8、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小汽车卡片、停车卡

  学具:每人一张停车卡、12辆小汽车卡片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二、讲述故事,引出群数的方法。

  猴子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停车场,每天他的三个员工轮流去数车。第一天小猪一个一个的数用了30分钟数回来12辆车,第二天小狗两个两个的数用了15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奇怪他是怎么数的呀?

  三、学习两个两个数的方法。

  1、回忆小狗的数数方法,为什么它比小猪快?请幼儿用小狗的方法数一数自己的小汽车

  2、请一名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幼儿演示,大家学习他的数数方法。

  3、请幼儿再次尝试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发现比一个一个的数快。

  四、学习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1、继续讲述故事引出五个五个数。

  第二天小狗五个五个的数用了1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更加惊讶,他是怎么数的?

  2、请幼儿尝试操作。分享讲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五、分享其他群数的方法

  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其他哪些群数的方法:如三个三个数、四个四个数、十个十个数……

  六、分享各种群数的方法

  1、请小朋友用各种群数的方法帮助猴老板数钱币,用圆圈画出自己不同的群数方法。

  2、说说自己的群数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目标是“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目标的落脚点是对群数方法的学习,群数的方法有很多,我截取2个2个数、5个5个数为切入点,帮助孩子理解群数的方法,从而拓展到其他的群数方法。为幼儿营造出轻松、娱乐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先让幼儿听故事猜测动物数的快的方法,引导出对2个2个数的方法的学习,然后对比发现5个5个数的方法,最后拓展到其他群数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在最后数钱币的环节中检验孩子学习的效果,一步步分层练习,巩固对群数方法的学习。

  在引导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力图打破以往的幼儿数学学习以看和听为主,而操作大多是为了验证老师传授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在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力图让幼儿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了群数的乐趣和意义。让孩子反复进行操作探索,发现群数的规律,掌握群数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进行提升。

  不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孩子的关注还是不够全面,有忽视个别幼儿发展的现象,需要我引起重视,加以改进。有的孩子偶尔出现注意力分散情况,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引起的,值得再三推敲。

9、大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班级幼儿年龄在5岁半到6岁,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一些经验,能较清楚的说出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在前期幼儿已有了一些对正方体、长方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数一数》,想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活动设计中幼儿数立体图形的过程是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守恒,同时也让幼儿可以掌握数立体图形的不同方法,如:竖着一列一列数、横着一排一排数等。能在组合的立体图形中找出各类立体图形,进行计数,初步感知数与体的关系。增进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分析的能力。

  为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操作感知、形成表象。

  3、个别操作验证、体验数与体关系。

  4、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2、体验数与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活动难点:感知数形关系,推断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1、一只摸箱,内装正方体、长方体各一个。

  2、幼儿实物操作纸,人手一份、铅笔、橡皮。

  3、平面立体图形操作纸,大正方体积木若干。

  4、PPT

  活动过程

  1、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出示一摸箱,玩“神奇的魔术箱”小游戏。

  ——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摸箱,这次的玩法和我们以前玩法不同。是要你们的双手去摸去感觉,并把摸到的东西是什么给大家描述出来(请幼儿在魔术箱里摸一个积木,并说一说)

  ——我摸到了一个什么立体图形,下面幼儿要回忆来描述它的特征。

  ——幼儿将摸的物品进行特征上的描述,让下面幼儿来说出事什么立体图形。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全体幼儿来说出名称和其特征。(教师不断改变立体图形的方向位置)

  小结只要记住立体图形的特征,不管立体图形怎样变换位置和方向,他还是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守恒)

  二、学习数立方体

  出示若干正方体积木,并堆成立体图形。

  ——这些立体图形最喜欢玩,拼一拼、藏一藏的游戏,他们是几个几个拼在一起来,再把自己藏起来,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立体图形都找出来。

  ——看看这几个立体图形都是由什么立体图形,再数一数每一种立体图形有几个。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谁用的方法数的又快又准确。

  (1)幼儿自由做操作纸后交流。

  (2)将让幼儿数一数,并说出总数。

  ——你是怎么数的。(幼儿有争议,教师用实物验证)

  小结: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竖着一列一列的数,可以横着一排一排的数,或者是几个几个的数,还要把藏在后面看不见的立体图形也要数到,这样才能数的结果又快又最准确。

  三、看平面立体图形

  ——你们太厉害了,一下就准确的数出了他们的数量,把藏起来的也数到了,这些立体图形还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些立体图形变呀变,变成了什么。

  ——我们用刚才学到了方法来数一数,看看谁数的最快、最准确。

  小结:看来你们用到了刚才学到的方法以外,还发现了当用大小相同的立体图形搭出来的,相同形状、相同高度的立体图形,我们就能判断出他们的数量就是相同的,这样我们也能很快数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四、延伸活动

  ——我们幼儿园需要新修一间保安亭,看看这间保安亭需要多少长方体的块砖呢。(观察柱子的数量,算出砖的数量)。

  活动总结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猜测出被遮挡的立体方块的数量,知道体是在数量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围绕本课的活动目标。

10、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1、大班数学公开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2、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添加语气词的唱法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2、运用"重组法"改编歌词,并能大胆的唱出新歌词。

  3、敢于迎接绕口令的拗口和歌词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绕口令《数一数》。

  2、歌词大图谱一份,小图谱3份,操作板3块,休止娃娃和花、云朵。

  3、幼儿已初步了解一些常用的语气词。

活动过程:

  一、练声《太阳出来了》。

  二、学唱歌曲。

  1、念绕口令,激发兴趣。

  2、师范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添加语气词的唱法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师:我也来唱一唱,听一听我唱的这遍和你们刚才唱的有什么不同?

  1、师添加语气词演唱,幼儿感受语气词的有趣。

  2、幼儿尝试添加语气词并演唱。

  四、改编歌词,并大胆唱出新歌词。

  1、变换图片位置,集体改编歌词并演唱。

  2、幼儿分小组合作改编歌词并表演唱。

  五、延伸活动

  师:除了我们刚才的几种变法,还有很多种变法呢,我们可以在游戏中继续表演,好吗?

活动反思:

  对于刚入学的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家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挂图“校园图”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1面红旗”、“有5只鸟”、“有6个垃圾桶”等等,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小朋友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数了的用手盖住”, “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编号”,还有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大树有几棵?”……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数完图中的数,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电扇几台?”、“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1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数鸭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自己歌声与伴奏音乐、同伴歌声的协调统一。

  2.学习并理解休止符;体会说唱歌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6.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7.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节奏图(下面有马路和小树);画有背景的图片;鸭子小图片若干;数字2.4.6.7.8;移动小鸭子一只;红绿灯;红圈一个(贴在手掌心)。

  活动过程:

  1.节奏激趣。

  (1)出示红绿灯:这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鸭子走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会怎么走?

  (2)出示节奏图,学习并理解休止符。(∣●●●●●∣●● ●●●●∣●● ●● ●●●∣●● ●●●●∣)

  教师:我走在马路上,心里真高兴,看到绿灯走走走,看到红灯停下来。

  鸭子边走边叫,怎么叫的?我们看着红绿灯来试试。

  (3)学习用鸭子的叫声表现节奏∣●●●●●●∣。

  这里还有一组红绿灯,我们用小鸭的叫声把节奏表现出来。

  创编鸭子的不同叫声,表现节奏。(咕嘎)

  2.“数鸭子”游戏。

  (1)出示图片:今天不光来了一只鸭子,还来了许多鸭子。我们现在来玩“数鸭子”游戏。我们先来看图上有什么?

  教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2只;

  教师继续问: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4只;

  教师边问边依此贴上2只、1只、1只鸭子,幼儿快速作出反应。

  (2)提炼归纳:老师是怎么问的?数到了几只鸭子?

  3.结合节奏图学习说白,提醒幼儿注意休止附。

  4.随琴声学习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

  5.继续“数鸭子”游戏。

  (1)教师:又有小鸭子游来了,数数有多少?教师快速在图上贴上鸭子,问:现在有几只?

  (2)教师轻声哼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3)幼儿跟唱歌曲后半部分。

  6.完整学习演唱歌曲。

  7.师幼共同小结歌曲的特点。

  8.师幼共同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1.学习二声部演唱,体验和声之美。在演唱部分的乐句末加上“嘎嘎”,分组演唱。

  2.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3.欣赏其他的说唱歌曲。

  活动反思:

  教具设计巧妙,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浅显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简单的图片实用性强,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

  活动的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教师通过红绿灯、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课以游戏贯穿,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难度也逐步加深,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活动需改进的地方:课前没与幼儿接触,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

14、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5、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教幼儿初步学会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注意唱准虎、鹿、兔、狐、鼠的发音。

  2.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用歌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尝试改变图片顺序进行重组演唱。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唱准字音。

  教学难点:

  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改变图片顺序进行重组演唱。

  教学准备:

  自制图片若干、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秋天多么美》做小跑步进活动室。

  2.出示图片,以谈话的方式引出课题。

  3.发声练习

  1=C 2/4

  1 2 3 4| 5 - | 5 5 5 |5 5 5 | 5 4 3 2| 1 - ||

  兔子跳又 跳 ,跳跳 跳 跳跳 跳,兔子 跳又 跳。

  二、基本部分

  1.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然后回答问题: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是几拍子的?歌曲有几段?

  2.学习听前奏:

  3.教师范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听歌词,说一说歌词中说什么了?

  4.教幼儿朗诵歌词并理解词义,提出要求:朗诵歌词要清晰准确。

  5.教幼儿学唱新歌,用整首演唱的方法教唱,要求幼儿用自然地声音唱歌。

  6.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重点指导虎、鹿、兔、狐、鼠的发音。

  7.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改变图片顺序进行重组演唱。

  8.分组演唱歌曲,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9.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头饰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学习情况,对本节课守纪律的幼儿进行表扬。

  2.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而不再是学习的容器。在唱歌教学中最难的解决的是幼儿机械记忆歌词的环节。以前很多教学中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有写歌词幼儿怎么听都不懂,只要音似胡乱唱一通的现象存在得不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在设法将自己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即利用视觉符号或运动觉符号,利用创造或利用教师暗示的线索等。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图例的运用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并为下面幼儿创编歌曲作了准备,使幼儿的思维、记忆有了形象、具体的依据。歌曲结构中休止符的区别则用“红花”来代表,即帮助幼儿区分又帮助幼儿记忆对比,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区分结构中的难点。设计理念中另一方面是在唱歌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本次活动所提供的歌曲是在学习绕口令的基础上,由此记忆歌词,熟悉曲调并不难,幼儿能较容易掌握。由于歌词内容呈并列形式存在,无逻辑关系,所以能任意调换顺序,根据排列组合规则。前五句歌词能唱出几百种变化,留给幼儿广阔的创造空间。最后一句歌词因为不停地调换次序而产生地挑战性与诙谐感,更是为幼儿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一笔意外的财富。

16、大班数学课教案《花儿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色的纸花、5朵黄色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引导幼儿想象。

  2、基本部分

  ①然后出示10朵红色的纸花,请幼儿数一数,一共开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边,放一朵黄色的花,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诉幼儿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活动以此类推。

  ②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③分别出示物品图,请幼儿数一数总数,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④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3、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如:11块积木,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最后结束的环节中,我的提问上有些不明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我是想让孩子回答出类似生产日期、标签、数量等方面的数字,可有的孩子说了些像电话号码、车牌号、楼梯号等。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问才能问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呢?如果说“你们还在那些商品上见到过这些数字,你觉得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语言上准确不准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17、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 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2.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5.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6.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8、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数一数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19、大班教案《一分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1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珍惜时间抓紧时间。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知道1 分钟的长短,抓紧时间。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珍惜时间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绳子,穿珠,笔,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出1分钟的重要性。

  2、 体验1分钟的长短。

  (1) 我们平时怎样计算时间呀?

  (2) 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3) 各种方式体会1分钟的长短。唱歌、静坐、做游戏。分别请小朋友谈一谈哪个一分钟长那个一分钟短。

  (4) 穿珠子感受1分钟。

  先自由穿一遍几下多少,在抓紧时间穿一次记下多少。为什么数量不一样?讨论一下。

  3、总结一下抓紧时间就会做更多的事。

  4、 回家后让父母帮忙记算时间做各种不同的1分钟游戏体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整体来看孩子们比较喜欢参加这一教学活动,也能从中知道了1分钟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可是从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在以各种方式体验1分钟的环节中有一个游戏要求幼儿保持一个动作1分钟不动,有个别体力不好的小朋友没站稳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这是老师没有要求到位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20、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分钟》反思

  设计意图

  时间是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里,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感受一分钟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 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3.知道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体验一分钟与生活有关的事情。

  活动难点: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生活经验,简单记录总数量的经验。

  2. 物质材料准备: PPT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时钟1个、电池1个、时钟表图1张、黑板1个、音响、大夹子4个、6种记录表记录表共38张、蓝色水彩笔7支、记号笔7支、剪刀7把、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龙眼、毛巾、面团6份、大红豆、筷子6双、爱心涂色表6份、剪图形6份,盘子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经验交流.

  手指游戏《包子和卷子》导入幼儿的时间观念。

  导语:刚才的手指游戏你们知道用了多长时间吗?

  提问: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大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小结: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让小朋友感受一分钟吧。

  二、生活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导语:时钟可以告诉小朋友,一分钟有多长。老师请出走动时钟,幼儿观察钟面的针走动,体验一分钟。

  提问1: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在转动一圈呢?(秒针)

  提问2:秒针怎么走能告诉小朋友一分钟到了呢?

  现在我们跟着秒针走一圈(60小格),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

  小结:秒针走了钟面一圈(60小格),就是一分钟。

  导语:(教师出示时钟图)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利用分针来体验一分钟。

  提问:分针怎么走表示一分钟到了呢?

  小结: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一分钟到了。

  解析: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60小格),表示一分钟;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小格,表示一分钟。

  在此感知一分钟音乐游戏(三只小熊),在这一分钟里,充分让小朋友和音乐做游戏,充分感知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导语: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点钞机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跑车大约能跑1200米;

  一分钟主持人能说800个字;

  一分钟小朋友能跑200米,从幼儿园彩虹跑道起点跑至终点,刚好200米;

  一分钟人能包60个饺子;

  足球队员抓住最后一分钟进球了,赢得了足球比赛。

  3.实践操作:我们小朋友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导语:大人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一分钟,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亲自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

  提问1: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规则:(1)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表格前面写上属于你的图标,表格后面写上你的总数量,配课老师监督幼儿填表。

  (2)体验规则的主导体是一分钟MP4。

  (3)MP4开始想起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由小组的最后一名完成的小朋友把表格交到老师处交流汇总,坐回自己的位置,教师对记录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A.请看一下剥龙眼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剥多少颗龙眼?

  B. 请看一下搓圆子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搓多少颗圆子?

  C. 请看一下整理毛巾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整理多少条毛巾?

  D.请看一下夹豆子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夹了多少颗豆子?

  E. 请看一下剪图形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剪了多少个图形?

  F.请看一下爱心涂色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涂了多少颗爱心?

  提问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每组的结果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提问2:最多的数量是多少?最少的是多少?

  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是每组的数量不一样。

  解析:同样是一分钟,每组操作的材料不同,数量不一样;难易程度不一样,所以数量结果也不同。

  4.分享交流。

  导语:小朋友请看这张“搓圆子”游戏活动记录表,同一组队员的统计数量一样吗?

  提问:为什么最高的数量和最少的相差这么大呢?(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熟练程度不一样,有快有慢,有些时间浪费掉了,所以数量不一样。

  解析:重点讨论前后两次不同的游戏结果,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节奏的关系,懂得做事情要专心、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我们小朋友以后做事情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5.课程游戏化.

  挑战一分钟游戏:《金鸡独立》

  导语:小朋友敢不敢挑战一分钟的游戏?

  规则:一个脚站立着,保持一分钟身体平衡。

  导语:敢不敢向自己发起挑战一分钟游戏?

  鼓励幼儿回家后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分钟”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三、活动延伸,如何珍惜时间。

  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样珍惜时间的。

  1.警察叔叔就溺水的人,早去一分钟这个人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与时间争分夺秒。

  2.医生与护士工作中在奔跑,争取每一分钟抢救病人,早一分钟存活就多一点希望,晚一分钟就会抢救生命无效。

  3.地震灾害,救援官兵抢救受灾人们,早去一分钟多一点有生存的希望;如果迟去一分钟,灾情更严重。

  4.火灾,早去一分钟,早点灭火,减轻灾难;迟去一分钟,大火会越来越大,财产人身安全更危险。

  导语:对于刚才的灾难,一分钟重要吗?

  提问:你会怎样珍惜时间?你如何在早晨的时间里珍惜时间?

  小结: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上学的时间要抓紧,不要拖拉时间,珍惜每一分钟,不浪费每一分钟。相信你们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做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21、大班教案《跑跑一分钟》含反思

活动目标

  感知一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少,能做些什么事情;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一分钟能做的事情;

  懂得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做事情不拖拉。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一分钟做完事情

  难点:知道一分钟的长短

活动准备

  头饰:狮子 老虎

  时钟

  鞋袜 打乱的彩色笔 散乱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上场。

  教师扮演活动主持人带好头饰红果果: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红果果,欢迎来到跑跑一分钟的比赛现场。现在有请我们的老虎队和狮子队入场!(播放进行曲)

  二、感知一分钟

  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让孩子说出每种针的特征。提问: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时间吗?听时钟滴答声感受一分钟的时间。提问:我们能在一分钟内做哪些事情?

  三、体验一分钟能做的事,和秒针赛跑

  游戏规则:两队参赛者在一分钟只能完成规定的事情获小星星一颗。

  1、穿鞋比赛;2、收拾画过的彩色笔;3、收拾玩过的玩具:①两队各派一个小朋友收拾(让小朋友知道人越多收拾得越快的道理)②两队小朋友全部参与,比赛哪一组更快(总结出收拾的方法,让小朋友知道相互协作的道理)。

  四、总结:珍惜时间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事情能够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教学反思

  因为是游戏竞赛类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了一分钟就能做好的事情。

  在第一部分感知一分钟的概念时,效果不明显,如果播放一个相关视频,比如两个孩子在做同一件事时的快慢对比,可以让孩子们更能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数一分钟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