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经典寓言故事在线阅读
1、强盗的人伦底线寓言故事
王守仁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他曾被贬谪到贵州当驿丞。到任不久,他捉拿了一个强盗。这家伙打家劫舍,无所不为。现在被逮了,他倒是快人快语,朝着王守仁喊:“铡刀磨快点,别对我讲仁义道德,我们这号人,早就没这个了。”
王守仁说:“好啊,只是现在天气炎热,你可以先脱了外衣,我们再审案。”强盗感觉这话没啥恶意,就把外衣给脱了。
王守仁说:“还是热吧?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就把内衣也脱了。王守仁接着说:“还是热啊,咱们把短裤都给脱了吧。”
强盗嗫嚅着说:“大人,这不行,大堂之上,赤裸身体,成何体统?我也是有尊严的。”
王守仁笑道:“你不是说早已没有道德良知了吗?现在看来,你还是有羞耻之心的,我们之间还是可以谈仁义道德的。”
经过王守仁的循循善诱,强盗终于发现,自己也保持着最低的人伦底线,保持了最起码的羞耻心,于是他甘心服罪,接受审判。
2、李子是苦的寓言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王戎的人,他小的时候就聪明伶俐、智慧过人,遇事爱开动脑筋,仔细分析,先思考好了再动手做事。
有一次,小王戎和一群同村的小孩子们一起出去玩。大家打打闹闹的,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村外。
孩子们越跑越远,一直到了郊外的路边。一个眼尖的孩子忽然发现了什么,抬起手臂指着不远处说道:“喂,你们看哪,那边好像是一棵李子树,上面还结有果实呢?”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跑过去一看,呀,真的是一棵又高又大的李子树,而且上面结满了熟透的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了,一个个李子鲜红鲜红的,好像就要滴出汁水一样,十分诱人。
孩子们见了满树的熟李子,想起李子那又甜又酸的味道,馋极了,一个个直往肚里咽口水,巴不得马上吃到它。
领头的孩子招呼了一声:“喂,快上树去摘李子吃啊,还等什么呀!”
大家欢呼了一声,挽起袖子和裤腿,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争先恐后地向树上爬去,摘了好多的李子,用衣襟兜住。
可是王戎却仍然站在原地没动,他转动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小孩子们都觉得很是奇怪,大声地问他说:“王戎,你还呆在那里干什么,李子这么多,我们根本就摘不完,你快点过来呀!”
王戎开口说道:“你们不觉得有点奇怪吗?这棵李子树就长在路边,果实都熟透了,来来往往过路的人那么多,却没有多少人去摘,到现在,果实还挂满枝头,所以依我看,这棵李树上结的果子一定是苦的。”
小孩们将信将疑地拿起刚摘下的李子放到嘴里去尝了尝,马上就都“呸呸”地吐了出来,这李子果真又苦又涩,难吃到了极点。于是,大家都对王戎的善思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见,我们在面对新鲜的诱惑时,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似乎唾手可得的利益,而应该多长几个心眼,冷静地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3、狼的忏悔寓言故事
作恶多端的狼突然有一天良心发现,它对着上天忏悔,痛心疾首地请求上天对它的宽恕。
“宽恕我吧,仁慈的上天,宽恕我过去的一切罪恶!”狼苦苦哀告着:“都怪我年幼无知经不住诱惑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咳,痛心哪,连我自已也无从统计亲手溺杀了多少无辜的小生命。那绵羊何等天真可爱,我非把它整个儿撕成碎片;那山鸡如此安分守已,我却将他们从鸡窝里拖出来当晚餐:就连那辛勤劳作的耕牛,我也时时乘其不备加以伤害。现在回顾起来,我良心受到谴责,心里是何等痛苦呀!”
“呵,我是多么不争气,森林大家族中,别人都遵纪守法,唯我干尽坏事,”狼继续忏悔着:“那许许多多克已奉公的榜样,我从来视之为傻瓜。相比之下,真使我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上天呀,给我一次机会吧!从今后一定我洗心革面改恶从善,决不敢再滥杀无辜,只求您饶恕我过去的罪行。”
狼继续不断的苦苦忏悔,它的虔诚之心惊动了全森林,那些平时受尽欺凌的小生灵们远远观望着议论着,却仍然心有余悸,谁也不敢多前进一步。
一只初生不久的小兔子天不怕地不怕,好奇心驱使它一步步走到狼的面前,呆望着狼在不断地忏悔。
狼见状生气了,它一伸爪子毫不费力地就把小兔子按倒在地,对着周围观望的动物们大声音吼叫:“你们这些该死的家伙,没心没肺的东西:我在虔心忏悔请求上天饶恕,你们还围着兴灾乐祸看热闹!你们等着吧,等我忏悔完,我不一个个找你们算帐把你们撕成碎片,决不善罢甘休!”
所有观望的动物们吓得四处逃窜。它们这才明白:不管狼如何忏悔,它杀生的残忍本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4、猫头鹰东迁寓言故事
猫头鹰匆匆忙忙地向东边飞行,累了,便停在树林里歇息。正好一只斑鸠也在那里,看见猫头鹰呼哧呼哧地直喘粗气,便问:“大哥,你这么匆忙,到哪里去呀?”
猫头鹰说:“我要搬到东边去。”
斑鸠连忙追问:“那是为了什么?”
猫头鹰委屈地说:“小老弟,你不知道呀,西边的人都讨厌我,说我的声音难听,我住不下去了,只好搬走。”
斑鸠说:“大哥呀,依我看,搬家也不能解决问题。”
猫头鹰听后,略有所思,大惑不解地问:“何以见得呢?”
斑鸠说:“这还不明白吗?你难听的声音没有变,东边的人照样也会讨厌你的。”
猫头鹰向东迁徙,是因为西边的人讨厌它难听的声音。但搬家能解决问题吗?这无疑是徒劳的,因为环境虽变了,它那令人生厌的声音还是没变。这篇寓言告诫我们:有了缺点、错误,不要消极回避,也不要掩盖,只有彻底改掉,才能取得人们的谅解和欢迎。
5、拨苗助长寓言故事
【寓言典故】拨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嫌苗长得太慢,把秧苗一棵棵都拨高了。回到家里,疲惫不堪,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都长高了不少。”他的儿子跑到田边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教学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
[简要分析]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必要受到惩罚。故事中的这个人,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只能是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
6、牛和蚊子寓言故事
一只蚊子在牛角上飞,又在长时间的蜷缩之后对牛殷勤地说:
“我如果把你压得过重,愿意我离开你的角,就请你讲!”
那牛说道:“呸!
你飞来也罢,飞去也罢,庞大的我何曾把你看在眼!”
7、活的金银寓言故事
要劳动,要勤苦;这是最可靠的财富!一个富裕的老农人,
知道死亡已经临近;叫孩子们来到床前,
私下交代他的遗言:
“千万别变卖咱们祖田,
有一个宝藏埋在里面;我不知道埋藏的地方,
但是你们一定会发现。
只要你们不怕辛劳,
宝藏就很容易找到;等那秋收结束以后,
你们就去翻掘田头!
要掘,要挖,要铲,
每寸土地一翻再翻!”
父亲说了不久死去,
儿子们都不再贪懒。
他们翻遍所有耕地,
不论这里或者那里;在这一年将尽时候他们得了一次丰收。
宝藏始终没有发现,
但是父亲并非欺骗;他聪明地暗示他们:
劳动就是活的金银!
8、狐狸和鸫寓言故事
鸫在一棵树上筑巢孵卵,而且孵出了雏鸟。狐狸得知这件事之后跑来了,用尾巴把树敲得嗒嗒响。鸫探身巢外,狐狸对他说:
“鸫,我要用尾巴把树砍倒,我要把你吃掉,还要把你的孩子吃掉!”
鸫听了非常害怕,向狐狸央求道:
“狐狸大婶,你别砍树,也不要伤害我的孩子!我供你大馅饼和蜜吃。”
“行,你供我大馅饼和蜜吃,我就不砍树!”
“那么,我们走大路吧。”
突然,鸫看见一个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子提着一篮大馅饼和一罐蜜走来了。
狐狸隐蔽起来,而鸫飞落到路上,跳跃着,好像他再也不能飞了:他刚一飞开地面,又很快飞落了下来,他反复地做着这个动作。
小孙子对老奶奶说:
“我们去捉这只鸟吧!”
“我们哪能捉得住呢!”
“好歹我们要把鸟捉住。瞧,他的一个翅膀受伤啦。多美丽的鸟啊!”
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子把篮子和蜜罐在地上一放,追鸫去了。
鸫把一老一少从放大馅饼和蜜的地方引开之后,狐狸就乘这个机会,把大馅饼和蜜吃得饱饱的,还把吃剩的部分储藏起来。
鸫盘旋上升,飞回巢内。
狐狸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她用尾巴把树敲得嗒嗒响:
“鸫,我要用尾巴把树砍倒,我要把你吃掉,还要把你的孩子吃掉!”
鸫探身巢外,向狐狸央求道:
“狐狸大婶,你别砍树,也不要伤害我的孩子!我给你啤酒喝。”
“行,我们快走吧!脂肪和甜食,我吃够了,现在很想喝点啤酒!”
鸫又向大路飞去,狐狸跟在后面跑着。
鸫看见一个农夫驾着一辆车过来,车上有一桶啤酒。鸫朝农夫那边飞去,一会儿飞落在马身上,一会儿飞落在木桶上,直弄得农夫火冒三丈,想把鸟打死才罢休。鸫飞落到啤酒桶栓上面,农夫突然用斧头一击,把木桶的桶栓打落了。农夫本人追鸫去了。
这时,啤酒不断地从木桶里流到路面上。狐狸尽情畅饮,喝得心满意足,唱着歌走了。
鸫飞回巢内,狐狸不早不晚,又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她用尾巴把树敲得嗒嗒响。
“鸫啊鸫,你供我吃吗?”
“我供你吃!”
“你给我喝吗?”
“我给你喝!”
“现在你要逗我快乐,不然我要用尾巴把树砍倒,我要把你吃掉,还要把你的孩子吃掉!”
鸫把狐狸领到一个村庄。他看见一个老太婆在挤牛奶,在她的身旁,一个老头儿在编打草鞋。
鸫飞落到老太婆的肩上。老头儿见了就说:
“老太婆,你别动,我来把鸫打死!”说罢,他朝老太婆的肩上猛击一掌,可惜没有打着鸫。
老太婆受此一击,倒在地上,把盛有牛奶的挤奶桶打翻了,老太婆跳了起来,指着老头儿的鼻子骂不注口。
狐狸好一阵子为老头儿的愚蠢行为捧腹大笑不止。
鸫飞回巢内。他还来不及给孩子喂食,狐狸又在用尾巴敲树了:嗒、嗒、嗒!
“鸫啊鸫,你供我吃吗?”
“我供你吃!”
“你给我喝吗?”
“我给你喝!”
“你逗我快乐吗?”
“我逗你快乐!”
“现在你要使我感到害怕!”
鸫听了非常生气,说:
“闭上你的眼睛,跟我跑吧!”
鸫飞起来,他飞着,时而引空鸣叫几声。狐狸闭着眼睛,跟在他的后面紧跑着。
鸫把狐狸一直领到猎人那里去。
“喏,狐狸,这一回你该害怕了吧!”
狐狸刚把眼睛张开,就看见她前面有几条狗,吓得转身就逃。狗,在她后面紧追。她差一点没有逃进自己的巢穴。
她钻进洞里,喘了一口气,开始问道:
“眼睛,眼睛,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看着,不让狗吃掉狐狸。”
“耳朵,耳朵,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听着,不让狗吃掉狐狸。”
“四条腿,四条腿,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跑着,不让狗捉住狐狸。”
“那么,你这条大尾巴在干什么?”
“我这条大尾巴老是要挂住树桩子、灌木丛和捕兽器,还妨碍着狐狸逃跑。”
狐狸听了,对尾巴大为恼火,于是,她把尾巴伸出洞去。
“狗,你们把我的尾巴咬掉吧!”
9、夜莺和孔雀寓言故事
一只爱交际的夜茸在森林的歌手中招来一大堆嫉妒者,却找不到任何一个朋友。也许在其它鸟类中我会找到朋友的,它想,于是它飞下去对孔雀表示友好。“美丽的孔雀啊,我赞赏你!”——“我也赞赏你,可爱的夜莺!”
“那就让咱俩做朋友吧,”夜营继续说,“我和你下会相互嫉妒:你悦人眼目,我饱人耳福。”
夜莺和孔雀果真成了朋友。
克涅勒和蒲伯的交情因此也超过了蒲伯和爱迪生。
10、曹冲称象-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三国时候,魏王曹操有个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曹冲自幼聪明伶俐、智慧过人,深得曹操的宠爱。曹冲做事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才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就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一些连大人都束手无策的问题。有一天,吴王孙权派人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作为礼物。北方是没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心下很是好奇,就问送大象来的人说:“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呢?”来人回答:“鄙国从来没有称过大象,也没有办法称,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早就听说魏王才略过人,手下谋士众多,个个都智慧超群,请您想个办法称称大象的重量,也让我等领教一下北方大国的风范。”
曹操顿时明白这是孙权给他出的一道难题,他可绝对不能丢这个面子,让国威受损。于是他召集群臣,传令下去:能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赏。大家都绞尽了脑汁,苦苦思索。有人说要做一杆大秆,曹操反驳说就是做出来了,也没有人能提得动啊。有人说要把大象锯成一块块地零称,曹操斥责说怎么可能把吴国送的礼物毁坏成这样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就在大伙儿都一筹莫展之际,小曹冲忽然走到曹操身边说道:“父王别着急,我有办法,我们可以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船到达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然后,我们再把石头分别称一称,把这些重量加起来,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听了大喜,众人也对曹冲的聪慧赞叹不已。就这样,大象的重量终于被称出来了。
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称赞。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11、独目网捕鸟-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十分擅长捕鸟,他编织了捕鸟的罗网,那罗网上结满了密密匝匝的网眼,捕鸟人拿了这张网去捕鸟,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鸟雀。
这一天,捕鸟人又守候在树林里,他张开了他那张捕鸟罗网,又在网下撒些食物。不一会儿,有一群鸟雀飞下来了,果然,有不少的鸟雀撞到了网上,成了捕鸟人的囊中之物。
有个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鸟人捕鸟,他觉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却发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一只鸟头只钻进一个网眼就被捉住了。于是他想道:既然网住一只鸟只需一个网眼就够,那干嘛还要去编结那么多的网眼呢?成百上千个网眼,难道一次能网那么多鸟吗?那个捕鸟人也真是不嫌麻烦,实在太笨了。现在看我的吧。
于是他回到家里,将捕鸟的罗网来了一次“革新”。他将麻绳一根根结成单独的小圆圈,然后把这些小圆圈分别系在一根长竹竿上,准备也到树林中去捕鸟。
他把长竿靠在树桠上,守候着鸟雀撞在那一个个的圆圈里,可是一批批的鸟飞下来,又都飞走了,他在树林里守候了一天,连一根鸟羽毛都没得到。
他沮丧地扛着长竹竿回家。路上别人见了都觉奇怪,问他:“你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他回答说:“捕鸟用的。”
别人笑着说:“新鲜!还没见过这种捕鸟的东西呢。”
他说:“这是我改进后的独目网。一只鸟只需钻一个网眼,我做的这个网不是比一张连结许多网眼的大罗网省事多了吗?”
别人问他:“那你捕的鸟呢?”
他惭愧地低头不语。
这个愚蠢的人只会片面、孤立地看问题,因此只看到了一只鸟钻一个网眼的表面现象,却不懂所有网眼在一起互相配合才能捕鸟的本质规律。
12、三个人爬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有那么三个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们可也正像你说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风。
那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什么地方啦。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罢。”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简直看都还看不见呢。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思的事情。他说:“我爬了这半天,还是在山脚,那么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么!不如及早回头罢。”所以他就回头下山了。
那第二个人,可是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自己会爬得这样快。所以他就坐了下来,向下半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着实有些满意。他说:“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总还算得不错罢。然而老子已经爬得这样多了,也够辛苦的;说到功绩,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们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份罢。这点资格,老子是应该有的。”这话并非开玩笑,他是真的这样想,并且这样做了,所以他老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了他上山顶。可惜的,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没有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今天都还坐在那儿等呢。
只有那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为他是平常人罢,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而以为别人能够爬,他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用处,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这样,我们看见,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顶;而最后,他可真的爬上了山顶了。
(冯雪峰)
13、寓言故事粗心的小狮子
一天,阳光明媚,狮子弟弟要去给可爱的小狗妹妹庆祝生日。
狮子弟弟心想:给小狗妹妹什么礼物呢?狮子弟弟走到玩具箱前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熊,那是他最喜欢的小熊了,他决定把小熊送给小狗妹妹。
正准备出门时,狮子弟弟觉得礼物缺少了什么,它想了想说:啊!对呀,我怎么忘记包装一下了呢?于是它开始准备包装,很快一个精美的礼物盒就完成了,狮子弟弟拿着礼物盒就开开心心的出门了。
狮子弟弟到了小狗妹妹家,把礼物送给了小狗,小狗妹妹看见了美丽的包装盒很喜欢,心里美滋滋的。
生日过完了,狮子弟弟回到家,看到桌子上又出现了一只同样小熊,它惊呆了,心想:我不是把它送给小狗妹妹当生日礼物了吗?怎么回事?它满脑子问号。后来,它终于想通了,原来狮子弟弟只顾包装了,忘记把小熊放进礼物盒里了!于是它赶紧抱着小熊跑到小狗家里,给小狗解释了一下,小狗说:没关系的,谢谢你小狮子,我很喜欢你的礼物!
狮子弟弟终于又回到了家,这时已经很晚了,虽然有些累也有些困,但它心里暖暖的,因为它总算把礼物送给了小狗妹妹,而且小狗妹妹很喜欢。
14、寓言故事狮子与驴的博弈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村庄有两个猎人。两个猎人一起出去打猎,才能猎获一只鹿。如果一个猎人单兵作战,只能打到四只兔子。
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四只兔子能保证一个人四天不挨饿,而一只鹿却差不多能让两个人吃上十天。这样,两个人的行为决策,就可写成以下的博弈形式:要么分别打兔子,每人得四;要么合作,每人得十。
很明显,与(4,4)相比,(10,10)不仅整体的福利提高,而且每个人都能得到福利改进,合作猎鹿比分头抓兔子更具优势。
但上面的情况是假设双方平均分配猎物,也就是说,两个猎人的能力和贡献差不多,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如果猎人甲能力强、贡献大,他就会要求得到较大的一份,这样,分配的结果就可能是(14,6)或(15,5)。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能力较差的猎人乙的所得,至少要多于他独自打猎的收益,否则,他就没有合作的动机。
如果合作的结果是(17,3),相对于独自猎兔(4,4)就没有优势了,乙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样,我们就不能说境况得到了改善。如果合作的结果如此,乙一定不愿合作。
在上面的猎鹿博弈中,我们是假设猎人按照各人的贡献来分配猎物。如果双方拥有的分配的话语权不平等,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下面再看一则寓言:
狮子与野驴一起外出打猎,狮子力气大,野驴跑得快。他们猎得了许多猎物。狮子把猎物分成三份,说道:“这第一份该我拿,因为我是王。第二份也该是我的,它算是我和你一起合作的报酬。至于第三份呢?如果你不准备逃走,也许,你会有生命危险。”
不妨做这样一种假设:猎人a的狩猎能力比猎人b略高一筹,但猎人b是酋长之子,拥有较高的分配权。可以设想,猎人a与猎人b合作猎鹿之后的分配不是两人平分成果,而是猎人a仅分到了够吃两天的鹿肉,猎人b却分到了够吃十八天的鹿肉。在这种情况下,整体效率虽然提高,但伤害到猎人a的利益。假设具有特权的猎人b通过各种手段,使猎人a乖乖就范,但是,猎人a的狩猎热情遭到伤害,狩猎动机不足,这必然导致整体效率的下降。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有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个人有钱,负责出资金,一个人有神通,负责疏通关系。在共同努力下,他们的生意很红火。
不久,那个有神通的人想独吞生意。他向出资者提出退还那些资金,这份生意算他一个人的。出资人当然不愿意,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诉诸公堂。那个有神通的人暗地里使坏,出资人本是原告,却因对方早就下好了套而输了官司,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独吞了生意却没有办法。
我们把视野再扩大一点,如果参加狩猎博弈的不是两个人,而是多个人,而且在分配猎物的时候,出现了既得利益集团与弱势群体,那么,最后出现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某煤矿取得了生产和安全的双丰收,特别是在安全方面,生产一百万吨原煤死亡率降到两人以下,跻身同行业的先进行列。上级主管部门特拨十五万元奖金作为奖励。矿长召集中层干部开了一个“分配安全奖金”会议,确定了奖金的分配方案:矿长五百五十元,副矿长五百元,科长四百元,一般管理人员二百元,工人一律五元。奖金发下后,全矿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几天后,矿里的安全事故就接连不断地发生:先是运输区运转队的机车跳轨;接着是采区割煤机电机被烧,随后是开拓区冒顶,两人受伤矿长坐不住了,带领工作组到各队追查事故起因,首先追查跳轨事故。机车司机说钉道工钉的道钉松动,巡检维修不细心;而钉道工说是司机开得太快,造成了跳轨。
背地里,大家说出了心里话:“我们拿的安全奖金少,没那份安全责任;干部拿的奖金多,让他们干吧。”矿领导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工作,总算把安全事故压了下去,然而,以前那种人人讲安全、个个守规程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表面上的程序公平,无法保证效率,如果像上面这个煤矿分配安全奖金一样,没有任何公平性,又怎么能够保证效率呢?
这个小小的煤矿,就是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乃至社会生活中很多问题的缩影。
15、寓言故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一只小狗看见几只老鼠在偷吃主人的粮食,便走了过去。领头的一只大老鼠发现小狗来了,“噌”地蹿上一个与小狗同高的凳子上,对它说:“你别多管闲事……”
小狗半坐在老鼠的面前,歪着头听老鼠发言,只是听不懂。过了一会,它觉得老鼠的胡须很好玩,就伸出胖胖的爪子去摸老鼠的胡须。
老鼠觉得小狗冒犯了它的权威,便露出狰狞的面孔,对着小狗的爪子狠狠地咬了一口,可怜的小狗凄惨地逃走了。老鼠们在后面得意地欢呼起来。
几个月后,小狗长成了大狗。主人经常带它出去捕猎,它因骁勇顽强地与猎物搏斗而得到主人的赏识。
一天,它又发现几只老鼠在偷吃主人的粮食,便走了过去。这时那只领头的大老鼠见到它过来,对手下说:“你们看我怎么再教训它一顿!”。它“噌”地蹿上与大狗同高的一个椅子上,对大狗说:“你别多管闲事……”
大狗冷漠地听它说完,伸出它强健的爪子,“啪”地一声把它从椅子上打落下来,一口就咬断它的脖子。
别的老鼠惊叫着四散而逃。
世间万物的发展是动态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6、寓言故事今日菜色
“我们永远不会被别人欺骗,而总是自己在欺骗自己。”
有个人开了一家鞋店,因为生意越来越兴隆,因此他就骄傲了起来。有一天鞋店来了许多客人,这时学徒走过来对老板说:“老板娘说饭已经做好了,请您进去吃饭。”老板故意问他:“今天都有些什么菜呀?”学徒说:“老板,只有一条鱼。”老板说:“好吧!我待会儿进去吃。”
当客人离去后,老板责怪学徒为何在客人面前不会多说几样珍贵的菜,并交代他以后只要有人的时候,如果老板再问,就一定要说些好菜出来。
几天后,当店里面又有一些客人在时,学徒又来叫老板去吃饭。老板又问:“今天吃些什么呢?”学徒回答说:“老板,一条鲸鱼!”
默想
世界上没有比自欺欺人的人更傻了。因为每一句谎言骗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毕竟事实就是事实。
17、寓言故事两只狼
灰狼和褐狼都是草原狼,它们被猎人捉去,送进动物园,供人观赏。
灰狼每天都在狭小的空间里跑步,褐狼很不理解。
“整天瞎跑什么?歇着吧!”褐狼没好气地说。
“奔跑,是狼的捕猎本领啊,歇久了,就会失去奔跑能力,以后还怎么捕猎呢?”
“没用的,我们已经被关进铁笼了,还会有捕猎的机会吗?”
“身体被关住了,可是心灵不能被关住啊!”灰狼说,“我的心。仍然在草原上奔跑!”
过了些日子,人们在两只狼的家乡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两只狼又被送回草原。
灰狼的捕猎能力丝毫未减,褐狼却再也跑不快了。
灰狼每天都能吃到鲜活的兔肉或鹿肉,褐狼却只能凭运气捕些又老又病的草原鼠充饥,有时候连草原鼠也捕不到,饥一餐饱一顿的,过着艰难的日子。
“哎,我怎么没想到还会有重获自由的这一天呢?”褐狼常常懊悔地想。
18、狼来了的寓言故事
狼来了的故事,小朋友们并不陌生,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从前,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爱说谎的放羊娃。放羊娃总是喜欢说谎,开玩笑,经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快来人啊,有狼来吃我的羊了!”开始的时候,村里人听到放羊娃的叫喊,都会马上跑过来救他,关心地问他:“怎么啦?狼在哪里呀?”可是每次放羊娃一听就哈哈大笑:“哈哈哈,你们太笨了,我是骗你们的,根本就没有狼。”大家只好又走回去。
后来,有一天,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去外面放牧,他走啊走,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这时候,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口大口地咬着这些小羊。牧羊娃非常害怕,向着村里拼命地跑,边跑还边大声叫喊:“快来人啊,狼来啦!它在吃我的小羊!救命啊!”村里人听见了,都以为爱撒谎的放羊娃又在说谎,结果,没有人理他。最后,放羊娃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精彩推荐:
伊索寓言:徒劳的乌鸦
伊索寓言:公鸡和宝玉
寓言故事:作客的狗
更多寓言故事,请点击亲亲宝贝网寓言故事栏目!
19、多疑的梁王寓言故事
“多疑的梁王”讲述的是,从前梁国有一位非常多疑的国王,而他非常的喜欢吃水果,总是叫大使去各国寻觅最好吃的水果给他,结果发生了一件让他十分恼怒的事情,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以来看看寓言故事“多疑的梁王”。
梁王是一个很爱吃水果的人。他下令全国各地把最好吃的水果进贡给他。这样,他还怕漏掉一种吃不到,就派人到处察访,若有人不听命令就斩首!
他尝遍了国内的水果,又派使者到吴国去寻找。
使者到了吴国,管外交的大臣接待了他,告诉他吴国最好吃的水果是橘子。使者不敢轻信,怕回去交待不了梁王。吴国只好派人陪着他在吴国四处察访。凡是他访到的地方,吴国人都说:在他们国家里,最好吃的水果要数橘子了。
使者便从吴国带上橘子回去。
梁王尝了尝橘子,果然味美可口,他边吃边称赞:“这东西甜酸甜酸的,另有一番滋味,吴国既然有这么好吃的水果,肯定还有比这更好吃的,只是他们不肯贡献出来罢了。”
于是,他又派这位使者第二次到吴国去。
使者来到吴国,察访了前次未察访过的地方,又发现了一种柑子,他立即带回来献给梁王。梁王觉得柑子的味道比橘子还好,就更疑心吴国有更好的水果不肯给他。于是又第三次派这位使者去吴国暗地察访了。
使者跑遍了整个吴国,再没有发现更好的水果。
有一天,他来到市场上,发现人们正在争着买一种果子。老远就闻见一股香喷喷的气味从果子摊上飘过来,他从来没有闻过这么一种沁人肺腑的清香,便急忙上前观看。只见那果子黄蜡蜡,亮晶晶,就像宝石一般光彩夺目。他感到新奇,这是一种什么果子呢?不由得便跟人们打听起来。人们告诉他这果子叫香橼(yuan),不能吃,是挂在屋里专供闻香味的。他有点不相信,便带着这个新发现的消息回到自己国家来。
使者回来后,急匆匆地去告诉梁王说:“我在吴国暗访到一种比橘子、柑子更香更美的果子,可是人们说是专供闻香味的,并不能吃。”
梁王听了,伸手拍着桌子,怒气冲冲地说道:“看看!我的怀疑得到证实了吧,分明是吴国保守,不肯献出好果子给我,还欺骗说那是专供闻香味的,不能吃?!”
于是,他委派正式使者,通过正式外交手续,到吴国去索求香橼。
使者很顺利地带着香橼回来了。梁王一见那不同一般的香橼,早已馋涎欲滴,他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来就大大地啃了一口。梁王“哎呀”一声,又把香橼吐了出来,只见他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皱成一疙瘩,用直僵僵的舌头,咬字不清地骂道:“好酸好苦,又涩又麻,活活害煞人也,吴国竟敢如此戏弄我,成何体统!”
他的左右连忙端上水来,请梁王漱口。梁王一边漱口,一边把使者训斥了一顿。使者受了这一顿窝囊气,便去责问吴国的外交大臣:“两国邦交,信用第一,你们把最难吃的果子进贡给我们国王,这是对我们国王的戏弄!”吴国人说:“我们最好吃的果子就是橘子和柑子,都给你们国王献过了,你们不相信,现在出了笑话,能怪我们吗?”使者听了,哑口无言,只好在心里暗自抱怨起来:“国王,只能怪你多疑呵!”
20、飞必冲天鸣必惊人的寓言故事
“飞必冲天鸣必惊人”是一则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大智慧的人并不急着表现自己,他们往往先蓄足了底蕴,成竹在胸,一旦时机成熟,便会一鸣惊人。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历史上曾为楚国的发展建立过显赫的功业。可是在他登基的头3年内,却毫无建树,不理朝政,昼夜游戏,猜谜作乐,不听臣子的意见,并扬言:有敢进谏的,处以死刑。宫廷上下都十分着急,国家有这么个愚顽的国君怎么得了!
看到这种状况,有个叫成公贾的人决定冒死进宫规劝楚庄王。楚庄王对成公贾说:
“你知道,我是不准谁提意见的,你现在为什么不怕死来提意见呢?”
成公贾说:“我来,不是给你提意见的,我只是想来跟大王一起凑趣解闷,猜猜谜语玩。”
楚庄王说:“既然这样,那你说个谜我猜。”
成公贾说:“好哇。”于是他给楚庄王说了一个谜语:
“有一只大鸟,停留在南方的一座山上,整三年了,它不动、不飞、也不叫。大工您说,这是只什么鸟呢?”
楚庄王稍作思考,便胸有成竹地说:
“这只大鸟停在南方的大山上,整整3年没有动,目的是在坚定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它3年不飞,是在积蓄力量使自己羽翼丰满;它3年不叫,是在静观势态、体察民情,酝酿声威。这只鸟尽管三年来一直没飞,可是一旦展翅腾飞必将冲天直上;尽管它三年来一直不叫,可是一旦鸣叫起来,必定会声振四方,惊世骇俗。成公贾先生,你放心吧,你的用意,我已经猜中了。”
成公贾惊喜地点点头,欣然离去。
第二天,楚庄王上朝处理国事。他根据三年来的明察暗访、调查研究和对大臣们政绩的考察情况,提拔了5位忠诚能干的大臣,罢免了10个奸狡无能的大臣。楚庄王的决定和处事的魄力,使文武百官大为佩服,因此大家都十分高兴。楚国的老百姓也都奔走相告,庆幸有了一位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