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学习分享 2024-03-17 17:38:05

二年级上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二年级上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语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2.学习用换词、看图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绚丽多彩、花朵簇簇、懊丧等词。3.重点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这句话。

脉络梳理:

全文共12段,可分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包裹,却认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在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包裹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第二部分(第611自然段):写鼹鼠先生看到通往松鼠太太家的小路开满了鲜花,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和松鼠太太看到家门口开满鲜花,高兴极了。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写松鼠太太告诉鼹鼠先生: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他的礼物是花籽。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课堂充满了语文气息,学生的思维全面打开,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语文课堂的生成资源。生成问题一:包裹破了会不会是长颈鹿大叔故意弄破了?生成问题二:长颈鹿大叔为什么把这么美好的礼物送给鼹鼠先生,而不送给刺猬太太或者狐狸太太呢?如此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语文的趣味。

2.课堂氛围热闹而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都纷纷表示不愿,多想让语文课继续下去,为此我也顺势引导语文就是这么有趣,只要你认真思考,把思维打开,我们的语文就充满了语文味。

不足:

1.重视了文本的自主探究,而轻视了朗读,学生的语感未达到锻炼与提高。

2.课堂的小结收尾较为匆忙,对本课所学的道理品悟的不够。

改进措施:

1.今后的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2.重视文本的升华,以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2、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本文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章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于细微处见精神,语言简洁平实,娓娓道来,既展现了一位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形象,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段。

第1段: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

第2段:写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储备足够的粮食,红军战士们争着到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第3段:写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战士们心疼他,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他却又找来一根并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第4段:写战士们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3、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不明真相还自以为是。

段落大纲: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故事的背景,引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第二部分(第2、3段):小鸟告诉青蛙他来自很远的地方。

第三部分(第4、5段):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第四部分(第6、7段):青蛙不相信天很大,小鸟让青蛙跳出井看一看。

4、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搭船的鸟》是第一篇精读课。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本课课文描写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到了旅途的雨声,又观察到翠鸟的外形、动作之美。本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翠鸟的外形之美,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观察的妙处。

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我和母亲乘船到外祖父家去。

第二自然段:写小鸟的外形特点。

第三自然段:写我对小鸟的好奇。

第四自然段:小鸟的捕鱼过程。

第五自然段: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

5、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以合理的丰富想象,讲述了一间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每当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就依次出现,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以帮助他们,老屋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直没有倒下。故事塑造了一个慈祥的、乐于助人的老屋形象。

段落大纲: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很久很久没人住了,认为自己该倒下了。

第二部分(36):小猫请求老屋一个晚上后再倒下,老屋又坚持了一个晚上。

第三部分(710):老母鸡请求老屋再过二十一天,让它孵出小鸡后在倒下,老屋答应了它的请求。

第四部分(1117):小蜘蛛需要在老屋里织网,老屋同意了,后来老屋一直听小蜘蛛讲故事,至今也没有倒下。

6、四年级上册麻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麻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归来途中,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唤回猎狗,小麻雀得救了。

7、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描写盘古开天辟地及创造万物,赞颂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格。

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有个叫盘古的巨人沉睡在混沌一片的天地里。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盘古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8、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陀螺》一文作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主体课文,讲述了作者高洪波在儿时游戏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和秘笈。这篇课文,不仅文笔优美,更是指导孩子成长的法宝。

第一部分(1-3):写冰尜儿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第二部分(4-13):写我用叔叔送我的陀螺取得了胜利,并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9、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英法联军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英法联军野蛮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多和珍贵,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砸、烧以至毁灭的经过。

10、五年级上册白鹭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白鹭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第一部分(1):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8):具体描写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9-11):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的美的赞叹。

11、五年级上册松鼠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松鼠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第一部分(1):先总说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再具体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2):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来说明松鼠驯良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3-4):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以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12、五年级上册小岛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小岛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课文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将军在视察小岛时,意外地发现守岛战士居然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一块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吃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将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故事以将军的视角,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情节,展现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生活,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第一部分(第1~19自然段)讲了将军来到小岛视察,惊奇地发现战士们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许多小白菜,于是产生了在守岛部队中推广种菜方法的念头。

第二部分(第20-35自然段)讲了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专门将小白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享用。

第三部分(第36~37自然段)讲了清晨将军离开时,向着太阳,向着绿色菜地,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13、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历史重任,表达了作者读祖国繁荣富强的殷切期盼。

第一部分(1):强调了少年责任的重大。

第二部分(2):通过大量的比喻,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

第三部分(3):进一步赞美和祝愿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14、六年级上册花之歌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花之歌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花之歌》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

第一部分(1-4):这部分以一系列我是什么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第1自然段写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意即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象征花开花落,又说一遍喻示来年花又开。第2自然段写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的高洁夺目。第3自然段写我是诸元素之女,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四季,写出了花芬芳而短暂的一生。第4自然段写我是亲友交往的礼品、婚礼上的冠冕、对死者的祭献,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第二部分(5-7):这部分主要以我在做什么的句式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遭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动。

15、六年级上册桥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桥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课文《桥》塑造了一位普通老支书在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时,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的故事,从而赞扬了老支书身上那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黎明时分,山洪暴发,村庄里一片混乱。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在危急关头,老汉挺身而出,组织群众撤离。

第三部分(第14-23自然段)写桥塌了,小伙子失去了生命,老汉也以身殉职。

第四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16、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宇宙生命之谜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文章语言严谨、准确,逻辑性强,文中又不乏一些生动的描写,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1):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二部分(2-8):先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第三部分(9-10):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17、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在红军过草地时,老班长通过自制鱼钩,尽心尽力的照顾三个受伤战士,直至牺牲的故事。这个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通过学习本课,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也能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第一段(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第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段(第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18、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穷人》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经典小说。小说讲述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西蒙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第一部分(1-2):讲桑娜在海风呼啸中等待丈夫回来。

第二部分(3-11):讲桑娜没有经过丈夫的同意就抱回了两个孤儿。

第三部分(12-27):讲渔夫出海归来,得知西蒙病故,主动提出把孩子抱回来,夫妻俩不谋而合。

19、一年级上册怎么都快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一年级上册怎么都快乐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足字旁2个偏旁,会写他、也、地3个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准不字的变调。读好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小伙伴的友情。3.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个小节。

第1小节:写一个人可以独自玩哪些游戏。

  第2小节:写两个人可以合作玩的游戏。

  第3小节:写三个人合作玩游戏也很快乐。

  第4小节:写许多人合作可以玩各种游戏。

20、五年级上册月是故乡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月是故乡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渺、篝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方法。4.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人们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从而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回忆在故乡看月亮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我在他乡看月亮的感受。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抒发对故乡月亮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仅起到辅助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故文章一些诗句来源不能一一点出,只能留给学生课后探究学习。

21、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心性敏感,对外界事物感受力强,同时又充满女性的宽厚慈爱,春夏秋冬四季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春天黎明动人的是色彩的美。夏天夜晚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哪怕是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也足够唤起美的感觉。秋天黄昏感人的是夕阳照山时的点点归鸦和比翼联飞的雁字,还有风声虫鸣的合唱。冬天早晨可人的是手捧温暖炭火的心情,这是下雪时、下霜时,甚至无雪无霜时都需要的。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腻真挚, 溢于言表。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文字的。

脉络梳理:

全文共4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重点写了天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重点写了萤火虫。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重点写了归鸦和大雁。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写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重点写了落雪的早晨和无雪时清晨闲逸的心情。

22、五年级上册军神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军神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脉络梳理:

全文共2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一位伤势很重的病人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求治,沃克医生认定他是军人。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手术前,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三部分(第1623自然段):写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却一声不吭,还一直数着手术刀的刀数,沃克医生称赞病人是军神。

第四部分(第2426自然段):写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23、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脉络梳理:

全文共3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第537自然段):写我到厂房找母亲要钱,看到母亲的不易,用母亲给的钱给她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一顿,又给了我买书的钱。

第三部分(第38自然段):写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4、四年级上册乡下人家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乡下人家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课文描写了哪几幅图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3.围绕文中最感兴趣的景致展开交流,摘录、积累好词佳句。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乡下人家总爱在房前屋后种瓜、养花,养鸡、养鸭。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描写了夏天和秋天乡下人家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乡下人家有着独特、迷人的风景。

1.品读语句,感受美景。在本文教学中,我始终把读贯穿全文,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美好。2.抓住中心,分层感悟。在教学时,学生找出中心句,概括感兴趣的风景或者标注小标题,画句子交流品味感受。

25、四年级上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揽、焰等8个生字。2.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3.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不断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探月工程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1.创设情境。展示神舟五号发射的视频和飞天梦想实现的图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激起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航天工作者感到骄傲的心理。2.思路清晰。在了解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时,学生在朗读中找出相关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26、四年级上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乒、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3.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联系实际,体会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什么是纳米技术。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技术能够让人们更健康。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1.重点突出。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有关纳米技术的科学知识,在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之后,抓住文章的第二、三部分进行学习。学生在读、画、说的学习中,对纳米技术有了清晰的认识,感受到了纳米技术的好处。2.学习说明方法。作者在文中介绍纳米技术及其应用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通过品读、比较等方法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27、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梅兰芳蓄须》 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 主要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脉络梳理:

全文共9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交代了梅兰芳先生的身份、职业、习惯等。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记叙了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以及抗战胜利后又重新登台演出的事,体现了他坚定的民族气节。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深化主题。从表演艺术和民族气节两个方面对梅兰芳先生进行了高度评价。

28、四年级上册绿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绿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能结合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熟读成诵。

脉络梳理:

全文共5小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眼前铺满了绿色。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程度、空间、形态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第三部分(第5小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

29、四年级上册白桦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白桦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白桦》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有很多奇妙的感受和想象。比如:朦胧的寂静、雪绣的花边、姗姗来迟的朝霞这些独特而美妙感受,必须让学生在反复读中积累感知,最后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学还是以朗读为主,分三层推进,初读感知,明确主题理解朗读,感知写法感情朗读,品悟形象。

脉络梳理: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

30、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齐会战斗期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作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卫生部长恳请他离开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这篇文章虽是选读课文,但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是,一组课文配一篇主题较为接近的选的课文。而这篇课文所匹配的是这册课文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国际理解和友好。而已白求恩大夫真实事迹而编写的这篇课文最主要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军在齐会镇消灭了日军五百多人。

第二部分(2):写白求恩大夫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为八路军上院做手术。

第三部分(3-4):写白求恩没听从师卫生部长的指令,依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第四部分(5):齐会战斗结束了,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31、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中小城内各种景物的样子。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3.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与同学交流。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5.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海滨的景象。由远及近,先写浩瀚大海的景色,再写海滩的景观。

第二部分(46):写小城美丽的景色。分别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突出了美丽、整洁的特点。

第三部分(7):总写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32、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父亲、树林和鸟》本文主体部分由我和父亲的对话组成,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也应对了第七单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主题。除了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感受本课独特的语言特点,积累句子。

段落大纲:

全文共2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概括写父亲一生最喜欢的树林和歌唱的鸟。

第二部分(223):具体写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

33、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特色。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3.体会农民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心情。4.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对脚下的土地的感受。

段落大纲: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总写热爱土地。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48):精耕细作。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同时突出三黑的勤劳。

第三部分(914):美好憧憬。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第四部分(15):心如蜜甜。三黑高兴地耙地。

34、六年级上册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那个星期天》是第三单元第二篇,整篇课文以表达情感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内心独白、融情入景来表现心情的变化过程。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体会到了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语文要素。课后练习也紧扣单元要素,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情感变化;抓重点语句,归纳总结表达情感的方法;再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文章表达情感的异同,学习表达。

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第二部分(26):描写我从满怀希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待,却终于彻底绝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7):叙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35、六年级上册腊八粥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腊八粥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全文围绕腊八粥,先详细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的部分,又简略地写了喝粥的部分,详略得当,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目标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厘清故事脉络。

段落大纲: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

第二部分(217):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第三部分(18、19):写八儿终于幸福地吃上了腊八粥。

课文内容较贴近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在体会八儿的馋样儿时,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在找到相关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八儿的馋样儿的。揣摩写法时,我引导学生从篇幅的对比与表达的主要内容的关系中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理解了内容后,学生体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在小练笔的环节中,切实感受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的好处。学生写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从不同方面来介绍食物的美味,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

36、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好的故事》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以走进鲁迅为人文主题,本文是第二篇。《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黑暗现实之中,仍然保有对光明、对美好事物、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段落大纲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的情状。

第二部分(3~9):写我在梦境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水乡各种奇妙的景物以及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依次展现开来。

第三部分(1012):写我骤然惊醒,梦境中好的故事消失了,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37、六年级上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这篇课文介绍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掉敌人的 暗堡为大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第一部分(1):描述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第二部分:(2-7):讲述董存瑞炸暗堡的经过。

第三部分(8):前进的道路被炸开,战士们消灭了全部敌人,解放了隆化。

38、二下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知识点

二下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知识点

一、读一读,记一记

鲜花 邮递员 先生 原来 大树

邮局 东西 太太 做客 惊奇

快活 去年 美好 礼物

二、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鲜(鲜花 鲜艳) 邮(邮政 邮局)

递(快递 邮递员)员(人员 员工)

原(原因 原来) 叔(大叔 叔叔)

局(邮局 局部) 堆(土堆 堆积)

礼(礼物 礼貌)

三、易错字

字音

包裹(guǒ) 一堆(duī)

懊丧( sng) 花籽(zǐ)

字形

局的第四笔是。

堆的最右边是四横。

四、多音字

种zhǒng(种子) zhng(种树)

奶奶把牡丹花的种(zhǒng)子种(zhng)到了花盆里。

七、词语搭配

一个包裹 一堆颗粒 一条小路 一片鲜花

寄包裹 领包裹 骑摩托车

绚丽多彩的鲜花 美好的礼物

惊奇地说 奇怪地问 快活地蹦跳

八、好句积累

1) 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2) 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九、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鲜花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礼物。教育学生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

39、二年级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寄来了什么?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寄来了一个包裹,包裹里面有一堆小颗粒。

2.鼹鼠先生为什么很懊丧?

因为鼹鼠先生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都漏在了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

3.文中开满鲜花的小路在哪里?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样的?你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

鼹鼠先生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朵簇簇。

4.鼹鼠先生到松鼠太太家要经过哪些动物的家门口?

刺猬太太、狐狸太太。  

5.动物们看到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各有什么样的反应?(文中语句回答)

刺猬太太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狐狸太太奇怪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鼹鼠先生回答道:我不知道!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6.松鼠太太为什么说长颈鹿大叔送的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因为长颈鹿大叔去年送来的花将,让这条小路开满了鲜花,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带给了大家美丽和快乐,所以松鼠太太说这是美好的礼物。

7.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礼物,我们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

40、二年级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佳句积累

二年级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佳句积累

1、 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2、 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41、二年级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词句赏析

二年级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词句赏析

1.鼹鼠先生赶紧骑着摩托车,到邮局去领包裹。

赶紧一词写出了鼹鼠先生着急看到包裹的心情。

2.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写出了小路的变化,这也为下文松鼠太太发现鼹鼠先生包裹的秘密作了铺垫。

3.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这句话写出了动物们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开心玩耍的场景。

42、二年级上册找春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找春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会读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冲、寻等10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脉络梳理: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春天来了,孩子们去田野里寻找春天。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早春景物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我们找到春天时的欣喜之情。

这节课主要选择以读代讲的方式展开教学。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第一课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要求,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句子,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掉冲出奔向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学生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

43、二年级上册千人糕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千人糕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本课以爸爸和我的对话为线索,记叙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千人糕实际上就是外形普通、口感平常的米糕,文中为了强调普普通通的米糕的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称之为千人糕。

脉络梳理:

全文共11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爸爸端来一块千人糕和孩子一起品尝,孩子看到千人糕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第二部分(第69自然段):写爸爸通过提问孩子的方式引出对米糕制作过程的介绍。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写孩终于明白了千人糕得名的原因并发出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的感叹。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文本所承载的内容、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观点和情感进行独立体验,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语文经验亲近并思考文本。

一、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文章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了多次变化,每一次情感变化都建立在与父亲交流后的心理活动中。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历,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设身处地地感知人物所处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是真实的、深刻的。

二、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文中的重点句,例如孩子的语言、爸爸的语言,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把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44、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个童话表达的是:在为他人的劳作中体会人生的快乐。这篇课文生动搞笑,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近,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孩子们乐学,从而明白了做事情要多动脑子,掌握了风的好处和坏处。回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有点滴反思。

段落大纲:

全文共11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山顶和山脚。

第二部分(第26段):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第三部分(第79段):松鼠和小熊吵架后,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第四部分(第10、11段):松鼠和小熊和好了。

手机扫码阅读二年级上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