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学习分享 2023-05-27 12:33:03

从军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1、从军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从军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随着工作室项目学习的不断推进,老师们对项目学习理念的理解和实施也进一步深入。

基于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从军行》一课的说课视频《化身诗词传承者,演绎一首诗的前世今生》,上周在太原市中研班大型观摩研讨活动展示后,引起强烈反响。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主任程惠萍对这课进行了《项目学习的实践与再思考》的精彩点评,更是给广大教师指明了项目学习研究的方向。

针对项目式学习理念与传统课堂模式的不同,项目学习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项目学习下教师的成长等方面,程老师展开了详细的解读。她的点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帮助老师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项目学习的理念。

现将程老师的精彩点评呈现给大家,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在项目学习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中提供指引和帮助!

2、明天要远足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明天要远足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翻过来,翻过去,唉! 睡不着,真盼着天儿早点亮起来。卢淑娴老师以学生秋游照片为引,从学生熟悉的经历入手,理解远足的概念,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小女孩盼着远足的紧张、激动。卢老师把朗读贯穿始终,情感自然升华,水到渠成。5班小朋友在她的范读下,一声翻过来,翻过去,唉读得别有一番睡不着觉,期待远足的滋味,饱含着对大自然向往。卢老师写字教学扎实,笔顺、笔划,坐姿一一落实,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朋友,你们有过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吗?是因为什么睡不着呢?陈思沛老师通过谈话,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拉近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远足一词,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谓是润物无声。她根据睡的构字,引导学生抓住偏旁,运用联想的方法识字,同时通过初读课文,明确文中轻声词,让学生读准字音,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与朗读情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

3、雨点儿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雨点儿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研修心得:

在课例研修阶段,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自身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合《雨点儿》的教学设计说一说教学中的民主。

教学民主是在课堂中建立的全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能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并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从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结合平时的生活实践感知识文内容到学生游戏识字环节都尊重学生的人格但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设计还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本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雨点儿与植物生长间的关系是难点。设计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先让学生欣赏雨过后草长花开的景象,通过具体形象的景观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再让学生看动画说说雨点儿给草和花带来的变化,教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句式说说雨点儿还给哪些植物带来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了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新的认知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使教学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本设计不从技巧了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整齐的朗读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在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使学生成为他自己是教学目的也是培养自主性的过程。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指处于特定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即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有效教学而彼此信任,共同协商,民主集中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来,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为建设民主的课堂教学共同体二努力并为未来的民主社会的实现打下智力等方面的基础。   

4、青蛙写诗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青蛙写诗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学分析

《青蛙写诗》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想象,本课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一、教学目标

01

认识写11个生字,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雨。

02

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03

知道逗号、句号、省略号的作用并会简单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01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02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并会简单运用。

三、教学准备

图片贴、文字贴、字卡

四、教学过程

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学生回答,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讲完整。)

师总结:在一个美丽的荷花池中,有嫩绿的荷叶,交错的水草,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可爱的水泡泡,还有荷叶上的一串串小水珠。呀!下雨了!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今天可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诗人!它说:我要写诗啦!。听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

青蛙怎么会写诗呢?

青蛙是怎样写诗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2.教师板书,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3.强调:青第五笔是竖;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秃宝盖,生活中的秃宝盖;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生活中的言字旁。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会读:

写诗 想要 过来 给你 一串 可以 写成

雨点(diǎnr)儿 我们(men) 当作(zu)

注意三个读音

① 自己读 ②开火车读 ③正音齐读

3. 分享识字记字方法

同桌互相交流标红的字中自己喜欢的字。然后上台展示交流成果,生生互动交流评价。

4.小游戏:玩字卡摆长龙(摆一个组一个)

深入读文 随文识字

1.第1小节:朗读指导、随文识字写字

(雨声)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写诗啦!

(1)师:诶?你听到了什么?

生:下雨的声音。

师:是呀!雨点儿唱歌啦!它的歌声是什么样的?

生:淅沥沥 沙啦啦

师:谁想读一读?(指导朗读:轻轻地读)

师:伴随着淅沥沥沙啦啦的雨声,青蛙要写诗啦,它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开心、兴奋、激动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指导朗读:开心快乐的)

(2)随文识点

雨点的点是(上下)结构,偏旁是(四点底),四点底通常和(火)有关,比如热、煮等。

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四点底的字?(热、煮)

(3)指导写字

现在我们来学写下雨的雨字,请小老师上台讲字!

①引导学生观察雨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小老师讲字,强调雨字是独体字,8笔写成,田字格站位,生活中的雨(古诗)

③教师投影仪范写,学生书写。

④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三个一),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⑤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其余人评价。

2.自由读第2、3、4小节:合作思考

(1)青蛙要开始写诗了,谁都来帮忙了?

小蝌蚪 水泡泡 一串水珠

小逗号 小句号 省略号

教师拓展:【字理识字:串】

①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

看串字的演变,你能说一说记住它的好办法吗?

②运用:除了一串小水珠,还可以说一串什么?

(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2)思考:它们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

(小蝌蚪当小逗号,水泡泡当小句号,一串水珠当省略号。)

(3)那你知道这些标点符号的作用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标点符号儿歌,读过这首儿歌我们就能知道它们的作用啦!

逗号像个小蝌蚪,句内停顿要用它。

句号是个小圆圈,用它表示话说完。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标点符号的作用可真大呀,逗号表示(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讲完了),省略号表示(话还没有说完)。

(4)为什么它们可以帮助小青蛙写诗?

(样子相像,引导学生说:小蝌蚪的头像小逗号的圆点,尾巴像小逗号的小撇。【话说完整】)

快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当小逗号?(小豆芽)

(5)仿说:同桌两个说一说还有什么可以当小句号,什么可以当省略号,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仿说。

①小豆芽 蹦过来说: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②______的______说:

我能当个小句号。

③______的______说:

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3.第5小节:感悟课文,读出停顿

师: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出示没有标点的诗】,快看,它有什么特点?

生:只有一个字呱,好像有点儿单调

师:在好朋友们的帮助下,青蛙的诗是这样的:【出示加标点的诗】,现在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生:有停顿、有节奏了

师:你能读出这种停顿和节奏吗?试着读一读

拓展延伸

虽然小青蛙写的诗只有一个呱字,但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在我们听来它只说了一个字,但其实它表达着很丰富的内容。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小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和你的爸爸妈妈交流交流!

5、难忘的泼水节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随后二年级组老师再次进行了集中备课研讨,针对《难忘的泼水节》一课再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构思,并在年级组内进行同课异构活动。

借助此次听课交流活动 ,老师们都觉得在交流中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6、朱德的扁担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朱德的扁担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李玉妮老师执教《朱德的扁担》,这节常态课很扎实,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朱德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指出老师们要学会组织课堂、学会指导学生朗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育人。曾芳枚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指导学习相对较弱的学生完成堂上学习辅导。孙校就曾芳枚老师的疑惑进行解答,指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课堂上要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最后张倩老师进行总结,在平时的教学中建议采用小组评价机制,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集中注意力,将学习辅导的题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更好的把教与学相融合。

本次学习共同体活动为成员们提供了一个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能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本次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研究,成员们都受益颇多,这将促进我校语文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其成长为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并进一步激发我校语文教师教育科研的热情。

7、在牛肚子里旅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在牛肚子里旅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一、复习导入

(一)指导朗读:起因部分

师:上星期我们讲了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今天我们这节课把它讲完。把书打开,翻到第35页。

一开始,青头和红头很开心地做游戏,它们想到的游戏就是捉迷藏。好,我们一起来读:从第35页第1自然段开始,一直到就会被青头发现。在这里,我们要读出两个小伙伴做游戏时开心的神情和语气,明白了吗?准备好,有两只小蟋蟀读得快一点,预备齐。

生:读文

师:在这里,红头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一点都不敢露出动静。所以,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青头身上。青头看不见红头,红头却可以看见青头。它要看青头是不是能够找到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在他的小伙伴身上,却没有想到危险正在慢慢地向自己逼近。果然,一头大黄牛来了。

好,我们接下来读,就从正在这时一直读到救命啊!救命啊!,准备。这个部分不长,把它读好,读出那种害怕、紧张的感觉,准备好,正在这时要读得快一点,让我们感受到情况很危急,正在这时,预备齐。

生:读文

师:在这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他说话断断续续,为什么?因为他害怕,他被牛吃到嘴里了,牛嘴里的舌头在搅拌草料、搅拌食物,把红头也搅拌在里面了,所以他说话是断断续续的。因此在这里省略号要稍微停一停。我被牛吃了正在它嘴里救命啊!救命啊!中间停顿要长一些,有两个字的时间,明白了吗?就读刚才老师示范的这一句,我被牛吃了,预备齐。

生:读文。

师:省略号的部分如果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那就更好了,刚才有同学太着急了。准备好,我被牛吃了,预备齐。

生:读文。

(二)复习红头的旅行路线

师:情况是那样的危急,好在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那就是青头。

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红头分别到了牛的哪些地方?

生:第一步,他先到了牛嘴里。

生:第二步,他到了牛的第一个胃里。

师:对,牛肚子里的第一个胃。紧接着呢?

生:紧接着,它到了牛第二个胃里。

生:然后它回到了牛嘴里。

生:最后出来了。

师:出来了,我们再写上一个:脱险。

师小结:原来红头的旅行线路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的练习册上有一道题,要你用一根线画一画它的旅行线。记住,从牛嘴开始画,画到第一个胃、第二个胃,才能回到牛嘴里,明白吗?如果你一下子想不起来,上次老师给大家看过一张图,你可以在百度上搜牛胃两个字找到它。

(三)关注关键语句,感受要好。

师:在整个过程中,青头和红头发生了几次对话。通过这些对话,还有青头的一些举动,我们感受到,它们真的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

上次,有几位同学提到的句子非常好。我们再来复习,哪些句子反映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

生:最后一小节,从笑眯眯地这个词中可以看出。

师:他找到了最后一句话,但对于笑眯眯这个词理解得还不够到位。谁能针对笑眯眯来分析一下,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笑眯眯说明它们很要好,因为红头出来了,很感谢青头。红头哭了,但青头还笑眯眯地安慰它。

师:嗯,自己的朋友脱险了,所以青头就笑了,从这里看到他们非常要好。明白吗?要这么讲,要学会分析。

生: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了它的牙齿,牛在这个时候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给红头出谋划策。

师:在危险的时候,好朋友在给他出谋划策,说明它们很要好。要把话说完整。

生: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青头是冒着生命危险解救自己的好朋友,他这样做很可能会被牛的长舌头卷进嘴巴里去,从这里看出它们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师:他现在的分析就非常完整,而且没有让老师帮助他,掌声送给他。还有谁能够象他一样,不需要老师提醒,非常完整地分析一句句子,来让我们知道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生: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这句话中,我了解到青头对红头特别友好的感情。

师:什么感情?找到了,但是没有说清楚。谁来帮助她?

生:因为如果他们不是好朋友,青头就不会对红头说:你是勇敢的蟋蟀。

师:这说明?

生:这说明青头在帮助它。

师:除了帮助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词语?

生:青头在鼓励红头,鼓励红头克服害怕的心理。

师:好,同学们,最后给xxx一个机会。

生:青头又跳到了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红头已经到牛的肚子里了,对于牛来说,蟋蟀比它的脚还小好多倍。到他的肚子里跟他说话,是没有多少希望的。但是因为它们是好朋友,所以它还是盼望着有那么一点点的希望和红头说,给它出谋划策,让它安全地出来。

师:也就是说,在危急的时候为自己的朋友出谋划策,让它能够非常镇定,或者是让它的情绪平静下来,想办法来逃生,对吧?要这么说。

三、精读课文

(一)红头的心情变化

师:好,同学们,当红头一开始来到牛嘴里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他一开始是害怕的。

师:接下来,他的心情是发生变化的。接下来的心情又怎么样了?课文里有一个现成的词语,你只要把它找出来就可以。

生:悲哀。

师:对的,紧接着是悲哀的。最后呢?

生:高兴得哭了。

师:很好,有同学说到一个成语,叫喜极而泣,用得很好。极度的开心,因此忍不住哭了,流下了开心而激动的眼泪。

(二)说话训练(结合路线和心情变化,复述故事内容。)

师:刚才,你们很快找到了这三个表示红头心情的词语。来,结合两个示意图,请你说说看:在什么时候红头很害怕?在什么时候红头觉得很悲哀?最后怎么样了红头喜极而泣,高兴坏了?

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当然,你可以直接看示意图来说说看。动动脑筋,准备一下,三种心情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呢?

生:当红头刚被吃到牛嘴里的时候,他很害怕。当它掉进牛肚子里的时候,他很悲哀。最后它回到牛嘴里面,出来和青头见面的时候,他觉得很高兴。

师:基本上说清楚了,如果你能够说最后是脱险了,那就更好了。

生:当它被吃到牛嘴里的时候,他的心情非常害怕。当它掉进牛肚子里的时候,它非常悲哀。最后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从牛嘴里出来,脱险了,它非常高兴。

师:你看,这样一说就更好了。同学们,它为什么悲哀?他掉在牛肚子里以后,他想到了什么而悲哀呢?这个话要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更好了。被牛吞到胃里以后,他怎么想的,所以他才会悲哀?

生:当红头被吃到牛嘴里的时候,它很害怕。当红头掉进牛肚子里的时候,想着自己马上就会死掉,所以他会很悲哀。当红头最后成功脱险的时候,他很高兴。

师:把这个内容补充进去了,很好。他想到了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所以才很悲哀。好,最后再叫一个同学。

生:当红头被吃到牛嘴里的时候,他的心情很害怕;当红头掉到牛肚子里的时候,它觉得自己再也见不到朋友了,而且马上要死掉了,所以很悲哀。最后,青头在牛鼻子里面蹭来蹭去,牛打了喷嚏,红头喜极而泣,终于脱险了。

师:应该先说脱险,再说喜极而泣,这样才通顺。他已经说得非常完整了,但是最后有一点点的小问题。好,现在真的最后一次机会。

生:红头被吞到牛嘴里,它很害怕,接着又掉到了牛肚子里,他想着自己马上就会死掉,再也见不到他的朋友了,他很悲哀。最后,它回到牛嘴里,青头在牛鼻子里蹭来蹭去,牛打了个喷嚏,红头脱险了,他很高兴,留下了泪水。

师:好的,在说的时候还要自信一点。按照这样的线索和提示,自信地讲出来。

师小结: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把长长的故事全都了解了。

(对前一个学生回答的评价,是对下一个学生回答的指导。)

(三)分享阅读感受

师:通过这个故事,除了知道青头和红头很要好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青头是一只乐于助人的小蟋蟀。

生:红头是一只勇敢的蟋蟀。它在青头的鼓励下逃出了牛的肚子。

师:哦!你看到了一只勇敢的蟋蟀,还有吗?

生:我还了解到牛一共有四个胃。

师:你还了解到了一些知识。还了解到什么?

生:它们互相非常信任,当它感觉自己快要死掉的时候,还听从青头说的话。

师:很好,彼此信任。如果没有彼此信任,是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对吧?

生:我觉得青头很聪明。

师:青头非但乐于助人,而且聪明,为什么这么讲?

生:一只蟋蟀怎么可能知道牛身体里有四个胃。

师:很好。还有吗,还读到了什么?

生:我也觉得他很聪明。

师:同样是说聪明,但是他们俩看到的例子,看到的证据是不一样,对吗?很好。

生:我感觉在生活里友谊最重要。

师:你看,他还感受到了生活要有友情,为什么?

生:好朋友会在危险的时刻来帮助你。

师:所以要有友情,很好。xxx,你想到什么?

生:我觉得生活里要有友情,就像吃饭要用勺子筷子一样。生活里如果没有友情,你伤心的时候就没人来安慰你;生活里如果没有友情,你高兴的时候就没人和你分享快乐;生活里如果没有友情,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没有人来解救你。

师:掌声送给他!刚才他用一个排比句,为前面一位同学做补充,可以再得到5分积分卡,因为他说得太好了。

师小结:

原来,我们通过童话故事,我们可以得到那么多的信息和感受。首先,我们知道了朋友之间要彼此信任;第二,我们又看到了青头的特点,聪明而乐于助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红头的特点,红头虽然害怕,红头虽然悲哀过,可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红头也真的是很勇敢,对吧?你想,它被牛那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吃到嘴巴里去,吃到肚子里去,如果没有勇敢,如果没有坚持,它的朋友在外面再鼓励它,也不会有用。所以虽然它害怕过。可是他终究还是勇敢。

很多人读了这个故事,觉得红头很胆小,很胆怯,悲哀了,害怕了。我觉得其实他是很勇敢。最终它还是要靠自己才能出来,朋友再帮他,他如果自己放弃了是没有用的。同时,我们还得到了一个额外的小知识。当然,我们由童话故事,还真正地感受到了一些生活当中的启示。

(分享丰富的,多元的阅读体验。角色是复杂的、立体的,不是单一的、扁平的。)

三、关于童话的写法

同学们,前一次我们在讲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们总结了几条,童话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今天我们又学完了一个童话故事,你觉得在阅读童话故事的时候,你对童话又产生什么新的感受,新的想法了?因为这个单元我们自己也要编一个童话,所以,你一边看别人写的童话故事,一边也要想一想你对童话故事有了什么新的想法。随便说,我们来一个头脑风暴。

生:我了解到一些写法,要想象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小情节,还有要多用一些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

师:在他说的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想象要大胆一些,请坐。还有吗?

生:我感觉童话故事都要一波三折。

师:就是说,情节要一波三折,否则没人要看的。

生:对,还有小故事要有大道理。

师:小的故事故事可以写得短小一点,但是里面最好要有一个大道理,就是你说的生活里人人都需要友情,对吧?

生:还有第三,一般情况下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

师:记住,一般情况下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他说的是一般情况下,非常好。生:

师:虽然我们要想象,但也不能胡思乱想,非常好。

生:

师:我明白了,在写之前要列一个提纲,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心情的变化,有了心情的变化,才能完成xxx说的要一波三折。所以,你不能写到哪里算哪里,你事

先有一个提纲,先画出一个线索图。很好,你说。

生:童话故事一般都很感人。

师:最好是一些感人的故事,请坐,你说。

生:童话有点夸张。

师:当然是要有点夸张的。

师小结:刚才大家对于怎样编童话故事,都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很好。其他同学没有想到的,你听了同学们的交流,再去想一想,过几天我们就要写了。好,下课了。同学们再见。

(最后同学们交流对童话的感受非常饱满、令人惊喜,这来源于整节课每个教学环节的铺垫。从朗读指导、找关键语句谈感受、结合两条线索对故事内容的复述训练、关于人物形象的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其中老师的教学语言不断渲染氛围,推动情绪,抽丝剥茧地带学生发掘新的角度,水到渠成。)

8、那一定会很好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那一定会很好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学评析

《那一定会很好》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粒种子怀揣梦想,逐步变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生动地呈现了梦想成就未来的力量。课文充满想象,语言简洁,情节反复,尤其用反复出现的一句话那一定会很好贯穿始终、凸显主题,极具童话文体色彩。

那么,童话课文怎么教?李老师首先是在读读听听中,让学生听出童话味。这粒种子经历了四次变化,前两次变化,李老师没有进行内容的分析、词语的解析,而是运用对比读、示范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童话人物的心情和心理活动;后两次变化,则采用学习单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读,通过对人物心里想和结果的对照,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梦想成就未来的力量。

其次,在读读写写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童话故事的结构特点,并尝试着练习在童话故事中用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来强调主题。为此,李老师在课始便运用和课文具有相同结构的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导入,让学生初识反复;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重复出现的一句话;在课末与同单元课文《去年的树》对比反复结构的异同,同时,自己创作一句重复出现的话,强化童话故事《不屈的小蚂蚁》的主题。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感受到了童话的神奇,并初步掌握了童话的反复结构。教学有得有失,但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一颗童心来教学,这样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成长。

9、卖火柴的小女孩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卖火柴的小女孩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一、导入新课

师:咱们这节课,进行经典童话阅读,同时对大家进行品析能力训练。先读一下背景材料。

生:(读)安徒生,丹麦人,童话大师。代表作品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

师:大家对作者是很熟悉的。好,把这几个生字读一读。

生:(读)兜、蜷、梗、橱、腮。

师:用手划一划,注意怎么写。特别是蜷字,这个字用得不多,但是生活中有时候也用到它。橱窗的橱是常用字。谢谢大家。

【评析:开课绝不拖泥带水、故弄玄虚,是余老师的一贯风格。生字的学习,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书空划一划,重点生字也是点到即止,绝不包办代替。】

二、概说人物

师:咱们开始活动,这个时候要有笔了。概说人物。看老师的要求,用一个富有情感的句子概说课文中的小女孩。看老师的例子这是一个有着美丽的金黄色的打成卷儿长头发的小女孩。你看,这就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句子。来,美说这个小姑娘。开始吧!

(生自主默读、勾画、概括。)

师:可以说话了吧?

生:这是一个渴望温暖、食物、礼物和爱的小女孩。

师:这位同学,用很概括的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对小女孩进行了介绍。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多么穷苦的小女孩啊!请你来。

生:这是一个懂事的、乖巧的、讨人喜欢的小女孩。

师:她为了这个家庭,为了爸爸不打她,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生:这是一个可怜的、无助的、渴望温暖的小女孩。

师:她最后冻死在墙角里。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渴望幸福的小女孩。

师:她充满了美丽的幻想。

生:我觉得她是一个想要摆脱寒冷、饥饿、痛苦、孤独的小女孩。

师:于是,她就不断地

生:划火柴。

师:多好!还有说的吗?请你来。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渴望温暖、食物、快乐和奶奶疼爱的小女孩。

师:嗯,她身边,她的家庭缺的就是这些东西。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善良的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家的小女孩。

师:懂事啊!她终于在划最后一次火柴的时候,和她的祖母一起升到了天堂。好,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这是一个在大年夜还要卖火柴的小女孩。

天气冷极了,但她赤着脚。

她整天地走着,没有卖出一根火柴。

她美丽可爱,却可怜地冻死在新年来到的时候。

小女孩冻饿而死,死之前幻想着种种幸福。

【评析:概说人物,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之上,学生完全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无须教师过多的牵引。所以,余老师充分相信学生,选择彻底放手。对文本的内容做这样的精炼处理,是为了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文本的形式表达的秘妙。】

三、揣摩写法

师:这就是小女孩在这篇童话里的形象和命运。继续我们的学习,揣摩写法。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写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时就看到了奶奶这样一种幻觉呢?

师:好,把书本放在桌子上,同样要写旁批。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能很好地说清楚的,要一段一段地分析。

(生默读,思考,批注)

师:谢谢大家刚才的表现!好,谁来分析?

生:第一次划火柴,这个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写出了小女孩渴望温暖。第二次

师:好,你说一次,然后把机会让给大家。谢谢!

生:第二次,小女孩看到了一只烧鹅,这可以说明小女孩非常渴望食物,她非常的饥饿。

师:多好的分析啊!继续说下去,请你来。

生:第三次,小女孩又划着了一根火柴,这回她坐在圣诞树下面,说明她渴望她的快乐。

师:啊!坐在那美丽的圣诞树下!她的生活里面没有这样的美景,所以她幻想。

生:她又划着了一根火柴,说明她想得到的是家人给她的温暖。她看到了自己的奶奶,说明她想得到幸福,想得到奶奶的关爱。

师:对,关爱、呵护、疼爱!

生:前三次划火柴,她每次都是只划了一根火柴,看到的幻象也只是一段时间;第四次划了一根之后,又划了一把火柴,这就说明,比起那些温暖、食物,还有美丽的景色,她更希望奶奶回到她身边,说明她更需要更多的爱。

师:她幻想着恒久的亲情,很好!这个发现太妙了!

生:我认为小女孩划火柴之后得到的结果是从表面深入到她的内心的。最开始,小女孩最需要温暖,因为她太冷了,而后是小女孩需要食物,是因为她太饿了!然后,小女孩看到的是圣诞树,因为她缺少快乐。最后她才看到她的奶奶,和她奶奶升到了天堂,得到了永恒的幸福。

师:同学们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为什么要写五次划火柴,而不是一次写到位。这就叫做,两个字铺垫。请大家做旁批。我们来看(课件展示)

生:(读)擦第一根火柴: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这实际上就是在写小女孩的寒冷,批上来。这就是小孩子内心的体验。继续读!

生:(读)擦第二根火柴: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你们发现,这一个片段是不是和课文开始的部分相照应的呀?往前看,写照应两个字。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照应,美妙的照应!那么,这一段写小女孩的饥饿,正是因为饿得不得了啊,所以她才在幻觉里面感觉到烤鹅向她摇摇摆摆地走来。多么饥饿啊!继续

生:(读)擦第三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师:这么美丽的圣诞树!表现了小女孩没有节日的快乐。作者把小女孩放在圣诞之夜来写,是极有深意的。不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呀!如果把小女孩放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写,远远没有这样的震撼力。大家都在过年,但是,她,赤着脚,在街上行走,整天没有卖出一根火柴。多可怜!她只能看着人家的节日,她没有节日。擦第四根火柴

生:(读)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小女孩喊叫起来:奶奶,把我带走吧!写的是小女孩需要亲情,需要疼爱。

生:(读)第五次擦火柴: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人死了,什么都感觉不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最大的痛苦就是死亡,但是没有痛苦了。所以,写的是小女孩在幻觉中冻、饿而死。你看在大年夜,这个美丽的小女孩,有金色长发的美丽的小女孩,冻死了。越写小女孩的美丽,就越能表现冻死的悲哀。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小女孩的冻死啊?那是因为前面都是在做铺垫。一次一次写,越写越深入,最后写到最动人最动情的地方。没有铺垫,就没有故事的情节;没有铺垫,就没有故事的波澜。大家今天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于读文章的术语,叫铺垫。有时候你看一篇文章,写了几件事情,你就要马上敏锐地感觉到,这几件事情,可能对最后一件事情有铺垫作用。

师:文章运用了反复描写、幻觉描写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铺垫,写出了冻饿而死的小姑娘美丽幻觉的破灭,表现出深刻的悲剧色彩。如果没有多角度的铺垫,我们怎么可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冻得不得了的小女孩呀,饿得不得了的小女孩呀,所以,铺垫的力量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评析:余老师用一个问题,串起了一个板块的学习,引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写作方法:铺垫。这是我们很多一线老师没有意识到的语文知识,或者是我们有些老师意识到了但是不敢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教的东西。余老师教了,而且教得很到位,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铺垫,还充分理解了它的表达作用。】

四、品味语言

师:好,谢谢大家!刚才,你们的表现很优秀,你们很好地读出了各个段的作用。继续深化我们的学习:品味语言。有四个句段要大家品析,品析语言的表现力。话题是:这些句段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用低沉的语调读。天冷极了,读!

生:(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师:继续读这一句。

生:(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师:读出盼望的色彩,她又擦着了,读

生:(读)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师:继续

生:(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这一段,一定要读出层次。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读到这儿的时候,停顿一拍,继续读小女孩坐在那儿,越读声音越低沉。第二天清晨,读

生:(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评析:这四个句段的选择,不是随手从课文中拎出来的,而是余老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后作出的精心安排。这个板块教学的指向非常明确:培养学生品析语言表现力的能力。】

师:这四个句子,大家任选一个句子,品析它,为什么写得好,有什么表现力。先看老师的示例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这里写的是小女孩极端穷困的家境,巧妙暗示了小女孩大年夜出来卖火柴的原因。这就是分析它的表现力。好,开始各自思考。这个时候,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写。

(生独立思考约3分钟)

师:我们开始第一个句子的研讨吧!天冷极了,哪一位来帮我们阐释?

生: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一句话运用了现实描写的方法,我们一般在天冷极了又下着雪的时候,呆在家里不爱出来,而这个小女孩却因为家里的穷苦,被迫出来卖火柴;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也可以看出她家里的贫苦,要不这个小女孩就不可能是光着头赤着脚了。

师:嗯!那么,概括地说,这一段有什么表现力呀?它写出了什么呀?好,请你来。

生:这一段衬托除了小女孩家里很贫穷,不论怎样都要出来卖火柴,是用了衬托的方法写出来的。大年夜代表的都是美好、快乐与幸福,可是小女孩必须要在这一天出来,进一步衬托出了她家里很穷。

师: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阴冷、可怕的画面,在这样的画面里,小女孩出场了吧?诶,她不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背景给她的就是阴冷、黑暗。好!我们来看(课件出示)这里写的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什么背景啊?时间,大年夜,更具体的时间,晚上。环境,冷,黑,所以说,这个背景实际上是让小女孩一出场就表现她的悲苦,所以这里写的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处处都在写小女孩的不幸,每一笔都是写不幸,这叫做字字千金,每一笔都有表现力。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一下子就把一个可怜的小女孩的形象给我们描绘出来了。

师:好,第二句。请你来。

生: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蜷着腿缩成一团就表示很冷,结合生活实际,我们非常冷的时候也会做这个动作,所以说,这也写出了小女孩她非常冷,她非常可怜、无助。

师:就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吧又黑又冷的晚上。好,你来!

生:这里,蜷着腿缩成一团,是一个动作描写,写出了她的冷。然后,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也写出了她的可怜和贫穷。

师:这位同学,她的分析就要好一点,她说是动作的描写,而且她有一个关注,关注到墙角两个字。墙角这两个字大有深意,能不能帮我解释?试一下。

生:故事的背景是大年夜,大年夜人们一般都呆在家里,呆在温暖的地方,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小女孩却因生活所迫,不能回家,因为天气原因,只能缩在墙角里。

师:可以避风。还有深意!再试一下。

生:我认为墙角同时也写出小女孩渴望房子里的温暖。

师:在墙角呆着,总比在街上走要安宁一些,甚至感觉上暖和一些。还有深意!

生:墙角可以避风,也为下文擦火柴做了铺垫。

师:多好啊!街上怎么擦火柴呀,那么大的风!分析得好吧?还有什么深意?

生:我觉得墙角是让小女孩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也说明小女孩没有安全感,现在有一点家的感觉。

师:我补充你的话。墙角,就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地方。这个小女孩最后死在哪里呀?

生:墙角里。

师:墙角的深意,就是小女孩冻死在这里了。这叫什么呢?给大家两个字的知识场景,墙角就是故事的场景,人物就在这个场景里演绎她的故事。这个悲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墙角。很普通的两个字,大有深意!同学们品析得多好啊!

【评析:抓住背景和场景,余老师通过对话,一步步将学生带入深阅读的层次。就是说,孩子们会慢慢用专业的眼光去对待我们的课文。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阅读就不再是外行看热闹,而是慢慢成为内行看门道。】

师:第三个地方,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谁来试一下?

生:这是写小女孩第三次擦火柴产生的幻想,写出了小女孩对快乐节日的渴望。同时也写出了小女孩希望自己有这样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因为她在生活中一点快乐都没有,她就幻想自己拥有这样的快乐。

师:嗯,分析得好!表现了小女孩的渴望。

生:这一段也写出了小女孩渴望像人家的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圣诞节。

师:嗯,好!你来试!

生:这里写出了小女孩非常孤独,希望得到礼物,也希望得到快乐,也暗示出小女孩家里十分穷,没有钱给小女孩买圣诞礼物!

师:是的,深意还没有出来。有一个词,是这段话里最有表现力的两个字,极其深刻,深刻到我们心疼的地步,哪两个字啊?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生:还要这两个字有更深的意思,写出了圣诞树的美好。

师:也表现了她心灵的更加渴望!但是,最深刻的两个字还没有说出来。

生:我认为是透过这两个字。从透过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小女孩连富商家的门都进不去,也推想出小女孩的可怜。

师:她用专注的目光欣赏着人家的圣诞树的大而美。但是,很遗憾你来试!

生:我觉得是富商这个词。前面我们知道,小女孩家境贫寒,大年夜还要出来卖火柴,根本买不起这圣诞树,而富商家的圣诞树是特别漂亮的,从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阶层贫富相距是多么大。

师:你们多么聪明啊!但是,还没有品出来。

生:我觉得可能是大和美这两个字。可能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小女孩根本没有见过,用美好的东西体现出小女孩的可怜。

师:这是两个词了,继续努力!

生:我觉得是去年两个字。从去年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她每年都没有得到圣诞礼物,缺少快乐和幸福感。

师:关键就在去年这两个字!去年她就在卖火柴,也许前年也在卖火柴,那么小的姑娘,年年大年夜都要出来卖火柴,这才是让我们悲哀的地方!我们所看到的不起眼的文字,就有巨大的表现力。你还要分析去年这两个字吗?

生:我认为它引出了今年她冻死在这个墙角。

师:对,去年的故事,到今年就变成了最大的悲剧呀!

师:同学们,这里写的是幻景,深沉地表现小女孩永远都没有快乐的圣诞节。老师强调的永远,就是从去年这两个字品析出来的。同学们终于能够感受到,这样一个平凡的字眼的深沉的含义。那么,最后一段话就好说了。来,再读一遍。

生:(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这一段话里,又有一个词是表现作者内心的悲痛的。这里写的是悲惨的情景。写小女孩的痛苦死去。那么,在一个词上,作者寄托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你说!

生:我认为是微笑。

师:微笑?

生:因为人们并不能想到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为什么能笑得出来。

师:是啊,她一定是痛苦的。但是,她是面带微笑死去的。可能就在幻想最美丽的一刹那,她死了。多么深沉的表现力啊!小女孩是带着微笑带着幻想死去的。

生:我认为是捏,可以看出她舍不得这一切。

生:我觉得可能是新年,新年对人们来说,是很美好的一个词,每年的新年我们都会很快乐地迎接,但是,这个小女孩却在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死去了。

师:哦!说得好!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多么轻快的字眼啊!但是,多么沉痛的结果啊!

生:我也是围绕新年这个词来理解的,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并没有给小女孩带来一线生存的希望。

师:她感受不到温暖了,感受不到美好了!

师:我觉得,最能表现作者内心痛苦的一个词语是尸体。作者应该带着爱抚的心情写这个小女孩,回避这两个字眼,但是,他用了这样一个冷酷的词,太阳照在尸体上,你们想一想内心那种沉痛的感觉。小女孩就是死了嘛,于是他就用尸体这两个字来表现自己深沉的悲哀。当然,你们分析的词都有很生动的表现力,但是,尸体这两个字更让我们沉痛。

【评析:这个板块的教学,余老师抓住幻景和情景,继续展开深入对话。经过一番鏖战,孩子们在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再聆听余老师的点拨,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背景、场景、幻景、情景,一文四景,景景相连,环环相扣。】

师:好,《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看的呀?大家一定会说,写给我们看的,我们童年很幸福。我们来看作家的说法,作家的说法就比我们深刻得多。作家梁晓声曾经这样说过,读

生:(读)人,需要人道主义的教育。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不必为了生存在新年之夜于纷纷大雪之中缩于街角快冻僵了还以抖抖的声音叫卖火柴的孩子们看的。

  将同情心和善良人性播在孩子们的心灵里一代又一代

师:梁晓声先生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我们这些幸福的孩子看的。我们没必要再去设想或者重复那样痛苦的生活,但是,我们要把同情心和善良的人性播撒在我们的心中。谢谢同学们!下课!

【评析:余老师的结课,一如开课,简洁有力。引用作家的言论,更是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总评:一边欣赏余老师的这篇经典童话的教学,一边击节赞叹:我们就缺少这样真正的语文课!以前,有很多专家提出一个观点:语文课应该具有语文味,但是,语文味到底应该是什么味,至今没有人能说清楚、道明白。今天,我想说,像余老师这样用语文专业知识来武装学生头脑的课,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课,就是最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就是真真正正的语文课!

综观全课,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内,学习一篇经典的童话,学生得到的是什么?仅仅是小女孩的形象吗?不,这节课上,学生了解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认识小女孩的经典形象,远远不是主要收获!通过这节课,学生知道了本文最大的写作手法铺垫,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去擦火柴;通过这节课,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故事的背景、故事的场景、女孩的幻景、悲惨的情景,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背景、场景、幻景、情景;通过这节课,学生知道了怎样去分析作者的精心布局、去揣摩文章的写法、去品味语言的表现力这样的收获,是在一般的语文课堂上极难得到的!

综观全课,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内,学习一篇经典的童话,学生一直在忙着干什么?我相信,现在流行的语文课,极少给学生这样的挑战、这样的训练、这样的磨砺!这是一种高密度、高强度、高精度的思维训练和语文能力训练。从一开课,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而且马上进入高速运转的状态,直到余老师宣布下课为止。但是,整节课上,余老师给出的话题(问题、任务)却并不多,与时下满堂问满堂答的语文课截然不同。然而,就是这几个任务,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向了文本的深处、引向了语文学习的深处。学生一次次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认识一次次得到升华。什么是语文实践?这就是真正的语文实践!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这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修订后,很多老师更不知道该怎么上语文课了,余老师用自己的课堂实践,雄辩地告诉我们: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10、麻雀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麻雀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麻雀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听马晓会老师讲授《麻雀》(四上)一课,感触很深,她落落大方,用动情的语言、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沉浸其中,去感受文中老麻雀伟大的母爱。在课堂上,马晓会老师巧用拨字诀,抓住课堂,步步深入。

一、拨冗就简,直奔主题

在导入新课后,马老师直接抛出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三个问题就这么简洁明了地抓住了文章的主线,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板书,借助形象的示意图概括出文章大意,化繁为简,脉络清楚。

二、适当点拨,总结方法

1.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出发,寻找与解决新问题新任务碰撞而产生的新疑问,借助合适的路径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产生真正的学习。

2.借助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的方法

理解文中小麻雀、老麻雀和猎狗的特点以及在这个事件中冲突产生解决的过程,老师注重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的培养,步步为营,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不疾不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PPT,相机指导,这得益于老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准确:引导者、促进者,学生通过读找画议读几个环节的递进学习,读和说的能力获得提高。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点播以及课件辅助,学生表达活跃,学会归纳,达到了敬乐课堂的交流展示的评价环节。

评价一节好课的指标有很多,譬如将文本作为学习语文的工具、认知生活的思考,引发阅读兴趣。在课文拓展环节,教师展示屠格涅夫的一段话: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些小小鸟、英勇的鸟,我崇敬那些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这是对情感和能力目标的升华,让人感动。

11、精卫填海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精卫填海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课后,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活动。整合众评,有如下几点:

本课亮点:

1、板书生动有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王争霸赛的贯穿整堂课,教学方式新颖有趣,师生互动强;

3、教师语言幽默亲切,个人素养强。

建议和意见:

1、本课脱离了文言文本身,应让学生用文本来回答;

2、读得太少,应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本内涵与情感。

课堂现场

我的评课是:

1、整堂课有亮点有特色,重难点突出。画星星的方式,是有效的教学激励方式,也创设了一个生动直观地全班化为精卫填海的情境,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2、整堂课下来,更像一堂课的一个片段,是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片段教学。作为教研课,开头和结尾不能省,才能完整生动。

3、具体操作。导入环节,可创设一个情境故事,教师配乐把这个故事讲述一遍,学生齐读文言文全文,进入新课。在讲述精卫怎么做的?看到精卫奋不顾身填海,你想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教师可情境带读,反复诵读全文3至4遍,有助于理解,又巩固背诵。在课后,增加一个小练笔环节,检查巩固学习效果,又锻炼了写的能力。

当认真阅读单元导读和课后习题后,我的思考和关于此课的教学设计,又有了新的发现。

本单元导读主题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单元要求: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把本课在重点过多放在剖析精卫填海的过程和精神上,是不太妥当的。单元要点指示了解故事,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人物形象,课后习题突出朗读并背诵课文、复述精卫的故事、体会精卫的精神。即明确了本课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了解句子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精卫个自己留下的印象,并思考人们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12、四年级上册雪梅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四年级上册雪梅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学实录

《雪梅》是部编版教材新增加的一首古诗,能搜集到的资料不是很多,怎么教?这是一首哲理诗,光是讲道理的话效果可能不太好,小孩子特别喜欢生动的形象;再加上这首诗虽然文字简约,但诗行中留有大量空白可供读者想象的空间,那就引入演的环节。

一、归纳学诗方法

师:上课前,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猜猜老师要问你们什么问题?

生:您要问我们见没见过梅花。

师:你们应该都见过,我不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生:您应该问我们假如还剩三天的光明,你会用来做什么?

师:你的生命那么宝贵,怎么会只剩下三天。

生:你会问我们有没有在雪地里采过梅花。

师:梅花那么好看,我不会采,你肯定也不会采。我要问的问题是:你们准备怎么学这首《雪梅》?

生:首先要读。

师:读到什么程度?

生:读得通顺流利。

师:好,读得通顺流利,这是第一步,咱们写上。接下来,应该怎么读?

生:接下来应该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师:这个时候就要读出感情?你还不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

生:第三步应该是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师:好,第二步读好节奏,第三步读懂意思。你们猜猜第四步是干什么?演!不可思议吧,这首诗还能演出来呢,一会我们就要去演演。

二、自学古诗:读准读好读懂

(一)读通顺流利

师:想怎么把这首诗读通顺流利?

生:自己读,同桌读。

师:好,看谁能最快把这首诗读得通顺流利。

(生练读,读好的五个学生下座检查个别同学读诗情况,每人检查三个人,基本上检测的就是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其他同学同桌互相检测。)

师:好,参加检测的同学来汇报。

生:我检测的三个同学都把阁读成g,注注释里阁通搁,放下的意思,应该读gē。

师:好,提示我们一定要认真读注视,把阁的拼音写上。

生:我检测的同学总是把第一句梅雪读成雪梅。

生:我检测饿同学把降的拼音读成jing。

师:你们检查得很认真,看注视①,降是认输的意思,应该读xing。咱们来复习复习这个字的两种读音。

(二)读好节奏

师:要把节奏读好,你们想怎么比?

生:单个人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师:好,同桌先比,看谁读得好。

对照标出节奏的古诗,同桌比赛读。

师:认为自己比同桌读得好的举手。你们俩都举手了,那你俩站起来读读,让大家听听谁读得好。

(然后三个小组为一个大组,比赛读。男女生对读,就一次机会,男生明显特别投入,读得比女生好。)

(三)读懂大意

师:怎么能读懂大意?

生:自己读、小组读

师:那就先自己结合注视读懂这首诗,然后小组互相帮助每人一句。

生先自己解读古诗,然后小组内合作解读,请一个小组发言。 小组:第一句是:梅花和雪花在争论谁是春天的代表,都不肯服输。第二句是:诗人想评价梅花和雪花的争论,但是评价不出来。第三句: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白。第四句:雪花没有梅花那么香。

三、表演古诗

师:咱们来演一演这首诗,怎么演?一人是旁白,一人是骚人诗人,一人是梅花,一人是雪花。旁白就是描绘当时的场景,小组内先分角色练。

生分小组练,师相机指导。5分钟后,小组上台展演,先介绍自己的角色。

马:大雪纷飞,雪花和梅花展开了一场争论。

管:梅花,你没有我白,我比你厉害。

张:雪花,你没有我香,我比你厉害。

源:(放下笔的动作),让我来评论评论你们俩谁厉害吧。雪花你虽然白,但是没有梅花那么香;梅花你虽然香,但是没有雪花那么白。你们俩就不要再吵了。

师:这个小组表演完了,他们第一个上来,就是好样的。咱们得看看他们的表演还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

生:梅花和雪花在争春,他们没有演出来,应该说我更漂亮,我才能代表春天。

生:诗人评论应该很费力,很不容易,因为诗句里有费评章。

师:你注意到了关键的一个字费,诗人想分清谁更能代表春天,可不容易。

生:梅花和雪花争论没有表演到位,她们俩未肯降,应该一直争论,因为谁也不肯服输。

师:好,很会读诗,你们俩重新表演一下未肯降。

管:梅花,你没有我白,我比你厉害。

张:我厉害,我是春天的代表。

管:我厉害,我才是春天的代表。

(我厉害;我厉害争论了好几个回合)

师:你们光是说自己厉害,恐怕谁也谁也说服不了谁,得说出自己的优势所在。在刚才同学表演和意见的基础上,再改进你们小组的表演,4分钟时间,请小组再来表演。

旁白: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和动物都窝在家里睡大觉。但是有一个地方却热闹非凡,那就是梅花和雪花的比赛现场,比什么呢?比的是谁更能代表春天的到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修整后,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小雪花,今天我主持的是梅花和雪花的争议,首先由梅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梅花:雪花啊,我比你美,你就认输吧。

雪花:我比你美,我更能代表春天。

梅花:谁说的?

雪花:我说的!

梅花:为啥?

雪花:因为我比你白,就因为这个。

梅花:你不就比我白一点嘛,我还比你香呢。

雪花:一到冬天整个世界都是我,你呢,你只在某个地方才有。

梅花:可是你碰到一点热东西就会死的。

雪花:你碰到热的东西也会死啊。

旁白:梅花和雪花的争论不相上下,这时王大诗人听到他们的争论,放下笔,说道。

诗人:哎呀,你们这个争论太激烈了,你们各有各的特点,这可怎么办呢?(王大诗人苦苦思索着)

旁白:王大诗人一番思考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诗人:这样,梅花你虽然没有雪花那么白,但是你很香,雪花你虽然没有梅花那么香,但是你很白。你们各有各的特点,都能代表春天。

旁白:听完王大诗人的话后,两人终于认识到不应该那么争论了,他们都看到了对方的优点,之后握手言和。

师总结:是呀,梅花有梅花的优点,很香;雪花有雪花的有点,很白。每个人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不做铁罐,学做陶罐,与人和睦相处。

13、习作例文:小站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习作例文:小站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本单元习作例文有两篇,即《爸爸的计划》和《小站》。这两篇课文作为例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分析课文,突破教学重点。

最后,要求学生以学习《爸爸的计划》的方法来学习第二篇例文《小站》。

如果学习例文后能接着写作文,效果应该更好。

14、穷人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穷人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说教材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了解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4.练习续编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进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环境、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 课件

说学情

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互助,互相激励,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较高。学生的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较强。并能通过上网及阅读有关的课外书,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学生具备从关键字词句中体会句子含义,感悟作者情感。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了 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 的学习思路,利用问题、情境等要素,让学生不断领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的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在教学时,我还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紧扣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学法:通过拼读、开火车读词语等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与新词。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谈感受: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

2.生活中处处有爱心,处处见真情。穷人有爱心吗?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板书课题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增长知识,从中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检测字词:我会读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第三段(12-27自然段):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设计意图】预习成果的展示,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1.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桑娜、渔夫、西蒙)他们的穷体现在哪些地方?用标出有关句子。

2.分组学习,讨论问题

3.交流 (屋内装饰、吃穿、忙碌、劳动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教学时,我紧扣质疑析疑解疑进行设计,勾画理解词句,让学生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

四、自主探究直奔中心

1.有人说课文中的桑娜和渔夫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富有你们支持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用划出有关的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品析句子体会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渔夫高尚的品质。明确学习的任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

课件出示:

1.描写环境的句子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①从室内外的环境的描写体会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重点理解温暖、舒适。

②有感情地朗读。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

( 体会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进一步感受穷人的善良。)

(3)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 通过环境的描写,体会穷人的善良、勤劳。)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① 体会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设计意图】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最能表达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②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③ 指导朗读。(师范读、指名读赛读)

(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体会桑娜决心要收养两个孩子,指导用非不可说话。)

(3)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3.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课件出示: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让学生从熬及渔夫 严肃、忧虑的神色来体会收养孩子的决定使经过渔夫的认真的考虑,同时也说明了他们的生活使非常的窘困。

②指导朗读。

(读出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决心。)

(3)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4.质疑: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重点理解两个沉默的含义)

(第一次,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师结:其实他们是最富有的人。

5.出示当堂检测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在写作中我们也应学习通过环境、心理和语言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品质。

2.课外延伸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作业设计

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个故事

说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15、灯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灯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灯光评课

李德兰《灯光》评课

优点:饶姐姐是我学习的榜样,基本功扎实,教学的每个流程清晰流畅。整堂课师生互动多,并且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建议:有两个地方教学步骤可以融为一体,比如聚集灯光,体会情感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这两个步骤合而为一去解决问题。

王小琴《灯光》评课

优点:饶姐的课整体的感觉就是扎实,非常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文中三次多好啊,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学,理解其不同意义。紧扣课前学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聚焦三处灯光,升华情感。

建议:细读课文部分可以再紧凑些,体会情感部分可以有更多的渲染,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郝副营长的品质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马江南《灯光》评课

优点:饶姐姐的课行云流水,值得学习!本节课设计巧妙、层层递进,由最能抒发作者情感的多好啊!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理解三次多好啊!的含义,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建议:在解决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这一问题时,可能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参与面不大,略显仓促。

成雯《灯光》评课

优点:听了饶老师的《灯光》一课,受教良多。首先很自然的融入了单元主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解决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和倒叙的写作手法。紧接着根据问题深入探究,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学会概括。教学重点突出,延伸恰到好处,课文最后将学生思绪从战争年代拉回现实,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建议:可能由于时间关系,在解决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略显仓促。

向崇慧《灯光》评课

一、饶老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整节课如行政云流水,非常流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部分,提问有效,理清课文的脉络。找出文眼多好啊,为后面的学习辐射出许多小问题,这样巧妙过渡到后面的学习,即围绕多好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的填写。

三、体会情感和深入探究部分,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学习和对文本表现的情感作深入的体会。

古智丽《灯光》评课

优点:饶姐姐是我学习的楷模她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课堂上运用了我校自导式教学模式,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上台展示,让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建议:《灯光》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老师放的不够,讲得过多过细。

黄茜《灯光》评课

优点:饶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运用了我校自导式教学模式,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教学重难点突出,关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堂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及时给予点评,小组活动适时开展,学情及时反馈。

建议:对课文的理解除了语句的品析,还应重在朗读中去感悟,本堂课有感情地朗读较少。在分析天安门广场的灯光、插图中的灯光、战斗中的火光三者关系时,几乎由老师讲述,建议放手让学生自行体会,老师点拨即可。

16、中国美食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中国美食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这节课,能紧扣文本进行构思,着力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播放美食视频导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紧接着看图片说美食名字,导入新课,入课不拖沓,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整堂课可以感受到老师对课文的深究。这篇课文要求识记的生字都藏在美食中。老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合,将生字分类识别,由联系图片识字,形声字识字到偏旁归类识字,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并层层深入。

3.设计实践活动多样,关注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情景中运用炸字;让学生找出名称中的食材和制作方法,分组贴名称。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制作食材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美食,不仅加深对生字的印象,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容易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思考:给学生多点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课堂上我发现的声音会更多。生字的识记方法可以多样性,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一味地为方法而教而学。

学生对形声字构字规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这篇课文,应该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开课识记菠菜蘑菇茄子,利用形声字识记,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带有草字头的字在字义上的共性,都是草字头,这些与植物有关,顺势积累带草字头的字,进一步拓展。

17、纸船和风筝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纸船和风筝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赵子聪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课上赵老师牢牢把握低段识字要求,帮助学生利用象形、会意、形声等多种识字方法猜字;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把握文章主要信息,学习默读技巧,感受文章重点语句;通过反复朗诵感受友谊的珍贵;最后通过学习任务单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规范书写。整堂节奏明快,生动有趣,利用模块教学,把握低段学习重点,互动性强,引导孩子们用联想、做动作、诵读等多种形式体会了交朋友的快乐。

姜均均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纸船与风筝》一课,课堂上姜老师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中的景物,识字小口诀以及规范的书写指导等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辅相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极性高。

18、赵州桥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赵州桥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从王老师执教的第一课时片断中,可以看出执教者在突出这一重点上的良苦用心。

首先,以简驭繁,为学生理解课文重点扫清字词障碍。字词教学是讲读每一篇课文经常性的任务,同时又最能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功力。在第一课时中,王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先后出现的二十八个生字难词轻松愉快地进行了学习。在通过板书强调州济洨三字后,教师打出幻灯片,集中就创举似乎智慧等十四个生词,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初步扫清了字词障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把学生的思路引进课文,为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文重点做了良好的知识和心理准备。

其次,化难为易,为学生把握课文重点选择最优教学手段。很显然,王老师把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做为课文的重点。限于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水平,让学生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是比较困难的,王老师在学生默读课文时,要求对照书上插图,在初步了解赵州桥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打出赵州桥彩色幻灯片,引导全班学生研究,把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教师通过板书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课文重点,通过电教手段,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比较容易地解决了。

理解赵州桥在建筑上的美观,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难点。对几种雕刻图案做抽象讲解是比较困难的'。当学生提出什么叫戏珠,飞龙是什么样的和抵着怎么讲时,王老师照样以分别放映幻灯片的办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第三,环环相扣,为突出训练重点巧作安排。如在处理段与段的联系中,在第一段最后抓住世界闻名提出问题,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为了突出对第二段的理解而又不冲淡训练重点,在讲解第三段时,王老师只出示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栏板上的图案。又如在课文和板书的结合上,为了突出训练重点,王老师首先板书设计特点,引起同学注意,接着把同学讨论得出的赵州桥在设计上体现雄伟和美观的正确答案,都扼要地做了板书。这便是一堂课中学生总在教师指引下围绕训练重点积极主动活动的奥妙所在。

此外,王老师尊重学生的发言,从多方面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师生双向情感交流中启发和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也是本堂课围绕训练重点成功教学的重要特点。

19、元日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元日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一次学习,一次交流,一次反思,一次成长。

40分钟,一节课时间,很是短暂,但是小麦老师的这节《元日》仿佛带我走进了一个喜庆的古韵世界。从语文生根,文化发芽,传承落地,受益颇多。

诗中文化

这是一个文化生活的大千世界,互通古今。一幕幕过春节的喜庆场景从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这节课从浓浓文化中深入浅出,使人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气息。分解消化诗中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桃符等意象,让大家陷入了一种古时春节的气氛,再通过几幅图和三副对联的呈现,回到当下。在这一阵阵热闹喜庆的春节气息中,声声唤起大家现实记忆中的春节印象,在寻找春节符号的过程中,逐渐将生活带入语文,使语文课具有生活味。

一首古诗,学习什么?无疑,小麦老师给出了一种典例带领学生从古诗出发,寻找文化之根。学古诗,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在学习一种情调。诗中人,诗中景,诗中事,诗中情。个人拙见,能够带领学生做一个性情中人,能够进入一种心态和场景,就是一种收获。

诗中韵律

读出来,是一种学习方式,古诗需要以读的形式促进内容的笑话吸收。丝丝古韵,情境中来。穿越古今,来到古人的世界。通过平仄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吟诵是学习古诗的主要入门途径,在《元日》的学习中,小麦老师将读扎根到实处。有教师领读、打手势读、和老师齐读、自读、和同桌读、请生读等多种形式,诗词内容反复出现,内容记忆消化顺利在课堂完成。尤其是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平仄读的方式,还原古诗的原本模样。

在古诗教学中,很难把握的一点就是在读的过程中,如何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小麦老师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很微妙的气氛,从一开始上课,大家就被带到了这种气氛中。其次,再通过各种图片和谈话的铺垫,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老师的领读是很关键的一步,且点到为止,让学生充分参与多变的读中来。

诗欲留白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一种持续吸收的状态。就好比一个很饿的人,在不断进食的状态下,总有吃撑的时候,那时再逼着进食,就有点滴油不进的尴尬了。该如何把课堂时间真正的留给学生呢?

拓展学习环节中小麦老师设计了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两首古诗,并通过寻找诗中春节符号这一环节来巩固新知,容量大,学生接受空间略显局限。选择怎样的方式消化这些内容很是关键。

对于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我来说,这节课无疑是脚下很踏实的一块石子。我也似乎摸索出一点点过河的方法,在接下来的日子中,面对破涛不定的河面,我还会寻找新的落脚石,期待能早日渡河上岸。

20、燕子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燕子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课堂上张老师利用班班通平台,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

张老师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教学中结合课件,使教学更为生动、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本篇课文的课堂练笔聚焦【特点+事物】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模仿《燕子》中的段落描写自己写一写身边的动植物或是具体的画面。

课堂上张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得扎实,各项能力得到了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全体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评议。

课堂结束以后,老师们对这节课作了详细的点评,本节课堂教学活动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展开,张老师能创设很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用训练。结合《燕子》一课的教学目标,曾校长也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改课建议。

此次研讨活动的举行,给予老师们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求新教材的最佳教学方法,为后续活动铺垫坚实的基础。

21、小蜗牛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小蜗牛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地科普童话。本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生动活泼地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 在课文的导入环节,我采用歌曲导入。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以此因此课题《小蜗牛》。

二、整体感知,扫清字词障碍。

(1)扫清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先由小老师带读,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识记生字。

2.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吧,爬,呀,芽

3.比较法:金全;田回。

(2)标出自然段。

(3)在识记生字的基础上,借助连环画,大胆猜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出示问题: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2.小蜗牛走过了四季,小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两个主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朗读指导。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或者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如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温和的语气,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感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蜗牛妈妈或者小蜗牛,分角色来进行对话。

还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读出感受。如通过关键词已经,可以强调小蜗牛错过了原来的季节,分别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 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由此,通过问题的指引和反复朗读以此深入感受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以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四、书写指导

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合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一个上下结构,一个全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的时候,提示学生: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显长、显瘦;上下结构的字、包围结构的字,偏旁显宽、扁。让学生在观察字形的基础上,书空每个字,教师进行范写,学生进行连写。并师生进行评议并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作为一年级首篇连环画课文《小蜗牛》,除了要完成提高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之外,还可以进行文体整合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小蜗牛家的故事》,将阅读从单篇走向互文,由一篇知一类,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认识童话的鲜明特点,感受童话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2、乡下人家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乡下人家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乡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一读课题,眼前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而本文也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张老师用她优美的语言将这幅画卷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跟随她的脚步,一步步去探索乡村生活的独特之美。全文语言朴素而清新,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一、主线分明,使教学过程清晰流畅。

教学中,张老师始终围绕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条主线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以读促悟,品味诗情画意。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整齐,有感情。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在教学中,张老师还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读,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助文本对话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意境,一组一组的词语,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的美景,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归巢的鸟儿、威武的公鸡,给人感觉不是在读词语,而是在欣赏画卷。教师采用以读为主的主策略,诱导学生跟老师一道来发现美,欣赏美,感悟乡村人家独特迷人之处。

三、以情动人,激发文本之情。

我觉得这节课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个情感激发。她用文本之情来感染学生,用教师之情来示范学生;用生生之情,来互相影响。我觉得情感了首先应该具备深情、实情和真情,因此,张老师在情感的激发方面,我觉得这还是做的比较真实自然的,我觉得她的这种情感的波动,主要是通过读书诱发出来的。然后又回到到交流当中,通过适时地提供一些多媒体的资料。这么激发出来的,通过体会表达出的又回到了读书中,所以我们看到,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饱含着一种感情在学习交流的。

四、适时想象,建立独特感受。

在教学中张老师引导学生广泛的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干什么?想象那花儿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样的情景?春笋探出头来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晚霞中在院子里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另外,张老师优雅的教态,独特的个人魅力也是这节课如此动人的一个重要原因,短短的40分钟,学生对学习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课文中的景美,课堂更美。

23、西门豹治邺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西门豹治邺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在教学《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时,我始终围绕这样一个目标:搭建支架,让学生的简要复述能力实现软着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目标定位?

《西门豹治邺》是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其核心就是复述。如果把复述这一训练要素置于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体系中去审视,其梯度清晰可见:第一学段要求乐于讲故事,第二学段要求复述大意,第三学段要求结合自己的感受描述。本单元的复述在课程标准目标体系中从属于第二学段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再从我们整个统编教材内来看呢,复述能力的培养始于二年级借助提示复述,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本单元是在三年级详细复述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说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编排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最后从我们这个单元语文要素安排上来看:了解故事情节,这是复述的前提,简要是复述的要求。选取的几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结合注释,简要复述;《西门豹治邺》一文是了解情节,分清主次复述;《扁鹊治病》与《纪昌学射》是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序复述。《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栏目梳理明确复述要点,对 简要的要求进一步具化明确。

因此,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出发,到教材编排体系分析,再聚焦单元整组,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了解故事情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要内容,学习简要复述。

怎么使简要复述的目标在这堂课中得以落实?

从学情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复述基础与能力,但是学生的复述还是以具体化、形象化的复述为主,也就是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搭建恰当的学习支架,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读,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显性化。

★要素式支架

课堂伊始,我通过出示篇章页,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复习前一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借助注释,简要复述的方法,让学生带着清晰的学习目标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简要复述并非简单复述,简要复述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内化,进而精炼表达的一种能力,是建立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的。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也明确指出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为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呢,做好简要复述的准备,在初读课文环节,我搭建了两个支架:

★词串式支架

借助四组词语,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读生词的基础上用上这些词语,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将词语学习和课文内容理解结合起来,将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学过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要求,还有了解故事情节这一本单元的学习要素落实到位。

★流程式支架

本课课后练习的第一题以及《语文作业本》的第三题,都提供了梳理课文内容的流程式支架。这一支架的搭建,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情节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这两个支架,先将长文章说成一段话,又将一段话缩成三个词,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熟悉了课文内容,为后面的简要复述做好了准备。

如果说理解课文内容是简要复述的前提,那么,重要内容的筛选就是简要复述的重难点了,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也搭建了两个支架,引导学生进行重要内容的合理筛选。

★范例式支架

首先,我扶着学生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引导学生圈画重要信息的过程中渗透能够推动情节发展的体现主要人物言行的都属于重要信息,并通过老师简要复述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在抓重要内容的时候,可以保留、概括关键词句,删减不重要的信息的方法。通过范例式支架学生习得方法,进而去运用方法。

★表格式支架

本课19自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话。根据这一语言特点,我又搭建了表格式支架,引导学生聚焦调查民情这一情节,运用刚才习得的方法:保留、概括重要信息,删减不重要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迁移学习,并在小组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继续渗透筛选重要内容的方法和理由,比如,和下文情节相关联的信息也是重要信息。同时学习长话短说,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转述。转述人物语言是简要复述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文本而言,这一方法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以课文第六自然段这一人物语言最长的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转述别人说的话这种方式进行简要复述,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自如。最后,我再次借助表格,引导学生在简要复述时进行内容的整合,将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四问四答合并为一问一答,让复述更加地简洁。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可视化的。能够帮助学习习得方法、提升能力。

★评价式支架

读懂了课文内容,提取了故事的重要信息,可以说学生的简要复述就基本完成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复述的本质所在它是复述者对原文的个性化表达过程。因此,最后,我设计了简要复述19自然段的实践性学习,并搭建了评价式支架,让学生在互听互评中进一步习得简要复述的方法。当然,我整节课的板书也是清晰地呈现了简要复述的过程和方法,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总之,整堂课我就是通过搭建要素式支架、词串式支架、流程式支架、范例式支架、表格式支架、评价式支架这六个支架,帮助学生完成简要复述这一挑战性任务,让学生的简要复述能力实现软着陆。

24、乌鸦喝水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乌鸦喝水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入课时,教师出示课文图片,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看到了什么?不仅引出课题,顺势学习乌鸦二字,还根据学生生成 小乌鸦到底是不是在喝水? 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猜测:乌鸦能喝到水吗?有哪些可能?巧妙引出喝不着水到喝着水了这条故事主线。然后,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巩固词语生字。于老师带领着学生一步步走进故事,走进小乌鸦的世界,既巧妙地随文识字,又通过看图选瓶子与猜想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在反复朗读中了解故事,积累语言,喜欢上聪明的小乌鸦,懂得了做事要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在复习环节,于老师更是独具匠心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调动学生兴趣,巩固生字生词。写字环节,无论是学生学法还是对他人书写评价都可圈可点,做到观察有顺序,表达有方法,谦虚有礼貌,能够看出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习惯培养细致有序。

整堂课设计巧妙、环节紧扣,有情景,有方法,根据课标定位教学方向,依据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立足识字,落实写字,重视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通过对关键词的突破逐步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热烈生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展示课后,于春雪老师的师傅、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李璐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乌鸦喝水》这课的备课思路。以扎根识字教学,读中拓展思维为主题,从理论高度将第一课时的备课思路和一二课时安排分条缕析地向大家娓娓道来。

最后,教研员郝婧坤老师对示范观摩课做了精彩点评,肯定了授课老师对教材的分析与整体结构的思考和实践。她认为《乌鸦喝水》这一课对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划分合理,以学定教,关注学生起点,注重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度提升,教学中切实关注了朗读、识字写字、阅读能力和图文结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教研员还表扬了训练有素的学生们,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逐步掌握了识字写字的规则和方法,朗读也能有生活化的语气和停顿。教研员的高屋建瓴的思路和讲解,句句启发为在座教师拓宽了视野。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备课初期,翠微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管王虹老师就提出了宝贵的教学建议。北校区语文教研团队始终把教学目标和语文要素牢牢装在心里,结合学段课标,进一步钻研整合教材,结合学情研究教法和学法。课堂的精彩源于直面学生的磕磕碰碰,让学生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以成长,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提升。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节优质课折射出的是集体的智慧,更丈量出学校的发展。也许还不是很完美,相信在这样的历练中,青年教师会一直在努力,就这样保持一颗虔诚的心继续前行,教学生涯也一定会开满鲜花!沃土花自香,一个教师、一个团队、一所学校正在阔步向前

25、我的长生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我的长生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对于一堂课来说,课前精心的准备、课堂清晰的呈现和课后及时的反思,这三点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师成长课后,整个语文学科及时进行了评课活动。教师们在评课中就如何精准把控课堂时间将力气花在刀刃上;如何根据学生具体的生情在问题设置上再细化优化,降低学生突破重难点的难度;在课前预习、课中研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如何做到布置得精、让学生完成得好,每一题的设置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了分析和交流。青美教师们悉心听取了教师们的评课意见,在之后的教学反思中,条分缕析积累经验,反思自己授课中的问题,在评课中吸取养分,获得成长。

26、望天门山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望天门山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课后工作室成员就崔贵宝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古诗教学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各抒起见,围绕主题有争鸣,有碰撞,有启发,有思考。

崔超:

崔老师的古诗教学让我耳目一新:新老师,新理念,新课堂!一开始老师用简笔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用读题目、读注释、读关键字、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接下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利用导学单,用学到的方法,学习古诗的后两句,水到渠成。此外,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体会诗意,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读,学生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天门山的灵秀,长江水的矫健,以及孤帆的潇洒。

岳春霞:

一、打破常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讲解这首古诗时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引导学生理解这首古诗,感受这首诗的非凡意境.从第一句的开字,引导学生体会长江势不可挡的气势从第二句的回字,引导体会天门山的奇险;第三句的出字,体会诗人以动写静的手法:从第四句的来字,引导体会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

二、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

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朗读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学生学得主动,同时渗秀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题目读注释读画面读关键词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优美意境

关文秋:

崔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这节理课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古诗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词举象入境,由境悟情,认真挖掘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方案。通过5个关键词,想象画面来充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并且教会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读题目、读注释、读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先跟学,后自学,由扶到放,不仅仅只教会一首诗,而是授之以渔,本节课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王秀红:

《望天门山》观课议课交流研讨材料: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许多教师在古诗教学时都略觉吃力。崔老师的这节课,从抓关键词入手,整个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从品字、品词、品句,逐步学习课文、赏析诗词。整堂课课堂氛围很活跃、呈现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的和谐画面,学生小组学习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贯穿课堂始终。

崔雪: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了解诗意后,如何进一步感受诗情、抓关键词且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该诗应该从意象入手,要在线诗歌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以及由这些想象参与构成的画面,情调或氛围,然后让自己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这种艺术境界,而与诗人产生共鸣,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抓位意象迅速理解诗意

二、抓住意象、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三、把握意境特点,接收美的熏陶

四、抓住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崔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举象入境,由境悟情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关键词,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意,进入诗歌意境,接受美的熏陶。

何辉:

听了崔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使我对古诗教学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崔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关键词理解诗意,举象入境,由境悟情;古诗前两句讲解细致,教会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方法,之后发预习单让孩子们自学后两句。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教学前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个环节,崔老师首先让孩子们找出了关键词断、开、回理解句意,然后想象滚滚长江之水扑面而来的场景,感受长江的壮美与势不可挡。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引入了诗人的经历,让学生由境入情。

崔老师在古诗教学方面的研究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胡文杰:

纵观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时间分配有些不合理,在最后理解诗句意思的环节少点时间。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通过读主题,注释,抓住关键词,引导着学生悟入情境,再由情境悟出诗人的感情。

本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从品字,品词,品句逐步学习课文,赏析诗歌。

高云峰:

这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本单元的数学目标是通过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由此产生对祖国的热爱

崔老师的教学亮很多。通过读题目,读过释、读画面、读关键词的方法来学习古诗.从课堂的导入到老师的范读,再到诗文的译文,最后到找重点词、字、引导学生思考、想象,进而升华学生对祖回山河的热爱.丝丝相通、环环相扣.课堂有序、想象的环境下进行。

特别是崔老师,重点分析断.开、回的字形体会山的雄伟和江的汹涌,之后又抓住相对出体会山的动态美.最后拓展链接部分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李白做此诗时的心情.,感悟了古诗的吟唱。

张鹤:

崔老师介绍了四种学习古诗方法:读诗题、读注释、读关键词、读画面。通过学生自由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等大量诵读的过程,抓关键字断开联想情景,由境悟情。在教学中,先介绍方法,师生共同学习前两句,再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学后两句,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学生抓住关键词,快速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将举象入境学以致用。崔老师引导学生从诗人写诗的背景去理解诗的意境与诗人的胸怀,由境悟情,再现诗人描绘的艺术境界,使学生轻松进入诗境,课堂气氛治跃,师生共同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美学盛赛。

张丽巍: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在平时教学中有些吃力。本节课教师将学生引进情景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古诗意、境的营造,由境中悟到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崔老师首先让学生理解课题,从望字中引领学生进入古诗意境中。紧扣文章的重点通过古诗中的重点字。理解句子的句面含义并抓住重点词,让学生想象画面,然后点拔、提问、引导、纠证,整个过程中学主都紧紧跟随。学生的想象之花不断绽放。后通过范读,划合节奏朗读。使学生的朗读更加充满感情。在后两句诗的教学中,更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让学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学生对本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关莉莉:

崔老师的望天门山一课按照古诗学习的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的环节进行的。其中的明诗意、悟诗情的环节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以及对重点字的深度解析使学生在诵读中自己领悟了诗意,诗情自然而然跃然纸上。学生学会了自己如何去读古诗、解古诗、悟古诗,本节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及大促进。值得学习!棒!棒!棒!

汪玲:

本节课的教学从望着眼,读题目这释,读画面,抓关键词断 开 回 出 来四种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感受诗人的志向。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老师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上

下到了功天,如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再加上老师的范读,使学生读出了本首诗该有的韵味。结尾拓展链接部分,介绍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李白作此诗时心情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更是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徐秀丽:

我觉得这节课崔老师能够紧密围绕主题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整节课上得既真实又扎实。

崔老师通过思维导图式的板书,既帮助学生入境,又梳理了学法;又通过富有层次地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入境悟情;最后又通过拓展资料,让学生在走进古诗后又走进作者, 更深刻地感悟诗情。整节课的内容安排都是紧密围绕主题,服务于主题,是有效的。

崔老师在指导朗读方面充分发挥出了示范引领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读诗要节奏合理,讲究抑扬顿挫,突出关键词。在反复感情丰富地诵读过程中,学生必定需要不断想画面,从而悟诗情,不知不觉中反复实践着古诗的学法。

崔老师不仅仅立足本节课教学,更是通过一节课带动一个类型文体的学习,通过课中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老师每一部分的板书,教会学生如何入境悟情。崔老师时刻体现出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追求。

27、司马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司马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毕老师执教的是统编教材小学中段的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英春的学习目标有三个:

第一个是读好这篇小古文的停顿,并背诵下来。她教给学生一种古文背诵的技巧,也就是切割句子,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读着读着,很自然地就背诵下来了。

第二个目标是:说出文意,感受到司马光的机智,并与王戎对比,拓展学生思维。英春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尝试着去理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用重复教。重点是帮学生解决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如瓮和缸的区别,如弃、去等重点字的理解等。语文的学习还是从字、词、句到篇,写人的文章要有事,因此抓住司马光击瓮这事,抓住重点词,学生感受到司马光的仁、智、勇。与《道边李苦》的王戎对比,学生发现了相似点,都是七岁,都很聪明。但聪明又有不同,司马光是急中生智,王戎是事还没做就知道结果,做事理智,这儿的拓展延伸很有意义。第三块延伸到了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把语文与做人,与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合。

第三个目标是初步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简约而意丰。英春老师在开始时用册、典的图片导入,引起动机,让学生知道册是用线把竹简串起来的书,这跟后边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对比,发现文言文为什么字简而意丰做好了铺垫。古文与现代文比较的差异,跟书写的工具有关系,后来纸、笔的发明改变了很多,现在的人可以整天不拿纸笔也能活下来,因为可以借助网络。一节课后,学生已感受到了文言文简短、单字成词、从右往左排列等一些特点。

另外,英春老师把表现特别好的学生名字写到黑板上,有了老师的鼓励,说不定这两孩子将来也会成为特级教师。教师课堂上播下的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好老师要让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学尝试犯错的机会,给学生相当大的空间。

评析台北教育大学 林于宏

28、树和喜鹊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树和喜鹊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老师执教的《树和喜鹊》是一则有趣的童话,老师在整堂课上能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心里感受,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用自己投入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整堂课上自始至终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热情,如:一开始,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孩子们积极地响应,能想想自己什么时候觉得孤单,后来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老师引导到位,突破了教学难点,理解了有伙伴的重要性。

29、山居秋暝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山居秋暝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山居秋暝》生长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了诗歌的朗读由读到咏,凸显了经典的画面。对学生朗读的多次引导,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升。见过程,见经历,见效果。还有幽默的语言艺术,流畅的教学环节都是我要学习的能力。

一、题目入题

师:同学们好。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山居秋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这个是《山居秋暝》的瞑字,日字旁的字代表什么呢?

生:黄昏傍晚

师:对的,黄昏和傍晚的意思就是瞑。黄昏和傍晚,哪一个词语更有诗意呢?

生:黄昏

师:秋暝就是秋天的黄昏或者秋天的傍晚,再看诗中这个字(居)是什么意思呢?

生:居住

师:居住在山里面就叫做?

生:山居

师:居住在村里面就叫做?

生:村居

师:居住在山里,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叫做?

生:隐居

师:而题目山居就有隐居的意思,很多人都住在这个东南山中。秋瞑表示了这首诗写的时间,而山居表示了这首诗写的地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谁来念一念呢?

二、指导朗读

1、读出停顿

一生读诗

师:很好!正确,流利,读课文就是要做到这样正确流利,但是读诗还要读出节奏。这首诗是五言绝句,每一首诗5个字,有8句。那我们每一句诗的停顿在哪里呢?

生:发现每一句都是在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

师:如果是七言绝句呢?那么就在两个字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而最后呢,就有三个字,这就是三个字的节奏,按照这样的节奏咱们来一起念一念,老师念前两个字,同学们念后三个字好不好呢?

师生合作念诗。

师:所以小朋友,除了逗号,句号要停顿之外,古诗在两个字后面也要做停顿。(板书停)请你来试一试

2、读出"气连"

师:你停的很好,但是读诗注意,声音停气息要连(板苏连)。

老师示范读空山新雨后。

学生一起读

师:所以还要注意一个连。

师:空山下着怎么样的雨,天气怎么样呢?晚来秋,这样的连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

师:你再来试一试。

学生诵读

3、读出韵律

师:老师告诉你们哦,大家请看最后一个字,押韵吗?读诗呀,还要读出韵律感。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声音要长一点。一起来试一试,(秋,流,舟,留)。同样看逗号前面的字,(后,照,女,歇)。第三声,第四声,这些字在古诗中叫斥字。连这些字的时候啊,在古诗中要读短一点。古诗中既要读出长,又要读出短,就有了韵律了。

同学一起诵读

最后一个,王孙自可留。

同学一起诵读

师:是呀,一定要读好,读出节奏和韵味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每句的前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山中的事物。这首诗写了哪些事物呢?

空山,天气,明月,竹喧,春芳。春芳是什么意思呢?古诗词中可以把两个字分开理解,春代表春天,方代表方向,那能够给春天带来方向的是哪些事物呢?花草,所以简称春芳。而这一句呢,就是一个倒装句,他把春芳呢放在中间的,咱们可以颠倒过来读,(春芳随意歇)。春天的花,到了秋天(谢了),春天的叶(黄了),春芳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随意。春风啊春风,你多么自由啊,王孙呀王孙,你可以自由地流下来。这个王孙指的是谁呢?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这里特指王孙王维自己。

师:把最后两句连起来读

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也就是说王孙想留在这山居秋暝(板书留),读书,读到了最后一个字,同学们请看。上面几句中哪一句最值得王维留在这山中?给大家两三分钟讨论一下。

三、悟境悟情

师:能让王维留在这山中的,是哪一句?

生:我觉得最能让王伟留下来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因为明月照在双肩上,而清泉流下来像唱歌曲一样,这很美。

师:一面是明月,一面是清泉,那么泉水是怎样的流着?

生:潺潺的流着。轻快的流着。叮咚的流着。

师::你把这两句再念一遍,嗯,把王维留下来了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我认为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是洗衣的女子归来,这是非常真实的生活,而王维呢,他想远离官场,所以他喜欢这里的生活。

师:你们听到没?他说的非常好,一个词怎样的生活?那么他在官场里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你说

师:现在官场都是戴着面具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心里话,心里藏起来的生活,可没有山里自在了,所以请你读。

师:我喜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认为空山下了雨之后,把人们的烦恼都清洗掉了。

师:这一场雨,把他的什么烦恼都清洗掉了?

生:可能有关官场的痛苦。。

生:生活中的不如意

生:生活中受到的排挤打压,

师:都随着这一场春冲走了。请你再读。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竹喧归以后,莲动下渔舟。洗衣归来的女孩,打渔归来的渔夫,都是真实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善良的,淳朴的,平凡的山民,让王维生活感到很舒服。所以他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中的生活是那样的淳朴,那样的真实真好。

生:我觉得王伟离开了官场,在这山村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他感到非常的惬意

师:这个词用的好惬意

生:我也觉得是第3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他在官场受尽了虞我诈的生活,来到中南山之后,遇到了笑嘻嘻的渔夫,淳朴的洗衣的女子,这些事物让他觉得这种生活非常的清闲。

师:你们应该怎么样呢?(掌声)

师:你为什么鼓掌呢?他写得非常好

师:他为什么写的好呢?他写出他的背景

师:是的,他说出了这首诗描写的背景,王维离开了山村,离开了官场,在这山村生活的舒适,表达了王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的一种选择,(留)留在哪里了?中南山中,因为这个山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物,这些美好的人物和事物勾勒起那么美好的画面,一起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师:上有明月,下有清泉,远处有浣女归来的嬉笑声,有渔夫打鱼归来的身影,你们看,这就是一幅山居秋暝图。

再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师:这样的画面你们想不想留?想留,为什么呢?

生:我也想像王维一样无拘无束的生活,在那里没有烦恼。

师:没有哪些烦恼?

生:没有了作业,没有了考试,没有了补习班,这样子在山中是不是真的无忧无虑呢?

师:你们看,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对这样的生活都会产生一种向往。

师:王维留在这山中,他的心就会变得怎么样了

生:他的心就会变得纯洁透明

生:他的心就会变得纯洁,朴实

生:他的心就会变的真实善良了

生:离开了朝廷的尔虞我诈,他的心放下了

师:他可能放下了些什么

生:放下了朝廷的尔虞我诈,换下了官场对他的诬陷,放下了朝廷生活对他的压力。

师:是的,那个年代的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不到的。

师:是的,他的心就像月亮一样橙明呢,就像泉水一样清澈了,像莲花一样纯洁呢。像山民一样,淳朴了,想像你一样清闲呢,他把所有的东西放下来了,他的心就怎么样啦?(板书空)

师:留在这个山中,他的心就空了,所以他看这个中南山是一个空山。他的心空了,他看的这座山就空了,所以这首诗有一个诗眼(空),还有一个诗言(留)

一起再诵读

师:跨越了千年,王维和我们现代人的心依然是相通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鸣的。这就是经典(版书经典经典)又怎么样?一代一代的传承(版书流传了。经典咏流传(板书咏)咏是什么意思呢?歌唱。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吧,当你有烦恼的时候,当你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当你上补习班的时候,你就可以听听这首歌,听完那之后,你的心也就放下了

播放视频,山居秋暝歌曲来自经典永传颂。

放开声音跟着一起唱。

师:听了这首歌,这首诗中给你留下了哪一个词?留

当你读到留的时候,你就留在王维的诗词里,当你读到空的时候,你就留在了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最后两句他又重复一下?

生:表达自由的生活

生:点明诗人当时的心情

师:是的,这首诗前面6句都是写的事物,后面这两句写的是心情,所以后面这两句重复了一下,板书(心迹)

师:王维一生写了400多首诗,其中很多诗中都有些这样一个空字表明了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1、一起读《鹿寨》。

他也写了一座什么山?(空山,)空到什么程度,(只听到人的声音,没有看到人的影子。)

2、再来看第2首《鸟鸣涧》。

他又写了一座山"春山",春山也是空的,他静到什么程度,月亮出来就能把歇息飞。还静到什么程度?人闲,桂花落。你什么时候能听到桂花落的声音?周围很宁静的时候。心放空了。闲才能静,静才能空,空才能达到诗意的境界。

王维的诗都是有空山的

3、念经典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4、了解诗人

唐代有三位诗人最有名,李白就有名的就是他的静《静夜思》读。李白把这个明月唱醉了,所以他就是诗仙,而杜甫最有名的就是《春夜喜雨》,最有名的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被后人称为诗圣。而王维的空山就是写的最出名的啦,一起读。所以王维因为空山,而被后人称作诗佛。

欣赏歌曲。

小结:让王维的空山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30、青山不老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青山不老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一、有层次感。群山起伏方显跌宕之美,小路蜿蜒才呈幽深之境,课堂教学起承转合无缝对接,乃见层次之感。陈老师的讲授课《青山不老》,40分钟,像一幅画卷逐层展开,点面相谐。教学思路清晰,陈老师处理教材独具章法,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子,有鉴于此,陈老师遵循一课一得、以点带面、一课多篇等处理教材的原则,从课文典型选材的角度切入,以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用哪些内容来表现老人的伟大?(陈老师善于换位思考,深知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因而设身处地的尽量不用或少用文章写作方法如选材、典型性、代表性、正面、侧面等,改用内容、事例或者启发学生回到课文找寻知道、说着、看见等提示性词语)为问题牵引,逐步地让学生生成了课文从所知、所闻、所见、所想四个维度选材,展现了执着坚韧、不惧困难、无私奉献的老人形象的智慧性答案,进而给学生提供抓手借助《青山不老》的选材技巧,去比照《别了,语文课》、《老王》等课文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教学结构严谨,陈老师横向设计的层次与环节别致精巧,如课堂开头新颖鲜活,将一则中国在保护地球、守护家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消息以PPT呈示,有图案、有数据,直观而具体,加深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迅速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手捧课本禁不住先读《青山不老》为快;学法多样,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针对两组代表的演板找优点指不足等,展开思维激荡,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于活跃的气氛中收到了敏而好学、教学相长的效果。如此创设,使教学结构成为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层次由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创新步步升华,且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推进节奏疏密缓急适中。

二、有仪式感。这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即是布置课堂练习:若当地政府要表彰这位老人在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请你为老人写一则颁奖辞。80字左右。颁奖辞,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在颁奖典礼上,它是作为某种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的,缺少了这个环节,活动的策划就不是很完美,活动过程就显得不是很完整。而运用颁奖辞解读语文教材文本,是指在整体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藉助颁奖辞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然后在课堂上予以宣读。通过这种教学范式,让学生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取得一种加强语文综合学习的教学效果与可供学习、陶冶性情的教育效果。该班的小朋友仅用不到6分钟的时间,不少同学完成写作颁奖辞的作业,请听一位身穿橘红色校服、佩戴红领巾的男同学宣读:﹍﹍老人用双手和白发让荒山长满绿意﹍﹍,白发与绿意形成鲜明对比,个子瘦高、声音甜润的女同学宣读:﹍﹍你以有限的时间,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两句对偶,节奏匀称,准确概括了老人的伟大之处,你第二人称,更有亲切感﹍﹍撰写颁奖词,以读促写,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老人形象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人精神若青山不老的基础上,运用富有诗意的语句去表达学生崇敬、赞誉老人之情和以之为楷模的决心,宣读声、鼓掌声,心跳加快、神态端庄、眼眶湿润,课堂平添了一种尊崇感、仪式感。

31、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听了马江南老师的课,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件设计精美,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结合使画面生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扶到放的指导学习。指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的事物,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从封、挡、遮中感受树木的葱茏,茂密,从升中感受雾的动态美,实物演示浸泡整个森林被雾包围,让生感受到雾气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后小组学习其他的季节。

3.结合三单进行教学,落实课堂的练。

建议:

1.在课堂练习中,多处写出描写的事物,可在文中勾画,节省写的时间在读中领悟小兴安岭的美丽。

2.给学生写的时间不充足。

饶玉兰

马江南老师课堂优点:

1.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不仅善于落实知识点,教学环环相扣,而且注重启发引导,夯实了知识的基础,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马老师也很重视品词析句,如在教学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飞舞与落下等,让学生通过词语替换的方法以及朗读的形式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建议:

1.课堂上给了两次学习任务,但学生所汇报的只有任务中的第一项内容,后两项均是在老师的引导中完成的。可以让学生完整汇报后老师选择性地讲重点,并且还应给足学习时间。

2.本课内容丰富,提到的事物众多,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提取关键词,也为小导游介绍也做好了准备。

黄茜

听了马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有以下一些看法:

1.马老师全身心地投入,自导式五精课堂的模式相结合,环环紧扣,并借助课件有声有色地向孩子们再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把他们领入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中,从而形成了真实的个性化的朗读。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学的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马老师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采用先教师引导学习,然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后总结全文。

2.教材处理主线清晰,学生体会深刻。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文中二至五自然段描写四个季节部分是重点,马老师能通过导学到引导合作,再到学生自学,教学的同时不断总结学法,并从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换词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词、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和巧妙。

建议: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深入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老师在课上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并迁移、延伸到课后小练笔,鼓励学生按照所学习的习作方法去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内化并升华情感,这样才能更加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代永红

马江南老师此课的优点有:

1.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小兴安岭特有的美丽,上课伊始,马老师播放小兴安岭的视频、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并让学生谈感受引出课题。

2.注重学习写法指导,先教后放,循序渐进。这篇文章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马老师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指导教学春天和夏天的段落。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再通过找关键词和句子理解这些景物的特点,最后读出感受。接着合作学习小兴安岭的秋天,教师适时点拨,并用好学习题单进行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值得探讨的地方有:

1.指导朗读要更到位,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2.课堂语言值得精炼,不要重复学生说的话,可以改为评价。

杨会

马江南老师的课堂非常完整,教学中注重以读为主,设计了多种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出感情,同时还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注重引导孩子围绕一句话、抓关键词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句子意思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巧妙地突破了难点,使孩子易于吸收新知识

另外在教学各种各样一词时,注意点拨除了表示数量多,还有品种多。总之,本节课优点很多,值得学习。

古智丽

32、绿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绿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说到听课,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听,怎么听。但有没有深入思考过,听课怎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我发现制约听课效率和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只做旁观者,不做主动参与者。没有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有备而听,而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听课就仿佛看一场与自己并不相关的演出。二是只做盲从者,不做引路人。把听课当作一种任务,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实际上,听课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研究,只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听课者才能让自己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并努力解决问题。三是只做批评家,不做审美者,更不做帮助者。问题提了一堆,却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教学管理者而言,听课就是本分,是我们的工作,并且听课不应仅仅停留在了解情况的层面上,还应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这就好比我们要求教师一样,我们动不动就问教师:这节课你能给学生什么?在听课中,我们也应该经常问自己:你到底能够给教师什么?教师希望在你那里得到什么?是毫无原则的鼓励吗?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批评吗?想必都不是,老师在经历了40分钟的忐忑之后,一定希望能够从管理者那里得到一些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得到听课后的收获?用哪种方式传递这样的收获更加恰当?如何帮助教师因我们的听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提高?这,都是我们听课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管理者,尤其教学管理者,其工作性质不应停留在一个吆喝型的管理者身份上,还应定位为专家性质的引领者的身份上这对我们负责教学的人来说,真的不容易。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也更应提倡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发展。试想,一位长期脱离教学一线的校长,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如何为教师,尤其为年轻教师示范?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也是校长成长的阵地。

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对于本学期的听课计划应当是非常明确的,听哪些学科的课,听哪些老师的课,这些都不应该是盲目的。究竟怎么样听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看你从哪个角度出发。

学校的发展要依托教师,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造就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也应该是主管教学的干部的工作重心。我们可以从年龄上,将教师划分为老、中、青三代。对不同年纪的教师,我们要考虑听什么课。我们还可以从教师的教育背景上将教师划分为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未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针对存在这样差异的老师考虑听什么课。再从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对新教师而言,听其是否入门,听其重难点是否得以突破;听有研究能力的教师的课,就要看他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

但由于工作精力有限,再加上事务、会议那么多,听的计划总赶不上听不成的变化。怎样改变听的方式,如何让听课者与上课者达成心灵的共鸣,如何带动更多老师自愿听课,这是我这几年经常思考,并努力尝试实践的课题。因此,上个学期,围绕听课,我依据年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学科分类等条件,精心选择了几十位老师的课,认真聆听,写下捉虫或称课堂拣金的文章21篇。当然,写是有针对性的,是为了教学中的有心人能够借此举一反三的。这当中有写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的,有写给已经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有写给个人发展进入高原期的,有针对语文讲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还有针对其他学科的,如《数学,要眉清目秀》《一堂科学课好在哪儿》《向有氧的教室走去》。用文字及时记录听课的点滴感受,让流过耳畔的声音变成白纸黑字的印记,对于自己是梳理的过程、成长的足迹,提供给上课的老师,则又成了额外的收获、珍贵的资源。

此外,上学期,我还与语文老师们一起同备同上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校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共读、共教、共评,甚至共写的口号。结合教材的《三打白骨精》以及《三借芭蕉扇》等课文,我们开展了全面开花的轰轰烈烈的听课活动。暑假我要求老师们精读《西游记》原著。开学后,让他们听专家的专题讲座,听我给教师的文本解读,然后所有语文教师共同备课写教案。接下来,就是大面积的听课。这样一来,每一位走进课堂听课的教师,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感同身受的行动者、研究者、执行者。他们带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考走进自己的课堂以及别人的课堂,这样的听课我们认为其含金量是高的,是有效的。

于是,大家借助一个值得研究的经典课例,一起备课上课,一起听课,重点深挖这口井,通过不断研究,打出水来才算罢休这样,每个人在自己参与挖井的工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教学研究成果的甘泉。这样就又比走一处挖一处的坑不知道强多少倍。最终,我们研究开发了9种课型,2/3的语文老师参与了上课。加上试教,老师们一共听了37节围绕《西游记》开展的各种类型的课。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听课方式是提高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带动教师专业性发展的手段,是作为教育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见,听课不仅针对管理者而言应当作为研究的专题,它更应让所有教师也把听课获得的利息转化到如吃饭睡觉般最自然不过的日常教学行为。教育管理者就更要思考,如何调动所有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听课,变学校的要求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必需,使听课真正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使这样的一种现象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当然,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学管理者来共同缔造。我们也仍在努力中。

33、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下面,我就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方面谈谈听课的收获。

一、确定课堂教学之灵魂教什么

有位老师说过,课堂教学的灵魂更多取决于教什么。那么《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该教什么呢?我觉得姜老师的这堂课有很多的闪光点,对教材有独到的见解,教材处理非常有特*。从教学内容看,姜老师教的不仅仅是这篇课文,还拓展到阅读名著上,力求达到了感受作品的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的目的。今日引导学生读这篇课文,是为了激励学生明天去读更多的名著。因此,在这堂课中姜老师很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提高课堂教学之效率怎么教

从宏观看,本文只是《鲁滨孙飘流记》这部小说的一个梗概和部分精*章节。那么,如何抓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学习呢?姜老师做得比较好,她先引导学生读梗概部分,把握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浏览精*片断,感受人物的形象。姜老师并没有就此而止,而是精选并及时出示名著中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片段,补充阅读。姜老师在这堂课中,将梗概部分内容和精读部分内容的学习安排得非常合理,并将课内的(文本)与课外的(名著)进行有机地融合,进一步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

从微观看,姜老师在细节引导处颇显精*。一是注重概括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么长的课文,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读好呢?姜老师首先就是引导学生把它读短。概括能力是思维加工的能力之一。经过思维加工,才能整体把握,长文读短、厚书读薄,没有这种加工能力,阅读只能停留在感*阶段,不可能获得深入、全面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概括能力培养的重要*。本堂课中,姜老师就非常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读梗概部分时,姜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时间、人物、事情、主要经历把它读成几句话二是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读精*片断时,姜老师引导学生划出描写鲁滨孙内心的孤独感和绝望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批注。现在的学生,不能潜心读书是最大的缺点。指导学生写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引领学生潜心读书的方法。所以,姜老师的这一做法,很值得借鉴。

就像上面有位老师说的,这堂课近乎完美,很值得我学习。这堂课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的是一个大大的!,但我也有个小小的?,老师示范写批注在学生读书写批注并交流之前好还是之后好呢?

上面,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34、纪昌学射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纪昌学射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要上《寓言两则》,先是《纪昌学射》,思考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决定教学古文。

第一,我们班的小朋友已经会背70余篇小古文。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学习应该不太难。

第二,就艺术性而言,古文比课文有意思多了。

第三,本单元的教学是从故事中得到道理,很显然,古文更有助于思考。

现在的预设是,将文章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是,一到三自然段。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我们班里平日的早读采用的是抄、读、译、背、默、创六步法。工工整整地抄(文章太长,就不准备抄写了),朗朗上口的读;紧扣字词译,抓住关键背;依据能力默和创。明天的教学也准备采用这样的方法。

这一段,需要疏通的东西有点多。彀弓不瞬偃卧燕角之弧、朔蓬之簳高蹈拊膺但究其意思也还算简单。

明天先摸个底,自读,借助注释来理解,再看看情况如何。在这一部分,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大家注意写法之妙。写飞卫之强,先写其师甘蝇。

后一部分文字也不短,根据课堂的时间再看要不要交流。

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和教学呢,主要还是受到王荣生老师的影响(这两天都在看他的《语文课程论基础》)。总觉得像这样经典的东西,应该作为定篇来教。学一个完整的故事,引一部著作《列子》,管窥一个人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会不会更有意思一些呢?

最后,还想推荐一本书,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列子》。在他的书里,甘蝇的箭术比飞卫要高。纪昌跟了他十年后,傲慢之气全无。他说,至动无动,至言无言,至射无射,是以不射。是不是很有点道家的味道。

35、红楼春趣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红楼春趣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上完《红楼春趣》一课,自己还蛮喜欢的。

除了书上的这一则故事,我还跟大家分享了两个小片段,一是宝玉自己被贾环烫伤了,还忍住说都怪自己;二是他逗趣林黛玉,给她编了一个小故事。

小朋友们学得挺认真,一个家伙说:以前还以为贾宝玉是一个花花公子,对他没什么兴趣。现在才发现,这人还挺有人味儿的,有趣。另一个小家伙说,通过这节课,我开始饶有兴趣地读《红楼梦》了。

好吧,大家喜欢,就好!

一、课堂导入

1.出示《红楼梦》前三回的回目名,学生齐读,教师简单介绍故事梗概。

2.介绍《红楼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红学研究包罗万象:饮食、家具、体制、服饰)

3.学生将课文选自的回目抄写在课题旁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4.游戏:

教师念一段描写贾宝玉的文段,旁边出示一张贾宝玉的画像。

学生边听边对照观察,说出画像与文字不符之处。

(学生根据文段,找出服饰上的不同)

二、共读课文

1.介绍课文故事前情众人在林黛玉处玩填词游戏。

2.师生共读课文:教师读旁白,学生读宝玉,并勾画下来,初步读出人物语气。

3.课文中的贾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先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4.学生发言:

图片

三、课外延伸

1.教师节选《红楼梦》十九回耗子精偷香芋和二十五回贾环烫伤宝玉的故事,师生共读。

2.学生根据今天的阅读的三则故事,5min写一写自己对宝玉的印象。

(提示:评价+举例)

四、课堂小结

1.介绍曹雪芹的传奇经历与创作历程,鼓励课后阅读。

2.分析人物多元化的特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36、风娃娃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风娃娃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首先,郑老师对文本目标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说明《风娃娃》一课要求孩子能够做到运用文中提示讲好这个故事,而老师能做的则是帮助搭建支架。而这支架又分为三类:词语的支架、流程的支架、评价的支架。而在教学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孩子的学情恰当地拆除支架,做到有扶有放。

之后,郑老师分点对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教师如何更好地做好与孩子的理达。如何在低段教学,特别是字词教学中做到更好的理达,这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每一天的课堂中沉下心来去有针对性地应对每一次孩子的回答。在每一天的练习中慢慢进步。二、课件应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课件,板书与教师语言,应当做到更好的协调统一,为统一的目标更好地服务教学,而努力。第三、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养。郑老师提出,想要做好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能做到有一手好的钢笔字,粉笔字。在日常教学中,也不应忘记三笔字的练习。最后,郑老师对卢老师和陈老师近段时间为磨课做出的努力提出了表扬与肯定。

37、繁星七一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繁星七一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母:首先,我们要先想想什么是韵味。(提示:先思考题目中关键词的含义。逻辑思维的起点,是明确定义。定义不明的讨论与思考,一定是混乱的。)

女:韵味就是诗意所在的地方。

母:它们是指一种很含蓄的意味。

女:繁星(七一)》这首诗的格式,就很有韵味。

母:哦?格式?

女:是啊。它的诗句有长有短,有规律,还有变化。

母:听你这么说,我觉得它的格式挺像乐谱。有韵律,有节奏。

女:你看,首先,这些事后面有一个醒目的破折号,要引起注意了。然后,第二行,缩进一个字,告诉你要注意什么。从第三行开始,三个同类型的短语,都是**的**,既重复又有变 化,很有音乐感就是你常说的诗歌的套路啊;同时,三个短语,首字渐次向后缩进一个字,末尾又往后延申一个字,是在递进,又好像在向远方不停地伸展。

母:我之前只关注内容的韵味,真没注意到格式的韵味。很有趣啊。我们再聊聊内容上的趣味吧。(提示:格式、韵律,是诗歌的显著特征。内容和格式,是诗歌分析的2个组成部分。)

女:它首先以永不漫灭来形容回忆,它没有用深刻的这种词,而是选用对否定的否定,不是否定,漫灭是否定,两个否定构成的肯定,更加肯定。这是一种人死了,依然刻进灵魂的回忆吧。(提示:分析方法理解关键字。)

母:之后,作者没有面面俱到的写回忆,而是简单地写了一个场景,三个景或人。

女:月明的园中。月明,银色的月亮,银色的月光,明亮,又温柔我不禁想起了早上听的贝多芬的《月光》。(提示:追寻关键字给人的感想。下同。)

母:园中,月光中的不是高楼大厦,不是旷野,是小园子,是个家园啊,亲切又温馨。

女:藤萝的叶下。藤萝,有藤,有叶,还有紫色的花穗,很有生机,也很唯美。

母:重点是,这些不是与我无关的,藤萝的落脚点,在叶下,叶下,有我,有我的妈妈,有我和妈妈。

母:母亲的膝上。母亲,世界上的母亲有多样,有些严肃,有些生硬,但母亲后的膝上,告诉我们,这位妈妈,她和孩子的身体贴的有多近,心贴得有多近。

女:哈哈,对弟弟来说,你的膝上,你的怀里,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女:但其实在温馨中,也有淡淡的忧伤。因为,这一切都逝去了啊。

课后第一题,回答完毕。不玩花的,不玩虚的,扎扎实实学语文,从回答好课后题做起。

PS: 若想看其他课后题的讨论,多点在看啊!

38、春夏秋冬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春夏秋冬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恰巧写稿子时正是春分季节,是一年中昼夜平分的日子,以前没有过时节的概念,从家里老人的言论中发现老人对时节记得特别清楚,特别是奶奶在立春时让我们咬春,我便也特意注意一些时节的特点,在走进校园时我还在想写点什么呢?便从时节中找到灵感,春夏秋冬与教师、教育有什么联系呢?

在季节里春天是播种,夏天是成长,秋天是收获,冬天是收藏,而教师的春夏秋冬也同样适用:春为播种耕耘,播种爱与尊重的种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夏为学习成长,教师要终身学习;秋为欣赏,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冬为收藏经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

春:用爱播种,用心耕耘

教师的教育过程犹如一次播种,一次耕耘,一点点在学生的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细心呵护和浇灌,这棵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教师要用爱播种,用心耕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这是陶行知先生对用爱与用心做教育最好的阐述,这也是我在教育过程中坚持的教育理念。

教育过程是充满爱的过程,教师职业是充满着爱的行业,教师是充满爱的师者,所以我们的学生幸福,教师自身幸福,中国教育才幸福。

我的一位家长在感谢老师时说的这样一句话让我记忆尤深,老师是除了父母外最希望孩子好的人。细想想,是啊,老师每天都在围着学生转,备课、上课、改作业、做教研、写叙事、评课研课等等,一切为了孩子,一切围着孩子,眼中都是孩子。每个学生什么性格,什么秉性,什么样子,发生了哪些事,不但关注课上表现,还在课后观察孩子的同学关系,在回家后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跟踪作业情况,是否掌握新知简直是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关注孩子,这一切便出于教师的爱,无私的爱,奉献的爱。我常说我太忙了,老师们太忙了,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多为了孩子付出一些力罢了,所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真实的写照。

在假期里孩子不听话,我们一个电话过去,一段语音过去,孩子便乖很多。除了父母没有人比我们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教书育人是教师之本,我们希望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所以进行体育锻炼,我们希望孩子有审美和快乐,所以有美术音乐课,我们希望孩子汲取知识,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我们希望孩子具有良好品格,所以要以身作则,进行德育,这都缘于师之爱。

用爱播种,用心耕耘,耕耘孩子们的心田,需要用心,更需要察言观色。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心理变化,并及时跟进孩子的教育,教师的工作需要用心做细,才能带动学生做细致,教师工作要精益求精,秉承认真细心的教风,孩子们也要精益求精, 在学习过程中秉承严谨认真的学风。

夏:终身学习,快速成长

学习力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注入新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之广要求我们要终身学习,知识之深要求我们要深度学习,而学习,将伴随着我们的整个生命,人人都要成为终身学习者,从学习中提升自我,思考人生,建立学习的习惯。

当不知道干什么时,便读书吧,从书中发现自我,与作者对话,与文字交流,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写作的路也是用书来一本本积淀的,在学习的路上不孤单,加入叙事者之后与叙事者们共读,共思,共写是多么幸福的事。

要想与时俱进,必须通过学习,从最近的网课学习便是很好的例子,我们的教学搬到了网络上,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在探索接受新型教学形式,老师也变成主播,通过网络云教学,从不会到会到熟练,正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的知识越多,学生掌握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所吸引。教师的教与学是并进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这也是教师的快乐,学无止境,尽情的享受学习的快乐吧!

秋:学会欣赏,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学生是独特的人,都有着各自的脾气秉性。如何将学生的潜能和力量开发和唤醒,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去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我们找对方法,学生便会给我们惊喜和难以想象的力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自我的发掘是教育的意义,是教师之责。

有一次我在课后发现一位不爱表现、经常不听课的孩子在帮离他很远的同学拾散落在地上的铅笔盒、铅笔等。我不禁欣慰,这不也是他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吗。我上去夸赞了他,并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孩子妈妈,我们都为他点赞。还有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敢与人交流,但在美术方面却很擅长,能画出一幅丰富而色感很强的图画;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会因为老师的教导变得很懂事

每个孩子都会有所长,教师要善于识别学生身上的光明面,因材施教必会让孩子得到尊重,得到发展。

冬:收藏经验,总结反思

冬天是安静的季节,我们储藏粮食过冬,放慢脚步总结一年的过往,而教师也要静下心来,储藏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慢慢研究,总结反思,跟着优秀的人,你会变得更优秀。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会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教育家杜威曾说一个人应能利用别人的经验,以弥补个人直接经验的狭隘性,这是教育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虚心请教,积累经验,就是最好的成长。

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这正是需要我们去实践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人生态度和工作精神,从经验中反思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让自身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我从叙事者团队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对工作的执着,对自己高规格的自律,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动力。遇见叙事者我是幸运的,在上学期的教学中努力与学生建立信任,培养学科兴趣,在下学期开启我的写作之旅,一切都刚刚好,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感恩遇见,才能发现更好的自己;感恩阅读,才能让我们思维获得重生;感恩写作,记录我们教学的美好。前方的路还很长,只要我们走得坚定,心若向阳必生力量。只希望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希望我们都能努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9、出塞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出塞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语文教师团队对《出塞》进行了观评课。五位老师借用课堂观察量表,对学生学习情况作了数据统计及分析,并分别从学有思维学有动力学有兴趣学有习惯学有所得五个维度对课堂进行了评议。老师们畅所欲言,肯定了张老师的课堂亮点,使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40、草船借箭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草船借箭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4月22日,东南片协作体活动在我校召开。我听了辽河农场魏清华老师的两节语文课,她讲课的内容是五年级语文下册19课《草船借箭》。听了魏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多,现在谈谈我对这两节语文课的一点看法。

我认为这两节课上得很成功,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有活力。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魏老师本人很有亲和力。课堂上,教师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和蔼亲切,自始至终都面带笑容,很有亲和力,使学生乐于亲近。在她的带动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让静止的课堂变成流动的活水。二是魏老师使用了情境教学法。首先,她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们播放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这首歌曲不仅跟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而且还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当中,使学生消除上课初始的紧张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有就是魏老师在解读人物形象上,能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去揣摩同一句话,从而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突破重、难点。

二、教学流程设计合理,处理各个环节的尺度和分寸把握得很好。魏老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个环节上。在处理重点内容时,她注意抓住神机妙算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她让学生把关键词神机妙算与诸葛亮联系起来,理解他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且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三方面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紧紧抓住文本去读、去品、去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我认为很好。另外,在这个环节中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魏老师力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并抓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这个主要问题,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点拨,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的把握更准确。

三、重视学生的朗读。魏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有梯度、有层次、有目的,朗读的方式多样,还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例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读的时候,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指正读错的地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时,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处理重点问题时,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默读课文;在指导有感情读重点语句时,采用指名读、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式。

四、教学方法符合高年级学生特点,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细读课文时,魏老师让学生在文中圈、点、批、画,学生边读边画重点词句,然后在组内交流读书的体会和感受。学生读书动笔,能够助读、助思、助写,这样设计符合高年级学生特点。另外,魏老师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她不是单纯以文本教参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来获得思想的启迪。在她的启发、点拨和引导下,学生的心智被打开,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真的很不错。

五、教学设计考虑全面,用意深刻。这一点体现在她在引导归纳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时,每总结完一个原因后都让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样设计,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下面解决周瑜到底哪里比不上诸葛亮这个问题为学生做了铺垫,真是一举两得啊。

最后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两点有待改进:一是魏老师在处理草船借箭的原因时,只让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了一遍,就让学生谈自己对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的认识,这样做我认为有点操之过急,因为这篇课文单从字面上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不是很容易,只读一遍,我想多数学生是不会有太多太深到位的认识的。我个人认为在这里应该采取自主默读的方式,适当的时候老师再加以引导和点拨,学生会体会出来的。虽然当时读完一遍后学生们都回答得不错,我想这多数跟学生在课前查找工具书有很大关系,很多见解未必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不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究的结果。二是魏老师在带领学生归纳草船借箭成功的第三个原因识人心时,可能是她考虑到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点的缘故,自己急着先把识人心这个词说来出来,而且还没让学生说出具体依据和理由。我想这里应该继续用通过重点语句进行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通过句子里面的一定这个词,再结合后面曹操的做法,我想学生很快就会体会到诸葛亮太了解曹操这个人了,进而归纳出诸葛亮识人心这个特点。之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诸葛亮除了识曹操的心之外,还识哪些人的心了,如鲁肃憨厚诚实,靠得住,周瑜用心险恶也早就被他看穿等。

41、藏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藏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今天我聆听了合肥市螺岗小学李月老师执教六年级《藏戏》,老师标准的普通话,亲切的笑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听课老师来说,这节课收获非常大。

一、设计新颖,板块合理。从复习导入到初读感知,学习重点段落,最后梳理结构,体悟写法和拓展运用,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过渡自然。特别之处是老师打破课文顺序,把藏戏的三大特色把放在传说之前来学,与开头紧密结合,浑然一体,使文章重点突出,也使学生对藏戏的特点印象深刻。这篇长文教学立即显得干净利落。

二、略读教学,简洁不简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计主要问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通过多次默读课文,有批注,有思考,有学习小伙伴的汇报展示,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看似整个过程平常,但老师的教学方法多样:有夯实基础知识的词语理解,有激发学习藏戏的视频欣赏,有看图猜身份的游戏互动,有朗读训练的指导,有简洁明了的板书,在梳理结构,体悟写法的归纳,又一次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详略得当的语文要素。所以整节课老师准备是精心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老师匠心独运的一面,不着痕迹,处处留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辐射引领,学以致用。老师不仅仅在教这篇课文,在教学时还向学生渗透了这篇课文的写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聆听家乡黄梅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但由于时间和线上教学的原因,没有很好的完成读写结合的训练。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启发,今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填补这一空白。

42、猜字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猜字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优点:有侧重点检查,关注后进生。引导学生深情朗诵,学习雷锋精神得到升华。小组讨论充分,延伸思想教育,说说身边的小雷锋和如何向雷锋学习。

建议: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提高。

优点:创设购买图书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结合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讨论,获取验算的方法。

建议:课堂练习时要面向全体。

优点:让学生充分交流,加深对括号的认识和四则运算的理解。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建议:要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特别要关注后进生。

优点:准备充分,教态亲切、平易近人,让孩子们经历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积累。

建议:教学时间的掌控上,可能是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一些,后面时间控制稍紧。

优点:目标明确,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能注意到细节。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注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对课堂处理跟进到位,练习与新授穿插。

建议:发挥高年级小组学习优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优点: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练习本等课堂用品,养成好习惯。放手让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效果较好,指导很详细,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

建议:个别环节有些松散,后半节课学生有些松懈,部分不在学习状态,用该考虑如何调动。

优点:学生听讲状态非常好,时刻提醒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抓住小学生容易满足的特点,夸奖、鼓掌给与学生极大的鼓舞,积极性非常高。

建议:讲究方法,有讲有练、由浅到难,穿插游戏,值得学习。

优点:学生积极参与老师提出的任务,这是平时养成的好习惯。注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特别是让学生叙述六幅图,要求学生用课文语言来描述,这一环节非常好。

建议:有满堂灌的痕迹,学生自己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缺少互动。

优点:把握教材,课堂环节安排合理,善于引导。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到黑板上标注生字拼音、大写字母、偏旁部首非常熟练,平时有这方面的训练。建议: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听讲习惯需要加强。

优点:学生学习状态较好,能参与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时间,深入理解课文,小组讨论有成效。

建议:给差生提供更多的回答问题、参与的机会。学生小组汇报以后,可以安排课后写下来当做一次练笔。

优点:准备很充分,把握古诗主要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走进古诗情景。注重引导,学生兴趣比较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授课自然,顺势指导学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错误。

建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可以多说,也可以尝试做听课笔记或随机练习

43、北京的春节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北京的春节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先说说我自己的好课观:第一,学生有没有收获,尤其是语文学习方面的收获;第二,学生有没有动起来,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动起来;第三,师生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第四,教师的教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这节课无疑都是很出色的。

第一,学生知道了散文写作的一点秘密,明白了散文阅读的一点窍门。

歌德有一句话现在大家很熟悉,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进入高年级的学生,要不要开始领略文章的秘密?我认为是需要的,而且很有必要。缺少对文本秘妙(言语形式)揭示的教学,我认为是不完整的教学。缺少对文本秘妙关注的阅读,我认为是不完整的阅读。

这节课,汤俊老师通过他的慧眼(其实是深厚的学养功底),看出了文本的秘密,而在课堂上,他又很有策略地让孩子们领悟到了这个秘密。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象叠加,还知道了选材的秘妙选择合适的意象,意象指向的感觉要一致。尽管汤老师给学生的关于意象的定义不是非常准确,但是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至少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意象的痕迹,这对孩子们今后的散文阅读、散文写作是很有帮助的。以后读散文,孩子们会主动去文中寻找并思考: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作者想借这些意象表达什么感觉?这些感觉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作者的什么情感?比如,孩子们再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也许就和以往不一样了。孩子们也许就会捕捉到花德国人种花这两个意象,就会想:花给人什么感觉?美好?奔放?热烈?应该都有!德国人种花给人什么感觉?为他人着想?对他人的尊重?为别人奉献?我想也应该都有。那么,这两个意象的后面,又藏着怎样的情感呢?那无疑有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的向往,对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社会的憧憬这样的阅读,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散文的表面。

以后写散文,孩子们也许会主动思考,我想表达什么感觉?我的这些感觉需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我的感觉表达得是否充分?是否需要添加新的意象来强化?我选择的意象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是否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其实,不仅散文阅读与创作如此,诗歌的阅读与创作更是如此!从这一点来说,汤俊老师此课的教学,对学生影响深远!

第二,学生理解到了本文的内涵,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里蕴含的文化。

我一直以为,无论我们教学什么类型的文本,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引导孩子们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没有文本内容的理解做基础,其他方面内容的学习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也是我一直不赞同语文本体教学论的原因)。只是有的文本内容浅显,我们无需着力,孩子们可以自能得知(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往往在前两个板块中安排文意把握训练后,再安排其他训练项目,或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把握文意)。汤俊老师在着眼于教意象的时候,没有忘记这个任务。他让孩子们一次次体会意象给自己的感觉,就是文本内涵的解读。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欢乐、温暖、富足、祥和一一注到孩子们心头。感受尤其深刻的一点,汤老师课件背景音乐的运用非常妥帖。那悠扬的音乐,让我们深深沉浸在春节的美好氛围之中,勾起我们对春节的无限回味,与文本内容浑然一体。对于在课件中使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的做法一贯持审慎态度的我,也忍不住在这里为汤俊老师点赞了。

我们再来看,孩子们有没有动起来?

这节课上,我们先看到孩子们是比较沉默拘谨的,但是,随着汤俊老师的朗读指导,孩子们慢慢打开了,口打开了,心也打开了。绷着的脸放松了,笑声也多了表情也自然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发生这么神奇的转变,可见汤俊老师课堂驾驭能力之高超。这一段选择的意象给你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选择了九个意象?梁实秋先生选择了哪些意象?给我们什么感觉?可否把斯妤文中的一段插入到梁实秋先生的文中?这些问题密切指向本文的核心教学任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还有,课堂上汤俊老师多次安排的朗读训练,也保证了学生的参与面。

接下来看师生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北京的春节》篇幅较长,汤俊老师没有平均用力,而是选择了课文前面几段,引导学生细细品、细细读,从中发现作者的表达秘妙意象叠加,感觉的强度与意象的多少成正比。这一部分做足做充分之后,学生便可以大展拳脚了。根据全息理论整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含有整体的信息,比如,一块玻璃碎片的构成元素与整块玻璃的构成元素是一样的,人的某个部位的DNA与整个人的DNA是一致的学生便能运用意象分析的方法,解读整篇文章了,不仅能读这一篇,还能读梁实秋的散文、斯妤的散文,乃至这一类的散文。这不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坦途吗?现在,很多老师研究的群文阅读其原理不就是如此吗?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汤俊老师本课的教学是符合语文学规律的,具有普遍学术意义。

最后看教师的教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

真实的学情,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用师生的双边活动改变学生的学情。我从来不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条必须遵守而且永远不变的真理。如果有,那就是遵循规律、顺应规律。而运用这个规律的前提,依然是尊重学情、符合学情。只要你尊重了学情,符合了学情,你的做法就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很多问题便不再是问题。很多命题,便是伪命题。比如,我第一课时应该干什么,这还是问题吗?比如,我这节课没有教写字,是问题吗?这节课,我没有让孩子动笔,是问题吗?语文特级教师郭蕾说: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不在于他(她)可以把课上得多么精彩,也不在于他(她)的讲座讲得多么美妙,而在于他(她)对自己每个学生学习状态的了如指掌。我觉得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这个学习状态就是学情,而且这位老师强调每个学生的学情都要清楚,不仅是目前的学情我们老师要清楚,还意味着我们知道怎么帮这个孩子们改变目前的学情,让他(她)不断进步。汤俊老师的课,对学情是有充分预测和准确预测的,所以,他的教学很有针对性。通过他的教学,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上,有看得见的变化和进步。当然,我们更要练就的本领是怎样巧妙地去调控学情,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当然,这节课也略有自己的不足,我也跟大家一样期待汤老师加以改进,下次能以更完美地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余映潮老师的告诫也应时时回荡在我们耳边:摒弃碎问碎答!摒弃浅层问题!合理利用课文!注重集体训练

教学的确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所谓最好的课,永远是下一节!

手机扫码阅读从军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