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一只领头的大雁
一只领头的大雁
每年中秋节前的一段时间,在我国南方的一些荒山野地里,人们偶尔会看到在湛蓝的天空,有成百上千只大雁,排成“一”
字形或”人”字形,秩序井然,徐徐飞过。这是它们从北方飞往南方的江河湖泊去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它们又秩序井然地排成“一”字形或“人”
字形,由南方飞行北方繁殖。大雁是一种候鸟,学名叫鸿雁。——当然,我们这个故事,不是专门来研究鸿雁的。我们只想告诉你,在成百上千的雁群里,有这么一只大雁。它是一只领头的大雁,它是一只令人肃然起敬的大雁。
这个故事发生在日本北海道的一片沼泽地里。这儿有一群雁,雁群中有只领头的,人们给它起名叫“残雪”,因为在这只雁的一对翅膀上,各长着一绺洁白的羽毛,所以当地猎人们就这么称呼它。
残雪是聚集在这片沼泽地上的雁群的出色的首领。它是一个极机敏的家伙。当同伴们寻食时,它一丝不苟地警戒着猎人猎枪射程能达到的地方,决不让人靠近。
在这群猎人中,有个老头儿,人们称他为大造爷爷。自从残雪来了以后,他一只大雁也没逮到,这使他心烦意乱。今年,当他看到残雪又带着雁群回到沼泽地时,他就在大雁经常寻食的那个地方,打了些木桩子,用绳线系好钩着田螺的鳝鱼钩。大造爷爷花了整整一晚上的时间,做了许多鳝鱼钓钩。
这一回,大造爷爷觉得挺有把握了。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大造爷爷忐忑不安地来到沼泽地。
昨晚设下钓钩的地方,有个什么东西在吧嗒吧嗒地发出响声。他走过去一看,竟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大叫起来,他兴高采烈地想:虽说只逮到了一只雁,可到底还是只活雁啊!
只见那只雁一个劲儿地扇动着翅膀,周围的雁一下子都飞了起来。
雁群似乎感觉到了危险,就换了寻食场所。于是,附近一只大雁也看不到了。但是,大造爷爷觉得这些雁顶多不过是鸟,只隔一夜,就肯定忘了一切,还会飞回来的。这么一想,他就设下了比昨天更多的钓钩。
第三天,在同样的时间,大造爷爷出了门。当他的身影刚一出现在沼泽地,随着震耳欲聋的扇动翅膀声,大群的雁凌空而起。他走过去一看,在昨天下钓钩的地方,的确留下了大雁寻食的痕迹,可今天却一只也没有上钩,而系钓钩的绳线却全被拉断了。
看来,大雁从昨天的失败里吸取了教训,它们不马上吃食,而是先用喙尖衔住绳线,把线拉断,觉得没什么危险了,再把饵食吞下去。毫无疑问,这是那只残雪领着伙伴这么干的。
大造爷爷不得不承认,这些被人们认为不大聪明的鸟,在它们小小的脑袋里,也会耍些小计谋,可得认真对待。
第二年,残雪又带领着大群的雁来到这里。和往常一样,即使是在沼泽地里,它也要选择平展的开阔地作为寻食场所,在那儿休息戏耍。
大造爷爷从夏天开始就留心收集,攒了五麻袋的田螺,并且把这些田螺撒在大雁喜欢落脚的寻食场所。为了使雁群上当,他一连五天,天天去撒田螺。
雁群想不到连续五天都有好吃的食物。在它们看来,这块沼泽地,是最理想的寻食场所了。
大造爷爷觉得很得意。这天夜里,他在离大雁寻食场所不远的地方搭了间小房子,他钻进小房子,等着雁群悄悄溜到这儿来寻食。
第二天清晨,当曙光射进小房子里时,大造爷爷就握着枪,守候在窗口了。当雁群出现在遥远的天边向沼泽地飞来时,他想,只要再等一刻儿,只要对雁群开一枪,少说也会有三五只大雁掉下来。
就在这时候,残雪一面警惕地观察地面,一面领着雁群飞过来。忽然,它发现以前寻食场所的周围,出现了一间从来没见过的小房子。似乎是它的本能使它感到,还是不靠近有了变化的地方为好。它来了个急转弯,改变了方向,在这片宽阔的沼泽地最西头降落下来。
就差这么一点儿,雁群就进入了大造爷爷猎枪的射程,这次又是因为残雪,使大造爷爷的计划落了空,逼得他只好另打主张。
今年,又要到大雁归来的季节了。大造爷爷端着一个盛着活泥鳅的大碗,走进鸡舍。大造爷爷一进屋,一只大雁就扇动着翅膀,朝他飞了过来。
这只大雁,就是两年前大造爷爷用鳝鱼钩捕到的那只。现在,已经完全被大造爷爷驯服了。为了让它经常活动,大造爷爷把它从鸡舍里放出来。只要大造爷爷啾啾地吹起口哨,那只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马上飞到大造爷爷身边,有时还落在他的肩头上呢。
大造爷爷根据多年的经验,知道雁总是跟在最先飞起的大雁后面飞。所以,自从捕到这只雁后,他就打算用它作钓饵,把残雪的伙伴捕到手。
一听到残雪的雁群又来了的消息,大造爷爷就走出家门,来到沼泽地。
雁群落在去年大造爷爷枪弹射程三倍远的地方寻食。这里因夏天发大水,积存了不少的水,似乎有足够的鸟食。
当天夜里,大造爷爷来到雁群经常寻食的场地,把驯化的那只雁放出来,自己躲进去年搭的那间小房子里,等待着雁群到来。第二天,当东方的天空燃起火红的朝霞时,大造爷爷又握着枪等在窗口了。他看到像往常一样,残雪飞在雁群的最前头,雁群排列成”一”字形,横穿过一片朝霞飞过来了。
一落到寻食场所,雁群就发出“咕、咕”嘈杂的叫声。大造爷爷紧张极了,他稍稍闭了一下眼晴,沉下心来等待着,而且,他紧紧握住了冰凉的枪身。
大造爷爷睁大眼睛看着,心想这次残雪可要吃大亏了。
他舔了两三次嘴唇。为了让那只驯养过的雁飞起来,他吹口哨时,就要这样噘起嘴唇。正在这时,随着巨大的扇动翅膀的声音,雁群“忽”地一下子起飞了。
怎么啦?大造爷爷走出小房子察看。不知是什么东西,对准雁群,从白云那边笔直地冲了过来。啊,原来是一只凶猛的隼。这是一种飞得极炔,最善于在空中袭击其他鸟类的猛禽。麻雀、野鸽碰上它,没有一个逃得掉的。
而今天这群大雁,在残雪的带领下,一个个用极敏捷的动作,瞒过隼的眼睛,呼啦一下飞走了。
但是,有一只大雁掉队了。那正是大造爷爷驯化了的雁。因为长期喂养驯化,那只雁的野鸟本能退化了。它已飞不快了。隼死死地追着这只雁。这时,大造爷爷啾啾地打起了口哨。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那只雁听到主人的召唤,立即改变了方向,朝这边飞了过来。而隼却截住了它的逃路,张开锋利的爪子直扑过来。“啪”,雪白的羽毛在黎明的天空闪着亮光散落下来,它的身体东摇西晃起来。就在隼又要发起第二次攻击的时候,“刷”——一个大影子横穿过天空飞了过来,啊,这是残雪。
大造爷爷把枪顶在肩上,瞄准了残雪。忽然,他像想起什么似的又放下枪。
现在,在残雪的眼睛里,既没有人也没有隼,只有陷入绝境的伙伴!
它一下子冲到敌人的面前,用它的大翅膀勇敢地同敌人拼死搏斗。受到意外攻击的隼竟在空中猛烈地摇晃起来。不过,隼也不是好惹的,它迅速地改变了姿势,向残雪的胸口扑了过来。没几个回合,残雪胸前的羽毛,像白色的花瓣一样,散落在明净的空中。
就这样,隼和残雪打得不可开交,同时落到沼泽地上,大造爷爷一见,急忙跑了过去。
两只鸟在地上还激烈地搏斗着。隼一见到有人来了,就慌忙结束了战斗,一溜歪斜地飞走了。
残雪的胸前浸透了一片殷红的血迹,它已经精疲力尽了。当它感到第二个可怕的敌人向它靠近时,用最后一点力气,扬起了长长的脖颈,从正面盯着大造爷爷。残雪虽然是只鸟,却保持了作为首领堂堂正正的姿态。
大造爷爷伸出双手要去抱它,残雪不再抵抗和喧叫了,它似乎乎感到这是最后的时刻,为不损伤作为首领应有的威严,它不去理会大造爷爷那充满友谊的双手。
这情景,使大造爷爷深为感动。他觉得他似乎不是面对一只鸟,而是面对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他小心翼翼地将残雪抱回家,放进笼子里精心喂养。
第二年春天,当残雪养得十分健壮时,大造爷爷把笼子盖儿全打开了。残雪扬起长长的脖颈,好像突然被广阔的世界震惊了似的,拍着翅膀,飞上了蓝天。
大造爷爷望着它,像是对残雪,又像是对自己,深情地说:“好汉,今年冬天再到我们这儿来,我决不伤害你!
人生故事回味大雁
大雁从我们的视线消失很久了,不知为什么,我怀念大雁的心情,与日俱增。儿童时代,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仰望蓝天白云的天空。从云层里飞来一群大雁,我们欢呼跳跃,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它们是贯彻集体主义的典范。
“清音天地迅,塞影月中微。”当风雨兼程的大雁,落到学校附近的田野,领头的大雁,飞上高枝,警惕威胁群雁安全的不速之客,其他的大雁就蹦蹦跳跳寻食、啄虫,燕尾服在阳光中闪亮。有的单腿直立、有的左顾右盼,有一只雄雁把尖嘴伸进一只雌雁嘴里,许多大雁围在它们的身边,一阵啁啾。
当知青时,住家后面山顶上有一块十多亩地大的水田,它是生产队的一块保助肉(囤水田),田的四周是一圈青冈林,风景特别优美。每年深秋季节都有一群群大雁在这里嬉戏,每到此时,我就喜欢一个人,悄悄地带上画板,躺在青冈林边观察欣赏写生。
啊,是四只大雁!它们旁若无人地在水面上嬉戏,两两相对,大概是在谈情说爱吧。有一对相互间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若即若离地在水面上转圈,似乎还在互相观察、试探;而另一对则已经处于热恋之中了,在粼粼波光中翩翩起舞。它们面对面地靠在一起,作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动作,一会儿一起昂起头,把鲜红色的长喙伸向天空,一会儿一起把脑袋伸进水里,让脖子形成的优美曲线留在水面上,一会儿互相用嘴尖啄啄对方的身体,一会儿把头轻轻地靠在对方的胸脯上。它们一起旋转,一起慢慢地游动,稍稍地分开,又缓缓地靠拢,还把头颈交织在一起,久久地相依相偎。如果其中一只改变游动的方向,另一只立刻跟上去,于是一前一后或者一左一右,一起前行、转圈,还不时地左顾右盼或者作出展翅飞行状。两只大雁,就像两个训练有素的舞者,动作是那样的和谐。它们最经典的动作,是胸脯相依,微微地低着头,嘴角轻轻地靠在一起,细长的脖子自然地弯曲着,整个造型就是一个心的形状!有一种用玻璃制作的工艺品天鹅,就是这样的造型,没看到这两只大雁的舞蹈之前,我一直认为那是人们的艺术加工。
这黑色的舞者,像一对精灵,将生命本色自然地流露,将两情相悦,缱绻缠绵化为优美的形象。它们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享受着爱的交融的幸福。那绝妙的舞姿,展示着一种不能用语言描述的自然态的美及。而这一幕,就在我眼前,我触手可及的地方。应该把它们拍下来!
可惜,那时我没有照相机!我轻轻地在画板上勾勒出轮廓,把这美妙的瞬间记在心里,事后画出了一本大雁之舞速写,在今后我从事美术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人生短暂,一晃我们成了老者,这几年经过治理,城市的空气清新了,天蓝了、水碧了、山绿了。当二月的燕子剪开春风,太阳像挂在蓝天的红苹果,天空下的嘉陵江鲜活起来,桃花溪水映照出南温泉第一缕朝霞。我们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有水、有山、有树、有花、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是—个站得高望得远的城市巨人。
那天,我们几个老者在朝天门码头晒太阳。江面上,看见几只大鸟,贴着江水翱翔呼啸。由于距离太远,我们看不清是什么鸟类,但它们飞翔的姿势,使我想起了大雁。
什么时候能有大雁飞到我们城市的上空呢?如果它们真的飞来,现在的重庆处处是景,南山的倒影摇曳长江,一条条造型各异的船舶像水中的建筑街市,亦幻亦觉。在彩虹卧波的滨江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驶过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我翘首盼望大雁飞来,把我儿时的梦接上。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能不能亲眼目睹大雁的倩影,那蓝天碧云的优美符号,那将是我们一生的快乐时光。
人生故事特立独行的大雁
南飞过冬的鸿雁里,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稚雁。它不想跟着大部队走,它想过不一样的生活,它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于是它悄悄离开雁群,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小雁眷恋现状的安逸,不愿受苦受累地迁徙,它就找了一个水草丰美的湖畔安居乐业。这里水波荡漾,鱼虾鲜美,小雁再也不愿离去,过上了自由自在,清静祥和的日子。最开始时,日子舒坦极了,没有其他雁子的竞争,捕捉的鱼是平时的两倍,也不用担心其他大雁打扰自己睡午觉,真是幸福。可是好景不长,天气越来越冷,鱼儿也越来越难捕捉,小雁开始挨饿受冻,它这时才恍然大悟,自己陷入到了弹尽粮绝的窘境,不想被冻死的小雁只能狠下心拍动翅膀,飞向蓝天,拼命地追赶雁群,此时此刻它只能在心底默念,千万别被落下太多。
年少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判断足够正确,一意孤行不听劝说,等到自己栽了跟头,才明白长辈们的苦口婆心都是真理。
哲理故事大雁与海鸥
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海鸥俯视礁石嶙峋的海港,我看到一只海鸥在自由地飞翔。它的双翼强劲地向后拍打着,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到高过所有其他海鸟,然后滑翔出一个个华丽的弧圈。它不断地表演着,好像知道一架摄像机正对准它,记录着它的优雅。
但是在海鸥群里,它完全变了个样子,所有的优雅与庄严都堕落为肮脏的内斗与残忍。还是那只海鸥,它像炸弹般冲入鸥群中,偷走一点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愤怒的尖叫。海鸥之间不存在分享与礼貌的概念,只有嫉妒和凶猛的竞争。如果你在一只海鸥的腿上系上根红丝带,使它显得与众不同,你就等于宣判了它的死刑。其他海鸥用爪子和嘴猛烈地攻击它,让它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直到倒在地上成为血肉模糊的一团。
如果我们一定要选一种鸟儿作为人类社会的榜样,那么海鸥绝对不是个好选择。相反,我们应当学习大雁的行为。你曾想过为什么大雁要排成V字形的雁阵吗?科学家告诉我们,在雁阵中大雁飞行的速度比单飞高出71%。处于V字形尖端的大雁任务最为艰巨,需要承受最大的空气阻力,因此领头的大雁每隔几分钟就要轮换,这样雁群就可以长距离飞行而无需休息。
雁阵尾部的两个位置最为轻松,强壮的大雁就让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据这些省力的位置。雁阵不停地鸣叫,这是强壮的大雁在鼓励落后的同伴。如果哪只大雁因为过于疲劳或生病而掉队,雁群也不会遗弃它。它们会派出一只健康的大雁,陪伴掉队的同伴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继续飞行。
这种紧密合作的社会秩序对于雁群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有时候,我们的社会更像是亿万孤独的海鸥组成的群体,人们为个人的利益争吵不休,代价是不得不孤独地承受自身的压力
寓言故事大雁和鸭子
很古的时候,大雁和鸭子是两姐妹,住在南方的一个湖边上。后来,南方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很多湖泊都干涸了,包括它们生活的那一个。于是,大雁提议飞去北方的海边。
这是姐妹俩第一次出远门,鸭子看到一群正在低空盘旋的鸽子,便好奇地问道:姐姐呀!我们为什么不和它们一起飞去北方呢?
大雁回答说:它们是在游戏,并没有打算飞去北方。
我不信,它们怎么会不喜欢北方的大海呢?
不信你就问问它们。
于是鸭子慢慢地拍着翅膀,回头冲鸽子们喊道:美丽的朋友们!你们去不去北方的海边呀?
一个鸽子回答道:那是一段长途飞行,太艰苦了。说完,便跟着鸽群落在平原上,咕咕咕地啄食地上的谷粒。
鸭子叹了口气,追着大雁飞去,飞着飞着,它看到一群黑色的野驴。它们有的在沙滩上打滚,有的在互相追逐,有的拉着长腔大叫。咱们下去跟它们玩吧?
大雁回答说:不行!快飞吧,咱们的路程还远得很哩。
太阳降到地底下去了,天空中有一阵风吹过。鸭子一连打了几个寒噤说:姐姐,我们已经飞到北方了吗?
没有。还远着哪。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休息呢?
快了。前面有一个小沼泽,到了那里我们就可以休息了。
它们终于飞到了一个小湖边,终于可以钻到芦苇丛里休息了。夜半,鸭子突然被一种什么声音惊醒了。黑暗的深处闪着一点点光,渐渐地向姐妹俩这边靠近。
大雁猛叫:快飞起来!
鸭子不同意:太阳才刚刚升起,等天完全亮了我们再飞吧。
快,快!那不是太阳光。大雁说完,煽动翅膀飞到了空中。
只听咔嚓一声,几根芦苇断了。接着一道强光射到鸭子身上。一个提着灯的男人,把鸭子轻轻抓了起来:我们可以把它养起来,冬天就不用出去打猎了。
一个女人摸摸鸭子的羽毛说:我一定好好喂它。
这时候,大雁还在天空盘旋,连声呼唤鸭子。鸭子回答了一声:姐姐呀
女人听到后,拍拍鸭子的脑袋说:真有意思!它还会呷呷呷地叫!
大雁在空中徘徊了好久,也不见鸭子飞来,只好独自一个向着北方飞去。最后,它终于到达了那片大海,过着勤劳却自由的生活。
鸭子呢?整天什么也不用干,一天天胖了起来。渐渐地,它飞不动了;后来,它不会飞了;最后,它连飞是什么也不懂了。只有偶然记起大雁时,它才会悲哀而软弱地叫两声:姐姐呀,姐姐呀!
于是,大雁和鸭子变成了两种不同的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