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

成语故事 2022-12-01 19:59:01

成语故事成语“行将就木”故事:出自伤心女人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不仅没钱、没车、没房,甚至连名分都没有。他爹晋献公要杀他,就先设计把他调到蒲城,蒲城在当时其实只是个荒野,让他去那里搞建设,等建好了再把他干掉。
重耳去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晋献公也不给他钱,重耳一个人来到这里混日子,苦不堪言。

此前,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徐国人,称作徐嬴,寿命不长,结婚之后,还没有生育,就较早的去世了。
来到蒲城后,重耳在这里遇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二个女人。
这个女人史称逼姞。但他也许早就忘记了她姓什么,叫什么,也或许还有点点映像。反正他娶了这个女人,这个女人也为他生下了一双儿女。
大的是男孩,名叫姬欢,小的是女孩,叫做伯姬。
重耳就在蒲城安了家,在这里过上了四年多的幸福时光。
不久,晋献公派了寺人勃鞮,来蒲城杀他。
重耳害怕了,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既顾不了他的老婆,也顾不了他的孩子,就这样一个人逃跑了。在狐偃和赵衰的帮助下,翻墙逃跑了。
从此,亡命天涯去也。与他的老婆孩子们再也没有了任何联系。想联系也联系不上了。

重耳一直向北,逃亡到了北方的翟国。
翟的读音就是狄,翟国就是狄国,这里是他母亲的娘家。所以,狄人君主非常热情的收留了他,把他待为上宾。
当时,翟国打败了赤狄中一支姓隗的小部落,抓住了他们的两位公主。大公主叫叔隗,小公主叫季隗,都是绝色美女。
翟主大酋长看重耳身边没个女人,就把这两个美女俘虏当作见面礼,送给了逃难过来的重耳。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重耳,桃花运再一次降临了。
重耳就把十三岁的妹妹季隗留作自己的妻子,把稍大一点的姐姐叔隗赠给了和他一起亡命天涯的赵衰。
季隗,也就成为重耳的第三个老婆了。她为重耳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名叫姬鯈;小的名叫姬劉。
重耳与季隗同病相怜,一个是落魄公子,一个是落难公主,他们就在这里安了家,在冰天雪地里以逐兔射鸟为生,过着最原始的狩猎生活。
不久,重耳就习惯了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乐不思晋,日子倒也不错。

后来,晋献公死了,晋国发生内乱,权臣里克派人来接他回去继位。但他由于害怕,不敢回去,就这样错失了一次机遇。于是,他的弟弟夷吾冒险回去,当上了晋国的君主,终于干掉了里克。
又过了些年,他的弟弟夷吾,也就是晋惠公,被秦国人抓走了。惠公最担心重耳会乘着这个机会,来抢他的宝座。所以就匆匆割地,只求能够快速回国。
那么,重耳会不会杀回来抢夺晋国的君主之位呢?
有人说,重耳是个仁人君子,不会做出这种乘人之危的事。也有人说,重耳淡泊名利,不屑于国君的宝座。还有人说,重耳是个重感情的人,他只想和那个美女季隗长相厮守,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其实,这些猜测都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自愿跑来狄人部落,追随于他的那十几号晋国旧臣们,都指望着他杀回去翻本呢。而愿意亏本收留他们这么多人的狄国首领,也还指望着他回去高息还款呢。所有人的利益都押在重耳身上。狄国君主大力扶持重耳,就和秦国君主扶持夷吾是一样的。
无论重耳究竟想过哪一种生活,都不由他自己来选择。
所以,《左传》上说:“ 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
这一年的秋天,晋惠公韩原之战,被秦国人抓走了。狄国就乘着这个机会,攻打了晋国!抢占了晋国的狐、厨、受铎,涉汾,昆都,五个地盘。
为什么呢?“因晋败也。”因为晋惠公吃了败仗,所以这就是打他的最好机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重耳(或说重耳身边的势力)想得到晋国的心情,其实是非常迫切的。这也就是晋惠公一回国,就想立即干掉他哥重耳的原因了。于是,他就派了寺人勃鞮,再次前来刺杀重耳。

重耳在这里一共生活了十二年。
突然有一天,晋国来了个人,急匆匆赶来,递上密信一封,一句话都没说,只叩了个头就走了。寺人勃鞮马上就要杀他来了,时间非常紧迫。
现在,他不得不再一次逃亡了。
狐偃说,狄人的力量还是小了,看来我们指望他们复国,已经指望不上了,不如到最强大的齐国去吧。但重耳对老婆孩子还有点恋恋不舍,狐偃就提醒他说:“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国家大事,而不是来娶妻生子的!”
重耳想带上老婆、孩子一起逃亡,但一是经济上不允许,二是行动上不方便。
于是,重耳为了他的事业,就不得不再一次又把她们都抛弃了。
走的时候,对他老婆也就是季隗说,你如果是真心的爱我,那就等我二十五年吧!我走了,你就在这里带孩子,如果等到二十五年之后,我还不回来找你,那你就可以改嫁了。
他老婆一听,伤心的说道:“我今年已经二十五了,再等二十五年,就五十岁了,行将就木,还改嫁什么人呀。”
季隗为中国人创造了“行将就木”这个成语。“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然后,重耳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往东方的齐国而去。

成语故事行将就木

重耳是春秋时晋献公的大儿子,因为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骊姬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于是她接二连三地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后来申生被逼死,重耳和夷吾先后逃奔出国。

重耳带着许多忠心的臣子一起流亡外国。他们先逃到晋国北方的狄国,在那里住下来。狄国人攻打一个少数民族部落的时候,俘获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姑娘叔隗和季隗,把她俩送给重耳。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tiáo)和叔刘两个孩子。就这样,他在狄国生活了十二年。

这期间晋献公死了,太子奚齐也被大臣里克所杀。在外逃亡的夷吾继任为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一上任,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重耳回来夺他的君位,于是他派人去狄国刺杀重耳。

无奈,重耳又要继续逃亡了。

临行时,重耳向季隗告别道:“你等我二十五年,那时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季隗流着眼泪答道:“我今年已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就是五十岁了,已经行将就木了,还嫁什么人,请容许我始终等您吧。”重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子。后来,他终于又回到晋国,并成为了一代霸主——晋文公。

“行将就木”是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将要;木,指棺材。

成语故事按兵不动成语故事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典故】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结构】兼语式

【近义词】以逸待劳、裹足不前

【相反词】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同韵词】诳时惑众、兴戎动众、省吃细用、言必有中、一心两用、厚栋任重、恩威并重、行师动众、调词架讼、欺世惑众、......

【邂逅语】下象棋不走卒

【年代】古代

【灯谜】休战

【造句】在探清敌人的虚实之前,我军还是先按兵不动。

【故事】: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人民拥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经过这半年来,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所以我只好回来了。赵鞅听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成语故事蓝田生玉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

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chuan)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成语故事望洋兴叹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进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庄子 秋水》)

手机扫码阅读行将就木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