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我和数字做朋友教案反思

中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09-07 09:31:01

中班我和数字做朋友教案反思

1、中班我和数字做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根据物体的数量圈画出相应的数字。

  2.在活动中能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地数物体。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教学挂图《与数字做朋友》。

  2.幼儿用书《与数字做朋友》人手一份,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以故事导入。

  教师:深林里真热闹,原来小动物们要比谁的本领大,看来了好多小动物呢!

  教师: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是谁?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要认真观察每种小动物的特征,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2.集体感知动物的数量。

  教师:每种小动物有几只?

  教师:在数小动物时要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数,这样能数得准能数得对。。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说的话。

  请个别幼儿做示范,按老师要求去数小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他是怎么数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按老师要求去做。

  教师:小朋友看到小动物旁边的3个数字,看谁是他的好朋友,请你把他圈画出来。

  4.展示作业,师幼点评。

  5.教师: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看看谁的本领大吧!

  教师带领幼儿比本领,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2、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与数字做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根据物体的数量圈画出相应的数字。

  2.在活动中能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地数物体。

  3.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教学挂图《与数字做朋友》。

  2.幼儿用书《与数字做朋友》人手一份,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以故事导入。

  教师:深林里真热闹,原来小动物们要比谁的本领大,看来了好多小动物呢!

  教师: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是谁?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要认真观察每种小动物的特征,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2.集体感知动物的数量。

  教师:每种小动物有几只?

  教师:在数小动物时要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数,这样能数得准能数得对。。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说的话。

  请个别幼儿做示范,按老师要求去数小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他是怎么数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按老师要求去做。

  教师:小朋友看到小动物旁边的3个数字,看谁是他的好朋友,请你把他圈画出来。

  4.展示作业,师幼点评。

  5.教师: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看看谁的本领大吧!

  教师带领幼儿比本领,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3、中班公开课数学教案《与数字做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根据物体的数量圈画出相应的数字。

  2.在活动中能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地数物体。

  3.能认真观察和仔细倾听教师和同伴们的发言。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教学挂图《与数字做朋友》。

  2.幼儿用书《与数字做朋友》人手一份,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以故事导入。

  教师:深林里真热闹,原来小动物们要比谁的本领大,看来了好多小动物呢!

  教师: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是谁?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要认真观察每种小动物的特征,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2.集体感知动物的数量。

  教师:每种小动物有几只?

  教师:在数小动物时要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数,这样能数得准能数得对。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说的话。

  请个别幼儿做示范,按老师要求去数小动物,并请幼儿说说他是怎么数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按老师要求去做。

  教师:小朋友看到小动物旁边的3个数字,看谁是他的好朋友,请你把他圈画出来。

  4.展示作业,师幼点评。

  5.教师: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看看谁的本领大吧!

  教师带领幼儿比本领,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4、中班主题教案《和康康班宝宝做朋友》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康康班宝宝,愿意和这些特殊的孩子做朋友。

  2、激发孩子关爱特殊孩子的情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中班主题教案《和康康班宝宝做朋友》

  二、活动准备

  1、和康康的老师一起商讨活动的事项,准备好康康班没位宝宝的照片。

  2、幼儿自带一些零食。

  4、大鼓、宝宝图。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康康班老师和宝宝

  (1)、认识康康班的两位老师,数数有几位宝宝?

  (2)、大胆地和每位宝宝认识一下,问问他们叫什么名字?让康康班老师介绍他们的特殊之处。需要我们帮助什么?怎么帮?

  (3)、游戏“击鼓传球”,继续认识照片上的宝宝是谁?把照片贴在我们一起。

  2、游戏“找朋友”

  一起听好音乐做邀请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去邀请康康班的宝宝做游戏。

  3、共同分享

  能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东西送给他们一起吃,帮助他们把糖纸,橘子皮等。

  5、认识康康班教室和活动室。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5、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我和星星做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练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及动作的协调性。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粉笔、长绳等。

【活动过程】

  1、设置小河

  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活动场地上用粉笔和绳子设置出一条条小河,小河可排列成圆形、曲线等。

  2、示范与练习

  先让幼儿自告奋勇,尝试不同的跳跃方法,向大家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并重点示范和讲解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如,以前脚掌落地。)然后,让幼儿自由练习这两种方法。练习一定时间后,让幼儿排成一队,逐个跨越小河。

  3、跨越小河比赛

  将幼儿分成两组,先自由练习,然后两组比赛。要求:立定跳和助跑跳相结合。

【活动建议】

  1、教师要控制好幼儿的活动量;场地要安全;小河的宽度要适合幼儿的跳跃能力。

  2、活动结束,让幼儿收拾场地,培养幼儿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

【活动评价】

  大部分幼儿的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能力是可以的,都能较好的完成动作要领。有个别的幼儿如邱李洋,何格等能力相对较弱,需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6、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反思《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含反思

  设计意图:

  当孩子们喜欢边玩边哼小调时;当孩子们不断重复敲击侧耳倾听敲击时;当孩子们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我知道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对音乐是好奇的。因此,我们在班级中为幼儿创设音乐环境,设立音乐区角,让他们与音乐做朋友。同时我们在区角活动时播放轻柔悦耳的名曲,童谣,投放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贴在墙角上做背景,并制作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和打击乐器(彩带、头饰、花环、手铃、响板、圆舞板等)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在一次活动中无意发现小朋友会边听着音乐边用打击乐器来伴奏,虽然 节奏有些凌乱,但他们玩得很开心,只是缺乏合作与互动。于是,我设计了《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通过活动,来让孩子加深对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节奏感,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

  2、初步学习应用打击乐器,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一张(小熊的脚印、荷花、小白兔、青蛙)

  2、乐器若干:双响棒子5个、圆舞板5个、响铃5个、铃鼓5个、玩具熊一只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

  1、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玩具熊)

  2、师:对了,这只小熊要去小溪边散步。走,走,走, 看见一朵荷花开,又走,走,走,又看见一朵荷花开,小熊和荷花在小溪边玩的很开心,这时候来了两只大青蛙,在呱呱,呱呱地和小熊打招呼,远处又跳跳,跳跳地来了一只小白兔。

  3、师:你听到这故事里面讲到了谁??(幼儿幼儿举手发言)

  4、师:我把这故事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图谱)

  5,提问:

  (1)小朋友,故事里有谁啊?

  (2)小熊是怎么走路的?(熊是慢慢的走)

  (3)小熊看见什么花开了?(荷花开了,做荷花开的动作)

  (4)青蛙是怎么和小熊打招呼的?(呱呱,呱呱)

  (5)小白兔是怎么来的?(跳跳,跳跳)

  6、我们来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

  二、熟悉节奏型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来讲将这个故事啊?(看图谱讲故事,用拍手来表示)

  师:刚才我们是用拍手的方法讲故事,现在我们加上动作来讲讲好不好?

  师:先来说说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用手来怎么表示呢?(手在大腿上拍)

  师:那荷花用手又是怎么表示呢?(用手来表示荷花)

  师:小白兔走路怎么走的呢?(用手来做小兔跳)

  师:青蛙怎么叫的呢?(用手来表示)注:大青蛙声音响,小青蛙声音轻

  (3)看着图谱边念边用手来表示

  2、分角色徒手练习

  (1)分段练习1、请小朋友练习小熊和小花;2、请小朋友练习小白兔和青蛙;3、合作表演

  (2)跟音乐徒手练习,

  三、乐器演奏。

  1、师:我小朋友学得真棒,乐器宝宝呀想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我们先来看看都有谁?(介绍乐器及使用方法,并与幼儿讨论各种乐器应该放在哪个地方比较适合?请幼儿自由发言)

  2、第一次演奏(乐器和音乐的配合)

  师:你们想不想和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啊?

  师:好,那我来当指挥,我们用乐器宝宝来讲故事(要求幼儿眼睛看指挥,教师不但指挥动作要到位,眼神更要有神和到位。)

  3、完整地演奏一次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再来一次,注意听着音乐一起来!

  四、结束活动

  师:好玩吗??我先把乐器宝宝送回家,下次再请他们来和我们一起讲故事好不好?

  教学反思: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传统的打击乐教学活动是从教学目的出发,学会一定数量的打击乐作品,教学方法的单纯的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动作,而忽视教学过程,忽视幼儿的情感教育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如何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合作、创新能力呢?我在这节课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要求自己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合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听众和观众,如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细心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表情、感觉等,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各种机能均能得到发展。在这节课中我借助讲故事的方法,用拟人的口吻配合音乐一起讲故事,让孩子们都感觉到这首音乐中藏着这么好听的故事。。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同时,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如:有的小朋友说小熊走路用跺跺小脚,有的幼儿说大家玩的很开心就用拍拍小手,有的幼儿说拍腿,有的说拍肩等等。在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幼儿用声音,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打出乐曲的各种节奏,同时幼儿的情感,创新、创造力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开发,得到了锻炼。

  2、在乐器合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中所表达出来的行为及心理,合作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反映,在幼儿园教学中,有许多可利用的点进行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动的培养。打击乐活动就是一跟好的途径。

  如:在这节课中,我拿出乐器让小朋友看并介绍是什么乐器,并请他们自己来敲打。然后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不好听,太乱了等等。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演奏这首乐曲呢?老师引导幼儿试验不同乐器,感觉高低音及不同节奏,用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效果。然后引导幼儿分别用手鼓、小铃等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乐器节奏,让他们讨论什么乐器用于什么部位比较合适。让他们自己请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幼儿看着老师的指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部分音乐,这需要幼儿高度的集中精力,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乐器配奏,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懂得一个道理,只有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7、获奖教案中班美术教案《我和颜色宝宝做运动》反思

  设计意图:

  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水粉颜料颜色鲜艳,画面色彩分明,而水粉颜料拓印画既易于幼儿掌握,又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很乐于参与。

  本次活动以请幼儿让颜料在纸上任意地滚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运用图形进行拼贴,用弯折纸条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进一步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让幼儿在玩玩、学学、贴贴等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2.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

  2.物质材料准备: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大小不同的黑色圆形、长方形;抹布;8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提升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随"健康歌"音乐进入教室。

  "你们都做过哪些运动呢?请大家互相说一说,做一做。"二、动手操作,学习流淌、拓印、粘贴。

  1.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1)教师示范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线条的方法。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颜色自然流淌的方法。

  2.学习利用钢丝球拓印形成色块的方法。

  (1)学习拓印。

  "钢丝球先要到另一种颜色宝宝中去跳一跳,然后再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最后把塑封膜盖上去压一压,现在两种颜色宝宝就在一起做运动了。"

  (2)观察感受盖上塑封膜后颜色的晕染美。

  3.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1)欣赏小人的动态,动一动感受肢体的直与弯曲。

  (出示各种小人动态图)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小人在干什么?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2)幼儿尝试,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小结:贴小人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的小人在做什么运动,接着把头贴上,再贴身体,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把小人手和脚的动作表示出来,再贴到身体上。每张纸上可以贴两到三个做运动的小人。

  4.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

  三、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反思:

  从整体上来看,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目标达成度较高,钢丝球虽然幼儿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是从未用她来创作美术作品,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幼儿的参与性非常高。通过这样的手段活动,我觉得:不仅发展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进和提高。足以体现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8、中班教案《数字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1——10数与物相应。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以不同颜色圆点卡片与数卡1——10.

活动过程:

  (一)认识1——10数字。

  1、教师将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3、教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4、 教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你能用你的数字卡片来找朋友吗?

  5、教师:为什么这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6、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

  (二)体验物体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10数字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我们身边有没有物体与我们的数字卡片一样?。

  2、 教师指着4的卡片,提问:这个数字是几?请找出物体与它相应。

  3、教师:1个数字能找到不同物体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

  4、教师:数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5、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知道数字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三)游戏:找朋友。

  1、教师:根据数字拍手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

  2、 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应德物体卡。

  3、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队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图片卡,然后交换玩。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9、幼儿园中班数字教案:我们的好朋友反思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有数字的物品;

  2、电脑课件(打电话的情景)

  3、英语儿歌

  活动目标:

  1、用英语认读数字1—10,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数字的用处大。

  2、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过程:

  一、英语儿歌引出。

  提问:说说这首儿歌里有哪些数字?

  二、介绍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

  你收集的材料上有哪些数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此进行提升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食品袋上的数字代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药瓶上不仅有保质期,而且还有剂量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字,数字用处很大。它可以表示顺序、日期、时间等。如果没有数字,生活就会变得乱糟糟,甚至还会出事故呢!)。

  三、给“哆啦A梦”打电话,引出不同数字的排列方式。

  (出示三组数字相同但排列不同的电话号码,说说它们有什么秘密吗?怎么知道哪个是“哆啦A梦”的?)

  四、和“哆啦A梦”交朋友。

  写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大声告诉“哆啦A梦”(人机互动)。

  附录:英文儿歌

  One two one two go to the zoo ,

  Three four three four open the door ,

  Five six five six give me a kiss,

  Sever eight sever eight put on my hat ,

  Nine ten nine ten clap my hands 。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0、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1——10数与物相应。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以不同颜色圆点卡片与数卡1——10.

  活动过程:

  (一)认识1——10数字。

  1、教师将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3、教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4、 教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你能用你的数字卡片来找朋友吗?

  5、教师:为什么这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6、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

  (二)体验物体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10数字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我们身边有没有物体与我们的数字卡片一样?。

  2、 教师指着4的卡片,提问:这个数字是几?请找出物体与它相应。

  3、教师:1个数字能找到不同物体的朋友?"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是什么样的朋友?

  4、教师:数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5、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知道数字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三)游戏:找朋友。

  1、教师:根据数字拍手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

  2、 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应德物体卡。

  3、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队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图片卡,然后交换玩。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11、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口袋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12、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了几个主要环节:感知活动、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自主操作图卡。在第一个环节数字猜猜猜,让幼儿认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在第二个环节游戏数字找朋友,是在认识了数字的基础上,根据实物匹配相应的数字,感知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通过提问法,引导法,启发幼儿用数字表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数物相对应的关系,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使该活动得以巩固。从而达到幼儿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实现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2.能看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和听声音数数。

  3.能有序的点数5以内按规则排列的物品数量。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数字1-5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篮子6个、雪花片。

  精神环境准备: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经验积累。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这是几?

  1.猜猜猜:出示数字1-5,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些数字像什么?

  2.任意出示其中一个数字,请幼儿迅速认读。

  二、情景游戏:数字找朋友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的任意一个数,请幼儿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的任意一个数,请幼儿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如:拍手、兔跳等)

  3.教师敲击手鼓或学动物叫,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

  4.教师出示数字1-5的数字卡片,1-5的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背面朝上,请幼儿翻出实物卡片和圆点卡片为每个数字找朋友,把数字与对应的实物卡和圆点卡放在一起。

  三、图卡操作: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幼儿看操作卡,小动物的数字是几?它可以表示几个物品或者几个圆点?请幼儿帮助数字分别找出它们的好朋友,并用线把数字和它对应的物品、圆点连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的顺序逐一点数实物、圆点后说出总数,并与相应的数字连线。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拿着数字卡片,找出和自己一样数字的宝宝,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根据手中的数字卡片,找一找教室里的相应个数的物品。

教学反思

  在第一个环节数字猜猜猜,让幼儿认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在第二个环节游戏数字找朋友,是在认识了数字的基础上,根据实物匹配相应的数字,感知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通过提问法,引导法,启发幼儿用数字表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数物相对应的关系,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使该活动得以巩固。从而达到幼儿熟悉认读数字1-5,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实现活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了知识。但是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教学内容相对我们班上的孩子来说,太简单了,其实在后面可以加上10以内的找朋友,来增加难度,可能更加锻炼孩子的能力。

13、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娃娃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认识数字1、2、3;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 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

  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

  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

  (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活动反思:

  学条件的限制这节课我们没能使用电子课件,但是孩子们通过多多的实物及图片能将他们各自表示的数字与数字娃娃1、2、3对上号,整个找朋友游戏的过程从实物开始,到图片,再到连线找朋友,难度在层层递进。用数字娃娃对中班小朋友的不信任做为小朋友们勇气与动力的源泉,到小朋友们为数字娃娃找到朋友的胜利结果,鼓舞孩子产生自信,挑战困难。所以我感觉这节课,不仅有数学知识,更深透了社会知识、健康知识,既有孩子说话听话能力的培养,更有孩子识数、对应等数学知识。

14、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数字卡片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⑴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⑵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 、幼儿按序排卡片。

  ⑴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⑵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⑶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⑴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⑵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⑴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2)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⑶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⑴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⑵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15、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数字娃娃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数字1、2、3

  2、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

  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活动反思:

  学条件的限制这节课我们没能使用电子课件,但是孩子们通过多多的实物及图片能将他们各自表示的数字与数字娃娃1、2、3对上号,整个找朋友游戏的过程从实物开始,到图片,再到连线找朋友,难度在层层递进。用数字娃娃对中班小朋友的不信任做为小朋友们勇气与动力的源泉,到小朋友们为数字娃娃找到朋友的胜利结果,鼓舞孩子产生自信,挑战困难。所以我感觉这节课,不仅有数学知识,更深透了社会知识、健康知识,既有孩子说话听话能力的培养,更有孩子识数、对应等数学知识。

16、幼儿园中班社会《马路上的数字朋友》教案反思

  教材简介:

  主题《长大的我》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多元整合幼儿活动课程(第三版)》中班上学期,《多元整合》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努力实现课程的整合,注重多元文化影响,开启幼儿多元智能,置幼儿的学习于一个有意义的丰富的生活实景中,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

  设计理念:

  随着新的主题活动《马路上》的展开,小朋友们对于马路上的事物可以说是充满了兴趣。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摩肩接踵的人群,也都是幼儿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窗口。通过这写窗口,孩子们可以了解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了解生活中人们需要遵守的交通行为规范。

  《指南》指出应该鼓励幼儿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帮助幼儿借助照相、绘画的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借助寻找马路上的数字朋友这个契机,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来到马路上,搜寻数字朋友,了解数字的含义,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更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设计思路:

  在活动初始,让幼儿与父母共同去马路上寻找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马路上的数字有了一定的经验。让幼儿走在前面寻找,家长起到辅助作用,并拍照留下记录。回到幼儿园中,老师借助白板大屏播放ppt以及视频,进一步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在“认识数字朋友”的活动过程中更加直观去认知,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遵循幼儿为主题,老师只需要将孩子们的发现总结并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进一步发现,最后得出结论。

  目标预设:

  1.观察、发现马路上的各种数字,了解其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2.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数字是马路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知道马路上的数字朋友是我们生活和交通中的一种规则,知道要遵守相关的规则。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拍摄录像(马路上>(拍摄电梯、自动售货机、钟、商店开门的时间)。

  2.幼儿与家长一同拍摄的和马路上的数字的合影照。

  3.幼儿操作材料4《马路上的数字》。

  4.相关ppt。

  5.将手机与白班大屏用软件连接。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认识到主要的几个数字朋友所代表的含义。

  难点:反向思考,知道如果没有数字生活和交通会变得非常混乱。

  活动过程:

  一、巧用ppt,幼儿观察,引出马路上的朋友——数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图上有什么?(引出三个地方——动物园,学校,医院)

  师:今天,我们的小明小朋友收到一张邀请函,你们看,这是要去哪?(幼儿观察小明手中的明信片发现是去xxx)

  师:你们看,来了三辆公交车,分别是......你们知道他会上哪辆公交吗?(幼儿观察三辆公交车,区分三辆车分别是3路,6路,9路)

  ppt继续播放,幼儿观察,三个地方旁边出现了公交车的数字。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么?会上几路?

  幼儿回答。

  教师继续播放ppt,公交车开动去接小明,证明幼儿的选择正确。

  师:哇!你们都好怕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引出“数字朋友”)

  师:原来你们是通过数字知道的!哇塞,原来数字这么有用!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进一步提起幼儿兴趣,去学习认识更多的数字朋友)

  二、利用大屏,幼儿介绍配合教师拍摄录像,引出更多数字登场。

  师:在周末,小朋友们都与爸爸妈妈们一起去寻找了马路上的数字,你们都在哪里找到了数字朋友呀?

  幼儿可以先向小伙伴,以小组形式小声介绍。

  师:好小朋友们,下面请你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找到的数字朋友吧。

  (幼儿介绍的同时,教师在白板大屏上展示幼儿与父母拍到的与数字的合照)

  原来我们马路上那个有这么多数字,你们都好厉害。我呀,也找到了一些数字朋友,你们想看一看我找到了哪些数字朋友么?

  教师播放录像。

  (教师结合幼儿找到的照片,录像重点拍摄幼儿为找到的马路上的数字)

  交流讨论:我找到的数字朋友在哪里? (比如电梯上的数字、自动售货机上的数字、马路上的钟等)。

  三、趁热打铁,利用ppt,讨论介绍不同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师:马路上的数字朋友有这么多,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为我们的小朋友们服务,那你们知道他们都代表什么意思么?

  教师利用ppt一个一个展示不同地方的数字,重点介绍几个最常见的,马路上的数字以及孩子们在讨论时最感兴趣的。

  (如:钟告诉行人时间、商店门口牌子上的时间告诉顾客几点开门几点关门、自动售货机上的数字表示数量及投多少硬币等)

  重点讨论一:看录像中的马路上的红绿灯数字指示牌,思考为什么要跳出数字,有什么用处?小结:使路人、司机过马路时心中有数,数字越小,表示剩余的时间越少,如果绿灯的数字接近"1"就不要再过马路了。

  重点讨论二:出示限速图片,幼儿了解每个地方都有最高时速,汽车一定不可以超速,不然会有危险。

  重点讨论三:出示门牌(XX路Xx弄Xx号),想想门牌上的数有什么用?

  小结:门牌上的数是方便行人寻找,小朋友如果走失了,或者去朋友家做客,只要记住门牌号码就不会迷路了。

  重点讨论四:车站上的数字,汽车上的数字,有了汽车上的数字我们知道哪辆汽车是我们要坐的线路,有了多少路我们就不会上错公交车走错地方了。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数字的作用,遵守数字朋友的规则的重要性。

  师:哇,今天我们认识了红绿灯、限速牌,时钟......这么多地方的数字朋友。他们每天守在马路上保护着我们,帮助者我们。那马路上如果没有数字,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不遵守注数字朋友的规则,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反向思考,没有这些数字我们生活会怎么样,如果不遵守交通上的数字我们会怎么样,帮助幼儿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进一步懂得数字朋友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老师与幼儿一同找回操作材料中缺少的数字。

  师:我听说,我们的操作材料里也画有马路上的数字,可是啊,上面有些数字朋友走丢了,让我们一起来找回数字朋友吧!

  完成幼儿操作材料4<马路上的数字》:看看这张画里缺少了什么?请你把缺少的数字添上,添的时候还要想一下它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根据幼儿年龄考虑了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和幼儿的接受能力。这节课,总的来说还不错,不仅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师幼配合的非常好,通过这次的活动,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方面得到了全面、自主的发展。这次活动我抓住了幼儿的经验水平,把握了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促进幼儿最大限限度的发展。

17、中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数字卡片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⑴师: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⑵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⑴师: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⑵师:他是怎么排的?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⑶师:他排得对吗?(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⑴师: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教师依次小结: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⑵师: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⑴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⑶师: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⑴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⑵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18、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们的好朋友―数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英语认读数字1—10,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数字的用处大。

  2、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有数字的物品;

  2、电脑课件(打电话的情景)

  3、英语儿歌

活动过程:

  一、英语儿歌引出。

  提问:说说这首儿歌里有哪些数字?

  二、介绍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

  你收集的材料上有哪些数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此进行提升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食品袋上的数字代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药瓶上不仅有保质期,而且还有剂量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字,数字用处很大。它可以表示顺序、日期、时间等。如果没有数字,生活就会变得乱糟糟,甚至还会出事故呢!)。

  三、给“哆啦A梦”打电话,引出不同数字的排列方式。

  (出示三组数字相同但排列不同的电话号码,说说它们有什么秘密吗?怎么知道哪个是“哆啦A梦”的?)

  四、和“哆啦A梦”交朋友。

  写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大声告诉“哆啦A梦”(人机互动)。

附:英文儿歌

  One two one two go to the zoo ,

  Three four three four open the door ,

  Five six five six give me a ki ,

  Sever eight sever eight put on my hat ,

  Nine ten nine ten clap my hands 。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9、中班游戏教案《和筷子做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了解筷子的不同外形特征,有乐意使用筷子的愿望。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筷子每人一双(不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入餐厅,认识筷子。

  幼儿进入餐厅后,马上就看到用餐的筷子,由于每位幼儿用的筷子都不一样,引起了幼儿对不同特征筷子的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着重从色彩、材质、造型方面引导幼儿互相观察、交流、概括。知道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我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

  二、游戏:娃娃中餐馆。

  第一盘炒什锦:(有各种蔬菜、荤菜)请小朋友用筷子夹一些蔬菜和荤菜到自己的盘子里。(提醒孩子只能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抓)在进餐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用筷子夹菜,可有的幼儿怎么也夹不起来。怎么办呢?让会用筷子夹菜的幼儿来传授经验。教师再和幼儿一起将用筷子的方法编成儿歌:小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拿起小筷子;食指中指管外筷,无名指放在里筷下;轻弯食指和中指,夹起饭菜吃得香朗朗上口的儿歌并配上PPT进行演示,不仅生动有趣,也深受幼儿的喜爱。

  第二盘是馄饨:幼儿用刚学会的方法学夹馄饨,数数每人能吃到几个馄饨。让幼儿在吃馄饨的游戏中,巩固练习用筷子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关注个别差异,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找到适合的联系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盘是夹豆子比赛: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豆豆,比比谁夹得又快又好。教师和幼儿共同比赛,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享受学习探究的乐趣。

  三、大家来评"进餐小明星"。

  最后让幼儿评出今天的"进餐小明星",并说说理由。幼儿都会从用餐技能、礼仪等方面来评。在评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用餐时不玩筷子、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巧大餐具等等用餐的礼仪。

活动反思:

  将教学过程创设成餐厅游戏的"情境教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角色间的情感交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将活动目标、内容、方法镶嵌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背景中,能形成以"真"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手段,以"美"为整合,以"周围生活"为源泉的情境教学。

  1. 以"真"为核心--根植幼儿的现实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的"和筷子做朋友"作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真实的情境,使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如鱼得水。

  2. 以"情"为纽带--达成师生的情感交融。建立亲密无间的师幼关系是教学强有力的纽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共同进餐的平等又融洽的师幼合作关系,并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幼儿,以自己真切的情感激起幼儿的情感。情感交融反映了师幼之间既悦纳自己,又接纳了对方,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3. 以"趣"为手段--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儿喜欢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参与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创设"娃娃中餐馆"这个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情境-幼儿-教师"三者之间形成相互推进、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在这样的磁场环境中,三者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教学的个性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做到教师和所有幼儿的充分活动,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充分享受探究的乐趣。

  4. 以"美"为目标--实现有效的教学整合。"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学要像艺术那样吸引幼儿。在教学中,我们创设美的场景,美的画面并配合儿歌音乐,将场景、游戏、情感、行为、语言融为一体……以"美"为突破口,以"美"为追求的境界,一方面利用美,另一方面进行"美"的熏陶感染。在"娃娃中餐馆"的情景中,让幼儿欣赏各种不同特征的筷子,并自己尝试使用筷子,使双手的动作更加优美协调。在进餐的过程中,了解安全常识和基本礼仪,学习怎样做个"行为美" 的文明人。修改后的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目标的整合之美、活动过程的情景之美,活动手段的多样之美。

  活动难度不断提升,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进餐游戏中不断操作练习。

20、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和筷子做朋友》反思

  《和筷子做朋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筷子的不同外形特征,有乐意使用筷子的愿望。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感受游戏的乐趣,教案网是为广大幼儿老师朋友提供一个优质而便捷的幼师公开课教案学习培训平台,欢迎关注本站

  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了解筷子的不同外形特征,有乐意使用筷子的愿望。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筷子每人一双(不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入餐厅,认识筷子。

  幼儿进入餐厅后,马上就看到用餐的筷子,由于每位幼儿用的筷子都不一样,引起了幼儿对不同特征筷子的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着重从色彩、材质、造型方面引导幼儿互相观察、交流、概括。知道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我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

  二、游戏:娃娃中餐馆。

  第一盘炒什锦:(有各种蔬菜、荤菜)请小朋友用筷子夹一些蔬菜和荤菜到自己的盘子里。(提醒孩子只能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抓)在进餐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用筷子夹菜,可有的幼儿怎么也夹不起来。怎么办呢?让会用筷子夹菜的幼儿来传授经验。教师再和幼儿一起将用筷子的方法编成儿歌:小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拿起小筷子;食指中指管外筷,无名指放在里筷下;轻弯食指和中指,夹起饭菜吃得香。朗朗上口的儿歌并配上PPT进行演示,不仅生动有趣,也深受幼儿的喜爱。

  第二盘是馄饨:幼儿用刚学会的方法学夹馄饨,数数每人能吃到几个馄饨。让幼儿在吃馄饨的游戏中,巩固练习用筷子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关注个别差异,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找到适合的联系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盘是夹豆子比赛: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豆豆,比比谁夹得又快又好。教师和幼儿共同比赛,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享受学习探究的乐趣。

  三、大家来评"进餐小明星"。

  最后让幼儿评出今天的"进餐小明星",并说说理由。幼儿都会从用餐技能、礼仪等方面来评。在评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用餐时不玩筷子、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巧大餐具等等用餐的礼仪。

活动反思:

  将教学过程创设成餐厅游戏的"情境教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角色间的情感交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将活动目标、内容、方法镶嵌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背景中,能形成以"真"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手段,以"美"为整合,以"周围生活"为源泉的情境教学。

  1. 以"真"为核心--根植幼儿的现实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的"和筷子做朋友"作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真实的情境,使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如鱼得水。

  2. 以"情"为纽带--达成师生的情感交融。建立亲密无间的师幼关系是教学强有力的纽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共同进餐的平等又融洽的师幼合作关系,并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幼儿,以自己真切的情感激起幼儿的情感。情感交融反映了师幼之间既悦纳自己,又接纳了对方,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3. 以"趣"为手段--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儿喜欢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参与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创设"娃娃中餐馆"这个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情境-幼儿-教师"三者之间形成相互推进、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在这样的磁场环境中,三者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教

手机扫码阅读中班我和数字做朋友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