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超市购物教案反思

小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1-13 13:44:09

小班数学超市购物教案反思

1、小班数学超市购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2、小班数学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纹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儿购物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活动难点: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老爷爷手偶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为爷爷买帽子。

  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帽子。"观察四顶帽子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帽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帽子?"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帽子的特征

  2、为奶奶买杯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个杯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杯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杯子特点

  3、逛超市

  1)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买东西。 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幼儿了解购物单的使用方法。

  2)教师介绍超市,讲述物品的摆放,幼儿根据购物单的要求购买商品,引导幼儿自管观察,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来。

  3)引导幼儿回座位将物品匹配好,再次观察是否一模一样。

  4)同伴之间互相查看。

  三、结束部分

  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很感谢小朋友们为他们购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来自快思老师教案.!为了表示感谢,他们邀请你们到羊村里做客,邀请你们跳舞~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3、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纹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儿购物单

  活动重点:

  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活动难点:

  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老爷爷手偶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为爷爷买帽子。

  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帽子。"观察四顶帽子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帽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帽子?"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帽子的特征

  2、为奶奶买杯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个杯子―样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杯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杯子特点

  3、逛超市

  1)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买东西。 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幼儿了解购物单的使用方法。

  2)教师介绍超市,讲述物品的摆放,幼儿根据购物单的要求购买商品,引导幼儿自管观察,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来。

  3)引导幼儿回座位将物品匹配好,再次观察是否一模一样。

  4)同伴之间互相查看。

  三、结束部分

  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很感谢小朋友们为他们购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为了表示感谢,他们邀请你们到羊村里做客,邀请你们跳舞~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4、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超市购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反思: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5、小班数学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超市购物的情境中感知物品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尝试根据物品的大小特征进行相应的匹配。

  2.乐意为家人选购冬天的物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设置“超市”情境;

  2.贴有爸爸、妈妈、宝宝和过冬衣物标记的购物袋若干;

  3.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标记5条;小筐子5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超市里的物品,感知物品的大小和摆放的顺序。

  1.说说超市里的物品名称,知道它们都是冬天穿戴的。

  师:宝宝们,今天我们来逛超市啦,看,货架上有什么?

  小结:这些物品都是我们在冬天需要用到的,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暖和、更健康。

  2.感知超市物品的大小特征,了解物品的尺寸。

  (1)那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些物品大小一样吗?

  小结:物品都是有尺寸的,最大的是大号、最小的是小号;不大不小的是中号。

  3.感知超市物品摆放的顺序,贴出相应的标记。

  (1)那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摆放的?

  (2)请你找找这里还有什么物品也是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摆放的?

  小结:超市里的物品有的是从大到小摆放的,有的是从小到大摆放的,看上去很整齐。

  二、超市购物,为家人选择合适的物品。

  1.明确购物的规则和要求:

  (1)货架上这么多的物品,你们想买吗?想给谁买?买什么?

  (2)出示购物袋:今天我们要带着购物袋去给爸爸、妈妈、宝宝买东西,看着标记,就知道要给一家人买什么了。

  (3)那这个购物袋是买什么的?买几条?大小一样吗?

  (4)出示5筐贴有不同物品标记的购物袋,请幼儿想好要买什么,再来选一个购物袋,然后去超市按标记买东西。

  2.幼儿购物,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按照购物袋上的标记选择物品,物品的数量是否正确,是否能大小对应匹配。

  3.交流评价

  (1)先买好的幼儿和朋友或客人老师互动,说说自己买了什么。

  (2)集中交流讲评:谁愿意来介绍,你买了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给爸爸买了什么号的XX?给妈妈、宝宝呢?他买对了吗?

  (3)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一起解决:他买对了吗?为什么?是数量不对还是大小不合适等,并让幼儿重新调整物品。

  三、结束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玩了“逛超市”的游戏,虽然有的宝宝没有买对,但没关系,这些游戏材料我会继续放在你的班级里,你们还可以和老师来玩“逛超市”的游戏。

  2.以后我们在和爸爸、妈妈逛超市时,还可以看看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再看看他们是怎么买东西的,可以学一学、买一买,让自己越来越能干!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6、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 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 学习按数量取物。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8个塑料盘(红、黄、白),三种积木,红、黄、白卡片各一张,小狗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以狗妈妈带狗宝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带上小狗头饰):你们看我是谁?(学小狗叫)

  师:我是狗妈妈,你们做我的小狗宝宝好吗?

  师:宝宝们想去超市买东西吃啊?

  2、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并介绍活动规则

  师:宝宝们看,这是饼干,这是包子,这是糖,仔细听妈妈的话,待会儿不要拿错东西。

  师: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盘子,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

  拿红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红盘子的宝宝每人买5颗糖;

  拿黄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黄盘子的宝宝每人买2个包子;

  拿白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白盘子的宝宝每人买4块饼干。

  宝宝们记住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应该买什么?买多少?跟妈妈说:我拿红盘子买5颗糖。(黄白同)

  师示范一次

  3、 操作

  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让我们宝宝去超市了,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检查

  师:宝宝们都买好点心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你们买了什么啊?买了多少?

  跟妈妈一起说:我拿红盘子买了5颗糖。

  (黄、白同)

  师:好,吃完点心,我们把盘子放好吧,红盘子放在红色卡片这里,黄盘子放在黄色卡片这里,白盘子放在白色卡片这里。

  师: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7、小班数学优秀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将相同数量的物品归放在一起,并用1——5的点卡进行匹配。

  2、复习5以内数,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胸饰:点卡;货物架三个;拖盘、食品盘各五个(上面带有数字);吃的东西:饼干、糖果、果冻、山楂片、荔枝。

  活动过程:

  1、电话铃声导入 “叮铃铃,叮铃铃”

  (1)师:喂,你好,你是谁?是小熊呀,哦,我知道了。

  (2)对幼儿说:“刚才是小熊打来的电话,它要请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作客。

  2、复习5以内的数

  (1)开汽车到小熊家去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开汽车到小熊家去吧!"屈,老师.教,案,网"到小熊家汽车要经过5站路,让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一边开一边出示5以内的点卡牌子,表示5个站头。

  (2)帮小熊整理超市

  师:看,小熊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敲敲门。

  幼:小熊我们来了。

  小熊:小朋友,今天我请你们来帮我一个忙,我准备开一个水果超市,但水果刚刚运回来,还没整理好呢,要请你们来帮我整理好吗?

  要求:水果送到相应的柜台上,水果背后的点卡与拖盘点子相同。

  (1) 幼儿分水果

  3、游戏:

  师:小熊说谢谢小朋友帮它整理好超市,它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游戏呢!

  (1) 相同的点卡做朋友

  (2) 排队:红旗处排队,按1、2、3、4、5的顺序排队。

  4、结束活动:

  师:小熊今天超市开业,它还要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吃东西呢。

  要求:去吃的时候要看好自己胸前的点卡是几,然后到相应的拖盘里去吃东西,吃时也要注意自己是几的点卡就吃几个东西。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8、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将相同数量的物品归放在一起,并用1——5的点卡进行匹配。

  2、复习5以内数,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胸饰:点卡;货物架三个;拖盘、食品盘各五个(上面带有数字);吃的东西:饼干、糖果、果冻、山楂片、荔枝。

  活动过程:

  1、电话铃声导入

  “叮铃铃,叮铃铃”

  (1)师:喂,你好,你是谁?是小熊呀,哦,我知道了。

  (2)对幼儿说:“刚才是小熊打来的电话,它要请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作客。

  2、复习5以内的数

  (1)开汽车到小熊家去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开汽车到小熊家去吧!“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到小熊家汽车要经过5站路,让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一边开一边出示5以内的点卡牌子,表示5个站头。

  (2)帮小熊整理超市

  师:看,小熊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敲敲门。

  幼:小熊我们来了。

  小熊:小朋友,今天我请你们来帮我一个忙,我准备开一个水果超市,但水果刚刚运回来,还没整理好呢,要请你们来帮我整理好吗?

  要求:水果送到相应的柜台上,水果背后的点卡与拖盘点子相同。

  (1) 幼儿分水果

  3、游戏:

  师:小熊说谢谢小朋友帮它整理好超市,它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游戏呢!

  (1) 相同的点卡做朋友

  (2) 排队:红旗处排队,按1、2、3、4、5的顺序排队。

  4、结束活动:

  师:小熊今天超市开业,它还要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吃东西呢。

  要求:去吃的时候要看好自己胸前的点卡是几,然后到相应的拖盘里去吃东西,吃时也要注意自己是几的点卡就吃几个东西。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9、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小狗逛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尝试解决简单问题。

  活动准备:

  1.三只大小不一的玩具小狗。

  2.超市布置:陈列最大的、大的、最小的帽子、围巾鞋子、上衣、裤子、袜子、毛巾、水杯、牙刷等。

  活动过程:

  一、 小狗排排对。

  1 、有三只小狗要出去散步,它们嚷嚷着要去买帽子。

  2、 出示教具:三只大小不一的玩具小狗,三只小狗都想排头,结果吵起来了!

  3、请幼儿告诉小狗应该怎样走?(排排队走)

  4、引导幼儿观察这三只小狗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样排队?

  5、问幼儿谁愿意来帮小狗们排排队?"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并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它们排队的?

  二、小狗买帽子。

  1、到了超市,三只小狗就抢着试帽子:最小的狗一戴上大帽子,像钻进了黑洞洞,啥也看不见了;最大的狗一戴上小帽子,才遮了一只耳朵……小狗们急坏了!

  2、谁会给小狗挑帽子?请个别幼儿为小狗买帽子。

  3、引导幼儿知道并说出:最大的帽子给最大的狗,大帽子给大狗,最小的帽子给最小的狗。

  三、为小狗买东西

  1、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超市里还有什么?

  2、老师请一部分幼儿做售货员,要求售货员必须将物品整理好(物品可从大到小排;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另一部分幼儿扮演顾客帮助小狗买东西。要求售货员要热情,顾客要有礼貌。

  3、教师观察售货员能否正确排序,观察顾客能否帮助三只小狗买到合适的物品,如我给最大的狗一条最长的围巾;给大狗一条长围巾;给最小的狗一条最短的围巾。教师观察顾客能否运用语言来表达排序结果。

  4、给狗儿们送礼物。

  5、送完礼物后跟狗儿们道别。

  活动反思:

  为了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探究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置换了角色,以宝宝自己“逛超市”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10、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娃娃超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区别3个物体的大小、长短,并能按大小、长短等量的差异给3个物体排序。

  2、学习整理物品,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按序摆放物品。

  3、积极参加排序活动,初步体验活动的有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娃娃超市"的场景布置,分3~4个区域。每个区域中摆放物品的柜台(桌面或台面)上均有一条横线,横线左边有一个红旗

  2、提供幼儿熟悉的大小、长短不一的多组物品。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游戏情境,提出问题。

  ⑴教师:"娃娃超市"的东西真多啊,可是,超市物品摆放不整齐,我们来帮忙整理物品吧!

  ⑵幼儿尝试给一组物品排队。

  教师:瞧,这里有瓶子、娃娃……每种物品都有好几个,它们都一样大吗?试试拿出一种物品,比比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排在"超市"的柜台上。

  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柜台上的排序标记,明确物品在横线上的,且排在红旗后面。

  教师请幼儿找出一组物品,然后按大小或长短的顺序给物品排队。

  2、幼儿扮演营业员,按序整理物品。

  ⑴教师:我们来当"娃娃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整理这些物品吧!

  (2)幼儿当超市营业员,自主选择整理的区域,尝试在"货架"上摆放一组物品。

  3、分享成功,体验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摆放的物品。

  (2)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 娃娃超市" 摆放的物品。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11、小班数学教案《做客教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 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 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教师掷有点卡的 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 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 教师掷有数字的 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教学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12、小班数学教案反思《玩筷子》含反思

  教学经验:

  第一个是彩色筷子。运用生活中多见的四种颜色的筷子作为出场,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眼球,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配对和分类中。幼儿的表现也出乎我的意料,在“为什么找它作为你筷子的好朋友?”时,不仅有因为颜色的,还有人说出了“因为他们上面的图案一样”的答案,这就可以看出幼儿的观察能力。第二个是图案筷子。运用三种幼儿常见的图案进行操作,是要求幼儿根据筷子的图案进行分类。经过这两次分类,幼儿能更进一步了解筷子的外貌特征,

  纵观整个活动,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的,游戏情境性强,各环节相互渗透。在最后分享数字饼干的环节,体现了筷子的使用价值,同时又巩固了知识点。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不再是单纯的数学活动,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玩中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 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 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 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 各种水果切成块。

  4、 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 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难点: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 “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 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 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 幼儿活动――分类。

  4、 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 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 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 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 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 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 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 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 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课后反思:

  一、选材来源: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而且到中班幼儿就要尝试用筷子吃饭了。因此,我选择筷子作为活动的载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使用筷子,体验其中的乐趣,激发以后对用筷子吃饭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 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 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13、小班数学教案教案《颜色对对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混合都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

  2.激发幼儿乐于观察、乐于发现、乐于表达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蓝和小黄》

  2.红、黄、蓝三种颜料水若干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与小朋友们打招呼,播放课件《小蓝和小黄》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小蓝和小黄是好朋友,小绿是谁?从哪里来的?

  3.播放课件第二部分(小蓝和小黄融合变成绿)

  二、验证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绿色。

  1.老师进行配色活动。

  2.操作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快思.教案网!是怎么变出来的?

  3.教师小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播放课件第三部分:蓝色和黄色融合变成绿)教师示范用记录卡记录。

  4.绿色真漂亮,让你们想到什么东西是绿色的?

  三、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

  1.探索红和蓝会变出什么颜色?

  (1)出示课件第四部分:小红出现,

  (2)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3)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4)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5)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课件第五部分:红色和蓝色融合变成紫色)。

  (6)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

  2.探索红和黄会变出什么颜色?并记录。

  (1)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2)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3)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课件第六部分:红色和黄色融合变成橙色)。橙色真漂亮,还有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的?

  四、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播放课件第七部分。

  五、到室外找颜色我们去找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

  活动反思:

  颜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快乐,活动开始,我是用魔术师的形式导入课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爱护树宝宝,小精灵儿童网站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整节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展了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就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幼儿在先,教师在后。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这环节要非常清晰,详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不足:

  1.材料投放要充足。活动过程中,小精灵儿童网站由于用蜡笔和用颜料玩色时间不同,玩色用的塑料小杯很快就用完了,幸好阿姨进来帮忙,才使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2.整节活动对幼儿的提问较少,针对性较欠,在科学的中小结部分比较重要,在教学活动中也漏掉了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与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幼儿恰到其分的指导,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参与教学,融入孩子。

14、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反思《区分里外》

  设计意图

  “区分里外”是小班幼儿在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指南》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做到所问有所指、有所据、有所依,教学展开运用了ppt、创设情境、各种教具等方式,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运用。

  活动目标

  1、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创设抓迷藏的情景

  物质准备:ppt课件、玩具、篮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手藏哪里”让幼儿初步了解里、外空间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请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洞外;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请你把手放袖外,我就把手放袖外。

  提问:小手藏(放)在哪里?

  二、通过“送礼物”激发幼儿兴趣,(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让幼儿区分里外空间方位

  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今天有一位客人要来我们班级做客(喜洋洋)想邀请你们去我的羊村玩游戏,你们愿意吗?去羊村前老师为小羊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雪花片、汽车、玩具熊、球)

  提问:玩具熊(汽车)在盒子什么地方?球(雪花片)落在盒子什么地方?

  三、通过设置关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引导语:我们跟着喜洋洋出发吧,糟糕!灰太狼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篮子,看看谁能根据指令放的又对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离灰太狼安全到达羊村玩捉迷藏游戏哦!

  要求: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将玩具放进篮子里面或放在篮子外面游戏“捉迷藏”,引导幼儿用××在××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教师藏,幼儿说

  引导语: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戏了,赶快坐下来休息会儿,准备开始了!

  (1)教师藏,幼儿说

  提问:老师躲在哪里?

  (2)幼儿藏,幼儿说

  要求:当老师数123时所有小朋友必须找到一个位置站好哦!我摸到头要告诉我你躲在哪里哦!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教室里、外的物体

  引导语: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今天学会了“区分里外”的本领,喜洋洋要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请你们当小小观察员看看我们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诉你们好朋友也可以告诉客人老师哦!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幼儿特点,借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整节课我围绕着该故事展开,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不断层层递进的学习、区分、表述分里外;活动内容我始终贯穿着目标“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展开。

15、教案小班情景式数学教案蝴蝶翩翩飞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个有别与其他学科的科学知识,它具备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殊作用。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的特点。因此怎样让幼儿学习好数学,是我们值得探究的问题。“游戏法”这一个数学教学法也是值得在教学中运用的。可以说它也是一种操作,只是它的操作更加多元化。例如“情节性的数学游戏”它可以给幼儿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操作解决一些生活中可以遇到的问题。而“竞赛类的数学游戏”不仅仅可以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到数的概念,也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动力,更加自主的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而数学活动中的分类活动是一个最贴近生活的数学活动。当你进入超市、进入学校,你都会发现同一种类的物品被放置在一起。而向幼儿教授分类可以让幼儿更好的建立“类”的概念。分类活动看似简单,但它却是一个需要运用分析综合进行的活动。只有先分析清楚分类对象的各项特征,才能进行比较和区分,最后概括成为类的聚合。因此是一个非常锻炼孩子数学思维的活动,正是有了生活上关于分类的要求,我们为孩子精心设计了这一节关于分类的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按颜色分类,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进行归类。

  2.建立“类”的概念,懂得分类的思维方法。培养其用分类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分类问题。

  3.幼儿能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游戏中,喜欢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活动。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颜色将玩具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1)布置一个花园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

  (2)背景音乐磁带、故事书《三只蝴蝶》、故事视频。

  2.教具准备:

  花篮若6个;大鼓一个;红、黄、白三色蝴蝶头饰各两个。

  3.学具准备:

  花和蝴蝶的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

  1.老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使用手偶道具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

  2.带领幼儿观察环境,带入情景。

  二、基本部分

  (一)颜色的辨识和初步分类。

  1.展示三种颜色的蝴蝶手偶,辨识和复习颜色的知识。

  2.带领幼儿参观情景创设的花园,引导幼儿观察花的颜色,说出花的颜色。

  3.老师拿出一种颜色花的模型,让幼儿到花园中找出相同颜色的花,放置在一个篮子内。

  4.分析篮子内的花朵颜色,让幼儿认识同颜色的聚合。

  (二)角色扮演游戏,学习颜色对应分类。

  1.播放《三只蝴蝶》的故事动画,再次回顾故事情节。

  2.老师讲解角色扮演游戏的规则。

  游戏规则:

  (1)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选择蝴蝶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中玩耍。

  (2)老师利用鼓声扮演打雷声。当雷声响起,幼儿就要在花园中找到一朵和自己蝴蝶头饰颜色一样的花朵来避雨。雷声停止,扮演蝴蝶的幼儿继续在花园飞舞。

  (3)找错颜色的幼儿,将在下一轮扮演响雷,进行敲鼓。

  (三)幼儿进行游戏,老师随场参与并指导。

  1.老师参与其中一个角色与幼儿一起游戏。

  2.老师在第二轮游戏时不再参与,注意观察幼儿,完成评估表。

  三、结束部分

  1.结束角色扮演游戏,评比幼儿表现。

  2.幼儿独立完成操作卡:拿出花和蝴蝶的卡片,让幼儿以蝴蝶颜色为目标,选择相同颜色的花的卡片粘贴在一起。

  活动总结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评估

  (二)教师教学活动评估及建议

  1.教育活动环境评估:

  在《三只蝴蝶》的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布置了花园场景,让幼儿可以通过情景演绎更顺利的解决了分类操作活动。同时用《三只蝴蝶》故事为背景导入和贯穿整个教学,让幼儿心理清楚老师每一个教学环节,在熟悉的环境学习新的知识,拜托不安感。

  2.教学目标评估:

  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都可以自主的完成按照颜色分类的操作,到达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个教学过程,可以积极参与其中。

  3.教学活动方法评估:

  此次教学用语言故事作为背景进行教学,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中间的角色扮演操作活动,更是形象和生动的让幼儿感知分类这一抽象概念,让幼儿通过物体操作感知和角色感情认识,自主的加工分类这一知识概念。

  4.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

  分类知识的学习符合3岁至4岁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有能力学习和理解分类的知识。整个教学活动流畅,幼儿参与积极。但是通过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认知,可以发现,整个活动的安排趋于平缓状态,没有让幼儿自我挑战的环节,因此导致一些幼儿在进行第二次以蝴蝶颜色与花对应分类时出现各自讲话的情况,建议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增加有难度的活动,让幼儿有探索欲,也可以使整个教学目标有一个升华。

16、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与反思:水果数一数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活动准备: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三)、出示图片二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四)、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五)、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教学反思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灰太狼捉喜洋洋”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1、2以内的事物。孩子们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1、2以内的点数,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但在实际教学中没考虑细节问题,是本次教学显得很失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掌握时间是细节中的关键,在不同混淆的物体中找出相应的物体,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17、获奖教案,小班数学游戏教案《认识前后》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2、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3、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4、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5、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6、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2)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

  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2)警长示范。

  (3)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1)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2)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 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1)听命令行动 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2)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 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3)布置任务。 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4)抓“一只耳” 其他老师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

  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幼儿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与幼儿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本活动的设计从生活出发、在游戏中进行、在反复练习中建构经验,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

18、小班数学课教案及反思《树宝宝穿衣服》含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利用身边的事物让幼儿去发现问题,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去探究、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现……”。树叶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秋天的树叶也是最美的。因此,在活动中我选用树叶,通过让幼儿给树宝宝穿衣服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有规律的排列树叶,使幼儿体验到用树叶装饰物品的美感。

  【活动目标】

  1、学习按ABAB模式排列树叶。(重点)

  2、体验用树叶装饰物品的美感。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正确按ABAB模式排列树叶。

  【活动准备】

  1、捡拾大小相近的树叶若干。

  2、幼儿人手一个纸盒和塑料筐。

  3、教师装饰的纸盒范例,树叶装饰像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收藏盒,引起幼儿兴趣。

  1、以变变变的形式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

  师:小朋友吴老师给你们变一个宝盒出来,看(出示宝盒)。这个宝盒漂不漂亮?

  2、观察树叶宝盒外面的装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漂亮的盒子上面有几种树叶?它们是怎样排队的?(一片绿叶、一片红叶)

  3、看树叶宝盒。

  师:那你们猜猜里面会有什么?猜到告诉老师。(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让我们打开盒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噢,原来这个宝盒里面藏着的就是(盒子外面装饰的)树叶。

  4、出示树叶像框范例,请幼儿看看树叶是怎么排队的。

  5、小结:原来树叶的排列很有意思,两种叶子交替排列。一片大叶子,一片小叶子或者一片绿叶子、一片红叶子。

  二、树宝宝穿衣服

  1、出示树宝宝纸盒

  师: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森林里的树宝宝却冷的发抖,因为它们没衣服穿。我们一起帮它们做件衣服吧!

  2、教师示范,一边排列,一边引导幼儿说出叶子的颜色。下一个应该排什么?(一片绿叶、一片红叶……)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小椅子后面的筐子放桌子上来,里面有一些绿色的和红色的叶子,现在我们按照“一片绿叶子,一片红叶子”的规律帮树宝宝做衣服。

  3、幼儿操作

  师:看看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下一个又该换什么颜色了。想好了再动手粘上去。

  4、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小朋友给予帮助。

  三、美化教室

  树宝宝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都开心的笑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巧手区)

  四、活动延伸

  把树宝宝陈列在巧手区,供幼儿区域活动操作。(幼儿可以在盒子的其它3个空面进行有规律的瓶盖印画、涂色等)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以“变变变”的形式出示自己设计的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打开盒子,一起看看里面收藏的树叶。出示一些不同的树叶交替装饰的范例,请幼儿看看树叶是怎样排队的。幼儿通过观看教师操作发现两种叶子交替排列,产生兴趣。我让幼儿按照一片绿叶子,一片红叶子或一片大叶子,一片小叶子的规律动手来排列。在活动中幼儿都很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上课经验不足,有几个环节在课前准备中很熟,可幼儿一乱,就忘记强调了!

19、小班数学教案《数学匹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7以内的实物数量和数字。

  2、能正确目测数群,并将数字与实物匹配。

  3、积极愉快地参与数物拼板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图片,3-7的实物卡若干、数字卡若干。

  2、学具第一、二、三组:剪下幼儿用书第21页中数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第四、五、六组:

  幼儿用书第26页,数字印章,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目测数群,并按数量分类。

  教师出示3-7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实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多少个?幼儿分别说出实物相应的数量。接着,教师启发幼儿把相同数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其余幼儿与教师共同观察并验证其正确性。

  按数匹配实物。

  教师出示3-7的数卡,启发幼儿将数卡与相同数量的实物卡相匹配。幼儿观察数卡并说说: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数字?幼儿一一讲述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尝试把相同数量的数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几个××,我送数字几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数物拼板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残缺的实物和数字卡,目测实物数量,说说:图上有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有多少?让幼儿根据实物数卡找到相应的数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组:

  (1)引导幼儿看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和实物。

  (2)观察实物数量,引导幼儿在方框中印数字、画短线。

  3、评比活动

  幼儿间相互观摩,交流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简单的评比,对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齐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建议

  将数物拼板放在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始我创设了情境“帮鞋子找朋友”,让幼儿从关注自己脚上的鞋子出发,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脚上鞋子有两只,两只鞋子是一样的,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在“帮鞋子找朋友”环节中,请幼儿根据手里的单只鞋子到很多鞋里去找另一只一样的鞋子。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讨论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帮助幼儿解决了特征混淆的问题,使幼儿知道一样颜色、一样花纹、一样大小的两只鞋子是一双鞋子,丰富了一双的概念。在操作环节:材料的设计考虑到了鞋子大小花纹一样颜色不同、颜色花纹一样大小不同、颜色大小一样花纹不同,这几种在操作材料中都显示出来,由于在前面“找鞋子”环节中幼儿出现了问题,幼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操作中都能正确成双配对鞋子。整个活动,老师的指导有针对性,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有效的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最后环节“鞋子碰碰舞”,提供给幼儿的鞋子在颜色、款式、大小上有了帅选,方便幼儿在“碰碰舞”中快速寻找到和自己手中一样的鞋子的朋友,游戏中并不断和旁边小朋友交换不同的鞋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

20、玩具分类小班数学—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21、数学活动《上下和点数》小班数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三、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一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22、小班优质数学教案反思《数学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3、 感受游戏中带来的乐趣。

  4、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 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重、难点:1和许多得分和关系

  活动准备:

  鱼缸一个,小鱼、萝卜每人一条,小花猫、小兔头饰图片一张、篮子。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郊游好不好?(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公园到了我们一起来玩捉小鱼吧。

  一、 出示鱼缸。

  1、 教师提问:这个鱼缸里有多少小鱼?(许多)请幼儿多说几次(有许多)2、 请幼儿在鱼缸里拿一条小鱼(强调只能拿一条)教师小结:刚才鱼缸里有许多条小鱼,现在还有小鱼吗?(没有)每个小朋友手里有几条小鱼(1条)每个小朋友从鱼缸里拿了1条小鱼,鱼缸里就没有小鱼了,许多小鱼已经分成一条一条了。

  二、 小花猫吃鱼。

  小朋友们喜欢小猫玩,我们把小鱼送给小猫。

  1、请小朋友把手上的小鱼都送给小花猫吃,好吗?

  2、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小鱼,反复强调一条小鱼。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送一条小鱼给小花猫,小花猫就有许多小鱼,一条一条和起来就有许多条小鱼。

  三、游戏:小兔子吃萝卜出示魔法篮子,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念出咒语(玛尼玛尼轰),变出萝卜,让幼儿每个人拿一个萝卜。

  1、请小朋友把手上的萝卜都送给小白兔吃,好吗?

  2、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萝卜,反复强调一个萝卜3、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教师小结:好啦,郊游结束了,我们开着汽车回家吧,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那些东西有一个,那些东西有许多。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计划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比较,可以说孩子们都能得到自主地发展。在教学活动的基本部分先让幼儿把许多小鱼分成一条一条,再通过把小鱼送给小花猫有合成许多。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还有活动的结束部分让幼儿找一找有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个。设计一个小游戏,而不是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这样幼儿的积极性会更高,目标会完成的更好。

23、小班主题教案《我上小班啦》含反思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一周

  1.宝宝有礼貌(社会)

  2.点点爱上幼儿园(语言)

  3.小手真干净(健康)

  4.参观大班的画展(美术)

  5.拍手点头(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二周

  1.保健老师,你好(社会)

  2.我能,我会(语言)

  3.玩具找家(科学)

  4.神气的画笔(美术)

  5.亲亲(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三周

  1.我是xx组小朋友(社会)

  2.开火车(美术)

  3.你是我的好朋友(语言)

  4.我上幼儿园(音乐)

  5.我要上厕所(健康)

  1、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孩子会拼命挣扎,(个别孩子),情形很让家长心疼,其实,等家长一走,孩子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但是,家长会一天都心神不定,满脑子里是泪流满面的孩子,这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磨练,孩子终将要离开父母独自飞翔,孩子入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长不必心神不宁,应该泰然处之。

  2、下午接孩子时会出现几种情况:高高兴兴,悲喜交加,放声大哭等,对孩子的种种表现家长都应该把它视为正常,毕竟孩子离开家长在陌生环境里和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生活了一天,不容易,特别是看到家长会放声大哭的小朋友,家长可能会有误解:老师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24、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小班幼儿简单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25、小班主题教案《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含反思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幼儿园里真好玩

  晨间活动:

  1、桌面玩具。

  2、晨会:点名。

  活动之二:《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活动目标:

  1、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

  活动难点:

  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 师生问好!

  2、 组织幼儿参观。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

  (坐正仔细听老师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不插嘴,勇敢地举手发言)

  3、 谈话活动:

  师:“大班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我们来学一学。”

  “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提醒幼儿发言先举手,学习讲普通话。)

  4、 卫生教育:

  教育幼儿注意穿干净的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教师总结:

  师:“大家要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孩子。”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我会自己入厕》

  活动目标:

  1. 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礼貌教育。

  2. 继续学习正确的上厕所和洗手的方法。继续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和站的姿势。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铃鼓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的情绪。

  2、使用礼貌用语,师生互相问好。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提醒幼儿站的时候手放在裤子的旁边,要抬头挺胸。

  4、 教育幼儿玩玩具时不与同伴之间争抢玩具,要有好相处。

  活动之二:组织幼儿到图书室学看图书,重点教会翻阅图书的技能。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观察、比较的材料,幼儿通过亲手实验,自己观察、分析、比较,然后教师再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犹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为幼儿提供了积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机会,并使他们体会到"有所发现"的喜悦。

26、小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反思: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27、小班数学《毛毛虫》教案反思

  课程名称:小班数学—毛毛虫

  课程分析:

  数学教育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与理解、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幼儿对数学基本知识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

  小班孩子对量词没有任何概念 ,大多数时候表述物体只能用个来表示,《指南》中小班的数学领域目标提出: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按数取物!因此我设计了本节课---小班 数学活动《毛毛虫》!

  课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内容,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量词。

  2.通过操作掌握5以内的数量,并能数物对应。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课程准备:

  PPT课件、操作材料若干、毛毛虫玩偶教具、展示板

  课程过程:

  一、导入环节

  (老师:)今天有一位新的朋友来到这里,(出示PPT毛毛虫图片)这是谁呀?——,毛毛虫你好!

  它怎么了?——(幼儿说)

  观察的真仔细!

  请小朋友仔细听毛毛虫要给大家分享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放映PPT)。

  二、欣赏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故事内容:大家好,我是一条很饿很饿的毛毛虫,我需要找一些东西来吃。第一天,我找了一个苹果,张开大嘴“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二天,我找到了两根香蕉,张开大嘴“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三天,我找了三颗紫葡萄,张开大嘴“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四天,我找到了四块巧克力,张开大嘴“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五天,我找了五片树叶,张开大嘴“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毛毛虫的肚子终于吃饱了,趴在叶子上美美的睡着了。

  毛毛虫再见!

  三、讨论故事内容,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量词。

  (老师:)故事讲完了,故事中毛毛虫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回答)

  (老师:)很饿很饿的毛毛虫出来找好吃的东西,第一天它找到了什么呢?

  老师引导幼儿正确说出量词。

  ————多少苹果?

  第二天找了什么呢?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有动画影音与幼儿互动)

  小结:我们小朋友回答的真好,得到了这么多的大拇哥,小朋友开心吗?接下来有一个更加开心的事情,有一个神秘的朋友要出现了,是谁呢?————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1、2、3、噔噔噔噔…毛毛虫出现!

  四、游戏。操作学具卡片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操作卡片上的内容。

  游戏:小朋友们好,看呀,这是我带来的食物卡片,今天要和大家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抽取其中一张,并说出卡片上有什么,我就会给大家准备一个惊喜哦!谁来试一试呢。。。

  幼儿回答后———毛毛虫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啊呜啊呜”把你的食物吃掉,和你成为好朋友!

  五、动手操作材料

  毛毛虫吃的好饱,要回去睡觉啦!在睡觉之前有两个任务留给大家。

  ①识别卡片内容,数物对应。

  ②根据材料筐上的提示,按数取物。

  六、分享操作结果

  把孩子们操作好的材料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分享,请个别孩子到前面来给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完成的。

  结束语:

  毛毛虫醒了 它又饿了 要请小朋友一起去找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吧!

  课程反思:

  小班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的,量词、数字对孩子来说是抽象的,本节课我设计了利用故事内容来引导孩子感受量词,操作数物对应!故事中的图片和动画声音更加吸引孩子,引起孩子的兴趣,游戏中毛毛虫玩偶的出现,更加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后的操作环节,每个孩子都能实际操作,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28、小班数学教案《修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修路

小班数学活动:

  修路

活动目标:

  1、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尝试拼合图形。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用硬纸板制成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土坑”,镂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将个别圆形、正方形两等分)

  2、兔妈妈胸饰。

活动过程:

  1、游戏“做夹心饼干”,复习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扮成兔妈妈,幼儿扮成小兔。

  教师:“天气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去看望她好吗?”

  教师:“我们带点什么去好呢?”

  游戏“做夹心饼干”,要求将图形标记贴在胸口,找一个贴相同图形的幼儿做朋友,最后要说出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夹心饼干。

  2、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做好了夹心饼干,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怎么办呢?”

  3、幼儿“修路”,辨知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3、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4、游戏“踩石头”。

  教师:“小路修好了,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过在过小路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玩个踩石头的游戏,我拿出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就去踩什么形状的“石头”并说出这是什么形状。“

  5、到兔奶奶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9、小班数学教案《铺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

  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

  2.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

  二、复习图形

  1.瞧,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形?(长方形)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圆形有没有角?

  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

  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

  7.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

  三、铺路

  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

  四、游戏

  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评析: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困难时进行的,它不仅使幼儿再次明确了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铺路》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0、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颜色反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复习大、小,认识红色、黄色、绿色并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个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拥挤。

  3.通过对唱游戏,感知歌曲的对答情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1.红、黄、绿小猫图贴,每个幼儿一个。

  2.红、黄、绿小鱼许多。

  3 幼儿作业纸:每个幼儿一大一小的裙子和一大一小的帽子,4.磁带

  活动过程:—.问候时光:

  (1)听音乐开火车进教室,走线。

  (2)师生问候:挨个抱着每个宝宝亲吻表示问候

  (3)出示大猫图贴和小猫图贴:请小朋友跟猫眯打招呼(喵喵喵!)请幼儿区分大、小。

  (4)我们来和小猫做游戏:“宝贝们闭上眼睛,把你们变成小猫宝宝吧!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吧!”(喵!)

  妈妈和宝宝一起看这里有一些礼物,我们来把这些礼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给谁?小帽子、小裙子给谁?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二.运动时光:音乐游戏:《好看的颜色在这里》(由《小猫小猫在这里改变》)

  今天的小猫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几种颜色?——认识红、黄-绿

  (1)我们共同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候吧!《好看的颜色在这里》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颜色进行回答。

  (2) 教师带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唱歌)

  三.快乐时光:游戏:《小猫捉鱼》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们把取回来的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进一步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捉鱼。

  四:温馨时光:小猫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请小猫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

  (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

  (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

  (4)不足的是:集体游戏环节,在请幼儿将雪花片送回家时,我是让幼儿以自由的形式将雪花片送回家的,没有特别地强调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了。我应该让幼儿分批排好队,再将玩具送回家,课堂纪律才不会乱。

手机扫码阅读小班数学超市购物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