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别吵,小宝宝睡了教案反思

小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2-17 09:31:15

小班音乐别吵,小宝宝睡了教案反思

1、小班音乐别吵,小宝宝睡了教案反思

  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模仿小宝宝睡觉的姿势。

  2、愿意用动作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浓浓爱意。

  准备:娃娃哭闹的声音及娃娃一个

  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哄娃娃的愿望)提出问题:

  1、娃娃家的娃娃想睡觉,可是总睡不着,娃娃怎么了?

  2、她为什么哭?谁能让娃娃不哭?

  小结:原来是娃娃要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哄娃娃睡觉。

  二、欣赏感受

  1、欣赏一遍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2、欣赏音乐,边看边做动作,边哼唱歌曲。

  重点:看看老师是怎么哄娃娃的。

  小结:老师轻轻拍,轻轻唱,娃娃就不哭了。

  3、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妈妈哄娃娃的动作。

  三、讨论

  1、师问:小宝宝睡觉了,我们该干什么呢? 怎么样不影响宝宝睡觉?

  2、幼儿学一学:现在我们都是老师的小宝宝,你们是怎么样睡觉的,做给大家看看。我们在娃娃家中也可以这样哄娃娃。

  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旋律优美、词语亲切。由游戏引入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人手一个小娃娃,把小娃娃当成自己的小宝宝,请孩子们听着音乐哄自己的小宝宝睡觉。刚开始孩子们什么姿势都有,有几个孩子还拿着娃娃甩来甩去。我通过引导幼儿想想自己的妈妈抱着自己睡觉的样子,让幼儿模仿,很快幼儿就展现出妈妈对自己孩子浓浓爱意的情景。在音乐声中幼儿能够和着音乐拍、摇着娃娃。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达到活动目标。

  结束时,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娃娃放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有的孩子给了小娃娃一个枕头;还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被子给小娃娃盖好。这一切小动作都是孩子们对小娃娃关心的表现。

2、小班音乐教案《别吵,小宝宝睡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模仿小宝宝睡觉的姿势。

  2、愿意用动作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浓浓爱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娃娃哭闹的声音及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哄娃娃的愿望)提出问题:

  1、娃娃家的娃娃想睡觉,可是总睡不着,娃娃怎么了?

  2、她为什么哭?谁能让娃娃不哭?

  小结:原来是娃娃要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哄娃娃睡觉。

  二、欣赏感受

  1、欣赏一遍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2、欣赏音乐,边看边做动作,边哼唱歌曲。

  重点:看看老师是怎么哄娃娃的。

  小结:老师轻轻拍,轻轻唱,娃娃就不哭了。

  3、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妈妈哄娃娃的动作。

  三、讨论

  1、师问:小宝宝睡觉了,我们该干什么呢?怎么样不影响宝宝睡觉?

  2、幼儿学一学:现在我们都是老师的小宝宝,你们是怎么样睡觉的,做给大家看看。我们在娃娃家中也可以这样哄娃娃。

  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旋律优美、词语亲切。由游戏引入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人手一个小娃娃,把小娃娃当成自己的小宝宝,请孩子们听着音乐哄自己的小宝宝睡觉。刚开始孩子们什么姿势都有,有几个孩子还拿着娃娃甩来甩去。我通过引导幼儿想想自己的妈妈抱着自己睡觉的样子,让幼儿模仿,很快幼儿就展现出妈妈对自己孩子浓浓爱意的情景。在音乐声中幼儿能够和着音乐拍、摇着娃娃。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达到活动目标。

  结束时,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娃娃放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有的孩子给了小娃娃一个枕头;还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被子给小娃娃盖好。这一切小动作都是孩子们对小娃娃关心的表现。

3、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别吵,小宝宝睡了》含反思

  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模仿小宝宝睡觉的姿势。

  2、愿意用动作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浓浓爱意。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准备:

  娃娃哭闹的声音及娃娃一个

  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哄娃娃的愿望)提出问题:

  1、娃娃家的娃娃想睡觉,可是总睡不着,娃娃怎么了?

  2、她为什么哭?谁能让娃娃不哭?

  小结:原来是娃娃要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哄娃娃睡觉。

  二、欣赏感受

  1、欣赏一遍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2、欣赏音乐,边看边做动作,边哼唱歌曲。

  重点:看看老师是怎么哄娃娃的。

  小结:老师轻轻拍,轻轻唱,娃娃就不哭了。

  3、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妈妈哄娃娃的动作。

  三、讨论

  1、师问:小宝宝睡觉了,我们该干什么呢?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怎么样不影响宝宝睡觉?

  2、幼儿学一学:现在我们都是老师的小宝宝,你们是怎么样睡觉的,做给大家看看。我们在娃娃家中也可以这样哄娃娃。

  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旋律优美、词语亲切。由游戏引入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人手一个小娃娃,把小娃娃当成自己的小宝宝,请孩子们听着音乐哄自己的小宝宝睡觉。刚开始孩子们什么姿势都有,有几个孩子还拿着娃娃甩来甩去。我通过引导幼儿想想自己的妈妈抱着自己睡觉的样子,让幼儿模仿,很快幼儿就展现出妈妈对自己孩子浓浓爱意的情景。在音乐声中幼儿能够和着音乐拍、摇着娃娃。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达到活动目标。

  结束时,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娃娃放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有的孩子给了小娃娃一个枕头;还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被子给小娃娃盖好。这一切小动作都是孩子们对小娃娃关心的表现。

4、小班音乐游戏教案详案《别吵,小宝宝睡了》含反思

  【设计意图】

  1、活动来源

  在《娃娃家》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喜欢在娃娃家里,模仿大人烧菜,模仿大人的样子哄宝宝睡觉,乐此不疲,不过动作较单一,而且也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觉得好玩。

  摇篮曲对于孩子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儿时模糊的记忆中会隐隐浮现妈妈唱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情景,这情景中渗透着家人对宝宝的爱,也蕴含着摇篮曲的曲风特点,我认为这对于小班初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因此结合主题的核心经验和摇篮曲的音乐要素,我预设了本次活动。

  2、教材分析

  《别吵,小宝宝睡了》是《娃娃家》子主题《摇篮曲》下的一首歌曲,此曲旋律轻柔、缓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让人一听就有入睡的感觉,而且旋律重复简单,十分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另外歌曲的语词十分亲切,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家人对宝宝甜蜜浓郁的爱。

  3、重难点剖析

  欣赏活动,对于小班刚入园一个多月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为了让孩子能感受到歌曲的轻柔,我采用了游戏激趣法,引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借助情景性的话语,让孩子一点一点的感知歌曲轻柔的特性。

  对于活动中的第二个目标,我则通过孩子说在前,教师演在后的活动方式,分段式地让孩子模仿大人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并将情感目标贯穿活动的始终,使技能和情感两者目标达到较好的结合。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轻柔。

  2、模仿大人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家人对宝宝的爱。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

  熟悉娃娃、音乐游戏《朋友碰一碰》

  2、材料准备:

  PPT,娃娃(人手一个),小床若干、沙发若干

  【活动重点】初步感受歌曲的轻柔。

  【活动难点】模仿大人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妈妈爱娃娃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碰一碰》

  (激趣,并为后面环节的切入做铺垫)

  过渡语: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呢?(小娃娃)你们喜欢她吗?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吧!(播放碰一碰音乐,游戏开始)

  二、欣赏歌曲

  (欣赏歌曲,感知歌曲的轻柔)

  1、情景感知

  过渡语:娃娃有点累了,想睡觉了,可是怎么睡也睡不着?

  重点提问:

  有什么办法能让娃娃安静地睡觉呢?想一想,我们睡不着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哄我们睡觉?

  小结:娃娃睡不着觉,我们可以拍拍他,给他讲故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给他听好听的音乐哄她睡觉,我们的妈妈也是这样哄我们睡觉的,瞧,妈妈对我们多好呀,会用这么多办法哄我们睡觉,真是个好妈妈!

  2、欣赏歌曲

  过渡语:今天妈妈带来了一首歌,想让娃娃听着歌睡觉,但是我不知道,娃娃听了这首歌,会安静地睡觉吗?这样吧,孩子们,你们先帮妈妈听一听。

  重点提问:

  娃娃听了这首歌会安静地睡觉呢?

  提升:这首歌曲轻轻柔柔的、慢悠悠地,宝宝听着听着就想睡觉了。

  3、再次欣赏歌曲

  过渡语:我们给娃娃听听,看看是不是听了这首歌,娃娃就想睡觉了。

  (再次播放歌曲,老师抱着娃娃边看娃娃边听歌曲)

  三、哄娃娃睡觉

  (模仿大人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妈妈爱娃娃的情感)

  过渡语:娃娃在妈妈的怀里听了轻轻柔柔、慢悠悠的歌曲,马上就安静下来了,真好!

  重点提问:

  1、娃娃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是怎么抱娃娃睡觉的?

  提升:抱的动作

  小结:妈妈用这样的动作抱着我们,可真舒服呀!

  2、妈妈抱着娃娃,怎么哄娃娃睡觉呢?(教师将孩子们的回答进行示范,也可以让个别幼儿来尝试哄宝宝睡觉。)

  3、这首歌曲里面也有好办法,我们听听看看歌曲里妈妈抱着宝宝是怎么哄她睡觉的?

  小结:歌曲里的妈妈抱着宝宝,笑咪咪地看着宝宝唱着柔柔的歌,轻轻地摇着宝宝,摇呀摇,摇呀摇,宝宝甜蜜的睡着了。

  4、跟着音乐模仿老师哄宝宝睡觉。(一到两遍)

  四、送娃娃回家

  结束语:嘘,小娃娃们都睡着了,让我们轻轻把娃娃放在床上吧!回家喽!

  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旋律优美、词语亲切。由游戏引入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人手一个小娃娃,把小娃娃当成自己的小宝宝,请孩子们听着音乐哄自己的小宝宝睡觉。刚开始孩子们什么姿势都有,有几个孩子还拿着娃娃甩来甩去。我通过引导幼儿想想自己的妈妈抱着自己睡觉的样子,让幼儿模仿,很快幼儿就展现出妈妈对自己孩子浓浓爱意的情景。在音乐声中幼儿能够和着音乐拍、摇着娃娃。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达到活动目标。

  结束时,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娃娃放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有的孩子给了小娃娃一个枕头;还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被子给小娃娃盖好。这一切小动作都是孩子们对小娃娃关心的表现。

5、小班健康优秀教案《1,2,3,木头人》含反思

  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兔子,1,2,3!"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成小兔子,让我瞧瞧,谁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一朵花,1,2,3!)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猫咪,1,2,3!)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今天我们的游戏可是有任务的哦,我们要一起为小白兔搭一个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块则需要我们河对岸取,可是大灰狼来捣蛋,在我们取木块的路上设置了很多难关,我们必须越过这些难关去取木块,请您仔细听儿歌,念儿歌时木头人需要快速前进,但是当"1,2,3"出现时,我们就要停住不能动。老师这儿有四条路,你可以自己选一条你觉得能最快到达河对岸的路,到达河对岸以后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块积木,然后从外面返回起点,把积木放进篮子里,成功拿到积木回到起点的小朋友如果还想玩,可以再玩几次。让我们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6.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7.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8.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9.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三、庆祝胜利(3分钟)

  1.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好玩的木头人的游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呢!他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有很多像木头人一样好玩的游戏。今天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问问家里人,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再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木快去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6、小班健康教育教案《1,2,3,木头人》含反思

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兔子,1,2,3!"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成小兔子,让我瞧瞧,谁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一朵花,1,2,3!)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猫咪,1,2,3!)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今天我们的游戏可是有任务的哦,我们要一起为小白兔搭一个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块则需要我们河对岸取,可是大灰狼来捣蛋,在我们取木块的路上设置了很多难关,我们必须越过这些难关去取木块,请您仔细听儿歌,念儿歌时木头人需要快速前进,但是当"1,2,3"出现时,我们就要停住不能动。老师这儿有四条路,你可以自己选一条你觉得能最快到达河对岸的路,到达河对岸以后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块积木,然后从外面返回起点,把积木放进篮子里,成功拿到积木回到起点的小朋友如果还想玩,可以再玩几次。让我们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6.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7.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8.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9.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三、庆祝胜利(3分钟)

  1.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好玩的木头人的游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呢!他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有很多像木头人一样好玩的游戏。今天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问问家里人,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再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木快去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7、小班英语句型:Hi, Hello, Thank you, Goodbye!教案及反思

  教学重点:Teddy, Kitty, Puppy, Nicky

  句型:Hi, Hello, Thank you, Goodbye!

  歌曲:Hello, Teddy

  教学步骤:

  1、教师播放光盘歌曲Hello,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起边唱边做律动。

  2、教师可以请一些能流利地演唱歌曲的小朋友站在教室中间位大家来表演歌谣。一组请3——4名小朋友,可以做请几组。

  3、故事教学:

  教师播放光盘故事,请小朋友看故事。对其中熟悉的句型,如“Hello”和“Hi.”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一起说。也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说“Goodbye!”并结合光盘内容,做挥手再见的手势,让小朋友们明白goodbye的意思。

  教师将四个主人公的手偶放在大包里,先露出Teddy的手,示意小朋友对Teddy说“Hello.”和“Hi.”只有小朋友们大声说的说出来,教师才能从打包里拿出Teddy的手偶,然后引导小朋友们对Teddy说“Goodbye”并请一名小朋友将Teddy的手偶再放进大包里。

  4、教学游戏:

  游戏名称:有趣的演唱家(Funny Singer)

  教师带领小朋友用很慢、正常和加快的速度唱三遍歌谣。如果有小朋友唱得很好,也可以单独七请他们用不同的速度连唱三遍。

  反思:

  本次活动完成得不错,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好,不足之处是在课堂中缺少了四个小动物的头饰,如果再游戏这个环节用上头饰,效果会更好。

8、小班游戏教案《石头,剪子,布》含反思

主要领域:

  游戏

相关领域:

  无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活动准备:

  平坦场地一块

玩法:

  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面对面战立,游戏开始,同时用力向上跳,落地时两脚可任意成三种姿势:

  (1)脚并拢表示“石头”

  (2)两脚左右开立表示“布”

  (3)两脚前后开立表示“剪子”。

  注意:石头胜剪子,布胜石头,剪子胜布。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9、小班教案《1,2,3到动物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动物按照数量(5以内)从少到多排列,并根据动物喜好和数量进行对应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和操作,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卡:一面为五节火车厢,一面为动物表格;五种小动物图片若干张;人手一份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音效,导入活动。

  播放火车汽笛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嘟!嘟!咔擦咔擦,开往动物园的火车进站了。司机叔叔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二、比较数量多少,动物上车。

  1、观察车厢。

  师:这列火车可真长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节车厢。

  2、数小动物。

  师:小动物们都赶到火车站准备上车啦!瞧瞧,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小结:喔,来了大象狮子、长颈鹿、河马、棕熊。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师:分别有几只呢?谁来数一数?

  小结:一共来了一头大想、两只河马、三只长颈鹿、四只狮子、五只大象

  3、听音效,帮小动物们找车厢。

  师:小动物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节车厢,我们听听司机叔叔是怎么说的?

  师:司机叔叔说了什么呢?怎么帮助小动物找座位呢?喔,帮助小动物找车厢的时候呀,要按照小动物的数量从少到多找。什么叫做“从少到多排”?喔,最少的排在第一个,那谁坐在第一节车厢呢?大象,因为只有一头大象,数量最少。那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小动物数量最……?应该是谁做最后一节车厢?棕熊数量最多,有几头?

  师:还有三节车厢空着呢,可别忘了也是要按照从少到多的方法排喔!

  4、幼儿操作,尝试动物与车厢匹配。

  师:孩子们,请你们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吧!

  5、检验并纠错。

  师: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你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车厢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

  三、猜测动物喜好,动物喂食。

  1、出发去动物园。

  师:火车出发啦,咔擦咔擦,嘟嘟!火车到站啦!动物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动物园,小动物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忙,邀请大家去动物园玩呢!先来找找小动物们都在哪儿?(池塘边有两只河马,树林边有三只长颈鹿……)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师:啊呀,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小动物肚子咕噜咕噜叫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给小动物喂好吃的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喔,大象喜欢吃黄黄、弯弯的……?那长颈鹿最喜欢吃什么呀?……

  3、个别示范,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来喂小动物吃东西吧,谁来试试看?别忘了,要给小动物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喔。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你要给河马吃两堆草?喔,因为有两只河马,所以要给他们吃两堆草,不多也不少。

  师:原来,我们在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时候要先想想他喜欢吃什么,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几个食物。

  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带的好吃的也送给小动物们吧,记住有几只小动物就给几个爱吃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4、检验并纠错。

  师:你们都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给小动物都吃了几个食物?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呀我们帮助小动物搭了火车,还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东西,可真开心呀!火车要开车了,我们要回家了,跟小动物们说再见吧!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的前期经验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是围绕五种小动物开展的,幼儿不仅要知道五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并且要了解五种小动物分别喜爱吃的食物。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做好经验的丰富,有了这些经验基础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学具的制作。出于节约的目的,操作卡并没有进行塑封,小的操作材料上贴上双面胶以后,幼儿不太会撕,而且很容易就把纸撕坏。有些幼儿的不敢撕、不会撕,就使得活动时间加长。另外,我们在设计操作材料时,在喂食的环节中每个食物设置了三种数量,其中一种是正确的数量,其他两种为干扰项。这里需要幼儿排除两个干扰项选择出正确数量进行匹配,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有比较高的难度。可以将干扰项改成一个,既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在难度上又有了下降。

  三、课件的制作。课件的背景图颜色太为艳丽,与火车和动物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幼儿观察。火车出场的音效不贴合现代化,显得比较落后。另外,司机叔叔的录音太快、太长,没有突出操作中的要点和方法。导致播放一遍录音后,只有个别幼儿听出了“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多”、“少”等字词。

10、小班优秀美术教案《颜色妙,妙,妙》含反思

活动目的:

  1、识别各种颜色,具备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了。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纸卡30余张。

  2、各种颜色的水粉笔,蜡笔12盒。

  3、拷贝白纸30余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导入幼儿在教室内找认识的颜色。

  2、幼儿拿来色卡对找同颜色的实物,并述说颜色名称。

  3、继续述说各种颜色,并要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实物颜色以。

  4、认识颜色,辨别各种颜色的色彩。

  5、请幼儿自选各种画笔并说为什么选择此颜色。

  6、幼儿自行画出太阳、气球、叶子、棒棒糖、冰棒……

  7、互相评比,欣赏创作的画。

  8、老师总评出有特色的画并给与表扬奖励。

活动延伸:

  由三原色混调能变出更多、更神奇的颜色,进一步理解颜色的奇妙与美丽。在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去欣赏美,唤起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为造就具有"美的心灵"打好基础。

活动评价: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作为美术内容活动,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学习与动手创作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去创造美,较好地满足幼儿身心需要,也有利于幼儿学会交往技能。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11、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2、小班社会教案反思《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入园后,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创设了一个玩具区。随着活动的开展,发现很多宝宝不能自觉地收拾玩具,总是由老师跟在后面收拾。为了让幼儿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于是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 :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2 :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3 :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难点: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

  1 、 自制影像1个; 2 、各种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 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1张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一: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玩具好玩) 玩玩具时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

  (2)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 是玩具哭了....师: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请问它为什么在哭呀?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 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 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说话) 师:玩具的家在哪里?(柜子里) 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摆放整齐......)

  二:玩具玩具我们一起玩

  (1)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娃娃,小汽车,积木 师:哈哈,又到我们玩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他们的家

  (2):幼儿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结 宝贝们都很棒,已经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幼儿交流 师:你们家里有玩具吗?(有)你们是怎样收拾好玩具的?.....

  (2)播放宝宝收拾玩具教学碟

  (3)师小结

  四: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看来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宝宝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通过对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的观看,留给宝宝深刻的印象,为宝宝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1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4、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1,2,3到动物园》含反思

【活动设计】

  小班下学期有个别幼儿已经能够手口一致点数到5,并且了解数字5的含义在。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绘本《1,2,3到动物园》,帮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并引导幼儿按照数量从少到多排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因此我们根据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1,2,3到动物园》。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动物按照数量(5以内)从少到多排列,并根据动物喜好和数量进行对应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和操作,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卡:一面为五节火车厢,一面为动物表格;五种小动物图片若干张;人手一份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音效,导入活动。

  播放火车汽笛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嘟!嘟!咔擦咔擦,开往动物园的火车进站了。司机叔叔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二、比较数量多少,动物上车。

  1、观察车厢。

  师:这列火车可真长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节车厢。

  2、数小动物。

  师:小动物们都赶到火车站准备上车啦!瞧瞧,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小结:喔,来了大象狮子、长颈鹿、河马、棕熊。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师:分别有几只呢?谁来数一数?

  小结:一共来了一头大想、两只河马、三只长颈鹿、四只狮子、五只大象

  3、听音效,帮小动物们找车厢。

  师:小动物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节车厢,我们听听司机叔叔是怎么说的?

  师:司机叔叔说了什么呢?怎么帮助小动物找座位呢?喔,帮助小动物找车厢的时候呀,要按照小动物的数量从少到多找。什么叫做“从少到多排”?喔,最少的排在第一个,那谁坐在第一节车厢呢?大象,因为只有一头大象,数量最少。那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小动物数量最……?应该是谁做最后一节车厢?棕熊数量最多,有几头?

  师:还有三节车厢空着呢,可别忘了也是要按照从少到多的方法排喔!

  4、幼儿操作,尝试动物与车厢匹配。

  师:孩子们,请你们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吧!

  5、检验并纠错。

  师: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你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车厢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

  三、猜测动物喜好,动物喂食。

  1、出发去动物园。

  师:火车出发啦,咔擦咔擦,嘟嘟!火车到站啦!动物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动物园,小动物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忙,邀请大家去动物园玩呢!先来找找小动物们都在哪儿?(池塘边有两只河马,树林边有三只长颈鹿……)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师:啊呀,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小动物肚子咕噜咕噜叫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给小动物喂好吃的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喔,大象喜欢吃黄黄、弯弯的……?那长颈鹿最喜欢吃什么呀?……

  3、个别示范,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来喂小动物吃东西吧,谁来试试看?别忘了,要给小动物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喔。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你要给河马吃两堆草?喔,因为有两只河马,所以要给他们吃两堆草,不多也不少。

  师:原来,我们在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时候要先想想他喜欢吃什么,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几个食物。

  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带的好吃的也送给小动物们吧,记住有几只小动物就给几个爱吃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4、检验并纠错。

  师:你们都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给小动物都吃了几个食物?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呀我们帮助小动物搭了火车,还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东西,可真开心呀!火车要开车了,我们要回家了,跟小动物们说再见吧!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的前期经验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是围绕五种小动物开展的,幼儿不仅要知道五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并且要了解五种小动物分别喜爱吃的食物。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做好经验的丰富,有了这些经验基础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学具的制作。出于节约的目的,操作卡并没有进行塑封,小的操作材料上贴上双面胶以后,幼儿不太会撕,而且很容易就把纸撕坏。有些幼儿的不敢撕、不会撕,就使得活动时间加长。另外,我们在设计操作材料时,在喂食的环节中每个食物设置了三种数量,其中一种是正确的数量,其他两种为干扰项。这里需要幼儿排除两个干扰项选择出正确数量进行匹配,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有比较高的难度。可以将干扰项改成一个,既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在难度上又有了下降。

  三、课件的制作。课件的背景图颜色太为艳丽,与火车和动物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幼儿观察。火车出场的音效不贴合现代化,显得比较落后。另外,司机叔叔的录音太快、太长,没有突出操作中的要点和方法。导致播放一遍录音后,只有个别幼儿听出了“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多”、“少”等字词。

15、小班科学活动《蛋宝宝,站稳了》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蛋宝宝,站稳了》活动目标:

  1.能独立尝试借助辅助材料,用挡、围、包、增大摩擦等方法让蛋宝宝站稳。

  2.能主动探索并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蛋宝宝站稳的多种方法。

  3.乐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体验让蛋宝宝站稳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

  能独立尝试借助辅助材料,用挡、围、包、增大摩擦等方法让蛋宝宝站稳。

  活动难点:

  能主动探索并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蛋宝宝站稳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蛋宝宝滚动的特点

  物质准备:熟鸡蛋每人一个,装饰成蛋宝宝的形象;蛋挞壳、瓶盖、瓶子、毛巾、毛线、积木、纸筒、太空泥四份,报纸若干。手机微信与大屏幕联网。课件(呈现材料及方法的照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设置蛋宝宝从桌上自由滚动的情景,萌发帮蛋宝宝站起来的愿望展示蛋宝宝到处滚的情景,提问:蛋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样站得稳稳的听故事、看动画,可是他们滚得到处都是,怎样让蛋宝宝站稳了?

  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为下一步探索做好铺垫。

  二、通过操作尝试、分享交流等方式,了解借助于立体辅助材料支撑蛋宝宝站稳的方法

  1.出示百宝箱,让幼儿自选一种或几种材料帮蛋宝宝站稳。

  提问:这些宝贝会怎样帮助蛋宝宝呢?我们试一试。

  2.交流分享,鼓励幼儿对照自己的照片说出挡、围、包、增大摩擦等方法。

  提问:你用什么材料?蛋宝宝为什么能站稳了?

  例如:用 3 块积木把蛋宝宝挡住了。

  教师及时验证,帮幼儿总结提升挡、围、包、增大摩擦等关键词。

  3.通过微信联网分享图片,了解其他材料和更多方法。

  小结:要让蛋宝宝站稳了,除了今天百宝箱里的宝贝,我们还可以借助于班级里、家里、身边的其他材料,动动小脑筋,就有办法了。

  三、探索只用报纸让蛋宝宝站稳的多种方法,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报纸

  教师引导:百宝箱里的宝贝们都去忙了,只有报纸了,它会怎样帮蛋宝宝站稳呢,其实也有很多办法,我们试一试。

  此环节重点引导幼儿在限定条件下打破思维惯性,采取撕碎报纸、揉纸等非常规性办法,帮蛋宝宝站稳。

  四、拓展提升,不借助材料让蛋宝宝站起来

  教师引导:蛋宝宝在宝贝们的帮助下越来越坚强了,它想自己站起来,怎样能自己站起来呢?我们帮帮它。

  最后通过教师演示,让幼儿了解哥伦布让鸡蛋树立来的典故,懂得遇事要敢想敢做,积极尝试。

  课后反思:

  本活动的名称最初是教材中的“蛋宝宝,站起来”,在第一次试讲中,我的引导语就是“怎样让蛋宝宝站起来呢?”很多孩子觉得用手一扶、或用别的东西一碰,蛋宝宝就会站,没有“站”的持续过程。于是我把题目改成了“蛋宝宝,站稳了”,引导语也随之调整,并给孩子提示“蛋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样站得稳稳的听故事、看动画”,让孩子们指导,要让蛋宝宝站得稳稳的,而不是一站就行。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面对许多探索材料很兴奋,大部分孩子一开始就选了简单的瓶子、瓶盖、纸筒等简单的材料一试就成,对于需要变形和组合的的毛线、毛巾、积木很少选择,我通过观察后,进行了重点提示,个别孩子尝试成功后非常自豪。孩子们对于报纸的使用还是非常有经验的,能大胆的撕条、搓条、围圈,这是在前几次试讲中没有的现象。在观察中,大部分孩子不会用揉皱的方法给蛋宝宝做窝,小部分孩子拿着报纸无从下手,我通过个别指导帮他们找到了办法。在分享环节发现,微信连线功能让孩子们看到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很兴奋、很乐于分享做法,但是现场操控的难度比较大。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语言的丰富性还不够,对于个别用词把握不准。

  本次活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每一个目标的确定、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必须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调整,孩子们的经验水平、表现力,会让活动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16、小班健康课教案《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走路、站立、和坐的姿势。

  2、通过图片初步了解人体正确的姿势,逐步养成吃用正确的姿势。

  3、知道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不让我们的骨骼变形。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认得脊柱侧面图两副(直的和弯曲的)。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人体脊柱侧面图(直的)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人体的骨骼透视图,这是人体的什么部位?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弯曲的脊柱图:

  教师:现在着跟脊柱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弯曲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可能的原因)

  3、引导幼儿自主地谈谈自己对人体骨骼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可以进行简单地介绍:我们生下来时,身体中的骨头包括脊柱都是软的,因为我们不断地吃进各种食物,骨头吸收了营养就会长长、变硬、变粗,我们的个子就会长高。但是,骨头在生厂的过程中,因为比较软,所以很容易变形、变弯。像捏油泥一样,你怎么去捏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我们的骨骼,你经常弯,它就会长成弯的,你长时间是直的,它就是直的。

  4、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并进行练习。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姿势是怎样的?哪些姿势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正确的动作表演,强化幼儿正确姿势的形成。

活动反思:

  幼儿良好的姿势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它需要老师细心、耐心的指导。纠正幼儿不良姿势习惯更是需要时间,并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来完成。因而今后我们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坚持去做。

17、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认识数字1,2,3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八、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8、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视频2。

  2.师幼讨论。

  教师:妈妈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妈妈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想想做得真不错,我们表扬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幼儿讨论教师: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情景表演:幼儿:妈妈喊我洗手,我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那我们试一试。**孩子,到妈妈这里来,要吃饭了,把手洗洗干净吧。(要下命令式,让孩子去做事情)

  3.诵读句子教师小结:孩子们都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情,都知道马上去做,不偷懒。弟子规中有一句好听的话也是说得这件事情。我们一起听一听。(播放课件2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字卡)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读4.幼儿体验。

  教师:爸爸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你能马上去做不偷懒,那老师喊你们做事情,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哎)请你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客人老师吧。(播放课件2)

  (四)诵读,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弟子规里两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吧?(一起诵读)让我们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好吗?

  教师:刚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了读,那现在我们自己来读一读吧。(完整欣赏,轻声跟读)分角色诵读:男孩子们,你们读下好吗?女孩子们,你们再读一次听听好吗?孩子们,立正,我们一起读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好吗?

  教师总结:今天好开心,孩子们都会读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明白了话的意思。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别的班级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播放音乐,幼儿拍手诵读离开)

活动延伸:

  角色游戏:将录音放在游戏区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进一步巩固认识。

  日常生活:家园合作,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懂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19、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睡吧,小宝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会用耳朵倾听音乐,知道"摇篮曲"是宝宝要睡觉,要安静,轻轻的

  2、学会正确抱娃娃,要求幼儿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同时体会音乐游戏的乐趣。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布娃娃每人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宝宝哭了,要睡觉了,怎么办?谁来帮我想想办法?(让幼儿来说说你有什么办法)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2、基本部分:

  (1)、教师边唱歌曲,边摇着娃娃"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歌曲轻柔,动作缓慢,宝宝听着歌曲睡着了

  (2)、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是总结幼儿的发言,并丰富摇篮曲

  (3)、请个别幼儿来师范怎么样抱宝宝睡觉的动作。

  (4)、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3、教师讲评抱布娃娃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再来一遍。

  活动反思:

  《睡吧,小宝贝》这首歌的旋律很优美,而且很柔和,幼儿学起来的难度不会很高,很快大部分幼儿都可以演唱出来了。 这次活动,我认为缺少了趣味性和游戏性,我可以增加一些小游戏,这个需要研究,那么可以将各种游戏融入歌曲中,相信幼儿学习起来的积极性会很高!

20、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睡吧,小宝贝》含反思

  内容与指导活动目标:

  1、学习会用耳朵倾听音乐,知道"摇篮曲"是宝宝要睡觉,要安静,轻轻的。

  2、学会正确抱娃娃,要求幼儿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同时体会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布娃娃每人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宝宝哭了,要睡觉了,怎么办?;.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谁来帮我想想办法?(让幼儿来说说你有什么办法)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2、基本部分:

  (1)、教师边唱歌曲,边摇着娃娃,歌曲轻柔,动作缓慢,宝宝听着歌曲睡着了

  (2)、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是总结幼儿的发言,并丰富摇篮曲

  (3)、请个别幼儿来师范怎么样抱宝宝睡觉的动作。

  (4)、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哄宝宝睡觉。

  5、教师讲评抱布娃娃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再来一遍。

  活动反思:

  《睡吧,小宝贝》这首歌的旋律很优美,而且很柔和,幼儿学起来的难度不会很高,很快大部分幼儿都可以演唱出来了。 这次活动,我认为缺少了趣味性和游戏性,我可以增加一些小游戏,这个需要研究,那么可以将各种游戏融入歌曲中,相信幼儿学习起来的积极性会很高!

21、小班教案《静电宝宝,你好》含反思

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1.笔

  2.餐巾纸的小鱼

  3.池塘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猫钓鱼"

  1."谜语"导入: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 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1.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

  三、幼儿亲手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

  2.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拓展静电的相关知识

  1.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1.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2.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

  3.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五、延伸活动:防静电

  1.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科学区角:可以讲课上的道具放到区角,让幼儿可以在课下时候再次进行操作。指导幼儿重点关注不同纸张的区别会对静电产生造成的影响。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学会归类、排序、判断和推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

  随着冬日的来临,天气逐渐干燥,静电将会经常出现在在幼儿的生活之中。而这个现象具有趣味性,熟悉性,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是验证性实验。设计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幼儿的猜测、观察、实践、总结,让幼儿正确感受静电这个现象,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意识。

  二.活动实施效果

  (一)导入环节优点:采用了激趣导入法在"认识静电宝宝"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小猫咪这个幼儿熟悉的形象作为导入引出后面的内容。幼儿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教师以后的教学作了不错的铺垫。随后引出了一个矛盾点"钓鱼竿没有钓鱼线",让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思考之后,教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咒语"劈哩啪啦轰",边说边摩擦衣服产生静电。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教师边说边做还让幼儿跟随着老师一起做,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二)现象导入环节教师边说咒语边把这个现象呈现给幼儿。幼儿明显表示出了积极的兴趣,教师于是成热打铁地指出了这个是静电宝宝的威力,进而继续介绍静电的产生的原因等。然后,让幼儿自己进行操作。

  (三)幼儿操作环节优点:让幼儿亲身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将幼儿分为三组,自行地进行实践观察。在幼儿的操作之中,教师边指导边观察,途中发现部分幼儿成功了,部分幼儿没有成功。教师发现没有成功的原因:1.摩擦衣服的力量不够2.衣服潮湿3.部分幼儿开始用嘴巴吹小鱼4.管子的方向不对,用戳而不是平行吸上来。

  (四)教师反思环节优点:及时总结并且让做的好的幼儿上来演示在第一轮的幼儿自行观察了之后,教师结合自己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1.要用力气2.不要用嘴巴吹3.不要戳而是平行4.请部分成功的幼儿来演示一下,其中也邀请了一位幼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吸小鱼(摩擦头发)随后教师重点介绍了摩擦头发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再次去尝试一下。

  有待改进:对于"关系--摩擦的力度和粗糙程度"没有很明白的点明,幼儿并不能很明白失败的原因我只是把一些问题进行说明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说明显得过于抽象了,我应该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为"关系",然后对于幼儿进行说明。比如,我可以点明"是不是摩擦的力气""是不是我们摩擦的衣服有差别呢?成功的是怎么样的,失败的怎么样?"

  (五)幼儿再次操作环节幼儿在听取了教师的提醒之后,再次进行自主尝试。

  有待改进的地方:

  我应该把关系指出:

  1.粗糙程度:鼓励幼儿去摩擦一些光滑的物体。

  2.力度大小:鼓励幼儿去观察不同的力度的摩擦。

  (六)教师最后总结以及延伸教师根据幼儿在实践操作的大致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且再次提出了静电宝宝这个概念,此外进行了一些延伸比如:静电宝宝在生活中的其他体现以及如何消除静电宝宝等。

  二.得失总结本次活动虽然整个流程都进行了下来,但是仔细反思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以下主要从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优点:

  1.激发兴趣,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共使用了2次激发兴趣法。

  (1)教师在开头引用了谜语,导入了幼儿所熟知的小花猫形象,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2)教师在展示静电宝宝产生现象的同时配合咒语"劈哩啪啦轰",让幼儿产生一种神奇神秘的感觉,这样就牢牢地吸引住幼儿的兴趣,也拟补了幼儿在等待时间里面的无聊感,可以让大家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之中来。

  2.坚持了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幼儿观察所学事物,或由教师用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幼儿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印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这次课堂之中使用了现场演示法,通过了直观的道具或实物(图1)进行示范实验,使得幼儿获得了理性的认识。并且教师进行了两次演示,一次是全班观看,一次是让男孩子和女孩子进行了分组观看。

  3.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参加是进行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其与课堂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幼儿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题教学应该与幼儿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本次实验,教师安排了两次幼儿亲自操作的机会,并且还邀请了部分做的不错的孩子上来在全班面前演示。

  4.延伸经验,联系了生活幼儿的经验最终都需要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教师列举了一些静电宝宝出现在生活中的现象,给幼儿一个铺垫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于这个现象不会陌生并且会用心地去观察它。培养了他们热爱观察和生活的习惯。

  (二)不足之处:

  1.材料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需要通过对比让幼儿发现关系。为了做到这一点,材料的多样性和对比性则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次课程,教师只准备了一种材质类型的小鱼。并且制作小鱼的材料也应该考虑一下,应该选择一些容易吸引上来的材质,提高实验的可见性。比如电光纸等。

  2.幼儿操作实验的梯度性不够,对于关系的展现不够明显两次的幼儿的观察都基本集中在了一个纬度之上,而没有很好地体现一个梯度的提升。科学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发现观察,而我对于关系的点播还不够明显。

  3.对于幼儿的回应和其他反映没有积极回应在幼儿自己亲身操作的过程之中,有的幼儿利用吸管的吸力把小鱼给吸了上来,但是对于这个现象教师没有在集体总结中好好的回应而是忽略了。

  三.改进的措施

  (一)丰富材料,增加对比量在第二次的幼儿操作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摩擦面对于静电产生的影响,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到静电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摩擦物体表面不光滑需要粗糙。通过了投放不同的材料也可以让整个活动的梯度性增加。

  (二)积极回应幼儿的发现面对幼儿在自己的发现,虽然有时候因为课程的时间和安排上面不能完全的解释和解决,但是教师应该给与情感上的积极回应,在课后也要好好的解释给孩子听。面对瑞瑞的新发现,教师应该在总结环节给与回应并且给与大致的介绍"这个是吸力宝宝的威力,但是今天我们介绍的是静电宝宝,我们下次和吸力宝宝一起玩。"让幼儿得到被重视的感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的生活中来。

  (三)把握实验类课程的指导要点

  1.各种前概念的有效呈现:儿童在生活之中积累了很多的前概念,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课程要建立在儿童前概念的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形成新的概念。

  2.实验收、放权的正确把握:

  3.提高实验结果的可见性修改后的教案(黄色背景代表修改的新内容)

22、小班科学教案《静电宝宝,你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笔

  2.餐巾纸的小鱼

  3.池塘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猫钓鱼"

  1."谜语"导入: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 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1.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

  三、幼儿亲手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

  2.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拓展静电的相关知识

  1.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1.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2.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

  3.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五、延伸活动:防静电

  1.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科学区角:可以讲课上的道具放到区角,让幼儿可以在课下时候再次进行操作。指导幼儿重点关注不同纸张的区别会对静电产生造成的影响。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学会归类、排序、判断和推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

  随着冬日的来临,天气逐渐干燥,静电将会经常出现在在幼儿的生活之中。而这个现象具有趣味性,熟悉性,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是验证性实验。设计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幼儿的猜测、观察、实践、总结,让幼儿正确感受静电这个现象,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意识。

  二.活动实施效果

  (一)导入环节优点:采用了激趣导入法在"认识静电宝宝"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小猫咪这个幼儿熟悉的形象作为导入引出后面的内容。幼儿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教师以后的教学作了不错的铺垫。随后引出了一个矛盾点"钓鱼竿没有钓鱼线",让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思考之后,教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咒语"劈哩啪啦轰",边说边摩擦衣服产生静电。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教师边说边做还让幼儿跟随着老师一起做,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二)现象导入环节教师边说咒语边把这个现象呈现给幼儿。幼儿明显表示出了积极的兴趣,教师于是成热打铁地指出了这个是静电宝宝的威力,进而继续介绍静电的产生的原因等。然后,让幼儿自己进行操作。

  (三)幼儿操作环节优点:让幼儿亲身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将幼儿分为三组,自行地进行实践观察。在幼儿的操作之中,教师边指导边观察,途中发现部分幼儿成功了,部分幼儿没有成功。教师发现没有成功的原因:1.摩擦衣服的力量不够2.衣服潮湿3.部分幼儿开始用嘴巴吹小鱼4.管子的方向不对,用戳而不是平行吸上来。

  (四)教师反思环节优点:及时总结并且让做的好的幼儿上来演示在第一轮的幼儿自行观察了之后,教师结合自己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1.要用力气2.不要用嘴巴吹3.不要戳而是平行4.请部分成功的幼儿来演示一下,其中也邀请了一位幼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吸小鱼(摩擦头发)随后教师重点介绍了摩擦头发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再次去尝试一下。

  有待改进:对于"关系--摩擦的力度和粗糙程度"没有很明白的点明,幼儿并不能很明白失败的原因我只是把一些问题进行说明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说明显得过于抽象了,我应该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为"关系",然后对于幼儿进行说明。比如,我可以点明"是不是摩擦的力气""是不是我们摩擦的衣服有差别呢?成功的是怎么样的,失败的怎么样?"

  (五)幼儿再次操作环节幼儿在听取了教师的提醒之后,再次进行自主尝试。

23、小班教案《好宝宝,有礼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做个好宝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学说礼貌用语:老师早、妈妈好!

  3.知道在幼儿园应该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布偶娃娃三个;

  2、积木搭成的一个幼儿园,一个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宝宝们,今天我们小小班来了三位客人,让我们一起跟他们问声好。

  (教师出示三个布偶娃娃)

  幼:布偶娃娃你们好!(幼儿齐说)

  (同时老师带着布偶娃娃们向小朋友们问好)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布偶娃娃早上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是怎么做的?下午回家又是怎么做的?

  (教师创设娃娃早晨入园、离园时问好和道别的情境)

  提问:小朋友们,娃娃是怎样向老师和同伴问好的啊?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幼1:娃娃说,老师早!再见!

  幼2:娃娃鞠躬说老师早!老师再见!

  ……

  师:恩,布偶娃娃们都很有礼貌,见到老师或同伴会鞠躬问早、问好,下午回家会向老师、同伴说再见,他们是有礼貌的好宝宝。

  二、学习儿歌《好宝宝,有礼貌》

  师:今天老师和宝宝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好宝宝,有礼貌》

  (老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好宝宝,有礼貌, 好宝宝,有礼貌,

  看见老师问声早, 看见同伴问声好,

  回家会把手儿招, 回家会把手儿招,

  “老师,老师再见了。” “XX,XX再见了。”

  师:老师读一句,宝宝们跟着老师读一句。

  (幼儿跟着老师朗读儿歌两遍)

  师:刚才我们看到布偶娃娃是怎么像老师和同伴问好的啊?现在请宝宝们一边跟老师读儿歌,一边做动作。

  (幼儿在朗读的同时做握手、鞠躬、再见等动作)

  三、场景游戏:打电话。

  设置场景,我首先示范打电话:“喂,你好,……再见。”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请几个小朋友接电话。最后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让幼儿在设置的场景中练习礼貌用语。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是通过情景教学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其次,这节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班像卢新宇等一批性格内向的孩子现在不用家长“逼”也能主动和老师、同伴打招呼,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了。不足之处:教学不应局限在班级内部,而应带孩子到隔壁其他班级去做客,让孩子在与陌生伙伴的交往中锻炼交往能力,培养礼貌习惯.

24、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静电宝宝,你好》含反思

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笔

  2.餐巾纸的小鱼

  3.池塘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猫钓鱼"

  1."谜语"导入: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 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1.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

  三、幼儿亲手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

  2.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拓展静电的相关知识

  1.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1.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2.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

  3.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二、延伸活动:防静电

  1.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科学区角:可以讲课上的道具放到区角,让幼儿可以在课下时候再次进行操作。指导幼儿重点关注不同纸张的区别会对静电产生造成的影响。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学会归类、排序、判断和推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

  随着冬日的来临,天气逐渐干燥,静电将会经常出现在在幼儿的生活之中。而这个现象具有趣味性,熟悉性,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是验证性实验。设计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幼儿的猜测、观察、实践、总结,让幼儿正确感受静电这个现象,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意识。

  二.活动实施效果

  (一)导入环节优点:采用了激趣导入法在"认识静电宝宝"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小猫咪这个幼儿熟悉的形象作为导入引出后面的内容。幼儿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教师以后的教学作了不错的铺垫。随后引出了一个矛盾点"钓鱼竿没有钓鱼线",让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思考之后,教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咒语"劈哩啪啦轰",边说边摩擦衣服产生静电。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教师边说边做还让幼儿跟随着老师一起做,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二)现象导入环节教师边说咒语边把这个现象呈现给幼儿。幼儿明显表示出了积极的兴趣,教师于是成热打铁地指出了这个是静电宝宝的威力,进而继续介绍静电的产生的原因等。然后,让幼儿自己进行操作。

  (三)幼儿操作环节优点:让幼儿亲身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将幼儿分为三组,自行地进行实践观察。在幼儿的操作之中,教师边指导边观察,途中发现部分幼儿成功了,部分幼儿没有成功。教师发现没有成功的原因:1.摩擦衣服的力量不够2.衣服潮湿3.部分幼儿开始用嘴巴吹小鱼4.管子的方向不对,用戳而不是平行吸上来。

  (四)教师反思环节优点:及时总结并且让做的好的幼儿上来演示在第一轮的幼儿自行观察了之后,教师结合自己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1.要用力气2.不要用嘴巴吹3.不要戳而是平行4.请部分成功的幼儿来演示一下,其中也邀请了一位幼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吸小鱼(摩擦头发)随后教师重点介绍了摩擦头发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再次去尝试一下。

  有待改进:对于"关系--摩擦的力度和粗糙程度"没有很明白的点明,幼儿并不能很明白失败的原因我只是把一些问题进行说明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说明显得过于抽象了,我应该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为"关系",然后对于幼儿进行说明。比如,我可以点明"是不是摩擦的力气""是不是我们摩擦的衣服有差别呢?成功的是怎么样的,失败的怎么样?"

  (五)幼儿再次操作环节幼儿在听取了教师的提醒之后,再次进行自主尝试。

  有待改进的地方:

  我应该把关系指出:

  1.粗糙程度:鼓励幼儿去摩擦一些光滑的物体。

  2.力度大小:鼓励幼儿去观察不同的力度的摩擦。

  (六)教师最后总结以及延伸教师根据幼儿在实践操作的大致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且再次提出了静电宝宝这个概念,此外进行了一些延伸比如:静电宝宝在生活中的其他体现以及如何消除静电宝宝等。

  二.得失总结本次活动虽然整个流程都进行了下来,但是仔细反思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以下主要从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优点:

  1.激发兴趣,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共使用了2次激发兴趣法。

  (1)教师在开头引用了谜语,导入了幼儿所熟知的小花猫形象,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2)教师在展示静电宝宝产生现象的同时配合咒语"劈哩啪啦轰",让幼儿产生一种神奇神秘的感觉,这样就牢牢地吸引住幼儿的兴趣,也拟补了幼儿在等待时间里面的无聊感,可以让大家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之中来。

  2.坚持了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幼儿观察所学事物,或由教师用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幼儿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印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这次课堂之中使用了现场演示法,通过了直观的道具或实物(图1)进行示范实验,使得幼儿获得了理性的认识。并且教师进行了两次演示,一次是全班观看,一次是让男孩子和女孩子进行了分组观看。

  3.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参加是进行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其与课堂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幼儿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题教学应该与幼儿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本次实验,教师安排了两次幼儿亲自操作的机会,并且还邀请了部分做的不错的孩子上来在全班面前演示。

  4.延伸经验,联系了生活幼儿的经验最终都需要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教师列举了一些静电宝宝出现在生活中的现象,给幼儿一个铺垫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于这个现象不会陌生并且会用心地去观察它。培养了他们热爱观察和生活的习惯。

  (二)不足之处:

  1.材料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需要通过对比让幼儿发现关系。为了做到这一点,材料的多样性和对比性则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次课程,教师只准备了一种材质类型的小鱼。并且制作小鱼的材料也应该考虑一下,应该选择一些容易吸引上来的材质,提高实验的可见性。比如电光纸等。

  2.幼儿操作实验的梯度性不够,对于关系的展现不够明显两次的幼儿的观察都基本集中在了一个纬度之上,而没有很好地体现一个梯度的提升。科学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发现观察,而我对于关系的点播还不够明显。

  3.对于幼儿的回应和其他反映没有积极回应在幼儿自己亲身操作的过程之中,有的幼儿利用吸管的吸力把小鱼给吸了上来,但是对于这个现象教师没有在集体总结中好好的回应而是忽略了。

  三.改进的措施

  (一)丰富材料,增加对比量在第二次的幼儿操作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摩擦面对于静电产生的影响,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到静电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摩擦物体表面不光滑需要粗糙。通过了投放不同的材料也可以让整个活动的梯度性增加。

  (二)积极回应幼儿的发现面对幼儿在自己的发现,虽然有时候因为课程的时间和安排上面不能完全的解释和解决,但是教师应该给与情感上的积极回应,在课后也要好好的解释给孩子听。面对瑞瑞的新发现,教师应该在总结环节给与回应并且给与大致的介绍"这个是吸力宝宝的威力,但是今天我们介绍的是静电宝宝,我们下次和吸力宝宝一起玩。"让幼儿得到被重视的感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的生活中来。

  (三)把握实验类课程的指导要点

  1.各种前概念的有效呈现:儿童在生活之中积累了很多的前概念,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课程要建立在儿童前概念的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形成新的概念。

  2.实验收、放权的正确把握:

  3.提高实验结果的可见性修改后的教案(黄色背景代表修改的新内容)

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笔

  2.电光纸的小鱼

  3.池塘挂图

  4.光滑的物体(瓶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猫钓鱼"

  1."谜语"导入: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3.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4.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要注意力气的大小哦。不同的力气会产生不同魔法效果哦。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

  三、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在过程之中重点关注大小的区别)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发现当我们用大大的力气的时候小鱼儿就容易吸引上来,当我们用小小的力气的时候小鱼儿就不太容易吸引上来。

  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进而引出另外一个关系,摩擦的表面。我发现有的小朋友的衣服是光滑的羽绒服,有的衣服是毛毛糙糙的,提供光滑的物品比如塑料瓶等)教师在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

  三、静电的其他现象

  1.教师总结影响静电的两组关系:摩擦的大小和摩擦的表面对于吸引小鱼的区别。

  2.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4.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5.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6.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3.延伸活动:防静电

  1.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科学区角:可以讲课上的道具放到区角,让幼儿可以在课下时候再次进行操作。指导幼儿重点关注不同纸张的区别会对静电产生造成的影响。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25、小班音乐课教案《睡吧,布娃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柔和宁静的音乐气氛,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2.体验爸爸妈妈给予的浓浓爱意。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布娃娃玩具若干。

  2.《睡吧,布娃娃》音乐CD。

活动过程:

  1.由哄布娃娃睡觉引出活动。

  教师手抱布娃娃,轻轻抚拍。

  “娃娃想睡觉了,怎样才能让娃娃安安静静很快的睡着呢?”

  教师把娃娃放入小床,给娃娃盖上被子,哼唱《睡吧,布娃娃》哄娃娃入睡。

  “娃娃睡着了吗?”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是谁唱的?”

  教师小结:你们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唱着歌、哄你们睡觉的。

  2.欣赏《睡吧,布娃娃》。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

  “听到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3.我来哄娃娃睡觉。

  每个幼儿抱一个布娃娃,教师请幼儿慢慢跟唱。

  “不娃娃想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哄宝宝入睡吧!”

  播放录音,先请女孩子便随意跟唱,边哄宝宝入睡;再请男孩子边随意跟唱,边哄宝宝入睡。

  “娃娃睡着了吗?嘘,不要把娃娃吵醒,轻轻的把娃娃放到床上去。”

  4.教师引导幼儿再次聆听歌曲,自己便用身体摇晃便细细感受、品位爸爸妈妈对自己浓浓的爱意。

  “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再听一遍,就想躺在妈妈的身边一样。”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手机扫码阅读小班音乐别吵,小宝宝睡了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