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动梦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0-24 10:32:03

大班美术动梦教案反思

1、大班美术动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2.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3.在想象与创编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舒缓的音乐、半成品范例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幼共同欣赏。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教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阿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项链、长头发、衣服、乳房……)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2.教师:“闭上眼睛,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上的阿姨。(教师用语言讲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我困了,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松很松,我就睡着了……)提问:刚才我们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听着舒缓的音乐把我们的心情变得很宁静,身体也很放松,感觉很舒服。

  三、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

  1.感受线条。

  (1)“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样画这幅作品的,先来看一看他的构线。

  提问:“这些线条看起来怎么样?”(柔软、圆滑的曲线)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线条,“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条线,肢体动作表示圆滑的曲线。”

  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当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松松的,身心都很放松。

  2.感受色彩。

  (1)教师:“看完了构线,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涂色。”

  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看到红色和黄色,你想到了什么?”(花园、草地、沙漠……)“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2)幼儿相互讨论:“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里睡着了,她做了许多的梦,梦见自己睡在沙漠里,火红的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她还梦到了自己睡在绿色的草地上,那儿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你觉得阿姨会梦见些什么呢?(在阳台的月光下、在篝火的旁边……)为什么?”幼儿讨论后请个幼回答。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四、启发幼儿作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也来试试看,把阿姨梦到的东西用一些线条勾画出来,然后在用蜡笔给它涂上漂亮的色彩。”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猜猜别人画的是什么,并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作画意图。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进一步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用她优美的音乐结合轻柔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梦》的轻松、舒适的感觉,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作品带来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画自己的梦地时候,通过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去画自己的梦,作品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

2、大班美术教案《动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2.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3.在想象与创编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舒缓的音乐、半成品范例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幼共同欣赏。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教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阿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项链、长头发、衣服、乳房……)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2.教师:“闭上眼睛,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上的阿姨。(教师用语言讲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我困了,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松很松,我就睡着了……)提问:刚才我们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听着舒缓的音乐把我们的心情变得很宁静,身体也很放松,感觉很舒服。

  三、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

  1.感受线条。

  (1)“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样画这幅作品的,先来看一看他的构线。

  提问:“这些线条看起来怎么样?”(柔软、圆滑的曲线)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线条,“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条线,肢体动作表示圆滑的曲线。”

  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当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松松的,身心都很放松。

  2.感受色彩。

  (1)教师:“看完了构线,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涂色。”

  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看到红色和黄色,你想到了什么?”(花园、草地、沙漠……)“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2)幼儿相互讨论:“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里睡着了,她做了许多的梦,梦见自己睡在沙漠里,火红的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她还梦到了自己睡在绿色的草地上,那儿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你觉得阿姨会梦见些什么呢?(在阳台的月光下、在篝火的旁边……)为什么?”幼儿讨论后请个幼回答。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四、启发幼儿作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也来试试看,把阿姨梦到的东西用一些线条勾画出来,然后在用蜡笔给它涂上漂亮的色彩。”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猜猜别人画的是什么,并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作画意图。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进一步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3、大班美术教案《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作品《梦》,感受作品传递的快乐和舒适的感觉。

  2.能结合对作品色彩的感知,为自己描绘自己睡梦中的状态并能配上相应色调的背景。

  3. 体验自我创作梦境带来的快乐。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画熟睡的自己。

  教学具准备:PPT、音乐《沉思曲》、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作品,共同欣赏。

  昨天左老师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了一幅美丽的画,瞧,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轻松很轻松,慢慢地我就睡着了……原来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做《梦》。

  二、赏析作品,感受色彩。

  1、分析作品,体验作品传递的快乐和舒适。

  咦,画上是谁?你觉得她像在干什么?

  (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我们也来学学画上的阿姨,坐在自己的软软沙发上,放松自己。

  躺在柔软的沙发上休息了一下,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舒服,快乐)

  小结:是啊,画中的阿姨和我们一样,在沙发上舒服地睡着、梦着,这让我们看画的人也觉得很舒服,很快乐。

  2、感受色彩,理解不同的背景色调。

  ①欣赏作品中的主要色调,感受作品的轻松,快乐的基调。

  提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

  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调

  给我们一种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②出示不同的背景色调引导幼儿相互讨论,感知不同色调带来的不同感受。

  背景出现蓝色的夜空

  提问:如果阿姨的背后换成了夜空,你觉得她又会梦见什么呢?

  背景出现辽阔的草原

  提问:如果是绿色的草原呢?

  背景出现冰川

  提问:如果阿姨的背景是冰川,这幅画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三、选择背景,创作梦境。

  介绍工具材料。

  想一想你做过什么样的梦,这个梦是温暖快乐的,还是恐怖诡异的,请你选择合适的梦境背景颜色进行绘画。

  四、作品展示,教师讲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梦的内容。

  结束语: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能将自己的的梦画下来,告诉你们这幅《梦》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毕加索创作的,看来你们比他还厉害呢。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用她优美的音乐结合轻柔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梦》的轻松、舒适的感觉,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作品带来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在幼儿画自己的梦地时候,通过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去画自己的梦,作品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

4、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 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 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 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 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 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

  三、启发幼儿作画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调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试试看,等会儿,我让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吗?

  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评价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幼儿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体验背景变化后的感受。

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 封面 以蓝色泡泡模板为背景,依次出现美术欣赏、梦、设计者、制作者。

  图片一 以盒式向内收缩出现名画《梦》,供幼儿欣赏,感受《梦》的意境。

  图片三 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剪贴,去掉人物的背景

  图片四 人物不变,插入蓝色夜空背景,让孩子感受蓝色给人冷、安静的感觉。

  图片五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沙漠背景,让孩子感受红色给人暖、热的感觉。

  图片六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绿色草地背景,让孩子感受绿色给人空气清馨的感觉。

  图片七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海边背景,让孩子感受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

  图片八 出现名画《梦》、图片四、五、六、七,供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用色涂画背景。

  封底 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现多谢指教等字样。

  二、教学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设计的课件《梦》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图片,让图片活了起来。其次,名画的背景采用蒙太奇式的切换,让孩子充分感受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这样幼儿很容易将抽象的色调理解转化为直观感受。课件取代了幻灯片的不覆盖性、多变形,名画的色彩明亮、课件制作巧妙,在这里课件发挥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2.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舒缓的音乐、半成品范例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幼共同欣赏。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教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阿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项链、长头发、衣服、乳房……)她在做什么?"来;自.屈;老师;教.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2.教师:“闭上眼睛,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上的阿姨。(教师用语言讲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我困了,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松很松,我就睡着了……)提问:刚才我们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听着舒缓的音乐把我们的心情变得很宁静,身体也很放松,感觉很舒服。

  三、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

  1.感受线条。

  (1)“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样画这幅作品的,先来看一看他的构线。

  提问:“这些线条看起来怎么样?”(柔软、圆滑的曲线)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线条,“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条线,肢体动作表示圆滑的曲线。”

  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当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松松的,身心都很放松。

  2.感受色彩。

  (1)教师:“看完了构线,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涂色。”

  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看到红色和黄色,你想到了什么?”(花园、草地、沙漠……)“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2)幼儿相互讨论:“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里睡着了,她做了许多的梦,梦见自己睡在沙漠里,火红的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她还梦到了自己睡在绿色的草地上,那儿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你觉得阿姨会梦见些什么呢?(在阳台的月光下、在篝火的旁边……)为什么?”幼儿讨论后请个幼回答。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四、启发幼儿作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也来试试看,把阿姨梦到的东西用一些线条勾画出来,然后在用蜡笔给它涂上漂亮的色彩。”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猜猜别人画的是什么,并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作画意图。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进一步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用她优美的音乐结合轻柔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梦》的轻松、舒适的感觉,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作品带来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画自己的梦地时候,通过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去画自己的梦,作品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

6、大班美术教案《我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学习刮蜡画的技巧,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刮蜡纸每人一张、竹子笔每人一支

  2、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谈话: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你们害怕吗?为什么?

  (二)欣赏视频示范讲解

  1、我可不害怕黑夜,因为我有一支魔笔,它能刮破黑暗。(教师边讲边出示挂图现场做画)我用摩笔刮破夜幕,看一看老师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回答)

  2、教师边讲述边示范画:

  3、小朋友们,你们说我的这支魔笔是不是很神奇?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竹签笔呀!一支竹签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这种画纸就叫“刮蜡画纸”

  4、欣赏几幅幼儿绘画作品:甜甜的梦,引导幼儿说一说。

  (三)幼儿思考大胆想象

  1、天黑了,我们小朋友都睡着了,开始进入甜甜的梦乡。(播放摇篮曲幼儿闭眼睡觉)教师用语言引导孩子进入梦乡。

  2、幼儿讲述:你做了个什么梦?(幼儿讲述)

  3、今天我们也把你做的梦画下来,看看谁的梦做的最香。

活动反思:

  《我的梦想》一课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上本课《我的梦》时,教师仅展示出一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再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确认识到画面从构图到颜色对比,有个明确的比较。这样学习起来更方便。

  面对特殊的学生,在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教师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不够深入,学生的运用线条的能力弱、对事物观察得不仔细等。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反思、改进的地方。在教学时,不能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如果安排我上这节课我更有信心、有自信,通过这次的国培培训增加我们在幼儿有的应变能力的提高。

7、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小小太空梦》含反思

活动名称:

  小小太空梦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轮流谈话,不抢着说。

  2.围绕生活话题进行谈话交流。

  3.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故事《蝴蝶结》的内容。

  2.物质准备:教师用材料:教学读本6-1。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翻开教学读本,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故事,回顾故事内容。

  二、创意阅读

  围绕话题开展谈话活动

  1.围绕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故事开始时,珍珍还不会做什么事?后来她会做了吗?是怎么学会的?

  2.围绕“我会做的事情”进行交流,引导幼儿用“我会做”的句式说一说做某件事的成功经验和方法,要求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学习他人好的讲述经验。

  教师:

  三、幼儿绘画(区域的开展)

  师:小朋友们,太空实在是太神奇了!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神秘,今天,美工区的小任务就是把你们脑海里的外太空画出来,并与大家一起分享。不仅我们的美工区有着神秘的东西,我们各个区域里面也藏了许多神秘的东西。大家赶快去探索吧!

  1.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进入绘画活动,教师指导,启发幼儿的想象。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在太空干什么,注意构图和颜色。

  3.指导幼儿进行各个区域的游戏。

  四、小结(作品展览)

  幼儿相互交流欣赏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家长为每一个幼儿记录所画的内容。

  2.布置作品栏“娃娃的太空梦”,组织幼儿欣赏交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8、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梦的世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主动能力和尝试精神以及想像力、创造力、讲述能力。

  2.萌发幼儿对快乐、神奇的梦的喜爱和表现美的情趣。

  3.加深幼儿对“梦”这一奇特心理现象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毛笔、水粉颜料、铅画纸、调色板、油画棒、抹布、吸水纸、洗笔瓶、胶水;投影机、投影片、录音机、磁带;示范挂图二幅。

  2.知识准备:丰富幼儿有关梦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轻音乐《孩子的梦》,放投影片《梦境》,让幼儿欣赏和观察。

  幼儿尝试回答: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你观察到了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这首曲子在讲述着什么?教师小结:一个孩子睡着了,他梦到了这些美好、神奇的事,他觉得好开心!

  2.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试着说出自己做过的美好、神奇的梦,萌发幼儿进行“我的梦”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大胆地尝试用水粉进行创作绘画。

  第一步:幼儿尝试先用油画棒勾画轮廓。

  第二步:幼儿再尝试用水粉大胆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根据自己梦的经验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个别指导。(播放轻音乐《孩子的梦》)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试着讲述自己的梦,要求讲得有顺序、有情节、较完整。

  (1)请幼儿试着为自己的画面起个名字。

  (2)两个幼儿互相讲述自己梦的内容。

  (3)请个别幼儿试着独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将作品贴在活动室的展览壁上,布置起来,让幼儿欣赏一幅整体的画面。

  2.幼儿试着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启发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想像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为幼儿整体作品起个名。

  3.幼儿随着轻音乐《孩子的梦》做轻松活动,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9、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我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幼儿学会拓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着,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拓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张催塑纸和黑色或深蓝色纸、小刷子若干支、颜料)、

  3、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小结: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那我应该用什么颜色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好,接下来,朱老师也把我做的可怕的梦来画一画。

  5、师示范画拓印画: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张卡,上面一层是滑滑的纸,下面一层是黑色的纸。

  我用小刷子在灰色的颜料了蘸一蘸,然后在这张滑滑的纸上刷一刷,好我再来换一种颜色,请你帮我选一种颜色,你来帮我刷一刷。

  2)全刷好了,我们就把卡片合起来,用力按一按。瞧,我的梦就在这里呀。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催塑纸上,拿白纸压一压,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游戏:随音乐讲述自己的梦。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2、师:梦的世界好玩吗?想不想再去?我们再到那里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梦、快乐的梦,还会有哪些梦?

  活动反思:

  《我的梦想》一课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上本课《我的梦》时,教师仅展示出一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再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确认识到画面从构图到颜色对比,有个明确的比较。这样学习起来更方便。

  面对特殊的学生,在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教师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不够深入,学生的运用线条的能力弱、对事物观察得不仔细等。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反思、改进的地方。在教学时,不能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如果安排我上这节课我更有信心、有自信,通过这次的国培培训增加我们在幼儿有的应变能力的提高。

10、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名画欣赏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快思教案网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

  三、启发幼儿作画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调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试试看,等会儿,我让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吗?

  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评价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幼儿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体验背景变化后的感受。

  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封面以蓝色泡泡模板为背景,依次出现美术欣赏、梦、设计者、制作者。图片一以盒式向内收缩出现名画《梦》,供幼儿欣赏,感受《梦》的意境。图片三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剪贴,去掉人物的背景图片四人物不变,插入蓝色夜空背景,让孩子感受蓝色给人冷、安静的感觉。图片五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沙漠背景,让孩子感受红色给人暖、热的感觉。图片六人物置于顶层,插入绿色草地背景,让孩子感受绿色给人空气清馨的感觉。图片七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海边背景,让孩子感受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图片八出现名画《梦》、图片四、五、六、七,供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用色涂画背景。封底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现多谢指教等字样。

  二、教学活动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首先,设计的课件《梦》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图片,让图片活了起来。其次,名画的背景采用蒙太奇式的切换,让孩子充分感受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这样幼儿很容易将抽象的色调理解转化为直观感受。课件取代了幻灯片的不覆盖性、多变形,名画的色彩明亮、课件制作巧妙,在这里课件发挥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1、大班美术教案《爱丽丝梦中旅行记》含反思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有趣的皮影形式及新颖独特的影子绘画方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参与创作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教师演示的故事简单而富有儿童情趣,并留有非语言的空间,充满了幻想,能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在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结合故事播放背景音乐《月光》,营造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美、创作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皮影表演,感受人体影子的动态和美感。

  2、鼓励幼儿把感受到的、想象的画面,用画影子的形式表达出来,续编制作成故事绘本。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照明灯一盏、白布一大张,帽子、雨伞、小白兔手偶、小水桶

  2、油性笔、各种卡纸、打孔机、扭扭棒。

  3、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什么时候会做梦?梦见什么?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爱丽丝,她在睡觉的时候也很喜欢做梦,而且时常在梦境里旅行,今天,她睡觉的时候又做梦了,究竟梦见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欣赏皮影表演。

  教师讲述故事。(请配班教师站在白布后面,打开在白布后的照明灯、配上音乐,利用照明灯和白布做出不同影子动作的故事情景表演。)

  【爱丽丝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扎起了两条小辫子,开开心心地来到了公园里玩,她左看看、右看看,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鲜花,爱丽丝很高兴,在花园里跳起舞来,看!她跳得多好啊!过了一会,太阳照到爱丽丝的眼睛,眼睛都睁不开了,爱丽丝就戴上了一顶帽子,这下舒服多了。哎,她的梦一下子飞到了森林里,看到一只小白兔向她招手,对她说:“小姑娘爱丽丝,您愿意和我交朋友吗?”爱丽丝说:“当然愿意”。于是,小白兔和爱丽丝就成了好朋友,他们一起玩,爱丽丝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给小白兔当温暖的窝。她们玩呀玩呀,玩得多快乐啊!突然,从树后面跳出了一只大灰狼向她扑过来······】

  三、提问,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师:小朋友,你们猜,爱丽丝怎么办?怎样将大灰狼赶跑?(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她后来会去了什么地方旅行呢?又会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幼儿想象讲述)

  ★师:如果你在爱丽丝的梦境里,成了她的好朋友,你会和爱丽丝一起到什么地方旅行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想象讲述)

  四、出示图书,帮助幼儿了解书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知道书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一本书)一本书中由什么部分组成?(封面、封底、书名、页码、里页)

  ★师:小朋友看书的时候应该是怎么看的?(一页一页地翻书,按照页码,从左到右阅读)所以我们要画故事,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画。

  (教师提出要求)在爱丽丝梦中旅行记中,小朋友看到的都是影子,那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也用影子的形式画出来,做成一本故事书。

  五、幼儿操作。

  1、幼儿作画,教师根据幼儿需要给予帮助。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封面和封底。(设计书名,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并写上自己的姓名)

  六、结束,分享。

  (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绘本内容)

  ★ 师:小朋友画的图书真漂亮,而且编的故事内容也非常精彩,可以在户外活动后或餐前活动时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哦!

  教师在演示《爱丽丝梦中旅行记》,孩子们虽然没有看到老师的表情,但通过故事的讲述、表演和音乐的配合下,深深地感染了孩子的情绪!

  幼儿在作画时,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影子的形式画在卡纸上。

  部分幼儿已做好的故事绘本(用打孔机和扭扭棒将画好的装订成一本故事绘本)

  幼儿讲述(一):1、有一天,爱丽丝和她的朋友出去玩,太阳好晒,后来飘来了一朵云朵,就感觉好多了。2、爱丽丝在经过一条独木桥,下面的河水很深,她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走。3、后来她来到了大海游泳,她还套了游泳圈,一点也不怕。4、后来有两个大浪翻过来了,还好她躲开了,游泳完了,她就回家了。

  幼儿讲述(二):1、今天天气很好,爱丽丝和我一起到花园里玩,看到了很多很漂亮的花。2、后来下雨了,花都被淋湿了,她就撑起了雨伞和跟我回家了。3、到了我的家,我和她一起玩了好久,我们玩了跳舞和捉迷藏。4、玩到天黑,我就送她回家了。

  活动反思: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次的活动,对皮影故事情境表演十分的好奇和感兴趣。作画时,孩子们能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绘画影子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编的故事表现出来并制作成绘本。能清楚地在表述出自己的故事内容,既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12、大班美术教案《圆热带雨林之梦》含反思

  设计意图:

  带幼儿参观热带植物园之后,他们对那里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新奇,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刺激和探险的愿望。依据幼儿的兴趣,我尝试让他们欣赏卢梭的《丛林组画》,深入感受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幼儿通过大胆的想像表现自己眼中的热带雨林。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丛林组画》,感受丛林的奇异景象,体验其神秘、安详、充满生机的梦幻般的感觉。

  2.学习用明快的色彩,大胆想像,表现出自己对热带雨林的印象。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参观热带植物园,并进行了参观后的主题绘画;了解有关热带雨林的故事。

  2.材料准备:卢梭的《丛林组画》,参观植物园照片及绘画作品,投影仪,8开画纸,彩笔,蜡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1.让幼儿在神秘的情景中感受卢梭《丛林组画》的奇异,并大胆、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意自己的热带雨林。

  活动难点:

  1.通过欣赏活动,真正理解热带雨林中人与动物的关系。

  2.画面布局均衡,植物富有热带雨林特点,人和动物富有情节化。

  活动过程:

  1.引入环节。

  以故事为引子,欣赏《丛林组画》。

  今天我要为小朋友讲一个热带雨林的故事。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画家叫卢梭,他和我们一样听过许多关于热带雨林的故事,他非常向往和热爱热带雨林,但是因为许多原因他一直没有机会去热带雨林探险,但他每天都在想像着热带雨林的情景。一天,卢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发生了许多在热带雨林里的神秘的故事,他感到很兴奋。他马上拿起画笔将自己的梦记录下来,并给那些画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丛林组画》。[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们是否想听听卢梭梦里的故事呢?

  分析

  欣赏《丛林组画》的目的是让幼儿产生奇异的感受和体验,而故事情境的设计,能让组画在神秘的气氛中出现,深深地吸引幼儿。

  2.感知环节。

  (1)出示《梦》和《小瀑布》,引导幼儿观察森林、人和动物的样子,体验人和动物的关系以及画面的颜色。

  分析

  将《梦》和《小瀑布》作为第一顺序出现,因为这两幅作品表达的都是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安详、平和的状态。

  (2)出示《奇异的景色》,引导幼儿观察猴子在怎样工作,丛林中花、叶子及果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丛林的感觉。

  分析

  将《奇异的景色》作为单独的画面出现,是为了让幼儿感知动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快乐和美满。

  (3)出示《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引导幼儿观察野兽在做什么,并表达自己的感觉。

  分析

  《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表现的均是人与动物抗争及动物之间弱肉强食的现象,将这三幅作品作为第三顺序出现,是为了让幼儿看到人与自然中最残酷、最现实的一面。

  (4)将《丛林组画》全部展示,请幼儿说出自己对卢梭的梦有什么感觉,想到什么,喜欢什么。

  分析

  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丛林世界,既发现大师表达的自然色彩之明快、物体形象之丰富,又让幼儿感知到大自然环境中的危险,从而使幼儿的想像带有真实世界的成分。

  3.创作环节。

  (1)教师提议幼儿闭上眼睛,尝试做一个神秘的梦。

  (2)请部分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梦”,鼓励幼儿大胆创意“梦”的情节。

  (3)提示幼儿绘画的植物要有热带雨林的特点。

  (4)提示幼儿画面布局既均衡、丰富,又不杂乱。

  (5)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对比色,使画面色彩亮丽、明快。

  分析

  让幼儿以模仿大师做梦的形式去构思自己的热带雨林故事,使幼儿的创造同样也带有了卢梭一样的梦的情调。这样既激发幼儿积极创作的兴趣,又促进他们大胆想像。同时,操作中的指导也很重要,它可提醒幼儿以大师的作品为参照,有效地选用色彩来模仿大师的风格,在绘画中有意突出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鼓励幼儿大胆描绘自己的热带雨林之梦。

  活动反思:

  把握最恰当的时机,依据幼儿的兴趣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是本次活动尤为突出的地方。热带植物园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孩子,用笔描绘自己眼中的热带雨林成为孩子的期望。活动中,教师借助卢梭的《丛林组画》带孩子走进富有魔力、梦幻般的热带丛林,在圆梦的过程中将视觉艺术欣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孩子学会用心灵作画,学会用自己的想像在头脑中重新构建、描绘自己的梦想。

  值得欣赏的是,教师不仅抓住了好的教育契机,而且进行了缜密的思考,故事的引入和作品出现的顺序都体现了教师对细节的关注,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在的生命力,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13、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我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幼儿学会拓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着,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拓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张催塑纸和黑色或深蓝色纸、小刷子若干支、颜料)、

  3、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

  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

  小结: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那我应该用什么颜色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好,接下来,朱老师也把我做的可怕的梦来画一画。

  5、师示范画拓印画: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张卡,上面一层是滑滑的纸,下面一层是黑色的纸。

  我用小刷子在灰色的颜料了蘸一蘸,然后在这张滑滑的纸上刷一刷,好我再来换一种颜色,请你帮我选一种颜色,你来帮我刷一刷。

  2)全刷好了,我们就把卡片合起来,用力按一按。瞧,我的梦就在这里呀。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催塑纸上,拿白纸压一压,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游戏:随音乐讲述自己的梦。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2、师:梦的世界好玩吗?想不想再去?我们再到那里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梦、快乐的梦,还会有哪些梦?

  活动反思:

  《我的梦想》一课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上本课《我的梦》时,教师仅展示出一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再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确认识到画面从构图到颜色对比,有个明确的比较。这样学习起来更方便。

  面对特殊的学生,在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教师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不够深入,学生的运用线条的能力弱、对事物观察得不仔细等。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反思、改进的地方。在教学时,不能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如果安排我上这节课我更有信心、有自信,通过这次的国培培训增加我们在幼儿有的应变能力的提高。

14、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剪纸游戏:葫芦娃娃的梦》反思

  设计意图

  活动前期进行了套色剪纸和立体剪纸技巧的教学,并且大班幼儿通过小班、中班两年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如镂空的技法。幼儿能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而且大班孩子语言发展较好,喜欢故事阅读,能用完整的语言创编故事。孩子通过学习,运用圆点形、水滴形、月牙形、波浪形等花纹进行创意性剪纸创作,发展幼儿的创作性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圆点形、水滴形、月牙形、波浪形等镂空方法对剪纸作品进行完善。

  2.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3.体验剪纸游戏活动的乐趣。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点形、水滴形、月牙形、波浪形等四种剪纸中常见的镂空花纹

  难点:运用镂空花纹对作品进行完善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

  1.剪刀、固体胶、铅笔人手一份,各色彩纸、压花器若干

  (铅笔)(剪刀)(固体胶)彩纸

  2.课件:《葫芦娃娃的梦》。

  3.圆点形、月牙形、水滴形、波浪形花纹的范画。。

  环境创设:创设葫芦庄园故事场景及轻柔的背影音乐,为情景讲述营造良好的氛围。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猜谜语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我们大五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猜谜语,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大圆上面托小圆,绿绿外皮里白心”是什么?

  幼答:是葫芦

  师:你们见过葫芦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幼:葫芦是有两个圆形组成,上面一个小圆,下面一个大圆,还有一个葫芦嘴呢。

  二、教师以小故事《葫芦娃娃的梦》引入课题。

  1.播放PPT课件引出葫芦。“小朋友,这是什么?”“葫芦”“对,就是葫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小葫芦的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葫芦娃娃的梦》

  一天夜里,月亮睡了,星星睡了。葫芦藤架上的小葫芦也安静地睡着了。咦,有一个熟睡中的葫芦娃娃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原来它正做着一个美梦。它梦见自己穿上了漂亮衣服,衣服上有很多好看的花纹。弯弯的月牙形花纹,长长的波浪形花纹,圆圆的圆点形的花纹,还有可爱的水滴形花纹。这些花纹真漂亮,葫芦娃娃开心地笑了….可是,当它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原来只是一场梦,漂亮的衣服不见了。葫芦娃娃难过极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它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它呢呀?”“帮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

  三、引导幼儿欣赏剪纸作品——葫芦娃娃,观察它身上的花纹图案,讨论这些花纹的剪法。

  师问:“你还记得葫芦娃娃梦中的衣服都有什么花纹吗?”

  幼答:有月牙形花纹、圆点形花纹、水滴形花纹、还有波浪形花纹。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剪这些花纹吧!”

  四、教师分别示范四种镂空花纹的剪法,讲解剪纸过程中的难点。

  圆点形花纹:先取一张彩纸对折,在你需要镂空的部位,画上一个半圆,沿着画好的半圆剪下来,剪的时候要剪得圆滑,看,圆点形花纹出来了。

  月牙形花纹:接着剪月牙形,对折以后,只需要画半个月亮。剪的时候注意,月牙形两头尖尖的。月牙形剪好了。

  波浪形花纹:看看波浪形是怎么剪的?同样对折,在上面画波浪线,波浪线的弧度要稍微大一点,这样剪起来更加容易。

  水滴形花纹:在对折好的纸上画出水滴的形状来,注意哦,水滴形的一头是尖尖的。水滴形也剪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了吗?

  五、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纹,并上前示范其画法。鼓励孩子们创作与别人不一样的花纹。

  师:“谁愿意说说你最喜欢哪种花纹?能不能剪给我看看”(个别示范)

  师:“一种花纹太简单了,如果两种花纹组合在一起?”“三种呢?”“四种呢?”引导幼儿自由组合花纹,鼓励幼儿创作与别人不一样的花纹。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一种颜色的衣服太单调了,如果我们想让衣服有多种颜色我们可以怎么做?”“套色”“对了,我们可以进行两种颜色的套色。套色完毕后要注意剪轮廓要小心,线要剪得圆滑点。”

  师:“我的这个葫芦娃娃还会变身哦,你们看。”教师出示立体娃娃,让孩子观察,了解制作要点。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花纹来为葫芦娃娃设计漂亮的衣服吧!穿好了衣服的娃娃要把他送回家哦!”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七、展示及评价幼儿作品

  师:“葫芦娃娃穿上了漂亮衣服可高兴了,但是他们课想听听小朋友用了什么方法来设计服装的?”请3—4个幼儿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八、活动小结

  师:“今天葫芦娃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它们想举行一个宴会,让我们去邀请其他班的孩子一起来参加吧!”

  活动延伸:

  1.请幼儿用作品布置“奇趣乐园”的植物角,引发幼儿的自豪感。

  2.在班级表演区设计活动“生日宴会”,鼓励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剪纸服装并参加宴会。

  活动总结

  本游戏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把幼儿日常生活中喜爱的剪纸游戏与绘本故事阅读活动结合起来。以葫芦娃娃的梦为主线,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创作与众不同的葫芦娃娃,游戏中注意结合情景引导幼儿使用丰富的语言,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在本次游戏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运用四种花纹进行创作,并能采用立体剪纸或套色剪纸的展示方法完成作品,但是有些孩子能力较强,很快就完成了作品,而有些组合的孩子能力较弱,有些心急,导致作品完成的完整性不高。另外,整个活动时间较长,由于幼儿的兴趣很浓,所以在操作过程中纪律有点无法掌控,有点欠缺。

  在活动创设初期考虑得有些不足,通过这次活动的实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会不断完善自觉,将不足之处不断的改进,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5、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多啦A梦的创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多啦A梦的形象特征大胆畅想,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自己的设想。

  2.能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创作表现不同造型、不同外观的多啦A梦生活用品,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看过《多啦A梦》的动画,熟悉多啦A梦的基本外形特征。

  材料准备:

  (1)多啦A梦毛绒玩具、多啦A梦花盆一个。

  (2)由多啦A梦衍生的生活用品图片制作的课件。

  (3)陶泥、陶艺制作工具。

  活动过程:

  1.幼儿听《多啦A梦》主题曲,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是哪部动画片里的?

  2.展示动画人物:多啦A梦,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多啦A梦来到我们班做客,瞧,你喜欢它吗?喜欢它什么地方?

  小结:多啦A梦很可爱,有一个又圆又大的脑袋,两只圆圆的眼睛,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三根胡须,最最特别的是身体上还有个神奇的半圆形口袋呢!

  3.欣赏图片,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师:除了在动画片里,你还在哪里见过多啦A梦?

  过渡: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人们都很喜欢多啦A梦,利用它还做了很多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多啦A梦衍生的生活用品。

  师:瞧,多啦A梦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多啦A梦的?

  过渡:设计师真有创意,利用多来A梦做出拖鞋,做出了……,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也来当设计师,做出更有创意、与众不同的作品。

  师:谁来说说你想设计一件怎样的作品呢?"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准备怎么做?请你和好朋友们一起商量一下。

  4.交代制作要求,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有的小朋友想做……有的想做……,但是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把多啦A梦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现在就请小设计师们试一试吧。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5.评价活动

  (1)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2)教师对装饰新颖的作品予以表扬。

  6.延伸活动。

  师:刚才小朋友做了多啦A梦的不同生活用品,下课后可以和好朋友讨论一下,利用多啦A梦还可以做哪些东西,等下次陶艺课的时候再请你来试一试。

  活动反思:

  《我的梦想》一课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上本课《我的梦》时,教师仅展示出一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再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确认识到画面从构图到颜色对比,有个明确的比较。这样学习起来更方便。

  面对特殊的学生,在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教师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不够深入,学生的运用线条的能力弱、对事物观察得不仔细等。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反思、改进的地方。在教学时,不能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如果安排我上这节课我更有信心、有自信,通过这次的国培培训增加我们在幼儿有的应变能力的提高。

16、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刮蜡画我的梦》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学习刮蜡画的技巧,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刮蜡纸每人一张、竹子笔每人一支

  2、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谈话: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你们害怕吗?为什么?

  (二)欣赏视频 示范讲解

  1、我可不害怕黑夜,因为我有一支魔笔,它能刮破黑暗。(教师边讲边出示挂图现场做画)我用摩笔刮破夜幕,看一看老师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回答)

  2、教师边讲述边示范画:

  3、小朋友们,你们说我的这支魔笔是不是很神奇?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来;自.屈;老师;教.案;(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竹签笔呀!一支竹签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这种画纸就叫“刮蜡画纸”

  4、欣赏几幅幼儿绘画作品:甜甜的梦,引导幼儿说一说。

  (三)幼儿思考 大胆想象

  1、天黑了,我们小朋友都睡着了,开始进入甜甜的梦乡。(播放摇篮曲幼儿闭眼睡觉)教师用语言引导孩子进入梦乡。

  2、幼儿讲述:你做了个什么梦?(幼儿讲述)

  3、今天我们也把你做的梦画下来,看看谁的梦做的最香。

  活动反思:

  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刮蜡画,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刮蜡画所带来的意外效果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刻刀或小木棒等工具进行涂抹、刮画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效果。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幼儿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技巧方法。了解刮蜡画的基本方法和材料,激发幼儿对其兴趣,并培养幼儿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17、大班美术教案《会动的小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订书机正确的连接图形卡纸,组合成能活动小人。

  2.能将作品摆出各种造型,代表不同的运动项目。

  3.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投影仪、制作流程图一幅。

  2.订书机人手一个,圆形和长方形卡纸片、黑水笔、固体胶人手一份。

  3.运动场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

  我先出示白纸(对折,中间夹着纸片小人)"这是什么?"拿出蜡笔,"我们请小蜡笔来变个魔术,我们一起说变变变……瞧,你们看,小蜡笔变出什么来了?它在干什么?"一方面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人"的各个组成部分。

  幼:出来了一个人。

  师:你们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幼:我猜是纸头下面放了一个东西。

  教师揭开纸,出示"小人",引导幼儿发现小人会活动。

  分析: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创设积极宽松的心理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在"变变变"的游戏中,幼儿轻松自然,和老师一起喊着"变变变、加油"当纸上拓印出的小人来,孩子们都感到很新鲜,当掀开纸的那刻,孩子们露出了惊奇的表情。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带着他们的好奇心,更加专注地学习制作"小人"。

  二、幼儿观察,学习制作会动的小人。

  首先,我引导幼儿说说小人是用什么制作的。然后按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物品,并总结:会动的小人是用订书机将一个圆形片片、一个大长方形、八个小长方形按一定的顺序订在一起做成的。然后,出示步骤图和订书机,请幼儿说说制作步骤并示范。

  幼:先要订圆形和大的长方形。

  师:对,这是小人的头和身体。注意订书机的口子要对好纸片连接的地方,两手大拇指按住订书机的前端,一起用力,听到"咔嚓"一声,就好了。

  幼:然后要把两个小长方形连起来。

  师:这是手臂和腿,看看一共要做几个?

  幼:四个一样的。

  师:对了,然后把做好的四肢订到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幼:手臂在大长方形的俩边的上面一点,腿在下面。

  教师要强调钉子的位置,确保能让小人动起来。

  师:谁来试一试把手臂订上去?

  请个别幼儿来尝试制作,以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订好后摆出动作,请幼儿来摆一摆、说说它在干什么。

  分析:因为学习使用订书机是重难点部分,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操作,就怕小朋友学不会,先出示了制作步骤图,又利用投影仪进行了示范,不仅示范了几次,还请了两个小朋友来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孩子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讲解了四肢的方位,以免造成观察不仔细,在制作时将小人的"手臂"按到"腰"上的现象,这提醒我要仔细研究幼儿发展的特点,从幼儿掌握的技能出发来设计活动。

  三、幼儿制作小人。

  要求:先制作小人,然后让小人做一个动作,再将小人贴到体育场上。

  分析: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是满怀激情的,由于对精细动作的要求比较高,孩子在制作时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有的孩子遇到了困难,同伴能积极的帮助,提高了作品的成功率。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共同完成的作品"运动会"。

  分析:由于前面的活动都是安静的,要是在最后的环节放上激动人心的音乐,让小朋友模仿小人的动作,运动起来,那就更好了,这样就体现出动静交替。

活动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进入大班,他们不再满足涂鸦的活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幼儿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进行美工活动。本次活动就是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展开的生成活动,可以说是"从幼儿中来"。为了使幼儿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相应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到幼儿中去",我在活动前做了许多准备,设计了几套方案,通过试上课,最终确定了活动的重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明确制作步骤、集体展示作品。

  1.正确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动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胶布等,这次他们需要使用"订书机",这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的工具,所以学习正确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儿使用工具的时候用了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能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还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示范,并用游戏的语言来形容按订书机的动作。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难点服务。

  2.明确制作步骤。

  制作"运动的小人"关键是了解"小人"的构成,因此,我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幼儿按流程制作,并强调订书钉的位置,以便幼儿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制作能运动的"小人"。

  3.集体展示作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可见,美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有美的享受。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快乐,怎样在作品展示环节让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绿叶衬托的,只有将作品呈现在背景图上时,幼儿才更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18、大班美术优质教案《会动的小人》含反思

  一、案例背景

  游戏区新添置了小订书机,面对这个新事物,幼儿非常感兴趣,可是该怎么用呢,瞎摆弄?订小书?。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订书机除了制作小书还能干什么呢?也许还何以制作更有趣的东西。这时,我发现了美术区用来拓印的小人,这正好是用订书机制作的。为什么不让幼儿来试一试、做一做这个会动的小人呢?恰逢幼儿园组织评优课,我就将这"灵光一闪",变成了一次美工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使用订书机的技能、感受拓印的乐趣,同时发现巧妙的使用订书机,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我围绕"尝试用订书机正确的连接图形卡纸,组合成能活动小人"这个主要的目标开始构思教案。

  二、活动理念

  《纲要》中艺术教育的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它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育者在艺术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全面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由于这次活动完全是就地取材,本班幼儿对订书机这个事物非常感兴趣,以前也欣赏过奥运图标中的各种运动个标识,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三、活动目标

  1、尝试用订书机正确的连接图形卡纸,组合成能活动小人。

  2、能将作品摆出各种造型,代表不同的运动项目。

  3、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四、活动准备

  1、投影仪、制作流程图一幅。

  2、订书机人手一个,圆形和长方形卡纸片、黑水笔、固体胶人手一份。

  3、运动场背景图一幅。

  五、案例描述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游戏"变变变"。

  我先出示白纸(对折,中间夹着纸片小人)"这是什么?"拿出蜡笔,"我们请小蜡笔来变个魔术,我们一起说变变变……瞧,你们看,小蜡笔变出什么来了?它在干什么?"一方面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人"的各个组成部分。

  幼:出来了一个人。

  师:你们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幼:我猜是纸头下面放了一个东西。

  教师揭开纸,出示"小人",引导幼儿发现小人会活动。

  分析: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创设积极宽松的心理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在"变变变"的游戏中,幼儿轻松自然,和老师一起喊着"变变变、加油"当纸上拓印出的小人来,孩子们都感到很新鲜,当掀开纸的那刻,孩子们露出了惊奇的表情。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带着他们的好奇心,更加专注地学习制作"小人"。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幼儿观察,学习制作会动的小人。

  首先,我引导幼儿说说小人是用什么制作的。然后按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物品,并总结:会动的小人是用订书机将一个圆形片片、一个大长方形、八个小长方形按一定的顺序订在一起做成的。然后,出示步骤图和订书机,请幼儿说说制作步骤并示范。

  幼:先要订圆形和大的长方形。

  师:对,这是小人的头和身体。注意订书机的口子要对好纸片连接的地方,两手大拇指按住订书机的前端,一起用力,听到"咔嚓"一声,就好了。

  幼:然后要把两个小长方形连起来。

  师:这是手臂和腿,看看一共要做几个?

  幼:四个一样的。

  师:对了,然后把做好的四肢订到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幼:手臂在大长方形的俩边的上面一点,腿在下面。

  教师要强调钉子的位置,确保能让小人动起来。

  师:谁来试一试把手臂订上去?

  请个别幼儿来尝试制作,以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订好后摆出动作,请幼儿来摆一摆、说说它在干什么。

  分析:因为学习使用订书机是重难点部分,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操作,就怕小朋友学不会,先出示了制作步骤图,又利用投影仪进行了示范,不仅示范了几次,还请了两个小朋友来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孩子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讲解了四肢的方位,以免造成观察不仔细,在制作时将小人的"手臂"按到"腰"上的现象,这提醒我要仔细研究幼儿发展的特点,从幼儿掌握的技能出发来设计活动。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幼儿制作小人。

  要求:先制作小人,然后让小人做一个动作,再将小人贴到体育场上。

  分析: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是满怀激情的,由于对精细动作的要求比较高,孩子在制作时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有的孩子遇到了困难,同伴能积极的帮助,提高了作品的成功率。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共同完成的作品"运动会"。

  分析:由于前面的活动都是安静的,要是在最后的环节放上激动人心的音乐,让小朋友模仿小人的动作,运动起来,那就更好了,这样就体现出动静交替。

  活动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进入大班,他们不再满足涂鸦的活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幼儿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进行美工活动。本次活动就是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展开的生成活动,可以说是"从幼儿中来"。为了使幼儿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相应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到幼儿中去",我在活动前做了许多准备,设计了几套方案,通过试上课,最终确定了活动的重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明确制作步骤、集体展示作品。

  1.正确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动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胶布等,这次他们需要使用"订书机",这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的工具,所以学习正确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儿使用工具的时候用了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能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还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示范,并用游戏的语言来形容按订书机的动作。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难点服务。

  2.明确制作步骤。

  制作"运动的小人"关键是了解"小人"的构成,因此,我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幼儿按流程制作,并强调订书钉的位置,以便幼儿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制作能运动的"小人"。

  3.集体展示作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可见,美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有美的享受。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快乐,怎样在作品展示环节让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绿叶衬托的,只有将作品呈现在背景图上时,幼儿才更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19、大班民间艺术活动《有趣的扎染》二等大班美术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扎染是我国民间艺术,在云南大理的历史已有千年,由于保山和大理相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见过扎染作品,扎染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色彩变化的神秘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此我设计了这节扎染活动,这节扎染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让幼儿在自主的扎染活动中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感受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欣赏并感受扎染色彩的艳丽和形象的造型美。

  能力目标:学习观看扎染步骤图,能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尝试做出扎染作品。

  情感目标:感受民间艺术的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观看扎染步骤图,尝试做出扎染作品。

  难点:能运用各种工具完成扎染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裁剪好未扎染的衣物、包包、手帕、剪刀,展示板、橡皮筋、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扎染成品,引起孩子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董老师身上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幼儿自由回答)董老师在里面也准备了许多和我衣服一样漂亮的作品,我想请小朋友去看看,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作品都有哪些图案?和有哪些漂亮的颜色。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幼儿参观。

  师:小朋友看这些作品漂亮吗?其实它们都是用你们穿旧的白色衣服改造的,有包包、围巾、手帕等等。

  2、提问:现在我要请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刚刚都看到了哪些图案?有哪些颜色?(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其实这些美丽的作品都是扎染出来的(出示扎染PPT),扎染是我们云南白族地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因为它独特的扎染方法和它颜色的艳丽在近几年深受人们的喜欢。

  (二)了解扎染,学习扎染。

  1、播放课件,学习捆扎方法

  师:小朋友们看董老师身上这件扎染衣服的图案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其实这个图案叫螺旋状,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螺旋状是怎么扎染出来的。(观看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是怎么扎染出来的?(幼儿回答)观看PPT捆扎法操作流程图,教师做示范讲解。

  2、幼儿自主学习包扎法

  师:刚刚我们学习的捆扎法是扎染中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第二种方法包扎法,董老师已经把这种方法的视频放在了桌子上的平板电脑里,我要请小朋友自学,在学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再把材料拿出来跟着视频边学边做,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做轻声的交流,待会儿我要请小朋友和我们做一个分享。

  3、幼儿分享包扎法过程,教师讲解操作流程图,加深学习。

  师:视频看完了,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说的对不对?依次讲解操作流程图,教师边说边操作。

  (三)幼儿尝试扎染(配乐)

  师:小朋友真棒,接下来就到你们操作的时间了,但是在操作前董老师有四点要求:1、董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操作流程图,你们可以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忘记了步骤它可以提示你哟。2、我给你们准备的材料有包包、衣服、手帕小朋友待会儿可以到这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操作。3、小朋友选择的材料可以在桌面上进行操作,带作品包扎或者捆扎好请你们戴上手套把作品放在盘子上进行染色。4、染色完成后请小朋友举手示意,董老师会帮助你把作品上的水拧干和晾晒。现在请小朋友有序的到材料区领取物品。

  (四)晾晒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学习中,我注意安排了观察、比较、归纳、演示、组合创作、总结等环节,帮助幼儿学会观察方法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做,这样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幼儿对老师有亲切感,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向日葵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梵高的“向日葵”是精典中的精典,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到画面的布局,颜色,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向日葵》。旨在培养幼儿欣赏与观察能力。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2、学画向日葵,能够合理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3、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5、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7、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关键点:

  高低错落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准备:

  梵高名画,纸,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

  1、 你喜欢这篇画吗?为什么?

  2、 画中有几朵花?

  3、 每朵花都一样吗?

  4、 他们是怎么插在花瓶里的?

  小结:这幅画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梵高绘画的,他画的向日葵每一朵都不一样,栩栩如生。

  二、教师示范,学画向日葵

  1、每朵花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分别中花的哪里呢?

  2、朝前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圆圆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样大的。

  3、朝旁边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扁扁的,花瓣一边长一边短。

  4、朝后的向日葵看到的只有花的后面。

  小结:摆放的角度不同,看到花的部位也不同。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幼儿尝试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欣赏:表扬能够绘画不同角度的向日葵。

  教学总结:

  小朋友绘画的向日葵姿态各异,象真的向日葵一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并没有运用范画,而是让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让幼儿观察向日葵颜色,构图,摆放等,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发现向日葵花盘朝着不同的方向,颜色也并不都是一样的,向日葵的状态也不同,有的开的很大,有的开的很小,还有的花瓣已经凋谢了,幼儿知道梵高爷爷是一个很著名的大画家,他能够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师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物体。幼儿在绘画时能够合理构图,花瓶里插的花有高有低,朝着不同的方位,颜色也不同。

  不足之处:

  前面讲得有点久,到后来小朋友画的时间有些来不及。另外有的幼儿绘画的向日葵花盘较小,涂颜色的时候不清楚。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让幼儿观察向日葵真正的模样,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大小,颜色,以及各部位的细节之处,这样幼儿绘画就会更形象。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让他们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会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21、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反思《静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了解写生画的特点。

  2.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均衡的构图以及形与色的完美结合。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PPT一份。

  2.幼儿创作的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姚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不但喜欢画画,还喜欢看画呢!我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画,今天拿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

  (二)出示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引导幼儿初步观察。

  1.教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三)引导幼儿细致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构图美。

  1.教师:这些苹果是什么样子的?苹果的颜色都一样吗?有哪些颜色呢?咦?为什么这个苹果上有好几种颜色呢?(教师总结:因为太阳照在这个苹果上,所以它的颜色亮亮的,而这块地方的阳光被挡住了,出现了影子,所以呀这边的颜色是黑色的),(幼儿举例)你觉得画中的苹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苹果一样吗?为什么?

  2.教师:装水果的篮子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摆放的)旁边的瓶子又是怎么摆放的?它是靠在哪里的?篮子里的苹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颜色)那我们来看这些小的苹果中,你看到的苹果都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3.教师:我们再看看桌子前面的苹果和桌子后面的苹果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颜色)那你看到的这些后面的苹果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4.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块白布是怎么铺在桌上的?白布的褶皱又把苹果遮挡成什么样子了?(半圆形、椭圆形)

  教师总结:噢!原来画家用了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和不同位置的遮挡表现出了这幅静物写生画。

  (四)引导幼儿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再次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1.教师:你喜欢这幅画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2.教师介绍画家及作品。

  教师:你能给这幅画取个好听的名字吗?画家也给这幅画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静物苹果篮子》。它是一幅油画,是法国著名的大画家塞尚所画。(出示画家自画像)。这就是画家塞尚,他喜欢真实的描绘自然,他喜欢运用颜色之间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这些用颜色、形状来表现的画就叫做静物写生画。

  3.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老师这边还收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3.教师:你想跟着塞尚爷爷学一学这个本领吗?那我们下次美术课的时候再来画一画吧!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欣赏的是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这一作品中有许多的地方值得细细欣赏,比如画家仔细地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的苹果洒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中”。在大班美术活动中,这样的欣赏课有很多,但是有的都有时间或者形状、背景的限制,而本次的活动幼儿能够从各方面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美。但是考虑到幼儿的水平有限,我的目标中主要引导幼儿从物体的摆放、物体前后的遮挡以及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颜色渐变方面来初步欣赏这幅作品,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画这样的静物画。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直接出示画,让幼儿自由地观看画面并且说说看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幼儿积极举手,都能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头头是道。由于我班幼儿早已接触过物体的前后左右遮挡关系,所以这一环节我只是粗粗地一带而过,直接将重点放在由于光线的照射而产生不同颜色的物体身上。我班有的幼儿已有经验较丰富,他们一下就能辨别出亮的地方是有光的,黑乎乎的是他们的影子,于是我就再多举几个例子让幼儿来辨别。

  最后,孩子们开始自由作画,他们自由选取喜欢的水果来将光线与影子表达出来。然而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于这次的重点讲得还不够,一部分幼儿只知道光线照的地方亮,没有光线的是暗的,他们对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过度还存在不足,让作品看上去不自然。还有的幼儿只知道有影子,却不知道影子应该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我在欣赏的时候没有重点解释的地方,却让孩子要一步到位写下来,可见欣赏与理解对实践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幼儿的负担,我只指定了一个水果让幼儿作画,而有的幼儿由于能力较强,早已画好。在画画之前,我不应该早早地为幼儿设定好一些东西,应该让幼儿自由地来选择画什么,画多少,只要提醒他们保持画面整洁,让孩子们自主探索,这样孩子们才能积累出更多地经验!

22、大班美术教案:我的妈妈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与爸爸妈妈亲密地相处了一个多月,新学期,刚入学,妈妈的影像一直在幼儿的脑海,妈妈在孩子的眼中是个什么样?让孩子们画一画,开心的说一说。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己的画作来介绍自己眼中的妈妈,表达母子亲情。

  2、积极地与同伴交流、分享。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妈妈的生日、喜好以及对自己的最大心愿等。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7、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敢于说出心中的妈妈。

  难点:感受妈妈的爱,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写生画我的妈妈。

  2、记录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3、每个幼儿利用废旧纸盒装饰制作“亲亲妈妈爱心盒”。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热情。

  师: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妈妈。现在就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妈妈,比如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工作,平时最喜欢干什么,生日是哪一天.妈妈对你的最大心愿是什么,等等。

  2、幼儿分组交流“我的好妈妈”。

  3、幼儿集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妈妈?

  幼:这是我画的妈妈,她有着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卷卷的头发。妈妈每天下班都要亲亲我。你们看,我把妈妈最大的心愿记录下来了,她希望我将来有出息,所以我画了好多好多奖状。

  幼:这是我的妈妈,皮肤白白的,脸蛋圆圆的,总喜欢看着我笑。我妈妈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吃饭多一点,将来长得高一点。我爱我的妈妈。

  4、为“亲亲妈妈爱心盒”添加“爱”。

  师:这个“亲亲妈妈爱心盒”是用来收集习这些表达对妈妈的爱的物品的。你们想在里面放些什么呢?(与妈妈的合影,妈妈的画像,妈妈喜欢读的书,等等。)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我提议每个人将妈妈的心愿、生目、喜好等用图画或符号记录下来.再把它们和其他材料一起放进“亲亲妈妈爱心盒”里,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过程比较完备,幼儿利用上绘画课的时候画一张妈妈的像,上课的时候展示出画,说一说心中的妈妈。 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说一说,教师边引导补充鼓励,较好。“亲亲妈妈爱心盒”这一环节幼儿也能踊跃的参加。我觉得应该再做好后续的活动:“三八”节到了,小朋友们怎样表示对妈妈节日的祝贺?

2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鸟的家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6、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7、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教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教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二、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教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教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教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教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教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教学反思:有趣的图案

  目标:

  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动方案:

  目标与上面同。

  准备: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设计的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活动过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25、幼教教案大班美术:狮子王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狮子的外形特征;

  2、在情境中感受勇敢和乐于助人的美好;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圆形和椭圆形组合图片、狮子王视频片段、彩色纸(广告纸或包书纸)、炫彩棒、固体胶、剪刀。

  活动过程:

  欣赏视频,激发兴趣

  通过观看动画片《狮子王》,了解视频中的辛巴是一只勇敢,愿意帮助同伴的狮子;

  辛巴如何帮助同伴,从哪里看出他很勇敢?

  小结:我们都喜欢这样的辛巴,它凭借自己的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成为了狮子王。

  二、观察比较 理解特征

  1、通过做游戏,看一看,找一找,哪个图形组合和辛巴的动作最像,每个小组4个小朋友可以讨论一下,看哪一组找得快;〈ppt寻找图形组合〉

  2、教师出示将要示范的图画;

  3、用手抹的方法,给辛巴梳毛发,教师边示范边提醒幼儿上面往下摸,左边往右边抹,右边往左边抹,下面往上抹,每个方向都要抹到;

  4、加上耳朵、眼睛、鼻子和嘴巴,教师示范时提醒幼儿眼睛、嘴巴可以画不同的形态;

  5、最后为辛巴添加四条腿,边画边说它在做什么动作;

  6、ppt呈现不同动态,让幼儿看到腿部动作和头部都可以不同,并激发幼儿自己想像;

  三、幼儿绘画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表现出狮子不同的动作形态。

  添加鬃毛

  幼儿讨论:怎样用彩色纸给辛巴添加上象征着皇冠的鬃毛;

  引导幼儿把彩色纸对折再对折,先把连起来的部分剪开,一次剪出好几根鬃毛;

  利用固体胶在狮子头部抹一圈,再贴上鬃毛,边贴边让幼儿数数前面一次剪了几根鬃毛;

  幼儿自由选择彩纸进行操作,操作中提醒幼儿粘贴的紧密一点,才够能够显示威武,并且不要把狮子的脸遮住。

  五、分享交流

  活动反思

  美术是凝固的空间艺术,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我园正在研究的市级课题《幼儿园美术与各领域知识整合运用的研究》认为: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秉着这一观点,在绘画《狮子大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动物狂欢节》的一段:《狮王进行曲》。全曲共分三乐段,描绘了狮王的威风凛凛的形象:第一乐段是狮子王出场前的情景;第二乐段是狮王大摇大摆出现在小动物的面前;第三乐段是狮王与小动物们共同狂欢的情景。三段音乐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无论撷取那一段、哪一个场景进行绘画,都将是非常奇特、有趣的。带着这种想法,我在把握三段音乐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狮子大王过生日、狮子一家和动物们狂欢的情境,旨在引领孩子们在欣赏与感悟音乐的基础上绘画狮子大王。因此,在活动开始,我引导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乐曲中狮王威风凛凛、狮子王后优雅从容、狮子宝贝活泼可爱的形象以及小动物们欢呼的场面,同时启发幼儿在狮子王过生日的情境中想象威风凛凛的狮王、优雅从容的狮子王后、活泼可爱的狮子宝贝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明确本次绘画创作的主体——狮子大王。然后让幼儿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狮子大王、小动物狂欢的形象画下来。

  由于各人对音乐的感悟不同,每个孩子所想象的狮子大王形象也会有所偏差。正因为这种偏差,幼儿画出来的狮王形象各异,动物们也各具形态。充分体现音乐与美术整合的魅力:声中有画,画中有声。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美术动梦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