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2-03 13:44:05

大班数学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1、大班数学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的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数出瓶宝宝的数量,分别请两名幼儿玩套圈游戏。

  2.、出示标记图(红圈和黄圈),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在标记图后面记录套圈游戏中套到的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呢?

  二、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在PPT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黄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2、出示图二,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黄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三、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2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呢?又要来看标记图了。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2只兔宝宝站圈。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演示幼儿的操作,请大家检查进行验证。

  2. 出示标记图二: 3只小兔来站圈,看标记,什么要求?红圈2只蓝圈2只,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二次操作。请一个幼儿上来展示。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2只蓝圈3只,3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三次操作。讲评幼儿的操作。

  四、合作游戏:站圈乐

  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站圈游戏,看标记图一,几个人一组?(4个人一组)对,4个小朋友来站圈,怎么站呢?什么要求?(红圈里3人,蓝圈里2人),规则是4个小朋友全部都要参加站圈游戏,不能漏了一个人。

  1、幼儿4 个人一组站好后,老师给幼儿发红、蓝两个圈,幼儿自由站圈。

  2、分别出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出示图四(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2、大班数学教案《圈里有几个》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的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数出瓶宝宝的数量,分别请两名幼儿玩套圈游戏。

  2.、出示标记图(红圈和黄圈),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www.banzhuren.cn)在标记图后面记录套圈游戏中套到的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呢?

  二、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在PPT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黄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2、出示图二,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黄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三、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2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呢?又要来看标记图了。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2只兔宝宝站圈。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演示幼儿的操作,请大家检查进行验证。

  2. 出示标记图二: 3只小兔来站圈,看标记,什么要求?红圈2只蓝圈2只,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二次操作。请一个幼儿上来展示。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2只蓝圈3只,3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三次操作。讲评幼儿的操作。

  四、合作游戏:站圈乐

  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站圈游戏,看标记图一,几个人一组?(4个人一组)对,4个小朋友来站圈,怎么站呢?什么要求?(红圈里3人,蓝圈里2人),规则是4个小朋友全部都要参加站圈游戏,不能漏了一个人。

  1、幼儿4 个人一组站好后,老师给幼儿发红、蓝两个圈,幼儿自由站圈。

  2、分别出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出示图四(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圈里有几个》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

  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心里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4、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圈里有几个》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三、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

  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心里什么感觉?“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5、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圈里有几个》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的物体。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数出瓶宝宝的数量,分别请两名幼儿玩套圈游戏。

  2.、出示标记图(红圈和黄圈),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在标记图后面记录套圈游戏中套到的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呢?

  二、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在PPT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黄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2、出示图二,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黄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三、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2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呢?。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又要来看标记图了。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2只兔宝宝站圈。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演示幼儿的操作,请大家检查进行验证。

  2. 出示标记图二: 3只小兔来站圈,看标记,什么要求?红圈2只蓝圈2只,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二次操作。请一个幼儿上来展示。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2只蓝圈3只,3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三次操作。讲评幼儿的操作。

  四、合作游戏:站圈乐

  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站圈游戏,看标记图一,几个人一组?(4个人一组)对,4个小朋友来站圈,怎么站呢?什么要求?(红圈里3人,蓝圈里2人),规则是4个小朋友全部都要参加站圈游戏,不能漏了一个人。

  1、幼儿4 个人一组站好后,老师给幼儿发红、蓝两个圈,幼儿自由站圈。

  2、分别出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出示图四(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6、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圈里有几个》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三、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

  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心里什么感觉?.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7、大班数学教案《圈里有几个》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

  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心里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8、大班数学教案《圈一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我给

  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 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 我说二,你说二, 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 身上长着许多二, 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 我说五,你说五, 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 五星红旗迎风舞, 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 我说八,你说八, 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帮老大妈, 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

  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 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9、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圈一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 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 我说二,你说二, 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 身上长着许多二, 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 我说五,你说五, 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 五星红旗迎风舞, 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 我说八,你说八, 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帮老大妈, 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 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10、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麦比乌斯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麦比乌斯圈。

  2、在麦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把剪刀、一张长方形纸条、一个有两条等分线的麦比乌斯圈、固体胶。

  2、过山车图片、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纸圈变魔术

  1、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张纸条,现在我要让小朋友来仔细地观察一下,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1:是个长方形的纸条 (恩,回答的真好,是从纸条的外形来说的)

  幼2:是一面白色,一面蓝色的纸条。(真棒,是从纸条的颜色来说的)

  幼3:纸条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线。

  2、师:恩,小朋友都回答的不错。那现在啊老师要来变魔术了哦,你们看仔细了哦。(教师用胶水粘合纸条的两头,变成一个普通的圈,展示给幼儿看)

  3、师: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啊?

  幼1:一个圆圈圈。

  幼2:像个汽车轮胎。(恩,回答的真形象,像个轮胎,也是圆圈圈)

  4、师:那如果我们用剪刀沿着圈上面的黑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呢?

  幼1:变成一条直线。

  幼2 :变成两个圈。

  5、师:好的,那你们来看老师实验一下好不好?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一边操作,一边告诉幼儿怎样沿着黑线剪纸圈)

  我们先把纸圈接口的地方叠起来,沿着黑线剪一个小口子,然后把小剪刀伸进去沿着黑线慢慢地剪,你们看变成什么了呀?

  教师出示剪下的两个圈。

  幼: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圈。

  6、师:恩,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圈。

  二、认识麦比乌斯圈

  1、师:老师这啊,还有一个圈圈呢,你们看看这个圈和刚才那个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仔细观察哦,然后再告诉老师。

  幼1:现在这个圈扭了一下,刚才那个没有。

  幼2:现在这个圈接口的颜色不一样的。(回答的真棒!)

  2、师:这个扭着的圈啊,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麦比乌斯圈,是德国的数学家麦比乌斯发明的。你们想不想来做像这样扭着的圈啊。

  3、师:你们觉得这个圈是怎么做的喏?看老师来给大家做一遍吧! 教师一边操作,一边强调:一头不变,另外一头拧过来,然后把纸条的两头用胶水粘合。

  幼儿练习制作麦比乌斯圈。教师巡回指导。 可能出现的错误:

  1、幼儿没有把纸条拧过来,就直接把纸条的接头粘贴在一起。出错的原因可能是没有理解拧过来是什么意思。

  2、幼儿把纸条拧了两次,结果纸圈就扭了两下。

  4、师:小朋友把你们制作的麦比乌斯圈给老师看看喏,恩,有的小朋友啊做的很漂亮的喏,可是老师发现啊,有的小朋友没有做成功哦,和老师给你们看的不一样的。

  教师出示两个麦比乌斯圈,一个成功的一个不成功的,让幼儿观察哪里不一样,并让做趁工的小朋友帮忙完成。

  三、变化麦比乌斯圈

  (一)两等分的麦比乌斯圈

  1、师:小朋友来猜一猜,如果用剪刀沿着黑线剪开纸圈,会变成什么样子喏?

  幼1:变成两个圈

  幼2:变成一个大圈

  2、师:好的,老师啊,把小朋友的猜想啊记录在这个记录表上,表示小朋友猜想的,小手形状是我们实验的结果,现在我就把小朋友回答的记录在上面,待会我们来看看小朋友想的对不对。现在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剪一下,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该这样来剪这个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3、师:我们把刚才剪的结果告诉老师,纸圈变成什么了呀?

  幼1:还是一个圈

  师:那我们比较一下,比原来的大还是小啊?

  幼2:要比原来的大。 教师在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的结果:变成了一个大圈。

  (二)三等分的麦比乌斯圈 教师出示一个三等分的纸圈

  1、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纸圈上有几条黑线啊?

  幼:两条

  2、师:那如果我们也沿着黑线把纸圈剪开,猜一猜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1:变成3个圈圈

  幼2:变成4个圈圈

  教师把幼儿的猜想记录在记录表中,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如何来沿着线剪。

  3、师:小朋友看看自己剪的纸圈变成什么了呀?

  幼1:两个圈圈

  师:什么样的两个圈圈啊?一样大小吗?

  幼2:不一样大小的,而且是两个圈圈连在一起的。

  师:恩,变成了一大一小连着的圈,着两个圈还可以转动呢,我们一起来玩一下。教师带幼儿一起试一下。

  四、说用处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麦比乌斯圈?

  欣赏图片:过山车;磁带等。

  教师出示一张过山车图片

  1、师:这是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见到过的啊?

  幼1:苏州乐园里有的

  幼2:游乐场有的,我见过

  2、那你们知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啊?老师来告诉你们把,她叫过山车,是科学家根据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制作成的,小朋友啊,以后可以和爸爸妈 妈一起去玩一下。

  3、师:老师手里还有一样东西呢,这是什么呀?对啊,这就是我们早上做早操时候用的,叫磁带。它也也是和麦比乌斯圈有相同之处的。

  五、活动延伸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纸圈(有三条黑线的)如果我们沿着上面的黑线把纸圈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老师下次再和你们一起变魔术吧。

  活动反思:

  麦比乌斯圈是一个德国的数学家提出结论,是只有一个面封闭起来的纸圈,他的发现是数学史上的神奇发现,根据把纸的一端扭转180,再将两端首尾站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麦比乌斯圈,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制作了滑滑梯、过山车、立交桥,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1、大班数学课教案《小星星来占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两圈间的公共部分,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按标记图要求在圈内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在活动中体验主动探索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瓶子10个,呼啦圈若干,每人一份红绿圈及若干星星。

  【活动重点】理解公共部分的含义,能正确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能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游戏并说说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1.出示瓶宝宝,请幼儿玩套圈游戏,说说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1)第一轮套圈比赛:分别记录各自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2)第二轮套圈比赛:将瓶子重新调整,往中间靠拢,创设两圈套中同一瓶宝宝的情境。

  2.引发幼儿讨论:两圈套中同一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师:有一些瓶宝宝被两个圈同时套住了,那么这些瓶宝宝该算谁的呢?

  二、改变公共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1.出示PPT,引导幼儿理解公共部分的含义。

  师小结:原来公共部分的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绿圈里。(.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部分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部分的瓶宝宝算进去。

  2.增加公共部分以外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绿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师:套圈情况还在发生变化,红圈套了几个?绿圈套了几个?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现在谁来记录一下刚才的套圈结果呢?

  三、操作活动:小星星来占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绿圈2,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颗星星占圈圈。

  师:3颗星星来占圈,红圈里要占2颗,绿圈里也要占2颗,这可怎么占呀?想想看,谁有办法给它们占一占,请幼儿上来试一试,并说说这样放的理由。

  幼儿看标记图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占几颗星星。

  2.分别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绿圈2,图三:红圈1,绿圈3。

  师:3颗星星来占圈,还有不同的占法呢?你们看明白了吗?让幼儿自己来说说题意。

  3.出示标记图四:红圈?,绿圈?引导幼儿思考当公共部分分别有1颗、2颗、3颗、4颗星星时,公共部分外面的红圈、绿圈里你想怎么放?红圈一共套住了几颗星星?绿圈一共套住了几颗星星?教师分别记录。

  师:四颗星星来占圈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呢!

  四、延伸活动:5颗星星来占圈

  师:如果是5颗星星来占圈,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到了我们的区角,你们可以去试试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12、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来了几个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3、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4的分合的概念。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份、幼儿画册三(23)、有趣的数学(5)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做碰球游戏,复习4以内的组成

  1.教师交代碰球游戏规则: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数字宝宝4来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4。比如我说:"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说:"你的1球碰3球"。

  2.组织幼儿练习。

  3.和幼儿正式玩碰球游戏。

  二、带幼儿学习4以内的加法,认识"+、="

  1.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根据应用题引导幼儿列算式。

  (1)幼儿园里来了一个西藏小朋友,后来又来了两个新疆小朋友,现在一共来了几个好朋友?

  (2)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等幼儿回答后,播放"+、="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

  (3)小结:"+"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合在一起念就是: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

  (4)带幼儿学念算式:1+2=3

  2.继续出示课件,带幼儿练习4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

  (1)妈妈买了1个青苹果,又买了1个红苹果,她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这个算式该怎么列?(1+1=2)

  (2)水果店里进了1个梨,后来又进了3个梨,水果店一共进了几个梨呢?(1+3=4)

  (3)明明先买了2朵花,后来又买了2朵,现在他有几朵花?(2+2=4)

  三、带幼儿学习4以内的减法

  1.教师边出示课件,边带幼儿认识减法

  (1)花园里有4个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几个小朋友在跳舞呢?

  (2)师:剩下2,这个数字是怎么来得呢?

  (3)出示"-",带幼儿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

  2.教师带幼儿练习4以内其他减法算式。

  (1)花园里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还剩下几只?(4-1=3)

  (2)体育室里有4只篮球,借走了3只,还有几只?(4-3=1)

  3.请幼儿尝试根据算式编简单地应用题。

  (1)3+1=4(2)2-1=1

  四、组织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简单介绍作业。

  2.指导幼儿做练习。

  3.带幼儿检查作业。

  活动反思:

  第三周的星期五,我组织幼儿进行了数学活动《来了几个好朋友》。目标是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数的加减。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思。

  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数学经验,活动开始,进行了4以内数的组成,通过“碰球”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待他们熟悉了4的组成以后,及时进行引导,通过出示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演示幼儿熟悉的情景,让幼儿仔细观察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让幼儿在游戏的操作演示中体验并感知加法的意义,同时请幼儿完整地说说图片中的意思。大班的孩子对现实生活反而有兴趣,他们有欲望去探索、去发现生活中的奥秘。所以,我们选择的演示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在学习4以内数的减法时,方法基本和加法相同,幼儿基本上会根据直观图计算4以内的减法,但是在看图的时候我特别强调,在做减法的时候一定要把图上的总数一起算进去,不要只看一部分,比如在操作练习题上,有一些小动物的身体或头是转过去的,表示要离开的,幼儿往往在做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转头的不算在总数里了,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用剩下的来减去离开的。

  在集体活动时,幼儿的表现都不错,能大胆地讲述,完整地表达。但是在练习时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加法基本没问题,减法对于个别幼儿来说,稍有困难,老师强调的事情没有完全领悟,只是简单地看图片了。

  本次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幼儿能独立完成作业,但也有些幼儿对自己缺乏信心,做作业时总喜欢看别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刚刚拿到练习本就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帮助这部分幼儿树立自信心。

13、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来了几个好朋友》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重复物体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地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

  小兔、小猫、小鸡、胖猪的图片、各种颜色的图形卡、一座房子、幼儿操作卡、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发现规律--以小兔搬新家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气球、彩旗、水果排列的规律师:小兔的新家打扮的非常漂亮,它买来了许多气球、旗子和水果,调皮的小兔把它们摆放的很漂亮

  ①以1面红色,1面黄色重复排列的组图(彩旗)

  ②以2个蓝色,2个绿色重复排列的组图(气球)小结:它们两样东西摆放的不一样,数量和颜色也不一样,像这样两个以上物体依次不断重复排列有规律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③小兔请小朋友们吃水果水果的摆放让小朋友们发现有什么规律,从颜色、数量去发现小结:这水果的排列和前面两组的也不一样,颜色和数量的规律都不一样。

  2、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小兔邀请三个朋友来家作客,他们各走一条路来小兔家,让幼儿观察三条路的不同点,并说出每条路面上石块的排列规律。

  小猫的路:红、黄、红、黄、红、黄小鸡的路:

  胖猫的路:1 2 3 1 2 3 1 2 3老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路铺的石块不一样,"出自:屈;老.师"有颜色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有数字的规律

  3、请幼儿来帮忙铺路师:大灰狼听说小动物要去小兔家,就把路给破坏了,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把原来的路铺好吧!

  老师小结:小朋友非常棒,动物们高兴的去小兔的新家。

  4、幼儿操作师:小兔来考考大四班的小朋友,看你们懂得了这些规律没有,动动脑筋,看谁最聪明哦幼儿操作老师小结

  四、活动结束

  1、创造规律,表演规律,寻找生活中身边的规律--小兔要求小朋友按1个男生,1个女生的规律排队,和它一起跳着兔子舞去外面玩,找找幼儿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14、大班数学教案《有几颗花生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剥一剥、记一记中发现一颗花生中花生米数最多的是几粒。

  2、初步尝试用统计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3、学习在合作中做事。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一盘花生,每组三个盘子,记录纸、笔、四列小火车。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剥一剥,感知花生内花生米数量的不同。

  1、情景谈话,梳理经验。

  (1)你喜欢吃花生吗?

  (2)你吃过的花生里有几颗花生米?

  2、猜一猜,剥一剥。

  (1)教师出示一颗花生:猜猜这颗花生里有几粒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幼儿选一颗花生,先猜猜里面的花生米粒数,再剥开验证。

  (3)你在剥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花生里花生米的数量不相同。

  二、剥一剥,记一记,发现一颗花生中最多的花生米数。

  1、引发争论,提出记录。

  (1)引发争论:剥出来最多的有几粒花生米?

  (2)怎样记录?

  2、幼儿剥一剥、记一记。

  (1)幼儿把花生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米,并记录在纸上。

  (2)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剥出来最多的是几粒?

  三、尝试用统计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1、观察记录单上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讨论:到底是几粒的最多?用什么办法知道?

  2、幼儿示范统计。

  重点指导:怎样才能不漏数?

  3、幼儿分组统计。

  (1)将统计表粘贴在火车上。

  (2)两人合作统计。

  (3)幼儿相互比较验证。

  4、观察统计表,交流自己组几粒的花生最多。

  5、幼儿交流总结。

  活动反思

  花生是孩子们经常能吃到的一种食物,如果将剥花生和数学活动相结合一定很有趣。这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让孩子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米的数量,并尝试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剥花生和做记录的活动。通过活动更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15、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教学反思: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教学反思: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教学反思: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教学反思: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16、大班数学上学期教案及教案《五个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认真观察,发现5的组合方法。

  2. 在操作中发现5 的组合排列规律。

  3.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园里朋友多》幼儿用书或 电子书第 13 页。

  2. 每个幼儿一套 5 的组合和分解图卡。

  活动过程

  1.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3页,请幼儿描述图画内容。

  2. 向幼儿提问:

  图中有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小朋友戴眼镜?有几个没戴眼镜?

  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女孩子?有几个男孩子?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小朋友穿黑鞋?有几个穿白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穿外套?有几个没穿外套?

  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

  3. 幼儿每答完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将 5 的组合的图卡摆在桌面上。如:

  有1个小朋友戴眼镜,4 个没有。—— “1和 4 合起来是 5。”

  有 2 个女孩子,3 个男孩子。——“ 2 和 3 合起来是 5。”

  有 3 个小朋友穿黑鞋,2 个小朋友穿白鞋。—— “ 3 和 2 合起来是 5。”

  有 4 个小朋友穿外套,1个小朋友没有穿外套。——“ 4 和 1 合起来是 5。”

  4. 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5 的组合图卡,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 "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少)

  活动评价

  能掌握 5 的组合。

  能发现 5 的组合排序规律。

  活动建议

  对大班幼儿来说,理解和掌握 5 的组合和排列规律还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多注意采用一些能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如设计盖印章的小游戏,让幼儿边做边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数的概念。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7、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数一数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1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7个10以内数的数学游戏》含反思

  一、10以内初步数概念

  ●序数

  1、找座位--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号。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三列火车第五节车厢就写3-5。幼儿在音乐中学开火车,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谁找得又快又对。(可分小组进行)

  ●10以内数的组成

  2、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3、两牌凑点--先抽上书一数字的纸一张,一幼儿显出一张小组此数字的牌,另一幼儿必须出能凑成此数的牌,否则……

  4、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粒纽扣。

  5、凑数游戏--教师任意发出一种声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脚等),如动物的叫声,幼儿随即附和,要求两人发出的声音次数(或手指数、跺脚数等)合起来是某一总数。该游戏也可让幼儿两两一对合作玩。

  ●顺数与倒数

  6、拍电报--三人一组,每人以右手食指在桌上敲的动作比拟为拍电报。先以石头、剪子、布的形式来确定拍的先后,然后按确定的先后顺序或顺或逆拍出1-10的自然数,拍的同时嘴里发出"嘀"声。

  ●相邻数

  7、邻居手拉手--幼儿每人带一个有1-10的胸卡,听音乐四散走,音乐一停,立即找到比自己大1和小1的数字,三人手拉手。

  8、接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1-10的扑克牌分发,每位幼儿5张。由一幼儿任出一牌,根据相邻数出牌,三张牌组成相邻数后放一边,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以谁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为胜。

  9、数学娃娃找朋友--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以数字娃娃5为例: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按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单双数10、造房子--在地上画有数字的楼房一幢,三角形的房顶上放一只盒子,上插小红旗若干。

  玩时从格子"1"开始,每个格子都要走到,可以不按顺序。走时,碰到单数必须单脚跳进这格,碰到双数则双脚跳进这格,最后一个若是单数则单脚站立取红旗。在此过程中,若跳错动作则主动退出。

  ●数量对应或匹配11、扑克配对--把牌做成不同颜色的三组(分别是实物组、点卡组和数字组)各十张为一套。一人拿一组,三人同玩,商量确定先出牌者,先出牌者随机出牌,其他两名幼儿必须出相同数量的牌,全部出对就把三张牌放一边,出错牌者必须把先出的牌也收回,以谁先把手中的牌出完者为胜。

  12、扔扣子--将废旧盒子或空罐头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划一条线,这条线离空罐有适当的距离,可以事先试验一下,找出适当的距离,对孩子说:"站在这条线后面,一次扔1个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颗扣子扔到盒子里去。"当所有的扣子扔完后,数数盒子里的扣子,那就是孩子的成绩,然后,把所有的扣子倒出来放在一起再玩,看孩子最多能扔中多少个扣子。

  ●认数字13、按行进路线跳格--在地上画三至四个格子组,每个格子里写上幼儿刚认识的数字(每组书写顺序可不同但不能有重复,幼儿易认错的多写些)。幼儿分成三至四组扮演小兔等会跳跃的动物,分别站到要跳得格子前。请每组幼儿随机抽取本组所有幼儿的行进路线,如8376,并让本组全体幼儿准确记住。

  听口令同时从格子行动,跳错必须回到起点重跳,跳完者跑回来轻轻击本组下一位幼儿的手心后下一位幼儿开始行动,先跳完的一组为胜。

  二、10以内数的加减

  14、猜猜少了多少--教师出示实物若干,让幼儿记住数量,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掉一部分后再请幼儿看看现在还有的数后猜猜少了多少?并说说怎么猜的。

  15、扣碗猜数--先请一幼儿数一数扣子说出总数,然后将其扣子一只碗下,同时从碗中摸出若干颗给幼儿看,然后请其猜一猜碗中还有几粒扣子,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16、扑克牌凑数--将牌"洗"好,每人各分相等的张数,老师与孩子同时出一张牌,谁将两张牌上的数相加的和说的又快又对,那么牌就归谁,谁的牌先没谁就失败。此也可算减法。

  三、时间与空间概念

  ●时间17、时钟时钟几点啦--教师准备若干个钟面模型,分别是整点状态。师指某一钟面:"时钟时钟几点啦?",幼儿就根据情况发出"当、当、当……"的声音,然后说出"×点啦!"

  教学反思

  我考虑到我们的幼儿是农村的孩子,数感差,如果直观教学,幼儿会不易接受,兴趣也不高,错呀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我准备了些五彩的小星星来猜数,让他们在玩乐中认知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在教学中,师幼互动猜数时,我

  发觉每个幼儿高举出示数字的小手,嘴里也嚷嚷着要猜数,参与性特高。为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我让幼儿每2人一组,继续玩猜数。这就利用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学习兴趣就递过来,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这样学习兴趣

  就提高了。用小木棒摆图形,既可促进思维发展,有使幼儿对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幼儿积极、大胆形象摆出了三角形、四边形、星形、圆形(不太规则),有些想象丰富的幼儿在图形中摆上五彩的星星,图形美极了,开阔了幼儿思维。

  课后抽查幼儿的10以内读数,还有3个不能正确读数。如果我再上这节课,这三个幼儿要作为重点教育。还应多加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多关注后进的幼儿。

19、数学活动《动物园里装电话》大班教案反思

  小朋友对于电话号码都不陌生,那能说出自家的电话号码吗?以下这节课通过《动物园里装电话》情景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更天大量更新大、中、小各大领域优质免费教案,欢迎收藏和分享!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并发现电话号码里的秘密。

  2、尝试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3、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幼儿练习本,铅笔;记录纸,粉笔,记号笔,小兔、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说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老师记录电话号码(记录纸)

  二、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号码的秘密

  1、你发现了什么?

  重点引导:这些号码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2、老师小结

  我们德清地区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开头都是数字8,它们分别由0——9这些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都不一样。

  三、设计6位数的电话号码

  动物园里要装电话了,请小朋友帮忙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个别幼儿上来给小兔、小鸡设计号码,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四、幼儿练习

  练习本第17页,给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四只动物的号码都不一样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20、大班数学教案《盒子里的秘密》含反思

设计意图:

  对大班的孩子而言,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过简单的统计,如:举手表决评选"文明小标兵",决定谁当小组长等等,但对运用标记符号等统计的规范要素接触不多,尤其是对流动数据的统计。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本次活动拟将对流动数据的整理作为主要的内容主体,从中帮助幼儿习得关于统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本活动考虑了尽可能多的尊重幼儿原有经验和各自的学习方法,从自主学习入手,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同伴互助,教师提升过程中,形成新经验,在小步递进,不断尝试中掌握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流动的数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能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进行记录。

  3. 体验学会统计的成功感。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基础的统计经验物质准备:PPT; 记录表; 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播放PPT,激发幼儿猜测的兴趣播放礼物PPT,请幼儿猜测是什么礼物,激发幼儿想得到礼物的兴趣。

  师:大家都想要礼物,怎么办?引出游戏《石头剪刀布》

  2.两人一组随音乐进行游戏《石头剪刀布》。

  师:游戏次数多,记不清赢了多少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3.幼儿再次进行游戏并尝试为猜拳比赛记录输赢。

  要求:两人记录在一张纸上。

  4.交流记录的方法,提升做标记,用记号记录等统计经验。

  师: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录的,"怎样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画符号或写名字做标记的方法。

  二、统计奖品数量

  1.播放奖品PPT,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奖品。

  (1)快速播放PPT,引导幼儿继续用记录的方法来记录。

  (2)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师:刚才PPT里的三种奖品,我们可以为做个什么样的标记呢?

  (3)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在记录奖品中出现的问题。

  集体讨论:怎样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

  3.再次统计奖品数量,在记录中提升"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的新经验。

  (1)引导幼儿先在白纸上画上表格和做标记。

  师:这次白纸上什么都没有,那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

  (2)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4.集体验证交流统计结果。

  5.发放奖品

活动反思:

  在盒子教学中一开始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一看到这个盒子就浮想联翩,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身边取材,一方面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一开始通过导入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拿出准备好的盒子,放在讲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们在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样一来很快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我又提出了要求让学生在猜盒子的时候,注意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一边在做游戏,一边让学生观察,这样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乐于观察,乐于说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要求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接着我又要求学生把进行的游戏分为三部分,并围绕这三部分来写一写。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观察,能清楚的把自己观察的,和别人的动作,语言,表情清楚的写下来,要求写真实,写具体,生动。这样整节课都在学生的互动中,在学生的游戏中,在学生的观察中完成了本节课。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有些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而本次习作,教师让学生谈自己、谈同学。学生因为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有话可说;而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孩子们对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叶圣陶先生曾说:“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当然在本次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首先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下课了还没有总结。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和观察没有分开,导致有的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只会玩,而没有观察,因此在写话的时候没有可以写的内容。第三在教学中应该用精练的语言,这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总之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品。

21、大班数学教案《动物园里装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并发现电话号码里的秘密。

  2、尝试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3、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练习本,铅笔;记录纸,粉笔,记号笔,小兔、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说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老师记录电话号码(记录纸)

  二、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号码的秘密

  1、你发现了什么?

  重点引导:这些号码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2、老师小结

  我们德清地区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开头都是数字8,它们分别由0——9这些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都不一样。

  三、设计6位数的电话号码

  动物园里要装电话了,请小朋友帮忙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个别幼儿上来给小兔、小鸡设计号码,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四、幼儿练习

  练习本第17页,给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四只动物的号码都不一样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22、大班数学教案《恐龙园里装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2、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割成6行)。

  2、6种不同的小恐龙头像(在反面贴上磁铁)。

  3、磁性数字1-6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2、比较一下这些号码有什么特点吗?(开头都是5或者6;有八个数字组成)这些号码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由0-9数字组成的)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每家的电话号码都是不同的,按照家的地址、区域分别有相同的部分号码)

  (二)为恐龙装电话

  1、出示贴有恐龙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恐龙园要给恐龙们家里装电话,请大家为恐龙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1-6,提出设计要求:

  为六位数的号码,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6个数字组合成6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三)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的。

  (要求:为六位数的号码;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请做的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数学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