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2-10 17:44:06

大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反思

1、大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1、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2、数学活动《中国风礼品店》大班教案10以内按群目测数群反思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20量的实物卡片、点卡卡片、纽扣

  学具:纽扣、小棍、印章、不等量卡片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游戏:轮数

  师:小兔开了间中国风礼品店,今天请小朋友帮忙清点一下他的货物数量。先看看大家数数的本领,一起来玩轮数游戏。

  玩法:教师数一个数,手指到谁,谁就接着往向数,直到20.

  (2)多种方法数数。

  教师: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灯笼、中国结、熊猫娃娃)有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一点数)

  (3)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数的又准又快?请你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数一数小篮子里有多少纽扣。

  (4)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数数方法,并想出比较快的数数方法。

  (5)交流活动:请个别幼儿演示操作材料,并演示自己的数数方法。

  小结:一般比较快的数数方法可以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

  2.分组操作,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1)数小棍

  (2)数纽扣

  (3)数点卡

  3.活动评价。

  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其他方法进行数数,如三个三个数、十个十个数。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3、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4、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1、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5、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和顺接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PPT

  2. 学具准备:黑白灰串珠、数字卡片、

  3. 操作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玩游戏:“出手指,说数字”

  老师出5以内的手指,幼儿快速说出数字,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2. 游戏:“接着数”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这个数字后面的一个数字,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二)集体活动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变化着,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春天。"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在找春天时,我会和小朋友们来比赛,当我们看到景物时,老师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看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1 第一幅: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吹着,人们走出家门高兴地放风筝。问:有几个人?

  2 第二幅: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一朵朵野花都开了。问:有几朵花?

  3 第三幅 :漂亮的蝴蝶也飞来了。问:有几只?

  4 第四幅:远处一片粉色的世界,原来是桃花开了。

  5 问:有几棵桃树?

  问:为什么老师这么快就说出答案了,你知道吗?老师这里有个好办法:我先数出这边的,再接着往后数另一边的,这种方法叫目测 第五幅:春风轻轻地吹着,柳树吐出了点点嫩芽。

  问:有几棵柳树?

  6 第六幅:天气渐渐暖和了,河里的冰融化了,青蛙从泥洞里爬出来,它们扑通扑通的跳到河里。

  请问:有几只青蛙?6

  第七幅:小鱼儿们快乐的游来游去。请问:有几条鱼?7

  第八幅: 小鸭子们也嘎嘎嘎的游来了。请问:有几只鸭子?7

  第九幅: 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问:有几只燕子?9

  师小结: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仅找到了美丽的春天,还学会了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往后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这个方法可让我们更快地数出一群物体的数量

  (三)分组活动

  1.数点物对应板。

  2.两人目测黑白灰串珠。

  3.操作册

  (四)游戏活动“出手指”

  教师举起双手,左右手同时各出几个手指,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如:左手出3,右手出5 ,幼儿说出8.依以上方法,两个幼儿一组,一个出手指,一个说总数。也可以每人同时伸出一只手,看谁先说出总数

  (五)交流小结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6、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3―6》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会数屋匹配。

  3、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猴的果园场景,各种水果玩具,水果数群和数字头饰各25个。

  2、录音机、磁带(音乐:找朋友,去交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游戏“看数字做动作”引入,复习6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要和小朋友们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数字做动作”。老师来出示数字,小朋友来做动作。小朋友做动作的次数要与老师出示的数字一样多。(老师出示数字3,请小朋友拍手).

  2、去参观小猴的果园。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猴想请小朋友到它家的果园去参观,看看我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去吗?(想)。那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排还对,我们准备出发吧!

  3、随着音乐—去交游,有精神的踏步走。

  二、参观果园,学习目测数群。数物匹配。

  (一)、出示果园场景。

  1、小猴的果园到了,哇!真漂亮!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果树?(目测:有4棵果树)。请个别小朋友来说。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到底有几棵果树。

  2、我们来看看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

  师:在来看看橘子树上有几个橘子?(4个香蕉)。

  师:菠萝树上有几个菠萝?(6个)。

  师:最后看看梨树上有几个梨。(3个梨)

  (二)、摘果子,数物匹配。(让部分幼儿操作,其他幼儿检验)。

  1、师: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要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摘下来,并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们谁愿意来帮助小猴摘果子。

  师:你们谁愿意帮助摘果子的?(请举手告诉我),好!请你来帮我摘梨。摘完后请你告诉大家你摘了几个什么水果?

  师:你摘了几个梨?(4 个梨)。

  师:诶!在这些篮子里贴上一个什么数字,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篮子里有几个水果?

  师:老师出示3456的数字:老师这有一些数字,请小朋友来帮助小猴贴在水果篮子里。(请四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数字,然后贴好后请回去,请全班小朋友来验证)。

  师:这是谁送的呀?你把数字几送给了几个水果?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你要把数字4送给4给梨呢?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4个梨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我们再来看看XX小朋友送的对不对,他把数字5送给了5个苹果。

  小结:小猴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摘好了水果,还给每一种水果贴好了数字标签,表扬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请小朋友坐回自己的小椅子上去!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

  三、游戏:“找朋友”。

  1、小猴摘下来很多水果,还写了很多数字,都藏起来了,等下邀请小朋友去帮它找出来。

  2、游戏规则;小朋友找到后,要先看看找到的是什么水果?有几个?找到数字的小朋友要看看是数字几,他可以表示几个什么水果?小朋友找到后,和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说说找到的是什么?有几个?而且要记住,然后在把水果头饰和数字头饰带在头上,我们要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水果要找的是数字朋友,水果数量是几个就要找数字几做朋友,找到朋友了就手拉手到刘老师那儿去。听明白了吗?

  师:小猴摘下的水果和写的数字就藏在了小朋友的凳子底下。请小朋友拿出来看看,看看自己拿到的是水果还是数字,是几个水果,是数字几?

  3、协助小朋友戴头饰,放音乐做游戏。

  师:小朋友记住了自己拿到是几个水果和数字几吗?等一下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边唱歌边找朋友。

  师:音乐停了,小朋友就要停止找朋友,音乐响了重新找朋友。(训练小朋友快速的找到朋友)。

  (评析: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数物匹配。)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小猴的果园玩的开心吗?(开心)可是,现在天色不早了,小朋友们也该回家了,我们下次再来小猴的果园玩。我们跟小猴再见吧!

  幼:小猴再见!

教学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3—6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

7、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 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8、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例中三者之间的等差关系(及多1和少1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学图卡组(数字卡若干)

  2、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呈现已有经验。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小朋友就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2)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教师: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教师出示房子和数字图卡请小朋友来给数字宝宝搬家,并找邻居。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2、探索相邻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1)请你仔细看一看,邻居和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

  (2)前面的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后面的呢?

  教师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前一个数比中间的小1,是它的小邻居,后面的一个数比中间的大1,是它的大邻居,前后两个数就是中间这个数的相邻数。

  3、实际操作,让幼儿运用新经验为数字(3、5、7、)找邻居。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为3、5、7、这些数字宝宝找小邻居和大邻居。

  (2)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同伴交流)

  4:拓展:为相邻数找共同的邻居。

  (1)教师出示两张数卡提问:谁是5的邻居,又是7的邻居呢?

  (2)幼儿操作,举卡回答。

  教师小结:6是他们的共同邻居。它是5的大邻居,7的小邻居。

  5: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引导幼儿填空。

  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2)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9、大班数学课教案及反思《按群数数》含反思

  设计意图:

  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本次活动根据孩子对糖果很喜爱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糖果资源,以让幼儿当"小工人"帮忙数、装糖果的方式,积极践行《指南》精神,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学习群数,并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群数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以便应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PPT课件糖果图片、糖果实物、盘子若干;操作材料、笔人手一份。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按群数数》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252.html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PPT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实物操作要求

  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师:老师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要把你们分装糖果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数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因为一个一个数要数10次,两个两个数只要数5次,所以用两个两个数比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得快一些。

  大班数学课教案及反思《按群数数》含PPT课件

  3、幼儿尝试记录,教师全面观察指导。

  师:你们看,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经准备操作材料和笔。等会装糖果的时候,请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声量,并在记录纸上记录尽量多的办法。

  4、集体分享记录的方法和结果。

  师:请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带着你的操作材料回到位置上与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活动延伸,迁移运用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来数数。以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教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继续数数量更多的数。比如100、200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数会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来想一想!

  教学反思:

  能将物体以2、5、10单位进行按群数数。让幼儿当糖果厂的小工人,在数糖果的过程中,幼儿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数数的含义,本次活动我以设计糖果厂的场景切入主题,幼儿都能积极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戏形式幼儿很感兴趣,提供的让幼儿操作的糖果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操作探索的时候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在让幼儿操作环节前提的要求不够详细,常规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没有说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齐放框框里,个别幼儿就开始玩,虽然是大班但是我发现常规的要求还是要求,有时就因为小小的环节,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常规又慢慢的松散掉,本节课还存在着一点不足是:我没有把握整个环节的重点,让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数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接下去我会观摩平行班的数学活动,思考我设计的合理吗,考虑周全了吗?

10、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7个10以内数的数学游戏》含反思

  一、10以内初步数概念

  ●序数

  1、找座位--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号。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三列火车第五节车厢就写3-5。幼儿在音乐中学开火车,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谁找得又快又对。(可分小组进行)

  ●10以内数的组成

  2、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3、两牌凑点--先抽上书一数字的纸一张,一幼儿显出一张小组此数字的牌,另一幼儿必须出能凑成此数的牌,否则……

  4、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粒纽扣。

  5、凑数游戏--教师任意发出一种声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脚等),如动物的叫声,幼儿随即附和,要求两人发出的声音次数(或手指数、跺脚数等)合起来是某一总数。该游戏也可让幼儿两两一对合作玩。

  ●顺数与倒数

  6、拍电报--三人一组,每人以右手食指在桌上敲的动作比拟为拍电报。先以石头、剪子、布的形式来确定拍的先后,然后按确定的先后顺序或顺或逆拍出1-10的自然数,拍的同时嘴里发出"嘀"声。

  ●相邻数

  7、邻居手拉手--幼儿每人带一个有1-10的胸卡,听音乐四散走,音乐一停,立即找到比自己大1和小1的数字,三人手拉手。

  8、接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1-10的扑克牌分发,每位幼儿5张。由一幼儿任出一牌,根据相邻数出牌,三张牌组成相邻数后放一边,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以谁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为胜。

  9、数学娃娃找朋友--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以数字娃娃5为例: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按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单双数10、造房子--在地上画有数字的楼房一幢,三角形的房顶上放一只盒子,上插小红旗若干。

  玩时从格子"1"开始,每个格子都要走到,可以不按顺序。走时,碰到单数必须单脚跳进这格,碰到双数则双脚跳进这格,最后一个若是单数则单脚站立取红旗。在此过程中,若跳错动作则主动退出。

  ●数量对应或匹配11、扑克配对--把牌做成不同颜色的三组(分别是实物组、点卡组和数字组)各十张为一套。一人拿一组,三人同玩,商量确定先出牌者,先出牌者随机出牌,其他两名幼儿必须出相同数量的牌,全部出对就把三张牌放一边,出错牌者必须把先出的牌也收回,以谁先把手中的牌出完者为胜。

  12、扔扣子--将废旧盒子或空罐头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划一条线,这条线离空罐有适当的距离,可以事先试验一下,找出适当的距离,对孩子说:"站在这条线后面,一次扔1个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颗扣子扔到盒子里去。"当所有的扣子扔完后,数数盒子里的扣子,那就是孩子的成绩,然后,把所有的扣子倒出来放在一起再玩,看孩子最多能扔中多少个扣子。

  ●认数字13、按行进路线跳格--在地上画三至四个格子组,每个格子里写上幼儿刚认识的数字(每组书写顺序可不同但不能有重复,幼儿易认错的多写些)。幼儿分成三至四组扮演小兔等会跳跃的动物,分别站到要跳得格子前。请每组幼儿随机抽取本组所有幼儿的行进路线,如8376,并让本组全体幼儿准确记住。

  听口令同时从格子行动,跳错必须回到起点重跳,跳完者跑回来轻轻击本组下一位幼儿的手心后下一位幼儿开始行动,先跳完的一组为胜。

  二、10以内数的加减

  14、猜猜少了多少--教师出示实物若干,让幼儿记住数量,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掉一部分后再请幼儿看看现在还有的数后猜猜少了多少?并说说怎么猜的。

  15、扣碗猜数--先请一幼儿数一数扣子说出总数,然后将其扣子一只碗下,同时从碗中摸出若干颗给幼儿看,然后请其猜一猜碗中还有几粒扣子,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16、扑克牌凑数--将牌"洗"好,每人各分相等的张数,老师与孩子同时出一张牌,谁将两张牌上的数相加的和说的又快又对,那么牌就归谁,谁的牌先没谁就失败。此也可算减法。

  三、时间与空间概念

  ●时间17、时钟时钟几点啦--教师准备若干个钟面模型,分别是整点状态。师指某一钟面:"时钟时钟几点啦?",幼儿就根据情况发出"当、当、当……"的声音,然后说出"×点啦!"

  教学反思

  我考虑到我们的幼儿是农村的孩子,数感差,如果直观教学,幼儿会不易接受,兴趣也不高,错呀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我准备了些五彩的小星星来猜数,让他们在玩乐中认知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在教学中,师幼互动猜数时,我

  发觉每个幼儿高举出示数字的小手,嘴里也嚷嚷着要猜数,参与性特高。为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我让幼儿每2人一组,继续玩猜数。这就利用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学习兴趣就递过来,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这样学习兴趣

  就提高了。用小木棒摆图形,既可促进思维发展,有使幼儿对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幼儿积极、大胆形象摆出了三角形、四边形、星形、圆形(不太规则),有些想象丰富的幼儿在图形中摆上五彩的星星,图形美极了,开阔了幼儿思维。

  课后抽查幼儿的10以内读数,还有3个不能正确读数。如果我再上这节课,这三个幼儿要作为重点教育。还应多加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多关注后进的幼儿。

11、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小汽车卡片、停车卡

  学具:每人一张停车卡、12辆小汽车卡片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二、讲述故事,引出群数的方法。

  猴子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停车场,每天他的三个员工轮流去数车。第一天小猪一个一个的数用了30分钟数回来12辆车,第二天小狗两个两个的数用了15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奇怪他是怎么数的呀?

  三、学习两个两个数的方法。

  1、回忆小狗的数数方法,为什么它比小猪快?请幼儿用小狗的方法数一数自己的小汽车

  2、请一名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幼儿演示,大家学习他的数数方法。

  3、请幼儿再次尝试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发现比一个一个的数快。

  四、学习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1、继续讲述故事引出五个五个数。

  第二天小狗五个五个的数用了1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更加惊讶,他是怎么数的?

  2、请幼儿尝试操作。分享讲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五、分享其他群数的方法

  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其他哪些群数的方法:如三个三个数、四个四个数、十个十个数……

  六、分享各种群数的方法

  1、请小朋友用各种群数的方法帮助猴老板数钱币,用圆圈画出自己不同的群数方法。

  2、说说自己的群数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目标是“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目标的落脚点是对群数方法的学习,群数的方法有很多,我截取2个2个数、5个5个数为切入点,帮助孩子理解群数的方法,从而拓展到其他的群数方法。为幼儿营造出轻松、娱乐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先让幼儿听故事猜测动物数的快的方法,引导出对2个2个数的方法的学习,然后对比发现5个5个数的方法,最后拓展到其他群数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在最后数钱币的环节中检验孩子学习的效果,一步步分层练习,巩固对群数方法的学习。

  在引导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力图打破以往的幼儿数学学习以看和听为主,而操作大多是为了验证老师传授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在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力图让幼儿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了群数的乐趣和意义。让孩子反复进行操作探索,发现群数的规律,掌握群数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进行提升。

  不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孩子的关注还是不够全面,有忽视个别幼儿发展的现象,需要我引起重视,加以改进。有的孩子偶尔出现注意力分散情况,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引起的,值得再三推敲。

12、大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班级幼儿年龄在5岁半到6岁,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一些经验,能较清楚的说出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在前期幼儿已有了一些对正方体、长方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数一数》,想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活动设计中幼儿数立体图形的过程是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守恒,同时也让幼儿可以掌握数立体图形的不同方法,如:竖着一列一列数、横着一排一排数等。能在组合的立体图形中找出各类立体图形,进行计数,初步感知数与体的关系。增进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分析的能力。

  为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操作感知、形成表象。

  3、个别操作验证、体验数与体关系。

  4、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2、体验数与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活动难点:感知数形关系,推断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1、一只摸箱,内装正方体、长方体各一个。

  2、幼儿实物操作纸,人手一份、铅笔、橡皮。

  3、平面立体图形操作纸,大正方体积木若干。

  4、PPT

  活动过程

  1、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出示一摸箱,玩“神奇的魔术箱”小游戏。

  ——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摸箱,这次的玩法和我们以前玩法不同。是要你们的双手去摸去感觉,并把摸到的东西是什么给大家描述出来(请幼儿在魔术箱里摸一个积木,并说一说)

  ——我摸到了一个什么立体图形,下面幼儿要回忆来描述它的特征。

  ——幼儿将摸的物品进行特征上的描述,让下面幼儿来说出事什么立体图形。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全体幼儿来说出名称和其特征。(教师不断改变立体图形的方向位置)

  小结只要记住立体图形的特征,不管立体图形怎样变换位置和方向,他还是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守恒)

  二、学习数立方体

  出示若干正方体积木,并堆成立体图形。

  ——这些立体图形最喜欢玩,拼一拼、藏一藏的游戏,他们是几个几个拼在一起来,再把自己藏起来,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立体图形都找出来。

  ——看看这几个立体图形都是由什么立体图形,再数一数每一种立体图形有几个。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谁用的方法数的又快又准确。

  (1)幼儿自由做操作纸后交流。

  (2)将让幼儿数一数,并说出总数。

  ——你是怎么数的。(幼儿有争议,教师用实物验证)

  小结: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竖着一列一列的数,可以横着一排一排的数,或者是几个几个的数,还要把藏在后面看不见的立体图形也要数到,这样才能数的结果又快又最准确。

  三、看平面立体图形

  ——你们太厉害了,一下就准确的数出了他们的数量,把藏起来的也数到了,这些立体图形还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些立体图形变呀变,变成了什么。

  ——我们用刚才学到了方法来数一数,看看谁数的最快、最准确。

  小结:看来你们用到了刚才学到的方法以外,还发现了当用大小相同的立体图形搭出来的,相同形状、相同高度的立体图形,我们就能判断出他们的数量就是相同的,这样我们也能很快数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四、延伸活动

  ——我们幼儿园需要新修一间保安亭,看看这间保安亭需要多少长方体的块砖呢。(观察柱子的数量,算出砖的数量)。

  活动总结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猜测出被遮挡的立体方块的数量,知道体是在数量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围绕本课的活动目标。

1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4、大班数学公开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5、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6、大班数学课教案《花儿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色的纸花、5朵黄色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引导幼儿想象。

  2、基本部分

  ①然后出示10朵红色的纸花,请幼儿数一数,一共开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边,放一朵黄色的花,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诉幼儿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活动以此类推。

  ②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③分别出示物品图,请幼儿数一数总数,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④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3、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如:11块积木,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最后结束的环节中,我的提问上有些不明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我是想让孩子回答出类似生产日期、标签、数量等方面的数字,可有的孩子说了些像电话号码、车牌号、楼梯号等。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问才能问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呢?如果说“你们还在那些商品上见到过这些数字,你觉得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语言上准确不准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17、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 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2.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5.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6.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18、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例中三者之间的等差关系(及多1和少1的关系)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学图卡组(数字卡若干)

  2、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呈现已有经验。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小朋友就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2)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教师: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教师出示房子和数字图卡请小朋友来给数字宝宝搬家,并找邻居。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2、探索相邻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1)请你仔细看一看,邻居和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

  (2)前面的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后面的呢?

  教师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前一个数比中间的小1,是它的小邻居,后面的一个数比中间的大1,是它的大邻居,前后两个数就是中间这个数的相邻数。

  3、实际操作,让幼儿运用新经验为数字(3、5、7、)找邻居。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为3、5、7、这些数字宝宝找小邻居和大邻居。

  (2)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同伴交流)

  4:拓展:为相邻数找共同的邻居。

  (1)教师出示两张数卡提问:谁是5的邻居,又是7的邻居呢?

  (2)幼儿操作,举卡回答。

  教师小结:6是他们的共同邻居。它是5的大邻居,7的小邻居。

  5: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引导幼儿填空。

  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2)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19、数学活动《10以内数的倒数和顺数》大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及可传递性。

  3.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楼梯图片、数字卡片、小青蛙头饰、荷叶数字卡

  活动过程:

  1.开火车数数

  请幼儿一个接一个进行1-10的顺数。

  2.数字阶梯

  (1)出示楼梯图片请幼儿给阶梯配上相应的数字,给阶梯图排上相应的数字后练习按顺序数、倒数。

  (2)小猴爬楼梯:引导幼儿发现顺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后面的数少1,倒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

  3.分组游戏“送小青蛙回家”

  (1)请部分幼儿扮演小青蛙,其中一人在地板上放置按照顺数或倒数方式摆放数字荷叶,送小青蛙回家。

  (2)教师隔空摆放荷叶,请幼儿把空的荷叶按照顺数或倒数的方式摆放好荷叶让小青蛙回家。

  活动延伸

  完成幼儿用书p24页“小兔跳跳板”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重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学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活,适时利用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能在教师创设的童话世界、儿童乐园、愉悦的操作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学、体验数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在主动性,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20、大班数学教案《圈一圈、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我给

  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 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 我说二,你说二, 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 身上长着许多二, 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 我说五,你说五, 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 五星红旗迎风舞, 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 我说八,你说八, 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帮老大妈, 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

  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 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