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20篇阅读
1、寒鸦和鸟寓言故事
宙斯想在鸟中立王,就定了日期,要鸟类到时集会。寒鸦知道自己缺少魅力,就四处去寻羽毛,还从其他鸟身上拔毛,装点在自己身上。指定的日子到了,寒鸦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出现在宙斯面前。见他如此出众,宙斯准备立他为王。其他鸟儿非常愤懑,纷纷地从寒鸦身上拔下本来属于自己的羽毛。结果,被拔光了羽毛的寒鸦,露出了本来面目。2、秃头求医碰见了秃头医师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头发全脱光了,因此冬天觉得特别冷,夏天太阳晒得很难受,还有蚊子来叮,他苦痛得不得了。这样,他就到处寻求医治的方法。后来打听到一个医生,据说什么病都能够医,他就跑去请求医生说:“大医师呵,只有你是我的救星了!”想不到那医生马上脱下帽子来,把一个精光的秃头给他看,说:“瞧,我们一样的毛病!假如我会医,我还不先医好自己吗?”3、飘来的金苹果寓言故事
张三去一口深井挑水,忽然有一只光彩夺目的金苹果飘来,扑通一声掉到了井里。张三一看,惊讶得嘴巴都张大了。那只金苹果仿佛就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而且越晃越大,大到像一座小山了;一会儿那座金山又仿佛变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张三自己住在里面指手画脚,享着清福。接下来,眼前一片模糊,脑海里也一片模糊。只听又是扑通一声,张三跳下了深井。张三并不会游泳,一会儿就淹死在井里了。井里的一条小鱼说:“唉,财迷心窍,有时会枉送性命的呀!”
李四去一口深井挑水,忽然有一只光彩夺目的金苹果飘来,扑通一声掉到了井里。李四见金苹果落到了井里,心想:“这回我发大财了!”就脱了衣裤跳下水去捞金苹果。李四的水性很好,不一会儿就把金苹果捞起来了。李四发大财了,建起了豪华宅院,过上了富裕日子。可是李四却因此什么也不做,成了十足的懒人;他的儿女们过上了好日子,也成了懒鬼。没过多久,李四一家因为不劳动,丧失了生存的本领。后来,那只金苹果被花光了,宅院也卖掉吃光了。李四一家沦为了乞丐。
王五去一口深井挑水,忽然有一只光彩夺目的金苹果飘来,扑通一声掉到了井里。王五打起水来,仿佛就没有看见金苹果一样,快活地哼着小调,挑着水离开了深井。这时,那只金苹果从井里跳出来,落到王五的扁担上跳起了舞。王五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它抓住。可是王五没有,而是甩掉金苹果,挑着水回家去了。以后,王五依然快乐地生活着,到处都可以听到他哼着小调的声音。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抓住金苹果,他说:“那不是我自己的,拥有它心里也不会安宁,还会失去快乐呢。”
赵六去一口深井挑水,忽然有一只光彩夺目的金苹果飘来,扑通一声掉到了井里。赵六想:“村里的人们这样穷,孩子们没有学堂读书,我不如把它捞了去建一所学堂,让孩子们有地方读书,岂不是功德无量吗?”于是赵六唤来村里几个有见识的人,一起把金苹果捞起来,建成了一所学堂。村里的孩子们有地方读书了,后来这个村就走出了许多能人,使这个村成了有名的文化村。后人为了纪念赵六的功德,就在村口为他塑了一尊铜像,赵六的手里捧着一只金苹果,受到了当地人世世代代的敬仰。
4、雄狮躲狗寓言故事
远远地看见一条疯狗,雄狮赶紧躲开了。
小狮子说:“爸爸,你敢于和老虎拼斗,与猎豹争雄,如今却躲避一条疯狗,多丢人啊!”
雄狮说:“孩子,我问你,打败一条疯狗光荣不光荣?”
小狮子摇摇头。
“让疯狗咬一口倒霉不倒霉?”
小狮子点点头。
“既然如此,咱们干吗要去招惹一条疯狗呢?”
5、颜料与画笔寓言故事
彩色的颜料有一天碰见了画笔,面对色泽简单的画笔,她得意地吹嘘:“瞧!我多美,我这般色彩斑斓,而你,只是一个用来展示我的工具罢了。”
画笔不说话,因为时间证明了一切。
颜料的主人并不经常用到颜料,却常用笔蘸着水写字,于是,颜料受到冷落。
一次,画笔不见了,主人因此用不成颜料,颜料更是被遗忘了。
曾经骄傲的颜料没了气焰,没有画笔,它只是一个花瓶样的摆设。
6、青蛙盖房子寓言故事
有一只青蛙先生打算盖一栋房子,别的青蛙劝阻说:“我们青蛙祖辈都是生活在草丛和水里,不需要盖房子。”
青蛙先生不那么认为,它觉得其它的动物都有房子,自己应该和它们一样。
很快,青蛙先生的房子就盖好了,青蛙先生到处跟动物们显示自己的房子。
夜晚,青蛙先生正呼呼大睡,眼镜蛇钻进了青蛙先生的房子里,一口咬住青蛙先生。
青蛙先生挣扎着说:“你是怎么进来的,为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
眼镜蛇说:“你盖的这栋房子,把我行动的声音跟气味都阻隔了起来,你在房子里又怎么察觉的出来。”
蛙先生后悔当初没有听其它青蛙的劝,现在它终于明白为什么青蛙,祖祖辈辈都不住在房子里了。青蛙最终成了眼镜蛇的晚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虚心受教,要怀着谦卑的心,虚心听他人的建议,不要像青蛙先生一样,不听别的青蛙的劝告,而成了眼镜蛇的晚餐。
7、猴子实验寓言故事
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不成这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
几天后,实验者换了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老猴子制止,并告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实验者再换一只猴子进入房内,当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次不仅剩下的二只老猴子制它,连没被烫过的半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实验继续着,当所有猴子都已换过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头的热水机关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没有一只猴子敢前去享用。
8、热忱的境界寓言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族为患。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就连“天下第一关”中的“一”字,也已脱落多时。
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昭告天下,只要能够雀屏中选的,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重赏。
这次,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题字当天,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毫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其实,这个有趣的故事,正是反应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练习造就完美,熟练才能精通。举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士,尽管这些顶尖人物优点不一而足,成就也在不同领域开花结果。他们却都有一个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点:热忱、专注与精通。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也更因为热忱与专注,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9、长尾猴用枪寓言故事
长尾猴生活在大树上,不远处住着山鸡一家,它们和睦相处,彼此间成为好邻居。
这天,母山鸡哭哭啼啼地找到长尾猴,诉说着家中连日来发生的不幸。
“猴哥,我的命真苦呀,”母山鸡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得好伤心:“那黑心的狐狸三天两头光顾我家,前天中午叨走我大儿子,昨天晚上又把熟睡中的二儿子给衔走了,今天早晨我当家的刚出门,又被它等候在外逮了个正着,现一家四口已三人遇难,剩下我孓然一身,想来不久也将会大难临头,我该怎么办啊?”
听着母山鸡的哭诉,长尾猴对它一家不幸遭遇倍感同情,有心帮它,又自知不是狐狸的对手。长尾猴想了想安慰母山鸡:“你别急,我发现狐狸最怕猎人手中的猎枪,我这就去借一把来保护你。”
于是长尾猴找猎人借来一把猎枪,兴冲冲地回到了住地。它神气十足地拍拍手中的猎枪对母山鸡说:“咱现在手中有了枪,以后不用怕狐狸了,你就安心过日子吧。”
母山鸡听了放下心来,它庆幸从此有了保护神。
长尾猴说到做到,当天就拿着枪睁大眼睛在母山鸡住处警惕地守护着。突然它发现狐狸又出现在不远处的草丛中,立刻晃动着猎枪大喝一声:“站住,不准过来!”
狐狸愣了一下,可是一看是长尾猴就不当回事了,依旧大摇大摆地朝前走。长尾猴不由得紧张起来,它双手握枪就象握着木棍一般举过头顶吓唬狐狸:“看清楚了,我手中有枪,再过来我可就不客气了!”
狐狸看着长尾猴拿枪的姿势不禁哑然失笑:“别客气,快动手呀,怎么还不动手呢……”边说边朝长尾猴迎面扑来,长尾猴吓得把枪丢下连忙转身就逃,边逃边大声提醒母山鸡:“快逃呀老邻居,那狐狸又来了……”长尾猴三窜两跳的攀逃到大树上,眼睁睁看着狐狸旁若无人地窜进山鸡家,叨着不断挣扎的母山鸡大摇大摆地离开。
等狐狸走远了,长尾猴才大着胆子回到树下,拾起丢在地面上的猎枪,垂头丧气地找到猎人。
“唉,这把破枪把我给害惨了。”猴子边还枪边大发牢骚:“我都拿枪在手了还是镇不住狐狸,不但没保护好母山鸡,还差点断送了自已的性命,看来这把破枪真没用。”
猎人接过猎枪装弹上膛对准了远方的射靶,一声巨响,子弹透过靶心留下一个小洞,长尾猴惊吓得目瞪口呆,想不到猎枪有如此巨大威力。
“看清楚了吧?不是这把枪没用,而是持枪的你没用,”猎人白了长尾猴一眼揶揄它:“有了好枪,更需要善于用枪的人,才能让枪真正发挥作用;可你呢?不了解枪的性能,不掌握用枪方法,再好的枪在你手上也只能作摆设充当拨火棍,明白了吗?”
长尾猴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哑口无言了。
10、渴望飞翔的春蚕寓言故事
春日融融,春光明媚,春蚕沙沙沙地咀嚼着嫩绿色的桑叶。这时候,一只红蜻蜓轻轻盈盈地从窗口飞过,有一条最壮实的蚕宝宝眼前一亮,她惊羡得几乎发了呆。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红蜻蜓那样在天空自由飞翔啊!可惜她没长翅膀,天生不是飞翔的料。她终于失望了,只得低下头来,重新与大伙儿一起沙沙沙咀嚼嫩叶……
过了一些日子,蚕宝宝渐渐长大了,她脱下旧衫,换上新装。这时候,刚好有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地唱着小曲儿从她头上转了一圈飞走了。蚕宝宝再次勾起了夙愿,摆动身子呼喊起来:“我要飞翔!我也要飞翔!”
喊叫声惊醒了一只大蜘蛛,他慢慢地爬过来,劝告蚕宝宝不要异想天开,蜻蜓和蜜蜂之类的小昆虫都有翅膀,飞翔是他们的专利。你们和我们一样,只能爬行。不过我们能够制造蛛丝,编织蛛网捕捉飞虫,我们心满意足,别无他求;你们成熟后也会吐出蚕丝回报人间,换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美誉,这就是你们的归宿,用不着好高骛远再奢望飞翔了!
蜘蛛的话无疑像是当头浇下的冷水,蚕宝宝失望极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蚕宝宝接连更换了几次外套,便完全成熟了:她不吃不喝,通体透亮,快要“上山”了。在“上山”作茧之前,她依然念念不忘飞翔。小蝴蝶知道后,飞到蚕宝宝身边鼓励她:“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们蝴蝶本来也是只会爬行的小毛虫,可是经过脱胎换骨的蜕变后,我们就成了舞姿翩翩的蝴蝶。你们蚕宝宝要想飞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嘛!”
蝴蝶姐姐的话重新点燃了蚕宝宝飞翔的希望。她忙着吐丝作茧,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她不再理睬蜘蛛的“忠告”,蜘蛛很生气,笑她这是作茧自缚,笑她是不可理喻的疯子!
日子一天天逝去。蚕宝宝在自我封闭的小天地里苦练内功。渐渐地,蚕宝宝变成了红棕色的蚕蛹。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蚕蛹开裂了,一只蚕蛾破茧而出!蚕蛾从头到脚把自己精心梳理了一番,然后拍拍新生的翅膀开始起飞了。
迎着灿烂的朝霞,她轻快地从蜘蛛眼前飞过。蜘蛛做梦也没有想到,蚕宝宝已圆了飞翔的梦。因为他只知道墨守成规,不懂得事在人为啊!
11、鼠仙寓言故事
三家鼠相继成仙。某日,三鼠仙相会于蓬莱仙山,各叙昔日凡界事。
鼠仙甲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吾三生有幸,得生一书生家。吾之成仙,全赖吾所啃之典籍也。吾日啃一书,细细揣摩,日久终于悟仙道。只是吾家主人,啃书之数远过于吾,仍为一介寒儒,惜哉叹哉!
鼠仙乙面露得意之色:吾托祖上洪福,居住一大款家。吾家主人,除了孔方兄之外,别无所有。吾之成仙,全赖吾所窃主家之钞票也。钱能通神嘛,自然用不着像兄台那般辛苦的。
唯鼠仙丙面色凝重,欲说不休。
甲乙再三催促,鼠仙丙方开金口:吾之成仙嘛,凭的的咱家主人的批条,不瞒二位老兄,吾家主人,乃XX长也。
12、两只鸟寓言故事
从前有两只长得一模一样的鸟,一只是笼中鸟,一只是自由职业者。
笼中鸟被鸟主人悉心照料着,每天吃饱喝足,还经常被连笼一起带出去遛弯,生活安逸但不自由;自由鸟虽然自由,但是终日劳累,为生计奔波。
两只鸟彼此都羡慕对方的生活,有一天它们彼此大倒苦水,随即一拍即合,决定交换各自的生活。
那天,由于鸟主人的疏忽,刚巧鸟笼子的门没有关好,笼中鸟飞出来了,自由鸟飞进笼子,它们都开始体验着新的生活。
刚开始两只鸟都觉得很幸福,以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不久后,人们发现两只鸟都奄奄一息地病倒了:笼子里的鸟由于之前长期的饥饿,脾胃功能一下子消化不了那么多营养食品,快撑死了;从前过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现如今巴掌大的地方,让它感到窒息,郁闷至极;笼子外的鸟,由于之前长期过着的是养尊处优的生活,缺乏谋生的技能,总是找不到食物吃,就算找到一点,原来吃惯了美味一下子也吃不惯粗粮,不久也饿病了。它们俩又都开始怀念从前的日子!
13、疑虎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看见山坡上有只乳虎,便抱回果园驯养。老虎渐渐长大了,再也没有人敢到果园偷摘水果。
一天,农夫对老虎说:“我到果园,一定穿木屐来,走路就会哒哒响。如果轻手轻脚,没有什么声音,定是来偷水果的,你就毫不犹豫地扑杀他。”老虎连连点头。
农夫还不放心,三天两头到果园观看老虎是不是忠实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发现白天老虎在园里,晚上却见不到踪影,认为它只吃不守家,白养了。第二天晚上,他不穿木履,轻轻地走进果园摘果子。老虎以为别人偷水果,便纵身一跳,死死咬住他的脖子。农夫连忙说:“是我!”老虎松开口,果然是主人,可是脖子已被咬断了。于是老虎仰天悲鸣,愤然离去。
老虎忠于职守,主人却怀疑其不忠,以身试虎,丧身虎口,岂不悲哉!
14、生木造屋寓言故事
宋国大夫高阳应为了兴建一幢房屋,派人在自己的封邑内砍伐了一批木材。这批木材刚一运到宅基地,他就找来工匠,催促其即日动工建房。
工匠一看,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的木料还是些连枝杈也没有收拾干净的、带皮的树干。树皮脱落的地方,露出光泽、湿润的白皙木芯;树干的断口处,还散发着一阵阵树脂的清香。用这种木料怎么能马上盖房呢?所以工匠对高阳应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开工。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初看起来,用这种木料盖的房子与用干木料盖的房子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时间一长,还是用湿木料盖的房子容易倒塌。”
高阳应听了工匠说的话以后,冷冷一笑。他自作聪明地说:“依你所见,不就是存在一个湿木料承重以后容易弯曲的问题吗?然而你并没有想到湿木料干了会变硬,稀泥巴干了会变轻的道理。等房屋盖好以后,过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会变干。那时的房屋是用变硬的木料支撑着变轻的泥土,怎么会倒塌呢?”工匠们只是在实践中懂得用湿木料盖的房屋寿命不长,可是真要说出个详细的道理,他们也感到为难。因此,工匠只好遵照高阳应的吩咐去办。虽然在湿木料上拉锯用斧、下凿推刨很不方便,工匠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按尺寸、规格搭好了房屋的骨架。抹上泥以后,一幢新屋就落成了。
开始那段日子,高阳应对于很快就住上了新房颇感骄傲。他认为这是自己用心智折服工匠的结果。可是时间一长,高阳应的这幢新屋越来越往一边倾斜。他的乐观情绪也随之被忧心忡忡取而代之。高阳应一家怕出事故,从这幢房屋搬了出去。没过多久,这幢房子终于倒塌了。
高阳应的房子没住多久就倒塌的事实说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蛮干。否则,没有不受惩罚的。
15、自以为多知的苏格兰猎犬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夏天,一条苏格兰猎犬到乡下去游玩。他断定所有的农家狗都是胆小鬼,因为他们害怕脊背上有一道白条的动物。“你像只小猫,我可以舔舔你。”苏格兰猎犬对他所拜访的一条农家狗说,“我也可以舔舔那种带白条的小动物。带我到他那儿去吧。”“你不问问他是什么模样?”农家狗问。“不必,”苏格兰猎犬说,“该问的是你。”于是农家狗就把苏格兰猎犬带到树林里,让他会见带白条的动物。苏格兰猎犬走上前去。一阵狂叫和怒打过后,苏格兰猎犬仰天躺在了地上。他苏醒过来以后,农家狗问他:“怎么了?”“他放臭气,”苏格兰猎犬说,“但是他没抓住我。”
几天之后,农家狗对苏格兰猎犬说,还有一种动物,所有的农家狗都怕他。“带我到他那儿去吧,”苏格兰猎犬说,“我敢舔一切不钉马蹄铁的东西,”“你不问问他是什么模样?”农家狗问。“不必,”方格兰猎犬说。“带我到他游荡的地方去吧。”于是农家狗把他带到树林里的一个地方,等那小动物过来了就指给他看。“一个小丑,”苏格兰猎犬说,“一个小东西。”
于是就走上前去,左脚在前,走着花哨的步子,不出一秒钟,苏格兰猎犬就直挺挺地躺倒了。他苏醒过来后,农家狗正在给他拔刺。“怎么了?”农家狗问。“他拔出刀子刺我,”苏格兰猎犬说,“但是我至少学会了你们乡下是怎么打架的,现在我就来揍你。”于是他向农家狗走来,一只前爪捂着鼻子抵挡臭气,另一只前爪防御刀子。苏格兰猎犬没法看见他的对手,也没法嗅到他的对手,于是挨了一顿狠揍,不得不被送回城里,进了医院。
教训:先问一问,总比自以为知道一切为好。
16、椋鸟和杜鹃寓言故事
椋(liang)鸟飞出了鸟笼,笼中鸟获得了自由
张开了翅膀,
离开了城市
任意飞翔。
杜鹃把它来拜访
有不少问题要向它
问问端详。
“请你对我讲一讲,
关于我们鸟儿的事
你听到过什么言谈?
城里的人们
对我们鸟儿的歌喉
评价怎么样?
我想,
这方面的议论,
一定很寻常。
人们对夜莺的评价怎么样?”
“对夜莺的歌声
一片颂扬!”
“对云雀的评价又怎么样?”
“全城男女老少
对云雀也大肆夸奖。”
“对■鸟
他们怎么讲?”
“对■鸟虽不是人人满意,
但也有人喜欢听他歌唱。”
“请允许我再向你提个问题,
再给你添点麻烦。
我很想知道,
人们对我的歌喉评价怎样?
老实对你讲,
我也曾
经常在他们的耳边歌唱。”
“关于你,
我把实话讲,
我在任何地方
都没有听到过只言片语
把你的歌声评量。”
“好吧,”社鹃讲,
“对这样的冷遇
我将尽力‘报偿”,
为了把我自己的美名传扬,
我将不停地歌唱。”
17、寓言故事鸭子的眼泪
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鸭子和天鹅。
相传,鸭子和鹅本是一种叫做“天堂鸟”的动物,并被饲养在一对农村夫妇家。有一天,姐妹俩出去散步。一直到很晚很晚,它们再也摸不着回家的路。姐姐甲甲对妹妹我我说,她一定会带她走出森林。姐姐甲甲想起了妈妈讲的一个故事,只要她们姐妹俩把自己的羽毛借给任何一方,就会有神奇的事情出现,而且任何的困难都能够被解决。但是,姐姐甲甲并不愿意很快就这么做,因为只要一方献出了自己的羽毛,她就会变得奇丑无比。但是,甲甲答应过妹妹要带她走出森林。当她把这一切告诉妹妹我我的时候,妹妹很快便答应了下来,她也向姐姐保证,会带姐姐甲甲飞出森林。
就在这个时候,森林突然着起了大火,时间变得刻不容缓。于是姐姐甲甲把自己的羽毛给了妹妹我我。终于,神奇的一幕也出现啦。妹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而姐姐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丑越来越重;妹妹的羽毛逐渐丰满起来,而姐姐的羽毛却越发难看。
姐姐笑着,因为她终于看到了神奇的一幕,终于印证了妈妈的传说;尽管,她现在已经不比以前漂亮啦。她笑着:“妹妹飞起来啦,我终于有一个会飞的妹妹啦。”可是,妹妹飞起来啦,再也没有回来。
妹妹知道,她已经不能够载动姐姐甲甲。更何况,她才不希望有这么个丑陋的姐姐,那会被天上的家伙们耻笑的。
“妹妹怎么会回来呢,天上多好,那可也是她所向往的啊。”甲甲想。
……
后来的后来,甲甲从大火中幸存,但是她的脚被大火烧伤,长出了很多很多的多余的肉。她在用力啄开阻挡她回家的路的杂草和树枝时,嘴巴也磨坏啦。虽然,她从大火中幸存,但是她没有笑。当她抬头看到天空中的妹妹的时候,看到她在天空划出美丽的弧度的时候,她终于流泪了。
因为甲甲和我我都属于鸟,于是甲甲叫做了“鸭”,我我叫做了“鹅”。
有谁知道,她们曾是一对亲姐妹呢?
18、寓言故事冻僵的小鸟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发掘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小故事大道理:
1)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
2)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
3)而且,当你陷入深深的屎堆当中(身陷困境)的时候,闭上你的鸟嘴!
19、寓言故事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邮局里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地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儿,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人帮人是天经地义的,古人都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块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小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两千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
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只要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它就会悄悄发芽,绿意摇曳,让你的心田吹拂起温暖的春风……
20、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