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20篇合集
1、狼与鹤寓言故事
狼类是贪牲嗜血的东西,嚼吃起来,连骨头也不愿吐弃。
一天,有只狼就碰上了倒霉事,差点儿让鲠骨卡死。它说不出话来,也难呼吸。眼看着生命就要结束。凑巧走来灰鹤一只,狼求他解救,打着手势。鹤把头颈伸进了狼嘴,钳出了骨头,费尽了力气。灰鹤向狼索取酬资,
凶狠的老狼竟破口痛斥:“什么酬资,你太不识抬举!你那愚蠢脑袋、细长脖颈。竟能从我的口中安然抽出,你还不以此为满足?!快点滚开,当心下次,若再碰上,我绝不饶恕。”
2、老鼠该有好收成寓言故事
我用一个下午,观察老鼠洞穴。我坐在一蓬白草下面,离鼠洞约二十米远。这是老鼠允许我接近的最近距离。再逼近半步,老鼠便会仓皇逃进洞穴,让我什么都看不见。
老鼠洞筑在地上一个土包上,有七八个洞口。不知老鼠凭什么选择了这个较高的地势。也许是在洞穴被水淹了多少次后,知道了把洞筑在高处。但这个高它是怎样确定的。靠老鼠的寸光之目,是怎样对一片大地域的地势作高低判断的。它选择一个土包,爬上去望望,自以为身居高处,却不知这个小土包是在一个大坑里。这种可笑短视行为连人都无法避免,况且老鼠。
但老鼠的这个洞的确筑在高处。以我的眼光,方圆几十里内,这也是最好的地势。再大的水灾也不会威胁到它。
这个蜂窝状的鼠洞里住着大约上百只老鼠,每个洞口都有老鼠进进出出,有往外运麦壳和杂渣的,有往里搬麦穗和麦粒的。那繁忙的景象让人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收获者。
有几次我扛着锨过去,忍不住想挖开老鼠的洞看看,它到底贮藏了多少麦子。但我还是没有下手。老鼠洞分上中下三层,老鼠把麦穗从田野里运回来,先贮存在最上层的洞穴里。中层是加工作坊。老鼠把麦穗上的麦粒一粒粒剥下来,麦壳和渣质运出洞外,干净饱满的麦粒从一个垂直洞口滚落到最下层的底仓里。
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分工,不知这种分工和内部管理是怎样完成的。在一群匆忙的老鼠中,哪一个是它们的王,我不认识。我观察了一下午,也没有发现一只背着手迈着方步闲转的官鼠。
我曾在麦地中看见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支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发愣。我踢了它一脚,才反应过来,一骨碌爬起来,扔下麦穗便跑。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
以前我在地头见过好几只脊背上没毛的死老鼠,我还以为是它们相互撕打致死的,现在明白了。
在麦地中,经常能碰到几只匆忙奔走的老鼠,它让我停住脚步,想想自己这只忙碌的大“老鼠”,一天到晚又忙出了啥意思。我终生都不会走进老鼠深深的洞穴,像个客人,打量它堆满底仓的干净麦粒。
我们未开垦时,这片长满矮蒿的荒地上到处是鼠洞,老鼠靠草籽儿和草杆为生,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我们烧掉蒿草和灌木,毁掉老鼠洞,把地翻一翻,种上麦子。我们以为老鼠全被埋进地里了。当我们来割麦子的时候,发现地头筑满了老鼠洞,它们已先我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麦收。这些没草籽儿可食的老鼠,只有靠麦粒为生。被我们称为细粮的坚硬麦粒,不知合不合老鼠的味口,老鼠吃着它胃舒不舒服。
这些匆忙的抢收者,让人感到丰收和喜悦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
在我们周围,另一种动物,也在为这片麦子的丰收而欢庆,我们听不见它们的笑声,但能感觉到。
它们和村子里的人一样期待了一个春天和一个漫长夏季。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它们用那只每次只能拿一只麦穗,捧两颗麦粒的小爪子,从我们的大丰收中,拿走一点儿,就能过很好的日子。而我们,几乎每年都差那么一点儿,就能幸福美满地吃饱肚子。
3、丑妇效颦寓言故事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其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看来,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4、小刺猬的鹅软石寓言故事
“好大的鹅卵石!”小刺猬在草丛里看到一块淡绿淡绿的大石头。这石头是椭圆的,小刺猬捧在手里面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有了,我可以把它画成一个漂亮的胖娃娃呀!”小刺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圆头圆脑的娃娃。
回到家,小刺猬找来最漂亮的彩笔,在这块石头上画了圆鼓鼓的的脸,画了肥嘟嘟的手,画了肉乎乎的腿……一个胖胖的石头娃娃出来了,穿的衣服嘛,小刺猬也选了最鲜亮的色彩。
“好可爱!好可爱!”小刺猬抱着这个石娃娃,一想,还要给她做间漂亮的屋子。于是,小刺猬找来好多泡沫,彩线,搭了件小屋,屋顶,他还挂满了小彩灯,七彩的灯光又明媚又温暖,照在胖娃娃的身上,实在太美了!
小刺猬有了这个石娃娃,做什么事都会想起她。抱着她去看电影;抱着她去玩游戏,抱着她去看朋友……“多漂亮的石娃娃!”每个人都这么夸。
这一天,小刺猬正搂着石娃娃睡午觉,梦里好像听到了“笃笃”的敲打声,他醒来,那“笃笃”的声音更响了,侧耳听听,是那个胖娃娃嘴巴里的声响。
“啊呀!”小刺猬惊喜地说,“胖娃娃会唱歌啦!笃笃——笃笃——”
没过一会儿,石娃娃竟然在床上打起滚来。
“啊呀!”小刺猬惊讶地叫,“胖娃娃会跳舞啦!一步——一步——”
“喀嚓——”石娃娃的肚子上裂开了一个口子。
“啊呀!”小刺猬吃惊极了,“胖娃娃要变魔术啦?天哪!”
“喀嚓——”石娃娃的肚子又裂开一大口子,一个黄黄的小脑袋瓜子冒出肚皮——
“啊呀——”小刺猬这下惊奇得话也说不出来了。黄脑瓜,黑眼珠,红脚掌……一只秀气的鹅宝宝从石娃娃肚子里跨出来!
“啊——啊——”小刺猬这才想,“胖娃娃,原来,原来,是一只胖鹅蛋?”
5、下金蛋的鸭子寓言故事
从前,有位贫苦的农夫,他养着一只鸭子。这只鸭子每个星期总是给他下一只金蛋,这个农夫私下想:“真的,我要是把这只鸭子杀了,那我一天之内便能得到全部财宝了。”
他真的马上杀了这只鸭子,并自以为得意,以为自己干得聪明极了。可是,谁知鸭子的肚皮里什么财宝也没有。这下农夫可大吃一惊,说道:“啊呀,我真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啦。本来,我每个星期可以得到一只金蛋——谁叫我如此贪心不足?如今,我的希望、我的安慰和我的财富全都完蛋啦!现在,贫穷才算真正地回到我的身边来了。”
警惕你的贪欲,凡事都要知足。
6、狼和羊寓言故事
1
南山上,一只狼遇到了一只羊。
狼:“你可知道,昨天西山上的一只狼吃了了一只羊?”
羊:“我……我听说了。”
狼::“你可知道,前天东山上的一只狼吃了了一只羊?”
羊:“我……我……我听说了。”
狼:“你可知道,大前天北山上的一只狼吃了了一只羊?”
羊:“我……我……我听说了。”羊的回答带出了哭声。
狼:“人家西山、东山、北山的狼都吃了羊,我们南山也不能坏了这规矩,规矩需要认真地维护,懂吗?”
狼向羊扑去。
2
南山上,一只狼遇到了一只羊。
狼:“你知道现在出台了新的法律条文吗?”
羊:“不知道。”
狼:“真是陋见寡闻!你听着,现在新政策要求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青山绿水,保护森林草原。”
羊:“我……我不知道。”
“不知道?你看!”狼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本法律书来,封面上还盖着朱红的大印,“你一年会吃掉大量的青草和小树,为保护环境,为维护法律的尊严,我还是把你吃下肚吧!”
狼向羊扑去。
3
南山上,一只狼遇到了一只羊。
狼:“你这个蠢家伙,你读过书吗?”
羊:“没读过。”
狼:“过来!看!这是一部动物学专着,上面是这样写的,你属于草食动物,我属于肉食动物,我所属的这一族是专吃你所属的这一族的,以防止你们繁殖太多,破坏生态平衡,这叫食物链,懂吗?我这样做为的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科学,懂吗?”
狼向羊扑去。
4
南山上,一只狼遇到了两只羊;一只是白羊,另一只是黑羊。
狼:“呵!今天一下子碰上了两个倒霉蛋,我的胃口只吃一个就饱了,你们俩个哪个让我吃掉呢?”
黑羊:“狼大王,它刚才还在说你的坏话,骂你是个坏家伙,你吃它吧!”
白羊吃惊地凝视着黑羊:“刚刚你不说咱俩以后做好朋友,怎么……?”
黑羊眼望远方,幽声说道:“那是刚才,这是现在。”
白羊转向狼说道:“大王,这话它也骂了。”
黑羊:“是你先骂的。”
白羊(愤怒地):“是你先骂的。”
黑羊和白羊拼斗起来……白羊被黑羊掀翻在地,再也无力起来。
黑羊:“狼大王,不用你劳神,我替你把它逮住了,你慢慢享用吧!”
狼得意,大笑。
5
南山上,一只狼遇到了一群羊。
狼:“呵,这么多!我吃哪只好呢?”
老羊:“我的肉不好吃,你吃只小羊吧!”
小羊:“大王,我才出生几个月,你发发慈悲,吃只老羊吧!”
头羊:“大伙一起上,把这个家伙挑死!”
大群羊不动,有几只公羊向前冲了几步又退回来。
黑羊:“我知道的,狼大王一天就吃一只羊;头羊,你做首领的时间也够久的了,这次就为大伙牺牲吧!”
群羊中发出几声赞同声,大多数羊保持沉默。
狼向头羊扑去。头羊与狼展开搏斗,被狼咬断喉管死去。群羊沉默。
狼:“现在我宣布,今后你们的首领是这位识大体、顾大局的黑羊!”
群羊沉默。
黑羊:“谢大王恩典!”
狼:“我命令你,以后每天向我进贡一只你的属下;要求体重不低于30斤,身体健康,外表洁净!”
黑羊:“这……这……”
“这什么?”狼喝道。
“是,大王。”
狼:“我命令你,这月的十五晚上,去西山参加狮大王召开的动物首领大会!”
黑羊:“遵命!”
7、三条金鱼的命运寓言故事
三条金鱼被摊主的小网兜捞起,放进了一只小巧别致的鱼缸里。
透过玻璃缸,它们看见小男孩将钱付给了摊主。完了,完了,咱们这一生就要在这小小的鱼缸中度过了!它们惊慌失措地游动起来。
男孩捧着鱼缸,小心翼翼地从拥挤的人群中穿过,他要到码头上去,他的家在江的对岸。
有一条金鱼哭了起来:我向往清澈的小溪、我向往湍急的河流、我向往宽阔的大海,这一切我都还没有见到,我怎么能甘心就这么早早地失去自由?!说完,它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出了鱼缸。
街上的人实在是太挤了,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一条可怜的金鱼掉在了路面上。男孩也没发现。一只大脚毫不留情地从它的身上踩过……
男孩忙着买票,挤着上船,没有发现手上捧着的鱼缸里少了一条金鱼。两条金鱼目睹了伙伴的惨状,吓得瑟瑟发抖。
到了船上,男孩捧着鱼缸来到了船舷边,他想让金鱼们看看脚下汹涌澎湃的长江。
虽然两条金鱼还沉浸在失去伙伴的巨大悲痛中,但它们早已望见了近在咫尺的长江。毕竟它们是鱼,对于水,它们有着不可思议的敏感与亲近。它们知道,江的尽头就是辽阔无边的大海,那是它们一生都在梦想的地方!
第二条金鱼看准时机毫不迟疑地纵身跃了出去,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入江中。获得了自由的它,欢快的摆了几下尾巴,朝着向往已久的大海游去……
第三条金鱼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是这一犹豫,使它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回过神来的男孩及时地用手捂住了缸口,并迅速远离了船舷……
其实人生也是这样的。如果机遇来临时你不能及时把握,哪怕仅仅是那么一丁点的犹豫,那么,你就只能像第三条金鱼那样,永远地生活在那只小小的鱼缸里了;同样,就算你已具备了纵身一跃的勇气,但也一定要先看清时机,否则,盲目一跃,其结局也一定不会比第一条金鱼能好多少!
8、鹅、画眉和喜鹊寓言故事
画眉对鹦鹉说:“我不想请人类帮忙,只想请您指点一下就足够了。我相信,只要给我上一堂课,仅仅是一堂课,我就能掌握发音规则和准确地发音,并且,肯定有资格给小喜鹊们讲课。”
鹦鹉指点了画眉。画眉神速地毕了业,摇身一变成了“武艺高强”的“学者”。可是,它教的喜鹊们直到今天也不会讲一句话,只能“哇哇”怪叫!
刚刚学了一点儿皮毛就去抄袭和胡乱翻译的家伙就是这种画眉。
9、人和狗寓言故事
从前,狗也跟大象等其他动物一样,是独自生活并不住在人的家里的。一天,狗觉得自个儿生活太寂寞了,决定找个朋友作伴。那么,找什么样的朋友呢?考虑来考虑去,它认为应该找一个又强大又勇敢的朋友。
狗首先去找兔子呀,羊呀什么的,可这些动物一听到狗叫,就躲得远远的了。
“他们的胆子太小了,连我都怕,怎么能跟它们交朋友呢!”狗自言自语地说。
一天,狗遇到了牛。牛的力气很大,狗比较满意,但到了晚上,狗一叫,牛马上制止它说:“别叫!朋友!你一叫,被狼听到,咱们就倒霉了。”
狗想:牛怕狼,看样子狼比牛还要厉害。
于是,狗离开牛又到了狼家里。没料到晚上它一叫,狼也不高兴,埋怨说:“喂!朋友!你别叫好不好?让狮子听见了,咱们就都没命了。”
于是,狗告别了狼又找到了狮子。狮子比狼大得多,也很凶猛,狗以为这下朋友总算找准了。谁知到了晚上,它一叫,狮子也立即责怪它。狮子说:
“再叫你就滚出去!你把人招来咱们还有命吗?”
这样,狗最后找到了人。夜里,狗像往常一样叫了起来。人呢,不但不指责它,反而温和地说:“噢!你大概饿了,去把剩下的饭菜吃了吧!”
狗终于明白了,世界上最厉害的是人。从此,狗就一直住在人的家里,为人看家护院了。
10、人和跳蚤寓言故事
我们老提出一些讨厌的愿望使神也感到厌烦,
这些内容常常很荒唐,不像是我们应该提的。
不管我们有多少人,
老天好像都得照管。
哪怕是人里最小的一个,
他每走一步路,每做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好像奥林普山上的居民①都该为他操心。
就像在希腊和特洛伊发生战争时神对双方的关注一样。
一个傻子的肩膀给跳蚤咬了一口,
事后跳蚤去躲在他毯子的褶缝里。
“赫拉克勒斯,”他就这样说,“在大地回春的时候,
你真该把人间这一祸害清除。
朱比特,你在干吗?你在云霄之上,
也不去消灭这害虫来为我报仇?”
为了杀死一只跳蚤,
他甚至要求神把神杖和霹雳都借给他。
①指众神。
11、义鹊怜孤-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大树,树干有两围粗,树枝壮实,树叶宽大。有两只喜鹊飞到这棵大树上忙着筑巢,它们就要做母亲了。过了不久,两只喜鹊各自生下了小喜鹊,两个家庭热热闹闹,日子过得又温馨又红火。喜鹊妈妈每天飞出去找食,回来后,一口一口喂给孩子们吃。虽然喜鹊妈妈十分辛苦,可心里觉得很幸福。过了不久,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一位喜鹊妈妈在出外觅食时被老鹰叼走了,它再也回不来了。它那两个可怜的孩子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也没见到它们的妈妈回来,失去妈妈的小鹊十分悲哀地哭呀哭呀,那声音十分凄凉。
小鹊的哭声传到邻居喜鹊家里,这家的妈妈马上对自己的孩子们说:“你们听,我们邻居家的小鹊哭得多伤心啊!我过去看看,你们乖乖地在家呆着别动,等我回来!”说完,喜鹊妈妈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们,很快飞到了喜鹊孤儿的家中。
看到邻居家的喜鹊妈妈,两只小鹊哭得更伤心了,它们向喜鹊妈妈哭诉自己失去了妈妈。邻居家的喜鹊妈妈怜悯地抚摸着小鹊说:“孩子们,别哭了!今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走,到我们家去吧!”于是喜鹊妈妈把这两只小鹊一个个叼起来,放进自己的巢里,还嘱咐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和这两只小鹊一起生活、玩耍。现在,它们的家虽然有些挤,但大家相亲相爱,过得也很快乐。失去了妈妈的两只小鹊受到这家喜鹊妈妈的照顾,它们也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喜鹊妈妈的生活负担增加了一倍,它每天更辛苦了,可它毫无怨言。
喜鹊只是一种鸟类,却能如此懂得怜悯、爱护弱者,这样讲仁讲义。而我们有些人却毫无人性,不仁不义,因此,他们是连禽兽都不如的。
12、猕猴国王的政绩-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海岛王国的水陆居民,严格地按照民主程序,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把狝猴选为国王。
国王听说过“沐猴而冠”这句成语,也不研究一下其中的含意,跳到海里洗个澡,才庄重地戴上了那顶黄金制成的王冠。
在隆重的登基典礼上,它宣布了组阁名单:任命海蟹任交通大臣;蜗牛任运输大臣;蝙蝠任医药卫生大臣;土拨鼠任社会福利大臣。至于外交、国防、文教大臣,以及最高法院院长和首席法官等职,统统由国王本人兼任——狝猴国王要大权独揽哩!
第二天早上八点,内阁大臣们赴任办公。
海蟹先生为了不辱王命,亲临十字路口指挥交通。它看了看周围的四条街上,已经挤满了车辆,便登上指挥岗,打出了有力的指挥手势——把八只蟹爪一齐平伸出去,指向四面八方。结果可想而知:四条街上的车辆,一齐涌出来,迎头相撞,左右冲击,乱成一团。司机和乘客们当场就有五分之四被撞伤或压伤!交通大臣也被撞下指挥岗,折断了一只蟹爪。
消息报进王宫,狝猴国王慌忙给运输大臣打电话:“尊敬的蜗牛先生!请你赶快把所有的伤号,火速运到皇家医院治疗、抢救!”蜗牛先生放下电话,立即召集它的运输大队——50只蜗牛,拉着急救车奔赴现场。
20米的路程,它们仅仅走了2小时又40分钟;因为它们是以急行军的速度——8分钟走1米前进的,你看,沿路上到处是它们洒下的汗水!
皇家医院离十字路口很近,只有6米,蜗牛运输大队又用了48分钟,便把伤号送进了急诊室。不幸的是,路上死了一位金花鼠小姐;不过金花鼠小姐身体本来就虚弱。
刚上任的医药卫生大臣蝙蝠先生,闻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病人,怎敢怠慢?它赶快叫起所有的医生、护士、药剂师——35只大大小小的蝙蝠,投入抢救治疗。只可惜这些医务人员能洞察黑暗,在这阳光灿烂的上午,都失去了能力!只见它们鼓着无毛的翼膜,乱飞乱撞,别说救治伤号了,它们自己也个个撞得鼻青脸肿。
直等到夜幕降临,伤号才得到医治。然而,又有5位在病痛的折磨中死去:龙虾姐妹、刺猬夫妇和活泼可爱的天牛小弟……
这真是一场大悲剧!
社会福利大臣土拨鼠先生,眨眼间就在沙滩上挖了6个墓穴,掩埋了死者。
狝猴国王宣布:为死于车祸的6位公民,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
海岛王国的水陆居民,不分男女老幼,集合在那6个坟墓前,一片悲恸气氛。
狝猴国王在卫士们的前呼后拥下,登上高台,开始发表它精心准备的悼词:
“呜呼哀哉!本国王登基执政,本望国泰民安,娱乐升平,不料天灾降临于十字街头,子民6位惨死在无端车祸之中……”
“不是天灾,是人祸!”死者家属之一打断了国王的演说,带着哭腔喊道。“这场车祸完全是海蟹先生胡乱指挥交通造成的!”
“蜗牛先生也有罪责!”死者家属之二跟着喊。“它把伤号送到医院,整整用了三个半小时,延误了治疗!”
“还有蝙蝠先生呢?”死者家属之三也喊起来。“伤号是上午送进医院的,它非要等到晚上才治疗,太不负责任啦!”
全体公民一齐怒吼:“必须惩办三个渎职的大臣!把它们揪出来!”
狝猴国王起初有点惊慌,这时便镇静下来,把悼词塞进衣袋,威严地说:“本法官——啊,请大家别忘记,我兼任最高法院院长和首席法官——本法官宣布开庭,审判三名大臣渎职之罪。把它们押上来!”
“慢!”群众里走出了德高望重的老海龟,它清清嗓子,伸长脖颈,对大家说:“这场悲惨的车祸,能怪三位大臣吗?它们谁也没有故意渎职呀!海蟹先生一心想指挥好交通,可惜的是它一打手势,就不得不把八只蟹爪同时伸出去;蜗牛先生为了把伤号及时送到医院,累得大汗淋漓,可它的运输大队8分钟至多才走1米!至于蝙蝠先生,只适合夜间工作,白天就变成了睁眼瞎,这也是不以它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呀!”
“那么,我们应该怪谁呢?”不知谁问了一句。
“应该责怪任命这三位大臣的国王!”老海龟说,“它不用人之所长,却偏用人之所短!除了土拨老鼠先生,其他大臣都属国王用人不当!土拨鼠先生善于挖墓穴,但是难道我们只希望社会福利大臣为我们送葬吗?”
“老海龟教授说得对呀!”群众议论了一阵儿,接着又一齐怒吼起来:“必须惩办用人不当的国王!把它揪下台来!”……
其实,狝猴国王早已吓坏了,腿一软,自己滚下了高台,金制皇冠也滚到了一边。
当愤怒的群众把狝猴国王包围起来,不经法律手续,就要把它抛进大海时,老海龟却用下边的话,平息了众怒,使水陆居民都陷入了深思。
“大家先别动手!”老海龟说,“请问,狝猴先生又是怎样当上国王的呢?它不是自封的,而是我们按照民主程序,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来的。让贪权而又不会用人的狝猴先生掌握了政权,这又该怪谁呢?”
老海龟的这番话,的确值得深思。
(刘厚明)
13、寓言故事馋嘴老鼠
馋嘴老鼠有了新发现,胡子猫在一个大箱子里藏了很多好吃的。
这个秘密,本来馋嘴鼠是不打算告诉伙伴们的,可是那个箱子的门太重,他打不开。
听说有好吃的,伙伴们当然愿意帮忙。
那个夜晚,他们使出全身的力气,一起拼命拉,终于打开了箱子。
呀!里面全是吃的。老鼠们不客气地钻进去,关上门大吃起来,
“这个火腿是我的!”
“这个面包我要了!”
“这瓶牛奶归我了!”
“这块西瓜谁也别和我抢!”
“我要鱼!”
“我要肉!”
慢慢地,他们感觉越来越冷,没有力气开门了。
第二天早上,胡子猫看到冰箱里的一串冰冻老鼠棍儿,心里乐开了花。
14、寓言故事望洋兴叹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辩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概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小故事大道理: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寓意: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氵矣清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5、寓言故事可悉陵降虎
北魏的皇族中,有个名叫可悉陵的人,生得身材高大、魁梧强壮,性格勇敢坚毅,又练得一身好武艺,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而很受皇室器重。
在可悉陵17岁的那一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带着他一块儿到山林里去打猎。
他们一行人个个都本领高强,善使弓箭,勇猛无比,打起猎来更是不在话下。没过多半天,他们便捕获了许多野兔、鹿、山鸡之类的野味。大家带着猎物一边大声谈笑,夸耀自己打猎的成果,一边准备踏上返回的路。
人们一路走一路说,正在兴头上,忽然有人察觉旁边的树在微微颤抖,传出一阵草叶的“沙沙”声,好像有什么动物在快速行走。就在犹疑间,说时迟,那时快,丛林中突然蹿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它大吼了一声,直吼得地动山摇。
人们惊出了一身冷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只听得一个人大喊道:“保护皇上,看我的!”说话间,人已到了老虎跟前。大家定睛一看:原来说话的是可悉陵。
可悉陵什么武器也没拿,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搏斗起来。老虎的尾巴用力一掀,眼看要扫到可悉陵身上,可悉陵灵巧地一闪躲开了。大家回过神来,弯弓搭箭想要帮可悉陵的忙,可悉陵却喊道:“请大家别插手,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大伙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可悉陵和老虎周旋,心里暗暗为他捏一把汗。
可悉陵躲过了老虎凶猛的一扑一掀一剪,瞅准机会跳到老虎背上,揪着虎皮死死按住虎头,抬起铁拳拼命朝老虎的天灵盖砸下去。也不知打了多少拳,可悉陵累得不行了,才发现老虎已经七窍流血,死了。于是可悉陵把这头老虎献给了拓跋焘。
拓跋焘没有过分称赞他,说道:“我们本来很有机会逃走,不跟老虎纠缠,实在走不了,大家一起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置老虎于死地,你偏要徒手和老虎单打独斗,你的勇敢和谋略确实超人一等,但应该用来造福国家,而不要再浪费在这种不必要的搏斗上了。要是万一出了点事,不是太可惜了吗?”
拓跋焘的话很有道理,可悉陵的行为表面上看勇猛无比,其实不过是逞匹夫之勇。我们的才能,不应该徒费在不值得的事上。
16、寓言故事宙斯与受气的蛇
有条蛇常被人们所践踏,便跑去向宙斯告状。宙斯对他说:“你若咬了第一个践踏你的人,就不会再有第二个敢这样做的人了。”这故事说明,抵抗住第一个侵略者,其他的侵略者就会望而生畏,不敢来犯。
17、寓言故事蔷薇与鸡冠花
蔷薇和鸡冠花生长在一起。有一天,鸡冠花对蔷薇说:“你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神和人们都十分喜爱你,我真羡慕你有漂亮的颜色和芬芳的香味。”蔷薇回答说:“鸡冠花啊,我仅昙花一现,即使人们不去摘,也会凋零,你却是永久开着花,青春常在。”这是说,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不必羡慕别人有你所没有的东西,你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18、该来的不来的寓言故事
1该来的不来的寓言故事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2
该来的不来的寓言故事点评
说话有说话的技巧,假如出口不够谨慎,没有顾虑到听者的立场,就很容易在无意中伤害别人,而产生一些不必要误会。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人因为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被誉为情商低,还有些人因为不懂得交往技巧,屡屡好心办坏事,也被很多人誉为不解风情。当我们懂得在沟通中说话技巧,你在人际关系中也会越受欢迎。
19、韩非子寓言故事
1韩非子寓言故事简介
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华夏族,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内容共二十卷分为五十五篇,总字数达十多万言。在体裁上,有论说体、辩难体、问答体、经传体、故事体、解注体、上书体等七种。辩难体与经传体为韩非首创。在内容方面,则论“法”、“术”、“势”、“君道”等,文裁条理清楚,用意深刻。
韩非子寓言故事特点: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明显的独立性和鲜明的现实性。
2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原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注释:
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
应:回答。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自相矛盾启示: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说话都应该经过大脑思考,不要夸过头,要不然就可能会喧宾夺主了。
3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寓言故事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寓言故事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郑人买履启示: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郑人买履的故事中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这种人存在的,比如说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他觉得书上的东西都是对的,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这样古板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的打破常规。
4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详情: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滥竽充数启示: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滥竽充数的故事中,虽然南郭先生的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但是我们也得看到他的优点,南郭先生是善于自我推荐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2
20、玫瑰的寓言故事
公爵很珍爱他的花园,但是在一次远行之后,花园一片荒凉,公爵命人将花园毁掉,但是公爵最后却仍将花园保护好,这是为什么呢?
从前有位公爵,他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花园里尽是奇花异草,结满珍果。他十分珍爱这座花园。有一次,公爵要出远门,便将花园托付给管家照料。他亲自一一交待,再三叮嘱。可是,等他回来时,花园却已惨不忍睹,园里荆棘丛生,野草遍地,一片荒凉景象。公爵气愤地命令立即将这一切统统用锄头、斧子毁去,使他不至于每天看到这触目伤心的情景。锄头和斧子将所有那些能引起对过去回忆的东西统统毁掉了。公爵亲自在场督促工人们干活。突然,荒草丛中传来一阵异香,公爵兴奋地深深吸了一口香气,立即冲进荆棘横生的灌木丛里。在杂草丛中,他看到一件异常名贵的玫瑰花。如此美丽的玫瑰,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住手,别再乱砍了!”公爵高叫着,“为着这棵奇异无双的玫瑰花,我要将花园仍然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