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经典寓言故事合集
1、争吵不休的两只小狗寓言故事
树林里住着一对小狗。他们自以为是,整天互相争吵不休,各不相让。
有一次,他们起早贪黑,给自己盖了一座新木屋。
房子刚落成,争吵就开始了:该谁第一个迈进门槛呢?
他们都觉得应该是自己。就这样,吵来吵去,谁也争不过谁。
于是,他们把狐狸找来。“狐狸,你来评论评论,谁有理,谁没理!”
“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狐狸说完,一把火把新木屋点燃了。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房子就这样烧光了。
又有一次,这对小狗在路上捡到一只苹果。
“把苹果分成两半。”他们决定。可是,苹果切开后并不均匀。
“我要大的一半,给你小的一半。”一只小狗说。
“不,我要大的一半!”另一只小狗回答。
就这样,他们又开始争吵起来,吵来吵去,谁也争不过谁。
猴子听到了他们的争吵:各执一词,谁也不肯吃亏。
“让我来帮你们分苹果吧。”猴子建议。猴子说完,抓起两个半只苹果,爬上树逃跑了。
一对小狗什么也没得到。可是这对小狗直到今天他们还在整天争吵不休,各不相让。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个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把这个简单的道理给忘记了。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就能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对于别人的过失,虽然必要的指正无可厚非,但是若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的更加精彩。
2、两个背包寓言故事
普罗米修斯造完了人之后,在他们的脖子上挂了两个背包。一个里面装着别人的缺点,另一个里面装着自己的。装别人缺点的背包挂在胸前。装自己的吊在背后。结果,从此以后,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找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见自己的缺点。3、呆子赞美父亲的德行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赞美自己父亲的德行说:“我的父亲是很仁慈的,他没有损害过人家,也不曾抢夺过别人的财物,他待人很是公正直爽,不说谎话,还常常布施穷人。”那时有一个呆子在场,就想自己也应该把父亲赞美一番,当即大声说道:“我父亲的德行,比你父亲还要好得多呢。”大家就问他,那是一些什么德行,呆子回答说:“我父亲从小以来就断绝淫欲,从来不干那种事情的。”大家都轰笑起来,说道:“如果你父亲真的如此,那么他又怎样生出你来的呢?”4、野兽过冬寓言故事
一头公牛在树林里走,迎面碰见一只绵羊。“到哪儿去呀,绵羊?”公牛问道。
“过了冬天找夏天去,”绵羊说。
“那跟我走吧!”
于是它们一起走,迎面碰见一头母猪。
“到哪儿去呀,母猪?”公牛问道。
“过了冬天找夏天去,”母猪回答说。
“那跟我们走吧!”
它们三个一起往前走,迎面碰见一只鹅。
“到哪儿去呀,鹅?”公牛问道。
“过了冬天找夏天去,”鹅回答说。
“那跟我们走吧!”
于是鹅就跟它们一起走。它们走啊走,迎面又碰见一只公鸡。
“到哪儿去呀,公鸡?”公牛问道。
“过了冬天找夏天去,”公鸡回答说。
“那跟我们走吧!”
它们一路走着,一路议论着:寒冷的冬天眼看快到了,到哪里去找温暖呢?该怎么办呢?
公牛说:“这样吧,我们一起动手盖幢小木房,不然的话,冬天一到,我们非冻死不可。”
绵羊说:“我的皮袍子挺暖和的,瞧,这毛多厚实呀!我这就足以过冬了。”
母猪说:“我嘛,不管冬天怎么冷,我才不怕哩!我可以拱到土里去,没有房子照样能过冬。”
鹅说:“我坐到云杉树底下去,一只翅膀垫在下面,另一只翅膀盖在身上——一丝寒气都透不进。我这样过冬没问题。”
公鸡说:“我和鹅一样,过冬没问题。”
公牛无可奈何,只得自个儿动手盖房子。
公牛盖了一间小木房子,自个儿住了进去。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冷得砭人肌骨。
绵羊冻得走投无路,于是跑到公牛这儿来,说:“公牛大哥,让我进屋暖和暖和吧,”
“不行,绵羊,你的皮袍子不是挺暖和吗?你就这样过冬吧。我不放你进来!”
“要是不让我进屋,我就冲过来,撞断你的屋柱子,你也要挨冻的。”
公牛左思右想:“还是放绵羊进屋吧,不然的话,我也要挨冻的。”
公牛放绵羊进了屋。
母猪冻得也受不了了,就来找公牛:“公牛大哥,让我进屋暖和暖和吧。”
“不行,我不放你进来!你不是可以拱进土里去吗?你就这样过冬吧!”
“要是你不让我进屋,我就用鼻子拱倒你的屋柱子,拱塌你的木房子!”
公牛没法子,只得放母猪进屋子。
母猪刚进门,鹅和公鸡又来找公牛:“公牛大哥,让我们进屋暖和暖和吧。”
“不行,我不放你们进来!你们不是都长着两只翅膀吗?一只翅膀垫着,一只翅膀盖着,你们就这样过冬吧!”
“要是你不让我们进屋,”鹅说,“我就把你房墙上的青苔拔个精光,你也要挨冻的。”
“你真的不放我们进屋?”公鸡说,“那我就飞身上屋顶,把你房顶上抹的泥全扒光,你也要挨冻的。”
公牛有什么法子呢?只好放鹅和公鸡进来。
就这样,它们五个住在小木房子里一起过日子。公鸡的身子暖和过来后,就扬起脖子唱起歌来。公鸡的歌声被狐狸听见了。狐狸想美美地吃上一顿鸡肉,但有什么法子才能逮到公鸡呢?狐狸一转念,想出个坏主意。
狐狸跑去找熊和狼,对它们说:“喂,亲爱的熊大哥,亲爱的狼大哥,我替两位找到了唾手可得的猎物:熊大哥,替你找到一头牛;狼大哥,替你找到一只羊;我自己嘛,找到一只鸡。”
“太好了,狐狸老弟,”熊和狼说,“对于你的关照,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我们走吧,把它们一个个都咬死,都吃光!”
狐狸领着熊和狼来到小木房子跟前。
“熊大哥,”狐狸对熊说,“你把门撞开,我先进去吃公鸡。”
熊撞开了小木房的门,狐狸窜进了小木房。公牛看见狐狸闯进屋,马上用犄角把狐狸顶到墙边。绵羊冲过来,照准狐狸的两肋狠命地撞。只一会儿,狐狸就一命呜呼了。
“这么久了,狐狸怎么还没有吃完?”狼说,“你再把门撞开,熊大哥,我进去看看!”
“好吧。”
熊撞开了门,狼又审进小木房。公牛又用犄角把狼也顶到墙边,绵羊还是狠命地撞它的两肋。狼也断了气。
熊在门外等了老半天,不见狼出来。它想:“狼怎么吃到现在还没有吃完绵羊?让我进去看看!”
熊闯进了小木房,公牛和绵羊用同样的办法对付它。后来熊总算挣脱了身子,它头也不回拔腿就逃了。
5、风中的木桶寓言故事
一个黑人小孩儿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那里。可是令他生气的是夜里那些淘气的风,往往一瞬间,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七零八落。
男孩儿很生气,委屈地哭了。男孩儿的父亲抚摩着男孩儿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能对风没有什么办法,但我们可以对自己有办法。我们可以拿自己的办法征服那些风!”
小男孩儿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最后才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儿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儿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我们虽然对风没办法,但我们可以对自己、对木桶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那就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
“对!”小男孩儿的父亲赞许地笑了。
是的,小男孩儿不可能改变风,但他可以改变木桶的重量,使之稳固地立着,不被风吹歪、吹倒。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能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自我加重,就能稳立于社会。
人生,就如一只橡木桶,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爸爸、妈妈、学校、社会就不停地往这只桶里倾注着各种各样的“水”——知识、技能、毅力、道德……人生的木桶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填充物,我们只有持续不断地把人生的木桶往满处装,才能不断增加自身的重量。这样,当我们面对挑战和挫折时,才会有与之抗衡的能力,才会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泰然!
6、石头探险记寓言故事
有一天山上下了一场暴雨,一块石头被大雨冲了下来,掉进了小河里。
小鱼看见了说:“你从哪来的?长的那么难看,你看我长得多好看,有一条美丽的尾巴。”
石头生气地说:“我是被大雨冲下来的。”
小鱼说:“不管怎么样,你不能住在我的家里。”然后小鱼把它扫到了小花那里。
小花嘲笑地说:“你是谁啊?你为何来我的家里,还长得那么难看,你看我长得这么漂亮,一年四季都开美丽的花。”
石头说:“我是被大雨冲下来的。”
小花说:“不管怎么样,你不能住在我的家里。”然后小花把石头赶到了一边。
石头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那么没用啊?!”
小鸟听见了说:“其实你的用处可大了。”
小鸟把石头带到了小男孩的家里,小男孩看见了说:“妈妈快看,这石头好漂亮啊!”石头便在男孩家里住下了。人们只要见了那块石头都会感叹:“好漂亮的石头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做人要自信地面对一切困难。但凡我们与人相处时,不要只关注它的外表,还要看到他的内心。
7、白斑狼寓言故事
山里有一条狼,常出来叼鸡咬羊,主人就买一条猎狗看家护院。那是一条白斑狗,长得高大威猛,对主人非常忠诚。有一次,狼半夜来吃羊,猎狗扑过去和狼搏斗,双方撕咬得鲜血淋漓,虽然最后狼逃走了,但保住了羊。主人亲自给猎狗疗伤,拿最好的肉给它吃。
此后一连十几天都不见狼的踪影,狗的胃口却越来越大,一天要吃两三斤肉,十几天下来,都快吃掉半只羊了。主人心疼,就渐渐减少狗的肉食,最后干脆只喂饭,不喂肉。狗眼巴巴地望着主人,大幅度摇动尾巴,还把皮毛挨到主人的腿上轻轻磨擦,以为能讨到一口肉吃。主人却踢它一脚说:“滚开,你这个贪吃鬼!”
直到狼又一次光顾主人的羊圈,猎狗再次和狼撕咬得遍体鳞伤,它才重新吃到好肉。狗终于明白了,美味的肉是和狼连在一起的,狼来,才有肉吃。于是,它天天盼狼来。那狼却久久不来,狗的肉食又断了。
当狗再次见到狼时,已是半年之后。这半年,狗没有吃过一点肉,它窝了一肚子火,扑上去张口就咬。狼已经饿得精瘦,好像还生了病,根本不是狗的对手了。狗一口咬住了狼的喉咙,只要一用力,狼就一命呜呼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狗忽然想:一旦狼死,以后就永远吃不到肉了。它赶紧松开牙齿,让狼逃回山里。
狼逃进山后,再也不出来了。主人不但又一次断了狗的肉食,连饭也越喂越少,甚至跟他老婆说:“也许那条狼死在山里了,干脆我们把狗杀了吧!”狗好像能听懂主人的话,连夜逃走了。
狗逃走没多久,狼又来了。因为没有了猎狗,狼轻易地叼走了一只小羊羔。主人非常后悔,发誓如果狗回来,一定好好地待它。一个月后,狗果真回到主人的家里。主人天天用好肉喂狗,狗也尽心看家护院,一直平安无事。
大约三年后的一个黄昏,山里的狼又出来了。这回出山的,除了那条灰色的母狼外,还有四条白斑狼。四条白斑狼异常凶猛,主人眼看它们把羊咬死,拖走,毫无办法。猎狗只是气势汹汹地狂吠,始终没有扑上去搏斗。狼走后,主人才想:以前没见过有白斑的狼,那四条白斑狼很可能是猎狗和母狼的后代。
8、懒汉养猪寓言故事
懒汉的妻子说,养猪比买猪肉划算。因此,她买了一头小猪养在家里。
懒汉想用猪肉下酒,而小猪却生长得很慢。他耐不住性子,便与小猪商量道:“小猪啊,我正缺下酒菜,可又不忍心宰了你,是不是先向你借一只耳朵用用,这样既能保住你的性命,又能使我解解馋,真是两全其美啊!”
小猪一听急了:“先生,猪和人一样,也应该有耳朵的,怎么能借呢?”
“唉,我活了几十年,才那么小小一对耳朵。你才几个月,要那么大的耳朵干什么?先割下一只吧!”懒汉边说边动手,疼得小猪“噫噫呜呜”直叫唤。
过了几天,懒汉又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的耳朵左右不对称,很不雅观,另-—只耳朵还是割下来吧,这样好看多了!”
小猪说:“先生,我知道您又缺下酒菜了,既然您看中我惟一剩下的这只耳朵,我有什么法子呢!”于是,懒汉又动手了。
又过了几天,懒汉再来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最通情达理,知道我又缺下酒菜啦,这回请你再忍痛割爱,把猪尾巴给我下酒吧!”
小猪说:“这可使不得,没有尾巴怎么过日子啊?”
“你瞧瞧,我们人类早就不要尾巴了,没有尾巴日子过得才舒坦呢!”懒汉容不得小猪辩解,早就把它的尾巴割下来了。
再过了几天,懒汉又到猪圈来,盯着小猪横看看竖看看。小猪说:“先生,不用看了,我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给您下酒了。”
懒汉说:“不,人类只有两只脚,你却有四个蹄子,看来看去,多了两只前蹄。”
小猪很生气地说:“先生,您不是也有两只前蹄吗?”
懒汉说:“胡说,我有一双手,怎么会是两只前蹄啊?”
懒汉的妻子忍无可忍地骂道:“怎么不是两只前蹄啊?你一只蹄子端酒杯,一只蹄子夹酒菜,除此之外,什么事都不会干,还能算是手吗?”
9、穷人上了当寓言故事
有一个穷人,要去作客,穿了一件粗布短衣。在路上有人看他这样穿着,就对他说道:“你生得眉清目秀,一定是官家子弟,怎么穿这种粗布短衣呀?我现在教你一个办法,能够使你得到皇上钦赐的上等衣服,你相信我吧,决不骗你的。”穷人很欢喜,便请求那个人教他办法。那个人就在路旁烧起火来,对穷人说:“把你的粗布短衣脱下来烧掉,在这里等着,你马上就有官家子弟穿的衣服了。”穷人照他的话做,烧掉了自己的粗布短衣。但他在那里等了许多时候,却总等不到任何的衣服。10、赫尔墨斯和伐木人寓言故事
伐木人有一回把斧头掉进河里,他苦痛非常,在河岸上呆望。当时,赫尔墨斯走过,看见了他,问道:“你为什么声声气叹?”
神知道了经过,心怀怜悯,从河里把金斧头带出来给他,“是你的吗?”他答道:“啊,不是。”
神又从水波下面掏起银斧一只,“是你的吗?”“不是。”神又去第三次,找出他原来的,那人非常高兴,衷心地感谢天神,赫尔墨斯,把金银两把一齐相赠。
那人快快乐乐地走了,遇着伙伴,把事情的经过,全对他讲,他掉了斧头,却得到了多大的好处。
伙伴当中有一个心怀嫉妒,想得到同样的好处,也就毫无顾虑,走到河边,把斧头丢到河里,也在那里伤心。唔,赫尔墨斯又走了过来,看见他,问:“你为什么叹气不住?”
同样,当神知道了事情,从河里给他带出了一把金斧!
“是你的吗?”“是!”那坏蛋贪心地叫道,神不见了,斧头,他仍然得不到。
11、狐狸和山羊寓言故事
狐狸落下井,坐在里面,想跳出来,已经跳得很疲倦,它突然高兴地看见一只山羊在井边。山羊问:“出了什么事情?坐在黑暗里边为的啥?”
“没有什么。”狐狸回言,装着一本正经,“真的,这里是个好地方!
少有像这样阴凉,水新鲜、清爽、明亮,像仙露增进健康。
你热得难受到那般模佯,又渴又淌汗,我,唉!才不贪。
你跳进来吧,我真心请你来共享。”
山羊跳下去,那狐狸毫不迟延,浮到它背上,用尾巴当帆,再一跳,跳到井上。
狐狸出了水,十分欢畅。
井底怪可怜的山羊,仰头望,狼狈得开不了腔。
现在那狡猾的家伙从上面带着嘲弄的恶笑讲:
“唔,神父,再见,你的脑袋赶不上你的胡子堂皇。
请好好记取以下的经验:
在走进一个地方之前,先把出路找停当。”
然后嘲弄地跑走不见。
12、战争与弱小民族寓言故事
草原上,一头山羊和它的小羊羔正在吃草;高空中,一只兀鹰却在盘旋,眼睛贪婪地盯着下面的羊羔。就在它将要俯冲攫取食物的时候,另一只兀鹰飞来了,在山羊和小羊羔上空飞来飞去,心里怀着同样贪婪的念头。于是两个敌手在空中厮杀起来,空中回响着它们惨怖的鸣声。山羊抬头看着,心中大惑,便低头对小羊羔说:
“咄咄怪事!我的孩子,那两只高贵的鸟儿竟会互相残杀!这辽阔的天空还不能任它们飞翔吗?祈祷吧,孩子,从心里祈求上帝,求他为你生着翅膀的兄弟带去和平。”
小羊羔便从心底里祈祷起来。
13、浇水与添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战国时代有个哲学家名叫巫马子,他有一次对墨子说:“您提倡兼爱哲学,主张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当团结友爱、平等相待,可是却没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我主张各人顾各人,人人自行其是,独来独往,也没听说伤害了谁。我们两人迥然不同的哲学主张,目前都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社会效果来,可是为什么您总是认为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对的,而要全盘否定我的理论呢?”
墨子并没有正面回答巫马子的提问,而是另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假如现在有人在这里放火,一个人看到后赶紧去提水,准备把火浇灭;而另一个人则打算往火里添柴,希望这火势越烧越旺。不过,这两个人现在仅仅只是在心里这样想,一时还未付诸行动。那么请问,您对这两个人作何评价呢?”
巫马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当然认为那个准备提水灭火的是好人,而想在火上添柴的人则是居心叵测、需要提防的。”
墨子于是笑了,他说:“对呀!这就说明我们议人论事不能忽视其动机。而今,我主张兼爱天下的动机是好的,所以我肯定它;而您主张不爱天下的动机则令人费解,所以我当然要否定它。”
墨子与巫马子的这场论辩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判断一件事的好坏,当然主要是看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但有时当某人的计划、打算尚未付诸实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提出的这一计划、打算的动机出发,推断其效果的好坏。这就是哲学上的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
14、老人和树-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有一个老人家,在他自己的门前栽了一棵树。他每天守护着它,抱着种种的期待。他希望这棵树长得像一把大雨伞,那么他可以欣赏一种好风景,又可以乘凉。可是他也希望它长成为一种有出息的栋梁大材,那么他可以用来建造一座大楼房,又美观,又牢靠。然而他又很想要它长得又高又直,像桅杆一般,因为他的孙子已经在念书,将来中了状元,少不了要在门前竖旗杆的。不过,他也已经定好计划要造桥梁,做一件有益于人家的好事。此外,他还要制办床榻台几和一切木器;而最后,他就想到了自己年事已高,先做好一具寿材是刻不容缓的了,而这株树正是最适用的。
这个老人家,拿这棵树简直派了无穷尽的用场。而他都不是白派的,每次想到了一种用场的时候他就去抚摸一回,浇一回水,每天都如此。而这棵树呢,它也很想不辜负老人家的希望;可是,它不但喝得太多,而且精神负担也实在太重,这样,很不幸,不久它就死掉了,虽然它还很年轻。
(冯雪峰)
15、寓言故事绿乌龟的梦想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绿乌龟的梦想.
绿乌龟很想知道大山那边是什么样的,小鸟告诉他,山那边的天特别特别蓝;小鱼告诉他,山那边的水特别特别清,风儿告诉他,山那边的阳光特别特别灿烂……可是,当绿乌龟跟妈妈说起这个梦想的时候,妈妈说:“山那么高那么险,要爬过去,对乌龟来说,是不可能的呀。”
“试试吧!”小鸟对绿乌龟说,“妈妈说我不可能飞上云朵,我却天天练习飞上去呢。”
“试试吧!妈妈说我不可能游到大海!”小鱼对绿乌龟说,“我今天就开始往大海游了!”
“试试吧!”风儿说,“说不定你的梦想就实现了!”
对呀,绿乌龟想:试试吧,我现在就沿着小溪出发。
在小溪边睡觉的时候,绿乌龟就像块绿石头,笨笨熊路过溪边,看到那块绿石头挺好看的,“太好了,我梦想有一辆绿汽车!”笨笨熊说,“这下我可以带回去做汽车了!”回到家,笨笨熊给绿石头安装了四个大车轮,“呜——”笨笨熊一使劲儿,绿汽车就飞快地开起来,哇,开得好远好远,冲过了草地,冲过了花丛,冲进了绿绿的灌木丛……呀,这下子,笨笨熊找不到绿汽车了。
那会儿,绿乌龟正在做着美梦呢,梦见自己长出了轮子,轮子跑得飞快飞快……一醒来,发现自己真有了四个轮子,还冲进了很远的灌木丛!真是太意外了!有了轮子的绿乌龟轻快多了,他可以一下子毫不费力地跑出老远老远了。
“呀,绿汽车?”这一天,红狐狸看到绿乌龟,惊喜地叫起来,“我一直梦想用我的热气球送礼物给朋友,把这辆绿汽车送到山那边多棒呀!”绿乌龟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就被一只鲜艳的热气球抱住了,热气球缓缓地飘到了空中。“呀,在天空上看,山这边也好美丽啊,水那么清,树那么密,花那么多……”绿乌龟还没看够呢,热气球就往山那边飘了,山那边也有好多花房子、草房子、树房子……
热气球把绿乌龟带到了一幢树房子门口。门里跑出来一只绿狐狸,她兴高采烈地叫:“好神气的绿汽车!是红狐狸的热气球送来的!”
“呜——呜——”绿狐狸在林子里玩着绿汽车,好多小动物来看,真热闹啊!这时候,绿乌龟突然想念起妈妈来。于是,在绿狐狸最使劲的一推,绿乌龟又一次钻进了绿绿的灌木丛,躲藏了起来。
这一回,绿乌龟的梦想是:赶紧回到妈妈身边去!
以上是为您提供的小故事:绿乌龟的梦想.
16、寓言故事牧童斗狼
从前,有两个机智勇敢的牧童一起到山里去,走啊,走啊,突然发现了一个狼窝。他俩商量说:“狼是害人的东西,经常出山去叼走村里的猪和羊,我们应该想办法把它除掉。”“可是仅凭我们俩,怎么斗得过凶残的狼呢?”他们正在议论着,一眼瞥见大狼并不在,窝里只有两只小狼,于是计上心来。两个牧童一人抓了一只小狼,然后各自爬上一棵树,相距有数十步远。
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它进到洞里,发现小狼不见了,急得惊慌失措,嗥嗥叫着四下里寻找。这时,一个牧童在树上使劲地拧小狼的耳朵,小狼疼痛难忍,大声嚎叫起来。大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一抬头,发现了牧童和被捉走的小狼,愤怒极了。它狂奔过来,嚎叫着用一双尖利的爪子在树干上又爬又抓,想要把小狼救下来。可是树太高,它爬不上去,着急得要命。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弄得小狼大叫。大狼停止了嚎叫,顺着声音望过去,看见了另一只小狼。于是它又舍弃了眼下的这只,又焦急地快速向那棵树奔去,一边跑一边嚎叫着,就像刚才一样。它刚跑到那棵树下爬抓了几下,这棵树上的小狼又叫了起来。于是大狼再次回过头向这棵树跑来。就这样,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来回奔跑,不知道到底该顾哪一头好。来回跑了十几趟以后,大狼渐渐地跑慢了,嚎叫声也越来越微弱了。又跑了一会儿,大狼终于气息奄奄了,僵直地倒在地上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两个牧童这才从树上下来去试探大狼的鼻息,原来它已经断了气了。
两个牧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狼。我们在对付强大的敌人时,也应该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斗,才能获得成功。
17、寓言故事狮子
相传很久以前,豹王曾得到很多的战利品,在它的草地上有许多的牛,平原上则养有一些羊,丛林中还有很多鹿。就在这时候,邻近的森林中出生了一头小狮,达官显贵们常常出于礼貌互相问好,互敬祝贺,于是豹王就召大臣狐狸进宫共商国事。
狐大臣可是个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豹王对它说:“你肯定很害怕我们的邻居小狮,可它的父亲已经过世,它又能成什么气候呢?我们还是发慈悲可怜可怜这不幸的孤儿吧!它所遇到的麻烦已经够多的了,它还有什么能力去征服别人?
它能保住它继承的产业就该给神灵烧高香了。”
但狐狸听了这话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陛下,这种落难的孤儿一点也不值得我们去怜悯它,趁它牙口没长全,爪子没磨利还不能伤害我们前,我们赶紧和它拉关系,否则就派人把它害死,这可是不能耽误的大事啊!我曾观察过小狮子的星相,明白它将在格斗厮杀中壮大成长,它将是狮子中的佼佼者,一头勇猛无比的狮子。”可狐狸的话白讲了,豹王竟在它劝说谈话间打起了呼噜,其它一些王公大臣们也都昏昏欲睡。就这样,这头小狮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长大成了一头英俊潇洒,有一头鬃毛的大狮子。
警报传到了豹王的耳朵中,也传遍了它的领地。狐狸大臣被紧急召进王宫出谋献策。只见狐狸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事到如今,陛下干吗要发这么大的火气呢?即便众将相助也难以奏效,指望邻国,则援军多开销大,它们在吃我们的羊时才称得上英雄。
“要哄住狮子,因为就凭它独自的力量,已大大超过了我们的军力。这头狮子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就是力量、勇敢和谨慎。快献上一只羊放到它的面前,如嫌不够,再多献上几只,外加一头牛。挑出牧场最肥的牛羊,献上一份厚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住王国的生命财产免受侵害。”
狐大臣的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于是事态急转直下,豹王的邻国相继沦陷,没有一国能取胜,个个都家破命送。不管豹王如何力挽败局,它所害怕的局面成了现实,狮子终于坐上了王座。
假设您愿意看到狮子成为狮王,您就要早早地和它交上朋友。
18、寓言故事英雄
有人在家里供奉着英雄,经常不断地把昂贵的物品祭献给英雄,所用的祭品花去了他许多钱财。英雄在夜里对他说:“喂,朋友,不要再浪费你的钱财了。你若都花完了,就会变为穷人,那时你就会怨恨我。”这故事是说,许多人由于自己的无知遇到了不幸,却把原因归咎于神。
19、寓言故事蛇和鹰
蛇和鹰互相交战,斗得难解难分。蛇紧紧地缠住了鹰,农夫看见了,便帮鹰解开了蛇,使鹰获得了自由。蛇因此十分气愤,便在农夫的水杯里放了毒药。当不知情的农夫端起杯子正准备喝水时,鹰猛扑过来撞掉了农夫手中的水杯。这故事说明,善有善报,好人一定能得到好报。
20、鹿王的寓言故事
1鹿王的寓言故事
在森林中,有一只鹿王,它长得高大健壮,身上的毛五彩缤纷,头上的角和四只蹄子都生得非常漂亮。森林中有数千只鹿都跟随在鹿王的后面,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天,国王带领随从打猎,来到这片森林中。群鹿受惊,四散奔逃。
这些鹿慌不择路,有的跳下岩去,有的掉进山沟,有的挂在树藤上,有的身体被荆棘刺穿。鹿们有的摔死,有的摔伤,还有不少被国王和随从们射死了。
国王和随从们抬着死鹿离开森林回城去了。鹿王和剩下的鹿回到它们平日生活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凄惨的景象。鹿王看着这情景,呜咽着说:“我是大家的首领,本该小心谨慎,为大家选择安全生活的地方。可是,我们为了贪图肥美的水草来到这里,没想到却遭到如此大的灾难,是我害了大家,罪过都在我的身上!”
鹿主悲痛欲绝,独自一身向城里走去。城里的人看到一只高大美丽的鹿自己走进城来,都非常惊奇。大家都说这是一只神鹿,认为这是祥瑞的象征。因此,没有人敢伤害鹿王。
鹿王走到国王的宫殿前,跪下来对国王说道:“我们兽类,有幸寄居在陛下的国界中,生活一向平安快乐。一天,忽然遇上打猎的人,群兽四散奔走逃命,死伤累累。上天仁慈,怜爱众生,这实在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我们经过商量,大家让我来问问陛下,每天需要几只鹿,我们愿意自己推选,每天按您需要的数目,供献给御膳房。我们决不会欺骗您。”
国王奇怪地说:“我的御膳房每天不过需要一只鹿而已。我不知道你们会死伤很多,如果真的这样,我发誓再也不打猎了。”
鹿王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群鹿,向它们说明了祸福。群鹿都听从鹿王的话,自己排好先后次序。每次要去的鹿临走时,都来向鹿王告别。鹿王心里很难过,哭泣着对要走的鹿说:“既然托生在这尘世上,众生都难免一死,谁也逃脱不掉。你一路念着佛去吧,对那位国王不要有怨恨之心。”
一次,轮到一只鹿去国王那里,但这只鹿却怀上了小鹿。这只鹿对鹿王说:“今天,该我去死了,我是不敢躲避的,只求允许我生下小鹿后再去。”
鹿王怜悯还未出世的小生命,于是便叫下一只鹿代替这只怀孕的鹿去。可是那只鹿却哭着求鹿王说:“我当然是必死无疑的,但我命中还该活一天一夜,我想活到该死的时候再去死,心里才没有悔恨。”
鹿王听了,也不忍心再叫这只鹿去送命。它自己便悄悄地离开了鹿群,来到国王的御膳房。御膳房的厨师认识这只鹿王,他们看它亲自来了,便去报告了国王。国王问鹿王为什么自己来了,鹿王便把事情的经过报告了国王。
国王听了,伤心地流下泪来,说道:“禽兽尚且有仁慈之心,杀身济众,实践古人的慈善行为。我是人的君主,却每天杀害众生的性命,以滋养自己的身体,我不是太凶残了吗?这和豺狼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呢?兽类能做出如此仁慈的事,真有做国君的德行了。”
国王放鹿王回自己住的森林中去。又向全国下了命令:谁要是伤害鹿,就和伤害人一样论罪。从此以后,国王和大臣们带头遵从仁慈之道,感化了全国的百姓,不伤害众生。这个国家十分太平,万物都生活得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