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很有深意的哲理故事免费看
1、农夫与斧子寓言故事
一个农夫伐木造屋,他对自己的斧子总过不去。斧子变钝了,他越发恼怒,自己胡砍一气,却怪罪于斧。他的严厉的责骂声不住,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
有一次他骂道:“不中用的东西,今后砍树我不再用你,你只配用来削削细枝。别人非用斧不可的场合,我用刀完全能够对付,你不看我有的是力气和技术。”
斧子回答得谦恭又和气:“我的主人,请你三思,免得将来追悔莫及。我愿服从你的意志,我愿为你服务不拘方式。我之变钝乃因你不够爱护,靠刀你不会造出木屋。”
2、买风筝的小河马寓言故事
一天,小白兔和小灰兔在草坪上放风筝,他们看着风筝飞得又高又远,拍着手笑着跳着,别提有多开心了。他们还决定,下个礼拜来一次风筝比赛,谁要是赢了就奖励一大筐的萝卜。
小河马在草坪散步,看到天上飞着一个东西。像是在向他招手。
小河马也招手说:“你好啊!你是谁呀!我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你!”可是天上的动物却不搭理他!他很纳闷。
“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理我?是因为我长得太丑了吗?”
他看见两只小兔子笑的那么开心。于是走上前去问:“你们看,小兔,天上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我和他打招呼,他不理我,你们说是为什么?是不是我长得太丑了,他不愿意和我做朋友啊?”
兔子们笑了,说:“河马哥哥,你弄错了,那不是真的小动物,那是我们放的风筝,你看,线还在我们手里攒着呢!”小白兔边说边把手里的风筝线给河马哥哥看。
“风筝?风筝是什么东西?他怎么能飞起来呢?”河马很是不解的问。
“风筝就是可以迎着风飞向天空的东西,他能飞好高好高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呢!”兔子们忙解释。“我们还约好下个礼拜要举行一场比赛呢!赢家能有一大筐的萝卜哦!”
“我也想玩玩风筝,你们把风筝借给我玩玩好吗?”小河马问道。
“好吧!不过你要掌握方法,还要看准风向。不然风筝就会摔跤的。”小兔子说。
河马拿起风筝,照着小兔子说的方法放起来了。可是没过多久,风筝就慢慢的掉了下来。
“看样子你还要好好练习才行哦!”小兔子说。
“这样吧!你们的风筝哪里来的,你们告诉我,我也想要个风筝,然后参加你们的比赛,好吗?”河马问小兔子。
“我们的风筝是爸爸从城里买回来的。你要的话,你只能去城里买了。”小兔子告诉了河马。
这天,河马一大早就往城里赶。他喜滋滋地去城里买风筝。刚到城里没多久,他觉得饿了,心想:不如我先吃饭,吃饱了再去买风筝吧!于是就走进一家餐馆。
服务员笑吟吟地给他端来一盘卷心菜和一盘马铃薯,还有一碗豆腐汤。河马见了,生气地说:“这也太少了吧!”
服务员急忙招呼其他同事来帮忙,他们齐心合力给河马搬来三大桶卷心菜,一大堆马铃薯,还有一缸豆腐汤。
河马大口吃起来,一会儿工夫就把所有的东西吃光了。
“真好吃!”可等河马付过钱,用餐巾纸抹抹嘴巴准备走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动不了了。原来因为吃得太多,他鼓鼓的肚子被牢牢地卡在椅子和餐桌之间啦!
“看来不论是吃饭还是做事,都要适度啊!”河马后悔地说。“我还怎么去买风筝啊!”
故事寓意:
无论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因此也就存在一个把握度的问题。事情有大小,有轻重,人的想法不一样,性格不一样,直接决定着度的把握。什么才是适度的,很难把握的不差之毫厘。但我们可以把握它的极限度啊,把它限定在极限范围之内,那样一般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度,适可而止。
3、兔子的检讨寓言故事
我是个犯过错误的,我承认。
不就是我办事不认真,骄傲吗?
你们说了多少年了,还要一辈子一辈子地传下去,为什么抓住我的缺点不放呢?
我要申诉!
先说“办事不认真”,不就是和乌龟赛跑过程中,我睡了一会吗?前一天我喝了不少酒,又卡拉OK了,之后打麻将到天亮。
我承认,我没把乌龟放在眼里。我已经超过了它那么多,困劲儿上来了,脚像踩在棉花上似地,我打个顿儿,有什么不可?本以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哪想到会睡过头呢!这目的是好的,为了健康。再说,我本是想运用一下《运筹学》,比赛、睡觉两不误。谁想结果出人意外,弄巧成拙。
我不傻,我不笨,你们不是也常说“狡兔三窟”吗!
再说我骄傲,我骄傲是有资本的!论跑,乌龟算老几!和它比赛跑那还用比吗?——你们又该说我骄傲了,我来气呀!你们也承认我们反映迅速:“动如脱兔”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们拿这话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还说出了差错,“交点学费是应该的”。对我也应该一样啊!不要揪住我的一次错误不放好吗?
今年是兔年,我求求你们放了我那一次错误吧!多想想我还有许多好处呢。
我检查自己,真是错了。错在不是不认真,不是骄傲自大。错就错在我不该糟蹋自己,不该放浪自己!若没有前一天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我怎么会犯这令我痛恨终生的大错呢!
玩物丧志啊!
4、三位青年与老爷爷寓言故事
从前,在东边有一个大国。在这个大国里有三位十分贫穷的青年跟着父亲过日子,可是他们平静的日子被一位可恶的地主打乱了,这个地主十分凶狠,连国王也怕他三分。
这个地主每隔一周都要去穷人家捣乱。而这一周正好是三位青年家被地主捣乱的一周。
这天地主来到三位青年家中大声叫道:“快交出十两白银,三十两黄金,不然就把你父亲带走。”三位青年和他们父亲被吓得泪流满面,父亲忐忑不安地说:“我们一分钱也没有啊!”“没有是吧,没有就带走你们父亲。”地主说完就把他们的父亲拉上马,飞快地跑了。后来三位青年大哭了三天三夜。
有一天,有一位好心人告诉三位青年说:“在中国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位老爷爷他有许多很强的能力,也许他有办法。”说完三位青年就向中国跑去。到了中国三位青年找边了所有山终于找到了那位老爷爷。
三位青年见到老爷爷连忙跪下伤心地把他们所有经历告诉了老爷爷,请老爷爷教(人物作文)他们很强的能力。好心的老爷爷同意了,于是向他们询问要什么能力。这时老大说:“我要很大力量。”老二说:“我要跑得很快。”老三说:“我要一下子跳的很高。”老爷爷回答:“好吧可怜孩子们,不过你们得帮我一个忙。”三位青年连忙问道:“什么忙。”“老大要每天把两头大牛抱着去喂草再抱着回来,老二赶着兔子去溜达必须要追上兔子,老三种一棵树,每天都要跳上树,有跳下来有跳上去。”三位青年答应了。过了许久三位青年才发现帮老爷爷的这些忙在慢慢完成自己的想要的能力。后来三位青年完全学会后告别了老爷爷回家救父亲了。
他们找到地主后,老大一上前就给地主一拳,把地主打到在地。地主吓得连忙爬起来骑上马飞快的向家跑,跑到家后赶忙关上门。这时老二飞快地追上地主追到了家门。老大和老三来时发现门已经关上了,进不去地主家。这时老三一蹦,蹦到了地主的院子里,帮老大和老三打开门然后一起把地主抓起来交给了国王,救出了父亲。
国王见三位青年抓了自己也怕三分地主于是封他们位勇士的称号,还奖励了他们许多黄金,从此三位青年和父亲快了的生活在一起了。
5、猫戴手套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猫教一群小猫学习捕老鼠。开始,老猫给小猫讲应该怎样逮老鼠。碰到有老鼠来了,就轻唤一声。小猫们顿时静了下来,悄无声息地向四周隐蔽,老猫迅急地蹿到角落里。一只老鼠从洞里溜了出来。只见那老猫屏声静气地待着。等老鼠稍近的时候,就快若闪电地射向老鼠。可怜的老鼠拼命地逃窜。老猫总是在抓住老鼠后,故意放走老鼠。让老鼠险象环生。老猫等老鼠逃了以后,又去追赶。逮了又放,放了又逮。后来,老鼠筋疲力尽,再不愿逃跑。老猫才将老鼠撕成几大块,分给它的宝宝们。并对它们说这样逮到的老鼠肉质酥嫩可口。
小猫们听后,无不拍手叫绝。老猫给小猫演示了几次逮老鼠的绝技后,就让小猫们去逮老鼠,并要求它们将逮到的老鼠都上缴给自己。再由老猫按小猫捕鼠的多少给它们分配食物。老猫这时也还亲自去捉老鼠。后来,它看到小猫们逮到的老鼠越来越多。它开始不劳而获了。它见那些名贵的猫穿金戴银,从来不用去拼命逮鼠,照样享受锦衣玉食的待遇。
于是,它也给自己作了一番精美的包装。它穿上那件紫色的礼服,戴上一双雪白的手套后,的确与众不同。这只气质非凡的老猫每天都去四处讲学,挣得钵满盆溢。它名声显赫。
有一天,老猫正在豪宅里更衣,一只小老鼠竟然大模大样地爬上餐桌,悠哉游哉地细细品味奶酪。老猫气不可遏。它很想跃上桌子。可是它再怎么用力,就是不能上去。老猫只能干吹胡子干瞪眼,无计可施。小老鼠却越来越上劲。索性爬到老猫头上拉屎撒尿。老猫用戴着手套的爪子不停地抓,可是不管怎么用力,都无法够着老鼠。老猫想脱下那双手套。但是,它总脱不下来。小老鼠实在不愿意再陪它玩儿下去了。居然在老猫脸上咬了一口,就溜之大吉。
猫被老鼠欺负,真是匪夷所思!可是,一旦静下心来细细思索,这种情况也是极有可能。身手敏捷的老猫会被笨手笨脚,还不正应了“三天不练手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越用越快,脑越使越灵”。老猫的退化不正是一个极好的反面例证吗?那么,老猫为什么不愿自食其力,却要自废武功呢?
道理很简单,想当初,老猫也不就是为了树立个人威望,而尽心尽力地教小猫们怎样捕老鼠。它到了后来,它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有那么尊贵的地位,又有那么多的收入。它还用得着去玩命,用得着去亲自动手?那样岂不是自损身价?要不是这样,难怪人们常说“都想坐轿,不想台轿”。君不见,人人拼命考取公务员。更有甚者,因未考中而发疯,变成新科举制度的“范进”。令人可悲可叹。还不是为了丰厚的利益而丧失理性吗?
这种可悲的社会潮流,是有失社会公允的分配制度所造成的。我们知道,当今的社会,搞技术的比不上搞关系的,搞业务的比不上搞管理的,搞科研的比不上管审批的,搞实体的比不上搞行政的。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来已久。它已经成了一种大家共同的认知准则,且觉得它是天经地义的。
谁一旦掌握了实权。谁就有权力决定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大小事件,掌控所有的资金使用和各项利益分配的权力,而无需向任何人汇报。他自然成了下属追逐和吹捧的核心。角逐权力成了许多人的奋斗目标。那些实权派,就像那只敏捷的老猫一样,当初为了赢得大众的认可,为了得到上司的赏识,放下身段玩儿命苦干。一心只想干出水平,干出业绩。同时,还要理顺各种关系。
摸爬滚打若干年,“小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当年的小字辈一路杀来,过关斩将。他坐上了权力宝座。他无须再看同事的脸色。也无须再去实干苦干拼命干。相反,他只需四平八稳,摆好一付官架子就足够了。他可以板着面孔向下属讲话。而不用去咬文嚼字。他可以随意发挥,而无须在意他人的感受。他甚至可以假装一无所知,去尖刻地指责下属。难怪人们常说什么“放下肩担就打挑柴的”。干着轻松的工作,却拿着丰厚的报酬,享受着高档的待遇,却时常叫苦叫累。他只需要应付好上级领导,而无须再去在业务上下功夫了,这也将最优秀的实干家,摇身一变成了管理者,从而减少了一个优秀的人才。许多优秀的人才都成了驾驭摆平各种关系的万金油。这也许就是我国难以产生重量级的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想当官,谁想抬轿。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人的特长,将搞科研和搞行政管理的分离开来,搞科研及技术的人才远远高于行政管理者的报酬。这样,就不至于产生现在这种人人想当官,内耗过大的弊端,忍让人们都来投身科研及技术利用开发。让人尽其才,激发发国民科技兴邦的热情。
6、三尾鱼寓言故事
有一个池塘,里面有三尾鱼,一尾是精明的,一尾是平凡的,一尾是傻子。
有一天,有两个渔翁由河岸上经过,瞥见了这个池塘,便相互约定,马上动手打捞塘里的鱼。
那尾精明的鱼听到了,心里非常恐惧,毫不迟疑,从通向河流的水道逃到河里去了。那位平凡的鱼听了,仍然呆在原地不作声,等到渔翁真的来了,它在想由水道出,殊不知这条水道已被渔翁们堵塞住了。它心里非常焦急,便谴责自己:“我太过于迟疑了,所以才到了这个地步,现在要想逃脱却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也不可以完全失望,不论用智谋或是用武力,非尽力挣扎不可。”于是,它便装做死鱼,浮在水面,有时翻过肚皮来。渔翁见了,以为它已死了,便把它拾起来,顺手丢在河岸上。它得到了机会,用力一跳,便跳到河里去了,因而才免一死。
至于那尾麻木的鱼,依旧在水塘里游来游去,结果就被渔翁打去了。
7、小男孩和蝎子寓言故事
小男孩坐在屋前捉蟋蟀,他抓了不少。突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仍以为是只蟋蟀,就要闲手去扑捉它,可蝎子举起了毒刺,说道:“我量你也不敢那样做,不然的话,你会把捉到的蟋蟀统统都扔掉。”有人就这样,分辨不清好人和坏人,不能区别对待他们。8、交换寓言故事
从前,一个穷诗人和一个有钱的傻瓜在十字路口相遇。两人站住聊天,讲的都是心中的不满。路神正巧走过,他把两手搭在两人的肩膀上。于是奇迹出现了:两人的财产已经作了交换。
两人分手了。说来也怪,诗人看了看手心,除了干燥的流沙外,什么也没有看到,而傻瓜一闭眼,除了心里飘动的三彩外什么也没感到。
9、寓言故事生金蛋的鹅
有个人养有一只鹅,鹅生下美丽的金蛋。那人以为鹅肚里一定有金块,便把它杀了,结果发现它与别的鹅完全一样。他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却把微小的利益也失去了。这故事说明,人们应该满足于现有的东西,切不可贪得无厌,杀鸡取卵。
10、寓言故事智救小袋鼠
小兔和小袋鼠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总爱在一起说说笑笑。一天早晨,小袋鼠又准备去小兔子家玩了。
走在路上,突然,小袋鼠的长雨伞被风吹走了。小袋鼠连忙追了上去。哎呀!小袋鼠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呜救命哪小袋鼠有点儿着急,也很难过。不一会儿,小兔子出来打水。是谁在哭呀?小兔子自言自语道:唉,我去看看吧!小袋鼠听到脚步声,急忙大声喊道:快来救我!我在枯井里!小兔子闻声而来,看见了小袋鼠。别急!小兔子安慰道,我会救你出去的。小兔子用雨伞伸下去,可雨伞太短了;用树枝伸下去,树枝太粗了、、、、、、这时熊大伯一边叫卖长围巾,一边叫卖长雨伞地走来了。
小兔子灵机一动,拿起雨伞和树枝递给熊大伯,说:大伯,我用这些借一条长围巾和一把长雨伞,够吗?熊大伯笑咪咪地把小白兔要的围巾和雨伞借给了它。小白兔把长雨伞和长围巾捆在一起,再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枯井里。瞧啊!长度刚好够!小袋鼠顺着围巾和雨伞爬了上来。它对小兔子感激不已,连声说谢谢。而小兔子呢,谦虚地不得了,直说没有关系。
虽然,小兔子的雨伞、树枝都没有了,但是小白兔心里却甜得像吃了蜂蜜似的。看来友谊真的十分珍贵啊!
11、寓言故事狼与狮子
有一次,狼从羊群中抢走一只羊,正叼着羊往回走,碰上了狮子。狮子立刻从狼口里抢走羊。狼远远地站着,自言自语地说:“你抢我的东西太不正当了。”那狮子笑着说:“那么,这东西是朋友正当地赠送给你的吗?”
小故事大道理:窃贼和强盗都是一丘之貉,没有好坏之分。
12、寓言故事活着不做事,活那么久干吗呢?
小蜜蜂忙忙碌碌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一只乌龟慢腾腾地抬起眼皮,瓮声瓮气地问:“小姑娘,你在干什么呢?”
小蜜蜂说:“我在采集花蜜呀。”
乌龟又问:“采集那些黏糊糊的玩意儿有什么用呢?”
小蜜蜂答:“把它酿成蜂蜜呀。”
“酿蜜?你的身体这么小,那要采多少花,才能酿出一滴蜜来呢?”乌龟大为惊讶。
“可多啦!”小蜜蜂说,“我一天外出采蜜四十多次,飞行五六万米,采四五千朵花,就能酿出半克蜜来!”
“乖乖!飞那么远的路,采那么多花,该有多累呀!”乌龟啧啧连声。
“不累。而且回到蜂房以后,我们还得把采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蜂房里,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反反复复一两百次,最后才能酿成香甜的蜂蜜。”
小蜜蜂说这话时充满了自豪,乌龟却像听天书一样,觉得不可思议。他瞪大眼睛想了想,又问:“你们这么辛苦,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寿命吧!请告诉我,你们一般可以活多长时间?”
小蜜蜂说:“大约一个多月吧,最长的可以活五六个月呢!”
小蜜蜂好奇地问:“这一百多年来,您都做了些什么事呢?”
乌龟说:“做什么事?静养呗!据说,现在,许多人为了延年益寿,都在学我们的静养功哩!”
这回轮到小蜜蜂吃惊了,她直率地问:“活着不做事,活那么久干吗呢?”
“干……呃……为了……”乌龟语塞了。
13、巫婆的魔法苹果的寓言故事
1巫婆的魔法苹果的寓言故事
自从白雪公主吃了坏巫婆的毒苹果之后,巫婆家族的声誉就被毁掉了,所有的人都认定巫婆是个心地不善良的家伙,这让住在森林里的乐乐巫婆很不高兴,乐乐婆是一个善良开心的巫婆,可以因为这件事乐乐巫婆不再笑了。
乐乐巫婆觉的这样不行,他必须想一个办法来挽回巫婆家族的声誉。乐乐巫婆躲在房间里好多天,她想干什么呢?
原来乐乐巫婆是躲在房间里研制一种魔法,那就是魔法苹果,乐乐巫婆把开心魔法放进苹果里,不管是谁吃了魔法苹果都会变得特别开心,乐乐巫婆把很多很多的苹果通通倒进自己的魔法袋里,乐乐巫婆就这样开心的出门了。
远处大树上是谁坐在那唉声叹气啊!乐乐巫婆走近一看,原来是黑熊爸爸,黑熊爸爸因为找工作的事正在发愁呢!乐乐巫婆送给黑熊爸爸一个魔法苹果,黑熊爸爸吃下乐乐巫婆的苹果,立马变的特别开心,马上打起精神继续找工作。
乐乐巫婆心满意足的露出微笑,呜呜呜——呜呜呜,哪里传出来的哭声呢?
原来是犀牛宝宝摔倒了正在地上伤心的哭呢!乐乐巫婆送给了犀牛宝宝一个苹果,犀牛宝宝停止了哭泣,开心的笑了起来。
乐乐巫婆把所有的魔法苹果,都送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吃了魔法苹果都开心地笑着,大森林变成了一个充满欢笑的开心森林了。
大家喜欢乐乐巫婆,更喜欢乐乐巫婆的魔法苹果!
2
巫婆的魔法苹果的寓言故事点评
并不是所有巫婆都是坏的,世事无绝对。乐乐巫婆虽然受到了非议,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消极。她研制出了一种令人开心的魔法,并且把所有的魔法苹果,都送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吃了魔法苹果都开心地笑着,大森林变成了一个充满欢笑的开心森林了。所以,被误解时我们要想办法澄清,而不是消沉,这一点要向乐乐巫婆学习!
14、狐山之狐的寓言故事
1狐山之狐的寓言故事
滕州有山名狐山,狐山上有一只白狐精,白狐精统领着一大群狐狸。狐狸们每天在山林里捕捉山鼠、野兔等猎物。
有一天,狐狸们听到山脚下传来了阵阵鸡叫声,于是白狐精派白尾狐去探个究竟。
白尾狐下了一趟山,回报说:“山下有一个很大的农庄,农庄里圈养着成千上万只鸡。除了鸡,农庄里还喂养着几条大狗。”
白狐精对这群狐狸说:“现在山鼠野兔数量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抓,为了改善生活,今晚我决定派遣精兵强将去农场捉鸡。”狐狸们纷纷响应,蹦着跳着个个都想大显身手。最后,白狐精挑选了十只年轻力壮的狐狸下山了。
夜半三更,十只狐狸匍匐着靠近农庄,潜入鸡舍,成功地抓到了十几只大肥鸡。白狐精非常高兴,重重奖赏了那十只捉鸡的狐狸。当然,山上的每只狐狸也分到了一些鸡肉吃,它们心里都美滋滋的。
狐狸们尝到了甜头,于是怂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鸡。白狐精心想:这次成功地捉了这么多鸡,农庄主人肯定会有所戒备,如果再去肯定会遭遇挫折。狐狸们见白狐精不说话,都挠着腮龇着牙吵着嚷着起哄。白狐精拗不过,只得又派遣十只狐狸进农庄捉鸡。
不出白狐精所料,这次捉鸡遇到了很大挫折:十只狐狸潜入农庄,有八只被大狗扑倒当场咬死,另两只狐狸各抓了一只肥鸡仓惶逃脱。白狐精非常懊悔,于是进洞闭关思过,同时让白尾狐下达“不得私自下山捉鸡”的指令。
白狐精思过完毕,走出山洞,见山上已经没有几只狐狸了。于是,它匆匆地闯进白尾狐的石洞。此时,白尾狐正在酣睡,而它的嘴边居然沾有鸡毛,身上散发着鸡的气味。白狐精气急败坏地问道:“我们的同胞都到哪里去了?”
白尾狐知道抵赖不过,说道:“由于同胞们经不起鸡肉的诱惑,每天晚上都自发组织十只狐狸去农庄捉鸡,而每只狐狸都认为自己会是那个捉鸡成功的幸运儿。因此,即使每次下山大部分狐狸都被大狗咬死,它们也乐此不彼。久而久之,山上的狐狸就这样一天天地减少着。”
白狐精问:“那你嘴边的鸡毛又是怎么回事?”
“为了堵住我的嘴,每次它们偷的鸡都有我的一份。”白尾狐说。
白狐精知道了真相,深感罪孽深重,于是带着白尾狐返回天宫,听凭玉帝处置。玉帝很震怒,发动天雷劈死白尾狐,而让白狐精在狐山化为石头,变成石狐。
此后,滕州狐山再也没有狐狸了。
2
狐山之狐的寓言故事点评
狐狸们尝到了甜头,于是怂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鸡。久而久之,山上的狐狸就这样一天天地减少着。人是个贪心的动物,总是不满足于当下自己所拥有的,总向往更远的,更好的!其实,追求并没有错,只是在匆匆人生中,不要让那颗贪婪的心吞噬了你拥有的快乐!不要为了追求没有的,而忘记了自己已有的幸福,知足常乐!
15、水手辛巴德的寓言故事
《水手辛巴德》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别以为成功都是轻而易举的从天而降的,它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和刻苦去获取的!
在巴格达有一位极其富有的老商人,人们叫他水手辛巴德。许多人羡慕他拥有万贯家产。有一次,他听见一个可怜的听差在抱怨他,就把那个听差让进家里,请他吃了一顿丰盛的酒宴,然后对他说:“你嫉妒我,抱怨我,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我怎样历尽千辛万苦才拥有今天这么多的财富的缘故。我的一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顺利。我最高兴做艰苦的事。”
辛巴德向那个人讲了他冒险的经历:
“年轻时,只知因为继承了父亲的遗产,我过着富裕的日子。但是,那时年轻,只知随心所欲地花钱,父亲的遗产几乎挥霍殆尽。我被迫不得不靠自己的努力,来使自己重新富裕起来。“我决定出海做买卖。我乘上了一艘驶向东方的船,船航行了几天之后,在一个小岛靠岸了。船长允许我们上岸,消除长途航行造成的疲劳。
“当和我一起上岸的一个水手升火做饭时,小岛开始下沉。我惊讶得难以名状,原来我们认为坚实的土地却是一条大鲸鱼的脊背。当它感到熊熊燃烧的木柴烧得皮肤疼痛时,就开始下沉。在鲸鱼背上所有的人都被淹死了,只有我奇迹般地死里逃生。然而船却漂向了远处,舍我而去。我就任凭鲸鱼下沉时涌起的巨浪冲走了。我想,船长和其他登上那个假岛的人都无一生还。
“我被海浪冲到海岸,在一个居住着奇怪的人的地方登陆,那些人对我很友好。我在那里待了一些时候,直到我登上了从我的祖国来的船。船沿着过去我被扔进大海的航线行驶,我在海里收回了一些货物,足够我进行贸易的了。
“第二次航行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正当我在一个小岛的树荫下休息的时候,我乘坐的那艘船拔锚起航了,将我扔在了小岛上。
12
16、猴子采果子的寓言故事
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思谋着怎样不出力气,或者少出点儿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子呢?猴子会采果子呵!
于是,他买了一群猴子,把它们关在一所空房子里,又买了好多装果子用的篓子,教猴子扛篓子。他手拿皮鞭,严加训练。然后又买了许多果子教猴子装篓子,哪个猴子毛手毛脚地吃上一口果子,或者把果子碰伤了,他便举起皮鞭,乱抽一顿。没多久,便把猴子整治得服服贴贴,说一不二了。这时,他才把猴子放到山里,去给他采果子。
不错,猴子们挺驯服,每天早出晚归,背驮肩扛地给他采来各种各样的鲜果。他只要把这些鲜果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就行了。从此他的日子过得松松宽宽,逍遥自在。
这个不劳而获的人很苛刻,他每天早上把猴子赶上山去采果子,不管采下多少果子,每只猴子只发给一个。猴子们劳累一天,一个果子怎么能吃饱肚子呢?饿得吱吱叫,他不但不给补充, 还用皮鞭抽打它们,哪个叫的响,哪个就挨得重。
猴子们对主人的苛刻虐待很反感,但谁也不敢吭气,因为它们很知道皮鞭的味道。
这天,猴子们照常上山去采果子,虽然肚子空空的,但受过训练,采下果子来,只往篓子里装,不敢往嘴里放。他们饿极了,主人又不在面 前,有一个大胆点儿的,便吃起果子来,其它的猴子看见了,都一直咽口水。后来,实在耐不住了,也学着它的样子吃起来了。
一个野生老猴子看见它们这般模样,不禁大笑起来:“猴儿们,这都是野生野长的果子,放心大胆地吃吧,看你们被人整治得没点儿猴性了,吃吧,吃吧。”
猴子们互相看看,也七嘴八舌地吱哇起来:“这果子不是主人的,谁都可以采,谁都可以吃。”
“主人懒得上山来,他又看不见,咱们放开肚子吃呗。”
猴子们一个个“嗤溜”“嗤溜”地爬上高高的大树上,捡最红最大的果子吃起来,一会儿就吃了个肚儿圆。
它们边吃边议论:“敢情在这山上采果子的权利,不单是只有主人才有呀!”“我原来还以为是主人养活咱们呢,现在才弄明白是咱们养活他呀!”“山是大自然的山,谁都可以上山来,果是野生的果,谁都可以摘,他懒得劳动,鞭打咱们给他干活,咱们何必受他那样折磨呢?”“可不是吗?我们是自找苦吃!”
猴子们长时间挨饿,吃饱后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太阳已快落山了,篓子里还没有装满呢。
一个小猴子说:“今天回去,保准得吃皮鞭,哼!就是吃皮鞭,我也不给他干活了,我要和他讲理!”另一个小猴子说:“主人从来不讲理,咱们要不给他干活,他会把咱们再卖掉!”大伙挖耳挠腮,扑闪着眼皮,一时不晓得该怎样是好。
还是老一点的猴子精灵,它说:“干吗要回去呢?这大山没有头,森林没有边,到哪里没有我们吃的果子?生活的路子就在我们脚下,我们应该当机立断,立刻离开这里!”那个野生的老猴儿又插话了:“这就对了,走,一块走哇!”
大伙儿一个个扔掉手里的篓子,欢跳着,嘻笑着,钻进那无边无际的山林里去了。
那个主人到了晚上,左等右等不见猴子们回来,到山上一看,除了横躺坚倒的篓子以外,一个猴儿也不见了。他气坏了,但仍旧好吃懒做。后来,他终于饿死在自己的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