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的故事20个完整版

故事大全 2022-12-28 17:38:03

民间传说的故事20个完整版

1、寻找“六尾狐”民间故事

  王桐林不仅天生胆子大,他还是那一带远近闻名的大孝子。那一年,王桐林的母亲病了,虽然王桐林带着母亲去很多医院看过,但是病情都不见好转。

  这天,王桐林家里突然来了一位穿着黄色道袍的道长。那道长告诉王桐林,在北边的松林山上住着一只长有六条尾巴的狐狸,只要抓住这只狐狸,老太太的病自然就会痊愈。

  这要是放在平时,王桐林早就把那道长当作骗子赶跑了,也是母亲的病久治不愈,把他给急糊涂了,王桐林竟然鬼使神差的和那道长聊起来。

  那道长面貌尖嘴鼠腮,还是个瘸子。道长趴在王桐林耳朵边嘀咕了几句,又说道:“天机不可泄!”就一瘸一拐的走了。

  反正松林山距离王桐林的家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他给家里人交代了一下,就坐车前往。

  松林山地势陡峭,山上常年积雪不化。王桐林在这山道上转了一个多小时,才遇到一位当地的村民。

  当王桐林向那个村民打听六尾狐狸的时候,那村民竟然脸色突变。村民支支吾吾,说那都是传说,世上根本就没有六条尾巴的狐狸

  从村民不自然的表情上,王桐林可以确定,这六尾狐狸的来由绝不是空穴来风。正在这时,两只狐狸一前一后从林间小路上飞驰而过。王桐林暗自拿定主意,然后和那个村民告别下山。

  回家的路上,王桐林从书报亭买回几本故事刊物,他的母亲别看岁数大了,平时还就喜欢戴着老花镜看故事。

  一连几天,王桐林都为捕猎工具发愁。这天,王桐林不耐烦的扫了一眼他买给母亲的故事刊物,不由得眼前一亮。原来,故事刊物后面的彩页广告上面正在推销“狩猎弓弩”。

  王桐林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把一千五百元钱寄过去。果然,没过多久,厂家就把一张漂亮的弓弩和猎箭、钢珠寄过来。

  王桐林又跑到市区买回来野外帐篷和一些野营必备品,就准备上山了。

  这天,阳光明媚。王桐林把母亲托付给妻子和妹妹,背着行李,坐上前往松林山的汽车

  松林山上静悄悄的,雪地上偶尔会发现一些小型动物的足迹。

  王桐林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支开帐篷,架好炉灶。

  虽然王桐林在此之前从来就没有打过猎,但是他临上山的时候翻阅了大量有关狩猎方面的书籍。所以打起猎来,看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可是,山里的动物都好像是察觉到什么似的,一连两天,王桐林别说是狐狸了,连一只松鼠都找不到。

  看着那些小动物们伸向大山深处的足迹,王桐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收拾起帐篷跟着那些足迹向大山深处走去。

  从早晨出发,王桐林整整走了一天,直到天黑了才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扎下营。

  晚上,王桐林正在帐篷里面烤着火,吃罐头、喝啤酒,就听见帐篷外面传来“呜呜”的声音,像是大风穿越峡谷发出的声音。紧接着那种“呜呜”的声音就连成了一片,还夹带着杂乱的脚步声。

  起初,王桐林还以为是遇到了狼群。可这松林山很多年以前就不见狼的踪迹了,怎么会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的狼来。

  为了以防万一,王桐林把弓弩端在手上,又从旅行包里拿出来鞭炮和“通天雷”,这些东西都是他提前准备好了,用来驱赶野兽用的。

  王桐林就这样一直坐到天亮,待他从帐篷里走出来后,惊奇的发现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出现很多动物的脚印,那些脚印像是在跳舞,组成了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圆圈。

  王桐林跑过去一看,不由得欢喜起来,从脚印的蹄花看,那些动物的脚印竟然都是狐狸留下来的。更让王桐林惊喜的是,其中有一排脚印明显的大过其它的脚印,莫非这就是那只神秘的六尾狐。

  正在王桐林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只灰褐色的狐狸出现在他的眼前,那狐狸似乎并不知道害怕,支着后退盯着王桐林看。

  想到自己随身带的食物也不多了,王桐林端起弓弩。只听“膨”的一声,那只狐狸应声倒下。

  王桐林兴奋得跑过去一看,“哈”好肥的一只狐狸,足有七八斤重。猎箭正好从狐狸的眼眶穿过。

  狐狸肉有一股子怪味,也不是特别好吃,但是王桐林还是吃了个满嘴流油。

  看着脚下的狐狸皮,王桐林突然眼前一亮,这里有这么多的狐狸,自己何不多打几只,给老母亲和老婆、妹子每人做一件狐皮大衣。

  第二天,再次打猎的时候,王桐林边寻找六尾狐,边不停的射杀出现在他视线里的狐狸。到了晚上,连死带伤王桐林居然抓住十几只狐狸

  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后,王桐林的帐篷里竟然有了上百张狐狸皮,而帐篷外被剥了皮的狐狸尸体也堆成小山。

  这天早晨,王桐林刚走出帐篷没多远,就遇到一个穿着金黄色兽皮,打扮像个爱斯基摩人的猎人。

  自从进大山以后,王桐林已经十来天没有见到过人。见到那猎人,王桐林显得非常兴奋,忙跑过去套近乎。那猎人对待王桐林的态度却冷得像冰凌。

  猎人问王桐林:“你独自一人,跑进着大山干什么来了?”

  王桐林把自己母亲病重久治无效,到遇到黄衣道长,再到自己进山寻找六尾狐的经过一一说给猎人。

  猎人低头沉思了一会后,突然说道:“我就是你要找的六尾狐。”

  王桐林大吃一惊,这时他才发现那猎人的腰间捆绑着六条狐狸尾巴。

  王桐林这才明白,原来那个道长所说的“六尾狐”,根本就不是狐狸,而是这个着装怪异的猎人。

  想到病重的母亲,王桐林一头跪倒在地上,请求猎人帮母亲治病。

  六尾狐的眼睛闪闪烁烁眨了几下。他被王桐林的一片孝心所感动。六尾狐叹了口气,从腰间掏出来一张黄纸,递给王桐林。

  六尾狐说:“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六条尾巴的狐狸。这里有一张药方子,药材就在这山上找。把药拿回家,让你母亲煎服,她的病自然就会好的。”

  六尾狐又详细问了黄衣瘸腿道长的情况,便转身离去。

  按照六尾狐的药方子,王桐林很快便在这山上凑齐了药材。

  就在王桐林准备下山的时候,那个叫六尾狐的猎人出现在他的帐篷外。

  看着王桐林帐篷外那堆成小山的狐狸尸体,“六尾狐”的脸痛苦的抽动了几下。

  六尾狐对王桐林说:“你回家治好母亲的病后,再到这山上来一趟,我有话要对你说。”

  王桐林点头答应。

  因为王桐林剥下的狐狸皮太多了,一次根本拿不走,他就挑着上好的皮子拿了几张,其它的当作酬谢全都送给了六尾狐。

  从山上下来回到家后,王桐林对那些药并不放心。他煎好药后,先是自己尝了一碗。顿时,王桐林感觉精力充沛,耳清目明,浑身充满了力气。

  果然,王桐林的母亲服下药后第三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到了第四天,老太太竟然乐呵呵的跑去邻居家聊天去了。

  这下子可把王桐林给高兴坏了,他跑到超市买了不少的礼物,决定上山好好的答谢一下六尾狐。

  六尾狐好像是知道王桐林要来,早早的就等候在王桐林扎营的大石头旁。那些狐狸的尸体和皮已经不见了,看来是被六尾狐取走。

  王桐林把那一大堆的礼物放在六尾狐面前,再一次跪倒在地上,感谢六尾狐的大恩大德。

  六尾狐对王桐林带来的那堆礼物一点兴趣都没有。

  六尾狐冷冷的对王桐林说:“你还是个挺守信用的人。既然你来了,我就让你见个人。”

  六尾狐向石头后面招了一下手,从石头后面竟然哆哆嗦嗦走出来那个穿黄色道袍的瘸腿道长。

  王桐林正要上前答谢道长,却听六尾狐一声怒喝。再看那道长伏在地上,竟然变成一只硕大黄鼠。

  王桐林被惊呆了。

  六尾狐并不理会王桐林,自言自语的说:“这是山中的鼠王,年前被我咬伤了腿逃掉。”六尾狐又对王桐林说;“你一下子杀死那么多狐狸,明年这松林山上的黄鼠可是要猖狂了。不知道要有多少树苗和草皮要被这黄鼠糟蹋掉。”说着说着两颗混浊的眼泪就顺着六尾狐的眼角落下来。

  看着王桐林还在发呆,六尾狐从肩头取下来一张完整的狐狸皮,对王桐林说:“你给我带了那么多的礼物,我也送你一件礼物吧。”

  说罢,六尾狐走到王桐林面前,亲手把狐狸皮搭在王桐林脖子上。

  王桐林就感觉眼前一黑,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发现六尾狐不见了。一只身材高大的金色狐狸站在王桐林面前,那狐狸脚下一只瘸腿的黄鼠正在瑟瑟发抖。

  金色狐狸居然开口说话:“王桐林,你杀死了我那么多的子孙,我本该以血还血要了你的性命,念在你一片孝心,今后你就留在这松林山上,陪我一同消灭黄鼠吧。”

  金色狐狸转过身,王桐林这才发现,那狐狸屁股后真的长着六条蓬松的大尾巴。

  而王桐林不经意的低头看了一下自己,更是大吃一惊。王桐林已经变成了一只狐狸

  不久后,山上就传出来一条新闻,说是松林山上有一只狐狸是人变的。因为那只狐狸经常独自跑上一天的路程,到山下的镇子里去看望母亲、妻子和妹妹。

2、手剪出开两重山民间故事

  相传在汉朝时期,不知哪个寨姓袁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男孩,这个小孩脑瓜蛮灵,小小年纪便通晓诗文。

  有一次,小孩子在花桥上玩石头把戏,一会来了几个抬轿子的人。他们刚走过花桥,小孩追上叫住他们不要走。

  这些人肩上抬着轿子,气都换不赢,见这个小孩拦路,怒喝道:“哪来的野小子,瞎了眼啦?竟敢拦住丞相的轿子,快走开!”

  小孩一听,心里惊了一下,但转念一想,这丞相年纪一定大了,如今便告老还乡,想必拦住他的轿子也没什么可怕。

  于是他冲着这些人说:“你们才是瞎了眼哩!把我的石桥踩坏了我要你们赔。”

  抬轿的人听说后,一时傻了眼,想走不是,不想走出不是。

  坐在轿内的老丞相刚想发怒,忽听拦轿的人童音很重,感到奇怪,忙吩咐抬轿的人放下轿子。老丞相掀帘一看,果见站在面前的是一个稚气十足的小孩,这小孩生得眉目清秀,天真中带有几分聪慧。

  老丞相怒气全消,乐呵呵地走出轿子,怜爱地抚摸着小孩的头问道:“我们踩坏了你的石桥,你要我们赔什么呀?”

  小孩抬头看了看老丞相,觉得他很慈祥,于是很有礼貌地说:“老爷爷,我不要你们赔什么,我们来对‘对联’,我出上联,你说下联,好不?”

  老丞相听说要对“对联”,更感到这小孩不同一般,就爽快应道:“行啊。”

  小孩看了看被踩坏的石桥,眨了眨眼睛,说:“脚踏磊桥三块石。”

  老丞想见小孩出了上联,忙对下联,可一边对了几句,小孩都摇头。

  老丞相没法,只得对小孩说:“我就住在那边寨子,今天我对不上,明天再来吧。”小孩点头表示同意。

  老丞相回到家,因为找不到下联,急得茶饭不香,夫人问道:“你刚衣锦还乡,应该高兴才是,为何这样愁眉苦脸?”

  老丞相便把半路上碰见的情况跟夫人讲了一遍,夫人一听,看着自己做的针线,想了一下,说:“有啦。”便要丞相明天照她讲的就是了。

  第二天,老丞相早早出门了,找到小孩后,高兴地说:“下联得了,是‘手剪出开两重山’,对吗?”

  “对啦,对啦。可是这下联不是你对的,是一个妇人说的。”

  老丞相听后,心想。这小孩当真聪明过人,将来一定有出息。我不如收他为养子,给他些银我,让他去读书,不是更好吗?想到这里,便把想法跟小孩说了,小孩也很乐意,高兴地答应了。

  后来,小孩发愤读书。几年后,便成了举世名人。

3、老蛇王的三条毒计民间故事

  有个柴夫叫大牛,终年靠打柴为生。一天,大牛在砍柴的路上,无意间看见一颗蛋,他捡起来一看,这小蛋白生生,亮滑滑的,便把它揣在怀里,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大牛觉得怀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往怀里一看,竟然有一条白花小蛇。大牛就编了个草窝,把白花蛇放在里面精心饲养起来。过了几个月,小蛇慢慢长大了。

  一天,大牛砍柴回家,往草窝里一看,小白花蛇竟然不见了。

  当天晚上,大牛躺在床上,思念着小蛇,好久了才睡着。突然,在睡梦中他看见那条白花蛇向他溜来,心想:原来你在这里,让我找得好苦啊!

  不料白花蛇抬起头突然对他说:“我是蛇王的女儿,谢谢你将我孵化出来,我难以报答你的恩情,请你明天黄昏在大山路口等着,我要和你相会。”大牛一眨眼,那蛇早已不见了,原来是一个梦。

  第二天,大牛来到大山岔路口,果然看见一个身穿白色衣裳的姑娘。喜得大牛连忙上前施礼问道:“姑娘,你是······?”

  那姑娘答道:“我叫白丽,家住蛇山,昨晚和你相约。”于是,他俩欢欢喜喜地在荒郊里拜了天地,结成了夫妻。

  但是过了不久,白丽却有些坐立不安,便对大牛说道:“我本是蛇山的人,为了报答你的恩情,特来和你结成姻缘,现在我出来的时间已很长了,想回去看看,但又不忍离开你。”

  大牛听说后,愿意陪她回去一趟。他俩走了很久,才到蛇山。白丽领着大牛拜见岳丈蛇王。

  蛇王一见,大吃一惊,暗里想道。原想把女儿许给龙王的九太子,不想她竟违抗父命,变形逃走,并与这俗人结为夫妻。只有杀掉大牛,再许龙君,才能了却心愿。

  第二天,蛇王吩咐大牛道:“今天你去后院砍竹子,编几个篓子吧!”

  大牛把这事告诉了白丽,白丽说:“这竹子是我爹收伏的一条大蟒,接触了竹叶就会送命的!”大牛听说后,心里害怕起来,白丽悄悄地告诉了他怎么砍法。

  大牛拿着斧子,来到后院,只见一根竹子,身高数丈,吐着白雾。大牛不慌不忙地绕着竹根,左转了三圈,右转了三圈,举起斧子便砍了下去,竹子流着血倒了下来。大牛顺手拿住竹尖,头也不回地倒拖了回来。

  蛇王见一计未成,又设一计。第二天,又吩咐道:“大牛,山后有一片树林,你去把它放倒。”

  大牛又向白丽问计,白丽道:“这树林是我父皇锁住的一群豺狼虎豹,人若接近树干,就会被吃掉,明天我随你去吧!”

  第二天大牛和白丽来到后山,只见黑森森的一大片树林,雾气腾腾。白丽找来两根葛藤接好,叫大牛拿着一头,站着不动,自己拿起一头向树林那边奔去,葛藤越拉越长,拉紧了。他们同时向山下走去。这样把一片树林刷刷地全给放到了。

  几天以后,蛇王又对大牛说道:“今天上午,你把十袋芝麻搬上山,撒在新开的田地上。”

  大牛有问白丽怎么办,白丽说:“这芝麻是父亲收住的蚂蚁精,已有两百年的道行了,一旦被它咬伤,就会死去。”大牛听说,吓出一身冷汗,白丽低声向他说了一番,大牛方才转优为喜。

  大牛提着布袋角,来到山上,便把袋底提起一杨,顿时,芝麻犹如细雨,均匀地撒在田里了。

  回到家里,蛇王见他未被蚂蚁毒伤,又对他说:“我搞混了,那块田是种小麦的,你还是把芝麻都给我收回来吧!”

  白丽躲在旁边,听到了父皇的吩咐,便和大牛来到后山,叫大牛把布袋扯开。白丽一声口哨,顿时上万只麻雀直扑田间,不一会儿,芝麻都从麻雀口里吐了出来,刚好十袋。

  这三条毒计都未害死大牛,蛇王知道是白丽在暗中相助,也知道女儿心意已决要跟凡人过日子,只能随着她了。

4、砍头游戏民间故事

  原来,杜儒声和柳烟下棋时喜欢玩砍头游戏:用毛笔蘸水在脖子上划一下就算砍头。于是,柳烟拿来毛笔,在杜儒声的脖颈上划了一下。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杜儒声的脑袋竟掉落下来。柳烟一声惨叫,当即晕了过去。

  玉县知县王天望接到报案,连夜带了十几个衙役、捕快赶到杜宅。他仔细端详杜儒声头颅和脖子上的断口,见断口平滑、完整,于是判断是利器所伤。他向苏醒了的柳烟询问案发经过,柳烟颤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王天望听完,十分疑惑,杜儒声的伤口明明是利刃所砍,毛笔怎么能杀人?可柳烟坚称书房里只有自己和杜儒声。

  王天望询问阿旺,阿旺说初更时杜儒声的弟弟杜儒林到访,杜儒声在书房招待他。二更后,杜儒林喝醉了酒,他把杜儒林搀扶回房休息,然后折回书房,这时杜儒声仍无睡意,吩咐他去请四夫人来下棋。四夫人到后,他就睡觉去了。直到后来听见惨叫声,他才匆匆赶到现场。

  待众人离去,王天望陷入了沉思。柳烟是看着杜儒声死的,她的嫌疑最大。可一个弱女子怎有力气把人的脑袋如此干净利索地砍下来?呆立片刻,王天望命人掌灯,然后趴在地上再次查看现场。突然,他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并用手指在地面捻起一段草茎。这草茎长仅一寸,两端断口光滑平整,分明被利器切过。王天望忙带人来到马厩,在马槽下找到一把带血的铡刀,还有一件血衣。

  血衣是杜家养马人何正的衣服,他奇丑无比,却养得一手好马,三年前被杜儒声招揽回家。调查后,王天望发现何正是化名,此人真名叫郑重阳,是柳烟未嫁前的情郎。两人青梅竹马,可柳烟16岁那年,她父亲突染重病,杜儒声答应出钱救治,但条件是让柳烟做他的小妾。为了救父,柳烟嫁入杜家。郑重阳忘不了柳烟,于是自毁容貌,进入杜府。

  择日,王天望升堂审理此案。郑重阳、柳烟大呼冤枉,但王天望认为铁证如山,命大刑伺候。严刑之下,郑重阳和柳烟双双在认罪书上画了押。于是,王天望判决:郑重阳和柳烟通奸,合谋杀死了杜儒声,处死刑。

  同年六月,新皇登基,举国庆贺,死刑一律暂缓一年。第二年,王天望因破案有功,被调往外地,由吕长亭接任玉县知县。到任后,吕长亭遍阅案卷,看到杜儒声遇害案后,心下起疑:若是郑重阳和柳烟合谋杀死了杜儒声,柳烟何必大声喊叫,引来他人?柳烟想掩饰的话,随便找个理由都比毛笔杀人更让人信服,为什么她却偏偏选这个理由?

  吕长亭当即决定夜审郑重阳和柳烟。据柳烟说,杜儒声对她一直疼爱有加,所以尽管她知道郑重阳进到杜宅,也一直严守礼教。杜儒声的脑袋的确是她无意用毛笔划掉的,当时书房内只有她和杜儒声,绝无外人进来。这下,轮到吕长亭糊涂了。

  两天后,吕长亭造访杜府。此时,杜家的家业已全部交给杜儒林打理。简单寒暄后,吕长亭提出想见阿旺。杜儒林说阿旺去年回家省亲途中被土匪绑架了,音信全无,不知生死。

  回到县衙,吕长亭再次陷入困境,杜儒声是怎样被杀的呢?杜儒林回房时杜儒声好端端的,按理杜儒林不可能是凶手;阿旺请柳烟过来后,并没有进去伺候,阿旺也不可能是凶手。如果柳烟是被冤枉的,那凶手是谁?藏身何处?吕长亭想得头痛欲裂,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锣鼓声,一问才得知,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开始了。他换过衣服,决定去逛逛庙会。

  城隍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戏台前很多人在看《三打祝家庄》:祝家大公子祝龙被李逵从床底下揪了出来,李逵大喝一声,板斧一挥,祝龙的脑袋顿时飞了出去。猛然间,吕长亭一拍脑袋,喃喃自语:“怪不得……原来如此。”

  几日后,吕长亭重新审理杜儒声一案,还把审案的地点安排在了城隍庙前的戏台上。同时,他还请来了县上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者过来陪审,杜儒林也在其中。

  一切就绪后,吕长亭开门见山道:“郑重阳不是真凶,因为杜儒声被杀那晚,他压根就没出过马厩。”言毕,杜府的仆人马六上台作证,他说郑重阳被招至杜府后,没几天就驯服了几匹异域烈马。后来有人说郑重阳有本家传养马秘籍,于是他动了偷书的心思。就在杜儒声被杀那晚,他一直在郑重阳屋外潜伏,但郑重阳一直不离开房间,他只得作罢。离开时,他还在门口撒了一地钉子。抓捕郑重阳的捕快也证实,郑重阳的脚没事,倒是他们被钉子扎破了脚。

  陪审的一位长者问:“既然如此,那真凶是谁?”吕长亭一拍手,一个戏班子从戏台后鱼贯而出,《三打祝家庄》再次上演;李逵板斧一挥,祝龙脑袋落地,可没头的祝龙伸手一摸,找到掉在地上的脑袋,提起来往脖子上一放一拧,居然又站了起来。这时,扮演祝龙的武生把衣领往下一拉,原来他的脑袋缩在衣领里,衣领上装了个套筒,掉在地上的假人头刚好可以套进套筒,一按机关就能掉落。

  很快,好戏再次开演,可画面却完全变了:一男子端坐椅上,一女子手握毛笔,划过男子脖颈,随即一个脑袋掉落在地。女子惊昏过去,无头尸体却顶破套筒,长出新头,站起身从床下拖出个昏迷了的、和自己十分相像的人来,然后拿过铡刀,作势砍在昏迷的人的脖颈上。戏演到这里结束了,看戏的人们心里一片雪亮:床下那人是杜儒声,被毛笔划掉脑袋的男子就是凶手—杜儒林。

  接着,吕长亭长叹一声,说:“三年前,有人找到戏班子,重金求学绝技砍头戏和口技。如果我所料不差,杜儒林那晚到访,用药把杜儒声放倒,拖到床下,然后假装醉酒,让阿旺搀扶回房,制造不在现场的假象,再趁夜回到书房,假扮杜儒声和柳烟下棋,用砍头戏吓昏柳烟,最后砍了杜儒声的脑袋,嫁祸给郑重阳。”

  杜儒林听后,虽然脸色惨白,但仍拼命反驳,这时,戏台上出现一个人,杜儒林见之如见鬼魅,道:“阿旺,你……没死?”然后一声哀叹,说吕长亭说得对,阿旺是他买通的帮凶,也是他派人杀人灭口的。

  之后,衙役给杜儒林戴上枷锁。这时阿旺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吕长亭面前,流泪道:“多谢大人为在下报了杀兄大仇……”杜儒林吃了一惊,问:“你不是阿旺?”吕长亭呵呵一笑,说:“阿旺走失多时,我早猜到被你杀人灭口,所以效仿你的法子,也演了出戏。这是阿旺的孪生兄弟阿贵……”

  杜儒林被收押后,吕长亭看了下郑重阳和柳烟,心情瞬间沉重了起来—他们因当初被严刑逼供,手足残废,后半生注定凄凉。

5、背着老娘游黄山民间故事

  去黄山的旅游车出发的时间已到,女导游看看名单,发现还有一个叫赵林宝的游客同他的老娘没有到。正当她着急的时候,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背着个老太,气喘吁吁地赶来。来的就是赵林宝,说他要背着老娘游黄山。女导游皱了皱眉,发现赵林宝背的老娘既是个瞎子又瘸了条腿,这黄山他们怎么游?上车后,赵林宝十分知趣,背着瞎子娘坐到最后一排。一路上,车窗外闪过好看的景致,他就不厌其烦地说给瞎子娘听。瞎子娘努力瞪大瘪瘪的两个眼窟窿,像真看到了似的,听得不住地点头,有滋有味。

当天车子到了黄山脚下,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早就上山。年纪大的,身体不大好的,或有钱的,都坐缆车。女导游关心地对赵林宝说:“黄山又高又陡,你同娘花点钱坐缆车吧。”

赵林宝说:“不,我背着娘爬山,一路要给娘说风景呢。”

瞎子娘伏在儿子身上,居然也不说要坐缆车,女导游便不好勉强,交代他们一路上注意安全,心里却嘀咕:这对母子,一个是疯了,背着瞎子娘上黄山;一个是痴了,让儿子活受罪。

说实在的,黄山巍峨峻峭,风光绮丽,步步是景,有力气的、年轻的喜欢选择爬山上去。赵林宝背着瞎子娘,一边紧跟在没有坐缆车的本团游客后面,一边不停地说着路上的风景。瞎子娘伏在儿子身上,听得津津有味,不住伸长脖子用瞎眼张望。在天梯一般陡峭的山路上,赵林宝咬紧牙关,背着娘爬得额头直淌汗水。为了不让瞎子娘感觉到他爬累了,张开嘴喘气,不让喘出声音来。

在一路游人的惊奇目光中,赵林宝硬是背着瞎子娘爬上了白鹅岭,歇了会,又一口气爬上了风光绮丽的始信峰。往下看,千米深谷,奇松、怪石、云雾、直泻的瀑布尽收眼底,叫人看了惊心动魄。

瞎子娘像有灵感似的,对儿子说:“放下,让我看看这里的风景。”

这时,团队的游客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尖喊,有的举起相机“嚓嚓”拍景拍人。赵林宝把娘放下,瞎子娘又问:“林宝,这里有股冷风,我们爬到山顶了吧?”

赵林宝捋把额头上的汗水,抬起头,望着在云雾里时隐时现的重峦叠嶂回答:“不,山顶还远着呢。”

大家奇怪了,这里是黄山的一座险峰,人都到了顶峰,赵林宝怎么说没有到山顶呢?

瞎子娘说:“不对呀,林宝,我感觉是到了山顶,还看到下面的石缝里长着松,长着柏,仙鹤在上头飞来飞去呢。”

赵林宝用纸巾替瞎子娘擦擦两个眼窟窿里渗出来的黄色液体,望着脚下的千仞绝壁,嘴巴凑到瞎子娘耳边说:“娘,是你想着呢,这里是块山上的平地,都是石头,没有什么好看的,不信你摸摸。”

瞎子娘双手摸摸屁股底下光溜溜的石头,有点失望。赵林宝安慰她:“娘,别急,我会背着你去长着松、长着柏、仙鹤在上头飞来飞去的地方的。”

团里的游客更奇怪了,一路上,赵林宝嘴巴不停地给瞎子娘说风景,现在明明到了风光绝佳的一个景点,做儿子的怎么又哄老娘呢?

不一会,他们跟着女导游又向别的山峰爬去。这时的赵林宝背着瞎子娘累得像刚从河里捞起来似的,浑身衣衫都湿透了。一路上,他的脑子像出了毛病似的,瞎子娘说东他道西,尽哄她。最后,他们跟着女导游爬上了光明顶,真正到了黄山的最高峰。赵林宝把瞎子娘放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去买来一瓶水,让瞎子娘喝。瞎子娘美美地喝完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本来苍白的脸色红扑扑的,两个眼窟窿渗出的液体清亮清亮。一阵山风吹过,十分凉爽。她问儿子:“林宝,我们到什么地方了?”

到这时,赵林宝才说了实话:“娘,我们到了光明顶,是黄山的最高峰。”

瞎子娘眯上两颗眼窟窿,又问:“林宝,你给我说说,我的眼前是些啥景色?”

赵林宝眉飞色舞地告诉瞎子娘:“你看,在你面前不到三步,就是千丈深的悬崖,猴子都爬不上呢。石壁的缝里,长满了奇形怪状的松树呀,柏树呀,还有呢,一群群雪白雪白的仙鹤飞来飞去……”

瞎子娘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兴奋地重复着儿子说的一道道风景:“嗯,娘看到了,千丈深的悬崖……石壁的缝里呢,长满了松树呀,柏树呀,还有,一群群雪白雪白的仙鹤飞来飞去……”

其实,瞎子娘的面前,是块很大的平地,只长了柔软的茅草。团里的游客差点笑出声来:这对母子,神经都有毛病!

赵林宝还在哄瞎子娘:“娘,我们这趟没白来,眼前的风景啊,像天堂一样美!”

瞎子娘笑得双眼窟窿又眯成条缝,对儿子说的风景信以为真。她突然大声喊:“林宝,我要到天堂了!”随着她的喊声,她瘸着一条腿的身子摇摇晃晃站起来,猛地张开双臂向前扑去!

赵林宝悲痛地大喊:“娘,你为什么要这样啊?”

团里的游客一片惊呼,这个瞎眼婆子想寻死?幸亏前面不是悬崖绝壁,不然,早滚下去粉身碎骨了。

瞎子娘发现自己滚在草丛里,皮肉一点也没伤着,立刻悲伤地哭起来:“林宝呀,你为什么要哄我,我不能再拖累你了,原想让你背着我游趟黄山,在这块好地方归了天,你身子松了,我也放心了,让你娶媳妇成家……”

赵林宝扑上去把瞎子娘抱在怀里,淌着泪说:“娘呀,天底下只有一个娘,你为我吃尽了苦头,我怎么能让你走呢,其实,我早看出你的心思……”

在儿子与瞎子娘的相互哭诉中,团里的游客终于听明白:在赵林宝五岁那年,娘在小镇袜厂上班。有一天上夜班回家,天黑下雨,不小心滑到石灰潭里,一双眼睛烧瞎。第二年,赵林宝爹开拖拉机发生车祸撇下瞎眼的妻子、幼小的儿子。从此,瞎子娘摸索着给小镇厂里发的袜子做花,养活一家。一天,瞎子娘拄着棍子去村里小学给儿子送饭,不小心从一座旱桥上跌下去,一条腿又跌断。才十三岁的赵林宝伏在瞎了眼又断了腿的娘身上,哭了个死去活来,死活不再去上学,一边在地里干活,一边服侍娘。赵林宝到了要娶女人的年龄,可人家一看他家里有个既瞎眼又瘸腿的老娘,都摇头叹息。为此,瞎子娘常常梦里哭醒。

今年,瞎子娘六十岁,赵林宝把一百多只鸭子卖掉后,决定为娘添几件新衣服,再烧几桌菜,请亲友来庆贺一番。瞎子娘摇摇头,提出个叫儿子吃惊的要求:要他带娘出去看看山水,算她这生的苦没白吃了。赵林宝想,娘既不能跑,又看不到什么,怎么出去看山水?瞎子娘说:“林宝,你腿好,能背着娘;你有眼睛,看见了一路说给我听,不是让我游了一趟?”

其实呢,瞎子娘觉得自己已经活到六十岁了,再不能拖累儿子,于是便提出去看看山水,想寻个好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村里有老规矩,屋子里如果有老人寻死,下一辈子孙永远没有出头日子。老人感到有不如意的事,只能死在外头。赵林宝是孝子,立刻到县里旅游公司报了名,背着老娘游黄山。来到黄山后,瞎子娘觉得死在有松柏、有仙鹤的山里,是福气。同时,让儿子一路背着,母子最后肌肤相触,她去了也安心。想不到,儿子早看出了她的心思……

听到这里,女导游同团里的游客才明白,这娘儿俩既不是疯子,也不是痴子,都感动得眼睛红红的。

这时,当娘儿俩哭得十分伤心的时候,突然有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跑过来,跪在瞎子娘面前,哭着说:“娘,如果你不嫌弃我,我就当你的儿媳。”

大家又大吃一惊,怎么半路跑出个要做瞎子婆婆儿媳妇的女人来?这回旅游怪事多了。他们瞪大眼睛,看看这个女人长得非常漂亮,一点不像有神经,是他们一个团的游客,不过她从来不说话,一直像有心事似的。女人不管别人惊异的目光,流着泪告诉赵林宝和瞎眼婆婆:她叫周玲,原是家乡一家私营厂的小老板。她的婚姻很不如意,被几个男人骗了,她对男人,对生活绝望了,觉得这世上没有有真情的地方了,就想来黄山寻个干净地方跳下去算了。可是这一路上,她被赵林宝背着瞎子娘游黄山的举动惊颤了,也被瞎眼婆婆为了儿子而甘愿离开人世的行为震撼。原来人世上,还有如此震撼人灵魂的一对母子,觉得委身于赵林宝这样的男人,帮助他服侍瞎子娘,是老天赐给她的福分……

赵林宝同瞎子娘如在梦里一般,激动得直流泪水,答应还是不答应,难煞了他们母子俩……

6、神偷三盗退敌兵民间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位叫子发的大将,特别爱结交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其中,有一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

  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

  这时神偷请战,众人非常疑惑,不知他有什么好的退敌之策。

  当天夜里,神偷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

  到了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髻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

  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7、行善还是做恶民间故事

  一天,大路上来了两个学生,一个叫张甲,一个叫胡义。他们走着说着,忽然,张甲问道:"胡义,你说,人行善好,还是作恶好呢?"胡义说:"当然是行善好!"张甲说:"叫我说啊,还是作恶好。"他俩一路争论,也没争出个头绪。张甲说:"胡义兄弟,咱们一起朝前走,如果遇到三个人都说行善好的话,你挖我双眼,如果要说作恶好的话,我就挖你的双眼。"胡义心想:好啊,天下谁个能说作恶好呢?于是两人打手掌,再往前走。

  张甲走在前边,遇到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已年过古稀,白胡子搭拉在胸前,正在拾粪。张甲上去问:"哎,老头子,我问你:“人行善好,还是作恶好呢?”老头子把胡子捋捋,眼瞅这个学生说话没有礼数,就说:“叫我说啊,还是行善好。”

  张甲一听说行善好,就“扑通”一声跪下了,说:“老大爷请你救命?”老头子说:“怎么啦?”张甲说:“你看后面的学生,跟我打赌的,要说行善好,他就要挖我的眼睛,你如果说作恶好,那就不挖我眼了。你看怎么办?”老头说:“好好,那我救救你命就是了。”

  老头心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个学生“哗”一下把书箱打开了,拿出碎银几两给老头,老头喜得难受。说着说着,胡义也赶到了,看这老头正在拾粪,就问:“老大爷,请问你,人行善好呢,还是作恶好?”老头子想:我有心说这个行善好。唉!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只能反着说了。就说:“还是作恶好啊,你没听说行善不见好吗?”没等胡义分辩。张甲抢着说:“怎么样,还是作恶好!”胡义只得说:“再向前问。”又连问二人,都是一样回答,胡义哪知都是张甲在前头已捣鬼。钱花了,都说作恶好。

  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到了一片荒山野岭。张甲说:"胡义,可别怨我对不起你,咱可要挖你的眼睛了!"胡义说:"那你就挖吧。"当下,张甲把胡义双眼给活活的挖了,又把胡义书箱打开,把里面的散金碎银全都拿走了。

  胡义在地上痛的死去活来,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他爬呀爬,一摸,有间小屋,大概是个山神庙,再进去一摸,还有座神像。他爬到后边去了。

  三更天时,突然听见东南上狂风呼呼,冲进来几个野兽。里面有猴子个说:"虎大哥,这里好像有生人味儿?"老虎说:"是草芽味吧!"这时又进来一个狗熊,说:"哎,你们二位还比我先到了。"

  猴子和老虎忙起来叫狗熊一起吃酒。狗熊说:"不慌。"把神像一掀,拿出个小鼓说:"小鼓乒乓,热菜热汤,九个仙女,歌舞弹唱,与咱们吃酒作乐。"说着,果然出来了九个仙女。

  谁知猴子一旁"哎"了声说:"可惜咱不是人,要是人可发啦。”狗熊接着说:“怎么啦,你看,打这门往前走一百步底下,埋有十八缸金子,你说刨出来够咱们吃几辈子;往东走五十步那沟里的水,那是仙水,什么病都能治好,秃子洗了能长头发,瞎子洗了长出眼睛来。咱们挑水到街上卖,好不好?又能给人治病,咱也能发财!”这几个说完就一溜风走了。

  胡义在里边听得一清二楚。他想,我不管你金子还是银子,要是真能把我的眼睛洗好了,那我可真的谢天谢地了。胡义就往东爬呀爬,约有五十步时,一不注意“扑通”掉进沟底下去了。只听见半山腰下“哗哗”地流水,他就洗呀洗,洗了好长时间。约摸更天左右,他就觉得眼胀得慌,往天一看,见是满天星斗,心里可高兴了,真是有眼天堂,无眼地狱啊。胡义从沟里上来,发现自己书箱子已被人打开,银钱也给拿走了。

  胡义赶到北京,正巧开考。他写的文章真是不得了的好,一下子中了个头名状元,又招为驸马,插了金花。这天,他出来夸官亮职,走到一家客店前,发现门前站个人,身上穿的不像个样,面黄饥瘦,三分像人不像人,七分像鬼真是鬼。这个人是谁呢?其实就是张甲,他挖了胡义的眼睛,来到京城,谁知他到了京城就害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血汗病,误了考期,如今听说新状元出来夸官亮职,特出来看热闹的。

  官轿来到店门前,胡义说:"落轿。"胡义下轿,上前拉住站在门上的那个人,说:"张甲哥,你怎么在这儿的?"张甲一愣,"哎"的一声跪下了,说:"大老爷你是......"胡义说:"快起来,张甲哥,你不认得我啦,我是胡义啊。"张甲听说是胡义,心想不对,他眼睛已经给我挖了,怎么能到这里呢?仔细一看,确实是胡义。胡义又说:"张甲哥,赶快上轿。"张甲说:"老爷,我怎能上轿?"胡义说:"别老爷老爷的,赶紧上轿。"张甲就上轿了,胡义对客店老板又说:"掌柜的,你家店钱由我来算,这是俺哥。"坐轿就往状元府去了。

  一到状元府,就吩咐摆酒。张甲边喝边说:"兄弟,我做事太不对了,不该把你的眼睛挖了。胡义兄弟,你眼睛怎么长出来的呢?又得了这么高的官!你真是富贵荣华,前程似锦。"胡义说:"俺哥哎,张甲胡义,莫问前程啊,多亏你当初把我的眼睛给挖了,要不哪有今天?"张甲说:"为什么?"胡义就把经过的头尾-一说给他听了,又说:"俺娘还在家里,我得赶紧回家看望母亲。"说完两人就分手了。

  张甲听说那小石屋地方埋有金银财宝,就往那儿去了。进门一看,老虎他们几个又在里面吃酒作乐。老虎发现门外站着一个人,就猛地一口把张甲给吃了。

8、一个女婿半个儿民间故事

  从前瓜州地方,有个算命先生,号称“赛半仙”,据说:他占卜算卦,从未有过失误,不但能说出人家前半生,是如何如何,几时断奶,几时说话,几时婚嫁。还能预测后半生有什么作为,许多人还真的被说得分毫不差。

  一天,“赛半仙”家来了个人,此人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赛半仙”一看,心中就有了底,张口便说:“别人算卦,须刨根问底,到我这里算卦,可以免开尊口。”来人依人所言,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赛半仙”看了看他的面相:“以老朽所见,你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定是大福大贵,多子多福之人。”

  来人正要张口说话,被“赛半仙”制止。

  他接着又掐指一算说:“你已有两个儿子,命中还有两儿,不久降世。”来人再也忍不住了,张口说道:“我并无儿子,倒有四个女儿。”“赛半仙”一听,知道今天要出丑,心中着急,急中生智:“老朽让你免开尊口,你怎不听,难怪算得不准。再说,你有四个女儿,将来定有四个女婿,一个女婿怎么也能顶半个儿子嘛,所以,我说你有两个儿子有什么错?”“ 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句话,从此就传开了。现在人们用这句话来比喻女婿孝顺丈人,也能顶上半个儿子的孝心。

9、猪兄弟的逃亡记民间故事

  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又笨又脏的动物,但是事实上,它可是又聪明又爱干净的动物。想想它那圆圆胖胖的身体和快速小跑的模样,猪还是挺可爱的。
  古人养猪似乎只是供食用,现在还有人拿猪当做宠物呢!时代变了,动物所扮演的角色也跟着在变,不过,我们现在仍然要看看传说的猪,曾经发生遇那些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陕西的人到外地去旅行,他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就投宿在一家客栈中。
  半夜里,他听到隔壁房间,有人唏唏嗦嗦地在密谈,这个陕西人看看外面的月色不错,于是也不想睡了,就坐起来欣赏夜色。谁知道隔壁房间的说话声音随着凉风阵阵传进他的耳朵里,想不听都没有办法。
  只听见好像是兄弟二人在交谈,哥哥说:
  “转眼年底就要到了,主人明天一定会杀了我们来准备新年用的腊味,我看,我们还是趁今天晚上主人熟睡后,赶快逃命吧!”
  弟弟听了,附和地说:“对啊!事不宜迟,哥哥,我们赶快动身吧!”
  “我们商量一下,要逃到那里去才不会被主人找到?”哥哥说。
  “哎呀!哥哥别想了!姊姊不是住在对岸王老头的家里吗?我们就渡河去投靠它,一定不会被发现的。”
  趁着黑夜,有两条黑影从隔壁房间中窜了出来,向着河边跑去。陕西人听了这一番奇怪的对话也没放在心上,不久,他觉得累了,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陕西人被一连串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只听见客栈主人大喊:
  “这位客官!你把我的猪偷到那里去了?快开门啊!客官。”
  陕西人一听,连忙从床上跳起来,打开房门,问客栈主人说:
  “什么?你说什么?谁偷了你的猪?”
  “我今天早上去猪圈中,想要将我饲养的两条猪杀了做腊味,可是那两条猪却不见了,我找遍了客栈四周都找不到,昨天除了您投宿外,没别的客官了,因此猪不是你偷的,难道是我偷的吗?”
  “掌柜的,您别误会了。我昨天刚到您的店中,连您饲养猪的地方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偷了您的猪呢?我绝对没有偷您的猪,不相信您可以搜我的房间啊!”
  可是不管陕西人怎么样解释,客栈主人就认定猪是他偷的。突然,陕西人想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奇怪对话,就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客栈主人。
  客栈主人听了虽然很惊议也很怀疑,但是仍然陪着乡长和陕西人一起过河去找猪。果然在王老头家的猪圈中发现了那两条亡命大逃亡的猪!
  客栈主人知道这是两头有灵性的猪,取消了杀猪的计划。将猪赶回自己的猪圈后去就养了起来。

10、桃花江的传说故事民间故事

  相传在南北朝时,有个叫潘子良的人,在今桃江县城西南二十八公里处的一个山崖下炼丹修道,成仙后,他炼丹用过的水格外明净。
  有一天,桃花仙子驾云漫游到此,被其吸引。便情不自禁地降落云头嬉戏于井旁,并将发髻上的一朵桃花丢在井水里,谁知桃花落在沾满仙气的井水里翻滚,一变十、十变百。随溢出的井水顺流而下,使整个溪流长年浮满桃花。
  另外,王母娘娘一侍女看上溪边一石匠,便私自下界与其结为夫妻。临产时被王母娘娘发现,生产后不得不被迫返回天庭,分别时,侍女送丈夫一对玉簪,嘱其插到溪流两岸。玉簪便变成了桃树万棵,这条溪流也就成了桃花江。侍女生下一男一女也像其母亲一样面似桃花,美若天仙。两岸女子经溪水洗浴,亦百般娇美。
  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锦辉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花江名扬天下。的确,桃花江是一个山美水美人亦美的地方,这里山水如画,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湖南省十大旅游区之一。从此,桃花江有人间仙境之美称。
  美丽如画桃花江 桃花江发源于宁乡县的龙塘,进入桃江县境内的子良岩后,才称桃花江,长27.8公里,有83道弯,穿山走谷,在桃江县城桃花江港处,坎坎流入资江。
  桃花江上游奇峰怪石,急涧瀑布相连,每当春季桃花盛开之时,中下流两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红,大有“烂漫芳菲,其色甚媚”的万千气象,令人留连忘返。

11、以虫对鸟民间故事

  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都在做着济世救民的事,他不但以抵抗英国侵略者焚烧鸦片而有名,而且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特别擅长对对联。

  有一次,林则徐陪着老师去郊游。老师看见江边鸿雁飞翔,马上触景生情,出了一个对句难林则徐:

  鸿是江边乌

  林则徐听到老师的联句,他忽然想到农户家养的那些白光光的蚕,于是就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蚕为天下虫

  老师听了小则徐的对联,非常高兴,夸奖他对得好。原来,老师出的上联,可以有两种意思解释,一是指眼前的景,鸿雁这种鸟经常生活在江边,二是“鸿”这个字可以拆开来,“江”字边加一“鸟”字,这是拆字联,林则徐完全理解了老师的用意,以“蚕”对“鸿”,巧妙地把“蚕”字拆成上边一个“天”,下边一个“虫”字,很符合拆字的要求。同时,又是在说,蚕这种昆虫是经常在露天底下养的。以“虫”对“鸟”,构思是很新奇,怪不得老师直夸奖他呢!
 

12、亡国的预言民间故事

  五代时,孟知祥在成都建立了后蜀国。刚刚半年,他便一命归天,由第三个儿子孟昶做了国君。这位15岁的小皇帝,吃喝玩乐,声色犬马,无所不能。不过,他倒有个写春联的爱好,自934年继位后,他每年都让学士们写宫里的春联,贴在寝门左右。

  公元964年除夕,孟昶忽然心血来潮,将学士辛寅逊召进宫来:“今年的桃符,由你去写吧。”

  辛寅逊一时没摸清皇上的脾气,正迟疑着,一声“去吧”,只好告退。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辛寅逊诚惶诚恐地呈上自己所作的春联。孟昶看了两眼,摇摇头:“所作不工,还是我来吧!”

  侍女赶紧捧来笔墨纸砚,辛寅逊在旁垂手肃立。只见孟昶稍加思索,落笔而成:

  新年纳余庆

  嘉年号长春

  这便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春联,自宋以来,史籍反复引用。在此之前,肯定已有春联,连孟昶自己也写过,为什么唯有这一副得以流传呢?原来这是谶语,说明白点,是预言。写完春联的第二年,也就是965年,宋灭了后蜀,新任成都太守叫吕余庆;更巧的是,宋太祖定自己的诞辰为长春节。余庆、长春几个字都在春联里出现了,仿佛孟昶预见自己成了亡国之君。就冲这一点,这副对联能不流传下来吗?
 

13、将军柏民间故事

  “将军柏”是中岳嵩山的一大胜景。这几棵“将军柏”很大很大,据说还是汉武帝①的亲封呢!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去嵩山“嵩阳观”②游玩,一进头门,看见一棵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不禁连声称赞:“哎呀!好大的柏树啊!”

那些伴驾官员一见皇上对这棵树赞不绝口,也都跟着说:“是啊!我们跟随万岁游遍天下,从来还未见过这样大的柏树呢!”帝呼臣应,议论纷纷,兴头越来越高。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感叹之余,一口将这棵柏树封为“大将军”。

  封罢“大将军”,又往后院走去,登上阅台,穿过二堂,来到正中院,这时迎面又看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更大。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暗自想道:前院的柏树被封为“大将军”,这一棵咋封呢?不封吧,情理不顺;封吧,想不出合适的封号;把前院那棵树的封号移过来吧,自己身为天子,金口玉言,封号已定,不容更动。想来想去,最后才拿定主意,只见他指着面前的大柏树说道:“朕封此柏为‘二将军’”。一个随驾御使跪下奏道:

“臣启万岁,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意思是想提醒汉武帝改封,但又不敢直言。汉武帝也完全知道这位臣子的意思,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明知封错了,却硬是不改。只见他把脸一黑丧,斥责那位大臣说:“什么大呀小呀的,先入者为主!”吓得那位伴驾御使连忙叩头称“是”。别的伴驾官员见此情景,再也没人敢多嘴了。

  汉武帝封罢“将军柏”后,就离开了嵩阳观。

  嵩阳观里的两棵柏树虽然都受了封,可是心里都很别扭。“大将军”感觉自己名不副实,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日子长了,就慢慢变成了现在这样子的弯腰树。“二将军”呢?觉得自己高大无比,倒被封为“二将军”,整天心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变成了现在这样子的空心树。后来游人们给编了几句顺口溜:

      “大”封“小”,“小”封“大”,

      “大将军”羞愧头耷拉,

      “二将军”不服肺气炸,

      “先入为主”成笑话。

  时到今日,这两棵汉封“将军柏”仍然生长在嵩阳观的大院里。汉武帝怎会想到这两棵柏树已经成了他“先入为主”,知错不改的见证呢?                                            

①汉武帝(前156一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公元前140一前87年在位。

②嵩阳观,即嵩山书院,在河南登封县城北五里。院内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

帝游嵩山时,曾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怕已在明末烧毁,今仅存两株。

14、施药观音的来历民间故事

  传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化身,施药观音是其中之一。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山东登州。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一种疫病正在迅速蔓延,许多人不治身亡。慈悲的观音菩萨见此情景,十分不忍,于是化作一个卖药的老翁来到百姓中间。看过几个病人后,菩萨明白了疫病的起因是人体正气亏损而被外邪侵袭,只有藿香可以治愈。

  菩萨遂到山中采集藿香,然后拿到集市上免费施舍。当地百姓虽然被疾病所困,但因为卖药的老翁是外地人,所以也不敢贸然使用。后来,一些贫苦之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吃了老翁的药。没想到,病竟然好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前来求药。许多人的生命得救了。

  等到疫病完全消除,菩萨这才将法相显露给智林寺的优昙法师,并将治疗疫病的方法传给了他。优昙法师将菩萨显圣之事告诉了百姓,人们从心底里感激菩萨的救命之恩,于是捐款兴建了观音庙,并供奉观音像。所塑的观音像手里拿的不是杨柳净瓶,而是一棵药草,因此世人称之为“施药观音”,以表达当地人们不忘菩萨施药救命的恩德。

15、民间故事悬在半空中的裤子

五婶近来有点烦,一心期盼着邻居八爷赶快闹个小病小灾,好让她有机可乘。魂不守舍的五婶每天早晚都要去八爷家扭上几趟,就想知道八爷的近况。其结果很令五婶失望。八爷依旧“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眼瞅着时令已进入腊月,那只放在窗台上的黑砂药罐,已周身落满尘土,五婶就愈发显得焦燥不安,心里一个劲地祈祷着:你就害一场病吧,即便打两喷嚏,抑或不小心摔一跟头,蹭破点皮皮都成。

这天下午,五婶又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八爷家。光棍八爷正蹲在院子里洗一条黑裤子。五婶就和八爷说了些“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的淡话。就在五婶怏怏不快地离开时,奇迹出现了。起身相送的八爷突然唉哟一声,摇摇欲倒。惊喜参半的五婶忙扶住八爷,察言观色连声追问:“咋了?他八爷!哪儿不舒服?”八爷脸色腊黄,额头直冒冷汗珠子。五婶搀着八爷坐稳在一只椅子上,八爷才缓过一口气,悠悠说道:“许是坐久了,猛一站起,眼前一黑,就想晕倒。”五婶说:“他八爷,人一上岁数,最容易得高血压、脑溢血啥的,你别动,我回家给你拿药去。”

五婶掩饰着激动,心急火燎地跑回家,抓起那只药罐,顺手从房檐下扯下一把柴草,转身就朝八爷家跑,边跑心里边一个劲地说,谢天谢地,真有病了!谢天谢地,真有病了!

却说八爷在五婶走后,稍事休息,眩晕感就一点也没有了。八爷把洗好的黑裤子,搭在了靠近窗户的一根晾衣绳上,端起茶碗喝茶。一口茶刚刚进嘴,却看到了一路小跑的五婶。看见了五婶的八爷,心里猛然一格登,那口茶便堵在了喉咙里,憋得八爷直翻白眼。八爷看到了五婶拎在手里的药罐了。八爷黑丧着脸,怔怔地看五婶。五婶就有点不自在。五婶扭捏着,这东西我都借去两个多月了,我的病早好利索了,再说马上要过年了,一天早晚看见它,心里就不美气,又没个合适的地方放,总担心被猫啊鸡啊给碰下来摔烂了!你瞧,我还给你拿来了降血压的野葡萄根儿哩。八爷阴着脸,声音甜不甜淡不淡,放那儿吧。五婶好尴尬。

讨了个没趣的五婶悄然走掉了。八爷望着那药罐,头上直冒火。涅阳西南乡有个规矩,药罐兴借不兴还,只兴药罐的主人上门来取,送药罐,就等于送晦气。八爷的心里像吃了苍蝇,他五婶啊,你不但还了,还选在这腊时腊月天,这不是成心咒我么?八爷越想越气,越气心口越堵,越堵越觉得喉咙里长了个啥东西。咽唾沫都疼。

天说黑就黑了,黑得有点神神秘秘。八爷浑身不舒服,晚饭也懒得做,就早早睡下了。躺在床上的八爷高低睡不着,越睡不着,越觉得喉咙疼的难受。坏了,莫不是得了食道癌?八爷越想越害怕,越害怕喉咙越疼。就这样翻来覆去,一直折腾到后半夜才昏昏睡去。

八爷似睡非睡中,忽然看到原本紧闭的两扇房门,吱吱哑哑地自动打开了,闪进一黑一白两个人,但却看不清他们的脸。一黑一白两个人抖着条哗啷啷直响的铁锁链,兜头就朝他脖子上套,勒得八爷喉咙一阵一阵地疼。

八爷一惊,方明白是阎王打发黑白无常来索命,便拚命挣扎着大喊救命!喊救命的八爷猛地从床上坐直了身,这才发觉自己做了一个怕人的梦。八爷惊出一身冷汗,心里卟卟嗵嗵像驴踢。惊魂甫定的八爷透过朦朦胧胧的夜色,突然真真切切地看到窗户上吊着一个人,两条看不分明的长腿,软软地悬吊着,晃过来晃过去。这可真要了八爷的命!八爷毛骨耸然地发出一声惨叫,“噗”地一声,拉出一床汤汤水水的恶臭……

二日一早,太阳已升起老高了,五婶发觉一贯早起的八爷门还没有开,头皮就猛然一紧,冥冥之中,五婶感觉事情不妙,等喊人撞开了八爷家的门,只见八爷瞪着牛蛋一样的眼,死死地紧盯着窗户外晒衣绳上搭着的一条黑裤子,坐直了的身子早已冰凉梆硬了。

就这么,八爷死了。

就这么,八爷让一条悬在半空中的裤子给吓死了……

16、民间故事巧认姐弟避匪患

旧社会,官府腐败,治安无能,关东山到处是拉杆子占山头的胡子(土匪)。这些人都是心狠手辣的茬儿,撞上他们,不死必破财。至于什么“替天行道”、“杀富济贫”,都是骗人的幌子和抢劫的遮羞布,只因富人油水大,抢一顶百,他们当然要光顾,他们冒着风险抢来的财产,又怎么会拿出去“济贫”?为了防匪患,有钱有势力的人家便修起高墙大院,筑起炮楼,出钱雇炮手专门看家护院,这样,一般的小股胡子就不敢轻易冒犯有炮手的人家,目光改为盯上中小财主。

17、民间故事车前草的传说

车前草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其籽有清热利尿、明目清肝、散瘀消肿的功效。车前草以江西吉安出产的最为有名。它品质优良,色泽黑亮,油润,其仁子两边有一种白色种脐,人们昵称之为"凤眼前仁",在吉安一带流传着一个十分动听的故事。

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一带因山势崎岖,每年春夏两季大雨滂沱时,赣江因泥沙淤塞,河水猛涨,淹没庄稼,推倒房屋,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此事被舜帝知道了,便要禹分一支治水队伍到江西治理赣江,于是禹派伯益带队来江西治水。

伯益是禹的副手,对治水很有经验,他们直奔赣南,用疏导法,只一年功夫,便疏通到了吉安。恰在此时,天旱不雨,又值炎热的夏天,他们因长期劳累,不少人患了水肿病,小便又短又黄,由于患病人多,影响了治水工程,把个伯益急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禹听到此事后,立即驱车前来观看,并且带来了医生,可是光看病,却无药医治,如不及时医治,岂不坐以待毙,禹也急得在帐篷中来回踱步,一筹莫展。他唤来伯益以及其他助手商讨对策,但个个面面相觑,无计可施,情况万分危急。

正在禹为难之时,一个老人捧着一把草走进帐来,说:"禹王,此草可救众位兄弟。"

禹大步上前接过老人递上的草,忙问:"此草何来"

原来老人是个养马人,前天,他在喂马时,发现伯益他们的马群中,有几匹马撒出的尿又清又长,而其它马的尿却又短又黄,于是老人便仔细观察马的吃喝拉撒。他看了半天,发现这些马专啃那些叶子圆圆的草,老人心想:"莫非此草能利尿"

于是他扯了一大把回来煮汤,让几个患病的人吃了,昨天,那些人都撒了一泡长长的尿,尿也由黄变清,他又依法让几个人吃了,这些人都感到吃药后,浑身轻松了许多,这一发现使老人大喜,便扯了草跑来见禹。

禹听说后连声叫好,立即令人依样去扯草煮汤,果然,人们吃后,病体痊愈。后来,禹与伯益一道,带人去疏导赣江,只两个月时间,便全部疏通。

因为这草是在马车前发现的,人们都叫它"车前草"。

18、民间故事印度学生爱数学

我在美国的一间国际学校教数学,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印度的学生。

印度人最自豪的是:虽然其他民族很早就有了所谓“无”的概念,但他们是第一个使用“0”这个数字的民族。印度出了许多有名的数学家,近代最有名的是拉马努金,他在1900年发现的许多数学理论,至今仍是数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印度人喜欢抽象的理论,印度人重视抽象的语言能力,则可以从高中的辩论社里大部分都是印度学生得到证明。印度人既喜欢表演又喜欢辩论,那么,你就可以想象印度学生在我的数学教室里上课的情形了。

印度学生大部分活泼、外向、爱开玩笑、爱表现,每次我请学生上台解释数学题目时,印度学生都非常踊跃。有时他们对题目并不是很有把握,也愿意上台来解释。有一次,有个学生在台上讲解一道数学题,讲到一半讲不下去了,台下一个印度学生忽然开口说:“我爸爸说世界上有一种人,虽然存在,但却没有什么用,比方说许多政客就如此。”全班哄堂大笑,那个讲不出题的学生也跟着一起笑,尴尬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许多。

印度学生喜欢讲政治笑话,可能跟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关。美国总统大选刚结束,学生们都很好奇我的一票投给了谁。我反问他们:“你们觉得我应该投谁一票?”一个印度女孩说:“当然是奥巴马。”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道:“麦凯恩有皮肤癌,万一做了总统,我们的国家预算都会被他拿去买衣服。”

我的印度学生中,最有趣的是罗提。罗提上课认真,对数学很有兴趣,心地也很善良。每次上课我都喜欢让他坐到前面来。罗提喜欢打抱不平,上课时如果哪位学生表现良好,我忘了称赞,罗提就会提醒我,例如“南希刚刚讲得很好,你没有夸奖她。”罗提还在学中文,他的父母替他请了家教教他中文。所以每次上课前,罗提都会用他印度腔的中文说:“上课了。”下课时间到了,如果我还在继续讲,他就会用中文说“下课,下课!”惹得全班同学大笑。

印度学生都很尊重老师。上课时,偶尔有调皮的其他国别的学生会挑剔我的英文口音,并在下面学我,印度学生就会替我开脱,说:“我们是来学数学的,而不是英文。”

印度家长对老师很尊重。他们跟我讨论子女学习情形时总是和颜悦色,频频点头称是。虽然他们本身都受过高等教育,不少人是硕士、博士,数学可能比我还好,但他们都虚心接受我的建议,感谢我对他们孩子的教导。

最近,有一对印度兄弟来找我学中文,每次上课时,他们的爸爸也坐在教室里旁听,看起来他对中文比两个儿子还有兴趣。有一天,我教那两兄弟说“张伯伯好”时,我向他们解释,中国人称呼父母的朋友为“叔叔、伯伯、阿姨”,以表示亲近和尊敬。那位爸爸告诉我,印度人也有这种习惯。看来,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喜欢以称谓来拉近朋友间的感情。或许,当我们对印度人了解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印文化中有更多的共同点吧!

19、民间故事“家”与“野”感叹

早上起来到我们家栽种的花坛上去摘薄荷叶泡茶,邻家三个老太太一大早就坐在我们家花坛附近闲聊,也不知她们聊些什么,突然见到我摘薄荷叶,话题就转移到我头上来了,问我你摘薄荷叶干啥?

我回答说,泡茶。

陈老太太识货,她说:“你这是野薄荷呢!”

我笑了笑未作答复。

雷老太太姓雷,说出话来也雷人:“家花没有野花香,他一个文化人能不懂这个道理?”

杨老太太就感叹——哎!家鸡也没有野鸡香!

陈老太太说:“瞧你那点出息,人家野鸡二三十岁,你六七十岁,你拿什么跟人家比?他们那些老不死的兜里有几个骚钱,你以为他们真能把野鸡怎么样?无非就是叶公好龙,龙真的来了早就吓得尿裤子了,我放心得很,让他们折腾去吧!”

雷老太太可不像陈老太太和杨老太太那么好说话,她说:“我可不依他,到现在我也不跟他洗衣服,不跟他讲话,不跟他一张床睡觉。”

杨老太太问:“你们家那口子怕你吗?”

陈老太太指着雷老太太说:“她是自己安慰自己,你倒是想跟老头儿睡觉,那玩意儿有意义吗?哈哈……”

陈老太太一番话说得雷老太太不好意思起来,她说:“他真要跟我睡觉我也应付不了不是?”

陈老太太突然发现我摘完了薄荷叶还在摘绞股蓝,仍然在听她们谈话,不高兴了问我:“你一个大老爷们听我们老太太瞎聊干什么?还不快走?”

我笑而不答只好离开了,只听几个老太太望着我的背影哈哈大笑。

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老太太笑声中透着悲戚,她们不满现状却又无力改变,只能眼睁睁瞅着无可奈何花落去。

20、民间故事山神的口味

长白山的深处有个叫刘家窝铺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叫刘二的年轻人,人很机灵,性格也随和,可就是时运不济。他成年在深山老林里转悠,衣服挂烂了四五身,鞋子磨破了七八双,到头来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大老爷们儿坐在炕上侃大山,总要拿刘二当话题,说什么这小子倒霉透顶了,吐唾沫都要砸自己脚后跟。刘二也觉着邪乎,爹娘在世的时候没做过啥缺德事,这命咋就跟自己较上劲了呢?

觏靴草绿了又黄,马虎岭黑了又白。辞灶这天的鞭炮一响,家家户户就忙着屠鸡戮鸭,杀猪宰羊,把上好的尖儿干干净净地拾掇出来,留着供奉山神用。因为老八辈子就有话:这赶山的一年到头满山满岭风里雨里地转悠,全靠山神爷照应。所以在祭祀这件事上,刘家窝铺的男女老少谁都不敢来半点含糊,生怕山神爷吃得不高兴了,让自己全家步刘二的后尘。

腊月三十那天,刘二先去左邻家瞧了瞧:桌上摆的是鸡鸭鱼肉;再去右舍家瞅了瞅:桌子上堆满了山珍海味。不看不打紧,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别人一年到头赚了个盆满钵盈,自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折腾了个啥呀!金砂淘不到一粒,山参挖不到半根倒也罢了,连张皮子也扛不回来,你说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可叹气归叹气,窝火归窝火,这年还得过,山神爷还得供奉。

刘二摇了摇头,从缸里摸出几个咸菜疙瘩,细细地切成丝,淋上油盐酱醋,又炒了几盘山野小菜,烫了一壶自家酿的老酒,完了烧上三炷线香,化了几百纸钱,凑凑合合地算是把年过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半夜一过,山神爷照例要到人间巡视一番。可家家户户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真让山神爷吃腻了胃口,他三转悠两转悠,就进了刘二家。一瞅桌上的供品,嗬,有特色,再尝一口,哎呀,连汗毛孔都觉得清爽。几筷子下去,盘子就露了底,山神爷意犹未尽地一抹嘴,刘二呀刘二,你小子算是摸透爷的心思了。得,今年你就等着发财吧!

这一年刘二可就发了大财。别人能淘澄三五粒金砂就高兴得不行,刘二却是一把把地捞出来;别人能挖到一两棵老山参就算烧高香了,刘二却一捆捆地抱回家,跟捡柴火似的,还全是上上等的七品叶!几个心眼活的后生进山时悄悄跟在刘二后面,打算捡个仨瓜俩枣的,可没等赶到跟前,刘二已经把那些山货揣到口袋里去了。

刘家窝铺的爷们儿看得心里冒火眼里放光,可就是没辙。几个心细的老娘们儿围住刘二:你说说,给山神爷吃的啥?刘二说了实话:山野小菜、成菜疙瘩。老娘们儿不信,刘二脖子一挺:谁蒙人就让谁出门碰上黑瞎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几个老娘们儿暗暗地把刘二的话记在心里,当成圣旨。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这一年除夕,刘家窝铺的老老少少跟商量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往供桌上整山野小菜、咸菜疙瘩,让原本满心欢喜的山神爷吃得眼冒金星口吐绿水,脸都成了山野小菜的颜色,真真是伤透了心,倒足了胃。

山神爷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还是去刘二家看看吧。这一去,可把山神爷给乐坏了。为啥?发了财的刘二和刚过门的媳妇铆足了劲儿给山神爷上了一桌子山珍海味,热腾腾香喷喷,让山神爷吃得直喊舒坦。

就这样,刘二一家渐渐成了当地首富,原本穷得丁当响的刘二成了红光满面的刘员外,那大院收拾得比县太爷住的衙门都气派。谁要是不信,去长白山马虎岭刘家窝铺瞧瞧就知道了,那栋大院现在已经开辟成一个旅游景点,游客多得都挤成堆了。

五百年以后,一个叫刘晓东的人蹲在北京潘家园古董市场的路灯下翻阅一本发了黄的家谱时,一个自称姓刘名二的白胡子老头用拐杖敲了敲书脊,问道:明白了?刘晓东惊出一身冷汗,榆木脑袋一下子开了窍,连连说:明白了,明白了。然后起身给下岗好几年的大姐发了个短信息:一本生意经,通共四个字:逆向思维!这可是咱老祖宗亲口告诉我的!

21、民间故事卖肉童智破抢劫案

清乾隆年间的一天早上,寿张县苏县令刚吃过早饭,就听县衙外有人击鼓,他匆匆收拾了一下,就急急升堂。

堂下已站着两个满身是土、鼻青脸肿的中年男子,这两人是弟兄两个,都是盐商,这次专从浙江押解一车食盐送往东昌府,而收货人正是东昌府知府刘宏。为了赶时间,兄弟俩星夜兼程,不想昨天子夜时,在寿张县地界一个叫柳树湾的地方,被一伙强人眼睁睁劫走了满车精盐,弟兄二人还被绳捆索绑扔在路旁,今早才被路人解救。

苏县令这下可吃惊不小,这车盐可是送到顶头上司那里去的呀,且两兄弟千里运盐,这眼看就到目的地了,却在自己的地界被抢,这案子能破还好,要破不了,他苏县令肯定没好果子吃,可仅从两根捆人的绳子和两个封嘴的布条去破案也太不靠谱了吧。

兄长冯大力见苏县令面有难色,就说:“大人莫急,我昨晚和那些恶人打斗时曾不小心砍破了车上的一袋盐。大人您想,恶人驾车逃跑,车在路上颠簸不停,那盐自然撒落一路……”

苏县令马上转忧为喜,急命捕头带人前去柳树湾循着盐迹查找。可也是天公不作美,好端端的天,竟下起暴雨来。

很快,苏县令派出的人一个个落汤鸡似的回来了。这地上的盐被雨水一冲,都泡化了,还查什么呢?

苏县令没辙了,到了下午,他只好在县衙处贴了悬赏告示,希望有能人能帮助破案。

可直到第二天上午,还是无人揭榜,两兄弟坐不住了,嚷嚷着要先到东昌府禀报知府刘大人。苏县令竭力挽留,正相持不下,屋外突然传来吵闹声。苏县令正烦着呢,就一脚跨出门槛,喝道:“谁如此不懂规矩!”一语未毕,只见县衙内做饭的老婆子把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推搡着带到县令跟前:“大人恕罪,这是给咱们县衙厨房送肉的水生,他说他有办法破案。” “什么,就你一个毛孩子?”苏县令轻蔑地看了眼面前身材瘦小,穿着破衫的小屁孩。

水生挣脱旁边的李大娘,扑通跪倒:“大人,我想现在请你派人跟着我去找那些抢劫盐车的强盗,如果找到,我领赏。如果找不到,我自愿挨五十大板!”

苏县令此时已没了主意,转身看了看冯氏二兄弟。心想不如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大约一个半时辰后,苏县令正心急如焚地思忖着如何应对知府大人时,就听捕头在大门外朗声道:“大人,抢劫盐车的强盗已经拘拿归案,那车盐也如数被追回。”然后,就见大堂下齐刷刷地跪着十几个凶神恶煞的大汉,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强盗们画了押,被带走了。苏县令做梦一样,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就在他转身要回内衙时,只一个孩子的声音在喊:“大人,您还没有赏我呢!”

苏县令转身一看,哟,光顾审案,竟把水生这茬给忘了,他笑眯眯地说:“赏,本县一言九鼎,肯定赏!不过你得先告诉我,你是咋找到那些强盗的,你是不是认识他们?”

水生恼了:“我们全家都老实本分,怎会认识强盗?”说完跑出堂外,牵了一只山羊过来。

这时,捕头道:“你这孩子,刚才你找强盗时,就硬牵着那只羊,说是找人放羊两不误,怎么这时还惦记着你的羊呢?这是县衙大堂,不是你家羊圈!”

水生嘿嘿笑了:“县令大人,捕头大人,你们不知道,要不是我牵着这只羊,怎么能找到那伙强盗呢,要说讨赏,这只羊才最该得那五十两银子呀。”

见众人不解,水生得意地说:“那些盐虽然被水冲掉了,可别忘了路两边还长着茂密的青草。我们放羊娃谁不知道,被盐水泡过的青草是山羊最爱吃的东西呀。捕头大人,你也许没有注意到,我带着你们走的时候,凡走到分岔路口,都会特意停下来让羊吃吃路边的草。你们当时还说我耽误时间呢,其实我那是让羊判断强盗的去向,羊在分岔口只要闻到那种被盐水泡过的青草味道,就会发疯似的去啃。它吃哪边的草,强盗的去向就是哪边喽……”

听到这里,苏县令连连称妙,不禁对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家伙刮目相看。

22、民间故事一个女婿半个儿

从前瓜州地方,有个算命先生,号称“赛半仙”,据说:他占卜算卦,从未有过失误,不但能说出人家前半生,是如何如何,几时断奶,几时说话,几时婚嫁。还能预测后半生有什么作为,许多人还真的被说得分毫不差。

一天,“赛半仙”家来了个人,此人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赛半仙”一看,心中就有了底,张口便说:“别人算卦,须刨根问底,到我这里算卦,可以免开尊口。”来人依人所言,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赛半仙”看了看他的面相:“以老朽所见,你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定是大福大贵,多子多福之人。”

来人正要张口说话,被“赛半仙”制止。

他接着又掐指一算说:“你已有两个儿子,命中还有两儿,不久降世。”来人再也忍不住了,张口说道:“我并无儿子,倒有四个女儿。”“赛半仙”一听,知道今天要出丑,心中着急,急中生智:“老朽让你免开尊口,你怎不听,难怪算得不准。再说,你有四个女儿,将来定有四个女婿,一个女婿怎么也能顶半个儿子嘛,所以,我说你有两个儿子有什么错?”“ 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句话,从此就传开了。现在人们用这句话来比喻女婿孝顺丈人,也能顶上半个儿子的孝心。

23、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24、民间故事吴义能丢官

唐代,招义县(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有个人叫胡洪,入赘在街南头豆腐坊汪家为婿。这胡洪长得是一表人材、人高马大、宽头大脸,可自古有"人不可貌相,海水可斗量"之说,胡洪好吃懒动,还有个好赌的毛病。汪家豆腐坊是县上有名的汪氏老豆腐。汪老汉膝下有三个女儿,老伴早年过世,老大、老二都先后出嫁了,留着老三意在招个能干的女婿入赘,将汪氏老豆腐手艺传下去。媒婆一说,汪老汉一相就看中了胡洪。这胡洪家境清贫、无钱娶妻,因此,小伙子虽生得漂亮,但二十有五还没订上门亲,入赘汪家当然一百个愿意。

婚后头个把月里胡洪还算好,起早摸黑和老泰山一起经营豆腐生意,妻子汪桂花对丈夫十分满意。一个月过后,胡洪经不住原先一帮酒友赌棍的死磨硬拽,又旧病复发,隔三岔五地出入赌场、酒楼。开始时汪桂花忍着性子,劝丈夫走正道。这胡洪不听,小俩口子逐步不和,多有龃龉。一日胡洪突然失踪了,胡、汪两家都很焦急,四处寻找,可是一个月过去了,音信全无。胡家的老母亲对儿子的突然失踪心有疑惑,认为是儿媳谋害了儿子,就向官府报了案。

县太爷吴义能是个京考的举人,濠州人,年头才被授招义县县令官职,对一些较大案子不知从何下手,常依靠师爷出点子。话说吴义能接到胡家报案后,苦思冥想,难以决断。老套路,又请师爷邵某给他拿主意。正巧这邵师爷也住街南头,对汪家的情况也略知一二。邵师爷说:"汪家三女,是我看着长大的,大女二女腼腆温和,三女汪桂花活泼好动,人长得不算太出色,但也是亭亭玉立,顺眼得很。

小俩口三天两头争争吵吵,胡洪不知为什么不愿帮汪老做豆腐,很多活汪老汉干着明显吃力,前阵子听说汪老汉从石村把他一个外甥接过来帮忙,这个侄儿是汪老汉妹妹家的老儿子,今年二十岁,尚未成家,小伙子也生得浓眉大眼高高大大,人也勤快……"。邵师爷还要往下说,县太爷吴义能摆手止住了下文,一边笑"嘿嘿"地点着头,一边若有所思的一板一眼地说:"奸杀。"邵师爷"嗯"了一声说:"老爷高明!"

吴义能派人将汪老汉、汪桂花、汪桂花的表兄桑星一一抓获,带上枷锁,推上大堂,要他们把谋杀胡洪的犯罪经过从实招来。汪老汉等三人一怔,大喊冤枉。

吴义能大怒,"啪"地一拍惊堂木,骂道:"大胆奸夫、淫妇,不吃点苦头,怎肯如实招来!"又朝两边衙役喝了声:"大刑伺候!"

两边衙役一个个如狼似虎扑上来,不由分说按倒汪桂花和桑星,棍棒齐下,一五一十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汪老汉一见,跪在地上膝挪至大堂桌前,一边"咚咚"磕着响头,一边高呼"冤枉"。

吴义能又一拍惊堂木大叫"老儿大胆!不打你个皮开肉绽你也不老实。"于是又对左右衙役喝道:"重打二十大板!"

衙役们又将汪老汉按倒,举起大棒打起来。

汪桂花一见父亲被打,拼命爬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父亲。桑星爬在地上大喊:"老爷,冤枉呀!"汪桂花被衙役拽到一边,继续一五一十地打着汪老汉,这一棍棍比打在汪桂花自己身上还痛,大叫:"老爷住手,我从实招来。"喊完竟昏死在老爷大堂。

吴义能喝令将汪老汉和桑星拖入大牢,留下汪桂花做大堂供词。拖走汪老汉和桑星后,衙役端来一盆凉水泼向汪桂花,汪桂花醒来,邵师爷供词写好,大体是:"民女汪桂花,与丈夫胡洪不和,常有龃龉,后看中来汪家帮忙的表兄桑星,勾搭成奸,被胡洪发觉,怕闹出去坏了名声,便伙同奸天将胡洪杀害"。邵师爷变腔变调地高声念了一遍,问汪桂花"属实否?"汪桂花昏昏沉沉半个字也没听进去,根本作不出反应。两边衙役拖住汪桂花的手在供词上按下了手印。

次日又审桑星,开始桑星怎么也不愿屈招,无奈被打得死去活来,又见汪桂花已在供词上按了手印。承认是死,不承认也是死,不如先认了到时吃那一刀之苦,省得平白无故被打得皮开肉绽,生不如死。也就在邵师爷的供词上画了押,按了印。

汪桂花和桑星被打入死囚牢,汪老汉被放回家,吴义能要师爷把案卷整理申报。在整理中邵师爷提出,光有供词不行,人命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才行。吴义能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乖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于是又审犯人。

汪桂花无故受了这么大罪,越想越气那胡洪,有时恨得咬牙切齿的,心里骂道:"早知如此,倒不如当初真的把他杀了,跟了表兄这样的好男人就是一天也好。"于是当吴义能重审问她胡洪的尸体哪去了时,她气得随口答道:"尸体被我们解剖,割下肉煮熟了喂野狗了。"这本是句气话,可是吴义能就要这话,他忙叫师爷快快记下,邵师爷插嘴道:"肉喂狗了,那骨头呢?"汪桂花道:"骨头被我们扔进后院的枯井中去了。"

吴义能像是得了狗头金子一样,忙派人去汪家后院,果然有一口枯井,派人下枯井果然寻得一些碎骨头。吴义能忙用布包好碎骨。

奸天淫妇在押,白纸黑字大红手印的供词在握,一包白骨在手。这奸杀案到此也应结案了。于是吴义能将供词、物证和盖有招义县衙大印的文书一起申报濠州府。

濠州知府金大明一听说招义县衙报来一命案卷宗,立刻上堂审理,先看了供词,后又看有堆白骨,认为吴义能办案有板有眼,汪桂花和胡洪不和,与表兄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做出一些荒唐之事也是有的,奸情暴露,情急之中杀了本夫也顺常规。这金知府办事,尤其是命案不立刻下结论,每隔一两天,都会将卷宗重看一遍。连看三次后再无破绽疑问方才下结论。在看第二遍胡洪被杀案时,金知府心中顿生疑团:一是只有些分辨不清的细小骨头,无主要部位的骨头;二是胡洪死不到两个月白骨不应出现霉腐;三是明显可看出碎骨不是同一个时期的。金知府估计此案有蹊跷,他要招义县将人犯押往府城。

汪桂花和桑星被囚车押往府城濠州。当天下午金知府就升堂审案。汪桂花和桑星被押上知府大堂,齐声喊冤,将在招义县大堂上的供词全部推翻。双双骂那县令吴义能是"无一能",是一个书呆子,不应该当招义县父母官。

金知府拍过惊堂木正言道:"人犯汪桂花、桑星听着,本府问你们,理应如实招来,不得胡言乱语。"

金知府问:"你们二位平时有无染指?"

汪、桑同时答道:"没有。"

金知府又问:"那你为何招供通奸,又杀胡洪,分尸煮肉喂狗,碎骨扔入枯井,如实说来!"

汪桂花说:"招义县令不问青红皂白,只用酷刑打得我皮开肉绽,这倒也罢,可怜我那老父六十有五也跟着受刑,民女在昏官面前就是有一百张嘴也无法辩清。一为解救父亲,二为免皮肉之苦,民女就屈打成招。我说将胡洪分尸煮肉喂狗是一时气话,那枯井中的碎骨是民女家平时吃的狗骨和羊骨,而那些碎骨也不是一年抛下的,吴县令有眼无珠,人骨狗骨不分,新骨陈骨不辨,府台大老爷英明,望为民女做主。"

接着那桑星道:"我是被舅舅请来替他的豆腐坊帮忙的,整天起早摸黑,睡觉也是和舅舅同住一室,平日只有吃饭时才能和表妹见面,再说表妹已为人妻,桑星根本无非分之想。吴县令硬要将这事往我头上栽,三天两头用刑,后来看表妹屈招了,我不招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招了,免受些零罪。"

金知府听后,叹气道:"看来你们是受了不少委屈。只是那胡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此案一时也难定论。"命左右替二人卸掉刑具,暂时关进府牢中,从优照顾。

再说那祸根胡洪,因在赌场一夜输了四十两白银,打的是欠条,答应五天内还;否则剁掉右手,或用妻子当四年佣人抵债。胡洪知道五天内无法还清赌债,想一走了之。岂料,胡洪走后,胡、汪两家同时找人,债主知道胡洪躲债也没声张。谁知后审出了人命案,债主以为胡洪为赖死,怕声张出去吴县令认为他逼死胡洪,所以也就没敢说。胡洪逃出家门跑到金陵找了个打更的活。前日半夜打更在一家妓院门前碰到了招义城中布店的马老板。马老板是在金陵进货的。胡洪忍不住上前认了。开始马老板吓得半死,不知面前胡洪是人是鬼。

胡洪对马老板说了逃赌债的实情,马老板缓过神来后把家中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胡洪忍不住痛哭流涕。与马老板分手后,胡洪想了很多,日汪桂花虽然和他常叮当,但都是为了他赌、睡、懒的琐事。越想越觉得妻子是个好女子。又想老泰山辛苦一辈子到老还想把祖传的做豆腐的绝活传给他,越想越觉得对不起岳父大人,于是第二天一早收拾好东西就回家去了。

胡洪日夜兼程,直奔濠州府而来。

"咚咚咚"一阵击鼓声,连连喊冤声。金知府急忙升堂,衙役带上击鼓人一问,正是那"肉被煮熟喂狗"的胡洪,胡洪一五一十当堂陈述了离家经过和表示悔恨心情,金知府越听越气,喝左右先重打十板。胡洪被打得屁股流血,但一声没吭。他觉得应该打。金知府命人将牢中汪桂花和桑星带到大堂。汪桂花一看到胡洪不顾一切冲上去抱着胡洪的脖子就是一口,咬得鲜血淋淋,胡洪泪流满面,不躲也不让,任妻子咬,任妻子骂。

一切真相大白,金知府终于将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卸下了。他击板宣布,从此胡洪不得再赌,不得打骂妻子,孝敬岳父,好好经营豆腐坊。以后每隔两个月我派人去查看一次,如有违背打入大牢。桑星受了皮肉之苦被关押了几个月,官府赔赏200两白银,此银由招义县令吴义能个人承担。将吴义能马虎办案,险些造成千古奇冤一事禀报皇上。皇上下旨撤了吴义能招义县令之职。

据说吴义能回家后设蒙馆当了先生,讲道中常拿自己那次失误险伤无辜告诫弟子,做事一定要亲自经历,二要细心,绝不能任他人摆布。

25、民间故事白马坟的传说

  故事会提供:白马坟的传说

  老铁匠与紫砂壶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打制铁器,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馆;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他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水也都来自这把壶。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拥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今年已经102岁了。

26、民间故事怀念旺仔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怀念旺仔。

每当提起老家乡下,我们全家都会想起旺仔—— 一只可爱的小巴狗。

那年冬天,妻从县城同学家抱回一只小巴狗。说是母狗死了,它的兄弟多,家里放不下,看着可怜就抱回来了。我一看还真可爱,通体雪白,毛茸茸的一团,依偎在妻的怀里甚是乖巧。两只耳朵盖住了眼睛,我掀起一看,眼圈竟是黑的,要不是长着一张小狗脸还以为是熊猫呢?欣赏了半天,忽然想起了什么,便说,咱家有地方养狗吗?玩够了还是给人家送回去吧!妻忙说,养着吧,办法总还是有的。看了看我,接着又说,不就是差张嘴吗,我少吃点有了。哈哈,那“拉撒睡”怎么办呀?这好办,拉——由你负责清理;至于睡吗——和我睡一床,你去客厅睡沙发。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好吗!我的地位又向下降了,排到了第四位。既然妻喜欢,就养着吧。

儿子从幼儿班回来看见小狗,更是乐不可支,爱不释手。放在肩膀上,顶在头上,有时还放在怀里掂一掂。蹦啊、跳啊,欢呼着:我有小伙伴了!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我也笑了。看来留下是对的,也许这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了。饭桌上一家人商量着给小狗取个名字,最后还是儿子拍板,指着“旺仔大礼包”:“就叫‘旺仔’!你旺、我旺,大家一起旺!”好!就叫旺仔,全票通过。名字有了,大家又商量着旺仔的住处。儿子说,让我给旺仔做个小木屋。这主意又得到了一致认同。说干就干,晚饭还没吃好,就一起行动起来。我去寻找大纸箱和工具,妻去小卖部买彩纸和胶水之类的装饰材料,给儿子的任务是设计“图纸”。

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便做了起来,只两个多小时就做好了。往客厅里一摆还真挺好看,这个纸箱改成的小木屋,有窗有门,屋顶上还竖起了烟囱。和咱东北的民居一模一样。外表用彩色亮光纸一装饰,还真显得富丽堂皇。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是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旺仔伏在里面,更显得可爱动人了。全家人都会心的笑了。妻打趣道:“咱们什么时候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呀!”我说:“面包会有的,高楼会有的。”呵呵……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这个晚上大家都很快乐,更高兴的要数儿子了,一晚上竟然没有嚷嚷着看动画片。

正月初二那天,全家人都去走亲戚,只有旺仔一个在家。回来打开房门一看,都惊呆了。室内一片狼藉,茶几上的茶具全都摔在地上,到处是玻璃碎片;放在地上的几盆花的叶子被撕得满地都是,我的茶具啊!我的“文竹”,我的“君子兰”......刚开始还以为进来盗贼了呢,后来一想,准是旺仔干的。我大声喊道:旺仔!旺仔!.....怎么没有回应呢?每回一喊,它马上摇着尾巴跑过来。今天怎么了,准是藏起来了。最后,在床底下纸箱的夹空里找到了。妻抱起来的时候,它还在瑟瑟发抖,可能是被玻璃的碎裂声吓坏了。妻这个心疼啊!好像是抚慰着襁褓中的婴儿。

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旺仔也在渐渐长大。这一冬在大家的训练下,它也聪明了许多,能理解人的示意,有时还能听懂话语。早晨起来,儿子大喊一声:“旺仔!”旺仔会马上跑过去,便咬他的裤脚还摇晃着尾巴。好像在说:“主人什么事情啊!”这时候儿子把鞋扔的远远的,然后再蹭蹭小脚丫。旺仔立刻会跑出去找他的鞋,然后再给叼过来。看儿子穿好鞋子后马上跑到门口,两只前爪搭在门上,一用力门便开了,但他并不急于跑出去,而是回头看着儿子。又好像在说:“咱们出去玩吧!我都等不及了。” 在街上每走十几米都要找到一突出的地方,抬起一只后腿,撒上一泡尿,然后嗅一嗅。后来没有尿了,他也得重复刚才的动作,真是滑稽极了。

旺仔最爱吃的便是骨头了。那天妻赶集买回来一扇排骨,没等炖好它就急得团团转。一会跑到厨房闻一闻,一会跑到你脚下挠一挠。开饭的时候,儿子给了它一大块,带的肉还真不少,足够它享用的了。没想到吃饱了还是不肯离去,瞪着黑眼珠直盯盯得看着你。没办法,儿子又给了一小块,这回叼着跑开了。不多时,又回来看着你。怎么回事呢?我悄悄告诉儿子再给它一小块,然后你偷偷看个究竟。儿子跑回来说:“快来看呀,旺仔在园子里刨坑。”我和妻急忙去看,坑已经挖的差不多了。挖好后,把骨头放进去,然后用两只后爪蹬土埋上,整个动作还挺迅速呢。一抬头发现我们盯着,迅即又把骨头扒出来,跑到了隐秘处......看得我们是哈哈大笑,我算是开了眼界了,要不是亲眼目睹,怎么也不会相信狗还有这本事。知道“饱备干粮,晴备伞”,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可是强多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收获了十几亩地粮食的同时,旺仔也收获了它的爱情,不知什么时候和志刚家的花花好上了。志刚是春天结婚的,夫妻二人做生意经常不在家。旺仔又成了他家的守护者,白天它是长在他家,有时还把花花带回来,看着它们形影不离、如漆似胶的样,还真叫人羡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那天夜里,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大约十点左右,我在睡梦中忽然听见旺仔不停的叫,然后又来挠门,叫得非常急切,周围的狗也都在叫。我一骨碌爬起来,小声的叫妻子,好像来贼了,我去看看。妻忙拉住我,先倚着窗户看看怎么回事。我看了半天,除了狗叫并无异常,就壮着胆子出去了。一股烟味迎面而来,不好,失火了!向东一看,好像是志刚家,火苗已经窜到了外面。有好多村民已经赶去救火了。我连忙打了一桶水往外跑,旺仔也跟着我冲了出去。

差不多全村的人都来了,上房揭瓦,提水泼水,大家乱七八糟的忙活开了。喊声、叫声、嘈杂声混成一片。有人把房门也揣开了,窗户也打碎了,一盆盆水洒进去。里面的浓烟滚滚而出,令人窒息。

旁边的村民问:“他家没人吗?”

“没有!”不知谁答道,“好像屋里有只小狗在哼叫。”

“那就别管了,快救火!”

“这是谁家的狗,也来凑热闹,多碍事,快点踢走,”不知谁又喊到。

忽然有人喊到:“那狗蹦进去了。”

“啊!那是我家的旺仔,完了!”

我好像明白了,他难道去救花花,我不敢想下去。大家仍然在泼水救火,这样的紧急关头谁会去关心一只狗呢?只有我愣愣的注视着门口......

“大家快看门口,”我激动而又急切地喊道。

只见旺仔瞪大着眼睛,嘴叼着花花的脖颈,正吃力的向外面扯拽着,把大伙都看呆了。我立刻跑上去,弯下腰侧着身子一把把花花扯到了门外,交到一个人手里。回过头来一看,旺仔怎么没有蹦跳出来,怎么还伏在门口。我意识到它没一点力气了,忙再一次伸手时,可是晚了。只听“轰隆”一声,房间的天花板塌落下来了,一股更浓的烟,更凶猛的火苗喷射出来。.

“旺仔、旺仔……”我急切地喊。

大家再一次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火扑灭了,这时才有人问到:“刚才是谁家的狗,怎么这么勇敢?”

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没有作答,低头来到花花跟前,花花似乎有了微弱的气息。

张二嫂说到:“你们看,这狗怀孕了。”

这时我才注意到,花花的肚子已微微隆起。我祈求着上苍,但愿花花平安。

第二天,找到了烧焦的旺仔。我默默的看着、想着……眼睛湿润了。儿子一直在责备我,说我没保护好它,嚷着要旺仔。我能说什么呢,我也再想,当时是我太笨了,怎么就没想到一齐扯过来呢,两只加一起也没几斤啊!怎么就没想到旺仔没力气了呢?只一个门槛啊!还以为在我拉花花的同时它会一起跳出来呢,唉!妻一直在安慰我:“别自责了,又不是你的错。”可我心里总是有点不是滋味。

新的冬天降临时,花花的主人志刚,给我抱过来一只小狗,说是旺仔的儿子。我说什么也没要,并告诉他好好养着。他说:“收下吧,要不然老婆又骂我连旺仔都不如了。”我笑着说:“我家马上要搬了,新居没地方养。”最后,我告诉他失火可能是电褥子引起的,因为我看见卧室的插头还插在插座上呢。别让他媳妇骂街了,不可能是有人使坏。希望他们也振作起来,重建家园。

后来听说,志刚把媳妇好顿打,骂她猪脑子,出门不拔电褥子插头。也好,长点记性。

后来还听说,村里的小青年结婚庆典时,新媳妇都会问新郎:“如果我被困在烈火中你会怎么办?”新郎会高声地答:“我要像旺仔那样,用嘴把你叼出来!”哈哈……婚礼会更加热闹!

如今,我们离开那个小山村已经六年了。有时我会问上初中的儿子,你最怀念家乡的什么?他会不假思索的说:“旺仔!”

是啊!每当我仰望家乡天空的时候,我也会想起可爱的旺仔。说不准哪颗小星就是它呢!

以上是为您提供的小故事:怀念旺仔。

27、民间故事后路

潘小莲6岁那年秋天,跟着父母去地里割庄稼。由于那年大旱,再加上她爸潘三茂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地里的草没有及时除掉,长得竟跟庄稼一般高,几乎颗粒无收。气得躺在炕上病了大半年的妈妈把潘三茂一顿臭骂之后,气昏倒地,脾气暴躁的潘三茂羞恼成怒,竟然放火焚烧地里的庄稼。在地里割庄稼的老鳖湾村民们赶紧跑来阻止,虽然潘三茂家的地离其他村民的地有一段距离,可一旦刮起东南风,就会把其他村民的庄稼全烧光。气急败坏的潘三茂不听劝阻,一边放火,一边朝村民们挥舞着镰刀:“我潘三茂要是把你们的庄稼给烧了,我宁肯去蹲大牢!”真是无巧不成书,不一会儿真就刮起了东南风,潘三茂这一把火,就把村民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收成毁于一旦了。村民们没有了收成,自然不会放过潘三茂,非要把他送进监狱不可!潘三茂知道大事不妙,赶紧领着潘小莲,挨家挨户下跪求饶。村民们没有原谅潘三茂,毅然决然地把他送进了监狱。没过两年工夫,潘三茂因突发心脏病,死在了监狱里。潘小莲就把潘三茂的死归罪到村民头上,从此对村民们怀恨在心,直到长大成人。

这天,潘小莲突然找到村民组长吕老伯,要求把村里的老鳖湾承包下来养鱼,承诺谁掏钱,谁就有份儿,按照掏钱的数目分红。村民们都知道潘小莲是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她丈夫李大柱懂得养鱼技术,可是他老实巴交,在家里根本就没有地位,人微言轻干什么事都要看潘小莲的眼色。吕老伯就对潘小莲说,他可以去动员村民们把老鳖湾承包给她,让村民们发家致富是好事,但她的养鱼场必须有至少三个以上村民参与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公正、透明。潘小莲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吕老伯就召集村民们开会,商量是否让潘小莲承包老鳖湾的事,结果所有村民都同意潘小莲承包老鳖湾。

然而,村民们没有想到,潘小莲竟然把大家十分信任的这三个很正直的村民给收买了,虽然这几年她养的鱼年年大丰收,可村民们却没有分到应得的红利。又过了两年,因为分钱不均,发生了内讧,三个村民就把潘小莲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分红利的事抖露出来。村民们自然不会罢休,潘小莲心知肚明,这几年她已经赚得差不多了,于是退还了承包的老鳖湾,并把家搬到了城里,在城里做起了大买卖。

这天,潘小莲坐车去跟一个开发商商谈两家共同开发房地产项目的细节,途中路过“满月旅店”,竟然发现丈夫李大柱跟吕老伯的女儿吕潮扬从旅店里走出来。吕潮扬长得要比潘小莲漂亮得多,当初她跟李大柱已处了一年多的对象,潘小莲是用计把李大柱从她身边夺了过来,变成了自己的丈夫,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藕断丝连,背着自己在外面偷情。潘小莲心想,他们俩偷情,李大柱肯定会给吕潮扬钱,潘小莲早早就给自己留了后路,她挣到的钱只有百分之二十放在明面上,其余百分之八十都放在她的小金库里,等她今天跟那个开发商谈妥后,就回来查账,看看李大柱给了吕潮扬多少钱,然后找人跟踪他,抓奸抓双,等把他们俩捉奸在床之后,就跟李大柱离婚,让他净身出屋。

潘小莲跟开发商谈妥后,便赶紧返回家中,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其中一张卡里竟然少了15万元。潘小莲立即给她手下的一名员工打电话,要他这些天一定要密切关注李大柱的一举一动。

这天,潘小莲在跟那个开发商签好合同,把500万元付给那个开发商之后,便接到那个员工打来的电话,说李大柱进了满月旅店,潘小莲赶紧赶了过来。真是老天相助,这个开旅店的老板娘竟是潘小莲手下一名员工的岳母,潘小莲没费任何周折,就轻而易举地进了李大柱、吕潮扬所在的房间,真是人赃俱获,虽然李大柱、吕潮扬没有被捉奸在床,但吕潮扬手里正握着一沓子钱。潘小莲一把夺下吕潮扬手里的钱,飞快地数起来,竟然是3万元整。潘小莲冷笑着对吕潮扬说道:“开次房就3万元,简直赶上黄花大姑娘了,挺值钱啊!”吕潮扬愤怒地看着潘小莲:“潘小莲,你可以不要脸,但你别以为所有的女人都会像你这样不要脸。”潘小莲依然冷笑道:“你要脸吗?你要脸能干出这养汉卖骚的事情来吗?”李大柱赶紧说道:“小莲,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啊?我们根本就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潘小莲狠狠地瞪着李大柱:“你没干偷鸡摸狗的事?她手里这3万块钱是怎么回事?难道不是她养汉卖骚挣的吗?家里少了15万块钱又是怎么回事?”李大柱吞吞吐吐起来:“这……这……”潘小莲竟“啪”地扇了李大柱一记响亮的耳光:“你这什么这?你倒是说啊?”吕潮扬说:“这3万块钱确实是李大柱给我的,原因是……”潘小莲打断吕潮扬的话:“原因是你卖身了。”李大柱赶紧说道:“求你别胡说八道好不好啊?我现在就实话跟你说吧,前年我回老鳖湾上坟,结果不小心开车把潮扬的儿子撞成了残疾。我先是给她拿了15万元,说好了每年再给她3万元的补偿。”潘小莲搞不清楚李大柱说的是不是实话,本来去老鳖湾一打听就知道了,可是老鳖湾的人对她恨之入骨,根本不可能理睬她,潘小莲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对吕潮扬说道:“把你孩子的名字告诉我,再把孩子班主任的电话号码告诉我,我得打电话落实一下是不是有这回事。”按照吕潮扬提供的电话号码,电话很快就打通了:“您好老师!我想向您询问一下,你们班级有个叫熊狮的学生吗?”手机里传出:“有啊,请问您是谁啊?”潘小莲脱口而出:“我是一位记者,熊狮是被车撞成了残疾吗?”手机里传出:“是啊是啊,他确实是被车撞了,每天都要坐着轮椅上学。”潘小莲气得照李大柱就是一脚:“你真是个丧门星!前面有人你看不见啊?你瞎啊?你怎么不跟着一起撞死啊!”这才骂骂咧咧地走了。

这天,潘小莲来到新买下来的地盘,没有见到那个开发商,地盘上也没人施工。潘小莲感觉事情不妙,赶紧给那个开发商打电话,竟然是关机。这时,有一辆警车开过来,车上下来几个警察,原来,这个开发商已经携款潜逃了。潘小莲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瘫倒在地,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的440万元没有了不说,还跟银行贷了60万元的款啊!

潘小莲被逼无奈,只好把楼房、厂房、车子全部变卖,总算把贷款还上了。还了贷款,潘小莲一下子就变成穷光蛋了,现在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真是到了喝西北风的地步了。潘小莲想想自己拥有几百万元的那种神仙般的生活,再看看现在的穷酸相,感觉自己真的已经无路可走,只有死路一条了。潘小莲竟然想到了自杀。

这天,潘小莲从暂住的朋友家里走出来,径直来到农药店,她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瓶农药喝下,这样就能痛痛快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她问店主:“一瓶农药多少钱?”店主告诉她一瓶9元8毛钱。潘小莲把衣兜翻了个遍,只翻出9元5毛钱,还差3毛钱。此时潘小莲真是欲哭无泪,自己竟然落魄到连买农药自杀的钱都没有了。但她结束自己生命的决心已下,于是红着脸对店主说道:“真是对不起,我兜里只有9元5毛钱,少3毛钱行不行?”店主以为她家急需农药杀虫,就把农药卖给了潘小莲。

潘小莲来到黄椅山公园,这里能看见自己先前居住的关丽家园,以前潘小莲经常来到这里游玩,观山赏景,享受人间快乐。此刻她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她心中后悔不已,先前要是不用蛇蝎之心对待村民们,现在她就可以回到老鳖湾,自己也就可以休养生息,日后重振旗鼓,可现在连后路都没有了,留给她的只有死路!潘小莲走进树丛里,选了一处青草茂盛的地方躺下,死在这里她可以看见自己先前的家园。她打开瓶盖正要喝农药,一个黑影突然冲过来,一把打掉她手中的农药瓶子。潘小莲定睛一看,来人竟然是李大柱。潘小莲恼怒地吼道:“我们现在是地无一垅,房无一间,连后路都没有了,只有死路了,你干吗要救我啊?”李大柱狠狠地瞪了潘小莲一眼:“我感觉你这几天精神上有点不对劲,怕你走这条路,你还真就走这条路了!”潘小莲呜呜大哭起来:“谁想走这条路啊,可不走这条路行吗?一个人连后路都没有了,还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啊!”李大柱看着她说:“谁告诉你我们没有后路啦?当初我们从老鳖湾搬到城里时,你要我把老家的房子卖掉,我说这老房子不能卖,是咱们的根据地,将来咱们一旦在城里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回老家,人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可你当时把我好一顿臭骂,骂我鼠目寸光,井底之蛙,骂我是丧门星,不会说吉利话!幸亏我没有听你的。”潘小莲一边哭一边说道:“就算咱们回老家有房子住,可是你有地吗?没有地种,你喝西北风啊?再说了,我在老鳖湾做了那么多坏事,村民们能饶恕我吗?他们斜眼看你就能瞪死你,朝你吐唾沫就能把你淹死!”李大柱深深叹了口气:“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他们都是善良的人,或许他们见我们已经落魄到了这般地步,就不会跟我们一般见识了,或许还会伸出手拉我们一把呢!”潘小莲大哭起来:“他们怎么可能不记恨我们?柳大嫂孩子眼睛有病,家里没有钱医治,因为她把钱全投在了咱们的养鱼场里,她跟我借钱我没有借,应该分的红利也没有分到,这才造成孩子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我做了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村民们怎么能不记恨我?怎么可能还帮助我啊?”李大柱又叹了口气:“不管怎么样,咱们俩还是回去看看,要是真像你说的这样,村里的父老乡亲真就不肯原谅咱们,咱们俩就一起跳进老鳖湾,行吗?”

李大柱和潘小莲回到老鳖湾时,天已经快黑了,他们碰到的第一个人是吕老伯,他推着一个坐轮椅车的孩子,这个孩子应该就是吕潮扬的孩子熊狮了。果不其然,吕潮扬从村里跑出来,边跑边喊熊狮的名字,当她看到李大柱和潘小莲时,先是一惊,接着便冲他们俩说道:“是你们啊,你们怎么回来啦?”潘小莲的脸腾地红了起来,她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简单说了自己的遭遇,恳求吕老伯帮帮忙,恳求村民们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吕老伯告诉潘小莲,他现在已经不是村民组长了,接他班的是吕潮扬。潘小莲一下子惊住了,她想起了自己那天在“满月”旅店里对她的态度,心里十分清楚吕潮扬一定不会帮助他们的!藩小莲凄惨地一笑,拽起李大柱就往回走。没想到吕潮扬一把拽住她:“小莲,你不要用你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如果现在我们两人换个位置,你可能压根就不会帮我;可我跟你不一样,我肯定会帮你,就是不知道村民们能不能原谅你。你们今晚就到我家吃饭,吃完饭后我召集村民开个会,把你们现在的处境跟大伙说说,看看村民们愿不愿意帮助你们。”晚上,吕潮扬把村民们召集到一起,向他们说了李大柱、潘小莲的遭遇。潘小莲万万没有想倒,柳大嫂竟然第一个站起来,真诚地说:“谁家还没有个大灾小难的,大家相互帮扶一把,也就过去了。我愿意给潘小莲他们两垅地!”吕老伯也站了起来:“我也给小莲两垅地!”接着所有的村民都表态愿意谅解、帮助她。潘小莲呜呜地哭起来:“我做了那么多对不起乡亲们的事,你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帮助我啊?”吕潮扬走到潘小莲身边,很是动情地说道:“因为大柱已经给你们家留下了后路啊!”潘小莲猛地抬起头,不解地问:“大柱怎么给我们家留下后路啦?”吕潮扬一五一十地把实情告诉了潘小莲:“你们搬走后,我们在老鳖湾里也养了鱼,而且年年大丰收。我们谁也不懂得养鱼技术,都是大柱背着你偷偷来指导我们,大柱要是没有时间,又赶上鱼场出了什么问题,我就去城里找他,每次都住在‘满月’旅店。你们家那15万元,是大柱给了柳大嫂,柳大嫂拿着这钱才把孩子的眼睛治好。那天你看到我手中拿的那3万块钱,是大柱给高大妈的,高大妈得了脑出血。”潘小莲惊住了:“你的孩子不是大柱给撞的吗?”吕潮扬解释道:“我的孩子确实是被车给撞的,但不是大柱撞的,大柱因为害怕你才撒了谎。”吕老伯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人不管是有了金山银山也好,当了大官小官也罢,都要时时刻刻想着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这条后路其实就是你身边的人,你不忘记身边的人,身边的人自然就不会忘记你,当你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身边的人都会帮助你。大家都帮你,就是遇到比天还大的灾难,也肯定能闯过去!”潘小莲一边哭着一边点头说:“吕老伯说得对,从今往后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你们就看我的行动吧!”三年后,老鳖湾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因为吕潮扬在潘小莲回村半年后,就把村民组长的位置让给了潘小莲,潘小莲点子多,胆子大,又走上正道,老鳖湾村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28、民间故事华佗学艺的故事

现在,人们称赞医生的高超技术经常用“华佗再世”这个词语,充分体现出华佗的医术的高明,下面讲述一个华佗学艺的故事。

华佗的师傅是个老郎中,这人脾气古怪,与众不同。那时候,各行各业师傅收徒弟,是把徒弟当奴仆使唤,洗衣煮饭,扫地倒尿,什么累活脏活都做。这老郎中不是这样,他在书房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诀窍

莫洗衣,见病如亲学功夫

谁要是来学艺,就先到书房门口对联下来“考”一下。

这天,华佗来投师,老郎中还是不改老规矩,把华佗带到门口,让华佗看了对联,问道:“华佗,你记住吗?”

华佗说:“记住了: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诀窍;莫洗衣,见病如亲学功夫!”

“好。你懂这个意思吗?”

“我不懂。我慢慢学吧!”

“好!”

老郎中高兴了,因为好多年轻人来投师时,都说:“懂。”一懂就坏了,老郎中就不收了。因为讲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啊!于是,老郎中带着华佗到后园,指指水檐下一块青石说:“什么时候,水滴石穿,你就学好了。”“嗯!”

第二天,老郎中开始门诊了。一天下来,老郎中看了五个病人,全要华佗把病例记下来。记一个,老郎中问一下:“华佗,你怕麻烦吗?”“不怕。”“华佗,你怕辛苦吗?”“不怕。”吃了晚饭,老郎中把华佗叫到跟前,说:“华佗,你把今天五个病例,查对一下医书,看看用药有无差错处。”

华佗在灯下,对着病例,翻着医书,一行一行地看着。五个病例弄好,也差不多二更鼓尽。华佗伸个懒腰,打着呵欠,感到疲劳。于是脱衣上床。刚好上床,老郎中来了,他说:“华佗,我来给你讲课。”华佗只得起来。讲完课,老郎中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自己看吧!”于是,老郎中向外踱着,学着老夫子的腔调,哼着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用功时……”华佗听着老郎中的诗,不觉舌头一伸:“好严的老头儿,这比洗衣倒尿难多啦!”又用心地看下去……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老郎中都这样要求着,华佗勤奋学习,毫不松懈。

一年下来,华佗的病例已记了一千五百多个。这日,老郎中问道:“华佗,一千五百多个病例中,有多少黄疽病?”华佗说:“三十二个。”老郎中又问:“这三十二个用药都相同吗?”“没有一个相同。”“为啥!”“根据老师教导,因为病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初患和复发等不同情况,因此用药各不相同。”

华佗像背书一样地回答,老郎中高兴得直点头。直到晚年,他才收了这么一个称意的徒弟。华佗的功夫过细、过深,使他佩服,老郎中戏谑地说:“看样子,快水滴石穿快了!”华佗谦虚地说:“早咧!”

一天,一个产妇难产,去请老郎中和华佗。老郎中到了产妇家,没费多大工夫,孩子就生下来了,可是落地没有声音。老郎中招呼华佗说:“这是羊水闷的……”华佗没等老郎中说完,就弯下腰,用嘴吮吸着胎儿嘴里的羊水,孩子“哇”的一声哭了。产妇全家高兴极了,热情地款待了师徒俩。

师徒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走到檐下,老郎中指着青石说:“细水滴穿青石,全靠功夫深啊!”华佗点点头!走到书房门口,老郎中指着那对联说:“华佗,如今你领会了吧?”

华佗望着老郎中,恳求他说:“老师啊,我还是领会不深。”老郎中高兴地说:“你的话对啊,学无止境嘛!当初我行医时,就遵循两条:一是多熟读医书,多临症;二是对病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如今两条都已具备,就出师去闯吧!常言说得好,‘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老师’,我相信你将来会大有作为的。”

华佗牢记老郎中的话,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师傅。果然,他后来行医出了名,名气比他的师傅还响,还大,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29、民间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入吕后手中。

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用糯米磨成粉,包上糖,煮来食用,表示平安团圆、甜甜蜜蜜,以示庆祝不用再担心战争会带来灾祸人亡。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因有自发的表演节目表示喜庆,又称“闹元宵”。

手机扫码阅读民间传说的故事20个完整版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