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20个大全

故事大全 2023-03-21 20:41:02

经典成语故事20个大全

1、使酒骂坐成语故事

  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蚡抓了灌夫全家。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

  【释义】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人。同“使酒骂座”。

2、邾君为甲成语故事

  古时候,在现今山东省邹县一带曾有一个国名为邾(zhu)的小国。这个国家的将士所穿的战袍,一直用帛为原料。

  因为用帛缝制的战袍不结实,所以邾国有个名叫公息忌的臣属向邪君建议说:“做战袍还是以丝绳作原料为好,战袍耐用的关键之一在于缝制必须严实。虽然用帛缝制的战袍从外观上看也很严实,但是由于帛本身不大结实,我们只需一半的力气就可以把它撕开。如果我们先把丝绳织成布,再用丝绳布制作战袍,即使你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撕它,也不能把它撕破。”

  邾君觉得公息忌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担心一时找不到这种原料,因此对公息忌说:“缝制战袍的人上哪儿去弄那么多的丝绳布呢?”公息忌回答说:“只要说是国君想用丝绳布,老百姓还有生产不出来的道理吗?”邾君看到改变却国多年沿用的以帛做战袍的传统并不困难,于是说了一声:“好,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随后邾君下令全国各地的官府立即督促工匠改用丝绳布做战袍。

  公息忌知道邾君的政令很快就要在各地施行起来,所以叫自己家里的人动手去搓丝绳。那些因为公息忌在君王面前露了脸而妒忌他的人,看到公息忌家里的人又走在别人前面搓起丝绳来了,于是借故到处中伤他说:“公息忌之所以要大家用丝绳布制作战袍,原来是因为他家里的人都擅长制作丝绳的缘故!”

  邾君听了这种说法以后很不高兴。他马上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地立即停止丝绳布的生产,还是按老规矩用帛做战袍。

  邾君不注意搓丝绳和提高战袍质量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仅以一些流言蜚语来决定政策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通过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否正确,不能以某个人的好恶为标准,而应该看一看它是否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吐哺辍洗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驻守陈留县,才学过人的郦食其去投奔刘邦,刘邦正在洗脚,郦食其不拜并指责不尊重长者。刘邦一听赶忙起立道歉,请郦食其上坐。后来郦食其成为刘邦的得力谋士,为刘邦一统天下而出谋划策。

  【解释】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4、栋折榱崩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庾亮将要出逃,回头向钟雅交代自己走后的事,把朝廷重任深切地托付给他。钟雅说:“栋折榱崩,谁之责邪?”庾亮说:“当前的事,不容许再谈论了,你应该期望取得收复京都的成效啊!”钟雅说:“想足下不愧荀林父耳。”

  【解释】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

5、年高有德成语故事

  薛蟠在酒席上调戏柳湘莲,遭到柳湘莲的一顿毒打后,觉得没有面子在京城呆下去,于是想与年高有德的张德辉一起外出做生意,请示薛母,母亲没有主意,宝钗认为应该让他去试一试,如果旧病复发也没办法,如果彻底改变同性恋倒也是好事。

  【解释】年纪大,品德好。

6、怒蛙可式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囚禁了他三年时间,后来放他回国。越王勾践为了复仇,卧薪尝胆,经常鼓舞士气,一次他看到一个鼓足气的青蛙,立即停车让道表示敬意,侍者问为什么?勾践说青蛙有勇气,值得敬佩。士人闻之纷纷想成为勇士。

  【解释】怒蛙:鼓足气的青蛙;式:太在车前横木上表示致敬。向鼓足了气的青蛙致敬,表示对勇士的尊敬。

7、怀刺漫灭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平原郡人祢衡,字正平,年轻时十分有才华与文采,性情高傲与刚强,喜欢矫时慢物,少与人交往。兴平年间在荆州避难,建安年初,到都城许昌游历。刚到颍川时,朋友给他一个大人物的名帖,祢衡揣在身上,直到名帖字迹模糊也没去找他。

  【释义】刺:名贴,名片;怀刺:怀藏名片。怀中准备好名片想去求见贤人,但却无处可投。指很想结识名人,但却找不到拜谒的理想对象。

8、铜驼荆棘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索靖长期钻研经史,学识丰富,被封为驸马都尉。晋武帝时被提拔为尚书郎、酒泉太守。晋惠帝被封为关内侯。他有远见卓识,预料时局不稳,天下将发生动乱,看到洛阳宫门旁的铜驼感慨地说:“铜驼,以后你将倒卧在荆棘丛中。”

  【释义】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9、临渴掘井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鲁昭公因为在国内待不下去,就出奔到齐国。齐景公问他:“你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怎么会搞到今天的地步呢?”鲁昭公说:“因为我没有接近爱护我的人,也没有接纳规劝我的人,结果弄得内外孤立,到现在已经没有人真心要帮助我了。倒是那些奉承和对我说假话的人很多,我现在就好比蓬草一般,等到秋天一到,就会被连根拔起的。”景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转告晏子,并认为如果让鲁昭公回去,将会成为一位贤良的国君。但晏子并不认为如此,他说:“掉在水里的人,原先并没有想到会失足落水,事后才想到应该防备;同样的,迷路的人,也一定在迷失方向之后,才会注意到路径到底在那。”鲁昭公的情形,就好象面临灾难的人,急着铸造兵器;口渴了,才急着挖井取水,虽然最快的速度进行,但还是太迟了。

  上面这些话是不是很有意义?后人将它引申成“临渴掘井”,就是用来讥笑不提早做准备,等到事情临时,才急着应付。也可以说是临时抱佛脚了。

  【解释】: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10、众怒难犯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平素不和,尉止便纠集宗族的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司徒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他与子产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此后,子产掌握郑国朝政。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有些大夫和将领不肯顺从,他准备杀掉他们。子产劝阻他,请求烧掉盟书。子孔不同意,说:“制作盟书是为了安定国家,大伙发怒就烧了它,就变成大伙当政,国家不是很为难了吗?”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伙也能够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成功的,触犯大伙会发生祸乱。您一定要考虑到大夫们的情绪,听从他们的意见啊!”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盟书,于是郑国安定下来。

  【解释】: 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11、党同伐异成语故事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王、郡守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中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为《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种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以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己。

【求解驿站】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

【活学活用】一个~,任人唯亲的领导者是干不好事业的。

【妙语点拨】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他的“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事实上,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当政者才接受了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加以宣扬普及。

【近义】结党营私

【反义】公正无私

12、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出自《晋书·村预传》所附《杜锡传》。它讲的是西晋时候有个叫杜锡的人,学识渊博,性格非常耿直,在做了太子中舍人以后,多次规劝晋惠帝的儿子愍(mǐn)怀太子。愍怀太子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便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针。杜锡没有发觉,屁股被扎得鲜血直流。第二天,太子故意问杜锡:“你昨天出了什么事?”杜锡难以开口,只好说:“昨天喝醉了,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太子说:“你喜欢责备别人,为什么自己也做错了事呢?”

  成语“如坐针毡”由此而来,形容一个人因某种因素而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13、兵不厌诈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在这个故事中,还引申出另一个成语“退避三舍”,用来比喻退让或回避,避免发生冲突。
  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14、大公无私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15、朽木不可雕成语故事


  出处《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释义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故事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病。一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孔子听了伤感他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就从宰子起,我改变了态度。”

16、三顾茅庐成语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17、成语故事如鱼得水

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亲戚刘表的军队阵容,并且驻守新野这片地方。可是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长久寄人篱下,只作别人的军师。正好这个时候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是个难得的好人才,徐庶劝刘备一定要网罗诸葛亮。
为了请诸葛亮协助自己获得天下,刘备曾经三次亲自到他住的茅庐拜访他,诸葛亮看到刘备这么诚恳,最后才同意与刘备见面。刘备向他请教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这样才能有机会和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而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高兴的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我得到孔明的辅助,就好像鱼得了水一样非常快活。”

18、成语故事险阻艰难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励精图治,使晋国日益强大,准备挑战当时的霸主楚成王。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亲率大军进攻曹、卫小国,楚成王派大将子玉前去救援曹,告诫子玉说重耳在外流亡19年,什么艰难险阻都经历过,得小心对付。

【出处】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解释】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困难、危险和障碍等

【相近词】艰难险阻

19、成语故事从善如流的故事

成语今说:从善如流,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郑国同北方以晋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晋国便派栾书为元帅,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遭遇。楚军不敢同晋军对敌,便撤退而回。但晋军并不撤走,还准备趁机侵入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楚国得了这个消息,就立刻调动近申、息二地的精锐部队,准备迎击。

这时,晋将赵同、赵括仗着兵力优势,欲挥军南下,占领蔡地,因此催请栾书赶快下令进攻。就在栾书准备同意的时候,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当初出兵是为了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是正义之师。现在进犯的楚军既已撤退,我们却借此攻蔡,这样我们就要承担不义的罪名。而且,楚国现在派来的两支精锐部队,我们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胜。而且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对我们晋国不利,若打赢了这一仗,别人会说以晋国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不是白白浪费人力吗?如果失败了,晋国便会名誉扫地,还有何面目去见晋王和晋国的百姓。所以和楚国的这一仗不能打。”栾书仔细考虑了他们三人的意见,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便决定停止攻蔡,撤军回晋。

过了两年,晋国又派栾书领兵去攻打蔡国,这一次晋军大获全胜,还抓获了楚国的大夫申骊。栾书本打算继续进攻楚国本土,知庄子、范文子等人劝告他先进攻沈国再说,栾书分析了具体情况后认为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计划。随后,晋军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揖初都抓来了,因为这次晋军准备充分,楚国对晋军也无可奈何。人们认为,晋军这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就是因为栾书上次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其实在晋军第一次准备南侵攻蔡的时候,绝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同意,而栾书却听从了少数人的意见。有个将士就问栾书:“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除元帅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而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

【智慧语林】

“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遵循的一项准则,但这项准则并非永远正确,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这就需要决策者有足够的远见。现实生活中,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是非常必要的。

20、心悦诚服的成语故事

心悦诚服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到各地去游说他的仁道,有人说靠武力照样可以称霸,根本用不上讲仁道。孟子说:“靠武力称霸必须要以国富民强为基础,是武力压服而非心悦诚服,而以仁道称霸,则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使国力强大。”。

心悦诚服的意思是: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手机扫码阅读经典成语故事20个大全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