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寓言故事超短
1、用甘蔗汁浇甘蔗寓言故事
有两个人,都是种甘蔗的,他们要来一次竞赛,说好种得顶甜的得奖,种得不甜的要重罚。他们中的一个,心里想道:“甘蔗本来就很甜,假如我拿甘蔗汁去浇它,那它还会不加倍的甜么?”他真的就榨出很多甘蔗汁,去浇新种的甘蔗,结果反而把所有的甘蔗都弄坏了。2、淹死了一船人寓言故事
有一个大头目的儿子,和一些商人共同到海中去采珠。这个大头目的儿子,对于驾船的方法,读过很多书,而且记得烂熟,他对大家说:“这一趟,诸位大可以放心了,我一切都很在行的,譬如说吧,遇到了礁石,或者海水倒流,那时候是的确很危险的,然而只要把舵这样地握着,这样地改正方向,这样地拿稳,那就没有事了。这一切方法,书上都有载着的;我现在都能背得出来,不漏一个字。”大家都很相信,对他敬佩得不得了。这样,他们的船就开到海中去了。船上原来有一个掌舵的,不幸到了海中,忽然生了急病,无法医治,很快就死掉了;这个大头目的儿子于是就代替了这个掌舵的职务,而海水也果然徊流激转起来,船尽管在漩涡里旋转。大家却只见这个大头目的儿子嘴里念念有词地唱道:“应当这样地握着,这样地改正方向,这样地拿稳。”实际上却毫不知道如何才能驶开漩涡。结果;船在原地旋转了好多的圈子以后,就翻沉了下去,把全船人都淹死了。3、你会硬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寓言故事
獴和眼镜蛇不期而遇,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獴的个头与眼镜蛇比起来要小许多,所以开战之初,獴只有躲避的份儿。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獴还使出绝招,就是让全身的毛蓬散开来,这样看去,它的身躯仿佛比刚才大了一倍。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万一被眼镜蛇咬中了,那个笨蛋充其量只能咬去一撮毛。
战斗中,獴上蹿下跳,丝毫也不敢马虎。不一会儿,眼镜蛇的攻势就开始变弱起来。因为它的能量消耗过多,太疲劳了。
獴一见到这种情况,就立马改变策略,由积极防御,改为主动进攻。眼镜蛇却由积极进攻改为被动防御。疲于应付的结果,使它一不小心就露出了破绽。獴瞅准时机,猛然蹿上去,死死咬住了眼镜蛇的颈部,不管蛇如何拼死挣扎,獴就是不肯松口,终于,眼镜蛇不再动弹了。
喜鹊目睹了这一幕,从此,英雄獴勇斗眼镜蛇的故事便在天下传扬开了。
一次,狐的亲人被毒蛇咬死了,它便千里迢迢来找到獴,恳求獴帮它报仇。獴问:“你要消灭的是眼镜蛇吗?”狐说:“不,是巴西蝮蛇。”獴一听便摇起了头,说:“对不起!你的忙我可没法儿帮。”
“为什么?”狐追问。
“因为我虽然对付眼镜蛇很在行,可对付其它较大型的蛇类,却没有办法。眼镜蛇虽凶,但它行动迟缓、呆笨,毒牙又比较短,嘴巴开合的程度又小,所以我能对付。但是像眼镜王蛇、巴西蝮蛇这些家伙就不同了。我一旦同它们交手,就很少能活着回来。试想如果换上你,你会硬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
狐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不错,獴是眼镜蛇的克星,但它却非一切毒蛇的克星。如果以为能战胜眼镜蛇,就能战胜一切毒蛇,那么獴也就太没有自知之明了。獴能拒绝狐的恳求,实在是一种明智之举。
4、狡猾的狐狸和老实的熊寓言故事
森林里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老实的熊。他们生活在一起。
春天来了,他们要播种玉米。
狐狸说:“熊兄弟,去播种,我去把树上的小鸟赶走。要不然,它们把我们的种子给吃了怎么办。”
狐狸说完,就走了。它来到一棵大树下睡觉。
熊播完了种子,狐狸刚好也睡醒了,他揉着眼睛对熊说:“我赶走了好多小鸟,它们都想来吃们的种子的。”熊相信他的话。
熊种的玉米发芽了,并渐渐越长越高,还结出了玉米棒子。
到了该收获的季节,狐狸说:“兄弟,去收玉米,我到山上去打野兔来改善改善们的生活。”老实的熊同意了。
狐狸出去了,他又找了一棵树躲在下面美美地睡上一觉。他回家的时候,熊把玉米收完了。
狐狸摊开手说:“兄弟,抱歉!今天运气不好,一只野兔也没打着。”熊还是相信他的话。
秋天到了,他们种的稻子熟了。狐狸又说:“兄弟,去收稻子。我在家看着玉米,要不然让小偷把玉米偷了。”熊走后,狐狸在家里又睡了一觉。他睡完觉,熊也收完稻子回来了。
“有小偷来偷我们的玉米,被我赶跑了。”狐狸对熊说。熊依然相信他的话。
到了分东西的时候,他们请邻居狼作证人。狐狸说:“熊老弟,干活这么辛苦,我也没闲着。这样吧,分九份,你分一份,怎么样?”老实的熊爽快地答应了。
邻居狼对熊说:“狐狸是骗你的,其实每次干活的时候,他都在睡大觉。”熊听了抢过东西,把狐狸赶走了。
冬天到了,到处冰雪覆盖,狐狸找不到吃的,就饿死了。
老实勤劳的熊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到冬天的时候也不怕被饿死,而狐狸就不一样了,狐狸好吃懒做最后只能被饿死,懒惰的狐狸下场告诉我们,想要有收获,就要靠自己劳动来获取,不能偷懒,懒惰的人最后什么没有,小朋友应该做一个勤劳的熊,每天过得很充实。
5、命运女神和乞丐寓言故事
一个乞丐带着一只陈旧的破袋,在人家窗子底下溜达,一边,抱怨着自己的命运,他时常觉得奇怪:那种住在豪华住宅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快乐美满,财富多得要命,可是不管钱袋里已经装得不能再满,还是不知道满足。他们甚至贪婪到了没有一个止境;他们往往为了获得新的财富,而失去他们原来的一切。举例说吧,过去这所房屋的主人,他的买卖做得十分幸运,生意越来越兴隆。如果他能够及时知足,就能够太太平平活到寿终,可是他却把这份买卖让给别人,到了春天他派出轮船航行大海:指望赚到黄金成堆;可是轮船给打坏了,他的全部财物都沉到海中,如今它们都在海底,他眼看自己要发大财,却是春梦一场空。还有另一个人,他做起承包商,赚到了一百万,他还嫌太少:还想再增加一倍,还想捞到更多的钱,结果彻底破了产。总之,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成千上万,真是活该:人应该知道分寸。
就在这时候,命运女神忽然出现在乞丐面前,对他说道:“告诉你,我早就想来帮助你,我已经搜集到成堆的金币,把你的袋子放在下面多,我要把它装得满满,不过有个条件,落到你袋子里的都是金子,只要它从袋子里落到地上,它就会变成一堆垃圾。当心,我预先警告过你:我奉命坚守我们的严格的条件,你的袋子已经破旧,装不下许多金币,只能够适可而止。”
我们的乞丐高兴得简直透不过气来,他简直感觉不到脚下还有大地,他打开他的钱袋,于是金币十分慷慨地像雨水般落到他的袋子里,袋子已经变得十分沉重。
“满足了吗?”
“还没有。”
“袋子快破啦。”
“不怕。”
“瞧,你已经变成克罗伊斯了。”
“还少,还少着呢。再扔一小把吧。”
“喂,够了!你瞧,袋子已经快撑破啦。”
“再来一小把。”
但是钱袋马上就裂开,金币纷纷落在地上,霎时化为乌有,命运女神隐身不见,眼前只看到一只袋子,乞丐照旧成为乞丐。
6、青蛙盖房子寓言故事
有一只青蛙先生打算盖一栋房子,别的青蛙劝阻说:“我们青蛙祖辈都是生活在草丛和水里,不需要盖房子。”
青蛙先生不那么认为,它觉得其它的动物都有房子,自己应该和它们一样。
很快,青蛙先生的房子就盖好了,青蛙先生到处跟动物们显示自己的房子。
夜晚,青蛙先生正呼呼大睡,眼镜蛇钻进了青蛙先生的房子里,一口咬住青蛙先生。
青蛙先生挣扎着说:“你是怎么进来的,为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
眼镜蛇说:“你盖的这栋房子,把我行动的声音跟气味都阻隔了起来,你在房子里又怎么察觉的出来。”
蛙先生后悔当初没有听其它青蛙的劝,现在它终于明白为什么青蛙,祖祖辈辈都不住在房子里了。青蛙最终成了眼镜蛇的晚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虚心受教,要怀着谦卑的心,虚心听他人的建议,不要像青蛙先生一样,不听别的青蛙的劝告,而成了眼镜蛇的晚餐。
7、放弃眼前利益寓言故事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只是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一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一笑:”好好,请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青年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然不比青年的瓜大,却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一块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8、老农与石头寓言故事
有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种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要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他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来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一脸的苦笑。
从这则寓言故事中, 我们会领悟出企业管理中的道理: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需立即处理,绝不可拖延。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如若讳疾忌医或拖延了事,积压下来,就必然给企业造成困难,甚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对企业管理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不应回避,而应抓住苗头,及时调查,追根溯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9、寒鸦与鸽子寓言故事
寒鸦看见一群不愁吃喝的鸽子舒适地住在鸽舍里,便将自己的羽毛全都涂成白色,跑到鸽舍里,与他们一起过活。寒鸦一直不敢出声,鸽子便以为他也是只鸽子,允许他在—起生活,可是,有一次,他不留心,发出了一声叫声,鸽子们立刻辨认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将他啄赶出来。寒鸦在鸽子那里再也吃不到食了,只好又回到他的同类那里。然而他的毛色与以前不同了,寒鸦们不认识他,不让他与他们一起生活。这样,这只寒鸦因想贪得两份,最后却一份都没得到。
这故事是说,人们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贪得无厌,最后会一无所获。
10、毁瓜与护瓜-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魏国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个小县去担任县令,这个县正好位于魏国与楚国的交界处,这地方盛产西瓜。虽然同处一地,可是两国村民种西瓜的方式和态度却大不一样。魏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勤快,他们经常担水浇瓜,所以西瓜长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懒惰,又很少给西瓜浇水,所以他们的瓜长得又慢又不好。楚国这边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那么好,便责怪自己的村民没有把瓜种好。而楚国的那些村民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怨恨魏国的村民,嫉妒他们为什么要把瓜种得那么大那么香甜。于是,楚国这边的村民就想方设法去破坏魏国村民的劳动成果。每天晚上,楚国村民轮流着摸到魏国的瓜田,踩他们的瓜,扯他们的藤,这样,魏国村民种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死掉了。
魏国村民发现这个情况后,十分气愤,他们也打算夜间派人偷偷过去破坏楚国的瓜田。一位年纪大的村民劝阻住了大家,说:“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报告给县令,向他请示该怎么办吧?”
大家来到宋就的县衙。宋就耐心地劝导本国的村民说:“为什么要这么心胸狭窄呢?如果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地这般闹下去,只会结怨越来越深,最后把事态闹大,引起祸患。我看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计较他们的无理行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们的西瓜浇水,最好是在夜间悄悄进行,不声不响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国村民依照宋就的话去做了。于是,从这以后,西边楚国的瓜一天天长好起来。楚国村民发现,自己的瓜田像是每天都有人浇过水,感到很是奇怪,互相一问,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为他们的西瓜浇水的正是魏国的村民,楚国的村民大受感动。
很快,这件事情被楚国县令知道了,他既感激、高兴,又自愧不如魏国县令。他把这些情况写下来报告给了楚王,楚王也同样很受感动,同时也深感惭愧和不安。
后来,楚王备了重金派人送给魏王,希望与魏国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了。从此后,楚、魏两国开始友好起来。边境的两国村民也亲如一家。两边种的西瓜都同样又大又甜。
所以说,有时候不要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态度去激化矛盾,而是宽宏大量,以德报怨,这样反而会促使矛盾缓解,使坏事变成好事。
11、寓言故事聪明的小狐狸
老虎越来越老了,跑步的速度连小山羊都追不上了,力气也没年轻是那样强壮,身体也瘦了一圈。老虎想:要不用力气也能抓住小动物的话,那就太好了。于是,老胡想了个办法。老虎自己假装生病了,躺在洞中不出来。老虎还向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大家一个一个轮流去看它。
第一天,小白兔去看老虎。小白兔蹦蹦跳跳的跳进老虎洞,刚进老虎洞,小白兔觉得害怕极了。洞角的一边是很多雪白的白骨,洞壁上,有着许多蜘蛛网。小白兔觉得这好像迎接去地狱的通道。就在这时,一直都在洞角的老虎一下子扑上前来,把还没反应过来的小白兔给吃的一干二净,一点儿肉和血也不剩。小白兔就没有回来。
第二天,小山羊去看老虎。小山羊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奔进黑沉沉的老虎洞。小山羊奔进老虎洞,有礼貌的说:有人吗?过了好久都没有回应,小山羊觉得没人就掉头想走。可是,小山羊准备起跑时,躲在床下的老虎爬了出来,扑到小山羊的背上,咬住小山羊的背。可小山羊并不想被老虎吃了,就到处乱跑,想把老虎从背上摔下来。可老虎就不放口,过了一会儿,小山羊的力气没了。老虎放了口,又咬在小山羊的脖子上,让小山羊断了气。小山羊也没有再回来。
第三天,小花鹿去看老虎。小花鹿一边唱歌一边走向老虎洞,可她不知道接下来,他自己就会被死神给带走了。小花鹿进了老虎洞,躺在一边的老虎见是一个女的,就毫不犹豫的扑了上去,咬住小花鹿的脖子,让小花鹿也断了气。小花鹿也没有回来。
第四天,小狐狸去看老虎。小狐狸像老虎洞走去。到了老虎洞外,小狐狸往地上一看,发现地上全是进去的脚印,而没有一个出来的脚印。于是,小狐狸就坐在老虎洞外休息,过了半个小时,老虎见小狐狸还没进来,就问小狐狸:狐狸,你都在洞外做了半个小时了,为什么就不进来了?你看,地面上,都是走进老虎洞的脚印,就没有一个走出来的脚印。所以我一旦进了老虎洞是不是也出不来了呢!说完,小狐狸就走回了森林。
12、寓言故事狐狸的心思
森林里有只狐狸喜欢独来独往,可时间长了,狐狸也想交些朋友,就在一个人多热闹的路边盖了所房子,每天早晨,他都把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铺好红地毯,悬挂上醒目的欢迎标语,随时准备迎接朋友。
日子一晃过了很久,连一个人影也没看见。这一天狐狸正在家来回踱步,有只穿戴整齐的跳蚤从门前经过,顿时眼前一亮,嘴里惊叹道:啊!多么热情好客的主人……便迈着大步朝屋里走去,狐狸看见了,拿着扫把,笑脸相迎,走到近前,用力把它扫飞了。
小故事大道理:做人要内心真诚,不能只在表面做。
13、寓言故事无辜的雁奴
雁奴是雁群中个头最小、性情最机敏的一种雁。每天晚上群雁夜宿的时候,总有一只雁奴彻夜不眠,在其周围执行警戒任务。它只要听到一点人声,便立刻号叫起来,紧接着群雁的惊叫声便会连成一片,互相催促着匆忙飞走。雁群因为有雁奴的及时报警,所以便夜间捕雁的人经常一无所获。
后来,乡间的人们经过仔细观察,逐渐掌握了群雁的夜间生活习性,并根据雁奴过于敏感的天性制订了一个搅乱群雁生活规律的巧妙捕雁圈套。他们首先摸清了雁群在湖泽边的栖息地,然后悄悄地在其周围布下了大网,在网的旁边挖掘了一些洞穴。等夜幕刚一降临,乡里的人们就带着捆雁用的绳子到洞穴中躲藏起来,不声不响地蜷缩在洞中过夜。在天亮之前,他们把洞穴外面的柴草点燃,雁奴一见到火光,立即飞过去把火扑灭。群雁被雁奴发出的响声惊醒了,但睁开眼一看,周围没有别的动静,于是又安心地去睡觉。乡里的人一连点了三次火,三次都被雁奴扑灭。然而群雁被雁奴惊醒了三次,过后都没有遇到危难,所以都抱怨雁奴大惊小怪,轮番用嘴去啄它、用翅膀去击打它。出完了气,群雁又放心大胆地睡起觉来。过了一会儿,捕雁的人又点燃了火光。雁奴害怕众雁再打它、啄它,不敢鸣叫。乡里的人们见雁群寂然无声,迅速张开大网向群雁栖息的地方猛然扑去。网到之处,没有一只雁能够幸免;整个雁群里的雁,十只大约有五只被乡里的人捉住了。
乡里人根据事不过三的经验,使群雁因怀疑同伴而遭到祸患。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在一项关系大家共同利益的事业上,应该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决策时,只有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所以我们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因为经过冷静的思考,我们才能得到最正确的答案!
14、寓言故事海龟和蚂蚁
从前东海有一只大海龟,它能把蓬莱山顶在头上,在海面上自如地遨游。
住在几百里地以外的一只红蚂蚁听到了关于海龟的传闻,就约了一群蚂蚁,翻山越岭,来到海边,想亲眼看看海龟的本领。
它们在海边等了足足有一个多月,却始终不见海龟浮出海面。蚂蚁们不耐烦了,吵着要返回老家去。突然风呼海啸,巨浪排空,整个大地都在震动。蚂蚁们齐声嚷嚷:“海龟出海了,海龟出海了!”大海沸腾了好几天,然后,风停了,浪平了,大地也停止了震动。这时,只见地平线上有一座齐天高的大山在慢慢地移动,顶着这座高山的正是那只神奇的海龟。蚂蚁们齐声喝采,惊叹不已。独有红蚂蚁撇撇嘴说:“海龟顶大山跟咱们顶米粒有什么两样?他顶着大山在海面上游动,咱们顶着米粒在土堆上爬行;他能够潜入海底,咱们能够钻进洞穴。我看没什么两样,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就是了。既然咱们自己就有这样高强的本领,何必翻山越岭来看海龟的表演呢?咱们回去吧!”
故事哲理:骄傲的人总是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则寓言中的红蚂蚁也是这样。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待别人,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是一个人能够不断进步的前提。
15、寓言故事留在地狱
“想看地狱,何必等死了以后,我今生就看到了地狱。”一位因派驻国内而撤离非洲的外交官对我说。“满地尸首。腐烂、发臭。没有人收;上游泡着尸首,下游就有一群难民舀水喝,喝了、病了,又死在河里。不敢喝水的人,就喝稀泥。喝了也是死。”他深深地叹口气,“你没有亲眼见到,一定不能相信,那真是人间地狱。”接着他又摇摇头,泛着泪光,说。“可是就有人不愿上天堂,宁愿留在地狱。”
“谁?”我问。
“我的非洲女仆。我说可以带她到美国,她起先很兴奋,接着问能不能带孩子。她有五个孩子。我说按规定不能带。带她已经不错了。她居然想都不想。说她不想走。我说:‘你自己知道,我们撤馆之后,你活不了多久。为什么不走?’她不听。说孩子不走她就不走。”外交官又叹口气,“我真不懂。”
“有什么不懂呢?”我淡淡地说。“如果今天有一个飞碟停在你的院子里,下来一个外星人,对你说:‘来,跟我走,你可以活一千年,天天过好日子,无忧无虑,只是你不能带你的家人。’请问,你去不去?”
“不去。”他肯定地回答。
“那几乎可以算是天堂啊,”我说,“有四季不凋之花,终年芳香之果,还有千年的寿命。”
“我还是不去。丢下太太、孩子,永生还有什么意思?”
“这就对了。你不是也一样,没有选择天堂。而留在这个叫你烦心的人间吗?”
16、寓言故事惧老休妻
有一个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儿做妻子。这位女子不但容貌十分美丽,而且很有才华,为人温柔贤慧,亲戚邻居没有不羡慕的。陶邱也感到心满意足,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一年后,他们养了个儿子,家中更是充满了乐趣。一天,妻子对丈夫说:
“自从嫁到你家,这一年多我从没回过一次娘家,我很是想念母亲和娘家的人,我们是不是择个日子,回一趟娘家,顺便也把孩子带给他们瞧瞧?”
丈夫想了想,说:“也是,应该去见见岳母。”
于是一家三口人选了个日子,雇了车马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渤海郡。到了墨台氏妻子家里,娘家人见了女儿、女婿和小外孙,都非常高兴,杀鸡宰羊招待。岳母丁氏已是70多岁的老妇人,自然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满脸皱纹交错,说话也不灵巧了。岳母上前见过女婿便回房休息去了。
几天后,陶邱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家。一回到家就把妻子休了。
妻子感到十分诧异,便问丈夫:
“不知我有什么过错,夫君要休我回家。”
丈夫陶邱说:
“前几天到你家去,见了你母亲真叫我伤心,她年龄老了,满脸老气横秋,德行礼节都不讲了,已不能与过去相比。我担心你老了以后也会变成这副模样,倒不如现在就把你休了。再也没有别的原因了。”
妻子听了,哭笑不得。后来,亲戚和邻居知道了这件事,都骂陶邱愚蠢至极。
这位丈夫实在是庸人自扰,为担心遥远的将来而放弃现实中的美好,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17、寓言故事两只小狗
林子里住着两只小狗。他们整 天 吵 吵 闹 闹,互不相 让。
一次,两只小狗用树枝盖了一个新窝。可还没住进去,他们就开始争吵了。两只小狗都觉得,自己应该第一个住进新窝。
两只小狗吵了半天,谁也争不过谁。于是,他们把邻居——狐貍请来评理。
“狐狸,你说,咱俩谁该第一个住进新窝?”
狐狸眼睛滴溜溜一转,说:“啊,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狐狸说完,划燃了一根 火 柴,扔 向新窝。
一眨眼,新窝就被烧光了。两只小狗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附近的邻居们却挺高兴,因为,他们再也不用忍受两只小 狗的汪 汪 乱 叫了。
18、寓言故事赫耳墨斯与忒瑞西阿斯
赫耳墨斯想要试验一下忒瑞西阿斯的预言灵不灵,便从牧场偷走他两头牛,再化作凡人样子,进城去找他,来到他家作客。忒瑞西阿斯得知牛被偷,便带赫耳墨斯来到郊外,观察有关偷盗的征兆,并对赫耳墨斯说,如看见了什么鸟就赶紧告诉他。当赫耳墨斯看见一只鹰从左边飞到右边去,便马上报告他。忒瑞西阿斯却说,这毫不相干。随后赫耳墨斯又看见一只乌鸦飞到一棵树上,时而往上看,时而低头向下看,又跑去报告他。忒瑞西阿斯于是说:“乌鸦向天地神发誓说,只要你愿意,我的牛就可以找回来。”这故事可讲给偷窃的人听。
19、吃肉与智慧的寓言故事
1吃肉与智慧的寓言故事
有两个蠢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智慧,对那些有智慧的人又总是不服气。
这一天,这两个人碰到一起了。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哎,我说老兄,我们同那些公卿大夫一样,都是人,都禀承了天、地、人三才的赐予,为什么他们就该有智慧,而我们就没有呢?”
另一个人说:“我发现了一个诀窍,那些公卿大夫,他们天天吃肉,所以有智慧;而我们呢,每天尽吃些糙米粗糠,所以我们就缺少智慧呀!”
听他这么一说,第一个人高兴起来,他说:“照你说的,我们也吃肉看看。正好我把米卖了得了几千钱,我们把钱拿去买肉来天天吃,不就也可以有智慧了吗?”
于是这两个人回家吃了半个月的肉,几乎把可以吃一年的粮食全换成肉吃了。
这次,这两个人又碰到一起了。一见面,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老兄,自从吃肉以后,我忽然感觉我心窍都开了,心志清醒,头脑聪明开通,想什么问题都清楚明白,看什么事情都有智慧。”
另一个人说,“老弟说的对极了,我吃了肉以后,明白了许多道理。比方说,我原来总想不通,为什么人的脚板要向前伸出而不往后伸出呢?现在我才懂了,人的脚板向前伸出,走起路来甚是方便;如果往后伸出,走在路上,岂不要被跟上来的人踩着吗?”
第一个人听后满口称是,他说:“老兄高见,谁说不是这样呢?我也发现了一个深奥的学问。你看,人的鼻孔向下长而不向上长,这里就有学问。向下长很安全,如果向上长,遇到下雨,那雨水不是都灌进鼻孔里去了吗?”
两个人洋洋得意地互相谈论、赞颂着各自的“新发现”和吃肉后的智慧。
其实,与其说这两个人吃肉后变得聪明了,还不如说他们变得越来越愚蠢了,因为原本智慧与吃肉就不存在什么因果关系。智慧只有从学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
20、宗定伯捉鬼寓言故事
1宗定伯捉鬼寓言故事
南阳人宗定伯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十分勇敢,什么都不怕。有一天夜里,宗定伯赶路去办事,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个鬼。
宗定伯问道:“你是谁呀?”
鬼回答道:“我是鬼。你又是谁呢?”
宗定伯听了微微一惊,但很快就定下神来,欺骗鬼说:“我也是鬼呀!”
鬼问宗定伯:“你要到哪里去?”
宗定伯答:“我要到宛市去。”
鬼说:“正好,我也要到宛市去,咱们两个可以结伴一起走了。”
宗定伯和鬼一起走了好几里地,心里暗暗地盘算着对付鬼的办法。这时候鬼说:“我们好像走得太快了点,不如我们轮流背着对方走吧。”
宗定伯答应了。鬼先背宗定伯,走了很远,问道:“你怎么这样重呢?恐怕你不是鬼吧?”
宗定伯回答说:“我刚刚死,所以还很重。”
宗定伯接着背鬼,也走了很远。鬼非常轻,差不多没有重量。他们互相背了三次。
宗定伯故意问鬼:“我刚刚死,什么都不懂,还得向你请教鬼都怕些什么?”
鬼教他说:“鬼被人重重摔到地上会变成羊,如果再被人吐上唾沫就变不回来了。”宗定伯听了,心里有了主意。
宗定伯和鬼遇见了一条河,宗定伯就让鬼先渡河。鬼渡河的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宗定伯过河像水车轮子一样,搅得河水哗哗直响。
鬼又有了疑心,问他说:“怎么有声音呢?”
宗定伯不慌不忙地说:“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刚死,所以还不熟悉渡河。”
快到宛市了,轮到宗定伯背鬼。他把鬼顶在头上,用力抓住。鬼动弹不得,“喳喳”大叫起来。宗定伯也不管它,一直走到宛市,猛地把鬼摔在地上,把它变成了一头羊,又怕它变回来,就朝它吐了不少唾沫。宗定伯把羊卖掉,得了一千五百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宗定伯靠着机智和勇敢,终于战胜了鬼。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是不要害怕,然后仔细分析,摸清规律,按规律去办事,不怕克服不了它。
21、秀才讨钱寓言故事
1秀才讨钱寓言故事
一位秀才正在书房里读书,突然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位白发苍苍的老翁。相貌长得很古怪。让进屋后,秀才问老者姓名,老人说:“我姓胡,名叫养真,其实是千年修炼得道的狐仙。因为仰慕您秀才的高雅,愿和您做个朋友,谈谈学问和诗文。”
秀才从来豁达随和,听了并不以为怪,于是便同老翁谈古论今起来。老翁十分博学,谈吐极为精彩风雅,叩问他经史百家的经典要义,居然能理解深透,解释精妙,真是出口成章,气度不凡。秀才感到很出乎意料之外,因此对老翁十分佩服,从此结为知交。
有一天,在交谈中秀才小声地请求老翁道:“您对我很好,可是,您看我这么穷,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您是得道仙人,只要费举手之劳金钱肯定会马上到手。真对我好,何不给我一点小小的周济帮助呢?”老翁一听,沉默了一会儿,有点不以为然的样子。稍后又笑道:“这是很容易的事,但需要十几个钱作母钱,好生许多子钱。”秀才照办了。老翁于是同秀才来到一间密室,一边慢慢踱步,一边嘴里念咒语。忽然,只见无数的钱哗啦啦地从房梁上下雨似地往下落,转眼之间钱就堆了半屋,足有三尺高。老翁问秀才:“您看够了吗?”“够了够了。”秀才喜不自禁。于是两人先后出来,把门关好。送走老翁后,秀才就进密室去取钱。可开门一看,满屋的钱顷刻都不见了,只剩下原来作母钱的十几个钱,还稀稀落落地丢在地上。秀才大失所望,气呼呼地去责问老翁为何欺骗和戏弄自己。老翁淡淡地对秀才说:“我本来是要和您结个文字之交相互切磋,并没想到跟您合谋去广积钱财。刚才满屋子钱都是我临时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为了清白,只好又还给人家去了。如果您还想发份外之财,就请您去找会偷盗的‘梁上君子’作朋友吧!老夫不能成全您了。”说完,老翁拂袖而去。
精神生活也要以物质为基础,读书人也需要钱,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借旁门左道大发横财,否则即使不遭致横祸,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22、扁鹊施换心术的寓言故事
1扁鹊施换心术的寓言故事
鲁国的公扈、赵国的齐婴两人生病之后,一道去请神医扁鹊为其诊治。在扁鹊的精心调理之下,他俩的病没用多少时间就痊愈了。可是,扁鹊却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俩以往所求治的病,都是病邪从体外侵入到体内的五脏六腑所致,因此只需用药物和针灸治疗便能解决问题。这几天我发现你们身上还潜伏着一种病,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并随同你们身体的发育而一道生长的。这种病很危险,我愿意再给你们治一下,怎么样?”
公扈和齐婴回答道:“我们想听听这种病有些什么症状,然后再作决定。”
于是,扁鹊先对公扈说:“你有远大的抱负,又善于思考问题,遇事能有很多的办法,但遗憾的是气质较为柔弱,在关键时刻往往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坐失良机。”接着,他又转向齐婴:“那么你呢?则正好与公扈相反。你对未来缺乏长远的打算,思想比较简单,然而气质却很刚强,为人处事少用心计,却喜欢独断专行。”最后,扁鹊对他俩说:“现在如果让我将你们的心来个互换,你们就都可以变得完美无缺了。”
公扈和齐婴听了扁鹊的分析之后,都愿意接受换心手术。于是,扁鹊让他们二人分别喝下一种麻醉药酒,致使昏迷三天不醒。在这其间,扁鹊便将二人的胸腔打开,取出心来,交换安放。手术完毕之后,又在伤口处敷上神药,等他们苏醒转来后,仍如术前一样健康强壮。他们一同辞谢了扁鹊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由于心已互换,结果公扈就回到了齐婴的家,而齐婴则回到了公扈的家。这两家的老婆孩子都不认识回家的人,于是都发生了争吵。公扈、齐婴无法可想,只好请扁鹊出面解释。扁鹊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这两家人,这样才使争吵得以平息。
这则寓言故事是借用神医扁鹊的名义,用换心术来打比方,说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一个人只要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他就会逐渐趋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