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黄山奇石 朗读课文。背通第2~5自然段。
1、 第九课 黄山奇石 朗读课文。背通第2~5自然段。
第九课 黄山奇石 课后练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背通第2~5自然段。
朗读略。提示:注意朗读时的情感,要熟读2-5自然段并背诵。
2、秋天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点拨:一的变调:一在阳平、阴平(1、2声)之前发四声,如:一群(y qn)、一天(y tiān);一在上声、去声(3、4声)之前发二声,如:一会儿(y hur)、一个(y g)。
3、1 秋天 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一(y)片片 一(y)群 一(y)会儿 一(yī)字。
4、11 项链 朗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朗读略。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的脚印。
5、6 比尾巴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大声读课文,对照生字表圈出课文的生字,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6、4 四季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你。
(2) 圈出本课要我们认识的生字,拼读几遍。
(3) 标出课文有几句话。
7、3 江南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这时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度读,尤其是遇到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以认读汉字为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朗读中要做适当停顿。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诗句后面四句,学生对表示方位的词容易混淆,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位词是按东-西南-北两组相对的形式进行排列的,更加突出鱼儿在水中畅快地嬉戏。朗读时写方位的词可以读得略重些,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这四种不同的方位,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时的情趣。培养学生借助插图,通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情趣。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8、13 乌鸦喝水 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9、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组读第一段,第二组读第二段,第三组读第三段,第四组读第四段,全体一起读第五段。
10、黄山奇石课文生字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有哪些生字词?
黄山奇石课文生字词
南 nn(南方)(南北)(南边)(向南)(东南)(江南)(岭南)(南非)
部 b(南部)(部分)(部队)(部首)(部件)(部下)(头部)(内部)
些 xiē(一些)(好些)(这些)(那些)(些许)(某些)
巨 j(巨大)(巨人)(巨石)(巨头)(巨星)(巨型)(巨作)
位 wi(一位)(座位)(位置)(学位)(职位)(让位)(各位)
每 měi(每天)(每日)(每次)(每处)(每晚)(每时)(每年)
升 shēng(上升)(升旗)(升起)(升级)(晋升)(飞升)(公升)
闪 shǎn(闪光)(闪亮)(闪开)(躲闪)(闪电)(闪失)(闪烁)
狗 gǒu(小狗)(天狗)(白狗)(打狗)(狗市)(狗头)(黑狗)
11、朗读课文。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
⊙朗读课文。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
点拨:试着抓住这三个方面来讲故事吧:一是甲骨文贝的样子,二是贝壳的用途,三是带偏旁贝的字的意思。
12、二年级第九课《黄山奇石》读一读,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著名 名字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
示例:暑假,我来到江西省的三清山,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那里风景如画,景色怡人,果然名不虚传。
13、朗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我是什么 课后练习题答案
朗读略。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雪。
14、第五课 玲玲的画 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第五课 玲玲的画 课后练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朗读略。玲玲画了《我家的一角》,她看了非常得意,但她收拾画笔时,水彩笔掉下去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她很伤心。后来受到爸爸的启发,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她才满意地笑了。原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5、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第十九课 雾在哪里 课后练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朗读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16、第二十四课 风娃娃 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先猜一猜,再和同学交流。
第二十四课 风娃娃 课后练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先猜一猜,再和同学交流。
做到有感情的朗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17、朗读课文。说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第二十一课21 狐假虎威 课后练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说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朗读略。狐假虎威是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
18、二年级上册第10课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10课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特点。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薄薄说明了雾很淡,所以能看到晨星和灯光。点点灯光写出了雾气中灯光闪烁的样子。这两句表现了在雾气的笼罩下,晨星和灯光相互映照的朦胧美。
3.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朦胧一词恰当地写出了日月潭的朦胧之美。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
4.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正是由于日月潭风光秀丽,所以才能吸引中外游客。
19、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听课笔记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听课笔记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
一、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10个词语.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三、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基于对教材的和学生的分析,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如下:
导入:
1、 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怪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跟着课文去旅行,去看看黄山奇石。
2、 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3、 奇是什么意思?带着对奇的理解一起读读课题。
复习生字:
1、 师:在旅行之前,我们先来进行字词攻略
2、 出示:文明 景区 安徽省 南部 秀丽 神奇 尤其 仙人 巨石 一位 著名 形状
3、 出示图:查看位置,安徽省南部。
感受黄山:
1、 评价黄山奇石:中外闻名 秀丽神奇 有趣极了。
2、 师:收拾行囊,做好攻略,让我们继续上路,去看看黄山的奇石有哪些?边读课文边以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圈出来。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峰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3、 师:你发现黄山奇石的名字有什么特点吗?
4、 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啊!黄山奇石这么多神奇的名字是根据什么来的呢?读2~~~5自然段.
(1)、仙桃石的形状好像一个大桃子。读一读。体会动词飞落读一读。
(2)、小结: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它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神奇。读一次。
(3)、过渡:那其他的奇石呢?看图,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是什么样的?找到描写猴子的动作,并圈出来读一读。
(4)、小结:先介绍样子,后介绍名称,不仅有趣还很有条理。男生读。
(5)、自读第4、5自然段: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
(6)、师概括:黄山的石头可真奇妙啊,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鲜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只有这些呢?
(7)、学习第6自然段:自由读。
(8)、任选一种奇石实展开想象,仿照书上内容写一写,说出奇的名称和样子。
四、作业: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试着给它们起起名字。
板书设计(略)
在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一边听一边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执教者课堂活动的运行,整理出一份符合自己教学理念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了解黄山,了解黄山四绝。
2、 板书题目:黄山奇石
3、 质疑题目,理解奇
二、字词攻略:
1、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 出示地图,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指导识字写字部,学生书写并扩展
三、初读课文:
1、师:去过黄山的同学,你怎样用文中的词来形容黄山呢?
2、梳理板书:中外闻名秀丽神奇 有趣极了。
四、再读课文:
1、黄山的奇石有哪些?读第2~5自然段:
2、读第2自然段: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了解比喻句。
(2)、为什么叫仙桃石?体会好像飞落。
3、读第3自然段:
(1)、猴子观海哪里奇怪?
(2)、理解陡峭。
4、自读4、5自然段:
(1)说说仙人指路哪里奇怪?
(2)、说说金鸡叫天都的名称和样子。
5、学习第6自然段:
(1)、想想那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
(2)想象一下,写一写一:奇石在哪里?什么样?哪里有趣?
五、布置作业:
一节课地设计与活动,因人而异,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我认为本节课有许多值得探讨地地方,待于我们继续学习,有待于自己课后反思,更有待于大家参与研讨。
一、从教学流程方面:
1、 本科教学从教学设计的环节看,我认为应以导入字词初读再读总结拓展作业为序比较完整并循序渐进,也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2、 本课教学,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缺少初读的整体把握和再读的品词析句的层次性。在结尾部分缺少了对课文的整体概括和主题提升的总结性,缺少由课内阅读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展性。
二、从字词教学方面:
1、 本课的识字教学多数是以单字复现的形式进行指导的,这种方式降低了学生识别汉字的准确度,忽视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利用语境学习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的发展性。
2、 在具体语境中指导学生识字,可以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也突出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凸显了对教材的把握。
3、 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以字词的准确解释为基础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丰富含义,才能更准扎实地让学生学会独立识字,才能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更精准地体会作者要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奇的意思不单单是奇怪,教师应把握汉字的多义。
奇:
① 稀罕的;不常见的;
②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
③ 惊异,引以为奇;
奇,又是多音字,还可以读奇数地ji。
4、 在学习一个生字时,让学生同时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养成全方位识字的习惯和思维习惯,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体会黄山奇石的奇有多种含义和不同的表现。
5、 对学生进行汉字的间架结构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写好字。但是,任何一个汉字地识记都不应该脱离理解汉字的意义,这也还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在指导部地书写认读时,也需要在语境中引导学生了解其意思。
6、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我认为应特别注意生字发音的准确性,尤其是目前问题存在比较突出的后鼻音:省不能读成审,要在学生的每一次朗读中保证读音的准确,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已达到朗读的最基础的目标正确。此外,认读省还要让学生知道他还有另外的读音xing,反省省亲。
7、 低段识字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常抓不懈的一项任务,应时时、课课注意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随时发现学生错误的书写习惯并及时纠正,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8、 从字词的认读方面,应以学生的多种形式地朗读为基础,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同时指导认读的方法或识记的窍门,不应仅停留在单一的指读或接龙读地形式上。
三、从阅读方法指导方面看:
1、 课堂上教学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的问题设计,应具体、准确,并有层次性,有发展性,不应出现多个闭合性单一问题,尤其是应该避免那种可以用是或不是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1) 、如:走进课文,初读感悟环节,可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根据阅读学习在文中收集和提取给自己留下较深印象的信息。
(2) 、如:字词攻略,认读字词环节,可提示:看一看,读一读,你记住了哪个词?是怎么记住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识记方法时表达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与感悟。
(3) 如:用文中词语评价黄山这一环节,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黄山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评价黄山,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文中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本文描绘的黄山的特点。此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接受学生的不同感受。最后再根据自己的设计梳理归纳出文中的概括或自己想要的结果。
2、 《课标》一再提出,在阅读中,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1) 第2~5自然段的学习,应该有指导引导放手的过程,可花点时间学习品读第2自然段仙桃石的段落,之后小结段落特点,发现本段的描写是有一个顺序在其中的然后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引下,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猴子观海的奇与趣,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段的内容与上一段内容在表达上的不同。最后,让学生在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情况下感受第4、第5自然段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中石头的奇与趣,体会作者描写的准确性和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 在对比中,可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段落在文字表达方面规律性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第2~5自然段的描写中,都有有趣的名字,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得来的;不同之处是名字和样子的顺序不同,描写养的侧重点也不同,这也是培养学生接触高阶思维的开始。
(3) 第2~5自然段每一段的写法不同,可在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去发现,是指导学生朗读前或朗读后加以提示的问题设置内容之一,也可以是帮助学生背诵时的最好提示。
(4) 文中的关键词,如描写仙桃石的神奇时,作者抓住飞落两个动词把石头写活了,如写猴子观海的有趣,重在其奇特的位置,陡峭的山峰,教学时应指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并突破本单元本课训练的重点。这样,不仅可指导学生学习准确用词。。
(5) 对词语的理解的指导,我认为必须是以教师对词语的准确理解为前提的,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指导学生借助上下文或生活经验推测词语的意思,才能引导学生较准确又全面的理解词义。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说说对陡峭的理解,然后再借助查字典进行验证,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陡峭是指(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地意思。也只有在此基础上,老师才会准确评价学生说的高、不好走地理解是否恰当,也只有这样,才会指导学生在体会黄山奇石的奇时,不但是因为名儿和样子,还在于它的所处的让人惊异地位置特殊,这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积累正确有丰富含义的词语,还是阅读中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3、 阅读中,语言文字的内涵丰富应认真品读和体会,文中的标点符号也有其重要的作用,更应在朗读时加以体现。
(1) 如:名字上的引号有特殊含义。
(2) 更有趣!的感叹号,让我们从更体会有趣的程度,从更体会这一段内容与上段有趣的衔接与连贯,从更体会作者情感的不断变化与加强。
4、 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从文中发现语言现象,然后学习语言表达,最后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1)想象是本文的突出的语言现象,因为作者的丰富想象,才使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应指导学生在背诵积累中借助文字体会想象的妙处。
(2)课后题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模仿,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应在指导朗读2~5自然段之后随堂进行,这样就能将读写落实到课堂上了。
一节课,短短四十分钟,却让我在学习与倾听中收获了许多:作为老师,上课要有服务意识,一切活动的组织都为了学生;要有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地意识,与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明天给更美好。为学生的需要服务,听课时就要在课前做好与本科相关的准备,做到不盲听;课上就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做到不漏听;课后就要对设计活动认真记录,深入思考,系统整理,做到不白听。
每一次讲课、听课之后,都希望自己可以有条件参与说课,评课,组织研讨,修改,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是自我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0、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新一轮的赛课活动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在听课中学习,在评课中反思,是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有幸,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课《黄山奇石》。在听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从本课教学理念的角度,从教学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包括本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我都有一些感想 。
9课《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选编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组成单元。选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不仅表现祖国的辽阔和美丽,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认识和赞美家乡的愿望。
通过课前了解,我知道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对一年级下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在《黄山奇石》中以陡峭为示例、在《葡萄沟》中以五光十色为例,提出要求进行指导,还要与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第二题的练习相结合进行训练。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以写景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并在《黄山奇石》、《葡萄沟》等课文中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在多篇课文后安排了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点,需要在教学中有所突破:
一、能用像说写句子。
二、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突破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当然,更是一节课中体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新的统编教材,从大的教学观上,对我们的教学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二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每次朗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以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遇到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当然,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选定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究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教学重点,可以因人而异,可以因地制宜。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效果,是一节课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每一位执教课堂活动的教师,都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教学目标为落脚点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也可以检视自己课堂的落实情况。
21、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读后感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读后感
读后感1:
早就看书上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今天我们恰好上了《黄山奇石》这一课。课文里讲的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仙桃石像一个大桃子飞到山顶上:猴子观海也很有趣,那怪石像只猴子在看着云海,它仿佛是真的看到了大海。
我们宜昌市也有很美的山。比如三峡人家里有一座山从远处看上去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他们到西天去取经路过这里,还有三峡毛公山,还有很多
看了这么多的山,我觉得大自然多伟大多么神气呀!
读后感2:
我们二年级的课文里写到: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特别详细说到了黄山的怪石。我从电脑上知道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书中说到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等我觉得很有趣。书上说还有很多没有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石头等着取名字。
我想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石头没有名字呢?难道会有怪兽样的或者三个角的。我很想到黄山去看看书本上说的这些奇石,大自然真是奇妙啊!记得以前有本书上说:大自然鬼斧神工,我一定要找机会去看看那像海一样的云不知道能不能站在上面呢?各种各样的松、会有很多小松鼠住在那里吗?奇形怪状的石头到底有多少呢?会有像我一样的石头吗?
22、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好词好句摘抄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好词好句摘抄
【词】
尤其陡峭翻滚云海啼叫著名
一动不动金光闪闪奇形怪状闻名中外秀丽神奇
【句】
1.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3.然而在众多的黄山奇石中,有座山峰,我们把它称作仙女弹琴。
4.你们现在看见的是黄山奇石,这里有仙桃石,老僧采药,天狗望月,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狮子抢球,仙女舞琴等等。
5.把大米一颗一颗立在桌面上,就像看见了缩小的黄山奇石一样。
6.不论是仙人指路,还是对牛弹琴,也不论是猴子望月,还是石子抢球似乎都是石人造山石,但这黄山奇石都是天然形成!
7.我们二年级的课本上有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黄山奇石》,里面介绍了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等,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2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我会写
南nn(南方、南边、走南闯北)
部b(部队、部分、南部)
些xiē(一些、有些、这些)
巨j(巨石、巨大、艰巨)
位wi(位置、地位、座位)
每měi(每人、每回、每当)
升shēng(升高、升起、升旗)
闪shǎn(闪光、闪电、电闪雷鸣)
狗gǒu(猎狗、天狗、看门狗)
我会认
闻wn(新闻、闻名、闻一闻)
名mng(名字、名气、名声)
景jǐng(景区、景色、风景)
区qū(地区、山区、风景区)
省shěng(节省、省份、省内)
秀xi(秀丽、秀美、俊秀)
尤yu(尤其、尤甚、尤为)
其q(其中、其实、其它)
仙xiān(天仙、仙人、神仙)
著zh(著名、著作、显著)
形xng(形状、形态、奇形怪状)
状zhung(状态、状物、状况)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4、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当dāng(当作)dng(上当)
都dōu(都是)dū(天都峰)
弹tn (弹跳)dn(子弹)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5、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本课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表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生字组词
南nn(南方、南边、走南闯北)
部b(部队、部分、南部)
些xiē(一些、有些、这些)
巨j(巨石、巨大、艰巨)
位wi(位置、地位、座位)
每měi(每人、每回、每当)
升shēng(升高、升起、升旗)
闪shǎn(闪光、闪电、电闪雷鸣)
狗gǒu(猎狗、天狗、看门狗)
闻wn(新闻、闻名、闻一闻)
名mng(名字、名气、名声)
景jǐng(景区、景色、风景)
区qū(地区、山区、风景区)
省shěng(节省、省份、省内)
秀xi(秀丽、秀美、俊秀)
尤yu(尤其、尤甚、尤为)
其q(其中、其实、其它)
仙xiān(天仙、仙人、神仙)
著zh(著名、著作、显著)
形xng(形状、形态、奇形怪状)
状zhung(状态、状物、状况)
近义词
秀丽秀美神奇奇妙 尤其特别
著名有名 中外闻名远近闻名
反义词
陡峭平坦有趣乏味 升起降落
中外闻名不为人知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6、黄山奇石二年级第九课的生字组词造句
黄山奇石二年级第九课的生字组词造句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由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生字组词造句
南nnN上下9画南部 南方 我的故乡在美丽的南方。
部bB 左右10画部分 内部 这篇文章由两部分组成。
些xiēX上下8画一些 这些 这些鱼是春天放养的。
巨jJ独体4画巨大 巨石 一块巨石横在马路上。
位wiW左右7画地位 座位 我座位的左边是小红。
每měiM上下7画每天 每时 爸爸每天早晨坚持跑步。
升shēnɡS 独体4画升高 升旗 学校每周一都要升旗。
闪shǎnS半包围5画闪亮 闪电 小露珠真闪亮。
狗ɡǒuG左右8画小狗 狼狗 那只狼狗很凶。
生字组词
南 nn 南方 南北 南边 向南 东南 江南 岭南 南非
部 b 南部 部分 部队 部首 部件 部下 头部 内部
些 xiē 一些 好些 这些 那些 些许 某些
巨 j 巨大 巨人 巨石 巨头 巨星 巨型 巨作
位 wi 一位 座位 位置 学位 职位 让位 各位
每 měi 每天 每日 每次 每处 每晚 每时 每年
升 shēng 上升 升旗 升起 升级 晋升 飞升 公升
闪 shăn 闪光 闪亮 闪开 躲闪 闪电 闪失 闪烁
狗 gŏu 小狗 天狗 白狗 打狗 狗市 狗头 黑狗
27、二年级第九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二年级第九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生动地介绍了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写出了黄山岩石多奇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及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分段:
全文共6段。
第1段: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2段:写仙桃石的神奇。
第3段:具体描写猴子观海的样子。
第4段:介绍仙人指路的样子。
第5段:介绍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第6段:概括介绍了其他奇石。
28、黄山奇石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黄山奇石的喜爱及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分段:
全文共6段。
第1段: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2段:写仙桃石的神奇。
第3段:具体描写猴子观海的样子。
第4段:介绍仙人指路的样子。
第5段:介绍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第6段:概括介绍了其他奇石。
29、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我们先准备肥皂水,然后用竹笔套管蘸上水,吹成泡儿,再让肥皂泡离开管,在空中飘游。
30、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句子中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句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小动物们的出现更加突出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也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5、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成人了,成了朋友,所以作者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
31、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张张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张张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相反,很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里变得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欢跳着、歌唱着
32、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
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3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都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
《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与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山的雄奇)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水的壮阔)
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34、第26课《灰雀》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提示:列宁的话要读出对灰雀的喜爱和担心以及灰雀回来后高兴的语气,小男孩的话要读出他的不安和惭愧。
(1)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2)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3)送回灰雀以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4)从列宁和男孩的全部对话中可以看出,列宁没有一点责怪男孩的话语,这体现了他耐心、巧妙的教育方法和尊重、爱护男孩的崇高品质。
35、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后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张张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张张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相反,很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里变得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欢跳着、歌唱着
36、《司马光》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后习题答案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朗读时,要读好停顿,尤其是一些长句,比如夏月/则练/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
38、四上13课《精卫填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背诵这篇课文,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课文共有两句,第一句告诉我们炎帝的女儿的名字叫女娃。第二句告诉我们精卫填海的原因和经过。特别是衔木石语速放缓,声音低沉,感受精卫填海的艰辛。
39、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老师指导:先结合注释,反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然后弄清文意,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忆全文。背诵时可按照诸小儿游李树多子诸儿竞取王戎说理取之信然的顺序进行背诵。
40、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课后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本文写的是一只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保护小麻雀免受猎狗伤害的事。
起因:猎狗发现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用身躯掩护小麻雀。
结果:老麻雀吓退了猎狗。
41、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众神的名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后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众神的名字。
提示:中外名字朗读不太一样,读的时候要注意!
42、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习题答案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老师指导:先结合注释,反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然后弄清文意,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忆全文。背诵时可按照诸小儿游李树多子诸儿竞取王戎说理取之信然的顺序进行背诵。
4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朗读略。
出塞二首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4、从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言行举止,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神的办法好在哪
从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言行举止,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神的办法好在哪
示例:西门豹将计就计,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惩治了邪恶势力,教育了百姓。他的办法妙在:(1) 安排周密;(2)不动声色; (3)假戏
真做; (4) 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45、第一课白鹭 2、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黄昏低飞图。
46、1、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白鹭美,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美得自然,美得恰到好处。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白鹭的颜色和谐,身段匀称,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47、13、少年中国说(节选)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这篇课文要把握语言特点,课文语言高度凝练,多为四字句,朗读时要把握节奏和语气。朗读时还要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情感。
背诵指导:背诵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的层次:课文第一层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层用排比句讴歌少年中国,第三层总结全文。对课文分层次理解,这样有利于背诵。
48、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后练习及答案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这篇课文要把握语言特点,课文语言高度凝练,多为四字句,朗读时要把握节奏和语气。朗读时还要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情感。
背诵指导:背诵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的层次:课文第一层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层用排比句讴歌少年中国,第三层总结全文。对课文分层次理解,这样有利于背诵。
49、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后练习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提示:本文对话较多,要清楚每句话的说话对象。
5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月光曲》课后练习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弹第一曲因为贝多芬被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动;弹第二曲因为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