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一课绝句、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古诗翻译

学习分享 2024-04-15 11:32:04

三下第一课绝句、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古诗翻译

1、三下第一课绝句、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古诗翻译

《绝句》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春江晚景》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二年级下册语文15课古诗两首之绝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5课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杜甫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古诗的了解和积累很少。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争做到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愉快的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能够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古诗,通过品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之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诵读古诗,体会情感

拓展迁移,形成能力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今天我们又要让李白的好友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成都浣花溪草堂去领略那里的美景,你们有兴趣吗?(课件出示杜甫简介和诗歌内容)。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出示生字,谁愿意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加一加、换偏旁、顺口溜等方法轻松识字,然后给这些生字组词。通过范读,画出古诗的节奏,指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出示课件,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一起有节奏的朗读古诗,提出朗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说一说,在书中用横线画一画描写的景物。指名读,点拨理解鸣含泊千秋雪等词语,如果让你给这首诗画一幅画,你打算用哪些颜色来画?为什么?用这样的句式练习:如果让我给这首诗画一幅画,我打算用( )颜色来画( ),因为( )。然后齐读古诗,全班交流,诗中描写了( )这六种景物。大诗人杜甫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学生很快找出表示颜色的黄翠白青四种颜色,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能不体会到诗人愉快的心情呢?

(四)诵读古诗,体会情感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找对子的小游戏。老师先出词,让学生从诗中找出词来对。讨论交流,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窗对门、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然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视频朗诵,想象画面。这样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美。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窗虽小,因含着,千年积雪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久远;船虽泊但静中寓动,也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意境幽远,更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五)拓展迁移,形成能力

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学生领悟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如《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和描写春天的诗,在晨诵课上展示给同学们;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在绘本上画一画这首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说板书设计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板书就是原诗,既让学生掌握了诗句中的字词,又使学生对本诗的节奏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更利于学生诵读、记忆,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六、说教学反思

《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可教学之处实在太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收获也有遗憾。成功之处有:

1、体现了我校3143情景教学模式,分层试教。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说一说,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2、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悦情

本节课以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图文并用,借助图画将古诗形象化,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诗,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3、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中我多次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古诗的对仗特点。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大量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3、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诗句赏析

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诗句赏析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诗是动态描写,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事物有声有色,描绘了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画面,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喜悦的心情。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后两句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怀。

4、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古诗二首古诗翻译

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古诗二首古诗翻译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而那娇美圣洁的荷花啊,在骄阳的映照下,显得是那么的红润,那么的娇艳!

绝句古诗词大意: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词大意: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而那娇美圣洁的荷花啊,在骄阳的映照下,显得是那么的红润,那么的娇艳!

5、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之咏柳课堂笔记与翻译

①主要内容:

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②作者简介: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其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③字词释义:

咏:歌颂,赞美。 碧玉:这里用来形容嫩绿的柳叶。

妆:装扮,打扮。 一树:满树。一是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细叶:柳树新萌发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似:像。 裁:裁剪。

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文中用来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条。

④古诗词大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6、二年级下第一课古诗二首之村居课堂笔记与翻译

①主要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在乡村时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作者简介:

高鼎,字象一,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主要作品有《拙吾诗文稿》。

③字词释义: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醉:迷醉,陶醉。

拂:轻轻擦过。 散学:放学。 纸鸢:指风筝。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④古诗词大意:

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7、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古诗三首》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古诗三首》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这首诗描写了退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贺这种春天的事物,向我们展现了阳光普照,草木复苏,冰雪消融,燕子轻飞,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河滩上早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沿江而上,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衢道中》一诗中,梅子成熟的时候,正是江南春雨连绵的日子却遇上晴朗的天气,碧空如洗,金黄的梅子在绿叶中闪着金灿灿的光芒。诗人沿着清亮的小溪坐船至尽头,又继续走山路,绿荫掩映,连空气也格外清爽,只有诗人ー人在幽静的林中行走,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黄声,声色相和,美妙极了!

8、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

教学目标:

1. 认识鸳鸯等六个生字,会写融、燕等 9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绝句》《惠崇春江晚景》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绝句》《惠崇春江晚景》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板块一:单元整体导读

1.从本册教材封面中获取信息。

出示 PPT:春分、谷雨、惊蛰、清明

2.读到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3.是的,到了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大自然中一切可爱的生灵开始向我们展示出他们美丽的姿态。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就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

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这几篇课文。

3.同学们,当你们读到第一单元的题目时觉得这一单元会向我们展现哪些大自然可爱的生灵呢?

对啊,可能会有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姿态万千的荷花,有趣的小昆虫。除此之外,这一单元更是通过古诗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画面呢。

【教学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对单元一的内容有整体了解,明确学习内容。】板块二:读一读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引入课题,读正确:

过渡: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第一课《古诗三首》,首先来看看《绝句》与《惠崇春江晚景》。

(PPT 出示:两首古诗)

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这两古诗,借助拼音把诗句读正确。

2.整组入手,读出节奏:

古诗文的朗读要读出节奏,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着 PPT 上的符号读一读。你可以用小手轻轻的敲击桌面,或者拍着巴掌来帮助你更好地朗读。

3.对比读一读这两首古诗,你发现老师为什么把这两首诗放一起学习呢?

有同学发现了,它们都是写春天的。你们猜对了!两位大诗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

【教学意图:初读古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

板块三:想一想精读绝句,想象画面

1.解题,学生字

看到《绝句》这个题目是不是很眼熟,对我们二年级时就学过杜甫的绝句。对比着看一看,像这样只有四句的古诗就叫做绝句,而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绝句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 诗人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一起读读这首诗,(点红生字,提示学生)把诗句中的生字读准确。

出示:鸳鸯(字)

提示读音。你能借助字形猜猜它么?有的同学从都是鸟字旁猜出它是一种鸟

出示:鸳鸯(图)

让我们来看看这种鸟。真漂亮!鸳指雄鸟,鸯指雌鸟,出双入对。2.自读,理解诗句

我们已经学会了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可以用这种方法看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3.读诗句,想画面

(1)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每一首诗都是一片情。边读边想象画面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种特别好的方法,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今天我们来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想想这幅画面是由哪些景物组成。

(点红诗句中的景物词)有的同学看到画面中有:迟日、江山、花草、燕子、鸳鸯

(带学生想象): 迟日结合注释,就是春日。透过迟日江山你看到了什么? 温暖的阳光下碧水青山 这迟日江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真是太美丽了!看!一个丽 字也表达了诗人同样的感受 春风拂过美丽的花草,你闻到了什么?清香,令人陶醉。

(2) 出示课件:我们一起画一画吧

(边读诗,边出示一个个画面)春天暖暖的阳光,远山似黛 ,江山一片明丽,暖暖的春风带了百花的芬芳,夹杂着春草的清香,令人陶醉。多么美丽的春景啊,带着我们的想象,来读读这两句诗。

小燕子和鸳鸯在做什么?

(出示 PPT:诗中飞、睡点红)有的同学看到了,燕子在蓝天下叽叽喳喳的飞着。时而掠过湖面,时而落在枝头,时而蹦蹦跳跳的衔来食物,时而在飘摇的柳枝间斜飞而过。沙地上两只鸳鸯相互依偎着,在暖融融的沙子上睡着啦, 这是多么美好静谧的画面啊。这一动一静多么富有春的趣味,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把这一动一静的画面表现出来。

诗句和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春意盎然,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3) 那好,你们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吗?

(4) 是的,春天阳光普照山河秀丽,清风拂面、花草芬芳,泥土湿润,燕子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这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让我们再完整的读一读这首古诗。

小结:杜甫向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前浣花溪一带美丽的春景,令我们陶醉, 真是一句一景。我们透过这些生动的文字展开想象读懂了诗句,尝试用这种方法读懂《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意图:结合诗句描写的景物,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诗中所描绘春景的美好。】

板块四:放手自学研读《惠崇》

1.解诗题

有的同学结合注释知道了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惠崇是本课生字, 读一读。

读懂了苏轼把这首诗写在了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上,这样的诗就叫做题画诗。

2. 读诗句,想想画面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想想这幅画出现了哪些景物?像刚才那样圈出来。

蒌蒿,它是长在洼地里的一种野草。(出示 PPT:蒌蒿图片,读读)

河豚,是一种有剧毒的鱼,肉嫩鲜美,在开春的时候它逆流而行来到江水中产卵。

3. 交流画面,回扣诗句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几名同学结合古诗绘制的图画吧。

(1)交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个同学画的多有趣,你们看鸭子们是多么快乐的嬉戏呀。

(2)交流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预设 1:画出蒌蒿

评价:再看这满地新长出的蒌蒿,他们虽没有桃花的艳丽,但他们也给春天带来了生机。

预设 2:两幅图画,一幅有河豚买一幅没有河豚

同学们,这两幅图画哪一幅更符合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哪幅是苏轼联想的?

引发思考:联系上文中的欲我们可以判断这时可能并没有河豚。那苏轼为什么还要想象这里有河豚呢?老师这有一些资料,相信会对你有些帮助。

PPT 出示:资料

评价:借助资料我们知道了苏轼看到蒌蒿与芦芽很自然的想起了河豚。

4.带着想象,有感情的朗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再来读读这两首诗。

(2)当竹、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河豚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特别热闹,春天已经来了,芦芽嫩嫩的,感受到了一种欢快

(3)把这些感受融入到诗中,我们一起读一读。

【教学意图: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通过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深入理解古诗,并有感情朗读。】

板块五:说一说回扣整体,说出诗中画面

过渡:这两首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戏水的群鸭,飞翔的燕子,闻到了花草的芬芳,听到了春风春雨的簌簌声,昆虫的低喃声,更感受到春天迎面而来的气息。

读着《绝句》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看着《惠崇春江晚景》你眼前又会出现什么?选择其中一首诗完整的说一说。

【教学意图:用语言描绘画面,巩固所学。】

板块六:背一背积累语言

这么美丽的图景,这么美丽的诗歌,让我们大声的朗读出来,能背诵的同学可以尝试背诵。

【教学意图:背诵古诗,丰富语言积累。】

板块七:写一写燕

1.利用字源字理展示燕的演变,理解字形。

2. 利用动画,了解笔顺。

3. 观察结构。

4. 尝试书写。

【教学意图:指导书写,夯实基础。】

作业:

1.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绝句》

选择其中一首古诗,用诗配画的形式,或者语言描绘诗句意思。

9、三下第一课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说课稿

三下第一课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课件出示1)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设计意图

介绍古诗背景及作者,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3)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hu chnɡ tn

惠 崇 豚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豚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4:出示第1、2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

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

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

师生交流,师归纳。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5:3、4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课件出示6)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读出诗味。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古诗教学。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 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7:)惠 崇 芦 芽 短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宗+山是崇,户+艹是芦,牙+艹是芽。

减一减:穗把禾减掉,就是惠。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

(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卢。

(3)崇 芦 芽都是上窄下宽,惠上宽下窄。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图片

五、背诵这首古诗。

六、找一找其他描写这个季节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10、语文三年级下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屠、苏等7个字,会写旧 符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 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屠 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旧 符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符

日+丨=旧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旧 左窄右宽,符 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课件出示)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课件出示)

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二)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板书:爆竹 屠苏酒 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课件出示:中秋、端午等节日简介)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魂、酒3个生字,会写魂、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诵。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清明》。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清明)

3.简介诗人杜牧:(课件出示 )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hn jiǔ m

魂 酒 牧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魂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课件出示 )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课件出示)

借问:请问。

遥指:远远地指着。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 )

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加烦闷。)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课件出示)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 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欲 魂 酒 借 何 牧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云+鬼是魂,酉+氵是酒,谷+欠是欲,昔+亻是借,牛+攵是牧。

形近字比较:魂一魄 洒一酒 猎一借 牧一牡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1)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2)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3)魂 酒 借 何都是左窄右宽,牧左右等宽,欲左宽右窄。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兄、倍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课件出示)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2.简介诗人王维:(课件出示)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d y jiā xiōnɡ bi

独 异 佳 兄 倍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兄是后鼻音,异整体认读音节。

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课件出示:图文)

茱萸(zhū y):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生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3.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兄 独 异 佳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独一蚀 异一导 佳一挂 只一兄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独、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异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注音组词

融 rng 融化 融洽 通融 金融

鸳 yuān 鸳鸯 枕鸳 双鸳

鸯 yāng 鸳鸯 梁鸯 鸯浆

惠 hu 恩惠 贤惠 惠风 惠临

崇 chng 崇尚 崇拜 崇高 崇敬

芦 l 芦苇 芦荟 葫芦 芦花

芽 y 麦芽 豆芽 发芽 嫩芽

短 duǎn 短发 短处 短剧 长短

梅 mi 梅花 冬梅 腊梅 红梅

溪 xī 小溪 溪水 溪流 溪谷

泛 fn 广泛 泛滥 泛舟 活泛

减 jiǎn 减轻 减少 衰减 削减

12、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诗文重难点课堂笔记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梅子、小溪、绿阴、黄鹂。

2.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13、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字词解释与翻译

①字词解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②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1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整首诗重难点课堂笔记

1.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3.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之惠崇春江晚景诗句复习要点笔记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首句虽然简单,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第二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16、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惠崇春江晚景字词解释及翻译

①字词解释: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欲:想要。 上:指逆流而上。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②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17、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清明字词解释与译文

①字词解释: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②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8、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山行诗句翻译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山行诗句翻译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19、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一个孩子欢快地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2)初夏时节,白昼变长,太阳高挂在天上,篱笆旁边整日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蜒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地上,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0、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字词释义整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字词释义: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蛱蝶:蝴蝶的一种。

《宿新市徐公店》字词释义: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荫。 急走:奔跑。

《清平乐村居》字词释义:

清平乐:词牌名。 村居:词题。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今属江西)时写的。此地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2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杂 复杂 杂货

稀 稀少 稀疏

篱 篱笆 竹篱

蜻 蜻蜓点水

蜓 蜻蜓 蜻蜓

蝶 蝴蝶 粉蝶

宿 宿舍 寄宿

徐 徐徐 徐步

疏 稀疏 生疏

茅 茅屋 茅草

檐 屋檐 房檐

翁 老翁 渔翁

赖 依赖 信赖

剥 剥夺 剥削

22、四下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上课重难点复习笔记

1.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说明理由。

从 落花未成阴推断应该是暮春季节。

3.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23、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民族之魂,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他们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二)新课

1.学习《夏日绝句》

(1)读古诗,有韵味

①读正确、通顺。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夏日绝句》。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指名读。

②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五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二后三)板书;有韵味

自己读,指名读。

(2)知作者,解诗题

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

(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板书;知作者,解诗题。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学习?

引导学生答出:

① 绝句:

绝句?有五言或七言两种。

② 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城(山东济南)人。她少年时就颇有诗名。她的文学作品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情调活泼优美,主要抒写少女、少妇闺情与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后期金兵入侵,丈夫去世,她只身漂泊,在愁苦中度过晚年,作品情调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凉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国家兴亡之痛,一并抒发其中。其词清新俊逸,擅长白描,善用口语,风格独特。我们看看,猜猜这首词是属于哪一时期的作品?(也可出示李清照前期作品,对照让学生发现其不同。)

(3)明诗意,悟诗情

①明诗意:

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

学?(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小组学习、与老师交流等方法学习)(板书:明诗意。)

B、自学古诗

提出不懂的问题

C、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指壮烈死去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怀念。直到今天,人们还怀

念思忆着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

D、请12位同学把整首诗的意思讲一讲。

② 悟诗情:抓住至今、思感受诗的情感

A、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怎样学?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板书:悟诗情

B、教师引导: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这首绝句,是李清照的传世名作,我们就品一品这首诗的绝妙之处。请你边读边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先感受到什么?(项羽是英雄豪杰,他虽然失败,但不屈服。)

你是从哪感受到的?(至今、思:到现在人们还怀念项羽。人们赞美项羽什么?)

C、这首诗为什么写项羽?为什么诗人要至今思项羽呢?深入思考一下。提示:可以结合李清照生活的时代背景来体会,你又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到:在动荡的年代,李清照亲眼看到宋朝统治者仓皇逃窜,北方沦入敌手,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扬项羽来批评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从诗中,体会出李清照的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所体会的那样,诗人把满腔的爱国情,集中在对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思念与赞美中。你能把诗中含着的意思读给大家吗?

总结学法;你是怎样体会出诗人深层的含义?(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

(4)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①品味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你会怎样读,表达出诗人这复杂的情感?自己读,指名读,背诵。

(5)总结学法,拓展阅读

①总结学法:

回忆我们刚学的古诗,我们怎么学的?

②你能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分小组读下面两首古诗,试着品一品这两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吗?

(6)自学古诗

①介绍两首诗的作者.

②解决字词。

出示:千锤万凿、焚烧、粉身碎骨、千凿万击读词语。

拓展词语:千()万()

③朗读古诗。想一想古诗的意思,想一想这两首古诗的特点?

24、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评课稿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评课稿教学反思

一、预习、拓展,诗中构筑大语文课堂。

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却气势非凡,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共情,让学生明白一个柔弱娇滴、才情卓著的女子对一位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的思?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在课前,我布置了预习的作业,让学生查找李清照、项羽的简介及南宋的历史背景的相关资料,对靖康耻和项羽乌江自刎两段历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为教学预热。

上课伊始,我在释题时指出夏日一词点出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绝句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并指出唐代大诗人杜甫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相机引出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两首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学生在理解李清照的思时,除了让孩子们交流当时的写作背景,我还引入了几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让学生体会当时南宋朝廷上下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只顾自己享乐,全然不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而体会到李清照借古讽今里的爱国情怀。

二、以读悟情,拓展词语谈体会。

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抒胸臆,提出生当作人杰,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在教学时,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师生配合读、创情境感情读后, 学生能轻松说出这两句的诗意,而且说得很好。但是当我结合课后习题二问你能谈谈自己读这句诗的体会吗?学生面露难色。我就出示了本单元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八个词语,请学生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让他们结合古今英雄人物谈体会,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再谈体会就有话可说了。接着我让孩子们再读这句诗,学生把诗人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边辩边思,合作中感悟不肯。

如果说诗中的一个思字能让人体会到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赞颂、悲愤;那么不肯二字能让人感受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铮铮铁骨和傲人气节。在教学最后一句时,我设计了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区别不肯与不愿、不能、不想,体会李清照用词的准确性。在合作讨论前,我播放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整合视频,用直观的影像视觉冲击让学生体会项羽当时的感情,理解不肯,换作不能好像江东的父老乡亲不谅解项羽不让他回去,这是被迫的。而项羽是自己觉得无颜见乡亲不愿回去,感觉上不同,所以不能换。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项羽的骨气和气节,受到了熏陶。

四、总结升华,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无论是古人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现在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几千年来,家国情怀一直是扎根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家国情怀培养的不仅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单元,这样一首特殊的诗里。

有了前面知人论诗的基础,我又趁热打铁,在课的结束时,播放了《战狼2》结尾中国护照上面的一行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学生在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用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使命,是我们每个老师肩上的重任,40分钟的教学,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有很长,等着我们去思索、前行。所幸,此时的我,已行进在路上。

25、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好词好句摘抄

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好词好句摘抄

1、独倚胡床酒初醒。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2、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杜甫《夏夜叹》

3、误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5、昔年于此伴萧娘。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7、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8、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李梦阳《夏城坐雨》

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10、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1、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2、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4、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5、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6、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7、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18、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不论是生是死,都应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7、五下第一课古诗三首之村晚教学设计

相比较于前两首古诗,《村晚》在想象画面中难度更大,如水满陂是什么样子

如山衔落日这一画面中山和落日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作者的衔用的很巧妙,但儿童限于生活实践和阅读经验,无法把作者精准趣味的文字转化为画面,这就需要为儿童想象画面提供支架,这个支架的作用不想前两首诗歌是为了把画面想具体,而是为了理解词语。

教学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古诗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

2.运用适当策略,自主理解古诗大意

3.抓住关键词语,想象诗歌画面,感受诗歌童趣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和插图想象诗歌画面,感受诗歌童趣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1.检查预习,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复习古诗三首中《四时田园杂兴》的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3.ppt出示方法,提示学生借助学习单,自学古诗。

二、小组合作,了解古诗大意

1.借助学习单,自学诗歌中难理解的词语

(1)重点理解水满陂

可采取联系上文的草满池塘,猜测池塘水漫出来,快到到岸边的样子

也可采取将满字替换,如替换成溢(选择的方式)

(2)重点理解山衔落日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衔字。如小狗衔骨头,成语衔枚疾走。燕子衔泥

结合书中插图,为两座上标上眼睛,眉毛,根据对衔对理解,把太阳贴到对应的位置去。

2.借助学习单,选择感兴趣的句子自主理解

3.组内合作,利用学习单,了解诗歌的意思

4.根据诗歌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的,形成初步印象。

三、抓住关键词,展开具体想象

1.复习《四时田园杂兴》中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的方法

(1)选择有趣的画面(2)抓住关键词想象(3)可以从儿童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出发。

2.自主选择诗句中能够体现童趣的的关键词

(1)重点关注横牛背的横字

联系上文的归去,猜测儿童的心情,感受横字背后的轻松,快活

(2)重点关注无腔与信口

联系生活,说说自己什么时候会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子

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牧童此时的快乐自由

推己及人,猜测牧童愉快的心情的原因。进一步理解自由的意味

3.组合分句画面,形成总体印象,朗读展示想象出的画面。

四、方式我选择,表达诗歌情感

1.出示朗诵,绘画,诗歌配文字等方式

2.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将你感受到的童趣

28、五年级下第一课古诗三首常考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多音字:

解 jiě 解释 解决 供 gng 逼供 供品 作 zuō 作坊 漆作

ji 押解 解元 gōng 提供 供养 zu 作业 作文

xi 卖解 浑身解数

近义词:

四时四季 童孙儿童 信口随口

反义词:

昼夜 满空 寒暖

29、五年级语文下册九课古诗三首词句赏析

①《从军行》字词释义:

孤城:即边塞古城。

穿:指铠甲被穿破、磨破。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字词释义:

将晓:快要天亮。

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泪尽:眼泪流干了。

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字词释义:

闻:听说。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

30、六年级第三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全诗翻译

六年级第三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全诗翻译

(看天上)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了细长又白皙的手,摆弄这织布机,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因为思念着牛郎,无心织布)一整天都没有织好一块布,眼泪却像下雨一样一直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我俩)的距离只是隔了一条清澈的银河,但是也只能够含情凝视不能用言语沟通。

3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

侯 (hu) (侯爷) (王侯将相)

章 (zhānɡ) (文章) (章法)

泣 (q)(哭泣)(抽泣)

盈 (ynɡ) (充盈) (笑盈盈)

脉 (mi) (脉搏) (叶脉)

栖 (qī) (栖息) (两栖)

鸦 (yā) (乌鸦) (寒鸦)

32、六年级语文上册3课古诗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翻译

六年级语文上册3课古诗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翻译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33、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多音字近反义词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多音字近反义词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多音字:

宿:s宿舍 xiǔ一宿 xi星宿

剥:bō剥削 bāo剥皮

34、三下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生字组词

三下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生字组词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住在成都时写下的一首诗。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江山如画多么秀丽,春风轻轻吹拂着,送来了花草的清香。燕子衔着湿软的泥土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地上,安静地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为什么要用融来形容春泥吗?因为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泥土解冻,雨水也多起来了,泥土就会变得湿润松软,这样的泥土正好适合燕子筑巢。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轼的一首题画诗。什么是题画诗呢?就是在画上题写的诗。这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相得益彰,欣赏起来更有意思。这幅画是由苏轼的好朋友惠崇画的。惠崇是北宋时期很有名的一位僧人,也就是和尚,他非常有才气,不但会写诗还会画画。

三衢,就是指浙江省的衢州,因为衢州有座三衢山,所以,衢州也被人叫做三衢。三衢道中,意思是在去衢州的路上。南宋诗人曾几在去衢州的路上有哪些见闻呢?

融rng 融化 融洽 通融 金融

燕 yn 燕窝 燕子 海燕 燕雀 (yān 燕赵 燕山 燕京)

鸳 yuān 鸳鸯 枕鸳 双鸳

鸯 yāng 鸳鸯 梁鸯 鸯浆

惠 hu 恩惠 贤惠 惠风 惠临

崇 chng 崇尚 崇拜 崇高 崇敬

芦 l 芦苇 芦荟 葫芦 芦席 芦花

芽 y 麦芽 豆芽 发芽 嫩芽

短 duǎn 短发 短处 短剧 长短

梅 mi 梅花 冬梅 腊梅 红梅

溪 xī 小溪 溪水 溪流 溪谷

泛 fn 广泛 泛滥 泛舟 活泛

减 jiǎn 减轻 减少 衰减 削减

35、三下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上课笔记划重点

一、字词

1、生字、词语(见课本生字表和词语表)

2、字音。

杜甫(fǔ)、鸳鸯(yuān yāng)、惠崇(hu chng)、蒌蒿(lu hāo)、河豚(tn)、曾几(zēng jī)、减(jiǎn)少、三衢(q)

3、多音字。

行xng(行走)hng(银行)

得d(得到)děi(挺得)

地d(地球)de(高兴地)

尽jn(尽头)jǐn(尽管)

4、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

庐(庐山)芦(芦芽)

5、易错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二、主题思想。

1、《绝句》描写了初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绘画者高超技艺的钦佩之情。

3、《三衢道中》描写了是初夏景色,抒发了诗人出游之时的喜悦之情。

三、古诗理解与赏析。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注释

迟日:春日。春季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2、诗文大意。

春天,在阳光映照下,江山无比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题。

(1)《绝句》写的是春季,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燕子就是象征。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飞写出了燕子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睡写出了鸳鸯的闲适,透出温柔的春意。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动物?

景物有: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动物有:燕子、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诗文大意。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笋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之时。

3、题。

(1)鸭先知从侧面说明江水还略带寒意,别的动物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这与三两枝相呼应,表明这是早春时节。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注释。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阴:树荫。

2、诗文大意。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绿树浓荫,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绿荫深处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兴致。

3、题。

(1)诗中添得二字用得好,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虽是游赏归途,却仍然兴致浓郁。

(2)《三衢道中》描写的季节是初夏,是从梅子黄时绿荫不减推知的。

四、拓展。

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描写夏天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 苏轼《望湖楼醉书》

36、三下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堂笔记知识点

三下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堂笔记知识点

一、字词

1、生字、词语(见课本生字表和词语表)

2、字音。

杜甫(fǔ)、鸳鸯(yuān yāng)、惠崇(hu chng)、蒌蒿(lu hāo)、河豚(tn)、曾几(zēng jī)、减(jiǎn)少、三衢(q)

3、多音字。

行xng(行走)hng(银行)

得d(得到)děi(挺得)

地d(地球)de(高兴地)

尽jn(尽头)jǐn(尽管)

4、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

庐(庐山)芦(芦芽)

5、易错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二、主题思想。

1、《绝句》描写了初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绘画者高超技艺的钦佩之情。

3、《三衢道中》描写了是初夏景色,抒发了诗人出游之时的喜悦之情。

三、古诗理解与赏析。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注释

迟日:春日。春季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2、诗文大意。

春天,在阳光映照下,江山无比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题。

(1)《绝句》写的是春季,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燕子就是象征。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飞写出了燕子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睡写出了鸳鸯的闲适,透出温柔的春意。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动物?

景物有: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动物有:燕子、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诗文大意。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笋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之时。

3、题。

(1)鸭先知从侧面说明江水还略带寒意,别的动物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这与三两枝相呼应,表明这是早春时节。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注释。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阴:树荫。

2、诗文大意。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绿树浓荫,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绿荫深处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兴致。

3、题。

(1)诗中添得二字用得好,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虽是游赏归途,却仍然兴致浓郁。

(2)《三衢道中》描写的季节是初夏,是从梅子黄时绿荫不减推知的。

四、拓展。

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描写夏天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 苏轼《望湖楼醉书》

3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课后习题答案:

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38、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我会写:

旧ji(怀旧、旧事、念旧)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3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4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41、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的?

诗中先描写了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更换桃符等春节的民间习俗,同时还写了人们迎接朝阳的画面,充分地表现出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2.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

总把新桃换旧符。

42、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43、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44、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45、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第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46、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47、三年级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生字组词并造句

融化 通融 雪在阳光下融化了。

燕 燕窝 燕子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鸳 鸳鸯 枕鸳 一对鸳鸯在水面上游动。

鸯 鸳鸯 梁鸯 看到这对鸳鸯了吗?

惠 恩惠 贤惠 我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好妈妈。

崇 崇拜 崇高 他从小就非常崇拜父亲。

芦 芦苇 葫芦 这棵葫芦长得多好啊!

芽 豆芽 发芽 小树苗发芽了。

短 短发 长短 这件上衣长短不合适。

梅 梅花 腊梅 这株腊梅长得真好看。

溪 小溪 溪水 小溪潺潺,流向远方。

泛 广泛 泛舟 他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

减 减轻 减少 绿化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

48、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 认识鸳鸯等六个生字,会写融、燕等 9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绝句》《惠崇春江晚景》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绝句》《惠崇春江晚景》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板块一:单元整体导读

1.从本册教材封面中获取信息。

出示 PPT:春分、谷雨、惊蛰、清明

2.读到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3.是的,到了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大自然中一切可爱的生灵开始向我们展示出他们美丽的姿态。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就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

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这几篇课文。

3.同学们,当你们读到第一单元的题目时觉得这一单元会向我们展现哪些大自然可爱的生灵呢?

对啊,可能会有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姿态万千的荷花,有趣的小昆虫。除此之外,这一单元更是通过古诗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画面呢。

【教学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对单元一的内容有整体了解,明确学习内容。】板块二:读一读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引入课题,读正确:

过渡: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第一课《古诗三首》,首先来看看《绝句》与《惠崇春江晚景》。

(PPT 出示:两首古诗)

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这两古诗,借助拼音把诗句读正确。

2.整组入手,读出节奏:

古诗文的朗读要读出节奏,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着 PPT 上的符号读一读。你可以用小手轻轻的敲击桌面,或者拍着巴掌来帮助你更好地朗读。

3.对比读一读这两首古诗,你发现老师为什么把这两首诗放一起学习呢?

有同学发现了,它们都是写春天的。你们猜对了!两位大诗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

【教学意图:初读古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

板块三:想一想精读绝句,想象画面

1.解题,学生字

看到《绝句》这个题目是不是很眼熟,对我们二年级时就学过杜甫的绝句。对比着看一看,像这样只有四句的古诗就叫做绝句,而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绝句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 诗人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一起读读这首诗,(点红生字,提示学生)把诗句中的生字读准确。

出示:鸳鸯(字)

提示读音。你能借助字形猜猜它么?有的同学从都是鸟字旁猜出它是一种鸟

出示:鸳鸯(图)

让我们来看看这种鸟。真漂亮!鸳指雄鸟,鸯指雌鸟,出双入对。2.自读,理解诗句

我们已经学会了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可以用这种方法看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3.读诗句,想画面

(1)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每一首诗都是一片情。边读边想象画面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种特别好的方法,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今天我们来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想想这幅画面是由哪些景物组成。

(点红诗句中的景物词)有的同学看到画面中有:迟日、江山、花草、燕子、鸳鸯

(带学生想象): 迟日结合注释,就是春日。透过迟日江山你看到了什么? 温暖的阳光下碧水青山 这迟日江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真是太美丽了!看!一个丽 字也表达了诗人同样的感受 春风拂过美丽的花草,你闻到了什么?清香,令人陶醉。

(2) 出示课件:我们一起画一画吧

(边读诗,边出示一个个画面)春天暖暖的阳光,远山似黛 ,江山一片明丽,暖暖的春风带了百花的芬芳,夹杂着春草的清香,令人陶醉。多么美丽的春景啊,带着我们的想象,来读读这两句诗。

小燕子和鸳鸯在做什么?

(出示 PPT:诗中飞、睡点红)有的同学看到了,燕子在蓝天下叽叽喳喳的飞着。时而掠过湖面,时而落在枝头,时而蹦蹦跳跳的衔来食物,时而在飘摇的柳枝间斜飞而过。沙地上两只鸳鸯相互依偎着,在暖融融的沙子上睡着啦, 这是多么美好静谧的画面啊。这一动一静多么富有春的趣味,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把这一动一静的画面表现出来。

诗句和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春意盎然,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3) 那好,你们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吗?

(4) 是的,春天阳光普照山河秀丽,清风拂面、花草芬芳,泥土湿润,燕子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这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让我们再完整的读一读这首古诗。

小结:杜甫向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前浣花溪一带美丽的春景,令我们陶醉, 真是一句一景。我们透过这些生动的文字展开想象读懂了诗句,尝试用这种方法读懂《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意图:结合诗句描写的景物,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诗中所描绘春景的美好。】

板块四:放手自学研读《惠崇》

1.解诗题

有的同学结合注释知道了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惠崇是本课生字, 读一读。

读懂了苏轼把这首诗写在了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上,这样的诗就叫做题画诗。

2. 读诗句,想想画面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想想这幅画出现了哪些景物?像刚才那样圈出来。

蒌蒿,它是长在洼地里的一种野草。(出示 PPT:蒌蒿图片,读读)

河豚,是一种有剧毒的鱼,肉嫩鲜美,在开春的时候它逆流而行来到江水中产卵。

3. 交流画面,回扣诗句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几名同学结合古诗绘制的图画吧。

(1)交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个同学画的多有趣,你们看鸭子们是多么快乐的嬉戏呀。

(2)交流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预设 1:画出蒌蒿

评价:再看这满地新长出的蒌蒿,他们虽没有桃花的艳丽,但他们也给春天带来了生机。

预设 2:两幅图画,一幅有河豚买一幅没有河豚

同学们,这两幅图画哪一幅更符合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哪幅是苏轼联想的?

引发思考:联系上文中的欲我们可以判断这时可能并没有河豚。那苏轼为什么还要想象这里有河豚呢?老师这有一些资料,相信会对你有些帮助。

PPT 出示:资料

评价:借助资料我们知道了苏轼看到蒌蒿与芦芽很自然的想起了河豚。

4.带着想象,有感情的朗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再来读读这两首诗。

(2)当竹、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河豚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特别热闹,春天已经来了,芦芽嫩嫩的,感受到了一种欢快

(3)把这些感受融入到诗中,我们一起读一读。

【教学意图: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通过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深入理解古诗,并有感情朗读。】

板块五:说一说回扣整体,说出诗中画面

过渡:这两首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戏水的群鸭,飞翔的燕子,闻到了花草的芬芳,听到了春风春雨的簌簌声,昆虫的低喃声,更感受到春天迎面而来的气息。

读着《绝句》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看着《惠崇春江晚景》你眼前又会出现什么?选择其中一首诗完整的说一说。

【教学意图:用语言描绘画面,巩固所学。】

板块六:背一背积累语言

这么美丽的图景,这么美丽的诗歌,让我们大声的朗读出来,能背诵的同学可以尝试背诵。

【教学意图:背诵古诗,丰富语言积累。】

板块七:写一写燕

1.利用字源字理展示燕的演变,理解字形。

2. 利用动画,了解笔顺。

3. 观察结构。

4. 尝试书写。

【教学意图:指导书写,夯实基础。】

作业:

1.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绝句》

选择其中一首古诗,用诗配画的形式,或者语言描绘诗句意思。

49、惠崇春江晚景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惠崇春江晚景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针对实践效果总结如下:

一、在线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已经一月有余,特别近期部分家长已经复工,离开老师的监督与家长的督促,部分学生白天学习时是处于无监管状态,小学生本身自制力较差,这对他们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根据班级情况,我却发现部分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有所提高,从另一面来讲,小学生依赖心理较强,在有老师和家长多方细致入微的督促时容易丧失自主能力,在脱离监管时不得不负起责任,反而提升了自学能力。在学生提交的第一课《古诗三首》的导学案来看,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基本能理解诗词内容,超出了预期效果,特别在针对《惠崇春江晚景》进行梳理对话时,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学生基本能够不假思索的答出,在课堂教学时反而需要诸多引导,可见线上教学一定程度的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得到挖掘,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时我应多注重引导,而不是取而代之的灌输式教学。

二、空中课堂,整合优质资源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地域经济、生活习惯、教育水平以及其它一些师资条件方面的限制因素,很难实现大面积范围内都由优秀教师任教。针对本班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由我担任语文教学,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存在教学风格模板化,学生有时候在思考问题时也会陷入思维定式。在停课不停学的这段时间,我寻找到了改变的契机,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在准备新课线上教学之前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在网上观看优质的教学视频,教育理论文章,从而到达个人参与网络培训的效果,年级组学科教师也会通过网络分享优质资源或者自学心得,在经过筛选整理后再将优质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学习。空中课堂让学生不再局限于1对N教学,即一位老师针对一群学生的整体教学,疫情期间各省都在组织名师录播空中课堂,学生有机会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思维方式和眼界会更加开阔。

经此,我也更加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以及学无止境的意义,教学时不该让自己待在舒适圈,陷入模板教学,应当不断的汲取新的教学手段,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真的爱上我的语文课。

三、网络对话,建立沟通自信

步入三年级后,班级存在一个现象,上课发言的人变少了,简单的读课文读词语时还好,可到了回答思考型问题时几乎被特定的几位学生垄断发言权,我一直都在想办法鼓励学生建立自信,从发言奖励贴画、从不批评发言错误的学生、举办班级活动、针对发言的同学都会有鼓励性评价,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通过线上教学我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在进行线上课堂梳理时,每当提出一个问题都会收到十几条的语音回复,其中不乏平时从不曾举手的同学,他们回答问题不仅声音洪亮,声音充满自信还有条有理,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善思不善言的沉默型学生。我想从小学生心理角度来讲,部分学生本身内向,伴随着年龄的成长,思想包袱会越来越重,过于在乎旁人怎么看待自己,导致心思敏感,特别在课堂环境之中要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之下发表看法,更是困难。线上教学时,没有了老师和同学的注视,心理负担减轻,加上对线上教学存在新鲜感,反而更加容易走出舒适圈,和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观点。在之后的线上教学中,我要鼓励更多的学习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课堂发言同样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线上发言到敢于课堂发言的过渡。总之,一堂课能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是我的目标,今后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信。

线上新课教学不到一周,在疫情的消极影响下,我在努力探索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尽管有积极的一面,但网络教学仍然有其缺陷性:

线上教学的本质决定了老师与学生是一种分离状态,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监管,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状态;很多学生对于线上学习还处于适应期,尚未体会到线上学习的优越之处,家长以及学生对线上教学有一定的排斥;教师和学生脱离严重,教师无法及时的掌握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

突如其来的疫情,被动的线上教学,大到国家教育机构,小到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进行网络教学的探索,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和努力,疫情结束之后,回归到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否这一段时间关于教育教学的探索就会抹空?我在思考这一次线上教学所搭建的各种平台,所整合的资源,建立的新的教学流程,是否能够成为未来教学实践中的一部分,所有的教学问题都不是一个闭环,问题之所以存在是考验我们该怎样去解决。虽然平时我们一直都在有意无意的探索如何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结合,但从未产生过如此碰撞,展望未来的科技发展,焉知此次被动的网络教学是一次灾难,还是一次教育变革的契机。当然关注疫情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真正春暖花开,人间无恙的到来,作为一线教师,当务之急要认真的思考如何把握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

50、二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生字组词

二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生字组词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咏柳》通过对早春二月柳树的描写,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诗(古诗 诗歌)

村(山村 村庄)

童(童年 儿童)

绿(碧绿 绿色)

碧(碧绿 碧血丹心)

妆(化妆 妆扮)

丝(丝巾 丝瓜)

剪(剪刀 剪破)

手机扫码阅读三下第一课绝句、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古诗翻译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