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三首塞下曲理解诗意及注释
1、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三首塞下曲理解诗意及注释
《塞下曲》的大意是:敌军溃逃,将士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一逃一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三首塞下曲理解诗意及注释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满:沾满。
【诗意】没有月亮的晚上,大雁高飞,单于趁着黑夜逃跑。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
2、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说课稿
1.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学生甲:用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学生乙: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诗。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知道连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三、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轻拂河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
急忙趁着温暖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①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②学生自由读诗。
③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⑤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神韵。
⑥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⑦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这么多美妙的画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生: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温暖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③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入诗里读出来吗?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四、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来这首古诗。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搜集诗人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出示杨柳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属于盛唐前期诗人,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歌唱,赞美。咏柳,就是歌唱、赞美柳树。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家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边读边想象柳树的姿态,仿佛柳树就在自己的眼前,轻轻的,柔柔的,那么碧绿,那么美丽,要用喜爱、惊叹的语气来读。
二、释字词,明诗意
1.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1)理解词语。
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左右结构,注意女的写法。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爱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通过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不仅帮助了学生熟记字形,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字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诗的开始就把杨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条条像丝带般的柳条。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语。
剪:上下结构。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课件展示剪刀,引导学生理解)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出的吗?就是那像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啊!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通过理解字义,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高高的柳树像碧玉妆扮成的一样,千万轻柔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前两句诗,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柳树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万条垂丝,就像她的裙带)
2.你觉得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第一句中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第二句中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教师: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点名读,其他学生说画面)
3.那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它还能剪出什么。
示例:将小草剪成了一根根;将枫树的叶子剪得像手掌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4.总结: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1.课堂小结: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2.教师布置作业: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意。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六、备课资料
1.风筝
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风筝。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907-960)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2.柳树
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修了一道堤,堤上遍植柳树,如今已成为西湖十大景点之一。田园诗人陶渊明喜爱柳树,室旁有柳五棵,所以自名五柳先生。清代蒲松龄也喜欢柳,并自号柳泉居士。清代左宗棠戍守边疆时,为了保持水土、抵御风沙等,在河西走廊新栽杨柳三千里,后人为纪念他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在古代文学中,杨柳是一个特殊意象,优美动人,情意缠绵,为诗人传诵吟咏。
3、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字词解释
村居字词释义: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醉:迷醉,陶醉。
拂:轻轻擦过。
散学:放学。
纸鸢:指风筝。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咏柳字词释义:
咏:歌颂,赞美。
碧玉:这里用来形容嫩绿的柳叶。
妆:装扮,打扮。
一树:满树。一是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细叶:柳树新萌发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似:像。
裁:裁剪。
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文中用来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条。
4、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及多音字
生字组词:
融: 融化 融洽
鸳: 鸳鸯 枕鸳
鸯: 鸳鸯 梁鸯
惠: 恩惠 贤惠
崇: 崇尚 崇拜
芦: 芦苇 芦荟
芽: 麦芽 豆芽
短: 短发 短处
梅: 梅花 冬梅
溪: 小溪 溪水
泛: 广泛 泛滥
减: 减轻 减少
多音字:
燕 yn 燕窝 燕子 曾 zēng 曾姓
yān 燕赵 燕山 cng 曾经 不曾
尽 jǐn 尽管 尽早 行 xng 行走 行人
jn 尽头 尽力 hng 银行 在行
5、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f rng lu( ) ch h( ) qin kūn( )
lu yng( ) bǐ m zhǐ yn( )
二、组词。
1、形近字。
洛( ) 雁( ) 砚( ) 伸( )
络( ) 雇( ) 现( ) 坤(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单( )( );( )( );( )(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平明:( ); 冰心:( ) 单于:( )
骑:( ) 遁:( ); 乾坤:( )
孤:( ); 寒雨:( )
练习答案
一、芙蓉楼、 茶壶、 乾坤 、洛阳 、 笔墨纸砚
二、1、洛阳、 大雁 砚台 伸手
络绎不绝 雇佣 现在 乾坤
2、(dān)(简单);(chn)(单于);(shn)(单县)
三、(天刚亮);(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骑兵);(逃走);(天地间);(独自,孤单一人);(秋冬时节的雨)
6、四年级语文22课《古诗三首》课后题目怎么做?
四年级语文22课《古诗三首》课后题目怎么做?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如果洛阳的亲友们问起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旧像玉壶里面的冰心一样晶莹纯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开朗胸怀,还有坚强的性格,光明磊落的高贵品格。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将军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纷飞的大雪就落满了身上的大刀。从这句诗中我们也能独处守边将士们的不容易,不顾严寒,勇猛追敌这种无畏的精神,还有对于国家的热爱之情。
3不要人夸好艳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需要被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可以在天地间弥漫。诗人其实其借用了墨梅来比喻自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与世无争的精神。
7、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
2.学会填写汇款单时,数字要大写,会认8个生字。
3.积累8个新词,交流词义。
4.学习例句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此法介绍一个事物。
5.积累和理解一组对联。
教学重点
词句段运用(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个事物,仿照例段写片段)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一组对联。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板书:遇到不懂的问题)
小丽:我通常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小博: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如,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我查资料知道了,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
小如:我是请教别人知道的。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解决不会问题的方法,用 画出来。
3.以上几个同学的交流内容,提到了几种解决难题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3.学生交流。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2.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
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2)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3)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的,可以请教别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别人)
4. 小练习:请同学们从本单元文章中回顾当时是如何解决不懂的问题的?
示例:
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中理解演化一词,我们就可以联系下文,就会明白一部分恐龙为了躲避敌害或者寻找食物而逐渐变成了鸟的样子。
在学习《琥珀》一文,解决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就可以查资料,明确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
二、识字加油站
你认识汇款单上的地址和所汇金额吗?和同学交流。(板书:汇款单)
出示: 1.认一认
(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
前鼻音叁,后鼻音湘,整体认读音节岳、壹。
(3)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指导:
(1)填写汇款单上的金额时,数字要大写。(板书:数字要大写)
(2)1-10数字以及百、千、万的大写分别是:
一(壹)二(贰)三(叁)四(肆)五(伍)六(陆)七(柒)
八(捌)九(玖)十(拾)
百(佰)千(仟)万(萬)
3.练一练
写出一下几个数字的大写:
489 写作:肆佰捌拾玖
75642写作:柒万伍仟陆佰肆拾贰
三、词句段运用
(一)下面这些词语,有的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有的是近年新出现的,选一两个你知道的,和同学交流。(板书:新词含义)
出示: 1.认读词语:
(1)齐读词语,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词语的了解。
教师小结,指导:
桌面:
原有含义:指传统意义上的书桌或者写字台表面。
新含义:桌面,是指打开计算机并成功登录系统之后看到的显示器主屏幕区域,是计算机用语。桌面的定义广泛,它包括任务栏和Windows边栏及开始按钮 。桌面文件一般存放在C盘,用户名名下的桌面文件夹内。
窗口:
原有含义:开在墙上的窗形的口子,用来售票、付款或医院挂号等;
新含义:比喻同外界相互往来联系的单位、部门或地区:交通运输部门是文明的窗口|对外开放城市成了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电脑中窗口的含义:窗口就是一个操作界面,你眼睛所能看到的微机系统中一种新的操作环境。把微机的显示屏幕划分成许多框,即为窗口。每个窗口负责显示和处理某一类信息。用户可随意在任一窗口上工作,并在各窗口间交换信息。计算机中有专门的窗口管理软件来管理窗口操作。
每当用户开始运行一个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就创建并显示一个窗口;当用户操作窗口中的对象时,程序会作出相应反应。用户通过关闭一个窗口来终止一个程序的运行;通过选择相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来选择相应的应用程序。
文件夹:
原有含义:主要是用来存放文件的地方。
新含义:是专门装整页文件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文件,使它整齐规范。普通计算机文件夹是用来协助人们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每一个文件夹对应一块磁盘空间,它提供了指向对应空间的地址,它没有扩展名,也就不像文件的格式用扩展名来标识。
潜水:
原有含义: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
新含义: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大众又赋予了潜水新一层的含义,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的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的单独个体或行为。
云技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
多媒体: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多媒体作品通过光盘发行、网络发行。
克隆: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
互联网: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认识了数字的大写,学会填写汇款单。积累8个新词,交流了词义。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发现新词,收集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1.学习例句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此法介绍一个事物。
2.积累和理解一组对联。
教具
准备 课件
一、词句段运用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
1. 出示:(1)地球上的第一只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2)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3)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2.读一读,读一读这些句子。
3.说一说,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加点的词语,都是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板书:作比较)
第一句中,把第一只恐龙的大小和狗作比较。
第二句中,为了介绍一纳米的小球的大小,把1纳米的小球放在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了地球上。
第三句话把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结实程度比钢铁还要结实百倍。
2.介绍一个事物,照样子用作比较的方法写一写。
示例: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对联。
2.读一读这些对联。
3.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预设:这些都是描写景物的对联。
4.教师讲解:
(板书:描写景物的对联)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此联为徐悲鸿所作。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思是: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4.把这些对联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三、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例句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此法介绍一个事物。积累和理解一组对联。
8、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诗句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古诗词大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词大意: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村居》古诗词大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9、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短诗三首生字组词拼音及造句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繁 fn 繁星 繁多 广阔的银河繁星密布。
漫 mn 漫长 漫不经心 北方的冬季是漫长的。
灭 mi 消灭 熄灭 帐篷里的蚊子被我们消灭掉了。
藤 tng 紫藤 藤萝 院子里的藤萝真美丽!
萝 lu 菠萝 萝卜 菠萝的形状是圆柱形。
膝 xī 膝盖 护膝 妹妹摔了一跤,膝盖受伤了。
涛 tāo 波涛 浪涛 强劲的海风掀起了阵阵波涛。
躲 duǒ 躲避 躲藏 小猫见有生人,赶紧躲藏起来。
10、四年级下册21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必考内容训练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壶雁洛砚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芙( )( )( ) 蓉( )( )( )
乾( )( )( ) 坤( )( )( )
遁(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壶( )( ) 雁( )( )
壳( )( ) 雅( )( )
洛( )( ) 砚( )( )
格( )( ) 现( )( )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dān( ) jiāng( )
单 将
chn( ) jing( )
五、咬文嚼字(填序号)
1.骑:A.跨坐。 B.兼跨两边。 C.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
① 不论刮风或者下雨,我都天天骑车上学。( )
②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2.送:A.赠送。 B.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 C.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
① 把客人送到大门外。( )
② 老师送我两本书。( )
③ 邮递员踏着泥泞的道路为农民送信。( )
1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词语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词语理解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①但使:只要。
②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③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④教:令,使。
⑤胡马:当时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常发生战争。胡马指袭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⑥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12、五年级语文下9古诗三首注音组词及造句
仞rn 千仞 九仞 为山九仞,岂能功亏一篑。
岳yu 五岳 岳父 泰山是五岳之首。
摩m 摩擦 按摩 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
遗y 遗忘 遗憾 他为没能考取第一名而遗憾。
涕t 鼻涕 涕泪 弟弟感冒了,一直流鼻涕。
巫wū 巫婆 女巫 女巫把王子变成了青蛙。
13、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专项生字注音训练答案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zhu yn sāng xiǎo zhēng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供 gng 供认 逼供 稚 zh 幼稚 稚嫩
漪 yī 涟漪 漪澜 傍 bng 傍晚 依傍
陂 bēi 陂池 陂塘
三、比一比,再组词
昼 白昼 昼夜 耘 耕耘 耘田
查 检查 探查 运 运输 运动
桑 桑叶 蚕桑 晓 知晓 破晓
嗓 嗓音 嗓子 烧 烧饭 发烧
绩 成绩 功绩 钲 银钲 钲歌
渍 汗渍 污渍 征 征用 出征
衔 衔接 衔着 磬 玉磬 编磬
街 街道 大街小巷 馨 温馨 馨香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供 gōng 供应 gng 口供 作 zuō 作坊 zu 作业
五、咬文嚼字(填序号)
1.D 2.B 3.C
14、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专项生字注音训练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昼耘桑晓钲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例:杂( z )( 复杂 )( 繁杂 )
供( )( )( ) 稚( )( )( )
漪( )( )( ) 傍( )( )( )
陂(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昼( )( ) 耘( )( )
查( )( ) 运( )( )
桑( )( ) 晓( )( )
嗓( )( ) 烧( )( )
绩( )( ) 钲( )( )
渍( )( ) 征( )( )
衔( )( ) 磬( )( )
街( )( ) 馨( )( )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gōng ( ) zuō( )
供 作
gng( ) zu( )
五、咬文嚼字(填序号)
解:A.分开。 B.解除。 C.解释。 D.了解;明白。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2.天太热了,赶紧吃块西瓜解解渴吧。( )
3.我依据老师的解说,触类旁通,弄懂了许多问题。( )
1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上课笔记之诗意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上课笔记之诗意理解
1.浪淘沙(其一)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2.江南春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3.书湖阴先生壁
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千仞 九仞
岳 yu 五岳 岳父
摩 m 摩擦 按摩
遗 y 遗忘 遗憾
涕 t 鼻涕 涕泪
巫 wū 巫婆 女巫
1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我会写:
昼:昼夜 白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田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田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1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近反义词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近反义词多音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多音字:
解:jiě解释 ji押解 xi 浑身解数
供:gng供品 gōng提供
19、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后题目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后题目及答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名师来指导〕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
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答案大家找〕(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
(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答案大家找〕示例:
《村晚》改写
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
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0、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带拼音
rn 千仞 九仞
岳 yu 五岳 岳父
摩 m 摩擦 按摩
遗 y 遗忘 遗憾
涕 t 鼻涕 涕泪
巫 wū 巫婆 女巫
2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我会写: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杂 删繁就简
漫:漫谈 漫长 漫道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灭:消灭 灭亡 磨灭 熄灭 自生自灭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顺藤摸瓜
萝:藤萝 绿萝 女萝 萝卜 菠萝
膝:膝盖 护膝 盘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长谈
涛:波涛 浪涛 林涛 惊涛骇浪 波涛汹涌
躲:躲闪 躲让 躲避 躲藏 东躲西藏
22、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芙:f(芙蓉、芙蓉楼、出水芙蓉)
蓉:rng(豆蓉、莲蓉、椰蓉)
洛:lu(洛阳、洛河、洛神)
壶:h(水壶、茶壶、酒壶)
雁:yn(大雁、雁群、沉鱼落雁)
砚:yn(砚台、洗砚池、笔墨纸砚)
乾:qin(乾坤、乾隆、朗朗乾坤)
坤:kūn(乾坤、坤角、扭转乾坤)
23、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课后题目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课后题目及答案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24、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并造句
芙蓉 芙蓉花 她长得如出水芙蓉一般清秀。
蓉 芙蓉 莲蓉 这个月饼的馅是莲蓉。
洛 洛阳 洛河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壶 茶壶 水壶 那是一把精致的茶壶。
雁 大雁 雁阵 大雁鼓动着翅膀,向远方飞去。
砚 砚台 砚池 古人用砚台磨墨。
乾 乾坤 朗朗乾坤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坤 乾坤 坤角 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25、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与笔画
复杂 杂货
稀 12画 稀少 稀疏
篱 16画 篱笆 竹篱
蜻 14画 蜻蜓点水
蜓 12画 蜻蜓 蜻蜓
蝶 15画 蝴蝶 粉蝶
宿 11画 宿舍 寄宿
徐 10画 徐徐 徐步
疏 12画 稀疏 生疏
茅 8画 茅屋 茅草
檐 17画 屋檐 房檐
翁 10画 老翁 渔翁
赖 13画 依赖 信赖
剥 10画 剥夺 剥削
26、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27、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墨梅:用水墨画出来的梅花。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乾坤:天地间。
28、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所以在此地留下了这首送别诗。
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但是主题却不甚哀愁,王昌龄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此诗写的非常有深意。诗的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十分生动的写出了雨夜之时的情景,同时也是用这连绵的阴雨写出了心中的离别时的黯淡之情,这份愁意也同时笼罩了即将离别的友人,在这里王昌龄并没有用细腻的笔法来写这阴雨连绵的场景,而是采用了豪放的笔法,将这夜雨连江笼罩吴地写的颇有几分壮阔之势,即是离别亦不落精神。
诗的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则是描写了王昌龄想象天明的时候送走友人的之后,只剩自己面对着茫茫的山峦起伏,想着友人消失在这大山之中,自己又变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主要是着重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己孤单处境的感慨。
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们要连在一起去理解,这两句话是王昌龄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叮嘱,王昌龄在这里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冰心出自《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玉壶出自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在这里两个词不是王昌龄对自己传言的澄清,亦或是对自己馋名的推脱,而是对旁人的非议的一种蔑视,一种自誉。
王昌龄的这一名句不仅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更是向远方的友人表明自己的决心,也是想让远方的友人放心,告诉他们自己不会被这世俗的馋名所累。虽然是送别诗可是全诗没有表现出一点的惺惺之态,所以我们也要向诗人学习,离别虽然是黯然的,但是我们要像诗人一样想的开怀些,让我们的家人朋友放心,让他们不必担心在远方奋斗的我们,告诉他们我们自己在外奋斗也能过得很好。
29、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寒冷的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洛阳的亲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这玉壶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3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3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初)。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供嫔妃游戏。
纷纷:连绵不绝。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向人询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受到此诗的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为酒店的名称。
3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名师来指导〕(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首先要读正确,做到一字不差,韵脚要读饱满。同时注意诗句间的停顿;其次,还要读出诗的韵味。
(2)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先将古诗读熟,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进行背诵。
(3)默写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也要正确。
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答案大家找〕《元日》写的是过春节,写出了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节日。《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3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近反义词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近反义词多音字
《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画。自然流畅,不露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风神别具。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图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近义词: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俊俏俏丽 鲜艳艳丽 增添增加
偶尔有时 偶尔偶然 仿佛好像 光彩夺目五彩缤纷
反义词:
聚拢分散 活泼呆板 俊俏丑陋 乌黑雪白 轻快沉重
多音字
行xng(行走)hng(银行)
得d(得到)děi(我得)
地d(地球)de(高兴地)
3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脉络 网络
锤 chu 锤子 锤炼
凿 zo 确凿 开凿
焚 fn 焚烧 焚毁
35、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若 ru 倘若 、 宛若
rě 见〖阿兰若〗
要 yo 摘要 、 要塞 、 要诀
yāo 要求
36、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燕 yān 燕山 燕国 劲 jn 劲头 使劲
yn 燕子 燕尾服 jng 坚劲 苍劲
似 s 似乎 相似 还 hi 还有 还没
sh 似的 hun 归还 还钱
37、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脉络 网络
锤 chu 锤子 锤炼
凿 zo 确凿 开凿
焚 fn 焚烧 焚毁
38、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燕 yān 燕山 燕国 劲 jn 劲头 使劲
yn 燕子 燕尾服 jng 坚劲 苍劲
似 s 似乎 相似 还 hi 还有 还没
sh 似的 hun 归还 还钱
39、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并造句
侯爷 侯爵 他十分佩服这位年轻的侯爵。
章 文章 章法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
泣 哭泣 抽泣 我从未见过他哭泣。
盈 充盈 笑盈盈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
脉 脉搏 叶脉 病人的脉搏终于平稳下来了。
栖 栖息 两栖 热带雨林里栖息着各种动物。
鸦 乌鸦 寒鸦 乌鸦被人们视为不吉祥的鸟。
40、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带拼音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带拼音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首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石灰吟》主要写了:经过千次锤炼,万次大凿请出深山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若无其事;它为了永留清白在人世间,就是粉骨碎身也不惧怕。这首诗赞美了石灰勇敢、刚强、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的做人的高尚情操。《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而题写的诗。诗人歌咏了长在青山,扎根岩石缝中的竹子。咏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忍、不畏任何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要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络 (lu) (脉络) (网络)
锤 (chu) (捶打) (锤炼)
凿 (zo) (确凿) (凿子)
焚 (fn) (焚烧) (焚毁)
41、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生字注音组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生字注音组词
会写字组词
诗(古诗 诗歌)
村(山村 村庄)
童(童年 儿童)
绿(碧绿 绿色)
碧(碧绿 碧血丹心)
妆(化妆 妆扮)
丝(丝巾 丝瓜)
剪(剪刀 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