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猫》和《母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习分享 2024-06-24 17:38:05

比较《猫》和《母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比较《猫》和《母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比较《猫》和《母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①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鸡雏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浑然天成。②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母鸡》先总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③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不同点:①在情感的表达上,《猫》无论是写猫的古怪,还是写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②在语言的运用上,《猫》一文体现了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而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练一练 1.数一数,有几朵花?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练一练 1.数一数,有几朵花?

第一盆有4朵花

第二盆有2朵花

第二盆有0朵花

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描一描,写一写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描一描,写一写

0 0 0 0 0 0

4、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说一说,填一填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说一说,填一填

3条鱼;2条鱼;1条鱼;没有鱼(0条鱼)。

5、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 练一练 3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 练一练 3

5-2=3 1+0=1 0+3=3 4-0=4

4+1=5 3-2=1 5-4=1 5-5=0

4-4=0 3-3=0 2-2=0 1-1=0

6、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 练一练 1.还有几个泡泡?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 练一练 1.还有几个圆圈?

吹了5个泡泡。

破了1个,还剩下几个?

5-1=4

又破了2个,还剩下几个?

4-2=2

又破了2个,还剩下几个?

2-2=0

7、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 拨一拨,填一填。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 拨一拨,填一填。

5-1=4

5-2=3

5-3=2

5-4=1

5-5=0

1+4=5

2+3=5

3+2=5

4+1=5

5+0=5

8、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说一说,填一填。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说一说,填一填。

盘子里有3条鱼。

吃了1条,还剩几条。

3-1=2

又吃了1条,还剩几条。

2-1=1

再吃了1条,还剩几条。

1-1=0

9、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和同伴试着表演一下这几幅画的意思。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和同伴试着表演一下这几幅画的意思。

图1:车上有2人

2+2+3=7(2+2=4 4+3=7)

图2:车上有8人

8-1-5=2(8-1=7 7-5=2)

图3:车上有9人

9-5+1=5(9-5=4 4+1=5)

10、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一起来分类》练一练 5.算一算,在得数相同的算式上涂一样的颜色。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一起来分类》练一练

5.算一算,在得数相同的算式上涂一样的颜色。


得数8:6+2=8;5+2+1=8;10-1-1=8;9-1=8

得数9:10-1=9;5+4=9;3+4+2=9

得数5:3+2=5;9-2-2=5;9-4=5

11、拍手歌读一读吗,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读一读吗,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孔雀 大雁 老鹰 锦鸡 黄鹂 天鹅

答:雀、雁、鹰都带隹字旁,鸡、鹂、鹅都带鸟字旁,它们都是表示鸟类的字。

12、《拍手歌》课后练习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一组的字都是隹字旁,第二行的是鸟字旁。

13、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生字及组词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生字及组词

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亡:wng(死亡、流亡、亡羊补牢)

  牢:lo(牢记、坐牢、牢固)

  钻:zuān(钻出、钻研、钻牛角尖)

  劝:qun(劝告、劝说、劝学)

  丢:diū(丢失、丢人、丢下)

  告:go(告诉、告别、报告)

  筋:jīn(脑筋、牛筋、钢筋)

  疲:p(疲劳、疲倦筋疲力尽)

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寓:y(寓言、公寓、寓所)

  则:z(规则、原则、两则)

  圈:jun(羊圈、猪圈、牛圈)

  叼:diāo(叼着、叼起、叼住)

  坊:fāng(书坊、坊间、作坊)

  悔:huǐ(后悔、悔过、悔恨)

  此:cǐ(从此、因此、长此以往)

  焦:jiāo(焦急、焦虑、心焦)

  喘:chuǎn(喘气、喘息、气喘吁吁)

1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下面加点的词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下面加点的词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理解词语的方法比较多: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查字典理解,可以回忆生活画面帮助理解,还可以寻找近义词来理解

15、《不懂就要问》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答:这些都是描写人物的细节的成语(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有的描写人物的动作,有的描写人物的神态、有的描写人物的心理。

16、《听听秋的声音》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春:暖和 春光明媚 百花争艳 春雷滚滚

夏:炎热 艳阳高照 绿树成阴

秋:凉爽 秋高气爽 瓜果飘香

冬:寒冷 大雪纷飞 草木凋零

17、《司马光》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答:本文是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文字简练,篇幅很短,共两句话。但是每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如戏便是游戏的意思。语法上也有不同,如群儿戏于庭的表达上是人物、事件、地点,而我们以前学的文章的表达顺序一般为人物、地点、事件。

18、《带刺的朋友》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对刺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对刺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答:那个东西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好奇;那个家伙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小东西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钦佩和由衷的喜爱之情。

19、那一定会很好课后答案,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朗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相同之处:《去年的树》中的树和本课中的种子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去年的树》中,树先是被伐木工人砍倒,后被切成细条,做成火柴,最后变成了点燃的火。本课中的种子先是长成了一棵大树,后又变成了手推车,然后变成了一把椅子,最后变成了阳台上的木地板。

不同之处:《去年的树》中,树的变化不是按照它想变成的样子改变的,而本科中的种子则是一直按照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变化的。

20、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荷花》【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荷花》【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你瞧,那一簇簇的迎春花,有的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像在聊天。有的三三两两地靠在一起,像在说悄悄话。有的枝丫上只有一朵花,也许它在独唱吧。

21、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为什么这样想?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指导:这道题是指导同学们在读文章时如何边读边根据内容预测下文,这样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同学们今后构思自己的习作。

我在故事的很多地方作了预测。当读到胡子沾上了营养丰富的果酱时,我就猜到胡子会越长越长。

故事讲到了长胡子的各种用处,我依据这个内容和生活常识作了一些预测。

我预测的内容没有原文丰富,有的还与原文不一致,但是我的预测也是有依据的。

当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我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接着猜测后面可能会发现什么。

答案:我认为胡萝卜先生走到哪里,故事就会发展到哪里。比如胡萝卜先生走到河边,小猫觉得钓鱼线太短了,于是就剪了一段用来做钓鱼线。我这样想的理由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很长很长,只要是需要线或绳子的地方,都可以用上。

故事的结果:

我的预测和故事的内容不一致,但也是有道理的。

22、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

示例:小女孩不停地擦燃火柴,看到各种幻象的部分。其实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她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托在幻象之中。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23、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下面加点的词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1、明朗与晴朗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明朗,除了晴,还有亮的意思,蓝天都亮了起来,这是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出来的景象。多么表达出来的语气是非常兴奋的,强调了明朗的程度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2、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理解的。凌乱:混乱而没有调理。近义词:混乱 纷乱 杂乱等;反义词:整洁、整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4、第24课《司马光》 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答:《司马光》这篇课文在语言上属于文言文,而同单元其它课文属于白话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文字简练,篇幅很短,共两句话。但是每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如戏便是游戏的意思。语法上也有不同,如群儿戏于庭的表达上是人物、事件、地点,而我们以前学的文章的表达顺序一般为人物、地点、事件。

25、三年级语文下《我们奇妙的世界》近义词与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我们奇妙的世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奇妙奇特 变幻变化 映射照射

降临来临 领略领会 颤动颤抖

光芒光辉 闪耀闪烁

反义词:

奇妙普通 降落上升 结束开始

张开合拢 融化冻结 仔细马虎

无穷有限

26、《猫》和《母鸡》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

  1.都有过渡部分,结构都非常清晰。

  《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母鸡》分为母鸡孵鸡维以前和孵出鸡维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2.采用的都是总分段式

  采用总分来表现小动物特点时,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进行描写

  3.在语言的运用上

  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生动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不同点

  1.在情感的表达上

  《猫》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母鸡》情感上产生变化:讨厌到不敢讨厌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上

  《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

  《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27、默读课文第20课《陀螺》,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1)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批注:

通过作者幽默而有趣的描写,我能想象到文中的为了削出一只得心应手的陀螺而绞尽脑汁四处寻找材料,认真仔细地削木头的样子。

2)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

批注:顽强得出奇表达了此时激动的心情,我能感受到文中的为这个个头虽小但顽强、屹立不倒的陀螺所震撼的心理,以及小陀螺带给的惊喜感。

28、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

排练时的情形,记忆很深刻,而表演时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

原因:当时太紧张了。

类似经历示例:

A、 终于轮到我们上台了,我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终于能上台了,着急的是怕我跳不好。虽然这种舞我们已经练习了无数次,但在等待的时候,我的心还是怦怦直跳。音乐响起,我面带微笑,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心也逐渐平静。节目很快结束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们成功了。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呀!

B、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我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能上台了,紧张的是怕忙中出错,那可会丢了班集体的荣誉的。音乐响起,我们面带微笑,开始朗诵《弟子规》。随着音乐的变化,我们的诵读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重,时而轻。有时我们还轻打快板,敲击铃鼓,和着节奏,把我们的《弟子规》有感情地朗诵给台下的观众。节目很快就结束了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们成功了,心里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29、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做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茡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根?》,有改动

从写法上提问:介绍变态茎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从片段中得到启示,结合生活实际提问:我们见到的变态根还有哪些?说说它们属于变态根的哪一种。

30、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 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后习题答案

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1)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批注:

通过作者幽默而有趣的描写,我能想象到文中的我为了削出一只得心应手的陀螺而绞尽脑汁四处寻找材料,认真仔细地削木头的样子。

(2)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

批注:顽强得出奇表达了我此时激动的心情,我能感受到文中的我为这个个头虽小但顽强、屹立不倒的陀螺所震撼的心理,以及小陀螺带给我的惊喜感。

31、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猫》学习要点,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猫》学习要点,知识点归纳

①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作者老舍主要通过通俗流畅的语言,细致且生动的描写了猫咪的性格古怪,同时也写出来了它满月时候的淘气和可爱,到处表露出来了作者对于猫咪的喜爱之情。

②多音字了解

【屏】(bǐng)屏息凝神;(png)屏障

【折】(zh)折断;(zhē)折腾;(sh)折本

32、《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现在作品,比一比两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现在作品,比一比两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答:在表达上面《猫》全篇文章都是写的猫可爱,不管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我们看到的就是作者对于猫的喜爱之情,不过《母鸡》这篇文章全文其实是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是由感情变化的,具有比较强烈的前后对比,同时也加深了作者对于母爱的一种赞颂。

33、四年级下册课文《猫》的生字词组词

四年级下册课文《猫》的生字词组词

多音字

屏:bǐng(屏息) png(屏幕)

了:li(来了) liǎo(没完没了)

折:zh(折断) zhē(折腾) sh(枝折花落)

一、逗:du,声母是d,韵母是ou,声调是四声。

释义:

1、停留:逗留。逗号。

2、引,惹弄:逗哏。

二、缕:lǚ,声母是l,韵母是ǚ,声调是三声。

释义:

1、线:千丝万缕。

2、泛指线状物。

三、倚:yǐ,声母是y,韵母是i,声调是三声。

释义:

1、靠着,倚靠。

2、仗恃:倚势。

3、偏,歪:不偏不倚。

4、随着,和着。

34、小猫老实近义词,阅读《猫》说一说

小猫老实近义词,阅读《猫》说一说

说他老实吧, 他的确很乖。 他会找个暖和的地方, 成天睡大觉, 无忧无虑

老实的近义词诚实

35、13课猫中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的几处句子

13课猫中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的几处句子

①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一个印字反映了主人对猫的万般喜爱。把猫踩在稿纸上的爪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②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即使它把院子里的花草弄得枝折花落,也不忍责打,反而对小猫宽容怜爱,觉得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6、母鸡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母鸡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反义词

讨厌 一喜欢 反抗一接受 欺侮一帮助 勇敢一胆怯

忠厚一奸诈 改变一维持 慈爱一凶狠 辛苦一安逸

近义词

反抗一抵抗 可恶可恨 慈爱一慈祥 预备一准备

警戒一警惕 欺侮一欺负 成绩一成就

37、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我们可以分成三点:

(1)、 结构:总分构段方式。

(2)、 语言表达:口语化的语言。

(3)、 情感表达: 表达了对动物真诚的喜爱和赞美。

写作手法不同。《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母鸡》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

表达的情感不同。《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38、《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文章结构清晰。《猫》用过渡句将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是文章浑然天成。

善用总分结构。《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母鸡》先总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

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性格特点。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敢;《母鸡》列举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来表现母鸡的不辞劳苦。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猫》的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母鸡》几乎全是口语,带着浓郁的京味。

不同点也可以从三方面来了解:

(1)、结构:

《猫》写了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重点还是写了猫的古怪。

《母鸡》写孵出鸡雏前后的对比,重点写了孵出鸡雏后。

(2)、语言表达:

《猫》明贬实褒。

《母鸡》字里行间态度的变化,表现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

(3)、情感表达:

《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视猫为孩子,表达了由衷的喜爱。

而《母鸡》则写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39、老舍的猫和母鸡有什么不同处和相同处

老舍的猫和母鸡有什么不同处和相同处

相同点我们可以分成三点:

(1)、 结构:总分构段方式。

(2)、 语言表达:口语化的语言。

(3)、 情感表达: 表达了对动物真诚的喜爱和赞美。

不同点也可以从三方面来了解:

(1)、结构:

《猫》写了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重点还是写了猫的古怪。

《母鸡》写孵出鸡雏前后的对比,重点写了孵出鸡雏后。

(2)、语言表达:

《猫》明贬实褒。

《母鸡》字里行间态度的变化,表现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

(3)、情感表达:

《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视猫为孩子,表达了由衷的喜爱。

而《母鸡》则写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40、《宝葫芦的秘密》近义词与反义词

《宝葫芦的秘密》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每逢每当 幸福美满 普通一般

假如假设 希望盼望 让步退步

立刻马上 要求规定 省心放心

声明注明 规矩规则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反义词:

省心操心 普通特殊

幸福痛苦 幻想现实

可怜巴巴趾高气扬

41、古诗词三首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故事。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故事。

答:诗人张籍离开家乡,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洛阳城。

光阴似箭,转眼间中秋节都即将来临,树叶枯黄,都纷纷落了下来。洛阳城内,冷风阵阵,让人们感到这世间无比凄凉,张籍禁不住涌起思想之情,他怀念故土,怀念那些乡亲父老

张籍想想亲自登门拜访亲朋好友们,顺便回到故乡去探望父母。可惜因为遇见一位正要回需要当官,没有办法。沮丧之季,恰巧遇见一位正要回到家乡的同乡,决心写一封家信委托同乡务必要把信转送到父母手中,以表孝心。信中有着甜蜜祝福语:祝父母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只怪对乡亲家人说的事情太多太多,万一这次是他与亲戚最后一次联系?如果这次的信没有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那怎么办?此时此刻,张籍的内心是多么复杂,多么矛盾。

每当捎信的人刚要启程的时刻,他还要将信封拆开,唯恐写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父母为自己担忧,也担心会不会少写。有时候甚至不能发现错误他也迟迟不肯将信送走。虽然每次这样时,捎信人炯炯有神的目光都会显得黯然失色,但是他也了解张籍诗人顷刻的心情。

张籍就这样反反复复地用锐利的目光扫视这封信,他那紧锁的眉头正好照应了他没有思绪的心情,此时他是多么想回乡啊!

张籍望着蓝天多么想高歌呐喊,倾诉着自己的心愿

42、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欣赏与设计》 1.说一说下面的每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欣赏与设计》

1.说一说下面的每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4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 1.在下面的数中圈出5的倍数,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判断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

1.在下面的数中圈出5的倍数,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判断的。

5的倍数:45 80 75 95

位数为5或者0,就是5的倍数。

44、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 4.右面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请画出3个面积都是12cm²的不同图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

4.右面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请画出3个面积都是12cm的不同图形。

45、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后练习及答案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阅读链接中的资料为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澳门》与《香港》。这两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深厚的爱,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恨。这两首诗歌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都表达了对侵略音的无比仇恨。

46、《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有何共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有何共同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答案

《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四行两句,每行七个字;都是宋代诗人写的;都描写了古代乡村儿童生活;都洋溢着稚童们的天真可爱,充满着童真童趣。

47、五年级下册19课《牧场之国》课文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年级下册19课《牧场之国》课文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专注专心 端庄稳重 遮掩掩盖 阻挡阻拦 辽阔广阔 赞许赞成 安闲悠闲 舒缓缓慢 仪态仪表 无垠无边 欣赏观赏 悠悠自得怡然自得

反义词

专注分心 端庄轻浮 遮掩暴露 辽阔狭窄 赞许反对 舒缓急促 漆黑明亮 微弱强烈

48、五年级下册19课《牧场之国》形近字与多音字

五年级下册19课《牧场之国》形近字与多音字

形近字

镶(镶嵌 ) 膘(肥膘 ) 垠(一望无垠 ) 低( 低头 )

壤(土壤 ) 漂(漂亮 ) 根( 根本) 底( 湖底 )

挡(抵挡 ) 骏(骏马 ) 漆(漆黑 ) 驰( 驰骋 )

铛(铃铛 ) 俊(俊俏 ) 膝(膝盖 ) 池( 池塘 )

多音字

模 m (模式) m (模样)

畜 ch (牲畜) x (畜牧)

圈 quān (圆圈) jun (羊圈)

载 zi (满载而归) zǎi (记载)

过了三年五载( zǎi ),我满载( zi )着成功的喜悦回到了家乡。

49、语文书中《威尼斯》和后面的阅读链接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的相似之处

语文书中《威尼斯》和后面的阅读链接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的相似之处

《威尼斯》《威尼斯之夜》《威尼斯的小艇》这三篇文章都是对于威尼斯进行了描写,虽然三篇文章的侧重点不相同,但是三位作家描写的时候都是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都是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描写的。

50、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形近字与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形近字与多音字

形近字:

斯(斯文)期(日期) 艇(小艇)挺(挺立)

垫(床垫)热(热闹) 祷(祈祷)涛(海涛)

簇(簇拥)族(民族) 码(码头)妈(妈妈)

多音字:

翘:qio(翘着脚)qio(翘首)

哗:hu(哗笑)huā(哗哗)

散:sn(散步) sǎn(散开)

51、三篇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相同之处

三篇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相同之处

朱自清的《威尼斯》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威尼斯的轮船多,小河道多,桥多等特点,主要是以静态描写为主;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的是威尼斯海水的特点,动静结合同时描写了自己的感受。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第一自然段以静态描写为主,同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威尼斯夜空明净等特点;第二自然段是写了运河的独特夜景,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突出它的宁静。

所以通过阅读以后我们会发现三位作家在介绍威尼斯的时候,都是采用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威尼斯的特点,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威尼斯的喜爱。

52、课文《匆匆》中为什么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有什么好处?

  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两处一连串的问句分别在第1、4自然段。第一处一连串的四个问句形成了一种急切之势,表达出作者迷茫因惑和苦恼的心理状态。第二处六个问句连用,如层叠而至的波浪

  将文章推向高潮,流露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易逝的慨叹与无奈,是作者不甘虚度光阴,

  力求上进的内心独白。

  这样表达的好处:这些问句像一条线,巧妙地牵引着作者的情感,层层紧扣,展露并深化了主题。

5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秋思

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6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54、斯妤的《除夕》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老舍写过年是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给我们展示的是老北京的民风民俗的画卷。

舒乙写春节详细地介绍了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把春节的风俗写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写过年既写了家乡的习俗,又写了自己的亲人,传达的是浓浓的亲情。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6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55、《圆的认识(二)》 请找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与同伴进行交流。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二)》练习题及答案

请找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与同伴进行交流。

56、《匆匆》一文中两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表达好处在哪里

《匆匆》一文中两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表达好处在哪里

这三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深化了主题。

57、作者舒乙笔下的春节和作者斯妤笔下的除夕有什么不同之处?

作者舒乙笔下的春节和作者斯妤笔下的除夕有什么不同之处?

舒乙在旧社会时还年少,看到的春节是解放后人们的面貌,角度不同,写法也不同。

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58、《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分别代表了哪些传统节日?

《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分别代表了哪些传统节日?

《寒食》写了寒食节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写了七夕节的习俗;《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佳节望月的习俗。

59、三首古诗分别代表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方法有何相同之处?

三首古诗分别代表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方法有何相同之处?

答:《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物,实际上是在赞颂某种精神或品质,表达了诗人做人的志向和固守的节操。

60、阅读材料之《毕业赠言》课文解读

1.赠言的相关特点:

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是: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

赠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最好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

赠言的语言都很优美、精炼,写出了依依不舍的情感。

2.温馨提示:临别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无论写在哪里,都提倡自己动手制作,可以简单朴素,但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61、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评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听课稿,分享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听课感受和记录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评课稿第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臼齿, 茸毛, 蔓延,凋谢, 洗涤

2、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3、概括本文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2、要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揣摩文章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

一、导语: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

二、走进作者:(由学生发言,检查预习情况)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汉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2005年7月20日病逝于北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你不太理解的语句。

 臼齿(ji) 茸毛(rng) 蔓延(mn) 凋谢(diāo) 洗涤(d) 俯瞰(kn) 遏制()

2、选两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段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五、深入探讨:

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① 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六、写作特色:(5分钟)

1,欲扬先抑,章法井然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如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然后再谈生命的永久,以小草,小牛犊为例,从正面展开,指出它却永远存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2,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语言通俗易懂,如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这样通俗易懂的语句,阐述的却是深邃的哲理。作者在行文中感情充沛,如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小结:

本文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七、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有同学知道刚才那首歌的题目?《为了谁》是呀,我们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活着?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找几个回答)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在寻找着答案。历史中孔子是为仁而生,孟子是为义而生;当代的人呢?医生为治病救人而生,运动健将为梦想而拼搏,还有地震中奋不顾身的很多人,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活着,

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三、通读文本,了解全文结构特点,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

朗读指导:

1、朗读这篇文章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2、边读边勾出关键句。思考,罗素为什么而活着?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幻灯)

三、全体学生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抽生)板书 爱情 知识 同情心

所以,全文采用的结构是总分总。(齐读1段)

明确结构:总--分--总。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速读2、3、4段。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

1、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齐答)

爱情:相信大家都渴望自己将来能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关于爱情罗素曾这样说过。(幻灯)

罗素一生经历过三次爱情。 他追求爱情,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

(师点:爱情是自私的,但罗素在真诚地追求爱的过程中,却让自己的胸怀变得更宽广,更博大。板书:博大)

2、作者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罗素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幻灯知识:)

他在学术上取得这样多的成就,所以(板书:博学谦逊)

3、.作者同情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我们就来看一看罗素在他一生身体力行为了人类的和平作出了哪些贡献。

同情:(板书:博爱崇高)

4、其中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同情心,也是最重要的)爱和悲悯,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如果没有爱和悲悯,那么我们片面追求爱情、知识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追求爱情会产生爱情恐怖主义;追求知识会成为灾难的帮凶。

爱的意识和悲悯意识。

所以三者能否交换顺序?( 爱情,自然朴素的精神追求;知识,提高素质的精神追求;同情心,道德层面的精神追求)

5、那么最后罗素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怎样的总结?(齐读5段)

他觉得自己一生为爱情、知识、同情心而活着是值得的,他多想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可是正象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6、那么,像罗素一样心忧天下,悲天悯人的人多吗?请举例如:

被订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滴着鲜血仍眷顾着红尘的苦难的人们;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正因为有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些黑暗凄凉,多了慰藉希望。世界才会前进,才会象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7、当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立足于爱情、知识、同情心的关系的基础,来说说自己的观点。分成三组讨论爱情观、知识观、同情心。(幻灯展示名言)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白居易: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8、那么现在我想再问一次大家我们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着?(观看资料《灰色的震撼》)

然后: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这一生能多挣点钱,一家人能平安健康幸福的活着就足够了;但是,当我看见非洲的难民,地震中的人们,以及身边的很多苦难的人们时,我知道我错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之后有什么感想呢?我们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9、同学们,请分组完成下面二道题。

一组:假如生命就是为了活着,那么(一切不仁不义苟且偷生的行为都应当肯定);

假如生命就是为了活着,那么 (人类一切伦理道德都应当改写) ;

假如生命就是为了活着,那么 (一切生物的价值都是一样的) 。

二组:岳飞活着是为了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陆游活着是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

余光中活着是为了(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抽几个有代表性的念给大家听,并做适当的点评,然后出示幻灯片。

五、课堂小结:当然人生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很难分出高下。罗素追求爱情、知识、同情心,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只要你的追求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是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是符合社会的进步要求的。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我为什么而活着

爱情 博大

知识 博学谦逊 爱和悲悯

同情心 博爱崇高 (道德 重要)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评课稿第二篇:

散文两篇教案

《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自我研读 生成新知

生字难字

臼齿(ji) 茸毛(rng) 蔓延(mn) 凋谢(diāo)

洗涤(d) 俯瞰(kn) 遏制()

多音辨析

口号(ho) 颤栗(zhn)

号 颤

呼号(ho) 颤抖(chn)

形似辨析

点缀(zhu) 濒临(bīn)

啜泣(chu) 频率(pn)

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当堂评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写意(xiě) 倘若(tǎn)

B.飓风(ji) 遏制()

C.松懈(xi) 俯瞰(kn)

D.频临(pīn) 震颤(ch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B.谈论西青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随着京剧表演及脸谱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收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 ;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 ;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鉴赏精巧的构思,隽永的语言。

3.感受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不懈的拼搏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作者介绍:伯特兰罗素(18721970)系英国现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由于政治原因,曾两次被监禁。他是一个极富鼓动天才的辩论家,一个文理兼通的勤勉的科普工作者,曾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为他所信仰的自由事业而孜孜以求,义无反顾。因他为思想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理想而写作,于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为何而生》一文是他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

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

思考:作者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带来狂喜、摆脱孤寂、体会美好人生境界

致伊迪丝

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得到!

到了垂暮之年,

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追求知识: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同情苦难: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想一想:作者一生的追求中哪一种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

对整个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讨论: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着?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活着我们才能享受早晨一睁眼的阳光,出门时闻到的春天还有爱。

年轻的时候为了将来活着,老了为了回忆而活着。我为了希望而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只为家庭活着,这是自私;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

奥斯特洛夫斯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 心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62、《牛和鹅》生字组词

《牛和鹅》生字组词

我会写组词

摸:mō(摸底、摸索、摸黑)

甚:shn(甚好、甚是、甚至)

跪:gu(跪拜、跪谢、长跪)

捶:chu(捶背、捶击、捶腿)

顽:wn(顽强、顽皮、顽固)

脖:b(脖颈、脖套、脖子)

脱:tuō(脱下、脱落、脱贫)

概:gi(大概、概貌、概括)

惹:rě(招惹、惹事、惹是生非)

昏:hūn(昏暗、昏庸、昏乱)

握:w(握住、握笔、把握)

摔:shuāi(摔跤、摔碎、摔跟头)

凭:png(任凭、凭吊、凭靠)

掐:qiā(掐算、掐住、掐头去尾)

我会认组词

谓:wi(所谓、无谓、称谓)

拳:qun(拳头、拳术、握拳)

襟:jīn(衣襟、后襟、捉襟见肘)

膊:b(胳膊、臂膊、赤膊上阵)

瓶:png(酒瓶、瓶子、保温瓶)

怖:b(恐怖、可怖、白色恐怖)

欺:qī(欺负、欺生、仗势欺人)

手机扫码阅读比较《猫》和《母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