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习分享 2024-05-29 12:33:05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答案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2、古诗二首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答: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

◇山坡上

参考答案:

◇房子旁边长着一棵棵高大的树木。

◇山坡上长满了绿茸茸的小草。

◇花丛里飞着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4、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点拨:第一句话中,探字把小草写活了,眉毛写出了春天的生机。朗读时把小草当成一个调皮的孩子,用上扬的语调把春天灵动的气息读出来。

第二句话中,看听闻触,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述春天来临时的气息重读看听闻触。带着兴奋、喜悦的语气来读,读出对春天浓浓的喜爱之情。

5、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读一读,填一填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读一读,填一填

莺飞 ,拂堤杨柳醉

◇不知细叶谁裁出,

参考答案:草长 二月天 春烟

二月春风似剪刀

6、第十八课 古诗二首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十八课 古诗二首 课后练习题答案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7、《古诗三首》综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综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答:一年中最好的精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8、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燕子》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燕子》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 diyuan1903 (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3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练一练 1.分一分,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练一练

1.分一分,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图1:

462=23

402=20

20+3=23

图2:

393=13

303=10

93=3

10+3=13

10、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你能解释你的发现吗?用你的发现尝试计算52÷4。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你能解释你的发现吗?用你的发现尝试计算524。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用十位上的数除以这个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以这个数,最后把结果加在一起。我把52看作40+12,然后再进行计算。

404=10

124=3

10+3=13

1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7.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写出两组类似的题目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7.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写出两组类似的题目吗?

12x6○16x2 25x4○24x5

14x5○15x4 16x5○15x6

答案:

12x616x2 25x424x5

14x515x4 16x515x6

12、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与数学》 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与数学》

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上下两个数的差都是7。

以15为中心,上下、左右、对角三个数的和都是45。

1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与数学》 观察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与数学》

观察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6+14=13+7=20

12比11多1,18比11多7。

11+19=30,12+18=30。

横行后面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一竖行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多一。

14、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3.圈一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3.圈一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15、四年级下册部编语文第三课《天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四年级下册部编语文第三课《天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文中主要指夏天阵雨来了时和晚上孩子们被逼着上床睡觉的时候,这时孩子们失去了自由,只好通过天窗来观察外面的世界,所以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16、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天窗》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天窗》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上玻璃,这就叫天窗。因为木板窗关闭后屋子里漆黑,开天窗主要作用就是采光,使屋子变得散亮。

17、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乡下人家》读一读,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乡下人家》读一读,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①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鸭子)也从不吃惊。

②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纺织娘)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8、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一个孩子欢快地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2)初夏时节,白昼变长,太阳高挂在天上,篱笆旁边整日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蜒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地上,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9、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的。

20、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 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 故事中哪个情节触动了你?和同学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后习题答案

故事中哪个情节触动了你?和同学交流。

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毫不屈服这个情节最让我触动。为了人类能够用上火,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普罗米修斯明知道会有生命危险,仍然去盗取火种。面对宙斯的残酷惩罚,他毫不屈服。他善良、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正义、勇于献身的精神让我佩服。

22、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习题答案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背诵这篇课文,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课文共有两句,第一句告诉我们炎帝的女儿的名字叫女娃。第二句告诉我们精卫填海的原因和经过。特别是衔木石语速放缓,声音低沉,感受精卫填海的艰辛。

2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 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答案

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24、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做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茡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根?》,有改动

从写法上提问:介绍变态茎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从片段中得到启示,结合生活实际提问:我们见到的变态根还有哪些?说说它们属于变态根的哪一种。

25、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习题答案

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我发现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

26、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简要复述课文。

摸清底细 )(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县。到邺县后,他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西门豹找到一位老大爷打听,才知道原因。这个地方夏天雨水少,年年干旱,而且这里的巫婆和官绅以给河神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到了河神娶亲那天,西门豹来到现场,先是借口新娘不漂亮让巫婆去报信,把巫婆投进了河里。过了一会儿又让官绅头子去催巫婆,把他也投进河里。过了很久,西门豹又让那些官绅下河去催,官绅们吓得面如土色,跪地求饶。这一下,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利用迷信骗钱害人。后来,西门豹发动百姓开凿渠道,引漳河水灌溉田地,百姓年年获得好收成。

27、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为没有高质量的陀螺而懊恼,不高兴。)

这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这个句子写出我陀螺充满期待,心里十分高兴。

◇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这个句子突出了我得到喜欢的陀螺,想要与朋友一战的急切心情。

◇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这个句子写出我当时失落的心情,士气顿时大减。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虽然胜利小如微尘,但对于我这样好胜心强的孩子来说也是足以陶醉许久的一件事情,句子写出了我当时十分高兴的心情。

28、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课后知识扩展:什么是白桦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课后知识扩展:什么是白桦树

白桦树树干可以达到25米高,50厘米粗,其树皮像白纸一样光滑,白桦树喜欢阳光,同时生命力也非常的旺盛,在大火烧掉森林以后,刚长出的一般都是白桦,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课外知识:白桦树是俄罗斯的果树,是这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象征。

29、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

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读课文前,我一度以为诸葛亮的聪明缘分于先天的因素,像是生来具有神力一般。

读课文后,我知晓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是因为他懂天文、知地理、善于用人、能猜度他人性格。

我还想了解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30、小学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祖父的园子》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链接交代了作者用文字记录祖父的园子的缘由。园子的主人已经不在了,而且园子里的一切也只能想象而不能亲见了,作者的伤感之情显而易见。课文所描写的是一派美好的景象,可这种美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作者是带着一种哀愁来写的。由此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时光,也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怀念和哀伤。明白了作者的这种哀伤,那么作者笔下的美好景物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31、五上 21、古诗词三首 2、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意:竹林里传来阵阵喧哗,那是洗衣物的女子归来了。莲花响动,那是捕鱼的小船在顺流而下。

这两句诗是动态描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落月、江枫、满天霜是静景,乌啼、渔火是动景。特别是江枫、渔火,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32、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民币兑换》 6.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一组类似的算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民币兑换》

6.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一组类似的算式。

100.8=12.5

100.911.1

101=10

101.19.091

101.28.333

101.37.692

除数大于1,商比被除数小。

除数小于1 ,商比被除数大。

除数越接近1,商越接近被除数。

3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后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后练习及答案

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参考答案: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鸟的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这是静态描写;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作者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热闹活动的景象,这是动态描写。

34、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举例: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35、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读后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读后感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6、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 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后练习答案

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略。边读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7、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之马诗诗句赏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之马诗诗句赏析

词句赏析: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是描写边塞风景中的经典,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自汉迄唐,这些地方,曾经有过无数次的鏖战,历来成为热血男儿显身手的处所,造就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英雄。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平沙漠漠,朔风浩浩,塞外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浓悲壮的气氛。如果说战争是威武雄壮的正剧。那么,这景象就是其舞台背景。唐代的边塞诗人们,正是连同这背景一并摄入彩笔下,写出许多豪壮的诗章的。此诗说砂砾飞扬如雪,突出其酷烈,说峰巔残月似徇,烘托其惨澹,可谓传神之笔。这两句写边塞,境界阔大,气势磅礴。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二句借骏马喻怀抱。边塞为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机会一效千里之足,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诗人说自己就如这千里马,一旦得展骥足,即可万里腾骧。主人饰马以金络脑,表明特见赏爱。诗人借此以憧憬身当恩遇的荣宠。但这不过是诗人一己的愿望,所以说何当。何当一语承上启下,既写出对建立勋业的向往之情,又表现出对自己能够见用于时的渴念,以千钧之力逼出结尾这一句:快走踏清秋。这十个字,感慨奋发,是诗人火一样的热情所化成。

38、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组词

1.《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3.《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涯:y(天涯、生涯、天涯海角)

莺:yīng(黄莺、夜莺、莺歌燕舞)

39、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4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生字组词

德:品德 美德

鹊:喜鹊 鹊桥

蝉:蝉联 噤若寒蝉

4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书湖阴先生壁诗意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书湖阴先生壁诗意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4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江南春诗意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江南春诗意理解

江南春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4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诗意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诗意理解

浪淘沙(其一)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4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上课笔记之诗意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上课笔记之诗意理解

1.浪淘沙(其一)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2.江南春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3.书湖阴先生壁

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4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读后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读后感

《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书湖阴先生壁读后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书湖阴先生壁读后感

《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宿建德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宿建德江》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写了寒江、小舟、孤月、独客、老树、旷野,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8、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s建jin德d江jiānɡ

【唐tnɡ】 孟mnɡ浩ho然rn

移y舟zhōu泊b烟yān渚zhǔ,

日r暮m客k愁chu新xīn。

野yě旷kunɡ天tiān低dī树sh,

江jiānɡ清qīnɡ月yu近jn人rn。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9、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①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②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途径建德江时所作。当时,诗人乘坐的船正停宿于建德江中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大意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客是诗人的自指,愁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夕阳西下、飞鸟归林的黄昏时刻,也正是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返回家中的时刻,而此时的诗人则只能在停靠岸边的船上过夜,因此新的羁旅之情便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唐诗中铺写景物的名句,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树,此境此景,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亦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整首诗于轻淡处着笔,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50、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村清新、秀丽的景色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追求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枫桥夜泊》勾画出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情怀。

《长相思》融写景与叙事为一体,描写了戍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因怀念故园不能入眠的情景,表达了浓烈、深切的思乡之情。

我会写组词

sūn:孙(孙子、孙女、外孙)

b:泊(停泊、泊船、飘泊无定)

chu:愁(忧愁、发愁、愁眉不展)

s:寺(寺庙、寺院、少林寺)

y:榆(榆关、榆树、榆荚)

pn:畔(河畔、池畔、耳畔)

我会认组词

更:gēng(打更、五更、三更半夜)

聒:guō(聒耳、聒噪、聒碎)

5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凉州词》这首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写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讽刺南宋朝廷投降逃跑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感情。

我会读组词

塞:si(塞外、塞北、关塞)

秦:qn(秦腔、秦岭、秦国)

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

词:c(歌词、词语、单词)

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

醉:zu(陶醉、沉醉、醉生梦死)

杰:ji(杰出、英杰、英雄豪杰)

亦:y(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

雄:xing(雄鸡、雄风、雄壮)

项:xing(项链、颈项、强项)

我会认组词

将:jing(将领、将士、将官)

52、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都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

《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与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山的雄奇)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水的壮阔)

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二、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叶孤舟从天水相接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平滑光亮。

手机扫码阅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