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括部编版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书中三个事例
1、简要概括部编版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书中三个事例
简要概括部编版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书中三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谢皮罗教授从洗澡中发现,放掉洗澡水水的漩涡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从而发表了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论文。
第二个事例:米卡尔逊教授从蚯蚓在地球的分布发现大陆与海洋的起源,通过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第二个事例:奥地利意升从儿子睡觉转动眼珠发现,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
2、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预测的好处,使学生喜欢预测,善于预测。
2.识字加油站,复习查字典认识生字,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区分多音字读音,朗读句子,注意标点符号
的用法,积累语言。
4.通过诵读,体会谚语,帮助小学生积累和团结有关的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谚语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谚语的大致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课件出示1)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在平时的阅读中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预测的方法和技巧?(板书:预测)
(1)学生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
(3)教师评议并小结。
2.有目的地交流。
(1)(课件出示2)
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①小组交流:结合某篇文章或一本书,说说自己的做法和收获。
②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
③教师评议并小结。
(2)(课件出示3)
为了预测得更准确,我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
①小组交流:结合某篇文章或一本书,说说自己都注意到了哪些更多的细节。
②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
③教师评议并小结。
(3)(课件出示4)
我在图书馆里找书看时,会先看标题,猜猜书的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
①小组交流:结合自己到图书馆找书的一次经历,说说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②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
③教师评议并小结。
3.教师小结:在阅读中,除了猜读法,还有浏览法、扫读法、跳读法、寻读法等,希望同学们在阅读实践中,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三、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查带点字 | 音序 | 音节 | 词语的意思 |
字典 | | | |
基础 | | | |
阁楼 | | | |
佳节 | | | |
盲人 | | | |
唐朝 | | | |
1.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完成表格。(课件出示5)
(板书:查字典)
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6)
查带点字 | 音序 | 音节 | 词语的意思 |
字典 | D | diǎn | 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 |
基础 | J | jī chǔ | 建筑物的根脚;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
阁楼 | G | ɡ | 在较高的房间内上部架起的一层矮小的楼。 |
佳节 | J | jiā | 美好的节日。 |
盲人 | M | mnɡ | 失去视力的人。亦喻胡涂、不明事理的人。 |
唐朝 |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背诵(bi bēi) 背包(bi bēi) 圆圈(quān jun) 猪圈(quān jun)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雅雀无声 1.他背书总喜欢( )。 2.你这样( )地背,有什么用呢? 3.老师刚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 )。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 ) 2.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 ) 四、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2.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五、课内阅读。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bi bēi quān jun 二、1.摇头晃脑 2.糊里糊涂 3.鸦雀无声 三、1.细致 仔细 2.照样 流畅 四、1.他从来不写作业。 2.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 五、1.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 2. 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懂就问,爱学习的人。 4、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同步练习带答案20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春天到了,高大的树木抽出了绿色的枝条,dǎng zh( ) 了人们的sh xin( )。树下是一层厚厚的落叶,十分 ru ruǎn(柔 )。 2.huā tn( )的边上露出一个可爱的小nǎo dai( ),xiǎn de( )很有趣。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海洋 ( )的叶子 ( )的野花 ( )的山葡萄 ( )的榛子 ( )的脚掌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又香又脆 又________又________ 又________又________ 又________又________ 2.葱葱茏茏(AABB式) 四、句子训练营。 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拟人句) 写拟人句的方法: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付予人的行为,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五、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按________顺序写了小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________。 2.我能把课文中总结整篇课文的句子写在下面。 3.下面四句话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在横线上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落叶在林间飞舞。 (2)____________________,树上积满了白雪。 (3)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4)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六、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________(季节)的景色,这时候小兴安岭的特点是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字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 ) A.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B.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七、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热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不用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最心爱的满怀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特别( ) 酷热( ) 闪烁( )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波浪线。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________________,马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4.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后,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是一个反问句。( )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 (3)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参考答案: 一、1.挡住 视线 软 2.花坛 脑袋 显得 二、广阔 绿色 盛开 酸甜可口 又香又脆 厚厚 三、1.粗 高 松 软 肥 厚 2.开开心心 漂漂亮亮 大大方方 四、1.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2.白杨傲然挺立在边疆。 五、1.时间 四季的美丽 喜爱和赞美 2.(1)秋天 (2)冬天 (3)夏天 (4)春天 六、1.夏天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阳光 利剑 3.A 七、1.矗立 格外 炎暑 闪耀 2.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3.(1)显得格外精神 显得格外矫健 (2)雪峰 原始森林 小溪 4.(1) (2) (3) 5、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课后同步练习带答案16金色的草地 一、读一读,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蒲公英(p pū) 玩耍(shuǎ suǎ) 哈欠(qin qi) 合拢(lng lǒ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1.我在河边guān ch( )地形,准备dio y( )。 2.让孩子尽情地wn shuǎ( ),他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l q( )。 3.我xǐ huān( ) shng kāi( )的 p gōng yīng( )花。 三、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耍( ) 欠( ) 要( ) 人( ) 钓( ) 睡( ) 钩( ) 锤( ) 四、根据意思写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1.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2.吸引人们注意。(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3.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妹妹快活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六、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的主要事情是( )。 A.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B.我和弟弟早晨起床去钓鱼。 C.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种蒲公英。 D.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颜色的原因。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我们可以看出句中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如何判断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将像、似、仿佛这类词作为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也就是要看句子中有没有用一种事物去比另一种事物,有没有两种事物在打比方,有的,是比喻句;没有的,不是比喻句。 3.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 ),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 )。 A.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 B.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 八、课外阅读。 奇妙的植物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上的绒毛能分泌一种黏性很强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的液体,这种黏液小虫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一到两个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科学家,常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几张交响乐唱片。日子久了,他发现那园中的花木,竟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就开始正式试验,他发现听音乐的田里的水稻,比没有听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茁壮,平均株高要超过30厘米。 世界上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有能预报地震的山宇藤,有能净化水体的水葫芦,还有会咬人的漆树 1.短文主要写了两种奇妙的植物,一种会________;另一种能________。 2.毛毡苔是怎样捕捉飞虫的?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p shuǎ qin lǒng 二、1.观察 钓鱼 2.玩耍 乐趣 3.喜欢 盛开 蒲公英 三、玩耍 只要 哈欠 人们 钓鱼 钩子 睡觉 锤子 四、1.一本正经 2.引人注目 动物园猴山上的猴子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引人注目。 五、1.天多么蓝,太阳多么亮。 2.妹妹和我一起吃饭,一起学习。 3.绿色的地毯 一只小鸟 六、D 七、很早 中午 傍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蒲公英花 手掌 3.BA 八、1.吃虫 听音乐 2.毛毡苔的叶子上的绒毛能分泌一种黏性很强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的液体,这种黏液小虫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 6、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不会叫的狗课后同步练习题14不会叫的狗 一、根据加点字读音分别组词。 担 dān( ) 中 zhnɡ( ) dn( ) zhōnɡ( ) 压yā( ) 弹dn( ) y( ) tn( ) 二、连一连。 汪汪叫 猫 哞哞叫 牛 喵喵叫 公鸡 喔喔叫 狗 奇怪的 吃草 安详地 叫声 美味可口的 青草 鲜嫩的 午餐 三、给画线词语选择恰当的反义词。 A.犹豫 B.百无一存 C.困难 1.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 2.狗索性到树林里练。( ) 3.我觉得很容易。(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你难道不知道狗会叫的?(改成陈述句) 2.狗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仿写句子) 天空是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 3.真想捧腹大笑。(修改病句) 五、课文内容我熟悉(多项选择)。 1.课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和猎人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选一选。 A.嘲笑、看不起; B.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C.误会、猜忌。 D.怜悯、关心; 小公鸡( ) 狐狸( ) 杜鹃( ) 猎人( ) 2.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这三种结局会带来的后果: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 A.过于平庸,安于现状,比较保守。 B.迷失了自我 C.找对老师,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3.我读了这篇课文感受到的这只不会叫的狗是( )的狗。 A.不幸、可怜 B.勤奋刻苦 C.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 D.好吃懒做 参考答案: 一、担心 重担 中枪 中间 压力 压根 子弹 弹力 二、汪汪叫狗 哞哞叫牛 喵喵叫猫 喔喔叫公鸡 奇怪的叫声 安详地吃草 美味可口的午餐 鲜嫩的青草 三、1.B 2.A 3.C 四、1.你应该知道狗会叫的。 2.蓝 高 大 3.狐狸真想捧腹大笑。 五、1.B A D C 2.B A C 3.ABC 7、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一块奶酪课后同步练习题11一块奶酪 一、选择下面生字的正确读音,画横线。 稍息(sho shāo) 稍微(sho shāo) 拽着(zhui y) 处罚(chǔ ch) 到处(chǔ ch) 二、选词填空。 四字词语的运用,第一步先了解词语的意思。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争先恐后指抢着向前,唯恐落后。第二步根据句意选择填空。 争先恐后 七上八下 四面八方 1.这座城市有数条铁路通向祖国的( )。 2.有一次,我做错了事,我的心里( )的。 3.课堂上,同学们( )地举手发言。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发现 大奶酪 蚂蚁 了 一块 队长 (把 下面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掉奶酪。(仿写句子) 当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酪一会儿就被蚂蚁搬进洞里去了。(改成把字句) 四、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是因为蚂蚁们感受到了蚂蚁队长的大公无私。( ) 2.课文中那块大奶酪被最小的蚂蚁发现了,所以蚂蚁队长批准它吃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 3.休息时候,蚂蚁们不愿意离开奶酪是怕其他动物来搬走。( ) 五、课内阅读。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话。这句话在段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概括和总述 C.归纳和总结 2.诱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中具体描写奶酪诱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最后一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蚂蚁们有( )。(多项选择) A.坚强的毅力 B.严格的纪律 C.大公无私 参考答案: 一、sho shāo zhui chǔ ch xi 二、1.四面八方 2.七上八下 3.争先恐后 三、1.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 2.我来到教室 同学们已经在读书了 3.蚂蚁一会儿就把奶酪搬进洞里去了。 四、1. 2. 3. 五、1.一 B 2.对人有吸引力。 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 3.AB 8、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课后同步练习带答案7听听,秋的声音 一、补全下面生字拼音。 l___,掠 y___,吟 d___,抖 ___ui,蟀 ___n,振 y____,韵 二、我会连一连。 一排排 落叶 一阵阵 大雁 一片片 秋风 丰收的 音乐厅 透明的 叮咛 暖暖的 歌吟 三、选词填空。 辽阔 宽广 广阔 1.他待人和善,胸怀( )。 2.( )的田野上,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 3.走进这( )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四、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1)在每一片叶子里 ( ) (2)在每一朵小花上 ( ) (3)在每一滴汗水里 ( ) (4)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 ) 2.对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参考答案: 一、 n ǒu sh zh n 二、一排排大雁 一阵阵秋风 一片片落叶 丰收的歌吟 透明的音乐厅 暖暖的叮咛 三、1.宽广 2.广阔 3.辽阔 四、1.(1)C (2)A (3)D (4)B 2.C 9、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燕子》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燕子》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 diyuan1903 (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3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0、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生字组词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生字组词 拱(gǒng) 拱桥、拱手、拱门、拱手让人、拱手相让
墩 (dūn) 桥墩、树墩、木墩、土墩、墩木 砌 (q) 堆砌、铺砌、雕栏玉砌、雕砌 横(hng) 横渡、尸横遍野、横七竖八、横冲直撞、才华横溢
雕(diāo) 雕塑、雕刻、雕梁画栋、雕镂、雕琢、雕栏玉砌 缠(chn) 盘缠、缠裹、缠络、缠绵悱恻、缠磨、缠绕 爪(zhǎo) 一鳞半爪、爪牙、张牙舞爪、脚爪、鳞爪、爪尖儿 抵(dǐ) 大抵、抵御、抵制、抵触、抵牾、抵赖、抵消、抵挡 1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①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诗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②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12、部编版19牧场之国生字组词部编版19牧场之国生字组词 生字词: 仪(y) 仪器、仪态、母仪天下 尊(zūn) 尊重、目无尊长、尊师重道 眺(tio) 眺望、眺远、极目远眺 骏(jn) 骏马、骏驰、高头骏马 驰(ch) 飞驰、奔驰、驰骋 辽(lio) 辽阔、辽宁、辽远 绵(min) 连绵、绵绵不断、海绵 凳(dnɡ) 凳子、凳面、板凳 吆(yāo) 吆喝、吆喊、吆天喝地 铃(lnɡ) 铃铛、彩铃、铃声 铛(dāng) 铃铛、锒铛入狱、响铛铛 罐(ɡun) 瓦罐、罐头、陶罐 恢(huī) 恢复、法网恢恢、恢弘 踢(tī) 踢人、踢踏舞、踢走 牲(shēnɡ) 牺牲、牲口、牲畜 畜(ch) 畜生、牲畜、六畜兴旺 毡(zhān)羊毛毡、如坐针毡、毛毡 膘(biāo)长膘、膘肥体壮、肥膘 爵(ju) 爵位、爵士、加官进爵 噜(lū) 呼噜、咕噜、打呼噜 形近词 镶(镶嵌 ) 膘(肥膘 ) 垠(一望无垠 ) 低( 低头 ) 壤(土壤 ) 漂(漂亮 ) 根( 根本) 底( 湖底 ) 挡(抵挡 ) 骏(骏马 ) 漆(漆黑 ) 驰( 驰骋 ) 铛(铃铛 ) 俊(俊俏 ) 膝(膝盖 ) 池( 池塘 ) 1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后练习答案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地球美丽壮观但很渺小(2)地球自然资源有限(3)目前人类无法移居(4)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给你一个怎样的启发?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给你一个怎样的启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且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怕,要做那个拥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现其真理。 15、默读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默读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答:其实文中通过三个科学家的示例给我们证实了,我们要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还有要善于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只有这样长久下去我们才能够发现其规律,解决它,最后就能发现其真理。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真的要了解真理,那么一定要从现象看本质,一层层的去深入了解,探索其包含的本质。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我们从文中的三个事情案例中也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内容。 17、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真的要了解真理,那么一定要从现象看本质,一层层的去深入了解,探索其包含的本质。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我们从文中的三个事情案例中也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内容。 1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人教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人教版) 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一一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在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 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19、人教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事例人教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一一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在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 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三个事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三个事例 事例1: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溅在盐酸上以后会变红,因此进行了很多的实验,最后做成了我们实验中经常使用到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事例2:德国气象学家在偶然中看到南美洲东海岸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是互相吻合的,因此他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事例3:俄裔美国睡眠研究家阿瑟林斯基看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会动,经过大量且反复的实验后发现,人在睡觉的时候眼珠会动其实是跟做梦有关的。 2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事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事例 事例1: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溅在盐酸上以后会变红,因此进行了很多的实验,最后做成了我们实验中经常使用到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事例2:德国气象学家在偶然中看到南美洲东海岸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是互相吻合的,因此他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事例3:俄裔美国睡眠研究家阿瑟林斯基看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会动,经过大量且反复的实验后发现,人在睡觉的时候眼珠会动其实是跟做梦有关的。 2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启发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启发 生活中会发生很多平常的事情,我们只有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才能够发现真理的存在。 2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一定要锲而不舍的去追寻根源,渐渐的我们就会发现真理是通过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24、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三个示例分别是: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有哪些事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有哪些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6、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7、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3个事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3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都讲了哪些事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都讲了哪些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9、能证明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能证明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一一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在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3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举例了哪几个事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举例了哪几个事例? 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一一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在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3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每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每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正如文中所说的: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所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要善于仔细的观察,不断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才能得到真理。 32、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正如文中所说的: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33、生活中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生活中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作者做了三个示例 示例一: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一一石蕊试纸。 示例二: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示例三: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在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 34、你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以后,让我们懂得了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不断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 35、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概括三个事例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概括三个事例 作者做了三个示例 示例一: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一一石蕊试纸。 示例二: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示例三: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在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 36、六年级15课中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有哪些?六年级15课中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有哪些? 这篇文章给我们介绍了三个有关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事例1: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助手不小心将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冲洗以后发现花瓣变红,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花草受酸或碱作用会改变颜色,从而只做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事例2: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住院无聊看世界地图,发现南美洲东海岸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凹陷部分相互吻合,于是他阅读了大量的文献通过米歇尔逊蚯蚓分布整理了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事例3:俄裔美国睡眠专家阿瑟林斯基通过儿子睡觉眼珠转动这一现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37、六下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词语解释本文通过紫罗兰的变色、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着三个现象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诞生:(人)出生。 领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建树:建立的功绩。 不慎:不小心。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提取:提炼而取得。 凹陷:向内或向下陷进去。 偶然:不经常,不是必然的。 机遇:时机;机会(多指有利的)。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追根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见微知著: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8、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注音组词本文通过紫罗兰的变色、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着三个现象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域(y)(疆域)(区域) 惯(gun)(习惯)(惯常) 圃(pǔ) (菜圃)(花圃) 盐(yn) (盐巴)(盐田) 溅(jin)(溅落)(飞溅) 蕊(ruǐ)(花蕊)(雌蕊) 魏(wi) (魏国)(魏军) 搜(sōu) (搜集)(搜寻) 蚯(qiū) (蚯蚓) 蚓(yǐn) (蚯蚓) 版(bǎn)(出版)(版图) 阶(jiē)(台阶)(阶级) 39、结合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结合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答: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正如文中所说的: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40、文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有哪三个?文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有哪三个? 事例一: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花瓣在溅上盐酸之后会变红,就这一发现进行了很多的实验,最终制作出了实验中经常会使用到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事例二: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看地图的时候发现南美洲东海岸凸出的地方和非洲西海岸凹陷的地方能够重合,因此他做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大陆偏移学说,并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事例三:美国俄裔睡眠学研究专家在一次偶然的时间发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会动,经过反复实验发现,睡觉时候眼珠转其实跟做梦有关系。 41、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生字组词与笔画领域 区域 惯 11画 习惯 惯用 圃 10画 菜圃 花圃 盐 10画 盐巴 盐水 溅 12画 溅落 飞溅 蕊 15画 花蕊 雌蕊 魏 17画 魏国 魏军 搜 12画 搜集 搜寻 蚯 11画 蚯蚓 蚓 10画 蚯蚓 版 8画 出版 版图 阶 6画 台阶 阶段 42、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课文通过紫罗兰的变色、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着三个现象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多音字: 盛:shnɡ 盛开 chnɡ盛器 近义词: 敏感敏锐 见解观点 证明证实 发现发明 诞生出生 探索探求 明显显著 反义词: 真理谬论 细小巨大 普通特别 偶然必然 诞生逝世 锲而不舍半途而废 43、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来写的? 本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用三个事例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2.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可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 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都是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可以用司空见惯来形容。 3.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的主人公都有怎样的特点? 善于发现、锲而不舍、不断探索 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