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

成语故事 2022-11-13 19:59:01

成语故事人言可畏

早就知道有“人言可畏”这个成语,原来它最早出现在《诗经》里。

《诗经 郑风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把这诗译成现在的话,它的意思应该是:

二哥啊,请你不要来到我家院子,不要折断我家杞树。不是我舍不得杞树,是怕我父母啊。MM心里想着GG,但MM也怕父母的骂啊!

二哥啊,请你不要翻过我家墙,不要折断我家桑树。不是我舍不得桑树,是怕我哥哥啊。MM心里想着GG,但MM也怕哥哥发话啊!

二哥啊,请你不要穿过我家园子,不要折断我家檀树。不是我舍不得檀树,是怕别人说闲话呀。MM心里想着GG,但MM也怕邻人的闲言碎语啊!

看来,诗的主人公,是在追求美好的爱情,可是,她却胆战心惊,又怕父母骂,又怕兄长说,又怕邻里的闲言碎语。相爱竟是如此艰难啊!

原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就懂得“人言可畏”了。它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样,都说明人言是非常可怕的。记得着名演员阮玲玉留给人间的遗书,也是“人言可畏”这四个字。现在有一句话,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看来只能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现实并不能如此轻松的。怪不得那么多的人忙着保住面子,那么多人不惜用假象来掩饰自己。也怪不得人们如此称道当年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因为,如果不是他后来那么有出息,可能他的日子会是非常难过的。这样说来,觉得前些天读到的戎夷,更是了不起了。如果他后来真的穿了学生脱下来的衣服而活下来,会不会受到千夫所指?

人言非常可怕,但人言有时也非常有用。比如在今天,有不少坏人坏事,是在舆论的压力下被制止或被揭露的。在这一点上,畏“人言”的,则是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了。

这样说来,人言的威力,本来就存在,对坏人来说,能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而对好人、对无辜的人来说,则会起到不应有的伤害作用。这就希望发出“言”的“人”们,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了。特别是那些道听途说三人成虎的传闻,千万不要再以讹传讹,须知,你无意中的一句话,却是会伤人的。不是自古以来人们也很痛恨那些喜欢嚼舌头的人,称之为“长舌妇”吗?

成语故事人言可畏的故事

出处: 《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释义: “言”语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故事: 古时候有个名叫仲子的男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偷偷地上她家幽会。姑娘因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知道后,会责骂她所以要恋人别这样做。于是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别爬我家的门楼,不要把我种的粑树给弄了。并非我舍不得树,而是害伯父母说话。仲子,我也在思念你,只是怕父母要骂我呀。”

姑娘想起哥哥们知道了这件事也要责骂她,便接着唱道:“请求你仲子呀,别爬我家的墙,不要把我种的桑树给弄折了。并非我舍不得树,而是害怕哥哥们说话。仲子,我也在思念你,只是伯哥哥要骂我呀。”

姑娘还害伯别人知道这件事要风言风语议论她,于是再唱道:“请求你仲子呀,别爬我家的后园,不要把我种的檀树给弄折了。并非我舍不得树,而是害怕人家说话。仲子,我也在思念你,“只是怕人家风言风语议论我呀。”

人生故事“人言可畏”,动物表示很生气

狗说:“人说话没根据,胡言乱语却说放狗屁。”

猪说:“人长得难看却说长得跟猪一样。”

猫说:“人有见不得人的事却叫猫腻。”

狼说:“人不知好歹却说白眼狼。”

鼠说:“人没远见却说鼠目寸光。”

虎说:“人不好惹却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黄鼠狼说:“人不安好心却说我给鸡拜年。”

青蛙说:“人没见识却说井底之蛙。”

羊说:“人小偷小摸却说顺手牵羊。”

牛说:“人说大话却叫吹牛皮。”

蛇说:“人心狠手辣却说蛇蝎心肠。”

猴说:“人自己跑了却说树倒猢狲散。”

乌龟说:“人没有廉耻之心却说乌龟王八蛋。”

成语故事按兵不动成语故事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典故】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结构】兼语式

【近义词】以逸待劳、裹足不前

【相反词】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同韵词】诳时惑众、兴戎动众、省吃细用、言必有中、一心两用、厚栋任重、恩威并重、行师动众、调词架讼、欺世惑众、......

【邂逅语】下象棋不走卒

【年代】古代

【灯谜】休战

【造句】在探清敌人的虚实之前,我军还是先按兵不动。

【故事】: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人民拥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经过这半年来,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所以我只好回来了。赵鞅听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成语故事蓝田生玉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

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chuan)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手机扫码阅读人言可畏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