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水乡歌儿多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1-18 11:22:04

大班音乐欣赏水乡歌儿多教案反思

1、大班音乐欣赏水乡歌儿多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江南民歌《水乡歌儿多》,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意境,了解歌曲内容。

  2.在使用衬词“哟罗喂”伴唱的过程中感受衬词的重复和趣味性,体验游戏互动的快乐。

  3.对欣赏歌曲感兴趣,激发热爱水乡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二、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音乐视频;投影仪;大图谱。

  小图片、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的风格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摇船进入场地。(创设情境,放入场音乐)引导幼儿安静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

  师:听了这首水乡歌,感觉怎么样?

  (二)进一步感受、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幼儿再次倾听欣赏,并找出相应的小图片。

  师:你从歌里听到了哪些景色?

  (三)认识图谱,并分段欣赏歌曲,找出衬词“哟罗喂”。

  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清唱歌曲。

  引导幼儿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了解“哟罗喂”所表达的含义。

  (四)引导幼儿结合图谱用衬词“哟罗喂”伴唱。

  师:现在我们来听听看歌里面怎么唱“哟罗喂”的?(揭示“哟罗喂”图谱)引导幼儿找出“哟罗喂”的不同之处。

  师:这么多的“哟罗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哪里唱的高?哪里唱的低?

  教师带领幼儿单独唱衬词“哟罗喂”。

  师:咦,这里打招呼怎么打?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哟罗罗喂)4.教师示范唱歌词,指导幼儿用“哟罗喂”伴唱表演。

  5.播放视频,幼儿分组参与伴唱表演。

  6.欣赏第三段,并引导幼儿继续尝试唱一唱第三段中的衬词部分。

  师:水乡的景色很美,水乡的人儿也很美,我们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五)结束部分:

  师:让我们摇着小船再去找找其他美丽的景色吧,以后也把它唱进这首歌里!(边唱边做动作,摇船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水乡歌儿多》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江南民歌《水乡歌儿多》,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意境,了解歌曲内容。

  2、在使用衬词“哟罗喂”伴唱的过程中感受衬词的重复和趣味性,体验游戏互动的快乐。

  3、对欣赏歌曲感兴趣,激发热爱水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音乐视频;投影仪;大图谱。

  小图片、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的风格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摇船进入场地。(创设情境,放入场音乐)引导幼儿安静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

  师:听了这首水乡歌,感觉怎么样?

  (二)进一步感受、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幼儿再次倾听欣赏,并找出相应的小图片。

  师:你从歌里听到了哪些景色?

  (三)认识图谱,并分段欣赏歌曲,找出衬词“哟罗喂”。

  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清唱歌曲。

  引导幼儿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了解“哟罗喂”所表达的含义。

  (四)引导幼儿结合图谱用衬词“哟罗喂”伴唱。

  师:现在我们来听听看歌里面怎么唱“哟罗喂”的?(揭示“哟罗喂”图谱)引导幼儿找出“哟罗喂”的不同之处。

  师:这么多的“哟罗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哪里唱的高?哪里唱的低?

  教师带领幼儿单独唱衬词“哟罗喂”。

  师:咦,这里打招呼怎么打?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哟罗罗喂)

  4.教师示范唱歌词,指导幼儿用“哟罗喂”伴唱表演。

  5.播放视频,幼儿分组参与伴唱表演。

  6.欣赏第三段,并引导幼儿继续尝试唱一唱第三段中的衬词部分。

  师:水乡的景色很美,水乡的人儿也很美,我们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五)结束部分:

  师:让我们摇着小船再去找找其他美丽的景色吧,以后也把它唱进这首歌里!(边唱边做动作,摇船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3、大班音乐欣赏《种太阳》教案反思下册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3.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白纸和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谈话,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因为有太阳的地方会变得温暖又明亮),世界上有几个太阳呢,有个小朋友认为一个太阳不够,他想种太阳,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种太阳》。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提问:(1)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

  (2)他为什么要播种太阳呢?

  (3)他想把太阳送给谁?为什么?

  2.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帮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

  提问:

  (1)这首歌曲听上去怎样?

  (2)请你猜一猜歌里的小朋友在幻想中太阳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出示挂图,教幼儿朗诵歌词,直到幼儿朗诵会为止。

  4.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5.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展开想象,并大胆表达出来。

  (1)如果让你们来种太阳,你们想种出什么样的太阳呢?请幼儿用笔把他画出来?

  (2)你们想把种的太阳送给谁呢?为什么?

  6.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改变歌曲部分歌词,引导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2.下课休息。

  活动反思:

  歌曲《种太阳》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儿童歌曲。歌曲用一个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不仅仅教会歌曲,还要让学生明白其中深意,小学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歌曲教学,学生学会演唱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要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内涵的魅力,在歌唱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所以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音乐离不开声音,声音需要借助媒介传送,多媒体就成了很好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将歌曲《种太阳》分成三个部分来学习,并且根据歌词内容运用了倒叙,也就是不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教唱,而是一、三、二的顺序,灵活操作课件,不仅给了学生新奇感,而且使学习歌曲中的听唱法得到充分运用,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在解决部分难点的时候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我用的是情感体验模式,就是在将情感教学自然的融合在整节课中。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写下自己愿望,带着这个愿望学习歌曲,将自己的愿望和歌曲的深意相结合,不仅理解了歌曲的思想,也升华了自己的理想。

  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就是让学生编创歌词,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没有足够的自信,我虽然及时给了鼓励,但是指导不够。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不是十分流畅。如果同时将其作品运用投影仪展示给其他学生看,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表演。

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森林音乐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演唱歌曲《森林音乐家》的基础上,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或帽子、手偶及乐器,按照歌曲的格式进行仿编活动。

  2、能友好地与同伴进行协作,共同完成一次演出任务。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和快乐,感受笑哈哈剧场的开心。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带《森林音乐家》、动物头饰、帽子、手偶及小乐器。

  2、角色游戏场地“迷你一条街”。

  3、最佳演员和文明观众的奖励小礼物若干、森林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集体复习演唱歌曲《森林音乐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快乐之情。

  1、教师:(出示森林快乐图)看!快乐的大森林里,那么多的动物都出来唱歌跳舞了,我们也一起加入它们的队伍吧!

  2、幼儿使用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演奏。(铃鼓、小铃铛、圆舞板、沙球等)

  二、大胆想象,通过选择进行歌曲的仿编活动。

  1、教师:森林里的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熊猫都在我们的歌声中开了自己的音乐会,真开心!可是森林里还有许多的动物,它们也想唱一唱自己的歌曲、打一打自己的乐器。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这些动物。

  2、幼儿分组进行自主仿编活动,教师在每一组提供各种动物的头饰、帽子、手偶及小乐器。

  3、个别演示,请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在集体面前表演唱自己仿编的歌曲内容,鼓励其他孩子为她拍手打节奏,体验音乐会的快乐。

  三、自主选择角色游戏的职务,开展角色游戏“迷你一条街”,教师重点指导“笑哈哈剧场”。

  1、教师:森林里的音乐会结束了,我们大(3)班“迷你一条街”就要开张了。好好的想一想:今天的你是做顾客还是营业员?哪个店铺里的营业员?

  2、教师根据孩子的自主选择,组织全体孩子有序地进入相应的游戏区域。教师指导顾客们整理休息区域,营业员们整理各自商铺里的物品,准备营业。

  3、教师先以观众的身份进入“笑哈哈剧场”,观看演员们表演的仿编歌曲《森林音乐会》,并给予及时的赞赏。教师也可以小声建议演员们演出累的时候,是否可以请观众上台露一手?进行剧场里的互动活动。当剧场里的观众人数比较少的时候,建议演员们自荐出去进行宣传,也可以用彩笔为演出内容绘画彩报,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最后邀请观众评选出今天的最佳演员,由演员们评选出文明观众,互赠小礼品。

  四、游戏评价环节:在集体面前表扬评选出来的最佳演员与文明观众。请他们说说为什么今天自己能当选?自己的好表现在哪里?以此鼓励全体孩子都要向他们学习。

  教师小结:今天的笑哈哈剧场不仅演出成功,演员们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合作、协商,有了困难他们会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不理不睬。迷你一条街的其他商铺也要这样,只有大家互帮互助,才会获得快乐与收获。

  五、游戏延伸:激发孩子渴望参与下一次角色游戏的欲望。

  1、教师:想一想:既然笑哈哈剧场的演员们有这么多的好看节目,观众们也表演了拿手好戏。但还有许多在其他地方消费的观众都没有欣赏到,错过了机会。可如果所有的顾客都进入剧场又不可能,该怎么办才能让所有的人都欣赏到好的表演呢?

  2、鼓励幼儿相互出主意。

  3、教师宣布最后的主意:办法想出来了,下一次我们将安排两位“小记者”带着照相机进入剧场,拍摄节目镜头。演出结束后,我们所有的顾客和营业员们都一起来欣赏演员们的表演,好不好?(好)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5、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歌曲《祝福的歌儿唱不停》幼小衔接教案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的美好情感,完整演唱并能仿编歌词。

  2、体验祝福他人的特别方式。

  3、复习五角星折法,会用涂色、粘贴等技能制作幸运星棒。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钢琴《祝福》歌曲磁带。

  2、报纸、胶棒、1 厘米宽的亮光纸条、亮光纸、带荧光的小粘贴或荧光笔

  (有条件的可准备荧光棒)。

  活动建议:

  1、教师播放歌曲《祝福》作背景音乐、唤起即将离别的不舍的感情。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谁?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上小学以后你们还会是好朋友吗?

  (2)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坐到一起。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再次播放送给好朋友的歌曲《祝福》。请幼儿欣赏。

  (2)组织幼儿学说歌词,说一说,歌曲中出现最多的一句是什么?歌中祝福朋友的是什么?

  (3)教师范唱,幼儿用“嗨”跟唱几次。

  (4)幼儿随音乐轻声唱。

  (5)请幼儿与好朋友面对面,互相看看轻声唱。

  3、仿编歌词。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和歌中不一样的祝福。

  (2)请部分幼儿把自己的祝福编到歌中唱出来。

  (3)邀请部分幼儿依次演唱,全班幼儿用“姆”来配唱。教师挥动自制的幸运星棒一起配唱。

  小结:教师在挥动幸运棒的时候,把自己真诚的祝福寄托在上面,这些祝福一定能陪在好朋友身边,小朋友也一起来做个幸运星吧。

  4、制作幸运星。

  (1)将报纸卷成细棒用胶棒固定,用亮光纸条在间隔地绕在上面。

  (2)用彩纸折成两个同样大的五角星,用胶棒角对角地粘在一起,预留一个底角。

  (3)将带荧光的小粘贴分散着贴在五角星上,或用荧光笔在五角星上随意涂色。

  (4)将细棒插入五角星中预留的角中固定。

  5、全班幼儿随音乐挥动幸运星棒,轻声演唱、教师可关闭窗帘,衬托出幸运星上的闪烁的荧光,有条件的也可以点燃蜡烛,烘托气氛。

6、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江南之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侗乡之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巴乌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乐器(巴乌、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教师:老师有一首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巴乌.

  教师:这首曲子好听吗?你听出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3.教师播放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巴乌分别演奏的乐曲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教师:请小朋友来听听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4.教师用巴乌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教师:老师把巴乌带来了呢,想不想听老师现场给你们演奏曲子啊?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以及曲名等.

  教师:听了这首曲子,你觉得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你还听过什么曲子?我们一起来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巴乌、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7、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欢乐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探索用两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逐渐热烈的情绪。

  3、能与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体验歌曲欢乐的氛围。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1、根据歌曲内容准备相关图片一幅。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幼儿会演奏《欢乐舞曲》。

  4、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等,幼儿人手一件乐器。

  活动过程:

  1、歌唱活动:毕业歌。

  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毕业歌》。

  2、看图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下面,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画面川、朋友说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请大家仔细听----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看图念歌词。

  --教师随着音乐带领幼儿念歌词。

  --欣赏歌曲录音《欢乐颂》,鼓励幼儿 和 老师一起,轻轻地眼唱。

  3、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随着钢琴伴奏的音乐,尝试着眼唱歌曲。

  --幼儿歌唱,教师退出。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歌,才能表现出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气氛呢?

  --开展讨论活动。

  --带领幼儿根据讨论出来的一个或者两个方案,进行歌唱活动,表现歌曲走越热烈的氛围。例如:分声部逐层累加、加入舞蹈动作、加入衬词、加入打击乐器的方式演唱不口表现歌曲。

  5、打击乐:欢乐舞曲。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下面,我们用乐器,大家一起来演奏《欢乐舞曲》。

  --教师带领幼儿使用乐器,演奏打击乐《欢乐舞曲》。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8、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啄木鸟》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形象和内容。

  2、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和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大叔生病的图片,引出树木的医生—啄木鸟。

  2、引导幼儿欣赏《啄木鸟》音乐。

  (1)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幼儿倾听乐曲:有一首乐曲讲的就是啄木鸟给树治病的故事,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

  (2)请幼儿完整欣赏《啄木鸟》,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3)请幼儿再次欣赏《啄木鸟》音乐,教师利用图示或肢体动作帮助理解音乐内容,感知旋律的变化,并请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啄木鸟》音乐。

  (1)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幼儿表达:啄木鸟在给大树治病时,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来大树的病治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听音乐的时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帮助幼儿梳理对音乐的感受,为三段音乐命名。

  (3)请幼儿随音乐把对音乐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

  第一段:寻找。幼儿一只手做树,另一只手做鸟绕树飞的动作;

  第二段:捉虫。一只手食指勾起做鸟嘴状随音乐节奏做捉虫动作; 第三段:高兴。一只手做大树,另一只手做鸟绕大树飞。

  4、请幼儿倾听音乐并分角色扮演。

  教师或个别幼儿扮大树,其他幼儿扮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

9、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大中国》含反思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圆舞板、铃鼓、双响演奏歌曲。

  2、难点:能根据图谱演奏歌曲。

活动目标:

  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

  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

  3、通过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3、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大中国这首歌。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6、经验准备:熟悉歌曲,熟悉各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大中国音乐)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师: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师: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节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时候是该干嘛。O的时候是该干嘛。

  幼:X的时候是拍手,O的时候不拍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手练习练习这些节奏卡。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师:这些是我们新的节奏卡,你会吗?来试一试。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师:在|X---|中,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延长符号,并不是停下不拍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师: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动作来表示延长符号吧。

  (4)师:|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出示的|XOXO|有什么 不同啊?是不是速度变快了。

  师小结:我们在通过学习节奏卡后,了解了新的节奏,那我们接下去就要看图谱,让我们跟着图谱来来尝试着演奏歌曲。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遍(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拍节奏了,请大家看好图谱,一起演奏。

  师小结:演奏过2次后,老师觉得小朋友都很不错,那你们想拿上乐器来试一试吗?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请你选择乐器,请一种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师:每个乐器在图谱上都有相应的标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乐器演奏的吧。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师:既然我们找到哪里需要哪种乐器演奏后,那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4、幼儿听乐曲演奏。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活动反思: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通过倾听、理解、欣赏、表演,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再次浮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幼儿的想像。我想音乐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国》在我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10、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月光长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乐器及节奏进行表现。

  2.尝试运用叠加式的复合节奏进行演奏,并能较专注地合作演奏。

  3.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谱架、节奏卡、乐器(串铃、双响筒、蛙鸣筒、三角铁)

  2.熟悉三拍子乐曲,能看着节奏谱和着音乐拍节奏。

活动过程:

  一、感受故事的意境,了解故事具体情节及内容。

  1.引入故事,提问:

  孩子们,你们见过月光长廊吗?

  月光长廊会是一个怎么样的长廊?

  小结:原来月光长廊是条长长的走道,在月光下它会显得特别的漂亮。(出示图片、音乐响起)

  2.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后提问:

  一共出场了几个动物,按什么顺序出场?

  小青蛙在故事里做了什么事?

  3.回忆感受音乐,带领幼儿走进故事的意境。

  提问:这段音乐是个几拍子的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的感觉怎么样?

  小结:这是个非常动听的友谊之声圆舞曲,想不想带着乐器朋友去参加这个美丽的舞会啊?

  二、选择适合的乐器及节奏

  1.幼儿选择适合的乐器。

  今天,老师要挑战你们了,我带来了一些乐器,请你们用乐器朋友来讲述这个故事,行不行。

  看我带了什么乐器?

  哪个乐器更像什么小动物出场?说说理由。

  2.尝试选择合适的节奏

  三、根据故事情节,讨论演奏形式

  1.提问还记得在今天的故事中四个小动物是一起出来的吗?

  故事中动物朋友们越来越多,他们有没有停下过舞步。

  小结:所以难就难在这里哦,每个人都要想好自己的节奏,一句一句的跟上去,而且还不能停下自己的节奏,有问题吗?

  2.幼儿进行合作演奏小结:有了你们的伴奏,使我们的月光长廊变得更美了。回到班级里你们可以装扮一下,开一个月光舞会,好不好?

教学反思:

  大班的孩子有着敏感的感觉与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有着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在他们的世界里,一些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往往成为孩子们一个个自我认识的故事。《月光长廊》这一优美的文学作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大自然中的月光长廊里的故事,它能让孩子充分感受月光长廊优美宁静的情境,从而发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亲亲大自然"主题活动中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

11、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花开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对植物开花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特征,能用比较恰当的语言对花进行描述丰富词汇。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看各种各样的花。

  2、常见各季的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看到过的花。

  1、教师提问:你见过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说一说四季的花,启发幼儿回忆: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有什么样子的花开放?

  二、学念儿歌,了解各个季节开的花。

  1、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有关花的问题,教师作出解答或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导语:现在啊,老师这里啊,有一首儿歌,儿歌里面就讲到了一年四季开的花,你们想知道吗?

  (1)教师念儿歌,引导幼儿提问。教师做出解答或者引导幼儿讨论。

  (2)教师再次念儿歌提问:在这首儿歌当中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其他小朋友来帮助你呢?(如儿歌中的红艳艳、笑盈盈等词汇)

  (3)幼儿一起学念儿歌,对儿歌产生兴趣。

  根据儿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花,供幼儿记忆。

  (4)进行分组练习儿歌,使幼儿熟练儿歌。

  三、活动结束:

  活动后请小朋友看的相关花的图片,请幼儿念念《花开歌》。

附儿歌《花开歌》

  一月水仙清水养;

  二月杏花伸出墙;

  三月桃花红艳艳;

  四月杜鹃满山岗;

  五月牡丹笑盈盈;

  六月栀子带头上;

  七月荷花浮水面;

  八月桂花腌蜜糖;

  九月菊花迎秋风;

  十月芙蓉斗寒霜;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

  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教学反思:

  这次语言活动让幼儿学习念十二个月的花,这种儿歌很好听,很押韵,也包含了很多的只是在里面,非常值得学习。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其实学习时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度之一是幼儿对有些花不是很熟悉,所以总是记不住;难度之二是儿歌中,在儿歌中对花的特点概括得很好,语言也很精炼,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学起来就有点难度。考虑到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法进行学习。那就是用问答式方法来学。这个方法也是根据这首儿歌的结构特点来选择的。儿歌中的每一句结构都相同,都分为三个部分:月份、花名和花的特点。这样,我就分门别类地来提问,比如第一次提问花名,第二次提问花的特点,最后提问月份。当幼儿有点熟悉之后,我再让幼儿来当老师,向我提问,他们也问得很好。而且在问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地记忆儿歌的内容。这样的方法要比死板地完整地念效果好很多。

12、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数高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节奏练习,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音乐节奏感和感受能力。

  2、在“数高楼”这一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打击4/4,2/4拍音乐的节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2/4拍乐曲的节奏的不同打法。

  3、培养幼儿的协商合作能力,及音乐表现力。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楼房的表格2张,空表格3—6张及若干可用于粘贴的楼房画;

  2、录音机、数高楼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铃儿响叮当》音乐幼儿坐到位置上;

  1、发声练习提醒幼儿用轻声,并将身体坐正;

  2、复习歌曲《数高楼》指出其中不足之处。

  (二)出示一张画有高楼的表格。

  老师:小朋友,我们周围变化多么大啊。四周都盖起了高楼大厦,我们数也数不清。现在,老师手上有一张地图,上面很多空地上都盖起了房子。现在,我们要坐上汽车去看看这些高楼,但是,有个要求,看到一座房子慢拍1下,看到两座快拍2下,空地不拍。

  (三)老师根据音乐先示范一遍,幼儿一起跟着试拍。

  第二遍,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拍节奏。

  (四)幼儿分为3组,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将高楼填入表格,编配节奏,并试拍。

  老师:现在,老师还有很多的高楼没盖呢,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空地上盖上高楼。盖好以后,也和老师的方法一样一起来拍一拍。

  (五)幼儿围成圈,自由帖节奏。老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正确创编节奏。

  (六)游戏《数高楼》

  老师:我们盖了这么多高楼,现在我们来数一数,高楼有多高。

  (七)听《八只小鹅》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 ,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1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牧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情绪与节奏,初步学习分析乐句及节奏谱。

  2、学会看节奏谱,正确地运用乐器完整地演奏。

  3、喜欢进行打击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牧民》的磁带、节奏谱、录音机。

  2、双响筒、铃鼓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曲子,(快思 www.banzhuren.cn)你有什么感觉?好象看到了什么?点出曲子的名字是《小牧民》。

  二、分析乐句,感受节奏。

  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乐句。

  1、乐曲中哪些地方是表现马儿在奔跑的?我们来用手拍出马蹄的节奏。

  2、下面的乐句表现了什么?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示呢?这一句节奏比较舒缓、悠扬,我们用慢一点的节奏表示。

  3、小牧民看到这些心里非常高兴,看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4、最后一个乐句表现的是什么呢?

  师:小朋友拍得真棒!那你们能听着音乐从头到尾拍一遍吗?我们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眼睛看节奏谱,听好前奏)

  三、出示乐器,讲解角色的分配。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双响筒和铃鼓,你们认为哪种乐器能表示马跑的声音?(双响筒)对,双响筒发出的声音就像马跑的声音。(教师指节奏谱第一乐句)下面一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笑脸表示什么呀?(表示很高兴,两种乐器一起演奏)幼儿初步学习分析节奏谱,知道要看节奏谱上的标记分角色。

  2、幼儿拿出乐器,看着图谱,自己练习一下节奏。(自由练习)

  3、听音乐,看图谱,演奏两遍,教师评价并纠正。

  4、交换乐器演奏两遍。

  四、结束部分:

  师:听了小朋友的演奏,老师真想立刻骑上马在草原上奔跑,你们想吗?好,我们一起来骑马吧!(幼儿学骑马听音乐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可是,由于我害怕给予孩子太多自由空间,会致使课堂难以驾驭,因此节奏谱都是我事先做好的,现在想来:如果能给孩子一个自己编节奏的机会,那效果一定会更好。如谭的马蹄声,可以启发幼儿自己编一编:你想用什么节奏来表示马蹄声?你来拍给大家看!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予了孩子一个创造的机会,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给孩子一些创造的机会吗?

1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洗衣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谱帮助下熟悉乐曲旋律和风格,随音乐有节奏地做搓、洗、擦、甩等洗衣动作。

  2、讨论交流,利用乐器音色特点来配器并完整演奏。

  3、能积极与同伴进行配合,感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教具:图谱(附后)、《洗衣歌》音乐、《藏族风俗》视频。

  (2)学具:铃鼓、碰铃、圆舞板、沙球四种乐器及标记、每组一份小图谱。

  2、经验准备:

  (1)幼儿了解过藏族的相关知识。

  (2)幼儿有打击乐的经验并对乐器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运用视听结合,唤醒幼儿的经验。

  "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这群姑娘在干什么?"(播放《藏族风俗》视频并配背景音乐《洗衣歌》)

  小结:"这里是藏族地区,这群姑娘在洗衣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也是藏族歌曲《洗衣歌》。"

  二、练习洗衣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1、教师随音乐节奏做各种洗衣的舞蹈动作,引导幼儿学习模仿。

  "这首歌曲还能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动作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刚才你看到什么动作?"

  (幼儿讲述,教师逐一出示动作图谱并请幼儿模仿)

  2、教师在动作图谱上添加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

  (1)个别幼儿尝试按图谱有节奏地做各种洗衣动作。

  (2)全体幼儿根据图谱有节奏地完整作相应的洗衣动作。

  三、根据乐器特点,进行配器及演奏。

  1、讨论:按乐器的音色特点将四种乐器的先后顺序和舞蹈动作相匹配。

  "今天老师还带来铃鼓、碰铃、圆舞板、沙球四种乐器,这些乐器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四种乐器配在哪一个动作下面比较合适?"

  2、幼儿分组制作配乐方案并尝试演奏。

  "这里还有每组一份小图谱及乐器标记,等会儿你们六个人一组,把乐器标记根据你们商量的结果贴在图谱上,然后再拿着乐器按你们的分工尝试着演奏一下。去试试看吧!"

  3、在教师的指挥下将每组配器方案展示并逐一进行演奏。

  4、幼儿和教师共同选出最佳配乐方案进行演奏。

  "刚才每一组都进行了演奏,你们觉得在用乐器演奏时应注意些什么?"(引导幼儿发现:乐器轮换的频率不能太快;要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来安排等。)

  "你们觉得哪一组配乐方案最合适?用他们的方案来演奏一下吧!"

  四、体验成功,激发再次演奏的兴趣。

  "其他班的小朋友听说我们的乐器伴奏非常好听,他们想邀请你们去表演呢,想去吗?带着你的小乐器出发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洗衣歌》通过情景导入,“走进”藏族民间风情,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藏族民歌的美感,学唱藏族歌曲。从情景入手,逐渐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活动很成功

15、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礼貌歌》含反思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注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的合拍。

  2.大胆主动的邀请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歌曲中小朋友之间宽容所带来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

  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课件,幼儿已会记歌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想做一名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怎样做才是懂礼貌?让幼儿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礼貌歌》。

  3.发生练习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 ‖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课件,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引起兴趣。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仔细听后回答问题。

  提问: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3.幼儿看挂图一起朗诵歌词。

  4.教师教唱歌曲,直到幼儿唱会为止。

  5.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给与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两两分角色表演。

  (1)教师和幼儿讨论两两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师引导幼儿商量两两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动作安排。

  (3)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进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宽容相处,互相帮助。

  2.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范唱歌曲请幼儿回答歌曲中相应的内容来熟悉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我及时画出简图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了简图,幼儿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词,但幼儿在掌握附点音符时还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从你门前过”的最后一个字“过”和后面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中的“你”总衔接不上。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我让幼儿说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儿想出的办法不是太多,我还是采用了简图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间一句对不起的话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可能与我在之前提问的时候有关。我反思这一环节的失败,可能在我让孩子熟悉这里的歌词的时候只问了互相生气了应该怎样再和好?没有深入引导。于是我换了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道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后来幼儿对这句歌词的掌握比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这个歌词,总是唱得很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学会歌曲,我在活动当中加插了节奏型的学习环节,带领幼儿学打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唱。这样,孩子们既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熟悉歌词,真是一举两得。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16、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盖房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2.借由乐器联想表现盖房子的过程,并歌曲伴奏。

  3.体验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重点难点: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音乐MP3、打击乐器若干、盖房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你看过工人盖房子吗?房子是怎么样盖起来的呢?

  2.播放盖房子的视频(或户外观察幼儿园对面楼房的修建过程),并说一说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3.听一听盖房子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玩玩、想想:

  1.出示打击乐器,请幼儿自己探索乐器。

  2.想一想盖砖块、抹水泥、钉钉子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并选择出乐器。

  3.引导幼儿将乐器的声响与盖房子的动作连接。

  三、听听、唱唱:

  1.播放音乐,幼儿听一听。

  2.听赏并学唱歌曲《盖房子》

  3.幼儿练习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跟着音乐节奏敲奏乐器。

  一组扮演搬砖块,一组扮演水泥。两组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反思: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17、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狗抬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特点。

  2、积极参与活动,能有表情,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愉悦的参加歌唱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小狗抬轿》PPT,模拟花轿、小狗和老虎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谁到我们大2班来做客了?(出示小狗和老虎)小狗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小狗抬轿》PPT)

  二、欣赏故事,理解歌词。

  1、回顾PPT内容,了解歌词内容。

  提问:刚刚故事里小狗和老虎,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PPT看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出示图谱,然后逐句跟读1-2遍)。

  2、完整学说歌词。

  过渡: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吧。(完整朗读一遍)刚才小朋友说得真不错,老师觉得要是你们能有节奏的朗读就更棒了,你们有信心吗?那我们就开始吧。(完整朗读第二遍)

  3、小结:小狗和老虎之间发生的这个故事,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并且给它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狗抬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过渡:《小狗抬轿》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那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完整唱第一遍)

  1、完整唱两遍。小朋友这次唱得真不错,如果你们能用更好听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曲,再加上表情和动作就更棒了。

  过渡:我们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歌曲接龙"。

  歌曲接龙:

  (1)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

  (2)幼儿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

  (3)女生唱前半句,男生唱后半句。

  四、创编动作、情境表演。

  1、情境表演:《小狗抬轿》

  过渡:小朋友们唱的声音真好听,那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小狗抬轿》的这首歌曲呢?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那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抬轿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呢?老虎坐在轿子里摇扇子怎么表现呢?小狗疼的汪汪叫又怎么表演?(幼儿一边说一边学)那下面老师来扮演老虎,请八名幼儿里做小狗一起表演,其余幼儿跟钢琴演唱歌曲。

  3、幼儿分组表演。

  4、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歌并且还进行了表演,开心吗?那我们回家后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爸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8、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面条舞》含反思

  活动的目标:

  1.在了解煮面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2.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活动

  (一)音乐伴奏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舞蹈。

  (二)游戏:

  我们来做个游戏,让我们来摸摸口袋,呀!我这有一颗珠子,它会发出好看的光!(教师做神秘状,吸引幼儿的注意)咦?我的珠子越来越大(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带动幼儿一起表现)大得我都快抱不住了,珠子好像在慢慢变小,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把它小心地放回口袋里。

  刚才我手里是不是真有那么一颗神奇的珠子?对了,当我们想象自己有这么一颗珠子时,然后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别人也相信,我们游戏起来就会很有趣的。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录像,进行肢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

  小朋友在家见过煮面条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面条是怎样变化的?(幼儿观看录像)提问:面条煮之前是什么样的?把硬硬的直直的面条放进锅里它会慢慢弯曲,慢慢变软,火越来越大,水开了,面条在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好像人的肢体缠绕,四肢波浪,(谁能来表现一下?)煮熟了以后还要注意关火,聪明。

  (二)乐曲的想象和表现

  1.倾听第一遍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

  (这一环节,让幼儿初步感受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以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再来感受一下(音乐伴奏,教师用画来表现)音乐结束后,教师边指画便问幼儿这是第一段音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表现的是直直的硬硬的面条,第二段表现的是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是不断翻滚、转圈的面条。

  3.我们来边感受音乐,边欣赏煮面的过程。(教师将图片一一对贴在黑板上)

  4.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一下没下锅时硬硬的直直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刚下锅时慢慢弯曲变软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5.感受滑音。

  (这一环节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滑音创编各种动作,增加了幼儿活动的情趣,也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游戏做好准备。

  6.我们一起来做一下煮面的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舞蹈)

  7.好,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做小面条,站到锅边准备好,我来当厨师煮面喽!

  (音乐伴奏,幼儿舞蹈教师指挥)注意最后强调关火,(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提醒幼儿关火后面条就不能动了。

  教师边做捞面条的样子,边说哎呀把面条捞出来啦,快慢慢的出来到碗里去。

  8.请幼儿当厨师下面条,教师幼儿一起表演。

  三.结束部分我们去请别的小朋友也尝一尝吧!引导幼儿出活动室,跟老师说再见。

  《面条舞》教学反思本周,学校组织了我们新入园十位老师的汇报课活动,我精心准备了一节音乐游戏活动《面条舞》。(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真正的动起来了,配合着生动的音乐将面条的变化过程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设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活动来源于生活,便于幼儿观察理解,模仿表现,又有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在活动中,孩子们并没有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在讲述面条下锅的符号时我没有很好的引导、表现让孩子们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还有在最后表演煮面条的过程中孩子们太高兴了,场面有点失控。以后我要多听多向像其他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活动反思: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首先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面条,作为活动的内容。并充分抓住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让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音乐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段体结构(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乐的性质,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19、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可爱的木偶》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2、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3、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习“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习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习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习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舞蹈的动作,要求:(1)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平举并放松。(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延伸: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20、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邮递马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学习根据歌曲的结构设计配器方案。

  2.养成看指挥演奏乐器的习惯,学习用轮奏的方法打击乐器。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司机》音乐、《邮递马车》音乐、节奏卡、双响筒、串铃。

活动过程

  1.随音乐律动,走进教室入座。

  师:(播放《小司机》音乐)小朋友们,开起咱们的小汽车到处逛逛吧!(幼儿分男孩、女孩两组坐好)

  2.初步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风格。

  师:小朋友们,刚才咱们是怎样到这儿的?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没有汽车的,那你知道邮递员是怎样给人送信的吗?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哦,原来邮递员是坐着帅气的马车给人们送信。这不,今天一大早邮递员就出发为人们送信了,请竖起你们灵巧的小耳朵听一听,邮递员是这样送信的。

  教师播放音乐,进行如下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你听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3.分段欣赏音乐,教师同步出示节奏图谱的挂图,引导幼儿用声音描述节奏图谱。

  (1)播放乐曲第一二句,引导幼儿用嘴巴模仿XX XX XX XX︱X X X X ︱XX XX XX XX︱X 0 X 0 的节奏(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驾 驾 驾 驾︱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驾 驾 )。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马儿在奔跑的过程中会发出什么声音?邮递员为了让马车跑的更快些该怎么做?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在教师指挥下进行节奏练习。

  (2)播放乐曲第三四句,引导幼儿模仿如上节奏(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啦 啦 啦 啦︱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啦 啦 )。

  师:当人们收到信后,心情会怎样?高兴之后呢?(开心的笑了起来,然后跳起舞)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在教师指挥下进行节奏练习。

  (3)播放整体音乐,幼儿用声音模仿乐曲节奏。

  4.教师根据幼儿的理解程度,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运用肢体动作进行练习。

  (1)整体练习。可以通过拍手、拍腿的形式引导幼儿将相应的节奏类型表现出来。

  (2)分声部练习。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发出马跑声音(拍腿)、一部分发出扬鞭(拍手)的声音,大家看老师指挥,指挥到哪组,哪组发出声音。

  5.出示乐器,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的使用方法,鼓励幼儿利用手中的乐器自主配合音乐的节奏。可以两组配合,在此基础上掌握轮奏的方式,在合作中共同完成音乐的配乐。

  师:接下来我们来尝试用乐器演奏这首乐曲,我今天准备了两种乐器,咱们先来听听看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你们觉得哪种乐器可以用来演奏马蹄声音,哪种乐曲可以用来演奏鞭声。

  6.两组交换乐器演奏,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乐器轮奏的熟练程度。待幼儿熟练后可由幼儿扮演小指挥。

  7.结束。

  请小朋友们扮演小小邮递员,骑上邮递马车在音乐声中为人们送信(幼儿做动作表演退场) ‍。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1、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蔬菜汤》含反思

教材简解: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之一成为诸多教学法中学习音乐的入手点。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到上海参加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培训,接触的都是节奏音乐,回来以后在孩子们中间尝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其中就有将儿歌填入节奏中进行游戏的,学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本次活动,我有意将蔬菜的名字填入节奏谱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语言中包含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的词组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

  2、尝试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3、感受节奏活动带来的乐趣。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配上蔬菜名字中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

  难点: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设计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从节奏与语言结合开始学习节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感知节奏的存在和律动。蔬菜又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于是尝试着将蔬菜名填入节奏谱,通过"老师要办一个蔬菜大餐,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煮蔬菜汤"为由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在主题《秋的畅想》实施过程中,有一次在带领孩子们外出参观菜场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关注的便是鲜灵灵的蔬菜了,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蔬菜,在认认说说中积累了一些蔬菜特征、名称的初步经验。在数一数菜场里有哪些蔬菜时,孩子们关注得最多是自己吃过的蔬菜,从家长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特别是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点出发,如果能把蔬菜名字填入到节奏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孩子们肯定喜欢。于是就设计了《蔬菜汤》这一活动。

  一、"买菜"导入活动。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

  四、谁是"小馋猫"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买菜"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要办一个蔬菜大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买菜吗?"幼儿随教师边唱买菜歌进场。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1、(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刚才我们买了很多新鲜的蔬菜。谁来说说买了哪些菜?(教师出示,幼儿说出蔬菜名称。)

  2、教师选择四样蔬菜放在前面,引导孩子分别为这四样蔬菜设计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或词组,并组成节奏。

  3、孩子们伴随身体打击乐念读三遍整个蔬菜节奏组合。然后教师交换图片的位置请幼儿增加难度尝试。

  (1)按照图片的摆放幼儿跟读三遍。边读边拍手。

  "煮蔬菜汤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口令,一共要念三遍口令蔬菜汤就煮好了。我们来试一试。

  (2)交换图片顺序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教师交代要求:"老师的蔬菜汤煮好了,可是这么多小朋友不够分,所以请小朋友自己来煮。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每一组6人。分好组后每一组选一个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选四种蔬菜,然后带领你们一组的小朋友一起煮蔬菜汤。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蔬菜汤煮的最成功,好吗?

  1、幼儿分组,选小组长。

  2、自由讨论5分钟。

  3、游戏:到谁家做客。

  四、谁是"小馋猫"

  1、(身体转向老师),教师讲述故事;"老师这汤闻起来太好喝了,一个小朋友还没吃饱,于是他来到老师这儿偷吃了一个XX幼儿随老师念读新节奏。空的地方用手摊开表示。以此类推吃点2个、3个、4个。

  五、放松活动"小星星"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2、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司马光砸缸》含反思

  设计思路:

  歌曲选自我国传统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音乐也再现了这一故事。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说说、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增强孩子们对故事的了解,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当遇到意外的时候要冷静、机智、勇敢。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尝试根据不同的角色,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游戏的趣味性。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活动难点:

  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能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司马光砸缸》完整的音乐、自制大石头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欣赏前奏,引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来读书,司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一样也很早就起来读书,读书读累的时候,他们还会做游戏呢!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二、分段分析和欣赏音乐,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情境

  情节一:快乐游戏

  1. 围着水缸尝试玩游戏。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大水缸。

  2.我们一起捉迷藏。看谁又轻又快藏得好。

  3.一起表演。

  情节二:伙伴落水

  1.不好了,有人掉到大水缸里了,伙伴们快出来吧。

  2.他该怎么办呀?

  3.其他的小朋友都吓坏了,吓坏了是什么样子?

  情节三:砸缸救人

  1.司马光是怎么救小朋友的?

  2.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砸缸?

  3.刚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点钻出来吧。

  4.小朋友得救了,真开心!看来和好朋友玩游戏,可不能做危险的事,你们记住了吗?

  情节四:向司马光学习

  司马光可真聪明,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不慌张动脑筋。

  三、完整欣赏表演歌曲,并表演游戏

  1.完整欣赏歌曲,集体表演

  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歌曲,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玩游戏的。

  2.集体完整表演游戏

  请把椅子移到教室旁边,和好朋友找个空地方围成圈,做一个结实的大水缸。请两个小朋友当落水的小朋友,老师当司马光,玩游戏。

  教师总结:

  玩了这么久我们也该休息了,回去后,可以把这个游戏带给你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幼儿自己感受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主,通过游戏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再分段欣赏歌曲,让幼儿充分理解歌曲内容,表现自己的情绪体验,最后以游戏结束。幼儿能在游戏中表现故事情节,也能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整节课幼儿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动时我的一些语言引导不够明确,还有上升的空间。

2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渔舟唱晚》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弹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彩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色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弹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 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

  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

  3、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反思: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名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音乐曲调优美,形象突出,对比鲜明,适宜幼儿欣赏。整个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安静、投入地倾听音乐,唤起相应的联想,这是音乐欣赏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幼儿进一步把握音乐的性质和变化,引导幼儿通过语言表述、肢体动作等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第三部分,了解曲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乐曲所展现的优美画面和美好意境,让幼儿加深对美的体验,获得情感的升华,从而积累审美经验。

  可以看出,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自由的、有创意的、富有个性的,活动“重视了幼儿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和审美情感体验,重视了幼儿与音乐材料所进行的平等的心灵对话”。在这一活动中可以体会到:音乐欣赏除了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更具有开启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价值。

24、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星星》含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并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3、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是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熟悉4/4节奏并学会运用简单打击乐,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并表现是本教材的难点。

教学活动准备:

  1、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2、《小星星》CD、歌曲图谱

  3、人手一个乐器:三角铁、马玲、铃鼓、小铃等乐器。

教学过程:

  1、谁是小星星

  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并给小朋友戴上星星头饰,老师是月亮妈妈。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轻快、跳跃的小星星"(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拍出XX|XX|的节奏。

  2、活泼调皮的星星

  师:"天黑了,月亮妈妈带着小星星出来了,你们猜猜在这天空中最调皮,象一只只小眼睛。"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要用轻快、跳跃的唱法来表现闪烁的星星。

  3、安静柔美的星星

  师:"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唱法表现累了的小星星。

  师:"现在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玩累的小星星?(引导幼儿拍出X-|X-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将幼儿分为四组分别敲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1)先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星星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2)再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不同的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6、四组幼儿一起配上乐器,为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宝宝回家了

  师:刚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齐又动听,天快亮了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星宝宝回家的舞蹈吧!

  师弹出小星乐曲,幼儿听音即兴做相应的动作。

  8、结束活动

  师:"天亮了了,小星星们回家吧!"

活动反思:

  《小星星》是一首我们班小朋友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在课间、散步、吃饭前我们都会让孩子们来唱唱,那么在第二课时我们应该把目标定位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还是重复的让幼儿集体来演唱这首歌曲,不仅孩子们会觉得很无趣,也不能使他们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纲要》中也提到:“幼儿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由于托班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因此他们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比较弱,经常会因一些小的问题和矛盾而发生争执。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决定把第二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幼儿初步学会用轮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2、幼儿在歌唱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演唱的乐趣,初步建立合作的意识。轮唱是指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从轮唱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演唱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唱的部分,当别人在唱的时候又能不受影响,而托班的孩子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运用轮唱的方式不仅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来说也同样存在着困难。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让孩子们清楚的知道这一段该我唱,那一部分又不需要我来演唱。由于具体形象思维是托班幼儿主要的思维特点,所以我考虑怎样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让他们学会此种演唱方式,于是图片小星星便印入了我的眼帘。我制作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小星星,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星星贴在小手上,同时让拥有同一种颜色星星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这样孩子们自然地就分成了两组,接着我引导孩子们知道:当老师出示的星星跟你一样时,就开始唱,当我出示另外一种颜色的星星时,就不需要唱。

25、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欣赏赛马》含反思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

  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

  骏马奔驰保边疆(大班音乐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老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

  (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①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教师:

  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

  幼儿2:我可以喊“驾

活动反思:

  在欣赏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的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完整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更为深刻。在细听A1乐段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26、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茉莉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柔和的风格。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现音乐。

  3.尝试根据音乐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重点

  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

  尝试根据音乐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茉莉花》、茉莉花视频、图谱、舞蹈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潜移默化丰富幼儿花朵的形容词。

  师:小朋友上午好,小朋友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教案出自:banzhuren)老师也非常喜欢花,因为花朵绚丽多彩,芳香扑鼻,洁白如玉,沁人心脾。

  二、视听结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1.倾听音乐。

  师: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到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2.观看视频。

  师:这一首曲子是音乐家看着花开写出来的,看着花开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这一次我们一起边听边看,看看音乐里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师:音乐真好听,音乐里的花是怎样开放的?是一下子开的吗?是慢慢开的。是怎样慢慢开的?是不是一个小花骨朵,然后慢慢打开?(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学一学)

  师:现在咱们再来看一遍,再来听一遍,这里的花是一下子开放的,还是一朵一朵开的?哦,原来是一朵一朵开的。那我问问小朋友,在一句音乐里,什么时候花儿开到最大?(最后)那一句话的最后在哪里呢?

  三、出示音乐节奏图谱,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肢体表现音乐的美。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小花园,大家看,这些小花骨朵还没开哦,它们在静静地等我呢,在一句音乐里什么时候是最后呢?老师用嘴巴唱,你们用小手拍出来,老师操作花儿盛开好不好?

  师:这边的小花园还没有开花呢,谁愿意来试试看?(请一男一女)现在咱们再来玩一次,当花开到最大的时候,小朋友们把手举高给我看看好不好?

  四、根据音乐仿编舞蹈动作,感受合作表演的乐趣。

  1.师幼一起随音乐盛开。

  师:哇,花园里的花都开了,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朵小花,你想当什么花?(有效回应幼儿的回答)来站到老师身边来,现在一看你们这一朵朵花会听音乐吗,到一句音乐的最后咱们就盛开好不好?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表演。

  师:老师看看你们盛开的美不美。好,把你们最后的poss摆出来定住。小朋友们看,他们除了手打开了,还有哪里动了?头、脖子、腰。

  3.教师哼唱音乐表演,引导幼儿用身体各部位表现花的开放。

  师:请小朋友看看老师开花的时候哪里动了?(手、脚、腰、头、眼睛)原来手、脖子、眼睛、腰、脚都可以动。那我们大家再一起来一次,把你的头、眼睛、脖子、腰都用上去,看看谁最美?

  4.引导幼儿5人开一朵花,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师:刚才小朋友是一个人开一朵花,现在变难了,请小朋友五个人开一朵花,小朋友先告诉我开什么花好不好?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商量,一会跟着音乐来开一朵花。(四个人围成圈,蹲着慢慢的打开)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人蹲着当花心)

  师:小朋友们每一句音乐都开一朵花,那能不能四句音乐开四朵不同的花呢?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好不好?

  五、欣赏视频,感受艺术家舞蹈的魅力。

  师:刚刚小朋友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变出了好看的舞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舞蹈家们听着这个好听的音乐编出的什么舞蹈呢?

  师:宝贝,这首音乐是中国最著名的音乐,叫《茉莉花》,叫什么花?(茉莉花)。

  活动延伸:

  宝贝们刚才我们分小组开花、四个人开花,那宝贝们想不想大三班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开一朵最大的花?那我们一起去操场上试试看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 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在第一环节里,我以美感染孩子。在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一边听如诗如诉的抒情音乐一边观察茉莉花的颜色、形态,看一看,数一数有几朵花蕾,为下步活动做准备。在第二次听音乐时配以简单的独白和优美的动作,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完善的创造性形体律动示范,简单而富于表现力,同时也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其次,我在第二环节里,让幼儿尽情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细腻的体验和表现活动,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对孩子的表现经常说的话就是:哦,你是这样做的,还有吗?你是这么做的,还有不一样的动作吗?问了好多次,孩子做的还是一样的动作,这也是我语言贫乏,缺乏教育机智的缘故。在思考如何关注教育细节时,我改变了提问的策略,如:我们都去过花地,花是各种各样形态的,我们的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怎么做呢?麦麦说:“我去过花地,茉莉花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所以我们的手可以有时摆高一些有时摆低一些。”美美说:“有轻风的时候,有的花不动,大风的时候,有的花摇摆得很厉害”。杰杰说:“茉莉花有些是花蕾!有些是张开的。所以我们的手可以做合起来、张开来的动作,这样茉莉花就很美了。”“除了手可以变化外,还有什么身体的部位可以变化呢?”因为有了手的经验,所以孩子很自然的把自己身体的部位都说出来了,如:头、腰、屁股、脚。“如果手和脚结合起来可以有多少种变化?”孩子们就开始比划起来。 “双手在前,脚像金鸡独立的样子”,“双手像蝴蝶,双脚跪在地上的”,“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向前伸”,“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后点地”,“手向右的时候,脚可以左侧点”,“脚可以抬起来”,“脚抬起来时可以一只手在前面,一只手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动作,我接着增加了韵律的难度:让幼儿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合作做动作,从单一到组合,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发挥时是让自己的手、脚在不同的位置上变化,要两个孩子一起合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和孩子一边倾听优美的音乐,一边用轻柔的语调解说:有一对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他们在风中起舞;相依相偎的茉莉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哇,在这片花地上的茉莉花,真是千姿百态,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他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呼朋换伴、有的欲说还休、有的千娇百媚,一阵阵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通过运用一些优美的形容词来解说,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孩子的动作就天衣无缝的自然而然融入游戏当中了。组织该活动下来,我感觉不仅具有很高的 审美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环节里,最出彩的是美美小朋友,她人长得比较高大,样子不是那么的可爱,乐感也稍微弱些,其他小朋友平时不怎么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刚刚开始活动时,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就不是一朵人见人爱的茉莉骅的缘故,她还哭鼻子,在两个两个一起游戏时她甚至躲到黑板后面,不愿融入活动中,我看见了,轻轻的走过去,蹲下来对她说:“我和你一起做两朵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不容她迟疑,我马上的把她抱在怀里,然后手拉手的走到活动场地中,很快的,美美就被活动的氛围吸引了,欢快的舞动她的身体,她的手脚,和我一起,一会儿做相亲相爱的姐妹花,一会儿在我身边飘啊飘,一阵一阵的清香就这样沁入心肺,在此刻,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人间精灵,一个茉莉仙子。看到她的表现,我马上问现场的老师:老师们,你们闻到了茉莉花的清香了吗?看得如痴如醉的老师们此刻才记起,原来他们看的是一个活动,老师们和美美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快乐,美美更能干的是把快乐也传递给了别人,你看,她正很主动的和别人一起玩两两合作的游戏呢。在这个环节里,我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效的表达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同情、响应或支持,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美美在这个环节中,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令我感动,这不仅仅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我又尝试让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孩子们依然玩得兴致勃勃。

  最后,我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送花香,自然结束,作为整个活动的结束。很多人单看这话,想的就是和现场的老师互动一下。我考虑的是茉莉花张大导演都把它唱到奥运会去了,我也要让我的孩子把茉莉花香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乡村小屋,不管是富丽堂皇的会展中心,还是绿油油的草地,甚至是臭臭的厕所,让每个地方都洋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越久弥香……

  所以说,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规律、线索可循的,在这里,有些孩子已有一定的经验,我就不断引导他们重组经验和改建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在他们探索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孩子通过身体部位的方位变化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组合创编茉莉花的造型,不仅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会了这一创造技能,也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明白了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27、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打字机》含反思

设计意图

  《打字机》是美国著名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受到办公室里打字机发出的“嗒嗒”击键声和换行时的“叮”声的启发而创作的管弦乐曲。在组织这个活动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给予幼儿充分自主的学习机会。在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他们带着思考,反复地倾听、辨别音乐,逐渐形成仔细倾听、大胆猜测、严谨做事的习惯。(2)让幼儿多通道参与欣赏活动。教师主要引导幼儿用肢体表演的方式,不断地与音乐互动,循序{靳进地进行欣赏。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巧妙地给予提醒,以支持、引导孩子们顺和参与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与节奏特点

  2.能够用身体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的节奏和内容。

  3.体会合作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打字机》音乐、打字机图片、碰铃。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打字机

  1.出示打字机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打字机图片)

  师:哪位小朋友说一下打字机是用来干什么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下一张图片,这个人在做什么?(出示图片)

  师:这个人是怎么打字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下

  2.讲述打字机故事,让幼儿了解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今天我们要和打字机来玩游戏,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关于打字机的故事。

  师:今天老师也带了这首好听的曲子,来和打扮的小朋友一起来欣赏欣赏,欣赏之前老师又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二)完整欣赏乐曲《打字机》

  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

  (三)分段欣赏乐曲1,学习游戏动作,掌握关键节奏和表现关键情绪

  1.老师带领幼儿用打字、拍手的动作掌握节奏。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次,如果你听到打字的声音,我们就模仿打字的动作,有小铃铛声音发出的时候,我们就用拍手来表示。

  2.出示图谱,使幼儿更好掌握关键节奏。

  师:老师带来了这段音乐的图谱,我们看着图谱再来欣赏一次音乐。

  3.老师让幼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再次掌握节奏。

  师:为了让游戏更好玩,小朋友们也来当一当打字员,我们用小凳子来当打字机。

  (四)分段欣赏乐曲2,启发幼儿创编修理打字机的动作

  师:打字太久了,我的打字机出了一点问题,我的螺丝松了,我把螺丝拧一拧,小朋友们想一想你的打字机会出现怎样的问题。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把打字机来修一修。

  (五)分段欣赏乐曲3

  师:听一听我们的打字机修好了没有。打字机修好了,又能正常工作了!

  (六)用乐器来表演音乐的节奏和内容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种乐器(出示碰铃),我们要用碰铃来演奏这首曲子。

  幼儿分为两组,一组为打字员,一组为演奏家,两组合作共同表演音乐的节奏和内容。

  (七)完整体验,协同游戏

  分角色随音乐做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音乐欣赏水乡歌儿多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