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大象找工作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1-24 17:44:04

大班美术大象找工作教案反思

1、大班美术大象找工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联想,进行情景绘画。

  2、尝试粉笔线条画的作画方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激发幼儿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写生过玩具大象,丰富有关大象的粗浅知识。

  2、白色粉笔、黑色硬纸板、湿毛巾人手一份。

  3、大象长毛绒玩具一、小猫玩具若干,布置小猫幼儿园场景,各种姿态的大象、小猫线条画范例。

  4、音乐磁带:《摘果子舞》、钢琴曲《命运》、《嘉禾舞曲》、三步子歌曲《圆圈舞》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1、在音乐《摘果子舞》中,师生跳着踵趾小跑步随意围成圈坐下。

  师: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学本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在"草地上"坐下来。

  2、出示玩具大象,引出故事内容《大象找工作》。

  师:看,谁在欢迎我们呀?(大象)它叫贝贝,我们和贝贝问个好!(贝贝好!)

  师:大象贝贝想找份工作。它先来到面包房,做了一只又大又香的大面包。可是面包太大了,小动物们都不愿买。面包房的经理说,你还是另外找一份工作吧。大象贝贝很难过。它又来到了一家专门做餐具的工厂当一名工人。它做了一只又大又漂亮的盘子。可是小动物都觉得盘子太大了,就象澡盆一样。盘子又没有卖出去。大象贝贝很伤心,它想:我只好另外去找工作了。

  它走啊走啊,咦?是谁在哭啊?(教师展示小猫幼儿园场景)噢,原来是小猫幼儿园的老师病了,小猫正吵着要老师呢。贝贝想:我去做小猫们的老师吧。

  (二)联想创作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幼儿园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

  师:贝贝要去做老师,那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告诉大象

  师:老师有许多的本领,每天都带小朋友做许多事。

  2、大象贝贝做了小猫们的老师,今天会带小猫们一起做什么呢?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不同的姿态。

  师:贝贝老师会带小猫们学唱歌,看它粗粗的腿向前伸,坐在地板上,一只手还在指挥呢。

  师:它还会带小猫们跳舞,看它站在地上,两只手摆着不同的姿势。

  师:大象它有什么本领呢?它会不会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猫呢?(引出喷水、鼻子做滑梯等,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演示姿态。)

  3.讨论作画方法:

  师:小朋友有许多的猜想,今天,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想一想,这张画上应该有谁?(应该有大象老师和小猫们)。 画的时候要把它们的特点画出来。大象有什么特点呢?(大耳朵、长鼻子、粗粗的腿、胖身体)大象很大,我们应该画的怎样?和大象比,小猫应该画的怎样?

  师:你们看,大象坐在草地上,伸长鼻子做滑梯,小猫们在它身上,鼻子上玩呢!(师边说边演示画面布置)

  师:我们把猜想画出来,还要想一想,贝贝老师和小猫们在什么地方,我们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一下,把画面画的更漂亮。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音乐钢琴曲。

  1、交代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黑纸和一只粉笔。粉笔画的线条容易擦掉,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别弄花了画,别弄脏了衣服。画出自己的猜想,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好后擦干净小手,把画送到老师这里,再和小伙伴讲一讲自己的画。

  2、观察指导

  a.提醒幼儿将大象贝贝画大。

  b.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c.引导幼儿运用单色画的方法去美化画面。

  活动反思:

  《大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音乐中的故事》中的一首表演唱歌曲。本课我首先从学生们喜欢的音乐故事入手,故事的话题一下子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整堂课中,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音乐学习意境,分别从故事的主人公大象老鼠层层铺开。情境的创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自然的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

  其次,对于歌曲开头弱起小节的难点节奏结合节拍的音乐知识进行讲解,降低演唱的难度,形象、直观、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准确掌握;老鼠的“念白”部分用动作表演形象的巩固强化;歌曲表演环节,运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在学生深刻了解故事寓意后,激发学生大胆创编,师生共同在表演中体验歌曲的意境。

  本次教学后感触很多,由于歌曲较长,用一课时的时间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教学环节时间的掌控不够好。在教学中对于歌曲的学唱过多的放手,使重点不够突出,歌词记忆不深,“啊” 的部分应该强调控制气息的连贯,注意演唱的技巧。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我们老师往往想民主教学,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担心不能收放自如。其实,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在创编歌曲表演环节时,大象小组的学生用大象走路、大象扬起长鼻子、大象扇耳朵等动作来模仿,学生的模仿真是惟妙惟肖、形式多样。因此,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自主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也会有超乎想象的表现。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音乐新课程的变化,在和学生共同体验,对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将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象找工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联想,进行情景绘画。

  2、尝试粉笔线条画的作画方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激发幼儿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写生过玩具大象,丰富有关大象的粗浅知识。

  2、白色粉笔、黑色硬纸板、湿毛巾人手一份。

  3、大象长毛绒玩具一、小猫玩具若干,布置小猫幼儿园场景,各种姿态的大象、小猫线条画范例。

  4、音乐磁带:《摘果子舞》、钢琴曲《命运》、《嘉禾舞曲》、三步子歌曲《圆圈舞》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1、在音乐《摘果子舞》中,师生跳着踵趾小跑步随意围成圈坐下。

  师: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学本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在“草地上”坐下来。

  2、出示玩具大象,引出故事内容《大象找工作》。

  师:看,谁在欢迎我们呀?(大象)它叫贝贝,我们和贝贝问个好!(贝贝好!)

  师:大象贝贝想找份工作。它先来到面包房,做了一只又大又香的大面包。可是面包太大了,小动物们都不愿买。面包房的经理说,你还是另外找一份工作吧。大象贝贝很难过。它又来到了一家专门做餐具的工厂当一名工人。它做了一只又大又漂亮的盘子。可是小动物都觉得盘子太大了,就象澡盆一样。盘子又没有卖出去。大象贝贝很伤心,它想:我只好另外去找工作了。

  它走啊走啊,咦?是谁在哭啊?(教师展示小猫幼儿园场景)噢,原来是小猫幼儿园的老师病了,小猫正吵着要老师呢。贝贝想:我去做小猫们的老师吧。

  (二)联想创作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

  幼儿园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

  师:贝贝要去做老师,那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告诉大象

  师:老师有许多的本领,每天都带小朋友做许多事。

  2、大象贝贝做了小猫们的老师,今天会带小猫们一起做什么呢?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不同的姿态。

  师:贝贝老师会带小猫们学唱歌,看它粗粗的腿向前伸,坐在地板上,一只手还在指挥呢。

  师:它还会带小猫们跳舞,看它站在地上,两只手摆着不同的姿势。

  师:大象它有什么本领呢?它会不会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猫呢?(引出喷水、鼻子做滑梯等,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演示姿态。)

  3.讨论作画方法:

  师:小朋友有许多的猜想,今天,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想一想,这张画上应该有谁?(应该有大象老师和小猫们)。画的时候要把它们的特点画出来。大象有什么特点呢?(大耳朵、长鼻子、粗粗的腿、胖身体)大象很大,我们应该画的怎样?和大象比,小猫应该画的怎样?

  师:你们看,大象坐在草地上,伸长鼻子做滑梯,小猫们在它身上,鼻子上玩呢!(师边说边演示画面布置)

  师:我们把猜想画出来,还要想一想,贝贝老师和小猫们在什么地方,我们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一下,把画面画的更漂亮。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音乐钢琴曲。

  1、交代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黑纸和一只粉笔。粉笔画的线条容易擦掉,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别弄花了画,别弄脏了衣服。画出自己的猜想,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好后擦干净小手,把画送到老师这里,再和小伙伴讲一讲自己的画。

  2、观察指导

  a.提醒幼儿将大象贝贝画大。

  b.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c.引导幼儿运用单色画的方法去美化画面。

  d.指导先画好的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

  (四)讲评

  1、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在《嘉禾舞曲》的音乐声中幼儿会到老师身边围坐一起。

  师:哇!大家的画好漂亮啊!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你们真棒!让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贝贝老师带小猫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三人左右)

  2、教师选取部分作品续编故事结尾。

  师:贝贝老师带小猫们做了许多事,小猫们觉得怎样?我们选几幅画接着讲故事,好吗?

  (教师以不同内容编排画面引导幼儿用句式“先……然后……最后……”来编故事,幼儿先自由讲述,后请一名幼儿讲完整。)

  师:幼儿园放学了,大象贝贝想回家了。小猫们说什么也不让老师走:"贝贝老师,我们喜欢你,你就做我们的老师吧!"贝贝高兴地笑笑,它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噢!大象有工作了,让我们向它表示祝贺!我们和贝贝一起跳个圆圈舞,好吗?

  3、师生一起围成圈跳起舞,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和客人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大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音乐中的故事》中的一首表演唱歌曲。本课我首先从学生们喜欢的音乐故事入手,故事的话题一下子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整堂课中,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音乐学习意境,分别从故事的主人公大象老鼠层层铺开。情境的创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自然的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

  其次,对于歌曲开头弱起小节的难点节奏结合节拍的音乐知识进行讲解,降低演唱的难度,形象、直观、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准确掌握;老鼠的“念白”部分用动作表演形象的巩固强化;歌曲表演环节,运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在学生深刻了解故事寓意后,激发学生大胆创编,师生共同在表演中体验歌曲的意境。

  本次教学后感触很多,由于歌曲较长,用一课时的时间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教学环节时间的掌控不够好。在教学中对于歌曲的学唱过多的放手,使重点不够突出,歌词记忆不深,“啊” 的部分应该强调控制气息的连贯,注意演唱的技巧。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我们老师往往想民主教学,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担心不能收放自如。其实,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在创编歌曲表演环节时,大象小组的学生用大象走路、大象扬起长鼻子、大象扇耳朵等动作来模仿,学生的模仿真是惟妙惟肖、形式多样。因此,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自主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也会有超乎想象的表现。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音乐新课程的变化,在和学生共同体验,对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将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3、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大象找工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联想,进行情景绘画。

  2、尝试粉笔线条画的作画方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写生过玩具大象,丰富有关大象的粗浅知识。

  2、白色粉笔、黑色硬纸板、湿毛巾人手一份。

  3、大象长毛绒玩具一、小猫玩具若干,布置小猫幼儿园场景,各种姿态的大象、小猫线条画范例。

  4、音乐磁带:《摘果子舞》、钢琴曲《命运》、《嘉禾舞曲》、三步子歌曲《圆圈舞》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1、在音乐《摘果子舞》中,师生跳着踵趾小跑步随意围成圈坐下。

  师: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学本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在“草地上”坐下来。

  2、出示玩具大象,引出故事内容《大象找工作》。

  师:看,谁在欢迎我们呀?"屈,老师.教,案,网"(大象)它叫贝贝,我们和贝贝问个好!(贝贝好!)

  师:大象贝贝想找份工作。它先来到面包房,做了一只又大又香的大面包。可是面包太大了,小动物们都不愿买。面包房的经理说,你还是另外找一份工作吧。大象贝贝很难过。它又来到了一家专门做餐具的工厂当一名工人。它做了一只又大又漂亮的盘子。可是小动物都觉得盘子太大了,就象澡盆一样。盘子又没有卖出去。大象贝贝很伤心,它想:我只好另外去找工作了。

  它走啊走啊,咦?是谁在哭啊?(教师展示小猫幼儿园场景)噢,原来是小猫幼儿园的老师病了,小猫正吵着要老师呢。贝贝想:我去做小猫们的老师吧。

  (二)联想创作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

  幼儿园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

  师:贝贝要去做老师,那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告诉大象

  师:老师有许多的本领,每天都带小朋友做许多事。

  2、大象贝贝做了小猫们的老师,今天会带小猫们一起做什么呢?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不同的姿态。

  师:贝贝老师会带小猫们学唱歌,看它粗粗的腿向前伸,坐在地板上,一只手还在指挥呢。

  师:它还会带小猫们跳舞,看它站在地上,两只手摆着不同的姿势。

  师:大象它有什么本领呢?它会不会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猫呢?(引出喷水、鼻子做滑梯等,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演示姿态。)

  3.讨论作画方法:

  师:小朋友有许多的猜想,今天,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想一想,这张画上应该有谁?(应该有大象老师和小猫们)。 画的时候要把它们的特点画出来。大象有什么特点呢?(大耳朵、长鼻子、粗粗的腿、胖身体)大象很大,我们应该画的怎样?和大象比,小猫应该画的怎样?

  师:你们看,大象坐在草地上,伸长鼻子做滑梯,小猫们在它身上,鼻子上玩呢!(师边说边演示画面布置)

  师:我们把猜想画出来,还要想一想,贝贝老师和小猫们在什么地方,我们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一下,把画面画的更漂亮。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音乐钢琴曲。

  1、交代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黑纸和一只粉笔。粉笔画的线条容易擦掉,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别弄花了画,别弄脏了衣服。画出自己的猜想,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好后擦干净小手,把画送到老师这里,再和小伙伴讲一讲自己的画。

  2、观察指导

  a.提醒幼儿将大象贝贝画大。

  b.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c.引导幼儿运用单色画的方法去美化画面。

  d.指导先画好的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

  (四)讲评

  1、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在《嘉禾舞曲》的音乐声中幼儿会到老师身边围坐一起。

  师:哇!大家的画好漂亮啊!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你们真棒!让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贝贝老师带小猫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三人左右)

  2、教师选取部分作品续编故事结尾。

  师:贝贝老师带小猫们做了许多事,小猫们觉得怎样?我们选几幅画接着讲故事,好吗?

  (教师以不同内容编排画面引导幼儿用句式“先……然后……最后……”来编故事,幼儿先自由讲述,后请一名幼儿讲完整。)

  师:幼儿园放学了,大象贝贝想回家了。小猫们说什么也不让老师走:"贝贝老师,我们喜欢你,你就做我们的老师吧!"贝贝高兴地笑笑,它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噢!大象有工作了,让我们向它表示祝贺!我们和贝贝一起跳个圆圈舞,好吗?

  3、师生一起围成圈跳起舞,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和客人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大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音乐中的故事》中的一首表演唱歌曲。本课我首先从学生们喜欢的音乐故事入手,故事的话题一下子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整堂课中,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音乐学习意境,分别从故事的主人公大象老鼠层层铺开。情境的创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自然的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

  其次,对于歌曲开头弱起小节的难点节奏结合节拍的音乐知识进行讲解,降低演唱的难度,形象、直观、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准确掌握;老鼠的“念白”部分用动作表演形象的巩固强化;歌曲表演环节,运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在学生深刻了解故事寓意后,激发学生大胆创编,师生共同在表演中体验歌曲的意境。

  本次教学后感触很多,由于歌曲较长,用一课时的时间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教学环节时间的掌控不够好。在教学中对于歌曲的学唱过多的放手,使重点不够突出,歌词记忆不深,“啊” 的部分应该强调控制气息的连贯,注意演唱的技巧。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我们老师往往想民主教学,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担心不能收放自如。其实,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在创编歌曲表演环节时,大象小组的学生用大象走路、大象扬起长鼻子、大象扇耳朵等动作来模仿,学生的模仿真是惟妙惟肖、形式多样。因此,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自主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也会有超乎想象的表现。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音乐新课程的变化,在和学生共同体验,对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将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4、大班美术教案《大象伯伯找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知大象的形态特征,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诗画结合画大象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象玩具、幻灯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活动,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去郊游》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那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幼儿各抒己见)。

  师:老师今天就请来了一位小动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想…)可是这个小动物说了,要先让小朋友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出来呢。(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听)

  教师出示幻灯片,并通过猜谜语“鼻子长长像管子,耳朵大大像扇子,四只粗腿像柱子,喜欢用水喷身子”引出主题“大象”。

  2、教师演示幻灯片“大象”引导幼儿了解大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3、以大象自述的形式让幼儿听录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大象的认识。

  师:大象还有话要对小朋友说呢,你们想不想听啊?(想…)那咱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听录音)

  师:小朋友,大象对你们说了些什么啊?(……)从而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大象的认识。

  4、教师示范画大象

  5、帮大象找朋友,以此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师:今天啊,大象伯伯很不高兴,这是怎么回事啊?小朋友来猜一猜。(幼儿自由猜想)咱们一起来问问大象好不好啊?(好)教师与幼儿一起问大象

  师:大象对老师说了,没有朋友来做伴,一个人玩好孤单。那咱们一起来给大象找一个好朋友好不好?(好)

  教师边说儿歌边画,以便加深幼儿印象。

  高大的身体像房子,长长的鼻子像钩子;

  尖尖的牙齿像刀子,小小的眼睛像扣子;

  宽大的耳朵像扇子,细小的尾巴像小辫子;

  粗壮的腿像柱子,运起货来像车子。

  两个好朋友手拉手,快快乐乐做朋友,太阳见了咪咪笑,小草小花笑弯了腰,小朋友,仔细瞧,这幅图画好不好?(好)这幅图画真奇妙,小朋友想不想来拍照?(想)用什么呢?就用手中的纸和笔,画个大象好不好?(好)

  6、引导幼儿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给大象“照相”。

  师:请小朋友像小花猫一样轻轻走到座位上画画(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

  展评幼儿作品,并请个别幼儿来讲一下自己画了什么。

  教师讲评:大象竖起大拇指,直夸小朋友棒棒棒!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到外面跟大象做游戏去吧!(放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乐曲取材于柏辽兹圆舞曲《风妖之舞》的片段,作者将其改为低音提琴与钢琴来演奏,表现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的滑稽可笑的舞姿。《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歌曲中“××××|×××0|”的典型节奏型贯穿全曲。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绘了一对小象像好朋友一般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情景。

  由于上节课已经聆听了《小象》,因此聆听《大象》时,首先让孩子先回忆乐曲《小象》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再结合大象的体态,在对比聆听《大象》时,孩子们对乐曲就有了一个很好的认知,只是在判断三拍还是二拍节奏时,很多孩子听不准,教学中,主要听过我的对比敲击,多数孩子都能判断出来。对于《两只小象》的学唱,初次聆听,主要强调孩子不要跟着范唱哼唱的同时,认真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第二遍聆听,张口默唱的方式,第三遍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解决歌词节奏问题,之后孩子们在跟琴视唱,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唱准,之后又启发孩子唱出好朋友见面时的开心的情绪,看来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真的会让音乐学习事半功倍。

5、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大象》含反思

  一、活动名称:

  大象(命题活动--折纸)

  二、年龄班:

  大班

  三、人 数:

  30人(分成两组,15人一组)

  四、活动时间:

  5月中旬的第二个星期

  五、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象的外部特征(认知)

  2.能用正方形的A4纸这大象,并给大象画上眼睛、耳朵、和脚;(技能)

  3.体验折大象的过程带来的快乐;(情感)

  4.发挥想象用油画棒涂出自己心中的大象(创造)

  六、活动重点:

  学会用正方形的A4纸折大象

  七、活动难点:

  在折大象时,掌握对角折和对边折。

  八、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察大象的外部特征;物质准备:教师:A4纸35份,剪刀5把,已做好的范例大象折纸,大象图片2张;准备折大象的步骤图1份;幼儿:油画棒一份

  九、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谜语,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朋友们听老师说了以后,猜猜谜语里面说的是什么动物--"鼻子长又长、眼睛大又大、耳朵大如扇子、身体重如小山,牙齿弯如月亮"师:小朋友们猜出是什么动物了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对了,是大象。(出事大象图片)小朋友们看一看是不是和刚才谜语里说的一样?

  师小结: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大如扇子的耳朵,还有两颗弯弯的长牙齿,今天老师就要较小朋友们折大象小朋友们先看老师怎么折。

  (二)师范讲解

  1.通过示范讲解,让幼儿知道大象的折法

  (1)首先我们要将纸折过来;(如图1)

  (2)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

  (3)将正方形角对折后打开;

  (4)将两边的角对折在中相处;

  (5)将剩余的部分再横折过来;

  (6)在依中线再对折;

  (7)拿住三角形的中间部分,往下拉形成一个凹槽;(如图7)

  (8)把鼻子轻轻地折一下,再画上耳朵、眼睛和脚,并将与耳朵相对的方向剪去一个小的半圆形;(如图8)

  (9)最后大象就完成了。

  师:好了,老师的大象折完了。现在该小朋友们折大象了,小朋友们就按照老师刚才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折。

  (三)布置作业现在老师将纸,剪刀发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在折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剪刀弄伤自己或其他小朋友,不要的废纸要丢在垃圾桶里,在剪大象的脚时注意不能剪得太大,鼻子不要折的太多,要根据老师出示的步骤图来折大象

  (四)巡回指导小朋友在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师教的步骤,对能力差的小朋友给予指导,只要折出大象的外形就可以了,对能力较强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给大象涂上美丽的颜色,对能力中等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做点装饰。

  (五)评价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在折大象时都很认真,而且折出来的大象都很漂亮,还给大象涂上了美丽的颜色,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有几个小朋友不够积极,希望他们下一次能积极地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现在我们将折出来的大象放到展示区去,也让其他小朋友也看看我们的作品。

  十、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索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堂常规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引导幼儿自己看图示并动手折纸,或者是让能力强的幼儿再次示范折法;

  3.在幼儿折纸地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创造舒适和谐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与活动始终,这样可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大胆尝试的兴趣;以上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类似活动中我要注意改进和完善。

6、大班美术教案《大象找工作》

活动目标:

  1、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联想,进行情景绘画。

  2、尝试粉笔线条画的作画方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写生过玩具大象,丰富有关大象的粗浅知识。

  2、白色粉笔、黑色硬纸板、湿毛巾人手一份。

  3、大象长毛绒玩具一、小猫玩具若干,布置小猫幼儿园场景,各种姿态的大象、小猫线条画范例。

  4、音乐磁带:《摘果子舞》、钢琴曲《命运》、《嘉禾舞曲》、三步子歌曲《圆圈舞》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1、在音乐《摘果子舞》中,师生跳着踵趾小跑步随意围成圈坐下。

  师: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学本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在"草地上"坐下来。

  2、出示玩具大象,引出故事内容《大象找工作》。

  师:看,谁在欢迎我们呀?(大象)它叫贝贝,我们和贝贝问个好!(贝贝好!)

  师:大象贝贝想找份工作。它先来到面包房,做了一只又大又香的大面包。可是面包太大了,小动物们都不愿买。面包房的经理说,你还是另外找一份工作吧。大象贝贝很难过。它又来到了一家专门做餐具的工厂当一名工人。它做了一只又大又漂亮的盘子。可是小动物都觉得盘子太大了,就象澡盆一样。盘子又没有卖出去。大象贝贝很伤心,它想:我只好另外去找工作了。

  它走啊走啊,咦?是谁在哭啊?(教师展示小猫幼儿园场景)噢,原来是小猫幼儿园的老师病了,小猫正吵着要老师呢。贝贝想:我去做小猫们的老师吧。

  (二)联想创作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幼儿园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

  师:贝贝要去做老师,那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告诉大象

  师:老师有许多的本领,每天都带小朋友做许多事。

  2、大象贝贝做了小猫们的老师,今天会带小猫们一起做什么呢?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不同的姿态。

  师:贝贝老师会带小猫们学唱歌,看它粗粗的腿向前伸,坐在地板上,一只手还在指挥呢。

  师:它还会带小猫们跳舞,看它站在地上,两只手摆着不同的姿势。

  师:大象它有什么本领呢?它会不会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猫呢?(引出喷水、鼻子做滑梯等,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演示姿态。)

  3.讨论作画方法:

  师:小朋友有许多的猜想,今天,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想一想,这张画上应该有谁?(应该有大象老师和小猫们)。 画的时候要把它们的特点画出来。大象有什么特点呢?(大耳朵、长鼻子、粗粗的腿、胖身体)大象很大,我们应该画的怎样?和大象比,小猫应该画的怎样?

  师:你们看,大象坐在草地上,伸长鼻子做滑梯,小猫们在它身上,鼻子上玩呢!(师边说边演示画面布置)

  师:我们把猜想画出来,还要想一想,贝贝老师和小猫们在什么地方,我们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一下,把画面画的更漂亮。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音乐钢琴曲。

  1、交代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黑纸和一只粉笔。粉笔画的线条容易擦掉,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别弄花了画,别弄脏了衣服。画出自己的猜想,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好后擦干净小手,把画送到老师这里,再和小伙伴讲一讲自己的画。

  2、观察指导

  a.提醒幼儿将大象贝贝画大。

  b.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c.引导幼儿运用单色画的方法去美化画面。

  d.指导先画好的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

  (四)讲评

  1、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在《嘉禾舞曲》的音乐声中幼儿会到老师身边围坐一起。

  师:哇!大家的画好漂亮啊!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你们真棒!让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贝贝老师带小猫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三人左右)

  2、教师选取部分作品续编故事结尾。

  师:贝贝老师带小猫们做了许多事,小猫们觉得怎样?我们选几幅画接着讲故事,好吗?

  (教师以不同内容编排画面引导幼儿用句式"先……然后……最后……"来编故事,幼儿先自由讲述,后请一名幼儿讲完整。)

  师:幼儿园放学了,大象贝贝想回家了。小猫们说什么也不让老师走:"贝贝老师,我们喜欢你,你就做我们的老师吧!"贝贝高兴地笑笑,它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噢!大象有工作了,让我们向它表示祝贺!我们和贝贝一起跳个圆圈舞,好吗?

  3、师生一起围成圈跳起舞,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和客人老师再见。

7、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大象找工作》

  活动目标:

  1、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联想,进行情景绘画。

  2、尝试粉笔线条画的作画方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激发幼儿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写生过玩具大象,丰富有关大象的粗浅知识。

  2、白色粉笔、黑色硬纸板、湿毛巾人手一份。

  3、大象长毛绒玩具一、小猫玩具若干,布置小猫幼儿园场景,各种姿态的大象、小猫线条画范例。

  4、音乐磁带:《摘果子舞》、钢琴曲《命运》、《嘉禾舞曲》、三步子歌曲《圆圈舞》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1、在音乐《摘果子舞》中,师生跳着踵趾小跑步随意围成圈坐下。

  师: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学本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在"草地上"坐下来。

  2、出示玩具大象,引出故事内容《大象找工作》。

  师:看,谁在欢迎我们呀?(大象)它叫贝贝,我们和贝贝问个好!(贝贝好!)

  师:大象贝贝想找份工作。它先来到面包房,做了一只又大又香的大面包。可是面包太大了,小动物们都不愿买。面包房的经理说,你还是另外找一份工作吧。大象贝贝很难过。它又来到了一家专门做餐具的工厂当一名工人。它做了一只又大又漂亮的盘子。可是小动物都觉得盘子太大了,就象澡盆一样。盘子又没有卖出去。大象贝贝很伤心,它想:我只好另外去找工作了。

  它走啊走啊,咦?是谁在哭啊?(教师展示小猫幼儿园场景)噢,原来是小猫幼儿园的老师病了,小猫正吵着要老师呢。贝贝想:我去做小猫们的老师吧。

  (二)联想创作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幼儿园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

  师:贝贝要去做老师,那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告诉大象

  师:老师有许多的本领,每天都带小朋友做许多事。

  2、大象贝贝做了小猫们的老师,今天会带小猫们一起做什么呢?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不同的姿态。

  师:贝贝老师会带小猫们学唱歌,看它粗粗的腿向前伸,坐在地板上,一只手还在指挥呢。

  师:它还会带小猫们跳舞,看它站在地上,两只手摆着不同的姿势。

  师:大象它有什么本领呢?它会不会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猫呢?(引出喷水、鼻子做滑梯等,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演示姿态。)

  3.讨论作画方法:

  师:小朋友有许多的猜想,今天,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想一想,这张画上应该有谁?(应该有大象老师和小猫们)。画的时候要把它们的特点画出来。大象有什么特点呢?(大耳朵、长鼻子、粗粗的腿、胖身体)大象很大,我们应该画的怎样?和大象比,小猫应该画的怎样?

  师:你们看,大象坐在草地上,伸长鼻子做滑梯,小猫们在它身上,鼻子上玩呢!(师边说边演示画面布置)

  师:我们把猜想画出来,还要想一想,贝贝老师和小猫们在什么地方,我们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一下,把画面画的更漂亮。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音乐钢琴曲。

  1、交代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黑纸和一只粉笔。粉笔画的线条容易擦掉,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别弄花了画,别弄脏了衣服。画出自己的猜想,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好后擦干净小手,把画送到老师这里,再和小伙伴讲一讲自己的画。

  2、观察指导

  a.提醒幼儿将大象贝贝画大。

  b.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c.引导幼儿运用单色画的方法去美化画面。

8、大班美术教案反思《小花猫找快乐》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沙画创意的新奇和创作的成功感,分享合作的快乐。

  2、知识与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画、抓、刮、漏等技能进行沙画创意。

  3、技能目标:用简单的风景、动物等形象表现"寻找快乐''的沙画情景。

  4、创造力培养目标:能大胆想象,美术创意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沙画需要为幼儿预备开阔的场地,使幼儿能与操作材料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20把椅子摆成半圆)

  2、物质准备:沙画大师苏大宝的沙画制作视频、投影仪一台、沙盘若干,沙卷四幅、背景音乐。

  3、知识准备:之前和幼儿一起玩过沙子,感受了沙子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引入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各种不同的沙画手法

  1、教师富有神秘感的示范,引导幼儿观察沙画方法。

  提问:你们玩过沙子吗?是怎么玩的?

  我会用沙子画画,看看我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拓展幼儿想象,探索学习不同的沙画手法。(画、刮、抓)

  提问:刚才老师用了哪些方法画出了小猫?

  用刮(抓)的方法还可以画出什么?

  3、小结:提升幼儿的绘画经验,知道用画、刮、抓的办法可以画出很多的东西。

  二、情境进一步深入,幼儿独立创作沙画故事情景

  1、情境作画,尝试画、刮、抓的沙画手法。

  幼儿每人一个沙盘,教师创设"寻找快乐"的情境,引导幼儿尝试用画、抓、刮的方法画出小河、山峰、彩虹等景物,以及简单的动物。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画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小结:提升技能运用的方法,了解同一种东西可以用不M的办法画。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自由创作"帮助小花猫找快乐"的沙画情景。

  提问:小花猫还会到哪里?遇见谁?

  3、交流、分享沙画创作的手法和寻找快乐的情景。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画的?帮小花猫找到了哪些快乐?

  三、观看视频,进一步丰富沙画方法

  1、观看视频,进一步丰富沙画方法。

  提问:谁出现了?我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2、小结:提升漏、捏等绘画技巧。

  情感升华:只要善于发现、用心体会,快乐就在身边!

  四、幼儿合作进行沙画创意:快乐沙卷

  1、幼儿协商合作,自由绘制,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2、请一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快乐故事。

  3、结束语:我们的快乐越画越多,让我们回到教室把它继续画下来吧。

  活动反思:

  通过对教材和教法的挖掘以及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预计达到的效果: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兴趣高涨。能掌握多种技能画出"寻找快乐''的情景,能与同伴合作分工,体验合作的快乐

  专家点评:

  幼儿喜欢玩沙子,但对真正意义上的沙画艺术并不了解,沙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简单易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同时又能激起幼儿想象与创造。这次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出: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体现了《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关、创造美的情趣。

9、大班美术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能用简笔画表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尝试将其做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1.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故事磁带,录音机。

  2.幼儿在课外画过鱼、鸭子、鹅、乌龟、青蛙等,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3.绘画纸若干、彩笔、油画棒、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录音,请幼儿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为画连环画做准备。

  2.根据需要设计提问:故事发生在哪里?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最后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

  3.师:如果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角色和内容一幅幅画出来,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

  教师出示一本连环画,让幼儿欣赏。

  小结: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顺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怎样制作连环画。

  a.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幼儿讨论《小蝌蚪找妈妈》有几个情节。

  第一幅应该表现什么?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幅呢?

  小结:第一幅表现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水草上产卵。

  第二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鸭妈妈。

  第三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鱼妈妈。

  第四幅是小蝌蚪遇见了乌龟妈妈。

  第五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鹅妈妈。

  第六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青蛙妈妈。

  b.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c.装饰封面。把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了。

  d装订。

  3.商议分工,合作进行连环画制作。

  a引导幼儿商议分工,每六人一组,自己商议谁画第一幅,谁画第二幅,谁画第三幅,第四幅,第五幅,第六幅?

  b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教师对幼儿提出绘画要求,巡回指导。

  c装订成册。

  三、结束部分:

  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的故事绘画成连环画,装订成册,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欣赏。

活动反思:

  春天的自然角里养了许多小蝌蚪。小蝌蚪是孩子们常见的小动物,这贴近幼儿生活。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是幼儿熟悉的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所以选择这个故事进行连环画的制作比较适合大班年龄的孩子。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在制作连环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分工讨论热烈,能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能力,分工合作。但在活动中,有5名幼儿年龄较小在绘画上还有所欠缺,在今后有待加强。还有就是如果每个幼儿能独立完成一本连环画制作会更好,孩子会更有成功感。

10、大班优质美术教案《圆点娃娃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背景:

  幼儿的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就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无时无刻注意保护和激发幼儿的想象。

  活动目的:

  1、幼儿学习用水粉颜料画点,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则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圆点娃娃图,调色盆30,黑色卡纸30张,白色颜料及其他彩色颜料,棉签若干,擦手布。

  2、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点娃娃图,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早上我去散步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出示圆点妈妈图片,引出活动。

  二、圆点娃娃在散步--画点

  1、师:圆点妈妈告诉我,早上散步的时候圆点娃娃太调皮了,隐身到了黑色卡纸上,圆点妈妈想请我们帮她把圆点娃娃并出来,你们愿意吗?

  2、"我们的圆点娃娃们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都是圆圆的、白白的,它们现在隐身在黑色卡纸上了。(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有很多圆点娃娃,它们正在散步呢。我们来当当魔术师把它们变出来。注意,我的圆点娃娃身体比我小得多。

  3、幼儿人手一支棉签,蘸白色颜料在黑色卡纸上画点。

  三、圆点娃娃跳舞--自由连线(放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

  1、幼儿听音乐自由游戏。

  2、圆点妈妈告诉我:"圆点娃娃听见这么好听的音乐,多想跳舞啊,请小魔术师们帮助它们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们的小手一个个牵起来。"鼓励幼儿合作连线,线条不要太长。

  四、变"地毯"--涂色

  老师:"圆点娃娃在小魔术师们的帮助下拉好了手,可是它们不喜欢黑色的地毯,要是小魔术师们能变出彩色的地毯,它们就跳得更开心了。"(指导幼儿大胆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颜色少蘸一点,尽量不要流下来。)

  五、欣赏、想象

  老师:"看,圆点娃娃跳着优美的舞蹈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它们在考验我们小魔术师们。我们来猜猜看,这幅图画象什么?"老师带幼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欣赏、想象,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景--圆点娃娃找朋友,通过让幼儿扮演的小魔术师来"变点"、为圆点娃娃"拉拉手",把操作过程融入游戏中,情节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创造的兴趣。孩子们很兴奋,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中,我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从而信心产生动力,动力产生行动,行动得到收获,收获得到自信,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活动中,孩子们还体验了合作,这对于我们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

11、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再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发展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2、学习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胆添画与情节有关的事物。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连环画故事书,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股市情节比较熟悉。

  3、故事磁带和动画片,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

  4、图片:鸭、鱼、龟、鹅、青蛙。彩色笔、纸、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并讨论。

  教师: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妈时先遇到了谁?后遇到谁?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最后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2、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呢?小组合作时怎样分工?“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怎么画?除了动物,还能画什么?

  教师出示一本图画书u,提醒幼儿制作完整的连环画。

  3、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评价。

  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制作连环画的?哪一组的连环画画得最好?为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的?

  教学反思:

  在上好一节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活动准备,包括了物质准备,我做了40个小蝌蚪的头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模仿蝌蚪的乐趣、画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图,让每个孩子在视觉上体验美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要做好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老师也要有经验准备,做好预设问题,熟记教案,把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预想到,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方案。孩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尤其是让两个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画蝌蚪,两个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没有用过棉签画画,所以很好奇,兴趣很高。美术活动,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确,画画要求,卫生要求,把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要想到,对幼儿要提出要求。

12、大班优质美术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请幼儿把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画成一幅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幼儿注意画面安排,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对故事内容要很熟悉,语言要生动、形象,特别是讲到动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时,更要仔细具体)

  2、每个一盒蜡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和一张纸。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图画,怎样画呢?不是看着老师的画再画,而是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以后再画。小朋友,你们会画吗?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小朋友,就一定会画。现在听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池塘边,长着许多水草,在草丛里,青蛙妈妈生了许多小宝宝。小宝宝长大了,变成了大脑袋、尖尾巴的小蝌蚪。许多小蝌蚪你追我赶地游呀游呀。小蝌蚪要回家了,可是妈妈呢?妈妈不见了,快快找,小蝌蚪找妈妈,游到西,游到东,游到荷花旁边,看见一条金鱼,眼睛圆又大,忙叫:“妈妈!妈妈!”金鱼说:“你们认错了,我是金鱼,白肚皮的才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问问这个,这个说“不是”,问问那个,那个也说“不是”。“呱呱呱”,青蛙妈妈游过来了,说:“孩子,好孩子!我是你们的妈妈呀。”小蝌蚪看看青蛙: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样子怎么跟我们一点儿也不像呢?青蛙妈妈说:“好孩子,你们还小呢,等你们长大了,就像妈妈了。”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

  小朋友,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把故事里的事画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看好吗?不要忘记故事里讲到的地方,是哪里?(在池塘里)那里有什么呀?(有水草、荷叶、荷花,还有各种小鱼……)更不要忘记小蝌蚪是去干什么呀?(找妈妈)……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排好画面,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3、讲评:结束后,将幼儿的图画张贴起来,让幼儿观看和相互学习。

活动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较句子。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

  “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呢?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13、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五官宝宝找春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五官宝宝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征。

  2.能大胆、快速地画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知识准备:

  1.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制作有关春天的展板。

  2.会唱古诗《春晓》。

  物质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圆形的纸、(眼、鼻、耳、嘴各一份范例一份)、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体验春天的美。

  1.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师:"春天快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2.小结:"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弯弯溪水清澈见底,朵朵鲜花芬芳灿烂,美丽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风吹呀吹,春天来到啦!"

  二、故事导入,引出五官宝宝找春天的主题。

  1.师:"可是山洞里有一只懒惰虫整天地睡大觉,从来不关心大自然的变化,这下可急坏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宝宝了。因为他们听小朋友说春天特别美丽,所以他们决定离开懒惰虫,独自寻找春天。"

  2.幼儿回答,教师范画。

  师:"瞧!谁出来了?眼睛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会看到什么呢?"

  3.师:"瞧!谁又出来了?耳朵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听到了什么呢?"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

  4.师:"瞧!鼻子宝宝和嘴巴宝宝一起出来了,他们又会发现什么呢?"花的香味,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

  三、发挥想象,大胆画五官并添画春天景色。

  1.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脸,他们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宝宝找回来,和他们一起找春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教师与幼儿一起添画背景。

  师:"小朋友,在春天里会出现哪些东西呢?"(柳条、小燕子、花、小动物苏醒了……)

  四、展示作品,唱古诗体验春天的美。

  1.师:"小朋友,你能把我们画的脸和这幅春天的画组成一幅漂亮的"春韵图"吗?怎样组合?那我们来试试看吧!把你画的脸贴到你喜欢的地方。"

  2.师:"哇!好一幅美丽的"春韵图"!春天真美啊!古时候的诗人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古诗春晓吧!"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14、大班美术优质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再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发展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2、学习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胆添画与情节有关的事物。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连环画故事书,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股市情节比较熟悉。

  3、故事磁带和动画片,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

  4、图片:鸭、鱼、龟、鹅、青蛙。彩色笔、纸、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并讨论。

  教师: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妈时先遇到了谁?后遇到谁?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最后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2、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呢?小组合作时怎样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怎么画?除了动物,还能画什么?

  教师出示一本图画书u,提醒幼儿制作完整的连环画。

  3、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评价。

  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制作连环画的?哪一组的连环画画得最好?为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的?

活动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大家好!

  达标测试中,我共安排了abe三组练习,让学生任选一题完成,结果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会直接的从第二题开始解答,导致教学有些被动。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通过对小珊迪弟兄生活的深切感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起他们培养诚实、善良品质的自觉性。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让学生思考到底谁说得对?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意见出现分歧,开始争论,自发的形成一种研讨学习的氛围。最后的出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并且能够简要地说出原因。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以“除了洋娃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娅还给予小女孩,给予哥哥姐姐,给予我们什么?”为重点,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15、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 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7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④.装订。

  三、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时怎么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

  四、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五、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

教学反思:

  在上好一节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活动准备,包括了物质准备,我做了40个小蝌蚪的头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模仿蝌蚪的乐趣、画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图,让每个孩子在视觉上体验美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要做好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老师也要有经验准备,做好预设问题,熟记教案,把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预想到,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方案。孩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尤其是让两个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画蝌蚪,两个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没有用过棉签画画,所以很好奇,兴趣很高。美术活动,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确,画画要求,卫生要求,把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要想到,对幼儿要提出要求。

16、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合理布局画面,独立制作图书。

  2、使幼儿体验分享阅读的快乐。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观看过图书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2、幼儿自己画好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背景、各种动物妈妈的半成品图书,人手一本,与故事内容相应的文字幼儿人手一套,教师示范本一本

  3、水彩笔、剪刀、胶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本提问式导入主题

  师:这是小朋友们平时画的画,这里面都画了哪些动物?哪个故事里的有这些动物?老师把它订成一本想做成图书,可是这些画上还缺少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做成一本完整的图书呢?

  二、教师示范讲解图书的制作的要点及具体要求

  1、把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文字沿虚线剪下粘贴在每页的合适位置,

  2、在每一页图书的画面适当的位置添画上小蝌蚪,使小蝌蚪与各种动物妈妈能相呼应。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根据不同能力幼儿的作画情况及时给予指点和鼓励。

  四、分享作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图书、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图书。

  五、活动延伸

  继续饲养小蝌蚪并记录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17、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并参照有关的绘画资料,合作画三、四张连环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教师的范画。

  3、幼儿在课外练习画过鱼、鸭子、鹅、乌龟等,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请幼儿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可分成几个画面?每个画面应该有什么角色?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范画。

  4、理解词:连环画。(我把这些画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书,这种以图画为主的书叫连环画。)

  5、提出要求:

  我们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一本连环画。"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画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样。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选的是哪一幅?这幅画需要画哪些东西?

  6、幼儿作业。

  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画画,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出鸭子和鹅的区别。

  7、讲评。

  请画同一幅画的幼儿把画放在一起,选出画得较好的装订册,加上封面成小型连环画,放在图书角上。

  活动反思:

  这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18、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名称: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节。

  2、引导幼儿用与物体相应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

  难点: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鸭子、鱼、乌龟、鹅、青蛙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已经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我们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画出来,每一段故事画一张画,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别人把几张画连起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儿讨论,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把故事分成6幅图,在画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教学反思:

  在上好一节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活动准备,包括了物质准备,我做了40个小蝌蚪的头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模仿蝌蚪的乐趣、画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图,让每个孩子在视觉上体验美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要做好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老师也要有经验准备,做好预设问题,熟记教案,把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预想到,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方案。孩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尤其是让两个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画蝌蚪,两个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没有用过棉签画画,所以很好奇,兴趣很高。美术活动,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确,画画要求,卫生要求,把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要想到,对幼儿要提出要求。

19、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圆点娃娃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背景:

  幼儿的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就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无时无刻注意保护和激发幼儿的想象。

  活动目的:

  1、幼儿学习用水粉颜料画点,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则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圆点娃娃图,调色盆30,黑色卡纸30张,白色颜料及其他彩色颜料,棉签若干,擦手布。

  2、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点娃娃图,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早上我去散步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出示圆点妈妈图片,引出活动。

  二、圆点娃娃在散步--画点

  1、师:圆点妈妈告诉我,早上散步的时候圆点娃娃太调皮了,隐身到了黑色卡纸上,圆点妈妈想请我们帮她把圆点娃娃并出来,你们愿意吗?

  2、"我们的圆点娃娃们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都是圆圆的、白 白的,它们现在隐身在黑色卡纸上了。有很多圆点娃娃,它们正在散步呢。我们来当当魔术师把它们变出来。注意,我的圆点娃娃身体比我小得多。

  3、幼儿人手一支棉签,蘸白色颜料在黑色卡纸上画点。

  三、圆点娃娃跳舞--自由连线(放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

  1、幼儿听音乐自由游戏。

  2、圆点妈妈告诉我:"圆点娃娃听见这么好听的音乐,多想跳舞啊,请小魔术师们帮助它们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们的小手一个个牵起来。"鼓励幼儿合作连线,线条不要太长。

  四、变"地毯"--涂色老师:"圆点娃娃在小魔术师们的帮助下拉好了手,可是它们不喜欢黑色的地毯,要是小魔术师们能变出彩色的地毯,它们就跳得更开心了。"(指导幼儿大胆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颜色少蘸一点,尽量不要流下来。)五、欣赏、想象老师:"看,圆点娃娃跳着优美的舞蹈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它们在考验我们小魔术师们。我们来猜猜看,这幅图画象什么?"老师带幼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欣赏、想象,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景--圆点娃娃找朋友,通过让幼儿扮演的小魔术师来"变点"、为圆点娃娃"拉拉手",把操作过程融入游戏中,情节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创造的兴趣。孩子们很兴奋,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中,我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从而信心产生动力 ,动力产生行动,行动得到收获,收获得到自信,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活动中,孩子们还体验了合作,这对于我们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

20、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五官宝宝找春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五官宝宝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征。

  2.能大胆、快速地画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制作有关春天的展板。

  2.会唱古诗《春晓》。

  物质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圆形的纸、(眼、鼻、耳、嘴各一份范例一份)、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体验春天的美。

  1.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师:"春天快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2.小结:"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弯弯溪水清澈见底,朵朵鲜花芬芳灿烂,美丽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风吹呀吹,春天来到啦!"

  二、故事导入,引出五官宝宝找春天的主题。

  1.师:"可是山洞里有一只懒惰虫整天地睡大觉,从来不关心大自然的变化,(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这下可急坏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宝宝了。因为他们听小朋友说春天特别美丽,所以他们决定离开懒惰虫,独自寻找春天。"

  2.幼儿回答,教师范画。

  师:"瞧!谁出来了?眼睛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会看到什么呢?"

  3.师:"瞧!谁又出来了?耳朵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听到了什么呢?"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

  4.师:"瞧!鼻子宝宝和嘴巴宝宝一起出来了,他们又会发现什么呢?"花的香味,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

  三、发挥想象,大胆画五官并添画春天景色。

  1.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脸,他们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宝宝找回来,和他们一起找春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教师与幼儿一起添画背景。

  师:"小朋友,在春天里会出现哪些东西呢?"(柳条、小燕子、花、小动物苏醒了……)

  四、展示作品,唱古诗体验春天的美。

  师:"小朋友,你能把我们画的脸和这幅春天的画组成一幅漂亮的"春韵图"吗?怎样组合?那我们来试试看吧!把你画的脸贴到你喜欢的地方。"

  师:"哇!好一幅美丽的"春韵图"!春天真美啊!古时候的诗人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古诗春晓吧!"

  活动反思:

  这个月以“动物朋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让幼儿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小动物,彼此又拉进了与人类的距离。从而树立孩子要保护动物的意识。熊猫在幼儿印象中是胖乎乎的,又非常可爱,幼儿都非常的喜欢它。首先在实施这节课的时候,我也在网上查了各种关于熊猫的生活和外形,以便在给孩子讲解当中,能给他们传输正确的信息。不过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幼儿兴致非常的高。

  一开始以猜谜语的方式进入话题,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不过幼儿只知道熊猫的外形,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确不是很清楚。考虑到孩子们对大熊猫的形象感知较少,也请了个别几个幼儿介绍自己见过的.熊猫。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熊猫的初步感知,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活动我以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观察、思考、想象、表达,思维极其活跃。其实我们的教育资源很多,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为幼儿开展教育契机的机会。在讨论到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熊猫的时候,幼儿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说了很多的答案,有些小朋友说我要把熊猫带到家里来,他们的天真,纯真的心,看他们真的是很喜欢熊猫。

  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给孩子们又有了一个教育机会,而我自身感觉虽看到孩子们在发言,但还可以把气氛搞的活跃点,因为本身社会领域的都是以语言为主,怎么样才能把课堂上到生机勃勃??这一点还需慢慢琢磨。

21、幼儿园大班美工美术《树叶粘贴画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掌握折纸、剪纸的基本方法。

  2、发挥想象,尝试动手折小青蛙,剪小蝌蚪。

  3、体验粘贴画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彩色折纸,蓝色硬卡纸,黑色海绵纸若干。

  2、美工剪。

  3、双面胶。

  经验准备:熟悉和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回顾《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内容。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

  2、师: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来做一副粘贴画,展现出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欢乐场景吧。

  二、教师示范步骤。

  1、教师出示折纸小青蛙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然后按步骤师范折小青蛙。

  2、教师示范剪小蝌蚪和荷花的方法,重点讲解使用剪刀时的安全事项。

  3、教师示范讲解使用双面胶粘贴的正确方法。

  三、完整欣赏微课:粘贴画《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欣赏,教师就重点内容再次讲解。

  四、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分发材料。

  2、幼儿动手制作,幼儿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

  2、把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通过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用粘贴画的形式展现出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情景。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能够大胆动手,运用折纸、剪纸、粘贴的技巧进行制作,然后进行同伴间的相互欣赏!通过这一活动,幼儿掌握了折纸和使用剪刀的方法,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但是在孩子操作的环节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差。

  1.孩子们对于手工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幼儿们的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手、眼、脑的动作都很不协调.

  2.幼儿日常生活中手工活动方面缺乏锻炼,对于手工方面的一些技巧都不太熟悉,控制能力也不强!

  二、缺乏自信

  原因:个别孩子在家也不用见剪刀,对于剪刀的运用都不怎么灵活,虽然在活动操作时,我会进行个别的一对一的辅导,但是仍有个别的孩子在屡试屡败的情况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对手工活动逐渐缺少了兴趣和动力。

  通过这个活动我进行了反思,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孩子对手工活动想做,敢做,会做并做得很好呢?进过思考我想出了几个改进的方法:

  1. 在选材的时候要注意简易性,难易度符合我班孩子的现有水平。

  2.通过家园合作,在家让家长辅导孩子进行简单的材料操作,如:如何正确用剪刀,如何正确用胶棒、双面胶等。在班级的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符合孩子现阶段水平的手工操作材料,并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多操作。在课上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手工技巧知识传授和尝试。

  3.多关注那些不自信的孩子,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以鼓励为主的方式。

  通过这次的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方面教学的许多不足,还需更多的努力和学习。

22、大班民间艺术活动《有趣的扎染》二等大班美术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扎染是我国民间艺术,在云南大理的历史已有千年,由于保山和大理相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见过扎染作品,扎染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色彩变化的神秘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此我设计了这节扎染活动,这节扎染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让幼儿在自主的扎染活动中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感受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欣赏并感受扎染色彩的艳丽和形象的造型美。

  能力目标:学习观看扎染步骤图,能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尝试做出扎染作品。

  情感目标:感受民间艺术的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观看扎染步骤图,尝试做出扎染作品。

  难点:能运用各种工具完成扎染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裁剪好未扎染的衣物、包包、手帕、剪刀,展示板、橡皮筋、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扎染成品,引起孩子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董老师身上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幼儿自由回答)董老师在里面也准备了许多和我衣服一样漂亮的作品,我想请小朋友去看看,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作品都有哪些图案?和有哪些漂亮的颜色。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幼儿参观。

  师:小朋友看这些作品漂亮吗?其实它们都是用你们穿旧的白色衣服改造的,有包包、围巾、手帕等等。

  2、提问:现在我要请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刚刚都看到了哪些图案?有哪些颜色?(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其实这些美丽的作品都是扎染出来的(出示扎染PPT),扎染是我们云南白族地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因为它独特的扎染方法和它颜色的艳丽在近几年深受人们的喜欢。

  (二)了解扎染,学习扎染。

  1、播放课件,学习捆扎方法

  师:小朋友们看董老师身上这件扎染衣服的图案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其实这个图案叫螺旋状,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螺旋状是怎么扎染出来的。(观看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是怎么扎染出来的?(幼儿回答)观看PPT捆扎法操作流程图,教师做示范讲解。

  2、幼儿自主学习包扎法

  师:刚刚我们学习的捆扎法是扎染中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第二种方法包扎法,董老师已经把这种方法的视频放在了桌子上的平板电脑里,我要请小朋友自学,在学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再把材料拿出来跟着视频边学边做,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做轻声的交流,待会儿我要请小朋友和我们做一个分享。

  3、幼儿分享包扎法过程,教师讲解操作流程图,加深学习。

  师:视频看完了,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说的对不对?依次讲解操作流程图,教师边说边操作。

  (三)幼儿尝试扎染(配乐)

  师:小朋友真棒,接下来就到你们操作的时间了,但是在操作前董老师有四点要求:1、董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操作流程图,你们可以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忘记了步骤它可以提示你哟。2、我给你们准备的材料有包包、衣服、手帕小朋友待会儿可以到这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操作。3、小朋友选择的材料可以在桌面上进行操作,带作品包扎或者捆扎好请你们戴上手套把作品放在盘子上进行染色。4、染色完成后请小朋友举手示意,董老师会帮助你把作品上的水拧干和晾晒。现在请小朋友有序的到材料区领取物品。

  (四)晾晒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学习中,我注意安排了观察、比较、归纳、演示、组合创作、总结等环节,帮助幼儿学会观察方法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做,这样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幼儿对老师有亲切感,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2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向日葵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梵高的“向日葵”是精典中的精典,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到画面的布局,颜色,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向日葵》。旨在培养幼儿欣赏与观察能力。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2、学画向日葵,能够合理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3、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5、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7、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关键点:

  高低错落安排向日葵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准备:

  梵高名画,纸,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

  1、 你喜欢这篇画吗?为什么?

  2、 画中有几朵花?

  3、 每朵花都一样吗?

  4、 他们是怎么插在花瓶里的?

  小结:这幅画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梵高绘画的,他画的向日葵每一朵都不一样,栩栩如生。

  二、教师示范,学画向日葵

  1、每朵花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分别中花的哪里呢?

  2、朝前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圆圆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样大的。

  3、朝旁边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扁扁的,花瓣一边长一边短。

  4、朝后的向日葵看到的只有花的后面。

  小结:摆放的角度不同,看到花的部位也不同。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幼儿尝试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欣赏:表扬能够绘画不同角度的向日葵。

  教学总结:

  小朋友绘画的向日葵姿态各异,象真的向日葵一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并没有运用范画,而是让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让幼儿观察向日葵颜色,构图,摆放等,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发现向日葵花盘朝着不同的方向,颜色也并不都是一样的,向日葵的状态也不同,有的开的很大,有的开的很小,还有的花瓣已经凋谢了,幼儿知道梵高爷爷是一个很著名的大画家,他能够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师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物体。幼儿在绘画时能够合理构图,花瓶里插的花有高有低,朝着不同的方位,颜色也不同。

  不足之处:

  前面讲得有点久,到后来小朋友画的时间有些来不及。另外有的幼儿绘画的向日葵花盘较小,涂颜色的时候不清楚。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让幼儿观察向日葵真正的模样,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大小,颜色,以及各部位的细节之处,这样幼儿绘画就会更形象。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让他们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会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24、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反思《静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了解写生画的特点。

  2.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均衡的构图以及形与色的完美结合。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PPT一份。

  2.幼儿创作的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姚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不但喜欢画画,还喜欢看画呢!我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画,今天拿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

  (二)出示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引导幼儿初步观察。

  1.教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三)引导幼儿细致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构图美。

  1.教师:这些苹果是什么样子的?苹果的颜色都一样吗?有哪些颜色呢?咦?为什么这个苹果上有好几种颜色呢?(教师总结:因为太阳照在这个苹果上,所以它的颜色亮亮的,而这块地方的阳光被挡住了,出现了影子,所以呀这边的颜色是黑色的),(幼儿举例)你觉得画中的苹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苹果一样吗?为什么?

  2.教师:装水果的篮子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摆放的)旁边的瓶子又是怎么摆放的?它是靠在哪里的?篮子里的苹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颜色)那我们来看这些小的苹果中,你看到的苹果都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3.教师:我们再看看桌子前面的苹果和桌子后面的苹果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颜色)那你看到的这些后面的苹果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4.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块白布是怎么铺在桌上的?白布的褶皱又把苹果遮挡成什么样子了?(半圆形、椭圆形)

  教师总结:噢!原来画家用了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和不同位置的遮挡表现出了这幅静物写生画。

  (四)引导幼儿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再次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1.教师:你喜欢这幅画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2.教师介绍画家及作品。

  教师:你能给这幅画取个好听的名字吗?画家也给这幅画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静物苹果篮子》。它是一幅油画,是法国著名的大画家塞尚所画。(出示画家自画像)。这就是画家塞尚,他喜欢真实的描绘自然,他喜欢运用颜色之间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这些用颜色、形状来表现的画就叫做静物写生画。

  3.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老师这边还收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3.教师:你想跟着塞尚爷爷学一学这个本领吗?那我们下次美术课的时候再来画一画吧!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欣赏的是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这一作品中有许多的地方值得细细欣赏,比如画家仔细地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的苹果洒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中”。在大班美术活动中,这样的欣赏课有很多,但是有的都有时间或者形状、背景的限制,而本次的活动幼儿能够从各方面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美。但是考虑到幼儿的水平有限,我的目标中主要引导幼儿从物体的摆放、物体前后的遮挡以及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颜色渐变方面来初步欣赏这幅作品,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画这样的静物画。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直接出示画,让幼儿自由地观看画面并且说说看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幼儿积极举手,都能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头头是道。由于我班幼儿早已接触过物体的前后左右遮挡关系,所以这一环节我只是粗粗地一带而过,直接将重点放在由于光线的照射而产生不同颜色的物体身上。我班有的幼儿已有经验较丰富,他们一下就能辨别出亮的地方是有光的,黑乎乎的是他们的影子,于是我就再多举几个例子让幼儿来辨别。

  最后,孩子们开始自由作画,他们自由选取喜欢的水果来将光线与影子表达出来。然而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于这次的重点讲得还不够,一部分幼儿只知道光线照的地方亮,没有光线的是暗的,他们对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过度还存在不足,让作品看上去不自然。还有的幼儿只知道有影子,却不知道影子应该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我在欣赏的时候没有重点解释的地方,却让孩子要一步到位写下来,可见欣赏与理解对实践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幼儿的负担,我只指定了一个水果让幼儿作画,而有的幼儿由于能力较强,早已画好。在画画之前,我不应该早早地为幼儿设定好一些东西,应该让幼儿自由地来选择画什么,画多少,只要提醒他们保持画面整洁,让孩子们自主探索,这样孩子们才能积累出更多地经验!

25、大班美术教案:我的妈妈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与爸爸妈妈亲密地相处了一个多月,新学期,刚入学,妈妈的影像一直在幼儿的脑海,妈妈在孩子的眼中是个什么样?让孩子们画一画,开心的说一说。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己的画作来介绍自己眼中的妈妈,表达母子亲情。

  2、积极地与同伴交流、分享。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妈妈的生日、喜好以及对自己的最大心愿等。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7、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敢于说出心中的妈妈。

  难点:感受妈妈的爱,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写生画我的妈妈。

  2、记录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3、每个幼儿利用废旧纸盒装饰制作“亲亲妈妈爱心盒”。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热情。

  师: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妈妈。现在就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妈妈,比如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工作,平时最喜欢干什么,生日是哪一天.妈妈对你的最大心愿是什么,等等。

  2、幼儿分组交流“我的好妈妈”。

  3、幼儿集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妈妈?

  幼:这是我画的妈妈,她有着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卷卷的头发。妈妈每天下班都要亲亲我。你们看,我把妈妈最大的心愿记录下来了,她希望我将来有出息,所以我画了好多好多奖状。

  幼:这是我的妈妈,皮肤白白的,脸蛋圆圆的,总喜欢看着我笑。我妈妈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吃饭多一点,将来长得高一点。我爱我的妈妈。

  4、为“亲亲妈妈爱心盒”添加“爱”。

  师:这个“亲亲妈妈爱心盒”是用来收集习这些表达对妈妈的爱的物品的。你们想在里面放些什么呢?(与妈妈的合影,妈妈的画像,妈妈喜欢读的书,等等。)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我提议每个人将妈妈的心愿、生目、喜好等用图画或符号记录下来.再把它们和其他材料一起放进“亲亲妈妈爱心盒”里,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过程比较完备,幼儿利用上绘画课的时候画一张妈妈的像,上课的时候展示出画,说一说心中的妈妈。 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说一说,教师边引导补充鼓励,较好。“亲亲妈妈爱心盒”这一环节幼儿也能踊跃的参加。我觉得应该再做好后续的活动:“三八”节到了,小朋友们怎样表示对妈妈节日的祝贺?

26、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鸟的家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6、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7、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教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教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二、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教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教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教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教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教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7、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教学反思:有趣的图案

  目标:

  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动方案:

  目标与上面同。

  准备: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设计的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活动过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美术大象找工作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