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2-08 14:47:04

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反思

1、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2、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文章.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大宝说:我想哭了。徐一米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一、赏读封面,观察环衬。

  这本书很特别,除了封面是绿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儿的质疑。

  (1)赏读封面。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着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觉?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苹果、树编成一件事进行猜测。

  (2)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说想到了天空,觉得很干净;想到了雪,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不会与封面进行联想。

  二、读文赏图 以问题激发想象

  故事分为三块。

  第一块重点出示第三页:让幼儿大胆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干什么?图画的空白处给幼儿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迁移平时的故事中的经验,同时出现4幅树和小孩玩耍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时光。

  第二块讨论:为什么大树会觉得快乐,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胡恒说:因为大树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杨帆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徐一米说:大树很有爱心。当看到大树被男孩一点点的索取,只剩树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说:“好可惜”“好可怜”当我打开后面的课件好多幼儿神情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块谈谈自己对爱心树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说这个小男孩“太过分了”,“真贪心”“很自私”… …

  三、联系生活 激发情感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孩子谈到的更多的妈妈,老师,他们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动。

  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应中结束教学。

  一切都是那么感动。

2、幼儿园大班绘本《两棵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故事的情节内容。

  2、通过欣赏绘本,理解两棵树的纯洁友谊,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3、学习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朋友间的宝贵友谊。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活动准备: 《两棵树》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找朋友》

  T:你有好朋友吗?他是谁?

  【听音乐游戏】

  二、观察画面,大胆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一)、观察封面,了解故事人物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今天吴老师带来一本关于两个好朋友的书,我们来看,是哪两个好朋友?

  T:猜猜书的名叫什么?

  T:这两棵树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树的个子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鼻子长鼻子短,这些都是他们不一样的地方,两棵有很多不同之处的树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接着往下看。

  (二)、两棵树的相处 (PPT3-6)

  图3 T:

  两棵树在干嘛呢?它们是怎么打招呼的?

  它们会说什么?学学它们和身边的朋友打个招呼吧!

  图4

  T:这是什么季节?两棵树有什么变化?

  图5

  这两个好朋友还会比赛呢!T:瞧,他们在比什么?

  ——原来像所有的树一样,它们比赛谁最先回到春天,比赛谁的叶子长得更绿、更多。

  看,谁的叶子最多?那,谁赢了?

  T:猜猜他们还会比什么?

  T:他们在比赛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

  T:大树和小树为了分出胜负,互不相让,还吵架生气了,这样做对吗?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相处?

  ——好朋友之间应该要谦让,互相帮助,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吵架,意见不合时要商量。

  (三)、两棵树的分离 (PPT7-10)

  T:哎呀!发生什么事了?

  T:原来每天都见面的两棵树,现在还能见面吗?两棵树的心情怎样?

  ——是呀,他们的心情都不好,很是伤心难过,大树见不到小树觉得好孤独,他的叶子也渐渐枯黄了。

  图10 T:那小树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

  T:那小树和大树是怎么长得?

  T:我们来想想故事里的大树听了小树的安慰,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好朋友的话总能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在失望的时候充满信心,这就是好朋友的力量。

  (四)、两棵树的重逢 (PPT11-16)

  T:那你来猜一猜,两棵树还能再见面吗?

  图11 T:看他们见面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的,就像小朋友猜的那样,在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段长长的孤独的时光之后,有一天,大树看见一片绿叶,从高墙那边攀伸过来,就像小树的问候一样。

  T:现在大树的心情怎么样呢?

  T:这时的大树很激动、兴奋、开心,它会说些什么?

  我们一起来学学大树怎么说的。

  ——瞧,他们幸福的重逢了,大树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树也不再那么矮小了。

  T:看,他们又在干什么?

  T:不过你们看,他们还会因为比赛吵架吗?为什么?从哪里看出?

  ——是的,他们不吵架了,很珍惜这重逢的快乐,它们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有爱的会合。

  ——终于,他们的树枝相互交叠,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谁也不能使他们分离。好,现在我们来学学大树和小树,与左右两边的朋友拥抱一下吧!

  T:和朋友抱在一起有什么感觉?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其中情感的变化。

  (教师根据绘本内容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大树和小树终于重逢了,他们肯定有很多心里话要说。我们也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好朋友说说心里话,讲讲这个故事好吗?

  活动反思:

  在让小朋友理解绘本内容,大树和小树分离和会和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添加一些适合情景的音乐,音乐对人情绪的感染有时候会超过语言,在音乐的渲染下,我觉得小朋友会更明白故事的内容。

  在这次活动后,我一定要吸取别人身上的长处,更要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为以后的工作做好良好的铺垫。

3、大班绘本活动教案:跳舞吧小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会坚持梦想总会实现的美好,萌发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情感。

  2.解读图像并乐意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表现。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故事PPT、音乐、录像

  活动过程:

  知道芭蕾舞1、(出示芭蕾舞照片)这是谁?你知道的芭蕾舞是怎样的?

  (二)阅读故事1、介绍小雅。这是小雅,和我们一样大。

  2、看图听赏。

  1)跟着小雅学舞蹈2)看着图示学舞蹈3)看图讲述:小苹果。

  4)看图讲述动作比赛。

  5)幼儿说老师做。

  3、回归故事就这样,有一天,他们家要发生一件大好事,你看出来了吗?

  看图听赏。

  4、解读封面。

  这就是小雅的故事。为这本书去个名字吧(出示书名)为书取个名字吧。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呢?因为我想对爱跳舞的小雅说"跳舞吧,小雅"。

  活动反思:

  没有学过舞蹈的人都会认为,学跳舞是一件很轻松有趣的事,其实在台上跳出一曲优美的舞蹈,在台下就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要求对于成人来说都是很难的,何况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呢?

  为了学好一个舞步,她们就得不断地重复这个简单而又枯燥的动作,而她们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她们的持久性是很差的(与成人相比),那又如何让她们在既不会对学习此舞步感到枯燥,又不会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下,引导她们比较高兴地不断重复练习呢?

  第一次上舞蹈课时我非常的盲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更没有自信,生怕自己教不好。反复思量之后,选了几首简单的音乐和舞蹈律动,让孩子初步感受舞蹈课的乐趣。课后发现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但是在动作模仿和协调发面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第二堂课时,我根据她们的年龄特点: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她们进行想象联想,并在这样的情境中不断的愉快的重复练习某些基本动作,直到她们练到比较到位比较完美。比如:在练习踵趾小跑步这一个基本动作时,我就创设了“背书包上学去”的情景,“去果园摘苹果”。开始时,用踵趾小跑步去摘苹果,到了果后,放上音乐,最后又以踵趾小跑步的动作回幼儿园。在此情境中幼儿即开心愉快地重复练习着单纯的脚步动作,又很自然地复习了以前学过地舞蹈。每个幼儿的学习兴趣都很高,一节活动下来,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次学习其他的动作打下了良好地情绪基础。这使幼儿进入了一种良好的学习循环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放上一段音乐重复练习基本动作,幼儿可能会感觉很累,不仅是身体而且在精神上也会感到一种疲劳,并会产生一种厌学的不良情绪,如果不进行较好的引导,甚至会使原本爱学舞的孩子,对学跳舞感到害怕、厌烦。

4、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教案《有个性的羊》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图画书带来的乐趣,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学会欣赏图书画面,关注画面细节,提高阅读图画书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听故事、看图画大体掌握故事的情节,丰富词汇:个性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准备

  绘本《有个性的羊》、PPT《有个性的羊》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羊村里住着好多可爱的羊呢!你们最喜欢哪只羊呢?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只有趣的羊,它就躲在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这个故事叫《有个性的羊》。

  2、教师出示图书封面,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只羊怎么样?这是一只有个性的羊,她的名字叫赫尔伯特。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这只羊有个性呢?”

  3、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结合PPT图片,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并提问:“赫尔伯特喜欢她那身厚厚的羊毛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赫尔伯特既然喜欢她这身羊毛,她会一直留着吗?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后半部分。”

  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并提问:“赫尔伯特为什么剪掉了厚厚的羊毛?”“为什么剪掉羊毛后的她不觉得冷,而且还给别的羊带来了温暖?”

  4、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细节部分。

  教师:“你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赫尔伯特吧!”

  教师着重引导幼儿关注赫尔伯特吃草的眼神、滚草垛、捉迷藏、剪完羊毛,让同伴带上了温暖的羊毛围巾。

  教师:“赫尔伯特吃草的时候眼神怎样?”请幼儿做同样的动作,并说说感觉。教师:“她把草垛滚得最大、最宽,仔细看一看她把草垛滚到了哪里?”引导幼儿发现她把草垛滚到了马路上。教师:“为什么说那厚厚的羊毛是她最好的掩护?”引导幼儿观察,只有赫尔伯特爬到了树顶上。教师:“为什么说赫尔伯特的毛给大家带来了温暖?每一只羊都戴上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她给同伴羊毛围巾。

  5、教师向幼儿介绍有关“有个性的羊”的真实记载。

  6、引导幼儿初步讨论关于个性的问题。

  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有个性的羊》)“什么叫‘个性’?”并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喜欢赫尔伯特吗?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请幼儿自由阅读,在幼儿深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展一个关于个性的大讨论。

  活动反思:

  第一、活动第一个环节不该让幼儿先回答个性的含义,应该通过故事情节发展一点点去渗透,最后再总结下定义。

  第二、问题的设置不合理,流程不清晰,有点凌乱,在讨论环节没有融入到幼儿当中引导他们,问题的抛出没有很好地帮助幼儿来了解故事发展。

  第三、没有及时回应幼儿需求,当有孩子提出"故事结束啦?没有啦?"这时,应该及时满足他们,重新再将故事回顾一遍。

  第四、故事讲的节奏太快,应该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欣赏图片。

5、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ppt图片:一棵树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

  教师: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带着疑问。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大、枝叶茂盛)

  (2)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大树,你好!大树,我想和你玩。)

  (3)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讲述。)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2、爬树、3、吃苹果、4、荡秋千、5、捉迷藏、6睡觉、)

  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让幼儿学一学)

  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荡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树上玩什么游戏?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时小脚要荡得很高很高。)(吃苹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躲在哪里?大树怎么找他的、睡觉: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大树拥抱、在大树上画爱心呢)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大树,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6)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

  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

  (1)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2)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3)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幼儿讨论: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部分。

  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能更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

6、大班语言教案反思《爱心树》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 “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我想哭了。刘智远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一、赏读封面,观察环衬。

  这本书很特别,除了封面是绿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儿的质疑。

  (1)赏读封面。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着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觉?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苹果、树编成一件事进行猜测。

  (2)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说想到了天空,觉得很干净;想到了雪,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不会与封面进行联想。

  二、读文赏图以问题激发想象

  故事分为三块。

  第一块重点出示第三页:让幼儿大胆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干什么?图画的空白处给幼儿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迁移平时的故事中的经验,同时出现4幅树和小孩玩耍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时光。

  第二块讨论:为什么大树会觉得快乐,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胡恒说:因为大树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杨帆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赵普阳说:大树很有爱心。当看到大树被男孩一点点的索取,只剩树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说:“好可惜”“好可怜”当我打开后面的课件好多幼儿神情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块谈谈自己对爱心树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说这个小男孩“太过分了”,“真贪心”“很自私”……

  三、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孩子谈到的更多的妈妈,老师,他们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动。

  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应中结束教学。

  一切都是那么感动。

7、大班健康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难点

  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

活动准备:

  课件,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

  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朋友吗?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3、那个男小朋友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

  4、大树和男小朋友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回忆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

  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

  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

  (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

  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朋友有多少?

  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朋友有谁?(四组)

  (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分组商量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时能做些什么?

  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8、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爱心树》,感受大树对男孩无私的爱与奉献;并能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2、结合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应该用感恩的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大树分解的组合教具、爱心卡每人一份,爱心树音乐、背景音乐神秘园,爱心树的PPT。

活动过程:

  一、引题:看大书。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特殊的书,大家一起先来看一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大树和孩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本《爱心树》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背景音乐。

  1、第一段:(教师先来讲述故事的开始)大树和小男孩都很快乐

  (1)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男孩子?

  (2)大树是怎么关心小男孩的?

  (3)小朋友,当你累的时候,有没有依偎在妈妈的环抱里?你感觉怎么样?

  (4)请个别小朋友依在老师的怀里,感受温暖与幸福。

  2、讲述第二段:大树愿意为小男孩付出自己的一切。

  (1)小男孩长大了,他有没有每天跑到大树那里去玩?

  (2)大树觉得自己怎么样?(很孤单)

  (3)当小男孩子需要买东西问大树要钱的时候,大树是怎么做的?

  小男孩很快乐,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4)当小男孩需要树枝做房子时,大树是怎么做的?

  大树没有了树枝,他还快乐吗?

  (5)当小男孩需要树干做木船的时候,大树又是怎么做的?

  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6)现在大树只剩下了什么?

  (7)对,大树没有了果子、树枝、树干,只剩下了树桩,它为什么还快乐呢?

  小结:因为大树深深地爱着小男孩,她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只要男孩快乐,大树就是快乐的。

  三、让孩子理解爱与被爱。

  --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1、大树深深的爱这个男孩子,那大树像我们身边的谁呢?

  2、小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像大树一样爱着我们,我们多幸福呀!

  3、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爱我们的呢,让我们很快乐!

  4、倾听孩子们的回答,师生共享幸福感。

  小结:爸爸妈妈对我们真好,你们觉得快乐吗?

  对了,只要你们快乐,爸爸妈妈就更加的快乐。

  5、那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他们快乐、幸福呢?

  幼儿讲述,教师及时的表扬

  四、幼儿操作

  1、我们先把感谢的话、对他们的爱画在这颗爱心里。

  2、昨天董老师还采访了一位妈妈,出示大屏幕,是谁的妈妈?我们来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给爸妈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呀?

  小结:对,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明你长大了,妈妈会为你而高兴。那你们家里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你们真棒!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

9、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爱的国度,长辈们无私的关爱就像是一棵棵无私的大树,让孩子们感受幸福和快乐、尽可能地给予成了家长们最大的满足和心愿!为了让孩子在体会爱与被爱幸福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1.教具:"爱心树"课件、图谱;音乐:让爱住我家;

  2.学具:心形纸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今天老师想做一个关于你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调查:请你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爸爸妈妈为你做了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快乐,他们也很快乐?

  (二)播放课件,感知理解故事情节

  1.动画里有谁?

  2.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跑来树下做些什么?

  3.随着时光流逝,男孩一天天地长大,大树感到了什么?什么叫孤寂,那你有过孤单寂寞吗?

  4.后来,男孩一次一次来看大树,对大树说了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5.大树到最后只剩下老树墩,但是她的心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一棵大树,从枝繁叶茂满是苹果到最后只剩下老树墩,他的一生都在付出、给予,从不求回报,但是她还是很快乐。你觉得她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原来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是一棵爱心树。

  (三)幼儿讨论:你喜欢他们中的谁?为什么?

  (四)结合生活实际,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提问:小朋友的身边有谁也像大树一样在付出、在给予,在爱着我们呢?

  (五)制作爱心卡,表达感激之情

  1.提问:你最爱谁呢?你会为她做些什么事让她也感觉到快乐?

  2.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爱心卡

  3.幼儿相互交流

  4.在音乐"让爱住我家"中结束:爱心卡装载着我们小朋友无限的爱,让我们把爱送给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让全世界的人都拥有爱,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幸福的家。(音乐起一起舞蹈)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为幼儿提供"爱心树"小图书,供他们区域活动时欣赏阅读。

活动建议:

  在本活动开展前,可以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如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事、你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你最爱的人等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积极有效的语言互动环境,首先以幼儿古老的故事---回忆爸爸妈妈对自己关爱的事例导入话题,勾起了幼儿真实的感受与回忆,然后故事本身的感染和教师巧妙的设问给了孩子更多思维的空间,使他们已有的经验不断加以扩充拓展,形成新的经验;同时活动还以生活中永恒不变的"爱"为题材,让孩子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爱身边的人,相信孩子们通过制作与交流能够真切地感受爱别人的快乐与如何爱别人的行为上的触动,这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10、大班优质语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画面:一棵树

  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

  师:这是谁?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分段感受故事

  1.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

  观看课件画面,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你觉得大树和小男孩关系怎么样?为什么?

  小结:是啊,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呀!

  2.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观看图片讲述故事后提问:

  师: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孤独?

  师: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

  3.分组排图讲述男孩在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与大树的故事。

  (1)幼儿分组排图、自由讲述

  (2)将幼儿分组探讨结果集中展示、讲述。

  4.完整欣赏故事,体会爱心树的付出。

  (1)欣赏课件、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

  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

  小结: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断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爱心树",你觉得谁是你生活中的"爱心树",为什么?

  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都是我们的爱心树,你们愿意做一棵真正的"爱心树"吗?那你会怎么做?

  (四)结束活动:《让爱住我家》。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

11、教案大班语言详案《爱心树》反思

  这是一篇由绘本延伸而来的语言活动,简单的画面,蕴藏着很多故事情节,需要幼儿去仔细观察、猜想,激发幼儿反复观察、思考,并能将自己的想法积极的与他人分享,让幼儿感受到朋友之间的关爱,体会相处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的细节,能大胆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2、感受图片的意境,乐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体会相处的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4幅。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关于“大树和男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看图讲述(逐幅图片观察)。

  第1幅:

  1、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小男孩在跑步。——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2、你怎么知道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因为他的手这样子。(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用手势表示,其他幼儿模仿动作。)

  3、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大树呢?

  ——大树伸出树枝要抱小男孩。(老师追问:是大树的什么?,你来指指看。小朋友在图片上指出到底是大树的什么。)

  ——树枝!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它想抱小男孩。

  ——跟小男孩打招呼。

  4、完整讲述。

  第2幅:小男孩来到大树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对下一幅图片的观察充满期待。)

  1、他们在干什么?

  ——睡觉。

  ——休息。

  2、谁有不同意见?大树是怎样做的?大树有变化吗?

  ——它一只手伸得好长。(幼儿模仿动作)

  它长长的手指在指着谁?它为什么要指着他?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捉迷藏。(师生模拟“捉迷藏”的游戏)

  怎么玩?(请幼儿完整讲述,当幼儿讲述出现困难时老师给予动作提示,幼儿讲不下去时,请下一位幼儿“接力”讲述。)

  3、师生完整讲述,及时捕捉幼儿创编的角色对话并给予肯定。

  4、完整讲述。

  5、玩着玩着,小男孩怎样了?

  ——困了。

  困了?要不要休息呀?

  ——要,在大树旁休息。

  ——在大树下。

  第3幅:

  1、谁在哪里干什么?

  ——小男孩在大树旁边睡觉。

  2、大树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

  ——变成圆圆的月亮。

  ——像屋子。

  ——像一把伞。

  3、大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它想遮着小男孩,不让阳光晒着他。

  如果有大树为我遮阴,我就会睡得怎么样?

  ——很香。

  ——很舒服。

  老师模仿大树为幼儿遮阴,提问:有什么感觉?

  ——很舒服。

  ——睡得很香,没有阳光。

  4、完整讲述(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图片讲述中)。

  5、大树热情地欢迎小男孩的到来,跟他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男孩子累了,大树为他撑开一把伞,为他遮风挡雨。大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关心他。

  ——他们是好朋友。

  第4幅:

  1、(老师用拥抱的动作表示对幼儿的关心)我们一起看看大树和小男孩有些什么关心的动作。

  ——大树做摇篮。

  ——荡秋千。

  2、(师生模仿大树和小男孩的动作)大树和男孩在干什么?

  ——拥抱。

  3、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在一起?

  ——因为他们感情很好。

  ——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完整讲述。

  三、完整讲述四幅图片。

  四、原来互相关心除了一起玩游戏、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之外,一个拥抱也是一种爱。我爱你们!(师生拥抱)

  1平常是谁给你拥抱最多?

  ——爸爸、妈妈。

  2爸爸、妈妈除了给你拥抱之外,还会给你做什么?

  ——亲一亲。(亲一亲是一种爱的表现)

  ——好好照顾我们。(好好照顾我们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3原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爱我们的人,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爱我们,那我们也爱他们吗?你会怎么去爱你们所爱的人?我相信你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他们——你爱他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图片节选自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图画书作品《爱心树》。看似简单的线描画面,虽然没有孩子喜爱的色彩,但却蕴含着许多秘密,能激发起孩子反复观察与积极讨论、讲述的欲望,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在过程中的投入。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段与孩子共享活动的愉悦。

  第一,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细节。在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常常只注重对主体物的观察,忽视细节部分,而那些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通常与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如果对其缺少关注。就会妨碍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树枝的变化绘画得生动、拟人化,我不断引导孩子对这些细节及其变化重点进行观察、展开想象,使孩子在反复的观察与讨论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孩子们也乐此不疲。

  第二,教师语言的引导与层层追问。活动中我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孩子观察画面,连贯讲述,对于孩子的回答,能注意及时捕捉,层层追问,并注重帮助孩子对观察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如当观察讲述“男孩向大树跑来,大树弯下腰伸出手臂欢迎他的到来”这一画面时,我用语言进行提示:“男孩子来到大树下,他会干什么呢?”当出现下一幅画面“大树和男孩玩‘捉迷藏’游戏”后,我又提示:“玩累了,会做些什么事情?”此时幼儿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日常游戏中的感受带到讲述中,形成新的体验,并积极展开想象,进入下一画面的观察和讲述中。当孩子带着切身体验重回画面进行讲述时,他们中的多数在语言表达上更为丰富、更富有创意。

  第三,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有效地感染幼儿的情绪,并在情感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如在观察大树与男孩捉迷藏这一画面时,我们一起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模仿角色的行为和创编角色的对话。孩子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画面营造的氛围,体现大树和男孩双方亲密无间的关系。

1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ppt图片:一棵树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

  教师: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带着疑问。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大、枝叶茂盛)

  (2)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大树,你好!大树,我想和你玩。)

  (3)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讲述。)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2、爬树、3、吃苹果、4、荡秋千、5、捉迷藏、6睡觉、)

  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让幼儿学一学)

  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荡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树上玩什么游戏?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时小脚要荡得很高很高。)(吃苹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躲在哪里?大树怎么找他的、睡觉: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大树拥抱、在大树上画爱心呢)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大树,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6)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

  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

  (1)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2)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3)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幼儿讨论: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部分。

  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能更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穿插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语言表达得到锻炼,在我的情感延伸下,情感迁移到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之情,这也达到我最初的教学目标。

  亮点:

  1.采用互动式讲述故事.

  第二环节时,我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边看绘本画面,边讲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更大的提升。

  2.巧妙运用游戏

  讲述绘本故事时,在讲到孩子与树玩游戏的时候,我巧妙的设计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通过游戏感知了绘本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体验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友爱之情,同时让孩子更爱阅读绘本,因为绘本故事十分有趣。!.快思.教案网出处!这个游戏环节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并将活动推向**。

  3.自由阅读

  在活动中,让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在集体阅读绘本后,再次自由阅读绘本,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情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由爱心树展开,情感迁移到父母。“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孩子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爷爷奶奶,有的孩子还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4.创作封面

  活动最后,我用音乐《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创作绘本封面,孩子们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爱心树形象。在创作中,孩子们想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好,又想到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来感谢爸爸妈妈辛劳的付出,将本次活动再次推向**。

  其实,这个绘本故事并不仅仅适合幼儿,同时它也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我们,包括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们,在我们遗忘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看一看吧,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无意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无私的,如果爱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这花结的果。但愿所有爱心之花都会结出累累感恩的果实。

13、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爱心树》,感受大树对男孩无私的爱与奉献;并能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2、结合行为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应该用感恩的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树分解的组合教具、爱心卡每人一份,爱心树音乐、背景音乐神秘园,爱心树的PPT。

活动过程:

  一、引题:看大书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特殊的书,大家一起先来看一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大树和孩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本《爱心树》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背景音乐

  1、第一段:(教师先来讲述故事的开始)大树和小男孩都很快乐

  A、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男孩子?

  B、大树是怎么关心小男孩的?

  C、小朋友,当你累的时候,有没有依偎在妈妈的环抱里?你感觉怎么样?

  D、请个别小朋友依在老师的怀里,感受温暖与幸福。

  3、讲述第二段:大树愿意为小男孩付出自己的一切。

  A、小男孩长大了,他有没有每天跑到大树那里去玩?

  B、大树觉得自己怎么样?(很孤单)

  C、当小男孩子需要买东西问大树要钱的时候,大树是怎么做的?

  小男孩很快乐,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D、当小男孩需要树枝做房子时,大树是怎么做的?

  大树没有了树枝,他还快乐吗?

  E、当小男孩需要树干做木船的时候,大树又是怎么做的?

  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G:现在大树只剩下了什么?

  H:对,大树没有了果子、树枝、树干,只剩下了树桩,它为什么还快乐呢?

  小结:因为大树深深地爱着小男孩,她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只要男孩快乐,大树就是快乐的。

  三、让孩子理解爱与被爱--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1、大树深深的爱这个男孩子,那大树像我们身边的谁呢?

  2、小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像大树一样爱着我们,我们多幸福呀!

  3、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爱我们的呢,让我们很快乐!

  4、倾听孩子们的回答,师生共享幸福感。

  小结:爸爸妈妈对我们真好,你们觉得快乐吗?

  对了,只要你们快乐,爸爸妈妈就更加的快乐。

  5、那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他们快乐、幸福呢?

  幼儿讲述,教师及时的表扬

  四、幼儿操作

  1、我们先把感谢的话、对他们的爱画在这颗爱心里。

  2、昨天董老师还采访了一位妈妈,出示大屏幕,是谁的妈妈?我们来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给爸妈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呀?

  小结:对,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明你长大了,妈妈会为你而高兴。那你们家里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你们真棒!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 “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我想哭了。刘智远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14、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重点:

  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

  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二、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主题活动反思:

  此次主题活动我认为是较为取得成功的,由于我选用了以情带情,以情热情的方式来课堂教学。《爱心树》叙述的是一棵枣树和一个男孩中间的温暖,又有点悲伤的迷人小故事。小故事的文本朴实直接,简单明了。它叙述了回味无穷的小故事,这类深沉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给与和无私奉献,让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地感受蕴含在其中“爱”的生活哲理,十分的感人至深!因而我是应用母亲的语气来对小朋友们叙述这个故事的,而且全线我还装有柔和的钢琴曲子做为音乐背景;我将自身先融进到人物角色之中去,以情带情,深层次小孩内心深处,激起儿童对亲人和盆友的关怀之情!

  全部主题活动,条理清晰、条理清楚,设计方案上面有提升,有自主创新。因而,我还在机构和正确引导上觉得十分的轻轻松松和顺畅,能够 说成一气呵成。

  主题活动第二个阶段,儿童在我的正确引导下,伴随着儿童绘本的界面,体会着树木对男孩儿的爱,正中间我恰当设计方案。

15、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二、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2、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穿插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语言表达得到锻炼,在我的情感延伸下,情感迁移到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之情,这也达到我最初的教学目标。

  亮点:

  1.采用互动式讲述故事.

  第二环节时,我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边看绘本画面,边讲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更大的提升。

  2.巧妙运用游戏

  讲述绘本故事时,在讲到孩子与树玩游戏的时候,我巧妙的设计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通过游戏感知了绘本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体验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友爱之情,同时让孩子更爱阅读绘本,因为绘本故事十分有趣。这个游戏环节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并将活动推向**。

  3.自由阅读

  在活动中,让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在集体阅读绘本后,再次自由阅读绘本,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情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由爱心树展开,情感迁移到父母。“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孩子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爷爷奶奶,有的孩子还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4.创作封面

  活动最后,我用音乐《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创作绘本封面,孩子们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爱心树形象。在创作中,孩子们想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好,又想到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来感谢爸爸妈妈辛劳的付出,将本次活动再次推向**。

  其实,这个绘本故事并不仅仅适合幼儿,同时它也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我们,包括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们,在我们遗忘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看一看吧,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无意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无私的,如果爱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这花结的果。但愿所有爱心之花都会结出累累感恩的果实。

16、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目标:

  1、理解故事《爱心树》,感受大树对男孩无私的爱与奉献;并能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2、结合行为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应该用感恩的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

  大树分解的组合教具、爱心卡每人一份,爱心树音乐、

  背景音乐神秘园,爱心树的PPT。

  过程:

  一、引题:看大书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特殊的书,大家一起先来看一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大树和孩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本《爱心树》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背景音乐

  1、第一段:(教师先来讲述故事的开始)大树和小男孩都很快乐

  A、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男孩子?

  B、大树是怎么关心小男孩的?

  C、小朋友,当你累的时候,有没有依偎在妈妈的环抱里?你感觉怎么样?

  D、请个别小朋友依在老师的怀里,感受温暖与幸福。

  3、讲述第二段:大树愿意为小男孩付出自己的一切。

  A、小男孩长大了,他有没有每天跑到大树那里去玩?

  B、大树觉得自己怎么样?(很孤单)

  C、当小男孩子需要买东西问大树要钱的时候,大树是怎么做的?

  小男孩很快乐,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D、当小男孩需要树枝做房子时,大树是怎么做的?

  大树没有了树枝,他还快乐吗?

  E、当小男孩需要树干做木船的时候,大树又是怎么做的?

  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G:现在大树只剩下了什么?

  H:对,大树没有了果子、树枝、树干,只剩下了树桩,它为什么还快乐呢?

  小结:因为大树深深地爱着小男孩,她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只要男孩快乐,大树就是快乐的。

  三、让孩子理解爱与被爱--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1、大树深深的爱这个男孩子,那大树像我们身边的谁呢?

  2、小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像大树一样爱着我们,我们多幸福呀!

  3、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爱我们的呢,让我们很快乐!

  4、倾听孩子们的回答,师生共享幸福感。

  小结:爸爸妈妈对我们真好,你们觉得快乐吗?

  对了,只要你们快乐,爸爸妈妈就更加的快乐。

  5、那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他们快乐、幸福呢?

  幼儿讲述,教师及时的表扬

  四、幼儿操作

  1、我们先把感谢的话、对他们的爱画在这颗爱心里。

  2、昨天董老师还采访了一位妈妈,出示大屏幕,是谁的妈妈?我们来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给爸妈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呀?

  小结:对,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明你长大了,妈妈会为你而高兴。那你们家里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你们真棒!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穿插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语言表达得到锻炼,在我的情感延伸下,情感迁移到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之情,这也达到我最初的教学目标。

  亮点:

  1.采用互动式讲述故事.

  第二环节时,我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边看绘本画面,边讲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更大的提升。

  2.巧妙运用游戏

  讲述绘本故事时,在讲到孩子与树玩游戏的时候,我巧妙的设计捉迷藏的游戏。;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孩子们通过游戏感知了绘本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体验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友爱之情,同时让孩子更爱阅读绘本,因为绘本故事十分有趣。这个游戏环节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并将活动推向**。

  3.自由阅读

  在活动中,让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在集体阅读绘本后,再次自由阅读绘本,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情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由爱心树展开,情感迁移到父母。“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孩子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爷爷奶奶,有的孩子还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4.创作封面

  活动最后,我用音乐《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创作绘本封面,孩子们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爱心树形象。在创作中,孩子们想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好,又想到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来感谢爸爸妈妈辛劳的付出,将本次活动再次推向**。

  其实,这个绘本故事并不仅仅适合幼儿,同时它也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我们,包括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们,在我们遗忘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看一看吧,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无意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无私的,如果爱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这花结的果。但愿所有爱心之花都会结出累累感恩的果实。

17、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2、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 “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我想哭了。刘智远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18、大班绘本活动生日蛋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和理解丹尼尔遇到坏事情时的心情和原因,知道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坏”事情的时候。

  2.能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知道用换个角度看事情的方法调节不好的情绪,并能够表达出来。

  3.喜欢与同伴游戏,体会找到坏事情美好的一面时,高兴起来的心情。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和理解丹尼尔遇到坏事情时的心情和原因,知道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坏”事情的时候。

  难点:能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知道用换个角度看事情的方法调节不好的情绪,并能够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猜测故事情节

  (一)关键提问:丹尼尔在做什么?他的心情看起来怎么样?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二)师幼小结:丹尼尔要过生日啦,可是他的心情看上去不太好。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一)第一部分:做蛋糕——蛋糕坏了——心情变坏

  1.关键提问:丹尼尔做老虎蛋糕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什么心情?

  2.小结:丹尼尔不小心把自己的老虎蛋糕做坏了,好事情变成了坏事情。

  (二)第二部分:妈妈安慰

  1.讨论:小朋友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丹尼尔不再那么难过吗?

  2.小结:当有坏事降临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待坏事情好的一面。

  (三)第三部分:爸爸安慰

  1.关键提问:丹尼尔回家庆祝生日时是什么心情?爸爸是怎么说的?

  丹尼尔是怎样让坏事情变成好事情,高兴起来的?

  2.小结:换个角度看,坏事变成了好事,丹尼尔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

  三、情境设疑,迁移情绪调节的经验

  1.讨论:小朋友们遇到什么事情让自己感觉很糟糕?我们可以如何换一个角度,让“坏事”变“好事”,心情不再那么难受?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师幼小结:我们也可以像丹尼尔那样,换个角度去看。

  四、经验体验,巩固调节情绪的方法

  (一)游戏名称:我的创意贺卡

  1.游戏背景:丹尼尔过生日,漂亮的纸染上了颜色和花纹。我该怎么办?

  2.游戏玩法:

  (1)幼儿自主设计贺卡。

  (2)教师观察,随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想办法换个角度。

  3.贺卡展示: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五、游戏拓展,体会坏事变好事的喜悦心情

  (一)播放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随意做动作

  (二)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像丹尼尔那样,换个方向去看待这些事情,去发现美好的一面,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我们的心情也一定会好起来的。

  六、活动延伸,多区域渗透情绪调节方法

  (一)美工区:手套坏了

  (二)益智区:闯关小将

  (三)建构区:高塔

  (四)户外游戏:掷沙包

  活动总结

  在遇到负面情绪时,不再像中小班幼儿那样简单通过逃避情境、身体运动来调节情绪,能够开始自发运用一些策略调节负面情绪,会在成人引导下使用改变认知策略,调节负面情绪。同时还开始具备一定的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在父母或者教师有不开心、生气的情绪时,大班幼儿能够快速识别,有时候还会想办法哄一哄,比如抱一抱、亲一下,送个小礼物等等,这样的情绪调节,在幼儿之间更为多见,也更自如。

19、大班健康绘本《眼镜公主》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参加各类用眼要求较高的活动有所增加,时间也相应延长。此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十分必要。保护眼睛就要从小培养,从幼儿的生活学习入手。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能运用正确的用眼常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依据《指南》的健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领域”模块中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4~5岁幼儿要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的要求;以及现在儿童视力下降状况严重且大多幼儿没有正确的用眼知识及意识,开展关于“保护眼睛”方面的活动。通过讲述《眼镜公主》的故事,体会眼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游戏、做眼球操等的方式学会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养成爱护眼睛的意识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作品,体会眼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了解近视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能准确判断出良好的用眼习惯。

  3、学习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及眼球操,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能准确判断出良好的用眼习惯,学习保护眼的正确方法及眼球操,养成良好的用眼睛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眼睛的作用。

  2.物质准备:课件《眼镜公主》、flash动画“眼球操”、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近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1、看不清的烦恼

  (1)、教师播放PPT,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公主,她在做一些什么奇怪的事情?(公主在干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还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在公主的身上?公主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地方不舒服?)

  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观察。

  2.小结:原来公主得了近视眼。

  二、故事继续——戴上眼镜的烦恼。

  师:公主在医生的帮助下戴上了眼镜。公主戴上眼镜之后看东西是清晰了,可是也增添了很多新的烦恼。

  a、幼儿猜测公主遇到的烦恼。如,吃饭时的热气会把眼镜变得模糊……

  b、师播放课件,幼儿观察并叙述戴眼镜的烦恼。

  三、游戏:哭脸和笑脸

  师:公主戴着眼镜这么麻烦,她想早日摘掉眼镜,那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1.教师出示图片哭脸和笑脸,讲解游戏规则。

  师:如果你觉得是有利于公主保护眼睛时,就举笑脸;如果觉得是不利于公主保护眼睛时,就举起哭脸。

  2.教师播放图片,与幼儿进行游戏判断。

  师:为什么给公主举哭脸?

  幼:不能躺着看书(请幼儿做一做正确的看书姿势)。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是有利于公主保护眼睛的?

  幼:多吃胡萝卜有利于眼睛。

  师:多吃蔬菜是有利于均衡营养,有利于眼睛的保护。

  师:那这一张呢?

  幼:不能在很暗的地方看书。

  师:那今天阳光明媚,我们能不能在阳光下看书呢?为什么?(光线太暗和光线太亮的地方都是不适合看书的)。

  3.显示在车上看书的图片,请幼儿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4.请幼儿模仿晃动的车厢,请幼儿双手作书,感受在车厢里面看书的感觉。(在晃动的车厢里面看书也是不利于保护眼睛的)。

  5.显示公主远眺的图片,进行判断。(多到户外运动,多看看绿色的东西,也可以保护眼睛)。

  6.显示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的图片,进行判断。

  四、学习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1、判断正误(了解哪些习惯对眼睛有利,哪些习惯对眼睛不利)

  a、出示各种用眼习惯图片,幼儿讨论,判断正误。

  b、请幼儿根据错误的习惯讲出正确的做法。

  师小结:经过你们的帮助,公主有了这么多保护眼睛的好方法,现在,她要开始做眼球操了,你们愿意跟着公主学一学吗?

  五.学做眼球操

  (1)播放flash动画“眼球操”。

  (2)根据图谱学做眼球操(个别、集体练习)。

  (3)跟着动画做“眼球操”。

  (4)猜测眼镜公主能成功摘掉眼镜吗?(讲述故事结尾,揭晓答案)

  六、护眼小结。

  七、放松眼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教学能够运用绘本的方式,给孩子以情节为依托,了解近视带来的不便和预防近视的方法,适合中班幼儿,给他们生动的启迪,活动也能运用小实验的方法,让孩子亲身感受带着眼镜有时候太不方便了,有趣不说教,动静结合。

  但是活动的小结可以更加明确,特别是最后孩子说一点出示一张图的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可以采取让孩子尽情说的方式,然后边出示图边小结,让孩子清楚梳理说过的内容,印象深刻。

  互动中也可以更大胆一些,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戴眼镜的感受,然后采访一下,说说自己的感觉。教师再小结起来就更深刻。

  还有一个问题可以去掉,本意是想问问孩子们有没有看不清楚的状况,但是孩子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让这个问题很多余。

20、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我爸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2.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夸夸自己的爸爸。

  3.感受布朗父子间浓浓的情意,萌发爱自己爸爸的情感。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爸爸的爱好特长。

  2.材料准备:

  (1)照片、音乐

  (2)完整的绘本《我爸爸》

  活动过程:

  一、谈谈自己爸爸的职业和爱好

  师:每个人都有爸爸。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什么爱好? (幼儿自由介绍,教师加以提炼:威武勇敢的警察爸爸,享受美味的美食家爸爸,厨艺高超的厨师爸爸,喜欢爬山的爱运动爸爸,善于传授知识并且爱学习的教授爸爸,等等。)

  师:你们的爸爸从事着不同的职业,都在努力工作,他们爱学习,爱运动,每个爸爸都与众不同。你们的爸爸真了不起!

  二、分段欣赏绘本《我爸爸》

  (一)欣赏绘本第一部分,认识布朗的爸爸。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外国小朋友的爸爸,他是布朗的爸爸。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出示布朗爸爸的图画):你们看到的布朗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猜想一下,他会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师:你们觉得他是一个爱穿黄格子睡衣的爸爸。在布朗的眼里,他爸爸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欣赏绘本第二部分,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1.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1)出示布朗爸爸走钢丝的画面。

  师:这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布朗的爸爸?他在干什么?

  师(小结):这是个勇敢的爸爸,他会像杂技演员一样走钢丝。 (2)出示布朗爸爸参加跑步比赛的画面。

  师:这是在干什么?谁得了第一?你怎么看出是布朗爸爸得了第一?

  师(小结):他第一个跑到了终点,获得了第一名。布朗的爸爸是个飞毛腿,跑得像刘翔一样快。

  (3)出示布朗爸爸扮马的画面。

  师:这是谁?你怎么看出是布朗的爸爸?

  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怎么变成马了呢?(因为他吃得很多。)

  师:布朗是怎么夸自己爸爸的呢?(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我们一起学一学。

  (4)出示布朗爸爸扮大猩猩的画面。

  师:这又是谁?大猩猩在干吗?为什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又变成大猩猩了?(因为大猩猩力大无比,像个举重运动员一样。)

  师:布朗会怎么夸爸爸呢?(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5)出示布朗爸爸扮鱼、猫头鹰、河马的画面。

  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还变成了鱼、猫头鹰、河马,为什么呢?布朗会怎么夸爸爸呢?(我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像河马一样快乐。)

  2 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夸一夸自己的爸爸。

  师:布朗夸自己的爸爸像马一样吃得多,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像河马一样快乐。生活中。我们的爸爸也有很多本领,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也来学一学布朗,用“像……一样”这句话来夸一夸自己的爸爸。(幼儿和同伴自由讲述1~2分钟,教师倾听,然后组织幼儿交流。)

  (三)欣赏绘本第三部分,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理解爸爸对自己的爱。

  师(出示布朗爸爸扮鬼脸的画面):布朗爸爸在干什么?布朗爸爸为什么会扮鬼脸呢?(因为爸爸想逗布朗开心。)

  师: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的爸爸是怎么逗你开心,让你高兴的?(幼儿讲述。)

  三、完整欣赏绘本

  配乐欣赏绘本《我爸爸》。

  四、观看自制相册的幻灯片,感受父子(女)间浓浓的情意,萌发爱自己爸爸的情感

  师:爸爸爱我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收集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回忆一下你的爸爸都为你做了些什么。

  (幼儿边看幻灯片边听教师解说:小时候,爸爸温暖的手抱着我;慢慢地,我一天天长大,是爸爸的大手拉着我,让我学会了走路;当我能够满世界跑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去爬山,去看海,去游泳……那里,留下了我和爸爸的笑声,留下了我和爸爸的脚印,留下了我和爸爸的身影……爸爸为我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开心,为我学会的每一样本领高兴。爸爸带着我走进博物馆,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动物王国的秘密、宇宙的奥秘,带我走进知识的海洋。当我累了的时候,爸爸抱着我、背着我。爸爸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陪伴着我,看着我慢慢长大……)

  师:爸爸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爸爸说吗?

  师:今天回家时请你们大声地说出你想对爸爸说的话,别忘了说那句最重要的话:爸爸,我爱你!

  活动反思:

  通读绘本后,我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去挖掘文本的教育价值。仔细阅读绘本,我发现要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父子间浓浓的亲真的很棒并不难,而要用“像……一样”的比喻句来夸爸爸则比较难,需要幼儿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将“比喻物”的特性和爸爸的爱好、本领相对接。另外,最后的情感体验部分也需要幼儿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理解绘本所表现的伟大而平凡的父爱,并表达出自己对爸爸的爱。

21、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的人物细节,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

  2.能自己组织语言较准确表达画面内容,与同伴分享故事

  3.乐于阅读图书,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变化,能自己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难点:愿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变得美丽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歌曲《花婆婆》音频、绘本《花婆婆》(数量根据幼儿人数来定)、纸和彩笔、图片

  经验准备:会唱歌曲《花婆婆》、了解倒叙的讲述方法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的兴趣

  (一)播放歌曲,幼儿齐唱师:小朋友们真棒!唱得真好!请问小朋友们知道歌曲里的花婆婆是谁吗?她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要和小朋友们分享呢?

  (二)分发绘本,

  二、活动展开

  (一)整体欣赏绘本

  1.观察绘本的封面和扉页

  2.师幼交流讨论:说一说封面和扉页上有什么内容?结合歌曲,猜一猜故事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到两句话说一说。

  (二)分段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绘本至P6即艾莉丝小时候的部分

  师:小朋友观察到了什么?谁是艾莉丝?她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面?她家里有什么装饰品? 除了艾莉丝还有其他什么人?猜一猜抱着艾莉丝的人是谁?

  2.教师讲述这部分的故事,幼儿再次欣赏画面

  幼儿回答艾莉丝答应爷爷要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小结:艾莉丝与爷爷在海边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但是她还不知道做什么事情会让世界变得美丽。

  3.阅读绘本至P14即艾莉丝旅行的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人物服饰、建筑特点和自然景观,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观察到内容。

  4.教师结合幼儿的表述,完整地讲述故事

  引起幼儿思考,他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们住过什么特别房子吗?

  小结:气候差异导致的自然风貌不一样。幼儿可结合自身的经验去理解感知这种差异,初步明白引起差异的原因是温度、水等。

  5.阅读绘本至P22即艾莉丝找到让世界变美丽的方法是种鲁冰花

  请幼儿用一到两句话表述画面内容。初步理解色调变化表现出的人物情感变化。(这一部分的颜色以黄绿为主,轻快明朗。感受艾莉丝找到方法后的喜悦)

  6.阅读绘本至文末即艾莉丝把她的故事讲给小艾莉丝的部分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阅读绘本

  师:小朋友们能帮助小艾莉丝想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吗?教师出示图片(没有垃圾的道路与堆满垃圾道路等)通过对比,让幼儿直接感受,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是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等我们能做到的小事。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其实一点都不难,小朋友都能做到!

  (三)完整地欣赏绘本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自由翻阅绘本

  2.分组复述故事,幼儿自由分组,跟同伴分享故事

  三、活动延伸

  分发纸笔,让幼儿将自己想象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画出来。作品放在美工区展示。(绘画过程中播放歌曲《花婆婆》)

  附:(花婆婆歌词)遥远的海边 住着花婆婆 童年的心愿 她还要实现 她以她的双手 在广阔原野 撒下爱的种子 让爱滋养心田 让爱的花开满大地 让风带去爱的香气 那小小的种子生根落地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 花婆婆带着爱和坚定 微笑着继续前行 在春天的山岗抬头望去 看世界变得更美丽

  活动总结

  《花婆婆》的故事是有魅力的。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花婆婆的故事,逐步明白花婆婆种鲁冰花是在做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情。幼儿从中受到影响,愿意像花婆婆一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变得美丽。花婆婆种花,让世界变得美丽,那么幼儿能做什么让世界变得美丽呢?我觉得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让幼儿帮助小艾莉丝解决她的难题,让幼儿进入到作品角色中去,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2、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反思

  大卫不可以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发散思维,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3、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体验妈妈爱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

  4、 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 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大卫,不可以》PPT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叫《大卫,不可以》

  2、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二)出示图书《大卫,不可以》

  1、介绍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大卫香农,这本书是作者模仿自己五岁时画的画而创作出来的,这个故事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2、大卫长的什么样子的呀?(椭圆形的小脑袋,细小的身体,大大的嘴巴,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小小的鼻子,一高一低的两条短眉毛,好像在像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

  3、大卫在做什么?(他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4、这是谁?妈妈做了个怎么样的动作?妈妈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呢?为什么生气?

  我们一起来读读故事,看看大卫到底都做些什么让妈妈生气的事情?

  (三)边欣赏图片边提问

  图片一:大卫在做什么?(他站在椅子上拿东西)他拿东西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紧抿着嘴巴,舌头却翘露在外面,两只眼睛盯着那只饼干桶,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模样。)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为什么说不可以?

  图片二:你看到了些什么?(你看,站在客厅里的大卫,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真得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简直是一个小怪物。)妈妈看到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会说什么呢?

  图片三:这么脏,妈妈当然要他去洗澡,看看他是怎么洗澡的?(澡盆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黑鱼等。澡盆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满地,大卫仍然大开着水龙头,面戴潜水镜、头顶“黑鱼”、手拿“鲨鱼”,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妈妈会对他怎么说?

  图片四:洗完澡后,大卫又做些什么?他要干什么去?会不会有危险?这时妈妈焦急的喊他,怎么喊?

  图片五:大卫在做什么?你觉得这个声音怎么样?这时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图片六-七:大卫在吃饭的时候玩什么?小朋友你说说看你有没有这样玩过?妈妈都是怎么对你说的?

  看看大卫的嘴巴里有什么?天那,他吃了那么多的东西,妈妈会对他说什么?(请小朋友来学说妈妈的话)

  图片八:天很晚了,大卫还在干什么?他在看什么动画片?妈妈命令大卫“回房间去”大卫愿不愿意去睡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丰富词汇:垂头丧气。表情,手里拿着餐巾)那你觉得他回到房间会做些什么?

  图片九:大卫又在玩什么游戏?他的被子上都是什么图案?因为他太喜欢超人了,这时的妈妈,会对大卫怎么说?(幼儿学说)

  图片十-十一:大卫有一些坏习惯:看看都是什么坏习惯?你要是大卫的妈妈你看到了大卫的这些坏习惯,你会对他说?

  图片十二—十三:大卫又要准备玩什么了?他在哪里玩?妈妈大声的叫————怎么叫?妈妈的”不可以”有没有阻止他玩棒球?猜猜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时妈妈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

  大卫闯了祸被妈妈罚坐在了凳子上,他现在觉得怎么样?(他觉得很委屈、害怕)他在害怕什么?(他不听话怕妈妈不爱他了)

  图片十四、十五,大卫的妈妈怎么做的?妈妈现在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他的妈妈爱不爱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她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呢?

  故事里的大卫是一个怎么样的男孩子呢?(一个调皮淘气、爱搞恶作剧,)

  大卫的妈妈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呢?(是一个很严厉,但又是一个温柔内心充满爱的妈妈)

  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教师小结:大卫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妈妈总是很严厉的对大卫说不可以,是因为妈妈怕大卫养成坏习惯,怕他受伤,但是,妈妈心里却一直都是爱着他的。

  (四)情感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什么时候会对你说:“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在说不可以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做错很多的事情,在妈妈对我们说不可以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爱我们。

  活动反思:

  《大卫不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也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在这一活动中,获得收获的不仅是孩子们,做为教师我们可以看到大卫的妈妈对孩子耐心与关爱,看到她教育的智慧:什么时候应该制止,什么时候应该批评,什么时候要给与一定的惩罚,什么时候又应该给与孩子更多的关爱……可以说绘本中还蕴含了"爱的艺术""教育的艺术"。

  当然,在我的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活动中虽然丰富了词汇"垂头丧气"和焦急等,事实上还有很多词汇可以挖掘。最后环节可以设计模仿故事里妈妈拥抱大卫这一故事的精华画面,用一个温暖的拥抱联系起老师与幼儿之间爱的桥梁与纽带:老师有时候对他们的严厉与批评也是源于对他们的爱。

23、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天生一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会鳄鱼和长颈鹿之间浓浓的、和谐的爱;懂得以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品质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长颈鹿和鳄鱼的内心活动。

  3.能根据故事发展的情节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点:

  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长颈鹿和鳄鱼的内心活动。

  活动难点:

  在细节中体会鳄鱼与长颈鹿细腻、平等、欣赏的爱。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PPT课件,关于长颈鹿和鳄鱼的主题墙装饰。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对三部曲的前两部有阅读。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第一页,在讨论中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这里有4只手套,哪2只手套是一对,为什么?

  小结:相同的两只手套可以配成一对。一对,总是由两个组成的;两个在一起,就成了一对。

  2.教师出示第二页PPT(2只外形不同的手套、花朵、蝴蝶)

  这里也有4样东西,请你也两个、两个把它们配成一对。谁和谁是一对?为什么?

  幼儿说明配对的理由。

  小结:瞧,只要有理由,我们都可以把它们配成一对。

  二、解读画面

  1.教师:(回到图书的封面)看,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尽管有很多不同,可是它们却是一对,是相亲相爱的一对。让我们一起翻开故事——天生一对。

  观察图片,针对图片内容进行讨论、模仿、大胆想象:

  第一幅:房子特别在哪里?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会感到怎样?

  第二幅:请根据鳄鱼和长颈鹿的动作和表情来猜一猜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第三幅:意见不一样该用什么办法和平、公正地解决呢?总结:原来两个人意见不一样时,可以用猜拳、猜硬币的办法和平、公正地解决问题,你们学会了吗?

  第四幅:这辆车有什么奇特之处?说明了鳄鱼先生对太太的一种怎样的爱?总结:爱就是体贴。

  第五副:长颈鹿为什么要用这种姿势吃冰激凌呢?吃糖果这幅图你看出了它的巧妙之处了吗?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爱?总结:爱就是平等。

  第六幅:鳄鱼先生在帮爱人挑选鞋子的时候,它会对长颈鹿小姐说什么呢?这是怎样的一种爱?

  小结:它俩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愉快地生活着,它们自己觉得它们很般配,简直是天生一对。

  第七幅:大家看到这样奇特的一对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听到了别人的议论你又会怎样做呢?

  第八幅:什么是窃窃私语?鳄鱼们为什么用奇特的眼光看着他们?

  第九、十副:听到了鳄鱼们的议论,他们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十一副:听到救命的声音,它们是怎样去火场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第十三副:长颈鹿的姿势像什么?

  第十四副:帮助长颈鹿一起喊鳄鱼,让他快跳下来。

  第十五副:当鳄鱼跳进长颈鹿的怀抱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第十六副:结尾。

  三、整体感知内容,进行提问

  (1)除了奇特,这还是一对怎样的爱人?你从哪里知道的?

  (2)是什么事情让大家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总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善良、智慧、勇敢这些优秀品质,赢得别人的尊重!你们记住了吗?

  四、完整配乐有感情讲述绘本,进一步感受长颈鹿和鳄鱼这对爱人之间平等、细腻、和谐的爱。

  你们认为他们幸福吗?原来奇特的爱人也可以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对奇特、幸福爱人的故事——天生一对。

  五、结束活动。

  对于鳄鱼和长颈鹿这对爱人,你们还想送上什么样的祝福?

  活动延伸:

  你的爸爸妈妈是天生的一对吗?还有谁和谁也是天生的一对?你和谁是天生的一对?要知道,在你家里,天生的一对越多,生活就过得越美满;在幼儿园里,天生的一对越多,我们就过得越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整体还是蛮不错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对于故事的理解也蛮不错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故事,以后还可以多尝试寻找绘本内在的亮点和学习点。但是在语言的组织上,我也多次可以提醒自己要精炼,废话要少,但是还是需要自我学习。

24、大班绘本游戏教案:好消息和坏消息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围绕话题,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初步感受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教具:东南西北 2.绘本《好消息坏消息》ppt

  三、活动过程:

  (一)1.出示绘本的名称,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师:看看这是什么字?小朋友认得吗?(好消息)

  问:什么是好消息?什么样的事情是好消息?有好消息就有坏消息,告诉幼儿这本书的名字叫《好消息坏消息》

  2.出示绘本封面

  师:这个故事是从一个好消息开始的,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出示绘本故事中选取的几幅图,让幼儿仔细观察,哪些是好消息,哪些是坏消息?为什么?

  (三)1.师幼一起玩“东南西北”的游戏,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小结:东南西北的单数是坏消息,双数是好消息

  2.加大难度,再次玩东南西北”的游戏

  要求幼儿随意说出一个方位是好消息……

  3.老师演示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的方法

  小结:原因是打开的方向,先横后竖

  (四)完整听赏故事,播放ppt

  提问:书里是好消息多还是坏消息多?下来可以数一数。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已有阅读水平来制定的,围绕目标采用了集体默看、同伴共阅、图片梳理、有效提问等教育策略。通过活动,第一个目标的达成情况较好;第二个目标由于教师提问后,没有给予幼儿较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没能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目标达成情况不太理想。《好消息、坏消息》还可以再多上几次,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学习辩证思维;也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自己的《好消息、坏消息》;还可以和同伴一起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体会角色,引发幼儿对”好消息、坏消息“的进一步思考。

25、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教案:彩色的乌鸦反思

  活动目标:

  1. 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 适当想象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 回家复述故事,续编故事想象作画,培养孩子们的复述说话能力。

  4. 从故事中懂得要团结,不轻信挑拨,和平相处的道理。

  5. 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6.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听故事讲故事想象作画。

  教学准备:制作PPT教学过程:

  1、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副图,图上有三个小朋友,一个是白种人,一个是黑人,一个是黄种人,你觉得他们当中谁的颜色最美丽?为什么?

  再来看一幅图(五颜六色的羽毛图),在他们当中谁的颜色最美丽?为什么

  2、这节课顾老师给你们带来这样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题目是《彩色的乌鸦》

  老师读绘本:"从前乌鸦可不是这样黑乎乎的,……据说,有一个雪人曾经提出一个不幸的问题,从而给美丽快乐的乌鸦带来了一场灾难。"

  3、猜猜看雪人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猜不出来了吧?我们看……点出:"在你们当中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雪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们来看看乌鸦们怎样回答呢?继续看下去……后来,人们就只能看到颜色十分接近的乌鸦们聚在一起,但是他们的争吵并没完全结束,因为他们的颜色并不一完全一样。乌鸦之间多少还有些区别,每只乌鸦都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4、你认为他们错在哪里?

  每只乌鸦都自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说得太好了,我们继续看下去:事情发展得越来越糟糕……你看一只大灰猫钓起一根彩色的羽毛脚步沉重的走出湿漉漉的草坪。

  继续看绘本:从此……

  5、猜一猜:那会是一场怎样的雨?

  对这是一场黑雨……而且永远成了黑色的了。

  还在下黑雨的时候,一只……到原始森林度假去了……他成了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

  6、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的命运如何?小组讨论一下再来汇报。

  7、我们来看第二个绘本《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点击绘本,读下去……"彩色的乌鸦坐在树枝上……这真让他感到难堪。

  提问:他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怎样使自己变得不再那样耀眼。

  8、继续看绘本:这时乌鸦的首领……飞进那可以接纳他的浓浓的白雾中去了。

  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最后的命运如何?

  学生猜测。

  9、继续看绘本:原来这只是一个梦?看乌鸦们还是紧紧的靠在一起,那么亲密。

  我们来看看首领会怎么说?

  朗读乌鸦首领的话:"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这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10、再看看:"在他们当中,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

  11、这样的事情,你觉得在我们人类中会不会发生呢?

  "同学们,这样的争名夺利、轻易听信别人的挑拨,种族歧视等等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发生的,但你们一定要在心里说'我保证,这样的事在我们这里一定不会发生'!齐读:"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12、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想象作画,续编故事:彩乌鸦以后的生活怎样呢?

  《彩色的乌鸦》案例一、教学设计思路:

  1、所创设情境有所不同,不走过程。

  2、使学生在表演、探究中真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3、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连环画的欣赏讲故事,学生能够理解其寓意,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对故事的理解,并由故事拓展到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生活情节表演。在表演中体会戏剧中的艺术要素。通过动手做一做,掌握镂印的方法。

  2、艺术思考: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并解释简单的道理,在表演中能对即兴的事情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处理。

  3、情感与态度:在教师与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在表演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的合作。并在师生的鼓励下,克服在艺术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第一部分:我利用教材内容创设了"乌鸦喝水"的表演情境,目的在于利用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同时在表演中说一说自己如何能让小乌鸦喝上水的方法,在一个学生获得一根漂亮的羽毛后,引出"为什么只剩下最后一根羽毛?"的问题。从而引出故事《彩色的乌鸦》。第二部分:讲故事,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讲出故事(课前预习准备)而师只按顺序出示每一幅图,让学生自己理解故事内容,从中懂得一定道理。第三部分:讨论、交流:你认为怎样做,这些乌鸦才能不变黑,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用表演的形式说明本组的想法(小组准备)。第四部分):演一演,目的让学生在表演中,通过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用一定的艺术要素表演出来。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与欣赏能力,同时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去创造美。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

  一名学生头戴乌鸦头饰,身披自制羽毛表演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

  (将旧课文换成新面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只乌鸦口渴了,它飞到一个瓶子边,一看周围没有小石子,就问:"谁能帮我想个喝水的办法呢?" (通过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生:纷纷举手,我能!我能!

  生1:用娃哈哈吸管吸。

  小乌鸦:我没有吸管,怎么吸?

  生2:你可以将瓶子放到高处,嘴在瓶子低下,就可以喝上了。

  小乌鸦:可是我举不起来呀!

  生3:把瓶子口打掉,嘴伸进去,就可以喝上了生4:用稻草杆伸进去吸。

  小乌鸦:那我试一试。(用别人给的稻草杆吸到了瓶子里的水。)生:一起鼓掌。

  (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是能想到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小乌鸦:谢谢你!我把我身上最后一根漂亮的羽毛送给你吧!(送给生)生4:为什么这是最后一根呢?为什么这一根与你身上的羽毛颜色不一样呢?

  小乌鸦:你听一听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通过送羽毛,引出问题,从而引出下面的讲故事。)

  (二、)讲故事(小乌鸦以第一人称口吻讲)很久以前,乌鸦可不是黑乎乎的,他们的颜色非常漂亮,他们骄傲地说:"我们都是彩虹的后代……"师按故事情节出示每幅图。

  (学生讲故事,老师作旁白,使学生犹如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把自己当成一个真实的角色。)师:大家想一想,他们的羽毛为什么变成黑色的?如果是你,你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羽毛保持和原来一样的颜色?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做表演的准备。

  (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作准备,更合理地利用了不同的条件,也让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弹性)

  (三、)演一演

  小组1:以帮助周围的人为主题表演。一家人通过帮助一位受伤的邻居,从而懂得如何去关心人、帮助人,如何做人。

  小组2:以帮助有病的同学为主题,同学之间每天不忘帮助有病的同学打扫卫生、背书包、买东西,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动起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知道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

  小组3:以不比吃穿为主。通过一位女同学经常买零食,经常买新衣服,到有一天,因为,将身上的钱全部花完,但自己的作业本又完了,因为身上没有钱,差点交不了作业,最后由一位女同学借给她一个本子这一件事。使她以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的情节表演。让大家不应与人比吃穿的道理。

  生1评:我觉得第一小组动作表演得比较好,而且想得很好,就是表情不太好。

  生2评:他们组动作表演得较好,就是声音太小,还有就是没有面向大家。

  生3评:第三小组中这个爱比吃穿的小姑娘动作不太好,应该再骄傲一些。

  (学生的评价更让学生之间有所交流、领悟,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语言表达能力)

  师:怎样才能表现得骄傲呢?

  生4:头再抬高一些,手背在后面。

  生5:要在别人面前经常夸自己的新衣服。

  师:想的好。哪个组愿意把乌鸦们骄傲的表情很好地表现出来呢?

  小组:自选头饰,表演故事《彩色的乌鸦》

  师生互动、学生自评。

  (四、)动手画一画、做一做。

  1:师出示半成品绘画作品,问:大家想了这么多方法让乌鸦们漂亮的羽毛保存下来让大家欣赏。说明同学们已经动了脑筋,那么能不能用手在这棵"大树"上设计漂亮的乌鸦呢?(将学习权力交给学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以绘画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生:能

  师:先看我如何以最快的方法让树上落满不同颜色的乌鸦。

  2、师演示镂印的制作方法:

  ①将乌鸦造型画在纸上。

  ②用剪刀从中间剪出乌鸦的外形。

  ③将镂空的纸放在树枝上,用彩笔在镂空处涂色。

  (教师的演示更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镂印的方法。)

  3、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乌鸦造型,帮助老师完成半成品,师作指导。

  4、师生共同欣赏完成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师生共同欣赏自己制作的作品共同体验活动后的快乐。)

  5、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完成作品后的感想

  生1:我觉得我今天也帮老师完成了作品,很高兴。

  生2:我在这节课上制作了好几幅乌鸦图,我很高兴。

  6、师生评选本节课在艺术表现方面优秀和进步的同学。

  师用准备好的乌鸦图片奖励这些学生。

  (活动结束后的评选,更能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也能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及学习的欲望)

  (五、)师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生1:在这节课,我知道了怎样去帮助别人,也学会了制作乌鸦。

  生2:我知道了怎样去帮助同学,并且知道了不能骄傲。

  生3:我学会了画乌鸦,也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

  五、反思:

  1、成功之处:情境创设较好,能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表演的情境顺理成章地引入主题,为这节课的环节衔接作了铺垫。

  2、学生活动的合理,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使师生能有效地利用时间、空间,不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措手不及。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本节课采用了互评、教师评的语言评价,及以实物图片奖励、鼓励方式的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4、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由复杂到简单,由抽象到具体的生活情节,让学生在浅显易懂的活动中懂得一定的道理。

  失败之处:教师的参与度不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实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但在学生的活动中只作了一名指引者、启发者,没有亲身参与到学生当中,从而让学生的展示有了一定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利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

26、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天生一对》反思

  活动目标:

  1、解读画面中长颈鹿和鳄鱼因不同特点而带来的乐趣。

  2、了解和同伴互相配对的和谐,感受朋友之间共同生活的情感。

  3、认真倾听,体会欣赏绘本带来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游戏图片

  活动流程:

  一、教师用故事封面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天生一对》。一对是什么意思?是几个呢?幼儿思考回答。

  二、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为图中的东西配对:

  师:找找环境中,哪两个是一对?幼儿积极发言。在日常生活中,你和朋友称为一对的理由是什么呢?教师一步步加大难度,出示第二张图片,幼儿进行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配对,只要有理由,不同种类的物体也可以进行配对。引导幼儿与各种不同种类的东西配对,理解配对的含义。

  2、教师出示绘本图片,观察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1)观察鳄鱼和长颈鹿的不同。幼儿尝试说一说两者之间的不同,两者之间有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2)寻找它们般配的地方,理解天生一对。

  师: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虽然长的不一样,可是他们却是非常般配。鳄鱼先生可以和长颈鹿小姐一起玩游戏,长颈鹿小姐可以让鳄鱼先生站在手上闻糖果的香味。

  (3)教师引入游戏,幼儿之间相互配合,体会朋友间天生一对的美好。

  三、教师讲解故事,幼儿阅读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你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吗?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教师播放音乐,讲解绘本内容,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大胆发言。

  师:看到第一张图片的时候,你认为他们两个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接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尝试说出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自由理解故事。教师不断出示后面的绘本图片,引导幼儿去大胆讲出故事内容,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本。

  四、活动延伸

  你觉得在家里谁和谁可以是天生一对呢?幼儿思考回答。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整体还是蛮不错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对于故事的理解也蛮不错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故事,以后还可以多尝试寻找绘本内在的亮点和学习点。但是在语言的组织上,我也多次可以提醒自己要精炼,废话要少,但是还是需要自我学习。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