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分享 2023-09-10 10:31:04

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1、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到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体会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须把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掌握,把课文读通,在读中干悟。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3.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读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所以教师在这里借助图画、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从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本环节课件录音把同学们带入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自学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读,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学中,我借助挂图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针对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第二段中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2、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对韵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教法分析

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四、学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演练法等。

五、教学流程

1.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能观察、感受又能调动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1)教师导疑,学生质疑,图画展示,创设情景。(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你们下课了都喜欢做游戏对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对对子的游戏,你们想玩吗?通过问题陈学生在注意力集中起来。(2) 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再创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识字,加字变成对韵歌。(3)教师导思,学生释疑,教师相机指导,帮助学生用认识在汉字宝宝加字变成对韵歌。(4)教师导悟,学生迁移,学生整理认识来自大自然的朋友,感悟对大自然在热爱之情,把自己认识在汉字,通过加字变成对韵歌。

3、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说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中的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习认识象形字的学习方法上,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具体策略如下:

1.情境中识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在本课中我以喜羊羊为线索,通过游象形字王国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孩子能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2.游戏中记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儿歌诵读、找朋友、归类游戏等,其本质都是识字,复习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的。

3.抓典型字教会学生学字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课始我便抓住典型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象形字学法和熟字加笔画法来巩固此字,并通过学习,迁移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记忆另外的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块写有口、耳、目、手、足五个字的龟甲,并讲述由5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此处将本课要求的5个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接着我让学生猜测甲骨文对应的现代字,进而演示这六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之后,再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反复出示本课的生字,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就识字而言,当今社会多渠道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已不再是白纸一张,许多学生都能认一定数量的汉字了。因此,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给同桌听,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动学习。同时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起点,突出重点。并让学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认字,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三)举一字例,图字对照,激趣激情,形成感知。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先出示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进而出示象形字的口,与口图比较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学习象形字的方法。这一设计充分利用课件的形象性和动态效果,以图片来揭示字义,以字与事物的重叠来揭示象形字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初步领悟认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看到字,联想到这一事物,通过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样的课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学的辅助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汉字在他们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课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频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因此障碍不大,所以我在学习了2个象形字以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剩余的字,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记、去想,在前面两个字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巧妙地将汉字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锻练学生独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写一种新笔画竖和十一个字。

 因为一年级学生写字刚刚起步,学生容易笔画颠倒。所以,在教写生字时,告诉学生写字中的规律先横后竖之后,再进行教师板演,学生说笔顺,多书空。用最捷径的方法,教会学生知识,少走弯路。

(五)总结: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方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义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性。因而,我以: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爱动脑筋,和我一样聪明可爱!哈哈哈!以后,大家还要多在生活中识字,用各种方法识字。为这堂课的总结。

 六、说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家庭作业: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制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我设计这两个作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想把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动手制作卡片和找朋友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样的板书有利于一目了然地了解汉字演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象形字的方法。且最后一行的汉字是通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补充上去的,又能起到加强记忆的效果。

4、一年级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 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 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 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三、学习目标

1.通过猜字谜、熟字比较等方法,能正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等7个生字;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评价等能正确书写笔画一 丨和一、二、三、上;

2. 通过教师领读等多种方式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评价任务

1.能正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笔画一 丨和一、二、三、上;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

  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

  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环节二

  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环节三

  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 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 )。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环节四

  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5、一年级上册课文6比尾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6比尾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1. 文本解读:本文是一首简短而精悍的儿歌,采用三问三答的排比手法,进行了两组问答,共展示了六种不同的尾巴,同时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词简洁,抓住了六种动物独有的特征。儿歌韵味十足、朗朗上口,使学生在学习中便于记忆。

2. 教学设计

A、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学生的认知特征,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知识与能力:认识尾、猴、鼠等12个生字,会写比、巴等4个生字,熟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悉排比句的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文学习中,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及热爱动物的美德。

B、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找出课文中不同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并能理解长、短、弯、扁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找出生活中其他可以用长、短、弯、扁来形容的物品。

C、教学工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动物园里,你们都见到了哪些动物?

生1:猴子。

师:好,猴子。你见到猴子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吗?

生1:长长的。

师:嗯,长长的。还有什么动物的尾巴也是长长的?

生2:老虎的尾巴也是长长的。

生3:大象的尾巴也是长长的。

师:嗯,同学们都很棒!尾巴长长的动物已经找出来好多了。那有没有尾巴不一样的动物呢?

师:看来同学们一时想不出来。那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找一找尾巴不同的动物。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页《比尾巴》。

导入设计意图: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提问解惑的谈话方式导入,可以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能够更加认真地去学习,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

1.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 指导字音:比、扁、弯、鼠、伞、孔。

3.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找出课文不同形状的尾巴,并把相应的动物对上号:长-猴子,短-兔子,像把伞-松鼠,弯-公鸡,扁-鸭子,最好看-孔雀。

4. 全班齐读。

(三)析读: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1.句子中说哪种动物的尾巴像一把伞?(松鼠)

2. 伞是怎么样的?(展示伞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为什么要用好像这个词?(因为松鼠的尾巴不是真正的伞)

公鸡的尾巴弯

1.弯是怎么样的?(在黑板上划出弧形展示弯的形状)

2.公鸡除了尾巴弯还有什么特点?(会打鸣、有鸡冠)

3.请同学们说说公鸡与母鸡的区别。(公鸡会打鸣,母鸡会下蛋)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 孔雀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展示孔雀多张图片,尤其是开屏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2.最是什么意思?(第一,没有能超过它的。)

3. 为什么要用最字?(显示孔雀尾巴好看的程度)

(四)品读:

1.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同尾巴的特点,同桌之间交流,总结出生活中其他具有这些特点的物品。

2.课件出示:

板凳( ),方凳( ),香蕉( ),饼干( )

竹竿( ),筷子( ),月亮( ),扁担( )

(五)小结:

同学们,学了今天的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同学们下次再去动物园的话可以多观察一下这些动物的尾巴。好,我们大家现在最后朗读一下课文,在朗读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全班齐读课文)

(六)作业:

学科内:1.识字写字:将今天新学的生字(带拼音)抄写5遍。

2.阅读培养:熟读课文3遍。

3.口语交际:将文中6种动物的尾巴,描述给爸爸妈妈。

学科外:与爸爸妈妈一起观看科教栏目的《动物世界》,探讨里面动物的特点。

6、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韵文是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极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为使学生在快乐读文中有效识字,本设计采用以读促悟读中识字再读再悟的模式,借助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从朦朦胧胧到逐渐清晰再到豁然开朗,进而产生探究会意字、积累会意字的强烈愿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准备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导入:(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板书日)(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板书月)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根据不同字义之间的关系,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更加有趣的字会意字。

2.揭题:(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看,光芒四射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相机补全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过复习象形字,引入会意字,可以激起学生对汉字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以字引文,激趣读文

1.认识明字。

(1)指名读字,教师相机强调明是后鼻音。

(2)启发交流:日是光芒万丈的,月也是明亮的,两个字放到一起组成的新字是什么意思呢?

(3)学生看课件猜想生字明的意思并互相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明这个字的部首是它左边的日,叫日字旁。

(4)引导学生扩词理解明的意思。

2.读文感知。

(1)过渡:(课件出示明)看,日和月相处得多友好哇,日总是让着月,月总是伴着日,多棒的组合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2)教师范读韵文,学生指字跟读。

(3)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指名读文,相机纠正字音。

(5)男女生比赛读,做到读正确。

(6)全班齐读韵文,做到读流利。

(7)师生接读:日月(老师读)明 (学生接)。

(8)多媒体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韵文。指导学生先和同桌读一读,再大声读给老师和全体同学听。图片 要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巩固识字成果。

设计意图:借助生字明的教学,依托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反复地读文,从读准字音、正确读文再到流利读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逐步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加深对本课生字的记忆,为接下来学习会意字做好铺垫。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学习会意字尘。

(1)课件出示小和土,引导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尘)

(2)思考并交流:怎样才能记住尘字?(小的土就是尘。)

(3)扩词:灰尘、粉尘、尘土。

2.学习木林从双。

(1)课件出示林从双的字理图。

(2)自由交流:看图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代表什么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点拨:

①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棵木双木林。

②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二人从。

③两个又就像一个人手上抓着两只鸟,两只就是一双二又双。

(4)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用过这三个字吗?能为它们组个词语或说个句子吗?

3.学习森众。

(1)实践活动:请根据这两个字的字形分别画出一幅图画。

(2)展示字理图画,并引导学生结合画面说一说森和众的意思。(树很多形成森,人很多表示众。)

4.总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组合而成。

5.学习心。

课件出示心,鼓励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谜语记忆心:锅里煮三个豆,跑了一个,蹦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

6.对比识记力。

出示刀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并交流发现:这个刀字,撇如果出头就变成了力,指名读。

7.借助图片识记条。出示一条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条字,再扩词。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习独立识字。课件出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带动下,了解会意字的特点,理解每个字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对会意字的探究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再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识字,达到让学生习得识字方法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游戏巩固,灵活认字

1.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七个苹果。苹果中写上所学生字:明、尘、从、众、双、林、森。

2.请学生来认读,如一个学生读:明,日月明。老师问:读对了吗?其他学生一起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

3.指导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类:哪些是由两个单字组合而成的?哪些是由三个单字组合而成的?组合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有效巩固所学生字。

五、观察辨析,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木。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范写:横要写得平直,撇与捺要写得舒展。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

(2)学生尝试写木。

(3)检查点评。

(4)学生再次书写木。

2.指导书写林。

(1)学生观察林,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

(2)学生尝试写林。

(3)教师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的木的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

(4)学生再次书写林。

设计意图:要培养学生养成先看后写、揣摩字形的习惯。同时注意书写评价,引导学生把字写端正,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趣读词语,练习说话

1.以小青蛙过河的形式出示词语:明月、力气、尘土、众人、从前、森林、中心、一条。教师组织学生先默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课件出示要求:请你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先自己练习说,再举手汇报。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课件小青蛙过河的形式让学生读词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进而达到巩固识字效果的目的。而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选择权,进而达到考查学生对字与词的理解程度的目的。

二、竞赛读文,品味情感

1.过渡:同学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让老师和同学们见识到了你们的表达能力。那现在我们男生与女生进行一下朗读比赛,看看是男生读得正确、流利,还是女生读得更好。

2.教师组织学生推荐4名男生与4名女生比赛,其他学生当评委,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分数。

3.质疑交流: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说一说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又读懂了什么。

4.小结:只要团结,就能产生强大的力量。

5.导读: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读好这首儿歌。(全班学生齐读儿歌)击打节拍,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图片 要通过反复读,感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和美。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读文的兴趣,达到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而采用集体交流,男女生争夺加分赛胜利的方式去处理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一段文字,一是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会到合作与团结的作用,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难点,体会韵文所传达的情感目标。

三、观察比较,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力。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力,说一说怎样书写力。

(2)交流明确。

①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②横折钩要在横中线的上边起笔。

③撇要在竖中线上起笔。

(3)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4)自己认真写一遍力,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2.指导书写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说一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指导书写心。

(1)请学生观察心字三个点的位置。注意心的笔画卧钩的写法。

(2)教师引导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根据书上例字进行对比评价。

(4)学生再次独立书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些书写汉字的规律和技巧。本环节采用让学生先观察再汇报的形式,以学生主动为前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观察生字笔画及位置,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好,同时更能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四、有效指导,巩固练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课后第三题第一个字泪,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明确。

(1)目代表眼睛,从眼睛流出的水应该是泪。

(2)泪可组词:泪水、眼泪。

图片2.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题第二个字,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休的字音,引导学习休,并扩词。 

3.出示歪,引导学生把字拆开,猜字义。

设计意图:学生们有了学习课文中的会意字的经验,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可以很直观地弄清楚图中要表达的意思。教师顺势教读字音,引导学生扩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会意字的兴趣。

五、亲子互动,课后拓展

1.将本课的儿歌背给家长听。

2.请你和家长找一找,还有哪些有趣的会意字,把它们写下来教给班里的同学们。

设计意图:背诵儿歌,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背诵使学生加深对会意字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借助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反思

1.由于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了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中感悟韵文内容,感知会意字的特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辅助教学,利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认识更清晰、具体,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指导写字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观察每个汉字的书写规律及间架结构,从而发现汉字的形体美,促进学生独立书写能力的提升。

7、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注重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本课设计力求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和识字能力的培养,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夯实识字基础。通过反复诵读儿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学习用品,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生字卡片;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揭题: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书包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书字。图片 揭题时,只识字即可,不必指导书写。

拆分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数笔画书字由四笔组成,横折、横折钩、竖、点。

(3)观察包字,相机学习包字的偏旁图片包字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句、勺等)

(4)自由交流:你喜欢什么书?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可以说书的种类,也可以说书的名字。

(5)课件出示皮包、挎包、钱包、书包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几种包的名称,并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包?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音、形、义的组合,使学生不但记得牢,还能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六个词语(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已经认识的字,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领读这六个词语。其余同学要认真倾听小老师的领读,准确跟读。

3.课件出示书、包、尺、作、业、本、笔、刀,组织学生从自己的字卡中取出这8个生字,并展开小组识字活动:

一读:大声读出你认识的生字,并将这些字卡放在一边。

二学:拿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卡,请小组同学为你讲解字音和记住这个生字的好方法。

三议:将小组同学都读不准的生字或自己识记困难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集体交流识记方法。

4.集体交流:怎样能帮助同学准确记住这几个难字?先动脑想一想,再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1)笔:竹字头是竹字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

(2)尺:翘舌音,可以和尸进行对比,尺比尸多了一捺。

(3)作:平舌音,亻叫作单人旁。

5.巩固识字:

(1)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

(2)小游戏:小组内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小组内评价。

图片图片(3)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

(4)扩词练习:尺、本、刀扩词。

6.做课间操《上学歌》。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教师在导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并有创造性地进行部件组合、猜谜等游戏,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本领来制造学习的乐趣,在乐趣中识记生字。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1.过渡: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包吗?(自己试着整理书包。)

2.表达:教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是教学的立足点,学生自主识字、流利表达是教学的重难点。本环节充分利用了教材课后习题的导学作用,将课后习题中单一的实践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序地组织语言,说清楚自己做事情的顺序,将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1.学习书写刀字。

(1)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2.学习书写尺字。

(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右边。捺要写得舒展、圆满。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3.学习书写本字。

(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注意最后一笔短横不要碰到撇和捺。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展示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8个生字,会写了3个生字。现在让我们和我们新认识的好朋友道别。(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2.布置作业。

今天学过的字回家读3遍。预习课文里的小诗歌。自己整理书包。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能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导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早上,它陪我们上学。傍晚,它陪我们回家。离开它,作业本、语文书、笔袋保准无处安家,它就是我们的书包。(板书课文题目)

2.出示生词卡片: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指名朗读后齐读。

3.选择卡片中的一个或两个词语,练习说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学习韵文,随文识字

1.朗读小韵文:

(1)教师范读韵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学生自由练读韵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韵文,针对不足之处相互示范。

(4)指名朗读韵文,集体进行评议交流。

(5)齐声朗读韵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通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展开韵文学习:

(1)学习第一句话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①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样的事物被称为宝贝?(我是妈妈的宝贝,紫砂茶壶是爷爷的宝贝)

②小结:值得珍惜的物品就叫宝贝。

(2)学习第二句话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①小组交流:小韵文里的宝贝指的是什么?先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宝贝的名字,想一想它们的作用,再填写学生活动卡,最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活动卡。

②集体交流:带着对这些宝贝的喜爱之情朗读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朗读时可以适当突出真不少等词语,根据老师的提示再试一试。

(3)学习第三句话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①指生朗读,重点认读课字。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

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是静悄悄的?(夜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静悄悄。)

③朗读全句,说一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上课时不要玩文具,下课后要及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

④这样的好习惯我们一定要养成,带着自信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①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

②学习校字。校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形声字。

③指导朗读。

图片4.齐读韵文。

5.做课间操。图片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创编,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实现教学目标。

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

1.激趣: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宝贝。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

2.说一说怎样削铅笔。引导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话。

3.小组合作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方位词。我把(   )放在(   )的(   )边。

4.汇报展示摆放的结果。

设计意图:创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想说、能说、抢着说的意识,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和语言文字的使用者。

四、指导写字,认真细致

1.学习书写早字。

(1)引导学生观察早字的字形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日略扁,十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竖、横折、横、横、横、竖。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2.学习书写书字。

(1)引导学生观察书字的字形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字的横折钩的横写在横中线上,左边略低,右边略高,竖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讲解书写规则:从上到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讲解起笔、收笔的位置和笔画的轻重、长短及占格等情况,这样,学生的第一印象会比较深刻。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结合起来,才会写出美观大方的字来。

五、课堂巩固,课外拓展

1.读两遍课文。新学的生字读3遍。

2.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自己的书桌桌面。和家长介绍自己是怎样摆放桌上的物品的。

设计意图: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理、自主的能力,让学生与家人分享学习的快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教学反思

为了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的主人,成为语言文字的使用者,本节课,我重点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尝试:

1.情境中趣味训练。情境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的有效媒介。在本节课中,我先后创设了借助学习用品读词、整理小书包、联系生活体验静悄悄等多种情境,促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增强对字词及韵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2.活动中趣味训练。活动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在本节课,我多次创设这样的体验活动,例如,一边读词语,一边从书包里掏出物品,一边介绍这些宝贝的名称,并说清这些物品被称作宝贝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了想说、能说、抢着说的意识。

8、一年级上册课文3江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3江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会写江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会写江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3.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意思,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鱼、荷花、采莲姑娘、莲叶的头饰,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画好田字格)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出示卡片:江南)谁来读一读?江是一个三拼音节,南是小门n。谁再来读一读?指名两个学生读,齐读。

2.简介江南: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的(加动作)地方。到了夏天,那里的荷塘可美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啊?(想)(课件出示荷塘图)

3.过渡:江南真美啊!我国汉代有一首民歌,歌曲里描绘得比这还美,想听吗?(想)好,请你们一边听,一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感悟诗意

1.师配乐读文。

师:刚才老师读得怎么样?(好)你们想不想读?(想)好,就请你们把书打开到73页,自由地边读课文,边想像。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2.师:刚才读了古诗,脑海里出现画面的小朋友请举手。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美丽的荷花。(点击课件:荷花)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粉红色的荷花。师:你呢?

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莲叶。(课件:莲叶)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好多的莲叶。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绿色的莲叶。评价语:你的想像力可真丰富。(出示生字莲叶)莲是小棍l,叶是整体认读音节。请你读,你读,一起读。

3.师:你来说?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采莲姑娘在采莲(课件:采莲姑娘。出示生字:采莲)采是个平舌音,师领读采、采莲,生齐读。师:你读,你来,齐读。

4.师:说说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什么画面?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鱼儿在水里游泳。(课件:鱼戏图)生:鱼儿们在水里玩游戏。(出示生字:鱼是个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男生一起读,女生跟他们比比。出示:戏,谁来读?指名读。你。谁能帮戏找个朋友?戏:游戏、戏耍。评价语:你的词汇量可真大呀!

5.出示课文,师:谁做第一个小勇士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师:老师相信大家如果再把课文读一读,肯定会读得更好!自由读一读吧。

师: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们读得非常认真,下面请同桌用我好像选择)说一句话,(句式:我好像看到了我好像听到我好像闻到)

师:你好像。指名说话。(适时奖励头饰)

生:我好像闻到了荷花的香味。(课件:荷花)师:还有谁看到荷花的?

生:我好像看到了粉红色的荷花。评价语:你真了不起,还看到了颜色呢。

生:我好像看到了许多绿色的莲叶。(课件:莲叶)师:你能说说莲叶长得怎么样吗?

9、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ng eng ing ong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ng eng ing ong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而,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应把目光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本课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拼音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教师在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中,还能时时发现学习落后者,进行查漏补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的课件。

学生准备:部分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上节语文课咱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2)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ɑn、en、in、un、n。

(3)指名说说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2.导入: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学拼音,今天又来了4个韵母娃娃,带你们一起去拼音乐园中玩儿。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富有童真童趣的复习导入语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说话,认识事物。

(1)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弯弯的月牙爬上了窗台。屋里的墙上,猫头鹰形状的挂钟在嘀嗒嘀嗒地走着;灯光下,妈妈坐在床上哼着歌,哄着怀里的婴儿。

(2)相机出示音节chuānɡ、dēnɡ、yīnɡ、zhōnɡ,引导学生明确:这些音节中的韵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四个韵母:ɑnɡ、enɡ、inɡ、onɡ。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四个韵母,交流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有nɡ,教师相机讲授这几个韵母都是后鼻韵母。

(4)指导学生学习nɡ的读法:嘴巴张开一点,舌头平平地往后缩,鼻子出气。

(5)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

2.学习复韵母ɑnɡ。

  图片 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发音。如,借助手势来指导发音,左手掌表示上腭,右手掌表示舌头。

(1)教师范读,指导发音,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口型变化:先发ɑ,再发nɡ。学生自由模仿,练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学习ɑnɡ的四声:出示ānɡ、nɡ、ǎnɡ、nɡ,学生自由练读,教师随机抽读检查。

(4)拼读含有ɑnɡ的音节:qinɡ、bānɡ、zhunɡ、chuānɡ,教师范读,教给学生拼读的方法,学生自由练读,指读,齐读。

3.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步骤。

4.四人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学习enɡ。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1)借助生活情境读准enɡ的音:不知不觉天色暗下来了,伸手不见五指,妈妈急忙打开台灯(韵母是enɡ)。

①观察交流:台灯的灯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

②发现enɡ与灯的韵母发音的联系。

③讨论交流,一起读好enɡ的发音:先发e的音,紧接着发nɡ的音。

(2)课件出示:ēnɡ、nɡ、ěnɡ、nɡ,引导学生用游戏的形式练习enɡ的四声,游戏规则是读准一个音就亮一盏灯。

(3)出示含有enɡ的音节:fēnɡ、rēnɡ、hnɡ、dēnɡ。学生尝试着拼读、指读、开火车读。

(4)四人小组反馈合作学习的情况。

5.学习inɡ。

(1)老师读谜语:家住青山顶,常在蓝天飞,嘴巴似铁钩,爱吃鸡和兔。

(2)同桌交流,猜出谜底:鹰。

(3)小组交流怎样发inɡ的音,互相指正读准inɡ的音。

(4)小组赛读inɡ的四声。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ɡ。

   图片 教学时可通过复习整体认识音节yi、yin,让学生明白inɡ不能自成音节,也要请大y来帮忙。

①引导学生观察:墙上挂的钟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学生读准猫头鹰的鹰,引出整体认读音节yinɡ。

②根据后鼻韵母发音的方法,自由练读整体认读音节yinɡ的音,同桌相互指正。

③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练习yinɡ的四声。

(6)出示含有inɡ的音节:tīnɡ、jǐnɡ、bǐnɡ、qīnɡ。小组同学互相读、指读、齐读。

6.学习onɡ。

(1)引导学生借助生活情境感知onɡ的发音: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小宝宝还不睡觉。墙上的钟丁零零响了起来钟(zhōnɡ)的韵母就是后鼻韵母onɡ,范读、领读。

(2)指导学生读准onɡ的四声。

(3)学习含有onɡ的音节:snɡ、hǒnɡ、zhōnɡ、qinɡ。学生练习读,同桌互相读,跟读。

7.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anɡ、enɡ、inɡ、onɡ:

no zhōnɡ dīnɡ dōnɡ xiǎnɡ

闹 钟 叮 咚 响,

qǐ chunɡ q shnɡ xu

起 床 去 上 学。

jin le tnɡ xu wn shēnɡ hǎo

见 了 同 学 问 声 好,

jin le lǎo shī jū ɡ ɡōnɡ

见 了 老 师 鞠 个 躬。

(2)做送信游戏:将四张后鼻韵母卡片分给四个同学,再请这四个同学上台来带读。(配读儿歌: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来送信,送的是什么信?送的是表扬信。)

(3)听音组合:将单韵母ɑ、e、o、i和尾音nɡ发给学生,师发音,生做组合游戏。

设计意图:由于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注意力比较分散,40分钟的学习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漫长的。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特性,在教学中穿插了送信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由扶到放,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当小老师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说说这4个后鼻韵母是由哪些字母组成的。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四线格里的拼音朋友都占哪一格。

3.课件出示拼音写法,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写一个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一些。学生书空。

4.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书写时,身要正,肩要平,臂放开,足要安。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给予指正。

6.修改自己书写的音节,同桌互查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小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对书写的练习,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开放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四、巩固拓展

1.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打拼音扑克。

2.背诵所有的韵母。

设计意图:适时适量的练习巩固,既总结了本课所学,又检查了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创设小白兔采蘑菇的活动情境,回顾上节课所学:图中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有许多蘑菇,这些蘑菇上面写着含有后鼻韵母的音节,请学生戴上小白兔的头饰来采蘑菇,然后带领大家读。

2.导入: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做运动呢!我们去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拼读训练

1.课件出示主题图下的由anɡ、enɡ、inɡ、onɡ组成的音节,指名领读。

2.小组合作读,组员间相互鼓励和指正。

3.以小组为单位,各组间进行轮读、赛读。

4.引导学生注意前后鼻音间的区别与联系。如bīn和bīnɡ。

5.男女生对比读。如bānbānɡ,以此类推。

三、识字学词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说一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鼓励学生用几句话说清楚。

2.相机出示图中的音节和词语。

yu yǒnɡ q z xnɡ chē dǎ pīnɡ pānɡ qi

游 泳  骑 自 行 车  打 乒 乓 球

3.巩固音节及词语。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3)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同桌之间练习说,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4.出示生字车指名读、开火车读。

5.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办法记住它。

   图片 可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车的图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认读、巩固生字。

6.做游戏:生字宝宝找朋友,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

7.引导学生用车字说一句话,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利用插图辅助教学,叙述图中内容,找出音节,采用多种方式,巩固拼音,在学生拼读的基础上识字,注重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面,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使之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学习儿歌

1.课件出示儿歌《过马路》,激趣: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习完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啦!

2.学生自读儿歌,找出上节课学过的韵母和音节,自己读一读。

3.老师范读儿歌。

4.指导学生领读、齐读、表演读。

5.引导学生思考: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

6.认识生字:路、灯、走。

(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办法记住它们。

(2)做游戏:生字宝宝找朋友,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引导学生用这个生字说一句话,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借助拼音读儿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一谈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感悟和思考,懂得做人的道理。

五、巩固延伸

1.开火车读词卡。

2.小游戏,摘苹果:

课件出示苹果树图,树上结着许多生字、拼音苹果。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些苹果分别叫什么名字,并抢读。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学习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游戏,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

1.由扶到放,注重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不仅要注重知识与能力,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努力做到了能扶的扶,能放的放,采用了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按照发现探究实践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保持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潜能得到了发挥,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2.学以致用,走向生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结束时,还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说说音节,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实践,这些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10、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o ou iu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o ou iu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⒉学习声母与ao ou 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及其四声。

2、能区分复韵母iu和ui。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卡片出示六个单韵母,请生看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玩摘苹果游戏复习复韵母ai ei ui。(课件出示)

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想不想跟他们交朋友啊?(板书课题)

二、 教学复韵母ao ou iu。

1、教学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奥运五环)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儿举行吗?

(2)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 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3)ao怎么读呢?

教师示范读ao,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和发音,(指导: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自己试读、让好的学生领读、齐读、指名读。

(4)现在老师要为ao戴上四顶声调帽子,想一想我该把帽子戴在谁的上面?老师这里有一个口诀可以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标调歌,后课件出示ao的四声)

凹凸āo āoāo 熬药o o o 棉袄ǎo ǎo ǎo 骄傲 o o o

(5)ao,很喜欢交朋友,瞧他和声母手拉手组成了音节,你会拼吗?

zao sao shao yao

2、教学复韵母ou。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示范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ou的声调帽子又该怎么戴呢?(出示课件)

海鸥海鸥ōu ōu ōu uuu,真奇怪 莲藕莲藕ǒu ǒu ǒu怄气怄气u u u

(5)同样的我们的ou也很喜欢和声母交朋友,(课件出示)拼读lou zou zhou you

3、教学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水池里游泳。)游泳的you含有iu的音。出示:iu。你会读吗? (发音时,先摆好i的口形,然后向u过渡,形由扁到圆就发出iu的音。)指名读,齐读。

(2)你会给iu标调吗?请学生上台标声调。

(3)(课件出示)课间操,拍手歌,四声练习:

iū, iū, 什么iū, 努力学习要得优。

i ,i , 什么i ,鱼儿鱼儿水里游。

iǔ, iǔ, 什么iǔ, 你是我的好朋友。

i ,i , 什么i ,上下楼梯要靠右。

(4)iu和ui的比较

我们该怎么去区别他们俩呢?(指导游戏,师分别拿着i、u的卡片,交换位置,让学生来认。)

(5)老师今天也请来了iu的几个好朋友,快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拼读:jiu niu liu 。

三、指导书写ao ou iu

我们已经认识了ao ou iu,会念他们的名字了,现在我们把他们送回四线格家里好不好?

1、(课件出示),边观察边想一想在四线格中书写ao ou iu要注意些什么呢?

2、师范写,生书空练习。

3、生练习在拼音格中书写。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带领学生说顺口溜:a和o在一起,ao ao ao,o和u在一起,ou ou ou,i和u在一起,iu iu iu。

2、今天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我们认识了三个复韵母朋友:ao、ou、iu,让我们再一起念一念他们的名字吧。

五、作业设计

1、把今天认识的三个朋友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2、ao ou iu 各写一行。

11、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i ei ui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i ei ui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

2. 学会拼音标调规律,会正确读出ai ei ui的四声调。

3. 会看图,会拼读ai ei ui与声母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ai、ei、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复韵母的标调和拼读。

一、 复习检查导入

1.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韵母家族,和韵母家族的小伙伴们交朋友了,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六位,还记得吗?

a、o、e、i、u、v

我们把这六个韵母成为---单韵母

2.介绍复韵母。

看看我们的单韵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动画将单韵母结合成复韵母ai、ei、ui,说说发现了什么?

介绍复韵母:在韵母家族里有两个单韵母组成的韵母我们把它称为复韵母。

二、 学习复韵母ai、ei、ui的发音

1. 师示范发a、ai的读音,学生说说你听到了、看到了什么不同?

ai的发音是从a到i,a的音要长一些i的音要短一些,而且还有口形的变化。

师引导读,分别点人读,同时纠正。开火车检测读。

2. 根据拼读规则,学生试着读复韵母ei也ui。

老师边纠音,边让学生领读。

3. 点兵点将测试ai、ei、ui的读音。

4. 书写复韵母ai、ei、ui。

学生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他们是一个韵母,写的时候要挨得近一些。

师示范,学生临写,写字姿势提醒,选有代表性的进行展评,学习。

三、 图片中的ai、ei、ui

有这么一副温馨的场面,(出示课本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老奶奶在给小朋友讲故事。

师:不仅是这样,这里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韵母呢,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ai:小朋友一个挨着一个坐着;老奶奶挨着大树坐着;最左边的小朋友听得累了,好像发出了哎的声音。

ei:桌子上放着一个杯子;有几个小朋友背着书包。

ui:这个院子围着栅栏;老奶奶围着围巾;小朋友们把老奶奶包围了。

四、学习ai、ei、ui的四声调,学习标调歌

1.出示三个复韵母的四个声调,学生带着手势来读。

师:大家看看每个复韵母只有一顶帽子,可是他们都想戴,如果分配不好,那就会引起矛盾,请你们看看,他们是怎么戴的呢?

2.学习标调歌。

有a给a标

没a找o、e。

iu两个同出现,

谁在后面给谁标。

师引导解释,带领学生理解记忆。

3.检测学生对标调的掌握情况。

出示四组正确与错误的音节,学生选择并说理由。

五、 学习ai、ei、ui的音节拼读

Ti kǎi bēi pi duī zuǐ

学生边拼读边组词。

六、 作业

请你再找一找,ɑi ei ui 还可以和哪些声母相拼,将组成的音节口头组词,并写在练习本上。

12、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g k h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g k h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借助图片,正确拼读g、k、h和介母u、单韵母ɑ、o组成的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音节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学习三拼音节guā

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西瓜、黄瓜、南瓜)

图片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什么瓜?(丝瓜、苦瓜、冬瓜)

图片引入,把三拼音节guā和学生熟悉的瓜建立联系,激发拼读的兴趣,降低拼读的难度。

2.学习拼读三拼音节guā。

(1)认识三拼音节。

在学生充分说话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音节guā,并提问:音节guā和前几课学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教师板书guā的三拼过程:图片,并告诉学生:中间的u叫介母,像这样由声母、介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

(2)学习拼读三拼音节guā。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图片,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guā。

教师相机出示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要领。

(3)学生拓展拼读guǎ、gu。

在对比中加深对三拼音节的认识。

二、同伴合作,练读三拼音节

1.出示三拼音节gu、kuā、huā、guō、ku、huǒ。

2.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拼读音节。

3.说说哪些词语里有这几个音节。(挂面的挂、郭老师的郭)

4.出示火,巩固音节huǒ的拼读。

5.课件出示:

图片

(1)指导学生说话:这几幅图上的是什么?

(2)教师出示三拼音节huā及其拼读过程,学生自己拼读。

(3)学生说说哪些词语里有这个音节。(桂花的花、牵牛花的花、牡丹花的花)

将音节词与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节词的价值和意义。

13、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 o e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 o e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的第一课拼音,《a o e》。其实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里已经学过拼音,特别是这一课,学生基本会读,会认,那么就没有必要像教材上那样按部就班地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已经掌握的,老师只需要把好关,听好每一位学生这三个字母的发音有没有正确,有没有到位就行。我以为,这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a o e》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课,也是小学生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接触语文。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学习a o e是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启蒙课,可见其重要性。这一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o、e,配有一幅图画。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女孩儿正在小河边练唱啊啊啊,啊提示ɑ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o、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ɑ、o、e在四线格中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二、教学目标

  虽然刚入学,但大部分孩子已在学前对拼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难免存在一些差异而已。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这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a o e 这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a o e的音。

三、教学重点

  在本课中,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教学的重点。发音的正确与否、声调读得准不准,直接影响后面的拼音教学,甚至生字的教学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让孩子们第一课就读正确每一个字母以及带调读,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学难点

  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我往年教学一年级的经验,其实不能简单地说第二声或第三声是难点,应该说两个声调在发音时,学生容易混淆,在书写上也容易搞错书写的方向。

  五、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会重点运用观察法、游戏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六、教学准备

  1、一些五角星或小红花,贴于额头上,用于表扬已经掌握了本课学习要求的所有孩子。

  2、做一顶方方的博士帽,帽身四面贴上四个声调。

  3、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等。如果需要,老师还可以准备一面小镜子。

  七、教学大致流程和教学策略

  第一版块:谈话激趣。

  我准备一本童话书,给学生们读一个简短又有趣的童话,然后告诉他们这些课外书里还藏着许多非常有趣的好听的故事,只要你学会了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了。(利用拼音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做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版块:教学三个单韵母的音和形。以a的教学为例。

  第一步,先问:小朋友学到过拼音吗?会读这个音吗?出示a, 让学生自己试着发音。多请一些学生读读。如果大部分对,表扬之后就说明白对在哪里。如果有错的,就借此教学a的正确发音方法:发音时把嘴张大,唇不动,直到发完音后也再保持一会儿口形才行。(儿童对学过的知识会倦怠,所以教学方法不可过于死板,视学生掌握情况而定。)

  第二步,学习a的形。首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课本插图,提问:图上小女孩的哪个部位和a的形状有相像?通过小女孩的脸型和小辫子,配合教学字母a的外形。然后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办法记住a。(《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这一教学环节,我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步,教学a的带调读。

  韵母特别喜欢带帽子,a也不例外。它一共有四顶帽子。(出示四种声调,分别标在4个字母a的头上。)看清老师写这四个声调了吗?我们拿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写。我们读声调的时候,你的声音和手的写法一样,跟老师一边笔划一边读。(教师要注意学生手写的方向,防止第二声和第四声的方向混淆。)然后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开小火车读,一律要求边读边笔划。

  o和e的教学与a相似。

  第三版块:进行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首先进行看黑板齐读字母练习,然后指名读。接着请一生上台,让他手上拿一张拼音卡片,请大家先读一次。我拿出博士帽戴在他头上,然后让生转两圈停住,请生读出朝前的声调。(通过这种游戏,希望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再次高度集中,并在游戏中掌握字母的形,巩固带调读音。)

  最后在课堂内完成相应的课堂作业。

  这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

14、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图片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教师运用肯定、赞赏等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梳理,通过小组合作加工,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环节再次体现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的训练过程,把它画下来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看着画把它编成故事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学反思

  好的教师应该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导者,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引路者。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本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当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把课堂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出现只限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弊端,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的方式,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15、一年级上册课文13乌鸦喝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13乌鸦喝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问对于学生来说何等重要。大语文观,倡导问题教学。本课基于这一理念尝试从:学有所惑,学有所获,学有所豁,三个层面解读文本,让学生把握小乌鸦 想喝水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这个脉络,并最终学以致用,能够自己创作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本的生字词,读通课文。

2.理解重难点词语,会用渐渐许多等词语说话

3.明白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的道理,并学以致 用。

【教学过程】

一、学有所惑机灵小不懂

1.读课题,提问题

2.互讨论,解难题

3.齐挑战, 大任务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让学生提问,并自主解答,再到完成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读通课文,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放飞思维、张扬自我、展示能力的乐学天堂。】

二、学有所获语文小博士

(一)读之获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掌握疑问语气

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

3.再次深读,探寻办法

通过再次深读,我引导孩子慢慢了解乌鸦想办法的过程。

(二)做之获 

我拿出准备好的石子瓶子等道具,让他们模仿小乌鸦亲手操作一下,体会水渐渐升高的样子。与学生一起操作之后,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形象的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亲眼看一看比动嘴读一读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我再相机指导孩子

用渐渐说话

花渐渐

雨渐渐

我们渐渐

完成对课本语言点的训练。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加深理解。】

三、学有所豁最强大脑挑战赛

让学生亲自操作完之后,我顺势突破教学难点同学们,小乌鸦厉害吧,自己想办法喝到了瓶里的水。

1.帮乌鸦 想办法

2.理清文脉 创作故事

起因乌鸦口渴了

经过想办法扔石子

结果喝到水了

看图创编鼠小弟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小结升华:启发学生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主动出击,认真思考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王国维先生在《人家词话》里说读书的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学有所惑、学有所获两个大环节之后,孩子将前面的语言积累致以所用,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丰富语言表达,让学生获得极大成就感的同时,切实地提升一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16、一年级上册课文11项链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一年级上册课文11项链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借助生活体验构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文本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在此基础上,践行大课程理念,将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相整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使文本主题得以升华。

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课文朗读动漫和歌曲《童年》。

学生准备:1.搜集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

2.准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频导入,感受美

1.课件播放海浪声,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鼓励自由交流: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搜集到的好词佳句来描绘一下。

3.课件再次出现海浪声,接着出现孩子们的笑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去感受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就构建了想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学生年龄小、爱玩儿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后续的学习自然轻松愉快。

二、初读课文,领略美

1.课件播放本课朗读动漫,引导学生一边观察画面,一边倾听课文朗读。

图片 注意圈画出的生字哟!

2.过渡: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把课前预习中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4.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分段读一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5.课件再次播放去掉声音的朗读动漫,每个小组朗读一个自然段,为动漫配音。

设计意图: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形成语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产生自信。本小节,我采用描画面、想意境、分段读、配乐读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扫障碍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2.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1)大声读出黑板上的生字,再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2)把你记住的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告诉同桌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3.集体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字介绍给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果有更好的识记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

形声字:笑、和。

数笔画:又、向、金。图片 一字可用多种方法识记。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蓝(篮)。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做动作:挂。

比较:蓝和男,金和惊的读音。

4.开火车检测生字的认读情况。

5.指导书写。

(1)白: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教师范写,第一笔撇画要短小。学生描红后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2)和:认识禾字旁。学生观察禾和禾字旁,找出二者的区别,并强调禾字作偏旁的时候,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3)学生自由练写,利用投影仪展示,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多元化识字,让学生在开启识字思维的同时积累了识字经验。

四、课后延伸,来实践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推荐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延伸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意激励

1.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检测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2.学生小组内轮读生字卡片,每读一个生字,就组一个词语,尽量不要重复。

3.导入:生字宝宝格外感谢同学们,因为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记住了它们的名字。它们正准备带大家去欣赏大海呢!

设计意图:巩固字音,扩词运用,夯实了学生的识字基础。

二、细读文本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交流: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大海很美。)

3.合作学习: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大海很美?和同桌一起找一找,用  画一画,并相互说一说各自的体会。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5.板书:蓝蓝的 黄黄的 小小的

(1)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大海蓝蓝的。沙滩黄黄的。海螺和贝壳小小的。)

(2)谁能再说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  )(  )的  (  )(  )的

(3)谁能用这样优美的叠词来夸夸大海,夸夸海滩?

(  )(  )的大海  (  )(  )的海滩

(4)你喜欢蓝蓝的大海吗?我们再来读读第1自然段,注意叠词的读法,读出你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吧!

6.板书:又宽又远 又长又软

(1)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大海又宽又远。沙滩又长又软。)

(2)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7.板书:雪白雪白

(1)雪白雪白是什么样的词语?(认识ABAB式词语)

(2)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3)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如果能用它们分别说一个句子就更好了。

8.板书:哗哗地

(1)哗哗地是形容声音的词,叫作拟声词。

(2)哗哗地可以形容哪些声音?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

(3)哗哗地笑着里面有两个轻声,我们找一找,读一读。

(4)你们读得既准确又动听,你们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  )(  )地(  )着

(5)多媒体出示短语,指名读。(静静地躺着、呆呆地望着、轻轻地说着。)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交流: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快乐)

   图片 从哪儿感受到了小娃娃的快乐?

3.小娃娃在沙滩做什么?读一读第1句话,同桌合作: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和同桌做一做这些动作。

4.学生汇报:笑 迎 捡 穿 挂 

5.表演诵读:学生一边做出上面的动作,一边朗读第1句话,读出快乐之情。

6.大海给小娃娃带来了快乐,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大海送给小娃娃礼物由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小娃娃喜欢这个礼物吗?(喜欢。)

7.过渡: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因为它也收到了礼物,是小娃娃送给它的。你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1)读第2句话。(由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2)这句话中也有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落、穿、挂。)

8.导读: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运用抓字词句的方法,圈画、交流、朗读相结合,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更深层次。

三、情感升华欣赏美

1.导读:多美呀,让我们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导背:大家读得太好了!还想再读读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

1.又:先观察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后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横撇中撇的走势,捺画的起笔位置在横略下,撇尖和捺角齐平。 图片 开脚不宜过大,不要写得太扁。

2.的:对比白字,区别白字和的字,强调白字作偏旁的时候,横折的横段宜短。认识横折钩,勺字撇画长。整个字左窄右宽。

3.学生自由练写,利用投影仪展示,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发现了白字与的字的区别,强调了学生书写时结构的错误。教师示范板书的字的笔顺,带领学生一笔一笔地写下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五、快乐表达畅谈美

1.过渡: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些事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说一说吧!

2.小组合作,自由交流。

3.过渡: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

4.播放歌曲《童年》,学生可以一边倾听,一边回想自己童年的快乐。

5.布置作业: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再给家人讲一讲为什么这样画。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表达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课上引领学生介绍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再充分运用音乐、美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

板书设计

项 链

(美丽)  大海:蓝蓝的 又宽又远

     沙滩:黄黄的 又长又软

     浪花:雪白雪白 哗哗地 涌 撒

(快乐)  小娃娃:笑 迎 捡 穿 挂

     快活的脚印:落 穿 挂

教学反思

1.注重对学生基本阅读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

2.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本课教学,我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17、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通过把睡不着和明天要远足两件事巧妙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内在的艺术张力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全诗共3节,3节诗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

会写同、学等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要点把握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看图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秋天,我们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去郊游,现在你的心情会如何?你又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一个小朋友的家里,看看她在远足前有什么表现。

出示课题。(板书:明天要远足)引导学生齐读题目,解释远足。(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一)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实在不会拼读,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将课文读通读顺。

(2)在文中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反复认读。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注意:这首诗中有不少轻声词语,如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吗、呢可以结合句子朗读进行训练;地方、真的等词语可以以词的形式单独训练。

(二)认识生字。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

觉 么 大 天 好 学

么 刚 天

2.认识新偏旁。

(1)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目字旁,字形变瘦长。带目字旁的字,大多和眼睛有关。如:睡、瞧、盯、瞪。

(2)京字头:由一点和一横构成,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长、左低右高。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加减法识记。

◇加一加:目+垂睡氵+每海口+马吗十+具真

◇换一换:叶-口+亻什◇减一减:哪-口那

(2)运用语境识字。如那、什,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如才,创设语境:天都黑了,你才回来。引导学生识记。

(3)结合生活实际识记。如老师、同学、明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老师、同学亲如一家。教室里十分明亮。

4.(课件出示大海、蓝天白云图)引导学生开展数白云的游戏,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5.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交流你的小发现。

(2)教师出示动漫笔顺,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独体字。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合体字。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合体字。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重心下沉。

合体字。前3笔应写得紧凑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书写成果,师生共评,学生再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诗歌共有几个小节,写了一件什么事?

(诗歌一共有3个小节,主要写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今天晚上睡不着觉。)

2.小组活动。根据诗歌内容,把每个小节和它相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第1小节 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云而睡不着。

第2小节 小朋友盼望快点儿天亮。

第3小节 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大海而睡不着。

3.小组交流:你有过因为某件事而睡不着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有一次,爸爸要带我去游乐园,我兴奋得前一天晚上睡不着。

生2:一次,妈妈准备第二天带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我害怕得一直睡不着。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女孩要去远足,因为兴奋而睡不着觉,于是她躺在床上想到了大海。小女孩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在这节课上,我们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识字方法,记牢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可以自己归纳一些识字方法,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要点把握

借助多媒体课件,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1)听写。

明天 小学 一同 同学 什么 天亮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开火车朗读。

睡不着 那地方 大海 真的 老师 同学 什么 天亮

睡不着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师同学什么天亮

(3)分小组朗读课文。

2.激趣谈话。

过渡:同学们,课文写的是不是你们呀?当你们要去春游或是秋游时,是不是盼望快天亮,也睡不着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小女孩在思考着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先播放朗读音频,再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感觉蕴含的情感。

2.男生读第1小节,女生读第2小节,齐读第3小节。

3.学习第1小节。

(1)引导学生结合读后感想,提取关键信息。

①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②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③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小作者想的是那地方的海,那地方指的是明天要去远足的地方。)

④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⑤板书:海颜色

(2)(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①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蓝色、黑色、绿色)

②小作者也想去看这么美丽的大海,所以她晚上(睡不着)。

③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④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3)指导朗读。

①朗读指导:第一句中的唉,读时稍拖长,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第二句中的疑问句要带着好奇、想象、疑惑的语气读,吗要读得轻而短,语调微微上扬。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翻过去,唉睡不着这句话和第1小节的第一句有什么不一样?(想象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那种激动的心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2)这一次作者又想到什么?(云。)云是怎样的?(洁白柔软。)

(3)帮助学生理解洁白柔软的意思。

①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洁白的?(雪花、棉花、梨花、白粉笔)

②请学生摸一摸棉花和白粉笔,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反馈,提问:柔软是什么意思?(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还有什么也是柔软的?(毛巾、衣服、沙滩、草地)

(4)引导学生质疑:那地方和第1小节中的那地方是一个地方吗?是谁告诉我那地方的云洁白柔软?我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学习第3小节。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从翻过来,翻过去,唉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小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小作者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盼望快点天亮好去远足的急切心情。)

(2)从哪个句子还能看出小作者这种急切的心情?(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有多着急吗?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4)再读句子思考: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小结: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5)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6)自由交流:小女孩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如果明天你将去远足,你会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文本,学有所获

过渡:诗中睡不着的小朋友发挥无限想象,想象着明天远足的美好情景,除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到很多很多。她还会想什么呢?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那地方可能会出现的景物并描绘景物的特点,相互交流、补充。

2.师生合作,仿照课文改编。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椰树,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高大威武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贝壳,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千奇百怪吗?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发?

3.你们和爸爸妈妈都去过哪里?远足的前一夜你在想些什么呢?

4.学习了课文,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朗读感悟,随文识字(教学重点)

师:读完第1小节,你知道小作者明天要去哪里吗?

生:她明天要去看海。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生:从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这句看出来的。

师:(出示写有海的卡片)这个字就念海。谁能读一读?(指名读)

师:想想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1:大海里面都是水,所以海的偏旁是三点水。

生2:我能用字谜记住它:每天都有水。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有这么多种方法记住这个字。那你能用海组词吗?

生1:大海、海水。

生2:人山人海。

师:你知道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吗?

生:人山人海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人。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人山人海呢?你能用人山人海说一句话吗?

生: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大街上人山人海。

师:海一般情况下表示很多的意思。比如花开得特别多,我们就可以说是

生:花海。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生:蓝色、绿色

师:大海有这么多种颜色吗?我们快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颜色的大海)

师:大海这样美丽,小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你能读出她这种向往的心情吗?

(生练读)

师:谁能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期待、向往的语气,也要读出大海的美丽。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想去看看大海了。

赏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阶段必须切实加强朗读和识字教学,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形成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又注重识字教学,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海字时,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并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对于海的字义的理解拓展较好,通过扩词和练习说话以及教师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教会学生运用,突出了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诗歌。诗歌由短短3节组成,生动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引导学生灵活学习生字,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手段。

18、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19、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本课设计侧重两个方面组织教学:一是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为正确、流利读文扫清障碍。二是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是教材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如,如果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离得很远,它们会怎样说话?引导、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喜欢阅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准备歌曲《小雨沙沙》的音、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

(3)大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常见?(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习普通话时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列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以及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图片 词语中的生字最好突出显示。

shǔ b qīnɡ yn cai bn kōnɡ wn d do nǎr d fɑnɡ

数 不 清  云 彩  半 空  问 答  到哪儿 地 方

mi yǒu ɡnɡ hǎo lǜ s zhǎnɡ chū

没 有  更 好  绿 色  长 出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学习第1自然段,识记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的,并用文中的话回答。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②拼读数,体会数的意思是清点数目。

③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④指导学生学习数的另外一个读音sh,组词:数学。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出示词语云彩,齐读。

②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彩这个字。

③出示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彩色照片,通过对比,理解彩的意思。

④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⑤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有哪些带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哇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男女生配合读。

(4)找出这一部分中的几个生字,并交流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图片+工=空。相机认识新偏旁图片(穴宝盖),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对比区分问、闪、闲。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认识新偏旁刂(立刀)。

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词。(红和绿)认读绿。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结合句子花红了花更红了,在对比中体会更的意思。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6)学习生字长,指导学生掌握长的两个读音,学习用这两个音分别组词。本课中长的意思是生长。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与读文结合起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文、学词、学字,会使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有趣。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四、快乐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找朋友。

(课件出示)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游戏:让花更红。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小朋友们,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

3.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增强了识字效果,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会写字:问、有、半、从、你。

2.指名领读、组词。

3.指导书写你字。

(1)引导学生观察你的结构和占格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横钩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

(2)学习新笔画横钩。图片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你字,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比与欣赏。

设计意图:你是本课书写的难点,笔画较多,又含有一个新的笔画横钩,所以在书写时要重点指导。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和今天一样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主动认识生字朋友,这些朋友会帮助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聪明。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努力地去识字。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复习生字

1.导入:上节课我们结交了雨点儿这个新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跟它们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要成为好朋友。

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们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们呢?要用上礼貌用语!

3.复习: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们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5.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教师的情境导入,又把学生引入文本,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

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6.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小松鼠从(  )跳下来。(  )从(  )下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读自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可爱的小雨点儿。大雨点儿看见小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小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了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先同桌间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合作读。 图片

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要重点指导。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7.(课件出示一盆小花)引导学生说一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

8.交流明确: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而小雨点儿适合滋润花草,就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哪!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雨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

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1)为什么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哪,盼哪,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导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7.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要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要去哪儿?

8.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学生看了直观的图片后,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和机会,尝试让学生仿说,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自己的语言中加以运用和再创造,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过渡: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啊?(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呼唤它们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引导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4.总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整体感知。

四、指导示范,强化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问、半、有、从的书写动漫。

2.先同桌间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再独立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图片要强调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问:外面的框稍写大些,为口留出空间。

半: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要直。

有: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要写得舒展。

从: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左边第二画点的下方。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美观地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1.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

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

2.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3.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20、二年级上册识字4:田家四季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4:田家四季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田家四季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八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田家四季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而这首歌谣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也是由四幅季节图组成的田家四季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赏、看图、说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在赏图中识字、学词、朗读,在说图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借助图画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做到分析好教材,还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他们学习这节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蝴蝶、麦苗等11个词语,掌握场、了两个多音字的读音,会正确书写季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而将难点定位:

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体会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快乐。

五、说教学准备:本节课我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音频等工具有效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六、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激发兴趣法以春季美丽的图片导入,引起兴趣,激发情感。

2.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自主识字。

3.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到四个季节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我采用这样的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说学法:

而对于学生而言,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本篇课文郎朗上口、节奏欢快的语言特点,从而越读越想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时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句子,了解田家人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体会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快乐。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精彩的导入能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之初我会出示一张充满春天气息的图片,将学生快速的代入到春季的情境中去。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一定情景和语言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在在学习春天这一小节时,你怎么样才能把春天读得既美好又动听呢?在学习秋天这一小节时提问,什么是喜洋洋?你怎样通过读来表现喜洋洋的情绪呢?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季节的特点,感悟田家生活的与辛劳和幸福。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设计注意到了低年级儿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随文识字,边学边记,引导发现,渗透学法。写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正确书写。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从而直观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例如季字,让学生自主观察字形、结构、写法及田字格的站位等等。

(三)课外延伸,巩固提升

通过把儿歌进行改编,让孩子们觉得语文课堂也是充满趣味性的,从而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首先让学生来谈一谈自己对田家生活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在作业布置上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八、说板书设计

至此,我的教学环节已经基本说完了,然而一个完整的教学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使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的板书设计是由文中四个典型的农事活动和四幅图画构成的,图文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设计了学生共同板书的环节,也激发了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加深印象。

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一个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上就是我对《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1、二年级上册识字3:拍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3:拍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识字3》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说学生

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着自然的感情,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会认10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课难点:让学生领悟人与动物互相依存,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五、说教法:

1.创设情境导入: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示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句式,在动物里,我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边。

2.读文,初认生字。在这个环节,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会识字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图文结合,巩固生字。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动物的喜爱,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朗读儿歌、巩固全文。本节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了解拍手歌节奏感强,押韵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5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出示课件,看图片,认识动物。

2.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出示生字,识记生字孔、雀、灵、鹂、锦、鹰。

(1)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三)出示课件谁能帮帮我,学习生字丛、牢、嬉、护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3.组词说话练习。

导语:你们帮了老师,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一定有很多朋友,是吧?那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四)巩固生字

1.找朋友游戏。

(1)教师示范。

(2)做游戏。

导语:孩子们,看得出来,你们不但喜欢猜谜语,还会编谜语,那我们就来一起猜谜语,好不好?

2.课件出示我会猜。

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鹂。女孩喜欢做游戏──嬉。火烧的山倒了──灵。手拿户口本──护。两个小人走独木──丛。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有一位孩子跟你们一样聪明,也非常喜欢动物,他根据大自然中动物的特点编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拍手歌,你们想读吗?打开课本读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导语: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在这儿,我们可爱的大熊猫也提醒大家要保护动物,并编了一首保护动物的小儿歌。

(六)出示课件(稀有动物图片),介绍认识稀有动物

七、说教学效果

整节课气氛活泼,环环相扣,充满童趣,师生合作愉快,轻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

22、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想】通过初读识字,再读词串,感受场景的美,再到美读词串,感受场景的美。从字到词再到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转眼间愉快的假期就结束了,暑假里你们出去旅游了吗?都到了哪些地方?哪个地方让你难忘?能说一说让你难忘的理由吗?(生回顾交流)

2.老师也去了一个地方,并且拍了许多那里的照片,现在选出几张我们一起分享(出示四个场景画面)你觉得这些场景怎么样?(漂亮、美丽、风景如画、让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3.是啊!这些都是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老师也被这里如画的美景陶醉了,久久不愿离开,不过老师用照片,留住了那里的美好。让我们走进它们,去尽情地领略这些场景的美妙把!板书课题:识字1

出示目标导学:

1.正确、流利、有韵味的朗读词串。

2.在结合局部画面的基础上,理解词语意思,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画面,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

3.学会本课生字

(二)初读识字感受场景的美丽

1.初步观察画面整体感知四个场景的美

(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从这四幅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观察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的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看到事物或景物吗?(师生交流评价)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让我们走进课本,看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场景和事物?请自由朗读词语,要求: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检查交流:

①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或事物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交流)

②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串吗?自由朗读试一试,读准字音并在头脑中想象景物、事物的样子。

③小组之间读一读、评一评,看谁读的正确、流利。(组内互读)

④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地读好这些词语。(生个别读)

⑤去掉拼音,还有勇气读好这些词语吗?(2、3位同学读)

⑥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些字是红色的,认真预习的同学还知道它们是本课的生字,你能读好它们吗?(找生读)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乘上梦中的小舟到这些地方去看一看。

(三)连词成串,边读边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组词语:边读词边想象画面、体会海边的美景。

过渡:孩子们大海到了,谁来和第一组词语朋友打个招呼。海鸥、沙滩、军舰、渔船是作者对大海的整体印象。

(1)在第一组词中,还有哪些量词?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

(2)你能再用这些量词仿写词组吗?

一只(小羊) 一艘(轮船)

一片(果园) 一条(小河)

(3)这些词组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动人的画面?

(蔚蓝的大海上空有许多海鸥在盘旋,海面上一艘军舰正在远航,一条条渔船正在海面上捕鱼。沙滩上细软的沙子里埋藏着许多美丽的贝壳。)

( 4)这样一幅动人的画,这样的景象你觉得美吗?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第一组词语。

同学们自由的练一练,再把这一串词读给大家听,看谁能把这幅画读得更美。

2.学习第二组词语:走进田野、荷塘,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的小舟出发了,孩子们田野到了,请你睁开眼睛吧!(课件出示)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田野中都看到了什么?(秧苗稻田鱼塘花园)

这些景物分别用什么量词修饰的?(一畦一块一方一座)

你能仿写一下吗?

一畦(韭菜)一块(麦田)一方(池塘)一座(大山)

(2)你们知道吗?喜欢他们吗?带着你的喜欢把它读好吧!

(4)随文识字:引导观察这组生字的字形特点,重点识记园字。

3.学习第三组词语:欣赏山区风景,感受山野之美

过渡:现在,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山乡村野,来欣赏一下这里的风景吧!

(1)你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物?

(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2)随文识写桥字:认读石桥一词,谁见过石桥,在哪里见过?什么形状的?

预设:A乡村的小河上面。

B一般都是弯弯的。

(3)画出词组中的量词。(一道、一孔、一丛、一群)

随文识字:是一孔石桥,谁能想出办法记住孔这个字吗?可以用加一加或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还可以说一孔什么?(一孔山洞)

一群飞鸟,还可以说一群什么?(小羊)群字,写时应该左右等宽。

(3)小桥、流水、人家、翠竹,飞鸟组成一幅闲适、自在的如诗似画的山区风光,你能读出它的独特的美吗?

过渡: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校园,看看孩子们在干什么?

4.学习第四组词语:欣赏校园中孩子们活动场景。

(1)你看那校园中,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校园里还传来阵阵笑声,他们在干什么呢?

(2)让我们读一读: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找找修饰他们的量词。

(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这些量词还可以修饰什么词语?

一面(镜子)一把(菜刀)一群(大雁)一片(海洋)

5.这样的温馨的画面,我们多想再看一看,把它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现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边读边放电影,相信这些画面,会在你头脑中鲜活起来的(韵味朗读)。

(四)体验情境、再现美景

1. 用心去读,边读边展开想象,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多读两遍)。

2.这样的美景,如果不把它深深留在脑海中,该是多大的遗憾呀!来让我们背一背课文把那美好留在记忆里吧!(引导:韵味朗读并积累)

23、二年级上册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1、教材简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个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的词语积累。

2、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法、如等10个字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了解薄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知识的渴求。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 强调自主,鼓励参与

1、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方式中学习。

2、让举手的学生都起立读书,培养自主意识。

3、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二) 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用各种媒体、实物演示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整体感知自主识字赏读情趣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1、整体感知

在激趣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读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尝试朗读后,获得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了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2、自主识字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己练读生字,然后多种方式指读,最后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了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情趣

这一环节就是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理解重点。由于诗歌的第二、三、四小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因此我决定导学其中一节,其他两节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是因为低年级阅读教学还不适宜完全让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自学方法的指导和示范。所以在设计时先以学生最喜欢的一节重点指导,以此带动其他小节的自学,体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自读自悟的兴趣。

对于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我主要采取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纷纷出发我先利用电脑演示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择义,水到渠成。又如带刺的铠甲,我发给学生每人一粒苍耳,让学生摸一摸。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词语。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抓住这首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自由读、表演读、想像读、小组读、师生轮读等),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如读第二小节要突出美,苍耳妈妈的办法要读出有趣,要读出豌豆妈妈的方法更巧妙。

4、拓展延伸

在学完第五小节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分别交流在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

这一环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并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中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这一要点,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观察、探索奥秘的兴趣。

5、背诵积累

背诵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为今后写作打下基础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4、二年级上册课文2我是什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我是什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说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说目标】

1. 学会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 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是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说学法】

1. 自主学习法。

2. 合作学习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研读全文。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由师生互相介绍自己,引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帮他猜猜好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此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

三、师生合作,小组研读全文。

1.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必须在书上。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 小组交流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仔细地读每一句话,精心地设计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完善问题,进一步达到生生互动。

4. 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教师通过本课的三种教法,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如:利用直观演示法理解关联词一就;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区别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理解暴躁等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温和说话。并将鼓励欣赏法贯穿始终,如:你听得真仔细;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中,从始至终教师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充分体现了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5. 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 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此环节,教师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延伸到课外,并教给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达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扩展练习。

出示三项作业,学生任选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此选择性作业涉及到说、写、收集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说效果】

按照上述教学方法施教,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需通过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

25、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本分析:

本文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利于学生理解。《雪孩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友谊、奉献、分离。课文第1~4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快乐而温情。第5~8自然段写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它焦急的语言、急切的动作让人敬佩,雪孩子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第9~14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局,雪孩子浑身水淋淋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了白云,如此温情细腻的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雪孩子没有远离,它依然在小白兔看得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可将课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9个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2.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旺、浑、轻、赶、候6个字。

2.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3.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雪孩子的由来。

识字、写字;学习默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了,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还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来,随着音乐,我们去感受下雪后的快乐吧。

1.出示课件。(音频、图片)

播放歌曲《雪绒花》,展示雪景和冬天里学生们快乐活动的图片,请学生说说下雪后最想做的事。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这里有一个可爱的雪孩子。(贴雪孩子的图片)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多读几遍,再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同桌开火车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教师随机指导。

2.检测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词卡,指名给彩色字注音,再指名读下面的词语。

玩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出

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导重点生字的认读。

(1)读准字音。

①归类识字:添、渐、浑、淋是前鼻音,柴、烧、终是翘舌音,旺、烫、终是后鼻音,三点水旁的字有添、渐、浑、淋、激。

②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第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呀。

(2)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近义词识字。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渐渐逐渐、慢慢浑身全身、周身等。

②字理识字。课件出示柴、烫、灭的字理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识记。柴本义是小木散材,现在泛指烧火用的草木;烫字上部是汤、热水的意思,下部是火在烧;灭上的一表示物品覆盖在火上,意思是消灭、灭亡。

③生活识字和语境识字。旺表示火烧得很大,可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火势旺的场景。冒字可结合课文语句模拟动作来理解。终于在文中表示雪孩子找了很久才找到小白兔,突出了雪孩子的勇敢和急切的心情,可通过朗读来体会。

④猜谜语识字。烫火上煮汤碰不得;柴此木常用来烧火。

4.玩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巩固识字。

小白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个蘑菇上都有一个生字,准确读出蘑菇上的生字,才能帮小白兔采到蘑菇。比一比谁帮小白兔采的蘑菇多。(课件出示情境图)

5.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理解词意。

(1)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①识记生字旺。

加一加:日+王=旺

出示生活中包装带旺字的食品,引导学生识记旺;出示火烧得旺的图片,引导学生再读烧得旺旺的。

②给渐渐找近义词,用渐渐造句。

近义词:渐渐慢慢造句:天色已晚,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

(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①识记生字冒。

减一减:帽-巾=冒组词:火冒三丈、顶风冒雪、感冒、冒烟、冒号

②识记生字终。

加一加:纟+冬=终指导:通过读找哇找哇,体会终于的意思。

6.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这个故事较长,每朗读一遍要花很长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不出声、速度快的阅读方法默读。

预设:默读方法指导:

第一步,明确默读的要求: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教师读第1~4自然段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内容,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看课文。

第二步,请学生试着默读第5~8自然段雪孩子勇救小白兔的内容,教师观察后强调不出声的要领: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地读,不能用手指点着读。

第三步,默读第9~14自然段雪孩子变成了白云的内容,教师要及时表扬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课件出示)下雪啦!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漂亮的 来陪小白兔, 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 , 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 。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出示唱、旺、浑、轻、候5个字。

(1)观察字形,说说这五个字的共同特点和注意事项。

(2)教师归纳小结:左窄右宽,两边靠拢。

(3)教师范写唱、旺、浑、轻、候,学生书空。

2.出示赶字。

(1)观察字形说结构:赶字是半包围结构,走的捺要写得长些,托住干。

(2)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含有走之的字先写走,干的第二横要与走的第二、三横穿插。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示范点评,学生自我修正。

4.投影讲评。

(1)班中讲评:挑选学生作业,评议。

(2)同桌互评:书写正确,奖一颗星;结构端正,奖一颗星;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四、再读课文,了解由来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了解雪孩子的由来。

2.出示小白兔和兔妈妈的对话,练习朗读。

(1)指名读,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小白兔的话,要读出急切的心情,语速可稍快;兔妈妈的话,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第3自然段。

(1)指导多音字读音:空在这里读knɡ,可组词空闲、空白,另一个读音是kōnɡ,可组词天空、空间。

(2)思考:这里的小伙伴指谁?(雪孩子。)

(3)指导朗读:小白兔把雪孩子当成自己的小伙伴,说明他非常喜欢雪孩子。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最后两句话。

小结:兔妈妈为了留下小白兔,在门外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陪伴他,这就是雪孩子的由来。

五、巩固练习,作业设计

1.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给其他小伙伴听,并开展口头组词比赛。

2.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师提示学生读时注意读好文中各个角色的话,还可以邀请爸爸妈妈参与阅读、

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你堆过雪人,打过雪仗吗?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跟同学说一说。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巩固生字新词,会写旁、谁、汽3个字。

2.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同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小组推荐代表比赛认读。

玩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出

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2.出示雪孩子的图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雪孩子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回忆第1~3自然段的内容。

导语: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是怎么玩耍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雪孩子》。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快乐。

1.默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句子,体会小白兔的心情。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1)指导朗读:看着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跳起了舞,唱起了歌。来,读出小白兔的高兴劲儿!

(2)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还能怎样玩?如果你是雪孩子,小白兔给你跳舞、唱歌,你会怎么想呢?

3.出示小白兔自言自语的话和木柴图片。

思考:人们常说水火无情,小白兔往火堆里添了把柴,而这时他是打算去睡觉的,这存在安全隐患吗?同桌之间展开讨论。

(二)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危境。

过渡:屋子里真冷,小白兔添了柴,一会儿就睡着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默读第5、6自然段,之后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①比较以下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理解渐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

屋子里暖和了。 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②出示小树苗、夕阳等图片,用渐渐说话。如:小树苗渐渐长高了。(或:夕阳渐渐下山了。)

(2)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①朗读指导:用着急、担心的语气读这两句话,语速稍快。提示着在此处应读zho。

②男女生比赛读,其他学生评价。

③引导学生说几个像越烧越旺这样的词语。

越(写)越(好) 越(跑)越(快)

越(爬)越(高) 越(听)越(有趣)

④引读:现在情况紧急,真是太危险了!所以这里有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小白兔这紧急的情况吧!学生齐读。

2.分男女生朗读第5、6自然段,注意语调的变化。

(三)学习第7~9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过渡:可是小白兔睡得正香,对眼前的危险一点儿也不知道。请同学们默读第7~9自然段,思考:看到自己的朋友小白兔有危险,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着急。)

抓住语言体会着急。(用横线画出描写雪孩子语言的句子)

预设1: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1)雪孩子怎么知道小白兔家着火了?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词语卡冒出黑烟,认读,用冒组词。

(2)课件出示小白兔家着火的图片,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雪孩子,看着那冒出的黑烟,蹿出的火苗,你会怎样喊?读一读雪孩子的呼喊吧!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声音急促、响亮些,就能把雪孩子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3)朗读训练: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预设2: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1)雪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当时小白兔的家里已经全是呛人的烟、烫人的火,雪孩子能不急吗?出示词语卡烫人的火,认读,再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觉得烫的东西。

(3)教师引读,指名朗读。男女生再读句子,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

(4)教师提问:如果你就是雪孩子,当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抓住动作体会着急。(用波浪线画出雪孩子动作的句子)

预设1: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预设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1)出示词语卡奔去,开火车读,学生做动作理解词义。

(2)把写雪孩子动作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奔、冲、冒、找哇找哇、抱、跑),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他着急的心情。

(3)雪孩子找了好久,才把小白兔找到,课文有个词语表示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学习词语终于。

感受善良、勇敢。

(1)观看动画片《雪孩子》中救小白兔的片段。

(2)出示句子: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朗读指导:前半句用比较轻松的语气朗读,后半句要读出难过、伤心的语气。

小结:当小白兔发生危险时,雪孩子完全不顾自己,冲进火海,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

(四)学习第10~14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消失。

1.学习第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你能体会兔妈妈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激动。)

(2)指导朗读,读好感叹句,读出兔妈妈的感激之情。

2.学习第12自然段。

(1)交流:这段话里,哪些是小动物说的话?哪些是提示语?

(2)指导朗读:前半部分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后半部分读出小动物们的感激之情。

教师范读第14自然段。

(1)雪孩子最后变成了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

(2)课件演示:雪遇高温化成水水经太阳晒变成水汽水汽升到空中集成云。鼓励学生据此分组画简笔图,看谁画得最生动。

(3)课件出示下列两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哪个好?为什么?

第一组:雪孩子变成了水汽。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第二组: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明确:每组的第二个句子更好。第一组第二句突出了水汽很轻,第二组第二句强调了白云的美。

指导:很轻很轻的水汽要用伤心的语气来读,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被火烤化了,小白兔感到很伤心。一朵美丽的白云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觉得很高兴。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表达的好处。

想象: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小白兔会想些什么呢?

5.回读全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陪小白兔一起玩耍,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多么无私的雪孩子啊,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化成了水,变成了云。让我们带着对雪孩子的喜爱、敬佩之情自读课文,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旁边、是谁、水汽。读准字音,熟读词语。

(1)学生先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熟悉字的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示范指导书写。

2.指导书写旁、谁、汽三个生字。

[旁]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第一笔点和第七笔点都要写在竖中线上,方的横在横中线下侧,撇尖与上部左端垂直对齐。

[谁]左窄右宽。亻的竖长,要写在竖中线上;隹的四个横写得稍短,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最长。

[汽] 左窄右宽。氵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要注意第七笔横斜钩的写法。

(1)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四、课外延伸,作业设计

1.小组之间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它们摘抄在本子上。

2.再读课文,合作探讨。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喜欢雪孩子吗?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雪孩子还会再回来吗?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发挥想象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重点教学片段实录

◆情境朗读,感悟主题(教学重点)

师:面对滚滚浓烟,熊熊大火,想到好朋友就在大火中,雪孩子是怎样做的呢?

(播放视频: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一段)

生:雪孩子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小白兔。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白兔的。

师:老师再让大家看一遍视频,想一想: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再次播放视频:雪孩子救小白兔一段,有的学生眼里闪着泪光)

生1:(声音哽咽)雪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撞门,这个地方最使我感动。因为雪孩子明明知道自己是雪做的,一用力撞门,说不定就会把自己撞得粉碎。但是为了救自己的好朋友,他还是顾不上自己了。

生2:最令我感动的是雪孩子从大火中跑出来,靠在门边喘气的情景。当时,雪孩子全身被大火烧得不住地往下滴水,还累得不停地喘气。但他为了救小白兔,又一次冲进大火中,找来一块布扑火,结果布也烧着了。但雪孩子并没有丢掉布,还是不停地扑呀、打呀

生3:最令我感动的是雪孩子已经发现了小白兔,不时有带火的木棒从房顶上掉下来,随时都可能打着雪孩子,但雪孩子不顾这些,冲到小白兔身边,抱起小白兔就向屋外跑去。

师: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他全然不顾。终于,他找到了小白兔,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读读第8、9自然段吧!

(生齐读课文)

师:由于雪孩子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雪孩子呢?(播放视频:雪孩子融化成水一段)

生:(用手擦眼泪)雪孩子融化了。

师:当雪孩子抱起小白兔冲出屋时,他的身体在不住地融化,可他仍然紧紧地抱着小白兔,摇晃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声音越来越低沉)他想坚持把小白兔抱到最安全的地方,但他已经没力气了,最后,雪孩子化成了一地的水。(停顿)现在,我们一齐有感情地读读第10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

师: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呢?

生1:小白兔心里很难受。

生2:小白兔会捧起地上的水,大声地哭起来。他会一边哭一边说:雪孩子,雪孩子,你去哪儿了?你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

师:多好的雪孩子啊,难道他真的就这样离小白兔而去,离我们而去了吗?不,他不会离开我们的,你们看,他不是还在吗?(播放视频:雪孩子变成白云一段)

赏析: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理想的语文思维培育课,它结合了施教对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围绕语文思维培育的核心问题,采取了斯腾伯格所提倡的对话策略,通过视频和教师渲染描述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引发、呵护和发展。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让学生关注雪孩子身上的宝贵精神,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板书设计(略)

26、二年级上册课文20雾在哪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0雾在哪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教学中注重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抓住雾淘气的特点,引导学生揣摩雾的心理活动,学生围绕雾的特点进行了合理想象,能够带着体验去读雾说的话,恰当地读出了雾说话时的语气。对于较长的句子、特殊的排比句,教师进行了范读,从语调、停顿等方面做好引领,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2.注重积累运用。对于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如甚至、悠闲、散步等,通过直观图片、做动作表演、造句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运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出示课文中有特点的句子,观察总结其结构特点。同时,适当地进行拓展训练,结合课件中出示的图片,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句子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学生兴趣高涨,不仅能结合图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还能结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景象进行表达,体验到了表达、运用的乐趣。

27、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想象的运用。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第一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先出示李白图像,顺带简介李白,再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

这一板块里,课题中的宿字,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我将通过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对其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来破解此问题。

【设计意图】李白是学生熟悉的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第二板块: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先让学生听读,后自由读诗,目的是为了读准字音。后出示本课的生字读音:宿、寺、危、辰、敢、恐、惊,再把这些字送入诗中读。最后,要求学生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用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如男生读、女生读、个读、齐读等。

第三板块:体会楼高,感受情感

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出自己感受到山之高,然后在诗中找相应的句子危楼高百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问题:本首诗是如何写楼高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将从以下几点做突破:

1.分析危字体会楼之高。危楼即高楼;

2.借数字百尺体会楼之高。顺带补充李白善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的创作习惯;

3.让学生做摘星辰的动作,进一步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轻松、愉悦的情感;

4.闭眼想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画面,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豪放的情感。

5.分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理,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可爱、率真的情感。

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明确:古诗是运用夸张和想象来写楼高的,表达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在讲解时,要将朗读的指导与字词的学习渗入进去。如字理识字危字,比较辰与晨的区别学习辰

在主问题解决后,我将通过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想象着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边朗诵这首古诗,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再用配乐背,配乐唱进一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多种方式随文识字、写字符合低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而识字又与诗意的理解紧密结合。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诗歌的韵味,而诗歌的韵味应建立在品读和感悟的基础上。加动作、看图、想象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品读古诗,古诗的韵味自然溢于言表。

第四板块: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先回扣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跟着大诗人李白学古诗、读古诗,并通过想象画面,感受了山寺之高,初步感受到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然后布置课下选择作业(四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创作《新宿山寺》。格式:危楼高百尺,_____。不敢高声语,_____。

4.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四、说设计理念和教学特色

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禀承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富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

如教师的深情范读,课件的展示,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让学生扮演诗人演绎古诗的意境等。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

28、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并能联系上下图合理想象故事结尾。

2.能按图画顺序讲清楚图意,借助图画细节试着将故事讲得更清楚。

3.认真倾听,通过关键信息知道别人讲的故事所对应的图画。

【教学重难点】

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倾听,能知道别人讲的故事所对应的图画。

板块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教师出示《父与子》,询问学生是否读过以及是否喜欢。

2.教师与学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讲的要求);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听的要求)。

板块二:指导看图,讲好故事

(一)一说按顺序:讲清故事

1.学生依照图画顺序,自由交流故事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按顺序讲清楚两个关键要点进行评价。

①借助图画的序号理清顺序,帮助不漏图、不跳图。

②抓住人物以及事件,把故事讲清楚。

③在讲连续几幅图的故事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连接词,例如:然后、于是

3.教师再次请学生讲故事。

教师小结:抓住图中主要的人物和事件,使用连接词将故事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把故事讲清楚。

4.学生自由讲故事、同桌互讲故事,并根据评价表进行同桌互评。(教师出示评价要求:按顺序、讲清楚/不插嘴、认真听)

(二)二说仔细看:讲好故事

1.教师范讲,引发质疑。

2.教师提问学生有何需要注意的事项或者补充的内容。

3.教师借助故事大王的录音,示范讲故事。

4.对比故事,小结方法:看图讲故事的时候还需要仔细观察图片,这样就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细节,帮助我们把故事讲得更清楚!

5.即时操练第一幅图,习得方法: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注意结合图画细节来讲故事。

6.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自由练习讲故事。

7.教师邀请5位学生按照图画顺序串讲故事。

教师小结:讲故事的时候要仔细关注故事发生的环境,抓住人物的动作,还可以适当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帮助把故事讲得更加具体、生动。

8.运用上述方法,同桌之间互讲故事,并根据评价表进行第二次评价。

9.请23位学生上台展示完整故事,并请学生进行点评。

(三)三说补结尾:补充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给漫画故事补充结尾。

2.学生自由思考,并分享自己关于结尾的想法。

教师小结:有了这样的点睛之笔,我们的故事会讲得更加有声有色!

板块三:填补标题,分享感受

1.学生为故事补充题目,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聚焦特别之处:这组漫画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父与子都不约而同地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所以故事的题目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板块四:拓展延伸,链接课外

1.分享好书:《父与子》是世界著名的连环漫画集,其作者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书中所有生动有趣的故事都是他和儿子克里斯蒂安平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图片

2.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整本漫画没有任何文字,却通俗易懂,令人捧腹大笑。课后大家可以仔细品读这本漫画书,还可以讲一讲或演一演书中的故事。

3.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父与子》,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和父母听。

29、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到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体会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须把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掌握,把课文读通,在读中干悟。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3.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读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所以教师在这里借助图画、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从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本环节课件录音把同学们带入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自学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读,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学中,我借助挂图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针对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第二段中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0、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说一说。

1、挑选自己亲手制作,并且是最拿手的一件手工作品,和同学们互相欣赏一下。

2、初步练习说一说,想一想怎样才能说清楚制作过程。

3、仔细看看插图,想一想图上是什么手工作品?它有什么特点?怎么介绍?

图片

我做的是飞机模型。首先我用废旧的塑料瓶做机身,然后用剪刀剪出机翼和尾翼,贴在机身上并固定好,这样飞机模型就做好了。看到自己的成果,我很高兴。

在介绍自己的手工时,要介绍清楚以下几点:

A. 说清楚制作过程。

针对制作的手工作品,说清楚手工作品及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等。

B. 按顺序来说。

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或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说。

C. 说说制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发言要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同学发言要认真倾听。

二、小组交流说一说。

刘星:我制作手工笔筒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将绿色卡纸在纸杯上缠绕一圈,并用胶水粘上,然后画上脸上的图案,再用黄色卡纸做两个细细长长的胳膊,再拿剪刀在纸杯两侧各扎一个小洞,将两个胳膊穿过小洞,这样胳膊就装上了,一个漂亮的笔筒就制作完成了。

王利:我制作的是七星瓢虫。我首先把乒乓球用剪刀剪成两半,用其中的一半做瓢虫的身子,一个瓶盖做瓢虫的头。然后把头和身子用胶带固定在一起。用红色的卡纸剪出瓢虫的两个触角,黑色的卡纸剪出七个小圆片, 做瓢虫身上的花纹,再用橙色的卡纸剪出瓢虫的六条腿。最后用胶带把剪好的纸片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一个漂亮的七星瓢虫就做好了。

三、评议谁最棒。

小组评议,看谁讲得最具体、生动。

说说哪位同学介绍得好,好在哪里;哪位同学最会听,表现在哪里。

31、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文中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帆船这两件事是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的。风娃娃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一个省略号也点明了风娃娃可能还帮了其他倒忙,留给学生想象空间。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内容,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风娃娃巧妙地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风娃娃的求助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展开合作探究,在充分研读感悟、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和风娃娃对话,帮助风娃娃。最后通过风娃娃的表扬信,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船工拉纤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猜谜激趣:云儿见他让路,小树见他招手,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孩子们,猜猜看,他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导入: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学生读题)大家想更多地了解风娃娃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娃娃》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讲述、形象的板画,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风娃娃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学习。

二、小组探究,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

学生提的要求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的,也可以是理解字词方面的。 图片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带有本课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的智慧果开心地跳入。

(2)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助、抽、使、示是翘舌音;栽、责是平舌音。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形声字识记哗、秧;熟字比较识记位拉,戴栽,青责;做动作识记使劲一词中的两个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助和秧;编字谜识记责。

(4)课件出示:带有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每个词语都写在树叶上,树叶随风缓缓飘入。

(5)小组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读好使劲秧苗表示责怪等词语。

(6)课件先后出示带有使劲、表示、责怪等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巩固字词认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读课文的要求,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明确初读要求,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有关风娃娃的情境,使原本枯燥的生字词认读变得有趣味,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文,说一说:风娃娃都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呢?

2.学生观察图画,再读课文后交流。

3.你是从哪里知道风娃娃做的这些事的呢?你最想读课文的哪一部分?相机指名读第2、3、5、6、7自然段,指导读通顺。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这样安排,既检查了学生的初读效果,也为精读课文打好了基础。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学生口头填空,课件展示填入的词语:秧苗。

3.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秧左窄右宽。禾的捺变点;央的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起笔。

苗上宽下窄。田字稍扁,横折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这两个生字。

5.小组内合作,书写车、路两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图片 车是独体字,注意观察横笔长短的变化。

车首笔横较短,第二笔撇折的折段写在横中线上,长短比第一横稍短,第三笔横略长,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路左窄右宽。足字旁的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各的横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上。

6.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特殊的语境中开展写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课堂小结,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情境: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教师引导学生想:风娃娃高兴极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是谁的功劳呢?请学生当小小秧苗,想想喝足了水会说什么。

3.拓展训练,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小小秧苗,表达对风娃娃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学生能真正体会此时风娃娃高兴的心情,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出示信函,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出示求助信,配童音朗读: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人们做事啦,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呢?我好委屈呀,呜呜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2日

2.质疑:咦,风娃娃遇上什么烦心事啦?(学生交流)

3.过渡: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帮他吧!可我们怎么帮他呢?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对,要想帮风娃娃,我们就得认真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一封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学生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1.过渡: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到田野里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自由读,想一想:在田野里,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人们喜欢风娃娃,因为他吹动了风车,让水飞快地奔跑,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3)课件出示句1: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①引导学生品读:风娃娃是怎样吹动风车的?

②演一演:指导学生做一做深深地吸使劲吹的动作,指导读好这句话。

(4)课件出示句2: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①引导学生品读:秧苗为什么笑着不住地点头?

②师生合演。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秧苗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3.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一个地方做个小调查: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

6.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学生交流:在河边,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理由。

(2)课件播放船工拉纤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船工们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3)边看视频,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要在读中体会。

(4)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7.指导学生默读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在第5~7自然段中,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词语:无影无踪。

(3)想一想:如果你就是伤心的孩子、来收衣服的人、那棵折断的小树,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5~7自然段。

设计意图:围绕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先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由扶到放,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让学生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三、讨论交流,感悟明理

1.引导学生交流: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情境对话。

(1)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及风娃娃的图片。

①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2)齐读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说风娃娃该怎么做。 图片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他真伤心,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帮帮风娃娃,和风娃娃对话,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对话交流中初步感悟事理。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分

类的规律。

1.出示得、汗、场、伤四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得左窄右宽。右边多横等距,但长短不同,竖钩从短横处起笔。

汗左窄右宽。右边的干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场左窄右宽。土最后一横变提;右边第一笔为横折折折钩,第一撇略短,第二撇稍长,两撇基本平行。

伤左窄右宽。右下部力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下侧。

3.小组内合作,书写这四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设计意图:开展交流书写感受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感谢信函,全课总结

1.过渡: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瞧,他又写了一封信向你们表示感谢来了。

2.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感谢信:

感谢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和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你们真是充满智慧的小朋友,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懂得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道理,争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娃娃!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3日

3.学生齐读后说说自己从风娃娃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信中与风娃娃一同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体会到帮助风娃娃的快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板书设计

图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哲理性很强。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紧扣一个读字,通过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紧抓一个说字,引导学生读中见悟,表达认识;巧用一个演字,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验角色,从而引领学生一步步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认识。

32、二年级上册一封信评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二年级上册一封信评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就遵循这一观点,通过创编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

1.借助写信识字。小学低年级倡导语境识字,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为此,我将本课的生字分别融进露西写的两封信中,赋予单调的汉字以可感的语境。在对信的反复朗读中,提高了学生认读的准确性。

2.借助写信悟情。通过两封信的对比,学生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第二封信中蕴含着快乐。想到了这一点,学生就能理解以快乐的心情面对生活,自己就会快乐的道理。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老师,每一天的快乐与烦恼都来源于孩子,或许原本早上起来莫名糟糕的心情,就会被孩子在课上可爱的样子所转变。最近在讲瞿祖红翻译的课文《一封信》。又让我对如何能够在零经验的情况下,真正的掌握学情,同时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新的想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习惯,这是调动孩子主动学习、思考和创造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的预习要求就是熟读三遍课文,但是在上课时,我却发现好像作用不大,并未达到我想要的预习效果。

所以从《一封信》开始,我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将课文至少读三遍;

2.能够认读本节课要求会认识的生字;

3. 利用字典和工具书,查清楚会写字的笔顺,并且组两个词。

这是我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在第二天上课前,我先下发了一张小的前测试卷,就是针对昨天预习的内容。在孩子答题的时候,我开始拿着语文书开始进行记录,记录孩子都有那些字还不太认识,哪里还会有问题。在整个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对于肩和背这个两字的记忆出现混淆,束这个字的sh容易写成s,除此外刮、削这两个字也有一部分同学记不清。对于写字表中的字,问题都集中在写这个字的笔顺上,个别同学将封和电的笔顺写错,其他字都没有错误。

所以在将近15分钟的测试后,我基本掌握了本节课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那接下来的25分钟,我就开始集中火力,将学生易错部分进行了集中攻克。在这一环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讲台交给学生,由一些基础知识牢固的同学作为小老师,走到黑板上,为大家进行讲解这些易错点,而我则扮演一名助教,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在这节课上的注意力格外集中,即使平时几个爱溜号的学生,今天也开始目不转睛的看着讲台上的小老师。这节课,不仅学生上的开心,连我自己都觉得这节课上的踏实!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容易抓不到教学重点,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样样都重要,整节课下来教师累的够呛,学生听的迷糊。所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前测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教师更清楚这节课重点该放在那里,着重讲哪里。

而且,通过课堂前测的15-20分钟,我再巡视的过程中,也有机会对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进行更加更个性化的教学。

第二课时的现场生成

在第一课时结束后,今天我又上了第二课时。在学生已经扫清了生字障碍后,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上,学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主要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的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但是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过于高涨,所以我临时决定,在孩子进行激烈的辩论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此处就是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孩子们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记录在作文本上,又进行了一次写作的练习。

《一封信》教学反思一

《一封信》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课内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本课讲述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过程。课文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一、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课上,我先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得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高涨,在孩子们激烈的辩论后,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理解了露西的心情,把学生带进了露西的内心世界,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1.我首先从课文的生字入手,利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的办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解决了本课基本的生字,为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评价及时且有针对性。课堂上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

3.教学设计连贯,思路敏捷。整节课,我紧紧抓住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通过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出主人公露西的心情,然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一谈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边心情会怎么样,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不足之处:

1.在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导致学生比较盲目,没有目的性。

2.在教学生字时,我只是让个别学生起来分享他的识字方法,说完之后就一带而过了,也没有让大家一起重复,所以导致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没有加强记忆。

3.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缺少读,孩子读得少;在课堂上也没能教孩子书写,练习写字。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2.重视阅读,加强阅读,多读多悟,在读中感悟和理解。

3.重视每单元中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生成,及时处理课堂生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弥补不足,积极向各位前辈老师求教。

33、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让学生介绍一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插图中的小朋友剪剪、贴贴、画画,展示了许多有意思的手工作品:虫子、大熊猫、七星瓢虫、大树、房子从插图上看,这些作品有的可能是独立完成的,有的可能是合作完成的。这也提示学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完成手工作品,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材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练习要点:按照顺序说;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按照顺序说,可以让学生回顾《曹冲称象》一,曹冲在讲述称象的办法时,用上了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时,也可以用上这样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让表达更加有序;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表示顺序的词,如第一步、第二步。除了说的要求要落实,听的要求也同样重要。听的时候要记住主要信息,要求听得专注,边听边记。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的一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

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能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时间】1时  

【教学建议】  

一、创设情境,初步练说  

前创设手工节情境,布置学生制作好手工作品,并在教室中展出。学生既是手工作品的制作者,又是参观者。以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兴趣。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参观作品,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伊始,教师可以从展出的作品中,挑选出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请这个制作者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进行初步练说,要求练说的学生把步骤说清楚,其他学生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师相机指导:  

说清楚制作过程。针对具体的手工作品,指导学生说清楚手工作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等。  

按顺序来说。可以结合《曹冲称象》一第四自然段,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除了再、然后,还有哪些表示顺序的词。提示学生试着用先、再、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练说.  

在本次口语交际中,应结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中提出的倾听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  

二、示范引路,指导听说  

在学生初步练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学习示例中按顺序说的方法,并记住主要信息。以折纸飞机为例,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制作过程,让学生听完制作过程后,说一说他们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

折纸飞机示例如下:  

同学们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手工作品是我折的纸飞机。折纸飞机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打开,纸的中间出现一条中心线。  

第二步,右边的两角向中心线对折,折出尖头。  

第三步,将长方形纸横着对折,尖头对准中心线。  

第四步,右边的两角再向中心线对折,将露出的小尖角折上来。  

第五步,将纸翻过来,再沿着中线对折,并折出飞机的翅膀。  

我的小制作介绍完毕,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折纸飞机图示如下:  

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展示表达的范例,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表达。通过交流,突出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两个要求:按照顺序说,记住主要信息。  

学生听完示例之后,说一说自己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并交流记住主要信息的方法。  

教师相机指导:  

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制作的过程。  

注意介绍的顺序。  

记住主要步骤。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问,加深印象。  

三、自主介绍,交流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同学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教师可以出示以下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介绍手工作品,告诉同学你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

2.组内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记住了哪些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礼貌地提问。

3.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全班展示。  可以利用口语交际评价表,从表达和倾听两方面引导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  

四、全班展评,实践提升  

教师创设班级手工作品制作大赛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和倾听的积极性,活动开始前,介绍比赛规则:  

1.每绢选派一位代表参加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一位选手填写评价表

3.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记住了哪些主要信息。  

比赛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  

请各组代表抽签决定介绍作品的顺序。  

在班级中推选两位主持人主持比赛。  

给每纰发放评价表。

4小组代表按照抽答顺序上台介绍自已的手工作品听的同学如果有小明白的地力,听完后,要礼貌地提问。听完一个吲学的介绍,其他同学要说说自己都记住了哪些主要的信息。  

根据评价表,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总结,说说哪位同学介绍得好,好住哪里;哪位同学最会听,表现在哪里。通过交流.再次引导学生如何说清楚,如何听明白。  

五、作业  

下,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者听了别人介绍的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之后,选择喜欢的作品自已动手实践,不会做的地方可以向同学请教。

34、三年级上册课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

二、说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6个生字,并积累有关的词语。

(2)概括1~7小节的主要意思。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他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用自己的指挥热心帮助伙伴摆脱困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出示:旅行

这个旅虽然不是生字,可有的小朋友经常写错,尤其要注意右下部分的写法书空。

2、旅行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

出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是一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

出示:蟋蟀指导蟀右半部分的书写。

师: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通过它,我们会获得一些科学知识。

4、课文虽然很长,有20个小节,可它就是分成两个部分来写的蟋蟀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以及他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默读课文,分清课文的两个部分,做上记号∥

(二)学习1~7小节,了解并学习概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1、课文的1~7小节就告诉我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指名分节读,思考: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2、交流:

3、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可不是红头预料得到的,实属意外。

红头不得不开始他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三)学习8~10小节描写红头的部分,知道旅行过程:

一)了解红头的旅行路线:

1、我们都很想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是怎么样旅行的呢?他到了哪些地方?请你自己读读这些描写红头的句子,看看能不能读懂:

2、指名交流,出示图片,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所经地点。

二)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读好相关句子:

1、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他的心情怎样?请你大声地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红头的心情:

2、交流并指名读,读出红头紧张、害怕、绝望的心情。

3、总结:看来红头的这次旅行真是

(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四)学习描写青头的部分,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体会青头对朋友的友谊:

一)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学习准确地表达:

1、将红头从害怕、绝望、痛苦中拯救出来的是他的好朋友青头,虽然青头没有和他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但一直在指挥着红头从牛肚子里走出来。

2、青头是怎么指挥红头的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学生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红头说的话。

3、出示青头的话:

4、请学生读媒体中出示的青头的话,说说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5、从青头的话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请学生连起来将了解到的说一说:

(二)再读相关语句,体会青头对朋友的鼓励和援助:

1、青头对牛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能指挥得那么准确。让我们再来读读青头说的话,青头除了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红头,还给予了红头什么?你能读懂吗?

2、交流,读好相关的句子。

3、当红头终于到了牛嘴里,动也不能动的时候,青头就爬到了牛鼻子上

师:这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脱险啦!

4、青头一边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鼓励红头,不仅如此,还在关键时刻给予红头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结束了这次历险。可爱的青头还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读课题)

(四)出示课后作业:

找自己的朋友,一个做红头,一个做青头,演一演它们之间的故事。

四、说板书:

在牛肚子里旅行

童话(科学)

(意外) 怎么会

解救

青头 红头

指挥 鼓励 牛嘴 怎么样

援助 第二个胃 第一个胃

35、三年级上册课文7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7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因为我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收集了有关秋天的美,秋天的快乐,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身去体验秋天景象的美好,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就能引起孩子们浓浓的秋情。而这也正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所以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再一次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最后,我又启发诱导:同学们,秋的声音美妙动听,而你们的朗读也让我陶醉不已。再听听,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你看诗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富有韵味,抓住了秋天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你能不能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抒发一下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秋的声音,过把当诗人的瘾。教室顿时安静下来,看到孩子们沉思,我很高兴,知道他们在组织语言,在回味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秋意。不一会儿,有几名学生不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36、三年级上册课文7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课文7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老师: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对秋天有哪些了解?请用上秋天是季节。句式说句话。(五彩缤纷、瓜果飘香、丰收、美好..)

同学们课前预习也搜集到了一些有关描写秋天美景的资料,快来展示一下吧!

生1大家好!我搜集到了描写秋天的优美词语:

生234大家好!句子段落、诗词、儿童诗

师:大家课前预习的收获可真不少!为你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点赞!

师:其实,秋姑娘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色彩,还带来了许多奇妙的声音呢!一位诗人在听到秋天奇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孩子们,你们想听吗?(生:想)师配乐朗诵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齐读课题。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看连接语齐读,划出所提出的问题。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3、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提示来学习,

(1).请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秋天有哪些声音?用画下来。

(出示课件)手臂 刷刷 蟋蟀 振动 歌韵 叮咛 掠过 歌吟 辽阔 大厅 绽开 匆匆

2、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读诗歌,正音。

4、(生汇报师板书)通过刚才的自学,从课文中,你找到了秋天都有哪些声音呢?

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板书:黄叶 刷刷 道别的话音

瞿瞿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板书:蟋蟀 瞿瞿 告别的歌韵

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板书:大雁 暖暖的叮咛

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板书:田野 丰收的歌吟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师: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一读吧(生再读。)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 品读第一小节,(看课件)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黄叶跟大树再见,课本中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道别什么意思?举例。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评价、激励)

(2) 品读第二小节(看课件)

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小蟋蟀会跟阳台怎样告别呢?指名读、齐读 (朗读指导)

(3) 品读第三小节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大雁会对它的朋友叮咛些什么呢?什么是叮咛?(课件)

师:星期一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板书叮咛)请大家再来看看叮咛这两个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一记它们?

师:是啊!用嘴巴一遍又一遍地说就是叮咛,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话呢?

大雁对( )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雁还会对他哪些朋友叮咛呢?

师: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课件出示田野图片)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是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播种、施肥,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面对这一颗颗绽开的谷粒,怎能不欣喜!那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拓展练习说话

师:我们也来学学大雁、秋风和我们的朋友说一说吧!(齐读第3小节)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多么美妙多么温暖的秋的声音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下面,就让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些诗句吧!齐读1、2、3小节。

(4)学习第4、5、6小节

①师: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再好好去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呢?

②指名说。(课件:关于各种声音的图片)

③师:是啊,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了(板书:) 秋的声音,在(师引读第5.6小节)

师:是呀,从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谷里里,我们都感受到了秋,感受到了秋的声音,感受到了秋的美丽,感受到了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让我们带着这种温馨与喜悦再来读一读5、6小节吧,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吧!

三、拓展延伸

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看课件,想想看秋天还会有那些声音?

我们也来当一当小诗人吧,看课件,思考,同桌说一说。两幅图

师:孩子们,秋天把这么美妙的声音送给了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该送份礼物给秋天,来赞美秋天!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声音仿照课文一二小节的样子写一写吧!

四、作业

赞美秋天,画秋天、写诗歌。

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

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田野

37、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静夜思》的背景图片。

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哪首诗?

2.指一名学生来背一背。

问:李白思念谁?他看到什么想起了故乡的?

3.让我们带着思念,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夜书所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简介作者

2.好,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诗题。

3.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

1.一读

(1)(好,孩子们翻到书本35页。)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挑的读音。)

(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2.二读

(1)快速地读,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

(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3.三读

(1)理解注释

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B.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③,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③,找到了吗?

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

E.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

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

(2)学生自由读诗。

四、明诗义,悟诗情

(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

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

3.链接诗句:

古人常用萧萧 梧叶来写秋天的景象。

(1)出示诗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一声桐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读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了一句谚语------

出示: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再出示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

(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4)出示夜晚的梧桐树叶子。

(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课件演示诗人的生活情境

2.学生想象说话。

3.板书:思亲念家--------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动客情。

4.出示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这里的客指的是谁?(叶绍翁)

(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

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

6.齐读前两句诗

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三)学习三、四两句

1.课件演示一灯明。

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

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么呢?

(1)猜想有儿童在捉蟋蟀。

(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想、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4)指名说。

5.练习趣读

6.情感转换

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诗人更是感到伤心和孤独。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四)整体感悟

1.出示整首诗。

2.孩子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3.配乐读诗。指两名学生读------

4.我们一起来读。

5.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来说诗的意思,孩子们来对诗句,好吗?

6.小结:那一晚,叶绍翁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诗。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要会背。

7.指名背诵全诗。

六、拓展

(1)出示《枫桥夜泊》

(2)自由读诗,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3)快速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愁)

(4)张继和叶绍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写的诗都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思亲念家的心情。孩子们,你能读出张继心中的愁吗?先自己练习一下。

(5)指名读。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指名读诗。

自古以来,怀乡思亲的诗句好多好多,孩子们,课外再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梧叶

江 秋风 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灯

38、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把本单元关于秋天的重点词句加以整合,然后通过复习巩固这种不常见的引入方式展开新课的学习。在本堂课中我主要采取对比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诗意,在感悟诗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看图说完整一句话及几句话的能力。综观全课,有成功有失败。我觉得提高课堂效率上还是很成功的,复习了本单元重点,积累了古诗,学写了四个生字,还进行了我仿佛的句式训练以及看图说话训练。失败之一是学生看图说话不太会说,只关注了荷花忽视了荷叶,对擎雨盖的理解产生了困难,这或者是由于图片的不清晰,又或许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更或许是我的引导不到位。失败之二是由于我的不放心,我让学生事先在家里进行了预习并让家长指导朗读,造成上课前朗读基本已经到位,在已经基本到位的情况下要体现本堂课的古诗朗诵上的一个明显的进步梯度就比较困难了,这让我原先的设想基本泡汤。人无完人,课无完课。每堂课总是有缺陷的,在缺陷中不断提高自己才是正道!

39、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第一句赞美了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第二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苏轼对刘景文的鼓励。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有着天生的喜爱之情,这首诗在预习过的情况下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经验,借助图片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描写秋天的词和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会认10个生字,会写本首诗中的4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对朋友的鼓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回忆本单元描写秋天的词,交流后齐读

2、回忆本单元描写秋天的句子,交流并引导用上我仿佛的句式说话。

3、借描写秋天的词句引到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板书课题《古诗两首》,齐读课题后给首组词并学习首的书写。

二、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一)释题

1、板书古诗题目《赠刘景文》

(注意重点字音:赠)学习刘的书写

  2、师简介诗人苏轼并强调苏轼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读通古诗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纠音

   2、圈出诗中生字,和同桌一起把古诗读两遍

   3、检查生字读音,抽生读,请生说说哪些字要注意读音并加以强调 

4、抽生读古诗

5、师范读古诗

6、请生比较老师和同学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借机指导朗读

7、再请生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学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花?请生框出荷和菊

b、看课件夏天的荷花,请生说说夏天的荷花是怎样的?重点理解擎雨盖

c、到了深秋,荷花怎样了?荷叶怎样了?借助课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意思

d、同法学习菊残犹有傲霜枝

e、课件显示深秋时的荷花和菊花,展开对比,找到诗中反义词框出来,领悟菊花不怕冷的精神并指导朗读

2、学习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水果?请生框出橙和橘

b、让生看课件说橙黄就是什么,橘绿就是什么

c、橙黄橘绿的时节就是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诗人苏轼想借这句诗告诉刘景文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借此理解君指的就是刘景文。

d、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来鼓励鼓励刘景文吧!

(四)感情背诵,积累古诗

1、听老师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2、男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3、女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4、全体起立,闭上眼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背诵古诗

(五)学写生字,掌握字型

1、学习枝

a、如何记忆枝?

b、师范写学生书空,提出注意点

c、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2、同法学习记

40、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说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自我反思,也有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1.课堂内容的取舍,容量的把握都需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3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想教得面面俱到,容量上显得过大。

2. 为了呈现教学中好的一面,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困生,这是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注意的。

总之,此次参加赛课,让我成长,让我收获,让我思索,我将以此次赛课为基点,继续努力,修炼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做一名风格独特,务实创新的语文教师。

41、三年级上册课文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借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懂就要大胆地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

42、三年级上册课文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课文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掌握3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汉字,掌握3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

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都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

所以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

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

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

可是在很久以前,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

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

常识提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刚才在听读课文时,你画出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跟本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

2.自由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和同桌交流。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带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

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

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

6.开火车读准字音,也可以开火车组词。

7.认读多音字:挨、背、圈

四、读文见义

导学:读了课文,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吗?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

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学生自读。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简单介绍:私塾。(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读出你的情感来。)

2.仔细读2~9自然段:说说孙中山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交流)

(1)面对这种糊里糊涂的情况,孙中山是怎么想的?

表达了孙中山什么样的学习精神?

(2)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孙中山并不知道先生会怎样责罚他,但他还是问了。说明他是个有勇气、学习认真的孩子。)

3.对于孙中山的做法,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反应?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小组讨论:

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向老师问问题很可怕吗?同学们到底在怕什么?

4.听到孙中山的问题,先生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朗读句子,重点读好动词和语言描写。必要时请几个同学演一演。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会背,结果会怎样?

学生大胆发言。

5.最后的结果怎样?孙中山挨打了吗?

预设: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思考:孙中山没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因为孙中山学习勤奋,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6.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老师一开始不讲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7.同学们都不敢问,只有孙中山去问,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态度?

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尤其读好最后一段孙中山的名言: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并想一想这段话与题目的关系照应题目,点明中心。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

颜真卿的《劝学》

七、课后作业

1.积累有关质疑的名言警句。

2.收集有关勤学好问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

3.不懂就要问

只读不讲

孙中山大胆提问

不懂就要问

先生讲 学生听

43、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课文1白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晰,主要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浓郁悠远的意韵。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此,上课伊始,我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请学生分享描写白鹭的诗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出课题《白鹭》。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玩个小游戏对对诗,谁来来分享分享有关白鹭的诗句呢?根据之前所学和课文积累,预设学生会答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

这样的导入不仅使学生清楚了本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在此环节,我会先安排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解决本课生字词,并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后请学生浏览课文并思考文章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并不难,学生们读完全文,稍加归纳就能够知道,文章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色素、身段)和生活习性(觅食、栖息、飞行)两个方面。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认识,这将为深入分析文章做好铺垫。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为此我将层层设疑,步步引导,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深入分析。为了将学生的目光牵引到重点内容上,我将抛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美从哪里可以体现出?身段美哪里可以体现出?白鹤、朱鹭、苍鹭也是流线型结构,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此处写出了白鹭的色素和谐,用对比凸显了白鹭身段匀称,就像一首精巧的诗。接着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至此已经完成第一个重点内容,体会白鹭的静态美。

此时用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的68段,并重点研读,圈画出描写白鹭的动词和形容词,批注阅读感受。抓住钓鱼悠然不安稳清澄等词体会白鹭的动态美;利用给68段描绘的三幅图画起名字这一个小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白鹭的悠然灵动美。此时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最后请学生小组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这一环节,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完成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环节四:品读课文、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鼓励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描写,写清事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语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安排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加深理解。

环节五:夯实基础,布置作业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我将结合本课内容给学生布置两个小作业:

背诵课文。

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50字)

板书设计(略)

44、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文本中的故事,深入理解并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条理、清楚地讲述生活中的事情,联系当时情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发表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在故事中感受,在感受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切身理解、感悟和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六单元,知道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父母之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个单元两篇课文体现的是怎样的爱呢?

《慈母情深》体现的是怎样的爱?

生答(幻灯片出示:无私、宽容、仁慈的爱)

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体现的是怎样的爱?

生答(幻灯片出示:严厉的爱,鼓励的爱)

二、出示小故事,小组谈感受。

(深情地)师:没错,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容,最仁慈的爱。从你们哇哇落地那一刻起,父母便用温暖的大手把弱小的你揽入怀中;从你们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父母亲便为你感到骄傲,自豪,甚至泪流满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同分享。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先看三个小故事。请三名同学来读读三个小故事。

1.李刚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刚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2.王小雅的妈妈每天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3.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一起爬山或看电影。

三名学生读。

师:你对片段中的父亲或者母亲的做法,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大家先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提出要求。(板书:说:自然大方 声音洪亮 完整清楚 听:认真倾听 尊重他人 发表见解)

学生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全班汇报。

生1:我们小组认为李刚的爸爸对孩子太严厉了,这样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师板书:严厉型

生2:我们小组认为王小雅妈妈对孩子太纵容了,什么都包办,使得王小雅自理能力很差,这样对孩子是不利的。

师板书:包办型

生3:我们小组认为陈敏的爸爸陪孩子玩,受到孩子的喜欢,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利,这种民主的家庭氛围很好。

师板书:民主型

师:同学们能说得清楚,也能认真倾听,对大家提出表扬。

三、谈谈困惑,理解父母的真爱

师:同学们,从这三个故事中你们是不是也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你的父母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生活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选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来说一说。

教师再次提出说话和倾听的要求,并指导具体的积极回应方式。

幻灯片出示:积极回应方式:

1.我觉得某某同学把当时的场景再现,让我感受到了

2.我基本同意他的观点,但我有补充

3.某某同学的故事激起了我共鸣,让我也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场景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对父母的不理解。

生1:每次我写完作业,想看会手机放松一下,妈妈都不肯,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不让我休息一下。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哪位同学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2:我认为妈妈不让玩手机是对的,放松的方式有很多,但看手机不但不能放松,还会伤害眼睛。

师转身问生1: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生1:同意,我以后不看手机了。

生3:我不想报补习班,我妈妈总是强迫我去。有一次,我拉着门框不走,妈妈还打了我,我很不理解妈妈的做法。

师:同学们有这样的经历吗?谁来谈谈?

生4:我也有同感,我也不想报那么多补习班和特长班,没到周末,写完作业,再加上各种班,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四、联系生活,学会感受、理解与沟通。

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我也曾像同学们一样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我们家有三个孩子,我是老大,印象中记得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大,要让着小的。那时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如果哪家生了娃娃,便会在邻居间散发红鸡蛋,一般一家会送两个,自然,我是没有的那个。看着弟弟妹妹津津有味的吃着,我心里委屈极了:同为父母的孩子,为什么我的待遇不一样呢?直到那一年,改变了我的想法。

有一年冬天,学校里收学费,我们三个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家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父亲便骑车带我去亲戚家借钱。我清晰地记得,那天天很冷,父亲迎着北风艰难地骑着车子,为我挡了不少寒。走到亲戚家,父亲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把车子停在了门口,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在门口走了好几个来回,然后把烟头一扔,拉着我便走了进去。亲戚得知我们是来借钱的,一脸的不高兴,说到:一个女孩子家,多上几年少上几年没什么两样。父亲回应到:只要她愿意学,咱就得可劲儿供,女孩子长大了照样有出息。我拉拉父亲的衣角,示意他人家不愿意借,咱就回去吧。父亲没有理会我,最终亲戚有些不情愿的借给了父亲钱。

回去的路上,父亲很高兴,车子骑得飞快,我坐在后面拉着父亲的衣角,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师:老师刚才的故事,你听懂了什么?

生1:我听出了您的父亲为了您上学,不惜去亲戚家借钱。

师:你是从内容上听出来的。

生2:我听出了您的父母非常爱您。

师:孩子们,你们的父母同样也是爱你们的!你们是否能把生活中的父母的爱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呢?(多媒体出示话题)根据板书再次强调说话得清楚完整!

1.那一天,我忘了带水杯。

2.那一晚,我咳嗽地厉害。

3.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

4.每年的生日那天。

5.有一次,我做错了事还撒了谎。

6.那一年,爸爸让我独自去买东西。

7.每天晚上,妈妈都要检查我的作业。

8.每周,妈妈都要送我去上特长班。

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选择一个话题,并想好怎么说,注意把话说清楚,完整。

学生谈论生活中父母爱的故事,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生:有一天晚上我生病了,妈妈一夜没睡好,为我量体温,给我吃药,她很焦急,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生评价:我仿佛看到了当时他妈妈照顾他的情景。

生:有一个雨天,我没有带雨衣,放学时,我看到校门口有个身影,非常着急得往里看着,手里拿着一把伞,完全不顾自己有没有被淋湿,那一刻,我很感动。

生评价:我感受到他爸爸对孩子的牵挂。 

师:同学们,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方式不尽相同!要知道,你们的一声咳嗽,都能让你们的父母吃不香,睡不着;天凉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你们的冷暖,即使有时严厉些,出发点也都是源于对我们的爱。应该说,父母的爱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每一声问候,每一句啰嗦的话语,每一个鼓励的眼神。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想不想听听两位家长的心里话。

播放两位家长的视频。

师:听了家长们的心声,也许只有一句诗用在此处最合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一起用吟诵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吧。吟诵《游子吟》

五、总结提升,引导沟通实践。

师:这节课,我们收获很多,分享了许多同学父母爱的故事!(指着板书)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天然,孩子对父母的爱,也应该是与生俱来。知道吗?儿女的爱会让他们感到很幸福,哪怕只是一句暖心的话,现在,就请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写到爱心卡中,带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吧。学生写爱心卡。

下课!

45、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多给学生一个问题,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适时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让学生体验能学习,会学习的成功喜悦。

2、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要紧扣文本进行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深入品味、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美,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3、以月为明线索,以感知美;欣赏美;探究美;抒写美为暗线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课文内容,体会童心童趣,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围绕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感受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课文内容;围绕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感受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出示课件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

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板书:月迹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生汇报学习成果

课文共分三部分:

板书:(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三、 细读,寻月之迹

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出示课件5)

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

生总结,归纳:

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

2.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生总结,归纳(出示课件6)

板书: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四、 品读,赏月之美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我们先看到镜中月。你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出示课件7)

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出示课件9)

明确:(1)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出月光的朦胧美。袅袅、淡淡的、痒痒的写出孩子们似乎已经到了月亮的体验,很美妙。

整体阅读则像在读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出示课件11)

(2) 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 这些词让我们感觉眼中月亮是那么惹人怜惜。

五、 再读,探月之喻(出示课件12)

1.精读,深入思考:到了院外,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

板书:寻找月亮,月亮无处不在。

2.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向往齐读文章最后两节。

3.找出文中对月亮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六、小练笔。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七、作业。

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略)

46、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交际方法

1.选定主题。

从下面的任务中选择单一个,试一试怎样才能获得支持: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说服同学,在班里设立生物角。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同学们大家好,我提议在我们班里设立生物角。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物角里种上绿色的芦荟、仙人掌,养一些可爱的小金鱼、小乌龟,让我们亲近大自然。

在班里设立生物角,一方面可以美化教室环境,给我们的教室增添无限生机;另一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休息、讨论的地方,丰富我们的课间生活。

生物角是一个充满情趣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细心地观察各种花草和小动物,了解他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仅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而且能帮助我们增加一些知识。

设立生物角后,我们可以分小组来照顾这些花草和小动物。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感,而且能培养我们爱护生命、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操,还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2.说服别人的基本要求。

说话有针对性;

说话有吸引力;

说话善于打动别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交际表观点:

根据自己的主题,小组分角色扮演,模拟交流的过程。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说说谁最有可能获得支持。和同学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4.说服别人支持你的语言技巧

(1)有的放矢,迂回出击。

说话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要找准说话的方式。在阐述观点时,不必直接攻击别人的观点,可以采用迂回的办法,设法让他放弃自己的观点,站到你的一边。

(2)先退后进,变守为攻。

说话时,特别是当你的观点处于不利的境地,为了达到说服他的目的,先不妨有意识地退一步。你先肯定他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然后在获得其信任的基础上再寻找机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设问题等方法巧妙地提出你的观点,变退为进,化守为攻,从而最终有力地说服他 。

(3)因势利导,激发共鸣。

听你说话的人,是因为你说的话对他有帮助,有价值。只有你向他表明,你尊重他的观点,才能使之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如果一开始,他的观点与你的不一致,那就要因势利导,经过充分的说理,并在感情上打动对方,使他接受你的观点。

5.评议谁最棒。

小组评议,看说的同学说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理由是否充分,能否打动听众。

47、六年级上册10课竹节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10课竹节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竹节人》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这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承袭了前面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单元。本课是一篇散文,以回忆性的笔触通过对制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恋。同时通过对老师也自己偷偷斗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和理解,将斗竹节人的乐与趣推向了高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满足的价值观。有效体现了通过事物表达自己真实情感这一要素。

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第一课,《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豁、凛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疙瘩、沮丧、威风凛凛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3.能通过品读文本,联想到自己平时的生活,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品味文章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本课也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为了充分启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了启发诱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则主要采用自读自悟、圈点勾画、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为教学主线,营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惑、积累,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感受学习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以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话题导入,图片展示竹节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对竹节人的初步感受,为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做好铺垫。

(二)学习生字词。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识字读词。

以自主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识记生字词的方法、收获。解决了易错字词的识记、书写,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再指导重点生字的交流和书写。

(三)了解文章结构。

1.快速朗读课文,完成课后阅读任务。

(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小组交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你是怎么阅读课文的?

如:写玩具制作指南,在阅读时重点关注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体会玩具的乐趣,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文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主要关注老师没收玩具及玩玩具的内容。

3.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结构。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段):概述我们小时候喜欢玩自己做的竹节人。

第二部分(3--7段):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8--19段):主要写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表现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

第四部分(20--29段):主要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

尊重学生的初始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课前导语部分的阅读任务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阅读方法。接着小组交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是怎么阅读课文的。让学生交流、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同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学会积累、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在对阅读任务的把握上,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这样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的划分就水到渠成了。

(四)学习第一、二部分。(17段)

1.画出文中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的句子。思考:竹节人是用什么做的?圈出做竹节人的动词。

2.画出17段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分析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

引导学生抓动词体会制作竹节人的乐趣,同时也对解决第一个阅读任务提供指导,深化了阅读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感受课文生动幽默的语言做好铺垫。

(五)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819段)。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部分(8--19段),思考: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安排记叙顺序的?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斗竹节人的有趣的情形(8--19段),一般来讲,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是按照过程进行的顺序来写的,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提示:抓住关键词有时还有其实理解,这些内容是随着游戏的欢乐程度一步步写下来的。)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主体部分布局的把握,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同时也是对应第二个阅读任务,在问题探究中体会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的过程。

2.学习课文第四部分(2029段)。

推敲幽默的语言。

如第22段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中的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出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吸引力与乐趣,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语言,感受游戏的乐趣,同时也是加深学生的体会,学习文章的表达。

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部分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是不是可以删去?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让学生在这一部分的探究中产生共鸣,激起和老师亲近的愿望,为第三个阅读任务的解决做好铺垫。

(六)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沉迷于斗竹节人的游戏中,以致于我和同桌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喜爱竹节人的事。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次板书按文章的结构层次展开,层次清晰地提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各部分内容,感知文章表现出的童心童趣。

迷上了竹节人(12)

制作竹节人及玩的地方(37)

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快乐(319) 斗竹节人(819)

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但偷偷地玩(2029)

童心童趣

48、六年级上册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通过抓住文中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体现邱少云那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读过之后,邱少云那高大形象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6、7自然段心理描写的句子去品读,进一步地感悟与体会邱少云身上的优秀品质及其英雄形象。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课文先交代了这次战斗的目的和采取的方式;再讲我们连潜伏的环境、潜伏的要求及潜伏的情况;然后讲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直至壮烈献身的过程;最后讲战斗的胜利及邱少云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课文的重点、难点在第六、七、八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着重说明,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

第七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八自然段正面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多钟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伪、歼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

三、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本课是一篇较易读懂的略读课文,因此,教学本课,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可先让学生按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围绕阅读提示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作者发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后的内心活动和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到的煎熬。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活动,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我想到有办法扑灭邱少云身上的火,但是不能那样做;二是我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烧死的痛苦心情。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真实地描述了我当时的心情。一开始,我担心邱少云这个年轻的战士忍受不了这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会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那样潜伏部队就会暴露目标,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但是,邱少云既没有跳起来,也没有叫起来,他顽强地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煎熬,于是,紧张的心情变为难以言喻的痛苦,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启发学生感受作者的这种心情,最好让学生设想,假如自己就潜伏在离邱少云不远的地方,眼巴巴地看着邱少云被活活烧死,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至于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到的煎熬,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大多有过偶尔被烫的经历。启发孩子们回忆一下,自己被烫时是怎样一种感受,烫了多长时间;再想象一下,自己被烫一秒、两秒就感到十分疼痛,而且可能就跳起来或叫起来,而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半个多小时却一动不动,这需要忍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3.本课在用词上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没有涉及到,教师可不提及;如涉及到了,可顺便指点一下。如,第七自然段称邱少云这个年轻的战士,而第八自然段称邱少云为这位伟大的战士。前者是因为邱少云还没有经受过长期的严峻的革命战斗的锻炼;后者是因为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再如,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一个比较,既说明了在这个山沟潜伏的可能性,又指出了在这里潜伏的危险性。如果不用这个词修饰,后面叙述的危险处境就无法解释。

4.可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让学生从邱少云的目光和表情中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可鼓励同学在课外写一写。也可以让学生在插图旁写上一句话。

5.下列词语解释,供教师理解课文参考。

揳:这里比喻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打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山坳:山间平地。

胸墙:这里指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伤害,在掩体前面和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四、参考资料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记一等功,并于1953年6月1日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邱少云的战友李元新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燃烧弹打在邱少云前面6米左右,是一米一米烧过来的。当时我伏在他身后5米左右,亲眼见到他被烧死的经过。邱少云右面3米处就有一小水沟,如果他愿意,只须一滚就可活命。

49、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展开想象,体会诗人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1.猜一猜诗人:(出示诗人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哪首词?能背出来吗?(《清平乐村居》

3.你对他还有其他了解吗?

辛弃疾,号稼轩,是我国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贬职,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上绕闲居多年。)

是啊,听说,上绕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辛弃疾对那一带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诗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一首词。叫《西江月黄沙道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4.板书课题,齐读,你知道了什么?(词牌名、课题的意思、黄沙的位置)

过渡:这首词写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读一读。打开书本。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正音,(现):读的时候,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齐读。生评价。

(2)读得真棒,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再出示词)

3.自由读。

4.齐读。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

1.默读,自行解决诗句的意思。

A.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补充词语等)

B.不懂的地方反复默读几次。

C.有疑问、不懂的地方作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你懂得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语:别枝 惊鹊鸣蝉 说丰年 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 茅店 社林 忽见)有不懂的词意思吗?

(2)你懂得了哪句话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质疑一:

(1)指名说:谁在说丰年?师质疑:你从哪看出是丰年?(出示稻花图)

学生回答(农民、诗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们,看到这一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你会说什么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们的对话?

(同桌自由选择表演)

请学生表演:(3组:诗人与农民、青蛙之间、诗人与农民之间的对话)

从刚才的表演,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说丰年,喜悦)

是啊,与农民相处了20多年的诗人,看到了农民将要丰收的景象,他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情不自禁高声吟道:男生读句子。

是啊,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农民丰收之不容易啊,想到这,诗人又忍不住大声呤道:请女生读。

看,诗人多关心农民的生活,所以他给自己起的字号叫?(稼轩)

稼是什么意思:种植庄稼,从他起的号可以看出辛弃疾很(十分关心种庄稼)的人。他在黄沙岭还建有黄沙书院,为农民的子女读书着想。

质疑二:为什么为什么过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现在出现了会使词人觉得忽然呢?

小组讨论。

(四)赏读,悟诗情。

1.创设情境品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读懂了词句的意思,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南宋时,与诗人同行,一起欣赏那里的美景,愿意吗?(出示图)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黄沙岭,天已经黑了,走在黄沙岭的小路上,你看到什么呢?下面听老师读(配乐)。

2.汇报。

听完,看完,你有什么感觉?美在哪?请你说说,你认为最美的地方,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3.学生汇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引导:美在哪?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惊、鸣),一,体会以动衬静的写法。(板书:景美。请你来读读,你觉得怎么读好这句?(舒缓)2、对比读:谁愿意挑战他,读得更美?给掌声。五、总结。

引读: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在夜晚行走在黄沙岭上,

看见了----(明月高悬)(绿树环绕)(喜鹊鹊翻飞),辛弃疾不禁高兴地吟道――(齐读第一句)

闻到了和听到了-----(蝉儿轻叫)(蛙鸣齐唱)、闻到了(稻香扑鼻)丰收在即;喜讯远传,不禁欢快地唱道――全词(齐读第二句)

走着,走着,忽然骤雨将至,茅店立见,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夜行山道,不禁兴奋地唱道(齐读三、四句)

多么迷人的景色啊,老师也被你们的朗读给陶醉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好吗?看看我们的读能否把后面的老师也陶醉了?有信心吗(配音师生串读)。

(五)写作指导

过渡:

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诗人笔下田园风光在夜晚独特的美,你能不能挑战诗人,用现代文改编这首词,做一个现代小诗人。(配乐)

推荐同学们上台表演。(我们班谁创作现代诗最厉害?有请黄怡昕同学边说边演。

你们想编吗?现在拿起笔来,写下来吧。

提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诗人来到了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他看到了( )听到了( )闻到了( )想到了( ),走着走着,忽然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于是,深夜回到家,诗人忍不住挥笔写了《》:

温馨提醒: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优美的词句,可诗人的动作、语言、心情等,把当时的画面描绘出来。

(六)谈收获。

(七)布置作业。

一首美妙的词我们已经学完了,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份怎样的作业呢?(自选)

1.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2.把这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3.把词改写成美文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农民生活

50、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丁香结》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它不但语言优美,而且条理清晰,意蕴丰富。这篇文章共6个自然段,1-3自然段对丁香花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形态以及室外三棵白丁香进行了描写,4-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丁香的喜爱和赞美,又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丁香象征的愁怨,抒发了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篇进行阅读教学的典范文本。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但由于阅历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不能全面赏析语言。学生个体之间还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都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字词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语。

2、关键能力:能够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品读关键语句基础上想象画面,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3、必备品格:豁达乐观。

4、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爱上散文,爱上阅读。

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指出,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问题驱动阅读法、点拨法、诵读法。

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圈点勾画读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丁香花图片并谈话:同学们,认识这种花吗?这是老师在龙海公园拍的丁香花。这普通的小花让许多文人喜爱,容易让人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哪到底看到丁香花想象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宗璞女士的《丁香结》。(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课堂第一槌就要敲在儿童的心灵上,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感知。让学生独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试着读出情感。2、积累描写丁香颜色的语句。3、试着概括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教师提问展示,指导朗读,强调纠正字音,最喜欢的句子。

(比如:缀、襟。比如: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比如:两片雪白、半树银妆、潇洒、积雪、莹白等)

教师明确:作者从丁香生长的环境、开放的姿态、气味、形状、颜色、花蕾等方面描写。(问题和任务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脚手架,学生就可以借之对文本展开学习。)

环节三:研读讨论。让学生找出描写丁香结的语句进一步研读,展开想象,对课件上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什么是丁香结?丁香结比喻什么?丁香结让作者想到了什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2、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在小组内找出喜欢的一两句,说说理解。比如,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该和微雨连在一起。观看插图,反复读这句话,想象一下画面,小组内交流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关键问题的设置,合作交流,把学生思维引入深入。)

环节四:点拨强调。在小组汇报分享基础上,明确两名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展示。教师补充、归纳并强调。

1、丁香结其实就是小花苞。想到了描写丁香的诗句、丁香象征愁怨、忧伤、不顺心。生命中需要结,否则生命太平淡了。丁香花年年有,人生常有愁怨和不顺心事,要豁达。

2、比喻写法,雨中的丁香模糊、色彩美好。

环节五:拓展练习。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在今后生活中你怎样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不顺心事?写一个100字左右小片段。

环节六:课堂小结。先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本节课阅读收获。然后教师强调:同学们,一朵朵普通的丁香花,滋润了作者的生活。一个个小小的丁香结,让作者领悟到人生要豁达。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去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

板书:2、丁香结

赏花:颜色、气味、形状

悟花:小花苞愁怨 比喻

有结就会不平淡 豁达

51、六年级上册25课少年闰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5课少年闰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说教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重新收录在课本中的文章。从这次重新收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典名篇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由于这篇课文写作的时间在上个世纪初,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个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对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要求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同一个问题,说同一个标准答案,这显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学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新遵照的准则。

【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文章的生字词、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自然段。

2、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健康可爱、经验丰富的农家少年,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第十六段,领悟其中蕴含的含义及情感。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根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闰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在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开课的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我一边出示课件一边听我的配乐介绍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加深了对闰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 )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

(这一部分结合教案、幻灯片来讲 内容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评价代讲,以画代讲,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捕鸟这一部分时,我用课件演示,同学评价老师的课件做得好坏,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看书。从书中寻找好坏的理由,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认真读书,缜密思考,他才能知道并讲得出好坏,这样不仅避免了单调的讲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

在教学刺猹这一部分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去给读书的同学评价,他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好或者他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这个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帮助别人理解了文章,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学海边拾贝时,(出示许多漂亮的贝壳课件)我采用欣赏、谈感受来体会闰土的知识丰富,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教学看跳鱼儿让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研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拨亮学生思维过程

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突破难点时,对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点拨,在教学这种难点句子时,我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1、无穷无尽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四)争辩研读,开放创新

此环节,我以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文中的我为话题,让学生分正反方来辩论。这样把辩论活动引入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同时争辩是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同时,学生在争辩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当时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课后拓展

我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六)说板书

简洁而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展现了写人记事一类文章的特点,充分的凸现人物形象。

【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愿努力探索。

52、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是聊聊书法。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前面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接触过书法提示,了解了一些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还在班内举办了书写作品展览。所以聊书法,大家应该都有话可谈。但此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聊书写,而是书法的方方面面,如聊聊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聊聊自己欣赏的书法作品,聊聊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等等。学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从而全方位地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体会出书法所蕴含的文化之美,激发欣赏书法、学习书法的兴趣。在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之前,学生与教师都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比如图片、实物,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聊。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产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3.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讲述更加生动。

重点难点: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法艺术。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

1.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

2.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

学生:

1.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2.旧报纸、毛笔、墨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激趣导入

1.书写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

(2)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3)教师采访书写优秀作品的同学,问问他们为什么能将字写得这么好。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书法学习,有些同学肯定学习过书法。至于没有学过书法的同学,此时亲自拿笔写一写,感受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教师出示关于书法的纪录片片段,初步感知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可以说,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我们用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二、赏一赏,感受魅力

1.欣赏课本上的书法作品,教师可进行欣赏指导。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等,通篇遒劲飘逸,字字精妙,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书体以散求正,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法家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欣赏《兰亭集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2.读一读描写书法作品的词语,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过渡:古人鉴赏书法,会使用一些非常精妙、生动的词语。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记一记。以后在鉴赏书法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形容书法好的词语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鸾翔凤翥]翥(zh),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风格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朝的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勾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形容书法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落纸烟云]笔墨落到纸上如同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3.了解文字的演变,欣赏不同的作品,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与艺术魅力。

(1)甲骨文钟鼎文篆书(出示图片。)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这三种文字是以象形为主的字体。(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2)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出示图片。)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故称隶书。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草书。草书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主要用来起草文书。后来经文人、书法家加工,草书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它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章草。狂草(连绵草)出现于魏晋,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朝,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在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3)教师出示各字体代表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化。

三、聊一聊,交流话题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成四个小组交流不同的话题。

(1)展示交流话题,给出交流提示。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搜集的故事要有典型性,要组织好语言,绘声绘色地讲。)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结合自己的参观经历,说出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吸引你的地方。)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肯定收获多多。)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分点说明,要有条理,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2)提出交流要求。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四人小组中谈一谈。和同学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你的讲述更加生动。

②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对感兴趣的话题要深入交流。

③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提出问题。

④小组内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说说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生1: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有些非常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偷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预设二:说说自己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历。

生2:我没有去过大的书法艺术作品展览,但去年我们学校在小礼堂举办过一次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过。参加展览的作品非常多,有许多我很喜欢。比如我们班上的就写了一幅作品参展,我觉得他写的字特别好看!他练了好几年书法,小楷写得整齐又秀气。大家肯定知道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平时办黑板报就总是由他来写字。他还给我写过几幅书法作品呢!我非常佩服他。

预设三:说说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特别感受。

生3:去年,我看见我表哥写的字很漂亮,我很羡慕他,于是便产生了要练习书法的念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就找了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孙老师教我学习书法。他先教我从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写起,然后到每一个字的组合与拼凑的练习。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我的写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学习书法让我收获最大的不单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比如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到了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周密分析的脑力和准确表达的手力,有了这些力,我自身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预设四:说说练习书法的益处。

生4:我从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练习书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收获也很多。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变得规范、整洁,而且使我变得静,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此外,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议一议,拓宽思维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作品。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书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由于科技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就能写出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真正用笔墨写出的书法作品很少,书法似乎有点脱离实际生活,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书法的联系不多,书法似乎有点曲高和寡。

2.出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抻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譬如在学校里抄讲义罢,即使改用墨盒,省去临时磨墨之烦,但不久,墨汁也会把毛笔胶住,写不开了,你还得带洗笔的水池,终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开文房四宝。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我自己每每在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只要轻轻翻开,洒脱委和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

阅读与思考:(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小结:中国人写汉字,便离不开书法。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铅笔、钢笔等各种方便书写的硬笔代替了毛笔,但一笔一画之间,都有书法的余韵在悠悠散开。今天我们聊了书法的方方面面,也对书法的传承现状进行了思考。如果你热爱书法,那就练下去,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如果你觉得写书法是一件烦琐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写字时把你的字写工整、写出你的个性,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有关书法的话题还有很多,好的书法作品更多,希望大家在课后再去聊一聊、看一看,说不定原来不爱书法的你,也会慢慢爱上它,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53、六年级上册24课京剧趣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4课京剧趣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京剧趣谈》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中国国剧京剧中的奥秘马鞭亮相,从中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借助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京剧奥秘中的趣,这正是京剧的博大精深所在。鼓励学生搜集具有艺术特色的戏剧,并进行对比阅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京剧片段)激趣:同学们,你们能猜猜这是哪一种戏剧吗?

预设:京剧,听到了锣鼓声。

2.是的,看来同学们对京剧有些了解,那你们还能深入地说一说吗?

预设:

生1:我知道京剧中的人物分类:生、旦、净、末、丑。

生2:我知道脸谱知识,红色代表忠贞,比如关羽。黑色代表正直,比如包公。

3.导入:同学们对京剧的知识了解得真多,但是听说过马鞭与亮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京剧趣谈》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京剧音频引入新课,将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同伴分享,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检查读文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途径之一。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通文字,读懂文义,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作好批注。

3.学生汇报。

预设:这篇文章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4.你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

图片 把阅读引向深入,促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透彻地理解马鞭和亮相的意义。

预设:

生1:马鞭这一部分内容是我喜欢的,想深入了解一下京剧中马鞭有怎样的作用。

生2:我想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亮相与京剧中的亮相有啥不同?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阅读期待的课堂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获得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四、思维导图,梳理内容

1.文章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呢?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京剧的艺术魅力的呢?

2.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喜欢的方式写下京剧的趣。

图片 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深度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体会京剧的艺术魅力。

3.同学互相分享交流,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略)

54、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具体程序如下: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本组教材是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和教材的,《月光曲》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德国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作者借这个优美感人的故事,既体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怜悯和热爱,又体现了他富厚的想象力和杰出才气。课文语言优美、情感富厚、意境优雅,相宜有情感的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质料。依照本课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环境,我确定了以下的讲授目的:

  1、学会茵、蜡、陌等生字

  正确读准谱写、幽静、入场券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3、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为:

  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为:贝多芬喜遇知音,寄情乐曲,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基础。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教具准备为课件。

  二、以学定教,说教法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以读代讲,读中求悟,悟后品读的教学方法。

  三、因人而异,选学法

  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四、人文统一,展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伊始播放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同时出示贝多芬的照片。引出贝多芬。进而,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贝多芬。然后总结: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穷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课件出示)

  (二)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一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重点指导券的读音和蜡烛中蜡的写法。

  (三)、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通读文章,小组讨论文章的大意。初步感受贝多芬对贫苦劳动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

  (四)、读中求悟,悟后品读,解决问题

  1、引出问题:同学们,音乐的旋律是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的,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使得心情平静的贝多芬弹了一首又一首呢?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拿起笔在书上画出相关的语句。

  2、围绕第三自然段来讲解。

  就是兄妹俩的谈话,我会这样引导:兄妹俩的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有句俗语叫弹琴知音,谈话知心那么贝多芬从这段话里听出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并写上批注。

  学生可能会体会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引导学生体会盲姑娘热爱音乐。我会抓住那有多好啊这五个字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可能会体会出家境贫寒,此时,抓住两个太子品读家境贫寒,并从课文中找出其他表现家境贫寒的句子,进行品读感悟。

  听到这里贝多芬听出了盲姑娘虽然双目失明,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向往和热爱,他的心被这穷兄妹俩触动了!(同时板书触动)

  学生还可能体会出妹妹的懂事、善解人意。然后我会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盲姑娘的话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对,穷哥哥爱妹妹,盲姑娘又是多么体谅哥哥,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也同贝多芬一样被深深感动了,(板书感动)。

  请同桌之间分角色深情地读读兄妹俩的对话。

  究竟是什么又一次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又弹一首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

  3、出示语段二: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从这段话中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盲姑娘激动、难以置信的心情以及什么叫知音,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悟朗读,我重点指导两个您的读法,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声音要拉长,第二个您表示肯定,要读出激动、肯定的语气。一曲弹完盲姑娘万分激动地说

  一曲弹完盲姑娘热情飞扬地说

  一曲弹完盲姑娘喜出望外地说

  让学生深情的、反复的读这一句话。

  有句话叫知音难求,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却遇到了懂得他音乐、懂得他情感的知音。他又何尝不是喜出望外,激动万分呢?他怎能不又一次被深深打动呢?(同时板书打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让学生再一次感情朗读。

  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要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盲姑娘的回答。

  贝多芬决定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学生接着一齐读第八自然段。

  月光普照大地,沐浴一切,却照不进盲姑娘的心田,盲姑娘爱贝多芬的音乐,懂得他的音乐中的情感,却很难欣赏到他的演奏。面对这知音,面对这如水的月光。此情此景触动了贝多芬的情思,触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这情思、这灵感、这激情由指端流露到琴键上。

  让我们一起来听,课件播放音乐,老师读。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此时,贝多芬究竟在想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体会贝多芬的想法。

  (五)、展开联想,学习写法。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英华的表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开导性。我的板书以贝多芬的情绪变革为主线,表现了大音乐家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55、六年级上册21课三黑和土地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1课三黑和土地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三黑和土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歌,描述了翻身农民三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写出三黑得到土地后,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的情感。认真地侍弄土地:仔细地翻地,来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松散,简直像一张柔软的床。非常适合种子在上面生长。第二部分介绍三黑把荞麦种子播种到地里,看到麦苗的良好长势,听到地里的蝈蝈叫,想起心酸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展望未来,向往美好的生活。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辞手法。

(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

三、说教法

自主朗读感悟法: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时一分为5个环节: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非常喜欢和珍爱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农民三黑,看看他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板书课题:三黑和土地)

2.苏金伞介,学生初步了解。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旱天 恨不得 土疙瘩 顺溜 松散 麦籽 白霎霎 荞麦 耙地 痒抓抓 蹚坏 闺女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B.读懂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给每个部分加个标题。

第一部分:(1-6小节)农民三黑有了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标题:翻地耙地

第二部分:(7-12小节)三黑把荞麦种到地里,听到蝈蝈叫,想起童年的生活。标题想起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13-15小节)三黑展望美好的未来。

标题:展望未来

(板书:翻地、耙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展望未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人物形象?(翻身做主人的老农民形象。)读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些语句?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刚梳的头。

以上两个句子,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民见到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把耙过的土地比作妇女刚梳的头。

3.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是什么意思?

预设:这里的床是指翻过后耙平整的土地,很松散、很柔和。

预设:三黑太热爱自己的土地,把整过的土地比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种子生长的温暖的床。

4.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也对土地产生了感情,非常热爱它。)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三黑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首诗歌表达了重获土地的农民喜悦心情以及对土地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板书:热爱土地 憧憬未来)

(五)总结全文。

1.自读课文后,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把土地看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庄稼生长的温床。)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的写法)

五、说板书设计

翻地、耙地

三黑和土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热爱土地,憧憬未来

展望未来

56、六年级上册20课青山不老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20课青山不老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这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另外一个特点是课堂动静结合,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更好的课。

手机扫码阅读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