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三年级《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学习分享 2024-07-01 12:33:04

简单三年级《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1、简单三年级《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简单三年级《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通过几个段落的了解,相信大家对于《纸的发明》思维导图也有了一定构图。

造纸术发明以前:用龟甲、兽骨、青铜、竹片、木片等,材料笨重,携带不便。帛,太贵,不能普及。

西汉时代:用麻,粗糙,不便书写。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多,便宜。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思维导图绘画出来吧!

2、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 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他们的讨论过程你看懂了吗?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 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他们的讨论过程你看懂了吗?

29+25=54(人)

549=6(条)


(29+25)9

=549

=6(条)

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它是荷兰人吉拉特最先开始使用的。

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我知道男生29人,女生25人。

我知道一条大船坐9名同学,一条小船能坐6名同学。

4、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练一练 1.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练一练

1.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5、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 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幅图?说说你的理由。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

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幅图?说说你的理由。

淘气只能看到笑笑的背面。

淘气看到的应该是桌子在左边,笑笑在右边。

6、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4.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4.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7、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想, 连一连。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想, 连一连。

8、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 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

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

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周一:160-35=125(千米)

周二:350-160=190(千米)

周三:555--350=205(千米)

周四:745-555=190(千米)

周五:955-745=210(千米)

210干米205干米190千米125干米

答: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 1.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

1.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

10、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20+120+120=360(米)

120X3=360(米)


(110+90)十(124+86)=400(米)


75+75+75+75+100=400(米)

75X4+100=400(米)

1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巩固应用 7.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在( )里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巩固应用

7.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在( )里画

12、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3.右边两个算式分别求的是哪个图形的周长?说一说。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3.右边两个算式分别求的是哪个图形的周长?说一说。

答案:

1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1.蚂蚁沿图形的边线走一圈,请将它们走的路线描出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1.蚂蚁沿图形的边线走一圈,请将它们走的路线描出来。

答案:

14、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 说一说下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买矿泉水》

说一说下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信息:

有2个书架

每个书架有3层

每层能放35本书

可以先算一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

计算:

35X3X2

=105X2

=210(本)

也可以先算2个书架共有多少层

计算:

3X2X35

=6X35

=210(本)

15、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看日历》 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看日历》

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16、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搭配中的学问》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搭配中的学问》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

17、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生字词组词

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生字词组词

1、希(xī),希望、希奇、希腊

2、婴(yīng) 婴儿、婴孩 、弃婴

3、串(chun) 串连、串通、贯串

4、仰(yǎng) 仰慕、仰卧、敬仰

5、扯(chě) 牵扯、扯后腿、撕扯

6、娇(jiāo) 娇羞、娇嗔、娇俏

7、透(tu) 透明、风雨不透、剔透

8、若(ru) 倘若、欣喜若狂、假若

9、悠(yōu) 慢悠悠、轻悠悠、悠然

10、碗(wǎn) 饭碗、茶碗、铁饭碗

18、三年级语文下《我们奇妙的世界》近义词与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我们奇妙的世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奇妙奇特 变幻变化 映射照射

降临来临 领略领会 颤动颤抖

光芒光辉 闪耀闪烁

反义词:

奇妙普通 降落上升 结束开始

张开合拢 融化冻结 仔细马虎

无穷有限

19、三年级下册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小练笔怎么写

三年级下册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小练笔怎么写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你也来写一下写吧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阵雨过后,大地焕然一新。地面上坑坑洼洼的水镜好似都凝结住了,成为一面面银镜把马路上行人都倒映在其中。小草小花又挺直了腰板,在柔和的阳光下洗净身上的尘土,悄悄长高。枫树经过风雨的洗礼,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它并没有屈服,反而变得安然无恙,你看它的枝叶更茂,全身更翠了,生命力更旺了。

20、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注音组词及拼音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注音组词及拼音

墨m 墨迹 墨宝 墨水 笔墨

染rǎn 染色 传染 污染 渲染

竿gān 竹竿 鱼竿 马竿 钓竿

腾tng 沸腾 奔腾 折腾 扑腾

碎su 破碎 心碎 细碎 粉碎

拔b 拔河 拔起 海拔 挺拔

浪 lng 波浪 流浪 风浪 海浪

葫h 水葫芦 油葫芦 糖葫芦 西葫芦

爽shuǎng 爽约 凉爽 清爽 爽朗

蘑m 蘑菇 口蘑 蘑菰 泡蘑菇

菇gū 蘑菇 冬菇 香菇

2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生字组词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生字组词

墨 墨迹 墨宝 墨水 笔墨

染 染色 传染 污染 渲染

竿 竹竿 鱼竿 马竿 钓竿

腾 沸腾 奔腾 折腾 扑腾

碎 破碎 心碎 细碎 粉碎

拔 拔河 拔起 海拔 挺拔

浪 波浪 流浪 风浪 海浪

葫 水葫芦 油葫芦 糖葫芦 西葫芦

爽 爽约 凉爽 清爽 爽朗

蘑 蘑菇 口蘑 蘑菰 泡蘑菇

菇 蘑菇 冬菇 香菇

22、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生字组词词语理解

火烧云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生字组词词语理解

必 必须 必需

胡 胡乱 胡须

灿 灿然 灿亮

骑 骁骑 骠骑

秒 读秒 秒表

凶 凶残 凶猛

猛 猛然 勇猛

庙 宗庙 庙门

威 威武 威风

武 英武 用武

镇 坐镇 村镇

理解词语:

笑盈盈: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霞光: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彩色光芒。

恍恍惚惚:形容神态不清,精神不集中。本课是指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一模一样:指一个模样,完全相同。

威武:本文指力量强大的样子。

红彤彤:形容很红。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霞。

紫檀色:像紫檀木一样的颜色。

凶猛:气势、力量)凶恶强大。

23、三年级语文下册《漏》注音组词及拼音

课文主要讲老虎和贼都想得到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驴,在偷驴时无意中听到老婆婆谈漏,老虎和贼因害怕把对方当成漏吓昏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漏》注音组词及拼音

漏 lu 泄漏 遗漏 漏斗 漏勺

喂 wi 喂食 喂养 喂饱 饮喂

驴 lǘ 野驴 驴子 毛驴 黄驴

贼zi 奸贼 贼赃 乌贼

狼 lng 狼主 狼烟 狼头 豺狼

莫m 莫非 莫名

厉 l 严厉 厉害 凌厉 凄厉

抱 bo 环抱 抱养 抱病 抱歉

架 ji 打架 棚架 招架

粘zhān 粘贴 粘板 粘胶 粘连

胶jiāo 胶囊 胶卷 胶印 胶泥

偏piān 偏心 偏见 偏离

24、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说课稿三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欧、洲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图表,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 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图表,说清楚纸的发

明过程。

2.结合相关语句,说清楚蔡伦改进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浸润传统文化,引入课题激兴趣

㈠ 温习旧知

背诵《古诗三首》,感受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㈡引入新课

出示四大发明,引入新课。

二、扫除字词障碍,运用图表学概括

㈠归类检查,认识词语

1.拼一拼、读一读

⑴出示

造纸术的发明,他可是功不可没。

⑵ 出示

在第4自然段中,找到便的不同读音进行圈画、拼读。

⑶ 出示

在第4自然段中找到另外两个多音字进行圈画,对比拼读。

⑷ 出示

拼拼、读读

⑸ 出示

① 随机学习欧洲

欧,笔顺跟随

洲,结合偏旁猜测意思。

②指导书写欧洲

③再读词语,发现都是地点。

⑹ 出示

都是朝代名称,也代表时间。

㈡运用图表,学习概括

1.课文中还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句,整体初读,圈画出来。

2.自主交流

⑴第2自然段,早在几千年前,这个时候就是造纸术发明以前。

⑵第3自然段,两千多年前,就是西汉时代。

⑶第4自然段,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就是 东汉时代。

大约能不能去掉,说出理由。

⑷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指的是我们的后来。

3.我们将找到的这些词语或短句放在一起读一读。

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4.出示课件

⑴ 后来下面的这句话,与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一样的,

⑵ 指导学生学习简练概括。

三、运用图表提示,说清楚造纸过程

㈠出示学习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㈡ 提取重要信息,连接成句表达

1. 交流第2自然段

圈画关键词语: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连接成句,读读。

2.交流第3自然段

西汉时代,人们是用麻来造纸。

3.交流第4自然段

东汉时代,人们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来造纸。

㈢依据提示内容,说清造纸过程

四、再次运用图表,厘清传承的原因

1.观察图表,思考:纸张真正、广泛地运用起来,是在哪个时代?

2.默读课文的第2、3、4自然段,结合纸的发明过程思考一下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圈画出相关语句。

3.自主交流分享

⑴第2自然段

① 圈画:笨重、不方便

结合竹简、简、学富五车体会笨重、不方便。

② 出示

体会不方便

③ 圈画:轻便、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体会轻便的帛不能传承的原因

⑵第3自然段

圈画:粗糙,不便书写

⑶第4自然段

圈画:既轻便又好用、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

4.厘清传承原因

再次运用图表,讲清楚蔡伦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5.蔡伦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改进?再读第4自然段

这样的造纸制作工艺,蔡伦是怎么想到的呢?联系前文思考。

6.思考:改进能换成创造吗?

7.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传承。

五、必做选做结合,分层布置作业

1.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练习规范书写

2.练习填写图表

3.选做作业

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如: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准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查找相关资料,再线上与小伙伴交流一下。

25、三下第十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整理

①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造纸术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2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后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后答案

1、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山深远,石径曲长,白云袅袅,人家暖暖,一驱深秋清冷之意。后两句写出的枫林比二月春花还艳丽,使诗人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从寒山和霜叶这两个词不难看出古诗写的就是秋天的景色。

《赠刘景文》前两句写景,虽荷已尽,菊也残,但傲然挺立的霜枝给诗中的秋添了一份无畏的气概。后两句诗人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勉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荷尽和菊残都点明是秋天。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有别于前两首诗。诗的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梧叶摇落、江上秋风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孤寂无奈。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秋风一次便点出是秋天。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27、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 4.右面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请画出3个面积都是12cm²的不同图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

4.右面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请画出3个面积都是12cm的不同图形。

28、五年级下册19课《牧场之国》课后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年级下册19课《牧场之国》课后思维创新大拓展

写出我国城市的别称。

如:重庆(山城)

哈尔滨(冰城)

广州( )

重庆( )

湘潭( )

重庆( )

长沙( )

成都( )

昆明( )

苏州( )

济南( )

答案:

广州花城,羊城 重庆山城,雾都 湘潭锰都,莲城

重庆雾都,山城 长沙星城,潭城 成都蓉城,锦城

昆明春城,花城 苏州水城 济南泉城

29、纸的发明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纸的发明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通过查找资料、网络搜寻、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获得和纸有关的知识。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纸的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纸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纸的家族吗?来说一说吧!(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纸)

2.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读一读,认一认。

3.揭示课题。

师: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你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是谁发明的纸?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纸的发明》,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纸。在新课开始,通过交流熟悉的纸,从而激起学生对纸的起源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认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造纸术伟大 记录 一册保存 大约 经验

阿拉伯 欧洲社会 创造 携带 制造 蔡伦

积累 朝鲜

(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读音。

术读sh;洲社创是翘舌音;册蔡是平舌音;读准多音字累鲜,用不同读音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录: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氺,最后一笔是捺。

洲: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意思是水中的陆地。

社:部首是礻,不是衤。

(4)学生练写生字各一遍。

3.指名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与同伴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任务。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从中年级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本环节的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并给出学习方法的提示,意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识字,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里具体讲到了纸的发明?其他段落讲了什么?

2.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汇报。

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2自然段:讲造纸术出现以前,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

第3自然段:讲了西汉时期出现了麻纸,但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第4自然段:讲了东汉时期蔡伦造纸,并且传承到了现在。

第5自然段:讲了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想一想:在每一个时间段里,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1,照样子抓住关键字词填一填。

4.交流:

早在几千年前:还没有发明纸,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木块、竹片上,后来又写在丝帛上。

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东汉时代:蔡伦造纸。

后来:传到全世界。

设计意图: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时间变化,了解纸的发明过程,为深入阅读做好必要的准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伟大贡献体会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巨大作用。

2.师:同学们,请你关注这句话中的词语之一,你想到了什么?对,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出示资料,简单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3.小结:是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各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词语之一,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通过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了解,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产生了探究造纸历程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读一读。

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认读词语。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有着伟大贡献。那么,这个可以让我们写字的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求这个秘密。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简单明了,直接进入新课学习。

二、合作交流,了解纸的发明历程

1.小组合作,研读第2~4自然段,思考:关于纸,你知道了些什么?画出关键语句,和同学交流交流。

2.交流,相机教学。

(1)古代还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事情的?按照先后顺序说一说。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2)出示图片:

欣赏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欣赏竹简;介绍帛,欣赏帛书。

(3)说一说:你觉得这些记录方式怎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①费时费力。用铸刻的方法费很多时间,还不能写多少。

②不好携带。不管是龟甲、兽骨,还是竹、木,都太笨重了,不好携带。

认识成语学富五车。

③太昂贵。帛太贵,只有少数人用。

3.小结:同学们说得对,这些方法虽然能记录事情,但是不方便,不普及。所以,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轻便的,能普及的记录方式。纸,就这样诞生了。

4.学生借助课文说一说纸的发明过程。

麻纸―蔡伦造纸

西汉    东汉

5.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

(1)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2)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出的纸,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轻便又好用;②原料容易得到;③可以大量制造;④价格便宜,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用上因为所以或由于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说说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6.三读课文,画出蔡伦造纸的句子,圈出动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捞出来晒干(成纸)

(这是蔡伦造纸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造纸的过程。

(2)原料容易得到: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设计意图:围绕纸是怎么发明的这个话题,教师引导学生三读课文,从重点句入手,在课文中走几个来回,对文本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补充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既有了直观的体验,又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三、深化内涵,感受造纸术的巨大影响力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2.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我们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3.师补充:中国造纸术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推动了欧洲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发展。

4.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到自豪)

5.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自豪之感。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借助文本和老师的资料,充分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的深远影响,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奇妙的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等书,去了解伟大的中国发明,感受中国力量。

板书设计

30、纸的发明佳句有哪些

纸的发明佳句有哪些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默读课文。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3、明白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正确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词语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吸收 经验 原料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字词解释

贡献: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保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

普及:普遍地传到(地区、范围等)。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积累:逐渐聚集。 改进: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词语搭配

一册书 记录事情 满足需要 得到原料 学富五车

一件事情 创造文字 铸刻文字 促进发展 才高八斗

一层薄片 制作丝绵 传承方法 改进造纸术 见多识广

一种方法 积累经验 吸收经验 影响全世界 博学多才

词句赏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这是课文的总起句,点明了造纸术的发明的意义。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龟甲兽骨、青铜器都是坚硬的物质,不便书写;竹片、木片笨重,不易阅读、携带、保存;帛轻便,但叫个高,不能普及。)

3.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两千多年前说明时间久远,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充满了智慧。

4.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这句话清晰地展现了造纸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蔡伦的智慧。

5.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里交代了这种改进后的造纸术所造的纸的有点,这也是造纸方法被传承下来的原因。

6.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这段文字总结前文,与第一自然段相呼应(首尾呼应),都写了造纸术对全世界的影响。同时,这句话也写出了我国是最早掌握造纸术的国家,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1、纸的发明的好词好句

纸的发明的好词好句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默读课文。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3、明白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正确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词语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吸收 经验 原料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字词解释

贡献: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保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

普及:普遍地传到(地区、范围等)。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积累:逐渐聚集。 改进: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词语搭配

一册书 记录事情 满足需要 得到原料 学富五车

一件事情 创造文字 铸刻文字 促进发展 才高八斗

一层薄片 制作丝绵 传承方法 改进造纸术 见多识广

一种方法 积累经验 吸收经验 影响全世界 博学多才

词句赏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这是课文的总起句,点明了造纸术的发明的意义。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龟甲兽骨、青铜器都是坚硬的物质,不便书写;竹片、木片笨重,不易阅读、携带、保存;帛轻便,但叫个高,不能普及。)

3.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两千多年前说明时间久远,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充满了智慧。

4.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这句话清晰地展现了造纸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蔡伦的智慧。

5.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里交代了这种改进后的造纸术所造的纸的有点,这也是造纸方法被传承下来的原因。

6.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这段文字总结前文,与第一自然段相呼应(首尾呼应),都写了造纸术对全世界的影响。同时,这句话也写出了我国是最早掌握造纸术的国家,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2、语文三下纸的发明好词好句及不理解的词语

语文三下纸的发明好词好句及不理解的词语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默读课文。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3、明白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正确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词语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吸收 经验 原料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字词解释

贡献: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保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

普及:普遍地传到(地区、范围等)。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积累:逐渐聚集。 改进: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词语搭配

一册书 记录事情 满足需要 得到原料 学富五车

一件事情 创造文字 铸刻文字 促进发展 才高八斗

一层薄片 制作丝绵 传承方法 改进造纸术 见多识广

一种方法 积累经验 吸收经验 影响全世界 博学多才

词句赏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这是课文的总起句,点明了造纸术的发明的意义。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龟甲兽骨、青铜器都是坚硬的物质,不便书写;竹片、木片笨重,不易阅读、携带、保存;帛轻便,但叫个高,不能普及。)

3.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两千多年前说明时间久远,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充满了智慧。

4.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这句话清晰地展现了造纸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蔡伦的智慧。

5.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里交代了这种改进后的造纸术所造的纸的有点,这也是造纸方法被传承下来的原因。

6.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这段文字总结前文,与第一自然段相呼应(首尾呼应),都写了造纸术对全世界的影响。同时,这句话也写出了我国是最早掌握造纸术的国家,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3、三下语文纸的发明生字组词

三下语文纸的发明生字组词

四大发明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文化成果。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生字组词

术sh(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l(录取、录音、录用)

册c(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n(验算、验血、经验)

阿ā(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社会、报社、社团)

词语积累(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3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生字注音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组词

术sh(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l(录取、录音、录用)

册c(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n(验算、验血、经验)

阿ā(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社会、报社、社团)

35、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美术 手术

伟 伟大 雄伟

录 记录 目录

册 手册 史册

保 保存 保护

存 寄存 生存

约 大约 约束

验 经验 验证

阿 阿姨 阿舅

欧 欧洲 欧盟

洲 欧洲 美洲

社 社会 社保

理解词语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36、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生字组词与笔画

美术 手术

伟 6画 伟大 雄伟

录 8画 记录 目录

册 5画 手册 史册

保 9画 保存 保护

存 6画 寄存 生存

约 6画 大约 约束

验 10画 经验 验证

阿 7画 阿姨 阿舅

欧 8画 欧洲 欧盟

洲 9画 欧洲 美洲

社 7画 社会 社保

37、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生字组词带拼音

纸的发明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造纸术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术sh(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l(录取、录音、录用)

册c(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n(验算、验血、经验)

阿ā(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社会、报社、社团)

38、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纸的发明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造纸术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多音字

累:li(累坏)lěi(积累)li(果实累累)

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

重:zhng(重量)chng(重复)

近义词

笨重沉重 轻便简便 粗糙粗陋

吸收吸取 改进改善 促进推动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反义词

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轻巧

粗糙光滑 促进阻止

39、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40、滨组词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

滨组词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

我会写

滨bīn(海滨、湖滨、滨海)

灰huī(灰色、灰白、灰心丧气)

渔y(渔民、渔业、渔翁得利)

遍bin(遍地、遍及、漫山遍野)

躺tǎng(躺在、躺倒、躺下)

载zi(满载、载货、满载而归)

靠ko(靠岸、依靠、无依无靠)

栽 zāi(栽树、栽植、栽跟头)

亚y(亚热带、亚军、东亚)

夏 xi(初夏、立夏、夏令营)

除ch(除了、除法、删除)

踩cǎi(踩到、踩泥、踩高竿)

洁ji(整洁、洁净、冰清玉洁)

我会认

鸥ōu(海鸥、鸥盟、水鸥)

胳gē(胳臂、胳膊、胳臼窝)

臂bei(胳臂)

睬cǎi(理睬、睬瞅、不理不睬)

凰hung(凤凰、金凤凰、凤凰磐涅)

榕rng(榕树、榕城、榕海)

凳dng(石凳、凳子、坐冷板凳)

逢fng(每逢、重逢、相逢)

手机扫码阅读简单三年级《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