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4课花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分享 2023-05-13 11:32:03

六年级上册4课花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1、六年级上册4课花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4课花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穹、孕等10个生字。会理解苍穹、旖旎、琼浆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诗一般的语言,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关于花的诗句。

2.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三首诗中都写到花。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2.书写课题:4.花之歌

3.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苍穹( qing )孕育(yn )摇曳( y)馥郁(f)赠予(yǔ)

硕大(shu)琼浆(qing )鸣啭( zhuǎn )婆娑( suō)冠冕(miǎn )

(2)检查词语的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四、品读句子,展开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大自然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花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神秘,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儿悄悄开放的时候,有早晨的风相伴,风儿在祝贺我,为我的开放而鼓掌傍晚,太阳就要远去,我和一群群鸟儿送别太阳,很真诚地对太阳说:太阳,明日见!

师:对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读着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启迪与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儿那样乐观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张扬,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便乐观地、开心的生活。

五、总结课文,拓展主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拓展美文。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找一找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并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4.花之歌

教学反思:

1.理解散文诗中的意象,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感悟生活美好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并生活的珍爱。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含义,感悟道理。比如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就表明作者的态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对韵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教法分析

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四、学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演练法等。

五、教学流程

1.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能观察、感受又能调动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1)教师导疑,学生质疑,图画展示,创设情景。(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你们下课了都喜欢做游戏对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对对子的游戏,你们想玩吗?通过问题陈学生在注意力集中起来。(2) 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再创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识字,加字变成对韵歌。(3)教师导思,学生释疑,教师相机指导,帮助学生用认识在汉字宝宝加字变成对韵歌。(4)教师导悟,学生迁移,学生整理认识来自大自然的朋友,感悟对大自然在热爱之情,把自己认识在汉字,通过加字变成对韵歌。

3、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本课为看图识字,配有8幅插图,右下角分别写出了古代的象形字,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素材,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识字方法。本课教学任务分两课时完成,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据此,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图片了解字义并组词、说句子。(重点)

2.认识新笔画:横折点,了解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和先中间后两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书写日、田、禾、火。(重点)

3.看图识字,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难点)。因为这是一群刚入学才一个多月的孩子,本课使他们第二次接触汉字,对于他们来说把横写平,竖写直都很困难,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日和月。

 二、学情分析:

 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面临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字枯燥的。无趣的,而天性好动的性情又使他们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了很难持久,基于此,我会将学生的养成教育贯穿课堂始终,用自然的提示语,表扬话,手势动作牢牢地吸引孩子的眼睛,注意力始终保持。

 三、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从始至终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达到识字和组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讲故事,图画,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的确,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1. 图画导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故而上课伊始,我将贴出笑眯眯,暖融融,孩子非常喜欢的太阳公公,来认识太阳这个词,这个词并不是本科教学之内,但这是孩子每天都见到的一定非常想认识。所以信手拈来,既不费力气,又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2. 听故事,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六七岁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生硬的讲解这个字第一笔什么,第二笔什么,你应该怎样怎样写,无疑使孩子感到学汉字是枯燥的,没有意思的。如果让刚学汉字的六七岁孩子在生动的故事, 美丽的图画中学习汉字,无疑是激发学习汉字的好方法。所以,我以日字为例,安排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描画太阳,讲一讲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个字的,为孩子架起与古人对话的桥梁,让孩子亲身体会古人造字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使汉字不仅仅是方块字,而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更加生动。也为下面的自学打下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孩,于是我安排了为形声字配图,再与现代字相对应的找朋友游戏,让他们自己学习汉字极大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欲望。

 通过找,叫名字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音、形的记忆。

4、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说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中的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习认识象形字的学习方法上,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具体策略如下:

1.情境中识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在本课中我以喜羊羊为线索,通过游象形字王国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孩子能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2.游戏中记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儿歌诵读、找朋友、归类游戏等,其本质都是识字,复习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的。

3.抓典型字教会学生学字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课始我便抓住典型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象形字学法和熟字加笔画法来巩固此字,并通过学习,迁移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记忆另外的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块写有口、耳、目、手、足五个字的龟甲,并讲述由5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此处将本课要求的5个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接着我让学生猜测甲骨文对应的现代字,进而演示这六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之后,再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反复出示本课的生字,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就识字而言,当今社会多渠道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已不再是白纸一张,许多学生都能认一定数量的汉字了。因此,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给同桌听,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动学习。同时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起点,突出重点。并让学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认字,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三)举一字例,图字对照,激趣激情,形成感知。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先出示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进而出示象形字的口,与口图比较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学习象形字的方法。这一设计充分利用课件的形象性和动态效果,以图片来揭示字义,以字与事物的重叠来揭示象形字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初步领悟认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看到字,联想到这一事物,通过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样的课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学的辅助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汉字在他们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课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频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因此障碍不大,所以我在学习了2个象形字以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剩余的字,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记、去想,在前面两个字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巧妙地将汉字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锻练学生独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写一种新笔画竖和十一个字。

 因为一年级学生写字刚刚起步,学生容易笔画颠倒。所以,在教写生字时,告诉学生写字中的规律先横后竖之后,再进行教师板演,学生说笔顺,多书空。用最捷径的方法,教会学生知识,少走弯路。

(五)总结: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方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义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性。因而,我以: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爱动脑筋,和我一样聪明可爱!哈哈哈!以后,大家还要多在生活中识字,用各种方法识字。为这堂课的总结。

 六、说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家庭作业: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制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我设计这两个作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想把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动手制作卡片和找朋友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样的板书有利于一目了然地了解汉字演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象形字的方法。且最后一行的汉字是通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补充上去的,又能起到加强记忆的效果。

5、一年级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 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 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 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三、学习目标

1.通过猜字谜、熟字比较等方法,能正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等7个生字;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评价等能正确书写笔画一 丨和一、二、三、上;

2. 通过教师领读等多种方式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评价任务

1.能正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笔画一 丨和一、二、三、上;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

  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

  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环节二

  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环节三

  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 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 )。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环节四

  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6、一年级上册识字1:天地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1:天地人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天地人》是本册新版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新字的直接体现,它替换了原先一开始的拼音教学。《天地人》是一个有创意的安排,天地人,宇宙、自然与人的关系,你我他,除了我,还有你和他,构成了世界。这些涵盖了我们的现实世界,天地人你我他,要给孩子们营造的就是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我觉得这个和谐不仅是内容本身所要传递的,在我们教与学的过程中更要将和谐进行到底。识字量本身不大,难度也不大,这对于初入学过渡时期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是对语文学习的一个很大的缓冲空间,我们讲得可深可浅,可多可少,让孩子们在整个意境中,认一些汉字,去粗浅地认识一些人与自然,我们的世界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有意思,让他们觉得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东西,新的形式。

基于这样的背景,综合汉字教学的一般规律,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定位如下:主要目标有三点,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这6个字,3.了解字的基本意思并能简单运用。主要流程三部分,分别是初识生字、读记生字、学用生字。教学课时为2课时,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料、游戏卡片等。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天地人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建议:

三、说教学过程

1.识字

  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本课要认的6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图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2)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6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带有相同的部件。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生活语境识字。本课6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

  (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3)动作猜字。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2.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6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教师应结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6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

  (2)理解运用。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字义。如:

   晴天、阴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拿着生字卡片进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读和理解运用。

7、一年级上册课文6比尾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6比尾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1. 文本解读:本文是一首简短而精悍的儿歌,采用三问三答的排比手法,进行了两组问答,共展示了六种不同的尾巴,同时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词简洁,抓住了六种动物独有的特征。儿歌韵味十足、朗朗上口,使学生在学习中便于记忆。

2. 教学设计

A、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学生的认知特征,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知识与能力:认识尾、猴、鼠等12个生字,会写比、巴等4个生字,熟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悉排比句的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文学习中,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及热爱动物的美德。

B、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找出课文中不同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并能理解长、短、弯、扁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找出生活中其他可以用长、短、弯、扁来形容的物品。

C、教学工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动物园里,你们都见到了哪些动物?

生1:猴子。

师:好,猴子。你见到猴子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吗?

生1:长长的。

师:嗯,长长的。还有什么动物的尾巴也是长长的?

生2:老虎的尾巴也是长长的。

生3:大象的尾巴也是长长的。

师:嗯,同学们都很棒!尾巴长长的动物已经找出来好多了。那有没有尾巴不一样的动物呢?

师:看来同学们一时想不出来。那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找一找尾巴不同的动物。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页《比尾巴》。

导入设计意图: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提问解惑的谈话方式导入,可以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能够更加认真地去学习,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

1.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 指导字音:比、扁、弯、鼠、伞、孔。

3.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找出课文不同形状的尾巴,并把相应的动物对上号:长-猴子,短-兔子,像把伞-松鼠,弯-公鸡,扁-鸭子,最好看-孔雀。

4. 全班齐读。

(三)析读: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1.句子中说哪种动物的尾巴像一把伞?(松鼠)

2. 伞是怎么样的?(展示伞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为什么要用好像这个词?(因为松鼠的尾巴不是真正的伞)

公鸡的尾巴弯

1.弯是怎么样的?(在黑板上划出弧形展示弯的形状)

2.公鸡除了尾巴弯还有什么特点?(会打鸣、有鸡冠)

3.请同学们说说公鸡与母鸡的区别。(公鸡会打鸣,母鸡会下蛋)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 孔雀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展示孔雀多张图片,尤其是开屏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2.最是什么意思?(第一,没有能超过它的。)

3. 为什么要用最字?(显示孔雀尾巴好看的程度)

(四)品读:

1.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同尾巴的特点,同桌之间交流,总结出生活中其他具有这些特点的物品。

2.课件出示:

板凳( ),方凳( ),香蕉( ),饼干( )

竹竿( ),筷子( ),月亮( ),扁担( )

(五)小结:

同学们,学了今天的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同学们下次再去动物园的话可以多观察一下这些动物的尾巴。好,我们大家现在最后朗读一下课文,在朗读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全班齐读课文)

(六)作业:

学科内:1.识字写字:将今天新学的生字(带拼音)抄写5遍。

2.阅读培养:熟读课文3遍。

3.口语交际:将文中6种动物的尾巴,描述给爸爸妈妈。

学科外:与爸爸妈妈一起观看科教栏目的《动物世界》,探讨里面动物的特点。

8、一年级上册识字10:升国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10:升国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为此,在本课设计中,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开发、利用生活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构建生活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些年龄特征,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图片、视频、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搜集国旗知识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里升国旗的视频。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话: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向国旗敬礼。)

2.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你听到什么歌声?你是怎么做的?(指导学生说话: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我听到了国歌声,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立正向国旗敬礼。)

3.小结:同学们,我们每周一早晨的时候,在我们学校操场上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还记得升国旗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升国旗》。

4.板书课文题目。老师要在黑板上写课文题目了,请大家注意看:升是独体字;国,里面是个玉米的玉;旗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笔画较多。让我们一起来读升国旗!

5.理解课题。教师讲解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6.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熟知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得新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表达的欲望,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通过诠释课题,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朗读,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2.我们的课文是带着拼音的,读的时候请大家借助拼音仔细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3.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指名分句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翘舌音升、中。

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6.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适当停顿。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自读、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目的。教师相机纠正、强调生字读音,从学生的已有学情出发,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随文识字,细品课文

(一)学习第一句。

1.认真地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句,思考: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呢?

2.认识国旗。

(1)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出示词卡:国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我们的国旗,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国旗这两个字的。

(3)学习新部首:口字框。

3.学习五星红旗。

(1)师:其实呀,国旗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五星红旗)出示词卡:五星红旗。

(2)相机学习五红。

认识新偏旁纟,说说带有这个偏旁的生字。

4.小结: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五星红旗上面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代表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富强了。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后升起国旗的情景吧!

(播放视频)

师: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小结:是呀!多么让人自豪啊!国旗代表着国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

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表达出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

师: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会听到什么?

1.出示第二句: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学习生字:升中歌起。

升:翘舌音。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升。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升这个动作,用手当作太阳,做一做太阳升起来的样子。做动作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歌:采用生活识字法。我们在电视中经常见到这个字,我喜欢唱的歌是;音乐课中我们都要唱歌。组词:唱歌、歌曲。

中: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中。

起: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起:+己=起。

2.播放国歌,全体起立跟唱国歌,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雄壮与激昂。

3.指导朗读。

(1)理解徐徐。同学们回忆下,国旗升起来时的速度是快是慢?

小结:是呀,国旗是慢慢地升起来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徐徐)

(2)创设情境。

师:雄壮的国歌声中,国旗慢慢地升起,通过朗读让我们一起感受当时的情境吧!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4.齐读前两句。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快看,国旗升起来了。

齐读。

1.出示第三句: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2.学习生字么美丽。

么: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么。

美:下面的大是个人形。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后来引申为人的容貌等很美。

丽:古文字的丽是两鹿结伴而行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美丽。

3.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5.说话训练。

(1)在一些词语的前面加上多么,表示程度更深。

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

美丽 多么美丽

好听 多么好听

高大 多么高大

(2)你能依照这样的形式说几个词语吗?

(四)学习第四句。

1.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出示: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2.学习生字立正。

立:强调立的笔顺。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立。讲述字理:出示立的字理图,古文字的立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笔丶像人头,第二笔一像人的肩,第三、第四笔像两条腿,最后一笔像大地。本义为站着不动。

正:了解字义,组词。

3.老师下达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动作。

4.指导朗读。

师:立正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我们立正,表示对国旗的尊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五句。

师:我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了表达心中的自豪与尊敬,我们还要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1.出示第五句: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敬礼。

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结方法:学会看课文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3.升国旗时,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把这个句子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呢?

4.指导朗读第五句。

师:向国旗敬礼,表示小朋友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五句。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六)整体学习,诵读品悟,升华热爱国旗之情。

1.让我们怀着对国旗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之情来参观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多媒体演示北京天安门前升旗仪式。)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巩固更多的生字、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体会语义。学生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中、五。

2.指导书写中。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一说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笔标出。

(3)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中:中字的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的最后一笔横在横中线上,中的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5)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五。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第二笔的竖略微向左倾斜,第三笔横折写到横中线上。

(3)学生描红,临写。

(4)同桌评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揣摩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怎么写字才好看,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说关键笔画、教师示范、学生描红、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等活动,达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的教学目标,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自豪。希望同学们爱护国旗,尊重国旗,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而努力。

2.是啊,国旗如此美丽,难怪人们用歌声来赞美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朗诵课文表达对国旗的热爱后,引导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从而产生尊重国旗、爱护国旗的意识,通过学唱歌曲,升华这种热爱、崇敬之情,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复习词语:

中国五星红旗国旗国歌升起多么

美丽立正

2.过渡:同学们对词语掌握得很扎实,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3.齐读课题。

4.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新课,搭建好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二、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先来学写本课的另外两个生字。

(课件出示:立正)

2.回顾写字的方法。

一看:看每一笔所在的位置,看老师的示范。

二写:认真描红,临写,先描再写。

三对照:仔细与例字进行对照,与同桌互相评议。

3.指导书写立。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立的丶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较短,第三笔和第四笔要写得匀称,第三笔为轻入笔、顿笔收的小点,而第四笔是顿笔撇出尖状的小撇,第五笔横比第二笔的横要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同桌互相评议。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最后一笔的横要拖得稳稳的。

4.指导书写正。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一说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笔标出。

(3)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第一笔横要写得略微向上倾斜。第一笔稍短,第二笔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最短,在横中线上起笔,第五笔稍长,写得要平稳。不偏不歪斜才是正。

设计意图:继续完成书写任务,培养学生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视学生的参与评价,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三、指导背诵,深入理解

1.采用各种形式熟读课文。

(1)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给全班同学听。

(2)自由地轻声朗诵,同桌合作读一读,男女生合作读一读,指名分句读。

2.方法引领,熟读成诵。

(1)以问题提示法引领背诵。

师:我们在背诵时,可以想每一句都讲了什么内容,然后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背诵,我们一起合作来背一背。

师:什么旗帜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怎样升起?五星红旗升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生合作背诵。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引领背诵。

师: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这些插图都展现了课文的哪些内容?我们可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提高背诵的效果。

请同学看图轻声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一背。根据课件展示的画面,全班齐声背诵。

(3)深入情境,表演背诵。

想象你现在正在参加学校的升国旗仪式,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又是怎样做的?请你一边背诵一边表演。

独立背诵,指名到前面来一边表演一边背诵。

(4)小结: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同学们不仅能背诵诗歌,还掌握了背诵课文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课件出示)齐声读一读这些好方法。

想问题,连词句;看插图,想画面;做动作,来表演。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背也是一种技能。背诵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在低年级的背诵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背诵的兴趣。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文内容和班级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背诵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图画引路、情境表演、情境想象等方法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说话训练,拓展延伸

1.说一说。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国旗说,那就说说吧!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________)

2.画一画。

画一幅升国旗的图画,或者简单一点儿把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画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实践的机会。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板书设计

                  升国旗

                 热爱祖国

9、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激发结交朋友的兴趣,能在新环境中主动结交朋友,知道与人交往时要热情大方、有礼貌。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3.消除害羞感,增强交际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怎么认识、结交朋友。

教学难点:

消除害羞感,热情大方、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

(一)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者口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条谜语,都是猜我们班的同学的,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指名提问:你为什么能这么快猜中是这两位同学呢?

(二)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后小结板书:外貌 性别 体形 特征年龄 性格

师:想必有些同学并没有猜出这两位同学是谁,今天我们就敞开了心扉,相互介绍自己,试试结交新朋友,好吗?

  二、指导表演,交流评价

(一)小组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相互介绍自己的情况(名字、兴趣、爱好等),可以一起约着下课玩耍。教师注意喜要适时评议,强调交朋友时,要注意说普通话,态度要真诚大方、有礼貌。答话时要热情、友好。

(二)分组汇报,做出评价。选几位学生上台描述一下和自己有过交流的搭档(长相、兴趣、年龄等等)。全体参与进行平价。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准确中肯地评价,善于去发现别人的长处。

  三、创设交际情境,指导实践

(一)让学生到座位上去结识自己想认识的同学,或者创设在校园里认识其他班级同学的情境。

(二)教师引导学生将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家里来了小客人,和小客人如何交朋友呢?

  四、拓展练习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去结交朋友,如小区里的小朋友等,随时汇报情况。

  五、口语变际范文

(操场上有三个小朋友在拍皮球,有两个小女孩想加入)

丫丫:拍皮球真好玩,可惜我们没有!

奇奇:这好办,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玩啊! (奇奇指着那三个小朋友)

丫丫:可是我们不认识他们呢!

奇奇:没关系,我们可以和他们交朋友啊!走!

(丫丫和奇奇走到三个拍皮球的小朋友那儿)

奇奇:你们好,我是- (2)班的奇奇。

丫丫:你们好,我是丫丫,我们可以和你们一起玩皮球吗?

三个小朋友:好的,我们一起玩吧。

  教学反思

  1.这节口语交际课,在教学设计上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充分体现赏识这一主题,在各个活动环节中,使学生学会自我赏识的同时也学会赏识他人。学生能够在自我赏识的基础上,培养自信,懂得了要学习别人的优点,要和有优点的孩子交朋友,更好地和同学搞好团结,学会友爱相处。所以,赏识让本节课生动、多彩。

  2.本节课上,教师时而是孩子的玩伴,时而是导师,时而是主持人、见证人一节课下来,教师的角色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随机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教师与孩子们那相通相融的心。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有教学游戏、角色表演、练习等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又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讲授、欣赏、讨论、交流等让学生的身体静下来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0、一年级上册课文4四季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4四季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1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一、欣赏图片,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图片。师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呢?秋天后是冬天,冬天过后是春天,春天过后是夏天,夏天过后又是秋天,像这样四个季节循环反复,叫四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第四课

书写课题《四季》

二梯度朗读,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学分小节:

1、这篇课文是一首小诗,这篇课文共有几小节呢?

2、瞧。这篇课文,配有四幅图,每幅图旁边就是一小节,这是第1节。这是第2节。(课件演示)你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给每小节标上序号吗?

3、这首诗有几小节啊?(四小节)

【点评:这是一年级孩子第一次接触诗这种文学体裁,将诗字单独出示认一认、读一读,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用课件将全文出示,由老师先扶后放带着学生给小节标上序号,扎实教会孩子给诗歌分小节。】

(二)指导朗读

1.老师一边读,你一边看着字宝宝,老师读到哪儿,你就看着哪儿,心里要跟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2.自由指读。

像老师这样用小手指着读,自己读给自己听。速度可以和别人不一样,借助拼音宝宝,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3.学生配合轮读。

请四个小朋友轮着读,做到不多字、不少字。

4、齐读

注意集体读书时要整齐,用上最自然的声音。【点评:指导读书这个环节设计了四种读法:范读、自由读、轮流读、齐读。】

5、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说话训练:连起来说:我最喜欢( )因为( )。

【点评:练习生活实际,训练学生说话,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三、识字读文,延展四季

(一)学文第一节诗。

1、大家一起读读这一小节(全体读)

理解:尖,这样的形状就叫尖【贴字:尖】尖字上面就是一个小、下面一个 大。特别的尖就叫尖尖。

2、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尖尖的啊?

说话训练:(图钉尖尖、嘴巴尖尖,钉子尖尖)

3、草芽钻出地面,到底想对小鸟说什么呢?你能从诗中找出来吗?

请你把笔和尺子拿出来,把草芽说的话画出来,注意借助尺子画直线。

4、 我们一起来做一颗勇敢的小草芽吧!(全班一起表演背诵)

第一节仿编诗歌:

1、其实啊!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的小使者可不仅仅是小草芽。大家看还有谁?谁会编一节春天的小诗?

2、迎春花黄黄,它会对谁说?春天会有什么小动物?

3、春天除了迎春花会说,那还有谁会说?

4、瞧:春天还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条呢!绿绿的柳树、弯弯柳条、嫩嫩的柳芽,真是太美啦!你会编一节诗吗?

【点评:这个环节就是语用训练,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春天,也用和诗歌中一样的叠词,一样的句式去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观察图片,指导朗读;

能用朗读让老师感受到荷叶圆圆吗?齐读荷叶圆圆 。

2、荷叶说了一句什么话来报告夏天来了?你也用尺子和笔把这句话画出来吧!

3、青蛙的青是后鼻音,要读准。青蛙。它会帮农民伯伯捉虫吃,所以青蛙的蛙是一个虫字旁。【板贴:虫字旁】

4、夏天是个热闹的季节,荷叶这么好玩,肯定还会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大家在一起才开心呢!

说句练习: 荷叶-----,他对-----说:我是夏天。

5.(夏天)识字:夏天的夏字下面有一个新偏旁,叫折文。这个名字有点难,我们做一个动作帮我们记住它。(折文,折 文,就像把文件折起来,就叫折文。)

(三)、自学、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3、4小节,从哪些景物中知道秋天来了?用铅笔圈画出来。出示冬天图片,结合学生汇报,感受雪人顽皮可爱;从什么景物中知道冬天来了呢?雪人有个动作你会做吗?感受到雪人的顽皮可爱。

四、巩固识字

1、开火车识字。摘苹果识字。强气球识字。

2、生字宝宝要和你们玩一个拼图游戏。如果你认识字,大声读出来,就能拼好一块图呢!

3、蝴蝶仙子要和你们玩我说你猜的识字游戏呢!五秒钟,把语文书往桌子上边推。再把生字卡片取出来,认一个,摆一个。还有不认识的就问问同桌。最后把字宝宝排成一排。听明白了吗? 小朋友听老师说意思,举图片(发展思维)

(1)这个字啊,和语言有关,和我们语文的语字是同一个偏旁的。(说)

(2)这个字啊上面小下面大。(尖)

(3)这是一个季节,这个季节啊!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春)

(4)它可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哪!(找一个字不行,把它完整的名字举起来)

(5)下面这个字啊是一种季节,这个季节啊!老师可喜欢啦!可以吃冰淇淋、可以痛快的游泳。(夏)

(6)、三人跨日(春)

4、我们一起来扮演春夏秋冬天的使者,来向大家报告好消息吧!跟着老师配上动作表演吗?

五、结束语:

 同学们,愿大家多走出户外去,亲近大自然,让你的眼睛看到更多的美景,听到更多美妙的声音,愿你们的生活更加色彩斑斓。四季的景色很美,你们想把他们永远的留住吗?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一起守护美丽的大自然!

六、作业:

1、回家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下来。

11、一年级上册课文3江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课文3江南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会写江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会写江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3.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意思,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鱼、荷花、采莲姑娘、莲叶的头饰,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画好田字格)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出示卡片:江南)谁来读一读?江是一个三拼音节,南是小门n。谁再来读一读?指名两个学生读,齐读。

2.简介江南: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的(加动作)地方。到了夏天,那里的荷塘可美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啊?(想)(课件出示荷塘图)

3.过渡:江南真美啊!我国汉代有一首民歌,歌曲里描绘得比这还美,想听吗?(想)好,请你们一边听,一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感悟诗意

1.师配乐读文。

师:刚才老师读得怎么样?(好)你们想不想读?(想)好,就请你们把书打开到73页,自由地边读课文,边想像。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2.师:刚才读了古诗,脑海里出现画面的小朋友请举手。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美丽的荷花。(点击课件:荷花)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粉红色的荷花。师:你呢?

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莲叶。(课件:莲叶)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好多的莲叶。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绿色的莲叶。评价语:你的想像力可真丰富。(出示生字莲叶)莲是小棍l,叶是整体认读音节。请你读,你读,一起读。

3.师:你来说?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采莲姑娘在采莲(课件:采莲姑娘。出示生字:采莲)采是个平舌音,师领读采、采莲,生齐读。师:你读,你来,齐读。

4.师:说说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什么画面?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鱼儿在水里游泳。(课件:鱼戏图)生:鱼儿们在水里玩游戏。(出示生字:鱼是个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男生一起读,女生跟他们比比。出示:戏,谁来读?指名读。你。谁能帮戏找个朋友?戏:游戏、戏耍。评价语:你的词汇量可真大呀!

5.出示课文,师:谁做第一个小勇士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师:老师相信大家如果再把课文读一读,肯定会读得更好!自由读一读吧。

师: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们读得非常认真,下面请同桌用我好像选择)说一句话,(句式:我好像看到了我好像听到我好像闻到)

师:你好像。指名说话。(适时奖励头饰)

生:我好像闻到了荷花的香味。(课件:荷花)师:还有谁看到荷花的?

生:我好像看到了粉红色的荷花。评价语:你真了不起,还看到了颜色呢。

生:我好像看到了许多绿色的莲叶。(课件:莲叶)师:你能说说莲叶长得怎么样吗?

12、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zh ch sh r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zh ch sh r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zh、ch、sh、r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会平舌音的基础上学习翘舌音,就以汉语拼音本身而言,内容比较枯燥,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新教材在编排上考虑了这一因素设计了帮助学习声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儿歌之中,寓学于乐,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作为一年级新教材中一个颇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每位实验操作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针对教材的特点,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我力求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最高处,接着,便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老师和学生共同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了由枝到zh,由吃到ch,由狮到sh,由日到 r 的过程,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新的联系过程,将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寓学于玩。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富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在学生学习语境歌的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联系表音表形图,探究字母的发音方法,并让学生互相说说,在发音时发现了些什么,让学生在体会发音的过程中探究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寻找新的未知点。

在区别平翘舌音的发音时,我又设计了游戏看谁听得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找朋友的方法来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及它的四声。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在课的结尾处我把语境歌,以歌曲的形式弹奏出来,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再一次读一读语境歌,唱一唱语境歌,把课堂的教学气氛推向高潮。

巧妙地运用情境图和语境歌体现了汉语拼音教学是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也使一堂课的内容首尾呼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饱满的情绪中进入新课教学,又在欢乐的歌声里结束一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声母卡片: z、c、s, z整体认读音节zi、ci、 si

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还记得吗?来,谁跟它打个招呼?

2.指名读,齐读。

z、c、 s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平舌音)zi、ci、 si我们又 叫它(整体认读音节)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复习旧知入手,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这是每个学生都愿意接受的,并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朋友读得这么好,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奖励,讲个故事好不好?实物投影打出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ch、 sh、r

出示zh、ch、sh、 r

1.师: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时间?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 r (伺机出示卡片 r ),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 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

2.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 (伺机出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吃小猴

3.师:对,这就是吃小猴的ch, (伺机出示卡片ch),狮子吃上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树上的小猴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救上了树。

4.师:对,这就是树枝的2h, (伺机出示卡片zh),这几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个声母 zh、ch、sh、r,教师板书课题。

【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虽然这些字母他们不认识,但是用这些字母识记的语音都在儿童语音中经常出现,合理地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的字母接通、匹配,能化难为易,大大地提高汉语拼音的学习效率。】

三、借助语境歌学好zh、ch、 sh、 r

1.学习语境歌

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一听吗?

老师范读儿歌(配乐)

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

想学一学吗?

师生共同读儿歌。

【语境歌短小精悍,语言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一下子就把所学的字母同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读好字母作了良好的铺垫。】

2.联系表音表形图,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

(1)小组学习

①小朋友读得真好,其实你们刚才在朗读语境歌的时候,已经把zhi、 chi、 shi、 ri都读准了 ,如果老师让上你们单独来读这4个声母能读好吗?

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前学过声母的发音方法,联系书上的图画读好这4个声母并说说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这部分的学习,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思路,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在合作交流的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探究的命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究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说说在读字母时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对,这几个字母的发音时舌头都要往上翘,所以叫它翘舌音,它们都是声母,发音时声音要轻而短。

③听老师范读。

④指名读(提醒学生发音时要轻而短)

⑤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读(跟老师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2)游戏看谁听得清?(比较zh、ch、 sh同z、 c、 s的发音)

①老师读一个字母,小朋友单相同读音的卡片。

②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举卡片。

【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这一设计,将枯燥的复习巩固溶人了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区别乎翘舌音的不同。】

(3)看谁记得牢

①zh、ch、sh、r小朋友都会读了,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记住它们呢?

②同桌交流,讨论。

③指名回答。

【让学生想个办法来记住字母,这对已有些识记汉语拼音经验,并喜欢探究的小朋友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好机会,他们都会跃跃欲试。】

四、教学zhi, chi、 shi、 ri

1.教学zhi、 chi、 shi、 ri 的读音

(1)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一下子就把zh、ch、 sh、 r给记住了,看来今天的新朋友大家又交上了,zh、ch、sh、r它们也交上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大家请看。

(2)出示: zhi、 chi、 shi、 ri.

(3)谁会来当小老师读?试一试。

(4)小结:这叫整体认读音节,i不发出声音,读时比原来的声稍响一些长一些。

(5)集体练读。

2.练习四声,出示:

zhi

chi

shi

ri及它的四声。

(1)老师给它们分别戴上了帽子,谁能认出来?

(2)自由练习,同桌检查。

(3)指名读。

(4)选音组词。

五、巩固练习

1.小朋友,今天我们又交上了几个新朋友,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起歌,跳起舞来吧?

2.老师边弹琴,边唱语境歌,学生跟唱语境歌,边唱边表演动作。

【让学生跟着琴声演唱语境歌,不仅使已学的字母得到了巩固,而且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六、课堂作业

作业抄写四个声母,每个四遍(包括描红)。

抄写音节各一遍。

13、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d t n l 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d t n l 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d t n I》教学设计

一、复习

上节课认识的声母朋友又与我们见面了,小朋友还认识吗? (示dt)

1、读卡片

2、做拼一拼,读一读游戏:出示母卡片d t,韵母卡片aeiu,让学生动手拼成音节,带小朋友读一读。

二、教学n

过渡:小朋友正坐着小火过山洞来参加拼音朋友的盛会呢? (课件展示情景兔图,点击山洞,拖出一个闪烁的n )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n。

1、谁能看图,编个顺口溜, 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新朋友呢? (一个门洞nnn, 茶杯倒放n nn......)

2、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互读正音。

3、辨析mn

念-念顺口溜,做一做手指操。

4、书写指导:

课件演示书写顺序,学生观察,练习。

三、教学I

过渡:小朋友正在玩赶小猪的游戏,(课件出示情 景图)赶猪时,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 (lu lu lu)

1、 (点击小棍,拖出闪烁的I,),这就是我们新认识的姆I。

2、教师反复读n1,让学生反复比较口型。

3、学生尝试发音。学生捏鼻子发n的音,松开鼻子发I的'音, 体会发n时,气流不同之处。(指名读开火车读女生对读)

4、姆I像什么样儿?你能编顺口溜帮大家记住它吗?

5、指导书写:

把拼音朋友送回家,让他舒舒服服地住进家,看课件演示,临摹,互评。

四、拼读音节

过渡:姆n l 会和哪些单韵母交上朋友组成音节呢?让我们一起做个猜,我猜猜猜的游戏。

点击课件,让学生猜读可能会出现的由声母n l 组成的带调音节。

(na nu lu nv ne le li ni)

猜对了就跟着他读一读。

五、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左下半个圆是什么声母?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拍手念顺口溜:对鼓鼓锤ddd,鱼儿跳t舞tt,一个门洞nn,小棍赶猪。

2、找朋友游戏。

教师:我请xx找朋友。(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我来找个好朋友。(边说边上台)

教师:声姆nnnn。

一学生: n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众学生:对对对!n是我们的好朋友。(如错)错错错!请你仔细找朋友。

六、小结

14、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i u ü y w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i u y w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根据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本教案设计,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创设情境,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同时,配上相应的朗朗上口的语境歌,帮助学生学习,化难为易。此外,教师还根据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把拼音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趣味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录音机、情境设计图。(教师)

2.拼音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其四声。

2.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i、u、,希望每个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正确念、牢牢记。

设计意图:利用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它们的四声,有利于对单韵母的巩固,更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整体感知,欣赏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2.谈话导入:这小院真美。你看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趴在河边看小鱼吐泡泡。河里还有一只小乌龟悠闲地爬着。院子的周围种着许多树,院子中间还晾着一件衣服。多么温馨的小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图,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基础。

三、图片引入,学习韵母

1.教学单韵母i。启发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

(2)谈话引入:衣服的衣跟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i的发音相同。

(3)听音、发音。教师示范发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口形。老师发音时牙齿怎么样?(学生观察)师生共同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ii。(齐读,开火车读)

(4)记忆字形:i像什么呢?

(5)教学i的四声。

①师:i和a、o、e一样,可以戴上四顶帽子。仔细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出示:īǐ)学生观察比较。

②出示多媒体课件:(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③学生分组练习朗读i的四声。教师范读:ī这件衣服真好看!咦!我的铅笔在哪儿?ǐ拿把椅子您请坐。你的意思我明白。

(6)指导书写i。

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i的基本笔画。

②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③师生共同练说书写韵母i的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格。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2.教学单韵母u。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插图说话,教师引出u:一只小乌龟在河里玩耍。乌龟的乌的读音里面就有u。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教学讲解:发u音,嘴唇拢圆,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发音口形不变。学生练习读单韵母u,师生共同编顺口溜:嘴巴突出uuu。(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教师指学生领读。)

(4)教师引导学生记字形:图上哪个地方像u?(这只小乌龟像u形。)还像什么?(像只茶杯uuu。)

(5)教学u的四声。多媒体课件出示:ūǔ。

ū第一顶帽子平平的,谁会念?火车呜呜叫ūūū。

第二顶帽子上山坡,谁会念?没有就是无。

ǔ第三顶帽子转个弯,谁会念?一二三四五ǔǔǔ。

第四顶帽子下山坡,谁会念?我们爱公物。

(6)指导书写u。

①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竖。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竖一定要写直。

②教师指导学生试编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先弯后竖紧相连。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④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⑤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⑥再次展示,教师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3.教学单韵母。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引出:一条大鱼在水里吹泡泡。(出示:)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看口形。

的发音,舌位和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圆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口形像在吹笛子。

(4)记字形:u和的字形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教顺口溜:u上加点,小鱼吐泡。

(5)练习u的四声。也戴上了帽子,(出示声调卡)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他姓於,ǖǖǖ。我吃鱼,ǘǘǘ。

天下雨,ǚǚǚ。一块玉,ǜǜǜ。

(6)指导的书写。

①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笔顺,启发学生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③师生共同创编韵母的书写儿歌:竖右弯,连直竖,再写两点在上边。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学,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⑤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教学拼音字母时,教师根据图和字母的结合展开趣味教学,另外,还根据主题图让学生练习说话,创编儿歌,把拼音学习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游戏练习,巩固记忆

1.利用卡片开火车读6个单韵母,可以打乱单韵母的次序。

2.做摘星星的游戏。老师读一个带调韵母,请学生摘下写有相应字母的星星。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字母的发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枯燥的字符活起来,引导学生记住字形。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i、u、,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

设计意图:归纳本课学习内容,梳理整合本课重点。把本课新知读给爸爸妈妈听,写给爸爸妈妈看,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巩固新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谈话引入

1.ɑ、o、e、i、u、,它们6个兄弟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教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带调单韵母。

3.导入新课: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了,小i和小u的妈妈来了,你想认识她们吗?仔细看图,两个妈妈就藏在里面呢。(学生自己发现)师相机板书y、w。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声母。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语言,用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i与y、u与w的联系与区别。

二、图片引出,学习y、w

1.学习声母y。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教材23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y的形状?(大树闪动。)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并引出y。

(2)教学发音。

①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听清发音,观察口形,同时思考:声母y的发音与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单韵母的发音差不多?(单韵母i。)

②比较读,让学生听听两者有什么不同。声母y和单韵母i发音相同,但要读得轻些、短些。(教师范读、领读。)

(3)教师引导学生编儿歌,记字形,掌握书写方法。学生创编儿歌:像个树杈yyy。教师讲解书写方法:y两笔完成,占中格和下格。学生描红,并在练习本上写3个。(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声母w。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w的形状?(屋顶闪动。)教师说话引出w。板书:w。

(2)教学发音。教师提问:大w是u的妈妈,它们的读音很相似。你能根据老师刚才讲的y与i的联系与区别,说说声母w该怎么读吗?(w轻而短,u响而长。)

(3)记字形。师生共同创编儿歌:屋子屋子www。

(4)指导书写。教师讲解书写方法:w住在二层楼,由两个v组成,不能写得太宽,学生临摹(m)大w。

设计意图:教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赋予枯燥的字母以生命,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更快乐。

三、游戏演练,拼读音节

1.出示声母y、w,指名读。

2.教师叙述:声母y和单韵母ɑ在交朋友,老师演示一下它们两音相碰成的音节,y―āyā(鸭),哪位同学能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请学生分析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3.提示:拼读这个音节时,声母y要读得轻短些,韵母要读得响亮些,两音很快相碰连读成一个音节。

4.拼读音节。

(1)谁能将声母y和单韵母āǎ拼成音节?

拼读:yāyyǎy。组词读:yā鸭子的鸭,y牙齿的牙,yǎ哑巴的哑,y亚洲的亚。

(2)谁能把声母w和单韵母拼成音节读一读。组词读。

设计意图:注重拼读练习,并联系生活情境,寻找拼读音节,加深记忆。

四、故事导入,学习yi、wu、yu

1.教师讲故事:有一天,i、u、三个小朋友要出去玩。(拿出卡片i、u、)可是它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它们就请大y、大w来带路。大y说:好!我带你去!大y带着小i一块儿走(将y卡片放在i前面),就成了音节yi。(多媒体课件出示:yiyiyi)大w带着小u一块儿走(将w卡片放在u前面),就成了音节wu。(多媒体课件出示:wuwuwu)小没人带,急得哭了,大y看见了,就对小说:小妹妹别哭了。我带你去,快把两滴眼泪擦掉。小听了,高兴地把眼泪擦掉,跟大y走了。(将y卡片放在前面,把上两点擦掉)这就成了音节yu。(多媒体课件出示:yuyuyu)

2.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及其四声。

(1)明确整体认读音节。多媒体课件出示yi、wu、yu,教师讲解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出示yī、y、yǐ、y,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3)学生练读。多媒体课件出示wū、w、wǔ、w和yū、y、yǔ、y,学生练习读,指学生读。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故事情景,使学生通过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愉快的氛围中识记了整体认读音节。

五、快乐游戏,巩固新知

1.猜音节游戏。

老师拿出一张小图片说出一个字,请小朋友认真听,并找出相应的音节,然后当小老师领读。

医生的医  乌鸦的乌 小鱼的鱼 椅子的椅

梧桐树的梧 羽毛的羽 阿姨的姨 跳舞的舞

玉米的玉宇宙的宇

2.读音节,再用音节口头组词。

3.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三个单韵母、两个声母、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现在请你自己再读读书上的拼音。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5、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 o e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 o e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的第一课拼音,《a o e》。其实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里已经学过拼音,特别是这一课,学生基本会读,会认,那么就没有必要像教材上那样按部就班地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已经掌握的,老师只需要把好关,听好每一位学生这三个字母的发音有没有正确,有没有到位就行。我以为,这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a o e》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课,也是小学生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接触语文。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学习a o e是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启蒙课,可见其重要性。这一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o、e,配有一幅图画。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女孩儿正在小河边练唱啊啊啊,啊提示ɑ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o、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ɑ、o、e在四线格中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二、教学目标

  虽然刚入学,但大部分孩子已在学前对拼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难免存在一些差异而已。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这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a o e 这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a o e的音。

三、教学重点

  在本课中,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教学的重点。发音的正确与否、声调读得准不准,直接影响后面的拼音教学,甚至生字的教学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让孩子们第一课就读正确每一个字母以及带调读,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学难点

  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我往年教学一年级的经验,其实不能简单地说第二声或第三声是难点,应该说两个声调在发音时,学生容易混淆,在书写上也容易搞错书写的方向。

  五、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会重点运用观察法、游戏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六、教学准备

  1、一些五角星或小红花,贴于额头上,用于表扬已经掌握了本课学习要求的所有孩子。

  2、做一顶方方的博士帽,帽身四面贴上四个声调。

  3、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等。如果需要,老师还可以准备一面小镜子。

  七、教学大致流程和教学策略

  第一版块:谈话激趣。

  我准备一本童话书,给学生们读一个简短又有趣的童话,然后告诉他们这些课外书里还藏着许多非常有趣的好听的故事,只要你学会了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了。(利用拼音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做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版块:教学三个单韵母的音和形。以a的教学为例。

  第一步,先问:小朋友学到过拼音吗?会读这个音吗?出示a, 让学生自己试着发音。多请一些学生读读。如果大部分对,表扬之后就说明白对在哪里。如果有错的,就借此教学a的正确发音方法:发音时把嘴张大,唇不动,直到发完音后也再保持一会儿口形才行。(儿童对学过的知识会倦怠,所以教学方法不可过于死板,视学生掌握情况而定。)

  第二步,学习a的形。首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课本插图,提问:图上小女孩的哪个部位和a的形状有相像?通过小女孩的脸型和小辫子,配合教学字母a的外形。然后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办法记住a。(《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这一教学环节,我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步,教学a的带调读。

  韵母特别喜欢带帽子,a也不例外。它一共有四顶帽子。(出示四种声调,分别标在4个字母a的头上。)看清老师写这四个声调了吗?我们拿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写。我们读声调的时候,你的声音和手的写法一样,跟老师一边笔划一边读。(教师要注意学生手写的方向,防止第二声和第四声的方向混淆。)然后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开小火车读,一律要求边读边笔划。

  o和e的教学与a相似。

  第三版块:进行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首先进行看黑板齐读字母练习,然后指名读。接着请一生上台,让他手上拿一张拼音卡片,请大家先读一次。我拿出博士帽戴在他头上,然后让生转两圈停住,请生读出朝前的声调。(通过这种游戏,希望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再次高度集中,并在游戏中掌握字母的形,巩固带调读音。)

  最后在课堂内完成相应的课堂作业。

  这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

16、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通过把睡不着和明天要远足两件事巧妙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内在的艺术张力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全诗共3节,3节诗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

会写同、学等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要点把握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看图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秋天,我们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去郊游,现在你的心情会如何?你又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一个小朋友的家里,看看她在远足前有什么表现。

出示课题。(板书:明天要远足)引导学生齐读题目,解释远足。(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一)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实在不会拼读,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将课文读通读顺。

(2)在文中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反复认读。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注意:这首诗中有不少轻声词语,如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吗、呢可以结合句子朗读进行训练;地方、真的等词语可以以词的形式单独训练。

(二)认识生字。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

觉 么 大 天 好 学

么 刚 天

2.认识新偏旁。

(1)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目字旁,字形变瘦长。带目字旁的字,大多和眼睛有关。如:睡、瞧、盯、瞪。

(2)京字头:由一点和一横构成,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长、左低右高。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加减法识记。

◇加一加:目+垂睡氵+每海口+马吗十+具真

◇换一换:叶-口+亻什◇减一减:哪-口那

(2)运用语境识字。如那、什,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如才,创设语境:天都黑了,你才回来。引导学生识记。

(3)结合生活实际识记。如老师、同学、明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老师、同学亲如一家。教室里十分明亮。

4.(课件出示大海、蓝天白云图)引导学生开展数白云的游戏,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5.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交流你的小发现。

(2)教师出示动漫笔顺,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独体字。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合体字。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合体字。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重心下沉。

合体字。前3笔应写得紧凑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书写成果,师生共评,学生再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诗歌共有几个小节,写了一件什么事?

(诗歌一共有3个小节,主要写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今天晚上睡不着觉。)

2.小组活动。根据诗歌内容,把每个小节和它相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第1小节 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云而睡不着。

第2小节 小朋友盼望快点儿天亮。

第3小节 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大海而睡不着。

3.小组交流:你有过因为某件事而睡不着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有一次,爸爸要带我去游乐园,我兴奋得前一天晚上睡不着。

生2:一次,妈妈准备第二天带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我害怕得一直睡不着。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女孩要去远足,因为兴奋而睡不着觉,于是她躺在床上想到了大海。小女孩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在这节课上,我们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识字方法,记牢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可以自己归纳一些识字方法,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要点把握

借助多媒体课件,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1)听写。

明天 小学 一同 同学 什么 天亮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开火车朗读。

睡不着 那地方 大海 真的 老师 同学 什么 天亮

睡不着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师同学什么天亮

(3)分小组朗读课文。

2.激趣谈话。

过渡:同学们,课文写的是不是你们呀?当你们要去春游或是秋游时,是不是盼望快天亮,也睡不着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小女孩在思考着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先播放朗读音频,再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感觉蕴含的情感。

2.男生读第1小节,女生读第2小节,齐读第3小节。

3.学习第1小节。

(1)引导学生结合读后感想,提取关键信息。

①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②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③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小作者想的是那地方的海,那地方指的是明天要去远足的地方。)

④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⑤板书:海颜色

(2)(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①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蓝色、黑色、绿色)

②小作者也想去看这么美丽的大海,所以她晚上(睡不着)。

③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④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3)指导朗读。

①朗读指导:第一句中的唉,读时稍拖长,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第二句中的疑问句要带着好奇、想象、疑惑的语气读,吗要读得轻而短,语调微微上扬。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翻过去,唉睡不着这句话和第1小节的第一句有什么不一样?(想象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那种激动的心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2)这一次作者又想到什么?(云。)云是怎样的?(洁白柔软。)

(3)帮助学生理解洁白柔软的意思。

①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洁白的?(雪花、棉花、梨花、白粉笔)

②请学生摸一摸棉花和白粉笔,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反馈,提问:柔软是什么意思?(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还有什么也是柔软的?(毛巾、衣服、沙滩、草地)

(4)引导学生质疑:那地方和第1小节中的那地方是一个地方吗?是谁告诉我那地方的云洁白柔软?我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学习第3小节。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从翻过来,翻过去,唉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小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小作者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盼望快点天亮好去远足的急切心情。)

(2)从哪个句子还能看出小作者这种急切的心情?(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有多着急吗?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4)再读句子思考: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小结: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5)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6)自由交流:小女孩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如果明天你将去远足,你会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文本,学有所获

过渡:诗中睡不着的小朋友发挥无限想象,想象着明天远足的美好情景,除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到很多很多。她还会想什么呢?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那地方可能会出现的景物并描绘景物的特点,相互交流、补充。

2.师生合作,仿照课文改编。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椰树,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高大威武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贝壳,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千奇百怪吗?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发?

3.你们和爸爸妈妈都去过哪里?远足的前一夜你在想些什么呢?

4.学习了课文,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朗读感悟,随文识字(教学重点)

师:读完第1小节,你知道小作者明天要去哪里吗?

生:她明天要去看海。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生:从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这句看出来的。

师:(出示写有海的卡片)这个字就念海。谁能读一读?(指名读)

师:想想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1:大海里面都是水,所以海的偏旁是三点水。

生2:我能用字谜记住它:每天都有水。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有这么多种方法记住这个字。那你能用海组词吗?

生1:大海、海水。

生2:人山人海。

师:你知道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吗?

生:人山人海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人。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人山人海呢?你能用人山人海说一句话吗?

生: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大街上人山人海。

师:海一般情况下表示很多的意思。比如花开得特别多,我们就可以说是

生:花海。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生:蓝色、绿色

师:大海有这么多种颜色吗?我们快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颜色的大海)

师:大海这样美丽,小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你能读出她这种向往的心情吗?

(生练读)

师:谁能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期待、向往的语气,也要读出大海的美丽。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想去看看大海了。

赏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阶段必须切实加强朗读和识字教学,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形成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又注重识字教学,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海字时,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并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对于海的字义的理解拓展较好,通过扩词和练习说话以及教师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教会学生运用,突出了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诗歌。诗歌由短短3节组成,生动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引导学生灵活学习生字,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手段。

17、二年级上册课文6一封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课文6一封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封信》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文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心情体验。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以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读懂内容,读出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露西的两封信。

学生准备:读课文三遍,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直入主题

1.导入:如果你的爸爸去远方工作了,你想他的时候会怎么与他取得联系呢?(打电话或者发微信)那么,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除了这些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取得联系。(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2.认读封字,明确一封是数量词,封字还可以组词为封住密封等。

3.过渡:这篇课文中的信是谁写给谁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同时也通过谈话激趣导学,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停顿。

2.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圈画出来,难读的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说说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圈画生字,用____画出露西第一次写的信的内容,再用  画出露西第二次写的信的内容。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明确任务后,让学生自主读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读通句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对比体会,合作识字

1.指生回答: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

2.(1)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的内容。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纠正字音。

①读准削肩冷鲜的读音。

②指导学习多音字朝重结。能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语。如重在本课读chnɡ,另一个读音是zhnɡ,可组词为重量。

(3)小组合作,交流识记削刮胡修冷重的方法。

(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动作识字削、刮。做一做削、刮的动作,想一想生活中和削、刮有关的词语:削皮、削铅笔,刮风、刮胡子等。

②字谜识字胡。古时明月今相见。

③生活识字修。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修理部)课件出示修理部的牌匾,仔细观察这个字,在书写时不要忘了中间的竖,学生书空练习。

④形声字识字冷。冫,表义;令,表音。组词:冷清、冷气。

⑤对比识字重与量字形相近,对比记忆。

(5)课件出示第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指生读,师生评价,然后生齐读第一封信。

3.露西的第二封信都写了些什么呢?指生回答,课件出示露西写的第二封信。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1)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

指导学生将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对比一下,确定第二封信应该用高兴、幸福的语气去读。

(2)巩固识字,集体交流, 师适时补充:

①指导学生学习期字可以用生活识字法,如:一个星期共有七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另外,期与胡字形相似,两个字的偏旁相同,古和其分别代表着两个字不同的读音,虽然偏旁相同,但意思不一样,胡中的月字旁指肉,而期中的月字旁则表示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

②指导学习鲜。图片 鲜字由鱼、羊两字组成,最早表示鱼名,泛指活鱼, 后来引申为新鲜、美味的意思。

(3)指生读第二封信,师生评价。

①课件在第二封信结尾和鲜花的位置出示词语结尾和一大束鲜花,指名朗读词语。并利用课件放大结束和鲜,指名反复认读,并交流识字方法。

②字谜识字:束口字藏在木中间。

4.小结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在这两封信中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还能把这两封信读得既通顺又流利,把掌声送给自己吧!下面会写字中的朋友也着急跟大家见面了,让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创设语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本环节,将本课的重点字集中在露西给爸爸的信中,不仅给汉字提供了反复出现的平台,更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请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

2.上下结构的字:今、支、笔。

左右结构的字:封、信、珠、灯、影。

全包围结构的字:圆。

独体字:电。

3.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

今、支中都有捺,要写得舒展。

笔和电最后一笔都是竖弯钩,要注意强调这个笔画: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5.展示生字,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把本课的生字读给家长听,口头组词,如果能将生字放入句子中读一读就更棒了。

2.将《一封信》读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适当巩固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加深印象,而与家长的合作,既复习了课堂所学,又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复习: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字,男女生读词。

2.导入:本文的主人公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信里都说了些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一封信》,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同时,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3~14自然段,找出露西给爸爸写的两封信。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想一想:这两封信有哪些不同?

3.学生自主学习,全班交流。

4.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两封信的内容。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第一封信里,露西说爸爸不在,我们很不开心。(板书:不开心)第二封信里,露西说我们过得挺好。(板书:很高兴)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2)第一封信里,露西说爸爸不在家,不能逗她玩,没有意思。第二封信里,露西说她要和妈妈去看电影。

(3)第一封信里,露西说家里的台灯坏了,修不好,很心烦。第二封信里,她问爸爸螺丝刀放在哪儿,她和妈妈要自己修理台灯。

(4)第一封信里,露西说家里很冷清。(板书:冷清)第二封信里,露西写希比希又蹦又跳,家里很热闹。(板书:热闹)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家里总是很冷清说明了爸爸在露西心里真的很重要。

(5)第二封信里,露西不仅写家里一切都很好,还写了她和妈妈很想爸爸。

6.小结并指导朗读。要从两封信中体会到露西的心情和想法的变化。第一封信里处处都是不开心,第二封信里字字洋溢着快乐的情感。

7.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这两封信,说说还有什么发现。(第二封信的结尾,露西还画了一大束鲜花。)

8.为什么露西的信前后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完成的,妈妈的一句我们过得挺好一下子就让露西开始想开心的事情了,在这样的心态下,露西的第二封信才会充满快乐的气息。)

设计意图:文中只提到了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的相关内容,没有以信的形式出现。此环节设计,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形象直观的信件再现了露西不同的心情,也为识字提供了具体语境。

三、讨论交流,深化主题

1.讨论交流: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我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这封信是露西带着快乐的心情写的,爸爸读了信会高兴,不用惦记家人了。)

2.思考交流: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孤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保持快乐的心情,想办法解决困难,不让爸爸妈妈操心。)

设计意图: 乐观地对待生活,这是一个生活道理。只有将这样深刻的道理融进具体的问题、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会有所领悟。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请你像露西一样给亲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最近的生活很快乐。

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诱发学生乐观生活的情感,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延伸。

18、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怎样赋予单一的生字教学生动的形式,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质量的关键。

1.多元化的识字方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识字体验。中国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尤其是汉字的字形,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识字方法。本课教学,我充分运用字理识字、看图识字、字歌识字、字族识字等丰富的识字方法打开了学生识字的空间,提高了识字质量,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汉字的趣味。

2.易操作的识字游戏,使学生在挑战中提高识字的主动性、积极性。立足于低年级学生易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个简单、容易操作,而且不花哨的小游戏,在游戏中读音、记形、应用,使学生在梯级渐进的过程中获得最佳的识字效果。

19、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一连串树的名字中蕴含着木字旁的汉字,让学生感受到汉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把识字教学寓于游戏活动之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趣味性识字的原则;二是注重把内容理解寓于情境体验之中,使学生的识字学习活动变得鲜活起来;三是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寓于课外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的识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努力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入课题,展开想象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想象交流:请你闭上眼睛,轻轻地念几遍树之歌,此时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过渡:看到这三个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棵棵树站在大地之上,撑开绿色的大伞,长得越来越强壮。你能说说自己都认识哪些树吗?

4.学生自由交流,说出各种树的名字。

设计意图:以想象打开树之歌的话题,互动交流对树的印象,为后面学习树的名称积淀积极的情感。

二、小组合作,初认词语

1.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将写有树的名称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2.过渡: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树的名字,可真了不起!(指黑板上的词卡)可是,你能在课文中准确地找出这些树的名字吗?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儿歌,把树的名字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到课文或生字表中查找音节,圈出来。

(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音节,再看一看对应的生字,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汇报学习成果,集体检测。

(1)合作交流,游戏识字。

①游戏一:捉迷藏。教师再次出示带树名的词语卡片,提问:在这些词语中隐藏着一些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它们吗?

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③游戏二:寻宝。你能快速识记这8个生字吗?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预设:

A.字族识字。

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字,木字旁通常都表示与树木相关。

B.字理识字。

(课件出示杉的字理图)杉右边彡表示像毛一样的花纹,而杉树的叶子就像针一样细,形状有点儿像毛。

C.形声字识字。

梧桐枫柏等是形声字,左边木是形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是声旁。

D.字歌识字。

用手把它挂,女孩玩娃娃。人好成佳话,木到开桂花。

E.看图识字。

(课件出示一个老公公靠在树上的图片)老公公靠在木头上,就是松。

(课件出示一个木桩旁堆着两堆土的图片)木桩旁两堆土,就是桂。

④游戏三:开火车。开火车认读字卡,并口头组词,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这些生字造句。

(2)小组内读黑板上的词语,最先会读这些词语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词语。

(3)过渡:小朋友们可真是识字高手!可是,除了表示树木名称的8个生字,还有7个生字宝宝藏在了课文中,一直淘气,不肯出来。快把它们找出来吧!

①课件出示7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交流识字方法。

③注意纠正字音:          

后鼻音掌、装、疆,翘舌音守、掌、装,要特别注意耐的读音。这些生字基本是儿歌中的韵脚,可结合儿歌朗读进行正音。

(4)识记生字字形,理解字义:

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如 疆字可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疆字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界限。耐和守可借助语境识记,结合桦树耐寒守北疆来猜测耐的大概意思,通过组词忍耐、耐心、耐力巩固识字。掌字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识记,如通过指指手掌,摸摸掌心这些动作识记,银装化可以列举相关词语银行服装化石等进行识记。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成果的取得,首先取决于学习动机、兴趣、主动性。本环节设计以游戏为主,师生互助采用多种方法识字、识词,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最先学会的同学会成为领读的小老师,这又成为一种激励学生积极识词的有效手段。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写的带木字旁的生字,引导学生再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书写上有哪些共同点。

图片强调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近,右边略长一点。

3.课件出示书写动漫,重点指导杨、杉并范写。

杨:右部首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

杉:右部三撇等距,起笔撇上下对齐,第三撇最长。

4.学生先描红,再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比较有特点,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归类书写,把带有木字旁的生字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整个字形有所把握,降低了书写难度,提高了学生的书写兴趣。通过评议,引导学生揣摩字形,把字写好看。

四、完成练习,拓展延伸

1.课后读一读,记一记是8个与植物相关的词语,请你读一读,要读准每个字音。

2.在家人的帮助下查找这8个与植物相关的词语的资料,看一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植物或者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借助资料,识记课后的8个词语,在读准字音的同时丰富了学生对词语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入,温故知新

1.板书课题,引发交流:上节课,我们在《树之歌》这篇课文中,认识了哪些树?学生说树名,并在桌上的词卡中找出这些树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2.游戏:猜一猜,请你根据老师的描述,对照图片,猜出是哪一种树。然后从黑板上摘下它的名字,领大家读一读这个词语。

3.齐声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设计游戏活动的目的,一是在趣味中巩固生字词;二是在趣味中巩固内容。

二、互动交流,了解内容

1.导学:你见过这些树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除了我们知道的这些特点,这些树还有哪些特点呢?快点儿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这些树的特点吧!

(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每个生字的读音。

(2)再次朗读课文,要把句子读通顺,遇到读不通之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老师示范。

(3)大声朗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图片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诗歌的韵脚,让学生读出韵律感。

(4)每种树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的句子,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指名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说出每幅图介绍的是哪一种树。

长得高的是杨树。(学生回答后,板书:杨树高)

长得很粗壮的是榕树。(学生回答后,板书:榕树壮)

树叶像手掌的是梧桐树。(学生回答后,板书:梧桐叶如掌)

秋天,枫树叶子红红的。(学生回答后,板书:枫树叶儿红)

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是松柏。(学生回答后,板书:松柏披绿装)

5.课件出示前两句韵文,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后,齐声诵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6.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的词卡,说一说,背一背这几句韵文。

7.过渡: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树木,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又是什么样的树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后两句。

8.学生自由读后两句,一边读一边说一说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9.课件逐一出示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的图片,师生互动,交流它们的特点。

预设:木棉树喜欢生活在暖和的南方,开花的时候满树鲜红。(学生回答后,板书:木棉喜暖)

桦树不怕冷,耐寒,喜欢生活在北方。(学生回答后,板书:桦树耐寒)

银杏树是最古老的树,被称为活化石。(教师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植物中的活化石)

水杉树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也是一种古老的树。(学生回答后,板书: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花香浓郁。(学生回答后,板书:金桂满院香)

10.课件集中出示后两句韵文,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后,齐声诵读。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1.学生对照课件上的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的图片,说一说,背一背这几句韵文。

12.引读全文:丰富的树种装点了美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流畅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13.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再借助填空、图片,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背诵,如杨树__________,榕树__________,梧桐树__________,并在熟背儿歌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及习性。

设计意图:此环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图片直观形象的再现作用,拉近学生与陌生树木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巩固了生字,又理解了文本内容。借助填空、图片引领学生记忆、背诵儿歌,在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三、观察指导,练习书写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特点。

2.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点拨:

壮共6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长右短。注意右边是士,不是土。

化共4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等高。注意笔顺,右半部分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哪些笔画写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6.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写的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因此,要引导学生依据字形特点找书写规律,针对难点详尽指导,从而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四、完成练习,知识拓展

1.课件出示课后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句子。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2.讨论交流:试着说说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

3.针对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解析。

(1)一棵小树长成材需要十年,一个人要想成才需要更长久的时间。

图片在理解含义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学生做有用的人,做有志向的人。

(2)树长得再高,树叶还是要回到树根。常用来说人离家再远,还是要回到家乡。

(3)树没有根怎么能生长呢?人没有志向也不能成功。

4.师生合作对读这三个句子,齐声诵读句子,尝试背诵句子。

5.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与树有关的名言?请你在家人的帮助下查找有关的资料,简单抄写在小卡片上,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小空间,设计拓展内容能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语文的空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汉字。

20、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想】通过初读识字,再读词串,感受场景的美,再到美读词串,感受场景的美。从字到词再到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转眼间愉快的假期就结束了,暑假里你们出去旅游了吗?都到了哪些地方?哪个地方让你难忘?能说一说让你难忘的理由吗?(生回顾交流)

2.老师也去了一个地方,并且拍了许多那里的照片,现在选出几张我们一起分享(出示四个场景画面)你觉得这些场景怎么样?(漂亮、美丽、风景如画、让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3.是啊!这些都是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老师也被这里如画的美景陶醉了,久久不愿离开,不过老师用照片,留住了那里的美好。让我们走进它们,去尽情地领略这些场景的美妙把!板书课题:识字1

出示目标导学:

1.正确、流利、有韵味的朗读词串。

2.在结合局部画面的基础上,理解词语意思,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画面,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

3.学会本课生字

(二)初读识字感受场景的美丽

1.初步观察画面整体感知四个场景的美

(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从这四幅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观察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的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看到事物或景物吗?(师生交流评价)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让我们走进课本,看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场景和事物?请自由朗读词语,要求: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检查交流:

①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或事物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交流)

②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串吗?自由朗读试一试,读准字音并在头脑中想象景物、事物的样子。

③小组之间读一读、评一评,看谁读的正确、流利。(组内互读)

④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地读好这些词语。(生个别读)

⑤去掉拼音,还有勇气读好这些词语吗?(2、3位同学读)

⑥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些字是红色的,认真预习的同学还知道它们是本课的生字,你能读好它们吗?(找生读)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乘上梦中的小舟到这些地方去看一看。

(三)连词成串,边读边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组词语:边读词边想象画面、体会海边的美景。

过渡:孩子们大海到了,谁来和第一组词语朋友打个招呼。海鸥、沙滩、军舰、渔船是作者对大海的整体印象。

(1)在第一组词中,还有哪些量词?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

(2)你能再用这些量词仿写词组吗?

一只(小羊) 一艘(轮船)

一片(果园) 一条(小河)

(3)这些词组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动人的画面?

(蔚蓝的大海上空有许多海鸥在盘旋,海面上一艘军舰正在远航,一条条渔船正在海面上捕鱼。沙滩上细软的沙子里埋藏着许多美丽的贝壳。)

( 4)这样一幅动人的画,这样的景象你觉得美吗?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第一组词语。

同学们自由的练一练,再把这一串词读给大家听,看谁能把这幅画读得更美。

2.学习第二组词语:走进田野、荷塘,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的小舟出发了,孩子们田野到了,请你睁开眼睛吧!(课件出示)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田野中都看到了什么?(秧苗稻田鱼塘花园)

这些景物分别用什么量词修饰的?(一畦一块一方一座)

你能仿写一下吗?

一畦(韭菜)一块(麦田)一方(池塘)一座(大山)

(2)你们知道吗?喜欢他们吗?带着你的喜欢把它读好吧!

(4)随文识字:引导观察这组生字的字形特点,重点识记园字。

3.学习第三组词语:欣赏山区风景,感受山野之美

过渡:现在,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山乡村野,来欣赏一下这里的风景吧!

(1)你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物?

(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2)随文识写桥字:认读石桥一词,谁见过石桥,在哪里见过?什么形状的?

预设:A乡村的小河上面。

B一般都是弯弯的。

(3)画出词组中的量词。(一道、一孔、一丛、一群)

随文识字:是一孔石桥,谁能想出办法记住孔这个字吗?可以用加一加或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还可以说一孔什么?(一孔山洞)

一群飞鸟,还可以说一群什么?(小羊)群字,写时应该左右等宽。

(3)小桥、流水、人家、翠竹,飞鸟组成一幅闲适、自在的如诗似画的山区风光,你能读出它的独特的美吗?

过渡: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校园,看看孩子们在干什么?

4.学习第四组词语:欣赏校园中孩子们活动场景。

(1)你看那校园中,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校园里还传来阵阵笑声,他们在干什么呢?

(2)让我们读一读: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找找修饰他们的量词。

(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这些量词还可以修饰什么词语?

一面(镜子)一把(菜刀)一群(大雁)一片(海洋)

5.这样的温馨的画面,我们多想再看一看,把它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现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边读边放电影,相信这些画面,会在你头脑中鲜活起来的(韵味朗读)。

(四)体验情境、再现美景

1. 用心去读,边读边展开想象,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多读两遍)。

2.这样的美景,如果不把它深深留在脑海中,该是多大的遗憾呀!来让我们背一背课文把那美好留在记忆里吧!(引导:韵味朗读并积累)

21、二年级上册课文2我是什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我是什么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说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说目标】

1. 学会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 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是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说学法】

1. 自主学习法。

2. 合作学习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研读全文。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由师生互相介绍自己,引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帮他猜猜好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此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

三、师生合作,小组研读全文。

1.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必须在书上。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 小组交流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仔细地读每一句话,精心地设计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完善问题,进一步达到生生互动。

4. 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教师通过本课的三种教法,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如:利用直观演示法理解关联词一就;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区别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理解暴躁等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温和说话。并将鼓励欣赏法贯穿始终,如:你听得真仔细;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中,从始至终教师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充分体现了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5. 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 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此环节,教师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延伸到课外,并教给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达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扩展练习。

出示三项作业,学生任选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此选择性作业涉及到说、写、收集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说效果】

按照上述教学方法施教,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需通过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

22、二年级上册课文22狐假虎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2狐假虎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更喜欢读故事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出示课题,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2、那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3、学生总结

4、过渡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猜出了大概意思,那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老虎和狐狸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从课文当中找答案吧

二、自学: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学:

过渡:同学们已经自学完了,生字词认识了吗?(认识了)老师考考你!

1.(电脑出示)带拼音生字词

a 、我们先开火车读 (读得不错)

b、谁来读?(一生读)(读错纠正)(声音大一点会更好!)

c、一齐读!( 读得真熟练!)

过渡: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2.(电脑出示)不带拼音生词:(谁来读?)

a. 一生读(读错纠正后齐读)(这么短时间你就会读了,真了不起!)

b.(不按顺序)我们抢读(大家读得真准确!)(老师真佩服你们!)

c.咱们一齐读!

过渡:词语读的很好,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3.开火车读课文。

谁来读?大家都想读!我们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读书真认真)

师问:谁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概括地说,谁、干什么?)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师:狐狸被吃掉了吗?谁来补充?)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骗了老虎逃跑了)(你概括得真全面)

(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你说得真具体)

板书:生说后师相机板书狐狸图、老虎图。

过渡:狐狸用什么办法骗过老虎的?我们看故事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狐狸被老虎捉住了。)师:(在什么情况下捉住的狐狸?)

(生:老虎很饿)

(生:老虎找食物,说明很饿,狐狸被老虎捉住了。―――)(你说得真全面)

师:是啊,饥饿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慌不择路的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猛扑过去,逮住了狐狸。这时的狐狸处境怎么样?(生:非常危险)

过渡: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

2.学习25自然段

(1)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狐狸说的话。

谁来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一生读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2)师述: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都转转试试!我看你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你在想什么?

(我不能让虎吃我,想办法逃走)

(这只遇到危险的狐狸真会想办法)

(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师:你真爱动脑筋!

(3)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谁能扯着嗓子读狐狸说的话

a自己扯着嗓子读读

b同桌两人扯着嗓子互相读

c师范读(瞪着眼睛攥着拳威胁)

d谁再来扯着嗓子喊(一生加动作精彩:大拇指指向自己)(你不但读得好,而且动作加得恰当!)(师: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e大家一起读!

(4)师述: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师有一愣的感觉、表情)

过渡:这时的狐狸更威风,更自信,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或狐狸接着又怎么说?)

(5)你来读!(读完后电脑出示第二句话)(读慢一点更好了);

(6)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想想什么意思?(生说不出来,师指导)

(生:狐狸用老天爷吓唬老虎。师:老虎怕谁?生:老天爷)

(7)师问:狐狸怕谁?(老虎)老虎怕谁?(老天爷)

师结:狐狸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把老天爷都搬出来了。

(8)(一生读)你刚才快吓住了,现在怎么不厉害了(假的?)就凭你这气势,不被吃掉才怪,谁能把老虎镇住,让老虎相信是真的。

(9)(一生读)(可以加动作)师:语气上镇住它了,表情上也镇住它了。

(10)谁能读得更好?(一生读)(一手叉腰,手指指点点)

师结:你有大王威风(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11)这时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出示5自然段)蒙住什么意思?(吓住、骗住)

被蒙住的老虎会怎么想呢?

(我还真不能吃它了呢?吃了它老天爷会怪罪我的)(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煮熟的鸭子会飞走吗?唉!到口的美餐会吃不着了!唉!)

(12)师: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摇了摇尾巴,又会怎么想?

a.(狐狸抖抖毛,挺了挺胸,晃了晃身子):瞧!我几句话就把它蒙住了。

b.这只凶恶的老虎上了我的当。

c.它相信了,我得让它心服口服,证明给它看,我领它走一遭!

(13)(想的好的,读)你给老虎说:不信威风。

(或师述:瞧,这只凶恶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你对老虎说:不信。)

(注意:不信和怕不怕这两个词)你再读一遍!

(14)师: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生:进一步用事实证明它说的话是对的)

a下面四人小组分角色读2至5自然段。(32人)

(小组长组织:一人读狐狸的话, 一人读老虎说的话,一人读叙述,一人当评委,评评谁读得好)

b找一组分角色读2至5自然段(你们小组分角色读)

(师:这小组读得真好,课下同学们继续分角色读)

五、表演67自然段

过渡: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1.谁来读课文6、7自然段(一生读)(读慢点就好了)

2.同学们自由读,边读边加动作。

3.谁想演狐狸?(选小个子演狐狸,大个子演老虎)老师从一边看着孩子表情表演。

①你走几步?你们笑什么?(演得不像)应该怎么演?(生说)书上怎么写的?(齐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生补充)

师:把头抬起来,挺胸,表情:美滋滋

②你再走几步,像不像?(像)不像再读读狐狸那句,再做一做,老师也可做一做(这时的狐狸可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③你们现在就是森林中的小动物,这时什么表情?(纳闷儿)(注意你的表情!)纳闷什么?(与往常不一样)今天什么样子?(生:大摇大摆,很威风的样子)

4.谁来演老虎?走几步看看?老虎像不像?(不像)

读读写老虎的句子(齐读: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想想是什么样?(一生:东张西望)表情呢?(疑惑)这只老虎满意吗?(不满意)哪里不满意?(生指导)虎做动作,直到满意。

5.凶恶的老虎走进了森林,你们这些小动物怎么表现?(摆胳膊)

6.好!现在演出正式开始!谁来读叙述?(一生感情读)

小动物们注意:纳闷儿处作纳闷儿状 (路线:从东往西走,从后面绕过来)(别走快)

呀!(倒抽一口凉气)一只大老虎!(注意叹号,读出害怕、惊讶、惊恐)(停短)(撒腿就跑)(读快)

7.师:老虎,你这次心服口服了吧!

(生:我心服口服了,我真不能吃它了,我应该听他的指挥)

师:狐狸大王,你现在怎么处理它?

(生:吃了它,弄死它,师(掩嘴):你真把自己当大王了,你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走!师做走的手势)

狐狸:赶快走,别让我看到你!(师指导:你拿出点大王气势来怎么说?)

师:老虎,还不赶快走!

师弄弄狐狸:狡猾的大王,快逃吧!

8.采访:你这只小动物害怕谁?(我害怕老虎)

你呢?(我怕老虎)大家呢?(都害怕老虎)

师:现在你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了把!(几生)(板书:借,威风,吓跑百兽)师:是呀!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

9.(电脑出示)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大家齐读一遍!

师:如果把加点的词去掉好不好?

(电脑出示)野兽吓得撒腿就跑(一点大大小小的、都就跑了)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看不出有许多动物在跑)(因为看不出有许多动物都害怕老虎)

师总结:对,加上这些词语就能说明所有动物都怕老虎。

10.师: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生: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师:聪明在哪?

生:狐狸能够想办法救出自己。

(生: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师:怎么狡猾了?

(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善意的欺骗,也可以看出它很机智、有智慧、聪明)

如果它借着老虎的威风欺负其它小动物,你认为这只狐狸怎样?(我认为这是可恶的,是坏狐狸、坏家伙)

师:生活中有没有借别人的势力欺负人的人?(请同学们课下收集)

过渡:有一天,狐狸和老虎在森林里又见面了,会发生什么呢?(出示续编)(老师读)

六、续编: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再遇到狐狸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师结:请同学们课下编写故事,比一比谁编的精彩。

板书:

狐假虎威

狐狸 借 老虎威风吓百兽

23、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本分析:

本文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利于学生理解。《雪孩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友谊、奉献、分离。课文第1~4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快乐而温情。第5~8自然段写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它焦急的语言、急切的动作让人敬佩,雪孩子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第9~14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局,雪孩子浑身水淋淋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了白云,如此温情细腻的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雪孩子没有远离,它依然在小白兔看得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可将课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9个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2.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旺、浑、轻、赶、候6个字。

2.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3.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雪孩子的由来。

识字、写字;学习默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了,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还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来,随着音乐,我们去感受下雪后的快乐吧。

1.出示课件。(音频、图片)

播放歌曲《雪绒花》,展示雪景和冬天里学生们快乐活动的图片,请学生说说下雪后最想做的事。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这里有一个可爱的雪孩子。(贴雪孩子的图片)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多读几遍,再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同桌开火车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教师随机指导。

2.检测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词卡,指名给彩色字注音,再指名读下面的词语。

玩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出

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导重点生字的认读。

(1)读准字音。

①归类识字:添、渐、浑、淋是前鼻音,柴、烧、终是翘舌音,旺、烫、终是后鼻音,三点水旁的字有添、渐、浑、淋、激。

②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第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呀。

(2)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近义词识字。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渐渐逐渐、慢慢浑身全身、周身等。

②字理识字。课件出示柴、烫、灭的字理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识记。柴本义是小木散材,现在泛指烧火用的草木;烫字上部是汤、热水的意思,下部是火在烧;灭上的一表示物品覆盖在火上,意思是消灭、灭亡。

③生活识字和语境识字。旺表示火烧得很大,可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火势旺的场景。冒字可结合课文语句模拟动作来理解。终于在文中表示雪孩子找了很久才找到小白兔,突出了雪孩子的勇敢和急切的心情,可通过朗读来体会。

④猜谜语识字。烫火上煮汤碰不得;柴此木常用来烧火。

4.玩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巩固识字。

小白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个蘑菇上都有一个生字,准确读出蘑菇上的生字,才能帮小白兔采到蘑菇。比一比谁帮小白兔采的蘑菇多。(课件出示情境图)

5.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理解词意。

(1)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①识记生字旺。

加一加:日+王=旺

出示生活中包装带旺字的食品,引导学生识记旺;出示火烧得旺的图片,引导学生再读烧得旺旺的。

②给渐渐找近义词,用渐渐造句。

近义词:渐渐慢慢造句:天色已晚,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

(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①识记生字冒。

减一减:帽-巾=冒组词:火冒三丈、顶风冒雪、感冒、冒烟、冒号

②识记生字终。

加一加:纟+冬=终指导:通过读找哇找哇,体会终于的意思。

6.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这个故事较长,每朗读一遍要花很长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不出声、速度快的阅读方法默读。

预设:默读方法指导:

第一步,明确默读的要求: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教师读第1~4自然段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内容,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看课文。

第二步,请学生试着默读第5~8自然段雪孩子勇救小白兔的内容,教师观察后强调不出声的要领: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地读,不能用手指点着读。

第三步,默读第9~14自然段雪孩子变成了白云的内容,教师要及时表扬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课件出示)下雪啦!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漂亮的 来陪小白兔, 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 , 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 。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出示唱、旺、浑、轻、候5个字。

(1)观察字形,说说这五个字的共同特点和注意事项。

(2)教师归纳小结:左窄右宽,两边靠拢。

(3)教师范写唱、旺、浑、轻、候,学生书空。

2.出示赶字。

(1)观察字形说结构:赶字是半包围结构,走的捺要写得长些,托住干。

(2)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含有走之的字先写走,干的第二横要与走的第二、三横穿插。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示范点评,学生自我修正。

4.投影讲评。

(1)班中讲评:挑选学生作业,评议。

(2)同桌互评:书写正确,奖一颗星;结构端正,奖一颗星;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四、再读课文,了解由来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了解雪孩子的由来。

2.出示小白兔和兔妈妈的对话,练习朗读。

(1)指名读,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小白兔的话,要读出急切的心情,语速可稍快;兔妈妈的话,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第3自然段。

(1)指导多音字读音:空在这里读knɡ,可组词空闲、空白,另一个读音是kōnɡ,可组词天空、空间。

(2)思考:这里的小伙伴指谁?(雪孩子。)

(3)指导朗读:小白兔把雪孩子当成自己的小伙伴,说明他非常喜欢雪孩子。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最后两句话。

小结:兔妈妈为了留下小白兔,在门外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陪伴他,这就是雪孩子的由来。

五、巩固练习,作业设计

1.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给其他小伙伴听,并开展口头组词比赛。

2.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师提示学生读时注意读好文中各个角色的话,还可以邀请爸爸妈妈参与阅读、

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你堆过雪人,打过雪仗吗?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跟同学说一说。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巩固生字新词,会写旁、谁、汽3个字。

2.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同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小组推荐代表比赛认读。

玩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出

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2.出示雪孩子的图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雪孩子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回忆第1~3自然段的内容。

导语: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是怎么玩耍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雪孩子》。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快乐。

1.默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句子,体会小白兔的心情。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1)指导朗读:看着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跳起了舞,唱起了歌。来,读出小白兔的高兴劲儿!

(2)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还能怎样玩?如果你是雪孩子,小白兔给你跳舞、唱歌,你会怎么想呢?

3.出示小白兔自言自语的话和木柴图片。

思考:人们常说水火无情,小白兔往火堆里添了把柴,而这时他是打算去睡觉的,这存在安全隐患吗?同桌之间展开讨论。

(二)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危境。

过渡:屋子里真冷,小白兔添了柴,一会儿就睡着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默读第5、6自然段,之后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①比较以下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理解渐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

屋子里暖和了。 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②出示小树苗、夕阳等图片,用渐渐说话。如:小树苗渐渐长高了。(或:夕阳渐渐下山了。)

(2)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①朗读指导:用着急、担心的语气读这两句话,语速稍快。提示着在此处应读zho。

②男女生比赛读,其他学生评价。

③引导学生说几个像越烧越旺这样的词语。

越(写)越(好) 越(跑)越(快)

越(爬)越(高) 越(听)越(有趣)

④引读:现在情况紧急,真是太危险了!所以这里有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小白兔这紧急的情况吧!学生齐读。

2.分男女生朗读第5、6自然段,注意语调的变化。

(三)学习第7~9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过渡:可是小白兔睡得正香,对眼前的危险一点儿也不知道。请同学们默读第7~9自然段,思考:看到自己的朋友小白兔有危险,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着急。)

抓住语言体会着急。(用横线画出描写雪孩子语言的句子)

预设1: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1)雪孩子怎么知道小白兔家着火了?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词语卡冒出黑烟,认读,用冒组词。

(2)课件出示小白兔家着火的图片,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雪孩子,看着那冒出的黑烟,蹿出的火苗,你会怎样喊?读一读雪孩子的呼喊吧!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声音急促、响亮些,就能把雪孩子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3)朗读训练: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预设2: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1)雪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当时小白兔的家里已经全是呛人的烟、烫人的火,雪孩子能不急吗?出示词语卡烫人的火,认读,再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觉得烫的东西。

(3)教师引读,指名朗读。男女生再读句子,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

(4)教师提问:如果你就是雪孩子,当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抓住动作体会着急。(用波浪线画出雪孩子动作的句子)

预设1: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预设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1)出示词语卡奔去,开火车读,学生做动作理解词义。

(2)把写雪孩子动作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奔、冲、冒、找哇找哇、抱、跑),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他着急的心情。

(3)雪孩子找了好久,才把小白兔找到,课文有个词语表示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学习词语终于。

感受善良、勇敢。

(1)观看动画片《雪孩子》中救小白兔的片段。

(2)出示句子: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朗读指导:前半句用比较轻松的语气朗读,后半句要读出难过、伤心的语气。

小结:当小白兔发生危险时,雪孩子完全不顾自己,冲进火海,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

(四)学习第10~14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消失。

1.学习第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你能体会兔妈妈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激动。)

(2)指导朗读,读好感叹句,读出兔妈妈的感激之情。

2.学习第12自然段。

(1)交流:这段话里,哪些是小动物说的话?哪些是提示语?

(2)指导朗读:前半部分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后半部分读出小动物们的感激之情。

教师范读第14自然段。

(1)雪孩子最后变成了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

(2)课件演示:雪遇高温化成水水经太阳晒变成水汽水汽升到空中集成云。鼓励学生据此分组画简笔图,看谁画得最生动。

(3)课件出示下列两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哪个好?为什么?

第一组:雪孩子变成了水汽。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第二组: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明确:每组的第二个句子更好。第一组第二句突出了水汽很轻,第二组第二句强调了白云的美。

指导:很轻很轻的水汽要用伤心的语气来读,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被火烤化了,小白兔感到很伤心。一朵美丽的白云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觉得很高兴。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表达的好处。

想象: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小白兔会想些什么呢?

5.回读全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陪小白兔一起玩耍,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多么无私的雪孩子啊,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化成了水,变成了云。让我们带着对雪孩子的喜爱、敬佩之情自读课文,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旁边、是谁、水汽。读准字音,熟读词语。

(1)学生先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熟悉字的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示范指导书写。

2.指导书写旁、谁、汽三个生字。

[旁]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第一笔点和第七笔点都要写在竖中线上,方的横在横中线下侧,撇尖与上部左端垂直对齐。

[谁]左窄右宽。亻的竖长,要写在竖中线上;隹的四个横写得稍短,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最长。

[汽] 左窄右宽。氵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要注意第七笔横斜钩的写法。

(1)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四、课外延伸,作业设计

1.小组之间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它们摘抄在本子上。

2.再读课文,合作探讨。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喜欢雪孩子吗?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雪孩子还会再回来吗?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发挥想象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重点教学片段实录

◆情境朗读,感悟主题(教学重点)

师:面对滚滚浓烟,熊熊大火,想到好朋友就在大火中,雪孩子是怎样做的呢?

(播放视频: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一段)

生:雪孩子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小白兔。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白兔的。

师:老师再让大家看一遍视频,想一想: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再次播放视频:雪孩子救小白兔一段,有的学生眼里闪着泪光)

生1:(声音哽咽)雪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撞门,这个地方最使我感动。因为雪孩子明明知道自己是雪做的,一用力撞门,说不定就会把自己撞得粉碎。但是为了救自己的好朋友,他还是顾不上自己了。

生2:最令我感动的是雪孩子从大火中跑出来,靠在门边喘气的情景。当时,雪孩子全身被大火烧得不住地往下滴水,还累得不停地喘气。但他为了救小白兔,又一次冲进大火中,找来一块布扑火,结果布也烧着了。但雪孩子并没有丢掉布,还是不停地扑呀、打呀

生3:最令我感动的是雪孩子已经发现了小白兔,不时有带火的木棒从房顶上掉下来,随时都可能打着雪孩子,但雪孩子不顾这些,冲到小白兔身边,抱起小白兔就向屋外跑去。

师: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他全然不顾。终于,他找到了小白兔,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读读第8、9自然段吧!

(生齐读课文)

师:由于雪孩子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雪孩子呢?(播放视频:雪孩子融化成水一段)

生:(用手擦眼泪)雪孩子融化了。

师:当雪孩子抱起小白兔冲出屋时,他的身体在不住地融化,可他仍然紧紧地抱着小白兔,摇晃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声音越来越低沉)他想坚持把小白兔抱到最安全的地方,但他已经没力气了,最后,雪孩子化成了一地的水。(停顿)现在,我们一齐有感情地读读第10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

师: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呢?

生1:小白兔心里很难受。

生2:小白兔会捧起地上的水,大声地哭起来。他会一边哭一边说:雪孩子,雪孩子,你去哪儿了?你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

师:多好的雪孩子啊,难道他真的就这样离小白兔而去,离我们而去了吗?不,他不会离开我们的,你们看,他不是还在吗?(播放视频:雪孩子变成白云一段)

赏析: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理想的语文思维培育课,它结合了施教对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围绕语文思维培育的核心问题,采取了斯腾伯格所提倡的对话策略,通过视频和教师渲染描述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引发、呵护和发展。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让学生关注雪孩子身上的宝贵精神,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板书设计(略)

24、二年级上册课文20雾在哪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0雾在哪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教学中注重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抓住雾淘气的特点,引导学生揣摩雾的心理活动,学生围绕雾的特点进行了合理想象,能够带着体验去读雾说的话,恰当地读出了雾说话时的语气。对于较长的句子、特殊的排比句,教师进行了范读,从语调、停顿等方面做好引领,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2.注重积累运用。对于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如甚至、悠闲、散步等,通过直观图片、做动作表演、造句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运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出示课文中有特点的句子,观察总结其结构特点。同时,适当地进行拓展训练,结合课件中出示的图片,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句子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学生兴趣高涨,不仅能结合图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还能结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景象进行表达,体验到了表达、运用的乐趣。

25、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说明: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眺,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丰盛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针对这一理念,本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目标:

1.学写本诗中的两个生字苍、茫,结合诗句理解穹庐、笼盖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3.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感受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草原高远辽阔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情导入

师: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草原去游一游。(课件展示草原风光的图片)看到这美丽的风光,你想用哪些词语或句子来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快快来说一说!(师生交流)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草原,游牧民族可爱的家乡,在1600年以前,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敕勒族,他们用一首优美的诗歌赞颂着自己的家乡敕勒歌,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吧!(板书课题敕勒歌)

二、感知古诗内容,把握诗歌韵律

1.学生自读诗歌。(要求: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2.出示字词,纠正读音。

出示词语:笼盖 穹庐 敕勒川 见牛羊

3.师范读,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

三、品读感悟诗意,升华情感体验

师:草原那辽阔的风光,用无数的词汇也描述不尽。但在这首诗歌中,只用了27个字便描绘出了草原的景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品味这27个字,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1.品读重点句子,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拔并板书。

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蒙古包的样子,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说出自己品读后的感受。指导朗读。

⑵天苍苍,野茫茫。学生自主表达对一两个小句的感受,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相机板书。指导书写:苍 茫

⑶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你能想像一下,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碧绿的牧草是那么茁壮。一阵风儿吹来,草儿被吹得弯下了腰,你会看到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点拨:这一句让我们看到了茂盛的牧草和肥壮的牛羊,写出了草原上的勃勃生机。

2.再读古诗,体会动静交织的美。

⑴ 师:在高耸入云的阴山的映衬下,辽阔无边的敕勒川更加吸引人。让我们满怀深情地一起赞颂这美丽的风光

⑵ 学生齐读。

四、想象诗歌画面,进行拓展延伸。

师小结:孩子们,在诗歌的长廊中,还有很多赞美草原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秀丽的草原风景图,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无名《草原诗》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天空 四野

想象画面

草地 牛羊

26、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到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体会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须把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掌握,把课文读通,在读中干悟。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3.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读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所以教师在这里借助图画、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从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本环节课件录音把同学们带入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自学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读,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学中,我借助挂图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针对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第二段中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27、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由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二、说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具有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说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四、说教学

这堂课的教学,应抓住奇字,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体会到了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读课题后,我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我用课件出示奇的几个义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那里就会有位仙人帮我们指明方向。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个变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

最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其他的奇石的样子,自然就水到渠成,同时,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黄山的奇。

五、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遗憾的是课堂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其实有些地方让学生读可能比讲更好些。

28、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24风娃娃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文中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帆船这两件事是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的。风娃娃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一个省略号也点明了风娃娃可能还帮了其他倒忙,留给学生想象空间。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内容,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风娃娃巧妙地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风娃娃的求助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展开合作探究,在充分研读感悟、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和风娃娃对话,帮助风娃娃。最后通过风娃娃的表扬信,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船工拉纤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猜谜激趣:云儿见他让路,小树见他招手,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孩子们,猜猜看,他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导入: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学生读题)大家想更多地了解风娃娃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娃娃》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讲述、形象的板画,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风娃娃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学习。

二、小组探究,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

学生提的要求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的,也可以是理解字词方面的。 图片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带有本课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的智慧果开心地跳入。

(2)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助、抽、使、示是翘舌音;栽、责是平舌音。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形声字识记哗、秧;熟字比较识记位拉,戴栽,青责;做动作识记使劲一词中的两个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助和秧;编字谜识记责。

(4)课件出示:带有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每个词语都写在树叶上,树叶随风缓缓飘入。

(5)小组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读好使劲秧苗表示责怪等词语。

(6)课件先后出示带有使劲、表示、责怪等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巩固字词认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读课文的要求,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明确初读要求,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有关风娃娃的情境,使原本枯燥的生字词认读变得有趣味,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文,说一说:风娃娃都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呢?

2.学生观察图画,再读课文后交流。

3.你是从哪里知道风娃娃做的这些事的呢?你最想读课文的哪一部分?相机指名读第2、3、5、6、7自然段,指导读通顺。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这样安排,既检查了学生的初读效果,也为精读课文打好了基础。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学生口头填空,课件展示填入的词语:秧苗。

3.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秧左窄右宽。禾的捺变点;央的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起笔。

苗上宽下窄。田字稍扁,横折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这两个生字。

5.小组内合作,书写车、路两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图片 车是独体字,注意观察横笔长短的变化。

车首笔横较短,第二笔撇折的折段写在横中线上,长短比第一横稍短,第三笔横略长,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路左窄右宽。足字旁的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各的横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上。

6.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特殊的语境中开展写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课堂小结,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情境: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教师引导学生想:风娃娃高兴极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是谁的功劳呢?请学生当小小秧苗,想想喝足了水会说什么。

3.拓展训练,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小小秧苗,表达对风娃娃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学生能真正体会此时风娃娃高兴的心情,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出示信函,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出示求助信,配童音朗读: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人们做事啦,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呢?我好委屈呀,呜呜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2日

2.质疑:咦,风娃娃遇上什么烦心事啦?(学生交流)

3.过渡: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帮他吧!可我们怎么帮他呢?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对,要想帮风娃娃,我们就得认真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一封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学生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1.过渡: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到田野里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自由读,想一想:在田野里,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人们喜欢风娃娃,因为他吹动了风车,让水飞快地奔跑,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3)课件出示句1: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①引导学生品读:风娃娃是怎样吹动风车的?

②演一演:指导学生做一做深深地吸使劲吹的动作,指导读好这句话。

(4)课件出示句2: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①引导学生品读:秧苗为什么笑着不住地点头?

②师生合演。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秧苗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3.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一个地方做个小调查: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

6.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学生交流:在河边,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理由。

(2)课件播放船工拉纤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船工们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3)边看视频,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要在读中体会。

(4)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7.指导学生默读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在第5~7自然段中,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词语:无影无踪。

(3)想一想:如果你就是伤心的孩子、来收衣服的人、那棵折断的小树,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5~7自然段。

设计意图:围绕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先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由扶到放,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让学生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三、讨论交流,感悟明理

1.引导学生交流: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情境对话。

(1)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及风娃娃的图片。

①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2)齐读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说风娃娃该怎么做。 图片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他真伤心,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帮帮风娃娃,和风娃娃对话,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对话交流中初步感悟事理。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分

类的规律。

1.出示得、汗、场、伤四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得左窄右宽。右边多横等距,但长短不同,竖钩从短横处起笔。

汗左窄右宽。右边的干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场左窄右宽。土最后一横变提;右边第一笔为横折折折钩,第一撇略短,第二撇稍长,两撇基本平行。

伤左窄右宽。右下部力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下侧。

3.小组内合作,书写这四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设计意图:开展交流书写感受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感谢信函,全课总结

1.过渡: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瞧,他又写了一封信向你们表示感谢来了。

2.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感谢信:

感谢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和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你们真是充满智慧的小朋友,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懂得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道理,争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娃娃!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3日

3.学生齐读后说说自己从风娃娃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信中与风娃娃一同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体会到帮助风娃娃的快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板书设计

图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哲理性很强。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紧扣一个读字,通过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紧抓一个说字,引导学生读中见悟,表达认识;巧用一个演字,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验角色,从而引领学生一步步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认识。

29、三年级上册在那奇妙的王国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在那奇妙的王国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创新教案】

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为了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积累童话故事,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讲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给学生听。

2.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是谁写的?看来同学们都喜欢阅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有哪些动人的童话故事。

3.板书课题。

二、交流读书收获

1.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从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看的,从中我们可以明白很多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

三、读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

1.出示《安徒生童话》的封皮。

(1)学生找书名和作者。

(2)你读过《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吗?

2.出示《丑小鸭》的故事梗概。

一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他生在一个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不同,就认为他很丑。其他的动物,如鸡、狗、猫也随声附和,都鄙视他。它们都根据自己的人生哲学来对他评头论足,说:你真丑得厉害,不过只要你不跟我们族里任何鸭子结婚,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它们都认为自己门第高贵,了不起,其实庸俗不堪。相反,丑小鸭却是非常谦虚,根本没有想到什么结婚。他觉得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就在广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见了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说不出的兴奋。这就是天鹅,后来天鹅发现丑小鸭是他们的同类,就向他游来用嘴来亲他。原来丑小鸭自己也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即使他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3.出示《丑小鸭》的片段内容。

后来一天比一天糟。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对他生起气来。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希望猫儿把你抓去才好!于是妈妈也说起来: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啄他,小鸡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用脚来踢他。

于是他飞过篱笆逃走了;灌木林里的小鸟一见到他,就惊慌地向空中飞去。这是因为我太丑了!小鸭想。于是他闭起眼睛,继续往前跑。他一口气跑到一块住着野鸭的沼泽地里。他在这儿躺了一整夜,因为他太累了。

(1)师生一起阅读。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3)阅读时,要发挥合理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4)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5)师生评议。

四、读童话故事《稻草人》和《格林童话》

1.介绍叶圣陶及《稻草人》

当你进入叶圣陶所写的《稻草人》的世界,你会知道在夜间的田野,星星是怎样眨眼,月亮是怎样微笑。你还会知道,田野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辛苦和悲伤。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块丰碑。

2.介绍格林兄弟和《格林童话》

打开《格林童话》,你能从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德国民间故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灰姑娘虽然身处逆境,却仍然心存美好,真诚待人;傻小子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他勇闯魔归宫,惩罚了恶魔们

《格林童话》是18世纪初两位德国历史学家兼语言学家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搜集整理而成的。《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白雪公主》等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越国界,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

《格林童话》自1812年问世以来,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已被译成世界上一百四十余种文字,其中《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不来梅城的乐师》《睡美人》等都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许多还被改编成各种戏剧、歌剧和芭蕾剧搬上舞台,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可以说,《格林童话》以一种特有的文学风格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它的影响超越了它的国界,也超越了它的时代。

五、童话故事推荐会

1.谁来向大家推荐优秀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2.小组交流。

3.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读书的好习惯?

出示泡泡语:每次读完书,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4.小结:是啊,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让我们越来越聪明,同时我们要好好爱惜书籍,做一个文明的小读者。

六、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1.怎样让班级里也有一个快乐读书吧呢?读书吧里的书从哪里来?

2.怎样运用快乐读书吧里的书来阅读呢?

30、三年级上册课文11一块奶酪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11一块奶酪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一块奶酪》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课文记述了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最终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第1-3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第4-12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了。

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对小蚂蚁们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蚂蚁队长的形象。

学情分析

进入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读书时能做到不指读、不唱读。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那一定会很好》三篇略读课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已有初步实践,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默读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默读的能力,能做到边默读边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禁。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关心幼小的美好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教学难点

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的不同态度与其他蚂蚁的反应进行比较,感受蚂蚁们因为蚂蚁队长首先做到遵守纪律、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关爱幼小才激发更多小蚂蚁的敬重之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抓住课文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这根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实现对故事内容及主旨的准确感知;创设情境,体会形象:借助精心提炼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交流学习的突破口,引导他们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深刻主旨,从蚂蚁队长的身上受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学法: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感知故事内容,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不断深化对故事内涵的体会,再将从课文中获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实现认知的内化;想象体验法:感悟蚂蚁们面对诱惑时的表现,学生需要将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从而深入到蚂蚁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纪律性的可贵。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有位伟人曾经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那么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吗?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比比看谁猜得最准。

师(ppt出示):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量何其大,合作又热忱。 生:猜谜

师:你对蚂蚁有多少了解呢?(生:介绍蚂蚁的相关知识)蚂蚁虽小,但他们却是一个非常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表现这么棒,老师要给你们一个特殊的奖品:看看这是什么?(ppt出示:奶酪图)这是一块怎样的奶酪?

生1: 生2:

师:奶酪是蚂蚁最喜欢的食品之一,一群蚂蚁面对这样一块诱人的奶酪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一块奶酪》,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生:书空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孩子的心灵上,用谜语导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欲望,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想想我们平时是如何学习略读课文的?

生:思考发言

生汇报:学习略读课文我们首先得关注阅读提示(板书:关注提示)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最后解决问题。(板书:读文思考)师:谁来给我们读读本课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画上横线。(ppt出示默读要求)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默读课文,注意不出声、不指读,读通句子,遇到有拼音的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默读思考

师:检测字词

生:开火车读、齐读

师:强调嘀咕和多音字的读音及舔的书写。(pp出示字音大闯关)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预习能力,通过检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师:多音字的读音可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表达的意思来选择。接下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了理清文章脉络,我们先来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生:同桌交流

师:我们把起因、经过、结果像串珠子一样串联在一起,加以概括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把它叫作要素串联法(板书:要素串联)今后我们在概括一些故事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读完课文,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蚂蚁队长)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上横线,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生:读文找句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于蚂蚁队长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走进蚂蚁队长的内心,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小结: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幼小,大家都喜欢他。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蚂蚁队长的影响下,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板书设计

11. 一块奶酪

蚂蚁队长 关注提示

以身作则 读文思考

关爱幼小 要素串联

严于律己 联系上下文

抓住词句

31、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静夜思》的背景图片。

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哪首诗?

2.指一名学生来背一背。

问:李白思念谁?他看到什么想起了故乡的?

3.让我们带着思念,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夜书所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简介作者

2.好,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诗题。

3.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

1.一读

(1)(好,孩子们翻到书本35页。)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挑的读音。)

(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2.二读

(1)快速地读,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

(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3.三读

(1)理解注释

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B.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③,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③,找到了吗?

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

E.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

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

(2)学生自由读诗。

四、明诗义,悟诗情

(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

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

3.链接诗句:

古人常用萧萧 梧叶来写秋天的景象。

(1)出示诗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一声桐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读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了一句谚语------

出示: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再出示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

(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4)出示夜晚的梧桐树叶子。

(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课件演示诗人的生活情境

2.学生想象说话。

3.板书:思亲念家--------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动客情。

4.出示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这里的客指的是谁?(叶绍翁)

(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

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

6.齐读前两句诗

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三)学习三、四两句

1.课件演示一灯明。

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

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么呢?

(1)猜想有儿童在捉蟋蟀。

(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想、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4)指名说。

5.练习趣读

6.情感转换

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诗人更是感到伤心和孤独。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四)整体感悟

1.出示整首诗。

2.孩子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3.配乐读诗。指两名学生读------

4.我们一起来读。

5.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来说诗的意思,孩子们来对诗句,好吗?

6.小结:那一晚,叶绍翁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诗。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要会背。

7.指名背诵全诗。

六、拓展

(1)出示《枫桥夜泊》

(2)自由读诗,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3)快速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愁)

(4)张继和叶绍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写的诗都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思亲念家的心情。孩子们,你能读出张继心中的愁吗?先自己练习一下。

(5)指名读。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指名读诗。

自古以来,怀乡思亲的诗句好多好多,孩子们,课外再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梧叶

江 秋风 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灯

32、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灰雀》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丢失的那只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

通过语言和行为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灰雀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对儿童的爱护,以及男孩诚实的品质。

二、说教法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的故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为两课时。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多媒体配乐: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知道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创设情境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展开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旨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希望通过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这样也为下文的自主探索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情感。】

(二)学习对话

1、引导读书勾画

师:男孩捉走又放回灰雀,一捉一放,男孩的心中是怎样一点点发生变化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列宁和男孩的对话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男孩说的话。

2、体会男孩心里的变化

① 没我没看见。

(1)师生、生生合作读对话,体会男孩的紧张害怕。

(2)学习省略号的用法。

(3)指导朗读,带表情带动作读。

②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1)生生合作读对话,体会男孩想法的变化。

(2) 思考男孩此时在想什么?交流。

③一定会飞回来!

(1)分组读对话,发现不同的标点符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感受男孩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强烈,态度越来越肯定。

(2)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感受男孩的决心。

3、体会列宁对男孩的爱护和说话的巧妙

(1)师:男孩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生交流。

(2)分角色读,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3)通过导读,引导学生感受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爱护。

【对话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抓好对话朗读,最好的着眼点就是对话提示语,因此,学习这部分教师着重引导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学生认识到列宁的善解人意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了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三)学习灰雀回来后的三个自然段

师:正如男孩所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读(手势导入读书)

师:孩子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看到了三只可爱的灰雀,还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男孩,还看到一个怎样的列宁? 板书: 尊重 诚实

(四)推荐阅读

师:这就是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的故事,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实,这样的故事在列宁身上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读读这本书《列宁的故事》,让我们走近伟人、了解伟人、学习伟人。

33、三年级上册16课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16课金色的草地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分三个部分,首先讲兄弟两个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能目标: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课后蒲、英、盛、耍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课文中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没有见过蒲公英开放与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

1.品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朗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情景教学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课件以及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

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朗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2.谈话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16 金色的草地)。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接力读课文,其他同学可以轻声跟读。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推荐词语:

把你学会的本课的新词介绍给大家

(三)研读赏析

提出核心问题: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部分?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了解、感悟。

(3)根据课文展开想象,想象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想象他们灿烂的笑容,感受他们的开心。

3.读第三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1)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2)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3)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4.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1)指导朗读重点句: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合拢的意思。利用课间引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2)课件引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课件进行引读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的,而是 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 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 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 ,可以 、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 的,草地也是 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 的了。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

34、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要借助学科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小组合作给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习方式更为开放。在本课中,三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且要求逐步提高。第一次合作只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预测,关注自己的预测与课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第二次合作不仅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预测,还要思考同学的预测是否有道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思辨能力。第三次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各种角色体验,有故事的朗读,有听众的预测,还有互相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倾听、判断、评价等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方法,更提升了能力。

35、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阅读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在探究、评价的过程中提炼预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纸质预测单。

2.熟记故事的结尾。

学生准备:找一个同学不熟悉的故事,朗读预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总结提炼

1.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两篇课文,我们是怎样一边读课文一边预测的?

2.学生回顾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预测的依据借助题目、插图、故事情节,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3.播放小动物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4.小结揭题: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猜一猜一只不会叫的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

5.板书课题。齐读。

6.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能猜到故事可能讲了什么吗?

预设:不会叫的狗会去学叫,但一直没有学会。不会叫的狗被别人嘲笑。不会叫的狗勤奋地学习,最终学会了叫。不会叫的狗拜了很多师父。

设计意图:通过听动物叫声,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叫声的独特性。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阅读故事,练习猜想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地方读读生字表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故事内容。用上前两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单地写在预测单上。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干吗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压根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中弹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说说自己的预习成果,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4.本课多音字较多:吗、担、压、中、弹。

课件出示由文中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读,并补充这个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每人轮流读自己的预测单。

(2)互相交流课文与大家的预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6.请一个小组汇报:说说你们所预测到的内容,是怎样预测到的。

要关注预测的依据。

7.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比如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预测的本领越来越高了。

设计意图:本课中的预测策略从整体切入,学生尝试自主预测,留足预测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与交流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复习预测的方法,提高学生预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三、读懂课文,预测结局

1.读到这儿,你知道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重要人物吗?(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你能抓住这几个主要人物说一说吗?(小狗不会叫,小公鸡教它,它喔喔叫时差点儿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它咕咕叫时却差点儿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相机板书:学小公鸡 喔喔喔 学杜鹃 咕咕咕)

4.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然后听老师读故事的结局,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四人小组交流。

(1)轮流说说自己的预测,并说说理由。

图片 表述预测的内容时要大胆,还要会倾听他人的预测。

(2)注意听同学的预测,思考是否有道理。

(3)互相说一说自己认为同学预测得有道理的内容。

6.你喜欢故事的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

7.小狗学叫的奇遇故事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狗说吗? (小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

(板书:做事不能盲从,做真正的自己)

8.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学会了预测,还懂得了道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能帮助学生把长长的故事讲简洁,培养学生初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时,清晰学习步骤与要求,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开放的空间给了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倾听、判断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四人小组练习。

(1)把自己找到的其他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拿出来,轮流读给组员听。朗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把故事讲完。

(2)听同学把故事讲完,想想自己的预测与故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3)四人交流完后,在组内评出最准预测达人及最佳故事朗读者。

2.各组汇报评比结果。

3.布置作业:课后多读童话故事,练习预测本领。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新的评比要求,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朗读、预测童话故事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喜爱童话、阅读童话的兴趣。

板书设计

小狗学叫

学小公鸡   喔喔喔   狐狸嘲笑

学杜鹃    咕咕咕   猎人开枪

做事不能盲从 要动脑思考 做真正的自己

36、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第一节教学《一个粗瓷大碗》,为了巩固《灰雀》的生词,课堂前五分钟进行了听写,因此本堂课较赶,后面部分没有上充分。

教学流程:介绍背景导入教授生字词理解第一段,粗知倒叙梳理谁+干什么,完成《课堂》第二题鱼骨头品析赵一曼人物形象,笔记特点

课后反思:

1.目前我对略读课文的想法是:略读课文多数是叙事,所以教学重点放在梳理故事脉络和品析人物形象,朗读可以放低要求,因为这些文章本身较难朗读,且语句并不会很美。

2. ian连起来读yan,lian。

3. 课堂前5分钟抽学生上台听写,效果不错,较高效。昨天教授的生字,第二天及时巩固,即及时复习。

4. 期末复习阶段要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适用于整个学期的任何一个时期)

5.生字的学习,要带入词语、句子当中练习,这样效果更好。(还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37、四年级上册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象的作用。

2.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生答:不是。)明明知道这些故事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开辟(p) 女娲(wā) 莽莽榛榛(zhēn)

揉(ru) 掘起(ju) 澄澈(chng ch)

掺和(chān)

2.解释词语。

生气蓬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蓬勃,旺盛的样子。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采,神采,神色。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堪,忍受。

3.文体知识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4.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述颇丰。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完下列题目。

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桌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二)深层探究

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交流点拨】a.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b.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c.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交流点拨】女娲先是用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放到地面上时,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来,女娲给他取名为人。为了让人布满大地,女娲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来,女娲想出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小人儿。藤条不停地挥洒,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最后,为了让人类能绵延不绝,女娲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至此,人类就世代延续下来了。

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交流点拨】女娲造出来的人聪明而美丽,他们能说会走,喊女娲为妈妈,他们的身体虽然小,但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他们分为男女,可以自己创造后代。

4.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交流点拨】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三)人物赏析

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请你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

【交流点拨】(1)神:一天变化七十二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具有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2)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具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2.跳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交流点拨】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象力的地方。课文中有关语句,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对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四、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袁珂

丰富的想象造人的具体过程

巧妙的构思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人性化描写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

38、四年级上册14课普罗米修斯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4课普罗米修斯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4 课《普罗米修斯》。

【设计思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同时要引导学生研读探究,完成共同阅读目标,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材分析】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文章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因拿取了火种给人类,受到众神领袖宙斯严厉的惩罚,可他不屈不挠,最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搭救,终于重获自由。文本故事内容非常感人,人物形象也丰满逼真。但毕竟是古希腊文学作品,距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给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时空差距。因此,教师要会捕捉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借助一些直观画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指导孩子入情入境地去朗读,进而体会人物形象,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基础,并且都比较喜欢听神话故事。文中充满神奇的想象,生动曲折的情节,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他是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典范,更是让孩子们对他情有独钟。为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课文,体会神话人物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斯、惨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脏。会写悲、惨等14个生字,会写人间、悲惨等15个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4.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难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和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安排】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与手段】

王崧舟老师说过: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所知,而且有所感。语文是感性的,感性的语文必须用感性的方式去学习。所以,我选择了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整合图、文等各种资源,采用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1.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请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古希腊神话故事及人物,优化课堂结构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创设情境,感受人物的痛苦

3.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声色渲染,感受人物的坚定

4.合作探究法:整体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看课件上的图片,你们知道分别是哪些神话故事吗?

生1:《盘古开天辟地》

生2:《女娲补天》

生3:《精卫填海》

生4:《夸父逐日》

2.师:你们可真是一个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啊!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希腊著名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

3.师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

5.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斯。读好名字:普罗米修斯。

二、 初读课文,认识众神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找一找,普罗米修斯是什么神?在这个故事里,还写了哪几个神?把他们都圈出来。

2.认读词语,相机正音。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悲惨 盗取 惩罚 敬佩 归还 饶恕 坚定 铁环 遭受 凶恶

①指名读,正音。提示:惩,读chng,不读chěng。惨、遭是平舌音;恕是翘舌音。

②指小老师带读。

③开火车读词语。

(2)多音字学习:还在归还中读hun ,不要读成了hi。

(3)出示词语:气急败坏 愤愤不平 驱寒取暖 风吹雨淋 挽弓搭箭 

①指名读。

②齐读。

③联系上下文猜猜这些词语的意思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愤愤不平: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驱寒取暖:驱除寒冷,以取得温暖。

风吹雨淋:指人或物露天经受了风尘的吹拂和雨水浇。多用来比喻经受磨练或严峻的考验。

挽弓搭箭:拉开弓、架起箭,准备射击。

3.师:认识了生字词,我们再来圈一圈文中出现了哪些神?你们都找到了吗?

生自由汇报。

4.课件出示几位天神的图片,请生通过课前预习,查找到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这些天神的了解。

5.教师相机补充

师:课文中第一位出现的神是天神普罗米修斯,

第二位是众神的领袖宙斯。相机补充: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无边

第三位是火神赫淮斯托斯。相机补充:他被称为雕塑之神、工匠之神等,是宙斯的儿子

第四位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相机补充:这位大力士被称为大力神,神勇无比,是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英雄之一,是宙斯的儿子

6.请生上台拖动词条,完成天神名称和职位的匹配。

7.师:这些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名字比较拗口,我们再自由练习读一读吧。

生自由练读。

8.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提问:这篇神话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后,派小组代表回答。

9.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冒着危险,勇敢地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而他自己却因此遭受了残酷的惩罚,但他没有屈服,后来被大力神所救,重获自由。

三、细读起因,感受神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要是这样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会有人喜欢听吗?那么首先要讲清楚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把故事的起因告诉人们。

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3.师提问: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取火种?

4.学生交流。

(1)师相机板书:起因:悲惨情景、盗取火种。

课件出示2个句子: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2)男女生对比朗读。引导: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说明了没火和有火的区别,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火。

预设2:对比这两种情境,感受到火的重要,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让人们告别了那个茹毛饮血的黑暗时代。

(3)引导:取火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受到神奇的情节是什么?

①学生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

有一天,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②抓住喷射着火焰,展开想象: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会怎样跑过去取火种?又会怎样把火种带到人间?

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起因。

【设计意图】普罗米修斯取火的情节写得比较简单,抓住喷射着火焰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怎样盗火的神奇情节说具体一些,为学生创造性地讲故事打好基础。

四、指导书写,指导积累

课件出示:悲、惨、违、抗4个字

1.师:请认真观察这些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自由发言。

2.教师范写词语悲惨、违抗,提醒学生竖心旁的书写笔顺。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通过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反馈。

师小结:本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词,认识了几位重要的神话人物,也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了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因,那么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以及结果如何。

五、作业设计

1.和家人分享这篇神话故事中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2.抄写词语:人间、悲惨、情景、危害、严厉、坚定、违抗。

【板书设计】

14 普罗米修斯

起因:悲惨情景、盗取火种

(设计意图:简洁的板书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39、四年级上册12课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2课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这是统编教材第二次出现神话故事这种文学形式。二年级下册的《羿射九日》重在讲故事,《盘古开天地》则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神话故事富有神奇的想象,人物形象鲜明的文体特点。

(一)单元要素: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3.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文中神奇的地方;

2.品读重点词句段,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体会盘古勇于开创的人物形象。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奇特,已初步具备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我班学生对神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情有独钟。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感悟探究。

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2.朗读法;3.任务驱动法。

说教学过程

一)神奇的自然

视频导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提问:美丽的世界是谁创造的?引出课题《盘古开天地》。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二)神奇的想象

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他是怎样创造世界的?

2.配乐范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象神奇的画面。

3.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轮换读,感受美好的世界。

4.说话训练:仿照句式他的变成了发挥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5.小结:感受盘古的形象。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就是要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个理念,我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思、思中学。

(三) 神奇的人物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品读词句,感受盘古开天地的勇敢无畏。

2.借助学习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老师相应点拨评价。

3.情境体验:学生化身盘古感受人物的顽强与坚定。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把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角色体验中,体会盘古无畏、顽强的形象。

(四)神奇的精神

1.观看视频,感受新时代的盘古精神。

2.根据提示改写歌词,讴歌新时代的英雄。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盘古精神延续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崇敬英雄,歌颂英雄,学习英雄!

(五)神奇的语言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神话》。

【设计意图】以篇带本,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让学生认识更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五、说板书(略)

40、四年级上册11课蟋蟀的住宅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1课蟋蟀的住宅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隐藏起来,以情激情,以情带读,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积淀情感。

一、说教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观察笔记。他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第二单元围绕 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选编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为了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本篇课文也不例外。同时,它也为第五单元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方面埋下伏笔。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本节课应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随遇而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

3.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难点是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四、说教法学法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五、教学流程

如何转换学生角色,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想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蟋蟀,介绍自己的家和修建家的经过。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前,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学生会非常自豪,能踊跃地说。再加上课前对蟋蟀的已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蟋蟀的歌声动听,对蟋蟀的可爱、有趣早已铭记在心。这样二者结合起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旧知迁移,为学生转换角色,改变学习方式作准备,也为学生发展口语作准备。

这样让学生把自己的家和早已熟悉的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在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感悟。请学生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能很快体会出文章主要内容: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这个环节落实本期教材训练重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达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小组学习、组内交流

这个环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每个学生要先认真读书,体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或怎样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并且估计一下,其它小组的同学有可能向你们提出什么问题,该怎么解答。学生在自读自悟几分钟后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共同推测一下其他组同学会提的问题,一起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样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就真正达到人人动口读书,用心体验,实现人人自主学习,而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一言堂,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达到设计理念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

学生把自己转换成蟋蟀这个角色,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时,就有可能根据自己在读中的感悟,用朗读勾画批注法,边朗读边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也有可能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示意图介绍。在听完介绍后,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这样促使学生自读自悟时更认真,在本小组交流讨论时更合作、更投入。在学生自主解疑仍有困难时教师适时点拨,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自主质疑、自主解疑或合作解疑的效果。实现设计理念中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

由于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叙述,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浑厚的兴趣,在汇报蟋蟀住宅经过时,学生除了边朗读边谈体会,还很可能会自然而然转换成蟋蟀的角色,配上动作介绍修建住宅的经过。在转换角色的同时,学生一方面对课文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读懂了课文,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对蟋蟀产生认同,自然就体验到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就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一体这一设计理念。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交流,已经激发了学生对蟋蟀的喜爱和赞扬之情,就进入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这一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把此时此刻想对蟋蟀或其它动物想说的话写下来,鼓励学生用我笔写我心,畅所欲言。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让学生有准备地说一段话,实现读、写、说结合。

(五)小结作业,收束课堂

最后是本节课的小结作业环节,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一方面总结收获,另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说板书设计(略)

41、四年级上册10课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0课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四、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五、教法和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老师就问: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如:

  (1)画一画。

  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课件,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看课件、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三)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布置的作业是:以《我发现-----的秘密》写片段。

42、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一、读诗题,想象画面

板书课题,引导交流: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花牛歌》,齐读课题。

说一说: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

要求: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2.学生分节朗读,在师生点评中指导学生读准眠、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读好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这两个句子。

3.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草地上的花牛在做什么?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教学第1节

(1)出示课文插图,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小节内容?

(2)学生自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花牛、草地、剪秋罗)

(3)想象说话:( )的花牛、( )的草地、( )的剪秋罗

(从花牛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角度想象;草地和剪秋罗的颜色、样子等;也可以从花牛、剪秋罗之间的对话想象)

(4)结合自己想象,用连贯的话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画面,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5)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第1节。

(6)总结想象的方法: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二)教学第2-4段

1.小组合作:运用第一小节的读诗方法,来开展合作学习。

(1)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选择一个段落轮流读诗。

(2)勾画出诗中的景物,填写表格。

段落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我觉得这是一头_______的花牛。

(3)小组分享合作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压扁眠霸占,滴溜溜,偷渡等词的想象,感受到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2.指导朗读:

图片

重读动词霸占、半个天语速稍快,感受蓝天白云下的美好,滴溜溜读得稍快,表现花牛的可爱调皮,偷渡要读得轻一点,感受花牛做梦时的悠闲。

小结:多么自由、悠闲的小花牛啊,指导学生讲述整首诗的画面。

3.仿写: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段。

图片

展示交流学生作品。

四、课后延伸

《花牛歌》是一首诙谐有趣的儿童诗,课后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儿童诗金波的《林中小景》,愿同学们在诗歌花园中采撷最美的花朵。

43、五年级上册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记叙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得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评价中感悟到了父母不同表达爱的方式。这篇课文简洁易懂,在教学中我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用的表达方式,体会父母的爱。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五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对课文的探究欲望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

3.理解父母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体会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中含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情时,你希望得到父母怎样的评价?(夸奖、赞扬)如果父母对你的评价截然不同,你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伤心、难过、不理解)。学生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考,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每个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在小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题目,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题目,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

学生能够发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通过课前预习也能够知道,这两个词语有双引号。这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评价。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

其次,我会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我会指名学生回答,最后进行总结:巴迪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母对他的诗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是截然不同的,在母亲的评价中获得了鼓励,在父亲的评价中获得了指导,最终巴迪成为了作家,也懂得了父母两种不同方式的爱。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之后,就进入到了第三个环节的学习,深入研读环节。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表达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我会让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读出感情。思考问题:母亲是如何评价我的诗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能够找到母亲所说的话: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找找目前的动作和神态。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接着提问,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能够说出,感受到了母亲的开心,因为自己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会写诗了,她特别自豪,从中也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鼓励。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2.指名读,找找父亲是如何评价的?学生也会从语言、动作和神态三个方面找出父亲的态度。然后,我会提问,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总结出,父亲对儿子非常严格,态度是严厉的。也能体现父爱的深沉,母亲对我高度赞扬,父亲为了让我不要骄傲,所以对我严格的评价。

3.最后,我会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在深入研读环节,我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为: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分享一下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趣事,你如何体会到父母的爱。

(五)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让学生谈收获,我进行总结结束本课。作业是课堂的眼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手法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趣事,不少于200字。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板书(略)

44、五年级上册17课松鼠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7课松鼠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它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所以这是一篇学生喜欢读的介绍小动物的文章。

  2、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用先......再......然后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维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

(1)自主识字识词。

  (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是比较浅显的文章,介绍的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所以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学生以读为主,以阅读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生生交流、沟通,合作探究,达到共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设置来激活课堂的教学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也很熟悉小动物吧,现在我们来一个猜谜比赛,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展示动物谜语)。

  第四个谜语把同学们给难住了吧,因为这种动物在我国主要生活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所以同学们不熟悉它,它是谁呢?你看它驾着一只小船来了。(多媒体展示松鼠的图片)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笔端去结识这位新朋友。

  【设计说明】运用猜谜的方法导入课文,既增加课堂的知识性又增强趣味性。借助松鼠的图片,给让学生对松鼠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出生字生词,讨论查证。

  问题一:请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动物的句式说话。(师生共同归纳出松鼠的一些特征,板书)

  【设计说明】通过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对松鼠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

  问题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松鼠的这些特征。(板书文章的结构)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

  2、品读课文

  问题一: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请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漂亮。

  【设计说明】让学生以松鼠的身份来介绍松鼠的漂亮的特点,让学生不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让学生学会用用拟人的手法来介绍小动物。这样,教学的难点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问题二:(多媒体展示老师用反串法讲有关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内容就是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说,并串编成一个故事。

  【设计说明】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学生更认真的阅读课文,记忆更扎实,通过对比学生对松鼠驯良的特点理解更深刻。

  问题三:阅读第4、5段内容请你以我觉得松鼠是一种的动物,理由是的句式说话。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设计说明】利用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在讲述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内在习性机灵这一个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生动说明的妙处。教学重点难点再次得到落实。

  3、能言善辩

  多媒体一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让学生与课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设计说明】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4、迁移训练

  那现在我们就一展身手,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设计说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通过口语训练,对课堂知识的加以巩固及运用。

(三)课文小结

  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写作上的启示?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由学生自己来板书明确。

  【设计说明】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总结,会比由老师执笔的效果来得好。这更体现了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的教学方法。

 

(四)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课后去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 (多媒体展示)

  松鼠 启示:

  外形漂亮

  生活习性:活动

  住

  吃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45、五年级上册16课太阳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6课太阳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难点是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 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以下几方面教的: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2、 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品悟理解内容。

3、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 我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三、 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 学生预习时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2、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 , 体会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炼、明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育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这么一个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一个有关太阳的神话。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这一课,去探索太阳的奥秘。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读词

2、每个自然段写什么?课文是分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呢?

(三)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知识:

太阳的知识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远、大、热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表现特点的句子,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旁边作好批注。

3、出示课件,检查汇报。

(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第一部分,并把数字用醒目的颜色标出来。使学生明白本段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达到效果:大屏幕显示课文内容的画面,不同颜色醒目的文字突出重点字词。)

4、学生用拟人手法介绍太阳,教师出示课件。

(设计这样一个让学生以太阳的身份做自我介绍的情境,使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自我介绍,自主学习,读书、想象、创造,不但读懂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的主体性也比较好的得到了发挥。

半扶半放学习第二部分: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咱们整天都要和太阳见面,那么太阳对于我们来说重要不重要呢,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怎样呢?

1、你们自己读课文的第4到8自然段,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2、课件出示太阳与人们的关系:生物、气象、杀菌

3、成立三个研究小组,学生根据意愿组合,课件出示课题研究任务。

生物组:A.有了太阳 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气象组:分别出示两组卡片。

(1)太阳 水 雨 雪 水蒸汽 小水滴 云

(2)太阳 热量多 热量少 热 冷 风

杀菌组:太阳光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明。

(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宗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去探究,注意发掘文本固有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生命活力与灵活性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文本启迪人,教育人的功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总的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请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任选其一)

1 、人类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查找资料)

2 小练笔: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介绍月球

总之,本节课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进行拟人化的介绍,学习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球》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46、五年级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选编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集中组元,语文阅读要素的训练点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圆明园的毁灭》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慨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查阅、交流资料,对这段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五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比较难把握文中爱与恨的情感,尤其是难以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以及学情,我将本课时的目标设计如下:

1.结合文字、图片等资料,抓关键词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3.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将结合相关资料,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作为重点,将在反复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据此,本节课,我将结合相关媒体资料,融入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文本,让学生反复读文,读中悟,悟后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填词回顾,名言导入

首先,通过让学生填四字词语的方式,谈自己对圆明园的印象,学生既回顾了旧知,又积累了词汇;然后,通过两则名言引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研读收藏,凸显珍贵

我通过抓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一过渡句来进入本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最珍贵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价值的不可估量,并结合资料: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让学生的感受更具体。通过抓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一句,引导学生从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自下至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历史悠久,从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感受圆明园收藏珍宝种类繁多,也正是因此,圆明园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文物资料,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由衷地热爱,并照应文章开头,作者开篇就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指导学生带着自豪和赞叹之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第三环节:聚焦毁灭,铭记历史

然而,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曾经的万园之园早已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化为一片灰烬了。出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上的冲击,奠定恨的基调。接着,我引导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三个字:掠毁烧。

我抓住这三个关键字继续追问:①能掠走的怎么办?抓住 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再交流一下手中的资料,那些强盗都掠了什么?②实在运不走的呢?那就毁,就任意毁坏,抓住关键词任意理解,那是想怎样就怎样啊,这是何等野蛮与暴力!③为了销毁罪证就烧。同学们,你们想想,大火连烧三天,烧掉了什么啊?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统统都没有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此环节,通过抓关键字句,反复揣摩。将阅读与想象结合起来,文本与课外资料结合起来。再通过看视频资料,直观感受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接着引导学生读,读出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化为灰烬的圆明园的惋惜。此时,那段屈辱的历史已铭记在心了。

第四环节:领悟写法,总结升华。

课文的学习不仅仅要关注字词的精妙,意蕴的深刻,还要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文章题目《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昔日的辉煌,为什么?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再引用鲁迅名言,引导感悟对比写法的妙处。圆明园越美好,越有价值,它的毁灭就越让人痛心,让人愤怒。

痛定思痛。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不信,你看

播放视频《辉煌中国》,并配文字介绍: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凭着勤劳和智慧,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载人航天技术、高铁、动车、跨海大桥、航空母舰无不昭示着新中国的崛起!

可以想象,此时学生的情绪必定高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呢?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最后以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片段作结,教学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氛围中结束!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本着练习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情,尤其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宽知识面的观点,因此我设计如下两道作业。

1.读阅读链接《七子之歌》《和平宣言》,引导学生群文阅读,体会其与本课表达感情相似之处。

2.推荐观看电影《圆明园》,铭记历史教训,激发当代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其实也就是个微型教案。这样的设计既展现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又展现了侵略者将其毁灭的过程,同时又体现了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这样的板书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文章的整体脉络,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14.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布局之美

建筑宏伟 举世闻名 爱

文物珍贵

侵入 闯进

化为灰烬 恨

掠 毁 烧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47、五年级上册9课猎人海力布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9课猎人海力布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重点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

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教师点拨法、组织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倒长城、梁祝化蝶、花木兰代父从军等),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

形近字僵和疆;叮嘱(叮咛、嘱咐、千叮咛万嘱咐)

2.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四件事:①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②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颗宝石,从此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③他把利用宝石听到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④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

(二)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人。从得知可怕消息后海力布的神态(大吃一惊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动作(急忙跑回家催促大家)和语言(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中,可以看出。

2.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要说?

因为海力布平时就是一个热心助人、会为他人着想的人,所以,当他知道只有把事情说清楚,大家才会相信,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换来乡亲们的平安时,他决定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这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环节三:巩固提升

1.现场模拟

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模拟乡亲们的口吻来说一说。

2.教师小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海力布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救了乡亲们,他是勇敢的、伟大的。他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世代传颂。我们要将他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环节四:作业设计

1.回家后简要地向父母复述这个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4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猎人海力布

一、热心助人

二、舍己为人

48、五年级上册27课我的“长生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27课我的长生果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我的长生果》。希望各位老师多指教。我所说的我将本文的说课按照:说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说教材的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这五个环节来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以一种娓娓交谈的方式,用朴实的话语,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收获,真诚抒写了阅读和写作带给自己的愉悦。字里行间融注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给人思考和启迪。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据标志性的词句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的筛选能力。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魅力。

(3)通过删减,调序,改换,勾连等方法,引导生学自主品析,并在一定基础上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情感目标:

(1)联系自己阅读,写作经历和生活实际,畅谈感受和收获。感受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2)体悟阅读与写作对于个人的成长,社会人生的价值意义,借以激发学生提升心智,丰富生命,完善自我。

二、说重点难点

叶文玲在本文中娓娓讲述了创新写作给她带来的乐趣。编者其意,旨在希望让阅读带给学生一点思想观念上的冲击,一些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故而,结合单元目标和本文特点,我将本文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

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畅谈学习本文的感受和收获。理解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并能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三、说学情

我们的学生是山区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前面三课的学习,学生已初具赏析和品读一般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结合文本谈自身的阅读体验。

四、说教法和学法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诵读法:三分散文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品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借此落实教学目的。

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4、练习法:主要是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口语和写作)。

五、说教学设计:

(一)趣味引入,悬念入题。(从学生喜爱的神话故事人物轻松导入,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全体进入学习氛围)

(二)自读自悟,整体把握。(《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要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环节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齐读,明确长生果的喻意。

2.个读,理清文章思路(我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收获)。

3.轮读,积累优美词句。

4.范读,重点品读1,2节。

(三)批注精读,体会情感。(重点突出,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讨论和圈点勾划:

1.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文中哪些词句(字里行间)体现出我对书的喜爱?请把你的理解或感受批注在旁边。

2.书对作者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信息的归纳整合)

3.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文题的?那把它更换为我爱读书,或阅读对我的帮助好不好,为什么?

4.作者由阅读而获得了怎样的写作体验(创造的乐趣)?你有过同感吗?请你也谈谈。

(四)能动创造,享受乐趣(难点突破,创新精神的培养)

1.联系自己阅读,写作经历和生活实际延伸体验,畅谈学完本文后的感受和收获。(再次体悟作者的感受,提升对阅读,写作及人生的认识)

2.我也能!仿写: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是

3.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4.创造性表达:

①口头创作故事:有一天,我在街头漫步,突然看到**同学(男)穿着一条裙子,

②小作文:《由男子汉穿裙子想到 》

(五)板书设计:

27.我的长生果

读书 博览群书 入情入境 读书笔记

写作 别出心裁 真情实感 呕心沥血

49、五年级上册26课忆读书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26课忆读书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畅游书海的时候,我们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感悟书香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变得更加高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书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忆读书》。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解读立根原在文本中

书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好的伴侣。因此教材在小学教材中,安排了多个以书为主题的单元。《忆读书》是五年级上册书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冰心老人89岁时,在国际扫盲日和教师节前夕,写得一篇回忆录。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读书经历,由于所写内容和学生实际接近,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投入和情感共鸣,进而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道理。

分析学情知彼所知与所疑

经过四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日益增强,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比如用画情节曲线和列提纲来概括主要内容,通过提问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人物特点等。同时,对于现在的孩子,书可以说已经是他们生活中很好的伙伴,对读书有不同程度的喜爱,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确定目标目标引领向前行

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做到有机整合,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精神以及我对教材的研读领会、对学生学习实际的分析把握,我计划设定以下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独立识字学词。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激发学生读书兴趣。(重难点)

3、学习写回忆类文章的一般方法。

精心设计简实高效显特色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用一个课时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力求惜时、增量、提效。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线,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我预设四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主题导入。

(二)自主读识。

(三)合作读议。

(四)读写结合。

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我具体的设想是这样的:

(一)主题导入(在名言中相遇----让书走近孩子)

我这样导入:书是神奇的,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书主题单元,学习冰心写的《忆读书》。板书题课和作者,齐读课题。以主题书来导入,语言简洁,带学生快速入题。最后出示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二)自主读识(在初读中相识----让书亲近孩子)

1、谈所得。

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运用学过的方法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要利用工具书去解决,力争在短时间内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留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后,我将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来谈所得。如:谈对冰心的了解、讲讲自己对文中所提到的四大名著的有关知识,我会课件出示相关内容随机补充。我准备以抽测学生读文的方式来检测课文朗读情况,对天罡地煞、着力、怒发冲冠这几学生不容易读准准的词,我会注意做好纠正与强调。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学生可能会说的比较零散,我准备从课题来这样来引导:课题的忆是回忆的意思,冰心奶奶在文中都回忆了什么?她在这篇文章里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文章的中心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很容易被提炼出来,我随机板书。

2、释所疑。

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通过自主读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准备借用同桌或小组的形式来提出所疑,解决疑惑。对于疑难的问题,我要及时释疑。

(三)合作读议(在交流中相知----让书浸润孩子)

1、针对中心,确定议题。

恰当议题的确定是这一环节最为关键的一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个中心句,是冰心奶奶对自己童年读书的总结,也是对孩子们的期望。让学生理解并努力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我准备把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含义作为合作议题,用核心问题来统领全文的学习。

2、提示方法,悉心指导。

教法得当,一个环节的多重功效,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合作议题,我准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提示学习方法,做好悉心指导。把课堂变学堂,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及时提示。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和问题相关的词句,读一读,在感受深刻的语句旁做批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巡视及时提示。如:学生可能会圈画出时间词,书目名称,从读书的时间长,读的书多来理解多读书,而会忽视还可以从书的种类多来理解。我会及时给个别学生提示,指出古典诗词外国文学文言文等词语,这样会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多读书。

合作交流,适时点拨。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还需借助同伴来完善自己的理解。我又会及时提示:小组合作交流,抓住一个或多个方面来展开讨论,由代表做好发言的准备。我会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完善理解。如:对读书好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把直接描写读书好处的语句找出来来概括,理解不够透彻,我会及时点拨学生,要结合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或自己的读书感受来谈理解。学生就会这样来谈:读书对作文课有帮助,因为作者读《聊斋志异》是文言文的。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还可能会结合自己读过的书来谈感受。这样学生谈到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有理有据。

全班展示,巧妙引导。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我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在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指引。如:学生可能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理解不深刻,谈不出读书带来的快乐。我引导学生可以结合冰心奶奶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词句来谈体会,这样学生会从听得津津有味、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含泪上床、等词,感受到冰心奶奶读书时,与书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这是读书带给她的另一种享受。在语言的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将会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理解逐渐加深,逐渐透彻,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读写结合(在读写中相忆---让书引领孩子)

为了落实学习写回忆类文章的一般方法这一目标,我会运用读中悟法,读中学写的方法,再次引导学生先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冰心奶奶在写回忆自己读书经历时,都用了哪些方法?学生可能会总结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先写都读过那些书,最后写读书的感受,还可以选取感受不同的书来写。明白了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读书经历,此时,学生有话可说,有本可仿,我适时安排读写结合,准备学写《我忆读书》,进行能力迁移。因为课堂时间关系,我只让学生写出习作提纲,

布置作业:(在阅读中相伴---让书滋养孩子)

课后布置作业:完成习作。课内延伸到课外。还会建议学生选读冰心的寄小读者等书,扩大阅读量。

结束语:

课堂教学的最后,我会用这样的语言来总结和激发学生:孩子们,正是由于冰心奶奶在少年时代读过那么多有益的书,为她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才写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爱让书籍,爱上阅读,让浓浓的书香伴随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教学目的及重难点的直观体现,是师生思维活动留下的轨迹。本课板书我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为内容,简洁、明了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题,再以书的简笔画做衬托,使板书形象、美观,给学生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

总之,本节课我将努力做到:文本解读把握编写意图;目标定位注重综合能力;教学流程简约实用;方法指导灵活多样,提高学习效率。有不到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谢谢!

50、五年级上册25课古人谈读书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25课古人谈读书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重点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中有益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朗读,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中有益的读书方法。

【难点】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教师点拨法、组织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有关书籍的图片,并配以激情的导语,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

知、诲

急(古今异义):古义(要紧、重要)今义(急躁、着急)

2.了解主要内容

本文节选的是古人关于读书的言论,告诉了我们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三句名言谈读书。

第二部分:朱熹谈读书,重点强调了三到读书法。

第三部分:曾国藩谈读书,重点强调了三要读书法。

(二)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论语》中的三句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勉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谦虚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学习要踏实认真,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勤奋好学,永不满足)

2.朱熹谈读书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做事都要用心,只有事事用心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3.曾国藩谈读书

读书有三要: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作者采用了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河伯观海、井蛙观天的例子来证明这些人都是没有见识的人,强调了立志是人生的成功之本。立志已定,便要付诸实践,在恒字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环节三:巩固提升

1.拓展延伸知识面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畅谈跟读书有关的文字、故事。

教师:读书这个话题亘古不衰,而且历久弥新,你还知道哪些古人或今人谈读书的文字、故事,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吧!

2.教师补充作小结

这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古人是怎样谈读书的,《论语》强调勤奋、谦虚而又踏实认真的读书方法;朱熹提倡读书要做到三到;曾国藩则强调读书三要,这些读书方法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

环节四: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录成小视频,录得好的作品会被发到班级的微信公众号上。

2.搜集更多的古今中外跟读书有关的文字、故事,在下周读书会上做分享。

五、板书设计

古人谈读书

一、《论语》

二、朱熹三到

三、曾国藩三要

51、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说课稿课案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把握。在品读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所蕴含的感情让学生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内容,从而达到对整个段落的理解。

2.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希望下次改进。

52、五年级上册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二

五年级上册22课四季之美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二

一、研读课题,自然带入

1.板书课题:四季之美。

2.学生齐读课题,结合所学谈谈自己见过怎样的四季之美。

3.导入:我们知道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研读课题,抓住关键词分析,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的题目中的哪个词值得我们探究?

预设:美。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美吧。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课时所学,初步感受作品语言的优美特色,为本课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探究文本,感悟美

1.抓四季,明顺序,学以致用。

(1)从课题中的四季一词,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预设:

①四季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②四季一词还暗示了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时间顺序。

(2)过渡:对,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其实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都藏在文章里,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3)课件依次出示段首句: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引导学生静静地读,看看这是一种怎样的构段方式。(什么季节最美是什么时候。)

①引导学生集体轻读这几句,看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

几个句子都有相同的部分最美。前一个词是表示季节的词,后面都有表示一天中的时间的词。

②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四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交流发现有什么作用。

预设:

都在自然段开头,且是中心句,能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③小结:像这样的既是段首句,又是中心句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总领句(总起句)。很多文章中都有这样的句子,这么多作者喜欢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鲜明。

(4)课件出示:晋朝诗人陶渊明的《四时》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①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主要运用刚刚学过的写法来说。(春天最美的是水,夏天最美的是峰,秋天最美的是晖,冬天最美的是岭和松。)

②鼓励同学们试试,能不能把课文中的中心句换一种说法。

     图片重点从云、萤、鸟、火四种景物上体会四季的情趣。

2.究情趣,悟意境,读中升华。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并且根据自己的读书收获填写手中的阅读卡片。在小组内和同学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2)生读书交流,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思考: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情趣?从哪句话、哪个词中体会到了这种情趣?

①抓住天空与云彩的颜色体会这是一种柔和安静之美静态美。(板书:云)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②抓住流萤体会在夏夜里流萤飞舞的美丽情景。(板书:萤)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夏季多雨,引导学生想象:下雨时有什么景观或乐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夏之情趣。(配乐)学生听后自主朗读第2自然段。

③抓住鸟儿体会秋天黄昏时的动态美。(板书:鸟)

引导学生从归鸦和雁群及风响虫鸣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男生读,读出悠闲;女生读,读出和谐;齐读,读出情趣。

④抓住火体会冬天与众不同的闲逸与和谐的情趣。(板书:火)

结合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理解生活中洋溢着暖暖的温馨。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闲适与惬意。

设计意图:从四季和情趣入手,真正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中感悟到文章的语言优美与精妙,教学思路与学习思路清晰明了。

三、深入研读,提炼写法

1.过渡:作者之所以能感受这些情趣,是因为她内心有爱,爱生活、爱自然、爱生命。(板书: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板书,你发现了作者注重对景物哪两方面的描写?(静态和动态)

3.小结:写景的文章,抓住动态景物与静态景物进行描写,可以使文章充满情调而且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使用。图片 引导学生总结写法,鼓励学以致用,培养读写能力。

设计意图:在体会情趣之后提炼动静结合的写法,更容易让学生自主发现和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有助于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四、读写结合,升华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2.教师点拨写作方法:段首句做中心句,采用总分结构,描写一个季节的情趣。最好抓住这个季节的动态与静态进行细致描写。(板书:动静结合)

3.结合课后选做题进行读写训练。

4.学生小组内练习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结: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的柔和,夏夜的迷人,秋日的悠然,冬季的温馨都是那样的细腻真挚。细细品味,这份溢于言表的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感染了你,感动了我。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去享受自然的馈赠,享受生活的情趣吧!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学习,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练笔,既是对情感的陶冶,更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

板书设计(略)

53、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 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2.难点:

(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

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2.演讲时的注意点。

(1)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书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够让听众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4)服饰要整洁,不要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略)

54、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展开想象,体会诗人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1.猜一猜诗人:(出示诗人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哪首词?能背出来吗?(《清平乐村居》

3.你对他还有其他了解吗?

辛弃疾,号稼轩,是我国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贬职,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上绕闲居多年。)

是啊,听说,上绕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辛弃疾对那一带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诗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一首词。叫《西江月黄沙道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4.板书课题,齐读,你知道了什么?(词牌名、课题的意思、黄沙的位置)

过渡:这首词写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读一读。打开书本。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正音,(现):读的时候,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齐读。生评价。

(2)读得真棒,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再出示词)

3.自由读。

4.齐读。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

1.默读,自行解决诗句的意思。

A.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补充词语等)

B.不懂的地方反复默读几次。

C.有疑问、不懂的地方作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你懂得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语:别枝 惊鹊鸣蝉 说丰年 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 茅店 社林 忽见)有不懂的词意思吗?

(2)你懂得了哪句话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质疑一:

(1)指名说:谁在说丰年?师质疑:你从哪看出是丰年?(出示稻花图)

学生回答(农民、诗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们,看到这一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你会说什么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们的对话?

(同桌自由选择表演)

请学生表演:(3组:诗人与农民、青蛙之间、诗人与农民之间的对话)

从刚才的表演,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说丰年,喜悦)

是啊,与农民相处了20多年的诗人,看到了农民将要丰收的景象,他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情不自禁高声吟道:男生读句子。

是啊,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农民丰收之不容易啊,想到这,诗人又忍不住大声呤道:请女生读。

看,诗人多关心农民的生活,所以他给自己起的字号叫?(稼轩)

稼是什么意思:种植庄稼,从他起的号可以看出辛弃疾很(十分关心种庄稼)的人。他在黄沙岭还建有黄沙书院,为农民的子女读书着想。

质疑二:为什么为什么过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现在出现了会使词人觉得忽然呢?

小组讨论。

(四)赏读,悟诗情。

1.创设情境品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读懂了词句的意思,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南宋时,与诗人同行,一起欣赏那里的美景,愿意吗?(出示图)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黄沙岭,天已经黑了,走在黄沙岭的小路上,你看到什么呢?下面听老师读(配乐)。

2.汇报。

听完,看完,你有什么感觉?美在哪?请你说说,你认为最美的地方,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3.学生汇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引导:美在哪?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惊、鸣),一,体会以动衬静的写法。(板书:景美。请你来读读,你觉得怎么读好这句?(舒缓)2、对比读:谁愿意挑战他,读得更美?给掌声。五、总结。

引读: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在夜晚行走在黄沙岭上,

看见了----(明月高悬)(绿树环绕)(喜鹊鹊翻飞),辛弃疾不禁高兴地吟道――(齐读第一句)

闻到了和听到了-----(蝉儿轻叫)(蛙鸣齐唱)、闻到了(稻香扑鼻)丰收在即;喜讯远传,不禁欢快地唱道――全词(齐读第二句)

走着,走着,忽然骤雨将至,茅店立见,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夜行山道,不禁兴奋地唱道(齐读三、四句)

多么迷人的景色啊,老师也被你们的朗读给陶醉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好吗?看看我们的读能否把后面的老师也陶醉了?有信心吗(配音师生串读)。

(五)写作指导

过渡:

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诗人笔下田园风光在夜晚独特的美,你能不能挑战诗人,用现代文改编这首词,做一个现代小诗人。(配乐)

推荐同学们上台表演。(我们班谁创作现代诗最厉害?有请黄怡昕同学边说边演。

你们想编吗?现在拿起笔来,写下来吧。

提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诗人来到了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他看到了( )听到了( )闻到了( )想到了( ),走着走着,忽然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于是,深夜回到家,诗人忍不住挥笔写了《》:

温馨提醒: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优美的词句,可诗人的动作、语言、心情等,把当时的画面描绘出来。

(六)谈收获。

(七)布置作业。

一首美妙的词我们已经学完了,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份怎样的作业呢?(自选)

1.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2.把这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3.把词改写成美文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农民生活

55、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丁香结》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它不但语言优美,而且条理清晰,意蕴丰富。这篇文章共6个自然段,1-3自然段对丁香花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形态以及室外三棵白丁香进行了描写,4-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丁香的喜爱和赞美,又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丁香象征的愁怨,抒发了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篇进行阅读教学的典范文本。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但由于阅历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不能全面赏析语言。学生个体之间还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都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字词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语。

2、关键能力:能够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品读关键语句基础上想象画面,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3、必备品格:豁达乐观。

4、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爱上散文,爱上阅读。

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指出,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问题驱动阅读法、点拨法、诵读法。

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圈点勾画读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丁香花图片并谈话:同学们,认识这种花吗?这是老师在龙海公园拍的丁香花。这普通的小花让许多文人喜爱,容易让人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哪到底看到丁香花想象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宗璞女士的《丁香结》。(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课堂第一槌就要敲在儿童的心灵上,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感知。让学生独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试着读出情感。2、积累描写丁香颜色的语句。3、试着概括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教师提问展示,指导朗读,强调纠正字音,最喜欢的句子。

(比如:缀、襟。比如: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比如:两片雪白、半树银妆、潇洒、积雪、莹白等)

教师明确:作者从丁香生长的环境、开放的姿态、气味、形状、颜色、花蕾等方面描写。(问题和任务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脚手架,学生就可以借之对文本展开学习。)

环节三:研读讨论。让学生找出描写丁香结的语句进一步研读,展开想象,对课件上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什么是丁香结?丁香结比喻什么?丁香结让作者想到了什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2、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在小组内找出喜欢的一两句,说说理解。比如,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该和微雨连在一起。观看插图,反复读这句话,想象一下画面,小组内交流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关键问题的设置,合作交流,把学生思维引入深入。)

环节四:点拨强调。在小组汇报分享基础上,明确两名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展示。教师补充、归纳并强调。

1、丁香结其实就是小花苞。想到了描写丁香的诗句、丁香象征愁怨、忧伤、不顺心。生命中需要结,否则生命太平淡了。丁香花年年有,人生常有愁怨和不顺心事,要豁达。

2、比喻写法,雨中的丁香模糊、色彩美好。

环节五:拓展练习。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在今后生活中你怎样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不顺心事?写一个100字左右小片段。

环节六:课堂小结。先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本节课阅读收获。然后教师强调:同学们,一朵朵普通的丁香花,滋润了作者的生活。一个个小小的丁香结,让作者领悟到人生要豁达。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去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

板书:2、丁香结

赏花:颜色、气味、形状

悟花:小花苞愁怨 比喻

有结就会不平淡 豁达

56、六年级上册24课京剧趣谈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24课京剧趣谈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趣,体会马鞭的趣、亮相的趣,借助作者的娓娓道来,想象舞台场景的生动传神,为此,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一是初识京剧,感受京剧的与众不同;二是结合资料,感受京剧的韵味不凡;三是从马鞭亮相,感受京剧的艺术趣味;四是欣赏京剧,感受京剧的耐人寻味。四个环节从课外的资料到课内的自读再到课外的欣赏,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京剧,也让课内阅读立体化,学生一定会爱上京剧。

57、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具体程序如下: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本组教材是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和教材的,《月光曲》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德国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作者借这个优美感人的故事,既体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怜悯和热爱,又体现了他富厚的想象力和杰出才气。课文语言优美、情感富厚、意境优雅,相宜有情感的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质料。依照本课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环境,我确定了以下的讲授目的:

  1、学会茵、蜡、陌等生字

  正确读准谱写、幽静、入场券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3、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为:

  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为:贝多芬喜遇知音,寄情乐曲,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基础。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教具准备为课件。

  二、以学定教,说教法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以读代讲,读中求悟,悟后品读的教学方法。

  三、因人而异,选学法

  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四、人文统一,展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伊始播放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同时出示贝多芬的照片。引出贝多芬。进而,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贝多芬。然后总结: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穷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课件出示)

  (二)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一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重点指导券的读音和蜡烛中蜡的写法。

  (三)、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通读文章,小组讨论文章的大意。初步感受贝多芬对贫苦劳动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

  (四)、读中求悟,悟后品读,解决问题

  1、引出问题:同学们,音乐的旋律是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的,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使得心情平静的贝多芬弹了一首又一首呢?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拿起笔在书上画出相关的语句。

  2、围绕第三自然段来讲解。

  就是兄妹俩的谈话,我会这样引导:兄妹俩的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有句俗语叫弹琴知音,谈话知心那么贝多芬从这段话里听出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并写上批注。

  学生可能会体会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引导学生体会盲姑娘热爱音乐。我会抓住那有多好啊这五个字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可能会体会出家境贫寒,此时,抓住两个太子品读家境贫寒,并从课文中找出其他表现家境贫寒的句子,进行品读感悟。

  听到这里贝多芬听出了盲姑娘虽然双目失明,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向往和热爱,他的心被这穷兄妹俩触动了!(同时板书触动)

  学生还可能体会出妹妹的懂事、善解人意。然后我会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盲姑娘的话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对,穷哥哥爱妹妹,盲姑娘又是多么体谅哥哥,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也同贝多芬一样被深深感动了,(板书感动)。

  请同桌之间分角色深情地读读兄妹俩的对话。

  究竟是什么又一次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又弹一首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

  3、出示语段二: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从这段话中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盲姑娘激动、难以置信的心情以及什么叫知音,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悟朗读,我重点指导两个您的读法,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声音要拉长,第二个您表示肯定,要读出激动、肯定的语气。一曲弹完盲姑娘万分激动地说

  一曲弹完盲姑娘热情飞扬地说

  一曲弹完盲姑娘喜出望外地说

  让学生深情的、反复的读这一句话。

  有句话叫知音难求,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却遇到了懂得他音乐、懂得他情感的知音。他又何尝不是喜出望外,激动万分呢?他怎能不又一次被深深打动呢?(同时板书打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让学生再一次感情朗读。

  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要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盲姑娘的回答。

  贝多芬决定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学生接着一齐读第八自然段。

  月光普照大地,沐浴一切,却照不进盲姑娘的心田,盲姑娘爱贝多芬的音乐,懂得他的音乐中的情感,却很难欣赏到他的演奏。面对这知音,面对这如水的月光。此情此景触动了贝多芬的情思,触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这情思、这灵感、这激情由指端流露到琴键上。

  让我们一起来听,课件播放音乐,老师读。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此时,贝多芬究竟在想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体会贝多芬的想法。

  (五)、展开联想,学习写法。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英华的表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开导性。我的板书以贝多芬的情绪变革为主线,表现了大音乐家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58、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之书戴嵩画牛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之书戴嵩画牛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组成。今天我上的就是第二篇文言文《书戴嵩画牛》,《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內容。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此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道理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复述的能力,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但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深入情境,让故事内容更丰富,更生动,依旧具有一定难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目标、教材内容及学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文章大意。写好轴。曝两个生字。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我将教学目标的2,3点定位本堂课的重难点。

三 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根据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

四 说教学过程

1、解题,知背景

简要介绍戴嵩,引出课题。师生共同书写课题,指名读题,相机引导理解书即是写,从而明白课题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理解齐读课题。

2、通读,知文意

这一板块我分两个小环节进行推进。

板块一:通读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文本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通读两遍。再指名学生读文,相机正音。教师范读,生根据范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

板块二:知文意,梳脉络

首先让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自由读一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其次,反馈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全班交流讨论,根据班级学情我预设的句子是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借助图片帮助理解这句话。

最后,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主要人物,事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在这过程中,我相机指导了生字曝的书写,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注意最后四笔是点,提,撇,点,不要写成水。

趣读,品人物

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处士?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让学生体会杜处士的知错就改,体会牧童的观察仔细,把发现送入句子中读一读。接着我抓住了:拊掌大笑指导学生读文。同时思考,笑而然之,和拊掌大笑是否可以调换一下,最后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想象,讲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讲故事要注意是什么?师补充想象。生自由练习讲故事,再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指导生点评表演。

59、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大家意见不同时,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学重点

讨论问题时能够态度平和,有理有据地讲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什么地方遇到过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意见不同怎么办?(板书:意见不同怎么办)【出示课件1:课题】以问题方式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中来,积极参与交际活动中来。

二、出示事例

1.出示具体事例,学生读一读。

【课件2】

问题一:春节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

问题缘起:烟花爆竹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但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和隐患。

【课件3】

问题二:要路还是要树?

问题缘起:南方某些城市为了拓宽城市道路,砍掉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这件事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为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砍树是值得的;有人认为,这些树已经长了几十年,栽树不容易,树木有利于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应该砍树。发展交通要另想办法。

2. 想一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自由交流。

三、交际练习

1.分组分角色: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先选择本小组要练习交际的材料,然后按课本上的相关方逐一确定角色。

2.每个角色准备好自己的发言材料,准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针对事例,参与讨论,阐述对问题的看法。

4.提示:【课件4】

v 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弯曲,不断章取义。

v 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v 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要有根据。

(适时板书:尊重别人 换位思考 态度平和 以理服人 有理有据 简洁明了)

四、交际示例

针对事例一的口语交际,出示:【课件5、6、7】

普通市民:我认为春节应该燃放鞭炮,多年来流传下来的老规矩了,再说,如果没有鞭炮声,过年的味道就没有了。

环保局局长:我认为不应该放,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烟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广大市民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另外,烟花爆竹燃放后还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消防队员:每年都会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所以为了安全考虑,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了。

眼科医生:每到春节期间,我们眼科都会接收一些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有的相当严重,个别会失明。我的看法是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了。

环卫工人:燃放以后,纸皮到处飞,好多的烟花箱子、筒子很难清理,也看见有着火的现象。

鞭炮厂工人:我们对燃放烟花爆竹不支持也不反对。我们考虑的是我们的饭碗问题。如果能给我们安排好其他出路,不至于让我们自谋生活的话,我们也不支持燃放烟花爆竹。

把具体事例摆在眼前,交代问题的缘起,使学生意识到这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

分角色,准备发言材料,积极参与。要切实把自己定位成新的角色,想一想,在这个新角色的人会怎样想怎样说,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出示口语交际的事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按照交际的正确方法去和不同身份的人交流,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课堂总结

1.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千万不要因此而生气,仇恨别人。

2.要静下心来,学会换位思考,态度平和,以理服人。

3.课下围绕小学生该不该上网与同学练习口语交际。

板书设计

意见不同怎么办

尊重别人 换位思考

态度平和 以理服人

有理有据 简洁明了

60、六年级上册20课青山不老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20课青山不老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这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另外一个特点是课堂动静结合,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更好的课。

61、六年级上册第4课花之歌评课稿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第4课花之歌评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花之歌》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所写,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是一篇很适合孩子们诵读的文章,用纪伯伦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纪伯伦的文章总是能给人带来一种特有的美感与韵味,在他的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教学中我主要以读为主:听读想象,默读思考,朗读悟情,品读欣赏。在读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花的形象,寻找人生的启迪。我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探究,四人一小组讨论:花的精神是什么?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领悟到花的精神就是: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以__之歌为题,仿写一首散文诗。学生习其言,悟其法,仿写他物,既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收获。可谓是读写联动,相得益彰。

回顾自己的课堂,细细思考,发现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缺陷,因为考虑时间的问题,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落实仿写散文诗,只是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譬如小草、小花、春风、秋雨、冬雪等来写几句话。回过头来想,我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牛刀小试,即兴发挥,为孩子们搭建好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写作能力的平台。

教学反思2:

上《花之歌》,上得让自己喜欢,这是开始没有想到的。

备课的时候,查找了很多资料,有一些是有用的,比如纪伯伦其人,比如散文诗的特点。后来发现资料不重要,先读通、读顺比较重要。

这一课的词语真难。上一次教学到词语特别难的课文是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我采用了和上一节课一样的方法,在早读的时候,把课文反反复复读了四、五遍,还抽读了词语。我是觉得,如果课文都没有读通,那散文诗确实没有什么好聊的。

读完课文之后,我让小朋友找一找作者的写作密码,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月夕小朋友说,1-4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写的是我是什么,后面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我做什么。

有意思,这么难的文章,这样一分,就变得简单了。

那我是什么呢?我们又读了1-4自然段。问了小朋友,读之后的感受。并用第一句做了范例。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词,或者画面?

有的说,轮回;有的说,循环;有的说,永久。

说永久的那个家伙说,每一年都会有花开花落,但是花的芬芳,花的色彩会永远的留在自己的脑海中。我问,什么花让你印象这么深刻。他说,初夏里在美院看到的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满田的芬芳馥郁。那一刻,他陶醉得不行,我都想放他回归山野之中了。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同桌互相学习了剩下的三句,想到了什么画面,并交流。花店里的满天星;公园里的郁金香;菜园里的一朵小茉莉便从孩子们的口中涌动出来了。

接着完成了这个表格,明白了在作者心中花的形象。

62、六年级语文上册4课花之歌读后感

六年级语文上册4课花之歌读后感

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六年级语文课本上一篇《花之歌》散文诗。这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写的。我读了两遍,让我眼前一亮,诗人用花的语言来描述大自然的美好,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花的话语的清新流露,构画出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画面。这花语,有诗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读了这首诗,我体会到诗人表面上是在写花,但实际上是在写人。全诗是借物喻人的。诗歌中,作者已经与花融为一体,处处洋溢着对花的欣赏与赞美。花有着无私奉献、遵循自然规律,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全诗中也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全诗并不长,但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却跃然纸上。作者仿佛用花的精神风貌,为人类树立一种美的典范。

读后感二:

《花之歌》是一首散文诗,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美文。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塑造了花朵作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形象。

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通过学习,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并不只是单纯地描写花的生长与美丽,而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手机扫码阅读六年级上册4课花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