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学习分享 2023-05-03 10:31:03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1、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解析

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三上第八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受到熏陶。而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也安排了请教这样的主题,看似常见常用,实则用意深刻。无论是请教者的有礼貌,找时机,还是被请教者的耐心帮助,细品之下都极为契合单元主题。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第一,以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境为载体,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启发孩子们去思考,同时也示范了该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教材呈现了请教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在别人方便的时侯请教;在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不管别人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第三,教材中还出现了两个小贴士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理念目标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充重了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注重交际 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重在鼓励学生敢说,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采用多元互动等手段,将情境教学与本课口语交际的训练点相依相映。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

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教学难点】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写上平时有困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识请教。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这一节课,既高兴又紧张。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放松一些吗?

小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真是信心倍增,看来啊,以后我得多多向你们请教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请教。(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从导入环节入手,先用上课十分紧张这一个正在发生的情境,向学生请教,这样就使得学生无形之中进入到请教的情境之中。再以此为契机引入本课教学。这样的导入将会创建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点燃孩子们的交际热情,调动了他们交际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情境一:问路,请教要有礼貌。

1.视频出示:我们班最近新转来一名插班生,叫小颖,可是她来学校的第一天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哪儿。

2.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颖,该如何去向别人问路呢?

(指名孩子练习。)

3.如果小颖向你请教,你该如何帮助她呢?

4.小结:请教别人要做到有礼貌。

【设计意图】

问路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的交际情境,通过这种简单的情境,让孩子展开交际,再由请教中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注意事项礼貌入手,来激发孩子们表达的兴趣。

情境二:做游戏,请教需说清楚。

1.视频出示:元宵节的活动中,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猜字谜的游戏。

2.小康遇到了一个很难的字谜,他怎么都猜不出,他应该怎么样请教别人呢?

3.同桌练习,教师相机指导:请教的时候要说清楚问题、要有称呼和礼貌用语,无论别人有没有能够解答你的问题,都要道谢。

【设计意图】

元宵节猜字谜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活动,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三年级口语交际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领会别人说话的要点。当孩子们把自己代入情境中后,在交际过程中会发现,在请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话说清楚,说清楚请教的问题,别人才知道你需要请教的是什么,才能帮你解决问题。

在请教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会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道谢,这是孩子们已经养成的习惯。但很多孩子往往忽略了,有时别人尽了力但没办法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应该礼貌道谢的。

情境三:师生合作表演,请教要找时机,会追问。

视频出示:第二节是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跟同桌争执了半天,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怎么办呢?

练习请教老师。

师生合作表演:老师在办公室打电话,你会怎么请教?(引导学生发现请教需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别人时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

4.师:如果数学老师不在办公室,你怎么向她请教呢?(引导学生明白,请教不只有当面请教的方式,还可以有打电话、写留言条等。)

5.小结:原来向别人请教还有这么多学问。

【设计意图】

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同学有争执,需要老师判定答案这个情境创设,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样熟悉的情境会让孩子更乐于表达。

孩子在尝试请教中,将会进一步了解请教的方法:例如请教的对象不同时,语气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例如被请教的对象有可能出现没时间、不方便等情况,那么学生就会得出结论:请教也需要找合适的时机。

在师生合作表演时,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难题,引导孩子们发现:当我们请教别人时,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解决问题。

三、回归生活,练习请教。

情境四:小组合作,再练请教

视频出示:小明周末回家,又遇到麻烦。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借走了足球,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怎么请教?

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上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例创设情境 :小辉借东西不还。让孩子思考请教的对象除了老师、同学之外还可以是谁。

通过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到交际中来。在交际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改进之前交际中的不足,提升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四、小结延伸。

1.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齐读顺口溜。

【设计意图】

小结时总结请教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方便他们把课堂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链接。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请教不是单方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而是在别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助人。这也恰好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美好的品质。

【板书设计】

请教

有礼貌 讲清楚 看时机 会追问 多方式

2、项链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项链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4.师: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的()。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又()。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写一写吧!(配乐)

(投影,配乐指名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引发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这一环节也为写快乐的事做基础。可以仿照课文自己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六、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3、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为此,在执教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这节课时,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口语交际重在交际互动,所以我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多种交际情境,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虽然也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医院、电影院等情境,但缺乏一定的表演练习,如果把这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表演出来,可能效果更明显,学生更深刻。另外,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的给予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用语言,或者奖励贴纸等多种鼓励手段,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4、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江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江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 和竖勾、弯勾2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孩子们,快来看(播放视频),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小河一条接着一条。池塘一个连着一个。一到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全都开了,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也被成为水乡。能用完整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2、江南在哪呢?来看地图。(出示地图)长江以南主要指长江下游南岸的地方,为江南。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这正是美丽的江南风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江南》。江的偏旁是我们本课认识的一个新偏旁:三点水,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指名说)师写,那你们说说三点水的字与什么有关呢?(与水有关)

3、来看我们本节课学习目标,(师读)让我们朝着目标出发吧!

二、初读感悟

1、(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荷花)这是一朵怎样的荷花?(出示:美丽的荷花),(出示:荷叶、莲蓬、莲子)

2.学习采莲,认识草字头。

(1)你能说说采莲的意思吗?(采摘莲子)

(2)真棒,江南水乡又到了可以采莲子的季节了。看莲字的偏旁也是本课要认识的一个新偏旁,草字头,看(出示:草字头的字)想想草字头的字与什么有关?(与植物有关)

过渡: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多美呀!

3.认读生字。

(1)词语宝宝已经等不急了,想考考你们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读得最准。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字宝宝也来啦,谁来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三、学习诗歌,整体感知

过渡:这时候江南的人们都在忙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

1.(播放录音)注意听

2、自己试着读一读。

3.诗歌一共有几行?(七行)

4.指名读。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前两行,一人读后五行,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四、再读诗歌,情感深化

1.学习前两行。

(1)(课件出示江南荷塘图)引入: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临了,面对着眼前的一湖莲叶,你想说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说一说)这一湖莲叶绿绿的、大大的。我看到了圆圆的荷叶。 板书:贴荷叶图

(荷叶又大又圆的美不美,读出这种美来。)

(2)这一湖的莲叶又大又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真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啊!(师范读----指名再读----齐读)

(3)荷叶如盘、荷花绽放,江南此时正是适宜采莲的好时节呀!这样的大丰收,人们在采莲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快乐、开心、高兴)

(4)(出示采莲人开心图)是啊,人们都乐得合不上嘴了,你能开开心心地读读这两行诗吗?

2.学习后五行。

(1) (出示荷塘图)瞧,荷塘里多热闹啊,你们看小鱼也来了,它们在荷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它们玩得多开心啊! 谁来读读这几行诗?

在这里面有几个表示方位的词,看看谁的眼睛最尖了。

(出示:东、西、南、北) 板书:东、西、南、北

(出示:反义词)其中东和西是一对反义词,南和北是一对反义词。

(2)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游到了那儿。(来,女孩子亮出你们的金嗓子一起读,我们男孩子也不甘示弱和她们比一比)

(3)(出示说一说)鱼儿在莲叶间玩( )的游戏,

(4)你们现在就是一条条快乐的小鱼啦,快到荷叶下尽情地玩耍吧。

跟随老师一起边读边用手做小鱼游的动作来感受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的位置。

3、(出示:争做小诗人)让我们学学古人,也来当个小人诗吧!自己先试着说一说。(指名说)

4、(出示思考:)你觉得江南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江南是一个很美的地方。 板书:美

师: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5.整体朗读古诗。

让我们带着对江南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出示;朗读全诗)

(2)来个男女赛读,红色的字女生来读,蓝色的字男生来读。

(3)(出示填空)学到这,老师想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五、背诵古诗。

(1)(出示背诗),自己试着背一背。

(2)指名背诵。

(出示;我会背)增加难度了,谁来背?

(3)集体背诵。

过渡:又到了我们的快乐学写字环节,来看今天我们要写的字。(出示:生字)

六、指导书写

1.学习可东。

(1)学习笔画竖钩。

之前我们学习了弯钩的写法,你能说说竖钩和弯钩的区别吗?

生:竖钩不能弯,要写得直直的。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 板书:可 东

2.学习西。

(1)学习笔画竖弯。

我们以前还学习了竖弯钩的写法,你能说说竖弯钩和竖弯的区别吗?(竖弯没有钩)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 板书:西

3.拿起笔在书上练写,教师巡视。

七、课后延伸

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篇。《忆江南》就是其中的一首。(出示:忆江南)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景色太美了,怎能叫人不怀念?

结束语:

江南的美不只有迷人的荷塘,还有著名的江南园林、江南四大名楼、江南水乡、江南小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利用假期去江南游览一番。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

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

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

(2)读熟课文。(学生)

(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收集的资料,增加了学生对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在识字环节教师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小老师领读识字、赛读识字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与识字的积极性。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应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书写指导。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内、班内汇报学习成果,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一开课就进入游戏闯关情境,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字词的热情,不仅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而且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运用。教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从感官上和心理上激发学生的读文热情,并为诗文的理解奠定必要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

预设:

生1:我看到很多莲叶,长得很美、很绿。

生2:我觉得莲叶像帽子、像伞。

③导读: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想象可真丰富!诗人是怎样描绘荷叶的?(莲叶何田田)

④导学:原来诗人是这样夸荷叶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一夸吗?(课件出示莲叶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预设:

生1:莲叶真美呀!

生2:莲叶真绿呀!

生3:莲叶真多呀!一层连着一层!

⑤导读: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心里也非常喜欢。他是这样来描绘的(课件出示诗的前两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老师看到这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也想来夸一夸。请听老师读这句。(教师范读)

⑥导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

⑦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

⑧小结:好一个何田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真美。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①导学: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③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④学生大胆想象。

预设:

生1: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生2: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在它下面躲雨呢!

⑤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⑥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⑦再次引发学生想象,体会情感: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⑧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

⑨导读: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小鱼的快乐吧。

⑩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设计意图:教师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与文中的景物对话,并背诵积累诗句,不仅使学生升华了情感,还内化了语言,使教学扎实有效。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积累的诗背给家长听,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试着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锻炼了孩子的信息处理能力。

6、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解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看图讲故事,教材是选取的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爸爸却没有回来的事。漫画共6格,最后一格留白,由学生根据前5幅内容进行创作。学生对漫画很感兴趣,教学前不少同学已经将最后一格画了,所以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安排了《父与子》中的另一组父子二人捕鱼的漫画。

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按顺序讲清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通过猜测捕到鱼后父子俩做了什么,推荐最有趣、最合理的故事结局;二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故事,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能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重、难点】

1.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听了刚才这位老师的介绍,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你还听出了什么?真是个善于聆听的孩子!今天就由张老师和你们一同学习,好不好?

2.在正式上课前呀,张老师想做个调查。咱们二(1)班的同学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喜欢听故事的同学请举手。哇!这么多小手举起来了。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听故事唉。

3.有哪些同学喜欢讲故事呢?

(预设1:喜欢讲故事的同学要少得多哦,看来你们觉得讲故事还有点难度,是吗?没关系!咱们今天就来学一学怎样讲好故事。)

(预设2:喜欢讲故事的同学也很多哦,那待会儿上课时,大家可要好好表现,看一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最有趣!好不好!)

二、按照顺序,观察图片(4分钟)

1.今天张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好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爸爸和儿

子图片)

2.不错。他们就是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角。那我们一同来看看今天这对父子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3.(出示5幅图。)看这样一组漫画,有什么小窍门吗?(生:按顺序看。)按照什么顺序?(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了每幅图左上角的序号。)

4.对。今天老师要教你的第一个小窍门就是:要按照图片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仔细看。

(课件出示:按照顺序看图画,一幅一幅仔细看。)

三、引导试讲,习得方法(10分钟)

1.出示第1幅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爸爸和儿子、鱼、河流、大海、大树)

(真不错!你注意到了图中的人物、还关注到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你为什么认为这是荒岛呢?爸爸和儿子为什么要来到荒岛呀!

有不同的看法吗?有认为这不是荒岛的吗?(河边)

爸爸和儿子来到河边干什么呢!

2.要想把图看得更仔细,说得更清楚,还要掌握看图讲故事的第2个小窍

门:观察动作和表情,想象语言和心理。

3.请你们看一看,爸爸和儿子在做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父子俩会有佬对话呢?甚至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说。有没有同学有不一样的想法。)

(也可在学生讲的基础上总结:真厉害!你还注意到了父亲和儿子的动作、表情,还给他们合理地加上了对话。这就是看图讲故事的第二个小窍门:要注意观察人物动作和表情,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心里会想?这样,讲出来的故事内容就更丰富、有趣啦。)

4.现在,就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两个小窍门,将第一幅完整地试着讲一讲。

5.讲完了吗?谁愿意分享给全班同学听?

当这位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

对!不仅要认真听,听完还要帮他评一评,讲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6.还有同学的故事和他不一样吗?

四、同桌练讲,互评展示(12分钟)

1.看来你们都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两个小窍门(出示前5幅图)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从第二幅图开始,一人选一幅图,试着将这组漫画编成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当一个人讲的时候,小组的其他成员要怎么样?

(引导说出:认真听,讲得好的地方夸夸他,讲得不够完整的地方帮他补充。并评选出你们这一小组的故事大王和最佳听众)

2.听清老师的要求了吗?老师请一个同学说说看。

3.出示小组合作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后作,按照大屏幕上的要求,练一练吧。

4.老师请2个小组上台展示。讲完后请同学评一评,给讲得好的同学发放故

事大王卡,给评得好的同学发放最佳听众卡。

(第4幅图引导学生想象父子俩潜到水里用自制渔网捕鱼的情景。首先他们不能让鱼儿发现危险的临近,他们要怎样做?鱼儿撞进网里后要怎样做?)

(第5幅图,引导学生体会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会是怎样的心情?)

4.这5幅图我们单独讲过了,哪位同学敢挑战一下,将这5幅图完整地讲一讲呢?

5.讲完请同学评一评。

五、发挥想象,续编故事(10分钟)

1.如果是你捕到了这么多鱼,你会怎么处理这些鱼?如果是你的爸爸呢?

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吃、养、卖、送人。)

在哪里吃?怎么烧这些鱼?谁来烧?

(你家是你爸爸做饭吧)这么多鱼一次吃得掉吗?

除了红烧、清蒸、烧烤等不同种类的吃法,还可以把鱼怎么样?

(引导学生说出养起来、拿到市场上卖钱、送给亲朋好友。)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就请你们开动小脑筋,给这组漫画故事加一个有趣而又合理的结尾吧。

3.指名说说自己设计的结尾。

4.编完故事,你们还可以给故事取个有趣的名字哦。

(一次捕鱼经历、妙法捕鱼、捕鱼妙法、捕鱼记、自制渔网、不一样的渔网)

5.那么《父与子》这本漫画集的作者,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他设计的结尾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第六幅图。)

6.有没有同学设计的结尾和这个是一样的。请你来说一说。

五、推荐阅读,总结方法(6)

1.今天你们的表现太精彩了!不仅说得好,听得认真,评得也很正确。所以老师要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漫画大师卜劳恩的其他几组漫画,还想看吗?

2.逐一出示四组漫画,学生欣赏。

3.有趣吗?还想看吗?那想不想继续编故事呢?老师请你们课下选择这四组漫画中的一组,也可以在漫画集《父与子》中选一组你喜欢,和大人讲一讲。

4.还记得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看图讲故事的两个小窍门吗?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小结回顾讲故事的方法。

5.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方法后,再勤加练习,就一定能成为故事大王的。

【板书设计】

看图讲故事

按照顺序

看动作、表情

想语言、心情

7、口语交际:商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口语交际:商量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周一,我听了一节我校丁梦梦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课题是商量。

这节课,丁老师按照商量的两个要求用上商量的语气,把想说的事情说清楚进行了有层次的教学。层层推进,一个教学点一次训练的反复的课堂练习。整节课学生练习比较充分,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良好。

对于这节课,我有点自己的想法:

口语交际是锻炼倾听,表达,应对三方面能力的实践。我们往往关注学生的倾听和表达,制定相应的规则去帮助孩子锻炼了这两方面的能力,而忽略了应对。在应对上,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功课。这节课上,学生在与人商量时,一旦被人拒绝,说声谢谢便扭头走人,我想正是缺乏应对能力的表现。这件事还能不能争取,如果争取,应该怎么表达,想哪些办法,这是我们该引导孩子的。

口语交际课,我们应创设真实情境,与孩子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孩子才有话可说,也更能带动他们运用到生活中去。

口语交际课的评价语应该与普通课文课有所不同。评价孩子的表达的时候,应该更有针对性。最好是跟教材上的口语交际要求相关的,比如这届课的评价体系就是用上商量的语气和把想说的事情说清楚两个要求的变型。那么丁老师所采用的生相互评价的方法除了在练表达,又起到了反馈倾听效果的运用。

从这堂课上,我还发现教材上编排的口语交际话题,学生组织语言时,其实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说话,商量是,安慰是,劝告也是。这也可以说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正向的价值观。

作者:你是特别的人 来源:简书

8、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课就是依托具体的话题训练学生说话与倾听的交际能力。

1.准确解读教材,把握教学要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次的口语交际中都有两点要求,一点是对说话的要求,一点是对倾听的要求。《商量》一课的要求分别是:要用商量的语气,有礼貌地将自己想法说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当然口语交际也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它的核心是双方交际的互动。在本节课上,我就紧紧抓住口语交际的这两点要求,引导学生通过现实情境自己总结出与人商量时该如何说话,如何倾听。接着把本节课的商量要点通过板书呈现。最后又创设商量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利用商量要点进行互动,让口语交际由单向变多向,由静态变动态。

2.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口语交际更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有利于学生自然表达,并将口语交际课上习得的能力迁移到生活中。本节课一开始就采用和同学们商量课堂纪律导入商量话题。接着又利用录制真实的商量调换值日的情境视频进行两次辨析实践,用试错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与人交际需要有礼貌,进而追问学生怎么说有礼貌,怎么听有礼貌。通过辨别分析,学生自己总结出说和听的时候要用礼貌用语,要看着对方,这才是有礼貌的沟通。随后让学生继续辨析怎么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如果能用固定的句式因为所以我想给学生表达搭一个梯子,那就能将想法说清了。接着就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练习,真实的找某位同学去商量调换值日,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又发现跟别人商量事情要用上商量的语气。就这样在这样一次次的具身体验、真实实践中,让学生自主领会口语交际应该怎么说,怎么听。

关于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口语交际课,应该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虽然这堂课我努力去做了,但是部分学生的激情还是没调动起来,尤其是最后请学生上台来交流的时候,两对同桌举手很积极,上台展示时却有点畏惧。虽然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境,没有课前的预演,但是如果老师不加引导和鼓励,恐怕下次课还是这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安排上,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有针对性的评价,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

2.二年级学生模拟能力比较强,调换值日的情景模拟训练气氛热烈,效果明显。而问题的思考解决需要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在表达上不够贴切、流畅。比如情景二和爸爸商量调换电视节目,同学们大多选择同意的情况进行展示,而实际生活中商量并不会那么顺畅。所以真正的口语交际还得到生活中多体验、多练习,才能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应创设与性格特征不同的人;与身份、年龄不同的人;与素不相识的人该如何商量的集体讨论情境,这样更贴近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

这次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虽然留下些许遗憾。但反思之后,还是收获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课堂教学做得更加扎实、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促进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9、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课就是依托具体的话题训练学生说话与倾听的交际能力。

1.准确解读教材,把握教学要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次的口语交际中都有两点要求,一点是对说话的要求,一点是对倾听的要求。《商量》一课的要求分别是:要用商量的语气,有礼貌地将自己想法说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当然口语交际也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它的核心是双方交际的互动。在本节课上,我就紧紧抓住口语交际的这两点要求,引导学生通过现实情境自己总结出与人商量时该如何说话,如何倾听。接着把本节课的商量要点通过板书呈现。最后又创设商量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利用商量要点进行互动,让口语交际由单向变多向,由静态变动态。

2.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口语交际更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有利于学生自然表达,并将口语交际课上习得的能力迁移到生活中。本节课一开始就采用和同学们商量课堂纪律导入商量话题。接着又利用录制真实的商量调换值日的情境视频进行两次辨析实践,用试错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与人交际需要有礼貌,进而追问学生怎么说有礼貌,怎么听有礼貌。通过辨别分析,学生自己总结出说和听的时候要用礼貌用语,要看着对方,这才是有礼貌的沟通。随后让学生继续辨析怎么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如果能用固定的句式因为所以我想给学生表达搭一个梯子,那就能将想法说清了。接着就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练习,真实的找某位同学去商量调换值日,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又发现跟别人商量事情要用上商量的语气。就这样在这样一次次的具身体验、真实实践中,让学生自主领会口语交际应该怎么说,怎么听。

关于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口语交际课,应该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虽然这堂课我努力去做了,但是部分学生的激情还是没调动起来,尤其是最后请学生上台来交流的时候,两对同桌举手很积极,上台展示时却有点畏惧。虽然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境,没有课前的预演,但是如果老师不加引导和鼓励,恐怕下次课还是这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安排上,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有针对性的评价,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

2.二年级学生模拟能力比较强,调换值日的情景模拟训练气氛热烈,效果明显。而问题的思考解决需要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在表达上不够贴切、流畅。比如情景二和爸爸商量调换电视节目,同学们大多选择同意的情况进行展示,而实际生活中商量并不会那么顺畅。所以真正的口语交际还得到生活中多体验、多练习,才能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应创设与性格特征不同的人;与身份、年龄不同的人;与素不相识的人该如何商量的集体讨论情境,这样更贴近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

这次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虽然留下些许遗憾。但反思之后,还是收获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课堂教学做得更加扎实、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促进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0、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简析

《商量》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要与人商量。本次口语交际,在一年级下册使用礼貌用语向人求助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侧重提升说和沟通能力,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要求借助课本泡泡图中三种不同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商量的语气,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不同时不勉强他人。

小贴士告诉我们:商量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商量的方法指导,也是对口语交际要求的落实。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交际的敏感期,经过一年的口语交际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学生还小,活泼好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是需要激发兴趣。其次商量是人际交往中的经常性行为,需要从熟悉的生活场景,有趣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从而更好的落实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商量的必要性,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要与别人商量解决问题。

2.通过观看讨论商量情境视频,明白与人商量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注意说话的语气,说清事项,说明理由。

3.通过生活情境表演、相互评价等口语交际活动,初步体验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在商量不成功时学会坦然接受并理解。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商量的语气乐于与人交流,在与别人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在与别人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商量

(1)教师上课伊始通过和学生商量课堂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商量。

(2)小结商量含义,板书课题

师:像我这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们,想获得你们的同意,这样的沟通就叫做商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商量这个话题。(板书:商量)商字标拼音,正确认读。

2.结合情境,明确商量的必要性

(1)师生交流,联系生活实际回顾需要商量的事情。

问: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需要商量的事情呢?

(2)教师出示课件,呈现需要商量的情况,总结商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结:看来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者自己拿不定主意、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学会与人商量着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商量课堂要求,并结合生活情境,教师请学生说说平时需要商量的经历,由此很自然地小结了商量的含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有效的铺垫。】

01

二、视频导学,明确要求

引入情境:你看明明他就遇到一件事情想找同学商量一下,商量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看材料明白话题内容

问:谁知道明明要商量什么事?(指名同学回答。)

生:明明想跟同学商量调换值日。

2.观看视频,感受商量不成功的原因

视频对话内容:今天是明明的生日,他想放学早点儿回家,于是就去找同学小丽商量调换值日的时间,他是这样对小丽说的:喂,跟我换下值日。奇怪,小丽怎么不理我?

(1)观看视频一,学会礼貌与人打招呼

问:明明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呢?你觉得应该怎么说?(板贴:说)

预设:他没有礼貌。引导学生怎么说才有礼貌?(相机板书:礼貌语 你好,请问,谢谢)

(2)依据视频一中小丽听的表现,总结交际中听的正确方式。

追问:听除了要做到有礼貌,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做到什么呢?(板书:边听边想:什么意思,怎么回答)

(3)观看视频二,学会用因为......所以我想......的句式将事情说清楚。

导语:听了大家的建议,明明和小丽都做出了哪些改变呢?

(出示视频内容:明明:小丽,你好,我可不可以跟你调换一下值日?小丽:不可以,我为什么要跟你调换?)

(4)角色扮演,尝试练说

问:想想看明明该怎么样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说?

预设:明明,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可以吗?

小结: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明明是分两部分把想法说清楚的,用因为说明原因,用所以,我想说明请求,这样就把想法说清楚了。(板书:因为所以我想)

引导学生补充商量的语气还有哪些

问:除了行不行,我们还可以说什么话,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和他商量呢?(板书:好吗?行吗......)

【设计意图:教师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调换值日的情境录成视频,让学生通过聆听思考的方式去感知商量的前提是尊重他人,态度温和,如果不讲礼貌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其次再次通过视频总结出将想法表达清楚的方法。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总结商量的诀窍。】

02

三、实践演练,提升完善

1.演练商量调换值日

过渡语:同学们,这回你们给明明提的建议到底可行吗?可别又不成功。那请哪位勇敢的同学帮明明先试试找咱们班的同学去商量商量调换值日这件事。(抽生在班级演练)

2.模拟情境,灵活处理

创设情境:可是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正当明明满心欢喜的时候,班主任刘老师告诉小丽:妈妈打电话说今天下午让小丽早点回家去看望外婆。于是小丽只得告诉明明:明明,不好意思,我今天不能和你调换值日了,我要早点回家看望外婆。

追问: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小结:商量就是这样,别人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那别人同意了,我们就有礼貌的谢谢他。如果没有同意呢,也不能有抱怨责怪的心态,因为别人没有义务必须满足你的要求。商量不成功,我们可以再找别人商量,办法总比问题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交际活动,目的是希望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感受明白商量必须把事情说清楚,要好好征询别人的意见,即使不成功,也不勉强,要再想办法。】

03

四、生活情境,练习商量

1.根据板书回顾商量中说和听的要求

出示情境二:

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动物世界》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是爸爸正在看喜欢的足球比赛,你打算怎么跟爸爸商量?

1.同桌之间一个当爸爸,一个当孩子,试着商量演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3分钟)

2.指名学生展示

3.师生合作展示,教师设置不同障碍,考察学生应对。

老师视情况充当三种角色:

很宠爱孩子的爸爸,马上让给孩子看

球赛还有10分钟,能不能让老爸先看完,再让给你

看电视对视力不好,小孩子应该多看书

4.学生尝试着商量,其他同学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小结:同学们,刚刚当你与别人商量成功时心情怎么样?(高兴、开心、舒服)那一旦商量不成功时你会埋怨对方吗?为什么?(别人也有难处)。你们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看来我们在拒绝别人时,也要把原因说清楚,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

【设计意图:设计三种角色原因是生活中同样的情境,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人,那么孩子们会如何去应对呢?口语交际不就是要求孩子们能实战吗?那么我们就不能让交际来得那么成功,而要让交际情境更现实一点,更生活一点让孩子们真正地、自如地在生活中经历口语交际,灵活运用商量的诀窍。】

04

总结:你们真会学习,收获真不少!同学们,商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沟通方式。在与人商量事情时,要注意说和听,说的时候要注意用礼貌语,要说清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千万别忘了用上商量的语气。而当别人在和我们商量的时候,我们也要有礼貌,还要一边听一边想。你们记住了吗?最后希望大家下来之后就用上我们的商量小妙招去商量你想商量的事情,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商量

11、二年级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设计说课稿

二年级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梦想。

2、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大声说出自己不平凡的心愿。

3、教育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怕困难而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信表达自己的梦想。

难点:用上句式来练习说话,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介绍一种职业,例如医生。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一种职业,救死扶伤。

2、有谁想来介绍自己爸爸妈妈,他们是做什么的。在小组内说说,说完推选出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同学说给大家听。

3、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4、教师:有的同学爸爸妈妈是做医生的,有的是做老师的,还有的是工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5、教师: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在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是谁?出示搜集的各种职业的图片(7-9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的叔叔阿姨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板书课题:长大以后做什么)

二、感受话题

1、指名说说自己长大想做什么。

2、教师朗读例句,听完以后请同学模仿着讲一讲。

3、教师点拨:他们都是先说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再说理由,用上句式:我长大以后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师引导学生在座位上练习这个句式说话,联系完之后指名同学来说,老师个别指导。

三、我是小记者

1、情景演出。安排两名同学扮演采访记者,其他同学为被采访者。采访的问题设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2、同学点评。他们点评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表现,老师点评总结。

四、升华主旨

1、教师:有了我们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实现它呢?小组讨论,你怎么实习自己的目标。

2、请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有了目标,还要有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要努力的一步一步的靠着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不要遇到困难就放弃,坚持最可贵。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一点点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课堂小结

这节口语交际,我们谈论了一下长大后做什么,那么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目标,其实啊,光有目标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行动,要努力去实现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的目标都能够实现。

板书设计:

长大后做什么

目标

行动 努力 贡献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本课出现的情境图是以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几种行业为代表的形象启发学生进行联想。由于课本中的情境图中一些人物职业并不容易看懂。因此,我在教学舍弃了课本中的情境图,借助多媒体,搜集了九种左右行业工作的情境照片。这些图片与学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学生激发灵感,打开思路。这节课上,我创设了不同层次的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我创设了多个不同层次,由易到难的交际情境。如:同桌互相问一问,教师采访,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小记者采访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了鲜明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表达能力。不过,在这堂课上,教师交流示范指导有所不足。学生在交流时,还存在着一些各说各的现象。如果在这一环节之前有一次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示范,再让学生小组与同桌说,最后邀请好朋友说。这样学生应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说话方向了。

12、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这是本册安排的第一次口语交际, 题材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别

人介绍有趣的动物,讲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

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语、情境图、小贴士。

导语的第一段列举鹦鹉、萤火虫等动物的有趣特点,情境图展示一组很有特点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趣闻的好奇和思考。

导语第二段和小贴士从两个方面作出提示和要求,一是把话讲清楚一一先

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吐字要清楚,这是讲清楚的基本要求;

二是听明白,既要求认真听,还要能做到礼貌,有问题不随意插话,等对方表达完再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交流自己知道的信息。

二、说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的特点,能说出有趣之处。

2. 初步培养提问的习惯和能力:问要有礼貌,问得明白;补充要等别人说

完,要征求对方的同意。

3.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样子、习性等方面,把动物有趣的地方说清楚。

2.学习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的特点把有趣之处说清楚。

四、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他们乐于识字,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还能根据课文内容主动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但如何根据课文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课文韵味,还有待更多的阅读实践来训练。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声音,猜动物。

小朋友们,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听,谁在叫? (课件播放公鸡打鸣的声音)公鸡喔喔喔地打鸣,好像在说?

夏天的中午,天真热呀。这个时候,谁在树上叫得最开心呢? ( 课件播放蝉的叫声)蝉不停地在树上高唱,好像在说?

到了晚上,几只老鼠正准备到粮仓里偷吃粮食,突然听到一一(课件播放猫的叫声)猫一叫,老鼠就会吓得四散逃跑,再也不敢来偷粮食了。

2.揭题:小朋友们,动物有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有趣的动物,好吗?

(板书课题:有趣的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听声音,猜动物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生活的经验,联想到动物的叫声,好像在说些什么,初步体会动物的有趣之处。

介绍样子,学习表达

1.今天,我把我的动物朋友也带来了,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听,谁来了? (课件播放小狗的叫声)

2. (出示泰迪狗、牧羊犬、沙皮狗的图片)这有三只狗,我家的小狗到底是

哪一只呢?我来说说它的样子,你们来猜,好不好?(板书: 说样子)。

3.师示范介绍泰迪狗的样子。

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介绍我家的小狗吧。它长得可有趣了。它的毛卷卷的,像烫的卷发。它的耳朵毛茸茸的,搭在脑袋两边,像两个毛球。

眼睛又黑又亮,像黑玻璃球。每次我吃东西的时候,它就眼巴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在吃什么好吃的呀,给我也尝尝吧。

4.你猜出是哪只狗了吗? (泰迪狗) 为什么?

(1)学生说猜的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只狗的样子的不同,抓住泰迪狗的特点:

①泰迪狗的毛是卷卷的。

②泰迪狗的耳朵毛茸茸的,是搭在脑袋两边的。

③泰迪狗的眼睛又黑又亮。

(2)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老师是怎样把泰迪狗的特点

说清楚,说有趣的:

①可以说说动物的什么地方像什么:泰迪狗的毛 (卷卷的),像(烫的卷

发)。它的耳朵 (毛茸茸的),像(两个毛球)。眼睛 (又黑又亮),像(黑玻

璃球)。

②可以想象:动物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它那个样子好像在说些什么一一每次我吃东西的时候,它就眼巴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在吃什么好吃的呀,给我也尝尝吧。

5.小结:小朋友听得很认真,抓住了泰迪狗毛、耳朵、眼睛特点,猜出了我

家的狗就是泰迪狗。我们在介绍动物样子的时候,不用每个地方都介绍,只要抓住它有特点的地方介绍。可以说说动物的什么地方像什么;可以想象:动物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它那个样子好像在说些什么;还可以说说动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样介绍,就把动物的样子介绍得多有趣呀。

6.学生连起来说说泰迪狗的样子。(课件出示支架):

图片

7.学生练习说动物的样子。

(1)看,谁来了?(课件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你喜欢什么动物?向我们介绍介绍它有趣的样子吧。可以说屏幕上的动物,也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注意抓住它最有趣的地方介绍清楚。

(2)别人在说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地听,如果你也很喜欢这个动物,有补充

的内容,该怎么做呢?可以补充(板书:听补充)。等别人说完了,征求对方的同意,再有礼貌地补充。谁想给他补充补充?

【设计意图】如何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说有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示范介绍泰迪狗的样子,让学生猜是什么狗,并说清理由。

这个过程实际上教给学生如何把动物说有趣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支架,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说说动物有趣的地方像什么,动物那样子好像在说些什么。

三、介绍趣事,互动问答

1. 动物不仅样子千奇百怪,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它们怎么吃,怎么睡,

怎么玩,这里也有很多趣事呢。(板书:趣事)。

2.介绍动物的趣事,学习提问。

(1)(课件出示动物图片)瞧,有的动物吃东西时很有趣,有的动物玩耍的时候很有趣,有的动物睡觉的时候很特别。谁能来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趣的事情呢?

(2)请学生上台介绍。听了他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谁有问题想问他的吗?

(3)你能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能再连起来介绍吗?这次介绍,大家满意吗?瞧,这就是进步!

3.师小结:提问:①要有礼貌,要有称呼;②针对别人说得不明白的地方提问,帮助他说清楚,说有趣。

4.再请一个同学介绍一种动物,大家练习提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让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问者,在于有礼貌,要问得明白。说者,在于应答,把动物介绍得更清楚,更有趣。

四、设置情境,巩固表达

1.创设交际情境: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能说会道,老师想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敢不敢挑战? ( 出示动物园图片)动物园里,游客可真多啊。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了。小朋友们,我们去当讲解员,帮工作人员给游客介绍动物有趣的地方,好吗?

2.明确交际要求:当讲解员要把动物有趣的地方介绍清楚,可以介绍动物的样子,也可以介绍它的趣事。

如果你能先介绍样子,再介绍趣事,那可就是金牌讲解员了。金牌讲解员将得到神秘的礼物哟;哪位游客认真地听,还能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就被评为文明游客,也将得到神秘的礼物哟。

3.同桌交流,角色扮演:要做好讲解员可不容易,同桌的小朋友拿出自己喜

欢的动物图片, 一个当讲解员,一个当游客互相练一练。

4.上台互动,交际表达:

①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第一个上场的是谁呢? ( 出示动物图片)哪位

讲解员想为游客介绍这种动物呢?

②哪位游客来夸夸这位讲解员哪里介绍得有趣?谁有问题想问讲解员的吗?谁愿意来补充?

5.组织评议,奖品激励:评选金牌讲解员和文明游客。

【设计意图】创设当动物园讲解员给游客介绍动物这个交际情境,是对,上两个环节的巩固练习。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游客和讲解员的角色,在反复训练中强化说 提问和补充这三种能力。

五、总结升华

(播放《动物世界》的片尾曲)

同学们,动物世界,丰富多彩,无奇不有。大家想知道更多有趣的动物吗?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也可以在书中去了解。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这本书是一位叫蒂皮的法国小姑娘写的。她在10岁前,随爸爸妈妈在非洲生活的一段时间里,与大象狮子、长颈鹿、鸵鸟等动物交朋友。

在这本书里,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让我们和动物和睦相处吧。

七、说板书设计(略)

13、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1

《做手工》是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是继《喜欢的动物》后第二次口语交际课。

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依然按照让学生课前准备手工作品,老师示范说话,归纳明确说话要求,学生练习,小组讨论,最后个别展示这几个环节进行。

课后,我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值得推荐的几点如下:

学生发问,理清脉络。

我首先出示了我的手工制作花瓶,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作品,最想知道什么?虽然孩子们的问题千奇百怪,涉及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孩子总结出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这两个主要方面是本次说话的重点。不是老师直接告知,而采用让学生自己发问的方式理清说话的顺序和重点,更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重点词语,解决难点部分。

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部分应该就是做手工的过程了,要把繁琐的制作过程说好,说清楚,说的条理分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让学生回顾了刚学过的《曹冲称象》一课中,曹冲说的那段话里表示顺序的词,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用这些词把自己做手工的步骤串联起来,来规范他们的语言表述,可是孩子们平时说话经常用然后然后然后,很难一时改掉,对于说话有困难的孩子,我又降低了标准,让孩子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词语来串联。

分组交流,注重全体。

在孩子熟知了介绍的顺序和步骤之后,全班同学分组进入了热烈的讨论中。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也不是一小部分学生的课堂,而应该是全体学生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小团体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孩子们经过在小组内展示并介绍作品,增强了自信心,为下一步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打下了基础。

说写结合,趁热打铁。

上完口语交际课,晚上作业照例是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鼓励孩子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写出自己的特色来,先说后写,遵从规律,相得益彰。

教学反思2

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学习能力一样都是螺旋上升的,而且前后相互勾连。比如二年级上册《做手工》要求按照顺序说,《看图讲故事》要求按照顺序讲清楚图意,都是按照顺序说,但顺序不同,《做手工》是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而《看图讲故事》是空间顺序。两次口语交际相辅相成,才使学生达到按照顺序讲清楚目标。再比如二年级上册有有礼貌地提问感兴趣的问题多问一问和三年级上册的礼貌地回应,也是相互勾连的。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复踏而行的,一种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后面的提升奠基,在后面的口语交际中又不断完善已有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交际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树立典范,更要及时发现学生交际中表达、倾听、应对的问题以及体态上的问题给予纠正。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完成的,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培养动口即是练说时的意识。崔峦老师讲道: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影响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任重而道远。

14、曹冲称象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曹冲称象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曹冲称象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

《曹冲称象》一文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文中主要讲曹冲想出一个好办法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的故事。其实,这篇课文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这篇文章的学生都会深深记住曹冲这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

为了上好本文,我采用了《盲人摸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象的样子很清晰的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解决了理解大象的高大的这部分内容,也使学生产生了称象怎么称的兴趣。曹冲怎样称象是文章的难点。在突破难点上,我采用的是通过学生朗读、勾画描写称象动作的词语、交流汇报、课件展示、简笔画呈现等方式相结合来理解称象的步骤,体会曹冲称象的巧妙和学习曹冲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的优点。

其次,在字词教学上,我采用了通过字义识字,比如教学秤时,通过秤字右边的平说明秤的含义;换偏旁识字,比如教学砍,学生们想到了次、歌、吹、欢;用猜谜语的方法识字,比如教学岁,夕阳落到了山下,而船字,就是一家几口乘着小舟去旅游;结合具体情景识字,比如议论,是在出示官员们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来理解的。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同时积累识字的方法,为以后读书识字打好基础。

在学习了曹冲称象的方法以后,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你,怎样称象。没想到学生们的思维也很活跃,办法多多,竟有人想到用人代替大象走上船、制作大的跷跷板、用地秤来称等方法。

总之,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想上一节成功的课除了需要精心备课之外,更需要一个教师具有调控课堂能力、处理生成问题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教学反思二

用好统编教材,不仅要与学生身边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抓住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这一双线安排,落实好课后作业设计。在《曹冲称象》这篇课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竟然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根据课文交代:故事中的曹冲才七岁,班里的学生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谈话导入 课题质疑激兴趣

  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图片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称,通过对鸡、羊、牛的互换,间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导入课文:同学们,古时候,没有今天这么先进的高科技,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曹冲称象》。接着我板书课题,这个导入,很快抓住了学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知道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的?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质疑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有的放矢 动手体验明道理

学习第四段,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先再然后,结合作业第二题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然后我又指导孩子根据课文的介绍做试验:我用水盆模拟河面,用纵剖的旷泉水瓶做小船,用橡皮代替石头,用转笔机代替大象。在实验中,我还请各小组代表自己来动手试一试。通过亲手实验,孩子们比较形象地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原理。

正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开始深入思考称象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而正是动手实验这种生动的讲解形式唤醒了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的思维如涌动的浪潮,汹涌澎湃。而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也应该是学生们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地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当他们积极思索,吸收着书本知识,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时,课堂里便跳动着学生个性的脉搏,课堂因此而生机勃勃。

三联系生活抓关键合作探究破难点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结合作业第三题,对比阅读大象有多重?,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反复对比朗读体会到底一词的意思和作用。孩子们说官员们很想知道大象究竟有多重无意中学会了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说爸爸妈妈又吵架了,爸爸让我去奶奶家,妈妈让我去姥姥家,我到底听谁的呢?唉,真做难。听了他的叹气声,小朋友纷纷帮她解围。再比如: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一句中的果然这一词语,我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进而体会其中的意思,曹冲称象这一方法真的是正确的,初步感受到了曹冲聪明爱动脑筋这一可爱的同龄小朋友。

紧接着我围绕课后作业第一题让小组4人讨论探究:对比文中两种称象的方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好在哪里?孩子们激情高涨,七嘴八舌,课堂上思维有了真发展真进步,再次感受曹冲的爱动脑筋和聪明。

15、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课件讲解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水平,文字相对浅显一些。通过旁批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也可在教师引导下阅读讨论、学习借鉴。

刘发建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师: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习作例文,哪两篇?一起读题目

师:(出示小狗图,看到我想起了什么)静静地看,静静地想,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我家隔壁的阿姨养了好几只狗

师:话要说完整。我看到了什么,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这张图片,我想起了我奶奶家的狗

师:给她掌声。你的发言要和她有不同的地方。

生:看到图上有三只吐着舌头的小狗,我想起了爷爷家的小狗,它

师:给他掌声。他介绍的更具体。

师:(出示另一张猫的图)你又看到了什么,观察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宠爱大机密的电影,长得有点像

师:哪里像?

生说样子

师:你观察到了这只猫的打扮,开始细致观察了。看到猫想到猫,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我看到猫,想到北极熊,因为他们都是白白胖胖的。

师:(出示小鸡和小兔子图)这一次的观察,看看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你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第一幅图是三只小鸡,我想起了我和妈妈爸爸的合照

师:合照上有什么

生补充

师:看到三只小鸡,想起了一家的合照,再请一个

生:看到两只兔子,我想起了妈妈爸爸的结婚照

师:也就是说,这两只兔子看起了很恩爱是吗?

师:(出示杨梅图)这是什么?杨梅都知道,你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说别人说不出来的地方,那才厉害

生:我想到了白糖,因为杨梅很甜

师:这是什么样的杨梅?形状啊、颜色啊

生:我想起了鲜红的汁水,甜甜的果肉

生:我想起来曾经被酸到的经历

师:能不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杨梅

生:看到了鲜红的杨梅,我想起了我以前一口气全部吃光,后来撑死了

师:(出示葡萄图、橘子图)这次的观察看能不能更细致,表达得更完整?

师:你要有自信,我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就把手举高

生说话

师:看到葡萄,有没有想到曾经摘过葡萄的经历?请你说

生:看到一颗颗紫红的葡萄,我想起来我以前去摘葡萄有两种葡萄,一种是绿色的,一种是紫色的。紫色的里面有籽,绿色的没有籽。

师:你想到你摘葡萄的时候,挂在树上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我有一次在外婆家在路边看到有葡萄藤

师:(PPT出示文字)如果我们要用自己的笔,写好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或则介绍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我们该怎样写好呢?

请大家看到习作例文

(PPT出示)习作例文

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请默读《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篇。请简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师:请大家打开书,默读一遍,选出一篇你喜欢的文章。看完以后,我们交流。

生交流

师追问哪个地方写的好,适时点评

师:现在,请把自己最喜欢的哪一篇大声朗读出来,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生读例文,勾画句子)

师:看看麦子老师出示的这些词语,句子,在你的心中有没有,请大家读一读。

PPT出示:

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得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师:读完你发现,蓝色和红色的句子有什么规律?(现象+猜想)

师:再看这一句,读: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师:好,再看一句,起:

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师:你发现,蓝色的和红色的加在一起。蓝色的就是作者观察所见的

PPT出示:

观察(所见所听)+感受(想法)=具体生动

师:这样写,才能把我们喜欢的动物或则水果写得生动具体。

师:(PPT出示)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模仿写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或则最爱吃的水果。

只模仿一段文字,不需要写全文。

师:看谁的观察最仔细,又有自己的感受。写在作文纸上。

生开始写。师板书:观察+感受=生动具体

同桌给同桌读,交流习作

师:请推荐一个同桌来分享,认真听,看他的作文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的比喻很好。把秋天比作姑娘。把柚子比作小娃娃。还用了拟人句,写了柚子在荡秋天。

师:再来一个同学,推荐一个同桌

生(点评):躲猫猫似的是什么意思?

生答:想我去找他,所以躲猫猫

生(点评):我觉得他写得很具体,比如雪白的身子、灰溜溜的大眼睛。但是我觉得但是可以去掉。

师:可以吗?你把去掉以后再读一读。

(讲台上的学生读)

师:这样的确更精炼一些。非常好。它很乖就是我的感受。前面是写的样子。看到它的样子,还有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写的很棒的,来分享。

(生到讲台朗读)

师:感谢这些同学带给我们新鲜、生动的感觉。为什么这些同学写的这么生动有趣吗?我简单总结一下,我们阅读了这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都是名家经典,我们学认真观察,学他们的表达。阅读+观察+感受=生动具体的文章。

刘发建:用名家名篇擦亮孩子的眼睛

观点一: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留心观察生活的本能

观点二:文学阅读,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的最佳方法

不是孩子没有观察,是没有唤醒他们的观察。用文学作品来唤醒观察。文学作品读的越多,对生活的敏感力就更强。文学作品,能让孩子能有一条敏感的心,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观点三:每个孩子兴趣爱好不同,他对生活的观察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观点四:模仿名家经典,是孩子对生活观察内容做出取舍的关键。下一节课,学习名家名篇的章法结构。

16、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本着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原则,努力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表达,在指导学生说和听的过程中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本次口语交际,要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并不难,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课前也没有布置预习,故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结合单元要素预测与推想,始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为着力点。课堂伊始由孩子们熟知的书中人物米小圈和名字具有典型意义的霍去病导入,鼓励学生猜测他们名字的来历或含义,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最后布置作业环节,又选取了不同领域有代表性,且知名度较高的人物钟南山、屠呦呦以及李白,激发学生搜集名人名字故事的兴趣,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又是一个拓展延伸。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力争降低说话难度,充分发挥范例引领作用。从引导学生说清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到说说名字有什么含义;最后了解名字里的来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学生习得交流方法后,又提供小组交流的平台,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实际运用方法,讲练结合,顺势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进一步提问,基本达成能把了解到的信息说清楚以及能礼貌回应的教学目标。

都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深以为意。通过本堂口语交际课,我发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缺乏教育机智,课堂上总是急于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时而忽略课堂生成,时而忘记跟学生用心对话,达不到享受课堂的境界。其次,口语交际课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还要培养学生灵活应对的能力,特别是在落实礼貌回应这一目标时,发言的学生要应对倾听学生的提问,倾听他人的发言,同样需要回应,面对课堂生成的不确定性,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并及时给予微笑赞许、眼神鼓励,做到礼貌回应。最后,课堂教学用语方面也急需改进,平时要督促自己多积累课堂评价语、激励语、过渡语,并养成多运用的习惯。

17、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材分析:

《名字里的故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单元要素是预测与推想,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把了解到的信息说明白、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有礼貌地回应。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及交际素养,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要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并不难,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课前也没有做预习,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要讲的内容讲清楚。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通过范例学习、观看视频,小组交流等活动,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

3.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重点:

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回应, 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姓引名,揭示课题

1.回顾旧知,引出姓氏。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关于姓氏的诗歌,你们还记得吗?(生齐声背诵《姓氏歌》)

过渡:通过这首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姓氏的丰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

2.引入名字,提示课题。

师谈话:除了姓之外,我们每个人还都有一个名。姓代表家族延续,那跟在姓后面的名就代表你独特的个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名字里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带领学生回忆《姓氏歌》,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再由姓引入名,揭示课题。】

二、大胆猜测,学习介绍

1.猜猜米小圈 霍去病名字里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讲自己名字的故事,学习介绍。

过渡:他们的名字有意思吧,老师猜你们的名字也一定有着特别的故事。

(1)请学生做自我介绍。要求:说清自己名字是什么,哪几个字,谁取的?(板书:姓名)

(2)聊聊自己名字的含义。

过渡:名字不是简单的代号,还有着特别的含义呢。

示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刘耀杰,耀是闪耀的耀,杰是杰出的杰,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爸爸希望我是一位才能出众的英杰。(板书:含义)

(3)观看有关名字来历的小视频,了解不同名字的不同来历。

相机采用采访式互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里的含义或来历。

明确名字的来历,可能是纪念家人、源于出生时间或家族辈分等。(板书:来历)

3.总结交流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

师生交流,总结有条理的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提示: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板书: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可以说说小名;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得;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米小圈和名字具有典型意义的霍去病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他们名字的来历或含义,激发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指导学生把和名字有关的信息讲清楚。】

三、交流互动,运用方法

过渡:掌握了交流方法,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名字里的故事吧。

1.明确要求,可以讲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也可以分享家人、名人名字里的故事。同桌间按照总结的思路进行交流名字里的故事。

2.相机推荐几名学生展示交流成果,适时评价。

(1)说的同学:是否做到了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听的同学:是否做到了边听边思考,有礼貌地回应。

引导明确礼貌回应:给予说话人微笑点头、眼神赞许;提问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语气。(板书:礼貌回应)

【设计意图:在学生习得交流方法后,提供交际思路,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实际运用方法。展示交流成果环节,顺势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进一步提问,落实礼貌回应的教学目标。】

四、小结收获,布置作业

1.师谈话:通过今天的口语交际,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老师相机引导强调口语交际的关键:有条理地说、有礼貌的回应)

2.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3.搜集以下名人名字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钟南山 屠呦呦 李白

【设计意图:在学生分享收获时,相机总结本节课的交际要点。并鼓励学生回家给家里人讲讲同学名字里的故事。作业布置方面,选取不同领域有代表性且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名人,激发学生搜集名人名字故事的兴趣,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又是一个拓展延伸。】

18、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安排在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中,它是结合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围绕请教这一主题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侧重请教的要领,让学生经历不同的活动,从而 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请教时的礼貌、倾听、表达与应对。通过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在实际交往情景中的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学情分析】

本节课贴近生活,趣味性较强,可以比较容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要清楚明白的表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使学生易于表达的平台,要适当地引导启发学生,在已有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请教时把问题说清楚,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时安排】

1 课时

【预习要求】

回顾自己生活中向人请教的情景,选择一事例准备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请教

教师通过课前谈话引入话题。

播放动画片《熊熊乐园》中,光头强请教啄木鸟老师的片段, 提问:光头强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不好解决的问题,向别人请教会是 个好办法。(板书课题)(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该环节由谈话和动画导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强烈愿望,把学生引入乐学的氛围。

二、示例引路,明请教

(一)请教前看时机、分场合、选对象

1.请教要看时机 课件出示:场景一 师:看完这个场景,你明白了什么? 我们向别人请教的时候,要看时机。所谓的时机,就是要在对方方便的情况下向别人请教。 板书:看时机

2.请教要分场合 课件出示:场景二 你读懂了什么? 请教也要分场合。 板书:分场合

3.请教要选对象 课件出示:假设小明要请教一个数学难题,教室里同时有这样的 三位同学都在,一位是平时顽皮、活泼、爱运动小刚,一位是正在做 值日的小强,一位是正在做作业的班长小红。那么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最合适?小明要请教别人一个数学难题,教室里同时有这样的三位同学都在。一位是平时顽皮活泼爱运动的小刚,一位是正在做值日的小 强,一位是正在做作业的班长小红。请问那么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最合适? 请教也要选对象。板书:选对象

小结:请教前,看时机、分场合、选对象,你可别小看请教这件事,当我们向他人请教的时候,原来还要讲求这三个字。

(二)请教时说清楚、问明白

(三)请教后要感谢、有礼貌 总结请教别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请同学们把课本 110 页这部分的内容齐读一遍。师PPT展示,生齐读。

(2)在请教别人时,一定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说,要有礼貌, 还把问题讲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要追问。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几组不同场景的展示,探讨请教的问题,在请教中总结请教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自学探讨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交际积极性,使口语交际不断向纵深发展, 以承接下面的交际环节。

三、小试牛刀,初请教

1.从课本材料丢三落四和借东西不还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同桌合作,进行尝试。

2.挑选代表展示,大家评议。(重点关注请教要领是否落实)(这个部分一共展示了五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口语表达准确而且有趣)

【设计意图】

初步总结方法的基础上再来尝试如何请教,进一步总结请教的注意事项,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探索者。

四、入境演练,多请教

1.搜集问题,进入真实情境。

导入:在生活中,谁都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也来想一想,有 什么需要请教的问题?

2.倾诉问题

(1)组内请教,有请教卡进行评价。

(2)全班展示。了解组内请教中的问题是否解决,请教是否成功。教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

将课堂交际与学生生活交际两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做到人人参与。让学生跳 出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中, 扩大交际的面和量,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在动态的口语交际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深化延伸,小结请教。

1.在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首《请教歌》,(课件展示)(生齐读)

2.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请教的好习惯,因为请教不仅会帮你解决问题,还会让你养成勤学好问的好品质。

【设计意图】

将课内引向课外,将课内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把课内 学习与课外实践、生活实际融合起来,小课堂变成大天地,从而凸显口语交际的生活性和实效性。

六、 板书 请教

有方法 有礼貌

看时机 分场合

选对象 说清楚

问明白

19、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 知道写一件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2. 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3. 学习习作例文,从例文中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懂得按照写作的要求安排文章的详略,把重点的内容写清楚。

习作例文

原来要把事情写清楚也很简单啊!让我们通过两篇例文,具体学习怎样把事情写得清楚、具体吧!

(一)学习例文一。

1. 阅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小组交流:

( 1 )结合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预设:

文章先简单介绍了奶奶的杏树,然后详细描写了小伙伴们嘴馋,偷偷摘杏从树上摔下来的事情。这是故事的起因,接下来作者描写了奶奶打杏和给我们分杏的事情。这是故事的经过和结局。作者围绕 馋杏打杏分杏来组织文章,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写作的。这样写作,让文章显得非常有条理。

( 2 )哪个环节作者写得最详细?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奶奶的动作、语言进行品味,体会奶奶的纯朴善良。

2.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文中重点的内容要进行细致的描写。

(4)注意体现人物的品质和故事的主题。

(二)学习例文二。

1 . 阅读习作例文《小木船》,想一想文章重点写了什么?画出你觉得写得详细的地方。试着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

小组交流:

(1)读一读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预设:

文章重点写了我和好朋友形影不离,再到友谊破裂,矛盾持续了一段时间,最后重归于好的事情。作者重点描写了我们友谊破裂,和到最后我们重归于好的事情。而对于我们是好朋友,形影不离的情形以及我们的矛盾持续的很长时间内的事情却写得很少。告诉我们不是重点内容的,可以写得很简略,甚至可以不写。

(2)为什么要用小木船做题目?

预设:

课文是围绕小木船来写的。 小木船是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在一开始点出小木船,然后详细地描写了我们玩木船、送木船的故事,最后简单描写了我珍藏木船的意义。玩木船和送木船是文章的重点,作者进行了详写。

(3)课文是如何把重点内容写清楚的呢?

我们的友谊是如何破裂的,又是如何和好的?找出文中描写细致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预设:

引导学生从 我的动作、语言、心理和陈明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作者把事情写详细的方法,感受运用描写的好处。

2 .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小木船》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可以围绕一件事物来展开故事情节。

(3)要根据情节的需要安排故事的详略。

总结提升

写文章不能乱写一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交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重点的内容要详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非重点的内容可以略写或者不写,不要浪费笔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是有条理、有重点的好文章。

20、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麻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母爱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

教学建议: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麻雀》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自学生字,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可与同学讨论交流。

4.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5.同桌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要写好这些生字有哪些地方必须特别注意?

3.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4.学生自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麻雀

初步感知内容:老麻雀救小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

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

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把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2.把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3.提出自己还没弄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老麻雀为什么使你感动?

3.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赞颂一下母爱。

六、课后延伸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

麻雀

21、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讲民间故事》为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本课主要围绕讲民间故事这个话题,要求学生学会讲并讲好民间故事。除了最为基础的能将故事完整地讲述下来之外,还要尝试着培养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故事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的对话,增补人物的外貌描写等,还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加上一定的表情和动作,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演练的方式,提高孩子讲故事的水平和能力,增强其表达能力,提高其交际水平,以期实现口语交际课的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

1.讲故事时能适当丰富故事里的细节。

2.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了解民间故事,揭示交际主题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就学习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这样的国内外民间故事。课前,老师也已经布置了大家另外去准备一则民间故事。说说看,除课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呢?

生1:我知道《白蛇传》,讲的是许仙和白娘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生2:《孟姜女哭长城》讲述了孟姜女把长城都给哭倒了的故事。

生3:我想说的是《刻舟求剑》这则成语故事。

生4:我找到了《鲁班造伞》这则民间故事。

师:你们看,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成语寓言,有的是奇闻轶事,类型很广,这些都是民间故事,那么到底怎么定义民间故事呢?请看--

【课件出示】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同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师:在这段民间故事的定义里,有哪些关键词?

生1:劳动人民创作的,很接地气。

生2:有虚构内容,像神话传说,一些情节比较夸张。

生3:它是一种口头文学作品,大多以口头形式进行创作和传播。

师:不错,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故事,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大多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师: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一个民间故事会,来讲一讲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地指出本节课的交际目标--讲民间故事,以开民间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通过畅聊民间故事、定义民间故事等方式,为本课的教学定下基调,做好铺垫。

二、介绍活动流程,明确交际目标

师: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此次民间故事会的流程。先分组轮流讲故事,再推选代表在全班讲,看看谁讲的故事最吸引人、最有创意,他就能获得民间故事大王的称号。所以,以上流程大致可以由下面三个小标题来进行概括:

1.分组讲

2.全班讲

3.评大王

同学们想一想,想要获得最终的大王,需要做到些什么?

生1:故事要讲得吸引人、有创意,要很生动,才能获奖。

生2:所以,在分组轮流讲的时候,就要在组里选出一个最会讲故事的同学来代表小组在全班讲。

师:由此可见,我们想要让组里的代表获得民间故事大王的奖项,还得先在小组里进行选拔,先评个民间故事小王给他才行。我们就把这流程再改一改:

1.分组讲评小王

2.全班讲评大王

师:这样,大家明确了吗?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课本质上是一种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课,具有组织性和互动性。因此,介绍活动流程和明确交际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将流程进行介绍,有助于组织学生在稍后的分组讲故事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明确了评判的标准与目的之后,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活动有章可循,让交际有的放矢。

三、观察视频范例,确立评选标准

师:不管是在分组讲时评选民间故事小王,还是在全班讲时评选民间故事大王,都要做到讲故事时生动有趣、吸引人、有创意。那么究竟怎样讲故事才能算是生动有趣呢?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一段讲故事的视频。这位同学要为我们讲述的正是本单元的一篇课文《牛郎织女》的节选片段。请大家仔细观察他的演绎,可以对照着课本来看一看,他讲故事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全班观看视频。

师:怎么样?他的故事讲得不错吧?说一说,哪些地方吸引你?

生1:我发现,他不是在照本宣科地读课文,而是会自己动脑筋思考,给故事加上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他设想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师:不错,这就是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地添加人物对话。【板书:加细节:语言】

生2:我发现,不只是加了对话,他还说了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

师:很好,他故事讲得很好,而你听得也很认真。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人物的外貌,细致描绘人物的形象,来增添画面感。【板书:外貌】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话和语言,为讲故事增加了生动的声响,而外貌和场景等描写,又让人看到了丰富的画面,这样讲故事,就叫有声有色。【板书:有声有色】

生3:老师,我还发现,他讲故事的时候很生动,到了一些关键情节时,甚至开始手舞足蹈,模仿着故事中的人物做出一些动作和表情。比如,模仿织女被王母娘娘带走时的情形。

师:不错!你也很会发现。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加入适当的表演,这样可以让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板书:加表演:动作、表情】 这样一来,可以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有情、有趣。【板书:有情有趣】

师:同学们,现在明白讲好故事的标准了吗?

设计意图

在正式开始讲故事的口语交际活动之前,要进一步明确评选故事大王的标准,通过观看视频、思考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出讲好一个故事的标准,老师通过梳理板书的方式,将结论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以加细节加表演为提示,以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为目标,促进学生有效指向交际目的。

四、分组推选小王,全班评选大王

师:既然已经明确目标,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分组讲故事吧。请大家注意一下分小组讲故事的具体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师:大家在小组里轮流讲故事,每人讲故事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长故事可节选片段。另外,请注意,在每人讲故事后,都要请组员从以下角度作出评价,哪讲得生动?哪还需改进?丰富了哪些细节?有什么疑问?最后请讲故事的人解答。大家可以针对他创造性的部分做出评价。

各小组分组讲故事,评选出各组民间故事小王。

师:看来,各组故事都已经讲完啦!大家也都推选出了自己组里最会讲故事的民间故事小王,现在,要请各组小王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成果,一会儿我们将评选出民间故事大王。

师:每个小组可以先说说为什么推荐这个同学上台。

各小组的民间故事小王轮流上台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复述。

师:好了,故事都讲完了。我们现在要开始评选啦!举手推荐,说说你们认为谁的民间故事讲得最好?

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他刚才讲得很生动,很有吸引力。

生2:我认为应该是小红,我觉得她的声音很好听,很有感情,讲得声情并茂。

生3:我觉得还是小明讲得好,他加上了很多表演,表情丰富,动作夸张,逗得我们哈哈直乐。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举手表决吧!

设计意图

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规范且生动、庄重且活泼的组织形式,为学生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并且在交际中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审美的进步,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五、教学延伸课外,拓宽交际领域

师:同学们,故事是没有国界的,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民间故事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展现的是同一个世界,诠释的是同一种人性的美丽,蕴涵的是同样至真的哲理。【出示书籍、如《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天方夜谭》】

师。当它们碰撞到一处,就构筑成现代社会最完美的私塾。步人其中,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感受美丽、感悟真理,感受同一节奏的心跳,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希望课后,你们可以去阅读更多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然后,试着在家里讲给爸爸妈妈听,在学校讲给老师同学听,在更多的地方讲给你的好朋友和小伙伴们听,让讲故事、听故事成为你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

交际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本环节旨在通过拓展故事的类别,将课内的情境交际拓展到家庭、社区或者更广大的社会外延,引导学生不断拓展交际的广度和深度,在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的交际情境中,不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向会听、会讲、会演、会评的故事大王的大方向踏步前进。

22、习作例文:小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小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与《小站》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中心意思进行。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则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围绕一个汉字来写,既可以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写作对象虽然只是一个汉字,但中心非常明确。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安排材料的方法,先写出写作提纲,再围绕着确定的材料开始写作。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

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呆看了整整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这个故事啊,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来写。今天,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板书:围绕中心意思写。)

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

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括出来。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此时可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明确: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最具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所以作者把这件事写得格外详细。

(4)学生拿出自己在初试身手中完成的选材练习,选择需要详写的部分做上标示,并交流汇报。

2.学习写法:其他部分简单写。

(1)学生思考: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

(2)学生默读《爸爸的计划》前两个自然段,特别要留意例文旁边的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引导。

教师小结: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比如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3.学习写法:从不同方面去写。

(1)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联系课题,再结合具体的描写,我们能发现全文是围绕小字展开的。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表明了车站虽小,却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2)同桌交流: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文章写了小站的规模小: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几根木栅栏三五个人影。还写了小站上的布置精而小:小小的喷水池小小的假山小树小宝塔。

(4)学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写小站的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次提到喷泉和杏花,与前文相呼应。活泼的喷泉是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站台,没有几辆车进站,为何还要花费心思修筑喷泉呢?几树灿烂的杏花是工作人员精心栽培的在到处是山崖和巨石的北方山区培育几株杏树要付出多少心血啊!这些都是为了衬托小站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他们想给旅客们带来温馨、美好的感觉。喷泉和杏花是小站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的写照。

教师小结:与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的写法相比,从不同方面去写难度稍大点,这需要大家有更强的全局把控能力,而且选择的几个方面都要适宜。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许多文章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2自然段是分述,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则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写散文体裁的作文。

四、动笔写作,交流分享

1.读清习作要求,巧妙联结,开阔思路。

(1)要求学生把初试身手中的一些题目浓缩成一个字,这个字既是题目,也是中心。

示例:好斗的公鸡(勇、傲) 都是淘气惹的祸(悔) 闲不住的奶奶(忙)

忙碌的早晨(忙) 欢声笑语满校园(乐) 那些温暖的时光(暖)

(2)玩词语游戏:默契大比拼。

教师准备:纸盒,上面写有字的纸团。(字不要过难,参考课本上给出的汉字。)

游戏规则: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从盒子中抽出一个字,根据这个字想出一个成语,另一名同学则根据成语说出那个字是什么,与该字意思相近也算对。在规定时间内猜对字数最多的那组获胜。

示例:生1抽中乐,说成语:笑逐颜开。 生2猜字:乐。

生1抽中忙,说成语:焦头烂额。 生2猜字:忙。

(3)游戏结束,结合课本中给出的汉字,思考:看到这些字,你想到了什么?任选一个汉字拟一个提纲,安排材料。

预设:如果学生想使用自己在初试身手中所写的材料也行,可以将其概括为一个汉字,再仔细读一读,完善材料。不过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另外一个汉字来进行选材的训练。

(4)以某个汉字为例,分别展示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和选择不同的事例该如何写,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个题目有两种不同的写法。

示例:①围绕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可这样安排材料:选择生活中令你感到温暖的几件事(可体现亲情或友情)来写,做到详略得当,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其他部分略写。

②围绕暖从不同的方面来写。

可先思考:暖是什么?它可能是冬日里的火炉,可能是一句关怀的话,可能是一个鼓励的微笑,可能是一种善良的品质,可能是无私的亲情,可能是融洽的友情

安排材料: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且有话可说的几个方面,也可以先列出提纲,再确定最终的方面。

2.明确要求,完成初稿。

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字作为题目,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课本上给出的字,也可以是其他字,还可以自拟题目。可以用初试身手中的材料,也可以写其他内容。

3.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中心意思是否明确;(2)是否围绕中心意思来安排材料;(3)重点是否突出,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4)语言是否流畅、有感染力;(5)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预设:展示的习作可先不出示题目,让同学们猜一猜这篇习作是围绕哪个字写的。通过这个小设计可以看出习作是否有突出的中心。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是否体现了中心意思,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些,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

生活本来是快乐的

快乐就像一个红红的苹果,咬上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是我们要的快乐。你不咬它,便不知道它的甜美,也就品尝不到快乐。①

我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在向我招手。②在假期里,没有了做作业和练钢琴的负担,即使有一些作业,也是很轻松的。每天一起床,写一会儿作业,玩儿一上午,玩得累了就弹会儿钢琴、练会儿字。晚上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在院子里尽情地玩耍,一直玩到很晚。第二天,可以一觉睡到晌午,不用担心早晨不能按时起床。③然而,上学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的快乐呢?④

不过,学习当中也能找到快乐。⑤有时,读着课本上的文章,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那感觉真的好棒!有些课文带我走进怡人的景色中,让我感受趵突泉的甘甜,西子湖畔不同韵味的绿,海上日出的奇观,美丽如画的夕照。有些课文让我跟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过瘾地看小英雄雨来机智地与日本鬼子斗,鲁迅先生为车夫仔细地擦着药水,饿着肚子依旧顽强行军的倔强的小红军。⑥我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苦,一起感动,一起沉思。想想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真有一种爽快的感觉呢!特别是看到自己取得了满意的分数,顿时一种成就感洋溢心间,那种感觉真的让我好快乐!⑦而学习的烦恼便被这快乐驱赶到很远的地方了。

而练字呢,不仅能让我的写字水平提高,还能磨炼我的耐性,真是一举两得呀!弹钢琴更能陶冶我的品性,有时弹着弹着,连我自己都沉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了。⑧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幸福快乐的,只是看你怎样去感受。当烦恼找到你时,你也可以从烦恼中找到快乐。⑨

句段赏析

①采用形象的类比手法,表明快乐要靠自己主动去获得。

②段落中心句,总述生活中有许多快乐。

③轻松的假期生活中,自由地玩耍让我快乐。

④将假期生活与学习生活进行对比,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⑤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阐述了学习中的快乐。语言优美,有气势。

⑦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也感受到了快乐。

⑧简略叙述练字和弹钢琴的快乐,详略得当。

⑨照应文题,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总评:本文围绕乐字具体阐述了生活中的快乐。生活中的快乐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小作者从假期生活和学习生活这两个方面选材,通过记叙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中心意思。本文选材精当,条理清晰,语言朴实生动,值得我们学习。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23、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分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安排阅读的是三部小说,其中《童年》和《草房子》是长篇小说,《小兵张嘎》是中篇小说。这三部小说篇幅都很长,课堂上不可能像分析课文一样对它们进行解析、品读,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精心组织、设计整个活动。开始读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导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并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励学生持续阅读;读完一本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童年》《小兵张嘎》《草房子》的兴趣,自主阅读三部小说,了解故事内容。

2.能感受小说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丰富、鲜明;体会书中描写的成长故事中蕴含的笑与泪、苦与甜,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动。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中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

2.体会这些小说作品中表达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三种阅读方法,理清小说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教学准备:

教师:

1.提前阅读三部小说,熟知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2.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购买相关书籍,了解主要内容,熟悉目录,可以提前阅读一部分。

课时安排:机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读活动

(一)激发阅读兴趣。

1.谈话激趣。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看到这两组词语,就能让学生产生许多联想。因为十一二岁的孩子虽然阅历尚浅,但也经历过不少事情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有笑有泪,有苦有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渐渐成熟起来,虽然还是孩子,但已经站在童年的尾巴上了。所以,对于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尽管这三部小说描述的年代离现在有些遥远,但孩子的那份纯洁的童心,童年生活的种种滋味,学生只要用心阅读这三部书应该都能体会到。所以可以从本次阅读的主题入手,引导学生谈谈他们童年生活中的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再自然过渡到对本次快乐读书吧中三部小说的介绍与阅读。

2.利用电影片段激趣。

《童年》《小兵张嘎》和《草房子》这三部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原著的兴趣。学生可先读原著,再去看完整的影片,可以把影片情节和小说对比,看看电影主要展示了哪些内容,又忽视了哪些内容。

3.跟着名家读名著。

可以出示一些名家对这三部小说的点评,了解这三部小说的文化价值,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法国]罗曼罗兰

只有读过高尔基的《童年》的人,才能正确地评论高尔基惊人的历程他从社会的底层上升到具备当代文化修养、天才的创作艺术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样一个阳光普照的顶峰。在这一方面,高尔基个人的命运,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德国]罗莎卢森堡

虽然《小兵张嘎》写的是一个严峻的时代,有弹雨啸啸,炮声隆隆,有鲜血和刀光交并,有壮烈的牺牲与残酷的拼搏,但我们仍可感受到作者的一颗童心,他用这颗童心再现了严峻的岁月,却使我们的小读者神往而不恐惧,欣喜而不畏葸。高洪波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樊发稼

4.运用预测策略,激发阅读兴趣。

(1)读封面,猜测书中相关信息;关注目录,寻找最感兴趣的章节。

(2)试读感受交流。

教师谈读《童年》《小兵张嘎》或《草房子》的感受;读过这三部名著中任意一部的学生也可以谈谈阅读感受。

(3)经典片段选读。

《童年》片段: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

他拿走了她几乎所有的旧东西旧衣服、各种各样的物品、狐皮大衣,卖了七百卢布。他把这笔钱都给了他的教子,吃利息去了。他的教子是个做水果生意的犹太人。他丧失了最后一点儿廉耻心,吝啬到了疯狂的程度。

他几乎寻遍了以前的每一个老朋友,逐一向他们诉苦、乞求,说孩子弄得他一文不名,行行好吧,给点钱!他利用人家以前对他的尊敬,弄了一大笔钱,他拿着这一把大票子,像逗小孩似的在外祖母鼻子尖儿前晃悠:

傻瓜,看见了没有,这是什么?人家可是一分钱也不会给你!

他把所有这些钱都给了一个毛皮匠和这个毛皮匠老板的妹妹,他要吃利息。

家里花钱上是严格分开的,今天外祖母买菜做饭,明天就是外祖父。

该外祖父做饭的时候,吃得就特别差。而外祖母则总是买最好的肉。

茶叶和糖也分开了,但是煮茶是在一个茶壶里,到这时候外祖父就会惊慌地说:慢,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他仔细地数着茶叶,然后说:你的茶叶比我的要碎点儿,我的叶子大,所以我要少放点儿!

他还特别注意倒在两个碗里的茶的茶色和浓度,分量当然更在仔细考察之列。

最后一杯给你吧?外祖母在把茶倒净以前说。

外祖父说:好吧!

圣像前长明灯的灯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以后,竟然走到了这一步!看着外祖父的所作所为,我感到又好笑又令人生厌,而外祖母则只觉得可笑。人越老越糊涂!八十岁的人了,就会倒退八十年,让他这么干下去吧,看谁倒霉!咱们俩的面包我们来挣!

《小兵张嘎》片段:塞烟囱

小嘎子扭头一看,原来房角上有个烟筒,再一瞧厦子底下,真是冤家路窄,大黑墩子正在灶火膛前烧火呢。小嘎子两眼一眯,蹭蹭几把,从墙头上薅下一绺子青草来,团成个蛋,就塞进烟筒去了。

不一刻,浓烟滚滚,呼呼地从灶膛里倒灌出去,大黑墩子不知缘故,撅着屁股去吹,越吹烟越冒;忙又咕嗒咕嗒拉风箱,烟就大股大股朝他喷。不一会儿,狼烟弥漫,浓烟把大黑墩子裹起来了,呛得他涕泪齐流,咔咔地咳个不住。在房上,小嘎子前仰后合,乐得几乎喘不上气儿来

《草房子》片段:夏天里的奇想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

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融化。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顺手操了一根竹竿,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

空地周围站了许多人,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看着。

桑桑就越发起劲地走动,还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来。桑桑将这块空地当作了舞台,沉浸在一种贯穿全身的快感里。汗珠爬满了他的脸,汗水流进了他的眼睛,使他睁不开眼。睁不开眼就睁不开眼,他就半闭着双眼打着圆场。或许是因为双眼半闭,或许是因为无休止地走圆场,桑桑就有了一种陶醉感,和那回偷喝了父亲的酒之后的感觉一模一样。

(二)制订阅读计划。

六年级的学生对制订阅读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可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教师只需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点拨。学生可以先看目录和总页码,再结合自己平时阅读的速度来估计,看完一本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就有数了。也可以根据章节来,比如《童年》一书总共有十三章,每章下有三至五节,如果每天看两到三节,看完整本书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

24、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一: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每个同学都能开口讲话,懂得了要说服别人支持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该怎样去说。

在教学中,学生练习交流和教师指导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分组练习时间不够用,很仓促。今后在教学中一定做好预案,充分考虑好时间因素,合理分配。

【教学反思二】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引导学生从三个任务中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分角色扮演。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说说老师可能会支持谁。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初步掌握了说服别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对如何获得别人的支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但也有不足之处,反思整节课,感觉教师指导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组内练习时间不够用,今后在教学中要合理分配时间,做好预案。

25、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小组内的同学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

2.和同学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教学重点

交流时,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教学难点

交流中,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板书:请你支持我)【出示课件1:出示课题】

二、模拟交流

1.同学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题:

(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

(活跃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

(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刷)

(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

(大家议论一下,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样想,怎样说?)

(板书:说想法,讲目的 ?做预案,备应对)

2.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学表现。

(1)小组讨论,设想一下交流过程。

(2)【出示课件7】

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

讲清楚办报的设想,说明目的。

设想到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顾虑。

(3)点拨指导:

师:找到老师,你怎样诚恳说明自己的来意呢?

生:老师,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还有谁说得更礼貌一些呢?

生:老师,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这样说就更容易让老师接受了。我想老师肯定会请这位同学坐下,听他来讲。接下来,这位同学要向老师说明办报的设想,他该怎么说呢?

生:我们想办一份报纸。

师:老师会怎么说?我想老师一定会问:你们怎么想到这件事?对不对?

生:对,我们就说一说。因为经常在订阅的报纸上看到好多学生们办报的消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生:我还觉得要向老师说一说办报的好处。我觉得可以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师:自己办的报纸同学们一定最喜欢读,那样就可以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生:在报纸上,我们还可以发表一些建议,比如建议大家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

师:设想真不错。老师还可能会担心什么呢?

生:谁来当主编?多长时间出版一期,时间够用吗?

师:想的真够全面,比我想到的还多呢。真不错。这些问题你们都想过该怎么回答吗?

生:我们小组都想过了。

(4)各小组依次模拟表演,其他小组评价。

(5)教师评价。

三、口语练习

1.【出示课件11】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2.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

四、课堂总结

1.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学会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诚恳礼貌;讲明设想,说清目的;做好预案,从容回答。

2.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注意:

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五、布置作业

涵涵特别喜欢跳舞,也已经跟着舞蹈老师学习了五年,但她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妈妈怕跳舞让她分心,耽误学习,就给她停了舞蹈课,可是涵涵还想继续学,她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利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你和妈妈的交流过程。

板书设计

说想法

请你支持我 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26、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 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2.难点:

(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

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2.演讲时的注意点。

(1)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书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够让听众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4)服饰要整洁,不要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略)

27、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是聊聊书法。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前面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接触过书法提示,了解了一些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还在班内举办了书写作品展览。所以聊书法,大家应该都有话可谈。但此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聊书写,而是书法的方方面面,如聊聊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聊聊自己欣赏的书法作品,聊聊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等等。学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从而全方位地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体会出书法所蕴含的文化之美,激发欣赏书法、学习书法的兴趣。在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之前,学生与教师都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比如图片、实物,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聊。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产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3.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讲述更加生动。

重点难点: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法艺术。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

1.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

2.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

学生:

1.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2.旧报纸、毛笔、墨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激趣导入

1.书写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

(2)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3)教师采访书写优秀作品的同学,问问他们为什么能将字写得这么好。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书法学习,有些同学肯定学习过书法。至于没有学过书法的同学,此时亲自拿笔写一写,感受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教师出示关于书法的纪录片片段,初步感知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可以说,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我们用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二、赏一赏,感受魅力

1.欣赏课本上的书法作品,教师可进行欣赏指导。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等,通篇遒劲飘逸,字字精妙,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书体以散求正,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法家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欣赏《兰亭集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2.读一读描写书法作品的词语,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过渡:古人鉴赏书法,会使用一些非常精妙、生动的词语。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记一记。以后在鉴赏书法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形容书法好的词语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鸾翔凤翥]翥(zh),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风格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朝的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勾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形容书法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落纸烟云]笔墨落到纸上如同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3.了解文字的演变,欣赏不同的作品,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与艺术魅力。

(1)甲骨文钟鼎文篆书(出示图片。)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这三种文字是以象形为主的字体。(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2)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出示图片。)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故称隶书。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草书。草书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主要用来起草文书。后来经文人、书法家加工,草书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它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章草。狂草(连绵草)出现于魏晋,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朝,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在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3)教师出示各字体代表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化。

三、聊一聊,交流话题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成四个小组交流不同的话题。

(1)展示交流话题,给出交流提示。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搜集的故事要有典型性,要组织好语言,绘声绘色地讲。)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结合自己的参观经历,说出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吸引你的地方。)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肯定收获多多。)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分点说明,要有条理,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2)提出交流要求。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四人小组中谈一谈。和同学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你的讲述更加生动。

②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对感兴趣的话题要深入交流。

③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提出问题。

④小组内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说说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生1: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有些非常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偷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预设二:说说自己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历。

生2:我没有去过大的书法艺术作品展览,但去年我们学校在小礼堂举办过一次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过。参加展览的作品非常多,有许多我很喜欢。比如我们班上的就写了一幅作品参展,我觉得他写的字特别好看!他练了好几年书法,小楷写得整齐又秀气。大家肯定知道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平时办黑板报就总是由他来写字。他还给我写过几幅书法作品呢!我非常佩服他。

预设三:说说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特别感受。

生3:去年,我看见我表哥写的字很漂亮,我很羡慕他,于是便产生了要练习书法的念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就找了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孙老师教我学习书法。他先教我从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写起,然后到每一个字的组合与拼凑的练习。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我的写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学习书法让我收获最大的不单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比如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到了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周密分析的脑力和准确表达的手力,有了这些力,我自身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预设四:说说练习书法的益处。

生4:我从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练习书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收获也很多。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变得规范、整洁,而且使我变得静,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此外,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议一议,拓宽思维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作品。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书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由于科技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就能写出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真正用笔墨写出的书法作品很少,书法似乎有点脱离实际生活,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书法的联系不多,书法似乎有点曲高和寡。

2.出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抻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譬如在学校里抄讲义罢,即使改用墨盒,省去临时磨墨之烦,但不久,墨汁也会把毛笔胶住,写不开了,你还得带洗笔的水池,终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开文房四宝。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我自己每每在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只要轻轻翻开,洒脱委和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

阅读与思考:(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小结:中国人写汉字,便离不开书法。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铅笔、钢笔等各种方便书写的硬笔代替了毛笔,但一笔一画之间,都有书法的余韵在悠悠散开。今天我们聊了书法的方方面面,也对书法的传承现状进行了思考。如果你热爱书法,那就练下去,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如果你觉得写书法是一件烦琐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写字时把你的字写工整、写出你的个性,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有关书法的话题还有很多,好的书法作品更多,希望大家在课后再去聊一聊、看一看,说不定原来不爱书法的你,也会慢慢爱上它,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28、故宫博物院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故宫博物院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 运用寻读法、面试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

2. 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

3. 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游览路线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暑假里,国庆节,很多同学都出门旅游了,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老师在暑假里去了一趟贵州,这是我游览的路线图。我从成都东站坐高铁到达贵阳市,当天游览了市区的甲秀楼和黔灵公园。第二天驱车往东北方向,游览佛教名山梵净山。第三天往东南方向,去感受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镇远古城,然后向南参观了千户苗寨,这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品尝了那里的长桌宴。然后西南到达有地球绿宝石之称的荔波大小七孔,最后一站游览黄果树瀑布,回到贵阳市。在这张简易的路线图上有景点、线路和方向,我还标注了起点。我了解到国庆节很多同学没能出远门,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去北京参观故宫,大家齐读课题。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走,我们出发了!

二、学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一

1. 播放故宫视频,欣赏了这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走进去一睹它的美,但参观前我们需要设计好路线图,这样才能玩得更有意义。请大家读第一个任务。

2. 为完成这个任务,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自读提示一,再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生读。

3. 谁来分享这四则材料所讲述的内容,生汇报。那哪几则材料是我们画路线图所需要的呢?生答,师板书(一 景点 三 出入 四 平面图)

4. 为了画出路线图,我们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请大家读自读提示二,给大家一个建议,可将材料一和材料四结合起来阅读,每读完一段,就圈出景点,然后在材料四中找到相应的景点,这样故宫的整个布局就装进你的脑袋里了。学生五分钟后汇报自己提取的信息。

5. 提取这些信息后,大家可以画路线图了,路线图上应该画出什么呢?(板书:景点 线路 方向)出示ppt,现在用两分钟时间画出路线图。谁先来给大家介绍你设计的路线图,最先尝试的同学离成功最近哦!(通过你的介绍,我非常明确我的游览路线了,谢谢你!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路线?)

6. 我们完成了第一个阅读任务,回顾一下我们的步骤和方法。第一老师先让大家明确了阅读任务,然后迅速浏览全文,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再仔细阅读局部,最后画出了路线图。又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三、练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二(迁移)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完成第二个任务,时间8分钟,开始。每人先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谈)

2.老师小结: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再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完成阅读任务,这是我们要掌握的阅读策略,也是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语文要素。

故宫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它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美,我们下节课再来感受它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阅读步骤: 阅读方法:

1. 明确阅读任务 寻读法

2. 快速阅读全文 面式阅读法

3. 锁定相关材料 跳读法

4. 仔细阅读局部 提取关键信息

5. 筛选相关信息

6.完成阅读任务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阅读步骤和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方法肯定是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需要在学习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中再不断地运用。之前在磨了课后才发现其实应该选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然后把这个有目的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再借助后面几篇课文来反复运用,这样就能达到融会贯通,按照教材编排来说,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应该用来练习的。

这篇课文是出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这是部编版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第一次是三年级上册,教学生会猜测,第二次是四年级上册会提问,第三次是五年级上册教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这种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是以前北师大版没有的,在教这样的单元时我思考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安排这几个阅读策略单元?2.这几个单元与其他单元是什么关系?3.其他单元不教阅读策略吗?思考了这些后,我明白了这个单元重在通过课文教方法,所以教学方法上不同于其它单元,不能按照常规课文那样解决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那样的流程来上。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课上我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寻读法、面式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遵循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迁移的规律。

这个单元的教学强调不让学生提前预习,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习得方法,然后实践迁移。路线图听起来简单,但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发现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学生拿到四则材料非常陌生,对于画路线图无从下手,要么照搬材料四的平面图,这样其实就违背了通过课文来教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这一初衷。下次遇到没有图的材料就会束手无策。所以我采用出示贵州旅游路线图的方式导入,让学生明确简易的路线图是怎样的,再进入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与其它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课文需要反复、多次地阅读。为了体会不同的阅读目的下阅读材料选择的不同、阅读方法选择的不同,课文的学习就不能一次完成。学生每带着一个目的阅读,都需要再回到课文中,选择各自对应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任务。所以这堂课有两个阅读任务,每次方法会不同,而且完成第一个任务出现了两次自读提示,都属于带着不同的要求在读。

29、灯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灯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灯光下学习时所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策略】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本文作者去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教授本课时我们主要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几次出现的多好啊!明确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是,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从而体会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灯光之题目:

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灯光》。

二、细读课文,理解灯光之内容: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了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展示。

生:小组范围内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的展示。

师:请一名学生展讲思维导图。

(生展讲,老师记分,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和补充。)

生1:我想评价一下他画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线条流畅,我很喜欢他写的心得体会,把本课的中心都罗列出来了。

师:你的评价很精准,说明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生2:我要质疑:请问,课文开头和结尾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为了什么?

师:你真是一个大胆质疑的孩子,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3:我觉得是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生4: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

师: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其实我在平时的习作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生5:我还有一个问题:文章几次写了多好啊作用是什么?谁能帮我解答?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

生5:多好啊出现了3次。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起我的回忆。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憧憬着自己也能用上电灯。第三次: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师:你真是我们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回答问题具体全面。

师小结:刚才老师听到了你们精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了你们思维的碰撞,你们太厉害了。

三、品读体会,感悟灯光之内涵: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灯光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

教师质疑:结合课文体会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法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课文,把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2.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讨论;

3.班级展示。

(1)用有感情的朗诵展示画出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体会。

交流过程:

1.展示的小组学生朗读:

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组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朗读高手,读得如此投入。通过读你还能了解什么?(我们知道了这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热爱读书)(板书:热爱读书)

带着感受集体读一读这段话。(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对读书的热爱)

2.出示,学生齐读。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

3.生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生1: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郝副营长不怕牺牲的精神。(板书:不怕牺牲)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描写方法,而且说出了人物的品质。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展示我们知道了一位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不怕牺牲的郝副营长。正是因为有像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我们才有了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

四、抒写内心,提升灯光 之境界:

教师激趣:为了胜利,为了新中国,为了无数的同胞,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一位又一位英雄前赴后继英勇就义。

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如今,我们每天晚上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看到这灯光,你会想到什么呢?请你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

1.学生构思,动笔,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展示。

3.学生评价。

五、作业超市,延伸灯光 之外延:

1.讲一讲:把本课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演一演: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表演本篇课文;

3.写一写: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灯光的故事写下来。

(任选一题完成)

六、板书设计:

灯光

热爱读书

郝副营长 热爱生活

热爱孩子

英勇善战

不怕牺牲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据此,本课的教学以理解多好啊!为线索,促使学生在不断与文本对话、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指导学生走近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渗透背景,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灯光。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揭题: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在散步;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而在本文的作者心中,灯光是一段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4.学生交流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师补充: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5.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图片 培养学生养成读题质疑猜测内容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

预设:

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设计意图:本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远,上课时,先让学生大致了解时代背景,对深入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帮助。然后由题目入手,导入新课,通过质疑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解读和文本进行对照,加深对文题的理解。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仅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3.围绕阅读提示,自由读文。

设计意图:从学习方法入手,体现阅读主线。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三、引导自读,感悟灯光

1.初步读了课文,谁能试着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过渡:如果只想到这一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

(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聚焦灯光。

过渡: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10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1)千钧一发能用拆词法说说它的意思吗?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2)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

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幸福生活。)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预设: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样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被压迫,他们的子女将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再现灯光。

(1) (配乐)教师深情而满含敬意地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练写: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更清晰。

(3)导读: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再现主线。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文本的结构,从而过渡到重点语句的学习。

四、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浏览课文,找一找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图片 引导学生抓住线索,运用画画想想写写的方法多角度品读文本。

2.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悟,体会其感情。

(1)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旁边作好批注。

(2)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

设计意图:从关键词句入手,再现主线。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

五、拓展想象,瞻仰英雄

1.导学:再让我们来看看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此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课件出示华灯影像,配乐)

2.导读:是啊!课文中还有一句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话,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学生齐读)

3.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生命的先烈们。

4.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

5.出示阅读链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设计意图:以情感的深化作为小练笔的切入点,让学生抒发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0、赵州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赵州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找出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句子,体会赵州桥独特设计。

2.体会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中起到的作用。

3.感受赵州桥美观的特点,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抓住关键词向游客介绍赵州桥,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 感受赵州桥美观的特点,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2. 抓住关键词向游客介绍赵州桥,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发思考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赵州桥是一座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它具有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课文又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特点写具体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赵州桥》,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品读句子,了解特点

(一)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一、用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二、用~~~画出具体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阅读批注。

师:现在谁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句子?

(1)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女生合作读读这两个句子,再次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过渡:同学们,如此雄伟的一座石拱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据史料记载,1400余年中赵州桥经受多次洪水及地震,桥至今没有多大大变动,这说明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生:坚固)。那这座桥为什么如此坚固呢?

(3)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过渡:是的,赵州桥能在一次又一次洪水来临时屹立不倒,是来源于它独特的设计。

师生问答读

过渡:那这种独特的设计好处是什么?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

(4)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过渡:(播放视频1)经精确计算,四个小桥洞有泄洪的作用,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2. 观看视频,理解创举

(1)观看视频

过渡: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在外国人世界的眼中,赵州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播放视频2)欧洲人建造同样的桥,比中国晚了这么多年,这种世界领先的独特的设计,我们就叫创举,而且是惊人的创举。

(2)全班齐读:来,让我们全班一起再读第二自然段。

(二)赏析美观,体会写法

出示:第3自然段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学习过渡句,迁移运用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对,这句话很重要,这样的句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叫过渡句。

(2)给片段,学习写过渡句。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篇写荷花的片段,中间有个过渡句,我们该怎么填呢?请男生读第一段(男生读)这里写了荷花的什么?(生:颜色多)请女生读第三段,这里又写了荷花的什么?(生:姿态各异)

齐读过渡句。

2.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写法

(1)完成学习单任务

师:那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呢?请你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描写栏板图案的语句,然后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填完之后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话中哪些地方表达上写得很有特点,开始吧!

(2)生汇报

师:那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语言表达上写得很有特点?

生:运用了排比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出了栏板上的图案很精美。

(3)师生接读

(4)找出动词,体会精美

(5)总结写法,运用表达

A:总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写法

师:我们来看,这段先写一个中心句,再围绕这个中心句,用生动的语言把美观这个特点写得更清楚,更详细,最后加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让我们也来小组合作写一写吧!

B:仿写练习

师:请你从这几句话里任选一句作为中心句,然后写一段话。

三、小组合作,导游介绍

师:同学们,学习完这篇课文,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这几个关键词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深深为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自豪。现在,请你小组合作讨论,当一回小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注意要围绕赵州桥特点的关键词说清楚哦!

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美观

生小组汇报。

四、拓展延伸,感中国桥梁之地位

1.分享桥梁资料袋

师:谢谢刚才这位同学,介绍得真不错。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中国桥梁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请一位小助手来帮忙读一读。

2.认识中国5座有名的桥梁

31、长相思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长相思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创设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3.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对仗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插图、音乐渲染、多样化朗读和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完成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和态度

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借助注释,初读词意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五课的前两首古诗,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意犹未尽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三) 初读《长相思》

1.一读 读准音

请同学们将《长相思》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文)

正音:哪位同学愿意读(指读)

生字正音,形近字练习

2.二读 品节奏 (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请同学们将《长相思》再读两遍,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看谁能读出好听的节奏。

请同学们到白板上标注出应该如何断句。

3.三读 找不同

同学们读的很准,也读出了好听的节奏,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将《长相思》再读两遍,这次请你找一找这首《长相思》和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和《忆江南》都是词,请大家再观察,两首词在结构上又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词的概念分类 特点

二、品读感悟 理解词义

(一)四读 知上阕

1.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的上阕,结合书中的插图,和书中的注释想想这上阕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读后讨论:作者的身曾在何处?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学生自学 讨论 )

2.汇报 :曾经身处山上 身处水中身处山海关 身处军营

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3. 指导朗读

(二)五读 赏下阕

1. 师:上阕叙事 下阕侧重写什么呢?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请按照学习上阕的方法自学下阕( 生自学 汇报板书心在故园)

2. 教学对仗

观察上阕 下阕 开头第一句的特点 师小结一字的用法 和对仗

3.课堂小练笔

请按照这样的格式 用对仗这样的方法 紧紧围绕词的主题试着填词 (生结合自身情况 选择一句或两句练笔)

交流汇报

(三)六读 齐吟诵

理解故园之恋

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

(播放音乐、画面)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

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七读 入意境

品味思乡情

大家读得真好 读出了他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痛苦,可是,我们是否真正走进纳兰的内心了呢我们是否理解了他长相思中的全部内涵了呢?

故园这么让人留恋,他为何还要离开呢?在《菩萨蛮》中,纳兰也这样的问自己

出示《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圆月

谁会这样问纳兰?

──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如何问他

───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如何问他

──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父母如何问你能将君字换成什么字?

纳兰真的是轻离别吗?请你替他回答

师小结;

是啊,他怎会轻视离别?为了朝廷为了国家他不得不离,好男儿爱故园,更要爱家乡,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长相思》中有离愁,也有男儿为家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读:长相思。

四 拓展延伸 诗词积累

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词交流一下

32、燕子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燕子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教学中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1.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来到我们身边,它正在向我们报告春天的好消息呢!我们一起欢迎它吧。

2.出示燕子图片,你能描绘一下它的外形吗?

学生交流。

3.我们来看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今天我们学习《燕子》。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耳中听着熟悉的歌曲,眼中看着燕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进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燕子图片,瞧,小燕子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生字,快来认一认。

会认的字:伶、俐、翼、漾、倦、闲、散、纤、杆、痕。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呢?

(4)汇报交流,强调:

漾:右部的上边是羊少尾,按形声字的特点,这个字读ynɡ。

翼:把字拆分羽(没钩)+田+共。

散:多音字。松散(sǎn),散(sn)步。

杆:多音字。旗杆(ɡān),杠杆(ɡǎn)。

(5)把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伶俐、翼尖、荡漾、飞倦、闲散、纤细、电线杆、几痕、凑成、吹拂、赶集、聚拢、形成、横掠、偶尔、沾了、纤细。

①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②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③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6)你们真了不起,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它们藏到句子里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出示句子: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借助课文中的小燕子形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交流识字,再由字到词到句,步步深入。

三、整体读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归纳段意。

2.朗读全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3.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读就要有所收获。引导学生朗读全文,读懂课文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交流哪些生字的书写有难度,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强调:

聚:下部是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不要写成水。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聚凑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4.学生独立观察拂、形、掠,先描红,再练写。

5.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评议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书写指导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教师要抓住难点、易错点进行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本节的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将课文读熟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回顾,导入新课

1.这些词语,同学们还认识吗?读一读。

伶俐、翼尖、荡漾、闲散、纤细、电线杆、凑成、吹拂、赶集、聚拢、形成、横掠、偶尔、沾了、飞倦、纤细、几痕。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带着知识记忆走进新的学习,增添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二、精读课文,分析内容

1.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分析哪部分写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哪部分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人看图。

(2)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外形)从哪几个方面写的?(羽毛、翅膀、尾巴)它们都是什么样的?(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

(3)为什么用凑成不用组成?(突出身形灵巧,搭配合理。突出活泼可爱)

(4)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3.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这一段里写了哪些景物。(微风、细雨、柳枝、花、草、叶)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赶集时是什么景象?课文说谁赶集?在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更生动)

(3)配乐读本段,并想象画面。

(4)看到如此美丽的春天,小燕子会怎么做呢?(由南方飞回来,为春光添了许多生趣)

4.学习第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燕子在干什么?(飞行)哪段写了燕子的飞行?(3、4自然段)

(2)同桌读第3、4自然段,思考:燕子在飞行中有什么姿态?(斜飞、横掠)说明了什么?(燕子的轻快、敏捷)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及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4)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晕是什么意思?

(在作者的眼里,不但燕子美,就连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圈那么漂亮。咱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和小圆晕的美。)

(5)指名读第3、4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1)活泼的小燕子在美丽的春光里尽情地飞行,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

(2)读第5自然段,看图。

(3)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依托,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出感情。

三、美读段落,指导写字

1.把你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出来。

2.通过朗读,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活泼可爱的燕子、美丽的春景,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呢,让我们快快把它们美美地写出来吧。

3.观察生字偶、尔、沾、倦、纤、痕,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强调:

偶、沾、倦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写时注意左右的比例要协调。

倦:人(亻)做了许多卷子,累了,疲倦了。写时注意右下部不是巳。

痕:病字旁里面是艮,不是良。

5.课件演示倦、痕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6.学生独立观察偶、尔、沾、倦、纤、痕,先描红,再练写。

7.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评议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把握学生每次的写字量,使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写字指导有效结合。

四、练习背诵,总结全文

1.课文把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和美丽如画的春景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课文词句优美,让我们结合板书来尝试背诵一下第1~3自然段。(板书:活泼可爱,生机勃勃)

2.小结:课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时的情形,最后写燕子飞倦时的样子,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春天,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结构,再次激起对燕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2.尝试为课文配上新的插图。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读书,有意识地积累优美的词句。为课文配图是再次梳理文章内容,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

板书设计

33、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一、理论背景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完善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部编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本课的生字共12个,其中由青 加偏旁生成的新字有5个。

这样,这个字便形成了以青为基本字的一组音近、形近的形声字。而这些字的意思,在这首儿歌的情境中有具体的体现。于是,这些字的音、形、义在语境中便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很有特点。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 点和认知发展特点的限制,有趣、具体、细致的内容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虽然有了半年的语文学习经验,但识字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教师仍需指导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的教学背景分析,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形声字特点,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借助形旁语境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初步了解形声字特点,并运用其规律识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精选教学内容,精简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下:

入课环节:

上课伊始,便让学生猜个谜语。谜面反应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理特点等。学生猜出了青蛙,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板书过程中,指导青字,为后面清、晴、睛、情、请这组新字的学习做了铺垫。

识字环节:

1.之后进入本课中心环节的学习。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带青字的新字。继而引导学生发现青和清、晴、睛、情、请这些字的异同。

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最后梳理:

首先,清、晴、睛、情、请这些字是由青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形成的;

其次,这些字的读音与青 或相同,或相近。清 的读音与青相同,晴睛请 的读音与青在这个过程中,一则渗透了形声字的规律、特点,教给了方法;再则,让学生找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是在训练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3.之后,教师以清为例,讲解如何识记这个字。示范学习、思考的过程:三点水旁,想到了水。所以课文中写到河水清清。继而请学生用清组词,老师再提供一组词语,(念一遍词语)。然后,请学生根据刚才示范的学习、思考过程,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晴、睛、情、请。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集体交流。这个过程,学生借助形旁和语境记住了字形、了解了字义,积累了语言,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4.继而出示一首小儿歌,念一遍儿歌。在新的语境中复现这组生字,再次引导学生关注形声字的形旁帮助记忆字形、了 解字义。

5.紧接着,以选字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运用,眼睛的睛跟眼睛有关,填写目字旁的睛,其他的字学生根据示例猜想偏旁的意思填写。正体现识字教学中的识用结合。

6.然后,创设情境,一出示小青蛙跳伞的识字小游戏。孩子们以抢读的方式读词,如果读准确,小青蛙就成功降落。这样的一个设计,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具体、形象、有趣,在情趣盎然之中,读词巩固字音。

写字环节:

结束后,进入第三板块写字的学习。标青和请。学生利用既有知识经验,观察后先尝试书写。教师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重点落在:

第一,位置。独体字青基本在田字格的中央;而青作为请的一部分时,在田字格偏右的位置。

第二,关键笔画。青字中月的竖撇变成竖,请 字言字旁的第二笔是一笔,横折提。

之后,学生修改、再写,再进行全班点评。

让学生先尝试书写这样的设计,既尊重利用了学生既有的经验,又准确把握真实的学情,教师再进行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34、乡下人家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乡下人家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读准5个生字,会把率、巢等14个生字写正确,写端正。

2、能抓住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瓜藤满架、鲜花竹笋等场景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课文优美的句段。

4、能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

教学突破口:

选找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农家风景画,让学生陶醉其中,紧接着引出课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2、交流反馈生字掌握情况,并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率、巢等生字。

3、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你能找出来吗?

【意图:学生自由阅读全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受,初步领悟这篇文章是围绕课文最后一段话来写,尤其紧扣独特、迷人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具体描写,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段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把它放在篇末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乡村风景反复诵读,并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

策略一: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瓜的独特装饰。

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2、从哪里读出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再读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对比品味乡下人家的独特装饰。

【意图:作者选择了农家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瓜、藤、叶,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的独特装饰。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策略二:反复诵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花,屋后种竹的独特美。

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2、从哪些语句你读出了门前屋后的独特、迷人之处?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品味探字拟人妙用,感受竹笋的调皮与生机。

【意图:作者选取了乡下人家门前鲜花和屋后竹笋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呈现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此环节教学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鲜花绽放、雨后春笋的独特风情。】

策略三:自主诵读,感受其他段落中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独特之处。

【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诵读课文中鸡鸭觅食、院落晚餐等其他画面的独特之处。感受乡下人家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领悟到课文每个段落都是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来写的。】

四、美读品味,积累语言

1、创设情境,配乐朗读课文。

2、用诗的形式诵读课文。

3、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

4、推荐课外阅读描写乡村风光的文章

【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能够试着背诵积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此环节以诗的形式诵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美读品味,感悟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田园诗情,积累了优美句段。】

五、领悟写法,练笔延伸

1、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抓住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通过对比、拟人的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2、出示画面,学生练笔

3、交流反馈,相互评议

【意图: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意在落实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实际,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为载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35、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我的心儿怦怦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本单元导读中对习作能力的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一是列举参加百米赛跑登上领奖台第一次当众讲事情等学生生活经历,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关注内心感受,选择写作素材。二是出现 担心害怕紧张激动等情绪小人,引导学生明白在事情的经过里有我们独特的感受。三是提供了词句资源包,暗含了表达感受的不同角度,比如,心里的想法和身体的感受。泡泡话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累生动的语言材料,并运用到本次习作中。

统编版教材注重习作教学的序列性。《我的心儿怦怦跳》是在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尝试写出自己感受的基础上的发展。在统编版教材中,讲清事情经过从三年级开始训练,一是通过观察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二单元《看图画,写作文》),二是借助关联词把过程和变化写清楚(四单元《我做了一次小实验》),三是从几个方面把一个事物写清楚(七单元《国宝大熊猫》)。本册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训练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把与事情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明白。五单元课文《风筝》是按照做、放、找风筝的顺序写的;《麻雀》一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都写了下来。六单元习作写多彩的活动,第一次要求写出当时的心情,最好能反应当时的感受。单元课文《牛和鹅》《和时间赛跑》《滴水之恩》都有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训练了运用动词来写出害怕的感觉。这些前置课文、习作的学习训练,为完成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叙事中写出感受是本次习作的目标之一。

本次习作现场课执教的班级所用教材是人教课标本教材,对中段学生的习作要求与统编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但教材对写一件事同样进行了多次训练。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十六次习作练习,已基本掌握了把一件事情的内容写清楚的表达方法。但是我们执教的是四上八单元,实际情况是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不到一个月,所以本次教学仍有一定挑战。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写出感受还比较陌生。因此,把感受写清楚,成为本次习作教学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通过绘制心跳图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从想法多了、身体变了等多个角度,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3.在讲述与写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物投影,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介绍,营造氛围,唤醒生活记忆。

(一)老师做自我介绍。分享自己喜怒哀乐的事儿,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方式介绍自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心儿怦怦跳的时刻。

(二)学生也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相同方式分享生活点滴,简单介绍自己。

(三)观看小视频,认识心情小伙伴,明白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珍视内心的感受。

版块一:解读课题,走进语境,明确习作任务。

(一)回顾课前介绍的真实语境,引导学生明白,原来,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不一样,那些让人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里就藏着特别的自己。

(二)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你愿意让老师继续认识你吗?你最愿意让谁认识你了解你?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心儿怦怦跳的那些事儿,分享我们的感受。写下要分享的题目。

设计意图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课标第二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写作动机,关注读者意识,是本次习作的教学起点。

版块二:讲清事情,讲出感受,找到心跳一刻。

(一)示范

借助心跳图请一位同学讲述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讲清事情,讲出感受,并找到心儿跳得最厉害的那一刻,停下来,做标记。

(二)活动

1.学生借助心跳图学习单,确定什么事、填写能体现事情经过的关键词、在事情的过程中画出桃心、标出心儿跳得最厉害的时刻。

2.学生根据示范完成自己的心跳图。

3.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找到最值得停下来的那一刻。

设计意图

事与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讲清事情是本次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已有经验;讲清事情的同时还能讲出感受,能让叙事更精彩,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是本课教学的增长点。教学中借助形象的心跳图让学生用直观的方式体会事情与感受并进,在讲清事情的基础上聚焦感受,让写作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可触,帮助学生形成习作的能力。

版块三:聚焦心跳,建构方法,写清内心感受。

(一)第一次写作,诊断学情。

1.习作提示:停在那一刻,写几句话,想想怎么写能让大家读出你当时的感受。

2.自评展示:阅读资料包文段,对比评价标准,给自己的习作评定一个星级。

3.交流评价:反馈学生的自评信息,交流可以向三星级习作学点什么?

4.总结情况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也希望把感受写得更清楚,怎么做呢?

(二)借助微课学习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表达方式把感受写清楚。

微课说明:以教材中的资源包和学生习作片段为素材,通过修改的方式为学生梳理出写清楚感受的方法:想的多了,身体变了,还可以用上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修改习作,学习与提升。

1.根据微课的学习,修改习作。

(1)任务:修改习作。

(2)妙招:从不同角度写(想的多了、身体变了);用上积累的好词句

2.学生修改。

3.交流与分享。

设计意图

在叙事中写清楚感受是本堂课的重点目标,借助教材的资源包和学生一起找到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可以写清感受,让写作有支架、有抓手。通过微课,整合学生零碎经验,使缄默知识显性化,让部分孩子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大家都可以运用的方法。

版块四:总结提升,迁移拓展,感悟分享快乐。

(一)明白写心儿怦怦跳的习作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感受。

(二)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来写清楚感受。

(三)在写作分享中,悦纳自己和他人。

设计意图

作文即育人。从知识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小结,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二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明白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激活他们表达的欲望,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和他人。

36、天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天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句子比较,体会慰藉、扫荡、神奇等词的意思。

2、悟4---9节,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惟一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学习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第9节,进而体会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节

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碰到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许阳光和空气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写下这篇文章呢?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遍。

3、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写练习(听两遍)。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节,请同学抬头看屏幕校对。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天窗、有、无、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③ 为什么说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弄懂了这些问题,也就是真正理解了这篇课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4--7节。

指名读

二、自读课文,完成练习

1、出示要求:在读中注意以下问题

(1)自读课文4--7节,读通课文。

(2)完成填空:

当(夏天阵雨来临)时或(夜晚)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惟一的慰藉)。它让孩子们感受到这小小一方空白是(神奇的),想到应该(感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①注意读准多音字:藉(ji)

②理解惟一、慰藉(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2、反馈

指名读

三、细读课文4-7节,在读、品、议、仿中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惟一慰藉

1、质疑。

(1)师: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写练习(听两遍)。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节,请同学抬头看屏幕校对。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天窗、有、无、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③ 为什么说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弄懂了这些问题,也就是真正理解了这篇课文。

2、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课文。

文中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惟一的慰藉,请同学们看看画面,听听课文录音, (怎样在读中停????)找到有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1)天窗抚慰孩子沮丧和孤寂的心灵。

(2)指名说,想象一下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

(3)同桌读

(4)左边:读出活泼好动的孩子被大人叫进屋里,随着木板窗的关闭,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好似被关进了地洞里的不自由、苦恼与不快(顶、偏就不、关)右边:想亲近大自然的那份渴望之情、偷偷地、仰着)

(5)天窗丰富了孩子的想象

(6)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读第五节:

(1)引读:透过天窗孩子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出示这些带点字,演示雨脚、闪电,想象一下,当时这雨、这风、这雷、这闪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这世界?在表格中写出孩子们由看到什么而想到什么?

体会卜落卜落 (声音轻巧) 闪电带子似的、一瞥、掠过(动作快捷、利落) 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想象的丰富,语言的形象、贴切。

教师:孩子们的想象要比真实的大十倍百倍,真是无穷无尽啊!

(1)自己读好这句句子。

(2)女生读出孩子透过天窗看见光明、看见歌舞般快乐的雨点、闪电时的惊喜。

(3)请男生读出孩子借风雨雷电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被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时不快。

教师:在朗读中,你们已经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的世界。

(4)师生配合读作者看到的、想象到的句子(四、五节)

小结: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仅有的光明(板书:无、有),透过它,我们和作者一起翱翔在想象地田地里,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贵,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如伙伴般的亲密关系。天窗虽小,却别有洞天啊!(板书:)(雷电的出示??)

3、学习第六节:

师:晚上,透过天窗我们总觉得离夜空好近,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读懂第七节的意思,选取你们最喜欢的朗读形式,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1) 指名分组读、师生配合读:从少看到多,从虚看出实: 从一粒星想到无数星,从一朵云想到奇幻的云彩,从一条黑影想到蝙蝠、夜莺、猫头鹰。

小结: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纵即逝的黑影组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

(2)你们想不想看看月夜的景色?老师也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l 出示动画:晴朗的夜空里一弯新月高挂,透过天窗,看见眨着眼睛的星星、轻盈飘来的云彩、滑翔而过的流星你会想到些什么呢?(有这些动画的资料??)

(1)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任选你喜欢的句式说话。

l 看到( )想像到( );看到( )想到( ) 你会从( )、( )、( ),想像到( )、( )( )

(3)师引读:啊唷唷

3、(出示最后一小节:提示注意了若)自由读读,你也有这种快乐的感受吗?

小结:天窗虽小,却能醒人耳目、开人心窍,也正因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丰富,比实际看到的更多更好,给人别有洞天的感觉,所以说天窗是神奇的。

4、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

37、司马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司马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司、庭。

2.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用词特点,朗读气断声连之感。

3.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单音节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文言文词语及句子的理解,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有什么不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请看画面快速猜成语,《曹冲称象》《孔融让梨》《闻鸡起舞》《凿壁借光》,这样的故事都是祖先记载下来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古人的书面语言和我们的语言不一样,我们的书面语言就叫现代文,古人的书面语言称之为文言文。

比如:1.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4.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或者说:哪位同学愿意把司马光这三个字认真书写在白板上?)

强调:司马光的司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关注半包围结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第一笔横折钩,第二笔的横要稍稍出头一点,口的起笔在框的外面,要写得稍扁一些。师强调司是平舌音。)

5.同学们,司马光姓司马,司马是复姓,名光。齐读两遍课题。

6.关注题目右上角的①,是注释,所以学懂文言文,必须借助注释来理解。

二、整体感知,初识古文。

1.让我们坐上历史的车轮,一起穿越到900多年以前,和古人一起走进文言文,请大家翻开课文,捧起书来,听老师读。

同学们,古文读时需要声断气连,看着屏幕,跟老师读。

1. 教师逐句领读,点名读,光持石击瓮破之较难读,点名读,开火车读。

3.请同学们自由把文言文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停顿读对了。

4.(逐步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节奏感与意蕴感)谁愿意读一读,同学们听听他是否把文言文的字音读准了,把停顿读对了。点名两三个同学读,齐读,不同形式的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文。

1.看图悟意。

(1)同学们,你读懂它的意思了吗?(课件图片)群儿戏于庭。 这句话中讲到了谁?(群儿)

在干什么?(玩耍)强调戏是玩耍。突出戏读一读。

在哪里游戏?(庭院)讲授庭的写法。

如果是戏于林呢?戏于田呢?如果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呢?

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有什么发现?(1.文言文单字成词,现代文双字成词,所以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学习文言文。2.还可以调换词语的顺序理解文言文。)

生读一读。各种形式的读。(读出欢快的语气)

师:孩子们,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2)正当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

(课件图文结合)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不同形式读,读出着急的语气)

(3)释义:登爬,讲授登的写法,和凳区分,教师相机解释瓮(口小肚大的陶制品,缸是瓷制品)。跌摔倒。讲授跌的写法。强调没是多音字。

这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瓮里装了水?从没读出瓮里装满了水。鼓励学生结合图画用现代文表述这句话。

(4)多么危险的情况啊!师相机板书:儿 登 跌 生再读一读。

(5)孩子们是怎么做的?(课件)众皆弃去。(弃:丢下。去:离开。)

(6)众皆弃去。这句话讲的是谁?(除了司马光以外的孩子)师:从哪里看出来?---联系下文。

(7)除了掉进水中的孩子和司马光,其他孩子做了些什么?(联想,联系前文的学习方法。)他们管掉在水中的孩子了吗?在他们非常慌乱的时候,谁站出来了呢?(司马光)司马光做了什么?光 持石击瓮 破之,持石击瓮 拿着石头砸瓮,破之打破瓮,之指代瓮。引导学生说出句子意思。

师:同学们,这就是故事的经过。

(8)司马光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机智的做法,和前面的 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哪一句写得最为精彩呢?板书:(光 持石击瓮 破之)(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

(10)你知道司马光是怎么救下伙伴的吗?(光 持石击瓮 破之)学生试着演一演。

(11)他就是这样救下伙伴的:(光 持石击瓮 破之)

(12)结果就是----儿得活。(读出高兴地语气)(被

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同学们,文言文的意思明白了,读其来会更有韵味,放声来读一读吧!(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读出了古文独有的韵味和感情,也可带上动作。)

2.读文想画面。

(1)默读古文,边读边想象故事呈现的画面。

(2)交流我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中国电信吧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做成了精美的电

话卡,又名击瓮救友。让我们用文言文来讲述画面的内容吧。

3.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的不同。

师:全文只有短短两句话,30个字,可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却好像发生在我们眼前,大家交流体会一下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有什么不同?

1. 简洁明了,字少意丰(言简义丰)。

2. 文言文一个字一个词(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文以双音节词为主。

四、深入探究、理解主题。

1. 此刻,如果你是哪个被救的孩子,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周围的人,你又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

(相机总结出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不做危险的事情,懂得保护自己。)

(板书:机智、沉着、冷静 )

3. 这样的孩子,在关键的时刻,危急的时候,没有放弃同伴,能够想办法救同伴,真的是难能可贵啊,这样一种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大家希望和力量。(本单元的主题)。

4.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五、讲一讲----丰满形象。

师:好多同学都能轻松并且读出或背出了古文独有的韵味和感情,正因为司马光自幼好学、天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后来他才成为------

出示课件:(资料宝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二十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开始做官。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六、读一读,延生课外。

(一)刚刚我们认识了机敏过人、遇事沉着的小男孩司马光。下面这则文言文,介绍了另一位聪慧过人的小男孩---文彦博。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文彦博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注释】[少时]小时候。[谋]商量。[之]指球。[遂]终于。

1. 借助注释,试着用学习《司马光》的方法,根据意思

读好停顿,在文中画出停顿符号。

2. 你读懂大意了吗?文彦博小时候和一群小伙伴玩时,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用文中的原话说出起因,经过,结果。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注释】

●故[ɡ]:原因

●者[zhě]:的梨

【译文】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1. 这段话认为小朋友们从小就要具有什么样的品性呢?

2.请用现代文生动具体的叙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司马光

群儿 戏 于庭 (起因)

一儿 登 跌

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经过)

儿 得活 (结果)

机智、沉着、冷静

38、清平乐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清平乐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理解并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学法】

1、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首先,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其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情景导入,理解课题

1、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让学生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

2、告诉学生,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画的。板书课题,指出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过渡: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设计意图:教学以画导入,伴以琴声,创设了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然后以起名作引,并说出理由,可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1、听说学校电视台要招几位主持人,今天我就来选一选,然后推荐给学校电视台。大家有信心吗?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学生评价、打分。

2、告诉学生窍门(假装只告诉刚才指名读的学生一人,其实大家都听到),古诗词的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词的节奏。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顿的地方,读时要做到停而不断(老师范读),而不能(举反例)学生再次自由读,再指名刚才那名学生读,学生再评价、打分。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可以自己读,同桌互读,找自己的好朋友读。)

(设计意图: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以及吟咏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韵味。)

三、合作探究,质疑探索

1、通过刚才的朗读,对这首词你理解了多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2、学生交流:

着重理解:

⑴醉字的似醉未醉,吴音的伲哝细软,想象翁媪会谈些什么?

⑵无赖一词的意思,感受古今词义的区别和小儿的天真可爱。其他地方则相机点拨,一带而过。

(设计意图: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的。因此,教师不多作讲解,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着力感受吴音的特点,白发翁媪的亲密、浪漫,小儿的调皮、可爱。教学节奏张弛结合,从而实现了能力和情感目标。)

四、感悟词境,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配乐,学生想象,问:你好象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学生准备后,指名学生说。此刻学生仅会简单翻译一下。

2、教师点拨:

古诗词语言含蓄,有许多想象的余地。你能不能通过想象,使它变得更加具体呢?比如几杯酒下了肚,老俩口的话也多了起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当然,你也可以描述乡村的景色,还可以说说大儿,中儿,小儿

学生边低声吟诵,边想象。再次指名学生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3、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因此,教师结合课文插图再现诗境,让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的恬静、和谐,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交流辛弃疾其人其作,推荐学生课外阅读。

结束语:

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对宋词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宋词中尽情遨游,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以一课引一串,以本课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打开学生的诗词的认识之门,树立大语文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39、绿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绿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绿》一文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抓住读这一学习手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对绿、对生命的认识,进行美读诗歌的训练,在读中加深感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查阅与作者相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色。你见过春天里什么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看到的春色。

3.小草探出了头,树木发芽,田野变绿,放眼看去,到处都是绿,就好像

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4.今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的《绿》,一起去感受绿。

5.板书课题。了解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上的基本艺术特征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朴素、凝练、想象力丰富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正确、流利的小节,再仔细读一读。

2.交流自学效果:

(1)春风姑娘要考考大家认识了哪些字。

瓶、挤、叉、挥。

①学生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向同学请教。

②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字音,着重读准多音字叉的读音。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多音字。

[chā]

a.(子)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鱼~|三齿~|粪~子。b.用叉子扎取:~鱼。c.交错:~着手站着。d.形状为的符号,表示错误或不同意等:反对的打~。

[ch][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臀部着地。是体操或武术动作。

[chǎ]分开,张开:~腿。

[ch]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车把路口~住了。

③齐读生字。

④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⑤汇报交流:

挥挤:提手旁,与人的动作有关。

瓶:形声字。一种口小,颈细而肚大的容器。瓶子、酒瓶、花瓶。

(2)春雨妹妹也来了,想要听听你们能不能把词语读正确。课件分组出示词语:

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墨水瓶。

①指名认读。

②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老师从课文中选了一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也能正确、流利地读一读吗?出示句段: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互相正音。

③齐读。

设计意图: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思维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运用多种方法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在语境中进一步巩固字词,扫除学文障碍。

三、整体感知,初步概括

1.自由读诗歌,想一想每小节描写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采用句意合并的方法来尝试概括。

2.学生尝试概括。

第一节:眼前铺满绿色。

第二节: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

第三节: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

第四节: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第五节:绿色在风中飘动。

3.你认为怎样读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设计意图:整体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为分析诗歌内容做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观察课后写字表,提出书写难点,集体交流解决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瓶叉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笔顺和字形。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观察书写动漫,再练写两个。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后再练写。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识字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识字经验,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学习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为下节课品读诗歌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

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墨水瓶。

2.学生认读。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说说诗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巩固对字词的掌握,回顾诗歌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阅读。

二、品读诗歌,感悟体会

1.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1)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3)表示什么?

(4)指导朗读,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调。

2.春姑娘来了,带来了绿,她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

(1)学生轻声读第二节。

(2)汇报: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认读这些词语。

(4)是不是只有这些绿? 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体会绿的多样,绿得奇。

(5)你还知道哪些绿?

(6)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出奇是什么意思?

(7)怎样读出这种美,这种奇呢?

3.绿得出奇,表现在哪儿?

(1)学生自由读第三节。

(2)说说奇在哪儿?

(3)欣赏课件。

(4)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事物呈现出的绿,体会绿得奇。

刮的()是绿的,下的()是绿的,流的()是绿的,()也是绿的。

(5)读出绿得美、绿得奇。

4.这么多绿聚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朗读第四、五节。

(2)欣赏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挤重叠交叉。

(3)一阵风吹过,一切都动了起来,仿佛舞蹈教练在指挥,他在指挥什么,展开想象,说一说。

(4)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的直观感受,唤起对绿的记忆与想象,描绘美丽春景图,诵读中品味绿,感悟绿得美、绿得奇。

三、把握整体,加深感悟

1.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绿,绿是希望,是快乐,是生命。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完整地诵读诗歌,仔细品味诗歌的意境。

2.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3.组织对学生的诵读做简单的评价。

设计意图:由悟到读到评,是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吸收、存储、内化、整理、表达的过程,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创意写作

1.用最美的情感诵读诗歌。

2.春天,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说一说,写一写:春天到了,校园里,()。田野里()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来了,到处充满绿色。校园里,你发现了哪些事物变绿了?

设计意图:依托文本,拓展训练,学习运用语言,巩固所学所得。模仿文本,独立运用语言,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绿

铺满    到处

丰富    深浅浓淡

充满    整个空间

聚集    重叠交叉

飘动    指挥舞动

40、凉州词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凉州词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简析】

《凉州词》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篇章页上半部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我们在阅读时,要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清主要事件,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是边塞诗,七言绝句。全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将士们痛快豪饮、一醉方休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学诗经验。能借助注释大概读懂诗句的意思。诗中的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个反问句,既有对战事的无奈,更有看透生死,无所畏惧的豁达情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词、催、醉3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法】

诵读法 启发法 谈话法

【学法】

诵读法 感悟法 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诗题

1.诗词接龙猜地名后顺势出示地图上的凉州,引导学生借助名字,猜一猜当地气候。

2.引出古诗: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3.引用《五凉全志》和历史资料,介绍凉州的重要地位。

4.板书课题,并齐读。

5.理解诗题。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在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安康以前叫金州,如果人们根据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就叫金州词。

【设计意图】图像化比语言重要。开课的这个环节充满了地域特色,同时也为诗歌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那诗人在词中填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古诗三首,看到其中的《凉州词》。自由地读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反馈交流。

(1)琵琶轻音,区分枇杷。

(2)指导生字:醉,关注部首酉部;拓展与酉部相关的生字酝酿 酩酊 酵 酣 醇 都和酒有关。指导书写醉字(字理识字),强调写字姿势。

3.指导读出节奏。

4.读懂大意。借助注释,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预设:将士们饮酒、将士们奔赴战场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初步解决古诗的朗读,落实字音和节奏问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借助注释,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理解大意,既了解学生已知又有利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三、品读诗文,想象画面

(一)学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我们先来看将士们宴饮的画面。

PPT:出示一二句,读一读,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交流反馈:

我仿佛看到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除了酒香醇,还有什么也特别好?

引入资料: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夜间发光得名。

2.那由这样醇香的美酒和精致的酒具,我们可以想到这场宴饮一定很热闹,盛大,丰盛把你们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

3.拓展古诗:好香醇的美酒啊,其实啊,这样来写宴饮的,除了王翰之外,还有很多诗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4.你会发现,李白是用酒的醇香和酒具的奢华,来凸显这场宴饮的丰盛。王翰怎么写的呢?引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5.是啊,多么丰盛的宴席啊,多么热闹的宴饮场面,可是这样香醇的美酒到嘴边,将士们喝到了吗?

欲饮琵琶马上催

6.拓展古诗,理解欲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预设: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8.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战情紧急,战士们期待的觥筹交错只好作罢。让我们读出战事的紧急。

这一催,画面就一转,诗人就开始写什么地方了?

(二)学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是呀,就由热闹的宴饮,转到了残酷的战场。(板书:沙场)。沙场就是战场,同学们,给你们什么印象?(残酷、血腥)

2.我们同学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了我们对于沙场的印象。这些描述,就如这幅图中所展示的,也如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黄沙滚滚 横刀跃马

出生入死 短兵相接

浴血奋战 血染沙场

3.战争是这样的残酷,所以诗人在诗的最后疾呼: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谁读懂了他的意思?

(2)那同学们,结合你的感受和我们刚刚想到的词语和场面,你觉得还有人生还吗?

4.拓展古诗:是啊,没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回来,那么更多的人都怎么了?我们在诗中探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岑参《胡歌》

5.情境诵读:战死沙场无法还,保家卫国不能还。所以王翰在诗中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体会诗情

1.奔赴战场,更多的人都战死了。可诗人王翰是怎么来表现将士们为国捐躯的?

齐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这里的醉如何理解?战场是如此的血腥,将士们怎能喝得如此大醉上战场呢?诗人在这里想表达什么?请同桌讨论并汇报。

预设:

他把为国捐躯写成了醉卧沙场,把为国捐躯进行美化。

诗人为什么用醉卧沙场来指代为国捐躯?

这样写没有那么血腥,将士们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

3.举起重的东西好像很轻叫举重若轻,那么把为国捐躯看做醉卧沙场就叫视死如归。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将士们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让我们把这份豪迈气度用朗读表现出来。

齐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设计意图】抓住诗句中几人回这一反问形式,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豪迈气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韵味,内化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诗句中表达的情感。

四、吟诵古诗,书写古诗

1.《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字,那盛大的宴饮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以保家卫国为使命,用生命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

2.吟唱古诗:我们讲到了,这首诗,其实是一支曲子。由此可以想到,这首诗原来是用来唱的,想不想听听这首诗怎么唱的?

3.抄写诗歌。

4.交流后出示评价方式及要求。

5.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朗读诗歌,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抄写古诗,落实双基。

五、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回到这幅地图,凉州是充满了诗词的地方,下来,请同学们搜集以《凉州词》为题的其他古诗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积累下来。

【设计意图】整体关照,升华情感,再拓展到其他古诗的课外积累,使古诗学习升华到文化层面,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凉州词

宴饮 醉 沙场

视死如归

41、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是聊聊书法。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前面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接触过书法提示,了解了一些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还在班内举办了书写作品展览。所以聊书法,大家应该都有话可谈。但此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聊书写,而是书法的方方面面,如聊聊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聊聊自己欣赏的书法作品,聊聊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等等。学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从而全方位地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体会出书法所蕴含的文化之美,激发欣赏书法、学习书法的兴趣。在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之前,学生与教师都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比如图片、实物,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聊。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产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3.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讲述更加生动。

重点难点: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法艺术。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

1.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

2.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

学生:

1.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2.旧报纸、毛笔、墨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激趣导入

1.书写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

(2)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3)教师采访书写优秀作品的同学,问问他们为什么能将字写得这么好。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书法学习,有些同学肯定学习过书法。至于没有学过书法的同学,此时亲自拿笔写一写,感受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教师出示关于书法的纪录片片段,初步感知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可以说,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我们用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二、赏一赏,感受魅力

1.欣赏课本上的书法作品,教师可进行欣赏指导。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等,通篇遒劲飘逸,字字精妙,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书体以散求正,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法家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欣赏《兰亭集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2.读一读描写书法作品的词语,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过渡:古人鉴赏书法,会使用一些非常精妙、生动的词语。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记一记。以后在鉴赏书法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形容书法好的词语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鸾翔凤翥]翥(zh),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风格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朝的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勾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形容书法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落纸烟云]笔墨落到纸上如同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3.了解文字的演变,欣赏不同的作品,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与艺术魅力。

(1)甲骨文钟鼎文篆书(出示图片。)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这三种文字是以象形为主的字体。(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2)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出示图片。)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故称隶书。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草书。草书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主要用来起草文书。后来经文人、书法家加工,草书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它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章草。狂草(连绵草)出现于魏晋,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朝,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在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3)教师出示各字体代表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化。

三、聊一聊,交流话题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成四个小组交流不同的话题。

(1)展示交流话题,给出交流提示。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搜集的故事要有典型性,要组织好语言,绘声绘色地讲。)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结合自己的参观经历,说出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吸引你的地方。)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肯定收获多多。)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分点说明,要有条理,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2)提出交流要求。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四人小组中谈一谈。和同学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你的讲述更加生动。

②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对感兴趣的话题要深入交流。

③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提出问题。

④小组内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说说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生1: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有些非常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偷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预设二:说说自己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历。

生2:我没有去过大的书法艺术作品展览,但去年我们学校在小礼堂举办过一次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过。参加展览的作品非常多,有许多我很喜欢。比如我们班上的就写了一幅作品参展,我觉得他写的字特别好看!他练了好几年书法,小楷写得整齐又秀气。大家肯定知道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平时办黑板报就总是由他来写字。他还给我写过几幅书法作品呢!我非常佩服他。

预设三:说说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特别感受。

生3:去年,我看见我表哥写的字很漂亮,我很羡慕他,于是便产生了要练习书法的念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就找了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孙老师教我学习书法。他先教我从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写起,然后到每一个字的组合与拼凑的练习。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我的写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学习书法让我收获最大的不单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比如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到了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周密分析的脑力和准确表达的手力,有了这些力,我自身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预设四:说说练习书法的益处。

生4:我从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练习书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收获也很多。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变得规范、整洁,而且使我变得静,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此外,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议一议,拓宽思维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作品。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书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由于科技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就能写出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真正用笔墨写出的书法作品很少,书法似乎有点脱离实际生活,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书法的联系不多,书法似乎有点曲高和寡。

2.出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抻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譬如在学校里抄讲义罢,即使改用墨盒,省去临时磨墨之烦,但不久,墨汁也会把毛笔胶住,写不开了,你还得带洗笔的水池,终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开文房四宝。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我自己每每在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只要轻轻翻开,洒脱委和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

阅读与思考:(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小结:中国人写汉字,便离不开书法。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铅笔、钢笔等各种方便书写的硬笔代替了毛笔,但一笔一画之间,都有书法的余韵在悠悠散开。今天我们聊了书法的方方面面,也对书法的传承现状进行了思考。如果你热爱书法,那就练下去,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如果你觉得写书法是一件烦琐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写字时把你的字写工整、写出你的个性,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有关书法的话题还有很多,好的书法作品更多,希望大家在课后再去聊一聊、看一看,说不定原来不爱书法的你,也会慢慢爱上它,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42、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1.乐于表达观点,积极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选择充分、恰当的材料支持观点。

2.耐心倾听,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态度平和。

3.在交际中及时给予回应,积极沟通,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情境,导出话题

1.播放短视频,再现生活情境。

这是王安石的《元日》中描绘的情景:新年到了,爆竹声声,银花朵朵,人们借鞭炮之声吓走年兽,驱赶瘟神。这一传统习俗已延续千年,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鞭炮烟火里飘出来的年味儿。

2.抛出现实问题。

然而,问题来了!很多城市颁发了禁放令,这是为什么呢?燃放烟花爆竹有什么害处?(师生梳理)

烟花爆竹里含多种有毒气体,大量释放在空气中,成为无形杀手;

无资质厂家生产的烟花爆竹质量没有保障,这是易燃易爆物,造成多起伤害事故;

儿童喜欢近距离玩烟花爆竹,缺少安全指导,造成多起伤害事故;

燃放后产生大量纸屑、火药垃圾,污染地面环境,给环卫带来压力;

使用大量纸张,不可再生资源在火中燃尽,费钱费物。

(师板书关键词:有毒气体、伤害事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设计意图:燃放烟花爆竹是一个关于节日民俗的社会性问题,它的好处不言自明,把其危害性梳理出来,为后面的讨论提供心理依据、材料支撑。)

3.意见不同怎么办。

我们从安全、节约、环保的角度谈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种问题。事情没那么简单,禁放令引发来自社会多个层面的不同声音。意见不同怎么办?协商讨论来解决。

板块二:转换角色,听证会上说观点

1.读教材材料一,明确三方意见和讨论的问题。

学生阅读、梳理事例:

图片

2.组成话题讨论圈。

你觉得哪些人应该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

普通市民、环卫工人、环保局长、消防员、眼科医生、鞭炮厂工人

3.代入角色,召开听证会。

(1)你是哪位代表?支持哪种观点?

出示听证会小提示: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2)代表发言,适时展开讨论。

预设:

市民代表:烟花爆竹的禁与放,一直有争议。我们普通市民对相关部门出台的禁令表示理解。但是,理解不等于支持。老百姓过年就图个热闹,对于上千年的民俗,不能简单禁止。是不是可以有个两全的办法,有所兼顾?比如定时、定量、定地点。我们对禁放令保留自己的意见,希望能有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眼科医生:燃放烟花爆竹,确实能增添新年气氛,但喜庆的新年常常伴随着悲剧。据统计,儿童放烟花的比例远远大于成人,孩子安全意识不强,我们科室每年都会有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受伤的病例,给人的身心造成伤害。与民俗相比,生命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爱惜生命,从远离烟花爆竹开始。

环卫工人:每逢过年,我们的工作量倍增。多扫些垃圾不算什么,但是心疼啊,烧掉的都是钱,都是资源啊!而且,安全隐患很多,没有燃尽的鞭炮也曾伤害到我的同事。如果能少放一点,或者不放,则利大于弊。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习俗是可以改的。

4.指导、提升策略。

(1)借助多元评价指导:适时穿插教师评价、听众评价、代表相互评价,引导倾听他人见解,积极沟通、协商、融合观点。

(2)借助音频资源指导:在讨论进入瓶颈的时候,听听当事人烟火的心声《烟火的自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丰富或修正。

烟火的自述

有人说,我是百花丛中最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的花儿。我既不长在庭院,也不开在山野溪边。我带着一身火药,在中国千年的节日里怒放。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说的就是我。千百年来,大人孩子都喜欢我,也喜欢我那个响亮的兄弟鞭炮。特别是在辞旧迎新之际,更少不了我们。没有我们的新年,失去很多欢快和色彩。然而,抱歉的是,我们靠燃烧给人们带来短暂的流光溢彩,却留下了长久的有毒气体和灰烬。空气因我们变得不再透明,天空因我们变得不再湛蓝。更让人痛心的是,可爱的孩子有时因贪玩而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看到很多城市发布了禁放令,让我们愧疚的心稍微安宁些。今天我看到,有人在竭力地挽留我们。我们不想离开,但为了你们的安全,请慎重燃放。人类的电子信息那么发达,我们也可以在手机里绽放,大家说呢?

5.总结性陈词。

(1)请代表根据自己和众人的意见,作最后的总结陈词。

(2)主持人(教师)总结:针对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各方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令人高兴的是,每位代表都能做到有准备的表达,认真倾听,积极而礼貌地回应。各方代表都能本着沟通问题、解决问题的初心,换位思考,共议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明确了观点和问题,代入角色本质上也是一种换位思考。通过多维评价和画外音介入,让学生的观点和表达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由该不该燃放的单向性问题转向丰富的讨论。交流讨论的意义不在于结论,社会性问题在短短一节课中是得不出结论的,重要的是学生经历这个对话的过程。)

板块三:分组讨论要路还是要树

1.读教材材料二,梳理观点与问题。

两种观点:为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砍树是值得的;砍树容易栽树难,政府应该另想办法发展交通,不应该砍树。

一个问题:要路还是要树?

2.阅读补充资料,确定发言身份。

(1)分发资料袋(关于这个问题的采访记录),选择性阅读。

(2)要路还是要树?哪些人会参与热议呢?确定自己的身份。

小学生、附近居民、司机、环卫人员

3.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1)我们交流意见时应该注意什么?

进一步提示:认真倾听,听清别人的观点,不断章取义;尊重他人意见,态度平和;表达观点时,以理服人。

(2)小组讨论,沟通观点。

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记录每位组员的身份和主要观点,发言人整合观点。

(3)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全班交流。

板块四:生活中意见不同怎么办

1.交流意见不同的事件和看法。

垃圾分类问题、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汽车限行问题

2.师小结。

生活中,我们会在很多事情中意见不一致,这时候需要听取不同意见,要学会换位思考,积极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练习的终极目标是要学生学会表达。在课堂中模拟交际语境,学习表达与倾听、沟通与协商。生活是一个真实的无边界的交际场域,当遇到意见分歧时,是坚持观点、针锋相对,还是广览兼听、和平共议?没有答案,需要经历真实的过程。)

43、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提出不同意见》是本单元能说会写中的口语交际课。本课的学习提示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三层意思,一是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二是提出不同意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三是提供了三种练说事例。第二部分为一幅情境图。本次口语交际旨在通过口语实践,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动脑,提出合理意见,处理好遇到的问题。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和待人处事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紧密,学生会感到有兴趣,有话可说。因此,本设计力求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多向互动,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意见,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适时提出自己不同意见的意识。

  2.训练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对能力和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1.同学们,今天龙龙和文文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课件出示龙龙和文文向大家打招呼的'动画)

  2.可是龙龙和文文却遇到了难题,(课件出示放学时老师留作业较多的情景)这可怎么办呢?龙龙和文文想请大家帮帮忙,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再说一说。(给生三两分钟思考,然后指名说。)

  3.你们的办法可真多,都能针对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今天我们就以提出不同意见​为题来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板书课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呢?

  2.请同学们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你能读懂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并一一板书。

  三、自主探究,自由练说

  1.在你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下列情况?(课件出示教材中提供的三种情况动画)

  2.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学生选择其一,自由练说。)

  四、合作交流,组内练说

  1.小组合作,练说表演。(引导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态度,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2.组间交流,充分练说。(分组表演,师生评议。就语言、态度、条理几方面进行评议。)

  3.全班展示,演中体会,其他学生评议。

  五、拓展练说,课外练笔

  1.引导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说说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是怎么做的。

  2.知识内化,由说到演。

  3.师总结结束。

44、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提前分好小组,头饰、翻页器、磁扣、图片、彩粉笔、奖励小贴画

课前交流:

小朋友们好,我是侯老师,在上课之前,咱们先一起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好!)我说你做:小兔子乖乖,耳朵竖起来;小兔子乖乖,嘴巴闭起来;小兔子乖乖,腰板挺起来;小兔子乖乖,眼睛看过来!再来一遍:小兔子乖乖,耳朵竖起来;小兔子乖乖,嘴巴闭起来;小兔子乖乖,腰板挺起来;小兔子乖乖,眼睛看过来!

同学们你们学得很快哦,现在我们来上课吧!

一、创设情境,激趣说话

可爱的孩子们,老师今天请到了一位好朋友,他就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播放儿歌视频、边说边做动作)你们找到他了吗?(找到了)这位朋友是谁呀?(小白兔)对,就是他。(板书:画小兔)小朋友们,小兔很高兴见到你们,可他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哦,原来小兔的妈妈生病了,不能去外面找吃的,于是就派小兔出去找吃的。小兔走啊走啊,突然眼睛一亮,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二、观察想象,积极发言(加入适当评价鼓励语)

出示第一幅图片(南瓜!)哇!这么大的南瓜,谁来夸夸这个大南瓜?

又大又圆的南瓜、金灿灿的南瓜、胖乎乎的南瓜。。。。。。

你们说得真好!(彩笔画大南瓜)这么诱人的大南瓜,小兔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同学们,谁来说说南瓜可以做出哪些好吃的?

南瓜饼、南瓜粥、南瓜汤。。。。。。

南瓜做成的食物既美味又有营养,看到这么好吃的南瓜,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

1、自己吃,引导:那妈妈呢?妈妈还在家里躺着生病呢?

2、搬回家,给妈妈吃: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小兔很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南瓜长得实在太大了,小兔搬不动,这可怎么办?

那小兔有没有把南瓜搬回家?(出示第三幅图)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小兔的家)图上都有谁?(小兔和妈妈)小兔子到家了,叮咚,叮咚,兔妈妈知道一定是宝贝回来了,赶紧打开门。哇,好大的南瓜啊!兔妈妈看到这么大的南瓜会对小兔说什么呢?

1、(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调皮的小兔蹦到妈妈的耳边,悄悄地告诉了妈妈他的好办法。

2、(你真棒!)是啊,小兔子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真了不起。兔妈妈们都有点不敢相信了。就问小兔: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

三、探究问题,表达交流

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兔,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大南瓜运回家?

下面,请分小组开始讨论:小兔是如何运南瓜的?(板书运挂拼音)

(问学生想了什么办法,到时候按设计的顺序讲办法)

小兔子乖乖,身子转过来过来!小兔子们安静了,想必你们都想出了自己的办法,现在老师就是兔妈妈了,请小兔子到前面来分享他的办法,哪只小兔子先来?

师:宝贝,这个大南瓜是你运回家的吗?(是)这么大的南瓜你是怎么运回来的?

生:我要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熊、小牛、小羊帮忙抬。

师:请别人帮忙,这个办法不错。

生:我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插话: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我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真不错!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生:我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把南瓜运回家。

师:嗯,你的办法很有创意。

生:我要用绳子绑住大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嗯,看来你是一只非常有力气的小兔。

生:我会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小力士啊!这两种办法都是自己克服困难运,不过挺费劲儿的,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我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不错!

同学们,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聪明能干的小兔子们,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来运南瓜,那老师问问大家:你觉得哪种办法好?好在哪里呢?(指导说话:我认为......办法好,因为......)

生:我觉得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方便。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还是请骑车的过路人帮忙运的办法好。

师:遇到困难,能请别人帮忙也是可以的。

生:我觉得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熊、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能把它抬回家。

师:你说得真好,团结就是力量!

同学们,什么是好办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定。如果有人顺路带回,请人帮助这个办法好;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滚回家这个办法好;如果路上有障碍,说不定用小车也好。解决问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恰当的办法。

四、能力延伸,叙述故事

好了,同学们,下面就请你们选出自己喜欢的办法补充图画,再讲一讲属于你自己的《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老师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好好想想怎样把故事讲完整(2分钟自己想),组织好语言,可以先和你的同桌讲一讲(3分钟交流)。

(问学生选的方法,方便挑选讲故事)

小兔子乖乖,眼睛看过来!现在开始举行讲故事大会。哪位勇敢的小兔子先来?

你喜欢哪种办法运南瓜?

给大家讲一讲你的《小兔运南瓜》的故事吧,声音要洪亮哦!

谁还来讲故事?(夸奖、鼓励)

还有谁要与大家分享故事?(夸奖、鼓励)

谁再来?(夸奖、鼓励)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太棒了!老师很喜欢你们!你们认证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不但帮小兔解决了运南瓜的难题,还使小兔运南瓜的故事变得如此精彩回到家,你们可以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画下来,或者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不好?(好!)

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45、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

  好的教师应该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导者,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引路者。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本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当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把课堂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出现只限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弊端,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的方式,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6、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

如何使推荐的人物形象更吸引别人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范例,引领学生边听边思,自我总结。例如,在集体交流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时,我抛出了一个话题经过几位同学的介绍,老师更喜欢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了,话语一出,就吸引了学生极大的注意,为什么同学的发言能让老师更喜欢孙悟空呢?孩子们都在努力地思考问题,几经思考,他们就会领悟出只有将人物的特点说得清楚,说得具体,才会让别人听得明白,产生喜欢的情感。随即,我又趁热打铁,抛出了老师喜欢孙悟空的原因,学生在倾听和思考中进一步明确我们喜欢人物,并不只是喜欢这个人物的优点,还要包容他的缺点。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基础上的体验才是最深入人心的、最有价值的。

教学反思二: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用问题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阐明理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高涨。

2.这节课中,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对别人说的话及时做出评价,使说话者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听话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说话的声音较低,自信心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这些同学,让他们提升自信。

47、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材解析

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三上第八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受到熏陶。而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也安排了请教这样的主题,看似常见常用,实则用意深刻。无论是请教者的有礼貌,找时机,还是被请教者的耐心帮助,细品之下都极为契合单元主题。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第一,以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境为载体,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启发孩子们去思考,同时也示范了该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教材呈现了请教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在别人方便的时侯请教;在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不管别人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第三,教材中还出现了两个小贴士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理念目标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充重了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注重交际 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重在鼓励学生敢说,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采用多元互动等手段,将情境教学与本课口语交际的训练点相依相映。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

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教学难点】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写上平时有困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识请教。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这一节课,既高兴又紧张。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放松一些吗?

小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真是信心倍增,看来啊,以后我得多多向你们请教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请教。(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从导入环节入手,先用上课十分紧张这一个正在发生的情境,向学生请教,这样就使得学生无形之中进入到请教的情境之中。再以此为契机引入本课教学。这样的导入将会创建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点燃孩子们的交际热情,调动了他们交际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情境一:问路,请教要有礼貌。

1.视频出示:我们班最近新转来一名插班生,叫小颖,可是她来学校的第一天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哪儿。

2.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颖,该如何去向别人问路呢?

(指名孩子练习。)

3.如果小颖向你请教,你该如何帮助她呢?

4.小结:请教别人要做到有礼貌。

【设计意图】

问路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的交际情境,通过这种简单的情境,让孩子展开交际,再由请教中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注意事项礼貌入手,来激发孩子们表达的兴趣。

情境二:做游戏,请教需说清楚。

1.视频出示:元宵节的活动中,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猜字谜的游戏。

2.小康遇到了一个很难的字谜,他怎么都猜不出,他应该怎么样请教别人呢?

3.同桌练习,教师相机指导:请教的时候要说清楚问题、要有称呼和礼貌用语,无论别人有没有能够解答你的问题,都要道谢。

【设计意图】

元宵节猜字谜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活动,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三年级口语交际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领会别人说话的要点。当孩子们把自己代入情境中后,在交际过程中会发现,在请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话说清楚,说清楚请教的问题,别人才知道你需要请教的是什么,才能帮你解决问题。

在请教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会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道谢,这是孩子们已经养成的习惯。但很多孩子往往忽略了,有时别人尽了力但没办法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应该礼貌道谢的。

情境三:师生合作表演,请教要找时机,会追问。

视频出示:第二节是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跟同桌争执了半天,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怎么办呢?

练习请教老师。

师生合作表演:老师在办公室打电话,你会怎么请教?(引导学生发现请教需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别人时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

4.师:如果数学老师不在办公室,你怎么向她请教呢?(引导学生明白,请教不只有当面请教的方式,还可以有打电话、写留言条等。)

5.小结:原来向别人请教还有这么多学问。

【设计意图】

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同学有争执,需要老师判定答案这个情境创设,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样熟悉的情境会让孩子更乐于表达。

孩子在尝试请教中,将会进一步了解请教的方法:例如请教的对象不同时,语气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例如被请教的对象有可能出现没时间、不方便等情况,那么学生就会得出结论:请教也需要找合适的时机。

在师生合作表演时,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难题,引导孩子们发现:当我们请教别人时,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解决问题。

三、回归生活,练习请教。

情境四:小组合作,再练请教

视频出示:小明周末回家,又遇到麻烦。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借走了足球,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怎么请教?

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上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例创设情境 :小辉借东西不还。让孩子思考请教的对象除了老师、同学之外还可以是谁。

通过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到交际中来。在交际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改进之前交际中的不足,提升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四、小结延伸。

1.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齐读顺口溜。

【设计意图】

小结时总结请教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方便他们把课堂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链接。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请教不是单方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而是在别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助人。这也恰好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美好的品质。

【板书设计】

请教

有礼貌 讲清楚 看时机 会追问 多方式

48、口语交际:请教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学要求: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2.别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3.让学生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忙;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时,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案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时,我们不妨请教一下别人,听听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请他们帮忙提出解决这件事的建议。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请教。

二、交流注意的问题。

要向别人请教问题,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a.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b.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c.别人向你请教,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d.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三、互相请教。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向别人请教一下吧,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把你的问题说清楚哦!

1.全班交流,师聆听指导。

2.汇报。

四、全班交流、评价。

1.选派几组讲得好的同学进行汇报。

2.全班进行评价。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9、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一、导入

1.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历史,历史人物故事浩如烟海。这些故事你知道吗?大家还读过哪些历史人物故事?

2.最近我们接触了不少历史人物故事,精心治邺的西门豹、不取道旁李的王戎、凿壁偷光的匡衡等,这些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和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我知道,课外大家也读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今天我们举行一个班级故事会,来讲讲那些历史人物故事。

二、梳理要求

1.怎么讲好故事呢?说一说。

2.课本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好方法,大家读一读。

3.有哪些好方法?

交流时随机指导:小卡片小卡片小卡片上要写什么,主要内容要讲得绘声绘色,模仿人物的动作、语言等。

4.看一看,视频中的同学有没有给你启发呢?

5.出示好方法。

三、讲故事比赛

1.小组推选课前挑选出的故事大王为大家讲故事。讲故事的同学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同学。听故事的同学认真倾听,尽量不要打断。听完后有礼貌地提出你没有听明白的地方或是提出你的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

2.班级讲故事比赛

3.颁发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

4.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

50、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节口语交际我利用学生对本单元熟悉的故事作引入,因为刚刚学完的课文,印象深刻,更容易让学生打开话题。用本单元的课文中主人公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打通了孩子学习的脉络,实现了由读到说的过渡,体现了学习的衔接性,推进了单元的整体教学。在整个课堂上我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大胆地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展示给大家。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比较自然,能引导学生对讲故事的同学进行中肯的评价。但是,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我没能作出示范作用,学生虽然完成了讲故事的任务,却缺少故事味。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课前布置的任务,即收集一些历史故事,但还存在小部分同学由于没有材料只在课堂上充当聆听者,没有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

51、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杜甫的《绝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意境开阔的自然美景。古诗里面对仗工整严谨,有近有远,有虚有实,一迎一送,读起来非常有意思。本课的字词重点是想通过看图、甲骨文、书空等形式趣味学习。难点想通过有感情朗诵古诗、趣读古诗、吟诵古诗、背诵古诗多种方式来理解诗句,感受诗歌的大气明丽的画面美。

教学目标:

1 .多方式认鹭鹂等字,会正确写窗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

1.什么是绝句?

2.了解诗人杜甫。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本环节设计主要让孩子初步了解题目中绝句是什么,初步了解诗人杜甫。】

二、 趣味识字,读准字音

1.看图识字,读准字音:黄鹂 白鹭 翠柳 泊船

2.观看甲骨文、小篆猜猜这是什么字:

鸣 鹭 流 绝

3.重点指导书写:窗 。

主要通过观察大篆、小篆的窗字,让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字?接着让孩子观看古今的窗户的图片,再读一读窗字,最后师生书空学习窗字。

【这环节主要想通过观图识字、寻根识字、书空识字等多方式学习本课生字,让孩子在趣味中学习,也初略了解中国汉字来源】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送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朗读古诗,教师正音。

【将生字宝宝带回到古诗当中,考查学生能不能读准字音,正确朗诵古诗。】

四、多形式读古诗,感受古诗画面美

一)趣读古诗,了解诗意

1.对对子 : 天对( ) 雨对( )

红花对( ) 白天对( )

2.趣读古诗,理解诗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学生自由发言,随机指导,点到为止:

预设A:两个一行相对,都是数字。

B:门和窗相对。

C:黄鹂和白鹭相对,都是鸟类。诗歌里面还有哪些颜色呢?师:这么多清新的颜色相映衬,色彩清新明丽。谁来读读这早春的美丽景色呢?指导朗读。

D: 千秋雪万里船相对。

这里教师可以配图稍作解释,简单理解一下诗意:千秋雪是千年不化的意思,窗外西岭山上积雪仿佛千年不化,巍然屹立在那里;门外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一远一近,画面非常开阔呀,谁想读读这两句诗?指导读出画面美。

E:西岭和东吴相对,都是地方

二) 情感吟诵,体会诗情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杜甫的这首诗都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千秋雪﹑万里船,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远处千年不化的高山积雪,万里归来的船只,构成一幅意境开阔的风景画呀! 让我们有感情吟诵这首诗吧?

平仄吟诵古诗。师范读,生练读,男女赛读。

三)配乐背诵,积累古诗。

这么美的诗,你们把他记在心里了吗?

【这一环节主要想通过趣读古诗、吟诵古诗、背诵积累古诗等方式以读促悟,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师指导点到即止,主要让学生有感情读诗,从诗歌中感受画面美就可以了。】

四、拓展延伸

拓展赏析另外一首含有对子的古诗。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拓展相关的古诗让学生加深对对子的理解,加深对古诗画面美的感受。】

52、灰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灰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师补充: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五、板书设计

26、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六、作业设计

一、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白桦(hu huā)树  胸脯(p pū)

婉转 (wǎn wān) 面包渣(z zhā)

灰雀 (qu quē) 冻(dng dn)死

二、辨字组词:

散( ) 婉( ) 低( )

跤( ) 惜( )敢( )

碗( ) 底( ) 郊( )

三、补充短语:

高大的( ) 周围的( )

惹人喜爱的( ) 诚实的( )

53、琥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琥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吼、脂等15个生字。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4.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难点:

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核心问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助读资料:琥珀: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 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根据颜色性状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它的颜色由微黄到微褐色,半透明,容易抛光,主要用作装饰品,可作中药。

二、初读感知

1.听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和被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怒:奴要扁,女的横由重渐轻并上拉,心的斜钩呈弧形,起笔由轻到重。

餐:上下要紧凑,上边要扁小、中间人字舒展,末尾两笔撇短点要长、有力。

辣:辛字要窄、三横都稍向上提、末笔竖变为一撇,束字口扁宽、撇捺舒展。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科学浓厚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怒吼 挣扎 澎湃 美餐 晌午

推测 埋在 擦拭 冲刷 淹没

2.《琥珀》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品读释疑

1.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2.讨论交流:

(1)琥珀有什么特点?

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2)琥珀形成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①要有松树;

②炎热夏天正晌午,有热辣辣的太阳;

③形成一个松脂球;

④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

3.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文中第一次出现了太阳,阳光是松脂融化的原因,也是形成琥珀的第一个条件,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4.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1)小心一词恰当地写出了蜘蛛捕食的状态,小心翼翼,慢慢地靠近猎物。

(2)文章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蜘蛛的动作?

划动沿着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些动作的词表现了蜘蛛一心一意的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同时交代了它们为什么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后面。

5.前6个自然段有几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气温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共有3处:①太阳暖暖的照着;

②太阳照得火热;

③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照射这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是:暖暖火热热辣辣,表明天气越来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做铺垫。

6.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刚好一词独具匠心,生动地写出了琥珀形成的机缘巧合。就在蜘蛛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走的一刹那,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一起包在里头,促成了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

7.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松脂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两只小虫的惋惜,甚至连老松树都留下了眼泪。

8.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9.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10.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这句话说明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形成琥珀的一个必要条件。

11.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12.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课后第2题)

炎热的晌午,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一滴松脂刚巧把苍蝇和蜘蛛同时黏在了一块,然后又一滴滴把两只小虫子层层裹住,形成一个松脂球。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树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变成了化石。

13.讨论交流:琥珀是怎么而被发现的?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

(1)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写了琥珀的样子:透明可以看见每一根毫毛和它腿四周的黑色圆环;完整无缺好好的躺着,每一根毫毛都没有损坏。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想象和推测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想象的意思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4.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找到推测的依据。(课后第3题)

科学家的推测

推测的依据

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变成化石,需要这么长时间。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树林。

必须是夏天,天气很热,松树才能渗出松脂。

树林里又高大的松树。

如果不是大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

还在很远的地方怒吼着。

没有海逼近树林,就不能把松脂球埋在泥沙里,渔民的儿子在不可能在海滩上发现琥珀。

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里头了。

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15.文章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16.讨论交流: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一个巧字贯穿了始终,巧在哪里?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有以下巧妙的地方:(1)森林的远处有海;(2)小苍蝇落在老松树上;(3)蜘蛛刚好爬过来;(4)一大滴松脂正好把两只小虫包住;(5)水把森林淹没,松脂球埋在泥沙里;(6)波涛把琥珀卷到岸边;(7)孩子赤着脚踩到琥珀;(8)孩子的爸爸正好认识琥珀。

三、课堂小结

科学小品文《琥珀》以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让我们了解到它的科学价值,也描述了生命的突变和渐变。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板书设计:

54、荷花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荷花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魅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的含义。(重点)

3谈自己从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或感受。(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出示谜面请学生朗读并说出谜底。一个小姑娘,家住在水乡,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表扬孩子,善于思考,并出示课件题目《荷花》并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写荷花。

二、复习上节课生字词和形近字。

1.荷花是很多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植物,不仅是荷花的清新脱俗,更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吸引着大家。

2.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又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姿态呢?

3.我们把上节课的生字词来复习一下。(出示课件,利用挑豆豆的游戏,来让同学们开火车读,读过后加上拼音再读,有了拼音的帮忙,字音就能够读的更准确了。)

4.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双胞胎,在字里也有很多形近字,找学生来区分一下。(指名学生读,读过后男女生对比读。)

三.出示学习目标,有目标就有学习的方向,带着目标去学习。

(请学生读一读学习目标)

四.欣赏视频朗读《荷花》(感受感情,激发朗读兴趣)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同桌读,小组读)

2.出示问题,整体感知。

(1).作者笔下的荷叶是怎样的?荷花又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3).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六.精读细研。

1.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荷叶是什么样的?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荷叶挨挨挤挤,运用拟人的修辞)

(师:请学生表演挨挨挤挤,体会荷叶的多,并请学生读一读,读出荷叶的挨挨挤挤,多。板书:荷叶挨挨挤挤)

(生:荷叶还像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

(师:你真厉害,这都被你发现了,请你也用比喻的修辞说一个句子,出示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仿写比喻。)

(师:板书到明写法下边学比喻)

2.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衬托下的荷花又是什么样呢?请用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看图片感受冒。老师板书荷花)

(师: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并演一演)

3. 你能说说荷花的三种姿态吗?

(师:请学生上台来贴贴图片荷花的三种姿态)

(生:读一读发现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看图片,请选自图片也来说一说图片中的排比,板书到学方法中:仿排比)

4. 看图片,展联想。

(师:我们看到这样的图片,想到什么?)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看来大家都是小诗人,叶圣陶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生:这一池荷花不仅很美,而且竞相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就是大自然。)

5. 展开想象,幻化荷花。

(师: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生: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生: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师:动态下的荷花美轮美奂,静态下的呢?)

(生: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教师板书明写法里写:动态,静态。

6. 深入联想。

(师: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生:各抒己见,青蛙、蝴蝶、蝌蚪)

(师:作者怎样发现这一池荷花的?回到开头)

(生:闻。从赶紧和跑中也可以体现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七、跟音乐,带着感情再次朗读。

请学生一人一段,跟音乐有感情读一读,其他学生做听众,来感受荷花的姿态美以及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八、畅所欲言。

说收获,谈感想。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作者。

九、布置作业。

1.喜欢画画的同学,去校园里观察月季的姿态,画一幅月季图。

2.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种植物。

55、寒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寒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并不陌生,但相比于春节、元宵等节日,学生对寒食节比较陌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资料的补充,可以让学生了解寒食节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初步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的场景,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自然成诵。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赏析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名句导入,引出《寒食》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泱泱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而传统节日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谁能够想起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呢?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清明》清明节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另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的景象吧。(板书:寒食)

二、学习古诗名句《寒食》

(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自学宫、侯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侯、候,用组词法:王侯时候区分形近字。

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师指导。

(二)知诗人,解诗题。

请学生自己介绍课前搜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

提示: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于思想,实际节日这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祭奠、郊游、斗鸡、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师: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1.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句作标记。理解春城、御柳斜、汉宫、五侯、传蜡烛等词语,大致梳理诗歌内容。

2.展开想象悟诗情。让我们走进长安的春天,看看那里的景象吧: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御柳斜)

飞花:飘扬的杨花。御柳斜:皇家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动。

(1)飞花是种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

生:落花纷飞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柳絮、杨花飞满天的场景。

师:我们还学过描写杨花的诗吗?其他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生: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生: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生: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师:刚才同学想出的《春赋》和《晚春》里面,描写杨花也用到了飞字。

这几首诗中的杨花都是飞起来的,我们见到的杨花、柳絮什么情况下才会飞起来?

生:刮风的时候。

师: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不说落花而说飞花,其实就是在写风。

(2)诗句中的无处不飞花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来表达呢?

这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3)御斜柳写出了柳树怎样的姿态?

生:柳树的枝丫随风飘动

生:风都把柳树的树枝吹斜了

师:谁能想出几句诗句来形容一下春天的柳树?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扶堤杨柳醉春烟。

生: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3)你能带着这样的理解,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沐浴着这样的春风,美美地读一读吗?

师播放飞花视频配乐,指名读。

3.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三四句。(板书:蜡烛轻烟入)

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止火烛,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点燃烛火。

轻烟入:袅袅炊烟。整句话的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

4.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你能想象一下此时这些王侯贵族、重臣之家正点着蜡烛做什么吗?用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的句式说说。

(1)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重臣们在吃着山珍海味,饮着仙露琼浆的样子。

(2)我仿佛看到他们饮酒作乐、欢天酒地的样子。

(3)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开怀大笑的声音。

5.而此时,民间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寒食节的呢?

(1)他们会禁烟火,只吃冷食。

(2)他们会穿着粗布麻衣,可能会祭扫、踏青等。

(3)还可能会在家悼念介子推。

6.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你会有什么感受?

(1)我会非常气愤,凭什么百姓要吃冷食,禁用火,过寒食节,而皇宫里却灯火通明?

(2)这简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腐败政治强烈的讽刺!(板书:讽刺)通过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状的不满。

向学生介绍讽刺手法: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

(四)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理解,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融入这样的感情来读一遍吧!会背的同学可以试着不看书来一遍。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通过学习《寒食》,我们看到了:暮春的京城到处飘散着花瓣和花香,寒食节里,强劲的东风吹斜了皇家花园的柳树。天色已晚,皇宫里传出了点燃蜡烛的信息,那袅袅的轻烟也散入了王侯贵族家。韩竑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又通过讽刺的手法流露出对封建政治腐败思想的不满。

师:除了我们刚学完的这首诗,还有那首诗作用了讽刺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呢?

生: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生:《题临安邸》里面有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这是我们五年级学会的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也是用讽刺的手法写出了国家正在面临灭亡而这些政客们还在不停的歌舞。

师:寒食节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令,除了韩竑描写了寒食节,唐代诗人孟云卿也曾经写过寒食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寒食》朗诵音频。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四、课后作业

背诵《寒食节》,每位同学收集一首写传统节日的诗积累在摘抄本。

56、风娃娃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风娃娃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文中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帆船这两件事是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的。风娃娃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一个省略号也点明了风娃娃可能还帮了其他倒忙,留给学生想象空间。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内容,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风娃娃巧妙地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风娃娃的求助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展开合作探究,在充分研读感悟、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和风娃娃对话,帮助风娃娃。最后通过风娃娃的表扬信,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船工拉纤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猜谜激趣:云儿见他让路,小树见他招手,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孩子们,猜猜看,他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导入: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学生读题)大家想更多地了解风娃娃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娃娃》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讲述、形象的板画,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风娃娃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学习。

二、小组探究,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带有本课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的智慧果开心地跳入。

(2)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助、抽、使、示是翘舌音;栽、责是平舌音。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形声字识记哗、秧;熟字比较识记位拉,戴栽,青责;做动作识记使劲一词中的两个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助和秧;编字谜识记责。

(4)课件出示:带有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每个词语都写在树叶上,树叶随风缓缓飘入。

(5)小组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读好使劲秧苗表示责怪等词语。

(6)课件先后出示带有使劲、表示、责怪等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巩固字词认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读课文的要求,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明确初读要求,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有关风娃娃的情境,使原本枯燥的生字词认读变得有趣味,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文,说一说:风娃娃都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呢?

2.学生观察图画,再读课文后交流。

3.你是从哪里知道风娃娃做的这些事的呢?你最想读课文的哪一部分?相机指名读第2、3、5、6、7自然段,指导读通顺。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这样安排,既检查了学生的初读效果,也为精读课文打好了基础。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学生口头填空,课件展示填入的词语:秧苗。

3.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秧左窄右宽。禾的捺变点;央的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起笔。

苗上宽下窄。田字稍扁,横折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这两个生字。

5.小组内合作,书写车、路两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车是独体字,注意观察横笔长短的变化。

车首笔横较短,第二笔撇折的折段写在横中线上,长短比第一横稍短,第三笔横略长,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路左窄右宽。足字旁的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各的横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上。

6.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特殊的语境中开展写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课堂小结,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情境: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教师引导学生想:风娃娃高兴极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是谁的功劳呢?请学生当小小秧苗,想想喝足了水会说什么。

3.拓展训练,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小小秧苗,表达对风娃娃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学生能真正体会此时风娃娃高兴的心情,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出示信函,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出示求助信,配童音朗读: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人们做事啦,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呢?我好委屈呀,呜呜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2日

2.质疑:咦,风娃娃遇上什么烦心事啦?(学生交流)

3.过渡: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帮他吧!可我们怎么帮他呢?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对,要想帮风娃娃,我们就得认真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一封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学生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1.过渡: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到田野里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自由读,想一想:在田野里,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人们喜欢风娃娃,因为他吹动了风车,让水飞快地奔跑,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3)课件出示句1: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①引导学生品读:风娃娃是怎样吹动风车的?

②演一演:指导学生做一做深深地吸使劲吹的动作,指导读好这句话。

(4)课件出示句2: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①引导学生品读:秧苗为什么笑着不住地点头?

②师生合演。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秧苗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3.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一个地方做个小调查: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

6.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学生交流:在河边,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理由。

(2)课件播放船工拉纤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船工们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3)边看视频,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要在读中体会。

(4)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7.指导学生默读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在第5~7自然段中,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词语:无影无踪。

(3)想一想:如果你就是伤心的孩子、来收衣服的人、那棵折断的小树,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5~7自然段。

设计意图:围绕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先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由扶到放,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让学生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三、讨论交流,感悟明理

1.引导学生交流: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情境对话。

(1)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及风娃娃的图片。

①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2)齐读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他真伤心,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帮帮风娃娃,和风娃娃对话,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对话交流中初步感悟事理。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分类的规律。

1.出示得、汗、场、伤四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得左窄右宽。右边多横等距,但长短不同,竖钩从短横处起笔。

汗左窄右宽。右边的干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场左窄右宽。土最后一横变提;右边第一笔为横折折折钩,第一撇略短,第二撇稍长,两撇基本平行。

伤左窄右宽。右下部力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下侧。

3.小组内合作,书写这四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设计意图:开展交流书写感受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感谢信函,全课总结

1.过渡: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瞧,他又写了一封信向你们表示感谢来了。

2.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感谢信:

感谢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和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你们真是充满智慧的小朋友,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懂得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道理,争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娃娃!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3日

3.学生齐读后说说自己从风娃娃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信中与风娃娃一同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体会到帮助风娃娃的快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57、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村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8、春夏秋冬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春夏秋冬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春、风、冬、雪这4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以及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且能背诵。

教学重点: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春、风、冬、雪这4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以及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且能背诵。

教学难点:降的字形识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四季》,还记得吗?四季指的是哪四个季节?

2.这是《四季》中写到的春夏秋冬的景,一起读。

3.其实,一年四季还有很多具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呢。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到识字①春夏秋冬去读一读,认一认吧。

二、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

1.和老师一起读。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2.自己读一遍

3.认识霜、雨字头,练写冬雪

(1)拼读 shuānɡ 霜

(2)看图,了解什么是霜,了解霜降后的大地是怎样的。

(3)组词复现记一记霜这个字。

(4)认识雨字头;写一写雨字头。

(5)写一写有雨字头的字:雪

(6)写一写冬。

4. 读好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认识落降飘,了解吹落降飘这几个动词的状态,

(1)跟着老师读儿歌《春风吹》

春风吹,

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青春风轻轻地吹,

春雨细细地下,

大家快来种树,

大家快来种花。

(2)图文结合,师生接读的方式,反复读春风吹,并了解春风吹来的时候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3)写一写春风这两个字。

(4)夏雨落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听老师读短文。

这时,一道石破天惊的闪电伴着隆隆的雷声打破了这一片沉寂,霎时,雨噼里啪啦得下了起来。世间万物都在尽情的吮吸着甘甜的雨水,那卷了几天的大树叶子,在此时也慢慢的舒展开了。

(5)想象着夏雨落的情景,一起读:夏雨落

(6)那秋霜在什么时候呈现的景象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必是秋霜降的时候。跟老师读:秋霜降

(7)识记降字。

读图,理解降;组词读词;认识降的部首双儿旁;识记右边部件 夅;跟着动图书空了解笔顺。

(8)听读霜降下得景象描写,想象画面,读秋霜降。

拔了一根结着霜的三叶草,先仔细地看了看,结的霜是一个个小冰晶,银色的,晶莹的,带着小绒毛,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着点点光芒,多么美丽可爱啊!

(9)看视频,听读,了解雪飘得情景。

雪花悄然得飘落着。那飞舞的雪花,一朵,又一朵像是漫天的蒲公英的生命,在空中自由地舞蹈,轻轻飞扬。

(10)一起读这个词:冬雪飘。

(11)识记飘:了解飘与落、降区别;描述飘的状态;说一说飘的部首;读一读与飘有关的词语。

飘落、飘扬、飘飞

5.好了,最后,让我们读一读、背一背识字1今天的内容。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花、飞入这3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以及池草清、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且能背诵。

教学重点:

1.会认霜、吹、落、降、飘这5个字。

2.会写花、飞入这3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朗读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以及池草清、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且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春夏秋冬。

2.来,我们一起把上节课的内容再来读一读.

3.一年四季,除了这些季节性特征的景物外,还有很多很多季节性的景物呢。

现在正值春季时期,如果不是新冠病毒的话,我们现在可以到野外踏青,观赏春天美丽的景色,享受美好的春光。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可以带着你们一起欣赏这幅美丽的春景图(插图)同时,我们还可以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与景物有关的字词呢。

二、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

1.看一看图,读一读下面的词语,然后再看一看图上想关的景物。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2.师生一起读:红花 青草 游鱼 飞鸟

3.草儿、花儿,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它们的颜色。读一读:

青草 青青的草

红花 红红的花

4.鱼儿、鸟儿 ,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它们的动作。读一读:

游鱼 游来游去的鱼儿

飞鸟 自由飞翔的鸟儿

5.识记游字。

(1)教师讲解,学生记一记:

游左中右结构,部首是氵三点水旁。中间是方,右边是丿下面一个子。

(2)跟着动图书空:游;

(3)读一读与游有关的词语:游鱼、游水;游玩 游山玩水 旅游 等等。

6.跟着老师读: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7.识记池和入。

8.写一写:入

9.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写的非常认真,写的字一个比一个好。我们把这节课的词语再读一遍吧。

(出示21)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0.春天的景色美,春天的语言也是很美的。除了我们读到的词语,还有一些优美的句子,还有小朋友们喜欢的儿歌。

老师挑选了两首,我们来读一读吧。

59、猜字谜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猜字谜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诵读《猜谜语》,了解猜谜的窍门。培养学生爱动脑爱识字的情感。

2.通过诵读《猜谜语》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字旁、两点水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字旁、两点水旁。

2.熟悉猜谜语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猜谜语(一)》,了解猜谜的窍门。培养学生爱动脑爱识字的情感。(动脑识字!)

2.通过诵读《猜谜语(一)》认识5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字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XX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这样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谜语一。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小学生多读,民族孩子更应该多读,老师还要多范读、带读)

(二)随文识字: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喜欢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这一环节抓住关键词语相遇喜欢和最怕学习理解,并进行说话练习加深理解,词语理解了才能更准猜出字谜。同时让学生对相、欢、怕、遇四个字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看似简单的教学,但多进行几次这样的教学,学生再学生字就会自己想各种方法识记,比一笔一划记生字效率高多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猜谜语(二)》,熟悉猜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爱动脑爱识字的情感。

2.通过诵读《猜谜语(二)》认识7个生字,认识部首两点水旁。

  教学过程

  一、读文识字: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5)引导:用青分别加上谜面中的几个偏旁就分别组成了请、情、晴、清,请孩子们读一读,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谜语实际要告诉学生:这里的青实际是一个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不同的汉字,表达不同的意思,以后我们会学到形声字,还可用形声字来识记汉字。这里点到即可)

  二、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创编字谜。

(1)导学: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

(3)交流字谜。

(这个过程,哪怕学生不会编字谜,但他们在思考字的结构特点,比死读死记强多了。)

  三、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会根据田字格美观的书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

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右

 左右结构:红时动

 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1)教师指导书写字。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

(2)教师指导书写右。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丿和口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右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右字。

(3)教师指导书写红。

①导学:思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观察红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红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4)尝试练写其他生字。

  二、布置作业

    在田字格本里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3遍,并组两个词。

60、白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白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白桦树图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查找白桦树的有关知识。

2.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白桦。

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呢?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猜一猜,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

学生猜测,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瞧,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

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

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

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

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

指名读每一节。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

预设: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潇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拓展: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2.学生认读。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加强记忆;回忆诗歌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歌,读出韵味

1.轻轻读诗歌,想想写了哪些内容,用笔圈画。

2.抬头望去,窗前那棵白桦,多么漂亮,多么特别,你喜欢吗?与同学进行交流,说说你读文的发现。

3.学生汇报。

(1)第一节总写白桦的特点。

白桦总体上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特点?      

读这一节,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

指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好一棵通体洁白的白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第二节写桦树的枝叶。

对枝头的描写,为什么是毛茸茸的?

(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

毛茸茸的,让我们想到了松鼠的大尾巴,在作者的眼中,毛茸茸的枝头像什么?

(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指导朗读时毛茸茸雪绣的洁白的要读得轻柔些,绽要重读。

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雪后的桦树,展现着怎样的形象?(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读出这种傲寒挺立的感觉。

(3)第三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朦胧的寂静写出了什么?(白桦的含蓄)

从玉立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

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

闪着这一动词又突出了什么?(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第四节写朝霞的映照之下的白桦。

姗姗来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读出这种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2.拓展: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诗中走出来。同时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摘抄诗歌,试着当小诗人写写诗的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板书设计

白 桦

外在    洁白

      傲然

内在    静中有动

      形态秀美

手机扫码阅读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