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多出来怎么办?教案反思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12-19 17:44:10

大班社会多出来怎么办?教案反思

1、大班社会多出来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体验,关注别人的感受,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尝试通过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照相机,不同幼儿体验后表达感受的照片。

  2、经验准备:幼儿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活动经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尝试按不同方法排队,感受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心情。

  (1)将全体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幼儿分别按不同指令进行排队,使幼儿体验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多余的人。

  (2)教师宣布排队结果,并把每次排队多出来的小朋友的表情抓拍下来。

  2、集体分享"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感受。

  请幼儿观察现场照片,并引发以下讨论。

  (1)提问:这些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

  (2)现场采访被抓拍到的幼儿,提问:当宣布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你成为多的那个人了,如果让你停止游戏去休息,你心里会怎么想?

  (3)提问:"如果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在"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时,小朋友心里都很难过、很伤心,害怕不能参加游戏,每个小朋友都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

  3、结伴讨论"现在该怎么办?"

  小结:刚才有小朋友提出可以让多出来的那个小朋友去当裁判,那现在我们就玩一个游戏,请"多出来的那个人"去当裁判,试试当裁判的感受,你是否愿意当裁判?

  4、玩"镜子"游戏,体验当裁判的感受。

  (1)提出游戏要求,请多出来的幼儿当裁判,组织幼儿游戏。

  (2)游戏后提问:"你当裁判有什么感受?" "如果让你选,你愿意当裁判还是和小朋友做游戏呢?"

  5、集中分享、梳理幼儿的感受,引导幼儿移情。

  (1)提问:"咱们在刚开始多出一个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让他停止游戏,或去干别的事情合适吗?"

  (2)提问:"有的小朋友喜欢当裁判,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当裁判。那咱们让不想当裁判的小朋友去当裁判,他会是什么感受?"

  (3)提问:"我们应怎样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以前想的主意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今后决定一件事时,要考虑到别人的想法与感受。

  6、再次讨论:多出来的人还能怎么办?

  提醒幼儿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充分听取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梳理出几种方法。

  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好,出现问题,我们要协商解决,看看用什么方法解决最好,能使大家都高兴、都满意,又都参加了活动。

  7、协商解决问题。

  (1)提问:"平时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问题你解决不了?"鼓励幼儿充分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相互讨论怎么处理好这些问题,提醒幼儿要考虑他们感受。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的另一个价值点在于:它来自幼儿的真实生活,是孩子的真问题。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特点就是生活化、日常化、自然化。本次活动中,“多出一个人”的问题情景并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自然生成的。活动中的社会性目标和实施策略则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因此活动中要解决的社会性问题更多的是来源于孩子的需要。孩子们是围绕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而又有针对性的探索,是一个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止一次地创设情景:“如果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当裁判,你会有什么想法”?“如果让不愿意当裁判的人去当裁判,他会怎么想?”……让孩子们反复感受、体验,逐渐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要顾及他人的感受等,从而逐步渗透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

2、社会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反思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儿园、家庭、户外避震的应急方法。体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设计意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至今年五月刚好已十年。5月11日我园也进行了防地震演练活动。地震就在我们身边,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弱势群体,大多数没有遇到过这类事情,没有直接经验,有的只是从电视中接收到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救援信息。因此我设计了此次安全教育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是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和自救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

  2.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儿园、家庭、户外避震的应急方法。

  3.体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活动准备

  PPT 视频 音乐 书包 枕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地震视频引入。

  1.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吧,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哦,看完之后老师会请小朋友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吧。

  2.师: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底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观察照片,幼儿交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几组照片吧。然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地震前后都有哪些变化?地震前和地震后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是的,地震的破坏性很大,地震后房子倒塌,倾斜,变成了废墟。大桥、道路断裂,山体滑坡,很多人被压在或者埋在废墟地下,受伤了或者失去他们的生命……

  三、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

  1.园内地震逃生演练经验交流。

  与幼儿一起回忆参加园内避震逃生演练的经历。

  小结:在幼儿园发生地震时,保持镇定,双手抱头或取物保护好头部,蹲在课桌、钢琴等下面,不靠近窗户或悬挂物;等余震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顺着安全疏散通道往大操场等宽敞的地方避震。

  2.在家里发生地震时注意事项。

  师:“平时在家中可以准备什么,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避震应急包等)

  小结: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应及时关掉电源、煤气灶等开关;往卫生间、床、桌椅旁等较牢固的地方避震,不靠近窗户;不乘坐电梯、不跳楼……

  3.生活经验迁移之户外避震。

  “发生地震时,你在户外,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小结:赶紧往宽敞的公园、草坪、空地撤离,不靠近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建筑物。

  四、地震应急演练。(放音乐)

  1.游戏《地震来了》

  幼儿听教师的指令地震演练,就地避震。

  2.互相交流避震想法。

  “现在参加地震模拟演练,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避震的?谁的避震方法正确?谁的方法还需改进?怎么做会更安全?”

  3.观看《地震逃生篇》,梳理小结正确避震的自救方法。

  活动反思

  整个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有现场避震模拟演练、有自由分散交流地震前后对比照片、有家庭避震录像的分享……特别是在观看幼儿在园模拟地震逃生演练的真实照片时,帮助幼儿马上回忆起避震的正确方法;在观看、互动、交流、演练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地震的危害,懂得说出幼儿园、家庭、户外三个不同场所避震的应急方法。串珠式的组织环节,循序渐进,幼儿学以致用,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

  活动中,自身能够以情感人,以语动人,影响着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互动中幼儿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此起彼伏不断地变化着。他们切身地体验和感受着就地避震、自救自护的真实性,体验到了在灾难面前,只要镇定不慌张,只要自我安全防护的方法得当,危害系数也会随之减少;帮助幼儿消除对地震等灾难的心理恐惧,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但是,在幼儿就地避震,交流避震想法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及时观察、捕捉幼儿就地避震的现状,进行点评和引导。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3、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

  2.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儿园、家庭、户外避震的应急方法。

  3.体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重点难点

  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活动准备

  PPT 视频 音乐 书包 枕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地震视频引入。

  1.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吧,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哦,看完之后老师会请小朋友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吧。

  2.师: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底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观察照片,幼儿交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几组照片吧。然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地震前后都有哪些变化?地震前和地震后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是的,地震的破坏性很大,地震后房子倒塌,倾斜,变成了废墟。大桥、道路断裂,山体滑坡,很多人被压在或者埋在废墟地下,受伤了或者失去他们的生命……

  三、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

  1.园内地震逃生演练经验交流。

  与幼儿一起回忆参加园内避震逃生演练的经历。

  小结:在幼儿园发生地震时,保持镇定,双手抱头或取物保护好头部,蹲在课桌、钢琴等下面,不靠近窗户或悬挂物;等余震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顺着安全疏散通道往大操场等宽敞的地方避震。

  2.在家里发生地震时注意事项。

  师:“平时在家中可以准备什么,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避震应急包等)

  小结: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应及时关掉电源、煤气灶等开关;往卫生间、床、桌椅旁等较牢固的地方避震,不靠近窗户;不乘坐电梯、不跳楼……

  3.生活经验迁移之户外避震。

  “发生地震时,你在户外,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小结:赶紧往宽敞的公园、草坪、空地撤离,不靠近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建筑物。

  四、地震应急演练。(放音乐)

  1.游戏《地震来了》

  幼儿听教师的指令地震演练,就地避震。

  2.互相交流避震想法。

  “现在参加地震模拟演练,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避震的?谁的避震方法正确?谁的方法还需改进?怎么做会更安全?”

  3.观看《地震逃生篇》,梳理小结正确避震的自救方法。

  活动反思

  整个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有现场避震模拟演练、有自由分散交流地震前后对比照片、有家庭避震录像的分享……特别是在观看幼儿在园模拟地震逃生演练的真实照片时,帮助幼儿马上回忆起避震的正确方法;在观看、互动、交流、演练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地震的危害,懂得说出幼儿园、家庭、户外三个不同场所避震的应急方法。串珠式的组织环节,循序渐进,幼儿学以致用,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

  活动中,自身能够以情感人,以语动人,影响着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互动中幼儿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此起彼伏不断地变化着。他们切身地体验和感受着就地避震、自救自护的真实性,体验到了在灾难面前,只要镇定不慌张,只要自我安全防护的方法得当,危害系数也会随之减少;帮助幼儿消除对地震等灾难的心理恐惧,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但是,在幼儿就地避震,交流避震想法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及时观察、捕捉幼儿就地避震的现状,进行点评和引导。

4、幼儿园大班社会《着火了怎么办?》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调用经验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与认识电影院内的消防安全标识与安全通道。

  2.主动参与消防演练活动,在突发状况中提升幼儿的应变能力。

  3.丰富消防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有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有观看过电影的生活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电影院场景设置、人手一张电影票(反面有消防标识)、相关标图、PPT、消防知识宣传微电影:多种消防安全标识、相机等。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调用经验激兴趣。

  ㈠取取说说,交流影票座位

  1.幼儿自主在影院自助机上自取电影票,观看影票正面。

  孩子们,你们都在做什么?你们的手里都有什么呀?那你的电影票上的座位号是几排几座?你的呢?

  2.幼儿相互交流影票信息。

  ㈡观察讲述,分享消防图标

  1.幼儿手持一张电影票,观看影票反面相互交流。

  这上面的标志你都认识吗?与别的小朋友说说。(引导幼儿说出认识的消防标标)

  2.现场微信互动:幼儿主动寻求帮助,了解自己不认识的消防标识。

  这个XX消防标识你们认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它吗?(引导幼儿通过无线、微信、网络搜索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

  二、找一找:进入影院读标志。

  ㈠动一动,进影院找座位

  孩子们,电影马上就要开播了,请凭票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幼儿自主进入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

  ㈡找一找,了解标志分布

  1.电影等一等就要开始了,孩子们,你们看看电影院里有什么?你们认识吗?

  2.引导观察影院内的周围环境,实地寻找更多的消防标识。

  ㈢说一说,解读更多标志

  1.幼儿相互交流找到的消防标志,丰富知识。

  2.投影消防安全标志,了解影院消防标志的设置。

  3.小结归纳:孩子们真是太棒了,通过刚才的找找说说,了解了很多的消防安全知识,也清晰地知道了电影院的消防安全设施的配备。

  有谁知道,电影院为什么要有这些消防标志?原来是帮助人们遇到突发事件可以顺利逃生或是自救。

  三、看一看:消防电影增知识。

  ㈠观看电影,宣传消防知识

  1.时间差不多了,电影要开场了。电影里还有许多消防安全知识,你们想了解吗?

  2.幼儿观看《着火了,怎么办?》电影,宣传与丰富幼儿的消防安全知识。

  ㈡回顾分享,增长消防知识

  1.孩子们,你在刚才看的电影里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随着幼儿的讲述,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或是生活场景)

  2.小结归纳:孩子们在电影里学到了更多的消防知识及火中逃生的方法,知道发生火灾后懂得如何自救,做个真正的小小消防安全保护员,你们太棒了!

  ㈢互动对话,拓展消防知识

  1.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消防知识吗?今天正好消防员叔叔也在现场,来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2.观看视频与消防员叔叔互动对话,引导幼儿知道火灾造成的危害及如何进行正确报警。

  四、玩一玩:消防棋乐用知识。

  1.消防员叔叔想来考考小朋友,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了解相关的设计材料与要求)

  2.幼儿自由四人一组,以拼图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完成消防棋的设计。

  3.师生共同制定游戏规则与游戏玩法,幼儿合作游戏1—2次。

  五、练一练:消防演练促能力。

  1.突然听到消防演练紧急信号,师生了解影剧院的突发事件与状况。

  2.幼儿服从指挥,运用自己的经验与正确方法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活动,撤离到安全地带。

  3.幼儿自由分享交流演练经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运用了现代教育手段,将有关火灾场景、安全标志、自救方法、消防工具等幼儿不易觉察的防火,自救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幼儿面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谈话、演练等方式,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调动了幼儿的思维,并以儿歌的方式巩固提升了幼儿防火自救知识。

5、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哪个轻?哪个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 “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屈,老师.教,案,网"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如果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6、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遇到火灾怎么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放火知识,学会自救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惜自己生命的情感。

  3、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和困难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1、放火标志、火警电话标志、安全门标志。

  2、火灾录象、消防车听声录音、电话机一架。

  3、喷烟器、湿毛巾、衣服(毛巾等)失火的模拟声音、安全通道。

  活动过程:

  (一)消防车叫声:(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学一学消防车的叫声。

  2、你在哪儿听到过消防车的声音?

  3、消防车开来了,发生什么事啦?

  (二)观看火灾录象:(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积极发表的能力)

  问:你看到什么啦?

  引导幼儿讲述:

  1、房子烧了,有的人烧死,有的人烧伤。

  2、有的人很勇敢,自己在想办法,离开火灾现场。

  3、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来救人。

  (三)如果你在失火的地方,你会怎么办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出幼儿相互讨论,说出自咎办法)

  1、打“119“火警电话。

  2、喊大人来救。

  3、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用湿的衣服顶在头上,弯腰跑出去。

  (四)放火演习(让幼儿亲身体验在火灾现场该怎么办)

  放模拟火灾的声音:

  1、小朋友着火了,你们怎么办呢?

  2、小朋友不要慌,赶快想办法离开火灾现场。

  (五)回放录象(让让幼儿从尝试中探索出正确的方法)

  1、你是怎样想办法离开火灾现场的?

  2、谁打“119”的?

  3、哪些人喊救命啦?

  4、你们是从哪儿离开火灾现场的?怎么离开的?

  (六)在进行依次防货演习。比比谁最勇敢爱动脑子。(用正确的方法来巩固练习一次)

  演习开始: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

  演习结束:回到座位,评价幼儿。

  (七)发生火灾真可怕,怎么样就能预防火灾的发生呢?发展幼儿求异思维)引导幼儿说出

  1、不在容易着火的地方玩火。

  2、那些东西容易着火呢?

  3、这些东西容易着火,别人不知道怎么办?

  4、出示防火标志,让幼儿说出防火标志的意思。

  (八)活动延伸

  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回去告诉家里人。

  活动反思:

  活动目的是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并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选材是幼儿熟悉的行业,所以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整个活动过程流畅,也突出了难点: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

7、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被绑架了怎么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被绑架后的自救方法。

  2、能够保持镇定和勇敢,随机应变。

  3、提高警惕,形成用知识和智慧自救的意识。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演习用的道具(刀、面具、警察、帽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背景图,并提问。

  (1)教师:仔细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2)引导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图上画的是一名小朋友被坏人绑架的情景。万一小朋友遇见绑架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活动展开:逐幅讨论小图上的内容。

  引导幼儿观看挂图或幼儿用书上的小图,并讨论。

  (1)观察幼儿用书第30页第一幅小图。

  ①教师:第一幅小图上坏人拿刀威胁被绑架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②她有没有哭闹,或是反抗呢?

  ③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

  ④教师小结:这个小朋友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坏人,我们看到这个小朋友很勇敢,她没有大哭大叫或是反抗,而是比较安静。这样做可以使坏人不伤害他。面对歹徒,记住不要哭闹和直接反抗,否则可能被坏人打伤。

  (2)观察第30页第二幅小图。

  ①教师:第二幅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仔细观察图,你有什么发现?她这样做有什么用?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坏人在开车,趁坏人不注意,小朋友将头上的发卡取下来,悄悄地扔出车窗外。小朋友万一被绑架、被歹徒拉上车时,要尽量留下自己的物品、记号,方便家长和老师及警察寻找,同时要记下路线。

  (3)观察第31页第一幅图。

  ①教师:这是哪里?被绑架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幼儿观察描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坏人在便利店买食物,小朋友趁他不注意,乘机跑到人多的

  地方,向路过的警察(或保安及其大人)求助。如果有机会到人多的地,可以乘机逃跑,或找周围的大人、警察求助。

  (4)观察第31页第二幅图。

  ①教师:这幅图上小朋友到了哪里?她在做什么?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

  ③教师小结:警察叔叔将小朋友送到公安局,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记忆向执

  勤的警察叔叔描述坏人的特征。在遭遇歹徒时要牢记歹徒的外貌特征以及曾走过的路线、到过的地方等情况。

  (5)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被绑架时自救的方法。

  3、活动总结:被绑架时的自救方法。

  教师:如果小朋友被坏人绑架了,首先要镇静,不要慌张,不要哭闹和直接反抗,要机智应变,牢记坏人的特征、车牌号、走过的路线等,尽量沿路留下自己的物品、记号,趁坏人不注意时跑到坏人多的地方求助等。记住一切方法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少伤害。

  4、活动延伸:被绑架演习。

  (此环节可在另一时间专门进行,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

  (1)教师: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被绑架的情景,谁愿意来试一试?配班教师扮演绑匪,主班教师扮演保安,另找两名幼儿扮演人质和警察。

  (2)让班上幼儿分组进行演习,请其他组幼儿根据表现进行评价。

  (3)教师总结:如果遇到被绑架的情况,一定要勇敢镇定,随机应变,想办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和解救自己。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交流不同意见,合作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最后幼儿都达成一致观点,坏人来了要选择躲避 是最安全的,提高了安全意识。另外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目标完成了。

  不足:这堂课设计主要是引导幼儿通过讨论能形成自己对“遇到坏人,怎么办?”深入的理解。可是整堂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多媒体课件不够清楚;

  2、在“智力大比拼”这个环节对幼儿组织调控欠佳,个别幼儿只顾自己说话,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令到这个教学环节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在语言表达艺术方面,我急需增强;有点给大娃娃上课的感觉。

  4、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更体现创新,尽量使形式多样、有效,适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

  5、由于紧张,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肢体语言。

  总之,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吸取这次教学的教训,从幼儿角度出发,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语言艺术上,平时多训练自己,多听老教师课,在教学技能上,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使自己尽快进步。

8、大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地震来了怎么办?》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学习、游戏等,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及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地震来临时最基本的自救方法和在游戏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地震的电视节目;

  2、物质准备:

  (1)、《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

  (2)、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地震后的图片;

  (3)、地震来临时刺耳声音和地震的大头怪。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吴老师告诉大家,我们会昌也是地震带,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发表。

  5、播放《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课件,让幼儿学习避险自救。

  6、幼儿再次交流。

  7、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步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8、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9、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10、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游戏演练:地震大头怪来了。

  1、小朋友真爱学习,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地震来了该怎么做吗?

  2、请另一位老师戴上地震大头怪出场,并放地震时刺耳的声音。

  老师大声喊:“地震来了,地震大头怪来了!小朋友快躲啊!快躲好,不要被地震大头怪吃了。”幼儿躲避练习。

  3、教师提醒没躲好的孩子躲好。地震大头怪没找着小朋友,走了。

  4、教师指挥幼儿有秩序的下楼到空坪上玩。

  大班安全教育:《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完成后,我认为幼儿是愉悦的,增长知识、能力和智慧的,活动是成功的。这节课达到了教学预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选题、活动准备、设计到组织活动方面,我都受益匪浅,若有所思。我把它们梳理如下:

  一、活动的成功得益——选题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会昌地处河—邵断裂中段地震带,是我省最主要的地震带,也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我们幼儿园一直在保证幼儿各方面安全上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方面也从未松懈。每学期都有两次疏散演练。在5.12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幼儿应对突发事件时反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就更加注重实效。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安全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目地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深刻的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和自救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激发幼儿交流、表达,既发展他们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孩子欢迎,老师放心。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活动的成功得益——活动前准备充分

  老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打无准备之仗等。教学活动亦是如此。我们在活动的环节设计,课件的制作以及物件的准备方面是充分的,淘尽了我们所有的智慧。甚至于一段伴奏音乐都选了又选,极尽心思。磨刀不误砍柴功。这让教学活动顺利、成功的进行有了很好的物质和思想准备,师幼在活动中游忍有余,轻松愉快,很好地达到了教学预期。

  三、活动的成功得益——环节的合理设计和实施

  这节活动的设计做到了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动静结合,调动了幼儿手、眼、耳、口所有的感官,并把科学知识与健康、语言、游戏等领域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给孩子开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调动了幼儿来自生活的经验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练习作为活动的关键,启发幼儿通过猜猜、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积极参与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轻松的互动中,幼儿能自由交流,大胆讲述,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获取有益的生活经验,并借助表演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自我保护的技能。幼儿也一直是意犹未尽,兴趣盎然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活动的成功得益——有效的师生互动

  组织这个活动,可谓是收放自如。进程有条不紊,教态自然、温和。引导、提问简洁明了,幼儿一听就懂,积极回应,产生了互动的火花:像吴睿松说:“不能跳楼的会摔死。”教师示范准确、直观、到位,幼儿不由自主的跟着学习,模仿,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自然掌握。

  五、活动的成功得益——多媒体的创造性运用

  这个活动如果没有多媒体等课件的加入其实是很枯燥、很平淡的。为了让孩子对其提起兴趣,能更直观、逼真、有系统地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以及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方法等。我们采用了吸引幼儿眼球的幻灯片,活泼生动的动画视频,和轻松愉快的音乐。积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主动探索学习,让幼儿看看、听听、说说,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科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体验,大胆地表现,使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得到强化、提升。

  六、活动的再设计——要更突出主题

  如果再次开展这个活动,我想我们会在第一个导入环节放上音画效果更好的材料,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表达、小结,资料上还可以再丰富些,画面可爱些,卡通的好。教师还可以更放手让幼儿说和做。突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七、活动的不足之处——细节的处理还不够完美。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倾听、观察、捕捉幼儿的信息,并使之成为丰富和调节活动的资源,让活动中的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突出重点,有待加强培养、训练。此外,在活动中应给与孩子更多的拓展思维,还可以利用现场的资源,让幼儿与更多的同伴或老师交流。可以让幼儿做的,或师幼一起做的,都不必老师一人完成,如每一环节的小结,要把活动还给幼儿。还有就是播放课件的音量没有把握好。

  总之,对这个活动,我们付出了努力,幼儿也增长了知识和智慧。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也就满足、欣慰!我们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9、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防火的粗浅知识和自救的能力。

  2.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避免火灾的发生

  活动难点: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火灾的案例及录像

  2.对错、1和2的牌子;红、黄、蓝色的小旗子各8面;白纸,记号笔每组一份;大班所在楼面的平面图3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消防车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夏老师在以前正好录过一场火灾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幼儿观看录像)

  3.我们小朋友讲讲看怎么会引起火灾的?(幼儿讨论)

  (二)避免火灾的发生及自救的方法

  1.假如我们小朋友碰到火灾了,那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拨打火警电话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

  2.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把你们的方法按照次序都画下来。(.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组合作,有一个幼儿画)

  3.请每组的派一名幼儿上来把他们画的方法讲给其他幼儿听。

  4.刚才我们每组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打火警电话“119”,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拨打“119”呢?现在夏老师扮演消防员,你们谁来试试来打电话呢?(幼儿试打电话)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记住拨打火警电话时一定要讲清楚你家的正确地址,这样可以让消防员们迅速赶到你家来灭火。

  活动反思:

  近期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了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而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如何能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呢?他们在事故发生时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孩子比起成人来说,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对付危险的能力大大不足。火灾是幼儿生活周围经常发生的事,如果在事故中幼儿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让幼儿学会在火灾事故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显得由为重要。,有必要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学习拔打119火警电话的正确方法及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所以,我认为:选择此课题有意义非常重。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

10、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你害怕一个人睡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体验,让幼儿了解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了解夜晚,进一步树立幼儿自己睡的信心。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课件、调查表、气球,面具,眼罩等。

  活动过程:

  一、PPT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场地,依次入座。

  2、提问:

  ①刚才的音乐里提到,你们现在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大班的小朋友)②你认为大班的小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坚强、勇敢等) 坚强、勇敢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3、师:有这样一位大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你们说的那样坚强、勇敢的吗?(观看PPT)

  二、调查统计,你害怕一个人睡吗?

  1、师:看看刚才的那个孩子怎么了?谁来说说,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2、师:喔,原来他是害怕一个人睡觉。那你们害怕一个人睡吗?现在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吗?(教师出示调查表,请自己睡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笑脸卡贴在是的一边,请不是自己一个人睡得小朋友将笑脸卡贴在不是的那一边。请幼儿作比较。)

  三、出示幼儿不愿睡觉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勇敢说出来,就能想办法解决。谁来告诉老师自己为什么害怕一个人睡?集中大家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怕黑

  1.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2.教师根据幼儿交流内容贴图片(用画面表示)

  3.引导幼儿带上眼罩假装睡觉,放各种声音让幼儿感受黑暗。

  4.说说刚才都有哪些声音?摘下眼罩再来听听。

  教师小结: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并不可怕。只是因为黑暗中我们的心理在作怪,把它想象成了其他的声音。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家里还是很安全的。

  5、你们还害怕吗?

  (二)床上滚下来

  1.有什么好办法?

  2. 教师根据幼儿交流内容贴图片(用画面表示)

  (三)做噩梦

  1.为什么做噩梦?

  2.有什么好办法不做噩梦?

  (四)怕鬼

  1. 师:世界上有鬼吗?老师也能变成鬼,你们相信吗?

  2.老师和幼儿一起带上面具装鬼,孩子们互相看看对方的样子。

  3.播放恐怖音乐。

  4.音乐停,孩子互相摘下面具。瞧!原来鬼是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刚才都是 装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也是我们的心理在作怪想象的,弄清楚了以后现在还害怕吗?

  四、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恐惧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东西,当我们处在黑暗中就会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1.你最害怕什么?

  2.把自己害怕的东西贴在气球上。

  3.幼儿交流自己害怕的东西4.踩气球-用自己的方法让它们从世界永远消失。

  (小结: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好多自己睡觉时不再害怕的办法,心里最害怕的东西也已经消除掉了,下面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好好的享受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吧。)

  五、创设情境,体验优美意境

  1、教师请幼儿看课件,欣赏夜晚的美丽景色,共同体验夜晚的美好。

  2、师:一个人睡很舒服,不仅对身体有帮助而且还是一个人长大的标志。要上一年级了,都要学会一个人睡,对吗?那我们从今天晚上开始就尝试着一个人睡好吗?最后祝每个小朋友天天都拥有美好的夜晚,睡的香,睡得甜,身体棒!

  活动反思:

  惧怕黑暗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情绪表现。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经常创设一些环境和条件,鼓励他们在黑暗里勇敢地参与活动,就会逐渐消除他们对黑暗的恐惧心理。本设计活动就是把培养幼儿在黑暗中的活动能力富于有趣的游戏之中,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又使他们的身体动作得到相应的发展。

11、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会有小朋友来住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建筑工人的工种和工作特点。

  2、感知小鸭渴望有邻居和同伴的想法,表达自己对同伴的渴望。

  3、产生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会有小朋友来住吗》PPT课件。

  2、小鸭手偶。

  3、建筑工人头饰及相应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出示小鸭手偶)

  师:这是谁?(幼:这是一只小鸭)

  师:这只小鸭的房子旁边有一片空地。可是,只有他一个人住这里,每天他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玩、一个人睡觉。小鸭会感到怎么样呢?(幼:小鸭会孤单、不开心……)

  师: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们想知道吗?(幼:想)

  师:老师来讲关于这只小鸭的故事《会有小朋友来住吗》。

  二、欣赏PPT,了解各种建筑工人

  (1)师:小鸭房子旁有一片空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什么来了?(幼:挖土机来了)挖土机是干什么的呢?(幼:挖土机会挖土……)

  师:谁开来了挖土机?(幼:是河马)

  师:河马是来挖土、挖地基的。你们知道可以称他什么呢?(挖掘工)

  (2)师:地基挖好了。有谁来了呢?他在干什么?(熊大叔砌砖墙)

  师:砌砖墙,砌房子的人我们叫他什么呢?(瓦工)

  师:熊大叔砌砖墙是瓦工。

  (3)师:接下来又是谁呢?在干什么?(猴大叔在做门窗)

  师:猴大叔做门窗是木工。

  (4)电工狗大叔拉电线

  (5)花匠青蛙大叔种花草

  师小结:原来,盖房子需要这么多工人。有谁呢?(有挖掘工、瓦工、木工、电工、花匠)他们一起劳动,才能盖出漂亮的房子。

  三、观看图片,了解建筑工人辛苦。

  (1)师出示建筑工人工作图片

  师:他在干什么?

  师:建筑工人辛苦吗?

  (2)表达对工人的尊重

  师:如果看到他们,我们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工人叔叔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四、体会小鸭的愿望

  师:小鸭为什么总是问“会有小朋友来住吗?”(幼:他很孤单,希望有朋友来住)

  师:你们家周围有小朋友么?你喜欢你周围的邻居吗?为什么?

  五、角色扮演活动

  师:这么多建筑工人辛苦地把房子建好了,小鸭也有了邻居。大家都好开心啊!

  师:接下来,老师也请小朋友们学学建筑工人盖房子!

  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工种头饰和相应的工具进行角色扮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在教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语言课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都是把图片直接贴出来让幼儿观察、讲述。我发现这样的话,幼儿的兴趣不是很高,而且观察得不怎么仔细。于是我就想怎样出示图片使幼儿的注意力能马上集中起来。反复思考,想到了以翻板的形式出示图片,因为这样的方式我还没有尝试过,幼儿一定会觉得很新奇的,幼儿觉得新奇了,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了。经过我多次尝试,教具终于做好了。在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幼儿比平时观察得更仔细了,动脑筋的幼儿也更多了,大多数的小朋友能大胆地讲述。

  不够理想的是,由于第一次尝试做这样的教具,没有量好翻板的大小,图片和铅丝没有贴在翻板的正中间。还没翻过来的时候,翻板之间没有空隙,远处看上去就像一大片草地,效果挺好的。可翻板一翻过来就留有较大的空隙,看上去不美观。经过这次尝试,我知道了铅丝和图片一定要贴在翻板的正中央,这样翻板翻过来仍会很平整,不会留有较大的空隙,效果会更加好。

12、社会活动《遇到火灾怎么办?》大班安全教案

  本课活动让幼儿通过观看着火的视频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通过操作小实验“蜡烛灭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设计意图

  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而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让自己的小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如何能让小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呢?他们在事故发生时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大班幼儿虽然懂得了一些日常的安全知识,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身体发育还不十分完善,动作尚未高度协调,反应不够灵敏,他们不能预料、也难以运用已有的安全知识去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常常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依据《指南》关于幼儿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目标与建议,针对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特别设计这一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同时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火灾视频、蜡烛、操作框、玻璃杯、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观看着火视频,引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视频资料后,抛出问题:“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幼儿自由讲述。

  二、 小实验“蜡烛灭了”。

  教师:“如果发现火刚刚燃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请幼儿操作小实验“蜡烛灭了”。幼儿尝试操作筐里面的材料进行灭火实验,并请部分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让蜡烛熄灭的。

  教师小结:当火刚刚烧起来,可以用破衣服去扑灭,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盖住,同时也可以用灭火器隔绝空气灭火。

  三、如果发生火灾,没有办法扑灭,你该怎么保护自己?

  教师:“如果火灾已经没有办法扑灭了,我们应该快速撤离火场,怎样在撤离中保护自己?”教师出示PPT进行知识点讲述。

  (1)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或匍匐前进撤离。

  (2) 楼层着火,当人在二楼,应该一个个跟着走,不可拥挤下楼。

  (3)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上,应该就地打滚,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不能奔跑。

  教师小结:当火灾发生之后,小朋友千万不要慌张,要保护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在报警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下电话。

  四、防火演习。

  情景:教室里突然出现浓烟,教师表现慌张地说:“小朋友不好了,幼儿园的失火,我们赶快撤离现场。”提醒幼儿不必慌张,就地找到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的用品。教师和幼儿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下楼撤离。

  活动总结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寻找答案。此外,我还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大胆地鼓励小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现在要倡导的。在活动当中,我多次的让幼儿发生火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在幼儿都掌握了报火警、逃生方法时,例如:老师扮演消防员,让幼儿来报火警。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角色游戏给小孩子带来的趣味性、知识性。又如:在检验小孩子是否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时。让小孩子完全体验,投入于游戏知识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老师抓住生活例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13、大班社会安全教案《遇到火灾怎么办?》含设计意图总结

  设计意图

  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而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让自己的小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如何能让小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呢?他们在事故发生时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大班幼儿虽然懂得了一些日常的安全知识,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身体发育还不十分完善,动作尚未高度协调,反应不够灵敏,他们不能预料、也难以运用已有的安全知识去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常常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依据《指南》关于幼儿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目标与建议,针对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特别设计这一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同时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火灾视频、蜡烛、操作框、玻璃杯、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观看着火视频,引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视频资料后,抛出问题:“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幼儿自由讲述。

  二、 小实验“蜡烛灭了”。

  教师:“如果发现火刚刚燃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请幼儿操作小实验“蜡烛灭了”。幼儿尝试操作筐里面的材料进行灭火实验,并请部分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让蜡烛熄灭的。

  教师小结:当火刚刚烧起来,可以用破衣服去扑灭,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盖住,同时也可以用灭火器隔绝空气灭火。

  三、如果发生火灾,没有办法扑灭,你该怎么保护自己?

  教师:“如果火灾已经没有办法扑灭了,我们应该快速撤离火场,怎样在撤离中保护自己?”教师出示PPT进行知识点讲述。

  (1)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或匍匐前进撤离。

  (2) 楼层着火,当人在二楼,应该一个个跟着走,不可拥挤下楼。

  (3)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上,应该就地打滚,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不能奔跑。

  教师小结:当火灾发生之后,小朋友千万不要慌张,要保护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在报警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下电话。

  四、防火演习。

  情景:教室里突然出现浓烟,教师表现慌张地说:“小朋友不好了,幼儿园的失火,我们赶快撤离现场。”提醒幼儿不必慌张,就地找到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的用品。教师和幼儿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下楼撤离。

  活动总结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寻找答案。此外,我还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大胆地鼓励小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现在要倡导的。在活动当中,我多次的让幼儿发生火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在幼儿都掌握了报火警、逃生方法时,例如:老师扮演消防员,让幼儿来报火警。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角色游戏给小孩子带来的趣味性、知识性。又如:在检验小孩子是否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时。让小孩子完全体验,投入于游戏知识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老师抓住生活例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14、中班社会活动《怎么办?》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学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

  2.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关心别人、安慰、帮助别人。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关心、安慰、帮助他人。

  2.活动难点:能根据别人的需要做出恰当的反应。

  3.指导要点:通过情景判断、移情联想、情景体验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别人的情感,关心别人。

  四、活动过程

  1.情景判断:请一个幼儿扮演图片中的多多把玩具摔坏了在哭泣,讨论:多多玩具摔坏了,你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学习判断自己或别人的行为)那应该怎么做?

  2.小结:同伴难过的时候不能嘲笑别人,要学会安慰别人。

  3.请一名幼儿继续扮演多多把玩具摔坏后在哭的情景,“现在你是天天,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学习说:“你怎么了?需要我帮忙吗?)

  4.情景设置:

  (1)情景一:配班教师的脚扭伤了

  教师:**老师怎么了?我们应该这样关心她?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情景二:小朋友不舒服

  教师:**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3)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舒服不开心的时候,我们要做懂事的宝宝,学会关心别人,安慰别人。

  活动反思:

  社会情感涉及方方面面,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人接触得少,应该让幼儿学会如何关心、安慰别人。在活动中首先让幼儿扮演多多在玩具摔坏后哭的情境,看一看他们在原始状态下是怎么表现他们的情感的,实践证明,有少数的小朋友是在笑,而大多数是不知道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马上制止他们,而是请他们在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于是在多多哭的时候我走了过去,扶起多多问她:“你怎么了?需要帮忙吗?”在做完第二次情境表演后我才开始请他们判断自己的、别人的行为,这样可以给他们做一个对比,使他们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上的错误,在意识上给自己提醒。最后在巩固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情景让他们自主的进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规范行为。并且,我想,这些东西应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也提醒自己在生活中多留意哪些地方是需要他们主动帮助别人,说出“你怎么了?需要帮助吗?”

15、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活动准备:子宫及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视频仪、录音机、磁带、碟子,幼儿每人一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想一想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视频仪,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看一看

  1、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看碟子,观察宝宝在妈妈体内长大的实况过程:——议一议讨论:“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教师小结。

  四、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做一做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表明宝宝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五、听音乐表演宝宝的生长、出生过程:——跳一跳最后师生共跳《猜拳舞曲》结束。

  活动反思

  在备课时看到这个内容,我有点吃惊。没想到在大班就涉及到一些关于孕育生命的知识。在这个活动中,要让幼儿知道宝宝是在妈妈子宫里孕育出来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让幼儿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萌发幼儿对于母亲的爱。

  活动之前,由于自己经验与学识的不足,我上网查阅了一些有关知识,在充实自己之后再上这个活动心里就有个底了。活动开始是以提问的形式来导入主题的。在通过幼儿一系列的回答中引出了妈妈是如何孕育宝宝这个问题。当提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听着还挺有条理的,现在回想起来回答的很有条理的幼儿都有一个弟弟或还未出生的妹妹。当问到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的回答都特别的奇特,而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没有给予肯定或是否定。因此有些幼儿就反问我道:“老师,你说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啊?”于是我出示了课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幼儿对于时间的概念不是特别的清楚,当我说到“宝宝在妈妈子宫里要生活10个月”的时候,他们就问道“那要多久?”“时间很长吗?”。而我通过课件来解释,让他们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让他们爱妈妈,关心妈妈,知道妈妈的伟大。很多幼儿听了之后都纷纷讨论要如何爱自己的妈妈,我是怎么去关心妈妈的。听着他们的讨论声,我知道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已经出来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最后我们在歌声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在歌声中结束整个活动。

16、大班教案《小熊,你长大了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什么是长大,体验成长的快乐。

  2.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挂图。

  2.请四个幼儿排练情景表演(内容同故事前四段,角色为小熊、小马、小兔或小象)。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 ——认识小熊、小马、小兔和小象,从他们的自我介绍中了解他们是通过哪些变化来感受自己在长大的。 ——小熊究竟长大了吗?听听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欣赏故事。 ——结合挂图欣赏故事一遍。 ——小熊的朋友是谁? ——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说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对话来表达动物成长的快乐心情) ——小熊长大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小熊已经长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变小了,连原来跳不过去的小河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了,小动物们是幼儿园中最大的孩子了。

  3.讨论:你长大了吗? ——我们幼儿园最大的孩子是谁呢?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 ——幼儿讲述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可引导幼儿从身体的长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来等方面来讲述。

活动建议

  1.活动区中投放木偶、头饰,供幼儿玩玩讲讲,进一步理解故事。 2.活动中,应对幼儿的任何一种表达方式,如动作、表情等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的愿望。

附故事:

  小熊,你长大了吗 暑假刚过去的一天早晨,小熊还在树洞里呼呼睡觉,动物朋友们都来找他去上幼儿园。“小熊,小熊,快起来。”

  小熊从树洞里出来一看,呦,小马、小兔和小象这些朋友都来了。小马说:“你们瞧,我长大了,腿也长了,背也宽了,可以背大木头了。”小马背起一根大木头,飞快地跑了一圈。 小兔说:“你们瞧,我也长大了,我的脚丫子变大了,跳得更高了。” 小兔抬起脚让大家看他那双大大的新鞋,又高高地跳起来摘下几个果子。

  小象说:“我也长大了。我的鼻子更长,更有力气了。”小象把长鼻子伸到小河里,吸足了水,往天上一喷。呀,好像下了一场大雨。

  小熊对着河水照了照自己,嘟囔着说:“就是我没长大,好像还和原来一样。”

  朋友们对小熊说:“穿上衣服快走吧!”小熊赶快穿衣服,咦,衣服怎么变紧了呀。小熊扣完扣子,打了一个喷嚏。“嘣!”扣子都崩开了。

  小熊抬脚穿鞋子,鞋子怎么变小了呀。好不容易把脚伸进去,小熊一走路,鞋子就顶破了,脚趾头都露在了外面。

  小熊回到树洞里一看,妈妈已经给他买了新衣服、新鞋子,还有一顶新帽子。

  小熊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戴上新帽子,对大家说:“原来的衣服、鞋子怎么变小了呀?”小熊刚说完,刮来一阵大风,把小熊的帽子吹跑了。

  小熊追着帽子跑,可是,风把帽子刮过了小河。小熊一着急,使劲儿一跳,跳过小河,追上了帽子。小熊说:“啊,原来我也长大了。这条小河都能跳过来了。”

  长大了,大家都长大了。小动物们一起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他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小朋友了。

反思:

  1、在情景表演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及学习的兴趣

  这个活动中,我事先请几名幼儿情景表演,通过幼儿各扮演的角色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注意力非常集中,都被扮演的角色吸引住了,表演的孩子一出场,教室里就发出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当孩子开始表演时,幼儿都非常专注,认真地听,认真地看。

  由于情景表演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孩子们表演较出色,赢得同伴的羡慕。表演完之后,有的小朋友还说要表演一遍,可见,其余幼儿也都想进入状态。这个过程中就发现了两个问题:①幼儿能了解了故事中的小动物,②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同时能让孩子在观看情景表演中知道小动物各讨论的问题。

  2、在体验中表演故事,教师与幼儿互动

  在平时的故事教学中,我只会提几个问题,让孩子领会其中的思想含义,通过幼儿的回答来完成教学的任务。但是,这里的故事角色较多,每个角色都非常可爱,幼儿很是喜欢,每个角色都又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幼儿能够根据各动物的特点进行扮演,同时找其他几个角色进行对话。在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的时候,我给孩子自由寻找同伴的机会,可以培养孩子与同伴的合作精神。

  幼儿的自由表演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体验了故事的内涵,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表演技能。教师参与其中演一角色以带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且与幼儿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角色的扮演更有劲,胆量也更大。

  3、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了小动物们长大的情感之后,谈到其他事物的变化。让孩子知道不仅小动物会长大、会变化,在我们的自然界中,有很多的东西、有很多有生命的物体也都在长大、变化,像我们小朋友也在变化,怎么变大,幼儿了解长大的不同及变化,幼儿既掌握了变化长大过程的知识,同时又体验了成长的快乐。

17、大班健康教案《你的心情好吗?》含反思

设计背景:

  时代背景:对于如何促进孩子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是当今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研究的新课题。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蓬勃开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对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解决,否则学校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真正实效。

课题背景:

  我园承担了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建构和运作》课题子课题《幼儿情绪发展的监控与维护》的研究。《你的心情好吗?》记录本就是为此课题的研究而设计的一本幼儿心情日记。孩子们每天都将自己的心情记录在《你的心情好吗?》记录本。教师可以通过幼儿记录的内容,预知幼儿的情绪状态,优化对幼儿情绪的维护,预防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进行心理分析、统计、整理和研究。家长也可以通过《你的心情好吗?》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时的情绪。幼儿则通过自己的记录,学会了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自我调节情绪。

活动背景:

  大班幼儿对《你的心情好吗?》的记录是从《情绪温度计》活动开始的。在《情绪温度计》活动中,幼儿知道了每个人都会有开心与不开心的时候,要经常保持开心的心情;学会了用"情绪温度计"的方法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心情;并且感受了情绪与色彩的关系。在幼儿一个多月的记录中教师发现:有些幼儿的记录中只有开心的事,有些幼儿记录的事情内容比较单一。幼儿出现的情况是不能回避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心理辅导活动--《你的心情好吗?》。主要目的还是要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要经常保持开心的心情,并且学会主动寻找解决不开心的方法。

活动名称:你的心情好吗?

  1.继续学用《你的心情好吗?》记录自己不开心的事情。

  2.学习使用情绪统计表,学会主动寻找快乐起来的方法。

  3.能够较大胆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心情。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记录《你的心情好吗?》一个月.

  2、物质准备:《你的心情好吗?》手册人手一本投影仪情绪统计图表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你的心情好吗》。

  教师:小朋友们,你在心情日记本上记录过什么样的心情事件呢?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

  二、幼儿继续学记《你的心情好吗》记录薄。

  1.师生共同欣赏摄影作品《难过》。

  教师:请你来欣赏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2.教师:你有没有这样的心情呢?今天,就请你在《你的心情好吗?》上记录下你最不开心的一件事。

  3.教师巡回了解幼儿的记录情况,并帮幼儿做文字记录。

  三、师生共同讨论快乐起来的方法。

  1.教师出示并介绍情绪统计图表。

  2.师生共同填写情绪统计图表。

  教师:你刚才记录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教师:你不开心的事是属于哪个(游戏、生活、学习)方面呢?

  幼儿填写图表。

  3.师生共同分析情绪统计图表并讨论快乐起来的方法。

  教师:你能从这张图上看出在哪方面不开心的人数多呢?

  教师:你们在生活(学习、游戏)中有什么样的不开心呢?

  教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不开心,你是怎样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呢?

  4.师生共同游戏智力ABC,学习和辨别生活场景中合理的情绪渲泄方式。

  (1)教师:当我们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2)请幼儿观察图片,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并说出理由。

  题目一:"今天我住园,我就有点不开心。"这时我该怎么办呢?

  A:一直生气。B:生一会儿气我就不生气了。C:我和我的朋友或者老师说说。

  题目二:"他和我抢球,我很生气!"这时我该怎么办呢?

  A:我就生气、我就哭,我就不玩了。B:我就和他抢,看谁抢过谁!C:我和他商量商量,轮流玩。

  题目三:"这道算术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我很着急、很难过。"A:我是个笨孩子,我不做了。B:看看边上小朋友的答案吧!C:我就问问老师或者小朋友怎么做。

  四、结束。

  师生共同表演唱《欢乐颂》,用歌曲演唱的形式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我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趣味的情景,我隐去了教师的身份,始终以小熊的角色出现,与孩子同悲同乐,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无形中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孩子从头至尾都在情景中感受自己的、别人的、小熊的心情。活动的开始阶段,是让孩子感受小熊的心情,引起孩子的共鸣,然后是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坏心情,知道心情不好不要闷在心里,要大胆的讲出来,接着通过情景表演让孩子感受同伴的关心可以让人快乐起来,再后来和小动物一起进行游戏表述自己的心情并给予同伴关心,献出自己的爱心。最后在优美的儿歌中孩子们再次用心感受来自朋友的爱。

  孩子是生活在童话中的,活动中我让孩子去欣赏、观察情景表演中的小动物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感同身受,孩子会不知不觉融入其中,他们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是主动的、自主的。这种情绪上的共鸣起了积极的激发作用。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以孩子为主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几个环节层层递进,重视孩子情感经验的积累,让孩子在听听,看看中积累经验,为更好的谈谈说说做了铺垫,让孩子尽情感受爱和被爱,体会来自朋友的关心和温暖。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无忧无虑的,他们也有和成人一样的伤心事。作为老师,我们要给他们一个释放的空间,教给他们梳理心情的方法,这对他们的成长真的很重要。

18、大班教案《小熊,你长大了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什么是长大,体验成长的快乐。

  2.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挂图。

  2.请四个幼儿排练情景表演(内容同故事前四段,角色为小熊、小马、小兔或小象)。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 ——认识小熊、小马、小兔和小象,从他们的自我介绍中了解他们是通过哪些变化来感受自己在长大的。 ——小熊究竟长大了吗?听听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欣赏故事。 ——结合挂图欣赏故事一遍。 ——小熊的朋友是谁? ——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说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对话来表达动物成长的快乐心情) ——小熊长大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小熊已经长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变小了,连原来跳不过去的小河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了,小动物们是幼儿园中最大的孩子了。

  3.讨论:你长大了吗? ——我们幼儿园最大的孩子是谁呢?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 ——幼儿讲述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可引导幼儿从身体的长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来等方面来讲述。

活动建议

  1.活动区中投放木偶、头饰,供幼儿玩玩讲讲,进一步理解故事。 2.活动中,应对幼儿的任何一种表达方式,如动作、表情等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的愿望。

附故事:

  小熊,你长大了吗 暑假刚过去的一天早晨,小熊还在树洞里呼呼睡觉,动物朋友们都来找他去上幼儿园。“小熊,小熊,快起来。”

  小熊从树洞里出来一看,呦,小马、小兔和小象这些朋友都来了。小马说:“你们瞧,我长大了,腿也长了,背也宽了,可以背大木头了。”小马背起一根大木头,飞快地跑了一圈。 小兔说:“你们瞧,我也长大了,我的脚丫子变大了,跳得更高了。” 小兔抬起脚让大家看他那双大大的新鞋,又高高地跳起来摘下几个果子。

  小象说:“我也长大了。我的鼻子更长,更有力气了。”小象把长鼻子伸到小河里,吸足了水,往天上一喷。呀,好像下了一场大雨。

  小熊对着河水照了照自己,嘟囔着说:“就是我没长大,好像还和原来一样。”

  朋友们对小熊说:“穿上衣服快走吧!”小熊赶快穿衣服,咦,衣服怎么变紧了呀。小熊扣完扣子,打了一个喷嚏。“嘣!”扣子都崩开了。

  小熊抬脚穿鞋子,鞋子怎么变小了呀。好不容易把脚伸进去,小熊一走路,鞋子就顶破了,脚趾头都露在了外面。

  小熊回到树洞里一看,妈妈已经给他买了新衣服、新鞋子,还有一顶新帽子。

  小熊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戴上新帽子,对大家说:“原来的衣服、鞋子怎么变小了呀?”小熊刚说完,刮来一阵大风,把小熊的帽子吹跑了。

  小熊追着帽子跑,可是,风把帽子刮过了小河。小熊一着急,使劲儿一跳,跳过小河,追上了帽子。小熊说:“啊,原来我也长大了。这条小河都能跳过来了。”

  长大了,大家都长大了。小动物们一起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他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小朋友了。

反思:

  1、在情景表演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及学习的兴趣

  这个活动中,我事先请几名幼儿情景表演,通过幼儿各扮演的角色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注意力非常集中,都被扮演的角色吸引住了,表演的孩子一出场,教室里就发出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当孩子开始表演时,幼儿都非常专注,认真地听,认真地看。

  由于情景表演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孩子们表演较出色,赢得同伴的羡慕。表演完之后,有的小朋友还说要表演一遍,可见,其余幼儿也都想进入状态。这个过程中就发现了两个问题:①幼儿能了解了故事中的小动物,②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同时能让孩子在观看情景表演中知道小动物各讨论的问题。

  2、在体验中表演故事,教师与幼儿互动

  在平时的故事教学中,我只会提几个问题,让孩子领会其中的思想含义,通过幼儿的回答来完成教学的任务。但是,这里的故事角色较多,每个角色都非常可爱,幼儿很是喜欢,每个角色都又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幼儿能够根据各动物的特点进行扮演,同时找其他几个角色进行对话。在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的时候,我给孩子自由寻找同伴的机会,可以培养孩子与同伴的合作精神。

  幼儿的自由表演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体验了故事的内涵,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表演技能。教师参与其中演一角色以带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且与幼儿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角色的扮演更有劲,胆量也更大。

  3、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了小动物们长大的情感之后,谈到其他事物的变化。让孩子知道不仅小动物会长大、会变化,在我们的自然界中,有很多的东西、有很多有生命的物体也都在长大、变化,像我们小朋友也在变化,怎么变大,幼儿了解长大的不同及变化,幼儿既掌握了变化长大过程的知识,同时又体验了成长的快乐。

19、大班谈话教案《这个国庆怎么过?》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国庆长假过后,孩子们聚在一起就交流长假自己是怎么过的,有的喜滋滋地告诉同伴去哪里玩了,有的说着遇到的新鲜事,还有的则失落地说“哪儿也没去,太堵了”……今年的 “十一”有些特别,大家过了一个国庆和中秋两大节日碰在一起的 8 天长假。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敢说、想说、乐意说,根据自己意愿和内心感受,大胆交流表达, 大班谈话活动《这个国庆怎么过?》就这样诞生了!

  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由自主的谈话情景,引导他们围绕话题,大胆谈论自

  己在假期中的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品尝美食等所见所闻,引发幼儿基于生活经验的表达,感受祖国的美好、家人的温情、愉快的生活……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大胆交流分享假期里的所见所闻。

  2.能够倾听他人谈话,乐于参与谈话活动。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重点难点

  唤醒孩子们关于国庆节和中秋两节同过的生活经验,大胆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国庆和中秋的生活经历。

  2.有一定的学习经验,能够有意识安静地倾听他人谈话。

  活动过程:

  这个国庆节和以往过的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表达出特别的地方。

  一、开始部分:

  提问:这次国庆特别长,有几天啊?和哪个节日一起的?

  承上启下:我们刚刚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庆长假,它有国庆、中秋两个节日

  在一起,有 8 天时间呢。

  (设计思考:教师开门见山,直接提问导入,帮助幼儿回忆刚刚结束的国庆长

  假的“与众不同”,激发幼儿谈话兴趣,引发他们交流表达。)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自由分享国庆假期的所见所闻。提问:这个国庆节你是怎么过的?

  *出去旅游

  提问: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心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旅游可以到不同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品尝美食

  提问:1.这个国庆节是和中秋节一起过的,中秋节你们吃了什么?

  2.除了吃月饼还品尝了什么美食?

  小结:品尝美食也是假期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好吃的美食。

  *走亲访友

  提问:国庆长假还有谁去走亲访友了?一起做了什么?

  小结:国庆节拜访一下好朋友,看望一下亲戚,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是个

  很棒的主意。

  承上启下:国庆假期,我们可以看看各种风景,感受一下美丽祖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我们也可以走亲访友,和家人、朋友们在一起放松、休闲,带去你 对他们浓浓地爱;我们还可以品尝不同的美食,感受美食带给我们的美味和快乐……我们还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个国庆过得真是丰富多彩。

  (设计思考:由“这个国庆节你是怎么过的?”引发幼儿大胆交流表达内心感

  受,说出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谈话中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幼儿既要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又要积极参与谈话活动,教师根据孩子的表达,追问、交流、提升、归纳……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人、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引导幼儿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提问:2017 年的假期我们是过完了,下一个假期就是 2018 年的元旦了, 那你们会怎么安排呢?

  小结:刚刚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假期安排得很丰富,也很合理。

  (设计思考:教师抛出新话题“以后的假期你会怎么安排”,打开幼儿思路,引发幼儿思考:我们时间的主人,怎样安排,可以让自己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假期?)

  活动反思

  三、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可以一起回去做个计划表,再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商量一下:以后的假期怎么过,更有意义、更有收获。

  (设计思考:此环节是本次谈话活动的延伸,进一步拓展了谈话活动的方式,由幼儿园谈话到家庭谈话,家园合力,给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幼儿自信大胆的表达内心感受,为下一次谈话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首先,恰当的话题,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要说。这次谈话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选题,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其次,师幼共同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在谈话中,教师真诚平等地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不随意打断幼儿、学会等待幼儿、不断鼓励、支持幼儿,努力营造宽松氛围,让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主动表达。

  再次,活动过程中,教师随时关注并捕捉幼儿的兴奋点,激发幼儿思维过程中的兴趣点,抓住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注意培养幼儿的谈话水平。

20、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还剩下多少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文具的过程。

  3、能够积极参与购买文具的活动,清楚表达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文具店”的场景图,见教学挂图。

  2、剪下幼儿用书第9页的1~7的数卡和加、减、等号,剪下幼儿用书第3页的7根雪糕娃娃棒图卡及第7页《时钟接龙卡。幼儿用书第29页《分分合合(三)》的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玩游戏“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加法。

  1、教师出示“文具店”场景图,请幼儿观察货架。

  师: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每种文具的价钱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文具店买两种文具,说一说所买的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的游戏。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购买文具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

  4、引导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和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二)集体玩“还剩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7元钱到文具店买一种文具,说一说所买的这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还剩下多少钱?

  2、幼儿边看图边进行“还剩下多少钱”的游戏。

  3、幼儿讲述自己用7元钱购买一种文具的事情。如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

  4、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每个小朋友到文具店里买两样文具,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用算式记录。

  2、还剩多少钱?

  师:每个幼儿用6元钱到文具店买一样文具,算算还剩多少钱?用算式记录。

  3、雪糕娃娃排队。

  师:按顺序为7个雪糕娃娃排队,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4、时钟接龙。

  师:将时钟接龙卡片按顺序首尾相连,接成一条长龙。

  (四)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一共需要多少钱”和“还剩下多少钱”的活动结果,集体评价。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利用分点心、分水果的机会,引导幼儿说说“有几块饼干,吃掉几块,还剩几块?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家园共育:请幼儿在家中经常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出题让幼儿计算,如看图书、写字时,可以问问幼儿“我写了4行字,还有2行没有写,请你算算一共要写多少行字?”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1、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你能把它们分开吗?》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并学会用标记记录。

  2、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3、发展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的能力。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分离的物品若干如:花生肉和花生皮、米粉和赤豆,菜籽和黄豆、回形针和纽扣、小铁球和塑料球、玻璃球和跳跳球、糖和小石子等。

  2、工具:塑料筐,筷子,勺子、杯子、碗、磁铁、筛子、水等。

  3、视频仪、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花生肉和花生皮)“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开来?”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记录表)老师用简单的标记把幼儿的分离方法记录在表。

  (自评:此环节设计的问题,能让幼儿大胆想像,有效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用标记记录的方法,符合了“做中学”的科学原则,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分离花生肉和花生皮)

  1、 老师介绍几种特殊的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尝试各种分离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记录结果,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一种分离方法,并说说原因。

  (自评:幼儿能使用各种工具大胆验证方法,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几种待分离的物品,让幼儿逐一认识。

  2、幼儿分组讨论本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由组长记录下来。

  3、幼儿再次尝试、验证。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并做好记录。

  4、请每组的一名幼儿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并说出最成功方法的原因。

  5、老师小结。

  (自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了用筛子分离物品,不仅完成任务,而且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引导幼儿探讨区别生熟鸡蛋的方法。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找找生活中利用分离原理发明出来的物品。

  六、活动反思:

  该活动中的操作材料贴近幼儿生活,唯幼儿所熟悉,较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在“试一试”活动中启发和鼓励了幼儿大胆地自由尝试,找出多种分离各种混合物的方法。在“比一比”活动中,加大了探索的难度,不但要将混合物分离,而且要找出该混合物的最快、最好的方法。此次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22、大班安全教案详案《你学会了吗?》含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

  现今的生活中潜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危险,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孩子。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也常常由于缺乏对危险的预见及应变能力而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如何帮助孩子了解意外发生的原因,认识潜在的危险,教导他们处变不惊,勇敢冷静的面对突发状况,及采取相应对策。避免伤害事故发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由此,主题活动"保护自己"孕育而生并有目的地展开。

  我们设计组织的"你学会了吗?"这一教学活动,旨在从幼儿具体生活事件着手,调动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把情感、认知、行为、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以儿童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首先,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常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求助相关部门。再利用游戏、情景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救的正确方法。最后再通过"演习"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学用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锻炼幼儿面临意外事件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安全意识,达到"学会生存"技能的目的。

  预期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本领。

  2、学会如何正确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助。

  3、培养幼儿面对危险保持镇定的勇气及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环境与材料:

  1、各种有关意外事件不同内容的小图卡若干,录象机、电视机各一台。

  2、有关"保护自己"的主题环境创设:墙壁上画有110、119、120的标志栏目。

  3、记录卡、铅笔若干,毛巾、水等;玩具电话两部;用纸箱做的110、119、120车各一台;报警器一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观看图卡,讲述及分类活动。

  1、 老师和幼儿一起观看四周小图卡,提出问题: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 幼儿与同伴、与老师讨论相关内容及解决方法。

  3、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图卡贴在墙上"110、119、120"警示圈内。

  4、 老师与幼儿共同交流、小结。

  二、学习辨别判断突发事件,知道发生时会迅速地求助相关部门。

  1、 游戏"快速反应"选号码。(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老师讲解游戏要求:根据录象播放的事件内容及顺序,在色卡上写上相应的电话号码。

  2、 播放录象,幼儿快速判断、记录。

  3、 老师与幼儿共同评议。

  三、学习拨打求助电话的方法。

  1、 幼儿自由讨论,明确拨打求助电话的正确方法并进行练习。

  2、 老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印象并提高相应技能。

  1) 设置110、119、120监控中心。

  2) 设计家中火警、某公园老人晕倒、小偷行窃、街头诱拐儿童等情景。幼儿扮演相应角色,并正确报警、出警。

  四、消防演习

  1、 警报响起,幼儿选择各种自救方法。(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低身走疏散通道等。)

  2、 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而快速地下楼梯、逃离"火区"。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我执教了学前双语教材中健康领域《保护耳朵》一课,这是一节双语教学活动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耳朵的功能。

  2、了解哪些行为会危害耳朵的健康。

  3、 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

  会用耳朵仔细听声音,分辨不同的声音,知道耳朵是身体重要的器官,我们应该保护耳朵。这样能让幼儿知道应该保护自己的耳朵并且知道怎样保护如何保护,听各种声音,可以让孩子锻炼自己的听力,让孩子知道耳朵的功能以及对人的重要性,简单的了解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在上课内容上,我设计了谜语;游戏“小耳朵真有用”;情境表演等环节来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耳朵,并教授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二、教学过程方面

  先简述一下活动流程:首先以《五官歌》来活跃气氛,然后以谜语的形式让孩子知道耳朵是五官之一,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耳朵,我们通过耳朵的听,可以辨别出声音的来源,并且可以分辨出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悦音还是噪音。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没有耳朵就没法听到声音了,从而让幼儿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教授保护耳朵的方法。和幼儿一块来做游戏:“小耳朵真有用”,老师播放各种声音幼儿仔细辨别各种声音。通过情景表演和动画组织幼儿参与讨论,更近一步地了解耳朵的作用以及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活动流程,教学环节上没有大的疏漏,教学目标也大体完成。由于都是民族孩子,在《五官歌》的演唱中并不是很好,好多孩子遗忘比较严重,这就提醒我平常要对孩子进行所学内容的复习,否则要用到时就后悔莫及。在游戏“小耳朵真有用”时,小朋友们都很专注地听老师将准备好的录音机、打击乐器、噪音,使它们发出声音!我的本意是我们通过耳朵的听,可以辨别出声音的来源,并且可以分辨出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悦音还是噪音。可以让孩子锻炼自己的听力。实际效果还不错,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且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方面

  在实施教学活动前先认真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之后认真备课。这节教学活动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于活动中的重难点在教学活动中以得到了解决。在活动中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以孩子为主,。整节课时间恰到好处,更没有使孩子们感到疲倦。

  以上就是我对《保护耳朵》这节课的教学反思,虽然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但我深知在教学环节中可能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教学反思也还有不够全面的地方。

手机扫码阅读大班社会多出来怎么办?教案反思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