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
1、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
答案:在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时,青头一直想方设法鼓励和安慰它。这说明它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1、青头大吃一惊,他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他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我从青头蹦一骨碌爬起大声喊感受到青头内心焦急万分,担忧朋友而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他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还机智地告诉红头应该怎样应对危险。只有好的朋友才会那么关心你的安危。)
2、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他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还机智地告诉红头应该怎样应对危险。只有好的朋友才会那么关心你的安危。)
3、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为救朋友,他不顾安危,想办法去解救,只有好朋友才会这样做。)
通过青头的动作、语言、心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很深厚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室》1.说一说,教室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2.想一想,要找的是谁?3.猜一猜,说的是什么物品?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室》
1.说一说,教室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答案:教室前面有黑板,黑板的左边是电视机,
在黑板的上面、国旗的下面有8个大字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教室中间摆了课桌。
2.想一想,要找的是谁?
找第1排从右数第3个同学。(淘气)
3.猜一猜,说的是什么物品?
这个物品在电视机的下面。
电视机的下面有书本、花盆和地球仪,是什么呢?
在地球仪的左边。我知道了,是花盆。
3、我是什么说说“我”是什么,我“说”变成什么?
说说我是什么,我说变成什么?
答: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雪。
4、默读枫树上的喜鹊课文。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默读课文。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点拨:找出带有我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弄清喜欢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喜欢高大的枫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窝,喜欢喜鹊窝里的喜鹊。
5、课文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
在我眼中,雾是个大画家,雾中的景色朦朦胧胧、奇幻无比。花草树木像长在仙境里,这美妙的图景只有雾才能画得出来。
6、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
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
门高约2米。 一拃长约15厘米。
黄瓜长约20厘米。 橡皮长约3厘米。
李老师身高约175厘米。 树高约10米。
7、(1)估一估,红绳的长度是黄绳的多少倍?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1)估一估,红绳的长度是黄绳的多少倍?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答:红绳是黄绳的5倍。
(2)分别量出红绳和黄绳的长度,算一算,自己的估计准确吗?
8、什么是“2倍”?画一画,并举例说一说。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什么是2倍?画一画,并举例说一说。
2倍可以是2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倍也可以是两类物品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9、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参考答案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答: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10、第二十三课 23 纸船和风筝 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
第二十三课 23 纸船和风筝 课后练习题答案
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
提示: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11、阅读全文,说说长颈鹿先生寄给鼹鼠先生的是什么?
阅读全文,说说长颈鹿先生寄给鼹鼠先生的是什么?
从全文的阅读中我们就能看出来了,鼹鼠先生打开包裹里面看到的是一堆小颗粒,到了来年去路上发现满路都是盛开的鲜花,就可以知道,长颈鹿先生送个鼹鼠先生的是一袋花籽。
12、阅读全文,说一说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全文,说一说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亡羊补牢的意思就是:羊丢了再去修补,其实这并不算迟。比喻就是出了问题以后,我们就要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出现损失。
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我们做事情不能够急于求成,不然反而有害。
13、朗读课文,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朗读课文,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答:睡梦中的妈妈是很美丽且温柔的,这也说明了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
14、“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答: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雨滴下落的过程,作者使用了动词落来描写;冰雹下落的过程,作者使用了动词打来描写;雪下落的过程,作者使用了动词飘来描写。落打飘分别抓住了雨、冰雹、雪下落速度不同的特点,用词准确、严谨;描述形象、生动。
15、《那一定会很好》朗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三年级语文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朗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相同之处:《去年的树》中的树和本课中的种子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去年的树》中,树先是被伐木工人砍倒,后被切成细条,做成火柴,最后变成了点燃的火。本课中的种子先是长成了一棵大树,后又变成了手推车,然后变成了一把椅子,最后变成了阳台上的木地板。
不同之处:《去年的树》中,树的变化不是按照它想变成的样子改变的,而本科中的种子则是一直按照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变化的。
16、《手术台就是阵地》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你还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有关白求恩的其他故事。
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你还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有关白求恩的其他故事。
答:这里的阵地指的是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人叔叔的岗位在工厂,农民伯伯的岗位在农田,而医生的岗位在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大夫一直把手术台当作自己的阵地,无论外面多么危险,都坚守在手术台前,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17、《灰雀》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列宁说: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想:他是不是知道我把灰雀捉走了。)
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想:他是多么喜欢灰雀啊,我应该放了它。)
列宁说:会飞回来?(男孩想:我决定改正错误,一定放了它。)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列宁想:说话吞吞吐吐,难道是他捉了灰雀?)
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想:真是你捉了它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列宁想:看来孩子知道自己错了,真是个好孩子啊!)
18、《大自然的声音》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些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些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点拨:先确定一个话题,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句子要有条理。
例: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雨后,岸边的石头便是他们的歌台。听,他们开始唱了:呱呱,呱呱,呱呱呱一个在唱,另一个也跟着唱,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由独唱变成了大合唱。他们也喜欢在晚上,躺在荷叶上也星星们唱歌,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简单的对唱里,藏着他们快乐的心。
19、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提示:先确定一个话题,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句子要有条理。
例1:雨是大自然的演奏家。一阵狂风吹过,哗哗哗,哗哗哗雨像一曲奇妙的歌谣,悄悄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雨声里,山中的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每一块岩石,都变成了神奇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例2: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雨后,岸边的石头便是他们的歌台。听,他们开始唱了:呱呱,呱呱,呱呱呱一个在唱,另一个也跟着唱,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由独唱变成了大合唱。他们也喜欢在晚上,躺在荷叶上也星星们唱歌,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简单的对唱里,藏着他们快乐的心。
例3:大自然是个有声有色的世界。这里不仅有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还有许多歌手。你瞧,春姑娘带了两位歌手来到了人间。轰隆隆轰隆隆春雷来了。他敲起鼓点,那声音多么令人兴奋,使人欣喜。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谁在歌唱?滴答答滴答答原来是春雨!像春蚕咀嚼桑叶,像大地为我们演奏春天的序曲。
例4:厨房,是个音乐厅。妈妈做饭时,里面便传来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妈妈洗菜时,水哗啦哗啦地唱着一首欢快的歌曲。刀在菜板上使劲切菜,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咚,就像一位鼓手在卖力地打鼓。锅铲飞速翻炒,发出当当的声音,就像是在弹钢琴。哗啦咚咚当当就像一个乐队,演奏着一首美妙的曲子,好听极了。
20、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8.关于年、月、日,你学过哪些知识?整理一下,与同伴说一说。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8.关于年、月、日,你学过哪些知识?整理一下,与同伴说一说。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一日。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叫一月。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叫一年。
一年有12个月
7个大月(31天)1、3、5、7、8、10、12
4个小月(30天)4、6、9、11
(特殊)二月28天(平年)
29天(闰年)
平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余1天;
闰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余2天。
一年有四个季度,
1月、2月、3月为第一季度;
4月、5月、6月为第二季度;
7月、8月、9月为第三季度;
10月、11月、12月为第四季度。
平年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上半年有182天,
每年的下半年有184天。
1年=12个月
一天=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 四百年又闰
记住几年闰年年份:
1992年,1996年, 2000年,2004年,
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
21、14.他们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去比较合适?了解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练习题及答案
14.他们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去比较合适?了解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答:答案不唯一。如看花展:步行去,大约需要40分钟;骑车去,大约需要15分钟。去黄山:坐飞机去,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坐火车去,大约需要8小时。去沙湖:坐小汽车去,大约需要30分钟;骑车去,大约需要2小时。
22、15.小兰的爸爸和小兰各是多少岁? 我今年64岁。我的年龄是爷爷的1/8,爸爸的年龄是我的4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四》练习题及答案
15.小兰的爸爸和小兰各是多少岁?
我今年64岁。我的年龄是爷爷的1/8,爸爸的年龄是我的4倍。
小兰:648=8(岁)
小兰的爸爸:84=32(岁)
答:小兰的爸爸32岁,小兰8岁。
23、找找“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自哪个自然段?
找找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自哪个自然段?
第一句在文中第四自然段,这一句是这段话的总起句,后面的内容分别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速度的快慢、运动的方式来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各不相同。
24、分角色阅读青头和红头对话的心情,试着读出相应的语气
分角色阅读青头和红头对话的心情,试着读出相应的语气
体现红头的心情变化的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红头心情的变化:从害怕到悲哀。
体现青头的心情变化的句子: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青头心情的变化:从着急到镇定。
25、列宁很喜欢灰雀,可以从哪些语言看出?
列宁很喜欢灰雀,可以从哪些语言看出?
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每次都要经常体现了列宁对三只灰雀却喜爱的程度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的歌唱,还给它们带来食物,进一步写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2、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找遍一词表现出列宁对灰雀的担心。)
3、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 ,它怕冷。 (它怕冷更流露出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之情。)
26、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
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
答案:在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时,青头一直想方设法鼓励和安慰它。这说明它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1、青头大吃一惊,他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他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我从青头蹦一骨碌爬起 大声喊感受到青头内心焦急万分,担忧朋友而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他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还机智地告诉红头应该怎样应对危险。只有好的朋友才会那么关心你的安危。)
2、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他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还机智地告诉红头应该怎样应对危险。只有好的朋友才会那么关心你的安危。)
3、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为救朋友,他不顾安危,想办法去解救,只有好朋友才会这样做。)
通过青头的动作、语言、心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很深厚
27、颐和园我们来讨论一下:作者是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我们来讨论一下:作者是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答: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方为顺序游览的。从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表现了作者移步换景、过渡的自然,用词的准确。
28、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首先,这块透明的琥珀是松脂球化石,所以作者推测故事发生的地点应该是树林,有高大的松树,因为老松树才可能有厚厚的松脂:同时还推测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是一个夏日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树林,只有这样松脂才能被晒得渗出。
其次,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这两个小东西指的是一个蜘蛛和一只苍蝇,所以作者推测苍蝇飞入树林落在一棵松树上,正当蜘蛛扑过去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时,恰好被滴下的松脂包住。并且由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推测它们挣扎的情形。
最后,根据查阅的资料可知,一块琥珀形成的时间大约为几万年,所以作者推测故事发生在几万年前。
29、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
宗璞笔下那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让人联想到雨丝落在苍翠欲滴的古木上,映绿了雨水;而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还有的绿得怎样呢?或绿得发亮,或绿得发紫令人浮想联翩。
30、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牛和鹅课后练习。
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虽然是一件童年小事,但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不要因为别人怎么说,就轻易相信,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要盲目地怕人、怕事、怕物。别人无理欺负你,要敢于制止他,也不要因为自己强,就欺负别人。所有这些,对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31、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
我的心情
原因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充满自信
得到老师的支持
紧张、狼狈
上台表演时,听见台下哄堂大笑
窝囊
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32、9.下面结果是用计算器“算”出来的,估计一下,结果合理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参考答案
9.下面结果是用计算器算出来的,估计一下,结果合理吗?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356+175=181
结果不合理,错误原因:加数不可能大于和。
179-86=265
结果不合理,错误原因:差不可能大于被减数;个位上9减6不可能等于5。
3845=1748
结果不合理,错误原因:积个位上的数应是0,而不是8。
3955=390
结果不合理,错误原因:商的个位数不可能是0;商不可能位数。
33、结合课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习题答案
结合课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我的心情 | 原因 |
期待表演 |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
充满自信 | 得到老师的支持 |
紧张、狼狈 | 上台表演时,听见台下哄堂大笑 |
窝囊 | 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
34、“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其作用是什么?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其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其作用是:强调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是爱自己的祖国,深化主题。
35、“月明的园中,藤萝的腋下,母亲的膝下”让你有何感受?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腋下,母亲的膝下让你有何感受?
答: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菜园,藤萝垂挂在廊亭边,诗人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盖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听她讲诉儿时的趣事。这样的画面使我感到恬静、温馨、美好。
36、梅花魂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
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
答: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在文中是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7、走遍天下书为侣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答:如果你问到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会选择一支笔 。
如果我去周游世界,我一定会发现许多许多有趣而奇怪的事。遇到这些事,我们就应该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有上笔,把这些事记下来,用笔诉说着你的心声。如果你在吹海风,如果你在热带鱼林,如果你在雄伟的高山上你都可以用笔诉说大海的蓝,动物的神气,山的壮丽
38、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答:这样写是为了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圆明园曾经拥有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而这样的辉煌被毁灭了更能引起我们的愤怒。
39、1、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牛郞和老牛相处: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他和织女认识: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织女。
40、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41、19、父爱之舟 1.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
答:①卖茧给我买枇杷吃:
②摇船送我上学;
③住旅馆想为我加钱换房间;
④庙会上给我买豆腐脑;
⑤回家为我糊万花筒:
⑥雨雪天背我上学;
⑦替我铺床;
⑧在船上为我缝补棉被。
42、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课文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太阳:(1)距离远;(2)体积大;(3)温度高
作用: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
(2)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3)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4)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43、 1.在下表中用“○”标出3的倍数,用“△”标出5的倍数。 哪些数上既标有“○”又标有“△”?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的公倍数》
1.在下表中用○标出3的倍数,用△标出5的倍数。
哪些数上既标有○又标有△?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44、1.(1)写出15,36的全部因数,并找出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 (2)写出50以内3和8的全部倍数,并找出3和8的最小公倍数。
1、
(1)写出15、36的全部因数,并找出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
15的因数:1、3、5、15。
36的因数:1、2、3、4、6、9、12、18、36。
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3。
(2)写出50以内3和8的全部倍数,并找出3和8的最小公倍数。
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3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45、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后练习及答案
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牛郞和老牛相处: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他和织女认识: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织女。
4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后练习及答案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47、“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我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我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感受:园子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爱园子中的一切。
48、阅读全文,感受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阅读全文,感受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祖父的园子特别就特别在于是自由自在的,同时又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祖父的园子里,不管是花、鸟、虫儿还是菜什么都是自由自在的,就连空气都是自由自在的,这也说明了作者的童年也是很自由的,她童年快乐的源泉就是自由!
49、明明的头长是20cm,身高是120cm。明明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
明明的头长是20cm,身高是120cm。明明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约分》
首先我们知道明明的头长是20cm,身高是120cm.
所有由此得出来:明明的头占了身高的20/120=1/6.占了身高的六分之一。
答:明明头长是身高的1/6。
50、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答:五根手指各有各的作用:大拇指:最肯吃苦,肯卖力气,做很多重要的活。食指:干复杂、有危险的活。中指:不爱出力,从旁辅助。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但在一些场合作用很大。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各的不同姿态,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用也都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无根手指能够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的话,那就每根都有力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
5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如,“恍然大悟“”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读一读,想一想,并抄写下来。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如,恍然大悟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读一读,想一想,并抄写下来。
答:例如:伯父换看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样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5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答:这句话写出了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革命者在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挫折与迫害。从这玩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怕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例: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休的寒意,摸模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本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 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微弱的光深深的寒来意与前文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 互相呼应,都是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了旧中国的昏暗与冷酷,宜染了 种悲凉的气氛。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穷苦的百姓怎能过上好日子呢?
53、穷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答:环境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千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心理活动: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一一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是他来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啦?
抱过来啊?....他会接我的!那也括该,我自作自受.....揍我顿也好 !
人物对话: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
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桑娜沉默了。
吧,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勤劳而善良的人。
54、穷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本文讲述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的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55、怀念母亲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是哪两个母亲?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是哪两个母亲?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答: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
对生身母亲,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人梦、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领来人梦、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对两位母亲,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56、草虫的部落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曹操的部落”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曹操的部落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答:我们和作者一起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和建筑工程师。
我印象最深的是甲虫音乐家们和搬运食物的村民们。作者对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描写,让我也想去听一听这种音乐;而搬运食物的村民们则令我产生了对它们的敬畏之情。
57、“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我伸出手,接过李江给我的钢笔,我要搬家了,要到广州上学了。这是我给你的送别礼,希望你能喜欢。我愣住了,脑海里全都是我与李江的美好回忆,两行泪不知何时从我眼里流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要离开这所城市了,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我有点茫然,过了良久,才说:你要走了,还回来吗?回来记得找我。我们在湖边聊了很久很久,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58、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 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练习答案
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答:(1)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答:第2 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了瓜藤、竹子、高粱、芭蕾、苔藓、草坪菜畦和一些小动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第3自然段描写了山、河、铁轨、柏油路等在夏天的生长;第4自然段叙述了中小学生在夏天的成长。所以课文围绕中心句,从植物、动物山、河、铁轨、柏油路等中小学生三方面具体描写了万物在夏天生 长迅速的特点。
59、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我”盼着什么?是怎样的心情。
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我盼着什么?是怎样的心情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一直在盼着妈妈早点儿洗碗衣服,能够带我出去玩。作者通过了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写出来了我对于妈妈能够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的心情。
60、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1)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 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2)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61、排练时的情形,“我”记忆很深刻,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排练时的情形,我记忆很深刻,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A、 终于轮到我们上台了,我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终于能上台了,着急的是怕我跳不好。虽然这种舞我们已经练习了无数次,但在等待的时候,我的心还是怦怦直跳。音乐响起,我面带微笑,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心也逐渐平静。节目很快结束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们成功了。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呀!
B、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我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能上台了,紧张的是怕忙中出错,那可会丢了班集体的荣誉的。音乐响起,我们面带微笑,开始朗诵《弟子规》。随着音乐的变化,我们的诵读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重,时而轻。有时我们还轻打快板,敲击铃鼓,和着节奏,把我们的《弟子规》有感情地朗诵给台下的观众。节目很快就结束了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们成功了,心里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