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母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猫》和《母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猫》和《母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我们可以分成三点:
(1)、 结构:总分构段方式。
(2)、 语言表达:口语化的语言。
(3)、 情感表达: 表达了对动物真诚的喜爱和赞美。
不同点也可以从三方面来了解:
(1)、结构:
《猫》写了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重点还是写了猫的古怪。
《母鸡》写孵出鸡雏前后的对比,重点写了孵出鸡雏后。
(2)、语言表达:
《猫》明贬实褒。
《母鸡》字里行间态度的变化,表现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
(3)、情感表达:
《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视猫为孩子,表达了由衷的喜爱。
而《母鸡》则写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练一练 5.看尺子,填一填。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练一练 5.看尺子,填一填。
第一个格子:0
第二个格子:5
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练一练 1.数一数,有几朵花?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练一练 1.数一数,有几朵花?
第一盆有4朵花
第二盆有2朵花
第二盆有0朵花
4、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描一描,写一写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小猫钓鱼》描一描,写一写
0 0 0 0 0 0
5、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说一说,填一填。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可爱的小猫》说一说,填一填。
盘子里有3条鱼。
吃了1条,还剩几条。
3-1=2
又吃了1条,还剩几条。
2-1=1
再吃了1条,还剩几条。
1-1=0
6、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和同伴试着表演一下这几幅画的意思。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和同伴试着表演一下这几幅画的意思。
图1:车上有2人
2+2+3=7(2+2=4 4+3=7)
图2:车上有8人
8-1-5=2(8-1=7 7-5=2)
图3:车上有9人
9-5+1=5(9-5=4 4+1=5)
7、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一起来分类》 练一练 1.把同类的涂上相同的颜色。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一起来分类》 练一练 1.把同类的涂上相同的颜色。
餐具:杯子、碗、盘子、勺子
玩具:小汽车、摩托车
水果:苹果、梨、菠萝、葡萄
文具:铅笔、橡皮
8、描写《青蛙与诗》可以采用哪些手法?青蛙诗句和优美的句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与诗》课后习题答案
一.综合使用多种描写手法。文章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就来要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扬长避短,渗透融合,进一步增强源表达效果。刻画人物血肉丰满,创设意境景致深远,说明事物形象生动。
二.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很富表现力。一个巧妙的比喻胜过了大段呆板平直的说理文字。一个生动的拟人胜过大段绕弯子的说明。
9、阅读二年级下册12课《寓言二则》说说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的意思
阅读二年级下册12课《寓言二则》说说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的意思
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以后修补羊圈,比喻出现了问题及时的补救,防止再出现什么损失。
揠苗助长违背事物生长的规律,一味其速度反而会坏事。
10、《灰雀》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答: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④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11、《带刺的朋友》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对刺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对刺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答:那个东西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好奇;那个家伙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小东西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钦佩和由衷的喜爱之情。
12、那一定会很好课后答案,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朗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相同之处:《去年的树》中的树和本课中的种子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去年的树》中,树先是被伐木工人砍倒,后被切成细条,做成火柴,最后变成了点燃的火。本课中的种子先是长成了一棵大树,后又变成了手推车,然后变成了一把椅子,最后变成了阳台上的木地板。
不同之处:《去年的树》中,树的变化不是按照它想变成的样子改变的,而本科中的种子则是一直按照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变化的。
13、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为什么这样想?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指导:这道题是指导同学们在读文章时如何边读边根据内容预测下文,这样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同学们今后构思自己的习作。
我在故事的很多地方作了预测。当读到胡子沾上了营养丰富的果酱时,我就猜到胡子会越长越长。
故事讲到了长胡子的各种用处,我依据这个内容和生活常识作了一些预测。
我预测的内容没有原文丰富,有的还与原文不一致,但是我的预测也是有依据的。
当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我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接着猜测后面可能会发现什么。
答案:我认为胡萝卜先生走到哪里,故事就会发展到哪里。比如胡萝卜先生走到河边,小猫觉得钓鱼线太短了,于是就剪了一段用来做钓鱼线。我这样想的理由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很长很长,只要是需要线或绳子的地方,都可以用上。
故事的结果:
我的预测和故事的内容不一致,但也是有道理的。
14、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下面加点的词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1、明朗与晴朗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明朗,除了晴,还有亮的意思,蓝天都亮了起来,这是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出来的景象。多么表达出来的语气是非常兴奋的,强调了明朗的程度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2、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理解的。凌乱:混乱而没有调理。近义词:混乱 纷乱 杂乱等;反义词:整洁、整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5、《蜜蜂》课文中两点四十分体会到了什么
《蜜蜂》课文中两点四十分体会到了什么
文中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这句话的两点四十分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也说明了作者女儿对于这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记录的很详细,同时也体现了她的观察细致和严谨。
16、三年级下册17课《我们的奇妙世界》,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年级下册17课《我们的奇妙世界》,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奇妙~奇特 映射~映照
闪烁~闪耀 漂亮~美丽
感叹~感慨 锋利~尖利
蔚蓝~天蓝 仔细~观察
仔细~认真
反义词
升起~降落 张开~合拢
神奇~普通 融化~结冻
普通~特殊 仔细~马虎
17、 说说课文《我们的奇妙世界》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
说说课文《我们的奇妙世界》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
天空的奇妙:从清晨的日出到各种奇妙形状的云彩,还有噼噼啪啪的雨点,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晖和夜晚的星星等。
大地的奇妙:夏天的树荫带来的凉爽,秋天的落叶纷飞和冬天的冰雪世界,一集植物和动物世界的景象。
18、《我们奇妙的世界》近义词与反义词
《我们奇妙的世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奇妙奇特 变幻变化 雕饰雕琢
呈现显现 闪烁闪耀 感叹感慨
领略欣赏 仔细认真 普通平常
反义词:
奇妙普通 降落升起 结束开始
圆润干瘪 张开并拢 融化凝固
仔细粗心 普通独特
19、为什么说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结合课文《猫》中的内容说一说
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课文中有不少语句表现了母鸡的形象。比如遇到危险,母鸡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表现了母鸡的勇敢与负责。又如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表现了母鸡对儿女的疼爱至极,一个慈爱的母亲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20、说说课文《猫》中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
课文围绕猫的可爱主要讲了四层意思:一是既老实又贪玩;二是既贪玩又尽职;三是高兴了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了就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四是既胆小又勇猛。
21、默读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1、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略)
默读时采用勾画法,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可借助工具书对词句进行理解,还可以与同学探讨交流。
22、《相交与垂直》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3.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3.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2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 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4、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做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茡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从写法上提问:介绍变态茎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从片段中得到启示,结合生活实际提问:我们见到的变态根还有哪些?说说它们属于变态根的哪一种。
25、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猫》学习要点,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猫》学习要点,知识点归纳
①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作者老舍主要通过通俗流畅的语言,细致且生动的描写了猫咪的性格古怪,同时也写出来了它满月时候的淘气和可爱,到处表露出来了作者对于猫咪的喜爱之情。
②多音字了解
【屏】(bǐng)屏息凝神;(png)屏障
【折】(zh)折断;(zhē)折腾;(sh)折本
26、默读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猫》,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喜欢猫
默读四年级语文下册13课《猫》,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喜欢猫
从第二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猫咪当做顽皮可爱的孩子,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来了对猫的喜爱。
从第三自然段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猫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同时还将猫咪的脚印比作是美丽的梅花,这些都能看出作者对于猫的喜爱。
第四自然的中也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猫的既担小又勇敢表现了出来,也能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
第六自然段作者也同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小猫写得和小朋友一样淘气、顽皮且可爱。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猫的喜爱。
27、四年级下11课《白桦》课后知识点小节
四年级下11课《白桦》课后知识点小节
1、多音字组词
抹:
抹 (mǒ)涂抹
抹 (m)拐弯抹角
抹 (mā)抹布
朝:
朝(cho)朝拜
朝(zhāo)朝阳
2、近义词
仿佛好像 潇洒洒脱
寂静安静 朦胧模糊
3、反义词
潇洒拘束 洁白漆黑
朦胧清晰 寂静喧闹
28、《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
在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29、课文《猫》的生字组词
课文《猫》的生字组词
忧:忧愁 忧患 隐忧 无忧无虑 忧国忧民
虑:忧虑 过虑 顾虑 考虑 深谋远虑
贪:贪玩 贪睡 贪婪 贪心 贪得无厌
职:尽职 称职 职业 职务 官职 辞职
屏:屏息 屏气 屏除 屏弃 屏退 屏迹
蹭:蹭吃 蹭车 磨蹭 蹭破皮 蹭一身泥
稿:稿纸 草稿 书稿 投稿 脱稿 稿子
腔:腔调 唱腔 口腔 胸腔 南腔北调
解:解闷 解恨 解约 瓦解 难解难分
闷:解闷 烦闷 闷雷 闷得慌 闷闷不乐
蛇:毒蛇 蟒蛇 蛇蝎 画蛇添足 杯弓蛇影
遭:遭殃 遭灾 遭难 遭遇 第一遭
殃:遭殃 灾殃 殃及池鱼 祸国殃民
盆:花盆 脸盆 水盆 盆地 盆栽 盆景
勃:蓬勃 生气勃勃 英姿勃勃 勃然大怒
30、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
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
同样:丰子恺和俄罗斯作家叶诺索夫的白鹅从描述鹅的步态中表现出傲慢;在描述方法上,两篇文本都非常注重拟人修辞的使用;在写作结构上,两篇文本首先介绍鹅的特点,然后具体描述。
31、四年级下册课文《猫》的生字词组词
四年级下册课文《猫》的生字词组词
多音字
屏:bǐng(屏息) png(屏幕)
了:li(来了) liǎo(没完没了)
折:zh(折断) zhē(折腾) sh(枝折花落)
一、逗:du,声母是d,韵母是ou,声调是四声。
释义:
1、停留:逗留。逗号。
2、引,惹弄:逗哏。
二、缕:lǚ,声母是l,韵母是ǚ,声调是三声。
释义:
1、线:千丝万缕。
2、泛指线状物。
三、倚:yǐ,声母是y,韵母是i,声调是三声。
释义:
1、靠着,倚靠。
2、仗恃:倚势。
3、偏,歪:不偏不倚。
4、随着,和着。
32、小猫老实近义词,阅读《猫》说一说
小猫老实近义词,阅读《猫》说一说
说他老实吧, 他的确很乖。 他会找个暖和的地方, 成天睡大觉, 无忧无虑
老实的近义词诚实
33、字组词四年级下册《猫》
字组词四年级下册《猫》
乖(guāi)乖戾、乖舛、乖觉、乖乖、嘴乖、
虑(lǜ)无忧无虑、忧虑、顾虑、处心积虑、
职(zh)职务、尽职、辞职、官职、称职
屏(bǐng)屏息、屏气凝神、屏住呼吸
蹭(cng)磨蹭、蹭躅、磨磨蹭蹭、捱捱蹭蹭、蹭画、
稿(gǎo)稿纸、稿子、稿酬、腹稿、草稿、
腔(qiāng)装腔作势、腔调、满腔怒火、满腔热忱、京腔
噜(lū)嘟噜、噗噜噜、嘀里嘟噜、打呼噜、呼噜、
殃(yāng)遭殃、祸国殃民、灾殃、池鱼之殃、殃殃大国
折(sh)折断、折腾、折磨、不折不扣、折叠、折服、
34、部编版四年级下13课《猫》生字组词
部编版四年级下13课《猫》生字组词
乖(guāi]) 1.(小孩儿)不闹;听话。 2.伶俐;机警。 3.违反;背离。 4.(性情、行为)不正常。
虑(lǜ) 1.思考。 2.担忧;发愁。
职(zh)1.职务;责任。 2.职位。 3.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 4.掌管。 5.只;仅。 6.姓。
屏(bǐng)停止、抑制。
蹭(cng)1.摩;擦。 2.缓慢向前移动。
稿(gǎo) 1.谷类植物的茎。 2.(~儿)稿子。 3.外发公文的草稿。
腔(qiāng)1.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2.(~儿)话,3.乐曲的调子。4.说话的腔调。5.用于宰杀过的羊(多见于早期白话)
噜(lū)〔噜苏〕啰唆。苏(su)。
殃(yāng)1.祸害。 2.使受祸害。
折(sh) 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2.亏损 3.姓。
35、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我们可以分成三点:
(1)、 结构:总分构段方式。
(2)、 语言表达:口语化的语言。
(3)、 情感表达: 表达了对动物真诚的喜爱和赞美。
写作手法不同。《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母鸡》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
表达的情感不同。《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36、《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文章结构清晰。《猫》用过渡句将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是文章浑然天成。
善用总分结构。《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母鸡》先总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
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性格特点。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敢;《母鸡》列举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来表现母鸡的不辞劳苦。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猫》的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母鸡》几乎全是口语,带着浓郁的京味。
不同点也可以从三方面来了解:
(1)、结构:
《猫》写了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重点还是写了猫的古怪。
《母鸡》写孵出鸡雏前后的对比,重点写了孵出鸡雏后。
(2)、语言表达:
《猫》明贬实褒。
《母鸡》字里行间态度的变化,表现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
(3)、情感表达:
《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视猫为孩子,表达了由衷的喜爱。
而《母鸡》则写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37、阅读《猫》利用“说它老实吧它的确...可是...”造句
阅读《猫》利用说它老实吧它的确...可是...造句
朋友家有一只小狗,说它老实吧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只要主人不在家,它就开始各种的拆家。
姐姐家有一只小猫,说它老实吧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当看到老鼠的时候就开始上蹿下跳。
38、阅读四年级下册《猫》说它老实吧仿写人写一段
阅读四年级下册《猫》说它老实吧仿写人写一段
邻居家的小妹妹说她胆子大吧,看恐怖片都不带眨眼的,但是却不敢一人走夜路,晚上回家都要找同伴先把自己送回家。
39、读一读《猫》,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你会怎么写
读一读《猫》,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你会怎么写
我家的小猫说它胆小吧,它的确很胆小,看到有陌生人来就直接躲起来,而且叫它也不会出来。但是当它看到有老鼠的时候,就直接自己去追,直到抓到为止。而且还会逗着老鼠,不让它跑走,又不让它死掉,将老鼠折磨的没有了力气才慢悠悠的开始它的美食!
40、《我们家的男子汉》组词和拼音
《我们家的男子汉》组词和拼音
倔ju 倔强、倔起、倔犟
强jing 倔强
攥zun 攥着、把攥、攥拳头
嘱zhǔ 嘱咐、叮嘱、医嘱
咐f 吩咐、托付、嘱咐
楂zhā 山楂、山楂片、山楂卷
潦lio 潦草、潦倒、潦星
沮jǔ 沮丧、
绪x 情绪、心绪、头绪
41、比较《猫》和《母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比较《猫》和《母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①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鸡雏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浑然天成。②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母鸡》先总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③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不同点:①在情感的表达上,《猫》无论是写猫的古怪,还是写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②在语言的运用上,《猫》一文体现了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而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
42、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欣赏与设计》 通过轴对称或平移,可以设计出美妙的图案。 上面各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欣赏与设计》
通过轴对称或平移,可以设计出美妙的图案。
上面各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图①是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的综合组合图形,是通过轴对称得到的。
图②是平移得到的。
图③是先进行平移,再轴对称得到的。
4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巩固应用》 9.把下面的数填入相应的框内。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巩固应用》
9.把下面的数填入相应的框内。
5的倍数:25 40
2的倍数:12 42 40 14 72 18
3的倍数:12 42 81 72 18 99
44、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底和高》 2.画出下面各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底和高》
2.画出下面各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45、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如何求出图中梯形的面积?与同伴说一说你的想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如何求出图中梯形的面积?与同伴说一说你的想法。
(20+80)X402=2000(m)
46、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大小》 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并与同伴交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大小》
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并与同伴交流。
47、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 2.把下面各个图形分成已学过的图形,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
2.把下面各个图形分成已学过的图形,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48、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松鼠》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课后练习及答案
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与第一句话相对应的内容是:第1自然段中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如它们面容清秀,眼晴闪闪发光-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与第二句话相对应的内容是:第4自然段中描写松鼠搭窝的内容,如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与第三句话相对应的内容是:第5自然段中介绍松鼠繁殖情况的内容,如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课文运用的是形象的描述,富于文学色彩,表达更生动;这几个句子是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来介绍松鼠,表达更准确,更具体。
49、《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有何共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有何共同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答案
《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四行两句,每行七个字;都是宋代诗人写的;都描写了古代乡村儿童生活;都洋溢着稚童们的天真可爱,充满着童真童趣。
50、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抓住商人的神态、语言和动作以及观众的反应
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抓住商人的神态、语言和动作以及观众的反应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每天在路边销售自己的兵器,这一天,他到市场上去买矛和盾。好多的人都围上来看,店家就很开心的举起来自己的盾,并且向大家说,这是我的盾,这世界上最坚固的东西了,不管是怎样锋利且尖锐的东西,都不能够给它刺穿了!然后那个买兵器的,又拿起来了一支矛,说:这是我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锐的东西了,无论是多么牢固的东西都能被它给刺穿了,只要一碰上,保准有个洞!说着他十分的得意,大喊起来赶快来看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世界上最坚固的盾和世界上最锋利的矛!
这个时候有个客人就走上前来拿起一支矛和一个盾说,:如果你用这个矛去刺这个盾会是什么结果呢?围观的人皆是一愣,然后都笑了起来,就全走了,这个卖兵器的人也灰溜溜的走了!
51、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形近字与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形近字与多音字
形近字:
斯(斯文)期(日期) 艇(小艇)挺(挺立)
垫(床垫)热(热闹) 祷(祈祷)涛(海涛)
簇(簇拥)族(民族) 码(码头)妈(妈妈)
多音字:
翘:qio(翘着脚)qio(翘首)
哗:hu(哗笑)huā(哗哗)
散:sn(散步) sǎn(散开)
52、《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其实这三首诗都是诗人通过托物言志的写法,虽然表面上说的是这个物,但是实际上确是在赞颂某一种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做人的志向,还有自己要坚守的节操。
53、《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表达感情上有个异同?说一说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表达感情上有个异同?说一说
相同点: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
不同点:《匆匆》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