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第六课景阳冈课文随堂笔记

学习分享 2024-08-22 13:34:06

五年级下第六课景阳冈课文随堂笔记

1、五年级下第六课景阳冈课文随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性格特点。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仍决定继续过冈。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2、端午粽一年级下册第十课课文复习重难点笔记

1.外婆是用什么包粽子的?

外婆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2.外婆包的粽子都有哪些花样?

外婆包的粽子的花样多:有红枣粽,还有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3.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一年级下第八课静夜思课文重难点复习笔记

1.当时诗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诗人处在一个静静的夜晚,月色如霜照耀着大地,透过窗户照在窗前。

2.望着空中的明月,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望着空中的明月,诗人不禁想念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来,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4、二年级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重难点探究笔记

1.课文写了雷锋叔叔做过的几件事?

(1)在下雨天抱着迷路的孩子回家;(2)背着年迈的大娘在路上行走。

2.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雷锋叔叔总会在需要献出爱心的时候出现,他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现在雷锋叔叔已经不在了,可是他的精神却永存,并被继承和发扬。

3.你身边有雷锋吗?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我身边有雷锋。有一次,我的同桌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准备过马路,他忙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过了马路。

5、沙滩上的童话二年级语文下册10课,课文重难点复习笔记

1.为什么说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因为在沙滩上,我们可以用沙子垒起城堡,然后编织有趣的童话故事,度过幸福快乐的时光。

2.在我们编织的童话里城堡变成了什么?我们变成了什么?

城堡变成了魔窟,我们变成了勇士。

3.为什么连我也忘记了她就是我的妈妈?

我沉浸在编织的童话中,以至于忘记了那是我的妈妈,这说明我们玩得很开心。我们把妈妈当作童话中的公主,这说明了我们追求着真善美,以及对妈妈的爱。

6、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文重点难点随堂笔记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旧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2.英英变成树以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象。

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窝;妈妈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和它们 一起啧吧啧吧地吃;小动物们讨论哪里来的水滴。

3.为什么我会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因为我看见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们,还和它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我早已经肚子饿得咕咕叫,所以想吃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尤其是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哪来的这一部分?可以删掉不写吗?

这一部分不能删掉,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的尿、大树的眼泪,可就偏偏猜不到这是大树看到好吃的流出的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英英变成了树真麻烦这一想法。

5.你是怎样理解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的?

从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对我眨了一下眼睛可以看出妈妈早已经知道这棵树是英英变的,联系课文开头,妈妈知道英英不喜欢吃饭才变成了树,于是带了很多好东西住到鸟窝,又故意分给小动物,和它们一起啧吧啧吧地吃,目的就是引起英英的食欲。英英终于明白了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7、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挑山工随堂笔记之文章内容及分段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挑山工随堂笔记之文章内容及分段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5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6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8、第10课绿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难点随堂笔记

1.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六种绿色: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所有的绿色集中起来是怎样的情景?

满眼的绿是那么浓密,那么厚实,那么充盈,大自然充满了绿色,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4.第2至4自然段,诗人从哪几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程度、空间、形态这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5.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感觉所有的绿(绿色的草叶、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节奏。

9、第16课海上日出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随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描写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的几种不同景象,向我们展示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和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常常早起看海上日出。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绘了我在天气晴朗时和在天空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0、五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随堂笔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随堂笔记

(1)牧场之国作者:卡雷尔恰佩克是捷克著名的作家、剧作家、童话预言家。同时也是一名新闻记者,他著有大量的长短篇小说、剧本、游记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到过许多国家,写有《意大利书简》《英国书简》《西班牙之行》《牧场之国》和《北方之行》等。

20年代起,恰佩克用虚幻、象征的现代派手法,写了许多科幻作品,如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小说《专制工厂》《原子狂想》,短篇小说集《第一个衣袋里的故事》和《第二个衣袋里的故事》等。

卡雷尔恰佩克既有富于思想深度的严肃作品,如科幻小说《鲵鱼之乱》,也有老少咸宜的感人故事,如《小狗达西卡》《九个童话故事》等。

(2)课文主题介绍:这篇文章作者描绘了荷兰牧场白天的辽阔和无际,又描写了牧场夜晚的宁静和谐,祥和寂静,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动物,还有环境和谐相处的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荷兰的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起到了总起的作用,句子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的写出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之后,用也是这个词强调了这篇文章的重点牧场之国

(4)第二自然段好句分享

①从一条条运河之间在低头吃草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牛有很多,牛的颜色与草原的绿色相映衬,描绘了和谐静美的画面。

②从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这句话利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来牛群吃草的共同特点。

③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无比威严。这句话也是利用了拟人的修辞舒服,将牛的神态描写了出来,表现了牛生活的舒适。

(5)第三自然段句子意思

①从碧绿色的低地匹匹膘肥体壮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牧场的食物充足,没有敌人,体现了这里的自由祥和。

②从除了深深的野草他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这句话主要是利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特别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们这句话表现了骏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6)第四自然段好词好句分析

第四自然段中悠然自得表示赞许安闲地欣赏这几个词语都表现出家禽、家畜的生活是很自由自在的,它们没有人看管,想吃就可以吃,想睡就可以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随心所欲。

(7)第五段课堂笔记佳句赏析

①从金色的晚霞铺在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里以动衬静,用汽笛车船等声音来衬托草原的寂静。

②从在这里,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默默无言这个词写出来周围环境的安详,一种谁都不愿意打破这片宁静的和谐。

11、五年级18课威尼斯的小艇随堂笔记课文解读

五年级18课威尼斯的小艇随堂笔记课文解读

主要内容:

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12、五年级下田忌赛马随堂笔记:词句赏析

五年级下田忌赛马随堂笔记:词句赏析

1.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孙膑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2.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田忌想更换马的想法是一般人会想到的办法。他认为现在的马不行,那就换几匹比现在更好的马,这样才有赢的可能。其实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更换的马未必会比之前的马跑得快。

3.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这里的很信任和开头的非常赏识呼应,因为赏识,所以信任;因为信任,孙膑才会胸有成竹地出谋划策。

4.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等词语写出了比赛前的场面,渲染了紧张的局势。

5.齐威王好奇地向田忌:你这样安排出谋划策了?

这句话照应前面提到的孙膑的观察: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相同的条件,要想取胜,谋略尤为重要。

13、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课文解读

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课文解读

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答。不能被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4、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课文重难点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课文重难点笔记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2.五根手指分别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大拇指:(长处)最肯吃苦、默默奉献;(短处)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食指:(长处)勤奋、敢于探险、不怕牺牲、机敏;(短处)不窈窕,曲线强硬。中指:(长处)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短处)沽名钓誉、华而不实。无名指和小指:(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短处)能力薄弱。

3.文章是按什么结构写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通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加上恰当的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主题鲜明,结构清晰严谨,语言风趣幽默。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明五根手指的作用是不同的。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和样子上的差别他们的力气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这让我们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二是让我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集合在一起,就根根有用。人也是这样,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做好。

15、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随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随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词句赏析:

为/设果,果/有杨梅。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为/设果,果/有杨梅。

杨氏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可以看出杨氏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16、五年级21课杨氏之子随堂主要内容及译文笔记

五年级21课杨氏之子随堂主要内容及译文笔记

主要内容:

通过讲述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妙答来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个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7、景阳冈五年级下册第6课,生字拼音组词加造句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性格特点。

冈 gāng 山冈 景阳冈 对面山冈上树木长得很茂盛。

饥 jī 饥饿 充饥 我吃了几块饼干充饥。

碟 di 碗碟 菜碟 妈妈在厨房里洗碗碟。

斤 jīn 一斤 公斤 那个大箱子有20公斤重。

俺 ǎn 俺家 俺们 山东人说的俺们等于我们。

榜 bǎng 榜文 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杖 zhng 拐杖 刀杖 爷爷拄着拐杖,吃力地走着。

申 shēn 申诉 申请 他向学校申请助学金。

兼 jiān 兼职 兼并 他找了一份兼职工作。

勿 w 切勿 勿忘我 小朋友切勿采摘公园里的花。

拖 tuō 拖车 拖延 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你要抓紧。

悉 xī 熟悉 悉心 我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

坠 zhu 下坠 坠落 高楼上一块砖头正在往下坠落。

膛 tng 胸膛 枪膛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枪口。

截 ji 截止 半截 工程的截止期限是二月底。

18、五下语文第六课景阳冈生字注音组词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性格特点。

冈(ɡānɡ)(山冈)(高冈)

饥(jī)(饥饿)(饥寒)

恰(qi)(恰好)(恰切)

府(fǔ)(政府)(官府)

榜(bǎnɡ)(榜文)(光荣榜)

谋(mu)(谋略)(计谋)

诡(ɡuǐ)(诡计)(诡秘)

拖(tuō)(拖住)(拖拽)

坠(zhu)(坠落)(下坠)

膛(tnɡ)(胸膛)(枪膛)

泄(xi)(泄露)(泄密)

截(ji)(拦截)(截住)

拳(qun)(拳脚)(握拳)

喘(chuǎn)(喘气)(发喘)

酥(sū)(酥油)(酥脆)

19、五年级下册第八课红楼春趣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贾宝玉等众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趣事,表现了出他们生活的闲适和快乐,体现了大家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观园外飘来一只风筝,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决定放风筝。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众人放风筝的场景。

20、五年级下册6课景阳冈课文词句赏析复习相关笔记

1.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这里写三碗不过冈为故事情节的开展作铺垫,这是下问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

2.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

武松执意过冈,酒家极力阻拦,可见酒家是个热心、正直、善良的人。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大虫的吼声比作霹雳,表现了大虫的凶猛,从侧面表现出了武松的勇敢无畏。

4.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这段话具体详细地描绘了武松赤手空拳勇斗老虎的经过。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5.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一个挨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武松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筋疲力竭的状态。

21、五年级下第六课景阳冈课文随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性格特点。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仍决定继续过冈。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22、第五课草船借箭五年级下册课文重难点复习探究笔记

1.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周瑜妒忌诸葛亮,故意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2.诸葛亮为什么不让鲁肃把准备情况告诉周瑜?

因为诸葛亮对周瑜很了解,周瑜聪明过人,他如果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准备工作,一定会猜到自已的意图,从而会进行破坏,这样预定的计划就没有办法实施了。

3.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有知识:他注重观察天象,能推算出三天内有大雾。(2)有计谋:从借箭前的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到借箭时的大雾漫天、曹操不敢轻易出动、掉转船头来两面受箭,再到最后借箭成功后顺利归来。(3)善识人:算好鲁肃忠实守信;算好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不会轻易出兵,所以选择在大雾天借箭。(4)布置周密、准确。

4.你认为周瑜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

周瑜的谋略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5.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23、五年级下册11课军神课文重点难点探究复习笔记

1.沃克医生为什么认定病人是军人?

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来。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病人为军神?

军神是沃克医生对病人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病人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痛苦,具有不怕一切的大无畏的精神。他所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是一般军人做不到的。

3.刘伯承刚开始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又为什么要说出来?

刘伯承在战斗中受伤,深知自己是敌人捉拿的要犯,加上对沃克医生的为人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说出来,是因为他看到沃克医生医德高尚,值得信赖。

4.本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24、五年级下第22课手指课文生字及组词

五年级下第22课手指课文生字及组词

手指这篇课文运用了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与性格,将我们的手指刻画了五个鲜明的形象,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拇 mǔ 拇指 拇印 大拇指

搔 sāo 搔头 搔痒 搔背

痒 yǎng 挠痒 抓痒 牙痒痒

秽 hu 污秽 秽气 污秽

轧 y 倾轧 轧伤 轧染

拧 nǐng 拧干 拧巴 拧紧

螺 lu 螺丝 螺纹 螺旋

纽 niǔ 纽扣 纽约 枢纽

扣 ku 扣子 折扣 扣留

貌 mo 外貌 容貌 相貌

仓 cāng 仓库 仓鼠 清仓

渺 miǎo 渺小 渺茫 渺远

享 xiǎng 享受 享乐 享福

庸 yōng 平庸 庸人 中庸

憎 zēng 憎恶 憎恨 可憎

25、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景阳冈考前生字注音训练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冈饥斤碟俺榜杖申

勿拖膛截倚兼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悉( )( )( ) 坠( )( )( )

箸( )( )( ) 擒( )( )( )

肋( )( )( ) 踉( )( )( )

跄( )( )( ) 胯( )( )( )

霹( )( )( ) 咆( )( )( )

哮( )( )( ) 锤( )( )( )

雳(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冈( )( ) 饥( )( )

网( )( ) 讥( )( )

碟( )( ) 斤( )( )

谍( )( ) 斥( )( )

榜( )( ) 兼( )( )

傍( )( ) 歉( )( )

勿( )( ) 膛( )( )

匆( )( ) 堂( )( )

截( )( ) 倚( )( )

戴( )( ) 椅( )( )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chāo( ) b( )

绰 泊

chu( ) pō( )

26、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27、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课文描写了我儿时在家乡帮大人摇桂花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儿时往事的无比怀念之情,抒发了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8、五年级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9、五年级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本课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30、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课文主题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和乖巧的行为,突出表现了松鼠讨人喜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1、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将军上小岛发现菜地,与战士们共享青菜的事情,表达了海防战士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同时也表达了将军和士兵之间的感情。

32、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写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重点写了天空。

第二部分(2):写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重点写了萤火虫。

第三部分(1):写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重点写了归鸦和大雁。

第四部分(1):写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重点写了落雪的早晨和无雪时清晨闲逸的心情。

33、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 (1 ):点题。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第二部分 (2-8):读书经历。回忆读书经历,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9-10):择善而读。以丰富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第四部分 (11-12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34、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景阳冈多音字近反义词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景阳冈多音字近反义词

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近义词

奇怪古怪 滋味味道

吓唬恐吓 诡计阴谋

耻笑嘲笑 酥软松软

反义词

耻笑赞扬 敞开关闭

光滑粗糙 酥软僵硬

多音字:

调:dio音调 tio调节

擂:li擂鼓 li擂台

35、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景阳冈近反义词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景阳冈近反义词多音字

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近义词

奇怪古怪 滋味味道

吓唬恐吓 诡计阴谋

耻笑嘲笑 酥软松软

反义词

耻笑赞扬 敞开关闭

光滑粗糙 酥软僵硬

多音字:

调:dio音调 tio调节

擂:li擂鼓 li擂台

36、五年级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观园外飘来一只风筝,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决定放风筝。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众人放风筝的场景。

37、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样的?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结合全文,说一说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石猴是一个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首先他来历不凡,是一个感受日月精华的石猴,出世充满神奇色彩。其次,他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文中描写他出世后的生活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以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连群猴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猴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

38、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笔记

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笔记

作者介绍:

吴承恩(约1500-1583)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撰写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主要人物介绍:

唐 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悲为怀,胆小怕事,迂腐软弱,不辨是非。

孙悟空:桀骜不驯,勇敢机智,神通广大,百折不挠,敢作敢当,疾恶如仇。

猪八戒: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

沙 僧:肯吃苦,憨厚老实,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没有主见。

理解词语:

【名曰】名字叫做。

【围圆】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即围一圈的长度。

【芝兰】芝和兰是两种香草,古时比喻高尚的德行或美好的友情、环境等。

【盖】句首语气词。

【天真地秀】天地间的灵气。

【既久】已久。

【灵通】文中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迸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赶闲】趁着空闲。

【上溜头】河川的上游。

【拖男挈女】带着儿子和女儿。挈:挈带;带领。

【瞑目】闭上眼睛。

【冲贯】冲击贯穿。

【欠身】稍微起身向前,多表示对人恭敬。

【石碣】石碑。

【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承受不了。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胜: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

【造化】福气;运气。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家当】家产。

【安身】指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用在困窘的处境下)。

【伸头缩颈】形容鬼鬼崇祟地窥视。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

【顽劣】顽固无知;顽皮不顺从。

【力倦神疲】指身体和精神都很疲惫。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指做人一定要讲信誉。信:信誉,信用。

【拱伏无违】抱拳举到头上,趴下身子,表示顺从。

【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序齿:同在一起的人按照年纪长幼来排次序。

词语扩展:

出自《西游记》的成语:

花容月貌 情投意合 腾云驾雾 大显神通

粗中有细 无拘无束 提心吊胆 铜筋铁骨

火眼金睛 头破血流

句子解析:

1、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介绍石猴的出生经过,真是神乎其神,让人惊叹不已。这里用精炼的语言写了石猴的出生环境和经过,真乃是一个神奇的仙境宝地!石猴的出生颇有神奇色彩,他是由一块饱受日月精华的仙石瞬间迸裂,产一石卵,见风化作而成。文章起笔显得石猴神异出众,为下文乃至全书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了伏笔。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一组排比句主要写了石猴食、住、行、乐等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情景。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逍遥快活、自由自在、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为下文石猴勇敢跳入瀑布做了铺垫。

3、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通过猴子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众猴生性好奇、贪玩成性的特征。

4、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从这里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石猴自告奋勇接受任务,突出他无所畏惧、敢于冒险的精神。

我进去改为我进去吧好不好?

不好。因为我进去!能精确地表现石猴的勇敢自信、敢于冒险的精神。如果改为我进去吧!则语句平淡,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5、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暝、蹲、纵、跳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石猴的机智、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

6、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写石猴详细地向众猴介绍水帘洞中的情形,初显石猴的领导才能,颇有猴王气势。

石猴为什么说发现了一个天造地设的家当?

因为石猴看到这个洞,就想到这是大家一个绝妙的安身之处。洞口隐蔽,比较安全,不会饱受老天之气。有花有树,环境优美。房内设施齐全,无需置备家当。而且这样对众猴说起,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7、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抢、夺、占、争、搬、移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描绘出众猴嬉戏玩耍的热闹场面,生动形象地表现猴子好动、好玩、顽皮可爱的特点,也表现众猴得到安身之处的高兴心情。

8、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分析石猴的一番话,表现了他什么特点?

首先,石猴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提醒大家要讲求信用,按照先前的承诺拜他为王。因为众猴进入洞中玩耍嬉戏,一起狂欢,早已把誓言抛到脑后。再次,石猴讲明自己不仅敢于冒险进入洞中,还为大家找寻一个洞天福地,能享受成家之福,理所当然成为猴王。这番话句句在理,让人心服口服,表现了石猴的聪明机智、爽朗坦率,的确是一个头脑清醒、做事有心计、具有领导才能的合适人选。

9、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拱伏无违,序齿排班,朝上礼拜描写了众猴心服口服拜石猴为王的情景。可见,石猴凭借自己的勇敢无畏、聪明机智赢得大家的敬仰和崇拜。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讲了石猴出世的经过及他的生活环境。

第二部分(2):讲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3-4):写石猴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安家,众猴按照约定拜石猴为王。

课文主题:

课文选自明代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的时候,因为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问题归纳:

1、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样的?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结合全文,说一说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石猴是一个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首先他来历不凡,是一个感受日月精华的石猴,出世充满神奇色彩。其次,他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文中描写他出世后的生活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以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连群猴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猴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

4、读完本文后,石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石猴给我留下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无私无畏、敢作敢为、身手不凡的印象。

39、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酒家为何给店取名为三碗不过冈?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为什么还执意上冈?

因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

的山冈,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武松之所以执意上冈,一是怕店家耻笑自己,二是对自己战胜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

2.老虎是怎样进攻武松的?这样详细写老虎的目是什么?

老虎的进攻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详细写虎是为了写人,以虎的凶猛衬托出人的勇猛。

3.文中多次用了闪这个动词,你觉得能不能换成躲?为什么?

面对老虎的凶猛进攻,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不能换成躲字,因为闪字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4.从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这段话具体详细地描绘了武松赤手空拳勇斗老虎的经过。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5.在打虎事件中,作者是怎样塑造武松这一人物的?

作者通过武松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塑造的。

6.除了打虎,作者在开始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打虎有什么关系?

1-4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这些内容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武松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打虎作了铺垫。

7.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吗?为什么?

是。因为这只吊睛白额大虫一到天晚就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说是为民除掉了一害。

8.第9自然段写老虎扑人,武松沉着应对,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出了什么?

答: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扑掀剪是老虎进攻的三招,这些动作把老虎的凶猛、让人生畏的气势显露无遗。武松用三闪沉着应对,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体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9.通过全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通过全文,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无所畏惧的武松。

40、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第一部分(1~4):写武松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上景阳冈。

第二部分(5~7):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

第三部分(8~12):写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

第四部分(13):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41、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笔记

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笔记

作者介绍:

施耐庵(约1296-约1370)(1296年-1372年),名耳,字伯阳,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谱名彦端,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

书中人物介绍:

武松 山东清河县人。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他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因此远近闻名。在反击官府围剿和攻城夺府的战斗中,他勇敢坚定,是梁山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理解词语:

【筛酒】斟酒。

【晌午】中午。

【哨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店家】旧时指旅馆、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一饮而尽】一口全都喝完。形容喝得豪爽、畅快。

【筛酒】斟酒,倒酒。筛:斟(酒或茶)。

【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但凡】凡是;只要是。

【榜文】古代指文告。

【结伙】跟人结成一伙。

【半夜三更】深夜。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诡计】狡诈的计策。

【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

【酒力】饮酒后,酒对人的刺激作用。

【踉踉跄跄】形容人走路不稳的样子。

【说时迟,那时快】形容行动迅速、动作快捷或事发突然等。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掀他不着】掀不着他。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也叫落雷。

【平生气力】全身的力气。平生:生;终身。

【定睛】集中视线。

【咆哮】(猛兽)怒吼。

【酥软】(肢体)软弱无力。

词语扩展:

出自《水浒传》的成语:

半斤八两 不足挂齿 不计其数

打草惊蛇 大刀阔斧 大街小巷

调兵遣将 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龙潭虎穴

课内词语:

半夜三更 寻思 耻笑 胸膛 武艺

句子解析:

1.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店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进来看官府的榜文。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武松出言豪壮,可以看出他勇敢无畏、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

2.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笑说明武松看到树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虎,还认为是店家的诡计,真是固执己见。我怕什么表现了武松的无所畏惧,胆量过人。

3.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这句话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武松这时才相信冈上有虎,但是一点也不害怕。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和面子,他不愿下冈。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4.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踉踉跄跄奔过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武松醉酒之后的动作行为,为下文徒手打虎做了铺垫,更衬托出武松无所畏惧、勇猛机智的英雄气概。

5.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般:这里是指种、样。武松三闪,消耗了老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表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讲武松进店饮酒、连饮许多碗烈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第二部分(3-5):讲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

第三部分(6-7):讲武松与猛虎一番恶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第四部分(8):讲武松打虎后精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来。

课文主题:

本文选自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问题归纳:

1.酒家为何给店取名为三碗不过冈?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为什么还执意上冈?

因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武松之所以执意上冈,一是怕店家耻笑自己,二是对自己战胜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

2.老虎是怎样进攻武松的?这样详细写老虎的目是什么?

老虎的进攻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详细写虎是为了写人,以虎的凶猛衬托出人的勇猛。

3.文中多次用了闪这个动词,你觉得能不能换成躲?为什么?

面对老虎的凶猛进攻,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不能换成躲字,因为闪字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4.从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这段话具体详细地描绘了武松赤手空拳勇斗老虎的经过。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5.在打虎事件中,作者是怎样塑造武松这一人物的?

作者通过武松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塑造的。

6.除了打虎,作者在开始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打虎有什么关系?

1-4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这些内容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武松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打虎作了铺垫。

7.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吗?为什么?

是。因为这只吊睛白额大虫一到天晚就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说是为民除掉了一害。

8.写老虎扑人,武松沉着应对,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出了什么?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扑掀剪是老虎进攻的三招,这些动作把老虎的凶猛、让人生畏的气势显露无遗。武松用三闪沉着应对,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体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9.通过全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通过全文,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无所畏惧的武松。

42、五年级下册第4课梅花魂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4课梅花魂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运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看见梅花开,闻到梅花的幽芳,再写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巧设悬念,引人思考: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联系呢?

2、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把梅花与其他的花进行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三个最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在梅花的精神。

3、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开头写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写从梅花图想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这样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强烈情感。

43、五年级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梦中飞行的情节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梦中飞行让我产生了疑问,使我去询问老师,而老师的回答勾起了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兴趣。可以说,梦中飞行是整个故事的开端。

2.我是怎样推算出胚胎发育的规律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有怎样的特点?

推算过程:A.思考:胎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出生。B.联想:地图能表示实际距离。C.人是由细胞构成的。D.折合、推算:由细胞变成人,正好九个月。从这个推算过程可以看出我善于想象,喜欢钻研。

3.在文中最后一段,如果事后你知道了这个秘密,你还会笑话他吗?

例:不会,如果事后仔细听他把发现的过程讲清楚,就不会觉得好笑了,反而会对他的大胆想象和探索精神大加赞扬。

4.结合全文,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作者是个幽默、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5.通读全文,说说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每天夜里做梦我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的时候,我感到惊喜、新奇,于是我和伙伴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向老师问了一连串问题。和老师的谈话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大胆做出九月怀胎的猜想,感到高兴和意外。在几年后的一次生物课上,我因童年的发现与进化论一致而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却遭到老师的误解,被轰出教室。这时,我想出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一理由来自我安尉,心中有自豪,也有一丝愤慨。

44、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交代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告诉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45、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课堂笔记之原文翻译

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课堂笔记之原文翻译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个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6、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本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

2.为什么说骏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因为这里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骏马可以在草原上任意驰骋,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3.通过读课文,你体会到了牧场的哪几种美?

色彩之美:在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上,成群的各色牛儿如朵朵大花镶嵌其中;粗犷之美:骏马在草原上飞驰,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悠然之美: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等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宁静之美: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的灯塔。

47、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牧场之国,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拟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多么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儿干扰。

3.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用仪态端庄无比威严这些写人的词语写牛,形象地描绘出牛的神态,表现出它们生活的舒适。

4.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句话描写了夜晚来临牧场安然与宁静的境界,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氛围。

48、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荷兰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描写了家畜、家禽白天在荷兰牧场上生活的情景,以及夜晚来临牧场十分安静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写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9、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这两句话是从小艇的长度、形状以及行动的情况来写的,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第二句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艇比喻成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将小艇比喻成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这样的特点都与威尼斯的河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2.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有说不完的情趣。

这几句话不仅写出了作者坐在小艇里的感受,还写出了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特点:河道上架着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河两岸耸立着古建筑。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小艇行驶速度快,突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高。

4.半夜,戏院散场了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这两句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时人们的活动情况,属于动态描写。

5.水面上渐渐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这三句话是静态描写,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静寂,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入睡了。更加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这段话写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匆忙去做生意的商人,高声谈笑的青年妇女,到郊外去的孩子和保姆,上教堂去作祷告的老人和全家。说明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50、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船舱里舒服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1、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课文开头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为全文作了必要的铺垫:(1)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条件。正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会轻松悠闲起来,才有兴趣拿猴子取乐。(2)暗示了事情的结局。正因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水里才能被水手迅速救起,转危为安。

3.船长真会对儿子开枪吗?你可以看出船长有怎样的品质?

船长不会真的开枪。他只是拿开枪来吓唬自己的儿子,让儿子尽快跳入海中。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跳海才有得救的可能。而假装开枪,是逼迫儿子跳海的最有效的办法。船长有机智、勇敢、沉着、果断的优良素质。

4.从船长的表现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52、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主要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53、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11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通过徒弟曹小三的所见所感,印证了刷子李名不虚传的绝活。

54、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2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一位伤势很重的病人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求治,沃克医生认定他是军人。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手术前,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三部分(第1623自然段):写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却一声不吭,还一直数着手术刀的刀数,沃克医生称赞病人是军神。

第四部分(第2426自然段):写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手机扫码阅读五年级下第六课景阳冈课文随堂笔记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