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五 2.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分享 2024-05-01 12:33:04

练习十五 2.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1、练习十五 2.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五参考答案

2.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大圆

C=3.1410=3.14(cm)

S=3.14(102)

=78.5(cm)

小圆

C=23.143

=18.84(cm)

S=3.143

=28.26(cm)

2、《练习十一》1.按0~9的顺序连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练习题及答案

1.按0~9的顺序连线。

3、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2.摆一摆,填一填。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练习题及答案

2.摆一摆,填一填。

4+4+4+4+4=20,5个4相加得20。4x5=20

4、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5.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参考答案

5.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44=93

21+39=60

27+4=31

5、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1.把在同一条线上的3个数加起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参考答案

1.把在同一条线上的3个数加起来。

三角形

19+25+40=84

40+36+20=96

19+51+20=90

长方形

24+45+30=99

17+18+33=68

24+38+17=79

30+9+33=72

6、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2.一共浇多少棵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参考答案

2.一共浇多少棵树?

34=12(棵)

答:一共要浇12棵树。

7、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 2.看图列式计算。 一共有多少张贴画? 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读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

2.看图列式计算。

一共有多少张贴画?

243=72(张)

203=60

43=12

60+12=72

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读物?

993=33(本)

903=30

93=3

30+3=33

8、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答案:


图1:16厘米

图2:26厘米

图3:14厘米

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4.计算各图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4.计算各图形的周长。

三角形:15+17+21=53(毫米)

梯形:12+11+15+20=58(厘米)

平行四边形:(25+18)X2=86(厘米)

10、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8.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圈中的数?把它们连起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8.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圈中的数?把它们连起来。

1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2.填一填。 54x5= 91x9= 102x7=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2.填一填。


54x5=

50x4=200 4x4=16 200+16=216

91x9=

90x9=810 9x1=9 810+9=819

102x7=

100x7=700 2x7=14 700+14=714

12、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3.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先量一量,再算一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3.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先量一量,再算一算。


方法一:周长=1+1+4+4=10 (厘米)

方法二:周长=1 x2+4x2=10 (厘米)

方法三:周长= (1+4) x2=10(厘米)

方法一:周长=2+2+2+2=8 (厘米)

方法二:周长=2x48 (厘米)

1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2.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用什么办法能测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2.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用什么办法能测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硬币表面的周长就是绕硬币一周的长度。可以用线绕硬币正好一圈,再测量线的长度,线的长度就是1元硬币的周长。

树叶表面的周长就是绕树叶一周的长度。可以用线绕树叶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14、《练习一》1.圈出合适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练习题及答案

1.圈出合适的答案。

读一遍这首故事:少于1分钟

做一遍广播体操:多于1分钟

15、1.先量一量,再计算周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九》练习题及答案

1.先量一量,再计算周长。

参考答案

长方形周长:(6+4)2=20(厘米)

正方形周长:54=20(厘米)

16、《相交与垂直》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3.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3.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17、《乘法结合律》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3.观察下面式子的特点并计算。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3.观察下面式子的特点并计算。

38254

=38(254)

=38100

=3800

12538

=3(1258)

=31000

=3000

(135)6

=13(56)

=1330

=390

25和4,125和8,5和6,它们的积都是整十数或整百数。

18、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参考答案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上海:2302万人

山东:9579万人

浙江:5443万人

湖南:6568万人

广西:4603万人

云南:4597万人

19、2.读出下面各数,然后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列90000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参考答案

2.读出下面各数,然后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列90000根。

80000:8万

90000:9万

(2)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40000000米。

40000000:4000万

(3)人一年平均眨眼睛约15000000次。

15000000:1500万

(4)2010年上海世博会共有约2000000名志愿者,累计参观人数约73080000人次。

2000000:200万

73080000:7038万

20、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参考答案

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四千二百万:42000000

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40075700

十二万五千:125000

21、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练习题及答案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上海:2302 山东:9579

浙江:5443 湖南:6568

广西:4603 云南:4597

22、19、父爱之舟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答:新滋味是心酸的滋味,指感受到了父亲为供上学凑钱的艰难,感受到了父亲对的关爱, 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沉重。

2)我是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作者认为自己的词句不够形容深沉的父爱,其中句子中一词把父爱具体化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父爱的深沉。这个句子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23、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 4.按要求涂一涂。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练习题及答案

4.按要求涂一涂。

24、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 4.用竖式计算,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并验算。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

4.用竖式计算,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并验算。

6.210.03=207 10.845=0.24

9365.2=1.8 72.90.9=81

25、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38=0.375 43=1.333... 107=1.42857142857... 24=0.5

14.211=1.29090... 0.49=0.0444... 19=0.1111... 56=0.8333...

循环小数:43 107 14.211 0.49 19 56

26、1.判断下面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八》练习题及答案

1.判断下面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

(1)a2a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 ()

(3)5x+5=5(x+1)。 ()

(4)x=6是方程3x-6=12的解。 ()

27、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 5.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54÷(3.94+6.86) (3.2+0.12)÷0.8 0.175÷0.25x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

5.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54(3.94+6.86)

=5410.8

=5

(3.2+0.12)0.8

=3.320.8

=4.15

0.1750.25x4

=0.7x4

=2.8

28、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7. (1)看图计算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需用几个右边这样的小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左边的大平行四边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7. (1)看图计算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12x8=96(cm)

图2:6x4=24(cm)

(2)需用几个右边这样的小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左边的大平行四边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9624=4(个)

29、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8.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8.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30、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7.用分数表示图中各种颜色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7.用分数表示图中各种颜色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31、2.按照下面的方式做一做,注意观察黑点在旋转时的痕迹。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欣赏与设计》练习题及答案

2.按照下面的方式做一做,注意观察黑点在旋转时的痕迹。

答:痕迹是一个圆。

32、7.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吗?试着说一说。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练习题及答案

7.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吗?试着说一说。

井盖和井口设计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形物体在各方向上的尺寸(直径)都相等,这样可以保证井盖在任何方向上的尺寸都大于井口,如果是其他形状比如是方的,井盖变换一下方向和角度就有可能从井口掉下去(如图,红方框表示井盖,黑方框表示井口,当井盖竖起来并偏转45度时就会掉下去)。

水的波纹是圆的,则是波的扩散原理。水流体结构的内部应力为波式传播,水面部位产能,形成水波,向外扩散。纵波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向各方向匀速传播。(纵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的波,水波也数其列。)无干扰即是标准圆。

扩展资料

圆形和方形井盖的优点:因为方形的对角线明显长于其每条边长,这样的井盖被轧起时很容易沿井口的对角线方向掉进井中造成安全隐患。如果井口做成圆形的球墨铸铁井盖就不会掉进井中。但是在乡下和电缆井使用一般采用方形,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雨水等液体的进入。

在水波的形成过程中,当水面上某一质点由于外力作用而下降,形成水窝时,水面下的水就挤到旁边去了,随后周围水的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降处流动,填充水窝的凹部,继而使其凸起,并在它的周围形成新的凹部。

33、量得圆形羊圈的周长是125.6m。这个羊圈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面积(二)》练习题及答案

量得圆形羊圈的周长是125.6m。这个羊圈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半径:125.63.142=20(m)

面积:3.1420?=1256(m?)

答:这个羊圈的面积是1256平方米。

34、8.如图,在一个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练习题及答案

8.如图,在一个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3.1410=31.4(m)

35、《合格率》练一练练习题及答案 2.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合格率》练一练练习题及答案

2.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75=75%

0.09=9%

1.31=131%

3=300%

1/24=0.042=4.2%

1/30.333=33.3%

36、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巩固应用9.计算下面各题。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巩固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9.计算下面各题。

注意运算顺序和方法,能简算的要简算!

37、《数与代数》练习参考答案 2.你能找出几组相等的数?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练习参考答案

2.你能找出几组相等的数?

38、2.按要求先画圆,再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练习参考答案

2.按要求先画圆,再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1)r=2cm

周长为:23.142=12.56(cm)

面积为:23.14=12.56(cm)

(2)d=3cm

周长为:3.143=9.42(cm)

面积为:3.14(32)=7.065(cm)

39、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 2.看图填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参考答案

2.看图填空。

d=6cm r=3cm

d=10cm r=3.5cm

40、练习十三1.按下面的要求,要圆规画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参考答案

1.按下面的要求,要圆规画圆。

(1)r=3cm

(2)d=5cm

(3)r=3.5cm

41、13.一个圆的周长是62.8m,半径增加了2m后,面积增加了多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五参考答案

13.一个圆的周长是62.8m,半径增加了2m后,面积增加了多少?

C=2r

r=C(2)

=62.8(23.14)

=62.86.28

=10(m)

r增加后=10+2

=12(m)

S=S增加后-S原来

=(r增加后-r)

=3.14(12-10)

=3.14(144-100)

=3.1444

=138.16(m)

答:面积增加了138.16m。

手机扫码阅读练习十五 2.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