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高称体重

大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2022-09-03 17:44:02

量身高称体重

1、量身高称体重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身高称体重,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体重仪(带有量身高的仪器)一台

  活动过程

  一、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1、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

  项目呢?

  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

  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二、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1.出示体检用的仪器

  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

  3.幼儿讨论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1.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

  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2.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样站呢?

  3.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四、请小朋友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2、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身高称体重,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体重仪(带有量身高的仪器)一台

活动过程:

  一、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1、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

  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

  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二、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1.出示体检用的仪器

  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

  3.幼儿讨论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1.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

  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2.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样站呢?

  3.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四、请小朋友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3、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体检的项目有哪些,学习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一量、称一称,并对比以往的数据,感到自己在随着年龄不断长大。

  3、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一台。记录以前身高体重测量结果的表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2、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教师出示体检用的仪器,问: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来用用它呢?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再请个别幼儿帮助不断修正,最后共同找到正确使用的方法。

  3、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教师: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那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么站呢?

  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4、对比以前的测量结果,知道自己在不断长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4、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身高称体重,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体重仪(带有量身高的仪器)一台

  活动过程:

  一、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1、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

  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

  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二、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1、出示体检用的仪器

  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

  3、幼儿讨论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1、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2、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样站呢?

  3、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四、请小朋友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5、小班教案《量一量称一称》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体检的项目有哪些,学习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一量、称一称,并对比以往的数据,感到自己在随着年龄不断长大。

  3、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一台。记录以前身高体重测量结果的表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2、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教师出示体检用的仪器,问: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来用用它呢?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再请个别幼儿帮助不断修正,最后共同找到正确使用的方法。

  3、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教师: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那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么站呢?

  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4、对比以前的测量结果,知道自己在不断长大

6、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量一量 称一称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2、培养幼儿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准备:

  幼儿入园时的身长图和体重表。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刚入园的身长图和体重表,引起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1、这些图片上的娃娃是谁?(贴有照片的幼儿外形)

  2、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体重的小称砣)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刚上幼儿园时保健老师给我们量身高,称体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个小砣就表示那时我们的身高和体重。

  (二)通过操作活动对比,让幼儿感知其中变化,了解自己在长大。

  1、小朋友,现在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变化?

  2、请幼儿现场量身高称体重,再贴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称砣。

  3、请幼儿在观察对比,了解其中变化。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小朋友在原来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长越高,说明小朋友长高了,小称砣越来越多,说明小朋友变重了。我们长大了。

  (三)通过讨论,知道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

  “现在,我们长大了,在幼儿园学会了哪些本领?”(从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游戏等方面去讨论)

  小结:我们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会讲故事,会念儿歌,拍皮球,玩各种游戏,今后我们还会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

  四、亲子活动

  建议家长在家中一角,为孩子做两颗生长树,一棵记录身高的变化,一棵记录体重的变化,并定期为孩子测量。

  五、活动评价:

  1、知道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2、逐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7、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反思《量身高》

  活动目标:

  1,探索测量的工具及方法、能以自然物为单位记录测量结果。

  2,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过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纸盒、垫子、棍子、长条积木、绳子等,幼儿记录单、笔。

  活动重点、难点:

  掌握自然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孩子们多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中班小朋友在玩医院游戏的时候,遇到一个困难,他们想学医生的样子给小朋友量身高,可是他们不会用尺子,又找不到其他的材料来量,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想一想,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量身高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于测量的自然物体。幼儿每说出一种材料,教师就追问幼儿该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箱子怎么量身高呢?你打算怎么做?只要把箱子摞起来就能知道小朋友的身高吗?”“积木怎么量身高?你认为积木竖着放会怎样?怎样放不倒,又可以量出身高?”

  二,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分组探索测量的方法。

  1, 师:你认为哪种材料合适,你就去试一试。如果材料很少,但想用它的人却很多那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使用同一种材料。)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测量的方法。

  三,讨论解决测量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明确测量的方法。

  1,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2,幼儿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师展示一组幼儿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存在的问题。

  4,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明确测量身高的具体方法。

  四,幼儿再次探索并记录测量结果。

  1, 师:等会小朋友再去量,想一想怎样量身高才准确。这次量过身高之后,不仅要把你用了什么材料,是用什么方法量的记录下来,还要把你有多高用数字和标记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引导。

  五,展示幼儿记录,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 引导幼儿从记录上发现同伴使用了哪些材……

  2, 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测量的方法。

  3, 教师提出幼儿在测量中或记录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活动后思考。

  活动延伸:

  1,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进一步探索。

  2,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

  活动反思:

  1,孩子们在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中结束了本次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物体量的认识及对不同量测量工具的了解,虽然参与性很高,但对与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本次活动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记录活动环节。!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因为平时的教学活动在这方面我没有细心指导,忽略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们记录起来很困难。

  2、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8、大班教案《我的体重我做主》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讨论自己的体重,初步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准备:

  称四个、纸笔若干、相关图片、黑板

教学过程:

  一、测测体重

  1、T:孩子们,中班的时候我们都量了体重,知道你的中班时候的体重是多少?

  2、T:那现在的体重你们知道吗?

  3、T:猜猜看,现在的体重和以前的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

  那是不是你们的体重就这样一直长下去,重下去的啊?

  小结:体重会随人的长大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这是我们的生长规律。

  4、T: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个称,你们去称一称,然后把你们的体重记录下来。

  5、请幼儿去测量体重并记录。

  二、交流讨论

  1、T: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的体重了,那谁愿意告诉我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2、T:知道了体重,来看看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三种颜色里都有重量范围,蓝色的是17公斤以下,绿色的是17-22公斤,红色的是22公斤以上,请你看清楚你的体重是在哪个范围里的,然后把它贴在相应的颜色里。

  3、幼儿操作

  4、检查并交流。T::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呀?

  5、你对自己的体重满意吗?

  6、你认为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7、教师总结:刚才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胖点好,有的认为是瘦点好,其实呀,这张表格告诉我们谁的体重是标准的。绿色的17-22公斤的是我们大班孩子现在的标准体重,那么蓝色17公斤以下就是偏瘦,红色22公斤以上就是偏胖了。看看你的体重在哪个颜色里,标准吗?

  8、T: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变的胖的呀?

  9、T: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变的瘦一些,让体重变得标准些呢?

  三、游戏巩固

  1、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有些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东西,哪些是有利身体健康的,哪些是不利健康的,然后分别把他们送给笑脸哭脸里。

  2、幼儿游戏

  3、集体交流检查

  4、教师用图片总结。

9、大班健康教案《我的体重我做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量、讨论自己的体重,初步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称四个、纸笔若干、相关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测测体重

  1、T:孩子们,中班的时候我们都量了体重,知道你的中班时候的体重是多少?

  2、T:那现在的体重你们知道吗?

  3、T:猜猜看,现在的体重和以前的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那是不是你们的体重就这样一直长下去,重下去的啊?

  小结:体重会随人的长大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这是我们的生长规律。

  4、T: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个称,你们去称一称,然后把你们的体重记录下来。

  5、请幼儿去测量体重并记录。

  二、交流讨论

  1、T: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的体重了,那谁愿意告诉我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2、T:知道了体重,来看看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三种颜色里都有重量范围,蓝色的是17公斤以下,绿色的是17-22公斤,红色的是22公斤以上,请你看清楚你的体重是在哪个范围里的,然后把它贴在相应的颜色里。

  3、幼儿操作

  4、检查并交流。T::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呀?

  5、你对自己的体重满意吗?

  6、你认为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7、教师总结:刚才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胖点好,有的认为是瘦点好,其实呀,这张表格告诉我们谁的体重是标准的。绿色的17-22公斤的是我们大班孩子现在的标准体重,那么蓝色17公斤以下就是偏瘦,红色22公斤以上就是偏胖了。看看你的体重在哪个颜色里,标准吗?

  8、T: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变的胖的呀?

  9、T: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变的瘦一些,让体重变得标准些呢?

  三、游戏巩固

  1、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有些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东西,哪些是有利身体健康的,哪些是不利健康的,然后分别把他们送给笑脸哭脸里。

  2、幼儿游戏

  3、集体交流检查

  4、教师用图片总结。

  反思

  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大班健康优秀教案《我的体重我做主》含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的健康始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优越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致使有些家长也误入了一些健康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多种的营养食品和营养药品。特别是本学期刚刚开学,班级中小朋友们过了一个假期变化都很大,有时我会高兴地对以前偏瘦的小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一点。”而另一些孩子会接着我的话说:“怎么又胖了,胖有什么好,还是象原来那样好看?”“不对,不对,太瘦也不好!”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喝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同时,我们的孩子们平时除了在幼儿园有些户外的运动,平时也只被禁锢在了“高楼大厦”之内,很少有运动的机会,进一步造成了“肥胖”等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体重、通过交流讨论来总结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预设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量、讨论自己的体重,初步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称四个、纸笔若干、相关图片、黑板活动过程:

  一、测测体重1、T:孩子们,中班的时候我们都量了体重,知道你的中班时候的体重是多少?

  2、T:那现在的体重你们知道吗?

  3、T:猜猜看,现在的体重和以前的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

  那是不是你们的体重就这样一直长下去,重下去的啊?

  小结:体重会随人的长大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这是我们的生长规律。

  4、T: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个称,你们去称一称,然后把你们的体重记录下来。

  5、请幼儿去测量体重并记录。

  二、交流讨论1、T: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的体重了,那谁愿意告诉我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2、T:知道了体重,来看看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三种颜色里都有重量范围,蓝色的是17公斤以下,绿色的是17-22公斤,红色的是22公斤以上,请你看清楚你的体重是在哪个范围里的,然后把它贴在相应的颜色里。

  3、幼儿操作4、检查并交流。;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T::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呀?

  5、你对自己的体重满意吗?

  6、你认为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7、教师总结:刚才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胖点好,有的认为是瘦点好,其实呀,这张表格告诉我们谁的体重是标准的。绿色的17-22公斤的是我们大班孩子现在的标准体重,那么蓝色17公斤以下就是偏瘦,红色22公斤以上就是偏胖了。看看你的体重在哪个颜色里,标准吗?

  8、T: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变的胖的呀?

  9、T: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变的瘦一些,让体重变得标准些呢?

  三、游戏巩固1、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有些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东西,哪些是有利身体健康的,哪些是不利健康的,然后分别把他们送给笑脸哭脸里。

  2、幼儿游戏3、集体交流检查4、教师用图片总结。

  反思

  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的体重我做主》含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的健康始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优越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致使有些家长也误入了一些健康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多种的营养食品和营养药品。特别是本学期刚刚开学,班级中小朋友们过了一个假期变化都很大,有时我会高兴地对以前偏瘦的小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一点。”而另一些孩子会接着我的话说:“怎么又胖了,胖有什么好,还是象原来那样好看?”“不对,不对,太瘦也不好!”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喝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同时,我们的孩子们平时除了在幼儿园有些户外的运动,平时也只被禁锢在了“高楼大厦”之内,很少有运动的机会,进一步造成了“肥胖”等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体重、通过交流讨论来总结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预设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量、讨论自己的体重,初步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称四个、纸笔若干、相关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测测体重

  1、T:孩子们,中班的时候我们都量了体重,知道你的中班时候的体重是多少?

  2、T:那现在的体重你们知道吗?

  3、T:猜猜看,现在的体重和以前的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

  那是不是你们的体重就这样一直长下去,重下去的啊?

  小结:体重会随人的长大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这是我们的生长规律。

  4、T: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个称,你们去称一称,然后把你们的体重记录下来。

  5、请幼儿去测量体重并记录。

  二、交流讨论

  1、T: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的体重了,那谁愿意告诉我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2、T:知道了体重,来看看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三种颜色里都有重量范围,蓝色的是17公斤以下,绿色的是17-22公斤,红色的是22公斤以上,请你看清楚你的体重是在哪个范围里的,然后把它贴在相应的颜色里。

  3、幼儿操作

  4、检查并交流。T: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呀?

  5、你对自己的体重满意吗?

  6、你认为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7、教师总结:刚才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胖点好,有的认为是瘦点好,其实呀,这张表格告诉我们谁的体重是标准的。绿色的17-22公斤的是我们大班孩子现在的标准体重,那么蓝色17公斤以下就是偏瘦,红色22公斤以上就是偏胖了。看看你的体重在哪个颜色里,标准吗?

  8、T: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变的胖的呀?

  9、T: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变的瘦一些,让体重变得标准些呢?

  三、游戏巩固

  1、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有些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东西,哪些是有利身体健康的,哪些是不利健康的,然后分别把他们送给笑脸哭脸里。

  2、幼儿游戏。

  3、集体交流检查。

  4、教师用图片总结。

活动反思:

  《我的体重我做主》是一堂生命与健康教育课。上课之前,我一直没有信心上这堂课。想到课堂上学生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我就会忐忑不安。但我又觉得作为一个品德老师同时兼任小学生心理辅导老师,一想到现在的孩子成熟得较早,再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复杂,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一个问题,这是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话题,为了引导孩子门能正确认识、对待性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上这一堂课。上完课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透过这堂课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一些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12、幼儿大班健康教案《我的体重我做主》含反思

  【活动设计】

  孩子的健康始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优越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致使有些家长也误入了一些健康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多种的营养食品和营养药品。特别是本学期刚刚开学,班级中小朋友们过了一个假期变化都很大,有时我会高兴地对以前偏瘦的小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一点。”而另一些孩子会接着我的话说:“怎么又胖了,胖有什么好,还是象原来那样好看?”“不对,不对,太瘦也不好!”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喝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同时,我们的孩子们平时除了在幼儿园有些户外的运动,平时也只被禁锢在了“高楼大厦”之内,很少有运动的机会,进一步造成了“肥胖”等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体重、通过交流讨论来总结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预设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量、讨论自己的体重,初步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称四个、纸笔若干、相关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测测体重。

  1、师:孩子们,中班的时候我们都量了体重,知道你的中班时候的体重是多少?

  2、师:那现在的体重你们知道吗?

  3、师:猜猜看,现在的体重和以前的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

  那是不是你们的体重就这样一直长下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重下去的啊?

  小结:体重会随人的长大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这是我们的生长规律。

  4、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个称,你们去称一称,然后把你们的体重记录下来。

  5、请幼儿去测量体重并记录。

  二、交流讨论。

  1、师: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的体重了,那谁愿意告诉我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2、师:知道了体重,来看看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三种颜色里都有重量范围,蓝色的是17公斤以下,绿色的是17-22公斤,红色的是22公斤以上,请你看清楚你的体重是在哪个范围里的,然后把它贴在相应的颜色里。

  3、幼儿操作。

  4、检查并交流。师: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呀?

  5、你对自己的体重满意吗?

  6、你认为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7、教师总结:刚才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胖点好,有的认为是瘦点好,其实呀,(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这张表格告诉我们谁的体重是标准的。绿色的17-22公斤的是我们大班孩子现在的标准体重,那么蓝色17公斤以下就是偏瘦,红色22公斤以上就是偏胖了。看看你的体重在哪个颜色里,标准吗?

  8、师: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变的胖的呀?

  9、师: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变的瘦一些,让体重变得标准些呢?

  三、游戏巩固。

  1、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有些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东西,哪些是有利身体健康的,哪些是不利健康的,然后分别把他们送给笑脸哭脸里。

  2、幼儿游戏。

  3、集体交流检查。

  4、教师用图片总结。

  活动反思:

  《我的体重我做主》是一堂生命与健康教育课。上课之前,我一直没有信心上这堂课。想到课堂上学生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我就会忐忑不安。但我又觉得作为一个品德老师同时兼任小学生心理辅导老师,一想到现在的孩子成熟得较早,再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复杂,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一个问题,这是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话题,为了引导孩子门能正确认识、对待性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上这一堂课。上完课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透过这堂课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一些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13、大班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

【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有的小朋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伸: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14、大班教案《测量身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初步了解正确的测量身高的方法。

  2、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运动、睡眠等)

  3、培养幼儿的测量兴趣和探究欲望。

  4、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6、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身高尺、铅笔、记录好身高的表格与空表格各一张、幼儿测量身高的录像片段、记录纸。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确的量物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过程:

  (一) 比较刚进幼儿园时的身高与现在的身高的不同,体会自己长高了

  1、 刚进幼儿园时你有。

  多高?我们班谁最矮?谁最高?

  2、 现在你长高了多少?谁长得最快?(充分利用课前幼儿的记录表)

  小结:每个小朋友在进园的时候都是小小的个子,小朋友是最高的,小朋友是最矮的。现在每个人都长高了,说明我们都长大了。

  (二) 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 你现在有多高?(出示预先测量的数据)

  2、 和老师给你们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吗?(比较与正确数据间的差距)

  3、 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观看录像,帮助幼儿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小结:测量的方法不对,测量的结果会不正确。人是否站直、尺是否放平、穿鞋与否、女孩辫子的高度等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幼儿互相测量,再次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 交流讨论,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1、 你长高了吗?长高了多少?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

  2、 怎样才能快快地长高、长大?(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平衡营养、加强运动、保证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快快地长高长大。

  (四)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长得高,有的长的矮?怎样才能让自己快快长高呢?

  小结: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强营养、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都可以帮助我们快快长高。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用正确的方式测量他人的身高,布置“成长快乐”的宣传画,请幼儿到中班和小班进行健康宣传。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的事件,让幼儿将自己生活中的知识带到活动中,使幼儿感到无比的亲切。“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活动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5、大班数学教案《测量身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测量的工具及方法、能以自然物为单位记录测量结果。

  2,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有过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纸盒、垫子、棍子、长条积木、绳子等,幼儿记录单、笔。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自然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孩子们多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中班小朋友在玩医院游戏的时候,遇到一个困难,他们想学医生的样子给小朋友量身高,可是他们不会用尺子,又找不到其他的材料来量,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想一想,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量身高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于测量的自然物体。幼儿每说出一种材料,教师就追问幼儿该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箱子怎么量身高呢?你打算怎么做?只要把箱子摞起来就能知道小朋友的身高吗?”“积木怎么量身高?你认为积木竖着放会怎样?怎样放不倒,又可以量出身高?”

  二,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分组探索测量的方法。

  1, 师:你认为哪种材料合适,你就去试一试。如果材料很少,但想用它的人却很多那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使用同一种材料。)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测量的方法。

  三,讨论解决测量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明确测量的方法。

  1,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2,幼儿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师展示一组幼儿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存在的问题。

  4,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明确测量身高的具体方法。

  四,幼儿再次探索并记录测量结果。

  1, 师:等会小朋友再去量,想一想怎样量身高才准确。这次量过身高之后,不仅要把你用了什么材料,是用什么方法量的记录下来,还要把你有多高用数字和标记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引导。

  五,展示幼儿记录,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 引导幼儿从记录上发现同伴使用了哪些材……

  2, 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测量的方法。

  3, 教师提出幼儿在测量中或记录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活动后思考。

活动延伸:

  1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进一步探索。

  2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

教学反思:

  1,孩子们在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中结束了本次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物体量的认识及对不同量测量工具的了解;,虽然参与性很高,但对与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本次活动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记录活动环节。因为平时的教学活动在这方面我没有细心指导,忽略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们记录起来很困难。

  2、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16、大班数学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

  一、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有的小朋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伸: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体会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计的基本过程即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图表、分析数据。在本课中,我初步让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整理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并确定较好的统计方法,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

  2.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读懂统计信息,思考质疑的教学过程。这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强了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有效了提高了学生的统计能力。

17、大班数学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2、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有的小朋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伸: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体会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计的基本过程即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图表、分析数据。在本课中,我初步让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整理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并确定较好的统计方法,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

  2.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读懂统计信息,思考质疑的教学过程。这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强了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有效了提高了学生的统计能力。

1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含反思

  【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活动准备】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有的小朋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伸: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体会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计的基本过程即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图表、分析数据。在本课中,我初步让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整理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并确定较好的统计方法,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

  2.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读懂统计信息,思考质疑的教学过程。这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强了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有效了提高了学生的统计能力。

19、大班科学领域教案《身高比一比》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20、大班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

  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 “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

  二、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

  1、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①教师介绍自由探索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现在教室里有许多物品都需要小朋友们来测量和记录?”

  “我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小方篮,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篮子里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你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你们可以选2-3种工具测量,一边测一边想用哪种东西作测量工具测量起来比较快。”

  ②根据幼儿的测量情况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师:“你量了什么?你用了几种工具来量?还可以用哪些工具?”

  2、引导幼儿通过再次的探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①猜测及讨论。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正确的方法来量了一条直线的长度。现在,小动物们想知道我们桌椅的圆边——也就是那圈圈(曲线)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来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更合适?”

  ②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索。

  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那么,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圆边的,它们到底有多长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好伙伴一起合作,选出合适的工具,互相帮忙,完成测量的任务。你们能做到吗?”

  “如果你们在活动中碰到了什么困难,又没办法解决。那么,没关系,呆会儿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讨论”

  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师:“你和谁一起合作?量了什么东西的圆边?用什么工具量的?为什么你们会选择用这种工具?你们又是怎么合作的?”

  ④幼儿演示,教师小结。

  三、结束语:

  教师:“今天大家学会了怎样来测量物品;又帮助小动物们测量了教室里的这么多东西;还知道了不同的东西应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这样才能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

延伸活动:

  想一想、记一记:如果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如:用脚步量操场的距离;用帽子测量头的大小等)

  师:“现在又有一个难题了:如果小动物想测量我们的大操场,但又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呢?”

  “呆会儿小朋友们可以用你的办法去试一试,然后告诉小动物们,帮助它们建造一个和我们幼儿园一样美丽又好玩的‘动物学园’。好吗?”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21、中班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会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3.积极参与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若干,回形针,长棒,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讨论:怎样测量图形。

  (出示正方形)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形,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有多长呢?(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正方形的边的长度呢?)(知道,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的呢)

  二、尝试用自然物——回形针,测量边长,在实践中感知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1.没错,我们可以用很多工具进行测量,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回形针,这个回形针也可以来测量正方形的边的长度,

  2.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我们要测量这一条边的长度又是到哪里结束呢?(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①将一条边全部量完。②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首尾相接排起来,再数一下用了几根回形针。③记录在画黑线的边上。

  4.交流:请小朋友拿起你的记录纸轻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请2-3个幼儿交流)你量到正方形的边有几个回形针长呢?你们测量的结果是这样的吗?

  5.教师小结:原来刚才由于两个小朋友放回形针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两个人测量出的正方形的变长不一样。在测量的时候,要从边的这一头开始,把回形针一个接着一个,首尾相连,一直放到正方形边的最后。这样量出来才准确。

  三、用相同的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知道不同长度的物体即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1.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我们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用回形针去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测量的结果还会一样吗?

  2.后面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和回形针,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量一量,你的正方形四条边各有多长?量好后把你的测量结果用数字记录在记录纸彩色线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测量和记录。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量一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22、大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2、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

  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师: “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

  二、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

  1、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①教师介绍自由探索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现在教室里有许多物品都需要小朋友们来测量和记录?”

  “我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小方篮,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篮子里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你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你们可以选2-3种工具测量,一边测一边想用哪种东西作测量工具测量起来比较快。”

  ②根据幼儿的测量情况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师:“你量了什么?你用了几种工具来量?还可以用哪些工具?”

  2、引导幼儿通过再次的探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①猜测及讨论。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正确的方法来量了一条直线的长度。现在,小动物们想知道我们桌椅的圆边——也就是那圈圈(曲线)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来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更合适?”

  ②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索。

  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那么,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圆边的,它们到底有多长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好伙伴一起合作,选出合适的工具,互相帮忙,完成测量的任务。你们能做到吗?”

  “如果你们在活动中碰到了什么困难,又没办法解决。那么,没关系,呆会儿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讨论”

  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师:“你和谁一起合作?量了什么东西的圆边?用什么工具量的?为什么你们会选择用这种工具?你们又是怎么合作的?”

  ④幼儿演示,教师小结。

  三、结束语:

  教师:“今天大家学会了怎样来测量物品;又帮助小动物们测量了教室里的这么多东西;还知道了不同的东西应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这样才能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

延伸活动:

  想一想、记一记:如果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如:用脚步量操场的距离;用帽子测量头的大小等)

  师:“现在又有一个难题了:如果小动物想测量我们的大操场,但又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呢?”

  “呆会儿小朋友们可以用你的办法去试一试,然后告诉小动物们,帮助它们建造一个和我们幼儿园一样美丽又好玩的‘动物学园’。好吗?”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手机扫码阅读量身高称体重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