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知识点

学习分享 2023-04-18 14:35:04

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知识点

1、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知识点

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知识点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郑燮(xi):郑板桥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竹石》的中心思想: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2、语文二下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字词释义与古诗大意

语文二下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字词释义与古诗大意

字词释义:

青天:蓝色的天空。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很多年。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浙江省一带。

黄鹂:鸟,羽毛黄色,局部间有黑色,嘴红色或黄色。

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翠:青绿色。这里指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的颜色。

古诗词大意: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夜宿山寺》: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

《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

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3.《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4.《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5.《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

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5、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课文主题: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 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接着用一送字引出寒声。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3(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三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6、语文三年级上古诗三首课堂生字词笔记

语文三年级上古诗三首课堂生字词笔记

多音字

挑 tiāo 挑选 挑食 行 hnɡ 银行 行业

tiǎo 挑唆 挑拨离间 xnɡ 行走 行人

词语解释

插秧:把稻秧栽到稻田里。

辛苦:身心劳苦。

初晴:天刚刚放晴。

农事: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喜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笑盈盈: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近义词:

肥胖 耕作耕耘 归来回来 辛苦辛劳

喜洋洋喜滋滋 笑盈盈乐呵呵

反义词:

忙闲 勤懒 嫩老 轻重

晴阴 归来离去 辛苦轻松 喜洋洋气冲冲

7、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堂笔记

诗文简析: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重难点:

1.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2.第二行诗句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第二行诗句里的客是指诗人自己,因为他身在异乡。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借助景物和回忆往事表达了自己思念家乡、怀念情人的情感。

8、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课堂笔记

诗文简析: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重难点:

1.《山行》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前两句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的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2.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停车后,诗人看到了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9、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凉州词课堂笔记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凉州词课堂笔记知识点

凉州词诗意:

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凉州词主题:

《凉州词》描写了艰苦荒凉的边塞上出征前的一场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鉴赏:

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夜光杯这里指精制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令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所以第二句中一欲一催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将土们纵情饮酒后,略带悲壮的语言,这正是将士抒发的豪迈感情:战斗来临,投身疆场,为国献身又有何惧!

10、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课堂笔记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课堂笔记知识点

出塞诗意:

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出塞主题: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出塞鉴赏: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

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现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1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之雪梅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之雪梅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雪梅》知识点

课文主题:

《雪梅》这首诗写法新颖别致,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注释]

①降:服输。②骚人:诗人。③阁:同搁,放下。这里读。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⑤逊:不及;比不上。

鉴赏

1、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诗人难以评判高下。首句运用拟人手法,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早春梅花与雪花之美。

2、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概括写出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这两句妙趣橫生,而且富有理趣,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是正理。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课堂笔记译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课堂笔记译文

诗意: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出塞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出塞》知识点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简介:王昌龄(?约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意境绝妙,含蓄蕴藉,与高适、王之涣齐名。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注释:①但使:只要。②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③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④教:令,使。⑤胡马:当时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常发生战争。胡马指袭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⑥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主题: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鉴 赏: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现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4、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题临安邸课堂笔记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题临安邸课堂笔记知识点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主题:

《题临安邸》描写了诗人对苟且偏安、一味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们的讽刺和愤慨,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注解]

①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杭州。②邸:旅店。③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④直:简直。汴州:北宋都城汴粱,即今河南开封

鉴 赏:

① 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山河如此美好。但这样美好的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的这一质问,表现了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

② 日揭露游人不顾国计民生整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卑劣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15、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问题归纳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问题归纳课堂笔记

1.《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

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枫桥夜泊》: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

3.《长相思》: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

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4.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作者由描写白天的人声鼎沸、骏马嘶鸣转入对夜深千帐灯的静态描写。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5.从聒碎乡心梦不成能感受到什么?

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阙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

16、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题:

《己亥杂诗》写了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注解]

①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鉴 赏:

① 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形势的看法。风雷比喻社会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②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热切的希望,他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期待着改革大势催生新的生机。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7、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词人,其词在中国词坛上享有很高声誉。主要作品 :《通志堂集》《纳兰词》。

课文主题:

《长相思》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的状态,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8、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主要作品:《枫桥夜泊》。

课文主题: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9、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三首小池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三首小池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20、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三首池上课堂笔记之译文

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三首池上课堂笔记之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1、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堂笔记知识点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堂笔记知识点

【注释】

清平乐(yu):词牌名。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取乐、逗趣。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杂草。

织:编织。这里指编织鸡笼。

亡(w)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莲蓬:莲花开过之后的花托,呈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译文】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带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则在家里编织鸡笼。

而我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趴在溪头,剥着刚摘下来的莲蓬。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因此,他21岁即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归于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其词的题材广阔,又善于化用前人的典故,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由于其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遭遇弹劾,退隐江西带湖。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期间所作。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所以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

从四十三岁起,辛弃疾长期未得任用。在隐居时,他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知识点1】

《清平乐》作为词牌名,主要代表和限定的是词的格式,包括格律。

《村居》则是标题,概括的是内容。

并非所有的词都有标题,但所有的词一定都有词牌名。

如果有多首词的词牌名相同,而没有标题,为了区分,可以在词牌名的后面,用括号缀上第一句,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知识点2】

有的词,只包含一个段落,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也有的词,包含两个乃至更多段落,这些段落的术语叫做阕或片。

比如现在这首《清平乐村居》:

从茅檐低小到白发谁家翁媪这四句,叫做上阙或上片;

而从大儿锄豆溪东到溪头卧剥莲蓬这四句,叫做下阙或下片。

【知识点3】

《清平乐》是同时包含平韵和仄韵的词牌名。

上阙仄韵,每一句的尾字都是韵脚字,也就都是仄声字。

下阙平韵,三个韵脚字都是平声字,唯一不是韵脚字的尾字赖则是仄声字。

【知识点4】

如同格律诗一样,词,也普遍存在着每一句的偶数字平仄交替的规律,本词正是如此。

【知识点5】

剥是入声字,且发生了古今平仄变化(在古诗词中不太常见)。

另外,织这个入声字,我们以往在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讲过。

【知识点6】

目前我们接触过的南宋诗人、词人,如果将暂未正式学到的陆游也算上,那么出生时间排序如下:

1、陆游(1125年)

2、范成大(1126年)

3、杨万里(1127年)

4、辛弃疾(1140年,南宋初期至中期)

5、叶绍翁(南宋中期)

6、卢钺(南宋后期)

【扩展】

合称在一起的作者,不一定是同一时期的人。

辛弃疾以豪放词著称,这一特点与北宋的苏轼相近,所以他们合称苏辛,而两人的生卒年没有任何交集。

辛弃疾又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

因为他们都是济南人,而李清照别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又都含有安字。

两人的生卒年虽有一小部分重合,但也相差较多。

22、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 个生字,会写8 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

3.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主要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繁:fn(繁星、繁密、繁多)

漫:mn(漫谈、漫长、漫不经心)

灭:mi(消灭、灭亡、自生自灭)

藤:tng(紫藤、葡萄藤、顺藤摸瓜)

萝:lu(藤萝、萝卜、菠萝)

膝:xī(膝盖、护膝、促膝长谈)

涛:tāo(波涛、浪涛、波涛汹涌)

躲:duǒ(躲闪、躲让、东躲西藏)

四、近义词

漫灭磨灭 回忆 记忆 思潮思绪

五、反义词

漫灭长存

六、理解词语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思潮: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响:清脆的响声。

七、句子解析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永不漫灭指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意思,因为这些事对我来说很重要,而且值得回味,我现在作者缺少的正是这种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甜蜜回忆。

2.大海啊!哪一颗星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前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这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第三个反问句说明我的思潮里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和星星有光、花有香味一样正常。表达了我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3.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指心灵受到打击,向母亲倾诉,寻求慰藉。躲字说明母亲是作者心中风雨唯一的庇护伞。

八、问题归纳

1.繁 星(七一)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这些事应该指儿时与母亲相处的旧事。

2.繁 星(七一)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3.繁星(一五九)这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九、课文主题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小时候的事,歌颂了童真和母爱。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赞颂。

繁星(一五九):运用类比、联想和比喻,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这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让我想起了与母亲相处时的情景,我依偎在母亲身边,诉说心事,给人温暖安逸的感觉。

3.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赞颂。

4.第3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风雨是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是诗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3、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2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初)。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供嫔妃游戏。

纷纷:连绵不绝。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向人询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受到此诗的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为酒店的名称。

2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课后习题答案:

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26、清贫课堂笔记知识点

清贫课堂笔记知识点

生字词:

筹chu(筹措)(筹划) 矜jīn(矜持)(矜夸)

俘f(俘虏)(俘获) 镯zhu(镯子)(手镯)

吓h(恐吓)(威吓)【xi】(吓唬)(吓人)

裆dāng(裤裆)(裆部) 企qǐ(企鹅)(企业)

彼bǐ(彼此)(由此及彼)褂gu(褂子)(裤褂)

坞w(山坞)(船坞)

多音字:

恶(邪恶)(恶人)w(可恶)(深恶痛绝)

吓h(恐吓)(威吓)【xi】(吓唬)(吓人)

理解词语:

1、清贫:贫穷(旧时多形容读书人)。

例句:爷爷一生过得清贫,但却很知足。

2、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例句: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奢侈浪费。、

3、矜持不苟: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4、继续:积存的钱。

例句:这次疫情之中,一位环卫工人拿出了他全部的积蓄支援武汉。

5、热望:热切的希望。

例句:姐姐对生活充满了热望,每天积极地工作和学习着。

6、威吓:用威势来吓唬。

例句:敌人威吓着王二小说出红军的秘密,但他就是宁死不屈。

7、企望:希望。

例句: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企望来年过一个吉祥年。

8、齿冷:耻笑(笑则张口,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冷)。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清贫清苦 朴素朴实 奢侈浪费

矜持庄重 企望渴望 齿冷耻笑

反义词:清贫富裕 朴素奢侈 热望失望

舍己为公自私自利

词语搭配:

(朴素)的生活 (一桩)趣事 (一支)自来水笔

(一个)铜板 (凶恶)的眼光

词语积累:

带之字的四字词语:意外之财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持之以恒 付之一炬 置之不理

操之过急 言之凿凿 呼之欲出 失之交臂

27、绿课堂笔记知识点

绿课堂笔记知识点

诗歌主题: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28、六下语文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知识点

六下语文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知识点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歌介绍:

《古诗十九首》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诗中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主题: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译文:

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注解:

①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②擢(zhu)伸出,抽出。

③素:白皙的。

④札(zh)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⑤机杼(zh):织机的梭子。

⑥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⑦零:落下。

⑧盈盈:形容清澈。

⑨脉(m)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鉴赏:

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29、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近义词:坚劲坚韧 烈火猛火 焚烧燃烧

等闲平凡 清白纯洁 放松松开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

反义词:留去 尔吾 等闲不凡

清白污浊 坚劲泄气

3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31、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里的柳树。

传蜡烛:指工种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2、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翊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33、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34、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请揣摩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一个咬字,运用拟人手法,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2.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这首诗用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全诗借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意思对即可)

35、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①一个咬字将竹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目标之明确,不放松写出意志之坚定。

②千磨万击写竹遭受的打击之大。一个任字,表现出诗人无惧无畏、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36、军神课堂笔记知识点

军神课堂笔记知识点

教材分析 :

《军神》是统编版五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课文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对刘伯承的钦佩。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第一部分求治(1~10),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第二部分术前(11~15),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第三部分术中(16~23),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

第四部分术后(24~26),讲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

作者简介:

毕必成,男,1941年2月5日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中国著名电影编剧。毕必成共创作200万字文学作品,创作并已拍摄的电影剧本12部,发表的电影剧本21部,电视剧本80部(集)。题材比较多样,艺术手法也日臻成熟。因病于1993年12月22日逝世。毕必成先后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路》《庐山恋》《赛虎》及大型话剧《锁不住的春光》等作品。参与制作过的电影:《岳家小将》《钢锉将军》《密令截击》《青年刘伯承》《赛虎》《庐山恋》《他爱谁?》《冒险的美国女人》《来的都是客》《远方的星》。

人物简介: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7、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知识点

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知识点

《译文》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一、生字组词

旧ji(怀旧、旧事、念旧)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二、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四、问题归纳

1.《元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首诗写的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2.《清明》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清明节。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五、课文主题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六、课后习题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爆竹、畅饮屠苏酒、用新桃换旧符等热闹场面。

《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美丽又凄迷的江南春雨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亲人团聚、插茱萸、登高望远的场景。

38、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知识点

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知识点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诗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传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

39、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0、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描写的景物有鸣叫的黄鹂、翠绿的柳树、飞翔的白鹭、蔚蓝的天空、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和停泊着的船只。

2.千秋和万里是整整一千年和万里吗?你还学过这样的诗句吗?

不是。这里的千和万都是虚数,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写出了时间之久,距离之远。例: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前两句写动景,后两句写静景,使整首诗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41、短诗三首繁星(七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短诗三首繁星(七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我会写: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杂 删繁就简

漫:漫谈 漫长 漫道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灭:消灭 灭亡 磨灭 熄灭 自生自灭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顺藤摸瓜

萝:藤萝 绿萝 女萝 萝卜 菠萝

膝:膝盖 护膝 盘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长谈

涛:波涛 浪涛 林涛 惊涛骇浪 波涛汹涌

躲:躲闪 躲让 躲避 躲藏 东躲西藏

形近字:

漫(漫长)慢(慢慢) 灭(熄灭)火(火柴)

藤(藤蔓)腾(奔腾) 萝(萝卜)箩(箩筐)

膝(膝盖)漆(漆黑) 涛(波涛)铸(铸造)

近义词:

漫灭磨灭 回忆 回想

理解词语: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思潮】(1)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2)某一时期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响】清脆的响声。

课文主题: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小时候的事,歌颂了童真和母爱。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赞颂。

《繁星(一五九)》:运用类比、联想和比喻,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这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问题归纳:

1、第1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2、第3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3、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的描写。

42、匆匆课堂笔记知识点

匆匆课堂笔记知识点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江苏扬州人,近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文艺论著《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等。

课文主题归纳: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作者运用排比、对比的手法引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初步抒发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之情。

第二部分(2~4):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时间的匆匆流逝。

第三部分(5):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课内词语:

空虚 叹息 徘徊

生字组词:

藏:隐藏 埋藏 暗藏 藏书 卧虎藏龙

挪:挪用 挪动 挪移 挪步 东揶西凑

徘:徘徊

徊:徘徊

蒸:蒸融 蒸发 蒸气 蒸笼 蒸馒头

多音字:

燕:yn燕子 yān燕国

藏:cng埋藏 zng宝藏

禁:jīn不禁 jn禁止

散:sn散步 sǎn散漫

形近字:

藏(躲藏)臧(臧否)

挪(椰动)娜(婀娜)

徘(徘徊)排(安排)

近义词:

匆匆匆忙 确乎的确

空虚空乏 挪移挪动

觉察发觉 徘徊彷徨

反义词:

匆匆缓缓 聪明愚蠢

空虚充实 徘徊果断

词语扩展:

千~万~式:

千门万户 千言万语 千山万水

千变万化 千呼万唤 千军万马

千秋万代 千恩万谢 千辛万苦

千丝万缕 千头万绪 千思万虑

ABB式:

头涔涔 泪潸潸 雾蒙蒙 喜洋洋

泪汪汪 湿淋淋 笑盈盈 明晃晃

懒洋洋 沉甸甸 金灿灿 亮晶晶

香喷喷 空荡荡

词语解释: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潸潸】形容流泪不止。

【挪移】挪动;移动。

【茫茫然】对事理全无所知。

【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凝然】精神凝聚。

【觉察】发觉;看出来。

【遮挽】遮挡,挽留

【伶伶俐俐】聪明;灵活。

【叹息】叹气。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蒸融】蒸发。融解。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游丝】蜘蛛等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赤裸裸】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每课一题:

问: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答:因为作者在描述时间流逝时蕴含了深沉、真切、难以抑制的情感。情感郁积深厚,便会很自然地诉诸笔端,再加上作者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不可感的抽象事物变得具体可感,甚至富有人情味,其描写自然真切感人。

43、白桦课堂笔记知识点

白桦课堂笔记知识点

1.生字

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桦 涂 茸 穗 寂 霞 抹

2.词语

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3.字词解析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专有名词

白桦: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像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

5.作者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6.教材分析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手机扫码阅读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知识点
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标签: